社会心理学与大学生活

2024-1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会心理学与大学生活

社会心理学与大学生活 篇1

时间:2010/12/15(三)

地点:总图书馆 B1 国际会议厅

整理:陈盈瑜(台大外文系毕)影片连结

今天这个讲题与考试无关,但跟每位大学生的未来有密切关系。好好理解与实践能让各位将来一踏入社会,就拥有丰富的能力。

社会参与(Social Participation)

各位现在的社会角色是学生,当然也有其它多重的角色要扮演,因此也要履行不同角色须完成的任务。例如,身为兄姊就要在家中扮演好弟妹的表率的角色;身为学生要上课、听演讲、或劳动服务。此外,还有社会性的活动,例如身为社团干部要协助社团的领导事宜,从事社会服务,或是参加跨校性的组织,这就叫做社会参与,也就是人们扮演社会角色、从事社会活动,以及和他人互动。当志工、捐献、参加体育活动、休闲活动、政治活动、和小区服务等,都算是社会参与。

WHO 曾对社会参与的形式下定义,常见的形式是期待人们提供信息和咨询。不要怀疑,大学生也可以提供 consultation,例如辅导育幼院、孤儿院的孩童、或国高中生的学业等。另一种形式是直接参与活动,与他人协力促成决策或解决问题,让你所协助的他人与小区更有力量,这就是所谓的充权或培力(empowering)。

在此我也整理出一些社会参与可获得的价值,包括:增进健康、培养独立自主、产生归属感、学习与经验的累积(这对于国际性的公司或组织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credit。他们认为员工应该要有一段时间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性活动)、实现影响力、与社会资本累积(也就是网络关系,让你有更多的能量与人力资源去完成想做的事业)。

大学与社会

大学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有三种功能:第一,大学是社会化的场所。大学传承优势阶级的价值与意义,有助稳定社会,但另一方面大学也将被社会所孤立,因为大学内的人不知道其它人的价值与生存意义,仅一味保有优势阶级的理想,所以大学成员所心仪的稳定社会,不一定是大家愿意接受并有共识的社会。第二,大学是选择人才之处,根据社会结构分配人力资源。例如一个台大图资系的学生毕业之后从事图书馆的相关工作,若跟其它学校的图书馆系的学生在一起,常会觉得自己比别人强一些。但这样的阶层和职位的给予与分配是绝对的吗?这是值得挑战的。最后,大学也是一种社会变迁的机制,让人们研究知识、创新科技、引领社会变迁。这不只是由 SSCI 的论文发表数,或是著书的数量来发挥影响力;有时大学需要直接介入、甚至参与决策,让众人之事得以完成。

但是大家也别忘了,大学生只是阶段性的角色扮演,不是职业,也不是一辈子的名分。但是,社会给大学生另眼相看。假若一个台大的女学生在公交车上被人性骚扰,上了新闻,人家会说的是台大女学生被性骚扰;但如果两年后女学生毕业,同样在公交车上被人性骚扰,这时候别人顶多会认为她是社会人士,而非台大学生,通常也不会因此而上新闻了。大学这四年的时间很重要,除非你将这四年所学延展到未来、丰富未来的生活、以及实践台大给予的使命,不然将来也乏善可陈。

大学生也是家庭成员、小区居民、市民、国民。台湾的学生从国中考高中,到高中考大学,都被家里捧得高高的,比妈祖婆还要重要。但别忘了,你也是家里的一份子,也有必要去体谅别人。大学教育只是终生学习的一个阶段,是承先启后,不可能从中间切断。大学不可能脱离社会(小区)而孤立,也不可能不受社会(小区)影响,我们台大二、三万个学生都在附近的小区饮食、交通、生活;而社会事件,例如立法院质询我们的李校长等,也常常影响我们的校园生活。反过来说,大学也在影响社会(小区),因此校长在我们的毕业典礼上说了什么总是会上报。另外,大学所学最终是要到拿到社会上去实践,虽然不一定足以因应社会所需。此外,由于大学生活仅限于有限的时间与空间,所学的事常常是因应今天,不一定足以因应未来。因此,大学生活除了专门知识的学习之外,必须加上社会参与的学习。以下我从源头来谈台湾学生的社会参与。

保钓运动–大学生与社会运动的滥觞

早在白色恐怖时期,台大学生就曾和台师大的学生一起发起游行活动,但那个时代的活动跟现在的社会运动连结较弱。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应属之后的保钓运动。1968 年 10 月联合国亚洲经济开发委员会指出,钓鱼台列屿的海底大陆棚为一大油田,引起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本的注意,钓鱼台土主权也从此争议不断。

1970 年 9 月 10 日,美日两国达成协议,准备在 1974 年把美军二战时所占领的琉球交予日本,当中尚包括钓鱼台岛。过程中,虽然美国没有明文提及钓鱼台的法定地位,但是由于美国驻日使馆表示「钓鱼台(日称尖阁诸岛)为琉球群岛一部份」,日本开始对钓鱼台进行管辖,而日本也开始驱逐来自台湾的渔民,引发全球各地华人抗议。当时中华民国政府主张对钓鱼台岛有管辖权(属宜兰县头城镇),美方的举动令中华民国政府极其尴尬。列屿有中国渔民早年建的码头,后被日本毁去。中国大陆在过去一直允许(默认)琉球渔民前往附近捕渔。1970 年 11 月 17 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台湾留学生开始组成「保卫钓鱼台行动委员会」,表示「反对美日私相受授」、「外抗强权,内争主权」,一方面抨击美国与日本,另一方面也要求中华民国政府应该力争主权。

1971 年 1 月 29 日,二千多位中国大陆及台湾留美学生在联合国总部外面示威,高呼「保卫钓鱼台」。两周后,香港教师、学生组成「香港保卫钓鱼台行动委员会」,发动学生上街示威,指控美日勾结。该年 7 月 7 日,香港专上学生联会在维园发起的 77 大示威,更演变成严重冲突。威利警司率领上千名警察,以近乎一比一比例,武力驱散示威者,由此为香港 70 年代的学运潮揭开了序幕。但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学生力争保卫的钓鱼台,与台湾留学生所谓的钓鱼台不完全一样,因为香港所声称的钓鱼台是「中国」领土,而台湾留学生所声称的是「中华民国」领土,因此之后也引发一些争议。

1971 年布朗大学的「保钓运动」国是讨论会以及密执安州安娜堡国是大会,两场会议辩论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这是保钓运动中,首次有左派台湾留学生公开支持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才能代表中国,并决议 1971 年 9 月 21 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前举行九二一联合国大游行,争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当天留美的左派台湾学生以五星红旗开道,后面跟着的是 10 个人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牌子,再后面是 10 面毛泽东画像招牌。此后,海外华人保钓运动由左倾的统一派主导。保钓运动也因此到现在仍是个很难处理的事件。1971 年 6 月 17 日,保钓运动也蔓延台湾,台大、政大等校学生在台北举行保钓示威游行。此项运动为期不到一年就烟消云散。

参与美国保钓运动的不少右派台湾留学生之后都成为「反共爱国联盟」等团体的重要成员,例如马英九;而许多参加保钓运动的左派台湾留学生则倒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李我焱、陈恒次、陈治利、王正方和王春生,并于 1971 年 9 月访问北京,受到周恩来接见。但周恩来以当时环境不佳为由,不赞成他们回归中国大陆。不少左派台湾留学生如林孝信、郭松

棻等人,被列入黑名单而长期无法返台,后因政治受难者人权运动(1987)而解除海外黑名单。但也有少数例外,如林盛中于 1971 年获美国布朗大学地质系博士学位,1972 年回大陆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是少数左派在当时回大陆的例子。而许多中国统一运动参与者如陈鼓应、王晓波等人,也将保钓运动视为重要的中华民族主义号召基础。基于国际关系与领土归属不明,保钓运动在台湾、香港及中国大陆三地亦未得到官方支持,三地政府更曾被指控打压保钓运动。但保钓运动在台湾也产生了未预期的效果。当时台湾社会正值农业、工业转型初期,衍生诸多社会问题,如贫穷、城乡差距、稻米换肥、农产品价格等,这些社会问题让大学生找到了着力点:既然不能光明正大保卫钓鱼台,就转个弯保卫社会,从此激起台湾大学生的社会服务热潮。

台大学生社会服务运动史

台大社团的社会服务运动启蒙开始于台大慈幼会。1970 年 10 月 16 日由台大几个学生社团共同发起创立,成为台湾第一个大专学生服务性社团。台大代联会,也就是学生会,于 1971 年发起「社会服务团」,以发掘社会问题、向社会弊病进军为首要目标。教会社团也开始着手类似的工作,如台大天主教光启社的「社会工作股」,服务于医院的病房。1972 年,台大代联会发起「百万小时奉献」。假设每一位台大学生每周贡献 2 小时,则全台大学生一年就可提供百万小时给社会。当时各大报大幅报导,也让许多团体争相向台大要求服务时数。在社会渲染下,台大代联会只好积极筹办一连串的社会服务。1973 年台大代联会组成 10 个暑期服务队出队,1974 年分别由各社团出队服务,如慈幼会分义光、广慈、山服等工作团。

1974 年之后,各大媒体开始刊登大学生的活动,并进行一系列讨论与反思:究竟是大学生走出象牙塔,还是披头、迷你裙下乡?是为观光服务,还是向社会弊病进军?的确,当时的大学生没有完善的准备,也还不能理解究竟社会需要的是什么。但辩论一两年之后,经过实际的服务与事后的反省,1975 年起几乎所有与社会服务有关的社团都单独或联合成立服务队,包括:农服、渔服、山服、国中激励营、育幼、残障。其它大学也投入社服,如成大台西服务队、政大爱爱会、辅仁同舟社等。

台大学生参与社会运动

随着政治民主化的萌芽,以及因经济挂帅的国家发展模式,台湾出现轻环境、轻劳工、轻人权、轻社会福利等失衡发展,引发一连串的社会抗争运动,是为台湾第一波的社会运动。台湾的大学生经过前述社会服务的熏陶,也对这些社会改造运动投以关注。这也就是所谓的自力救济运动,例如消费者运动(1980)、彰化花坛乡民控告该乡八家窑业砖瓦工厂排放有毒烟害造成稻作歉收运动(1981)、屏东恒春地方人士发起保护伯劳鸟运动(1981)、自然生态保育运动(1982)、妇女运动(1982)、关渡保护淡水河口红树林运动(1983)、高雄县林园乡「阿米诺酸事件」抗争(1983)、原住民人权运动(1983)、新竹县新丰乡倍克事件抗争(1985)、台中县大里乡三晃农药厂事件抗争(1985)、彰化县鹿港反杜邦行动(1985)、学生选举运动(1986)、救援雏妓运动(1986)等。其中有部分是由台大学生所主导,例如鹿港反杜邦行动(1985)、学生选举运动(1986)等。这一波的社会运动得利于先前的中坜事件(1977)、美丽岛事件(1979)等政治抗争。1970 年代的社会运动让大学生们渐渐发现他们不只做社会服务,也要做社会的改革者。这些社会运动加速了民主进步党(1986)的成立,并促成解严(1987),让台湾成为真正的政党政治国家。

解严前后出现的第二波社会运动,加速了台湾政治控制的松绑,弱势者的权益也相对受到重视。如劳工运动(1987)、农民运动(1987)、教师运动(1987)、外省老兵返乡运动(1987)、政治受难者人权运动(1987)、退伍老兵福利自救运动(1987)、残障者与其它弱势者争取权益运动(1987)等。大学生们也随着开始关注弱势者权益的倡导。

解严后的第三波社会运动使台湾更加民主化,对体制改造的要求更加清楚。例如台湾人

返乡运动(1988)、客家人运动(1988)、反核运动(1988)、无住屋者运动(1989)、司法改革运动(1990)、国会全面改选运动(1988)、反老国代退职条例(1989)、野百合中正纪念堂静坐(1990)等。其中无住屋者运动、野百合中正纪念堂静坐都是学生高度参与的社会运动。以野百合为例,其中决策委员会有许多是台大的学生,而事件也都是学生自治参与规划。九O 年代之后,第四波的台湾社会运动已是国民大会代表(1991)、立法委员(1992)全面改选以后的事了,总统也直选(1996)了。因此学生的社会政治运动也包含发传单、当义工,学习如何成为国会助理或立法委员,推动如老年年金(1993)、教育改革运动(1994)、台北市公娼自救运动(1997)、国际劳(移)工运动(1999)、税改运动(2003)、反乐生疗养院迁建运动(2007)、野草莓运动(2008)等。这些曾经参与当年社会服务或社会改造的大学生们成为当代台湾推动政治民主、社会改革的尖兵。

许多社会改革性的大学社团也在以上的社会活动中因应产生,如农村运动之后成立的浊水溪社、原住民运动之后的原声带、山青等。到 1980 年代中期以后台湾进入后工业社会:饮食、消费、娱乐性社团增加。接着因房地产、股票市场活络,投资、房地产、股票、风险研究社团也增加。1990 年代以来网络发达,信息、虚拟社群增加。1990 年代末以来知识经济发达:创新、网络营销、美感社团增加,大学社团越来越多元化。

结语

以上分析了台湾近四十年来,以台大为主的社团活动与发生的事件,以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读大学不只为学习知识,还应结交朋友、增广见闻、承担责任、以及学习做人处事。苏贞昌先生在担任台北县县长时,三度来台大找我接受借调到台北县政府担任副县长,他说最担心的就是台大的师生手无缚鸡之力,只会坐在象牙塔里空谈阔论,不能实际为社会贡献。如果没有参与社会性社团、经过社会参与的历练,大学四年下来,你真的有可能成为只会死读书而不知变通的大学生。不仅读课程毫无乐趣,还可能变成缺乏信心的宅男宅女,私心重且只求名利。

社会心理学与大学生活 篇2

反映社会焦点的网络词语

网络词语往往能直接反映某一个或一些已成为一时焦点的社会现象与事件, 从而折射出社会中阳光的、阴暗的方方面面。如:为了实现捐献器官救子女的心愿而每天快速行走数公里, 以减轻体重、消除脂肪肝、达到手术要求的“暴走妈妈”;热心公益, 充满创意, 并热衷不同于以往形式来关爱社会, 以提倡表达爱心、比拼爱心为主旨的“飙爱族”。

网络上这些以爱为主题的故事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人间温暖、什么是大爱无疆, 它们的出现让身在五湖四海的人们都能够团结如一家人一般, 使得社会的正义得到伸张, 使得友爱得以发扬, 让我们感受到社会中温暖的阳光无处不在。

网络就像一面明镜, 在让我们看到社会积极面的同时, 也看到了消极、阴暗的一面。例如:“躲猫猫”、“钓鱼执法”、“我爸是李刚”、“假捐门”等反映社会焦点的网络词语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让人痛恨的事件。这些事件背后的黑幕之所以能这样快速地暴露在阳光之下, 网络的贡献不可磨灭。透过这些网络词语, 不由得令人深思:社会虽然进步了, 但是人们的素质、道德底线还没有完全跟上时代的步伐, 还有待于提高。

反映人生态度的网络词语

人生态度就是对待人生的心态和态度, 态度决定人生与价值观。是积极面对, 还是消极抵抗?都是不同人生态度的反映。网络词语对不同的人生态度也做出了精妙的概括。例如:根据不同的生活态度而出现的不同生活群体, 在网络上被称为“族”:有为了美好生活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积极工作的“麦兜族”;有对生活充满热情, 善于发现微小幸福, 具有感恩心, 天性乐观的“向日葵族”;有抓紧一切时间努力工作的“朝活族”、“车车族”;有酷爱旅游的“驴群族”;有高智商、低收入, 像蚂蚁一样弱小, 不被关注, 但却勤恳工作、过着简单聚居生活的“蚁族”……

网络上还有一种人群被称为“奴”, 例如:为了子女美好未来而出现的“孩奴”;为了就业不停地深造而出现的“考奴”……这一个“奴”字不仅道出了他们的辛酸和艰难, 更多地映射出了他们为了更好地生存而做出的无奈抉择。

人生态度随着每个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体现, 但人生态度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沉的、是忙碌的还是安逸的, 都反映了社会的现实生活, 它是每个特定时期里, 社会中不同层次的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而网络词语以它的及时性和敏感性准确地描述了各个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

反映社会生活领域的网络词语

社会生活领域的涵盖面很广泛, 如家庭生活、婚姻生活、休闲生活、政治生活、学习生活等都在其范围之内。

与婚姻生活相关的“闪婚”、“裸婚”、“丁克家庭”等网络词语的出现, 形象、生动地反映了这些特定人群的婚姻状态。与休闲生活相关的“网虫”, 意为一群自制力差, 在家中或网吧过着鼹鼠般生活, 整日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的群体。

政治生活方面。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地飞速发展, 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中美国”、“基础四国”的概念也被大家所熟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新生事物“民生博客”为政府与公众互动交流构建了新的桥梁与平台, “E两会”也使百姓有了参政议政的机会。

学习生活方面。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 金融危机的全球蔓延, 找工作是每个毕业生都要面临的首要问题。那些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慢慢地变成了“飘摇族”;找到工作的为了避免下岗又渐渐地变成了“炮灰团”。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的成了“麦兜族”, 心灰意冷放弃追逐的就变成了“啃老族”。网络不仅真实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状态, 也切切实实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反映社会审美取向转变的网络词语

事物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同样, 网络时代的今天, 一部分人的审美标准也在悄然地发生着转变。

有些人借助网络炒作出名, 一夜之间成为所谓的网络红人, 如不顾形象、雷语不断的“凤姐”和“芙蓉姐姐”。凡此种种, 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如今的人们都怎么了?审美的标准究竟是什么?虽说这部分人不能代表整个社会的审美取向, 但也足以代表相当一部分群体的审美观。也就是说当今人们的审美标准在不经意间已发生变化, 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反映了现实社会的浮躁, 大众审美认知的不够成熟, 以及心态的不平和。在平淡的生活中, 失去了趣味性的东西, 因此越是脱离正常审美的, 越容易引起大家的关注。还有红极一时, 受到年轻人热捧的、以随意混搭旧衣“著称”而迅速秒杀观众、被网友誉为“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曾一度成为2010年男装时尚的风向标级人物的“犀利哥”。“犀利哥”现象仅是人们的审美转变在网络中的一个缩影。这说明现在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的内心世界是贫乏的、盲目的, 他们只是追求表面的关注度与标新立异。从这一角度来说, 我们在关心孩子们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应当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尤其重要的是, 在坚决抵制“凤姐”走红、“兽兽门”等低俗文化大肆传播的同时, 应努力营造一个好的社会氛围与网络环境, 以促进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 从而树立一个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反映社会消费观转变的网络词语

消费观是指人们对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等问题的总的态度和看法, 是社会经济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但它一旦形成又会反作用于社会经济, 并对其产生深刻而重大的影响。

首先, 在消费观念上。目前, “80后”和“90”后已然成为消费的主力军, 他们与老一辈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完全不同, 进而形容其新消费观的词语也随之出现, 例如:表示在一星期内或一个月内把当月的工资全部花光的“星光族”、“月光族”;每逢春节后, 很大一部分年轻人将辛苦积攒一年的存款全部花光的“年清族”……这些“星光族”、“月光族”、“年清族”的出现不仅仅反映了当今社会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的现实, 也是人们新的消费观念的一种体现。

其次, 在消费方式上。“没人上街不等于没人逛街”这一广告词精辟地概括了传统消费方式与现代购物方式的区别。“今天你网购了吗?”已经悄然成为时下的流行语。诸如此类的词语还有很多, 例如:网店、秒杀、团购、抄号族、代秒……网店的出现, 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一些人的消费习惯。真正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足不出户的购物, 即便是这样我们仍然可以做到货比三家, 明明白白地消费。这种消费方式不仅让我们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方便与快捷, 也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没有买不到, 只有想不到的空前愉悦。

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随之应运而生的、千变万化的网络词语也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与变化。通过对这些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络词语的分析, 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网络词语历经数年的发展与变化, 目前已经能够顺应社会, 灵活地应用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我们从语言的角度, 对这些与社会方方面面密切相关的网络词语加以分析, 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发展的脉络, 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

关键词:网络词语,社会,时代

参考文献

[1].舒锋:《网络词语的社会心理映射》, 《工人日报》, 2009年11月6日。

[2].“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大家都来关心新词语》,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2010年10月。

[3].徐彦:《从网络词语看当今青年人的文化心理》,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 (8) 。

[4].李兰兰:《网络词语背后的文化心理及其影响》, 《成都大学学报》, 2008 (4) 。

社会心理学与大学生活 篇3

但是,许多学校在这一学科的教学中存在许多的不足。一方面,由于许多地方对学校和教师的考核仍停留在学生成绩方面,让学校教育工作出现“重智轻德”的现象。一部分学校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流于形式,把它当成所谓的副科,当作可有可无,可上可不上的课程。另一方面,一些老师虽然接受了新课程的理论学习,但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在教学中,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社会、脱离家庭,重于“说教”,形成了知、行不能统一的问题。为了使这门课程能更切实际地体现和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就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回归生活。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尝试,我在教学中逐渐建立起生活化的小学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方式,强化思想品德教育的生活指导功能,让小学思品课教学成为回归生活的教学,让小学思品教育成为回归社会的教育。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中构建起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就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如何立足生活、回归社会谈谈自己的点滴看法。

一、全面解读课标与教材,充分认识课程的重要性,把握课程的生活性和社会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养成教育的主要阵地,对学生的德育有着重要的地位。学校和教师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这一课程的重要性。教学中要加强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全面解读课标,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充分认识到课程的生活性、社会性和综合性。

二、充分挖掘生活资源,将课堂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德育不仅仅在课堂上,它还蕴藏在多彩多姿的生活中。《品德与社会》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我们的生活资源,将课堂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生活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它包括图片、电视、电影、录像、录音等资料,可以使教学更生动、更直观,既有利于增加教学的信息流量,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永恒的愿望》时,在课前准备中,我让学生收集由于战争而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历史图片,我则准备有关的音像资料。教学时我利用这些资料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事实说话,将遥远拉近,让历史复活,将课堂上的“理”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的破坏,触动学生的心灵,更深切体会到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另外,教师还可以将来自学生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在教学三年级下册《你的心情我理解》时,如果我们只是单纯的依据教材的内容教学,虽然会起到一定的教育效果,但是肯定不会更深层次的触动学生的心灵。所以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把班级里面发生的真实的事情融进去。我巧妙地把学生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闹矛盾的事件编排成小品,让学生在表演中,在观看中,在解决矛盾中,深刻体会到同学之间应该如何互相理解,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自己应该如何处理,学会主动与朋友真诚地沟通,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只有引入生活资源的活水,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三、教学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社会中去体验、实践

教学要回归生活,走入社会,要充分利用蕴藏于儿童生活中的丰富素材,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只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才能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才能逐步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如教学《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时,我开展了“清晨大发现”调查活动,布置学生观察清晨都有哪些人为我们的生活辛勤劳动着,他们是怎样做的,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让学生在调查实践中感受到他们为我们付出的辛勤劳动,进而感激他们,尊重他们的劳动。又如教学“家乡的打工者”这一主题活动时,因为班级中有一部分学生家长在外面打工。我让学生通过电话、书信、面谈等方式采访自己的家人和亲属,了解他们在外打工的经历和感受,了解每位打工者的艰辛,了解父母的辛苦,再让学生给在外打工的亲人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他们的谢意和慰问。这次活动之后,很多家长都反映孩子懂得体谅自己了,特别是留守学生与父母更是拉近了彼此的心。一些家长更是提出要多开展一些这样积极有益的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学实际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开展,活动前我们要有周详的计划,认真做好组织安排,给予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和活动时间,活动后更要注意积极地评价,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在活动中认识、参与社会,才能收到实效。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向社会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到社会中去实践,从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只有走出学校小课堂,走入社会大课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才能让学生在发展中生活,在生活中发展。

心理学与生活 篇4

精神胜利法也是属于心理学与生活方式之一,这种状况在我们的事业,以及相关的爱情、婚姻出现了不如意的时候,会因为在经济上得不到一些看起来合理对待引起的伤感,尤其是在自己无端遇到人身攻击,甚至是包含了一些不公正评价有所气恼的时候,或者在生理因素出现了缺陷的时候,遭受到嘲笑因此郁郁寡欢时候,不如适当的调节一下自己失衡的心理。

难得糊涂法。这是心理环境免遭侵蚀的保护膜。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糊涂”一下,以恬淡平和的心境对待各种生活紧张事件。

随遇而安法。生活中,每个人总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件,生老病死、天灾人祸都会不期而至,用恬淡的、随遇而安的心境去对待生活,你将拥有一片宁静清新的心灵天地。

幽默人生法。当人受到挫折或处于尴尬紧张的境况时,可用幽默来化解困境,维持心态平衡。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使沉重的心境变得豁达、开朗。

密度与社会生活反思 篇5

本节是在学习了密度概念及其测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节内容是对密度知识的拓展,一方面通过本节教学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密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的能力。本节教学可按“总→分→总”的框架进行设计:先组织学习阅读教材第一段,通过讨论分析来了解密度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再研究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利用情境问题来具体研究密度在物质鉴别中的应用;最后进一步讨论分析密度在材料科学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对于密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及学生已经具备的密度的有关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密度与温度、与物质鉴别的关系,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出结论,千万不要想当然的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对本节例题的教学也应这样,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新知效果会更好。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 篇6

关键词 贝尔纳效应 尊重心理 换位思考

一、贝尔纳效应—用身体语言教育孩子

经常听到有的父母在埋怨:“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难教,说什么都不听,怎么说都不听。”然而许多孩子也有很多不满:“爸爸妈妈总是啰嗦,唠唠叨叨都快被他们烦死了”

的确,在大多数情况下,许多家长都是习惯运用语言,习惯通过语言去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其实,这样的教育效果是不明显的。不少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中,只有7%的内容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而55%是通过面部表情、手势、眼神、体态等等来传达的。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就完全可以将重心更多的放在身体语言上。身体语言更能表现感情,传达出爱。

(一)利用眼神

愤怒、责怪的眼神会让孩子觉得不安,甚至失去信心;而温和,慈祥的眼神能让孩子觉得温暖,能给孩子以鼓励。那么在孩子面前,父母就应该保持信任、亲切、期待的目光,即使在孩子犯错时也都这样做,会比打骂更有效果。因为这会让孩子在感受到温暖的同时,让他们自己发现错误的根源,在自我羞愧中改正,孩子能自己看到希望,获得信心。特别在同孩子在谈话时,更要注意自己的眼神,若总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或想自己的工作生活,让孩子觉得

无法沟通,产生隔阂,不利于以后交流教育的开展。

(二)注意姿态

父母的姿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教育。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遇事总是手忙脚乱、暴跳如雷或者表现出不雅的举动,猥琐的行为,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导致教育无法进行。如果父母在教育时运用的姿态大方得体,自然稳重,会让孩子产生学习的愿望,他们会更愿意接受这样的方式。这样的姿态不仅本身就能感化孩子,还能让孩子更能明白父母的教导,因为这样是身体力行的。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单亲家庭的原因,女孩很调皮,邻居们常常觉得很伤脑经。并且在女孩犯错时,不会听见从家里传出的打骂声,大家都认为这家人缺乏家教。但是,女孩一天天大了,变得越来越懂事,热心善良,甚至成为学校里的学生榜样。人们觉得很奇怪,就问女孩:“你爸爸是怎么教育你的?是不是很严厉?有没有打骂?”女孩微微一笑说:“爸爸很少骂我,但是他会很直接教我这件事情该怎么做,那件事情这样做是错误的。而且是不是用爸爸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他很爱我。我能从爸爸的眼神里感觉到爱与关心,我很幸福!”所以,当语言变得苍白无力时,父母不妨试试用行动去教育孩子,不要只是局限去“说”,不要迷信去“说”。多用身体语言,更真实的去表达。

二、尊重心理:保护孩子隐私权

中国父母自古以来都把孩子称作自己的“心头肉”,随时随地都是百般呵护,万般疼爱。但是现在有很多父母过度紧张的去关怀孩子,生怕自己的孩子在成长中遇见什么麻烦又不愿倾述,误入歧途。所以便去窥视孩子的隐私,这些父母往往固执的认为:父母在孩子面前就应该保持神秘性,孩子的方方面面父母都应该理所当然的去了解,显然这是不明智的。

看过这样一个报道:一位母亲发现在上初一的女儿最近总是心不在焉,面对自己的时候总是有什么话想说却欲言又止。于是,母亲趁女儿上学不在家撬开了女儿锁住的小箱子,发现里面有一封来自同桌的寓意朦胧的信。母亲很气愤,拿着信立即找到了学校,并且马上交女儿带回家进行教育。悲伤的女儿受

不了刺激,夺门而出。几天后,大人们在河边发现女孩的尸体,母亲悲痛欲绝,却也无力回天。所以,即便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都本着爱孩子关心孩子的心,但是一定要选对方法,选好方法,要不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对立情绪,就会出来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难管”的现象。

(一)正确的态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都有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的东西。即使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也有拥有自己隐私的权利。而家长不要把孩子的隐私看得微不足道,反而要像看待自己的隐私一样去看待孩子的隐私。对待孩子的隐私家长应该以从容,客观的态度去分析,从侧面去关怀孩子,让孩子明白父母一直都是最关心他们的,让他们自愿的去与父母交流,分享秘密。

(二)基本的信任

父母应该给孩子足够的信任,不要去干涉孩子自己的个人世界。要培养孩子学会独立成长,让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在一些情况下,父母应该充分的相信孩子,让他们去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相信他们是有判断力和解决能力的,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相信他们的。这样一来孩子会觉得得到了父母的鼓励和信任,反而更愿意同父母交流,隐私就不会那么多了。

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尊重,孩子也不例外。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的行为是为了孩子好,为孩子着想,就可以自私的走进孩子的隐私世界。那样既伤害了孩子的心,也影响着父母与孩子的感情。父母的都需要明白:不要用爱的借口去做伤害孩子的事情,未成年人同样具有隐私权。

三、换位思考:以孩子的角度看事情

经常可以听到许多父母的质疑:为什么孩子总是不听话,一遍又一遍的强调也听不进去。作为父母其实并不是注意孩子的吃饱穿暖就可以了,更多的是应该去了解孩子的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有时候就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事情,但是很多家长制很威严的父母也根本不去重视。其实再小的孩子都有自己的观点与想法,父母不去忽略孩子的想法,不去硬将自己的想法强压到孩子身上,做到将心比心,反而会收获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了解孩子的立场

换位思考,首先自然是要站在孩子的立场,设身处地的去思考一个问题,

要给孩子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不少父母在孩子同样错误时都采取雷霆般的责骂,或者严厉的质问:为什么不记住上一次的教训,为什么还要犯错,不断的重复这样做怎么不好,那样做如何不对。却不问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在做这件事情时的想法是什么?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二)不要过高的要求

要做好换位思考,就不能孩子的要求过高。因为也许有的要求家长自己都达不到,又如何去要求孩子教育孩子呢?父母对孩子的高要求从本质上来说是合乎情理的,可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有一个成长的阶段于过程,而各个阶段的能力都是有限的。父母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要用衡量大人或衡量自己的标准去对待孩子。作为父母,不仅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且也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看待去要求孩子,这样的教育是事半功倍的。

巴西的球王贝利,自小就是一个踢球很有天赋的孩子,他是父亲的骄傲。但是,有一次在街上父亲看见贝利居然在街上和比他自己大很多的不良少年抽烟。父亲很是生气,心里立即就有冲动要上前教育孩子。但是当然迈出第一步脚时,他在想:儿子现在的年龄正是最要面子的时候,平时在家里也是教育他要独立面对问题,要是马上教育儿子面子上肯定过不去。他把儿子呼唤过来问他:“贝利,我看到你吸烟了,是我看错了吗?”贝利羞愧的低着头说:“不,您没看错。”父亲继续询问着贝利抽烟的时间,突然贝利看见父亲抬起了手,贝利觉得自己肯定要挨打了,但是父亲没有,而是将贝利拉到怀里,认真的告诉他:“你踢球一直都有很高的天赋,将来一定是一个高手,但是你如果继续抽烟、喝酒,那就到此为止了。因为你将很难再保持90分的水平,这事儿你自己决定吧。”说完,父亲已满脸泪水。从此以后,贝利再也没有抽烟,并且成为享誉世界的球王。但他说:“我永远也无法忘记,父亲那温暖的怀抱!”所以,孩子是有思想的,父母也要想想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三、总结

孩子都是天真烂漫的,父母需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心理,他们想的是什么,需要的又是什么。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不闻不问,而是在与孩子真诚的交流中找到可以沟通彼此心灵的桥梁。这样一来,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就变得事半功倍了。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的个性和天赋,父母应该正视孩子的心理想法,

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体会来自父母真切的关爱,体会成长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参考文献

[1](美)里克·M·加德纳 《日常生活心里学》 20xx年7月

[2] 卜鹤 《无师自通—生活心理学》20xx年11月1日 新世界出版社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社会心理学与大学生活 篇7

一、在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课中, 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生活的方法

1. 让丰富的社会现实生活材料进课堂。

教师要善于将教材与现实生活的时政相联系, 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趣闻乐事穿插在教学之中, 作无形地渗透。如, 在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第四课——《冷战后的和平主题》一课, 我从社会热点新闻“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争端”引发学生的讨论:中日会不会因为钓鱼岛发生战争, 试分析战与不战的理由。课堂内, 学生立即形成了“主战派”与“反战派”:“主战派”从维护领土、主权完整到保护资源等角度说得头头是道;“反战派”从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等角度, 坚持自己的主张;他们辩地异常激烈、争得面红耳赤。当他们意犹未尽的时候, 我又出示了第二个社会新闻材料:中日钓鱼岛发生争议期间, 美军核子动力航母和两艘驱逐舰、一艘巡洋舰组成的战斗群, 在冲绳近海实弹演习。美国的行径说明了什么?认识到美国的“先发制人”“预防性干预”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行径。

在讲解影响和平的又一因素———恐怖主义时, 我通过设问“我们中国有恐怖主义活动吗?”引导学生联系:“我国2009年发生的“拉萨3·14”事件与新疆乌鲁木齐打砸抢烧事件”;并出示事先准备的惨不忍睹的相关图片与视频, 以及文字材料“央视网消息 (新闻联播2009年7月6日播出) :今天中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通报了乌鲁木齐市7月5号发生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有关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目前, 事件已造成140人死亡, 828人受伤, 260多辆机动车被烧被砸, 203间店铺门面及……”让学生通过视觉更直观地认识、体会这些事件的危害:“影响到社会、经济与稳定, 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与生命”;认识到“恐怖主义是实施者对非武装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 通过将一定的对象置于恐怖之中, 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行为。”从而提升情感:“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的公害, 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一切恐怖主义。”此外, 还在这节课中出现《“东突”反恐, 中国在行动》和《雪豹突击队———中国为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而专门组建的反恐特种部队》《中国索马里护航》《中国利比亚维和部队》等图片, 让学生了解到我国政府在保护人民生活、维护世界和平中的努力。通过补充这些新鲜、具体的学习内容, 使学生们不但扩大了视野, 开阔了眼界, 而且还提高了学习兴趣, 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只要教师每天上网看看社会新闻, 做个教学、生活上的有心人, 几乎每堂课都可以找到相关的材料, 来丰富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课堂。比如, 在《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的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看看反“台独”的有关报道、图片与视频, 亲身感受台独势力不得民心, 让学生了解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 是历史的潮流;在《南北关系与发展主题》一课中, 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下中非合作论坛、G20峰会、APEC峰会等南南合作、南北对话的材料;在《人口警钟须长鸣》一课中, 可以把“小悦悦”事件中出现的“佛山路人”现象、中国乘客在国际航班上斗殴、法国酒店不接待中国客人、上海高速路口发垃圾袋等材料来联系;在《失去平衡的环境》一课中, 我让学生了解正在消失的卢瓦图等等, 通过交流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体会。

丰富的材料举不胜举, 教师可灵活选择、处理。不过, 对于材料的选择、运用, 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开放性:能发散性思维、启迪学生的心智; (2) 针对性、实效性:因地制宜, 不能生搬硬套; (3) 简易性:简洁有力, 便于操作; (4) 教育性:如, 对于钓鱼岛问题, 可以让学生讨论战与不战, 但必须让学生明白:战与不战, 选择权不在我们, 取决于日本的态度;中国人民追求和平, 但不惧怕战争;战为了不战, 为了和平;国虽大, 好战必亡;天下虽平, 忘战必危。我们要在材料的运用中, 渗透最基本的教育理念。

2. 安排适当的时间, 组织学生学习、关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也越来越多, 教学设施也越来越好。在我们学校, 每个班级都有多媒体、电视机。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安排学生观看新闻联播、整点新闻。如, 利用中午休息时间看看午间报道, 用晚饭时间看看整点新闻, 要求学生看七点挡的新闻联播。此外, 有时还安排学生观看特别报道, 如, 组织学生观看“神舟”系列的发射等特别事件, 既可以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 也让学生见证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时刻, 感受时代的重大变化。当然我也知道, 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这样的条件与设施的。就像过去我们也只能安排学生进行时政演讲, 或者读报;只要教师动脑, 方法总比困难多。

3. 安排一定的课余时间去了解、关注社会现实生活。

可以组织兴趣小组、沙龙座谈、黑板报与编小报的形式, 也可以让学生制作网页, 让学生积极关注现实生活。如, 在学习环境问题时, 可以以环保为话题, 收集相关的内容, 出黑板报做宣传;在学习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时, 可以用朝鲜核问题、利比亚战争、巴以冲突等世界热点来让学生座谈;在学习一国两制时, 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 制作以实现祖国统一为内容的小报;在学习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主题时, 让学生小组合作, 学习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网页。可能有些教师会认为做这些太费时, 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其实偶而为之, 就当是学生紧张学习之余的调节,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它不仅娱情, 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生活的作用

1. 扩大视野, 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改变课堂教学, 可突破教材就是样本。课堂是学习的唯一场所, 结合学生的社会生活, 着眼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引导学生面向广阔社会生活, 利用多种课程资源, 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进行创造性地教学。在课堂教学中, 引进一些课外真实、具体、生动的材料, 就好像在课堂上加了催化剂一样, 使学生由原来听得昏昏欲睡, 变为听得津津有味、甚至津津乐道;使教学双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形成一种良好的乐学愿学的教学氛围。如, 前面提到的钓鱼岛问题、中国乘客在国际航班上斗殴事件等等。话题一经引出, 学生马上来劲, 显得很兴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从现有的知识层次中去发现问题,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适应现实社会的能力

对课堂教学的认识, 不应该只是满足让学生把握教材, 更主要的是引导他们借助教材的学习来发展思维、情感和分析判断能力等。通过一堂堂课的学习, 让学生不断地修整自己的认知结构, 掌握理解与运用理论的本领, 提高认识世界的水平。要达到这个目的, 就必须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实施教学。这只有这样, 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出来。这就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忌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要精心组织教案, 收集各种相关材料,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引导学生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历史事件, 培训和提高分析能力。

例如, 在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在《环境问题亮起黄牌》一课中, 我让学生课前收集反映我国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相关资料。学生找的真多!如, “2011年5月,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发生了332人血铅超标……”“世界闻名的三大草原之一呼伦贝尔草原,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 宝日希勒镇有100多个小煤窑在草原上开采煤矿, 经过十几年后, 一个个的塌陷大坑出现, 使这片草原面目全非”……材料图文并茂, 使课堂更丰富、更真实、更精彩。通过对材料的寻找、选择、收集, 学生不仅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的体验与感受, 同时增强了观察社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提高我国公民素质。从我做起”的大讨论中, 学生认识到“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不乱扔脏物……”一个人的言行举止, 时时处处皆体现个人素质。提高我国国民素质, 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要纠正自身的很多不良行为。又如, 学生小组合作制作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网页过程中, 对资料收集 (图片资料、文字资料) 、编辑、审核、制作等, 小组内分工明确, 各司其职, 不仅增长了知识,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更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等综合素质, 同时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 增强学生适应现实社会的能力。

关注现实生活, 使社会课堂充满吸引力, 更多地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在快乐、愉悦中学习;同时也使社会课堂更丰富多彩, 体现“小课堂大社会”。

参考文献

浅谈大学价值与社会生存 篇8

【关键词】大学生;竞争压力;大学生活;学习知识;大学价值

一、竞争压力的表现

(1)大学生的人数。2012年的的大学生毕业人数接近680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在这个庞大的数值面前,每个人都显得无比渺小。(2)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就大学生而言,他们所确定的就业观偏离了现实,他们所向往的是高待遇的,钱,权,时间,娱乐。这就让他们陷入烦恼中,让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多,对自己的能力越来越不自信。在企业方面,他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那些平凡的学生无法跨入他们的门槛。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优秀的。

二、大学生活怎样才有价值

(1)知识。所谓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专业就是你学修的课程,学好本能技术,通过学习这门专业知识应用与社会,从而成为一种技术来适应这个社会需求,学习是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基础。但是,专业就是要专心的学习,达到可以以优异的成绩立足,毕竟和你同专业的同学数不胜数,竞争力强。因此,必须在人群中突出自己,把优秀的能力彰显出来,把专业性表现出来,这样就可以给自己多条出路。然而,非专业知识就是拓展个人素养,增强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当今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只靠你硬学的专业知识,毕业后被社会淘汰的几率很高,难以在社会立足。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专业的基础上扩展你的业余知识,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所以说,学习不是死的,需要不断的更新,不断的丰富拓广知识面,多思考,多学点其他专业的东西,多交流,到一定程度,会有各专业相融合的感觉时,工作就得心应手了,才能提高素质,以高材生的姿态加入社会,从容面对挑战。(2)人际关系。在这复杂多变的世道里,就凭你自己单枪匹马地在社会拼搏,是很难与成功相遇的。凭一个人单薄的力量只能在原地转。一个人的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求他人有时也是一种成功的门路。身心虽然还处于健全的大学生,虽然是成年了,但在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上还欠缺能力,易冲动。容易与周围的同学发生口角。因此,这里就要求大学生要学会与人相处。作为同学,毕业后也将成为同事,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应在大学四年里发展好人际关系,建立良好友谊,避免那些不必要的误会,瓦解大家的友情。毕业后就会知道社会的残酷,就会感受一个人那微不足道的力量。(3)社会实践。之所以学习是要把所学的放在实践中。在我们学校所学的知识理论是死的,我们要活学活用。我们都知道大学就是个亚社会,虽然身份还是学生,但已经不是个事事需要人约束的高中生了,没有时间去享受了,不会有人逼迫着你学习背书了,你要学的是尽快适应社会。在经验人眼里,并不是单凭你死记的理论就可以生存,理论有时并不与实践相吻合,所以,学习就是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少了哪一方面,哪一方面都不可能生存,而理论到一定的程度,一旦参与实践,你的价值就会显示出来,就会突飞猛进。(4)素质。我们所说的素质有心理,身体,思想道德,社会等素质。首先,心理素质。在走向21世纪的今天,人的心理素质是越来越重要,但是,现在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偏低,容易产生极端,所以当我们产生压力时,应调整心态,首先,增强心自我肯定。人要不断地否定和肯定自己才能进步,而否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肯定方向发展,自我肯定,保持坚定的信念,往往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其次,抛弃自卑。要抛弃自卑,首先要战胜自我,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要有坚强的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时要对自己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估。然后就是增强自信。自信是走向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还要学会面对现实,善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心态。之所以要保持良好心态是因为心理素质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保证。最后是身体素质。我们都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形让人惋惜。现在的社会充满了激烈竞争,对于大学生,不仅面临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压力,同时要面临面临社会压力的严峻考验。还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然而体质却在下滑。因此要求我们不断增强身体素质,开展活动,培养兴趣,摆脱压力,在社会更健康的发展。

在大学,不是可以那么轻松的,要想有成功的人生,要想有自己理想的职业,在这不短的四年大学里,好好的为未来打下基础,不让后悔留下,把大学价值用在社会生存上。

参考文献

[1]高志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7)

[2]肖建忠.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属性和对策[J].企业导报.2010(12)

上一篇: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情况汇报下一篇:二人合伙经营饭店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