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博物馆(精选8篇)
您现在莅临的是周祖农耕文化博物馆,这个博物馆由当地的一所小学改建过来,去年9.24号正式挂牌“中国农业博物馆庆阳分馆”。整个展馆是以图片,文字,实物的形式向您展现了周先祖的伟大功绩。一共有六个展室组成。请您随我一同进入展室内去详细的了解。
您现在来到的是第一展室:周人兴起。壁雕展示周先祖不窋率领族人一路迁徙来到庆阳,发现这里水土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农耕业发展,所以便定居在此,开创了华夏农耕文化的先河。他们当时沿着山西的汾河谷地南下,一路顺黄河,渭河,后进泾河、马莲河而上来到庆阳。在庆阳的主要发展之地在豳,豳到底指哪里?来看它的溯源,朱隰在《诗经集注》中说:“豳在雍州之北,原隰之野。”嘉靖年间修订《庆阳府志》中明确说:“庆阳禹贡雍州之地,周先祖不窋所居,亦曰北豳”。也就是说北豳就在庆城县。
周王先祖世表,对于周先祖,人们都有一误区,说周先祖就指一人,实质指周文王之前的十三位先祖,这十三位统称为周先祖。第一代先祖叫不窋,他是轩辕黄帝的第六代孙,来到庆阳主要教人们种庄稼,教人们挖窑洞居住,去世后葬在周祖陵景区,之后我们可以看到他的陵墓。古公亶夫时期迁至庆城,定居固原,文王武王时期灭商建周。
周人来到庆阳之后在庆城县的一座半岛上将临水的三面斩削下去,再筑起城墙,这样就显得高大宏伟,由于这个城是有不窋带领族人修建的所以起名“不窋城”,而且在不窋城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周先祖的传奇故事,其中流传最久的就是周懒王斩龙脉的传说。那么,他真的把龙脉斩断了吗?用现在的说法只不过是修了一处水利工程而已,由于这个水利工程修在土龙岭上,所以百姓便传 说周懒王斩断了庆阳的龙脉破坏了庆阳的风水。
面前的这一版面展示的是当时最早的开发土地的形式,刀耕火种,这种形式既可以狩猎又可以给土地增加一定的肥力。下排悬挂的是当时的主要挖土工具,耒和耜。玻璃框中是我们收集回来的石斧,还有杵臼,杵臼也是周人当时用来加工谷物的器具。这边的玻璃框中都是近现代的农耕器具,这些都是在原有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这个走廊中储粮有农耕工具之外,还有西北最具有特色的储粮工具——纸缸,这种工具是由于用纸做的,是纸制品,所以它的透气性相当好,既可以防虫,也可以防潮,农村家庭主要用它来储存面粉和米。
在这你可以看到有驮架,还有驮桶,这些的出现主要解决了山区居民饮水困难问题,面前的这一模型是当时的水利工程之一—穿井取水。
说到犁耕技术,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二牛抬杠,而二牛抬杠在四千年前的周先祖时期已经有了,可见先祖时期的耕作技术也相当先进,您现在看到的这些工具是为了防止畜生磨伤和用力平衡及均匀而配套的。这边是犁地工具——犁,正中间是插种工具——耧。
当时人们为了给农作物防冻,主要在田间地头点火施烟,用烟雾来去除霜冻,对于名贵的树木采用包扎法,此法一直沿用到现在,周人当时对经济林木也是相当重视,而桑树是当时最主要的林木之一,我国是世界蚕业的起源地,除此之外,周人对于瓜果蔬菜也是相当重视,当时的蔬菜有:葱、姜、蒜、瓜、瓠、芸、等等。您现在看到的这些蔬菜只是模型。
在院子里我们可以看到独轮车,还有去除粮食杂质的风车,当时储存粮食主要是地下窖穴的形式,到西周时出现了地上储存粮食的方式——仓廪,也就是现在的麦屯储藏,这边有我们收集回来的量油器,还有斗升,最小的是鉻。周人来到庆城后,根据黄土结构层紧密的特点,因地制宜,挖窑洞居住,这种居住方式一直沿用到现在,庆阳有一特色饮食——饸饹面。这是做饸饹面最早的机器——木床子。吃住都解决了,接下来我们来看他们如何解决衣着问题,周人对于蚕业可以说是相当重视,这是我们做了蚕的模型,还有收集回来的蚕茧,当然,只养蚕也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当时还种植了麻、竺、葛这些纤维作物来满足人们的衣着需要,为了让衣物有颜色,他们还种植了节蓼蓝,它的叶子可以制作蓝色染料,我们现在称它为靛蓝。这边是有一盒绳皿,还有我们收集回来的马鞍,其中这一雕花马鞍是大户人家所使用的,这边还有编织品,这些大部分都已不再使用了,这边是我们收集回来的牲畜上所使用的皿具,比如有给牲畜灌药的灌角,这边是风箱——最原始的鼓风机。
这里有一原始擀毡作坊,这是从我们庆阳一位八十岁的老人手里收集过来的全套的作坊,旁边还有收集回来的成品,毡衣,毡靴,这边的竹简上是节选自《诗经》、《周礼》中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说白了主要就是修其训典。这边就是所谓的物质文明建设了,留下了一些物质遗迹。上边是周先祖不窋的陵墓,待会我们可以在景区内看到,下边这是周旧邦木坊,这个牌坊始建于明弘治十八年,由庆阳知府郝镒主持修建,至今保留在庆城县水利巷子。这边都是庆阳的一些风俗礼仪习惯,这些都是缘自于周文化,也就是至今为止庆阳的一些礼仪仍然保留着周文化的印迹。
在这边您在四周可以看到是窑洞形式的展示,这是我们庆阳历来的特色居住形式,主要是农村家庭居住的,而有钱人家居住的是正中间的这种四合院,现在的四合院多半都是单独的小院落,而在古时候大户人家居住的是几个小院落连成的大院落。正中间这里就是一个简单的两进两出的四合院,大门当时沿 着街道和巷道而开,称为街门和巷门。进入大门就是二门,进入二门,两边是厢房,正前方是一正房,正房后面本来有一小院,是两层的阁楼,这是女眷和小姐们居住的。这就应证了当时的一句话,女眷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四面墙上悬挂的是庆阳的民间艺术,比如香包、刺绣、皮影、剪纸等。
在我们庆阳有世界上黄土层积淀最深厚的地方——董志塬,土层深达150多米,特别适合从事农耕业,近几年庆阳的粮食连年翻翻。
至今为止,庆阳的农副特产有:黄花菜、西瓜子、赤城牌苹果、古象奶粉等,特别提到的是黄花菜,曾经被国家经贸委评定为“西部特级金针菜”,已经远销到西欧,美国等20多个国家。
大厅内我们看到这有一架牛车,这相当于现在的长途货车,主要用于长途运输,这是收购于民国时期的牛车,而这样大的牛车只有大户人家才有能力使用,所以有人开玩笑说这是民国时期的宝马。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体和基础。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 已发现了成千上万处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遗址, 最早的当在一万年以前。考古证明, 距今五六千年前, 在我国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诸多区域就有了相当发达的农耕文明。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经济社会里, 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 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 不但决定了中华民族历史的进程, 书写了中国人的伟大与自豪, 今天仍然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 特别是乡村社会生活的各各方面。但是, 农耕文化一直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冲击, 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 更面临着传统中断和特征丧失的威胁。因此, 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保护、传承和利用农耕文化, 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重要意义。
1.主要内涵
农耕文化曾经覆盖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 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那么, 农耕文化的内涵是什么?西北师范大学的彭金山教授概括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八个字。
(1) “应时”农业生产联系最直接的是时间与节气, 在中国古代, 人们基本上是生活在按照自然节律和农业生产周期而安排的时间框架之中的。夏代的历日制度《夏小正》中, 已把天象、物候、气象和相应的农事活动列在一起便于民间掌握。后来, 又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 人们依节气安排农事活动。直到今天, 节气依然是人们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依据。农业生产, 本就是一种根据节气、物候、气象等条件而进行的具有强烈季节性特征的劳作活动, 其时间性是很强的。因此, 顺天应时是几千年人们恪守的准则, “不违农时”是世代农民心中的“圣经”。“夫稼为之者人也, 生之者地也, 养之者天也”;“是故得时之稼兴, 失时之稼约” (《吕氏春秋、审时》) 。“凡耕之本, 在于趣时”;“得时之和, 适地之宜”。应时, 体现了前人对自然规律的重视。
(2) “取宜”取宜主要是对“地”来说的, 即适宜、适合。中国传统农业强调因时、因地、因物制宜, 把“三宜”看作是一切农业举措必须遵守的原则。种庄稼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 “取宜”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我们的祖先在农事活动中很早就懂得了“取宜”的原则, 周祖农耕文化中的“相地之宜”和“相其阴阳”理念, 就是“取宜”的实践经验总结, 在指导人们认识自然和从事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3) “守则”则, 即准则、规范、秩序, 它是人与自然长期互动形成的实践原则。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 蕴含着“以农为本、以和为贵、以德为荣、以礼为重”等许多优秀的文化品格。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 对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崇尚和谐、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勇于创新等优良品质的养成, 起到了重要作用, 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厚土。
(4) “和谐”农业是农业生物、自然环境与人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 这就是农业的本质。天、地、人“三才”观把农业生产看作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的、运动的整体, 它所包含的整体观、联系观、动态观, 贯穿于中国传统农业的各个方面。在“三才”理论体系中, 人与天、地是并列的, 人与自然不是对抗的关系, 而是协调的关系。几千年来, 中国的农耕文化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 影响着世界文明的发展。农耕生活的平实性与和谐性, 使中华民族爱好和平, 并且重视和合。中国的农耕文化连绵不断, 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它铸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铸就了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 使人民的生活丰富多彩;特别是铸就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理念, 孕育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 追求着人与自然和谐, 人与社会和谐, 人与人和谐的思想。和谐理念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趋向、行为规范, 支撑中华民族不断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时、取宜、守则、和谐”, 就是在天、地、人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 这是农耕文化的核心理念。时至今日, 农耕文化仍是农村社会的主要文化形态和主要精神资源。
2.主要特征
(1) 农耕文化的地域多样性我国地域辽阔, 各地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千变万化, 差异很大。中国很早就懂得根据不同土壤、地貌、季节与作物,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地采取不同的经营方式, 创造了多样性的农业生产模式。从南方的热带农业, 到北方的寒带农业, 从东部的沿海平原, 到西部的山地高原, 农业的地域类型十分丰富多样。中国传统农业非常注重多作物的搭配与布局, 创造了间作、混作、套作等多层次的种植, 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 使农田生态系统复合化, 提高稳定性。并利用相生相克原理, 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种群合理组合在一起, 利用相生组合使种间互利共生, 使用相克达到生物防治的作用。农耕文化实际上就是带有很强的生态环境特点的地域文化。南方北方, 各有差异;东部西部, 各具特色。我们经常说到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还有“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等等, 都表明了农耕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2) 农耕文化的民族多元性我国民族众多, 每个民族都对我国的农业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一部中国农业史, 就是各民族的独特文化多元交汇的历史。各民族在其繁衍生息过程中, 依据不同的环境资源特点, 因地制宜创造了自己的农耕文化。比如, 西南的梯田文化、北方的游牧文化、东北的狩猎文化、江南的圩田文化、蚕文化与茶文化等, 都是自成体系的农业生产方式, 都有与之相应源的生产生活习俗。同时, 各民族之间, 各地区之间, 在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中, 相互借鉴, 相互学习, 形成了多元融合的特点。比如, 各地的动植物品种、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等, 都有文化交流传播的印记。这其中既包括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农耕文化传播, 也包括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之间的农耕文化传播。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 通过植物考古、动物考古, 已确认了小麦、山羊、绵羊等并非我国本土的产物, 而是来自中亚或东亚。
(3) 农耕文化的历史传承性农耕文化是人类最古老的原生性遗产文化, 至今我们依然可以在乡村的某些习俗中发现原始农耕文化的踪影。比如, 祈年求雨习俗、祭山拜地习俗、开犁开廉习俗、丰收庆典习俗等等 (重农的国家的人都敬天地, 敬自然。人必须要有所敬畏, 不能天不怕、地不怕, 要懂得感恩) 。由于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中国各民族的农耕文明进程具有明显的历史阶梯性。有的地区发展程度较高, 而有一些地区发展进程较慢, 但构成农耕文化的文化链都没有断。农耕文化景观, 是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历史见证。作为人类文明的历史见证, 它是历经漫长历史不断发展、演变和积累而逐渐形成的, 它兼具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两种不同要素和特征, 凸现了人和自然之间长期而深刻的关联, 表现出极大的地域性、民族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我要修订的,指的是“农耕文化”在历史上影响的问题。
二十世纪初至二○○○年,我国学术界的美术史著作,正式出版的有百余种,却没有一种提到我国美术发展,特别是民间美术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半个世纪来,我的专业研究是中国美术史,且有六种美术史专著出版,也没有一种提到“农耕文化”。现在,我只能说自己对农耕文化没有认识——并不是有认识而在学术研究上将其疏忽了。
近年,我在有关报刊上提出了“农耕文化”,说实在的,这是在学术研究中偶然的碰撞启发了我。
我家住杭州,八十岁后,居桐庐大奇山,目的是读书看山,过晚晴生活。可是,这地方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有此一缘,我在这地方闲不住,写了一本《中国民间剪纸史》,该书已在二○○六年十月出版。当我撰写这部书之初,碰到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专用新名词。这还是二○○三年的事,当时报刊上很少见到这类新名词的使用。加之我的知识浅薄,对这些新名词不甚了解,不得已,从诸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当然,也查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这些名词有关问题的讨论。当深入了解时,逐渐地领悟到,“人类口头”传承是农耕文化传播的重要的方式、方法。“非物质文化”也正是由于“人类口头”的传承而产生。作为“非物质文化”的民间艺术,当有了口头传承这一关键性的媒介,才获得农耕文化的影响,并得以发展。从而可知,这些新名词的定格,紧密相连其内容,严密顺从其逻辑,竟使吾人在理解这些新名词的含义时,顺着这个逻辑之藤,摸到了“农耕文化”这个瓜。
我查阅的这些问题,对某些学者来说,或许是极为常识的事,在我来说,却是一个新课题,对此,我确实是个小学生。因此,我又曾冷静下来,再阅读一些必读的书与一些刊物上的近人专论,也请教了多位历史学家和我的同行,又经过一些时间的琢磨,我深切地感到,对“农耕文化”的论述,在美术史研究上硬是少不了。
在历史上,农耕文化,是靠人们的记忆,靠口头表述与口头传承。它不是靠文字、靠经典来宣扬、传播。如民间剪纸艺术,那些原生态的本土剪纸家,相当一部分是农村不识字的老大伯、老大娘,可是他(她)们创作的剪纸艺术,不只是在技艺上精练,而是着实显示了“有文化者的悟性”,但是他(她)们被看做“粗人”,“没有文化”。其实,他(她)们有文化,即具有“农耕文化”,他(她)们受农耕文化熏陶,他们的文化由口头传承。
我国以农立国,以农业生产、农业经济为社会基础,历史上的上层建筑,有相当的部分是在广大农村的民俗生活中体现出来。它不只是反映在民间剪纸上,也包括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就民间美术来说,如民间年画,民间皮影,民间木雕、竹刻、石雕、泥塑以至西北的社火等等,无不受农耕文化的熏陶。民间美术的茁壮与成长,又丰富了农耕文化及其内涵。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中,都由于有着人们的智慧的付出,人在生活实践中得来的各种悟性灌注其中,所以使农耕文化,也就在我国久长的岁月中,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在历史上做出了它那特殊的贡献。中华民族所保留下来的民间习俗、岁时节令、生活规范、服饰烹调、娱乐歌舞乃至美好愿望,就是一份非常珍贵的、丰厚的、非物质的文化财产,这份财产基本上从属于农耕文化。那么,在吾人论述中国文化史、中国美术史之时,能忽略历史上的“农耕文化”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保护世界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我们国家也开始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国务院还特意为之发布文件。然而,这一切的意义当中也应该包括对农耕文化在历史上的影响作用的应有的重视,必须给农耕文化一个说法,在我国文化史、美术史的空间,必须有“农耕文化”的席位。
任何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同具体的生态环境和历史变迁直接相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和历史演变的特殊性,就会形成不同的文化特征,经过漫长的演化和冲撞,积淀成为今天的文化系统,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就是这样逐步形成、传承和发展的。它们有其自身内在特质和规律,通过人们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表现出来,显示着地域文化的博大和雄浑。本文以蒙古族和汉族为例,具体比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差异性。
特定的生态环境决定着特定的文化系统
(一)地理环境直接影响着文化系统
蒙古高原地处内陆半干旱的自然环境,疏松沙层广泛分布,使这里形成了干旱荒漠的景观,加之雨量奇缺,气候温差大,只能适宜多年生、旱生低温的草木植物生长,千百年来,生聚在这一地域的人们,因地理条件所限,不宜从事农耕,只能依赖游牧、狩猎等生产方式生存繁衍,并且逐步形成表现于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素质,融合为一个人们共同体——游牧民族。这里的居民以游牧生活为主,而游牧生活是一种粗犷而富于冒险的生活,恶劣的自然条件培养了他们极强的与自然搏斗的能力。他们衣皮被旃裘,食肉饮乳,居毡帐,乘坐骑,衣、食、住、行、用与牲畜须臾不可分离。正像农民依恋土地一样,牧民则离不开牲畜、草原。辽阔的草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在这块土地上曾经养育过匈奴、乌桓、鲜卑、突厥诸族,同样,它为蒙古族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提供了一个独特的、隔绝的历史地理环境。独特的生活环境,造就了独特的草原文化系统,作为草原骄子的蒙古民族深受环境的陶冶和启迪,在承载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系统的基础上,经过本民族长期的开拓和实践,创造出灿烂的富有草原色彩的语言、饮食、服饰、建筑、礼仪、祭祀、宗教等等游牧文明。
与这一地区相邻的是气候温和、地势平坦、雨量充沛的黄河流域。湿润的土地,适宜的气候宜于农作物大面积种植。这里则生息着以农耕为生的农业民族,他们生活在固定的土地上,培养了大量宜于种植的农作物,同时发展了养殖业、酿造业、手工业等等。由于农业生产对自然和气候的选择性很强,还有土壤的种类、水利资源、作物种类等,都会影响作物的种植和生产程序,农业民族正是依据这些因素,经过长期的摸索,形成了汉民族农业生产的耕作方式——以最初的“刀耕火种”、“轮作抛荒到精耕细作”,并且一代一代得到传承和发展,形成了异彩纷呈、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
(二)游牧经济与农业经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方式
关于印发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开幕式时间流程及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中、省驻庆各单位,组委会各专门工作机构:现将《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开幕式时间流程及实施细则》予以印发,望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〇九年九月一日
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开幕式时间流程及实施细则
按照市委发〔2009〕34号文件精神,现制定《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开幕式时间流程及实施细则》。本细则由组委会秘书处牵头实施,组委会其他专门工作机构、各相关部门配合。
一、开幕式主持人
开幕式会议主持人:庆阳市人民政府市长周强
现场播音员:李小刚乔亚萍(庆阳电视台)
现场英语翻译:孙育刚(人行庆阳中心支行)、王小燕(西峰职中)
二、时间、地点
时间:2009年9月21日上午8:00-9:40,迎宾演出,领导及嘉宾参观庆阳周祖农耕文化历史展、现代农业成果展、庆阳香包中国香道产品展、书画展等展览。上午9:40,现场播音员介绍庆阳市情和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及嘉宾。上午10:00,举行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开幕式会议。上午10:30,开幕式会议结束,开幕式文艺演出开始,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及嘉宾观看《农耕诗韵》文艺演出。上午11:00,开幕式文艺演出结束,出席开幕式的有关领导及嘉宾出席招商引资签约仪式。地点:庆阳市博物馆楼前
三、时间流程
7:00交通管制。公安执勤人员到位并清场。
7:40开幕式文艺演出演员到位。
8:00-9:40迎宾演出;领导、嘉宾入场并参观展览。参观结束后,领导和嘉宾在博物馆二楼贵宾休息室休息。
9:40现场播音员进行播音宣传,介绍庆阳市情和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主要活动安排,介绍出席开幕式的领导、来宾及主要媒体,宣读贺信、贺电(名单另附)。
9:55出席开幕式的主要领导及嘉宾代表在贵宾区就坐。
(出席开幕式的主要领导及嘉宾在礼仪人员的引领下在贵宾区依次就坐)。9:59现场播音员: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中共庆阳市委副书记、庆阳市人民政府市长周强同志主持开幕式。
〔现场翻译。周强登上主席台并在主持台就位。〕
10:00-10:06周强: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开幕式现在开始。首先请中共庆阳市委书记张智全同志致辞(以开幕式主持词为准)。
〔现场翻译。张智全登上主席台并在致辞台就位。〕
张智全致词。(3分钟)
〔现场分段翻译,3分钟〕
10:07-10:11周强:请农业部领导讲话。
〔现场翻译〕
农业部领导讲话。〔2分钟〕
〔现场分段翻译,2分钟〕
10:12-10:15周强:请文化部领导讲话。
〔现场翻译〕
文化部领导讲话。〔2分钟〕
〔现场分段翻译,2分钟〕
10:16-10:20周强:请甘肃省领导讲话。
〔现场翻译〕
甘肃省领导讲话。〔2分钟〕
〔现场分段翻译,2分钟〕
10:21-10:22周强:请全体起立,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现场翻译〕
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分钟〕
10:23-10:25周强:升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节旗,奏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节歌。
〔现场翻译〕
升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节旗,奏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节歌。〔2分钟〕10:26-10:28周强:请XXX、XXX为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节徽揭幕。〔现场翻译〕
为“节徽”揭幕的领导和嘉宾在礼仪人员的引导下登上主席台,为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节徽揭幕。〔2分钟〕
音响播放欢快乐曲,全体鼓掌。
10:29-10:30周强:请XXX宣布2009’中国(庆阳)农耕节开幕。〔现场翻译〕
莅会最高首长:我宣布,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开幕。〔1分钟〕〔现场翻译〕
“开幕”一词落音,观众鼓掌欢呼,演员互动,鸣放烟花礼炮。(1分钟)10:30周强: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开幕式会议到此结束,请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及嘉宾观看开幕式文艺演出(主席台上的领导由礼仪服务人员引导在嘉
宾区入座)。
〔现场翻译〕
10:31-11:00开幕式文艺演出《农耕诗韵》
11:00现场播音员: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演出到此结束,请出席开幕式的有关领导和嘉宾出席招商大会。
〔现场翻译〕
出席开幕式的有关领导及嘉宾在礼仪人员的引领下出席招商引资大会。
四、组织指挥
总 指 挥:刘秉宁
副总指挥:董建武李永洲杨广玉韩湘波冯光敏
杨 漪
执行指挥:任晓宁张寓鑫李怀良(开幕式会议总协调,流程控制、贵宾席布置、贵宾接待、主持人、播音、翻译衔接、氛围营造、鸣放礼花礼炮)孙澜洪徐惠琴范胜利(开幕式文艺演出)
张龙杰(贵宾礼仪服务)
王富强张宇峰(安全保卫及消防工作)布置
马海英白龙(媒体采访指挥、协调)
刘聪闫莲莲(医疗救护)
李应时刘海峰(场地水、电等保障服务)
五、有关工作及演职人员集结位置
1、主席台(舞台):在市博物馆门前台阶正前方,搭建主席台(舞台)。主席台(舞台)正中竖立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节徽,主席台(舞台)东侧设主持席,正中偏西侧设讲话致辞席。
2、贵宾区:在市博物馆门前广场。
3、指挥中心、播音台、音响控制台:在贵宾区东北侧。
4、开幕式文艺演出演职人员:7:40,所有演职人员在舞台后侧集结到位;8:00-9:40,在表演区表演迎宾歌舞;9:40开幕式会议开始前,从集结位置向演出位置集结,参加开幕式会议,10:30开始开幕式文艺演出。
5、医疗救护、电力应急、消防车辆:医疗救护车辆和医护人员、应急发电机组和电力保障专业人员及消防车辆和消防员在市博物馆楼前东侧集结待命。
6、旗杆及升旗台:在市博物馆门前广场西侧,建造升旗台。
7、礼花礼炮:在贵宾区前广场东西两侧。
8、停车场:领导及贵宾停车场设在南1-2路西段。
六、任务分解及工作要求:
1、指挥调度:由总指挥统一命令,各副总指挥各司其职,各执行指挥各负其责,组委会秘书处、接待处负责联络、协调。
2.场地布置、保洁:主席台(舞台)搭建、贵宾区布设、会场及贵宾区地毯铺设由组委会秘书处负责,必须在9月18日前完成,西峰区负责停车区划分,临时公厕搭建。负责人:任晓宁、孙澜洪。
3、贵宾礼仪服务:由组委会秘书处、接待处、庆阳宾馆负责。组委会秘书处负责场地总体协调、站位组织、分项准备、贵宾区席位安排及时间流程控制;接待处
负责给领导和贵宾发放出席开幕式会议请柬、领导和嘉宾接送等工作。贵宾礼仪服务由庆阳宾馆负责,包括贵宾休息室布置、陈设、礼仪服务以及引导领导、来宾就位,为领导来宾佩戴胸花,引领领导讲话、致辞、揭幕、用厕、退场等。贵宾休息室布置、陈设需在9月20日前完成。礼仪服务人员(20名),应提前培训,在9月21日上午8:00前在贵宾区西侧及贵宾休息室分别集结就位。负责人:韩湘波、任晓宁、张龙杰、张寓鑫、李怀良。
4、开幕式文艺演出:由西峰区负责。演职人员9月21日上午7:40在世纪大道南1—2路东口至市博物馆门前广场集结;8:00-9:40表演迎宾歌舞;9:40开幕式会议开始前,从表演区向舞台及演员候场区集结,参加开幕式会议。10:30开幕式文艺演出,演出活动按照组委会发〔2009〕16号《关于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演出方案的通知》的要求进行。负责人:冯光敏、孙澜洪、徐惠琴、范胜利。
5、现场氛围营造:由组委会秘书处负责,市博物馆北侧东西码头各悬挂竖型条幅30幅。开幕式主席台东西两侧及舞台台口、贵宾区前布置花坛,会场周围东、西、北侧悬挂大型升空气球。南1—2路东口南北两侧各布设节会宣传牌2面。负责人:任晓宁、张绪越。
6、礼花礼炮准备及鸣放:由组委会秘书处负责。烟花、礼炮应提前确定燃放位置、燃放形式,提前演练彩排。准备工作在9月21日8:00前就绪。负责人:张寓鑫、刘雯、张羿逢。
7、音响系统保障:由组委会秘书处负责。开幕式会议时,应保障主席台及播音台话筒正常使用。提前对开幕式所有播放乐曲进行编排并制作成光碟,9月21日7:30前仔细检查音源及功放工具,并调试到最佳状态备用。负责人:张寓鑫、张绪越。
8、场地电源保障:由组委会秘书处协调,市供电公司、移动庆阳分公司配合。提前准备就绪并提供服务。要制定应急预案,开幕式时应配备应急电源车,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在9月21日7:00前到位并随时待命。负责人:李应时、常步才。
9、场地治安、消防及观众秩序:由市公安局负责。9月15日前向组委会报送警力部署方案,并按照审定的方案进行警力部署。抽调的人员提前进行培训、分组,熟悉方案、场地。9月21日7:00在相关路段开始执勤。应急消防车应在9月21日7:00前进入集结位置待命。开幕式会议期间应布置警力,保证消防、急救等安全保障通道的畅通。负责人:王富强、张宇峰、宋耀辉。
10、领导、嘉宾、演职人员接送入场、车辆调配:由组委会接待处负责。接送车辆要提前做好保养清洁,确保车况良好,对驾驶人员提前组织培训,确保接送任务的完成。负责人:韩湘波、李怀良。
11、紧急救护:由市卫生局负责,要制定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开幕式配备救护车1台,并配备适当医护人员,准备充足的医疗器材和救治药品。在9月21日8:00前到位。负责人:刘聪、闫莲莲。
12、播音员、翻译协调:由组委会秘书处负责,市电视台配合。播音员、现场翻译的挑选、培训、演练工作须在9月18日前完成。9月21日8:00到位,开始播音。负责人:牛积仓、张寓鑫。
13、升旗礼兵:由市武警支队负责。选拔4名武警礼宾,提前训练演练,21日9:00前在升旗台集结。负责人:周林元、宋耀辉。
14、记者组织、新闻采访:由市委宣传部负责。发放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开幕式采访记者证,组织国内、外媒体记者对开幕式活动进行有序采访。负责人:马海英、牛积仓、白龙。
一.活动背景:
农耕生活养育了人类,农耕文明照耀了人类文明,随着国家城市化的扩张,特别是我们的家乡龙湾区城市化的极速推进,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剧变,那些曾与我们的祖辈相依为命的农耕用具都被无情的遗弃,当我们还没来得及认识并了解这些人类的恩人时,它们就已经悲痛的寿终正寝了。我们无法抗拒城市化的扩张,但我们有义务保留农耕印记,保留我们祖辈的深沉回忆,保留我们的农耕文明遗产。
对历史的漠然便是对社会的不负责,对恩人的淡忘便是对良心不负责,同学们,在我们对农耕生活出现理解断层的此时,我们必须抢救我们身边的农耕遗产,让我们的现在的孩子已经温二十五中的莘莘学子们虽然生活在温州的城乡结合部,但温州经济的迅猛发展,让我们的家长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生产,离土不离乡,纷纷加入到工业或商业的大军,离我们的农业也越来越远,农具的使用仅仅局限于爷爷奶奶辈的手里,更多的农具被遗落在角落里,而我们的孩子对农耕文化的认识出现了断层,对农耕文化是一种漠然与不解。近年来温州城市不断东扩,由瓯江时代向东海时代迈进,瑶溪也因此成为温州城市东扩的良好居住地和商业开发用地,东林、青山、瑶溪等村落不断大片被拆迁,被遗放在角落里的农具被不经意间挖掘出来,但又被有意的遗弃在断垣残壁里,因为它们的历史使命在这里已经完成,剩下的价值可以忽略不计,他们家归何处,面对此情此景,我们潸然泪下,农耕文化在城市东扩的喧嚣下迅速消失。为了寻味那点点农耕文化的印记,我们温二十五中开展了《品味农耕文化,寻找消逝农具》活动。
二.活动目的:
通过发动学生、家长、老师社区寻找、搜集、整理农具,促使学生体味农业生产的辛苦,提高学生的爱国爱乡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丰富学校的文化特色,也为学校校史馆的提供有力的内容支撑。
二.活动时间:2012年9月—2012年10月 三.组织设置:
组
长:林发星校长
副组长:陈美存副校长
杨安琪副校长
项光炬副校长
负责人:朱文统教科室主任 成员:社会组成员、全校班主任
四.活动步骤:
1.宣传: 撰写学生宣传单,每个学生一份;通过学校广播形式宣传;学校相关部门发动班主任在班级内宣传;社会组成员在社会课堂时间进行布置宣传;制作海报校内宣传。2.收集:
①轻便易携带的农具:由学生或家长把收集到的农具携带到学校先由班主任先接收登记,再由班主任通知小组负责人整理归档到储藏室,并做好登记。
②笨重大型不易携带的农具或有关信息:由学生在班主任处进行登记在册,学校将安排小组成员在某个时间进行专门的上门收集(安排的时间要提前通知学生)。
③社区的农具:学校将安排小组成员在某个时间进社区专门收集,耐心向村民说明用处和保存方法,可以进行适当的价格补偿(已经通过学生把宣传单带到社区,村民对学校收集农具有所耳闻)。
④教师提供相关农具或信息:直接提交到小组负责人处或进行登记。
3.整理保存:
对农具进行分门别类、清洗、保存,粘贴提供者姓名、时间、村名或班级,打印用处或使用说明,打印粘贴农民使用农具的照片,最终归入学校校使馆,供广大师生免费参观。
五.奖励措施:
被学校最终收集的农具,其所有者将获得荣誉证书;学校教师提供农具或有关信息者在周前会议进行表扬;部分被学校最终选取的农具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温州市第二十五中学
1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风格与农耕文化的吻合
1.1 农耕环境观与园林自然观吻合
在农耕文化的农事活动中, 对自然条件有极大的依赖性, 自然条件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农事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决定了人们对周围的自然环境特别敏感, 这在潜意识中使得人们开始关注人事活动应该注意与自然节奏相互合拍, 逐渐形成“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观念, 这种生存本质将人与自然相互联系, 人只是作为自然中微小的一个部分, 人应该效法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并形成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 指导人们行为。在园林艺术的建造中, 尽量选用自然之物, 如:木材、山水、植物、动物等, 以求能够真实原本的再现自然。将对大自然的概况和升华的园林艺术熔铸与园林艺术中, 园林艺术中常常会有小溪、河流, 在假山中有楼阁的映衬, 从而创作出小桥流水、一片祥和的自然风光, 使得园林从整体到布局都包含着较为浓郁的诗情画意, 达到自然山水与精神艺术的和谐统一。在自认和谐的融合中真实反映出了中国园林的艺术美。
除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 中国的农耕文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私有生产, 这一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使得中国传统园林包括私家园林都属于基本上的都是庭院的模式。这使得文人、士大夫在自己的园林中孤芳自赏、自我陶醉。古代庭院的私有性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园林在选址、布局方面的自由性, 基于园林建造的美观, 园林选址通常依山傍水, 在极小的尺度内酣畅淋漓的再现自然美, 它突破了狭隘的有限空间, 令人产生广袤的自然意境。
1.2 农耕生活观与园林田园风格吻合
古代园林的设计和使用的主要人群是文人、士大夫, 这一群体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及崇尚自然的生活情绪。因仕途道路的不顺畅, 生活面临的烦恼与失望, 让他们逐渐将感情寄托在园林的“清净”世界, 巧妙地将精耕细作所表现的“田园风光”广泛渗透于园林景观的创造中, 甚至延伸为造园风格中的主要意象和审美情趣。农耕闲情逸趣的生活观念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园林田园风格, 提倡这种风格的大部分是在宦海沉浮的官场中得不到精神满足的文人与士大夫, 他们想要忘却官场生活的尔虞我诈, 将生活寄情于园林艺术中。
农事是天下之根本, 古代历代帝王都提倡耕战, 下诏劝农, 鼓舞天下农夫勤于耕种, 对于皇家园林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劝耕重农的环境设计, 如颐和园如意庄主体建筑乐农轩, 崇尚农事;圆明园设有“北远山村”、“多稼如云”, 都是以农村为题材的造景。承德山庄的东南部, 地肥土厚, 清初曾开辟为农田, 瓜圃、桑麻千顷, 果实累累。这一中国古代传统的恋农情节都对园林农作产生重要的影响。
1.3 园林表现手法与农耕的农事思维相吻合
农耕的农事活动对自然及土地强烈依赖, 它要求人们必须适应自己的发展, 容不得过多的非分之想。先人总结的自然经验对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古人讲求“日求三餐, 夜求一宿”的生活需求, 这一原始的生活需求不具备科学性的思考, 但正是这种直观生存需要形成了人们的思维习惯及思维方式, 这一以自然经验为生活导向, “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感情与思想必须借助于外在事物进行形象的表达。这一思维方式的渗透, 创造出来极高的艺术思想与境界。园林艺术在此基础上, 为了满足人们的感官享受将无限的遐想熔铸到对园林的艺术追求中, 以期能够在其中窥探到历史的命运及人生的奥秘。我国的古典园林艺术具备较强的民族特色倾向, 对于古代文人而言, 在官场宦海沉浮之后都想回归自然、回归本真, 因此, 他们在对园林进行建筑时不可避免的会将自然融入其中, 他们或寄情山水, 托物言志, 以小见大, 都意在为自己今后的安贫乐道, 铸造世外桃源的生活。
农事活动遵循时间周而复始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先民总结出了与农事活动嬉戏相关的时间历法, 历法的出现直接地体现出华夏民族的农耕思想, 歧视后人周而复始的思维观念, 再加上人们“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 形成了中华华夏民族的保守思想, 可以看出, 我国的古典园林在建筑的过程中深受这一保守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最早出现在商朝甲骨文的记载中, 囿是一个方框圈围着3、4株草或树木, 象征园内草木繁盛之景, 方框表示周边有围墙, 植被用垣墙圈起来。秦汉以来, 无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还是寺庙园林都无一例外的建造围墙。从实际来看, 我国古代园林随着农业经济的嬗变经历了萌芽、生成、发展到全盛阶段, 园林艺术不断得以升华和发展。
在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中, 民众讲求付出就有收获的质朴品质及务实精神, 这种心理趋向在儒家学派的影响下不断的增强, 在中华民族的民众中根深蒂固, 演变成一种习惯和实践的准则。体现在古典的园林艺术中, 主要是对建筑材料的选择, 中国古典园林在建筑的过程中讲求“实”, 因而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多用木材和土石, 而以木材的利用最为突出。我国的古典园林中, 其建筑主体几乎都是用木架结构但对内墙外墙没有做硬性的规定。并且园林内部的建筑物运用了灵活及随意性, 将千姿百态外观形象融入其中, 获得与山水共融的世外桃源, 同时将建筑物空间与自然的整体空间进行融合, 形成与众不同的园林艺术美。
1.4 农耕科技观与园林保护观念吻合
在长期的农事活动中, 人们根据实践经验掌握了农作物的生长与栽培技术, 使我国种植业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一农耕文化体现在园林艺术中便是对园林中的绿化植物进行养护, 园林中的植物之所以能够营造出大自然的美感完全在于对植物的养护的到位。园林中植物类型、品种较多, 因此根据植物不同的生长需要和特定要求, 及时采取施肥、修剪、防治病虫害、灌水、中耕除草等技术措施。同时在植物养护的过程中还应对植物扦插、嫁接, 使之具有更良好的生长空间。在植物繁盛的园林中, 不可缺少动物的映衬。
中国园林动物起源于早期先民的狩猎活动, 在旧石器时代, 先民靠打猎来生存。并且古代对家畜实行的“野放”, 使之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觅食、野宿、野交。这一思想体现在园林中便是在园林中饲养动物, 最早在园林中饲养动物的是皇家园林, 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发明了原始农业, 在耕种饲养和采集的活动中, 人们依据长久以来的对动物观察的习惯经验, 将幼小的动物及没有捕猎的雏兽圈养起来, 出现了最早的驯养动物, 比较小的私家园林继承了这种动物饲养方式, 但是在实际的驯养过程中还依靠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动物进行饲养管理, 使得园林中的饲养的动物能够适应原始野生的特点, 古代先民的饲养动物的思想对园林艺术产生重要的影响。
2 农耕文化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2.1 中国神话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灵感首先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 在远古社会人类祖先借助神话来解释生活解释不了的自然现象, 中国园林中的仙境反映出古人的思维模式, 在中国古典园林之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史记·封禅记》记载, 继秦始皇之后, 汉武帝又在长安建宫内凿太液池, 池中仿海上三神山, 这一神话思想直接促使了我国的古典园林中“一池三山”手法的诞生, 这一手法的诞生对我国皇家园林的布局产生重要的现实意义, 既丰富了我国丰富的景观层次, 又能够在空旷平淡的无穷中幻化为更为无穷无尽的景观特色, 又能够显现出超凡脱俗的美感。在神话仙境的影响下, 中国古代历史上很多园林艺术运用到这一思想, 并且对园林的取名也颇具仙境意味, 进行空灵、缥缈的意味。
2.2 中国民俗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土民情。农民在辛勤的农业生产劳动中, 总是用实用的态度去审视周围的农耕世界, 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之下, 农民都迫切希望自己的家庭安康祥和, 所以在对园林建造的过程中会讲求风水、地理位置。风水理论是建立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思辨基础之上, 它包含了风水思想, 代表建筑领域中的一种吉祥文化。当前我国大多数的私家园林正门是东南朝向, 这主要是因为在风水思想中, 东南面为“青龙门”, 语寓意为财源滚滚。这些民俗都对中国古代园林的建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2.3 中国文化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几千年来的农耕文化孕育出较为深厚的农耕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直观性、象征性、经验性都长期的孕育在中国的艺术思维领域只能够, 而且还发挥着特殊的审美功能。我国的古典园林是在中国古典文化的滋养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国古典园林的建设大部分由文人采取, 他们在园林的建设过程中容易将园林与园林文学艺术相互结合, 并对我国园林美学的标准起到了推动作用, 中国读点园林多以山水画的意境为出发点, 在加以歌词诗赋, 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诗情画意, 中国文化对中国的古典园林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
3 结语
农耕文化对园林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发展, 是对农事活动进行的升华与总结, 并且还能够体现中国华夏民族的人民当时的生活水平。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作为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象征,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有着现实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侯振海, 赵凤兰.园林艺术及其规划实例[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2]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人文背景[J].中国园林, 2004 (9)
[3] 王军.农耕文化对古典园林的影响[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1)
[4] 陈健行.苏州园林[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0
[5] 张承安.中国园林艺术辞典[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4
记者周圆圆报道:由农业部主办,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覽馆承办的“中华农耕文化展”,将于3月2日在中国农业博物馆开幕。
据介绍,“中华农耕文化展”包括主题馆、专题馆两个部分。3月2日下午,还将召开“贯彻六中全会决定,弘扬农耕文化”为主题的“中国农耕文化研讨会”。
主题馆设在中国农业博物馆一号馆,展览面积3000平方米,展示内容分4个单元。
第一单元:综合展区。重点展示党和国家领导人,特别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同志在保护、传承和利用传统农耕文化方面的指示精神;展示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主要特征及其现代价值,以及我国在传承、保护、利用和弘扬传统农耕文化方面的概况。
第二单元:传统农耕文化重点类型展区。分别从精耕细作、传统农业技术、治水、物候与节气、农业生态、农产品加工、茶文化、蚕桑文化、古代农学思想与农书,以及民间艺术共十个部分,全面展示中华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
第三单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区。主要包括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及候选项目、中国169个历史文化名村和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3个部分。
第四单元: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展区。主要有秉承精耕细作、保障粮食安全,深化生态理念、促进永续发展,加快技术创新、转变生产方式,开发文化资源、拓展农业功能,传承民间工艺、繁荣乡村经济,弘扬乡土艺术、建设和谐农村等6个部分。
北京资源集团“4S养猪法”专家评审会举办
记者崔建玲报道:2月25日,由中国猪业研究中心主办的北京资源集团“猪业中关村”资源“4S养猪法”专家评审会举行,1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评审会。
资源“4S养猪法”是猪业中关村GPS养猪服务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猪业研究中心GPS养猪智库和北京资源集团技术研究院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数十名国内外顶尖级养猪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该养猪法由母猪(Sow)、系统营养(System nutrition)、护理师(Senior server)、安全(Security)四大模块组成,在猪业中关村GPS养猪“新理念、新技术、新服务”模式的引领下,通过科学化、系统化、创新化、实用化的流程、方法、工具,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精准养猪标准应用技术体系。
会上,专家组一致认为,资源“4S养猪法”抓住了中国养猪业最薄弱的环节,紧密结合中国猪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从源头上解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矛盾,符合国家近年来倡导的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要求,是中国养猪应用技术领域的一大突破性成果,尤其是资源“4S养猪法”实用性强,针对性强,简单而又管用,可以在全国规模猪场示范推广。
【农耕文化博物馆】推荐阅读:
传承农耕文化实施方案11-21
七年级历史上册《原始的农耕生活》复习学案06-21
茶文化博物馆10-04
参观中国文化博物馆10-06
酒文化博物馆设计07-15
企业文化儒家文化12-02
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11-20
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11-20
旅游文化历史文化05-24
文化生活1体味文化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