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汇报材料

2024-10-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就业创业汇报材料(精选7篇)

就业创业汇报材料 篇1

建活见习基地 搭建实践平台

务实推进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工作 共青团***县委员会

2011年,团***县委按照团中央、团省委的统一部署,把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作为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整体工作的基础性工作认真抓好落实,从我县县情和就业实际情况出发,以满足青年现时就业需求为切入点,着力把握“建、管、用”三个环节,从搭建见习近平台、人性化管理、人员持续化培养等方面开展工作,形成***“效、新、实”特色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工作格局。截止今年12月底,我县共有13家“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

地”,提供见习岗位377个,涵盖工程技术、行政文秘、市场营销等专业领域,目前有238人通过见习成功就业。

一、高度重视,多方联动,狠抓“实效”

1、成立专门机构。团县委成立了就业创业见习基地领导小组,制定了《***县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工作方案》,实行领导班子责任包点联系制度,并安排专人负责,责任明确,为该项工作提供了组织人员保障。

2、召开专题会议。今年以来,团县委先后召开专题会议2次,工作部署和推进会议2次,落实了进一步推进基地工作的具体措施,确保见习基地的工作在全县扎实推进。

3、加大宣传力度。团县委通过“***政府网”、“***要务报”、设立宣传点、下发宣传资料等方式扩大宣传面。同时利用团情大调查工作的契机,对各镇青年就业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对今年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尤其是近年来待业的大中专学生进行调查,通过镇团组织将宣传

资料分发到每一位失业待业青年手中确保宣传工作到位。

4、争取政策支持。一是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团县委将此项工作作为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定期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极大的优化了基地建设的组织后方保障。二是建立完善考核制度。团县委将见习基地建设工作纳入基层共青团工作考核范围。两新、学校、机关团组织在开展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工作方面的成效,作为工作考核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另外团县委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会议、回访制度等,建立了QQ工作群,为推进此项工作奠定了基础。三是积极整合各方资源。积极争取老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财政局、人劳局、就业局和教科局等职能部门的支持,把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工作融入政府扶持就业创业的整体格局。

二、夯实基础,力求实效,狠抓“创新”

1、创新对接机制。一是强化人员与岗

位的供需对接。通过县电视台、校园广播站、报纸、宣传栏、海报等多种渠道,将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信息进行发布,使青年能够及时了解信息。同时,也将见习青年基本情况及时反馈到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增进人岗之间的了解与互信。二是针对报名见习人数较多的热门岗位,通过公开面试考核,择优录用,以此提高见习期结束后的正式聘用率。三是团县委积极与县职业技术学校联系,根据老城经济开发区各企业的专业需求,由学校选派优秀的职中毕业生到岗位见习,为企业用人需求和毕业生就业需求牵线搭桥。四是抓住开发区企业招聘、县就业局举办的招聘会等契机,适当推出见习基地岗位,吸引见习人员,吸引更多的待业失业青年参加见习,提高岗位对接率。

2、创新示范效应。见习基地的活跃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我县的13家见习基地涉及农庄、合作社、大企业等,如何整合见习基地资源,实现整体进步是我

委一直思考的问题。我县的老城经济开发区是我县经济发展的龙头,调动好区内4家已建见习基地的积极性,就能以点带面,带动金江、福山、永发等县城9家基地的发展。我委将中航特玻材料有限公司这个基地做为切入点和第一家试点企业,通过中航特玻举办招聘会,吸收优秀见习人员;通过联合***省广播电视大学举办见习人员职场培训,指导见习人员树立良好的见习工作意识;通过见习期间将见习人员分流到各车间实习,培养他们实际操作能力;通过为见习人员争取合理的福利待遇,提高见习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制定一系列见习人员管理制度,规范人员档案信息,让基地良好运转。

三、逐步推进,完善措施,狠抓“扎实”

1、扎实工作标准。在推进基地建设工作中,***团县委严格执行工作标准,坚持质量与数量并重,对申报见习基地的企业严格考查、考核,以基地质量为基础,不盲目扩大基地数量,保证青年见

习的质量;坚持培训考核与见习鉴定并重,对见习人员在上岗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并把见习期间的工作情况作为见习鉴定的重要参考指数;坚持企业效益与社会效应并重,绝不把见习工作作为一项“填充”式工作,将扩大企业社会影响力作为吸引企业不断完善基地质量的出发点;坚持短期见习和长期跟踪双管齐下,在广大青年见习期间做好见习档案管理,并逐步完善与规范。

2、扎实见习流程。为了推进我县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工作的有序开展,团县委为各见习基地提供了服务导向资料,要求各见习基地在信息发布、人员招收、签订协议、员工福利等环节,切实按照见习基地工作流程操作,注重提高工作效率,严谨细致、认真规范地完成各个环节的工作任务,及时保存相关材料。

3、扎实任前培训。为了切实帮助青年迅速适应见习岗位,我们联合各见习单位,举办各类培训18次,很好的为刚毕

业的学生指引了工作的正确方向,为待业已久青年舒缓就业压力和烦闷情绪。

4、扎实调研回访。为及时了解见习基地工作情况并提供指导和服务,团县委一是年初时以电话形式与所有见习基地,部分见习人员进行电话沟通,根据反馈的意见,总结见习基地的运转情况及见习人员的实践情况。二是不定期走访个别见习基地,与见习基地工作负责人和见习人员面对面沟通,直接就相关问题进行交流。三是举办交流会,让各个见习基地互相交流,学习好的经验,促进见习工作的长效发展。

5、扎实调查监督。在确保见习基地工作顺利开展方面,我们首先积极掌握见习基地的见习环境、见习岗位设置、见习人员待遇等情况。对于检查发现不达标准或者的督促其定期整改,整改不力者取消其基地资格。再次积极完善管理制度,对见习基地进行必要的监督管理。另外还组成了考核组,对13家见习基地进行了抽查,及时查找有关问题,对基

地建设工作进行了有力地指导

就业创业汇报材料 篇2

一是高屋建瓴, 提纲挈领。撰写时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 站在单位或部门负责人的角度、位置看问题, 写出的汇报材料才有大气感。要针对汇报的主题和目的收集材料, 按汇报人的提纲要求和语言特点撰写材料, 拟定大纲, 拉出总体框架结构, 请领导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 根据领导意见修订汇报材料大纲之后, 再纲举目张。

二是突出重点, 兼顾一般。撰写汇报材料应该主次分明, 突出轻重缓急, 不能面面俱到。汇报材料是一个总结、提高、升华的过程, 必须写出高度。要在工作、事例的阐述中表达自己的见解, 从具体工作入手, 抓住本质, 突出亮点, 提出建议, 防止表面化的材料堆砌。

要根据汇报的中心内容通篇谋划, 分清主次轻重再有的放矢。对需要重点汇报的内容, 多加笔墨, 详细阐释。对仅仅需要面上汇报的内容, 删繁就简, 一笔带过。力戒不明就里, 不论中心主旨如何, 眉毛胡子一把抓, 将所有工作全面罗列、系统展示。例如, 要撰写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汇报材料, 要紧扣学习实践活动这一中心谋篇布局, 使其占到全文内容的三分之二以上。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党建创新等方面内容, 要使用合理篇幅, 言简意赅地展现发展成果、创新做法, 使整篇材料错落有致、张弛有度。

三是推陈出新, 匠心独具。汇报材料一般包括工作开展情况、工作成效、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今后的工作打算等内容。材料如何布局,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强调什么、简约什么, 要根据汇报的时间要求和领导意图合理安排, 在各部分的文字量上要有相对准确的把握, 做到层次清晰。谈成绩要充分, 说问题要直截了当, 敢于触及矛盾焦点, 但个案性的、短期性的问题应少提, 避免大小问题一起罗列影响效果。汇报计划时, 涉及全局性的工作, 要提出一些原则性、方向性、思想性的东西;涉及具体问题时, 要拿出一些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措施。

在结构方面, 大多分为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存在问题、下步打算等。在文字方面, 大多运用标准的书面语。凡此种种, 一定程度上让汇报材料有失新鲜感。为增强汇报材料的吸引力, 撰写时可适度创新。如撰写部门年度工作总结汇报, 结构上完全可打破常规, 分为创新工作、常规工作、自身建设三个方面, 既集中展示工作成绩, 又增添了材料的新意。在语言组织方面, 名言警句、坊间俚语、诗词歌赋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长句短句错落有致, 修辞手法适当运用, 可以让汇报材料闪耀不凡的文采。

四是数易其稿, 反复推敲。首先是政策理论要运用到“点”上。工作汇报中不可避免地会提到一些指导思想和原则方针, 要注意运用对解决特定问题和具体事项有指导意义的政策理论。其次是尽量少用或不用概词概数。涉及到具体事项和对象的性质、数量时, 应尽量少用“部分”“有的”“一定范围”“某种程度”等概词, 绝对不用“据说”“有人反映”等不确定性词语。第三是要言之有物。不能光有“领导重视”, 而无加强领导的具体措施;只有“开拓创新”, 而无新思路、新措施;仅有“深入细致”, 而无“深”“细”的具体展现;坚决避免空话、套话、虚话。

江苏博特新材料创业园 篇3

地区:江苏 南京市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万安西路59号

租金:2元以下/平米/天

行业:新材料

成立时间:2013年

可提供的孵化面积:200平米以上

区位优势

1、 广泛的资源优势

博特公司建有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创新平台,董事长缪昌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正在承担2项国家“973”项目,这些都为公司在材料领域积聚了相当的人脉和项目资源。同时,公司在材料领域已与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河海大学、重庆大学、同济大学等12所高校院所保持着长期合作,与美国普度大学、丹麦科技大学等国外9所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以上为专业孵化器的项目招商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突出的人才优势

博特公司现有员工600余人,工程技术人员200余名,研究员级高工、高工20余人,博士或硕士7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7人,2人荣获江苏省创新创业人才奖。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已经涌现出一批懂专业、会经营、与企业有感情的骨干人才,为孵化器项目提供了充分的人才保障。

其中缪昌文(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创新创业人才)、刘加平(省创新创业人才、南京紫金科技创业卓越人物)、何锦华(博睿光电公司董事长)等创新创业成功人士将聘请为新材料专业孵化器的“创业导师”,为入孵企业和企业家提供全面的指导和咨询。

3、 设备、平台优势

母公司博特公司拥有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江苏省水性高分子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功能性聚醚工程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拥有各类科研仪器设备100余套,价值3000余万元。同时,公司与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河海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实现实验检测仪器、图书资料等资源共享。另外,公司在江宁的产业基地建有专门的中试车间,可以对外提供服务。

4、 一定的资金优势

博特公司2011年实现销售额近17亿元,利润总额达1.44亿元。同时,公司与多家银行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12年银行贷款授信额度超过7亿元。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母公司,拥有总资产16.6亿元,流动资金3.3亿元的财务资源,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另外,新材料专业孵化器初期将设立1000万元的专项孵化资金(一事一议),为入孵企业提供创业投资服务,形成“创业导师指导+专业孵化支撑+创业投资支持”的全新孵化模式。

5、 庞大的销售网络

博特公司拥有500人数的庞大销售队伍,销售点分布祖国的大江南北,且每位销售人员学历均在本科以上,拥有较高的文化底蕴与素养,专业性强、水平高、能吃苦耐劳、勇于探索,博特公司骄人的销售业绩离不开这支精湛能干的队伍。

所有入孵企业中试成功后,进入生产阶段,若没有自己固定的销售团队,博特公司的销售队伍愿助你一臂之力,将您的产品最大程度的进行推广,以期争取最大的市场份额。

6、 拎包入住式办公环境

由于新材料创业园由博特公司的研发中心改造而成,其原有的办公装修都比较完善且崭新,空调、办公桌椅、水、电、网络等一应俱全,实现真正的拎包入住。

孵化器特色

江苏博特新材科技创业园位于87省道和104国道交界处,万安西路59号,交通便利,临近龙眠大道地铁站,距高铁江宁站仅5分钟车程,南京南15分钟车程。紧邻地铁17号线(规划)。户型齐全,精装修办公室和舒适办公用具,入住即刻办公。场地内电力、通信、供水、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备,公共餐厅、会议室、展示厅、等服务功能齐全。同时建有中心机房、可容纳数百人的报告厅、会议室及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等贴心服务,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孵化、投资融资等科技企业孵化服务。24小时安保保证您的财产和知识产权安全,篮球场、网球场以及运动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停车位充足。

联系方式:025-52706012,15105178866

创业教育汇报材料 篇4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汇报材料

一、创业教育的意义作用

提起创业教育,有些人简单地把此理解为鼓励学生创立企业,而没有把创业教育的开展同国家经济增长、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地结合起来,同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和个性化培养结合起来。实际上,(创新)创业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

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国际化全球化趋势的强化,导致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产业结构、社会分工、社会层次和社会地位、职业和工作岗位的不断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对口式的”精英教育已经失效,而且一般意义上以自主择业和守业为特征的素质教育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面对这种时代要求,以知识为背景的积极的、主动的创业教育成为一种必然。

创业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急剧变化,要求高等教育以创新性和创造性为基本内涵,培养学生自觉预测变化、积极应对变化的自主创业的能力和素质。不是对现有的就业教育、择业教育的简单否定,而是对现行就业模式的深化与提升。

创业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根本职责。现代市场经济的活力或内在驱动力来自大多数社会成员主体性和创造性的自觉和提高,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越来越多人“长入”社会的必经之路,是一种大众教育或普及教育,社会成员的创造力和创业能力的普遍提高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根本职责。创业教育既是为社会培养创业人才,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

力,更重要的是为了社会培养创业型人才,使大学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推动力。

二、创业教育的基本定位

以创业为主线,以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素质塑造为基础,以学生主体性和个性潜能的实现为根本,通过全过程、多方位和多种形式的学习、实践、指导,使学生能够成为高素质、强能力、会创新、能创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创业教育的培养思路

(一)优势与特点相结合

具有区域优势。温州传统文化孕育着浓厚的创新意识,现代商品经济发达。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赋予温州人一种近乎天然的商品意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这种历久弥新的地域文化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融合产生了享誉中外的“温州模式”,在“温州模式”的形成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当代“温州精神”其根本内涵就是“敢为人先、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业”。正是这种精神赋予我们这所地方院校人才培养实践以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

具有先发优势。在2002年教育部确定九所部属高校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试点学校。创业教育刚起步,同年11月,瓯江学院学生成立了浙江省首个结合专业的创业工作室,开创了我校创业教育之先河,并逐步发展壮大,现有34个创业工作室。在创业教育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教育、创意教育,使之形成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意是思维层面;创新是方法层面;创业是实践层面。

与学院特点相结合。每个高校应有自己不同的培养目标,像浙大培养研究型人才,拿“项目”的人才;浙大城市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拿“定 单”的人才;我们独立学院应该培养拿“营业执照”的人才。

与学生特点相结合。三本的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创新,好动,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习习惯不好,不善于理论学习。相对来说,家境富裕一些,来自企业家庭多一些,有利于开展创业教育。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改革课程体系。以未来社会每个人应得到的学术性、职业性和证明个人事业心与开拓技能的三本“教育护照”为基本结构,把课程划分为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创业教育特色课程群四大板块。

拓宽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积极做好五大课外活动。创业工作室要侧重学生的创业实践与体验教育;学生社团要侧重课外创业氛围的营造;素质拓展计划要侧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科研科技活动要侧重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暑期社会实践要侧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三)学校与企业相结合

校企合作,请进来。结合我院的人才培养特色,以服务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为导向,通过整合校企资源,搭建校企合作综合平台,深化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引领我院大学生成才新亮点。让一大批知名企业家进校园,通过优秀企业家走近青年学生,言传身教,报告创业典型事迹,不仅能让我院学生在企业家精神下感悟成长,还能让大学生感知企业,感悟职业,更好地融入企业,加快我院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校企合作,走出去。建立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百个“大学生专业实践基地”。实践基地是高校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充分发挥高校科技、文化优势,服务地方企业的有效举措。通过基地的建立,将有利于加大高校与企业之间产学研的合作力度,一方面为基地单位服务,另一方面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四)创业与专业相结合

专业教育渗透创业理念。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创新的教学内容,如何引导学生在第一课堂接受创新思想,形成创新思维,树立创新意识。目前在专业教学管理和评估体系中,缺乏创新意识和创业内容的管理机制,使得部分教师在授课内容和授课方法上缺乏创新性和开拓性。部分学科的教材仍然存在过时的现象,缺乏时代感和时效性。因此,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加快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程度,增加专业教学的创新性和灵活性。

创业实践结合专业教育。从学生自身特点出发,倡导依托专业优势开展创业实践。这有利于弥补学生社会资源匮乏所造成的创业劣势,有利于规避风险,达到创业成功几率的最大化,使创业与学业相得益彰。

四、我院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具体措施

为了积极推进创业教育,使其在有效组织和正确引领下,在更广泛的领域内被接受,在更深邃的层面上被实施,学院积极组建推进创业教育的组织机构,借以指导和带领全院及各领域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

(一)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教学活动是创业教育的主战场。创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基础层面,“三创教育”必须贯穿于专业教育之中,其中教师是关键,课堂教学起主导作用。要增强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观念,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参与创业的积极性。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必须积极贯穿创业教育,在教学评估标准中增加创业教育的比 重。

1、设立创业教育试点专业

在全院范围内选取试点专业。招生方法:在选中专业一年级新生中,采用以班级为单位集体试点的形式。

2、在试点专业中开设必选课程

以“创意、创新、创业”为主线,面向全院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包括“三创”理论类、“三创”实务类、职业就业类、艺术类、心理类五类。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为学院学分制、选课制的发展丰实了课程资源,学院建立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听课制、评估制,有效保证课程的质量和效果。比如开设《中小企业创业实务》等课程。

3、设立全院KAB创业教育公选课

KAB(KNOW ABOUT BUSINESS)创业培训课程是日内瓦国际劳工组织(ILO)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一门创业培训课程。团中央、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于2005年底引入了大学生KAB培训项目,首次在清华、北大、北京航天航空、黑龙江大学等九所院校试点推广。

本课程实行小班授课(30人),36学时,2个学分,采用参与式的培训方法,可使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基本素质得到发展和提高。

目前,我院已有5位教师取得KAB课程任教资格。

4、设立创业教育辅修专业

依托现有工商管理类专业与应用经济类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原有专业知识技能基础上,激发创业潜能、创业意识,使之具备捕捉创业机会、开办企业和管理企业的能力,在培养期内,使每个人都具有一次实际创办企业的经历。

5、设立大学生创业导师

在校企合作的平台上,进一步探索创业育人的新模式。聘请一批叱咤商场、名声显赫并且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业家担任大学生创业导师。高校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不仅需要校内老师的指导,更需要有实际企业管理工作经验的校外企业家的指导,以解决创业“成长中的烦恼”,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和实际就业力。企业家是优秀企业的“带头人”,是我市企业界的精英,他们多年来带领企业勇闯市场,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聘请优秀企业家担任我院兼职教授、兼职副教授、就业创业导师,可以为专业教学提供丰富的案例、素材。

(二)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1、加强专业教育中的实践操作,设立专业创业工作室

加强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强化专业教育中的能力与素质训练。各种技能与素质训练(心理咨询中心及各种模拟训练课程)都是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重要内容,各种专业、各种特长的学生都可以接受创业教育,将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良好的条件和机遇,正和许多大学生的创业想法相吻合,许多大学生在学校的支持下建立了自己的创业团队。本学期,很多学生团队以创业工作室的形式开展了电子商务、校园代理、传播服务、健身培训、翻译服务、教育培训等类型的创业实践,在校内外开展各项创业活动。在团队合作、市场营销、策划管理中,他们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也从中得到了能力的提高和对社会的认知,对他们来说创业团队的经历是人生中一笔宝贵的经验财富。

2、建设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具有孵化器功能。通过提供基 本的场地和有利于创业的环境,充分发挥学生创业主体性作用,使学生能够在创业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自我,从小企业开始起步,逐步实现从种子期向成熟期的发展过渡。

创业实践基地位于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校区7号楼第10层,目前园区有30支创业团队报名。创业实践基地为有市场前景和成长空间的在校学生创业者以及应届毕业生提供孵化平台,内有标准教室、商科实训中心、多媒体实验室及配套用房、信息化仓储物流中心,基础设施齐全,服务体系完善。

3、设立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教育网站

创业网宗旨:全心全意为大学生创业和就业服务。创业网使命:服务大学生创业与就业,创造更多的爱与自由,使社会更和谐,民族更富强。创业网主体:大学生。创业网核心:创业、就业。创业网观点: 创业是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创业和就业是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帮助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是全社会的责任。

4、积极营造创业实践氛围

通过网络、海报、条幅、宣传板、广播、报纸、展览、论坛等多种形式和载体面向全院师生开展创业教育宣传,调动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的积极性,积极组建学生科技与创业社团,大力扶植学生社团开展各种创业活动,积极组织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协同各部门、各单位努力为学生创业提供必要条件,并通过各种形式营造创业氛围,树立乐于创新、勇于创业的学生创业典型,并把实实在在的企业家精神传播到学生当中,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三)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1、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机构

学院成立由学院党政领导、教学部、学工部、团委、就业部等部门的主管领导组成的全院创业教育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全院创业教育工作,对推进创业教育中牵涉全局的规划、政策、表彰等重大事宜进行决策,并对全院创业教育工作和下级创业教育组织或团体进行宏观管理和监控。领导小组下设大学生创业教育教研室和大学生创业中心。

大学生创业教育教研室是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具体组织和实施机构,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与教学活动。

大学生创业中心是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具体组织和实施机构,负责在基础层面和操作层面全面推进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基础层面和操作层面是紧密联系、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因此两个层面的创业教育是互相渗透的,要努力在基础层面中加强能力和素质的训练,在操作层面中强化理论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2、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大学生创业基金为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学生团队创业活动提供初始创业基金,是无息贷款性质的借贷基金。(以企业冠名的方式,学院按比例出资,保证资金到位)

五、我院构建大学生创意教育具体措施

1、建立温州市创意文化产业实验园

温州市人民政府今年4月份在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建立温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地址在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校区内,与学院原有的大学生创业(创新创意产业)中心合署办公,资源共享,为温州创意产业发展搭建了有效的创新平台。创意产业园依托瓯江学院及其母体:温州本地唯一的综合性大学——温州大学,可以充分满足现代创意产业对各类人才旺盛的需求,同时周边的温州医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也有丰富的 高科技人才储备。

2、举办全国首届大学生创意计划大赛

今年将与清华大学科技园一起举办全国首届大学生创意计划大赛。

3、举办温州市创意文化产业研讨会

联合温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温州市社科联共同举办温州市创意文化产业研讨会。

4、承办中国创意文化博览

我院将承办今年6月份在温州举行的中国创意文化博览会部分重要议程。

六、我院构建大学生创新教育具体措施

1、建立创新指导师,九大学科竞赛项目申报

承担教学工作任务、教学质量认定标准的教师可以作为固定导师、流动导师的选聘对象;担任行政职务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行政人员可以作为流动导师的选聘对象。导师与学生坚持师生互选的原则,由学生选择导师,导师确认学生,最终确定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对导师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强调工作量考核和工作效果并重。

2、积极组织我院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等创新科技竞赛

3、出台专利申报激励措施《瓯江学院专利申请奖励实施办法》

4、设立院长创新奖学金

七、我院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教育所取得的成果

从2002年开始,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指导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意创业教育,创办了第一个工作室,五年来逐步发展壮大,参与的学生越来越多,现已发展成一个大学生创业中心,下设数十个创业工作室,其中部分工作室经过孵化已经成立公司。2006年,团中央第一书记周强一行来校调研我

院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并给与充分肯定。2007年,温州大学荣获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共同颁发的“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年优秀院校”。2007年在共青团浙江省十二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团省委表彰了2007年度共青团系统先进集体和个人。温州大学因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做出的成绩被授予“2007年度浙江省共青团工作、青年工作创新奖”,全省仅有十个单位获此殊荣。2008年3月,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一行到温州大学调研大学生创业工作。刘希平指出,温州大学在大学生创业探索方面走在全省的前列,温大人的创业精神值得其他高校借鉴。今后温州大学要以开放的思维办大学,进一步拓宽学生成才渠道,对现有的培养模式进行总结和优化,对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进行科学引导。

硬件方面,我院现在有条件一流的三创教育园区,整个建筑面积达6000㎡,内有标准办公室、商科实训中心、多媒体实验室及配套用房、信息化仓储物流中心,基础设施齐全,服务体系完善。2008年3月,园区一期工程2000㎡正式投入使用。

园区入驻机构摘要:

温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主办授牌单位:温州市人民政府); 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主办授牌单位: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

浙南创业教育研究基地(主办授牌单位:浙江省中小企业局); 中国电信温州分公司高新技术研究中心(主办授牌单位:中国电信温州分公司);

温州大学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所(主办授牌单位:温州大学)。园区入驻团队摘要:

IT信息类:

(1)温州超速网络科技公司高教园区事业部:依托温州大学艺术类和计算机类人才,参与盛大、征途等知名网游公司国产网游开发的角色设计,艺术加工;

(2)温州捷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高教园区分部:网站建设,虚拟主机,企业邮箱,服务与购置,商业策划;

(3)上海易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温州事业部:大型软件的研发团队;(4)博仕教育科技工作室(中国电信温州分公司高教园区战略合作伙伴,中国移动温州分公司集团产品核心合作伙伴,主营电子商务和网络教育);

(5)莱柯网络工作室:电子杂志,内部书刊,产品团购;

(6)创维工作室:以网络通讯为基础,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二手书籍销售,问卷调查,移动卡销售等业务;

(7)Amaz网络工作室 :利用Ajax技术进行Wab2.0网站的建设和开发,达到互联网用户的运营商的交互共享关系;

(8)十月天工作室:网络服务平台,网页制作,CAD制图;(9)考试直通车:在线考试,书籍销售,教育门户网站等;(10)For you工作室:电子杂志制作,发行。策划服务类:

(11)Perfect创业工作室: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举办各种创业知识讲座,问卷调查,创业咨询等创业知识传播;

(12)温州华纳教育培训有限公司高教园区分部:与知名机构组织培训班,训练学生就业技能,为社会培养综合性人才,为学校培养社会性人才,为企业培养适应性人才;

(13)<温大译站>工作室:提供语种各类翻译,为社会各界人士和单位提供优质的翻译;

(14)通用创业工作室:开创温州高校服务业新局面,建成比较完善的高校人力资源大联盟,做稳高校市场;

(15)瓯信工作室:市场调查,信息咨询,广告测试和媒体投放;(16)2%工作室:工艺商品销售,设计。艺术设计与制作类:

(17)贩.创意工作室:纯手工创意基地,创造人本文化,张扬个性;(18)“起点”CAD制图工作室:缩短大学生在毕业后进入企业的适应期,提高自身竞争力,进行创新制图;

(19)小星星文化传播工作室:以音乐专业为主体,在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义务演出,代课教育,为同学提供实践平台,争取就要岗位;

(20)鞋-SHOW-坊:鞋样设计,手工鞋制作,效果图绘制,样本扩编,图案设计,代售各种成品手工鞋,网上订购;

(21)厚田工作室:家居设计,家居用品设计,室内装潢等设计项目;(22)蓝带图文工作室:平面设计制作,图文标识设计,印刷,广告等综合性广告服务;

(23)寒挚工作室:环境设计,广告设计;

(24)多媒体工作室:平面设计DV制作,音频制作,摄影;(25)“品”艺人生:图案设计,图案效果绘制,标志设计;

(26)创艺工作室:热转印制杯 在10-15分内把你想要的图案、照片、立志名言印在杯子上,做生日纪念、旅游纪念、活动纪念,以永久洁雅显纪念的珍贵。

园区执行项目摘要:

热转印制杯(温州大学2007年校级科研创业立项项目); “保节”滚筒刷(温州大学2007年校级科研创业立项项目); DIY产品的制作与服务(温州大学2007年校级科研创业立项项目); 法律诊所(瓯江学院法学交流中心,温州大学2007年校级科研创业立项项目);

IT类项目代表:同城交易网(类似阿里巴巴集团淘宝网)。同时,我院的大学生三创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理论成果 发表论文10余篇:

1、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

2、关于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就业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

3、利用地方优势 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教育发展研究》;

4、温州人创业精神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启示,《社会科学战线》;

5、大学生创业教育—以温州大学创业教育实践为例,《社会科学战线》;

6、温州大学生与其它地区大学生创业意识比较分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获奖情况:

1、《大学生创业教育----温州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证研究》获得温州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5);

2、《利用地方优势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获得浙江省社科联首届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06);

3、《大学生创业教育新探索》获得浙江省第五届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2007)。

(二)成果影响

1、媒体报道

《光明日报》(2006-6-14)、《人民日报》(2006-6-22)、《中国教育报》(2007-4-9)、《中国青年报》(2007-6-19)、《浙江日报》(2007-4-16),共计报道20余篇。

2、领导关注

团中央第一书记周强,教育厅副书记、副厅长蒋胜祥等同志都曾经先后视察学院大学生创业中心。

3、学者点评

蔡克勇教授(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我感觉,温州大学的大学生创业模式应该是具有温州特色的,温州大学应该成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的一个排头兵。针对温州大学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蔡克勇说,于今,大学生的创业活动现在还是比较薄弱,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成功率比较低,而温州大学的这种模式则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雷家骕教授(清华大学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 过去大家总是把创新创业神秘化,一想到创新创业就是高技术创新,一想到创新创业就想做一个前所未有的东西。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现在国际上也有一个概念,叫面向低收入群体创新,创新不一定是高科技的,大量的创新创业应该是现实生活中极为实用的东西。温州大学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让我们看到了不少过去我们没有看到的新鲜的事情,对在我们清华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都有很大的启发。

八、学院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教育未来的工作打算

瓯江学院在创业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是同学校学院领导的支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加倍努力。

1、建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导师团

导师团由企业家、学校专业教师、法律工作者组成。现已与10多位企业家和2位律师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2、开展创业理论教育

(1)一年后引进“SYB(创办你的企业)” 课程

“SYB”创业培训课程是日内瓦国际劳工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一门创业培训课程。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通过国际劳工组织于2001年引入我国的以培训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促进的新模式。本课程实行小班授课(30人),36学时,2个学分,并采取教师和学生互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配合案例分析和SYB游戏模块,由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模拟的公司建立运作。大学生通过“创办你的企业(SYB)”培训课程的学习,将会提高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精神,掌握创业技能,最终实现学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灵活就业。

(2)师资保障

现温州大学已有5位教师取得KAB课程任教资格,1名教育部创业教育骨干教师。校外可共享的师资有邓汉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后)、林嵩(中央财经大学讲师,创业管理专业博士)、周其洪(中央民族大学讲师、全球资深职业规划师)、赵伟(国际劳工组织KAB项目培训师)、刘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KAB课程负责人、国际劳工组织KAB项目培训师)韩威(清华大学KAB课程负责人、国际劳工组织KAB项目培训师)。

3、进一步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1)进一步扩大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园区规模并优化各类创业创意工作室的结构和层次。

(2)建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初步拟选择20个企业作为教育实践基地,采用暑期社会实践的形式,组织学生到企业学习创业经验。

(3)开展认证培训

联合市人事局、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开展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现均在联系中,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4、远景发展目标

三年内把瓯江学院学生创业中心建成以专业为依托、与地方经济产业紧密结合的全国性示范性基地。KAB课程培训1000人以上,SYB课程培训400人以上。筹备开设“创业管理”本科辅修专业,学制三年,开设《创业设计》、《应用经济学》、《创业学》、《创业意识与企业家精神》、《商法税制》、《创业理财》、《创业投融资》、《市场调查与分析》、《创业营销学》、《新企业创立》、《企业与创业团队管理》、《创业实践》、《创业企业成长管理》、《创建品牌与品牌管理》等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创业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创业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和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吸收和借鉴相关学科的成果和实践经验,熟悉国家有关政治、经济、法律、科技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企业家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参与所规定的专业实践活动,独立完成相关案例分析与创业策划等活动。经过三年辅修学习合格后,发放“工商管理”学位证书。

吸收一批专业教师从事创业教育研究,三年后,能够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达到10名左右,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五名。

建设成为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温州市青年创业教育基地”,同时与其它省市青年团体合作,开展青年创业教育培训业务。

瓯江学院大学生三创教育负责人:谢志远副教授,硕士导师,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温州市“新世纪55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现任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党委书记。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汇报材料 篇5

按照市社保局的统一部署,范南社区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目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大力开展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现将范南社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区基本情况

海门市四甲镇范南村位于海门市四甲镇东北部,东临海门市王浩镇,北与海门货隆镇相邻,西至三余竖河,南至海门市胜宏村。本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位于牧仇路北侧。村辖区总面积共7.5平方公里。共有38个村民组,共1514户,居民总口4123人,其中劳动力1750人。全村耕地面积4734亩。其中企业退休人员17人。

二、平台建设

2010年社区劳动保障站组建成立,社区主任兼劳动保障工作站站长,设有1名有计算机操作证的专职保障人员。社区服务形式为“一站式”服务,工作制度健全,经费有保障,办公设备齐全,配有计算机1台,电视机1台,打印机1台。已建立下岗失业人员、安置失业人员、劳动力转移等台帐。

二、大力社区就业岗位,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范南社区就业岗位是我们社区的一项重点工作,我们把社区就业岗位摆在了全年工作的重要位置,大力拓宽社区就业空间,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组织起来就业。为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我社区在去年的基础上,不段地加强政策、理论、业务学习,专管员的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把就业服务进社区做得扎实有效。争创充分就业社区。

三、精心做好就业困难对象的帮扶工作

为了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实际困难,全面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我们按照市局部署,在辖区内开展了以就业困难对象为重点,以落实社会保险补贴为突破口,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就业困难对象帮扶”活动,在这次活动中采取宣传入户、调查摸底等形式,使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内容充

实,成效显著,深得下岗失业人员的拥护和欢迎。在这次调查摸底中,共摸清就业困难人员15人,帮扶成功15人。

四、围绕再就业政策,夯实加强宣传力度,把新一轮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为了积极响应劳动保障局的召开,加大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的宣传,让居民全面了解新一轮就业优惠政策,我们社区深入开展新一轮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宣传,共发放宣传材料180份。通过多次宣传活动,使社区居民对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有了更新的了解,调动了他们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增强了下岗失业人员的信心和决心,真正达到了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五、做好就业服务卡的发放、宣传工作

为做好《江苏省就业服务卡》发放管理工作,我们社区印制了《就业服务卡》享受政策的宣传材料,在宣传栏内张贴,在人口密集地方进行大力宣传,认真解答群众所咨询的问题,现场解答群众咨询。

六、加大力度促进充分就业工作

通过培训促进就业,社区利用市、区各级劳动保障机构组织的就业培训学校,对社区内有创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创业培训,并根据下岗失业人员不同的就业愿望进行了有针对性技能培训,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技能培训,提高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技能,扩大了就业空间。目前,参加参加农业培训的人,为了促进就业,社区与职业中介机构合作安置失业人员,在社区内还建立了信息宣传反馈点。

今年来,我们专管员取优补缺,精心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工作,克服不足,开拓进取,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让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范南社区社保工作站

充分就业汇报材料(范文模版) 篇6

桥头社区在镇党委和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的统一部署下,紧紧围绕2009年创建浙江省充分就业社区目标和工作计划,通过贯彻落实省、市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方针政策,大力促进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扎实做好充分就业社区的创建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桥头社区位于岱山本岛北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陆地面积约8平方公里,地处镇区的中心地段,内县属工商、财政、公安、文广、金融等部门齐全。区域内有占地近200亩的岱北工业基地一个,有个私企业近百家,2009年工业总产值达 8.66 亿元,集体经济收入201.3万元。针对社区面积广大、人口众多、人员复杂、困难家庭多、失业人员多等特点,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就业促进力度,扎实做好了各项创建工作。2009年底有总人口5401人,2501户,劳动力资源总数 2999人,其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人数为2645 人,就业人数为2633人,就业率达99.54﹪。到2010年9月30日仍有就业困难人员12人、无就业愿望26人、无劳动能力36人,社区内无失业一年以上的人员。

二、主要做法

1、强化责任 建全体系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区充分认识到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是构建和谐社区的一项重要工作。为确保这项工作高效开展,社区党委坚持把再就业工作与社区党建、精神文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并把这项工作列入社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设立了社区劳动保障室,健全了劳动保障组织机构,成立了由社区党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他班子为成员的创建充分就业社区领导小组网络体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促进了充分再就业工作的落实,实现了工作制度六到位:即“机构到位、场地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制度到位、工作到位”。

2、广泛宣传 落实政策

社区充分利用劳动保障网这一平台,广泛宣传再就业优惠政策,使下岗失业人员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就业意识。一是深入基层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政策引导、法律宣讲、观念更新等,发放宣传资料,召开有关再就业座谈会,利用镇成校和社区学校开办各种培训班4期,激发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愿望,提高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技能,鼓励失业人员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二是积极宣传、广泛动员、组织失业人员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为进一步开创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局面创造条件。积极落实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社保补贴等政策帮扶,使失业人员实现就业。三是充分利用宣传窗、座谈会、上门服务等形式宣传一些自主择业、灵活就业、积极创业的失业人员再就业先进典型,有效增强了失业人员创业和再就业的信心。

3、摸底调查 掌握动态

为全面掌握社区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社区充分就业领导小组成员通过电话联系和入户调查等方式,了解辖区内失业人员、低保户、残疾人以及4050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具体情况。社区劳动保障室成员定期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上门服务,对其家庭成员信息、失业原因、择业愿望、技能水平、就业去向、经济收入、现有享受政策等情况做好动态信息跟踪。做好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无就业愿望人员及无劳动能力人员的登记工作,并建立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全面掌握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动态信息,从而为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夯实了基础。

4、拓宽渠道 开发岗位

社区通过对失业人员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职业技能等状况的调查,针对不同的人群提供或开发合适的岗位,解决就业问题。

一是社区通过宣传窗、短信平台等方式及时提供各种用工信息,鼓励失业人员积极应聘;利用劳动力市场的公开招聘机会,通知失业人员自主择业;通过社区向用人单位推荐的途径,帮助部分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二是社区多方协调,重点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就业困难群体,消除“零就业”家庭是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重点工作之一。本社区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共有就业困难人员22人,今年新增5人,通过社区干部努力,多方联系,根据就业困难人员年龄和技能特点,推荐一些技术含量低,劳动力强度小、操作简便、自由性大的岗位如:来料加工,广场保洁等岗位,17人实现了再就业,目前仅剩12人,成效显著。

三是积极开发社区岗位。为了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社区自身开发了部分工作岗位,主要有:广场保洁、公园保洁、老年活动中心管理员,社会保障协管员等,为减少失业人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四是实施再就业援助服务。社区为失业人员办理《再就业优惠证》,为他们再就业享受优惠政策提供了方便;有22名“4050”人员参加灵活就业或个体经营,享受200元的社保补贴;开展空岗调查、进行求职者登记、发布用工信息、开展职业介绍、促进再就业。切实解决了失业人员就业方面的实际困难。

五是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为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条件。针对社区失业人员再就业困难的问题,社区首先要失业人员树立起先培训再就业的观念,同时与镇成校联系,向失业人员推荐一系列的培训课程,让他们选择合适自己的培训课程,如:计算机培训、电焊工培训、电脑维修培训、微电机装配培训等。社区还专门针对“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进行来料加工培训,为社区失业人员提高技能提供了学习机会,有效促进了失业人员的再就业。

5、关心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普遍出现就业难现象。社区把大学生的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认真摸清社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对暂未就业的大学生加强联系,提供就业指导服务,跟踪了解情况,并适时提供合适的岗位。

6鼓励灵活就业 促进充分就业

我社区人口众多,其中大部分失业或无就业愿望的人员都是家庭妇女。这类人群文化水平低、年龄大、无一技之长且要兼顾家庭,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针对这一现象,社区联系了部分企业,主要以玩具厂为主,为社区失业人员引进来料加工,这种工作对工人要求低,工作自由度大,尤其适合家庭妇女。与此同时,社区工作人员做好上门宣传工作,积极鼓励失业人员从事来料加工,为他们组织来料加工培训。除去从事家庭工业人员,目前已有42人从事来料加工,工种多样,选择余地大,深受家庭妇女的青睐。现在,社区空闲的人少了,家庭收入增加了,妇女就业意识提高了,参与赌博的人少了,促进了社区的和谐文明。创建以来,我们桥头社区劳动保障室经过努力工作,解决了部分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提高了社区的就业率。我们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当中提高了自身的素质,改进了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的就业服务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发扬成绩,同时积极弥补缺点,为社区村民热心服务,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就业创业汇报材料 篇7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经济发展迅速、科技发展迅猛、产业结构转型加剧、人们文化价值观也在多元化等等[1]。社会大背景下高分子行业大学生就业呈现出许多新的现象, 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 另一方面企业人才难觅[2]。就业形势日益紧张的形式下, 如何使高校的人才培养符合就业市场需求, 做到企业有所用、人才有所为是十分重要的课题[3]。本文分析了当代高分子材料专业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并针对其弊端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对策, 以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 同时提高本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率及满意度。

1 高分子材料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高分子材料专业是在大量的科学实验和工程实践基础上发展并运用于生产实践的学科。该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面很广, 即可以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也可以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成型加工等方面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等岗位工作。但是, 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 企业对高分子材料专业本科层次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着变化;另外, 全国一般的综合性大学都开设了高分子材料专业, 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入市场, 竞争非常激烈。通过对中国石化、杜邦、巴斯夫等高分子专业知名企业, 以及吉林建筑大学近几年高分子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查, 目前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呈现出如下特征:

1.1 企业方面

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日渐凸显, 招聘单位的门槛也在拔高, 很少考虑岗位实际需要, 对毕业生所提要求过高。中国石化如上海金山石化、吉林石化、燕山石化等大型的国有企业, 往往优先招聘985、211大学的毕业生, 所学专业严格对口;杜邦、拜耳、巴斯夫等知名外企, 要求有丰富的实践或社会工作经验, 对英语要求过六级。另外, 这些大型的正规企业提供的职位有限, 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要。

就业压力增大的形势下, 很多大学生尤其是二本类高校毕业生只能选择去中小型企业发展。这类中小型企业为了适应市场需要, 常常需要改进配方及工艺, 更改设备设计等, 因此他们希望大学生既有较好的专业知识, 更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即需要集技术、研究、创新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大学生必须熟悉生产一线的工作, 才能提出问题并加以改进。然而, 大学毕业生往往怕吃苦不愿像工人一样翻三班, 更有甚者索性辞职、频繁跳槽, 自然缺少实践经验的积累, 更加欠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正是出现企业用工难, 而毕业生就业难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

高分子材料相关的生产企业大多建在郊区或比较边远的地区, 缺少现代化气息。然而, 大学毕业生往往对大城市趋之若鹜, 对小城市不屑一顾。当代大学生无论是个人还是家长都投入了很多的财力及精力, 对未来的收益有较高的期望, 都向往去发达地区、收入高的企业工作, 这就影响了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理念的形成。这些地域的限制, 也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1.2 学校方面

一直以来, 高等学校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缺乏创新, 学生所学知识与现实生产有较大差距;学校教育实践环节薄弱, 造成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差、缺乏创新能力及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这些也是造成高分子专业毕业生与企业需要脱节的原因之一。为此, 高等教育必须反思, 突破本专业传统的教育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 不断调整专业知识结构, 增强毕业生实力, 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2 解决对策

2.1 毕业生转变求职观念, 树立新型就业观

毕业生应该转变求职观念, 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 不把“高薪”作为唯一择业标准, 不好高骛远。珍惜就业机会, 主动到基层就业, 施展自身才华;要树立“先就业, 后择业, 再创业”的新型就业观, 在实践中不断调适, 找准个人期望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点, 科学择业, 积极创业。毕业生在校期间要打好专业基础, 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以提高社会就业适应性和就业弹性。

2.2 加大政府引导力度, 完善企业聘用机制

做好政策引导, 加强宏观调控。政府运用经济杠杆, 对人才资源配置加以引导和调节, 对于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大学生, 在待遇和生活条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鼓励和吸引人才去工作。

对企业而言, 要摒弃招聘过程中过分强调工作经验的行为, 注重大学生职业发展道路上的可塑造性, 加强人才储备;同时, 密切与高校的合作, 提供实习岗位等, 为企业与人才的快速接轨创造条件。整个社会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和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 共同促进大学生就业。

2.3 面向企业需求, 进行教学改革

加强校企合作, 派专业老师深入到相关企业做深度的调研, 不断调整教学内容, 优化课程配置, 强化高分子材料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岗位的衔接, 可以使毕业生很快适应岗位角色。

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一方面, 开展多层次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及多种能力。设置基础实验, 巩固理论教学内容;开设综合型实验, 可以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设研究型实验, 目的是加强学生实验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培养学生独立实验和分析问题能力。另一方面, 完善实习实训教学体系。实习实训也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完善本专业的实习实训教学体系, 我校从大二到大四每学年都开展实习课程。首先要在保持原有的吉化厂、苯板生产企业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 不断开发新的实训基地, 如绿色节能建筑材料生产厂、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地热管生产等企业实训,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衔接, 同时学习现代化工艺控制手段。

4 结语

在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道路上, 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学生自身的相互配合, 四方联动才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以就业为导向, 高校积极开展高分子材料专业的教学改革, 才能培养出满足相关企业的生产工艺、设备、产品开发等综合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秀梅.多维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实证研究综述[J].中国电力教育, 2014 (297) :227-229.

[2]龚春丽, 文胜, 郑根稳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理工高教研究, 2008, 28 (6) :109-111.

上一篇:医院科室运营方案下一篇:物业管理考核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