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读书名言(精选4篇)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4.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5.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8.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0.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11.礼之用,和为贵。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4.有教无类。
15.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16.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17.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8.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9.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3.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24.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25.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26.不学诗,无以言。
2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28.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29.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3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2.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3.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34.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5.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36.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3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8.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39.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0.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4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2.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43.放于利而行,多怨。
44.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45.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46.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47.听其言而观其行。
4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9.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50.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52.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53.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54.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55.刚毅木讷近仁。
5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7.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58.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59.不学礼,无以立。
60.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61.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6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3.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64.巧言令色,鲜矣仁。
65.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66.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67.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6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69.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70.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71.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尽心上》
2、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孟子》
3、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孟轲
4、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孟轲 《孟子》
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孟子-离娄下》
6、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
7、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孟子 《滕文公》
9、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轲
10、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11、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孟子
1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轲
1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轲 《孟子·告子下》
14、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孟子
15、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轲
16、情至之语,自能感人 ——孟子
17、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孟子 《孟子》
18、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
1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2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孟子》
2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2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孟子
24、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孟子
25、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
26、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孟轲
27、成功往往是最后一分钟来访客人 ——孟子
28、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 《告子上》
29、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30、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
31、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僻让之心,非人也。——孟轲
32、吾善养浩然之气。——孟子
33、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
34、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
35、人无廉耻,王法难治 ——孟子
36、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轲
37、人不可以无耻。——孟子
38、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
39、尽心知性,尽性知天。——孟子
40、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41、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 《离娄篇》
42、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发 ——孟子
43、离娄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孟子 《孟子》
44、“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45、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人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 ——孟子 《孟子·离娄篇下》
46、“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 《孟子·公孙丑上》
4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8、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孟子
49、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50、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 ——孟子
51、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轲 《孟子》
52、志,气之帅也 ——孟子
53、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者无敌。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孟子》
54、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孟轲
55、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孟子
5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轲
57、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文王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孟子 《孟子》
58、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孟子
5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轲
60、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孟子
61、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轲
62、告子上 食色,性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孟子》
6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孟子
64、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轲
6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轲
66、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孟子
67、夫志,气之帅也。——孟轲
68、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孟子 《孟子》
69、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
70、离娄下 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闲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孟子曰:“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于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孟子》
71、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72、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孟子
73、梁惠王下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句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孟子 《孟子》
74、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孟子
7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76、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孟子
77、告子下 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 《孟子》
78、不以规矩不能成为方圆 ——孟子
79、天下之本,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
80、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在其元。——孟轲
81、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
82、不以文章害辞,不以辞害志 ——孟子
83、尽心下 山径之蹊闲,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 ——孟子 《孟子》
84、尽心上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孟子 《孟子》
85、“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孟轲 《孟子·离娄上》
附:孟子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华夏族,今山东人。
他是孔子之孙孔汲再传弟子。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代表作《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顾左右而言他》已编入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思想,但较之孔子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理解。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效法孔子推行自己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
孟子简介,孟子主要着作
《孟子》一书是孟子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孟子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着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部头最重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一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有七篇十四卷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但考诸《孟子》,孟轲所见时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邹穆公、滕文公、鲁平公等皆称谥号,恐非孟子自作时所为也;又记孟子弟子乐正子、公都子、屋卢子皆以“子”称,也断非孟子之所为,其编定者极可能是孟子弟子。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孟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有关孟子的名言文,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1、远望之襄王而不似人君,言无人君之威仪也;就而近之而不见所畏焉,言无人君操柄之威也
2、养心莫善于寡欲
3、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4、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5、则天下归之,以政伤民,民乐其亡,以梃服强,仁与不仁也
6、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7、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8、养心莫善于寡欲。
9、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父母;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
10、定天下者,在乎仁政为一者也
11、“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稿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氵孛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
12、吾善养浩然之气。
13、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14、言定天下者一道,仁政而已,不贪杀人,人则归之,是故文王视民如伤,此之谓也
15、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16、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17、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9、始作俑者,其无後乎
20、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孔子之门徒,颂述宓义以来至文、武、周公之法制耳,虽及五霸,心贱薄之,是以儒家後世无欲传道之者。故曰臣未之闻也
21、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22、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2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24、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25、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26、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27、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2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9、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30、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历史地位
地位奠定
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人称为“亚圣”。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是很高。有一首讽刺孟子的打油诗:“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有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
《孟子》一书,在汉代就被认为是辅翼“经书”的`“传”,和孔子的《论语》并列。至五代,后蜀主孟昶下令将《易》《书》《诗》《礼》《周礼》《仪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论语》《孟子》十一经书写刻石。《大学》和《中庸》被认为是孔子弟子曾参和孔子之孙子思的著作,这样,《孟子》一书便与孔子及孔子嫡系的著作平起平坐了,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
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在明清两代,官方规定,科举考试的八股文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要“代圣人立言”。于是,《孟子》一书便成了明清两代士子们的必读书之一了。
追封追谥
宋朝 元丰六年(1083年) 宋神宗 邹国公
元朝 至顺元年(1330年) 元文宗 邹国亚圣公
明朝 嘉靖九年(1530年) 明世宗 奉为亚圣,罢公爵。
明朝景泰二年,孟子嫡派后裔被封为翰林院五经博士,子孙世袭。
民国三年,73代翰林院五经博士孟庆棠改封奉祀官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曰:“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孟子·离娄上》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
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养心莫善于寡欲。(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交朋友时,不依仗自己年纪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们富贵。)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
孟子》名言名句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曰:“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孟子·离娄上》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
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孟子的读书名言】推荐阅读:
孟子经典励志名言名句09-21
读孟子的读后感11-03
《孟子》05-30
《孟子》教案10-28
高二年级读后感:孟子的读后感700字10-30
孟子二章练习试题06-01
孟子《民为贵》教案(高二选修)10-01
孟子两章中考试题10-23
教师的读书名言07-26
读书态度的名言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