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运行管理制度(共8篇)
双重预防体系运行管理制度
二〇一八年七月
双重预防体系运行管理制度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落实双重预防体系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责任制,确保双重预防体系有效运行,经矿研究决定,特制订郑宏康辉(新密)有限公司双重预防体系运行管理制度:
一、总体工作要求:危险源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实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明确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促使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积极主动进行隐患排查治理,实现消除各类事故隐患,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夯实安全基础。
二、加强组织领导:为做好双重预防体系工作,特成立双重预防体系领导小组
组 长:高万义
副组长:王 兴 闫海丰 李文凡 张长法 王松峰 成 员:芦尉科 刘战玉 李书文 刘万军 岳冠军
王世友 王顺安 顾永奎 罗治才 朱振松
秦学立 钱国军 穆庆海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科,王兴(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日常管理工作。
三、岗位责任:
矿长:是矿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全面负责矿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分管副矿长: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风险点排查、隐患治理工作和监督措施的落实。
专门工作办公室负责双重预防体系工作,负责全过程监督执 行。
业务科室负责人:负责本专业内的双重预防体系工作,负责督促本专业范围内各区队双重预防体系的排查、治理工作。
业务科室专业负责人:负责本专业内的双重预防体系工作和有关措施的制定、监督实施。
四、双重预防体系工作职责:
(1)顶板:由分管生产副矿长、生产副总工程师、生产技术科、采煤队、掘进队负责。
(2)通防:由总工程师、通风副总工程师、通风科负责。(3)机电运输:由分管机电副矿长、机电副总工程师、机电科、机运队负责。
(4)地测防治水:由总工程师、地测副总工程师、地测科负责。
(5)其它:由分管副矿长、总工程师负责安排责任单位。
五、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措施
影响我矿安全生产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有:瓦斯、煤尘、水、火、顶板以及提升运输等事故,下面对可能发生各种事故的自然条件、原因及地点进行详细分析:
(一)可能发生瓦斯、煤尘事故的自然条件、原因及地点。
1、采面因通风不畅造成瓦斯大量积聚或在煤层厚度变化地带瓦斯大量涌出遇火时;
2、局部地区瓦斯超限,由于空班漏检或仪器失灵遇火时;
3、掘进工作面因局部通风质量差,风量不足造成瓦斯积聚遇火时;
4、掘进工作面因未执行风电、瓦斯电闭锁,因停电造成瓦 斯积聚遇火时;
5、巷道相向贯通掘进相距20米,停止一端,停风造成瓦斯积聚 遇火时;
6、局部巷道风速过低造成瓦斯积聚遇火时;
7、没有严格执行措施,瓦斯积聚遇火时;
8、串联通风无严格执行措施,瓦斯积聚遇火时;
9、维修巷道、机电设备,瓦斯聚积带电作业产生火花时;
10、电气设备接地系统不健全或检漏设施失灵在瓦斯聚积地点,漏电产生火花时;
11、在瓦斯聚积地区,打开或修理矿灯出现火花时。
(二)可能发生火灾事故的原因和地点
1、采空区和废巷内留有大量浮煤或废坑木,遇老空封闭不严造成微量漏风引起自然火灾;
2、电气焊时防护措施不得力或未严格执行措施引起火灾;
3、井口生火、电气焊、使用电炉、大灯炮取暖等引起火灾;
4、电器设备如:电缆、开关、变压器、接线盒、电机、放炮母线等超负荷运行、短路、失爆等引起火灾;
5、转动机械缺油,磨擦等引起火灾
6、井下采区变电所变压器严重缺油超负荷运行引起火灾;
7、井口检身制度不严,人员带火种入井引起火灾;
8、木料场管理不善,人员带火种进入引起火灾;
(三)可能发生水灾事故的原因和地点
1、由于地质资料不清在大断层附近出现小断层导水或所留保护煤柱偏小;
2、采掘工作面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煤层直接底直接覆盖于 灰岩之上或隔水层较薄时;
3、掘进工作面在进至边界时无及时停止前进,致使保安煤柱减少时;
4、在雨季、地面洪水通过采动裂隙灌入井下时;
5、井下排水系统及备用系统发生严重故障,不能及时排水时;
6、因高压停电时间过长或供电系统发生严重故障致使主排水系统不能工作时;
7、邻近矿井违反开采范围越界开采,致使其老空水窜入本矿井内时;
8、沿空掘进巷道掘至可能有老空水时;
(四)可能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和地点
1、掘进工作面的支架没有按照作业规程及时架设或者架设质量达不到质量标准,遇压力时;
2、在采掘工作面使用或者更换不合格金属支架,又未及时处理时;
3、掘进工作面无按照作业规程施工,空顶距超过规程规定,以及无架棚空顶时间过长时;
4、采掘工作面过老巷或遇地质变化,采取措施不得力时;
5、半煤岩巷掘进,当煤在顶部,下部岩石较硬,未及时进行超前支护时;
6、调整巷道未用临时支护时;
7、各巷道的交岔点往往压力较大,支护材料长期失修时;
8、回采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压力较大而措施又不得力时;
9、采煤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达不到规定,支架未按规程要求架设时;
10、回采工作面在采煤过程中,未进行超前支护或备用荆笆、椽子不足时;
11、在回收工作面上下辅巷的支柱而未打临时支柱时;
12、端头支护无按作业规程要求进行操作时。
(五)、机电提升运输存在的风险分析、评估
1、井下空间狭小,环境比较潮湿,有些地段还有淋水、粉尘等影响,电气设备、电缆绝缘性能易受影响而降低;
2、由受外部作用力影响,电气设备、电缆易受损伤,电气设备易发生漏电现象;
3、矿井供电系统各项保护不完善、对矿井电气设施或设备管理不善等,有可能发生电气事故或因电气事故导致其他重大事故;
4、没有可靠安全防护措施,一旦人体触及,就会造成触电事故;
5、电工违章带电作业、作业人员违章搬迁带电设备以及入井人员意外触及带电设备均是常见触电事故之一;
6、胶带运输易造成胶带运输机胶带着火事故、胶带运输机伤人事故、断带事故和跑偏事故;
7、立井提升伤害事故主要形式是坠罐、墩罐、坠井等。
8、提升机保护装置不全或失灵,司机操作失误,过速、过卷造成事故;
9、违反斜巷轨道运输安全规定,行车又行人,发生撞人事故;
10、未按规定安装防跑车和跑车防护装置,发生跑车后不能有效地拦挡,撞坏车辆和支护,伤及人员;
11、轨型不满足要求,道床积水、泥泞、道渣缺失、撒煤、巷道堆积杂物,造成矿车倾覆事故;
12、未按规定固定绞车,造成绞车在牵引时移位甚至被拉翻,发生事故。
13、倾斜井巷,未按规定装设防跑车和跑车防护装置,发生跑车事故。
14、未按规定使用防脱销、保险绳,断绳、跳销,发生跑车事故。
15、轨道质量差,轨型不满足要求,矿车偏载、超高、超宽、超重,发生行车事故。
16、绞车道声、光信号装置不全,信号把钩工与绞车司机配合不好,司机误操作发生事故。
六、管理体系:重大危险源排查与治理实行闭合管理的体系(即:排查、治理、检查、验收)。每月由矿长组织召开一次重大危险源排查;将排查结果在调度会公示并组基层区(队)认真组织学习,并在隐患公示栏公示。
七、责任追究规定:
1、矿长每月必须召开一次双重预防体系工作会议,对排查出的重大危险源,分专业明确治理单位和责任人,限定治理期限。
2、因重大危险源排查汇报不及时、治理不及时、整改措施落实不及时造成的非人身事故的责任者,除事故分析的责任处罚外,同时按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对责任人进行处罚。
3、因重大危险源排查汇报不及时、治理不及时、整改措施 落实不及时造成的人身事故责任者,除事故分析的责任处罚,情节严重的将依据法律、法规追究其刑事责任。
4、双重预防体系各级管理人员要认真落实重大危险源的分级管控和整改,对生产期间出现的隐患要先治理后施工,不排除不能生产。
5、重大危险源在治理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明确项目负责人,在人员和物资的落实上要首先满足危险源治理的需要,保证工程按期完成。
(试行)
第一条 为规范和指导煤矿企业(含煤炭为非主营业务的企业)和煤矿(包括生产、新建、改扩建、资源整合煤矿)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一步加强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构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防范事故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煤矿企业和煤矿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
(二)事故隐患分级管控标准和机制;
(三)风险预控和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记录报告、安全监控、督办验收等工作机制;
(四)信息管理体系;
(五)资金保障、通报监督、教育培训、考核奖惩等保障制度。第三条 煤矿企业和煤矿应当建立健全从主要负责人(包括一些煤矿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下同)到每位作业人员,覆盖各部门、各单位、各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明确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统一组织领导和协调指挥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明确本单位负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记录、上报和督办、验收等工作的责任部门。
将所属煤矿整体对外承包或托管的煤矿企业,应当在签订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承包(托管)合同中约定本企业和承包(承托)单位在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面的责任,督促承包(承托)单位按规定定期组织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第四条 煤矿企业和煤矿应当建立事故隐患分级管控机制,根据事故隐患的影响范围、危害程度和治理难度等制定本企业(煤矿)的事故隐患分级标准,明确负责不同等级事故隐患的治理、督办和验收等工作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
第五条 煤矿应当建立预防事故隐患产生的工作机制,在采掘活动开始前和安全条件、生产系统、设施设备等发生较大变化时,组织安全、生产和技术等部门对涉及到的作业场所、工艺环节、设施设备、岗位人员等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辨识,识别可能导致事故隐患产生的危险因素,并进行汇总分类和危险程度评估,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分解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和每个作业人员,预防事故隐患产生。
第六条 煤矿企业和煤矿应当按照日常排查和定期排查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机制,及时发现生产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事故隐患:
(一)煤矿作业人员应当在开始作业前对本岗位危险因素进行一次安全确认,并在作业过程中随时排查事故隐患;
(二)煤矿的生产组织单位(区、队)应当每天安排管理、技术和安全等人员进行巡检,对作业区域开展事故隐患排查;
(三)煤矿应当组织安全、生产、技术等职能部门和相关的专业部门每旬至少开展一次覆盖生产各系统和各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
(四)煤矿企业应当组织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等职能部门定期开展覆盖各运营煤矿的事故隐患排查。
发现重大事故隐患时,要立即停止受威胁区域内所有作业活动、撤出作业人员。第七条 煤矿企业和煤矿应当建立事故隐患记录报告工作机制,及时记录排查发现的事故隐患,并逐级上报本企业相关部门。
第八条 煤矿应当建立依据事故隐患的等级实施分级治理的工作机制。对于有条件立即治理的事故隐患,在采取措施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事故隐患治理责任单位应当及时治理;对于难以采取有效措施立即治理的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治理责任单位应当及时制定治理方案,限期完成治理;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当由煤矿或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治理方案。
制定的隐患治理方案必须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
第九条 煤矿企业和煤矿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治理分级督办、分级验收机制,依据排查出的事故隐患等级在其治理过程中实施分级跟踪督办,对不能按规定时限完成治理的事故隐患,及时提高督办层级、发出提级督办警示,加大治理的督促力度。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后,相应的验收责任单位应当及时对事故隐患治理结果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解除督办、予以销号。
对于企业主动上报并按规定停产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并经本企业验收责任单位验收合格、确认达到安全生产条件的,可自行恢复生产,同时及时报告负责督办的部门。对于有关单位实施督办的其他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后,应当书面报请负责督办的单位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
第十条 煤矿应当制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的安全保护措施,严防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治理前无法保证安全或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出现险情时,应撤离危险区域作业人员,并设置警示标志。
对于短期内无法彻底治理的事故隐患,应当及时组织对其危险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监控和防护措施,确保安全。
第十一条
煤矿必须建立防范强降雨、洪水、大风和雷电等自然灾害引发煤矿水害、断电等事故的工作机制,制定针对性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加强预警,一旦出现险情要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作业人员。
发现周边其他单位对本单位安全生产造成威胁时,煤矿企业应当向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报告并请求协调解决,同时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加强监测;自身生产活动对相邻矿井造成安全威胁时,煤矿企业应当及时向受到威胁的矿井通报,并制定有效措施予以排除。
第十二条
煤矿企业和煤矿应当建立事故隐患统计分析和汇总建档工作制度,定期对事故隐患和治理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发现安全生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出现的普遍性、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研究制定预防性措施;并及时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督办、验收过程中形成的电子信息、纸质信息归档立卷。
煤矿企业和煤矿应当建设具备事故隐患内容记录、治理过程跟踪、统计分析、逾期警示、信息上报等功能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实现对事故隐患从排查发现到治理完成销号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应当接入煤矿调度中心(生产信息平台),并确保事故隐患记录无法被篡改或删除。
第十三条
煤矿企业和煤矿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排查资金保障机制,根据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安排,每年在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中留设专项资金,专门用于隐患排查治理。
第十四条
煤矿企业和煤矿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宣传教育制度,采取多种方式宣传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和工作要求,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能力建设纳入职工日常培训范围,并根据不同岗位开展针对性培训,提高全体从业人员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能力。
第十五条
煤矿企业和煤矿应当及时向从业人员通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在煤矿井口显著位置公告,一般事故隐患可以在涉及的区(队)办公区域公告或在班前会上通报;事故隐患公告必须包括隐患主要内容、治理时限和责任人员等内容,重大事故隐患公告还应标明停产停工范围。
第十六条
煤矿企业和煤矿应当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在井口和信息发布栏等醒目位置公布事故隐患举报电话,接受职工和社会监督。对于经核实的事故隐患举报,应奖励举报人。
第十七条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
为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精神和节点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根据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要求,成立机制建设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和分工具体如下:
1、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组长:张广彬(副总经理)
副组长:赵玉昌(副总经理)、张奉东 成员:孙中奎、李建、贾广秋、朱现节、张腾
2、成员分工
组长张广彬(副总经理)负责两个体系建设的统筹、领导和与上级部门的联系、协调及调度工作进度。
副组长赵玉昌(副总经理)负责本公司内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和调度工作;张奉东同志负责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有关报表、数据的草拟、准备和基层车间的指导工作。
成员孙中奎、李建负责组织对全体员工的教育培训和有关数据建档及统计上报工作;贾广秋、朱现节、张腾负责生产车间的风险筛选和隐患排查的基础数据统计、组织领导工作。
3、时间安排
16月30日前完成组织机构的建立、宣传发动、风险点普查和初步档案建○立工作。
27月15日前完成风险点评估及相应管控措施的确定工作。○37月25日前完成电子表格档案建立及上报工作。○
山东大华机械有限公司
双重预防体系基础知识问答
1、双重预防体系含有哪几个体系的内容?
答: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就是双重预防体系。
2、什么是危险源?
答: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即是危险源。比如(危险源----就是老虎,管控措施---就是笼子,笼子坏了----就是隐患。)
3、什么是风险管控措施?管控措施有哪些?
答:风险控制措施是指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风险采取的相应的控制方法和手段:即是风险管控措施。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合理性。
控制措施包括:
1、工程技术措施、2、管理措施、3、培训教育措施、4、个体防护措施、5、应急处置措施。
4、什么是风险点?
答: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比如(关着老虎---的笼子)就是风险点!比如(关着多个老虎-的笼子,就是多个危险源的风险点)。
5、什么是分级管控?
答: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6、什么是隐患?
答:我们通常所说的隐患是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引自《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 号)。形象的说:(关老虎的笼子坏了)就是隐患。
7、事故隐患分哪两级?
答:(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可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其中: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对重大隐患,相关行业可制定重大事故隐患目录。
8、确定重大隐患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确定重大隐患应遵循以下原则(暂定):
①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的; ②涉及重大危险源、重要装置的;
③涉及多人滞留,暴露10 人以上的(管道30 人以上)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整改的; ⑤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⑥市级以上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认定为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
9、事故隐患分哪两类?
答:基础管理类隐患和现场管理类隐患。
10、风险分为哪几个级别?分别用什么颜色表示?
答:
1、重大风险、2、较大风险、3、一般风险和
4、低风险。
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
11、你所操作的岗位风险点名称?即(设备风险告知卡内容)答:11-----1风险点导致的后果(容易发生哪类事故)是什么? 11-----2风险点造成事故和后果的危险因素是什么? 11-----3风险点管控措施有哪些?
11-----4风险点发生事故后应急措施有哪些?
12、车间、科室如何开展风险点排查与辨识?
答:全员参与,基层辨识、--评价(班组),上级指导、--审核(车间、厂、公司逐级指导与审核)
13、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
答:风险分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层级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防控措施。
14、如何进行隐患排查? 答: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根据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开展隐患排查,隐患治理、验收、建立隐患排查记录、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15、如何进行隐患治理?
答: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实施隐患治理、治理情况反馈、验收等环节。
16、本岗位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应履行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答:——主要负责人职责。公司主要负责人(总经理对公司进行实际控制的其他人员)是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制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度、督导和考核;为体系建设工作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负责组织对公司一级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汇总、协调、监督管理。
——分管安全负责人职责。公司分管安全负责人(分管安全副厂长)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工作的责任人。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确定工作的监督管理;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具体负责对公司一级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汇总、协调、监督管理;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
——安全科职责。公司安全科负责起草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有关体系文件;协调和调度各专业工作 组分工开展情况;负责本方案的组织实施、指导和监督检查;负责组织对公司风险结果评审;具体负责对二级以上(含二级)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汇总、协调、监督管理。
——财务科职责。公司财务科负责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以确保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实施与运行;监督经费的使用和落实情况。
——车间、科室职责。公司安全、设备、技术、电气、工程等专业管理部门按专业职责,负责本部门及专业职责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协调指导;具体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对
三级以上(含三级)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汇总、协调、监督管理。
——生产部门职责。公司生产科(品管科)、生产车间负责本部门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组织、协调,并及时更新;对管辖范围所有直接作业、操作岗位、关键装置与重点部位进行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全体员工积极参与风险识别与评价;各车间、科室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
——重要岗位人员(电工、叉车操作工)及员工职责。
XXX 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双重预防机制 工作 方案 XXX 有限公司
依据《中**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XX)32 号)《国*院安*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 号)等文件、《粮库安全生产守则》、《粮油安全储存守则》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编制的《黑龙江省企业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操作指南》(试行),结合我公司安全生产实际,编制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尽快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制度和规范实现公司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形成单位监管有效、部门责任落实、职工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提升公司安全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强基础。
二、工作任务
(一)着力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1、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按照有关制度和规范,针对我公司的类型和特点,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全面开展安全
风险辨识。公司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承担双重预防机制的建立、实施、完善工作,并提供必要的人、财、物保障。
2、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我公司要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综合考虑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对安全风险的种类、数量和状况登记建档。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其中,重大安全风险应填写清单、汇总造册。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公司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 “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3、有效管控安全风险。要针对本公司安全风险特点,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要通过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手段、实施安全防护、设臵监控设施等措施,达到回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的目的。要对安全风险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逐一落实主任、副主任、部门负责人、班组长、职工的管控责任,尤其要强化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岗位的管控。公司要高度关注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4、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我公司要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并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全体职工都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要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位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
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位置明显警示标志,标明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
5、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风险管控措施失效或弱化极易形成隐患,酿成事故。我公司要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观念,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将隐患排查治理清责任分工逐一分解落实,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隐患,尤其要强化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对于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再向上级部门报告的同时,制定并实施严格的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实现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改自报的闭环管理。
(二)健全完善双重预防机制的监管体系
1、实施分级安全监管。我公司要认真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结合公司风险辨识和评估结果以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组织对公司安全状况进行整体评估,确定公司整体安全风险等级,推行公司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对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和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的,要严格问责追责。
2、有效管控安全风险。我公司要组织安全风险全面辨识和评估,根据风险分布情况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并结合发现重大安全风险情况,汇总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区域“红
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对不同等级的安全风险, 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实行差异化管理;对高风险等级区域, 要实施重点监控,加强监督检查,有效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
3、强化厂区安全保障。我公司要运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预警,建立完善覆盖公司各环节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强化建筑、电器线路、消防器材和周边治安状况的安全风险管控。定期排查安全风险点、危险源,落实管控措施,构建立体式的厂区安全防范体系。提高人防、物防、技防、消防安全配置标准,加强设施日常检测维护保养。完善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监管。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应急响应体制机制,优化应急队伍、应急资源配备,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厂区应急保障水平。
三、组织机构
成立工作推进领导组和园安委办指导组
组
长:XXX
成员:XX、XXX
领导组办公室主要负责:工作任务安排督办、信息上传下达、进展情况通报和工作保障等。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按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是遏止重特大事故的有效措施,是提升粮食行业本质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是提升公司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重要性、紧迫性,统一思想,加强学习,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公司的要求上来,提高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领导。各部门要成立工作组,把此项工作摆在首位,各部门负责人要亲自安排部署、亲自摸排评定,亲自督办落实,做到领导责任到位,问题督导到位,协调落实到位,后勤保障到位。
(三)任务到人。方案涉及的多项步骤,要按照分管领导、部门科室、责任人逐一落实到位。要高标准、严要求、真落实,建立领导组、指导组高效运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机制,确保工作到位,任务到岗,责任到人。
(A卷)
姓名
车间
岗位
日期
成绩
一、填空题(20×1分)
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组合。
2、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或者LEC法)、(作业危害分析法或者JHA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或者HAZOP法、风险程度分析方法或者MES法、事故树方法或者FTA法、道化学公司法或者DOW法)。
备注:能够写出任意三个风险评价方法即可。
4、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风险分级的目的是为(确定风险管控的优先顺序)。
5、省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红色)级别最高,企业原5级划分标准可参照进行调整。
6、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⑴可行性;⑵(安全性);⑶(可靠性)。
7、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8、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可一般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9、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企业对事故隐患信息应建档管理。
10、根据《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303号)第三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整顿,可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单项选择题(10×2分)
1、()是风险管控的基础。(C)
(A)风险分析
(B)风险评价
(C)排查风险点
(D)风险分级
2、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以下几种。(B)
(A)人的因素、物的因素
(B)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C)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管理因素(D)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
3、()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A)
(A)企业
(B)中介机构(C)安监部门
(D)主要负责人 4、1级风险(红色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D)(A)无需立即整改,可以继续作业。
(B)必须立即整改,可以继续作业。
(C)制定整改计划后,可以继续作业。(D)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
5、各企业的风险评价准则具体内容应。(D)(A)统一
(B)同行业应统一
(C)由各部门自己确定,无需统一(D)与企业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有关
6、山东省省风险分级暂定为“(A)”四级 A、红、橙、黄、蓝
B、红、橙、黄、绿
C、红、黄、蓝、绿
D、红、黄、蓝、绿
7、()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B)(A)事故控制
(B)风险管理(C)隐患排查
(D)安全培训
8、工作危害分析法能够全面地分析出()所有可能的风险,并针对可能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A)
(A)作业活动
(B)设备设施(C)安全设施
(D)工艺操作
9、当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得出企业风险的危险性分值大于()时,属于显著危险,需要整改。(A)
(A)70
(B)160(C)320(D)50
10、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属于(B)机制。(A)职业健康安全管理(B)双重预防(C)标准化运行(D)安全管理
三、多项选择题(10×4分,答不全者得2分,答错全扣,无倒扣分)
1、各市、县(市、区)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广泛发动企业,全方位、全过程排查本单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包括生产系统、设备设施、输送管线、操作行为、矿山采空区、施工场所、()等方面存在的风险。(ABCD)
A、城市垃圾堆场
B、安全管理
C、环境条件
D职业健康
2、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包括以下几个阶段(ABC)。A、危险源识别 B、风险评价 C、风险管控 D、风险培训。
3、进行工作危害分析(JHA法)应按照以下步骤实施。(ABCD)A、确定工作危害分析的生产场所和区域,进行工序(包括辅助设施作业活动分析)划分。
B、对每个工序进行工作内容分析,确定每进行一项工作内容可能存在的危害类型。C、确认已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中还存在的缺陷和还未采取的控制措施,并提出相应的补偿措施。
D、针对工作危害分析结果中属于重大风险的项目,或者存在重大控制措施缺陷的,制定企业的目标和管理方案,并加以实施,从而实现保障安全生产的目的。
4、以下各种措施哪几种属于管理措施?(AB)
A、安全培训 B、制定操作规程 C、对产生或导致危害的设施或场所进行密闭 D设置危险及有毒企业的排放口
5、目前,针对企业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途径包括。(ABCD)A、政府聘请安全专家 B、政府购买社会服务 C、规模以上企业自主实施 D当地安监站
6、隐患排查依据主要有(ABC)。
A、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B、技术标准
C、事故教训经验总结 D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
7、隐患排查方式主要有(ABCDE)。
A、综合检查
B专业检查
C节假日检查
D四季检查 E 日常检查
8、发生事故的根本症结是(ABCDE)。
A、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 B安全过程管理不系统
C不执行规章制度
D企业缺乏安全管理专业人才
E企业自主安全培训薄弱
9、企业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ABCDE)
A、场所 B、环境
C、人员
D、设备设施
E、活动
10、企业通过“两体系”建设应完成以下成果。(ABCDE)
A编制两体系实施指南
B、制定“两体系”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C、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汇总表
D、危险源辨识清单
三、判断题(10×2分)
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小,而后果严重,则风险很小。(×)。
2、危险源一定会演变成事故隐患。(×)
3、企业应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4、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由以风险为重点向以事故为重点的转变。(×)
5、企业了解自身存在的风险即可,无须将风险点的有关信息及应急处置措施告知相邻企业单位。(×)
6、属地监管部门要将企业备案的“一企一册”中的1、2级风险点作为重大风险点进行管控(√)7、5级风险(蓝色风险):绝对安全。(×)8、3级风险(黄色风险):中度(显著)危险,无需控制整改,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
9、企业通过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将风险降低到自认为可以,无需验证。(×)
为加强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安全风险的管控措施,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根据上级部门《关于推进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在太原市文湃苑小区3#楼项目部施工现场范围内推行双重预防机制,现结合太原市文湃苑小区3#楼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思路
坚持源头管控、标本兼治,通过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及时治理风险管控过程出现的缺失、漏洞及失效环节等形成的事故隐患,实现把风险管控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消除在事故发生前面,有效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防控能力,夯实遏制较大以上的安全事故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全面推行隐患排查治理、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识别分析生产作业区域的安全风险,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加强隐患排查力度,实现双重预防机制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实现闭环管理,切实加强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工作,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20年9月—10月
1、成立双重预防机制推进小组。
组长:张杰
副组长:林元宏
组员:黄华
周孝富
牟顺意
陈德强
刘月娥
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定双重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实施内容、工作要求及督促各单位建设工作。
小组成员根据自身专业特点,负责对应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
各单位是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具体实施单位,根据总实施方案,牵头组织开展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由单位负责人督促工作进度
双重预防机制推进小组成员及职责表
职
务
姓
名
职责分工
联系电话
组
长
张
杰
主持全面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实施内容,督促各单位建设工作
***
副组长
林元宏
负责牵头组织开展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督促工作进度
***
组
员
陈德强
负责施工现场生产安全后勤材料保障
***
组
员
黄
华
负责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排查和记录,落实整改责任人,督促整改
***
组
员
牟顺意
施工现场质量巡查监督,并如实记录
***
组
员
周孝富
施工现场技术指导并监督
***
组
员
刘月娥
现场资料搜集整理
199351427782、开展全员培训。
对全体人员开展关于风险管控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等内容的培训,掌握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相关知识、具备参与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的基本能力。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其具备辨别工作场所的危害与风险、并将相关知识和理念传播给全体员工的能力,确保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二)风险评估阶段2020年9月—12月
1、合理划分风险单元。
各施工班组根据本班组的生产工艺流程或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等划分风险辨识和评估单元,其中岗位单元是风险评估的最基本单元。在划分作业活动时,要特别注意设备检修、调试,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是否按照规定进行操作、佩戴。
2、全面辨识各类风险。
发动全体人员围绕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业环境的缺陷和安全管理上的缺陷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辨识。
3、开展风险评估分级。
在全面辨识安全风险的基础上,要认真分析风险导致事故的条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采用LEC评价方法,通过定性或定量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每一项安全风险的等级。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级风险四级,分别采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
4、制定风险管控措施。
针对辨识出的每一项安全风险,从技术、管理、制度、应急等方面综合考虑,通过消除、终止、替代、隔离等措施消减或采用管理和监控手段管控风险,确保每一项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三)风险管控阶段2020年9月开始
1、实施风险分级管控。
明确各等级风险管控责任人,明确各责任人管理职责。要重点关注和管控较大以上安全风险,确保管控措施落实到位,有效遏制较大事故。
2强化检查督促落实。
项目部对各单位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和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项风险管控措施落到实处。
3、加强变更风险管控。
凡是生产工艺流程、关键设备、设施等出现变化,要重新开展全面的风险辨识,完善风险管控措施。凡是组长机构发生变化,要对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等管理制度、责任体系重新制定并完善。凡是发生伤亡事故,一律要对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运行情况重新评估,针对事故原因修订完善双重预防机制的各个环节。
4、开展公示教育。
根据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情况,建立安全风险清单,绘制安全风险四色图。进一步修订完善安全操作规程或作用指导书,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设施工安全风险公告栏,公示安全风险分布图,制作岗位危险因素告知卡,标明岗位安全操作要点、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别、管控措施及应急措施等内容,便于施工人员随时进行安全风险确认,指导员工安全规范操作。
(四)深化隐患排查治理2020年9月开始
1、编制隐患排查清单。
各单位针对每一风险装订符合实际的风险防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相统一的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
2实施隐患排查治理。
按照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办法,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实施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治理、验收等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
3隐患排查治理公示。
对每次排查出的隐患治理情况进行公示。
四、工作要求
(一)思想高度重视。
项目部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周密安排部署,明确专人负责,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二)强化宣传培训。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班组长及员工开展风险管理知识、危险因素辨识方法、风险评估方法等内容培训,提升风险管控意识和能力。(三)督促工作进度。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各项任务负责人,完成期限。四川明昊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太原市文湃苑小区3#楼项目部
(二)单位: 姓名: 成绩: 日期: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计23分)
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精准监管、、科学预防。
2、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将风险分为1、2、3、4、5级其中 级最危险。
3、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 和 的组合。
4、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5、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6、“ ”和“ ”这两个工作原是“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的两个子环节。7、2017年1月18日公布,5月1日正式实施的《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 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
8、风险伴随的、、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9、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场所、、以及在特定部位、、场所、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部位等总称。
10、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分别是、、和。
11、风险辨识是识别 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12、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
13、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根据
划分等级。风险分级的目的是为。
14、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级别最高,企业原5级划分标准可参照进行调整。
15、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可行性、、。
16、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和。
17、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治理和 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可一般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18、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治理目标、、、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企业对事故隐患信息应建档管理。
19、根据《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303号)第三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 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整顿,可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20、一般事故隐患是指 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并经过一定时间 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 的隐患。
二、选择题(每题0.5分,共12.5分)
1、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分为()
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 B.车间、班组、岗位 C.班组、岗位
2、企业要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标准和清单。
A.考核依据 B.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C.领导带班
3、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的核心。
A.检查 B.领导 C.风险分级管控
4、危险源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
A.物理实体 B.车间 C.班组
21、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
,应当全部或局部
5、危险源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
A.危险源 B.作业行为 C.隐患
6、危险源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二部分。
A.作业环境的状态 B.高空作业 C.动火作业
7、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分级从方便推广和使用角度,可采用()评价法。A.班前会 B.班后会 C.风险矩阵评价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8、根据危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用颜色进行分类:()。
A.红色 B.黑色 C.白色
9、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工程控制措施包括()
A.班前会教育 B.消除或减弱危害 C.操作规程
10、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应急控制包括()
A.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 B.班前会 C.班后会
11、风险信息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和()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A.基层单位、责任人 B.所在单位、责任人 C.责任单位、责任人 D.各级单位、责任人
12、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四个阶段包括危险源识别、危险源分级、风险控制、()
A.效果验证 B.效果验证与更新 C.效果评价 D.效果验证与评价
13、制定风险评价准则,可以不考虑的因素为:()
A.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B.本单位的安全文化底蕴 C.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标准 D.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14、()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A.风险分析 B.风险评价 C.排查风险点 D.风险分级
15、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以下几种。()
A.人的因素、物的因素 B.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C.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管理因素 D.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
16、()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
A.企业 B.中介机构 C.安监部门 D.主要负责人 17、1级风险(红色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
A.无需立即整改,可以继续作业。B.必须立即整改,可以继续作业。C.制定整改计划后,可以继续作业。D.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
18、各企业的风险评价准则具体内容应。()
A.统一 B.同行业应统一 C.由各部门自己确定,无需统一 D.与企业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有关
19、山东省风险分级暂定为“()”四级
A、红、橙、黄、蓝 B、红、橙、黄、绿 C、红、黄、蓝、绿 D、红、黄、蓝、绿 20、()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
A.事故控制 B.风险管理 C.隐患排查 D.安全培训
21、工作危害分析法能够全面地分析出()所有可能的风险,并针对可能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A.作业活动 B.设备设施 C.安全设施 D.工艺操作
22、当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得出企业风险的危险性分值大于()时,属于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A.70 B.160 C.320 D.50
23、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属于()机制。
A.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B.双重预防 C.标准化运行 D.安全管理
24、公司针对各科风险点制定()标准和清单。
A、考核依据 B、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C、领导带班制度
25、公司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及()。
A、安全措施 B、消防措施 C、卫生防护措施 D、应急处置措施
三、判断题(每题0.5分,共12.5分)
()
1、公布本企业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对风险点进行公告警示。
()
3、风险点是指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设施、()
4、根据危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用颜色进行分类:红色、橙色、黄色、蓝色。
()
5、将识别的危险源按照风险矩阵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进行分级,将所有危险源按风险度分为I、II、III级。措施,让每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
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6、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可以不负责管控。
()
7、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主要包括:应急控制、个体防护控制、管理(行政)控制、工程控制四个方面。
()
8、个体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耳塞、听力防护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绝缘鞋、呼吸器等。
()
9、应急控制通过应急演练、培训等措施,确认和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能力,以防止和减少安全不良后果。
()
10、以生产工艺过程为主线进行危险源识别可选用“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
1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是一种定量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
12、安全检查表(SCL)的编制依据包括国内外行业、企业事故统计案例,经验教训。
()
13、风险矩阵分析法(LS)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均是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
()
14、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中的D值越小,说明被评价系统的危险性越大。
()
15、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
16、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小,而后果严重,则风险很小。()
17、危险源一定会演变成事故隐患。
()
18、企业应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
19、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由以风险为重点向以事故为重点的转变。
()20、企业了解自身存在的风险即可,无须将风险点的有关信息及应急处置措施告知相邻企业单位。
()
21、属地监管部门要将企业备案的“一企一册”中的1、2级风险点作为重大风险点进行管控。
()
22、5级风险(蓝色风险):绝对安全。
()
23、3级风险(黄色风险):中度(显著)危险,无需控制整改,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
()
24、企业通过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将风险降低到自认为可以,无需验证。()
25、“两体系”建设属于企业安全科的职责,与企业其他人员无关。
四、问答题:(每题13分,共52分)
1.风险分级管控中工程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2.什么是风险?什么是危险源?
3.企业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包括哪些措施?
4.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工作程序和内容主要分哪几步?
答案
一、填空题
1、关口前移 源头治理
2、严重性 1
3、可能性 严重性
4、危险源
5、危险危害因素 后果 事故预防
6、风险分级管控 隐患排查治理
7、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等级
8、设施 部位 作业活动
9、设施 区域 设施 作业过程
11、企业整个范围内
12、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或者LEC法 作业危害分析法或者JHA法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或者HAZOP法 风险程度分析方法或者MES法 事故树方法或者FTA法 道化学公司法或者DOW法
13、评价结果 确定风险管控的优先顺序
14、红色
15、安全性 可靠性
16、人的不安全行为 管理上的缺陷
17、整改 排除的难度
18、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 治理措施 职责划分 19、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 20、危害和整改难度
21、较大 停产停业 整改治理 难以排除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A B C A B A C A B A C B B C B A D D A B A A B B D
三、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 ×√√×√ ××√×× √××××
四、问答题:(10分)
1.风险分级管控中工程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内容?(1)消除或减弱危害——通过对装置、设备设施、工艺等的设计来实施;(2)密闭——对产生或导致危害的设施或场所进行密闭;
(3)隔离——通过隔离带、栅栏、警戒绳等把人与危险区域 隔开;(4)移开或改变方向——如危险及有毒气体的排放口。2.什么是风险?什么是危险源?
答: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3.企业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包括哪些措施?
答:应包括:⑴工程技术措施;⑵管理措施;⑶培训教育措施;⑷个体防护措施;(5)应急处置措施等。
【双重预防运行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双重预防机制汇报材料06-23
双重预防体系风险管控11-14
双重预防机制考试题10-12
仓库双重预防体系考试试卷11-21
双重体系建设实施方案06-23
什么是双重组织生活会11-10
2021年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讲话11-07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双重人格10-05
事故预防管理制度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