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八一纪念馆导游词(共8篇)
篇一:南昌八一纪念馆导游词
各位朋友你们好,我首先代表我们旅行社以及我个人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欢迎。我们现在要参观的是八一起义纪念馆,大家现在看到的这栋大楼是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原来是江西大旅社,建于1923年,是一栋标准的徽式建筑,并且是当时南昌最高的建筑之一。
进入大厅后我们就可以看到在建军七十周年之际,江泽民在这里游览参观留下的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大家现在看到的房间是起义部队卫生员的房间,对面的是警卫员的房间,中间是天井,天井不仅能起到通风采光的作用,还蕴涵了天圆地方的意思。地上的鹅卵石象征了一个个金元宝,而这些空白的线条则形似一个巨大的锁,有锁财的含义在里面。在天井四周的四个水缸是大旅社的消防设备,在起义的时候用来给起义军喝水用的。当时旅社的大部分建筑都是木质结构,一直在解放以后才逐渐改变成为砖木结构的。
接下来我们要去看的是江西大旅社的喜庆礼堂,这里原来是给有钱人做寿办喜事的地方,起义军的领导同志曾多次在这里召开重要会议,部署起义的有关问题。这边陈列的四把太师椅,两个茶几和那面穿衣镜都是原物,其他的家具都是复制的。这座钟所指的时间是南昌起义打响的时刻,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大礼堂右边是九号房间,这里是起义时军事参谋团的开会处,当时这里的房价是三块大洋一天,而一个大洋折合人民币大概是100元,可想而知,当时大旅社的消费之高了。在左边是十号房间,在起义的时候,起义军的领导同志们曾在这里工作过和休息过。
请大家跟随我来二楼把,这是25号房间,周恩来同志曾经在这里办公,这里也是旅社最好的房间,不仅有落地玻璃,还有电灯和电话。
进入二楼大厅后,大家看到的五尊雕塑是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叶挺,贺龙,朱德,刘伯承。两边的浮雕是从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拓印下来的。继续往前走可以看到一个现代化的屏幕投影机,演示了朱德如何以设酒席,打麻将,吃饭的名义,牵制住了敌军的两名团长和团副,让起义顺利进行的情景。
南昌起义是在1927年国共两党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的形势下爆发的,1924年初国共两党建立了统一战线,5月,孙中山先生创建了黄埔军校,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北伐战争的巨大胜利和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触动了蒋介石反动派的利益,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华东发动反革命政变,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又在武汉宣布“分共”,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无数革命者倒在血泊中,大革命惨遭失败。
革命的失败使中共中央认识到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在七月上旬,中共中央否决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路线,7月13日,发表了“中共中央对政局宣言”,确定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总方针。后来在七月中旬,中共根据九江同志的建议,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暴动,并派周恩来同志代表党中央领导这次起义,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准备南昌起义的同时,国民党武汉政府也加紧了在军队中的“清共”活动。1927年七月24日,张发奎通知叶挺,贺龙上庐山召开军事会议,当时,得知会议内幕的叶剑英由庐山赶至九江,在九江甘棠(tang2)湖的一条小船上与叶挺,贺龙商定,不去庐山开会,转道去南昌。
7月27日,前委成立后,根据准备的情况决定,起义由原定28日晚改为30日晚。7月28日,周恩来来到贺龙指挥部,将起义计划告诉贺龙,并征求他的意见,贺龙表示坚决拥护党的决定,周恩来当即以前委的名义任命贺龙为起义部队的总指挥。起义的时间定于1927年8月1日凌晨4点,后来由于军中出现了叛徒,起义提前2个小时为凌晨2点举行。
篇二:南昌八一纪念馆导游词
各位朋友你们好,我首先代表我们旅行社以及我个人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欢迎。我们现在要参观的是八一起义纪念馆,大家现在看到的这栋大楼是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原来是江西大旅社,建于1923年,是一栋标准的徽式建筑,并且是当时南昌最高的建筑之一。
进入大厅后我们就可以看到在建军七十周年之际,江泽民在这里游览参观留下的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大家现在看到的房间是起义部队卫生员的房间,对面的是警卫员的房间,中间是天井,天井不仅能起到通风采光的作用,还蕴涵了天圆地方的意思。地上的鹅卵石象征了一个个金元宝,而这些空白的线条则形似一个巨大的锁,有锁财的含义在里面。在天井四周的四个水缸是大旅社的消防设备,在起义的时候用来给起义军喝水用的。当时旅社的大部分建筑都是木质结构,一直在解放以后才逐渐改变成为砖木结构的。
接下来我们要去看的是江西大旅社的喜庆礼堂,这里原来是给有钱人做寿办喜事的地方,起义军的领导同志曾多次在这里召开重要会议,部署起义的有关问题。这边陈列的四把太师椅,两个茶几和那面穿衣镜都是原物,其他的家具都是复制的。这座钟所指的时间是南昌起义打响的时刻,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大礼堂右边是九号房间,这里是起义时军事参谋团的开会处,当时这里的房价是三块大洋一天,而一个大洋折合人民币大概是100元,可想而知,当时大旅社的消费之高了。在左边是十号房间,在起义的时候,起义军的领导同志们曾在这里工作过和休息过。
请大家跟随我来二楼把,这是25号房间,周恩来同志曾经在这里办公,这里也是旅社最好的房间,不仅有落地玻璃,还有电灯和电话。
进入二楼大厅后,大家看到的五尊雕塑是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叶挺,贺龙,朱德,刘伯承。两边的浮雕是从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拓印下来的。继续往前走可以看到一个现代化的屏幕投影机,演示了朱德如何以设酒席,打麻将,吃饭的名义,牵制住了敌军的两名团长和团副,让起义顺利进行的情景。
南昌起义是在1927年国共两党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的形势下爆发的,1924年初国共两党建立了统一战线,5月,孙中山先生创建了黄埔军校,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北伐战争的巨大胜利和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触动了蒋介石反动派的利益,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华东发动反革命政变,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又在武汉宣布“分共”,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无数革命者倒在血泊中,大革命惨遭失败。
革命的失败使中共中央认识到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在七月上旬,中共中央否决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路线,7月13日,发表了“中共中央对政局宣言”,确定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总方针。后来在七月中旬,中共根据九江同志的建议,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并派周恩来同志代表党中央领导这次起义,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准备南昌起义的同时,国民党武汉政府也加紧了在军队中的“清共”活动。1927年七月24日,张发奎通知叶挺,贺龙上庐山召开军事会议,当时,得知会议内幕的叶剑英由庐山赶至九江,在九江甘棠(tang2)湖的一条小船上与叶挺,贺龙商定,不去庐山开会,转道去南昌。
7月27日,前委成立后,根据准备的情况决定,起义由原定28日晚改为30日晚。7月28日,周恩来来到贺龙指挥部,将起义计划告诉贺龙,并征求他的意见,贺龙表示坚决拥护党的决定,周恩来当即以前委的名义任命贺龙为起义部队的总指挥。起义的时间定于1927年8月1日凌晨4点,后来由于军中出现了叛徒,起义提前2个小时为凌晨2点举行。
这是1927年南昌城的沙盘模型,当年南昌城四周都有城墙,共有七座城门,市中心那座白色高大的建筑就是江西大旅社。这四周是当年起义部队的驻地,参加起义的部队有贺龙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叶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朱德创办的第三军军官教育团等。
起义部队二万余人,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指挥下,向敌人驻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战斗进行了四个多小时,起义军完全控制了南昌城。歼灭南昌守敌三千多人,缴获机枪八百多挺,步枪四千多支,子弹七十多万发。
战斗打得最激烈的是进攻敌军总指挥部的时候。敌军的精锐部队大部分都驻扎在这里,并且早已得到叛徒告密,事先做好了准备,战斗打响后,起义军奋不顾身,贺龙,刘伯承,周逸群等同志也在第一线指挥战斗,起义军很快就占领了敌人的军政首脑机关,那个可耻的叛徒也受到了应得的惩罚。
南昌起义的火种,迅速燃遍了全国,点燃了各地革命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八一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他在革命的危机关头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他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斗争的开始,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1933年六月30日中共中央决定“八月一日”为中国工农红军的纪念日,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建军节的由来。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参观的时间,我们大概在30分钟后在门口集合,希望这次参观能给大家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预祝大家能玩的开心,谢谢。
篇三:南昌八一纪念馆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历史悠久的红色英雄城——南昌。我是小导游李涵宇,今天由我带领大家游览游览举世闻名南昌八一广场。
南昌八一广场环境优美,而且是禁烟区,请大家不要在广场吸烟、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爱护广场的环境卫生。
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周恩来、朱德、叶剑英、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南昌组织举行了震惊中外的南昌武装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广场因此而得名。
游客朋友们,我们已经进入南昌八一广场了,请顺着我的手往前看,那高高矗立在广场中央的雄伟建筑就是“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了。八一起义纪念塔是一九七七年为纪念南昌起义五十周年破土动工兴建,历时两年,一九七九年八月一日竣工,距今已有三十三年。
“八一起义纪念塔”塔身为长方形,总高45.5米。塔顶由直立的花岗石雕塑“汉阳造”步枪和红色花岗岩拼贴的八一军旗组成,象征武装起义;塔身“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九个铜胎鎏金大字是叶剑英元帅的亲笔题词,两侧各有一面翼墙,镶嵌着青松和万年青环抱着中国工农红军军旗徽标;塔基正面,镶嵌的花岗岩石碑雕刻着“八一南昌起义简介”,其他三面分别镶嵌着“宣布起义”、“攻打敌营”、“欢呼胜利”大型花岗岩浮雕,展示了起义的过程。请游客们仔细浏览。三十分钟后在北面的旗杆下集合。
游客朋友们,请看这旗杆基座上的“军旗升起的地方”七个鎏金大字,这是江泽民在南昌视察时的亲笔手书。前面钢化玻璃地窗的文字是解放军的建军史,有兴趣的游客认真读一读。二十分钟以后,一道亮丽的景观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游客朋友们,激动人心的音乐喷泉马上就要开始了,你将会看到一支支水柱随着音乐的节奏,在彩灯的映衬下,时而翩翩起舞,时而像鲜花绽放,时而像宝剑直射苍穹,时而像彩虹横贯长空……游客们尽情欣赏吧!二十分钟以后,仍在旗杆旁集合。
纪念性广场的文化含义:
广,殿之大屋也。——《说文》。段玉裁注:殿谓堂无四壁……覆乎上者曰屋,无四壁而上有大覆盖,其所通者宏远矣,是曰广。这个“广”字是个部首字,凡是由“广”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房屋或场所有关。“场”是指空地,具备容纳空间和范围的特征。人类活动需要空间,随着人类的需求,这种领域也不断的扩大,从而产生了场,也可以称之为活动的场所空间。纪念性广场的概念,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人们用于怀念的一个场所。对某事或者某人起一个回忆的作用。人们有了这种“纪念”的行为,才会导致纪念性广场的产生。“纪念”是人类特有的文明行为,是精神和文化的象征。总而言之,纪念性广场是精神、情感、文化功能、社会功能的场所。
纪念性广场的文化体现,更能让人记忆这个广场。为了使纪念性广场与人们情感紧密联系,必须唤起人们对广场的意识,增强参与性。首先,任何纪念性的广场都是在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次,在构成纪念性广场的单体景观和建筑群体中,都分别有着自己的建设目的和文化内涵。然而,南昌八一广场的主题定位却具有红色文化的纪念性,在景观和雕塑与布景上都表达了红色文化的特色。对于弘扬“八一”精神,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意义起到了比较积极的作用。
二、叙事与纪念性的广场
1、叙事的概念
首先,一个问题。什么是叙事?众所周知,叙事就是叙述一件事情。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叙+事,即通过语言或媒介再现发生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事件。事实上,叙述是伴随着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的演进。从之前的故事讲述、文字记载,到如今的网络讲述、电影表达、场景再现、景观塑造,都是历史发展的进步。其次,“事”有是什么呢?我们会联想到生活当中所发生的事情。但“叙事”所涉及的“事”,并非如此,它并不是简单的一件事。叙事学家把“叙事”界定位至少叙述两件真实或虚构的事件,其中任何一件都不可预设另一件。即叙事必须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或状态。
所谓“叙事”,就是讲述东西。相对讲故事而言,“叙事”更加具体,更加丰富。每个故事都是叙事,但未必每个叙事都符合故事的理念。因为故事有开头、中间和结尾,而叙事却只有简单的一句话。它所讲述的内容也是方式,是过程也是结果。当然,叙事也存在于景观当中,并且贯穿于各个景点,就像历史层次一样不断的积累,并存在于景观材料当中,于是故事就这样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2、叙事与纪念性广场的关系
叙事与纪念性的广场是相互作用和彼此的关系。首先,广场构成了叙事的框架。周边的雕塑和纪念塔用作故事的背景,而且本身还是产生故事的过程,具有多变而重要的形象因素。其次,纪念性广场当中的任何要素都可以用作叙事的象征,可想而知,叙事在形成纪念性广场当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是通过这种叙事的方法,我们在诠释过程和解读事件中,应当熟悉这个地方的文化和了解它的故事,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纪念性广场的本质。
从叙事的角度出发,当代的纪念性广场,带有明显的“现代意识”,是经过与周边环境融合、改造和创新来实现新的过程,使广场的文化与当今社会有机的结合,并让现代人所接受。普通的广场往往只注重物质形态的功能和美观性,而纪念性的广场却更加注重物质形态背后所蕴含的叙事性。它们之间是“互融”的关系,既相互联系又相互补充。纪念性广场一般都设有反映广场纪念性的标志物,包括纪念碑、纪念雕塑。主要用来表现纪念性广场的特定内容和文化背景,在处于广场的中心位置,起到统筹全局的作用。因此,纪念性广场中主题标志物及它背后的叙事具有互融性的作用。南昌八一广场的主题标志物是纪念塔,它不仅体现了物质形式——视觉空间,而且还体现了它们的“生命形式”——独特的叙事性。这种形式加上人们的感受和历史文化的联想作用,使纪念塔能够产生丰富的形象力,从而具有象征作用。更好的反映当时的历史革命性。它不仅产生社会意义,而且还突出纪念性广场的主题作用。
3、叙事方法对纪念性广场的影响
叙事方法的构成,取决于叙事的三个重要要素:叙事者—设计者、媒介—纪念性广场、接受者—使用者,三者相互关联,构成叙事的主体。了解叙事与纪念性广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参观这些被设计者用来向人们讲述故事的广场。尽管,这个广场中的设计形式一目了然,但仍然有很多东西需要去解读。在八一广场当中,对于纪念塔的设计,就强烈的反映出巍峨庄严的感觉,它设计的外观和形式,也切合了纪念性广场的设计文化。设计者是通过八一广场的革命性设计,向我们传达了南昌独有的红色文化,作为一个观赏者,应通过整个广场的“叙事”性,更加了解八一广场的革命性的特征和文化。
4、纪念性广场设计文化的表现途径
修辞手法是人们在语言、叙事和景观中构建的意义和基本手段。其中必不可少的是将一个事物和另一个事物联系在一起。在叙事者的表述过程中可以通过主题的界定、主题的拆分和叙述—意念到形体的转换,三个部分结合广场设计的文化来表现纪念性广场的纪念性。在使用者接受的过程当中,它是依次递进深入的关系,从最初物质层面的解读—表层意义的解读—深层意义的解读,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直到了解它纪念性的设计文化和情感体验。
三、总结
现如今,纪念性广场中的设计文化内涵逐渐消失,广场进行翻新和重建,原有的纪念意义和独有的革命性也随之消亡。本论文以南昌八一广场为例,通过文学当中的叙事手法的运用和文化的表现途径,进一步呼吁人们的革命意识。在南昌特有的地域红色文化之下,通过“叙事”,重温历史,避免地域文化特色消亡,城市历史文脉的断裂等问题,这也迫使我们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值得我们关注。此篇论文是对目前广场当中,以南昌八一广场为例的纪念性广场存在的诸多革命性问题来进行研究的,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能够对今后叙事视角下纪念性广场的设计文化有所帮助。并通过系统的分析,归纳,总结出用叙事的手法如何在纪念性广场上体现设计文化的革命性。在研究的同时,提升纪念性广场的革命性意义和文学叙事当中的故事性,这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可识别性和纪念性的意义。可以起到缅怀先人,启迪后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马修·波泰格,杰米·普林顿.景观叙事——讲故事的设计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冯炜.景观叙事与叙事景观——读《景观叙事:讲故事的设计实践》[J].风景园林,2008.
[4]谭垣,吕典雅,牛谋隆.纪念新建筑[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5]齐康.纪念建筑与建筑纪念性[J].世界建筑,1991(2):22-25.
[6]肯尼思·弗兰姆普敦,著.王骏阳,译.建筑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0-317.
[7]齐康.纪念建筑与建筑纪念性[J].世界建筑,1991(2):22-25.
一、宗旨 本次征文活动旨在通过颂扬人民军队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斗争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学习和发扬我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军民团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奋斗。
二、征文内容和要求
1、征文内容 有关八一南昌起义的史迹、故事和相关史料;我军官兵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以及部队自身建设中的英雄事迹,光辉成就;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鱼水情的先进典型;复转(预备役)军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
2、征文内容必须真实,先进人物应附加说明其个人情况和相关单位证明;凡参用了其他资料者,须说明资料来源。
3、征文体裁为记叙性散文、报告文学。文字力求精炼,每篇以3千字为限。
三、征文时间 本次征文时间自“启事”刊载之日起,至2007年11月10日止(以来稿邮戳为准)。来稿请在信封正面注明“征文”二字。
四、奖励 本次有奖征文活动设奖3个等次6个名额,即:
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名。
评奖办法:由本刊编辑部组成评选小组,施行评奖工作;凡入选作品,均在本刊“征文”栏目逐月刊登。评选结果将在《老友》2007年第12期公布。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五、“征文”来稿请勿寄私人。由于编辑部人力有限,来稿概不退稿、概不查询,请作者自留底稿。珍贵资料请寄复印件或扫描后发至《老友》电子邮箱:LAOYOU1992@126.COM。
敬望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我们的“征文”活动,多多赐稿,共襄盛举。
垂询电话:6240482 邮编:330006
联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三纬路81号《老友》编辑部
在系团组织的号召下,我系的党员和优秀团员以及部分领导一起参观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我们在那里一起回顾了先辈们的不朽事迹。作为其中的一员,我的感慨很深。
作为一次党团日活动,我觉得这一次八一起义纪念馆之行很有意义。在那里我们深化了自己对党的认识,使自己的思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站在伟人的雕塑下宣誓,贴在红旗旁重温那辉煌的历史,那是何等的骄傲和自豪,那心中的血液在沸腾,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和激情!在纪念馆剩下的时间里,导游陪同我们参观了纪念馆,那里陈列了许多当年革命使用的武器和生活用品,这使我深刻地了解到当年革命条件的艰辛和形势的紧迫。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把满腔的热情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他们用行动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也为我们这些后辈们做出了好榜样。当我看到当年起义布防图和革命志士们在领袖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奋勇杀敌,我被先辈们军事思想的先进性和革命热情的高涨所震撼。那时我便思索先辈们的这些都从何而来,历史给予了我答案,那便是他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的信仰和誓死为受苦受难的人民创造幸福生活而奋斗。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知道“有德无才是废物,有才无德是危险品”的道理,我们所谓的德就应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高奋斗目标,一旦我们确定了这一目标,我们的灵魂也会因此而便的高尚,那时的你必定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通过这次对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参观,我深化了对党的认识,面对如此先进的组织,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接近它呢作为要求进步的我,会更加义无返顾地去接受党的考验,去接受党的熏陶。在平时的学习中,更应该勤奋刻苦,在生活中更应该朴素节约,关爱他人,积极参加系里活动,让我们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不要让我们回首往事时却发现自己的行囊仍空空,足印仍曲曲。奋斗是我人生的职责,八一精神那颗火种便是我奋斗的动力。
趁五一放假没有上课,我与同学参观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我们在那里一起回顾了先辈们的不朽事迹。作为生长在和平年代的一个社会青年,我的感慨很深。
19世纪的悲怆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自20世纪,中国迎来了当家作主的时刻,这一切都要归功于1927年那难忘的时刻。1927年8月1日,几位起义领导人在南昌点燃了革命的圣火,自从那时起,中国革命的火种便燃起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它指引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时至今日,我们才有了强大的祖国。人们不会忘记那辉煌的时刻——八一南昌起义。
作为一次参观活动,我觉得这一次八一起义纪念馆之行很有意义。在那里我们深化了自己对历史的认识,使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站在伟人的雕塑下宣誓,贴在红旗旁重温那段辉煌的历史,那是何等的骄傲和自豪。那
心中的血液在沸腾,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和激情!我和同学参观了纪念馆,那里陈列了许多当年革命先辈们使用过的武器和生活用品,这使我深刻地了解到当年革命条件的艰苦和形势的紧迫。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把满腔的热情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他们用行动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也为我们这些后辈们做出了好榜样。当我看到当年起义布防图和革命志士们在领袖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奋勇杀敌时,我被先辈们军事思想的先进性和革命热情的高涨所震撼。那时我便思索先辈们的这些都从何而来,历史给予了我答案,那便是他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的信仰和誓死为受苦受难的人民创造幸福生活而奋斗的决心。
通过这次对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参观,我深化了对历史的认识,特别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会更勤奋刻苦,在生活中会更朴素节约,关爱他人,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让我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不要让自己在回首往事时却发现自己的行囊仍空空,足印仍曲曲。奋斗是我人生的职责,八一精神便是我奋斗的动力。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知道“有德无才是废物,有才无德是危险品”的道理,我们所谓的德就应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务为最高奋斗目标,一旦我们确定了这一目标,我们的灵魂也会因此而变得高尚,那时的你必定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下面是纪念馆的资料介绍:
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随着一声枪响,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起义总指挥贺龙、前敌总指挥叶挺、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朱德、军事参谋团参谋长刘伯承率领起义军两万余人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的第一枪,它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和人民军队的诞生。为了纪念这一伟大事件,1956年,人民政府建立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馆址就设在当时的总指挥部旧址内。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地处南昌市繁华的中山路段380号,这幢外观呈银灰色,座南朝北,楼高四层的回字型建筑,原为江西大旅社,始建于1922年,1924年建成,采用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外观以具有西洋风格的水泥浮雕装饰门窗,楼内有一宽大的天井,天井里放有四口防火用的大水缸,显示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格局。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导游,常常要根据讲解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事实上是一种对旅游景点进行历史的、文化的、审美的解读的文体。那么什么样的导游词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南昌八一公园导游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南昌八一公园导游词1亲爱的游客们:
南昌八一公园位于市区中心东湖之中,北临民德路,南临中山路东滨苏圃路,面积约13公顷,唐宪宗元和三年(802年),观察使韦丹为除水患,首倡治湖、浚淤植柳、后遂有“万柳堤”及“黄金堤”。杜牧曾赞其为“十顷平湖柳堤合”。
自此以后东湖即为著名风景湖。明代以后,分成东、西、北三湖,民国以后,以红石垒岸,北湖又成南、北二湖,今之西湖、有桥涵相通,宋以后统称为东湖。东湖之中有三座小岛,其中两岛于八一公园之中,即百花洲和少年宫所在地。
百花洲一名始于宋代,欧阳修有五绝诗《酬圣俞百花洲》,向子埋《蝶恋花》词序中有“百花洲老桂盛开”句。南宋绍兴年间,豫章节度使张澄建“讲武亭”于南洲,以习水军,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布政使彭家屏书立“百花洲”三字,巨碑后断损。1983年11月重新勒石,并建石质碑亭一座。
流行于南昌及周边地区的南昌小吃,有牛舌头、金线吊葫芦、石头街麻花、芥菜团子、酿冬瓜圈、家乡锅巴、大回饼、木瓜凉粉、伊府面、吊楼烧饼、状元糕、如意糕等。南昌海鲜城,有各种特色海鲜。
南昌特色小吃一览:油炸小品、麻辣烫、石头街麻花、南昌米粉、风味烤卤、鄱阳湖狮子头、竹筒粉蒸肠、三杯脚鱼、蓠蒿炒腊肉。
南昌八一公园导游词2亲爱的游客们:
大家好!我是南昌市“爱克丝”旅游公司的一位导游,我姓张,可以叫我张导游,我身边是万司机,技术一流,大家上了车不用害怕,不会出车祸的,车牌号是赣A74189,请大家记住车牌号!
现在是前往八一公园的苏圃路上,八一公园清代时为贡院,1932年被称为湖滨公园,1945年4月3日又被改为介石公园,1950年7月定了这个今名,总面积可是有23.7公顷,陆地面积64公顷。
八一公园里面有小商店,可以划船乘凉,玩里面的玩具,还可以画画。河旁有很多柳树,风一吹,柳树姐姐的头发就像甩一下一样,河中心像北京的颐和园一样,也有一个小岛。岛上一片葱绿,许多树叶飘下来,像绿蜻蜓一样,许多垂柳的枝垂下来,游客们划船时要小心,不要被树枝挂到,八一公园里也有许多假石
南昌八一公园导游词3尊贵的游客:
大家好!
我是南昌市“爱克丝”旅游公司的一位导游,我姓张,可以叫我张导游,我身边是万司机,技术一流,大家上了车不用害怕,不会出车祸的,车牌号是赣A74189,请大家记住车牌号!
现在是前往八一公园的苏圃路上,八一公园清代时为贡院,1932年被称为湖滨公园,1945年4月3日又被改为介石公园,1950年7月定了这个今名,总面积可是有23.7公顷,陆地面积64公顷。
八一公园里面有小商店,可以划船乘凉,玩里面的玩具,还可以画画。河旁有很多柳树,风一吹,柳树姐姐的头发就像甩一下一样,河中心像北京的颐和园一样,也有一个小岛。岛上一片葱绿,许多树叶飘下来,像绿蜻蜓一样,许多垂柳的枝垂下来,游客们划船时要小心,不要被树枝挂到,八一公园里也有许多假石,样子不同,没有哪两块是桢的,石头中间还有一条小路,八一公园里还有小的乘凉亭,人们可以在这儿乘凉。
“自由活动1小时”我对大家喊道。大家的有买冰棍吃,有的拍照,有的情人在划船,我给每人发一袋子,不要乱扔食物袋,把食物袋放进袋子里,很快,时间过去了,我让大家在大门口集合,数了数人数,哇!不错,一个人也没有少嘛!
旅游八一公园结束了,明天还要去青山湖游乐园,后天要去南昌宝葫芦农庄,请大家好好休闲,养好精神,明天才能游玩,晚安!
南昌八一公园导游词4尊贵的游客:
大家好!
八一公园清代为贡院,1932年辟为湖滨公园,1946年4月3日改称为介石公园。1950年7月定今名,总面积23.7公顷,陆地面积64公顷。园中林木繁盛,花团锦簇。公园可分为湖区和陆区两部分。
南昌八一公园处于闹市中心,绿荫如盖,湖水荡漾,“豫章十景”中的“东湖月夜”及“苏圃春晓”均在其中。由于闹中取静,每天游人如潮,且每年园内均举办大型花卉或花灯展,吸引不少游人前往。
公园免费开放后,市里要求把公园管得更好。焦点问题正是在于管理。有的担心开放后什么盲流呀、赌徒呀,都会涌到公园来,使公园成为藏污纳垢之所;有的还担心孩子在湖滨的安全,担心园内的清洁卫生难以维护,担心公园的草坪被随意践踏,花卉被随意弄走……这些担心当然也有道理,但是从大局看,从长远的发展看,还绿于民势在必行。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正是因为存在这些矛盾,才更需要加强管理,做好工作。公园管理者将接受开放的考验,同样南昌市民也将接受开放的考验。公园管理处处长熊社林对记者说,我们不能一味责怪市民的素质差,而应该首先从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入手,有高素质的管理就一定会有高素质的市民,要坚定不移地相信这一点。
换个思路看公园,还绿于民后,它应该建设得更美丽更丰富多彩。记者获悉,市园林设计院现正在紧张地进行八一公园改造的规划设计。公园的一些设施将改装,草坪将全面进行绿化调整,园内的路面实施硬化,铺上彩色的人行道板。公园管理处正组织职工讨论,发动大家想点子,有的提出要扩大茶室,包括开设露天茶室,有的说要办好滑冰场,还有的建议在东湖划定一个水域作游泳场,更有不少人提出,要将百花洲地段统一规划,拆除一些临湖的店面,还百花洲以安静,以吸引更多的游人……观念一变,思路大开,原来八一公园蕴藏着这么多的潜力!这么大的.商机!
现在的八一公园每天游人即达万人,节日期间更多。免费开放后,前往观光休憩的市民肯定还会增加。这里的湖光本色和苏圃风景,将尽情地为市民所享有。我们为公园拆墙而鼓掌,同时也寄希望于广大市民: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爱护公园的一草一木,因为,那就是我们自己的“家”。
南昌八一公园导游词5亲爱的游客们:
八一公园位于市区中心东湖之中,北临民德路,南临中山路东滨苏圃路,面积约13公顷,唐宪宗元和三年(802年),观察使韦丹为除水患,首倡治湖、浚淤植柳、后遂有“万柳堤”及“黄金堤”。杜牧曾赞其为“十顷平湖柳堤合”。
自此以后东湖即为著名风景湖。明代以后,分成东、西、北三湖,民国以后,以红石垒岸,北湖又成南、北二湖,今之西湖、有桥涵相通,宋以后统称为东湖。东湖之中有三座小岛,其中两岛于八一公园之中,即百花洲和少年宫所在地。百花洲一名始于宋代,欧阳修有五绝诗《酬圣俞百花洲》,向子埋《蝶恋花》词序中有“百花洲老桂盛开”句。南宋绍兴年间,豫章节度使张澄建“讲武亭”于南洲,以习水军,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布政使彭家屏书立“百花洲”三字,巨碑后断损。1983年11月重新勒石,并建石质碑亭一座。
八一公园清代为贡院,1932年辟为湖滨公园,1946年4月3日改称为介石公园。1950年7月定今名,总面积23.7公顷,陆地面积64公顷。园中林木繁盛,花团锦簇。公园可分为湖区和陆区两部分。湖区主要景点有东湖、百花洲、百花桥、冠鳌亭、苏堤、苏圃、水木清、华馆、九曲桥、湖心亭、船坞码头等。陆地主要有文物草坪广场,立有晋、唐、宋、元、明、清各朝石人石兽十余尊,又有茶室、儿童乐园、温室等,以供游人憩息。
该园处于闹市中心,绿荫如盖,湖水荡漾,“豫章十景”中的“东湖月夜”及“苏圃春晓”均在其中。由于闹中取静,每天游人如潮,且每年园内均举办大型花卉或花灯展,吸引不少游人前往。
南昌八一公园导游词6亲爱的游客们: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程导,今天我要带大家去浏览南昌的八一公园,希望各位游客能一同在八一公园里度过美好的时光。
八一公园原名“湖滨公园”和“贡院”,位于南昌市的市中心。我们已经来到了八一公园的大门了,黑色的牌子上写着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八一公园”。大家向里走,我们脚下这副画名叫双龙戏珠。向左一拐,我们前面有一座桥,大家知道是什么桥吗?的确,那就是九曲桥。
九曲桥因为有九个迂回而得名,中间有一座凉亭,阳光照耀着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十分好看!大家一定知道桥下是东湖吧,现在湖水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等会儿自由活动的时候各位可以到这里坐游船或去画舫来游览整个东湖。
南昌八一公园导游词7八一公园位于市区中心东湖之中,该公园在清代为贡院,原名为湖滨公园,解放后改名八一公园。园内主要景点有百花洲、冠鳖亭、苏圃、水木清华馆、九曲桥等。其中“东湖月夜”及“苏圃春晓”均是豫章十景之一。
来到南昌市苏圃路口,就能看见八一公园的大门。走近一看,红柱绿墙,黑色的牌匾上写着四个鎏金大字“八一公园”。门顶的最上方画着五彩图案。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美丽的花坛,各色花卉盛开其中就像是一道美丽的彩虹。
八一公园最有名的景点是百花洲,百花洲由北、南、东三个小洲组成,始名于宋代。杜牧、欧阳修都曾经到过这里,并为之题诗。杜牧曾赞曰“十顷平湖柳堤合”、“百花洲老桂盛开”,明清这里便成了专供贡生学习科考的“贡院”,民国时候曾经改名为“介石公园”,蒋委员长仓皇逃到台湾之后,这里又改名为“八一公园”,和南昌的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大桥构成了八一系列景观。这个小小的公园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和政权的兴衰,在它的面前,也再一次证明了一个真理“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都有青青的野草。”
八一公园真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好地方,在公园里边游玩,公园外的车马之声概然不闻,公园里,却热闹非凡。到了晚上,游人也不少,真可谓幽静和喧闹并存,通俗和高雅齐舞。
南昌八一公园导游词8大家好!我是南昌市“爱克丝”旅游公司的一位导游,我姓张,可以叫我张导游,我身边是万司机,技术一流,大家上了车不用害怕,不会出车祸的,车牌号是赣A74189,请大家记住车牌号!
现在是前往八一公园的苏圃路上,八一公园清代时为贡院,1932年被称为湖滨公园,1945年4月3日又被改为介石公园,1950年7月定了这个今名,总面积可是有23。7公顷,陆地面积64公顷。
八一公园里面有小商店,可以划船乘凉,玩里面的玩具,还可以画画。河旁有很多柳树,风一吹,柳树姐姐的头发就像甩一下一样,河中心像北京的颐和园一样,也有一个小岛。岛上一片葱绿,许多树叶飘下来,像绿蜻蜓一样,许多垂柳的枝垂下来,游客们划船时要小心,不要被树枝挂到,八一公园里也有许多假石,样子不同,没有哪两块是桢的,石头中间还有一条小路,八一公园里还有小的乘凉亭,人们可以在这儿乘凉。
“自由活动1小时”我对大家喊道。大家的有买冰棍吃,有的拍照,有的情人在划船,我给每人发一袋子,不要乱扔食物袋,把食物袋放进袋子里,很快,时间过去了,我让大家在大门口集合,数了数人数,哇!不错,一个人也没有少嘛!
旅游八一公园结束了,明天还要去青山湖游乐园,后天要去南昌宝葫芦农庄,请大家好好休闲,养好精神,明天才能游玩,晚安!
南昌八一公园导游词9亲爱的游客们:
南昌八一公园位于市区中心东湖之中,北临民德路,南临中山路东滨苏圃路,面积约13公顷,唐宪宗元和三年(802年),观察使韦丹为除水患,首倡治湖、浚淤植柳、后遂有“万柳堤”及“黄金堤”。杜牧曾赞其为“十顷平湖柳堤合”。自此以后东湖即为著名风景湖。明代以后,分成东、西、北三湖,民国以后,以红石垒岸,北湖又成南、北二湖,今之西湖、有桥涵相通,宋以后统称为东湖。东湖之中有三座小岛,其中两岛于八一公园之中,即百花洲和少年宫所在地。百花洲一名始于宋代,欧阳修有五绝诗《酬圣俞百花洲》,向子埋《蝶恋花》词序中有“百花洲老桂盛开”句。南宋绍兴年间,豫章节度使张澄建“讲武亭”于南洲,以习水军,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布政使彭家屏书立“百花洲”三字,巨碑后断损。1983年11月重新勒石,并建石质碑亭一座。
流行于南昌及周边地区的南昌小吃,有牛舌头、金线吊葫芦、石头街麻花、芥菜团子、酿冬瓜圈、家乡锅巴、大回饼、木瓜凉粉、伊府面、吊楼烧饼、状元糕、如意糕等。南昌海鲜城,有各种特色海鲜。
南昌特色小吃一览:油炸小品、麻辣烫、石头街麻花、南昌米粉、风味烤卤、鄱阳湖狮子头、竹筒粉蒸肠、三杯脚鱼、蓠蒿炒腊肉。
豪华酒店:江西宾馆、南昌锦江国际锦峰大酒店等均在300以上。
经济适用酒店:格林豪泰、南昌金邸名仕酒店、南昌E家商务酒店、锦江之星、南昌赣江之星商务酒店等均在200以内。
南昌机场有通往国内外的客机,航班通畅快捷。
南昌市出租车起价按车型分为8元和6元的价格,夜间为10元和6.6元的价格(11时之后)。其中公里单价分别为1.70,1.90和2.10元,另外,南昌地区出租车全部附加收一元钱的燃油费用。南昌市公交车线路完善,价格分别为1元、2元、5元和10元的价格(一环范围以内包括空调车全部为1元每人的票价)。
南昌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毗邻,水路交通便利,有著名的南昌港。
南昌弥漫着新旧兼容的文化气息,中外文化风情并存,浓厚的传统习俗及欢快的节日气氛同在,民间彩茶戏、高跷舞充满地方色彩,各种风格的文化表演五彩缤纷。每当夜幕低垂,遍布街头巷尾的酒吧灯影摇弋,竞相争妍。此类娱乐场所一般营业到次日凌晨3点左右。南昌有多处保龄球馆,常客或申请为俱乐部成员者,会得到许多服务和价格上的优惠。而南昌的游泳馆,价格适中,卫生条件尚可,其收费标准方式按小时计算。
南昌有江西省最大的商品批发市场,货源充足,品种齐全。繁华热闹的市区购物街仍保留着较多的旧式风格,街道两旁栉比鳞次地排列着各类门市部和小店面,店内商品繁多,琳琅满目;各大商场、购物中心、超市中则有着齐全的商品出售;一些老字号的特色购物街区,如万寿宫街、花鸟虫鱼市场、夜市、旧货市场等等。
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二次北伐得胜,汪精卫却开始集合力量反共。但是陈独秀没有看清汪精卫的阴谋,反对武装工农。汪精卫准备从湖北总工会工纠队开刀,但是没有料到中共中央先发制人,解散工纠队,将全部人员编入贺龙部队,直接进入武昌,武昌人民热烈欢迎贺龙师长的军队进入并且高呼打倒蒋介石。7月15日,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刺杀大批的革命人士。党中央接受了周恩来等人的意见,举行“南昌暴动”,并委任周恩来为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乔装身份抵达南昌(这时也正值国民党特务说服贺龙“清党”,投靠国党,但是贺龙没听,反而更坚定了反对国党的决心),张国焘赶至南昌想阻止起义,周恩来与之激烈辩论,多数人拥护周,起义仍按原计划进行。后来,由于有人(拿了国民党的钱财,替国民党办事,但是后来思想有了觉悟,说是自己看出了哪党是对人民忠诚的党)出卖起义情况,周恩来当机宣布起义提前。在决定会议上,贺龙向周恩来表示坚决跟党走的决心,广大党员都表达了对陈独秀“右倾”主义的反对,坚决拥护周恩来同志的武装斗争的决议。当天晚上,国民党的特派员逃走,国民党开始有所行动,包围江西大旅社。但是共产党于8月1日清晨两点,南昌起义的枪声响起,叶挺、贺龙、朱德率部分路出击,在大家的浴血奋战下,起义取得胜利。当赤色的旗子插在南昌城上的那一刻起,全军一片欢呼,中国共产党胜利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打响了!!但是有许多革命的战士却壮烈的为革命献身,如黑姑的爸爸,一位老战士,虽然有过错误,但是也是革命中的一位至死不渝的老英雄,永远活在了人们心中。
南昌起义胜利了,这是武装革命反抗反革命打响的第一枪,虽然南下遭受了挫败,但是它创立了工农红军,把中国革命推进了新的阶段,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开创了灿烂的前景。记得周恩来同志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们是一定要建立工农政权的,至于我,可能会牺牲,但是同志们会继续战斗下去。”我觉得这句话很有教育意义,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武装斗争的道路,我们的中国革命一定会胜利。
几日前近现代史老师组织我们班级参观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这也是我来南昌第一次参观参观纪念馆。其实在初中历史课上,我们就已经学习了有关南昌起义的知识: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我记得当时书上还有革命领袖朱德总司令用过的枪械照片。后来我考上了南昌省的大学,心里还想着从这里打响人生的第一枪呢!
我们在馆内并没有停留多长时间,20多分钟便走到尽头。在浏览纪念馆内的珍藏时,除了入口处那把六米高耸立着的八一步枪,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便是馆内的蜡像。那一座座蜡像还原了革命人物的原始形貌,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仿若那些革命英雄活生生的显现在眼前,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
最后走出纪念馆看着馆前两旁林立的数十位领袖人物,我不禁在想这其中有木有安徽的老乡呢,于是回来后我便查了很多关于八一南昌起义领袖的资料。据资料收集,南昌起义主要是由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中共人士和贺龙领导,遗憾的是这其中并没有籍贯安徽的领袖。
一提到南昌起义这个熟得不能再熟的话题,很多人或许认为又是老调重弹了。然而在历史洪流中,在这类大历史事件的背后,隐藏着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人们都知道领导南昌起义的革命领袖有哪些。但是,谁倡导了南昌起义?谁最早的提出了这次起义呢?
周恩来?叶挺?刘伯承?还是朱德?
确实,上述几个名字最易被人念起。他们是南昌起义的参与者、指挥者。在随后的革命战争中或建国后的国家发展历程中,这些将帅叱咤风云,屡立功勋。但要说最早提出南昌起义的人,就不能不提到一位关键的历史人物——李立三。首先我们来了解下李立三其人:
李立三,男,原名李隆郅,湖南省醴陵县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五四运动、南昌起义等著名的革命运动。1928—1930年在上海党中央工作,任中共中央常委兼秘书长、宣传部部长等职。1930年犯过“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被称为“立三路线”。同年被派到苏联学习,1946年回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劳动部部长、中共中央工业交通工作部副部长、华北局书记处书记等职。是中共四至八届中央委员,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李立三的处境日益困难。他的夫人李莎原是苏联人,为表示热爱中国和丈夫,交出苏联护照,加入中国国籍。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人诬陷他们一家是“苏修特务”,李立三不堪忍受这种侮辱,于1967年6月22日服安眠药自杀,终年68岁。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为其平反。李立三曾有个绰号叫“坦克车”,因为他性子耿直、急躁,工作冲劲十足、勇往直前„„
翻开《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在“李立三”条目中有这样的记述:“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后,(李立三)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并担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委员、革命委员会委员和政治保卫处处长”。然而,李立三并不仅仅只是南昌起义的参加者,他还是最早提出举行南昌起义的人。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年轻的领导者中,最先进入革命先驱孙中山视野的,有两个人:一是毛泽东,另一个便是李立三。那还是在国民党“一大”上,毛泽东和李立三以新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的身份做发言。他们词锋激烈的雄辩,令孙中山和国民党元老们印象深刻。李立三的发言单刀直入,大段大段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其中不乏率直批评国民党的言论,博得了孙中山的赞许。李立三给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不止是雄辩与口才,坚决革命与性情暴烈也占一条。1922年春节,李立三回家探亲。当时,他正在安源煤矿组织罢工,但家人并不知道这一切。父亲李镜蓉问李立三将来的打算,李立三答:“我要干共产!”李镜蓉暴跳如雷:“你这是自己找死!人家督军有那么多兵,那么多枪,你们几个小娃娃,一千年也搞不成!”李立三坚定地说:“军阀有枪,我们有真理,有人民。我们死了不要紧,一定会有更多的人起来革命。革命一定成功!”在安源煤矿的斗争中,敌人悬赏600大洋刺杀他,李立三从容不迫,坚决主张用革命暴力回应反革命暴力,最终取得了罢工的胜利。安源罢工的胜利,刘少奇说“这实在是幼稚的中国劳动运动中绝无仅有的事”。好一个革命暴力回应反革命暴力!正是这个主张“暴力回应暴力”的李立三,提出了铭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的南昌起义。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荣而神圣的日子,让我们向他们表示节日的祝福和问候,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礼。
今天让我们来重温历史,眼前突兀的是纷飞的战火,那大气磅礴的场景,昭显着松骨峰悲壮的硝烟,生命中不曾有过的枪炮声离我们如此之近。老一辈先烈们,安息吧!军人是首奉献的歌,军人更是神圣崇高的,他们无私的品格、高尚的气节,在战争年代里,军人用生命交出优秀的答卷,军人用理想充实这他们的头脑,用意志铸造着坚强的信念,用绿色军装装点着青春,用生命书写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胆忠诚,把情感和思念打入背囊,把责任和荣誉刻入心田。在和平年代的军人,在困难面前,是人民希望的动力!在灾难面前,军人是我们生存的希望!那真是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军人,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人,他们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汶川大地震、雅安地震、甘肃岷县地震,到处都是军人的身影,他们勇往直前,奋不顾身,那些年轻的解放军战士,在灾难面前他们也是人,也是父母捧在手心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看见他们那一双双伸向受灾群众温暖而有力的手,那与死神较量的分秒毫厘,那用生命换取幸存的热血温度,年轻的小战士,他们是我们挡风的使者!是我们坚持的信心,他们都是平凡的军人,却谱写当代军人光荣事迹。他们再一次为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增添新的篇章,谱写着新时代的军魂,生动地诠释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南昌八一纪念馆导游词】推荐阅读:
八一纪念馆英文导游词07-12
参观八一纪念馆09-24
八一纪念馆观后感06-15
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10-01
八一起义纪念馆观后感范文11-28
南昌旅游规划06-25
南昌航空大学校徽07-04
南昌大学校徽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