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2024-11-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精选8篇)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篇1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管理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出建设项目计划以前根据项目建议书进行的研究工作。其目的是对拟建项目进行投资方案规划、工程技术论证、社会与经济效益预测和分析,并经过多方面的计算、分析、论证和比较评价,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建议。其作用是:作为上级部门评估、审定项目的依据,作为项目进行扩初设计、设备定货、施工准备等前期工作的依据。

(一)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依据:1.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9号);2.国家农发办《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分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的通知》;3.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国农办[2004]48号)及有关行业技术规范;4.有关基础资料。

(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1.收集资料。包括项目区自然条件,水土资源条件,社会经济状况,现有基础设施情况,地方财力,农口有关部门本地区发展的规划,农业品种结构和种植情况,省批准的项目计划投资和任务,有关行业技术规范等。

2.分析研究。按照可行性研究内容,根据收集的资料,对项目区水土资源条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开发治理措施、实施进度、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综合效益进行分析。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项目建设的最优方案。

3.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过认真分析论证,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初稿完成后应组织有关部门的专家进行论证,根据论证意见对报告进行修订、补充、完善。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

一般农业综合开发申请立项实施的项目,其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委托具备相应资质(丁级以上)的单位编制,报经省级主管部门评估论证后,由省级主管部门批复立项。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纸张和字体要求

纸张:标准纸A4;字体;宋体小三字;行间距:1.5倍行距。

(五)可行性研究报告封面格式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标志

××县(市、区)××××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执行单位: 负 责 人:

可行性研究单位: 单位负 责 人: 项目负 责 人: 复 核 人: 编 制 人: 编 制 日 期: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 第一章 项目设计提要 1.1 项目建设背景

1.2项目区范围、规模、主要建设内容与工期 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4项目效益

1.5组织实施和管理 第二章 项目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地理位置及范围,涉及的乡(镇)、村名; 2.1.2水文气象

2.1.3地形、地貌及土壤 2.1.4水资源

2.1.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 2.1.6自然灾害 2.1.7工程地质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人口及劳力 2.2.2土地利用现状 2.2.3农业生产水平

2.2.4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 2.2.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 2.3现有基础设施

2.3.1项目区水利工程现状(灌溉、排水、防洪等)2.3.2项目区现有交通与电力情况 2.3.3现有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项目建设条件、设计方案技术可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第四章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4.1项目区水资源概况(总量、构成、特点)

4.2供需平衡分区(根据地形、耕地和水资源分布情况进行供需平衡分区)

4.3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在P=75%-90%的情况下的来水量、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含灌溉定额分析)及供需平衡情况分区。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建议0.4-0.55。

4.4项目区设计水平年(P=75%-90%)水利工程来水量、可供水量、农田需水量及供需平衡分析(分区表格)。设计水平年灌溉水利用系数建设取0.65-0.72。第五章 规划设计

5.1 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农业综合开发方针政策,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指导思想。应按照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围绕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切实增强农业尤其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5.2设计原则 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业、水利、林业、科技措施综合配套。

5.3设计标准和依据

水库及拦河坝防洪标准按《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灌溉标准按《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灌溉保证率取P=75%-90%。排涝标准按5年一遇,24小时暴雨量24小时排完。建筑物级别按《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田间排灌系统工程及机耕路规划设计标准按福建省地方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DB35T/T165-2002)。

《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 《造林技术规程》DB35/T84-2005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DB35/T517-2004 5.4建设规模

应根据项目区实际、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具体明确项目建设范围、面积、投资、各个项目的数量及工程量)。5.5规划布局

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水利、农业、林业措施合理布局。5.6最佳方案选定

灌溉水源选择、灌排方式和衬砌形式选择、道路通达布局、防护林合理设置。第六章 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

6.1开发任务

土地治理范围、地点、类型和规模。6.2主要建设内容 6.2.1水利措施

1、水源工程。新建、改建、扩建、加固小二型水库(库容100万m3以下)和山塘及拦河坝工程的座数、集雨面积、总库容、高度、长度和工程量。

2、机电排灌站。新建、续建、改造总装机容量在500KW以下机电排灌站的数量、装机容量、流量、泵型、泵房面积,配套的35KV以下输变电设备及数量。

3、机电井。新打、修复机电井的数量、平均深度、单井出水量,配套机、泵和10KV以下输变电设备及数量。

4、灌排渠道工程。支渠以下灌排渠道(5m3/s)开挖、疏浚、衬砌及埋设地下灌排水管道的长度、工程量,配套渠系建筑物数量及工程量。

5、管灌工程和蓄水池工程。管灌类型、管道型式和长度尺寸,蓄水池座数、大小尺寸、容量及工程量。

6、防冲护岸工程。长度、高度、结构型式、工程量。

7、其它水利措施。6.2.2农业措施

1、机耕路。新建、修建机耕路所需砂石料,长度及工程量。

2、改良土壤。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所需绿肥种子,秸杆还田,机械平整土地等。

3、良种基地。优良品种的购置、繁育、推广及加工所需的工程设施、配套设备等。

4、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建设农村户用沼气工程所需的材料、数量、容量、补助标准等。

5、购置农业机械及配套农机具的种类、数量及补助等。

6、其它农业措施。6.2.3林业措施

营造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所需的苗木购置(或苗圃建设)及工程措施。逐个小斑开展设计,附小斑设计一览表。6.2.4科技措施

重点支持良种和良法的推广应用,搞好先进适用技术的组合配套,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等。

第七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为适应我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的需要,规范土地治理项目估算的编制,依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参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财建[2005]169号文颁发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制定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估算的编制方法。

一、估算文件由编制说明、估算表格组成。

(一)编制说明主要内容包括:

1、估算编制依据:估算文件编制的原则和依据、人工预算单价、材料预算价格、设备价格、定额采用、费用计算标准及依据。

2、按项目划分说明各项措施的主要工程量和投资估算。

3、资金筹措方案。

(二)估算表格:(格式附后)

估算表1: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汇总表 估算表2:土地治理项目估算表 估算表3: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 估算表4:施工机械台班费汇总表 估算表5:建筑(安装)工程单价表

二、项目划分:根据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性质,分别按水利措施、农业措施、林业措施、科技措施、其他工作及措施划分。

三、定额采用:

1、建筑安装工程:采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财建[2005]169号文颁发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试行)。编制估算时,单价扩大5%计算;建筑工程材料如发生二次转运,可根据运输条件适当安排二次运输费及人工费。

2、施工机械台班费:采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财建[2005]169号文颁发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试行)。

3、以上定额缺项的,可参照相应专业定额补充。

四、工程单价由直接工程费(含人工、材料、机械费)、措施费、间接费、利润、税金组成综合单价计算。

1、人工预算单价分区表,见附表1。

2、材料预算价采用工程所在地造价管理站或物价部门发布的建筑安装工程材料综合信息价格。

3、施工机械使用费按台班费定额计算。

4、措施费费率汇总表,见附表2。

5、间接费费率汇总表,见附表3。

6、利润:(直接工程费+措施费+间接费)×3%。

7、税金依据《福建省建设厅关于建设工程造价税费调整的通知》(闽建筑[2002]60号文)的规定计取。

税金=(直接工程费+措施费+间接费+利润)×3.381%

五、其他工作及措施

1、项目管理费:依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执行。

2、工程监理费:依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监理办法》执行。

3、勘察设计费可按项目财政资金投入的2%以内安排,按实际支出数计入项目工程成本。附表1 人工预算单价分区表 适用地区 工资区

人工工资(元/工日)六类工资区

龙岩市辖区、南平市辖区,永安市、宁德市、漳平市、建阳市、武夷山市、邵武市、政和、福鼎、霞浦、寿宁、周宁、长汀、连城、屏南、古田、永定、上杭、福安、柘荣、闽清、福清、永泰、罗源、长乐、连江、建宁、泰宁、将乐、光泽、浦城、松溪、清流、宁化、顺昌、沙县、尤溪、武平、明溪、建瓯、大田 26.40 七类工资区 福州市辖区、泉州市辖区、漳州市辖区、三明市辖区、莆田市辖区、莆田县、石狮市、闽侯、晋江、同安、南安、安溪、仙游、永春、德化、惠安、平潭、龙海、华安、长泰、东山、漳浦、诏安、云霄、平和、南靖 26.84 附表2 措施费率汇总表 序号 工程类别 计算基础

临时设施费率(%)冬雨季施工增加费率(%)夜间施工增加费率(%)施工辅助费率(%)合计(%)1 土方工程 直接工程费 1 0.70.7 2.4 3 砌体工程 直接工程费 1 0.70.7 2.4 7 安装工程 人工费 20 20 直接工程费 0.7 0.5 1 2.2 附表3 间接费率汇总表 序号 工程类别 计算基础

间接费费率(%)1 土方工程 直接费 5 2 石方工程 直接费 9 3 砌体工程 直接费 7 4 混凝土工程 直接费 6 5 农用井工程 直接费 10 6 其他工程 直接费 5 7 安装工程 人工费 65 估算表1 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汇总表

单位:万元 编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合计 其中

主要建设内容说明 投资 财政 自筹 一

水利措施 1 小型水库 座 新建 座

扩建加固 座 2 拦河坝 座 3 修建排灌站 座 4 机电井 眼 新打 眼

修复配套 眼 5 输变电线路配套 公里

其中:线路 公里

变压器 台 6 灌排渠系工程

其中:开挖疏浚渠道 公里

衬砌排水渠道 公里

埋设排水管道 公里

渠系建筑物 座 7 节水灌溉 万亩

其中:喷灌 万亩

微灌 亩

渠道衬砌防渗 公里

管理输水 公里

集雨节灌 万亩 8 其他水利工程 二

农业措施 1 改良土壤 万亩 2 良种基地 万亩

其中:仓库平方米

晒场平方米

选种加工设备 台(套)估算表1 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汇总表

单位:万元 编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合计 其中

主要建设内容说明 投资 财政 自筹 3 机耕路 公里 4 农业机械 台(套)

其中:购置农用动力机械 台(套)

配套农机具 台(套)

配置植保机械 台(套)5 其他农业设施 三

林业措施 1 营造防护林 万亩

其中:农田防护林 万亩

水源涵养林 万亩

水土保持林 万亩 2 苗圃 亩 3 其他林业设施 四

科技措施 1 技术培训 人次 2 仪器设备 台(件)3 示范推广 项 五

其他工作及措施 1 项目管理费 2 工程监理费 3 勘察和设计费

注:以上项目可结合实施的具体情况做必要的删减 估算表2 土地治理项目估算表 编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单位 数量

单价(元)合计(元)一

水利措施 1 扩建小型水库 座

土方开挖 m3 浆砌块石 m3 …… 2 拦河坝 座

清基土方开挖 m3 埋石砼 m3 …… 3 衬砌渠道 土方开挖 m3 砌石(干、浆砌石)m3 …… 二

农业措施 1 土壤改良 亩 …… 2 机耕路 Km 土方开挖 m3 路肩 m3 路面 m2 …… 3 农机设备及其他 三

林业措施

……(要细化措施)四

科技推广 …… 五

其他工作及措施 1 项目管理费 ……

(具体算到四级项目单价)合 计 估算表3 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

单位:元 编 号

名称及规格 单位 预算价 估算表4 施工机械台班费汇总表

单位:元/台班 编 号

名称及规格 台班费 其 中 一类费用 二类费用 三类费用 估算表5 建筑(安装)工程单价表

定额编号: 定额单位: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单价(元)合价(元)一 直接费

(一)直接工程费 1 人工费 甲类工 乙类工 其他人工费 2 材料费 …

其他材料费 3 机械使用费 …

其他机械使用费

(二)措施费 二 间接费 三 利润 四 税金 合计

根据工程项目逐项套定额进行分析计算 第八章 综合效益分析

8.1经济效益

主要分析通过开发治理,项目区新增农产品生产能力、农业产值和农业增加值情况。8.2社会效益

主要分析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民增收、地方财力增加、巩固完善农村承包经营机制、劳动条件改进效果、技术装备率、技术贡献等情况。8.3生态效益

主要分析防护林防护面积、森林覆盖率、控制水土流失面积、减少盐碱化面积、改良土壤等指标变化情况。

第九章 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

9.1 项目组织领导和实施管理

国家农业开发项目要在县级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落实具体办事机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项目组织实施要落实开发总项目和各子项目的具体负责人,分工明确,责任到人。9.2 运行管理与维护

要根据项目不同工程特点制定有效的运行管护制度与措施。根据落实开发项目的经营管理体制,明确所有权和经营权;健全工程管护制度,确保各项工程设施完好,能长期发挥效益。第十章 环境影响与评价

10.1环境现状与分析

10.2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10.3环境影响评价 第十一章 结论和建议

11.1可行性研究结论 11.2问题与建议 附录

(一)附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基本情况表,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设施情况表,设计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计划报表,土地治理项目主要建设项目表。

(二)附图

附图1:项目区位置图 附图2:项目区现状图

附图3:项目区工程规划布局图(采用1:10000比例的地形图、图标、图例按统一标准制作,并有完整图签)。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篇2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是通过中低产田进行综合改造,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资金投入方式。根据2007年对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统计,农业、林业、水利、科技四项工程措施中,水利措施占总投资的66.69%,农业措施25.4%,其它占7.91%。而水利和农业这两项目措施中,涉及到的主要就是灌溉渠道及机耕路等工程建设。因此,从投资结构来看,水利等工程建设是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投入的重中之重。笔者通过这几年的项目建设实践,就土地治理项目施工合同签订的方式进行一些探讨,通过合同签订方式的选择,减少项目实施各方间的工程纠纷和索赔,并使作为发包方的县级农业综合开发机构能够实现对项目的有效管理。

1 目前主要施工合同签订方式

1.1 总价合同

总价合同是指在合同中确定一个完成项目的总价、承包人据此完成项目全部内容的合同,分固定总价合同和可调总价合同。但这类合同适用于工程量不太大且能够精确计算、工程较短、技术不复杂、风险不大的项目。采用这种合同类型要求发包人必须准备详细而全面的设计图纸和各项说明,使承包人能准确计算工程量。

1.2 单价合同

单价合同是承包人在投标时,按招标文件就分部分项工程列出的工程量表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费用的合同类型,分部分项工程单价按承包方投标单价,工程量按实际完成量计算,分固定单价合同和可调单价合同。这类合同能够成立的关键在于双方对单价和工程量计算方法的确认。

1.3 成本加酬金合同

成本加酬金合同是由发包人向承包工程人支付工程项目的实际成本,并按事先约定的某一种方式支付酬金的合同类型。在这类合同中,发包人需承担项目实际发生的一切费用,因此也就承担了项目的全部风险。而承包人由于无风险,其报酬往往也较低。这类合同的缺点是发包人对工程总造价不易控制。而承包人由于无风险,其报酬往往也较低。

2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宜采用合同签订方式及优缺点

由于采用成本加酬金合同方式需由发包人承担项目全部风险,对工程总造价不易控制,承包人也往往不注意降低项目成本,缺点较为明显,在一般项目中采用不多。同时,由于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工期一般较短,时间对建筑材料价格影响不大。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常用的固定单价合同和固定总价合同两种方式进行表述,探讨这两类合同签订方式的优缺点,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土地治理项目自身的特点,探讨其适用性。

2.1 采用固定单价合同

固定单价合同的风险可以得到合理的分摊,并且能鼓励承包人通过提高工效等手段从成本节约中提高利润,适用范围比较宽。由于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区往往涉及到几千、上万亩农田,几十公里机耕路,渠道的建设内容,前期施工测量的工作量较大,工程测量精确往往不够;而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涉及到镇、村、群众等多方利益主体,施工调整往往较多,像路渠等单项工程的增加、减少,位置的调整和偏移等,使实际工程量与预计的工程量有较大出入。由于这个原因,采用固定单价合同较为合适,工程结算时以承包人的投标单价结算,工程量则根据施工现场按实结算,使承、发包双方都承担一定的风险,并能及时应对项目工程设计的变更和工程量的增减。

但在项目实际操作过程中,该种合同方式产生了一个很大的弊端和缺陷,即承、发包双方对工程量的确认。在固定单价合同签订方式下,工程量成为了工程造价计算的基础,是影响竣工结算的最重要因素。由于承、包方遂利的本性,在工程计量时往往采取多计量、高套定额、重复计算等方式,使工程计量尤其是隐蔽工程的计量存在偏差。由于农田水利项目的工程范围较广,施工分散且交通不便,监理工作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对工程计算的审核也存在漏洞,往往会造成工程造价提高。但农业综合开发是以项目定资金的,实行投资限额控制,一个项目有明确的项目区和投资额,资金跟着项目走,一个项目立项后,原则上要求资金足额按设计投入到项目中,无法对同一个项目随意的追加或减少投资额。因此,当实际投资额超出项目建设资金时,将对项目涉及各方都产生不良影响,极易引进合同纠纷和工程索赔,造成整个项目无法顺利完成。

2.2 采用固定总价合同

固定总价合同主要适用于工程量不太大且能够精确计算、工程较短、技术不复杂、风险不大的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单个项目的投资额一般在500万元左右,且在工程建设中往往根据涉及村范围,分为几个标段,单个标段投资额较小。同时,机耕路、渠道、小型泵站等项目建设内容技术不复杂,风险也不大,工期基本要求在一年中10月份至来年5月份之间完成。因此,从这些条件来看,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以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固定总价合同由于一次性对工程建设内容和工程投资额包死,项目的风险以承包方承担为主,在按设计要求建设情况下不涉及到工程计量问题,不仅能够按照合同要求足额完成规划建设内容,而且可以有效减少承发包双方的计量纠纷和工程索赔。

然而,采用固定总价合同要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条件:即前期勘测设计工作对工程量的精确计算,这对土地治理项目来说是一个问题。因此,要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在项目准备阶段,需要发包方留有充足的前期工作时间,一是要有充足的测量作业时间,要求发包方对工程进行全面的施工测量和预算,提供比较详细的施工图及相关施工说明,保证工程量的准确,做到心中有底,既不能让承包人无利可图,也不能使其成为暴利项目;二要确保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项目的建设内容调整较少,即使需要部分调整,也要保证增加与减少的工程内容与工程量与原设计相符,实现增减平衡。

同时,在固定总价合同方式下,虽然可以鼓励施工单位通过提高工效等手段从成本节约中提高利润,但也容易使承包方想方设法通过降低标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手段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因此,在固定总价合同下,需要监理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使工程建设达到设计和验收标准,保证施工质量。

3 结语

由于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有其自身的操作方式和管理制度,在选择合同签订方式中要根据项目特点灵活采用,笔者个人认为,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中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比较合适,一是因为项目投资相应较小,技术不复杂、风险不大等条件与固定总价合同要求比较吻合;二是因为固定总价合同可以使监理从大量、复杂的计量审核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其有精力专门针对项目的工程质量和建设标准进行监管,可以有效保证项目按要求建设;三是因为固定总价合同在合同中明确了项目建设内容与投资,满足了土地治理项目限额投资的要求,十分有利于发包方项目建设内容的完成与项目投资的控制,这一点对于作为发包方的各县级农发办来说是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有利的。同时,在固定总价合同条件下,要求发包方提供的设计图纸和各项说明,精确工程数量等前提条件也是可以通过提早建项目库、尽早启动项目的设计测量工作等手段能够实现的,从这些条件上来看,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是比较有利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摘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是国家支持“三农”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该项目存在着施工环境复杂、资金限额控制等因素,项目的投资控制和管理有一定的难度和特殊性,在总结项目管理的基础上,针对项目实际,对项目施工合同签订方式进行必要分析和比较,以实现对项目的有效管理。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篇3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成效;措施

1 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基本情况

土地治理项目建设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项目的扶持对象主要是农民。其主要特点是,按区域统一规划,按项目进行管理,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水利、农业、林业、科技等措施综合配套,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2000~2009年间,辽阳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实际完成总投资17523万元,其中财政投资13157万元(中央财政投资8140.1万元,省财政投资3736万元。市财政投资723.9万元,县财政投资557万元),自筹投资4366万元。县土地治理完成项目50个,治理面积39.6万亩,项目所惠及地区涵盖辽阳县所有乡镇。

2 项目实施取得的成效

通过中低产田改造、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等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的实施,项目区初步实现了社会、生态、经济统筹发展。

(1)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实施,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项目区基本形成了“旱能灌,涝能排,渠相连,路相通”的格局,农业科技综合配套,项目区土地综合开发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为农业生产的持续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农民经济收入稳步增加。项目区农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生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据不完全统计,该县通过项目实施共增加农民纯收入13899.56万元,项目区新增粮食生产能力5426.5万斤。

(3)农民科技水平逐渐提高。项目区大力开展技术培训、良种、良法的示范推广,促使群众由“农业生产种在地得在天”的传统耕作方式转变为依靠科技增产增收致富,科技文化素质得到提升,科技种植水平明显提高,项目区科技覆盖率达85%。

(4)有效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围绕优势产业扶龙头,围绕产业龙头建基地,围绕基地建设带农户,围绕农民增收促发展,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3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管理也遇到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项目工程建成后的运行和管护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项目工程长期发挥效益的重要因素。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灾害影响。近几年,该县降雨量大,内涝严重,这是农业设施损毁的主要原因。

(2)政策原因。由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使部分田间工程设施被闲置。

(3)市场原因。由于市场的变化,种植结构重新调整,部分项目或部分工程设施被毁坏或拆除。

(4)社会治安环境影响。由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偏远,治安环境较差,加之看护不到位,农业综合开发工程设施丢失现象比较严重。

(5)管护资金短缺。土地治理项目建成后,由于过去没有设置专项管护经费,致使项目管护无人问津。

4 改进措施

(1)着力提高项目工程的技术标准,努力建设优质工程。通过分析认为,对因自然灾害而造成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的损毁,是由于部分项目工程的施工技术标准过低而造成的。建议提高项目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优质工程。

(2)统筹规划土地治理项目的种植结构,避免短期行为。确定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的种植结构,要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论证、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确定项目是否具有前瞻性。确定种植的品种要符合市场的需求,确保农民增收,这样才能调动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3)明晰产权归属,确立管护主体。采取工程产权拍卖、承包、租赁等方式确立管护主体;也可采取分级产权移交的方式明确管护主体,对大型的工程产权可移交给主管部门。如蓄水池、排水及灌溉工程可移交给县水务部门的管理所管护。

(4)全面落实项目工程管护责任制。实行项目工程损毁追究制度,做到发现非自然原因工程损毁有人管、有人负责。要进一步落实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的管护责任制,任务要明确,奖罚要分明,责任要落实。

(5)强化管理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建议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舆论媒体以及采取群众会议、宣传栏、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的法规制度,并将管护制度、管护公约等公布于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增强群众爱护工程的良好氛围。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篇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我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的透明度,主动接受农民群众和社会监督,确保项目实现预期效益,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和资金公示制暂行规定》(国农办„2004‟35号)及《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鲁财农发综„2013‟21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公示制(以下简称“公示制”)是指项目申报单位或项目法人通过设立公示牌、公示栏等形式,公布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等相关内容,以接受项目区农民群众和社会监督的制度。

第三条公示制应当遵循真实、及时、公开的原则,项目申报单位或项目法人对公示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第四条项目申报、实施和竣工验收三个阶段应实行公示制。

第五条各级农发办事机构应指导和监督项目申报单位或项目法人做好各阶段项目公示工作。

第二章公示

第六条公示方式主要包括设立公示牌、公示栏、公示墙等。

第七条公示应符合经济适用、清楚规范的要求,尽可能利用排灌站和机电井管护房等建筑物,坚决杜绝形象工程,严禁建设豪华公示牌。

第八条项目申报公示。项目立项申报前,项目申报单位应在项目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政务公开栏》内公示项目的建设地点及范围、规划方案、农民筹资投劳情况等内容,以广泛听取农民意见,优化项目设计,确保农民筹资投劳方案的落实,公示内容至少保留20天。同时,应通过印刷宣传资料等方式,将项目公示内容告知项目区涉及的村民委员会,征求受益农民群众的意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第九条项目实施公示。项目开工建设后,项目法人在项目区明显位置设立公示牌,公示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计划投资、施工单位、监理机构等内容。

第十条项目竣工公示。项目竣工并经市级农发机构验收合格后,项目法人应在固定建筑物上公示项目的名称、投资完成情况(包括农民筹资投劳使用情况)、主要建设内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运行管护落实等内容。

第三章检查督导

第十一条县级农发机构应及时对各阶段项目公示情况进 — — 2

行检查督导,发现公示内容不当或错误的,应责令改正。接到农民群众对公示情况投诉的应在5日内进行协调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投诉人,同时报告上级农发机构。

第十二条市级农发机构应加强对公示制执行情况监督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四章附则

第十三条本办法由山东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

抄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篇5

2007-08-28 15:55 来源: 作者: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270

新农开办(2006)35号

(讨论稿)

为保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质量,实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投资目标和预期效益,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标准》和《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标准》,参照水利、农业、林业等行业技术规范和建设标准,结合新乡多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实践以及最新市场动态,制定新乡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建设标准。本标准适用于经省开发部门批复并在本市建设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一、综合标准

1、项目区选址经过充分论证并确定没有与本项目相冲突的5年发展规划项目。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目标明确,已建设的灌溉、排涝、生产作业系统完善,规划科学合理,形成方便的生产条件和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与非项目区有显著区别。

2、项目区可耕地面积足额连片、边际规整明确,整体建设与区域和农业特点相协调,各类工程措施布局合理、外型美观、科学实用,交通路与村镇及干道公路相衔接,构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园田化新格局。

3、项目区农产品产量质量有明显提高。粮食生产达到高产水平,所有农作物应具有绿色无公害和商品率高的特点,形成明显的资源潜力和商品优势。产业化经营项目绿色环保、辐射带动作用强、周围农民增收明显。

4、项目区设立有永久性标志牌,各类工程编号完整、标牌镶嵌醒目,设施权属明确、管理措施落实,有稳定的管护人员,有合理的管护待遇,有明确的管护责任,各种设施完好。

二、水利工程标准

1、渠道:项目区建设主要以支渠以下渠道配套为主。渠道工程应进行科学测量和统一规划,依灌排方式和水源情况决定配套形式,形成完整系统。渠道施工包括测量、放线、开挖、压实、硬化(或砌筑)、整饰等工序。井灌用渠必须硬化,无论是现场浇筑还是预制都应坚固耐用平顺,没有蜂窝麻面,输水比降合理,抗冻性能良好,突出节水节能功效,渠外侧须有相应比例坡护,夯实整齐。渠灌保证率在75%以上,排涝不低于5年一遇标准,使三天降雨不成灾。标志牌镶嵌:支、斗渠在设计水位线上方醒目位置,可配以大幅宣传标语或“农业综合开发”字样,农、毛渠在闸门或转弯处外侧,标明名称、编号、长度、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时间、管护人员等内容。

2、渠系建筑物:渠系建筑物应根据灌排特点科学合理配置,主要包括桥、涵、闸等,一律采用混凝土或砌石结构,砌石必须“洗面”平整。建筑物防洪标准不低于10—20年一遇。桥、涵、闸的标志牌镶嵌在建筑物的外侧中央位置,朝向应一致(字要用凹进去),标明名称、编号、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时间,管护方法等内容。

⑴、桥:项目区用桥主要指方便生产为主的小(微)型桥。交通桥不窄于路面宽度,生产桥宽大于3米,能满足农机通行,农、毛渠可根据需求建设微桥,以方便小型机械和人员通行。桥的设计和分布应与渠道

及周边景物相协调,既要坚固实用方便也要造型优美。不管是拱桥、平板桥或微桥,都应注意拱(孔)的跨(宽)与渠道宽度相适应。桥的施工包括基础开挖、夯筑、布筋、青石垒砌或现浇桩基、铺面、外型处理等工序。主体结构应确保使用10年内不大修。

⑵、涵:跨越道路的渠道应设计涵洞或铺设涵管。涵(管)的孔径与渠道相协调,倒虹吸涵(涵管)要注意进出水口位高差,以保证涵(涵管)水流通畅。一般情况下,小于60公分孔径可直接铺设涵管,60公分以上孔径应建设涵洞或铺设专用涵管。涵(涵管)应具有长度适当、能承受路面交通荷载和保持与路面平坦等特点。

⑶、闸:项目区渠道系统应根据灌排需要设计安装闸。闸的孔径和建造样式应与下级渠道相协调,闸门启闭装置应符合要求、方便操作,末级毛渠应设计制式出水口和开关门,出水口数量可在征求受益者意见后均匀摆布。闸和闸门一般用混凝土浇注预制,达到美观耐用、使用方便。

3、井:项目区应根据地质情况合理设计井位,有条件的可与渠灌配套使用,单井控制面积50—80亩。打井须由专业工程单位实施。灌溉用井标准内直径50公分,井深达到设计出水量为宜。在干旱缺水或高盐碱高含氟地区,灌溉用井可与生活用井相结合,力求保证水质符合标准。井管由高质量渗水管和预制井管依次安装形成井体,并经过洗井、清理整饰和机电配套等工序,保证井体、出水量以及水质都达到使用标准。完工后的井应统一建设井台,井台一律使用六边形水泥预制,表面光滑平整并且要涂白,侧面要内镶嵌标志。配上井盖,80米以下深水井应加盖井房(房子一律采用方形平顶)和安装配电设备,机电井一体化的,要保证配套完整牢固、可靠安全便捷。井的标志牌统一镶嵌在井台(井房)醒目一侧,标明名称、编号、井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建设时间、管护人等内容。

4、输水管道:管道灌溉具有节水节能性好、效率高的优点,通常与井、机电、出水口综合配套,特别适合于以井灌为主且电力条件好的干旱地区。管道灌溉的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压力、出水流量和灌溉效能,使井位、干管、支管、出水口形成系统,其中干、支两极固定管道长度平均每亩为6米以上。管道铺设应经过实地测量和计算,管材及其配套部件应选择正规企业生产的优质PVC产品,由有经验的技术工人进行安装。干管埋深1.2米以下,干管和支管应搭配合理,以保证涌水压力。出水口保护罩设计成正方形水泥预制,要在征求受益人意见后科学配置,一般为顺畦排列,做到既方便浇灌又不影响田间作业,出水口部件易选用不易锈蚀的材料,装置高出地面40公分左右,使之便民坚固、整齐美观。出水口应统一编号,需用专用工具开启的,要为农户配齐工具或由专人管理。

管道灌溉也可结合采用喷灌、滴管等先进技术,以提高水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

5、机电设备:机电设备包括变压器、输电线、水泵、控制开关等,主要与井以及大的闸门启闭装置结合使用。机电配套设计要符合实际情况,要将项目区特点、灌溉目标、电力质量、社会情况甚至村民经济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⑴、输变电设备:主要指50KW以下小型变压器和动力用铝绞线或者敷设用电力电缆等。输变电设备应由电力部门设计和安装。变配电设备要加盖屋室,并有专人负责管理,其数量根据用电量合理配置。输电线路最好采用地埋铺设,以提高安全可靠性。

⑵、水泵:井泵配套的水泵应合理选择类型,用离心泵还是用潜水泵,要在抽水实验基础上,综合考虑地下水位、高效运行等多个因素,寻求安全降深和最优出水量,以保证输水的安全和高效。机(井)泵配套要结合实际情况,体现安全、封闭、可靠、方便的原则。

三、农业工程标准

1、项目区框架:框架特指项目区内以道路沟渠所组成的交通系统。框架是项目区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框架设计施工遵循三个原则:即先行原则、主次原则和均匀原则。先行原则就是框架建设要摆在其它工程之前提早实施,一般秋收一过即可开始;主次原则就是在框架内安排其它工程,依交通路(干道)确定生产路(支路)、依主渠道确定其它渠道;均匀原则就是格田要均匀,平原区单个网格一般在200-400亩,风沙区域单个网格控制在100——200亩,除特殊地形外尽量确定一种面积量。交通路(干道)宽6-8米,与乡、村公路连接,可作简易硬化,保证晴雨天通畅,能满足中型以上农机行走。生产路(支路)宽4-6米,保证常用农业机械通行,主要与桥、涵配套,便于农机田间进出和农产品运输。道路建设的工序包括:规划、上土方,压实,硬化路还要进行三合土搅拌碾压、铺粗石细石碾压等。道路路面应高于大田20cm以上,并成脊型散水状,两边或一边开挖排水沟渠。

2、农田:项目区农田应地势平整,集中连片,土壤活土层厚度大于20cm,以有林、道路或较大沟渠为基准形成格田,丘陵山区梯田宽度达到3米以上,以满足农业机械作业和田间管理要求。格田与道路以生产桥为通道,一般50-70米留通道一处,便于机械进出。除道路外,田间排水沟、泻洪沟也应与村镇排水系统协调,并利用村边坑塘河岔发挥蓄水补源和排涝功能。

3、土壤:项目区土壤必须进行改良,以保证作物具备优质高产的基础。一是实现秸秆还田或综合利用,不得随意堆积焚烧。应至少有一台秸秆还田机。二是坚持施用农家肥。通过发展饲养业实现作物和秸秆的综合利用,通过施用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三是配方施肥。根据不同作物或是特种作物栽培需要,通过对土壤成分和有机质含量的分析化验取得数据,进行配方施肥,特别对用于产业化基地的项目区,要购进必要的化验用设备仪器,并落实相应的培训措施。四是对沙化和瘠薄土壤,要有改良的具体措施,在完成加厚土层基础上按照前三条有计划的实施。

4、统一良种:一个项目区应选择2-3个优良品种,优质品种覆盖率达到100%。一是在认真落实良种补贴政策的基础上,通过考察论证和广泛的宣传工作,帮助群众引进适宜对路的优良品种,通过培训和请进来等办法落实科学管理措施。二是加强自我良种繁育能力设计,提高区域繁育能力。有条件的要建立起良种繁育基地,保证项目区优质品种的供应。三是按照规划配备必要的种子加工检测设备仪器,修建晒场、仓储等设施。

5、农机:项目区应具有较高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主要环节作业实现机械化。要利用农机补偿政策,提高项目区中型以上农业机械标准,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80%以上。通过组织和培训建立稳定的农机管理维修队伍,保证机械完好率,优先统一为项目区提供成本服务。由社会化服务组织统一开展农机的“走出去,请进来”服务业务,增强项目区发展产业基地的功能。

6、植保:要逐步建立有组织的植物保护机制,有应付突发病虫害的办法和措施,同时有组织的传授生物防治技术,尽量减少有害化学药剂的使用,提高项目区作物的商品档次,为建立绿色无公害生产基地奠定基础。

四、林(草)业工程标准

1、林网的规划和栽植要能够同时发挥农田防护、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和美化观瞻等多方面的作用。林网一般按照框架网格布局,围成面积200-400亩,沙化治理项目可减小围成,控制面积占易建林网农田面积的85%以上。主干道林网达到一路4—6行树标准,林网与桥配套,间隔50米应留有进出田间通道。林网栽种要体现适宜性、一致性和自然群落性的原则,形成品种性状互补、经济生态兼顾、林相整齐美观的园田化林网。

2、项目区内道路两边、沟渠、河塘沿线一般都应规划林网、适地栽树,长度达到适宜植树造林长度的90%以上。做到有路必有树,有树必成林,路、沟、渠、林相配套。树种主要以优质系列杨树、桐树、水曲柳或其它有价值苗木为主,村镇边周围也可适当栽种一些美化性树木或乔灌木。平原区路两边一般栽3-4行树,主要起防护调节作用,山区丘陵地主要突出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

3、新栽苗木标准。杨树:地径3cm以上两年龄苗,高度4m以上,苗木通直健康,尺寸匀称,起苗凉根时间不超过24小时,延时苗有浸水裹包措施,栽植株距2-2.5m,行距1.5-2m。桐树:胸径4cm以上两年龄苗,高度4m以上,苗体通直、健壮、鲜活,栽植株距3m以上。其它苗木按作用和要求不同确定相应标准。主干道植树一路4行(三角定植),有排水沟的一路要达到6行树。苗木的选择和栽植易采用招标方式统一进行,确保当年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三年后保存率达到90%以上,林相整齐,结构合理。

4、草业措施主要用于沙化治理项目。要选择地势平坦、水土条件较好,有治理潜力的地方进行治理,治理面积5000亩。在周边有一定植被盖度情况下,林草覆盖率达到80%以上。

五、科技项目实施标准

1、科技项目的选项要与土地治理的规划设计相协调,要根据项目区所在区域的农业特点和自然条件合理确定项目,极大发挥项目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使科技贡献率达到55%。科技项目的主要任务包括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和扶持农技服务三项内容。

2、科技推广。科技推广与项目建设同期实施。重点围绕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应用和推广至少2项先进实用技术,同时注重工程建设中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

3、培训。培训的主要对象是项目区受益农户以及乡村干部、技术人员等,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技术和政策。人员培训要切实落实培训计划,做到有专人负责、有专家授课指导、有必要的教材资料。一种技术至少培训2次以上,开发政策培训的面要宽一些,对专业大户要进行重点培训,做到每个行政村都有技术骨干,每一项实用技术都有科技示范户。

4、扶持农技服务。扶持农技服务的要旨是建立组织。有农技服务体系的要给以扶持。鼓励和支持以技术推广服务为目的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每个项目区至少有一个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帮助配备必要的工具设备和适量费用,建立制度,明确职责,并定期进行绩效考评。

六、工程预算编制

1、工程预算是充分发挥资金作用进而获得优良工程的重要保证,也是保证招(投)标顺利实施的基础工作。工程预算编制工作应由专业人员来完成。

2、工程预算的主要依据是行业定额标准。详细内容包括材料的预算价格、工程能耗价格、工程机械台班费用等。费用构成有: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监理等费用。土地治理项目的工程类别主要是:土方工程、砌石工程、混凝土工程、设备安装工程、钻孔灌浆工程以及林木栽植,同时每一项工程的造价还应着重考虑市场行情的变化,以便确定出更加准确合理的预算。

3、材料预算。材料预算主要包括材料名称、规格、数量等,属工程建设的直接费用。材料费用必须开列所有工程类别要使用到的物资和价格,对于需要远距离移动的物资还要算上运输和保管环节的费用。材料预算是工程造价的主体部分,是确定工程单价的基础,必须全面详细准确。

4、单项工程预算。每一项不同类别、不同规格形制的工程都应确定出准确合理的预算。比如渠道以100米为预算单位,桥、涵、闸(门)以单个预算,井以每米造价等。单项工程预算是整个工程预算的基础,要核准名称、工序、数量、材料用量、单价、复价等,其中工序是关键内容,只有正确的工序,才有合理的工时工价和操作标准。

5、单价分析。对于那些定额不确切的单项工程要进行单价分析,比如管道铺设安装、机井井台井盖和水泵安装、需要临时预制和建造的工程工序、混凝土建筑物体的摸板安装搅拌振捣、铁件的焊接安装等等。单价分析涵盖了所有工程工序,是工程特点和质量要求的反映,也是整个工程预算的大头和中心。单价分析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四块,其中直接费、间接费可变性较大。

6、设备台班费。设备台班费主要指工程施工中发生的设备机械的租赁使用费用。设备台班费指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及其它费用的总和。直接费用有设备的安装、修理、部件替换、折就,间接费用主要是能耗和人工。

七、施工组织。

1、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具有工程种类多、施工地域大、建设时间紧、标准要求高、协调任务重的特点。工程的组织工作对项目质量和任务完成具有决定性作用,也是检验行政管理水平和项目态度的重要标志。

2、工程准备。工程准备一般从项目申报后开始。工程准备必须贯彻群众参与的原则。县开发部门要组织乡(镇)、村人员参与项目规划和设计工作。乡(镇)政府是项目的具体组织者,乡领导应重视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适时召开项目村干部和农户代表会,对工程数量种类和资金使用进行讨论和公示。工程准备完毕的标志是:群众对项目的知情率达到90%以上,规划的工程内容100%落实到位并获得农户认同,群众投工投劳和集资折资100%落实到位并张榜公示,有关占地以及损失补偿问题100%得到解决且无遗留问题存在。

3、工程实施。工程实施在秋收以后进行。分三个阶段,即开工阶段、实施阶段、验收阶段。

⑴、开工阶段。工程招(投)标结束即进入开工阶段。开工阶段的组织工作主要是完善合同、督促进场、协助开工。在继续完善招(投)标手续的基础上,开发部门要根据与施工单位的合同约定,督促施工部门适时适地进场,保证按时开工。此时,行政组织和人员分工已经明确,施工计划已经拟订,专业监理已经到位,同时,由项目村积极分子组成的群众监督小组也已经成立,土方工程已经开始。

⑵、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项目组织领导的关键时期。实施阶段中各类施工全面开始,招(投)标合同发挥效力,行政监管、专业监理、群众监督同时运作,开发部门以及所组成的指挥机构全面履行职责。为了提高效率,可设立多个工作小组,比如指挥组、协调组、宣传组、技术组等,形成项目建设的浓烈氛围和强大声势,确保工程按计划按要求快速进展、取得成效。工程实施阶段实行进度旬报制度,以利上级部门及时掌握情况,适时进行指导。

⑶、单项验收。单项工程结束即可进行验收。县开发机构是验收的基层主管,应组织由专业人员参加的工程验收小组,对已完工内容实施单项验收检验,验收依据是行业规定和合同条款。通过验收的工程要有专家、甲乙双方代表、专业监理以及项目村群众监督代表的签字。

⑷、资产移交与工程管护。单项工程验收合格后,应着即办理移交和落实管护。对井、机电设备、林木、建筑物工程应进行资产登记,注明建设时间、工程名称、编号数量、位置、造价,由县开发、财政部门签字移交项目乡管理使用。拟移交资产和项目区内所有工程由县、乡共同落实管护措施。按照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主要由项目村具体负责。项目管护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拍卖、租赁、买断等多种方式,达到工程永续利用的目的。

4、工程验收。工程验收应按照要求逐级进行。县级验收是项目验收的开始,由开发部门负责组织实施。验收的内容主要是资料和档案管理、资金使用与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其中项目管理包括:建设规模、工程数量、工程质量、工程管护以及群众走访。验收应在单项验收完毕之后进行。验收的方法和标准除按照省、市具体要求外,要注重不断充实完善新的内容,以适应不断发展的需要。

八、统一标志。

1、井台、井盖、井房标志:井台必须是采用六边形状,比例适宜,表面平整,竣工后要涂白,标志必须贴在井台六面的一个面上,要贴在醒目处,和井台一个平面。井盖不能突出,要和井台一个平面。井房要求平顶,方形建筑,竣工后涂色,标志要镶嵌在井房的正面,侧面要有管护制度。

2、公示牌:每个项目区要立两快公示牌(大标志牌)。要用一块整体青石制作。底座尺寸长1.5米,高0.5米,厚度30厘米;底座买入地下10厘米,上余40厘米;公示牌的尺寸:长1.3米,宽1.1米,厚度10厘米,标志牌座入底座10厘米;内容:正面要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的开发标志,文字为2006;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乡(镇)项目区,在下面要注上项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背面为,建设时间;建设范围;建设内容;投资;效益(字体要用揩书)。

3、桥上标志:无论是平板桥还是盖板桥,在桥的护栏上必须统一标志2006农业综合开发;并且都必须是凹字,字体为隶书,并涂成红字;标志牌要镶嵌在桥的护栏中央,要贴在线路上看到的醒目处,桥的护栏也要涂白。

4、出水口标志:全部为方形,并且要涂白,竣工后要统一用红色喷上农业综合开发,绿色农业综合开发标志。

5、道路上标志:主干道必须沙石硬化,沙石硬化路面宽不得低于4米,每条沙石路都要立有开发标志。

6、硬化渠道标志:每条硬化渠道都要顺畅平直,并且要有永久性开发标志(要有,要有长度、投资、管护人、监理单位)。

各类建筑物标志上要有国家统一标志、、编号、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管护人等内容。

新乡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二OO六年九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抄报: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篇6

XXXX县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一○年十二月

XX省XX县2011年省级农业综合开发

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 目 名 称:XX县2011年省级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项目执行单位名称:XX县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项 目 负 责 人:XXXXXX 职务 主任

项 目 性 质:新建

项目可行性研究承担单位(公章):XX县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可行性研究总负责人:XXXXXX 职务 主任

二○一○年十二月

XXXX县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 XXXX河小流域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项目概要

1.1 项目摘要

1.1.1 项目名称:XXXX镇XXXX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1.1.2 建设性质:新建

1.1.3 建设单位:XXXX县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1.1.4 建设地点:XXXX镇XXXX村 1.1.5 建设年限: 1.5年 1.1.9 建设内容:

(1)新修拦水坝5座,田间U形渠和矩形渠9公里,新建蓄水池2个总蓄水量24*立方,溪流护岸1公里,排洪沟3.25公里。

(2)新修梯田埂2公里,修水平梯地15*亩,沙石硬化机耕路1*公里。(3)栽植经济林6**亩,育苗4*亩。

(4)高效农业示范推广21**亩,科技培训45**人〃次。1.1.1* 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估算为*万元,其中:地方财政资金:*万元;自筹资金:1*9万元(投工投劳折资金*万元)。

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XXXX县位于XXXX省西南角,北依秦岭,南枕巴山,是一个川、陕、甘南北三省交汇,襟陇带蜀,毗邻八县的低、中山区县。全县辖*个乡镇、*9个村,总人口*万,其中农业人口3*万,农业劳动力*4万个。2**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县境跨秦岭、巴山两大山系之间,县域东西长1*1.*公里,南北宽*.33公里,总面积*.8平方公里。地形分为谷坝、谷地、低山、中山和高中山五个地貌类型,以中、低山区为主。最高海拔21*4米,最低海拔5**米。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山地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常年平均气温12.9摄氏度,常年日照时数**19小时,常年降水量**78毫米,无霜期**7天。生物资源丰富,生态良好。

2.2社会经济状况

全县土地总面积*.5万亩,耕地*.5万亩,其中水田1*万亩,占总耕面积的11.3%,主要集中分布在*江、*江源头两岸河谷地带。有林地面积**2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其中分布在海拔8**-12**米左右的退耕地共有*8.6万亩;有宜牧草场*7万亩。农副土特产品繁多,主要产品有茶叶、木耳、香菇、核桃、柿子、桐油、生漆、西洋参等,-4-

有成片杜仲7***万株。

2.3 基础设施

县境内水资源丰富。分属*江、*江两大流域,为长江的上游,*江的源头,是国家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和国家南水北调中线主要水源区。河网密度达1.4公里/平方公里,流程在5公里以上河流有95条,可开发量17.6万千瓦;有小

(二)型水库7座,总库容量达186万立方米。

县域交通便利,优势明显。宝成、阳安铁路纵贯县境,1*8国道贯通南北,32*省道横穿东西,**高速公路全线贯通,4小时即可分别到达西安和成都,地方公路四通八达,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富裕和谐新XXXX这一目标,牢牢把握突破发展、和谐稳定两大主题,大力实施“产业富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三大战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发挥优势、锐意进取,通过实施扶贫综合开发、退耕还林、世行项目、长防长治等项目,全县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2**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亿元,财政总收入1.24亿元,县级地方财政收入**4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2*11年拟定开发的小流域治理项目开发区为XXXX县XXXX镇XXXX村一个行政村。全镇辖区总面积1*8平方公里,已形成的镇区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有12个行政村,98个村民小组,有5362户,2**77

人,其中,城镇人口2948人。有耕地面积1248*亩,其中:水田**3亩,人均耕地*.71亩。项目区距县城1*公里,镇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为南北走向,玉带河由西向东流经全镇,最低海拔52*米,最高海拔15**米。沿河两岸多为串珠式谷坝,境内属山地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9℃,无霜期247天,年降水量1**9.8mm。京昆高速公路纵贯东西,镇内交通便利。林特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45%,有林地5.3亩。经济林2.5万亩,经济树种有杜仲、银杏、厚朴、油桐等,林特产品有核桃、板栗、柿子等干果,食用菌及天麻、杜仲、黄莲等中药材。项目区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电力设施较为完善,具有一定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中药材、烟叶、畜牧三大主导产业和食用菌、干果两大骨干项目已形成一定规模,农民的经济收入较稳定,实施开发建设群众基础、社会经济条件较好。2*1*年项目区粮食总产*1.5万公斤,亩产粮食达2*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元。其中项目建设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XXXX村达到*42元。

第三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项目建设必要性

3.1.1实施小流域治理是西部大开发项目战略目标和任务,也是改善*江汉水源头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的需要。

XXXX县境属长江流域,有*江、*江两大水系,分属*江的上游和*江水源的源头,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的主要水源区,其中*江汇入长江,*江直接进入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农业综合开发土

地治理项目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必将有效地改善我县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性好的条件,对有效保持长江流域水源区长效生态环境,促进水源涵养,水质改善,控制水土流失,确保长效生态环境,推进水源区经济社会与生态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2实施小流域治理是强化农业基础,综合开发利用土资源,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XXXX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耕地中低产田较多,土层薄,地力差,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养分失调,由于受长期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常规粮油生产效益不高,现金收入低,缺乏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加之,我县为国定贫困县,财力单薄,长期以来,大规模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较少,以致于全县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不配套,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条件,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综合生产能力水平低,迫切需要在全县进行大规模、大范围的土地治理小流域治理项目建设。通过集中投入,连片治理,综合开发,全面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3.1.3实施小流域治理是推动科技进步,实现农业根本性转轨的需要。

我县的农业仍然是以粮油种植为主的传统低效农业,农民科技文

化水平低,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极低。通过项目建设,普及科技知识,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加快信息流通,使农民群众能够受到入世后“大农业”、“大市场”的考验,促进农业由传统型、粗放型、低效型向现代、集约、高效型方向转变,加快全县农业新技术应用的进程,推动农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

3.1.4实施小流域治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需要。

通过小流域治理项目建设,既可以集中连片的治理小流域,改善农业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的产量和产值,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又有利于加快我县县域茶叶、生猪、干果和养殖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全县人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3.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3.2.1自然资源条件好,项目区农业综合开发条件优越。项目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壤腐熟成熟度高,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优越条件。是食用菌、干果林的适生区,林特产香菇、木耳、核桃、板栗等初具规模,已成为项目区农村经济的骨干项目。矿产资源丰富,电力设施基本完善,交通网络较发达,基本农田连片集中于中低山区域,灌溉设施基本完备,农作物一年两熟,退耕地、荒坡面积较广,可开发潜力大,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可增强农业保灌增收能力,促进经济林、水保林更加发达。在有效提高农业

综合开发生产能力的同时,可进一步促进长江水源地水源涵养,改善水质,控制水土流失,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发展。

3.2.2项目区经济基础较好,干群实施开发积极性高。

项目区曾实施了长江水保工程、基本口粮田建设等开发建设工程,是我县农业和经果林及矿产较发达地区,95%以上的农户生产生活自给有余,经济收入有来源,农村劳动力充足,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自筹资金,群众投工投劳有保证,开发建设的群众基础良好,尤其是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和新农村建设重要战略的实施,党中央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目标的提出,干部、群众对农业综合开发的热情和积极性空前高涨。项目区乡村干部多次到县综开办争取开发建设。项目的前期规划,乡村干部大力支持和协助,为农综办提供了第一手基础资料。项目区群众积极支持政府搞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纷纷承诺投劳、筹资,主动出让建设用地,为顺利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2.3农业技术力量雄厚,具有较强的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技术能力。

全县现有农、林、水、畜、茶、蚕、果等十个技术服务单位,2***余名技术人员。项目区镇政府配备有农技服务,水利水保、林业等专业技术干部,完全具备有承担一般农业科技的推广,组织项目开发技术服务能力,能够为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项目的实施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3.2.4组织机构健全,社会基础条件较好,具有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经验。

多年来,全县通过大规模实施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以工代赈小流域治理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尤其是1996-1998年,我县实施了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6年实施了青木川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开发项目,2**9年被确定为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对漆树沟河小流域实施了治理,摸索和积累了一定的农业综合开发基本经验,并取得了富有成效的成果。组织机构,在县级机构改革中,继续保留了由主管书记、主管县长任正、副组长的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确定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县政府议事协调机构的常设办事机构。机构健全,领导和相应的工作人员结构合理,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够搞好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第四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4.1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坚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农业综合开发“两个着力,两个提高”的指导思想和努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坚持以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大力配套水利灌溉设施,全面布设田间生产道路,实现农田水利化,耕作便于农机化,切实提高地力为骨干措施。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重点。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

量、高效益的建设方针,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和科技推广相结合,实现项目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加快农村奔小康步伐。

4.2 项目建设规模

2*11年小流域治理项目建设区,选定在县城东部1*公里处的XXXX镇XXXX河、张家祠村,对XXXX河小流域地域规划实施。项目建设区总面积23118*亩,其中耕地面积3*27亩,人口2756人。2**9年人均产粮259公斤,人均纯收入3546元。根据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和对实地勘测规划,本年度项目区的开发建设规模为5***亩。其中*-25°耕地3***亩,25°以上耕地2***亩,新建经济林6**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8**亩,其中扩大灌溉面积新增5**亩,改善灌溉面积33**亩。

4.3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4.3.1水利措施:

1、坡面治理(灌排渠系)

①修建拦河坝5座。主要为引水渠的渠道调节水源,确保旱时能保灌,山洪爆发时能泄洪。

②衬砌引水渠道9公里,其中沿机耕路渠道4公里,田间坡面渠道5公里。在平缓处采用U型预制件,在陡坡处采用片石浆砌或砼浇筑。

2、沟道治理

溪流护岸1公里,主要建设在田边有崩塌的地段和沟岸边需要农

田保护的地段。

排洪沟3.25公里,主要建设在坡面或田边需要排洪地段。

3、小型蓄排水工程

新建蓄水池2座,每口容积12*立方米。4.3.2 农业措施:

1、修筑3.5—4米宽沙石硬化的机耕道路4条1*公里,标准配套建设路边沟和路肩带,确保睛雨畅通无阻。

②梯田埂(干砌石砍,顶宽4*公分)2公里,造高标准水平梯地15*亩。

4.3.3 林业措施:

1、营造经济林6**亩。其中实行高标准整地15*亩,栽植优质嫁接核桃2.5万株,新建核桃干果园。

2、育苗5*亩,种植优质核桃苗。4.3.4 科技推广措施:

1、培训农民技术人员25场次,受训人员达到45**人次,使全村人均能受到新时代的农业推广技术和科学种田知识3次以上。印刷宣传资料5***册,购臵培训资料、器具等。

2、优质蔬菜、油菜等规范化栽培示范基地建设2***亩。建设1*个蔬菜大棚,做高效农业示范区。

4.3.5 其他工作:

1、加强项目实施的管理工作,成立有专门的建设管理队伍,按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严格管理。

2、加大工程建后的管护利用,确保长久良性运转,发挥最大效益。第五章 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5.1 投资估算

根据主要工程量及当地材料、设备购臵实际价格进行投资估算,该项目开发建设需要总投资*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万元,市级配套39万元,自筹资金1*9万元(其中投工投劳折资95万元)。具体为:

1、水利措施需要投资386万元,占总投资的*.*9%。其中拦河坝(含水系导流及其配套设施等)工程需要投资37万元;坡面水系工程需要投资94万元;小型蓄排水工程17万元;沟道治理工程需要投资386万元。水利措施财政投资313万元,占国投资金的64.67%。

2、农业措施需资金121万元,占总投资的22.87%。其中国家财政资金94元,占国投资资金的21.66%,其中修建机耕路需要投资7*万元,梯田埂修造需投资24万元。

3、林业措施需要投资41万元,占总投资的7.75%。国家补助资金32万元,占国家资金的7.37%,其中用于经济林建设投资29万元,优质经济苗木种植3万元。

4、科技推广措施需要投资27万元,占总投资的5.1*%,其中科技培训需要投资1*万元,高效农业示范推广17万元。

5、其他工作措施需投资18万元,占总投资的3.4*%。

5.2 项目资金来源

该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请求国家财政资金安排*万元(中央财政、省财政投资445万元,地级财政配套39万元,由于XXXX县属国定贫困县,所以县级无能力配套资金)。XXXX镇XXXX河项目区群众投劳折资和自筹1*9万元。第六章 效益初步分析

6.1农业生产能力和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

该项目配套灌溉堰渠9***米,新建引水设施5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亩,新增灌溉面积5**亩,改善灌溉面积33**亩,使项目区人均实现*.57亩水田,农民人均基本农田可达到*.63亩。建成后,项目区农业生产能力可得到提高,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据分析,通过对项目区耕地进行综合治理和一系列农业先进科学技术措施的推广,项目区粮食年产量可增加44万公斤,油料6万公斤,增收*万元。仅粮油增产一项农民人均年增加纯收入**元。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仅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粮油生产得以实现旱涝保丰收,而且大大地促进项目区群众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

6.2 生态环境条件得到改善。

项目实施后,新增经济林6**亩,农防河堤1***米,可有效地促进农业、林业、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加快现代农业经济建设步伐,更重

要的是将会发挥良好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农业、林业、养殖业等农业产业的优质生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同时将对保持水土、净化水源水质、保护长江中上游生态和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产生积极的影响。

6.3 农业生产科技水平逐步提高,社会效益明显。

通过对项目的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将使项目区的农民群众进一步学习掌握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方法,思想进一步解放,观念得到更新。特别是随着项目综合经济效益的发挥,将使农民群众积极树立起立足山区,依靠科技实现粮油增产、经济增收的信心和决心,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开辟新途径,为全面实现小康增添新动力。同时,也更加充分的体现出党和国家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利益的政策效应,使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的政策实惠,增进党群干群关系,对农村社会繁荣稳定具有深远的意义。第七章 组织措施

7.1 广泛宣传发动,提高思想认识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充分利用会议、广播电视、标语、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农业综合开发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的战略意义以及方针政策和主攻重点。并通过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更加了解农业综合开发,关注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农业综合开发,为切实

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建设打好基础。

7.2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运行机制

在县上成立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的基础上,项目乡、村、组也将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专职领导和专职工作人员,分工负责,抓落实。负责本区域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组织群众投工投劳,筹集资金,落实项目管护责任。

7.3 加大监管力度,夯实开发任务

1、项目实施前,县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统一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包括项目选择、项目论证、项目规划、资金调配、质量标准制定、检查与监督等。并将项目分解到有关业务部门,列出时间表,限期完成。

2、强化综合能力,协调县级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财政、银行、农、林、水、计划等有关部门,要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组织协调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各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使其按照各自职责,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协同开发,组织好投工投劳和技术指导,加强检查督促,全面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

3、将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县上重点项目,进入各成员单位的责任书,进行考核。

4、成立县乡两级项目质量监督小组,定期对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状况进行检查,做到加强管理,严格标准,提高质量。必要时邀请人

大、政协视察,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各方形成合力,推动农业综合开发。

7.4 坚持技术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一是严格按照国家项目验收标准和质量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建设,不合格的工程,坚决返工。二是严格按照项目初设批复实施,杜绝项目随意变更现象发生。三是项目整体质量监督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监理,现场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理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质量监督。四是落实各工程技术人员责任,坚持质量责任到组、到人,进行考核,出现事故责任追究,确保工程质量。

7.5 坚持规范运行,加强投入管理

群众投劳上,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合理分解到组、到农户,认真搞好劳动力管理,确保劳动力投入。群众投劳、集资按照一事一议,做到合理、合法、公开。项目资金管理坚持“三专”,即: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把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臵于财政、审计、监察的监督之下,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安全运行。第八章 结论

本项目实施后,不仅可以使XXXX镇XXXX河小流域环境得到改善,经济得到发展,而且对促进整个XXXX县乃至汉中市的小流域开发治理及为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水源保护积累经验。在项目实施当中,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培养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提高农民的科学文

化素质和实际技能,提高群众的农业收入,改变农村能源结构等方面也将产生深刻影响。

经过对项目区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现状及项目建设的技术措施、保证措施、投资效益、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分析论证结果表明:该项目的选择,无论在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水土流失治理、水源保护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深远的社会意义。立项论据充分,指导思想明确,目标切合实际,措施布局合理,建设内容和发展方向完全符合*江水源保护的要求和项目区自然经济发展规律,项目技术设计充分体现了现有的科技成果和成功经验,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技术上是可行的。只要按规划实施,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的原则,并经过集中投资,严格管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治理保护,完全可达到保护水源,实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全面进步的目的。

附录

(一)附表

附表1:农业综合开发任务和投资计划表(二○一一年度)附表2: 土地治理项目主要措施投资计划表(二○一一年度)附表3:土地治理项目开发效益估算表1(二○一一年度)附表4:土地治理项目开发效益估算表2(二○一一年度)附表5: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概要表

(二)附图

附图1:项目区位臵图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篇7

1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数据均来源于历年的《中国财政年鉴》中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以及生态综合治理的数据。

在《中国财政年鉴》中,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总投入由财政资金投入、银行贷款、自筹资金三部分构成。其中, 财政资金投入为中央财政资金与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之和。生态综合治理包括草原 (场) 建设、小流域治理、土地沙化治理三个方面, 但鉴于小流域治理和土地沙化治理的数据仅仅从2004年才开始统计, 这两方面的数据资料缺失严重。相比之下, 草原 (场) 建设的数据资料较为完整, 故本文在分析时以草原 (场) 建设的数据作为生态综合治理的数据代表。这样, 本文选取了1988~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各项资金投入以及草原 (场) 建设的历年数据。为分析问题方便, 我们用ADF表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总投入, FF表示财政资金投入, BL表示银行贷款, SF表示自筹资金, ECG表示生态综合治理, 并用草原 (场) 建设作为生态综合治理水平的代表。

由于时间序列数据受价格因素的影响较大, 因此我们首先对数据进行有效处理以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同时, 在进行计量经济分析时, 还需对数据进行自然对数变换, 以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 取对数后的新变量我们分别用L (ADF) 、L (FF) 、L (BL) 、L (SF) 以及L (ECG) 来表示。

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为了考察农业综合开发总投入以及各项投入对生态综合治理的影响, 我们将生态综合治理 (ECG) 作为被解释变量, 分别做ADF与ECG、FF与ECG、BL与ECG、SC与ECG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并依据检验结果选择解释变量, 定量分析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对生态综合治理的影响。

上文我们已将数据进行了对数处理, 因此这里分别用L (ADF) 、L (FF) 、L (BL) 、L (SF) 同L (ECG) 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看出, 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 L (ECG) 不是L (ADF) 的Granger原因, 但L (ADF) 是L (ECG) 的Granger原因, 这表明生态综合治理不是农业综合开发总投入的Granger原因, 但农业综合开发总投入是生态综合治理的Granger原因;L (ECG) 不是L (FF) 的Granger原因, 但L (FF) 是L (ECG) 的Granger原因, 这表明生态综合治理不是财政资金投入的Granger原因但财政资金投入是生态综合治理的Granger原因;L (ECG) 不是L (BL) 的Granger原因, 同时L (BL) 也不是L (ECG) 的Granger原因, 这说明银行贷款与生态综合治理之间彼此不存在因果关系;L (ECG) 不是L (SF) 的Granger原因, 但L (SF) 是L (ECG) 的Granger原因, 这说明生态综合治理不是自筹资金的Granger原因, 但自筹资金是生态综合治理的Granger原因。

从以上检验结果可看出, 农业综合开发总投入、财政资金投入、自筹资金都是生态综合治理的Granger原因, 但银行贷款不是生态综合治理的Granger原因。因此, 下文将着重分析农业综合开发总投入、财政资金投入以及自筹资金与生态综合治理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3 平稳性检验与协整检验

3.1 平稳性检验

注:D{L (ADF) , 2}、D{L (FF) , 2}、D{L (BL) , 2}以及D{L (ECG) , 2}分别为L (ADF) 、L (FF) 、L (BL) 以及L (ECG) 的二阶差分序列;检验形式 (C, T, K) 中各项依次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的截距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括号内为5%置信度水平下的临界值, ·表示1%置信度水平下的临界值。

为避免非平稳时间序列造成的“伪回归”, 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这里首先利用Eviews7.0软件, 对L (ADF) 、L (FF) 、L (SF) 以及L (ECG) 分别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1可看出, 在5%的置信度水平下, 各变量的水平时间序列均存在单位根;而所有变量的二阶差分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拒绝了单位根检验, 说明各变量都属于二阶单整时间序列, 即L (ADF) ~I (2) 、L (FF) ~I (2) 、L (BL) ~I (2) 以及L (ECG) ~I (2) 。在二阶单整序列的条件下, 则可以继续对生态综合治理与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总投入、财政资金投入、自筹资金之间分别进行协整检验分析。

3.2 协整检验

根据单位根检验结果, L (ADF) 、L (FF) 、L (BL) 以及L (ECG) 都是二阶单整序列, 因此这里采用Engle-Granger两步法来检验它们之间的协整关系。

为此, 利用Eviews7.0软件, 首先以L (ECG) 为被解释变量, L (ADF) 为解释变量, 采用带常数项的OLS回归模型, 结果发现常数项不能通过t检验, 因此选择不带常数项的OLS回归模型, 得到结果如下:

以L (ECG) 为被解释变量, L (FF) 为解释变量, 运用OLS回归模型进行估计, 得到结果如下:

以L (ECG) 为被解释变量, L (SF) 为解释变量, 运用OLS回归模型进行估计, 得到结果如下:

在计量经济学中, 只有当残差序列是平稳序列时, 才表明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为此, 需要对上述OLS回归模型得到的残差序列进行ADF平稳性检验。由于残差序列的均值为零, 故选择无截距项、无趋势项的ADF检验, 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注:Resid (1) 为L (ECG) 与L (ADF) 的OLS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Resid (2) 为L (ECG) 与L (FF) 的OLS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Resid (3) 为L (ECG) 与L (SF) 的OLS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检验形式 (C, T, K) 中各项依次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的截距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括号内为1%置信度水平下的临界值。

由表3可看出, 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 所有OLS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均为平稳序列。因此可得出生态综合治理与农业综合开发总投入、财政资金投入、自筹资金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由上述协整回归方程可知, 从长期来看, 生态综合治理与农业综合开发总投入、财政资金投入、自筹资金之间确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农业综合开发总投入每变动1%, 将导致生态综合治理水平同向变动0.3852%;财政资金投入每变动1%, 将导致生态综合治理水平同向变动0.2440%;自筹资金每变动1%, 将导致生态综合治理水平同向变动0.2478%。

4 简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对1988~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各项资金对生态综合治理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计量研究, 得到如下结论:农业综合开发总投入、财政资金投入、自筹资金均对生态综合治理有显著性影响, 且都呈同方向的变动关系;而银行贷款与生态综合治理之间没有显著性的影响。根据以上结论, 特提出以下建议措施:

第一, 继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总投入力度。根据前文的分析, 农业综合开发总投入对生态综合治理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因此要使得生态综合治理有着更好的效果, 必须注重各种来源渠道力量的发挥, 以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总投入的增加。在此基础上, 才能加快生态综合治理的进程, 促进生态综合治理水平的稳步提升。

第二, 应注重财政资金对生态综合治理效应的发挥。从上述分析可看出, 财政资金投入对生态综合治理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财政资金包括中央财政资金与地方配套资金, 因此, 在财政资金投入方面, 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并注意中央与地方资金的配套协调, 以提高当地群众退耕还林、还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更好推进生态综合治理建设工作, 最终为生态农业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 完善优化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结构。根据实证分析结果, 在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结构中, 财政资金投入和自筹资金对生态综合治理存在正相关的拉动关系, 其中自筹资金对生态综合治理的效应还要略大于财政资金投入的效应。鉴于此, 应增加自筹资金在农业综合开发总投入中的比重, 充分发挥每一类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资金对于生态综合治理的效用, 以提升生态综合治理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崔永军.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生态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J].吉林农业科学, 2014 (1) :92-96.

[2]李胜梅.农业经济发展中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分析[J].北京农业, 2014 (4) :275-276.

[3]刘应元, 冯中朝, 李鹏, 等.中国生态农业绩效评价与区域差异[J].经济地理, 2014 (3) :24-29.

[4]沈兴菊, 陈治谏, 廖晓勇, 等.三峡库区石碗溪小流域农业生态综合治理[J].山地学报, 2005 (9) :616-620.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篇8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 项目资金管理 项目库建设 绩效评价

一、当前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投入分散,多头管理

我国政府支农资金包括基本建设投资(含国债资金)、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农产品政策性补贴支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等十几大类。资金来源分散,管理制度和要求不统一,支付方式、渠道和对象分散,使得一部分资金在支付过程中处于监管之外,难以保证资金按照规定的使用方向合理、规范地运行,不仅加大了资金的监督管理难度,而且增加了监督管理的成本,影响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资金拨付不畅,执行进度较慢

总体来看,近年来财政农业综合开发支出稳定,支出进度相对较快。但也存在市县财政部门资金拨付进度偏慢的问题,分析原因,既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施工受季节影响较大等客观因素,也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环节较多等主观因素。支出进度偏慢不仅会影响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顺利实施,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大背景下,也影响着中央和省上宏观决策的贯彻落实。

(三)项目库建设薄弱,建立不科学

一是对项目库建设工作还不够重视。二是储备项目的前期工作深度不够,项目前期工作质量不高,一些项目与规划脱节,对申报争取项目造成不利影响。三是项目库中的项目储备太少,特别是缺乏能够形成较强发展支撑能力的重大项目,缺乏有竞争力、有吸引力的优质项目,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四是项目管理不到位,一些部门和单位的项目库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缺乏有效的信息反馈与交流,项目库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和维护。五是一些项目库与项目申报等实际工作脱节,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六是项目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也参差不齐,有的缺乏项目管理知识,有的不熟悉软件操作。

(四)绩效评价进展缓慢,工作尚不到位

近年来,各方面都在大力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仍然存在着制约绩效评价有效开展的几方面因素:一是缺乏独立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综合管理机构。二是未构建规范的指标体系。三是支出评价内容不完整。四是支出评价结果约束乏力。

二、健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管理机制的对策

(一)确定农业综合开发模式,集中使用支农资金

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平台,整合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农业综合开发事业发展的需要。原因在于:一是农业综合开发坚持综合性的开发方式,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整体提高。二是农业综合开发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着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有利于形成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格局。三是调动农民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吸引和增加投入的良好局面。四是农业综合开发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资金和项目管理机制。五是农业综合开发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管理体制。

(二)明确项目建设目标,加强项目库建设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建设的前提是选择好的项目进入项目库,为下一步项目评审、上报及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要按照发展建设的要求选择项目,明确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推进规模开发、集聚开发,并有机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各类项目以及其他农口部门项目,突出重点,集中投入。二要积极做好项目的储备和申报,对预期明确、前景良好、典型性强的项目加大扶持力度,进行连续建设,坚持以建设高标准项目区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依托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和地方特色。三要引入竞争机制,对基层干群积极性高、领导力度大以及土地规模流转有基础、农业结构调整有思路、财政配套资金有保证、自筹资金能落实、项目和资金管理水平高的地区给予优先入库。

(三)推进项目和资金对接,加快资金支出迸度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与资金管理缺乏对接是影响支出进度和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因素。为此,一是要提前申报和筛选项目,为加快支出进度奠定基础。二要及时批复下达项目计划。三是要提高资金拨付效率,中央资金应在最短时间内下达至省,省级财政部门应及时下达地方立项项目资金的预算指标,并根据项目计划,先行拨付县级财政配套资金。四是加强动态监控,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利用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支出进度的动态监控,及时汇总并定期通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出进度和使用情况,督促下级财政部门加快资金拨付进度。

(四)推进绩效评价,实行奖优罚劣

建立以考核绩效为目标的跟踪评价机制。一是项目实施期间,对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综合性检查等中期检查;项目竣工后,进行省级验收,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每3年进行一次验收考评。二是全面进行检查和验收考评工作,内容既要包括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又要包括项目建设任务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完成情况、工程的运行和管护情况;既要包括对项目建设单位的考核,又要包括对各级农业综合开发办事机构的考核;既要包括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检查,又要包括资金使用的有效性评价。三是财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验收考评时,既要查看账簿和档案,又要深入項目区进行实地勘察;既要根据资金到位和拨付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又要根据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五)以财政报账为核心,规范财务制度

上一篇:社区党员活动日下一篇:社会事业口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