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生活的冷笑话(精选5篇)
我捂嘴默默窃笑:瞧这鸳鸯谱乱点得多没谱儿!徐帆是张国立的妻子?这让陈凯歌情何以堪啊!
2、一天,一个人家里失窃了.....什么都没丢,只是厨房的菜刀不见了。
小偷留下一个字条,上面写着: 大哥,对不住了,身份证丢了,家里做饭等菜刀急用.....
3、新西游开播,凑热闹去看两眼。
孙猴子刚蹦出来是个白白的光着的猴子,然后吃了个桃,毛就长出来了。
家里人说:“哎!吃个桃儿毛就长出来了嘿!”
我道:“那是吃了个毛桃儿。要是吃一油桃儿,指不定什么样儿!”
4、到三亚旅游,晚上去大排档吃海鲜,刚靠近鱼箱,伙计手麻脚利抓出百八十条鱼“纭比给敲晕了,我们吓得浑身发抖:“不是用手指过的才算数吗?”
所谓冷笑话,是指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逐渐被人接受的一种幽默形式。与传统的笑话不同,这种笑话也许并不会引起听者当场开怀大笑,却有可能使人在经过思考之后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并且理解了笑话的本意之后,听者才会感受到冷笑话中的幽默。
冷笑话(Gagless 或译 Anti-humor , 香港称烂Gag 台湾称烂梗),即失败笑话,是指笑话本身因为无聊、谐音字、翻译、或省去主语、不同逻辑、断语或特殊内容等问题,或由于表演者语气或表情等原因,导致一个笑话不能达到好笑的目的,较难引人发笑而成冷场,不过并不代表笑话本身沉闷,这也是幽默的一种表现。而现在听到冷笑话大多会会心微笑,有时作出双臂抱紧的动作表示:“好冷啊!”或与冷语意相关的说话与表现,如打冷颤、温度、空调或炎热天气等等。
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是两个最大的中文在线百科全书,两者都对冷笑话词条给出了解释。从这两个百科全书对冷笑话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理解冷笑话需要一定的思考时间,从而造成所谓的“冷场”效果。从大众的认知角度看,笑话应该是能引发听众当场发出笑声的。而冷笑话在这个方面显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当然,如果跟传统的笑话一样,也便无所谓笑话和冷笑话了)。本文以下部分就将尝试从语用失误的角度粗略地讨论一下冷笑话能够产生这种“冷场”效果的原因。
二、 语用预设和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由于说话方式或表达习惯的不同,或者由于一方对另一方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缺乏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发生误解、障碍或冲突,影响交际效果的现象(何自然,1988)。Thomas在1983提出“二分法”的语用失误。他认为语用—语言失误是和跨文化失误相联系的,而社交—语言失误(socio-linguisticfailures)是由于个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和地位差异导致的,属于非文化因素。比相同文化中两个人交流时产生的语用失误属于社交语用范畴(Dash,2004)。同时Thomas认为,社交语用失误也可能是因为学习者根据社会距离,误判了自己的相对权利和义务,以及言外之力(Hondo&Goodman,2004)。
何自然指出,语用预设“笼统指那些对语境第三的、与说话人(有时还包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预设关系”(1997)。语用预设在言语的交际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然而在学术届似乎对语用预设并没有一个特别一致的定义和观点。在考察了各派的观点后,何兆熊对语用预设的概念作了如下三种归纳(2000):
(1)语用预设是指说话人对言语的语境所作的设想。这个观点把语用预设和语境联系起来,认为说话人在说话的时候,对语境事先持有某些设想,而言语交际便是在这个设想的基础上进行的。(2)语用预设是实施一个行为所需满足的恰当条件,语用预设是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或者说是背景知识。也就是说说话双方都能理解交谈中涉及到的各种信息。如果说话人的语用预设不能被到受话人的理解,就会使受话人产生误解,使交际双方无法达到交流的目的。(3)语用预设的这种互知性(mutual knowledge)是交际得以成功进行的基础,没有必要的背景知识,对语言的理解就会产生困难。
如:
A:I've just run out of petrol
B:Oh, there is a garage just around the corner.
这对例句中,有一个英美国家人所共知的预设,那就是人们可以在garage,也就是修理厂买到汽油,然而在中国,汽车修理厂是不卖油的。因此对于以中国读者来说,恐怕就会对这样的对话产生理解上的困难。
可以看出,语用预设的这种合适性、共知性、隐蔽性特征,是交际双方相互理解并且使谈话顺利进行下去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因此在语用预设的任何一个方面出现了断层,都会使交际出现困难,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停顿或中断。本文认为,这正是冷笑话中的“冷场”效果产生的原因。
在下面一个部分中,本文将结合几个典型的冷笑话进行简要的分析。
三、 冷笑话中的语用失误
在考察了部分冷笑话的语用预设之后,我把冷笑话中由于语用失误的原因简单做了一下分类,大体可以呈现以下几种类型:
1、 语音层面的语用预设失误造成的“冷场”效果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冷笑话的例子:
* 幼儿园下午上课了,老师问来到校园的小强:“小强,中午在家有没有听妈妈的话,有没有午睡啊?”小强很困惑地看着老师说:“我妈妈说,我已经6岁了。”
这个笑话第一遍读完,恐怕很少有人可以立即看出它的幽默之处在哪里。但是回过头再看一遍,就可以明白:因为中国的小孩子经常不分平卷舌音,所以小明把“午睡”错听成“5岁”了,因此也就在错误地基础上回答自己“6岁”了。对于以汉语为母语、可以讲标准普通话的人来说,很难在第一时间明白这个冷笔话的幽默之处,是因为所有人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明白了解这个笑话的预设:小孩子会不分卷翘舌不分,因而把“午睡”误听成是“5岁”。
这个笑话之所以较容易造成冷场,还在于“午睡”和“6岁”所造成的对比相比较而言,不太容易使人立即形成相关语音知识的联想,下面我们还可以再看一下另外两个笑话,它们就很难产生冷场的效果,或者产生的冷场效果比较弱。因为人们可以很容易通过笑话中提供的相关信息,第一时间推断出笑话的语用预设。例如:
* 中学第一节体育课上,教师整完队以后说:“报数”,只见全班学生毫无反应,呆呆的望着他,老师又喊了一声:“报数”,只见一个学生怯生生的走到操场边,紧紧地抱住了一棵大杨树。
这个笑话中,由于“报数”提及的次数有两次,读者不容易产生误解,但是笑话中提到学生是不明白老师的指令的,读者会对学生接下来的行为有一个期待,等到学生到场边去“抱数”的时候,读者或者听众心中的疑惑就消除了。读者或者听众心理的这样一个“期待”过程,为读者们理解笑话的预设提供的充足的思考时间,因而就不会产生较为“冷场”的效果。
2、共有知识缺乏造成的冷场效果
在上面一个部分中提到过, 语用预设概念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它做为共有知识的身份,如果笑话中的知识仅属于笑话的讲述者,而不能在第一时间被听众所理解,就会造成冷场的后果。例如:
*有个人长的像洋葱,走着走着就哭了…….
这个笑话应该是比较无厘头(loony)的一类,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个笑话为什么“冷”。首先,这个笑话预设了人长得像洋葱,就会具有洋葱的特性--也就是切洋葱时会使人流眼泪,另外还预设了听众会明白流泪就等于“哭”。但是,没有切洋葱经历、又没有相关知识的人,在中国应该还是有一定比例的,另外,就算人们知道这个较为冷门的常识,也不见得把“流泪”等同于“哭”。因此,这个笑话存在上面这样的一推理和联系的过程,但是由于笑话本身又比较短,这样的推理和联系的过程又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因此也就造成了一定的冷场效果。
3、听众和讲述者对于笑话不同态度造成的冷场
对于有些事情,由于各种人群的立场不同、经历不同、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同,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对同一件事情产生共鸣。如果听众认为笑话中的情节令人反感或认为编造这样的笑话是一种错误行为,那么笑话也会产生冷场效果。如:
*有一个胖子,从高楼跳下,结果变成了……死胖子
对于很多人而言,“死胖子”确实是一个表示轻蔑的语言,本身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这个笑话中的“死胖子”一词,是把活生生的“胖子”摔死而产生的,这种拿看轻生命的笑话,是很难引起比较严肃的人的共鸣的。
英语中也存在类似的冷笑话,比如:
*Mrs:Doc,howismyhusband?
Dor:He'llbeALLRIGHT!
Mrs:What?Afterthathorribleaccident?
Dor:Yes,wecutoffhisLEFTarm andLEFTleg,so,allRIGHTnow!!
这个笑话中,同样的是拿别人的痛苦作笑料,也会引起很多人的反感。
四、结论
语用预设对于交际双方的交际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交际是否能够顺利地进行。然而在冷笑中,由于语用预设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失误,使得冷笑话不能像普通笑话那样立即引人发笑。本文认为原因主要是三点:一是语音层面的语用预设失误,另一个是共有知识缺乏造成的语用预设失误,还有一个是听者对笑话中的语用预设与讲述者(编造者)持不同的态度。
参考文献
[1]罗国莹.如何避免语用预设失误[J].修辞学习2006年第5期(总137期).
[2]蔡平.语用预设理论对翻译方法的解释[J].外语学刊2007年第5期(总第138期).
[3]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有的人老了可以回忆自己“年轻貌美”过,有的人则是“貌美”过,还有的可以说“年轻”过,最挫的那群,好歹可以说“轻”过,但你呢?
3、我也不是没有浪漫过,那天突然降温,我把外套脱下来给女友披上,结果发现外套小了。。。
4、要怎么形容我现在到底有多胖呢?这么说吧!一年前买的衬衣洗完了晾干都不用熨,穿上直接就平整了。
5、为什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爱情的巨轮说沉就沉?---胖子委屈的哭着说
6、男生说你长得甜,不是夸你好看,而是胖的人一看就觉得糖度挺高。
7、“我胖了!”“我也胖了!”――两个瘦子。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收费”两个字!
2、记者采访一个百岁老人。
“请问城中老人长寿的秘诀是什么?”记者问。
老人叹口气:“没什么,不能死,死了给儿女添负担。”
3、给孩子留课后的作业,让他们把学过的拼音字母每个写5遍。然后就有孩子问我:“老师,什么叫5遍?”
4、小明问爸爸:“为什么耳朵有两个,嘴巴才一个。”
爸爸说:“这是为了叫你多听听别人的劝告,你自己少说一些废话! ”
5、一次期末考试前夜。晚上他听见爸妈在讨论,明早做什么早餐给他吃。
妈妈说:要不做油条和鸡蛋吧,一根油条两个鸡蛋就是一百分。
爸爸略加沉默后说:考那么多门,100分不够。要不给他吃方便面吧。就吃那个“统一100”。
6、一人去算命,算命先生摸骨、相面、算八字后,说,你二十岁恋爱,二十五岁结婚,三十岁生子,一生富贵平安家庭幸福晚年无忧。此人先惊后怒,道:我今年三十五岁,博士,光棍,木有恋爱。先生闻言,略微沉思后说:“年轻人,知识改变命运埃”
7、数学课,老师评讲试卷,有道很简单的题但还是有很多童鞋答错,于是老师她愤怒了:“这么简单的题简直就是送分给你们的,你们都不要”
一个女同学回答的很强大:“我妈说了,不是我的东西不能要”
8、“你好久没去看你孙子了吧?”
“去了两次,你都不在家。”
“哦。他们都说你孙子比我帅,你怎么看?”
“啊?怎么可能! ”
“怎么不可能?”
“你儿子还能有我儿子帅?! ”
2、为什么我的银行卡在高压锅里煮了半天,还是冻结状态?
3、长时间熬夜后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猝死,所以我一向不运动。
4、我这一生最接近芭蕾舞的时刻就是用脚摸拖鞋的时候。
5、鄙人喝热水的步骤:1:倒杯热水;2:尝一口;3:太烫了;4:放着凉会;5:忘了喝。。。
6、很多词汇,在前面加个屁字,就耐人寻味,比如:眼保健操。
7、我给自己定下了减肥六字诀:管住嘴、迈开腿。而事实是:管住了腿,迈开了嘴。
8、我:“不要斤斤计较一些小事,只要事情的本质没有改变,只要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当你回过头瞻望时,你会发现,放弃一些小小原则,未尝不是件好事。”
【来自生活的冷笑话】推荐阅读:
来自生活的启示的作文10-10
缓解来自生活和工作方面的压力07-15
来自教师评语的06-18
成功来自长期的奋斗10-21
来自身边的压力作文11-05
成功来自信心,信心来自学习07-05
演讲稿《来自星星的你》06-11
来自未来的一封信作文07-01
来自天空的不速之客07-25
来自美国叔叔的一封信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