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难民问题立场文件

2024-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美国难民问题立场文件(精选8篇)

美国难民问题立场文件 篇1

代表:何悦 王波

班级:运输1209

国家:美利坚合众国

委员会:联合国安理会

议题:建立关于制裁朝鲜核试验和核武器的有效措施

2013年2月12日,朝鲜不顾各方反对,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朝鲜核问题引发的一系列动荡就从未平息,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与稳定产生了重大干扰。朝鲜方面固执己见,不顾世界对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热切希望,坚持发展核技术及其武器化进程,令国际社会大为失望。美国认为,迅速建立切实有效的制裁方案,令朝鲜失去推动其核技术发展的能力,限制朝鲜同其他妄想发展核武器的危险国家进行技术交流,是当今对朝核问题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美国作为韩国与日本的盟国,朝核问题对美国盟国的安全有着直接关系。自朝鲜核问题伊始,美国就对解决问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1991年9月27日,美国撤出了部署在韩国的核武器,同年底,促使韩朝两国签订了《朝鲜半岛无核化宣言》。但是朝鲜在1993年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美国多次试图调解,但是朝鲜在其后多次无视《朝核问题框架协定》,、《朝美核框架协议》,坚持开发核武器,并于2003年再次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美国对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努力最后都失败了,这表明,对于出尔反尔的朝鲜政府,谈判和斡旋是无效的。美国希望与各国一道制定切实有效的制裁方案,以保持朝鲜半岛无核。

美国认为,要制裁朝鲜核试验和核武器的发展,必将从事非法活动的朝鲜外交人员,朝鲜银行业实体以及非法的现金转账列入制裁范围,并增加旅行限制,加强与航空管制相关的制裁条款,防止朝鲜利用空运交流核武技术.将铀浓缩项目的相关物资作为禁运对象,除此之外要将宝石等豪车等有利可图的奢侈品列为违禁品,防止朝鲜政府交易奢侈品获利。这样朝鲜将无法得到发展核试验和核武器必要的技术和资金。当然,只要朝鲜政府悬崖勒马,停止一切核技术研究,加快核设施去功能化进程,并接受国际原子能组织的全面检查,美国愿意给予朝鲜必要的经济与物资援助,帮助朝鲜度过经济危机和饥荒。美国相信各国也都会给予适当的援助。鉴于此,美国完全支持并将严格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第2050(2012)号决议第、2087(2013)号决议、第2094(2013)号决议。

美国认为:

1.各国应谴责朝鲜进行的所有核活动,督促朝鲜以完全、可核查和不可逆的方式放弃所有核武器和现有核计划并立即停止所有相关活动;

2.各国应通力合作,限制朝鲜在各自领土及管辖范围内进行可能有助于核活动的金融业务;

3.各国应防止并阻止经过各自领土及管辖范围内通过空运、海运及陆运,直接或间接向朝鲜提供铀浓缩项目的相关物资、核活动有关技术资料、可供获得大量外汇的奢侈品等的行为;

4.各国应冻结朝鲜重要军工企业、科技部门、矿业企业、外贸公司在各自领土及管辖范围内的资产,遏制朝鲜核活动的势头;

5.只要朝鲜愿意收回其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宣告,并接受国际原子能组织的全面检查,美国愿意提供必要的经济、物资援助,并派遣专家团队援助朝鲜的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难民问题立场文件 篇2

【关键词】MMUN活动 ; 英语立场文件写作 ; 问题 ; 写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176-01

MMUN是Montessori Model United Nations的缩写,中文意为蒙特梭利模拟联合国国际青少年峰会。参加活动的青少年学生完全按照联合国的组织机构、运作方式和议事规则,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官,围绕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召开会议,在会议主席团的主持下,通过提交立场文件,阐述“自己国家”的观点,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用英语进行辩论、游说,或与友好的国家沟通协作,解决国际热点问题。立场文件是会议开始阶段各国陈述观点的主要参照发言材料,通过立场文件可以了解其他国家的立场,方便会场上的沟通与合作。在立场文件的写作中发现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一些问题。

一、英语立场文件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获得的资料没有筛选,文章长而重点不突出

立场文件是“表明一国在某一个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和立场的文件”。立场文件需要学生在峰会前在对议题、委员会和代表的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入研究,获得大量的资料之后,有选择性地使用通过背景文件以及其他途径获得的资料,构建出代表国家需要表达的关注点。

参加MMUN社团活动的学生在得知所代表的国家之后,积极的运用资源策略上某些网站查询资料。把这一国家方方面面的资料简单整理进行堆砌,写出来的立场文件长而重点不突出。在英语语言的使用上表现为直接使用所获得的英语资料,没有表达出代表国家就某一问题的立场,整个文章就是一篇对该国家的英语介绍。

2.生词量大,用词不规范

立场文件要求英语写作用词要求正式,避免口语化的表达。而学生在立场文件的写作中往往使用日常的英语来表达,使得立场文件不够规范。另一方面学生在使用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立场文件的写作中,限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对新知识的学习的能力,资料中有些句子或短语还不太明白其意思就盲目使用,或者本身对这些句子或短语还比较陌生,自己都不太明确代表国家的立场观点。

3.忽视文章整体结构和缺乏应用英语写作的策略

立场文件的表达应当简洁明了。由于篇幅有限,立场文件应该围绕议题和国家立场展开,确保每一句话都是为了表达国家立场服务。学生在立场文件的写作中,缺乏对英语写作的认识,只是把重点放在代表国家资料的查找和获得上,没有根据立场文件的要求,来整合资料,去繁求简,运用英语写作策略达到立场文件所要求的英文写作。

二、学生英语写作策略的培养

1.范文仿写策略

对于英语写作的练习需要从模仿做起。处于生理、心理和认知快速发展期的初中学生喜欢独立思考,好奇敏感,乐于并善于模仿,而且模仿是他们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MMUN的活动开展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登录相关网站和阅读相关的书籍,获得一些立场文件的范文。教师带领学生解读范文概要性信息,提取文本框架信息,提取有用表达,获取更多的相关文本组织信息。教师根据某一议题指导学生——使用词汇、表达,撰写句子和段落完成微仿写任务。

2.构思策略

英语写作首先要有内容,其次要有一定的构思和技巧把主题巧妙地展开和总结。写作的好坏,取决于作者是否能够游刃有余地在主题概况和论证细节之间驰骋,既不是对主题句的重复,又不是满篇细节描述而缺少主题或总结概况来统帅。

立场文件是需要各国代表在会前就完成并交给个委员会的主席团,提交期限一般在正式会议开始前。学生根据自己所代表国家,上网查询、下载资料,在繁杂的资料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本次会议的议题,去粗取精,简单介绍该问题的历史,并提出讨论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性,表明本国的立场,提供本国对于该問题的解决办法和措施及理由。立场文件的篇幅不易过长,不需要特别陈述这个国家的详细信息(人口、资源、GDP等)。

3.文体策略

文体学是用语言学方法研究文体风格的学问。文体学所涉及的内容有三方面:文体,语域和风格。文体指说话或写作的格调,它有多种变化,由非正式到十分正式,依具体情景、对象、地点和话题等因素而定。语域指一个特定群体所用的特定语言变体,这一群体或者有共同的职业(如医生、律师、外交官),或者有共同的兴趣(如集邮、足球)。

立场文件作为会议要求的正式文件,在写作中不是要通过具有冲击力的词汇说服阅读者,而是要通过合理引用客观资料说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更强调体现一种分析的过程。立场文件的最高境界就是让阅读者顺着写作者的思路自然而然地得出和写作者类似的结论,也就是所谓的共鸣,它在用词方面有固定的要求,避免口语化的表达。在“模拟联合国”活动中,立场文件一般都采用第三人称如“中国认为”(China thinks)、“美国代表团相信”(The US delegation believes)等,而不使用“你”、“我”、“他”。

4.语篇衔接的策略

一篇好的立场文件,不仅要立场鲜明,陈述所代表国家就某一议题的观点,还需要使所表达内容和观点有机联系起来的语篇衔接手段,即我们常说的关联词、连接性副词、以及一些介词和短语等,如:in addition,furthermore,it is true that,in other words,in conclusion,on the contrary等。这些表示并列、选择、让步、解释、总结等词语的应用保证了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三、注意事项

1.注重整合资料的能力

在教师指导下的资料整合可以让学生在立场文件的写作中发挥其资源策略的意识及效果,在整合资料的过程中丰富其语言知识,掌握写作技能,发展写作策略。

2.注重写作反馈

提供简单易操作的写作评估量表,生生、师生对立场文件写作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过程作完整评估,促进学生建构系统的写作知识和技能。

3.注重写作实际

立场文件的写作要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学生要能理解议题,新单词也不能过多。写作方法和技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区别对待,不能生搬硬套,要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陈光.2009. 造就未来领袖——“模拟联合国”外交策略与技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解读 篇3

2012年09月07日 星期五新民晚报A30:新民环球/论坛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沈丁立 教授沈丁立

最近,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将钓鱼岛正式称为“尖阁列岛”,并重申钓鱼岛适用《日美安保条约》。那么,美国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立场?有什么战略企图?我们请专家作一番解读。

——编者

将钓鱼岛划入琉球又私相授受施政权

问:美国与钓鱼岛问题产生存在什么关联?

答:从历史上看,尤其是在中日甲午海战前,美国对钓鱼岛并未持有特别立场。中方认为,钓鱼岛列岛是台湾岛的地理属岛,而非日本所称的无主岛。随着1895年不公平的《马关条约》的签订,中方失去了对于台湾以及地理属岛的主权,包括对钓鱼岛的控制。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台湾回归中国,钓鱼岛理应一并回归。然而,出于冷战和国家利益的考虑,美国在制定对日政策的过程中单方面与日本签订条约或协定,使得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产生了持续争议。

当二战进入尾声,美国在亚太战场上对日全面攻坚。1945年4月,美军攻克琉球群岛,随后决定将琉球群岛等北纬30度以南诸岛直接纳入美国的控制之下,并规定日本停止在琉球群岛行使一切权力。在冷战期间,琉球群岛在美国的远东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美国在西太地区前沿攻防的关键组成部分。正是由于这一原因,美国不仅未接受中方要求琉球归属我国的主张,反而把北纬31度以南、九州至台湾之间的所有岛屿包括钓鱼岛全部置于美国的战略托管之下,钓鱼岛更是成了美军的军事靶场。

美国将我国钓鱼岛正式划入琉球范围,始于1953年12月25日。这一天,美国在琉球的民政府出台“第27号令”,实施“关于琉球地理界线”的布告,首次将钓鱼岛纳入琉球范围,为其托管钓鱼岛添上“合法”外衣,事实上构成了对我国主权的侵犯。到了上世纪60年代后期,尼克松总统决定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进行调整,美国将集中精力在欧洲和中东与苏联展开战略竞争,而在亚太地区实施战略收缩,因此要求日本等这一地区的盟国承担更多防卫责任,这就启动了美国将琉球地区交给日本的进程。

1971年6月17日,美日分别在华盛顿和东京签订《关于琉球诸岛以及大东诸岛的日美协议》,美国将行政权移交日本,包括将对钓鱼岛的“施政权”也交与了日本,而这完全是错误的。哪怕日本非法吞并琉球群岛,钓鱼岛也不属于琉球,而是台湾岛的自然延伸。美国以单方面制定的琉球民政府“第27号令”为法理依据,使得二战战败国日本再度获得对钓鱼岛的控制,从而引发了中日之间旷日持久的关于钓鱼岛归属的严重争端。

鉴于中方对美国这一非法行为的强烈反对,美国在钓鱼岛未来归属的问题上还颇费周章。1970年9月10日,美国国务院就此发表偏袒日本的声明,但在同日做出的答辩中指出,“至于尖阁诸岛(美国对钓鱼岛列岛的称法),美国则将把它的施政权归还给日本,但美国认为,施政权与主权是两回事。如果在主权问题上产生分歧,应由当事者协商解决。自那时以来,美国延续了这一立场,即日本拥有对钓鱼岛的行政管理权,但未必是主权。

美日不顾当事方中国的利益和立场而私相授受对钓鱼岛的治权,是完全错误的。确实,中日对于钓鱼岛问题的立场有着严重的分歧。正因如此,美国更不应该擅自就此做出管理安排。对中日之间目前存在着的这一严重分歧,美国有着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更为荒谬的是,对于美国迄今仍不认为日本具有主权的钓鱼岛,奥巴马政府近来反复强调,美国将根据美日安保条约,协助日本予以保卫。

“中立”政策作出调整公开宣称适用《安保》

问:美日安保是否适用于钓鱼岛?美国的立场是否出现过变化?

答:美国和日本在1951年订立盟约,称《美日安全条约》,有七条内容,为美国占领日本时期结束后两国安保关系的法律基础。美日从1959年开始协商修改安全条约,并于1960年达成《美日共同合作与安全保障条约》(简称《美日新安保条约》),确定了两国将共同维持与发展武力以抵抗武装攻击,但这是一个不对称的条约:美国有权协防日本,日本则无权协防美国。条约第五条第一段明文规定,“缔约国的每一方都认识到:对在日本管理下的领土上的任何一方所发动的武装进攻都会危及它本国的和平和安全,并且宣布它将按照自己的宪法规定和程序采取行动以应付共同的危险。”

美日同盟关系规定了美国有责任保卫日本领土,但美国没有责任将这种保护关系延伸到不是日本领土的空间。依据这一原则,美国无权协助日本防卫钓鱼岛。

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在偏袒日本对钓鱼岛拥有所谓“施政权”的同时,还试图显示其在关于钓鱼岛主权的“中立”立场。在中国政府和世界华人广泛的“保钓”运动的压力下,美国政府于1971年10月表示:“美国认为,把原从日本取得的对这些岛屿的行政权归还给日本,毫不损害有关主权的主张。美国既不能给日本增加在日本将这些岛屿的行政权移交给我们之前所拥有的法律权利,也不能因为归还给日本行政权而削弱其他要求者的权利。”美国国务院表示,“把从日本取得的对该群岛的管辖权交还日本,决不会造成对任何潜在的领土主张的歧视。”

在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一开始还是沿袭了70年代初期美国国务院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中立”姿态,克林顿政府即是如此。1996年9月11日,美国政府发言人伯恩斯发表声明:“美国既不承认也不支持任何国家对钓鱼列岛的主权主张。”该年美国驻日大使蒙代尔亦称,“在美日安保条约中没有强制美军介入尖阁群岛。”同年10月30日他还表示美日安全保障条约不适用于尖阁列岛。进入90年代后期,美国相关政策出现调整,美日同盟得以强化,1996年《美日安全保障联合宣言》发表。1997年,美国与日本又发表《新防卫合作指针》,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态度出现暧昧。

在小布什总统执政期间,美国在政策宣示上出现一定调整。2001年12月12日,美国助理国务卿福特表示,“一旦钓鱼岛受到攻击,美国有可能对日本提供支持。”2004年2月2日,美国时任副国务卿阿米蒂奇在访日时表示,“施政权所涉及的范围都适用于安保条约,在美日安全条约中,日本施政下的领域一旦受到攻击,那将被视为对美国的攻击。”之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同年3月23日同记者的答问时表示:“(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尖阁列岛。”这是美国首次公开做出这样的表示。不惜违宪拉拢日本竭力遏制中国崛起

问:美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屡发违法言论是出于什么考虑?

答:美国对它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介入,一直存在反复。奥巴马政府上台初期,美国国务院一度退回到不愿明确表态美军是否有法律责任来帮助日本协防钓鱼岛。美国曾几次刻意回避做出明确承诺,既不愿明确表态它有责任,也不愿表示与己无关,这曾引起日本不满。但在近年美国所谓“重返亚洲”的战略调整中,美国开始实施全球收缩、亚太扩张的战略,重点防范由于中国崛起所可能产生的对美国不利的地区力量的重组。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对日本公开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承诺。从2010年下半年起,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多次公开明确表示:根据《美日安保条约》,美国将同日本合作,协防钓鱼岛。她是迄今为止在这一问题上做出最明确表示的美国最高领导人。

如上所述,《美日新安保条约》仅承诺美国保卫日本领土,而美国迄今仅承认日本对钓鱼岛的治权而非主权。在这种情况下,就钓鱼岛问题所能得出的逻辑与合法的结论只能是美国不参加日本对钓鱼岛的军事行动。在法律层面,在目前认知状态下任何美国官员对美国在钓鱼岛问题的过度释法都是违反《美日新安保条约》本身的,因而也是违宪的,克林顿国务卿概莫能外。

美国政府当前强烈释放这些违法言论,与美国当局试图“重返亚洲”以平衡地区力量对比有关。鉴于我国强势崛起,东亚地区的力量对比正呈现对美国主导不利的趋势。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刚刚超出日本,一年以后就领先日本24%,而今年我国的军费超出日本将近100%。在广义亚太地区,将中国与印度相比,2011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出印度约400%,今年军费超出印度将近200%。显然,我国迄今极为强劲的能力发展令美国深感不安,美国对我国的某些态势也深感不满。而它直接遏制我国的能力也在快速下降。

模联立场文件 篇4

包括代表姓名、代表来自的学校名、国家名、所在委员会及议题。通常写在右侧。 2、正文

立场文件正文部分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 议题背景;

2) 你的国家在议题上的基本立场、态度;

3) 围绕着这个问模联立场文件题,你的国家已经做了一些什么;

4) 你的国家还存在哪些不足,是否需要寻求别国帮助或合作; 5) 发出呼吁。

二. 立场文件的注意事项:

1. 立场文件一定要紧紧围绕议题展开。比如说,以“卫生人力资源的调配”为议题写立场

文件,就不能单单围绕国家如何防控爱滋病所采取的措施来写,而应该紧扣“人力资源”这个题眼。

2. 立场文件需要用书面语言来撰写。 3. 一份好的立场文件需要润色,可适当加入一些领导人发言、数据来增加立场文件的可信

度。

4. 立场文件的字数最好在1000-1200字左右,字数太多会使文章显得冗长,太少则会显得

文字无力。

模联土耳其立场文件 篇5

学校:石家庄二中。国家:土耳其共和国。机构:人口发展委员会。议题:世界人口问题。代表:郝星汉、王博含。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严峻的人口问题,2011年世界人口已经突破了70亿大关。据联合国有关机构预测,尽管全球范围内人口出生率平均有所下降,但在未来50年里,全球人口仍会急剧增加。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人口形势错综复杂,严重制约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人口问题将成为21世纪世纪各国面临的严峻的考验,各国通过自己的努力推行着不同的生育政策处理着自己国家的人口问题。

我国作为欧洲第二人口国,深刻认识到人口问题对国家及世界的严重性,认为当前世界人口问题的最突出的表现为人口过快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不配套带来的贫困问题,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提高所在国家的国民素质。土方将采取以下政策,缓解人口问题对本国和世界带来的影响:

土方将通过改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尽可能解决本国人口过多所造成的资源、教育、医疗、就业等问题,采取“采取人口控制政策、完善教育制度,提高教育水平、健全教育体系并重”的原则,致力于克服本国人口问题。同时,土方愿意在适当输出本国劳动力方面与某些国家进行磋商,以积极合作的态度与世界各国一起努力共同解决人口这一世界性的问题。土方相信,在国际社会的积极努力下,严峻的人口形势必将得到控制与缓解。

1.放宽各国对我国经济输入与投资,同时希望能够得到技术支持和经济援助,共同对局部人口问题做出贡献。

2.同多方角度出发,通过合法途径规范来促进多渠道的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3.呼吁联合国推动人口问题进程,使问题得以正确解决。

模联南极资源开发利用立场文件 篇6

议题:南极资源开发利用

代表国家:英国

代表姓名:沈于蓝、朱昕越

为了经济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各国都相继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而经济发展这个巨人是必须要有充足的资源果腹为前提的。因此,谋划发展之路,寻求资源将是本世纪人类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深海和南极是迄今为止地球上未被开发利用的一块宝地,蕴藏着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丰富资源,也是较寻求其它资源更为直接和可取路。

南极地区诱人的资源很多,首先应当推南极大陆的矿产资源,其次是海洋生物资源。以及淡水资源和南极特种微生物资源。也许南极对于我们来说这个概念相当遥远,对于南极究竟是一个多么大的宝库并不为了解。那么,举淡水资源一例来说吧。南极98%以上的面积常年被冰雪覆盖,占全球冰雪总量的90%以上,储存了全世界约72%的可用淡水。有人估算,这一淡水量可供全人类饮用7500年,而且其水质极好,没有受到任何污染。

因此,无数的矛头都指向了这一块肥肉。已有许多国家要瓜分南极的领土主权要求和美国、前苏联一再声称保留自己对南极有主权。正是这样,从人们对南极探险发现开始就带有很强的疆土扩展、资源掠夺的政治色彩。使南极问题成为国际事务的热点和焦点,南极资源成为首当其冲的争夺对象和目标。

由多国政府承认南极洲永远继续专用于和平目的和不成为国际纠纷的场所或对象,是符合全人类的利益的;确认在南极洲进行科学调查方面的国际合作导致对科学知识的重大贡献。南极条约的出现为南极资源争端带来了希望。条约规定:南极洲应仅用于和平目的;多增进各国对于南极的交流;对南极的一切资源要进行保护。我国加入了南极条约,并向联合国保证会遵守条约规定,对南极的开发本着和平友好的态度。

英国也希望各国都能对于南极的资源开发问题能够理性。应此提出以下建议:(1)各国应该合理开发南极的各种资源,做到可持续开发,不争抢,不掠夺。

(2)增派前往南极的考察队,更好开发其资源

(3)不割据占领南极地区的领地,共同开发

(4)加大对南极生物的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

总而言之,南极是全人类的,各国应该共同协商,共同开发,让南极为人类发展做贡献,达到共赢。

《全球核安全及核裁军》立场文件 篇7

代表:谷安楠 学校:蚌埠二中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议题:全球核安全及核裁军问题

由于全球可利用资源数量有限,随着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国都开始寻找新型能源。此时,核能——一种安全、可靠、清洁、经济的新型高效能源,逐渐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首选,也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趋势。

然而,切尔诺贝利事故、福岛核泄漏事故……近代一些核泄漏事故,对世界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核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同时,将威力巨大的核能用于军事,即研发核武器,也成为了一些科技军事大国的首选。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化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和制约关系加深,核武器在解决全球安全和拥有国自身安全方面的作用不断降低。美俄等有核大国甚至军备了上千枚战略性核武器,这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巨大威胁。

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以及核武器国家,中国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一直以来提倡以核裁军,核不扩散和安全利用核能源三点为支柱,加强核不扩散机制,推动世界核裁军进程。中国一直郑重声明:

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二、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于1996年7月30日宣布暂停核试验,并于同年9月24日首批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中国在核武器的规模和发展方面一直高度限制。并且中国从不参加核军备竞赛,也没有在国外部署核武器。

这一切都表明,中国的立场是正义、透明的,中国本着负责态度,高度重视核安全,坚决反对核扩散和核恐怖主义。

近几年,国际核裁军、防止核扩散及和平利用核能的进程不断受挫。目前,朝鲜核问题、伊朗核问题、美俄核武器大国进一步削减核武器谈判等已成为全球关注的核安全和核裁军主要问题。

中国在全球核安全及核裁军问题上的观点如下:

一、中国始终致力于推动,在以联合国安理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为框架下的国际核安全对话与合作,始终提倡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与分歧。

二、中国呼吁各方保持冷静,敦促有关各方切实履行国际义务,遵守有关条约,回到平等对话的轨道上来。

三、中国始终反对任何形式的核扩散,中国在全球核安全和核裁军方面所做的努力使有目共睹的。中国已签署《核不扩散条约》,也是全球唯一一个做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承诺的有核国家。

四、核安全关系到全球的生态环境,关系到全人类的安全和未来。各方应保持清醒,正确认识全人类的根本利益,从长远角度出发,切实推动国际核谈判进程。中国愿意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

五、美俄作为世界核武器大国,应当履行自身责任,带头进行核裁军。两国应坚定履行双方2011年签订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为世界核安全做出贡献。中国呼吁所有有核国家,不使用核武器,不进行核威慑,安全发展核能源,并在未来5年内削减一定数目的战略核武器。

六、中国反对无核国家开展核武器研究试验,这无疑是加剧了人类世界的灾难。同时,中国呼吁国际原子能机构切实履行义务,对发展和能源国家进行监督和检测。

美国难民问题立场文件 篇8

及难民权利

姓 名:朱丽德孜

学 号:41101028

班 级:2011级法学 就环境难民探讨难民带来的问题及难民权力

摘 要:截止2006年,全球环境难民总数已达2500万。这个数字已经超过全球政治难民总数的一半。联合国预测,2020年会出现5000万名环境难民。难民的急剧增加使得问题横生,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国际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便会增加。同时,如何对待难民,难民的权力问题也急需得到解决。庞大的难民数量给各个国家增加了一项不可推卸的义务,管理和安置这些难民。

关键词: 难民; 权利; 环境; 20世纪80年代,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之后,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大片土地变成了荒无人烟的空地。为了防止进一步的辐射,34万人被疏散到辐射区以外,这就是人为灾难造成的环境难民。广义上的难民是指因政治迫害,战争或自然灾害而被迫离开本国或其经常居住国而前往别国避难的人,包括政治难民,战争难民,和经济难民。近几年来,又出现了新的名词——环境难民,就是因生存的自然环境日益恶化而不得不离开家园的人。这些人在失去原来的生存环境之后,生活更加艰难,因而被称为“环境难民”。在远古时期已经有不少的原始部落居民因为居住环境的恶化而被迫迁徙。“气候难民”是属于“环境难民”的一支。

造成环境难民的具体原因有气候恶化、生态失衡、地质变异和环境污染等,这些环境变化造成食品短缺、影响食品安全,进而影响社会、经济、政治各个方面。迫使居住区域内原住民或合法的背井离乡,或违法的铤而走险、移民他国。

根据英国的“眼泪基金会”于2006年推出的研究报告《热浪袭人》显示:截止2006年,全球环境难民总数已达2500万。这个数字已经超过全球政治难民总数的一半。联合国预测,2020年会出现5000万名环境难民。生态学家诺曼·梅尔斯预计,在50年内环境难民的总数将会暴增至2亿人。同环境相关的移民现象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最为严重,亚洲的印度等国也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口受到影响。北非和拉丁美洲正在遭受土地和水资源恶化之苦,摩洛哥、突尼斯和利比亚各国每年因荒漠化丧失1000平方公里的多产土地。已有部分非洲人进入了西班牙、德国等国。有预测表明,到21世纪中期,孟加拉和埃两条河流的下游附近15%至16%的土地将遭到海水淹没,可能造成4000万环境难民。在食品短缺愈发严重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向北半球转移。同时,有一项研究表明,至少有5个小岛国将因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而消失。其中最为大多数人熟知的便是马尔代夫。马尔代夫将会在2080年之间被淹没,如果没有国际社会进行保护,那么马尔代夫的国民将会成为斯里兰卡的少数民族,但是斯里兰卡也面临着被海水淹没的危险。在南太平洋的图瓦拉岛,居民已经与新西兰达成协议,分批进行移民。

以上事例皆表明,环境难民已经成为了一个国际社会较为关注,需要各国相互帮助来解决的问题。

日益膨胀的难民数量带来的以下的问题:

1.难民数量过大,非法移民和难民问题矛盾突出。

2002年,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领导人遇到的最为令人困扰的问题之一就是非法移民和难民庇护问题。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订了明确的移民法规和相关政策,基本都将移民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家庭、亲属团聚型;第二种为就业、教育及投资型;第三种称之为人道主义移民,绝大多数国家都将符合接收条件、拟作“永久性解决”的难民列于此类项下。但在现实社会中,三类移民之间的界线十分容易混淆,入境前的界定更加困难。三种类型的移民相比较,在现代国家的主权面前,第三类移民似乎比前两类移民更具有特殊性。对前两类移民,主权国家可以直接做出接纳或拒绝的选择而不必对后果有任何担心。而人道主义移民受到《难民公约》等国际法的特别保护,各国政府则不能强制将他们遣送回原籍国或居住地。这一特殊性也越来越多地被前两类移民所借用。2002年6月,欧盟在西班牙南部城市塞维利亚召开首脑会议,研究的首要议题是区域内的移民和难民问题。会上讨论了欧盟当前面临的非法移民的形势、落实坦佩雷会议目标的情况和今后共同的移民难民政策。对经过两天的激烈讨论,与会领导人最终克服了巨大分歧,就严厉打击非法移民和难民保护的有关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会议通过了三项具体措施:①严格法规,建立签证资料认证统一标准和系统,制定有关难民身份和避难申请统一标准时间表,拟在2003年6月前出台有关难民身份、家庭团聚和外籍长期居民身份等统一政策;②加强共同边界管理,建立边防联合行动和移民联络官员网络,加强信息沟通与边防人员交流培训;③通过经济援助等手段加强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合作,堵住非法移民的“源头”和“中转站”。对英国等欧盟成员国提出的采取经济措施联合制裁持不合作态度的“非法移民来源国”及“过境第三国”的建议,欧盟领导人采取了一项折中方案,决定在今后明确合作态度的判断标准后再考虑实惩罚,包括中断经济援助等措施。欧盟塞维利亚首脑会议通过的这些措施,为统一欧盟各国的移民和庇护政策奠定了基础,对今后协调一致打击非法移民和“假冒”难民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旦实施,在短时期内可能会遏制非法移民的势头。但欧盟采取统一政策措施之后,受影响最大的是人道主义移民,难民庇护渠道更为狭窄,真假难民会同时受到制约和限制。原先能起到释放移民压力 “安全阀”作用的人道主义移民通道被严格限制之后,被拒绝的寻求庇护者做出的选择则不可能受到控制。

2.国家内部排外势力有所抬头,社会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增加。

国家内部民众由于关注自身经济利益和安全引发的排外倾向对各国政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事实上,在一些主要的难民庇护国,外来难民和申请庇护的人数与难民高峰时期相比已大大下降,接收安置难民并不十分困难,真正左右政府难民决策的正是难民带来的社会问题和影响,这也是难民问题棘手的重要原因。相信今后一段时间,各个国家将会在难民问题上继续紧缩庇护政策。

3.全球日益膨胀的难民群体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在非洲之角,难民潮对生态环境毁灭性的破坏则更为明显。中非小国卢旺达发生大规模难民潮至今已有8年之久,为数众多的难民至今仍生活在坦桑尼亚、扎伊尔等周边国家的难民营里。为了维持日常的生机,坦桑尼亚平原上的珍惜野生动物,包括大猩猩在内都成为偷猎和捕杀的对象;扎伊尔维尤加国家公园的数百平方英里原始森林遭到野蛮的滥砍滥伐,数以百万计的树木成为难民的棚屋建材和釜底之薪。难民营地周围的土地被大片开垦,植被完全被破坏。卢旺达政府几年前在面积2500平方公里的阿卡及拉国家公园划出一大部分安置归国难民,目前公园已面目全非,几乎被完全毁坏。阿富汗难民危机留给人们的环境问题也显得相当严重。2001年12月22日,阿富汗临时政府在喀布尔成立,在此后的三个月内有100多万流亡在外的难民和至少16万国内流离失所者返回了家乡,开始重建家园。这给原本就非常脆弱的阿富汗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据美国国际开发署的编写的一份报告,2002年6月,阿富汗全国的“粮食安全”水平已经从两年前的59%骤然跌至9%,水资源的类似衡量水平也从43%下降到了15%。难民高峰过后,大片被难民遗弃的营地需要进行清扫和环境恢复,仅在阿富汗就有200个营地需要清理。许多地方由于缺少资金而被迫放弃,成为不再适合人类生存的不毛之地。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难民问题,就要解决日益恶化的环境,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要改变环境问题,是非常困难。所以,在环境难民的问题上,只能是缓解和减少难民数量。这就牵扯到如何解决环境难民的权利问题。

国际法确立的对难民的保护的原则主要有两个,即“不推回”原则和“国际团结合作原则”。“不推回”原则(principle of nonrefoulement)要求,除非有正当理由认为难民有足以危害其所处国家的安全等其他严重情形,任何国家不得以任何方式,将难民驱逐或送回其生命或自由受到威胁的领土边界;“国际团结合作原则”要求,世界各国在难民的接纳、安置、援助、保护,难民事务开支的分摊以及消除和减少难民的产生的根源方面有责任加强团结与合作。

根据1951年联合国通过的《1951年难民地位公约》和1967年的《关于难民地位议定书》是全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国际法依据。但是,因为该公约针对的是政治难民,所以由于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而形成的难民均不能获得该公约的保护。不过随着大规模难民问题的出现,联合国难民署先后通过扩大保护范围的难民署章程,斡旋职能以及将流离失所者和寻求庇护者纳入“受难民署关注的人”,为公约之外的实际难民提供临时避难,物质救助和自愿遣返。但是,在一点上,国际公约任然没有实现突破。

本文认为这正是公约在难民问题上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任何一部的法律、规定是必须应实际而存在,不能单单是为了法律的稳定性而忽视了现实变化。尤其是这种牵扯到生命权的公约,在一定条件下,我们应当为了逐渐增大的利益受损群体改变或者重新制定我们的规则。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有以下几个设想:

一、将环境难民置入《难民地位公约》的保护之下。

二、各国联合成立一个难民基金,各国对于该基金有监督权力,该基金的运行有联合国难民署负责。

三、针对已经或者即将失去国家的难民,如马尔代夫的环境难民,各国在不触动各国利益的情况下,解决该国家民众的生活地域问题。不可将安置国民问题全部交由受灾国处理。如果能将国民分而处理,既可以避免部分国家的人口压力增大,也能帮助某些劳动力严重不足的国家解决此问题。

以上的设想是想解决难民的权力和物质以及生活空间问题。环境难民问题已经是一个国际化的问题,需要的是各个国家的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2].[3].周鲠生:《国际法》(上册),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闫金红:关于“环境难民”定义的研究[J].法学研究,2011,4

上一篇:扶残助残专项行动总结下一篇:公司销售部半年个人工作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