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事项听证会

2024-08-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信访事项听证会(通用10篇)

信访事项听证会 篇1

第一条

为规范行政机关信访听证工作,公开、公正、依法及时处理信访事项,维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听证,是指信访事项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以听证会的形式,通过质询、辩论、评议、合议等方式,查明事实,分清责任,依法按政策处理信访问题的程序。

第三条

信访事项听证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二)查明事实,维护合理;

(三)解决问题与疏导调解相结合。

第四条

信访事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举行听证:

(一)行政机关在处理、复查或复核信访事项过程中,信访人申请举行听证的;

(二)信访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处理结果或者复查结论不服,又不申请复查或者复核,仍不断重复信访、缠访闹访和非正常上访,行政机关拟依法进行终结的,须举行听证;

(三)涉及人数多、群众反映强烈或者争议较大,可能引发大规模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的疑难信访事项;

(四)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或上级机关认为需要举行听证的信访事项。第五条

对已经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信访事项,不举行听证。

第六条

信访人申请听证,应当自收到信访问题书面答复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信访事项处理、复查或复核机关提交书面听证申请,申请书应载明申请听证的事由、证据及要求,如有证人,需提供证人有效证件及住址。

当事人因不可抗力在规定期限内无法提出听证申请的,在障碍消除后7个工作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决定听证的行政机关经核实无误后,应当批准其申请。

第七条

信访事项处理机关或者复查、复核机关应当自收到听证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将是否同意听证的决定书面告知信访人。

第八条

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作出听证决定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举行听证,并在举行听证的7个工作日前,将听证的时间、地点和需准备相关材料书面通知信访人,必要时可予以公告。

第九条

在举行听证前,信访人提出撤回听证申请的,应当准许,并记录在案。

第十条

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信访事项,听证应当公开进行。

第十一条

听证由有权处理信访事项的行政机关组织实施。信访事项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机关的,由当地信访部门指定其中一个行政机关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听证参加人包括听证主持人、听证员、记录员、信访事项承办单位负责人和承办人、信访人或信访人委托的代理人以及与听证事项有关的人员。听证机关可以邀请信访人的亲属、知情群众代表等参加旁听,也可以视情邀请新闻媒体参加。

第十三条

听证员一般由听证机关指定,并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关专家、法律工作者或者其他社会人士担任;听证员人数应为单数并不得少于3人。听证主持人由听证员担任,并应当是该听证机关的有关负责人。

听证员与听证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可能影响听证公正性情形的,应当回避。听证主持人的回避由听证机关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听证主持人决定。

第十四条

信访事项承办人包括作出原处理意见、原复查意见的承办人以及正在进行调查处理或者复查、复核的承办人。信访事项承办人不得担任该信访事项听证会的听证员。

第十五条

信访人应当亲自参加听证,因故不能参加的,可以委托1-2人作为代理人参加听证,并在举行听证会前,提交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及代理权限。

集体上访举行听证的,应当推选不超过5名代表参加听证。第十六条

信访人在听证中的权利和义务:

(一)有权申请与信访事项或信访人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听证的听证员回避;

(二)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听证的权利;

(三)有权对信访事项涉及的事实、政策、法规及有关情况进行陈述和申辩;

(四)有权对信访事项承办人提出的证据进行质证,并提出新的证据;

(五)如实陈述信访事实和回答听证主持人的提问;

(六)对自己的权益主张举证,举证应真实、准确;

(七)遵守听证会纪律。

第十七条

行政机关举行信访事项听证,不得以任何名义向信访人收取费用。

第十八条

听证开始前,记录员应当查明信访事项承办人、信访人、听证员和其他应当参加听证的人员是否到齐,并向听证主持人报告。

听证开始时,听证主持人应当核对听证人员出席的情况,公布听证事由,宣布听证员、记录员,宣布听证纪律,告知信访人有关听证的权利和义务,询问信访人对听证员、记录员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第十九条

参加听证的当事人应遵守听证会纪律,听证会纪律如下:

(一)不得随意发言和提问;

(二)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

(三)禁止吸烟;

(四)关闭手机等电子通讯设备;

(五)不得随意退场,否则可按放弃听证权利处理;

(六)不能使用人身攻击或者侮辱性语言,不能有大声喧哗、哄闹或妨碍听证秩序的行为;

(七)对违反听证秩序的,听证主持人有权制止,情节严重的责令其退场。第二十条

听证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听证主持人宣布听证开始;

(二)听证主持人告知信访人在听证中的权利和义务;公布听证事由,介绍参加听证的人员有关情况,并询问信访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三)信访人或其委托代理人陈述信访事项并提供有关证据;

(四)信访事项承办人提出调查处理信访问题的证据和法律、法规、政策依据;

(五)信访人或其委托代理人进行申辩和质证;

(六)信访事项承办人就有争议的事实、理由及法律、法规、政策依据进行答辩;

(七)听证员可以就有关信访事项争议的事实、理由向相关当事人进行询问;

(八)信访人或其委托代理人作最后陈述;

(九)信访事项承办人作最后陈述;

(十)听证主持人宣布听证结束。

第二十一条

听证应当制作笔录并经听证参加人签名或盖章。拒绝签名或盖章的应当在笔录中载明。

听证笔录应当载明下列事项:案由;信访人、委托代理人的姓名与职业及信访事项承办人的姓名及职务;听证主持人、听证员、记录员姓名及职务;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信访事项承办人提出调查处理信访问题的事实证据和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信访人或委托代理人的陈述、申辩和质证的内容;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

第二十二条

听证资料(包括听证笔录、录音、摄像、信访事项承办单位及信访人提供的有关证据)由举行听证的部门或单位立卷归档。

第二十三条

听证结束后,听证主持人要及时组织听证员就听证事实、证据以及适用政策、法规等对信访事项进行合议,经合议后形成结论意见。并写出听证报告,报送听证机关负责人,作为处理该信访事项的主要依据。

第二十四条

信访人在本办法规定的期限内未提交或不按要求提交听证申请及自动撤回听证申请、无正常理由不参加听证、在听证时擅自退出和严重违反听证纪律不听劝阻的,视为自愿放弃听证权利。

第二十五条

信访人放弃听证权利以及信访听证结束后信访人没有证据证明听证活动违反本办法规定,再次就该信访事项以同一事实和理由申请听证的,不予受理。

第二十六条

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没有按照本办法规定组织听证的,由其上一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七条

信访事项承办人无正当理由不出席听证会或者拒绝在听证会上陈述的,以及在听证会上提供虚假、错误信息的,由该信访事项的组织听证机关或者监察机关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八条

信访事项听证会 篇2

一、政府信访工作机构的优势和不足

(一) 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处理信访事项的优势。

1. 信访具有柔性和灵活性。

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可以采用一些灵活性的方法, 克服僵化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限制。如由于超过复议时间和诉讼时效时, 当事人一般很难通过复议和诉讼获得救济。但是, 现实中的情况复杂多样, 经常发现有下列情况:行政机关侵犯当事人权利的客观事实确实存在,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当事人没有有效的证据证明。如果当事人的权利确实受到了侵害, 即使超过了复议或者诉讼时效, 如有由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出面协调, 仍然可以责令原来负有责任的加害人给予受害人一定的赔偿或补偿, 以达到缓和、化解矛盾的效果。

2. 行政信访协调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复议和诉讼中事实和证据严格要求的不足。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只能“以事实为根据, 以法律为准绳”来解决问题。但是有时候, 某一客观事实确实存在, 但是没有证据证明, 在此情况下法院只能判决当事人败诉, 这种处理结果显然对当事人是不公平的。此时如果由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协调处理, 则可能弥补其不足:信访工作机构通过说服教育, 使有过错一方认识到自己的过错, 然后给予另一方相应的补偿或赔偿, 从而化解矛盾。

3. 信访机构的“倾听”和理解体现了“人性化”特点, 给予信访人极大的精神安慰和寄托。

现实中有不少老年人经常到信访工作机构来, 就是为了诉苦, 信访工作人员认真倾听、表示理解、宣讲政策、耐心劝说。信访人往往话说完了, 气也消了。信访工作人员的“倾听”和“说服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在协调信访人和另一方行使公权力的主体之间的关系, 这种巨大的精神安慰功能也体现了信访的权利救济功能。

此外, 信访协调还能对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发挥协调作用, 解决信访人的一些实际问题。总之, 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在处理信访纠纷时, 确有其独到的长处和优点。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信访工作机构这方面的权利救济功能, 并在可能的情况下, 进一步强化该种功能, 以此实现行政信访追求实体性正义的价值取向, 从实体上体现社会的正义性。

(二) 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协调”功能的不足。

1. 与地方党政领导协调相比缺乏足够的权威性。

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属于政府系列, 而被协调的对象不仅包括信访者, 通常还涉及党委、政府工作部门、群众团体、政法机关。这些机构的级别高于信访工作机构, 涉及这些部门的信访协调往往导致“小马拉大车”的局面, 其权威性显得不够, 即使在协调中取得一致意见, 执行中仍可能遇到阻力。

2. 与政府工作部门协调相比缺乏有效的手段。

政府工作部门进行协调时, 除了思想疏导外, 还可以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组织的等各种手段强化协调力度。而政府的信访工作机构实施协调意见缺乏刚性手段和足够的条件去保证落实。因此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对于协调功能的履行, 需要其他工作部门的配合, 否则难以奏效。

3. 信访“协调”突出了人的作用, 淡化了法治的作用。

政府信访工作机构的“协调”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政策、感情、道德甚至是良心和同情心, 因此它处理问题的方式和结果往往与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具有相抵触之处。换言之,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比较关注程序公正正义, 对于超过复议和诉讼时效的申请, 即使实体权利仍然存在, 但是法律上并不保护其胜诉权。而行政信访更注重实质性正义, 注重的是“化解矛盾”, 人治的色彩比较浓厚。

二、政府工作部门处理信访事项的优势和不足

(一) 政府工作部门处理信访事项的优势。

1. 能够作出实体性处理决定。

这是它与政府信访工作机构相比具有最大优势。政府工作部门之所以能够解决实体性问题, 是因为信访人对行政机关提出的信访事项中, 大多数是这些工作部门有权处理的问题, 而且信访人提出的信访事项通常是由相关政府工作部门的违法失职或者不合理不公正行为造成的, 如违规审批项目、违规动拆迁、违章建筑等。

2. 更容易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政府工作部门对相关领域的专门政策掌握得比较具体、深刻, 容易找到解决有关信访矛盾的政策突破口, 可以提出科学合理的化解方案;这些部门既是行政执法部门, 负有对相关法律和法规监督执行的任务, 同时又掌握着一定的人事权、财权和物权, 还可以采取思想教育、协调、政治、经济和组织等多种手段处理问题。

3. 政府工作部门对行政信访和行政复议程序的适用具有选择权。

对于同时属于行政复议和行政信访受案范围的事项, 行政机关可以直接根据具体情况作出选择, 以便及时解决问题。对于情况并不紧急的信访事项, 行政机关应当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复议程序解决, 而对于情况紧急的信访事项, 为了及时快速地预防事态的严重发展, 行政机关可以直接决定采用信访程序加以解决。

(二) 政府工作部门处理信访事项的不足。

1. 强调刚性处理, 对于柔性手段如“协调”处理信访事项重视不够。

由于每个政府工作部门所管辖的只能都是有限的, 因此对于超出其本部门职能范围之外的其他问题很难有效发挥“协调”功能。即使采用“协调”手段, 能够化解行政信访纠纷的能力和权威也受到限制。

2. 政府工作部门对信访事项的处理本身有不公正嫌疑。

由于处理信访事项的政府机关通常是作出某项决定影响信访人权利的机关, 或者与原来决定的机关有密切的关系, 特别是存在行政隶属关系, 或上下级之间存在业务指导与被指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因此在处理信访事项时, 容易流于形式, 甚至在明知有的决定是错误或违法的情况下, 信访办理机关不愿意撤销或改变对被信访人原来作出的决定, 难以取得信访人的信任。

3. 更重视程序性正义的保障。

政府工作部门虽然对行政复议和行政信访程序的适用具有选择性, 但是倾向于采用行政复议方式解决。这是因为与行政信访相比, 是由《行政复议法》调整的, 其效力高于《信访条例》。但是, 行政复议法在解决纠纷问题上, 与行政诉讼类似, 比较侧重于程序正义方面的考虑, 而信访救济手段更注重实体性权利的救济功能。

三、当前信访工作现状及改进方向

目前行政信访管辖错位现象比较严重:负有主要职责的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往往没有承担起实体性职责, 而没有实体性处置权的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则承担了很多自身没有职责处理的事项, 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行政信访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信访工作是一项不可缺少, 不能替代, 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认真处理好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 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维护好群众利益, 对于维护社会稳定, 树立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无论是政府信访工作机构还是政府其他工作部门都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对待信访工作, 切实履行自身职责, 紧密配合, 为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应平.行政信访若干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王新田.新时期信访工作创新与实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3].李微.涉诉信访:成因及解决[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9

信访事项听证会 篇3

2007年11月24日,阳新县纪委在该县韦源口镇召开了纪检监察听证会,化解了一件历时信访人连续两年上访、缠访的复杂、疑难信访问题。

纪检监察信访听证是该县一项创新工作,主要是为及时化解部分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复杂、疑难信访问题,搭建有效平台。其主要做法是:

1、保证听证会代表的构成的代表性和广泛性。改变以往纪委在处理信访问题时参加的只有纪委工作人员的做法, 主动邀请信访双方当事人、调查组成员、有关部门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工作者、部分群众代表参加,对纪委调查组的工作进行监督、评议使信访问题得到全面、公正的处理,避免主观片面性。

2、保证听证会组织形式的公开性。改变以往纪委办案封闭的操作程序,通过公开辩论、质证的方式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保障广大党员干部的知情权、申辩权,消除信访当事人与调查组之间的误解。

3、保证听证会程序的公平性。将纪委调查处理信访问题的原则方法、与听证主题、调查情况公开。通过程序设计保证听证过程中信访双方当事人申辩和举证的自由,使信访双方当事人通过辩论强调与阐释自己的想法与观点,能够与调查组之间真心诚意的谈问题、分析问题。

4、保证听证会结果的公正性。改变过去处理信访问题由纪委一家确定的做法,变为公开评议。对信访问题的认定由各界代表组成的合议小组,依据有效证据和相关法律法规作出中恳的判断,确保了信访双方的民主权利、合法权益。

信访听证申请书的 篇4

代 表 人:亢其华、王春田、金秀云、宋立功、陈作来、王杰章、阿兰秀、张莲芝、王本让、何学福、徐世全、彭正福。

委托代理人:亢其华,腾达公司内退职工,电话:15193157268

申请人不服甘肃省人民政府甘政信复字11号复核意见书,现依据甘肃省信访听证办法相关条款,再次请求依法听证 。

请求事项

1、请求通过依法听证,依据事实和法律法规及政策的相关规定,依法撤销“甘肃省国资委复查意见”和“甘肃省人民政府甘政信复字(2009)11号复核意见书”。责令腾达西铁公司依法纠正自己的错误,支付申请人企业改制衔接费、身份置换金(股份)和在此期间的分红或利息6000万元。

2、请求腾达公司承担与本案有关的一切费用50000余元(至今上访费用)。

事实与理由

申请人亢其华等1169人,均属1985年以前参加工作的原西北铁合金公司国有企业职工。7月,由于企业亏损严重,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导进入“政策性破产”程序。

按照国家关于企业改制的相关政策规定和腾达公司企业改制实施方案规定:用破产企业的净资产1亿3000万元,对国有职工进行身份置换,工龄计算截止12月31日。身份置换办法、标准及管理方式是:身份置换金由基础股和工龄股两部分组成,即3000元+1550元×工龄,以资产形式量化到员工个人名下,作为员工在企业的个人股份,由新公司“腾达西北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员工持股会管理,员工成为新公司的股东,参与股利分红。“职工个人股,可以转让、继承,不允许退股”。还规定:距法定退休不到五年的职工,不参加身份置换。

206月26日,企业改制完成,重组公司“腾达西北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国有公司)”依法注册并正式运营。

至此,由政府主导的“政策性破产”企业改制已经完成。申请人按照改制政策的规定均自愿参加身份置换,填写了《员工身份置换申请表》,与新公司腾达西北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新的劳动合同,成为腾达公司员工。按照文件规定,经公证部门公证,申请人依法持有股权,成为新公司股东。

年6月27日,省高院对西北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的“政策性破产”,作出()甘民二初字第55—11号终结破产程序民事裁定书。之后,腾达公司修改了已生效的改制文件,将原已生效的改制文件规定的“职工个人股,可以转让、继承,不允许退股”修改为“股转债”。于是,2006年6月27日之后退休(改制时距法定退休不到5年)的职工领取了股金(身份置换金)。未领取的按时支付股息分红。对2006年6月27日之前内退距法定退休5至的申请人正退后却不予支付股金和股息分红。因此,申请人和腾达公司发生争议,遂以改制程序不公平等问题向省国资委多次提起申诉,国资委久拖不决。

5月2日,国资委作出复查意见称:“你们这部分职工未与西铁公司解除劳动关系”,“你们的安置费并未投资到重组公司,因此内退职工不拥有重组企业的股权或债权。我委对你们享受腾达西铁公司股权或债权的要求不予支持。”

该复查意见用一句话来归纳:“凡是内退的,就是和西铁公司(破产企业)未解除劳动关系”,因此不能享有“股权或债权。”

申请人认为,该复查意见严重违背客观事实,并且与改制政策相悖。依法申请甘肃省人民政府复核,省政府作出甘政信复字(2009)11号复核意见书敷衍了事,极不负责任的维持了国资委的复查意见。申请人不服,依据事实和法律以及信访条例的相关规定,多次向甘肃省人民政府申请请求举行听证会,至今未作任何答复。其行为严重违背了《信访条例》的相关规定和《甘肃省信访听证办法》的相关条款。

因此,申请人再次向省人民政府、省长提起申请,强烈要求按照《甘肃省信访听证办法》第六条的规定举行听证会依法听证。理由是:

一、省国资委“复查意见”在认定事实上存在严重错误。

1、复查意见对申请人不属于腾达公司职工的认定错误。

(1)、西铁公司从207月改制,年6月26日重组公司“腾达公司”依法注册并正式运营。腾达公司在已经归档的生效文件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记载了内退人员状况:“现有内退职工1169人,其中西铁公司(破产企业)l77人,重组公司(指腾达公司)992人,男704人,平均年龄51.57岁,女465人,平均年龄43.37岁,男女平均距法定退休年龄7年”。

以上事实,被申请人腾达公司是认可的。甘肃省国资委的“复查”为何刻意回避?

(2)、腾达公司于2003年6月26日实现重组,已经正式注册并依法独立运营。按照 859号和21号等相关政策规定,腾达公司应该在30天内,即2003年7月26日前,和原西铁公司自愿参与改制的所有职工,整体变更劳动关系,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3)、腾达公司和西铁公司不存在隶属关系。

众所周知,腾达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原亏损高达14亿元的破产企业法定代表人,任职明显与法律相悖。

在此次先重组、后破产的企业改制中,腾达公司既得利益集团一手拿着“矛”一手拿着“盾”,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既是破产企业法定代表人,又是重组人,双重身份。对他有利的时候,他是“运动员”。对他不利的时候,他是“裁判员”。这一点,省国资委是清楚的。因此,申请人认为,省国资委对“你们这部分职工未与西铁公司解除劳动关系”的认定没有政策标准界定,加之“裁判员 ”又是既得利益者,相关规定又是2003年6月26日既得利益集团实现重组后,在已生效的改制文件的基础上修改制定的,应当依法认定没有法律效力。

(4)、在企业改制中,整体变更劳动关系,是政府政策做主导,司法程序不能越俎代庖。

该“复查意见”把职工劳动关系的处理,依赖于司法程序的终结,以“破产终结”为前提条件,实属无法可依。明显与政府859号、21号改制政策关于职工劳动关系处理的条款相悖。

(5)、省国资委认为,“只要内退的,就是与西铁公司没有解除劳动关系”就是政策规定的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职工。该项认定明显与事实不符。

申请人认为,如果按照省国资委的逻辑:腾达公司从年起到2007年是长达6年的改制重组,2003年6月26日依法注册不算数,2006年6月27日破产后企业改制才算完成,1169名职工没有和西铁公司解除劳动关系,把近人踢出去才算改革,腾达公司可以搞马拉松式的改制,也可以创造企业改制的吉尼斯世界记录?

试问,政府政策规定的30日内处理劳动关系是否算数?改制文件中的距法定退休不足5年的界定应该从何时算起?是2002年7月还是2006年6月?企业改制应该是多长时间?

腾达公司既得利益集团实现企业重组后,于2OO3年6月26日依法登记运营。之后,职工参与身份置换,资产量化,和腾达公司签订了新的劳动合同,均系改制政策规定的2003年12月31日的在册职工,毫无异义,应当属于腾达公司职工。如果不属于腾达公司职工,腾达公司为何签定劳动合同?为何变更劳动关系?

申请人认为,即便是腾达公司在改制中,操作程序不规范,劳动关系处理不彻底,其过错责任不在于弱势群体(申请人)。

根据注册时间和正式运营的时间看,应当依法认定:2O03年7月26日之后的内退,是腾达公司的企业行为。因为改制文件中有明确规定。腾达公司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2、“破产清算时根据‘统一标准,重新选择’的原则,自主选择内部退养”之说与事实严重不符。

“破产清算时”是什么时间?到底有多少人在此期间“选择了”内退?腾达公司和国资委、督查处没有证据证明是1169名职工在此期间“选择了内退”。

申请人认为,该“复查意见”引用了政府合法文件,掩盖了企业的违法行为。是国资委和督查处强奸民意!

(1、)事实是:2003年6月26日,腾达公司实现重组正式运营之后,采取掩耳盗铃之术,企图占有申请人6000万元的股份。派出“宣讲团”开始给已参加身份置换的老职工制造各种精神压力,大会动员,小会报告,广播电视天天讲。很明确,矛头直接指向老职工。老职工工龄长工资高股份高,成本高,老职工必须内退。同时,二级单位的头子,带着“硬”指标大呼小叫。大肆宣讲“我们要坚决贯彻执行杨志明副省长铁面孔、铁手腕、铁心肠的指示精神”,“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老同志要牺牲自己,积极为新公司做贡献,减轻新公司的压力”,“要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年龄大的要退,只要退,什么都不影响,包括将来企业效益好了,分红和利息都不影响”,“将来企业搞好了,是不会忘记你们的”,“40岁以上的女同志,你们当小姐嫌老,当奶奶太年轻,如果不退,到时候别后悔”,“我肯定用年轻的不用年老的”,“这可是最后一次机会”。

在此期间,既得利益集团为达到自己的目的采取了一切不法行为,对申请人实施劝退、诱退、逼退,“一刀切”、“限期”内退、“限期”调离、“拆庙送神”、“拆岗并岗”、“岗位减员”、“自己找单位、”“同工同酬”、“岗位聘约”、“优化组合”、集中“查”岗、“调”岗、“换”岗、降工资、工段之间相互打分、班组之间相互打分、职工内部采取抓阄、相互打分等等。恶意制造内讧互相残杀,制造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一段时期内搞全员(3000余人)下岗、轮岗,大办失业证、待业证,就连拖儿带女的寡妇也不放过,一片“白色恐怖”,在改制企业内部造成不稳定不和谐的负面影响。部分职工对上述行为向腾达公司的头子反映,答复是:“这就是改革”!

在此形势下,申请人无奈,只有违心的“为新公司做贡献”,“牺牲自己”“ 减轻新公司的压力”,逼迫距法定退休年龄6到13年“内退”。

申请人内退后,只能靠每月300到400元的生活费苦苦度日。

综上,既得利益集团如此宣讲、实施“内退”政策,长达五年。改制文件中所谓的“统一标准,重新选择”,就是在上述情形之下的强奸民意!不是申请人真实意思的表示!!!

(2、)腾达公司强迫超出法定退休5年以内的在岗职工内退,严重侵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违背了政府法令和相关改制政策。

国务院《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1993)111号令第九条规定“职工据法定退休年龄不到5年的,经本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该文明确规定了职工提前退出工作岗位休养的4个条件:(一)、必须是企业富余职工;(二)、必须是据法定退休不到5年的;(三)、必须是经本人自愿申请;(四)、企业根据前两个法定条件,审查作出是否可以内退的决定。

劳动部《关于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办理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问题的通知》(1994)259号文规定:国务院(111号令)颁发后,对于规范企业妥善安置富余职工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企业在分富余职工时,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对距退休年龄不到五年的职工,强迫退出岗位休养,剥夺甚至侵害了职工的正当劳动权利,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企业对距退休年龄不到5年的职工,应经本人提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方可办理退出工作岗位休养。(二)、企业对在改革中精简下来但又不符合“内退”条件的人员,应该积极为他们创造或推荐新的岗位,也可以提供转业培训,在采取这些措施以后,对部分人员可以引向社会或作为企业内部待岗人员,但不能办理“内退”。(三)、对未到达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无论是办理了“内退”或是其他富余职工,企业都要根据有关规定办理发放基本生活费,标准不得低于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对确实有困难并已足额交纳失业保险金的企业,经劳动部门批准,可以用失业保险金予以补贴。职工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需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凡参加养老保险统筹的,转由社会保险机构发给养老金。四、各地劳动部门对企业贯彻国发(1993)111号令要做好指导监督检查工作坚决制止企业超出国务院规定办理“内退”的做法。今后,对企业的此类行为要及时纠正,并严肃处理。

甘政办发(2005)24号文件规定“对于破产企业中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内,符合退养条件、实行内部退养的职工可有重组公司托管”。该文明确规定,在破产企业中距法定退休5年内,符合内退条件的内退职工由新公司“托管”,并未规定重组公司内退的职工也叫‘托管’。

甘经贸企业(2O02)246号文规定“国有企业改制中,对距国家法定正常退休不足5年的内退人员,企业在重组时,一次性提取分年度支付个人生活费和社保“两金”后,由重组公司接受承担“两金”的上缴和个人生活费的发放”。该文件明确规定的是原改制企业距法定退休不足5年的职工,在改制中预提留费用。并未规定新公司内退职工的费用提留。上述四个文件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必须是原企业的富余人员,距法定退休不足5年,才是“符合内退条件的职工”。

二、改制程序不公平,申请人利益受损害。腾达公司严重违背劳社部(2003)21号文内退职工可以参加改制的规定。

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劳社部(2003)21号文明确规定“企业改制分流时,已经与原主体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不能再回原主体企业参加改制”。除此之外,所有国有职工均可参加身份置换。

1、应该支付腾达公司992名内退职工的改制衔接费和股份以及分红或利息。包括以下情形:

(1)、支付被强迫超出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界限的内退职工的衔接费和股份以及分红或利息。

理由是,超出距法定退休5年以内界限办理内退的做法违背了国务院(l993)111号令、劳动部(1994)259号、甘政办发(2005)24号、甘经贸企(2002)246号文件的规定,应当予以纠正。纠正的办法是按照地方法规的相关规定,通过职代会纠正并恢复原待遇。

(2)、支付2006年6月27日之前内退,之后正退职工的衔接费和股份以及分红或利息。

理由是,改制文件引用了甘政发(2000)53号文件“各地距法定退休不足5年的职工,不得实行领取一次性安置费与企业解出劳动关系的办法,可以在企业离岗退养”;改制文件引用了甘经贸企(2002)246号文件“对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的员工”“实行内部退养政策”;改制文件引用了甘政办(2005)24号文件“对破产企业中距法定退休5年以内的职工”实行内部退养。以上3个文件是腾达公司使用的“一刀切”的政策。而在实际操作中同等条件下的职工,在2006年6月28日后退休的享受了此待遇,而内退后正退的职工至今没有享受此待遇。明显的改制程序不公平,违背了腾达公司“以政策为准绳”的原则。

(3)、支付没有写申请,被勒令内退职工的衔接费和股份以及分红或利息。

理由是:违背了国务院(1993)111号令、劳动部(1994)259号文和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4)、支付2003年6月26日后从腾达公司岗位上逼迫内退职工的衔接费和股份以及分红或利息。理由一、申请人均是2006年6月前参加改制,身份已经置换。理由二、腾达公司改制文件均是2006年破产时产生的,未经协商。文件的滞后性决定,对申请人没有追溯力。

(5)、支付2003年6月26日之后,从腾达公司岗位上正式退休职工衔接费和股份以及分红或利息。理由是,新公司于2003年6月依法登记并运营,申请人符合政策规定,应当享受该项待遇。

2、应当支付西铁公司内退177人衔接费和股份以及分红或利息。

理由是,劳动部(2003)21号文件规定,除在改制前已经与原主体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外,均可以参加改制。

三、腾达公司既得利益集团随意扩大国有企业改制中关于“身份置换”政策适用范围,严重违反国家政策规定,严重侵害了国有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极不严肃!

在此次改制中,一部分不是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的人,不该享受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置换金,却享受了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置换金;亢其华等1169名应该依法享受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置换金的老职工,却没有被享受。严重的欺上瞒下,弄虚作假!

四、强迫“内退”在前,既得利益集团修改、制定相关规定在后,对内退职工没有约束力,且在实施修改生效文件行为时,未告之申请人,侵害了申请人的知情权。

腾达公司于2003年6月26日完成改制实现重组,并正式挂牌独立营运。2006年6月27日,省高院对西铁公司的“政策性破产”作出民事裁定书。之后,腾达公司制定了相关规定,修改了已生效的改制文件的重要条款。

申请人认为:发生“内退”的“既定”事实在前,文件规定在后,对内退职工没有追溯力。并且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条款的修改,未对申请人履行告之义务。(

五、腾达公司“内退协议书”未约定不支付衔接费和股份。

申请人认为,“内退协议书”是企业和内退职工签定的最重要的一份法律文件。腾达公司在签定此协议时,未约定不支付该项待遇。因此,腾达公司应当承担责任。

综上所述,腾达公司的改制,是由省国资委主导的抢劫式的损人利己的改制。严重丑化和损害了人民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严重损害了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当中的崇高威望!

从现实中看,腾达公司既得利益集团,确实达到了“名”“利”双丰收的目的,1000多名内退职工却在饥寒交迫中生存。

省国资委复查意见认定事实严重错误,没有切实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明显在愚弄申请人。该复查意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瑕疵”性错误,也不是认识和理解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水平问题,是严重的导向性和倾向性错误!

申请人认为:本案事实清楚,理由充分。因此,再次向甘肃省人民政府提起申请,1169人强烈要求举行听证会,依法听证。

此致

甘肃省人民政府、省长刘伟平

申请人名单附后

代理人(无偿代理): 亢其华

听证会纪律和注意事项 篇5

一、参会人员要按时进入听证会场,自觉佩戴价格主管部门制发的会议标识,并按指定位置或区域就坐。

二、自觉维护会场秩序,不准大声喧哗、吵闹、鼓掌等,未经批准不得录音、录像和拍照。

三、保持会场清静,自觉关闭通讯工具或设为振动。会议开始后,请不要在场内接听电话和四处走动。

四、发言和提问、有关陈述、质证和辩论的顺序必须服从听证主持人的安排,未经听证主持人允许不得随意发言、提问。

五、听证参加人可以向有关经营者、行业组织、政府主管部门了解与听证事项相关的情况; 出席听证会,就听证事项发表意见、阐明理由; 保守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

六、发言应文明礼貌,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发表与会议主题无关的言论,听证参加人每次发言时间原则上控制在5分钟以内。

七、听证会参加人应当审阅涉及本人的听证笔录并签字,并有权对自己的意见进行修改和补充。

八、旁听人员无权参与听证会的质证和辩论,应当在会场保持安静,不得有妨碍会场秩序的行为。在会议进行到相关程序时,经主持人指定,旁听和列席人员代表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就指定的内容发言。

九、媒体采访报道应当服从听证会组织者的安排,记者在听证会进行中不得对参加听证会的人员进行采访。

信访事项听证会 篇6

制度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增强重大行政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透明度,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及省、市、区相关规章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进行社会公示及听证的重大决策事项包括:

(一)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及中长期规划;

(二)土地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生态环保等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

(三)政府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公益事业有关情况,重大工程项目招投标情况;

(四)救灾、救济、优抚款物的发放、使用情况,各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

(五)征地拆迁补偿政策的执行情况;

(六)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

(七)有必要进行社会公示和听证的其他事项。

第三条 重大决策事项的公示、听证应当遵循公正、透明、真实和效率的原则。

第四条 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公示,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拟作出的重大决策事项的基本情况;

(二)拟作出的重大决策事项的可行性说明;

(三)拟作出的重大决策事项的有关统计数据、调查分析资料;

(四)拟作出的重大决策事项的论证经过,即听取意见的范围、人数,尤其是利害关系人、专家所占的比例及意见;

(五)拟作出的重大决策事项的法律分析意见书;

(六)拟作出的重大决策事项的利害关系、行政成本;

(七)收集反馈信息的渠道;

(八)其他需要公示的内容。

第五条 公示前应当进行重要事项公示内容保密审查,对重要事项公示内容不能确定是否为保密的,应当提交区政府保密部门进行审查;听证举行前应当将听证事项提交区政府保密部门、法制部门进行审查。第六条 公示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0个工作日。

第七条 拟作出的重大决策事项应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呈贡区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示。

第八条 公示中收集的信息,应如实、全面、及时形成公示报告。公示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公示的基本情况;

(二)收集的主要意见、建议及理由;

(三)对主要意见、建议的处理意见。

第九条 拟作出的重大决策事项需要听证的,应在公示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并向社会公告听证会的时间、地点、参加方式和人数等。

第十条 举行听证会,设听证主持人,组织实施听证会。根据听证事项的性质、复杂程度及影响范围,确定听证代表的范围、条件、数量,并将名单向社会公布。听证会举行10日前,应当告知听证代表拟做出行政决策的内容、理由、依据和背景资料。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外,听证应当公开举行,确保听证参加人对有关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平等、充分的质证和辩论。听证会后,应如实、全面、及时形成听证报告。

第十一条 公示、听证报告应当作为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十二条 公示、听证报告中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要吸收采纳,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要以书面形式告知听证代表,并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

第十三条 对应当公示、听证而没有公示、听证的重大决策事项,不得提交街道决策机构讨论。

第十四条 街道党政综合办公室负责重大决策事项公示、听证的组织实施。

信访事项回复函 篇7

尊敬的各位领导、学校周边居民朋友:

我宝龙学校自建校已来,学位一直紧张,为更好地满足学校周边居民学位需求;在区委、教育局、建设主管部门领导大力支持下,学校启动二期工程,计划今年9月份能投入使用提供更多学位,供周边学龄孩子入学;我校多次催促施工单位加快施工进度。由于二期工程工期紧、任务重施工单位在浇捣混泥土过程中需不间断施工;由此产生的施工噪音对您和家人造成困扰,深表歉意!我校将勒令施工单位尽可能的减少夜间施工、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降低施工噪音。

学校建设离不开您的谅解与支持!

谢谢谅解!

谢谢支持!

信访事项申请书 篇8

申请人姓名:xx 男 xx年x月x日生 民族: 工 作 单位: 身份证编号: 家庭住址: 联系电话: 申请事项

一、请省高法和省高检核实本人提供的xx总经理证词和xx、xx受贿一案中有关各方退款情况的真实性,依据事实,而不是本人和xx同志在特殊情况下出具的伪证、办案检察官与主要犯罪嫌疑人通同作弊、违法取证获取的口供和证词复查本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受贿罪的最新司法解释和我与xx同志的一贯表现,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对本案做出公正的裁决;

二、请省委和有关党组织介入调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撤销对本人的党籍政纪处分。事实和理由 我是xx市xx局xx城建处处长。xx年在机关办企业、干部从事第二职业之风盛行、中介费放开、地方政府奖励招商引资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我在帮助某省属在沈企业从省财政厅贷款xxxx万元人民币以后,我与当时的妻子,负责贷款的省财政厅债务处副处长xx同志收受了贷款方送给我的中介费xx万元人民币,没有超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规定的百分之一的奖励额度。中央提出机关干部“五不准”的要求之后,我们在案发前将上述款项全部退回,我在案发后携带该案其他当事人可能还没有退回的款项xx万元人民币主动投案自首,承担了全部责任,后因对不上案情,予以推翻。其后,根据办案检察官的要求为其他犯罪嫌疑人承担了xxx万元人民币的责任,在法庭上予以公开揭露,只承担了xx万元人民币的责任,没有被法庭采信,因此xx年x月被xx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单独受贿xx.x万元人民币、共同受贿xx万元人民币的罪名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在xx年判决公布后被原单位和党组织开除了党籍公职。刑满后,我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我了解的有关各方的退款情况和xx总经理为我出具的证词多次向省市人民法院申诉,均被审查方依据原办案检察机关以违法方式获取的原有口供驳回。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刑事受贿案件

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07]xx号)文件第九条规定: “

信访事项复核申请书 篇9

申请人:

,男,****年**月**日,妻(),子()身份证号:

,住:,联系电话

呈申请单位:

政府

申请人诉求:按

年土地调整

人每人人均分得

亩分配或按原有承包亩给予返还。

申请人对

人民政府,号复查意见不予接受,理由有以下几点:

1、本申请人

年国外务工回来就向村民组和村委会要田了,不是现在才要!

2、本人的承包地是

年土地调整向村委会和村民组申请的应有的承包亩,与本申请人无关。

3、复查意见为什么有日期、数字及姓名的误差?(姓名在本人面更改)

由于县、乡一级政府有关人员对此事敷衍了事,保住村组相关人员的利益,提供虚假信息,不附合事实的依据。导致本申请人的权利被剥夺,时间被浪费,及心理负担严重。望

市领导给予公平公正地核查。

此致

*****人民政府

申请人:

信访事项的受理应注意 篇10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收到信访事项,应当予以登记,并区分情况,在15日内分别按下列方式处理:

1、对已经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信访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2、对依照法定职责属于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工作部门处理决定的信访事项,应当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情况重大、紧急的,应当及时提出建议,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3、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直接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并抄送下一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

4、对转送信访事项中的重要情况需要反馈办理结果的,可以直接交由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办理,要求其在指定办理期限内反馈结果,提交办结报告。

按照前款第(二)项至第(四)项规定,有关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转送、交办的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书面告知信访人,并按要求通报信访工作机构。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发现有关行政机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督办,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无正当理由未按规定的办理期限办结信访事项的;

(二)未按规定反馈信访事项办理结果的;

(三)未按规定程序办理信访事项的;

(四)办理信访事项推诿、敷衍、拖延的;

(五)不执行信访处理意见的;

(六)其他需要督办的情形。

收到改进建议的行政机关应当在30日内书面反馈情况;未采纳改进建议的,应当说明理由。【那么如果信访工作没有完成或是没有完成好而导致信访事项发生造成严重后果,那么应给予怎么样的处置呢/?那么这就不得不讲一下法律责任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 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信访事项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超越或者滥用职权,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的;

(二)行政机关应当作为而不作为,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的;

(三)适用法律、法规错误或者违反法定程序,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的;

(四)拒不执行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作出的支持信访请求意见的。

第四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对收到的信访事项应当登记、转送、交办而未按规定登记、转送、交办,或者应当履行督办职责而未履行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一)对收到的信访事项不按规定登记的;

(二)对属于其法定职权范围的信访事项不予受理的;

(三)行政机关未在规定期限内书面告知信访人是否受理信访事项的。

第四十三条 对信访事项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在办理信访事项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推诿、敷衍、拖延信访事项办理或者未在法定期限内办结信访事项的;

(二)对事实清楚,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投诉请求未予支持的。

第四十四条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将信访人的检举、揭发材料或者有关情况透露、转给被检举、揭发的人员或者单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处理信访事项过程中,作风粗暴,激化矛盾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五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对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和信访信息,隐瞒、谎报、缓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缓报,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 打击报复信访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二十条规定的,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对信访人进行劝阻、批评或者教育。

经劝阻、批评和教育无效的,由公安机关予以警告、训诫或者制止;违反集会游行示威的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必要的现场处置措施、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 信访人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信访是一个单位形象的窗口,从事接待的人员,必须更要注意形象,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谨言慎行。时刻想到你代表的是单位,不是个人。不说过格的话,不做出格的事,凡事三思而后行。能上访的人,都是没有了其他的救济渠道,也许走了许多部门,见识多了,不但对政策和法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而且,对走过的各个部门比较起来,心中有一个综合评价,如果一不小心,说出不符合政策或法律的话来,就成为上访人以后的话柄了,这是轻的,重者,在遇到要真的上访人时,会让你很难堪的。

2、言谈举止要热情而不失文明。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不但我们平时这样,从事信访工作的人更应这样,常言道“敬生威”,一个人礼貌对他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一杯水也许能让上访人得到很多安慰。当一个信访人到来时,心中肯定认为有理由上访,自已很冤屈,都带有一定的脾气,如果我们文明了,那他也就不好意思再把我们当做所发泻对象了。同时我们再热情一点,那就能拉近与上访者距离。

3、要注意倾听,让上访者将要说的话都说出来,但不要轻意表态。当你倾听上访者倾诉时,这是你对他的尊重,不管对错,都要认真听。

当听完后,对上访者有对政策或法律有错误认识的,或程序上有误的,工作人员能说清楚的,可以提出来,劝上访人走正确的路子来解决问题。

对于一些事实,或叫不准的方面,信访工作人员切忌不要轻意表态,防止以后工作被动,因为信访工作人员不是万能的,什么都会,这时应转交业务处室,研究清楚后,再下结论不迟。

4、要讲究语言艺术。不但要学会用语言沟通,还要学会去引导上访者,摆事实,讲道理。先同情,再讲政策和法律的重要性,对冲动型的上访者,要讲后果。

冲动型有两种,一是自弃型,这种人要讲生活的美好,家人孩子的亲情,一时的困难很快会过去的,未来才是最好的。另一种是报复型,这种人要讲后果,一旦出现后果,家人孩子受联累了,自已还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并且一时的冲动,使有理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出事后,社会上认为是没理,闹事,影响不好。

5、重要问题,发现苗头就要及时汇报,以便领导及时决策,防患于未燃。一个信访工作人员,要时刻有敏感性,一旦发现不良的苗头,要及时上报领导。领导站的高,望的远,有大局观念,能有科学的应对方案,化解困难。

6、要坚持原则,如果信访人反映的问题真的有理,合法。一定要向主管部门,主管领导建议,及时解决,并要坚持自已的主张,找出政策或法律依据,提供给相关部门或领导,以便及时处理,化解矛盾。

7、要懂得忍让,信访工作人员,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出气桶,在上访人出气时,我们要知道忍让,从上访人角度考虑问题,多多理解、同情一下上访人,当气头过去了,再劝说,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上一篇:项目经理年终总结汇报下一篇:康复科消毒隔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