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防控小知识

2025-01-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流感防控小知识(精选11篇)

流感防控小知识 篇1

一、甲型H1N1流感主要是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人污染的物品或环境等途径传播。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二、甲型H1N1流感的传染期是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7天。

三、当你遇到发热病人时,你应该给他戴上口罩并引导至感染科。

四、当发现与甲型H1N1流感病人密切接触者时,应及时上报并根据评估情况对其进行居家或集中隔离观察。

五、当发现甲型H1N1流感可疑病例时,应对其实行就地隔离(包括陪同人员),接诊医生立即按程序上报。

六、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报告时限是2小时。

七、新规定的甲型H1N1流感是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

八、我院对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报告程序:白天报告医务科、防保组,夜班报告总值班,医务科电话(3972),防保组电话(3954),总值班电话(3930)。

九、目前所有医务人员实行标准防护,包括戴帽子、戴医用外科口罩、穿工作服,接触病人后洗手。

十、感染科工作人员实行一级防护,包括戴帽子、戴医用外科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

流感防控小知识 篇2

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H1N1亚型,健康知识,态度,实践,习惯,学生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普遍易感的新发疾病,已成为当前影响人类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疫情流行的风险趋于上升。学校是甲型H1N1流感的重点防控区域之一。为了解中学生关于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的情况,更好地指导学校开展风险沟通和健康教育工作,广州市第十六中学于2009年7月6日对该校高中一、二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广州市第十六中学高中一、二年级全体606名学生参与调查,有效问卷为604份,有效应答率为99.67%。其中男生292人(48.34%),女生312人(51.66%)。高一学生320人(52.98%),高二学生284人(47.02%);高一学生平均年龄16.22岁,高二学生平均年龄17.23岁。过去1 a家庭人均年收入以1~3万元者居多(23.27%),次为4 000~1万元(21.10%),以下依次为<4 000元(20.71%)、>5万元(18.54%)、3~5万元(16.37%)。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自制问卷调查表,对该校高一、高二年级的所有学生进行自填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09年7月6日。

1.2.2 质量控制

校医在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帮助下,完成调查表的设计及预调查。调查表经预调查修订后,再进行正式调查。各班主任为调查员,正式调查前对各班主任进行培训。为保证学生能够真实回答问题,采用匿名自填问卷调查方式。

1.3 数据处理

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逻辑检错,采用SPSS 11.0进行统计分析。开放性问题通过人工归纳总结后再录入分析。

2 结果

2.1 对甲型H1N1流感关注情况

56.42%的学生一直关注甲型H1N1流感疫情变化情况,39.57%偶尔关注,4.01%不关注。男女生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关注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39,P=0.068)。不关注疫情的男生(70.83%)高于女生(2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P=0.025)。

61.51%的高一学生非常关注甲型H1N1流感疫情变化情况,36.28%为偶尔关注,不关注者占2.20%。高二学生不同关注程度的比例依次为50.36%,43.57%和6.07%。不同年级学生对疫情关注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0,P=0.004)。高一年级较高二年级有更多的学生关注疫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2,P=0.006)。

67.23%的学生家长一直关注甲型H1N1流感疫情情况,30.60%的家长偶尔关注,2.17%的家长不关注疫情情况。经趋势χ2检验,母亲文化程度与对事件的关注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undefined=3.18,P=0.074);而父亲文化程度越高,则越关注事件的进展情况(χundefined=5.57,P=0.018)。

2.2 甲型H1N1流感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76.67%的学生感到当前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没有影响到本人及家庭的正常生活和学习,特别是男生(78.77%)没有感到影响生活和学习, 67.29%的女生有同感,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0,P=0.008)。仅0.86%的学生感到正常生活受到较大影响。22.47%的学生感到正常生活和学习受到轻度影响,尤其是女生,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P=0.019)。

高一学生感到甲型H1N1流感疫情没有影响到本人及家庭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者占73.93%,轻度影响占25.08%,较大影响占0.99%;高二学生分别为79.71%,19.56%和0.72%,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1,P=0.258)。

2.3 生活卫生习惯

65.92%的高中学生每日睡眠时间为6~8 h,20.59%的学生每日睡眠时间少于6 h,13.49%的学生睡眠时间超过8 h。睡眠时间少于6 h的学生,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992);但高二学生(40.85%)高于高一学生(1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9,P=0.000)。

91.74%的学生认为自己从不随地吐痰,5.51%的学生承认偶尔随地吐痰,只有2.75%的学生承认自己总是随地吐痰。承认自己总是随地吐痰的男生占4.45%,女生占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3,P=0.008)。

81.03%的学生在打喷嚏或咳嗽时总是掩住口鼻,13.45%偶尔掩住口鼻,5.52%从不掩住口鼻。从不掩住口鼻的男生占8.22%,女生占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1,P=0.002),男生是女生的3.21倍。

高中学生饭前洗手的比例最高,为89.54%,其次为便后洗手(85.76%)、做完家务后洗手(75.99%)、从医院回到家后洗手(74.27%)、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后洗手(67.41%)、接触人民币后洗手(66.90%)、打喷嚏后洗手(60.89%)、接触宠物后洗手(53.34%)、咳嗽后洗手(50.77%)、接触公用门柄后洗手(48.20%)、接触电梯扶手后洗手(48.03)、接触升降机按钮后洗手(42.88%)、接触眼睛口鼻之前洗手(41.68%)。在上述情况下,男、女生洗手比例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女生洗手比例的顺位与总顺位一致,男生略有差异。接触升降机按钮后、接触公用门柄后、接触人民币后、从医院回到家后、做完家务后、饭前、便后洗手比例差异与父亲文化程度有统计学意义,父亲文化程度越高,洗手比例越高;做完家务后、从医院回到家后、便后洗手比例差异与母亲文化程度具有统计学意义,母亲文化程度越高,洗手比例越高。其他情况下的洗手比例差异均与父母亲文化程度无统计学意义。

80.94%的学生每次都用流动水洗手,仅1.56%的学生每次将水接到盆中洗手。用流动水洗手的学生每次都使用肥皂或洗手液者占38.49%,多数情况下使用占33.76%,偶尔使用或不用占27.74%。每次洗手时间>20 s者占34.25%,<20 s占47.33%,不清楚洗手时间的学生占18.42%。是否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洗手时间长短均与家庭经济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5,4.15,P值均>0.05。每次洗手完毕,42.51%的学生不用任何设备,34.32%用自备毛巾擦干双手,17.77%用纸巾擦干双手,4.01%用公用毛巾擦干双手,1.39%使用自动干手器吹干双手。

2.5 知识与态度 学生关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知识知晓情况为勤洗手知晓率最高,占93.67%;多通风、打喷嚏掩住口鼻的知晓率均超过80%;锻炼身体、少扎堆、戴口罩等预防措施的知晓率分别为75.50%,57.67%和48.83%。39.83%的学生选择喝凉茶预防甲型H1N1流感,37.50%选择注射疫苗。此外尚有34.00%的学生选择消除积水,31.67%选择灭鼠蚁预防甲型H1N1流感。

3.84%的学生认为防控甲型H1N1流感是政府的事情,与己无关;69.03%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密切关注疫情,参与到防控工作中来;57.09%表示将自觉减少疾病散播的机会,积极配合公共卫生部门的相关举措,其中32.01%的学生同时选择密切关注疫情,参与到防控工作中来及配合公共卫生部门的相关举措,自觉减少疾病散播的机会。

当被问及“近期,如果您出现了发热、咳嗽等症状,您将怎样做”,64.00%的学生选择去医院看病,52.84%选择在家休息,避免与其他人接触,43.89%选择主动向教师申报病情;但10.84%的学生表示将带病坚持上课,甚至还有3.75%的学生选择照常参加同学聚会。当“近期,若好朋友身体不适、出现发烧和咳嗽症状”时,77.56%的学生选择劝其尽快就医,31.54%选择向教师报告,30.85%选择避免与其密切接触,15.77%选择更加与其密切接触、更加关心好朋友。

3 讨论

调查显示,学生对勤洗手能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知晓率最高。饭前便后洗手比例较高,而接触公用门柄后、接触升降机按钮后、接触眼睛口鼻之前洗手比例较低,这与长期以来对洗手的宣传教育不足有关。

部分学生(47.25%)洗手时间少于20 s,偶尔使用或不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者占27.74%。是否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与家庭经济状况无关,主要与个人卫生习惯有关。学生洗手完毕后,42.36%通过自然风干解决湿手问题,3.99%的学生使用公用毛巾擦干双手。尽管勤洗手的知晓率较高,但学生关于正确洗手的知识是缺乏的。应尽快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洗手方式,并提供必要的洗手设备,如在洗手间配备肥皂或洗手液及擦手纸巾。所提供的宣传资料要求学生每次洗手至少20 s,但很难精确把握20 s的时间,故有18.38%的学生不清楚自己每次洗手的时间。建议改变说法,如洗手时间至少为唱完4句“生日快乐”歌,使20 s具有可操作性。洗手作为甲型H1N1流感及其他传染病有效的防控措施,在秋冬季节更应大力宣传。

打喷嚏掩住口鼻的知晓率为80.33%,而调查数据显示,80.76%的学生在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这一数据是否真实有待进一步验证。关于掩住口鼻的正确方式(用纸巾掩住口鼻;在没有纸巾的情况下,用肘部掩住口鼻,而不是用手)需要教师和专家共同教给学生。

关于疫苗预防甲型H1N1 流感,应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特异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才能预防甲型H1N1流感。因此,对学生关于疫苗预防疾病应给予正确引导。

超过30%的学生将灭鼠蚁、消除积水作为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措施,表明学校健康教育有待加强和改进,应不断更新、充实信息,保证学生接受正确信息。

64.00%的学生在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后选择去医院就医,但超过10%的学生选择带病坚持上课,3.75%的学生选择照常参加同学聚会。因此,一定要严格晨检,不能走过场,同时对发热、咳嗽的学生应做好弥补功课的准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其能够安心在家休息、恢复健康。好朋友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77.56%的学生选择劝其尽快就医。这一行为的出发点是正确的,但一定要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再去劝朋友就医。15.77%选择更加与其密切接触、更加关心好朋友。这些不恰当的做法表明学校要因地制宜,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帮助下引导学生开展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本调查显示,50%以上的高中学生、66.67%的学生家长非常关注甲型H1N1流感疫情情况,且69.03%的学生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密切关注疫情,并参与到防控工作中来,这为学校开展甲型H1N1 流感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奠定了基础。

76.67%的学生感到当前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没有影响到本人及家庭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尤其是男生,易放松警惕,产生麻痹思想。感到疫情对正常生活有影响的女生多于男生,提示在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时,对男生要唤起其防范意识,对女生要帮助其承受恐慌,告知可做的事情和预防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男生比女生更加不关注疫情,可能与男生自认为身体体质较好而轻视甲型H1N1流感有关;高二年级的学生比高一年级的学生更加不关注疫情,反映出高二年级学生即将步入高三冲刺阶段,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业上,从而忽视了甲型H1N1流感对学业可能造成的危害。

综上所述,学校是防范甲型H1N1流感的重要阵地,学生一定要参与到防控工作中来,配合学校防控措施的落实。每个人都要密切关注疫情,关心自己的健康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学校应把有关甲型H1N1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健康教育作为开学后的第一堂课,增强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告诫学生对待甲型H1N1流感,千万不能掉以轻心。特别要教育学生尽量避免到校内、外人群聚集性场所,减少同学间的聚会,不扎堆,自觉减少疾病散播的机会;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报告班主任。

参考文献

[1]卫生部.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学校秋季开学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意见.[EB/OL][2009-08-18].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wsyjbgs/s7860/200908/42486.htm.

[2]US CDC.2009H1N1Flu("Swine Flu")and You.[EB/OL][2009-12-16].http://www.cdc.gov/h1n1flu/qa.htm.

[3]US CDC.Interim CDC Guidance on Day and Residential Camps in Response to Human Infections With the Novel Influenza A(H1N1)Virus.[EB/OL][2009-06-14].http://www.cdc.gov/h1n1flu/camp.htm.

[4]香港卫生防护中心.感染控制须知—正确洁手方法.[EB/OL][2009-10-17].http://sc.chp.gov.hk/gb/www.chp.gov.hk/guideline_infection.asp?lang=tc&id=346.

[5]US CDC.H1N1flu general info.[EB/OL][2009-05-27].ht-tp://www.cdc.gov/h1n1flu/swineflu_you.htm.

[6]张芯.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确保学生身心健康.中国学校卫生,2009,30(9):771-773.

[7]田向阳.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健康教育策略.中国健康教育,2009,25(8):606-608.

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 篇3

H7N9是禽流感病毒的一种。截止4月16全国共报告7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其中死亡16人,根据报告全国新增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处于散发状态,为保护员工健康,做好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现将有关禽流感防控知识梳理如下。

一、什么是H7N9禽流感病毒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认为: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型,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不同的流感病毒;而禽类特别是水禽是所有这些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H7N9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H7N9亚型流感病毒既往仅在禽间发现,在荷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暴发疫情,但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此次人感染的H7N9流感病毒从病毒生物学上属于禽源流感病毒,既往国际上所发现的人感染H7亚型的流感病毒也多来自于禽类。根据对现有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专家认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为禽源性,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来源于被感染的禽或其污染的环境,接触被感染的禽或暴露于活禽市场是人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携带病毒的家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可能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染来源。

2、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3、易感人群

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

4、高危人群

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三、H7N9主要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咳血痰;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多器官衰竭等,甚至死亡。目前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临床特征的认识还有限,病毒感染谱不清,该病毒感染能否引起其他临床表现尚不清楚。尚不确定是否存在隐性感染。随着更多的病例信息的积累,对该疾病的认识将会发生变化。专家提示,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出现高热、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就医。

四、如何预防H7N9流感

目前已有证据提示活禽市场暴露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的危险因素,携带病毒的家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可能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染来源。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1、早报告:发现不明原因死亡的鸡鸭鹅及鸟,立即向当地兽医或卫生部门报告。

2、早就医:接触病、死鸡鸭鹅或鸟后,如果出现发烧及咳嗽,要立即就医。

3、勤洗手: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类、鸟类或其粪便,尤其是病(死)禽;若曾接触,须尽快用肥皂及水洗手。儿童应避免直接接触家禽和野禽。

4、养成爱清洁习惯:鸡鸭鹅或鸟类养殖和售卖人员要经常清洗衣物、经常清洁鸡棚鹅舍及运输工具。

5、隔离饲养:新买的鸡鸭鹅或鸟类要分开饲养2周,不要让鸡鸭鹅进入住宅,儿童要避免与鸡鸭鹅或鸟类密切接触。

6、妥善处理病死禽:不宰杀、不买卖病死鸡鸭鹅;如果发现病(死)禽、畜,不要自行处理,应报告有关部门。病死的禽、畜要深埋(不要随意丢弃)。

7、注意饮食卫生,加工、保存、食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处理生禽、畜肉的案板、刀具和容器等不能用于熟食;在加工处理生禽畜肉和蛋类后要彻底洗手。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熟的禽肉、蛋类等食品;不购买未经检疫的禽肉制品。

二是生活中要注意以下细节

1、尽量不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预防感染他人。

3、室内勤通风换气,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

4、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本病非常重要。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增强身体抵抗力。

5、不要购买活禽自行宰杀,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

6、外出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7、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一旦出现发烧、头痛、咳嗽、咽喉疼痛等症状,应尽快去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流感防控小知识 篇4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1、今年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最早出现在__________。

2、2009年修订的级别描述中,世界卫生组织使用_____级方法。

3、如果家里有病人,病人与其他人至少保持_____米的距离。

4、对手进行有效清洁时双手至少揉搓____秒才冲水。

5、烹制猪肉时肉部温度达到_____℃可杀死细菌和病毒。

6、预防甲型H1N1应彻底用_______清洗双手。

二、判断题。

1、咳嗽、吐痰不会传染甲型H1N1流感。()

2、人感染猪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3、甲型H1N1流感主要由呼吸道传播。()

4、新型猪流感病毒可能在人体潜伏7天才表现出病症。()

5、甲型H1N1流感的死亡率为6.77%。()

6、食用烹制71℃以上的猪肉不会污染。()

三、选择题。

1、甲型H1N1流感(),可由人传染给猪,猪传染给人。A、非常活跃 B、活跃 C、普通

2、预防甲型H1N1流感首要做()。A、与人绝交 B、洗手 C、拒食猪肉

3、面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我们应该().A、锻炼身体 B、不关己事 C、平常对待

4.有关流感与普通感冒的鉴别要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流感与普通感冒的传播途径不同 B.普通感冒症状多较流感轻 C.流感的病原是甲、乙、丙流感病毒

D.普通感冒的病原多是鼻病毒、冠状病毒及副流感病毒 5.目前治疗甲型H1N1流感较有效的药物是:()A.金刚烷胺 B.达菲 C.金刚乙胺 D.以上均无效 6.甲型H1N1流感的重要传染源是:()

A.病猪 B.携带病毒的猪 C.甲型H1N1流感患者 D.处于潜伏期的猪 7.应对流感大流行的社区感染控制措施不包括:()A.做好个人预防,流行季节减少到人群密集处 B.若发生流行,政府可将人群隔开,减少接触 C.对公共场所进行空气和外环境消毒 D.政府及时的卫生信息公布

8.对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应对其进行()天的医学观察。A.3天 B.7天 C.14天 D.5天

9.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平均为:()A.7天 B.1天 C.2至3天 D.5至6天

10.关于流感大流行的流行病学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传人,通过飞沫传播 B.潜伏期没有传染性 C.存在动态性和不确定性 D.人群普遍易感

11.下列哪类人群可成为甲型H1N1流感的传染源:()A.发病前1天患者 B.发病后3天患者 c.发病后7天仍发热者 D.以上均是

12.我国应对流感大流行的综合性措施包括:()A.把好国门

B.早准备、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C.做好社区和医院的感染控制,合理使用药物和疫苗 D.以上均是

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墨西哥 2.6级 3.1米 4.10秒 5.71 ℃ 6.肥皂水

二、判断题。

1.(×)2.(√)3.(√)4.(√)5.(√)6.(√)

三、选择题。

1.A 2.B 3.A 4.A 5.B 6.C 7.C 8.B 9.C 10.B 11.D 12.D

四、简答题。

1.答:①控制传染源 ②切断传播途径③保护健康人群 ④加强流感控制措施

春季预防流感小知识 篇5

春季预防流感小知识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于冬、春季流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由于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名称有相似之处,因而很多人认为流感就是感冒,只不过是“流行”起来的感冒而已,没什么了不起。其实流感和普通感冒有很大的不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发热典型,可以高达38.8摄氏度,持续3~4天,头痛明显,全身疼痛,并且疼痛的很严重,全身极度乏力,有时鼻塞、流鼻涕、咽喉疼痛、咳嗽,还可能并发为肺炎、支气管炎、心包炎、脑炎、急性心肌炎等,可能会威胁生命,常发生局部甚至大范围暴发流行。而普通感冒一般不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也不会引起大流行,一般只是流鼻涕、咳嗽等,不会出现发高烧、全身无力等症状。由此可见,流感和普通感冒完全不同,它不是普通感冒的流行,而是一种比普通感冒严重得多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需要特别加以预防。

如何预防流感呢?

1、是要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世界公认的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

2、保持1米的距离。患者咳嗽打喷嚏时,那些带病毒的唾液可以溅到约70厘米远,因此当你发现有人要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马上退到这个距离之外,如果在楼梯或公共汽车上遇到这种情况,可马上转过身去,因为你的眼睛和鼻子是最易传染的。

3.常洗手。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过的地方存活3个小时,所以你应经常洗手。

4.小心封闭的空间。空气不好的办公室、教室等是很容易传染上感冒的地方。因此我们应该做到每天让办公室、教室等人多的空间多通风。也可以用淡盐水使你的鼻子经常保持湿润。

5.大量喝水。多喝水可使口腔和鼻腔内粘膜保持湿润,能有效发挥清除细菌、病毒的功能;大量的水可以将病毒从你身上冲走,并防止脱水症的发生,而脱水症则是感冒的并发症之一。

6.不要总揉你的鼻子。揉鼻子容易把手上的病毒直接揉在你身上这个最易被传染上的地方。

7.别老坐着不活动。每天进行30—45分钟的有氧锻炼。如散步、骑车、跳舞,都可以极大地增强你抵御感冒的能力,避免患上呼吸道传染病。

8.加强营养,多吃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多喝鸡汤和开水,早晚

坚持用淡盐水漱口。多吃维生素E和C。维生素E在人的免疫系统中占

有重要的地位,但它多存在于动物脂肪和植物油当中,所以那些不爱吃

肉、吃油的人摄入得少。他们需要补充一些维生索E类的食品。维生素

C有减轻感冒症状及程度的作用。应多吃含有维生素c和E的食物。维

生素c丰富的食物,以青椒、黄瓜、菜花、小白菜、西兰花、鲜枣、生

梨、橘子、柚子、草莓等含量最高。含有丰富维生素E的食物分布广泛,在谷类、小麦胚芽、棉子油、南瓜、绿叶蔬菜、蛋黄、坚果类、肉及乳

制品中,均含量丰富。荞麦、卷心菜、香蕉、豆芽、动物肝脏等均含有

丰富的维生素E。

9.流感流行期间暂停集会,暂不探亲访友,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出门、戴口罩。公共场所加强通风,喷洒漂白粉液或过氧乙酸等消毒,或用熬醋熏蒸的办法预防流感,也可用中药预防,如口服板兰根等,据

认为有一定效果,也有的吃点大蒜、喝点姜汤,也能有预防作用。

10.流感病毒侵入机体以后是否引起发病,主要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营养不良和过度劳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特别容易遭受各种病原体(包括

流感病毒)的侵袭,因此平时要保持营养均衡和避免过度劳累,要有充足的睡眠,这是预防流感的基础措施。

11.一旦发生流感,主要是加强护理(发病后卧床休息,多饮水,进食易

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必要时给予对症处理(如发热、头痛时给予阿司

匹林等解热镇痛药),防止出现并发症。

12、最后,如果你已患了感冒,那就应注意在咳嗽和打喷嚏时用手捂住

猪流感的病状及防控措施 篇6

猪流感多发生于冬春两季, 春季多在早春, 呈地方性流行。该病发病率高, 潜伏期2~7d, 病程一周左右。如果在发病期管理不当, 则易发生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等, 增加猪的病死率, 故应重视对此病的防治。

1 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升高到41℃~42℃, 减食至停食, 粪便干燥, 少数猪皮肤潮红。精神甚差, 喜睡。眼流泪、畏光, 结膜潮红。呼吸急促、喘息。咳嗽、鼻液增多, 严重时呈腹式呼吸。病程3~7d, 常迅速缓解而愈。病死率一般是1%~2%。

2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 上呼吸道粘膜红肿, 粘液多, 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内充满泡沫样渗出液。肺脏的病变常发生于尖叶、心叶、叶间叶、膈叶的背部与基底部, 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的界限;颜色由红至紫;肺塌陷、坚实, 韧度似皮革;脾脏肿大, 颈部淋巴结、纵膈淋巴结、支气管淋巴结肿大多汁。肺炎面积大, 肺炎区硬实, 肺水肿和出血, 切开肺有白色或带血的泡沫流出, 甚至从鼻孔起整个呼吸道也有同样的泡沫。胸腔、心包腔蓄积大量混有纤维素的浆液。还有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及内脏出血。

3 防控措施

3.1 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猪群的营养需求, 定时清洁环境卫生, 尽可能减少引起猪流感发生的外部因素, 消除引发本病的诱因, 如畜舍湿冷、贼风、拥挤、卫生不良等。加强圈舍、饲具的消毒, 在疫病流行期间带猪消毒, 可用真金碘1∶500倍稀释, 喷雾1次/d。

3.2 对症治疗

猪流感没有特效药物, 常采取对症治疗缓解症状, 以消炎防治继发感染。解热镇痛, 如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安痛定;控制细菌感染, 肌注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蒽诺沙星、二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阿普拉霉素、庆大霉素、头孢、青霉素+链霉素、增效磺胺等。可试用复方马啉胍片或复方金刚烷片及板兰根冲剂进行治疗, 用量可根据猪的体重和药品的含量确定。

发生疫情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及时隔离, 栏圈、饲具要用2%火碱溶液消毒、剩料剩水深埋或无公害化处理, 在猪的饲粮中加入0.05%的盐酸马啉胍 (病毒灵) 饲喂1周。用绿豆250g、柴胡、板蓝根100g, 煎水10kg饮服, 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3.3 预防猪流感的控制手段主要是免疫接种。

春季幼儿流感预防小知识 篇7

今春的天气一直不稳定,忽冷忽热,幼儿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再加上春天细菌、病毒滋生,极容易导致流感。现提供几种预防流感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洗手,不随地吐痰,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及被褥;保持教室、居室内空气流通。

2.应对呼吸道传染病,最简单的有效的方法就是适时充分地开窗通风换气,这胜过任何空气消毒剂。

3.课间到教室外运动,呼吸新鲜空气;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4.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锻炼时,注意气候变化,合理安排运动量;生活规律。

5.保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抵抗力相当重要。

6.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生活有规律;衣、食细节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

7.注意饮食。饮食不宜辛辣、油腻,多饮水,多选择瘦肉、禽蛋、蜂蜜、红枣、新鲜果蔬等。

幼儿园防控疫情保健小知识范文 篇8

幼儿园防控疫情小知识1

开窗通风

呆在家中也应加强空气的流通,每天都做到开窗通风一段时间,能够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勤洗手

幼儿洗手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时间过短,一般来讲,用流动的水和香皂洗手15 秒,可带走手上90% 的细菌,持续洗30 秒(和孩子一起唱两遍生日快乐歌的时间)可将手上99.9% 的细菌全部带走。不管到什么时候流动清水冲洗+ 香皂的方式都是首选。父母带头自己这么做,孩子自然就会跟进。做到有效的手部清洁要遵循以下12 个字:勤洗手、半分钟、流水洗、要擦干。

戴口罩

尽量不去人多或密闭的地方,如果必须外出的情况下记得佩戴口罩,普通的医用口罩就足够,如果是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记得在人流量大的地方佩戴N95 口罩。

加强锻炼

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多吃蔬菜,多喝热水,进行适当的运动。

及时就医观察

如果身体有不适,比如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过程中佩戴好口罩,避免在医院内被其他患者传染。

家庭成员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时

(一)建议及时前往就近定点救治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尤其是小孩、老人、孕妇、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尽早治疗。

(二)尽快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三)可疑患病的家庭成员应佩戴口罩,与无症状的其他家庭成员保持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

(四)若家庭中有人被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其他家庭成员如果经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应接受14天医学观察。

(五)尽量避免前往公共场所和参加集体活动。

(六)家具表面、厕所要用消毒水消毒、抹洗。

防疫重要提示

一是电梯的按钮、门把手、手动的水龙头、公用电话,这些地方人员接触比较频繁,接触比较频繁的部位,是我们重点消毒的地方。

二是空气消毒,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的。如果用消毒剂对空气进行消毒,一定是在无人的环境。因为如果是人吸入消毒剂,或者是往人身上反复喷洒消毒剂是有潜在风险的,而且这种风险还无法进行定量评估,要尽量避免的。

幼儿园防控疫情小知识2

亲爱的家长朋友:

大家好!

虽然疫情逐渐在稳定,但我们仍需继续做好疾病防控措施:

1.勤洗手。手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病原体,冠状病毒也不例外,洗手是明确的预防措施之一。

以下情况,都建议家长和孩子洗手:

● 外出回家;

● 咳嗽或打喷嚏后;

● 触摸口、鼻、眼之前;

● 用餐前;

● 处理生鲜食材之前和之后;

● 上厕所后;

● 接触过动物、动物粪便之后。

2.合理佩戴口罩。建议少去或尽量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场所,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流感症状的患者。如果一定要去,合理佩戴口罩,降低感染风险。

3.不要让孩子接触野生动物。尽量避免孩子接触野生动物或其粪便,更不要让孩子吃野味,并确保食物煮熟透了再食用。

4.注意个人卫生。在室内,务必确保空气保持流通状态。并告诉孩子打喷嚏或咳嗽时,不要直接用手捂住口鼻,正确做法是使用纸巾或弯曲手肘掩盖口鼻。用过的纸巾应丢弃在垃圾箱内,然后彻底清洗双手。

5.出门注意防护,戴口罩。尽量手不要摸脸、不要揉眼睛、不要直接拿食物。回家时提醒孩子要洗头、洗澡、洗衣服等。主语保持室内通风。

6.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交车等密闭人多的交通工具。

7.加强体育锻炼。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加强孩子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返程家长和幼儿

1.返程途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全程佩戴医用外科或N95口罩。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和部位。途中做好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发现身边出现可疑症状人员,及时报告乘务人员,同时避免与可疑症状人员近距离接触。除此之外,要妥善保管好相关的票据信息,以配合可能的相关密切接触者调查。自驾回时,应尽量避免途径湖北等疫情严重的地区。

2.各地返程的家长,请及时做好网上申报,并第一时间告知班主任。同时请您主动联系所在街镇的村/居委会、登记好您的联系方式。除此之外,请每位家长都能做到,返铜后务必自觉居家隔离14天!

3.在家隔离观察期间,请注意观察您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如有发热、咳嗽、气促等呼吸道症状,特别是发病前14天内有湖北旅行史/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湖北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请戴好口罩,及时至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及周围人员中是否有类似病例,听从医务人员指引,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详尽信息。前往医院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4.14天隔离期满后,也请尽量避免参加聚会和集体活动,如前往人员密集场所请佩戴口罩;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餐前便后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捂住口鼻,尽量避免与有呼吸道症状的人近距离接触;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幼儿园防控疫情小知识3

在当前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随着孩子们居家时间变长,幼儿安全问题应引起家长们的高度重视,为了进一步做好疫情期间幼儿居家生活的安全工作,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二实验幼儿园特地提醒各位家长及幼儿谨记以下安全小常识,防患于未然。

交通安全小常识

一、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在雾、雨、雪天,最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

二、横穿马路应该注意什么

横穿马路,可能遇到的危险因素会大大增加,应特别注意安全。

1、穿越马路,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2、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在有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的路段,应自觉走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

三、坐车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1、坐公共汽车:排队上车,先下后上,做懂事的小孩;在车子里,不要头手伸出窗外,容易被别的车刮伤;没有座位时,要拉好身边的扶手;不得向车内外乱扔东西;不要在开动的车厢里乱跑,容易摔跤;

2、坐出租车:冲到马路当中去拦车很危险,在路边招手司机叔叔也能看见;下车时要从右边下车,注意后面的车辆和行人;下车前看看坐椅上有没有东西,不要把东西忘在出租车上了;如果下车要穿过马路,走到出租车后面比前面更安全。

3、坐父母开的车:不要提问题和唱歌,让父母分心影响开车;不要去开车门,乖乖地在后排坐好;系好安全带,父母就可以安心地开车了;如果坐前排,不要扳动方向盘、排档杆,很容易造成事故;不能在车厢里放带尖角的玩具,容易受伤。

防溺水小贴士

在家时:

1.及时清空家中各种水容器中的积水。处理浴缸、脸盆里的积水,对于不懂事的孩子来讲溺水随时可能发生。

2.幼儿在家洗澡时,用宝宝专用的浴盆,这种浴盆宝宝可以抓握两边,保持身体平衡,不至于滑倒。澡盆内的水要在幼儿坐在里面时,到其脐部即可,不要高到胸部。

3.在浴缸底部粘上防滑条或放防滑垫,避免幼儿洗澡时摔倒,被水呛着。

4.妈妈在给孩子洗澡时如需去接电话或开门,宜先用毛巾把孩子包起来,然后抱着孩子一起离开浴缸或浴盆。

5.如果家中有游泳池,家长要把通向游泳池的门锁好,幼儿要去时一定要有专人陪同。要时常注意观察里面的水是否已经放干。在不使用时一定要妥善安置,以防下雨时流进雨水,幼儿在不慎跌入时发生溺水。

6.家里卫生间的坐式马桶要随时盖好盖子,避免幼儿因好奇向里看时头朝下栽进马桶里。可以为较小的孩子准备专用便盆,并采用马桶安全锁扣。

7.盖好洗衣机的盖子,避免孩子掉进正在工作的洗衣机里,发生溺水。平时居家就应告知宝贝不能自己爬高,防止裁进洗衣机里。

8.如果家里有游泳池,四周一定要有防护栏。栅栏至少要有1.5米高,而且板条间隔不应超过10厘米。

在户外时:

1.带孩子到海边时,要离海岸远一些。因为海边有浪,幼儿在玩沙时,当一个大浪打来,如果幼儿恰巧在浪打来时吸入一口气,就有可能呛着,发生危险。

2.幼儿在水边做游戏或在水池里玩耍,即使是浅水,父母也要时刻陪伴左右,避免让孩子和伙伴在水里打闹而摔倒造成溺水。

3.家长要随时注意改变不安全水域环境,比如屋前屋后有水塘、沟渠等开放性水域,各种水井、沟渠、粪坑或蓄水池的盖子是否盖好。

特别提示:

1.经常告诉孩子,尤其是男孩,家长不在时不要自己下水玩。如果让孩子下水,一定有专人负责照料,即使水很浅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幼儿学过游泳,父母也不应大意,不要认为孩子接受过游泳训练,就不会溺水了,游泳时一定要有大人随时随地陪着。

2.不要以为给幼儿使用一些救生用品,如救生圈、救生背心、翼形浮袋、气垫等用具,就可以掉以轻心。这些东西在水中随时会翻倒,家长要一刻不离地进行看护。

3.如果幼儿溺水,父母不要慌张。父母要以最快的速度清除宝贝口鼻中的泥沙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将幼儿的舌头拉出,以免堵塞呼吸道。

4.尽快让溺水的幼儿肺内吸入的水自然流出。可将宝贝背向上,双手托住宝贝腹部,高举过头,幼儿口鼻应露出水面背向上,头脚下垂,让呼吸道的水自然流出。

5.再将溺水幼儿平放在平地上,解开其衣物;如无呼吸或脉搏也摸不到时,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注意心脏按摩与人工呼吸的比为4:1。

6.如果父母不会以上的急救方法,应立即把孩子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在等待急救车的过程中,不要放弃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直至医护人员到来。如未联系上急救车,要迅速用其他车辆将溺水儿童送往医院。

7.对于呼吸、脉搏正常的溺水幼儿,经过急救后,回到家里后进行漱口,喝些姜汤或热茶,并注意保暖,让幼儿安静入睡;注意如有咳嗽、发热时应去医院治疗。

禽流感防控应增加免疫次数 篇9

很多人把禽流感免疫失败归咎为毒株变异, 但业内专家对此并不认同。禽流感病毒虽然存在着变异, 但近年来养殖场禽流感爆发大都是免疫不到位造成的, 真正变异引起的发病所占比例还是很低。如果是变异株导致的 (先不说毒力差异原因) 会传播很迅速, 事实是一个鸡场有的鸡舍发病有的正常, 说明还是原有病毒导致的。疫情在于免疫或管理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了。专家认为只要H5抗体超过6, H9抗体超过8, 免疫保护率都应该在90%以上, 即使鸡群遭受禽流感病毒的侵袭, 死亡率较低, 大群仅仅表现采食量稍微下降, 蛋鸡产蛋颜色有些改变, 经5~7 d自然恢复正常。那些发病的鸡群, 养殖户开产前只免疫1~2次, 禽流感抗体的滴度都不超过4log2。广大养鸡户应通过增加免疫次数来提高免疫抗体滴度。

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篇10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成立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成立医疗救治专家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组织开展本院流感防控工作,对流感疑似病例的会诊及确诊病例的救治、提出诊治及防控意见;组织对医务人员诊疗及防控知识的培训工作。加强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泛宣传流感预防知识,不断增强流感防控意识,维护社会稳定。

二、完善防控措施,全力做好医疗救治。

1、提高认识,增强防控工作紧迫感。各科室要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流感防控工作,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措施,完善工作预案。做好流感高发期的医务人员调配,实行弹性排班,确保主要门诊和发热门诊能够应对流感暴发患者就诊高峰。

2、早诊早治,加强重点人群防控。做好流感的鉴别诊治,做好早诊断早治疗,及早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强化预检分诊制度,发热门诊要选派有临床经验的高年资医师坐诊,加强门诊病人的预检分诊工作。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建立、健全门诊登记工作,规范诊疗流程,接诊医生要切实做好流感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遇有发热及流感样症状患者,要高度警惕,详细登记患者姓名、家庭地址和电话等信息,以备及时报告。要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和流感样病例的症状监测,特别是重症病历的识别,必要时请医联体专家协助诊治。

3、强化专家作用,科主任查房时要重点对新入院和重症病人进行重点查房,必要时请其他相关科室主任进行会诊,充分发挥专家小组在防控工作中的作用。

4、加强医务人员培训,于近期组织一次全员培训,传达国家卫健委流感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集中学习我院《20xx年流感防控工作方案》、《20xx年医务人员流感培训手册》和相关流感防治知识,将培训内容发至医院微信群进行宣教,力求人人掌握,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5、充分利用医院的中医诊疗优势,以病情为纲,辨证论治,如:轻症:风热犯卫、热毒袭肺;重症:毒热壅肺、毒热内陷、内闭外脱等辨证治疗。

三、加强院感管理,降低传播风险。

医院各科室、医疗点要根据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认真落实感染消毒制度。

1、预检分诊、隔离。

对怀疑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的患者进行预检筛查,疑似患者分诊至发热门诊,对流感疑似/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疑似和确诊患者须分开安置,疑似患者按相关规定进行隔离。

2.规范消毒管理

(1)空气消毒。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新生儿室空气消毒机定期维护。

(2)医疗器械、污染用品、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和消毒方法按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处理。

(3)医疗废物的管理。流感或疑似流感患者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置。在诊疗流感或疑似流感患者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按照医院规定处置。

3、加强一线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1)接触确诊/疑似流感患者的医务人员,依据标准预防原则,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手卫生制度。医院内所有区域应当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如在发热门诊、儿内科门诊、病房做常规诊疗操作时戴医用外科口罩,接触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的物品或接触非完整皮肤粘膜时戴一次性医用手套,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或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应戴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面屏,穿一次性防渗隔离衣。

(2)医务人员每日接受体温监测和流感样症状排查。

(3)医务人员出现发热或流感样症状时,要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接受排查,被诊断为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的医务人员,应立即接受隔离治疗。

(4)建议流感高发期前,医务人员适时进行流感疫苗预防接种。

四、加强药品及物资储备。

积极协调必备药品的采购,保障药品供应。药剂科要积极配合临床,保障抗病毒药品供应必须满足临床需求。积极联系采购奥司他韦颗粒,要尽量满足临床需求。

禽流感防控工作汇报 篇11

一、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实行强制免疫

免疫是预防动物疫病的有效措施,近两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动物免疫工作,对重大动物疫病全部按照要求实施强制免疫,全县未出现重大动物疫情。实践证明,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关键是强化免疫措施,因此,要抓好禽流感的防控工作,就要认真抓好禽流感的免疫注射工作。一是要成立免疫注射专班,实行包村、包组,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禽、禽不漏针,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二是做好禽流感疫苗免疫登记工作,具体责任落实到人,并填写好登记表,做到不漏登、不重登,同时组长、村干部、免疫注射人员三方签名备案;三是做好免疫效果监测,做到三个确保,确保免疫任务、确保免疫质量、确保免疫时间,说到底就是要做到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春季我县共计注射禽流感疫苗210.65万羽,其防疫密度达到97%。

二、加强疫情监测,严格疫情报告制度

一是做好疫情的预测、预报、预警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处理,一旦发生疫情,按照规定程序在24小时内逐级上报。二是做好疫情应急处理工作,对疫情要依照《全国高致病性禽流感处置规范》等相关规定,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控、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工作指导方针妥善处理。

三、加强检疫消毒,建立和完善应急机制

检疫和消毒是控制和扑灭传染病,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动物饲养环节、运输环节、销售环节实行强制消毒。同时,要加大检疫力度,确保产地、运输、屠宰检疫力度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切实加强城镇活禽市场的管理,采取严格的管理和防护措施,对出栏、出笼的家禽,由检疫人员到场、到户检疫,加强对饲养、运输、销售环节的监督管理,小池、界子墩两个省边境动物检疫站要切实履行职责,认真坚守岗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切实做好验证查物和消毒工作,严禁从疫区输入家禽及其产品,发现可疑疫情要按有关规定做好疫情的确认和处理工作,防止疫情通过流通环节传播。进入市场交易的禽类必须经过检疫,发现染疫家禽及其产品,须依法进行无害化处理,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

四、加强防控知识宣传,做到群防群控

上一篇:超短鬼故事3个下一篇:辩论协会社团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