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邀请书(精选7篇)
1、成立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
委员会主任:社区主任、书记;
委员会成员:居委会副主任、居民代表、流动人口代表、社区民间组织代表、业主委员会代表、物业服务企业代表、驻区社会单位代表、社区民警等。
2、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在社区建设中发挥议事、监督、协商的作用。
3、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根据社区党委的提议,或根据协商议事委员会二分之一以上组成人员的提议,召开会议讨论、审议、协商社区管理、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事项;并提出批评、建议和意见。
4、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遇有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可随时召开会议。
5、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每年底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听取和审议社区建设工作报告,并对下社区建设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6、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通过决议以举手表决的方式进行,过半数以上成员赞成方为通过。
篇一: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以2011年5月29日《新京报》对“中华全国总工会将用3年时间在全国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报道”为切入点,阐述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定义,推行该制度存在的障碍,以及完善该制度一些建议。
关键词: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障碍,完善。
根据2011年5月29日《新京报》报道称,中华全国总工会将用3年时间在全国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并明确规定了时间表和进度表以及启动了《全国工会集体协商指导员培训实施计划》。
《关于逐步实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通知》在1996年5月就由劳动部、全国总工会等部门联合发出;《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以劳动部第9号令也在2000年发布,要求在全国逐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劳动合同法》在2007年明确规定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8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的行政要求;由此可见,我国对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很是积极,但效果却很不理想,这又一次让我们不得不开始反思问题之所在。
一、工资集体协商制在我国的发展
根据总工办发[1998]13号《工会参加工资集体协商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工资集体协商是指工会或经过民主选举的职工代表就企
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水平及增长幅度、奖金和津贴分配和其他与履行合同有关的权利义务等问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与企业代表进行平等协商,并依法签订书面集体协议(以下简称工资协议)的行为。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就已经有了工资集体协商,其在西方市场经济中是一项很成熟的制度,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在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是由行政干预劳动关系,不需要由工资集体协商来协调劳资关系。因此,在计划经济时代,不存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行政干预劳资关系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劳动关系双方逐渐市场化和利益化。为了解决劳动关系双方的问题,我国引入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并在1995年的《劳动法》中规定了集体合同制度,工资集体协商的主要内容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2007年的《劳动合同法》直接规定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根据全总提供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签订集体合同124.70万份,覆盖企业211.21万个,覆盖职工16196.42万人。其中,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51.2万份,覆盖企业90.2万个,覆盖职工6177.6万人。
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有利于规范企业行为,维护职工权益;提高职工积极性,稳定劳动关系,促进企业生产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各地推行的情况来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确实可以在劳动者的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寻求到一个平衡点,既可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可以促进企业的整体发展。但在我国集体协商制度仍旧处
于初步阶段,在推行过程中仍旧遇到了很多的障碍,不能完全发挥该制度相应的法律效果。
二、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存在的障碍
(一)协商主体力量不均衡
劳动者与企业双方地位具有不平等的特点,劳动者与企业比起来,是处于弱势地位,无法与企业相抗衡。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中,一般由劳动者的代表工会与企业进行平等协商。《工会法》20条规定:“ 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以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这一规定使得工会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得以强化,工会作为劳动者利益的代表,作为企业的对立面与企业平等协商谈判,是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向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一大发展。
但是在实践中,工会的代表性与独立性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从而不能根本上解决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存在的问题。企业工会与企业之间有很多的依赖关系,工会的组建、运行、工会干部的产生等都与企业有很大的依赖关系,其具有附属性,并不能够成为工资集体协商制的独立主体。如工会的组成人员本身就是企业员工,受制于企业,并不能够很好的代表劳动者的利益与企业平等协商。工会的代表性和独立性的问题如没有解决,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很难真正的起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效果。
(二)政府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中的作用不到位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完备的劳动关系协商机
制,政府对劳动关系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力,甚至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政府支持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力度决定着该制度推行。但是各级政府并没有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些地方政府害怕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会影响地方投资环境,因而不支持和重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推行。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制定工资相关制度方面缺位。在规定企业工资的相关制度如行业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工资指导线等方面,还不能满足不同行业的要求。第二,政府部门监督不到位。在实践中,劳动者工资主要是由企业主导的,一些地方政府在这方面监督力度不够。
(三)法律制度不健全
无论在立法还是理论研究方面,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西方国家已经是一项很成熟的制度。但是在我国,立法和理论研究都不够成熟。在理论方面,学者们在劳动法学研究中的重点是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劳动争议等制度,对于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研究比较薄弱。
在立法方面,首先,虽然在《劳动法》、《工会法》规定了集体合同制度,在《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但是上述规定都是太过于原则化,不能满足在实践中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需要;其次,虽然现行有《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集体合同规定》、《最低工资规定》等法规性文件,但只是行政规章,且内容不够完备,立法层次偏低,刚性不强;第三,虽然《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一条:“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规定了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但是用的字眼是“可以”,是选择性条款,从而使得工资集体协商制对企业缺乏约束力。第四,《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工会法》没有规定,如何处罚不执行工资集体协商的处罚内容,使得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缺乏相应的强制力,另外一方面也不利于作为企业员工的工会成员的保护。第五,“政府保障职责的义务未作具体规定,资方不配合工资协商的法律责任缺乏。”。[1] 综上所述,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我国还不是一项很成熟的制度,在推行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在今后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中,要积极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一)提高工会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协商能力。
1.切实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工会组织体制。
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解决劳动者利益代表工会的代表性和独立性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问题。具体而言,首先要确立工会独立的主体法律地位和作为劳动者利益代表者的法律地位,“改变以往动员说服企业建立工会的做法,积极发动职工组织起来成立工会,真正形成职工方的协商主体。”[2]其次,要完善基层工会主席产生机制。现今,有些工会主席都是由企业任命或企业领导兼任的模式,这就导致工会不能真正代表劳动者的利益。因此要按照《工会法》和《工会章程》的要求,工会主席由职工民主选举产生,加大上级工会外派工会主席到基层企业的比重,真正实现工会的代表性和独立性。第三,建立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推行业性工资集体协 篇二: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样表
××公司集体协商制度
(×年×月×日×× 公司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代表)会议
审议)
为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平衡企业劳动关系双方利益,促进企业科学发展,根据《工会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规定》和《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协商主体、协商内容及协商原则。本企业(以下简称甲方)与本企业工会(以下简称乙方)是双方协商主体。双方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本着地位平等、协商共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的原则,依法进行集体协商,签订书面集体合同或协议。
二、双方协商代表的组成与产生。协商代表由双方首席代表、职工代表、甲方指派本方代表或双方委托的专业人员代表组成。代表的产生:
1、双方首席代表。甲方企业法定代表人是行政方首席协商代表,乙方工会主席是职工方首席协商代表。双方首席代表可书面授权本方其他协商代表作为首席代表。
2、职工代表。由乙方按职工协商代表条件和名额分配,组织各职工(工会)小组民主提名推荐,经企业职代会审议给予资格认定。或由乙方以“选派”方式产生。协商代表的撤换、增补和任期按有关规定办理。
3、指派代表。按照有关规定,甲方首席代表除职工方协商代表外,可指派本企业其他人员为本方代表。
4、专业人员代表。受双方书面委托的人员(人数不得超过本 方代表三分之一,受托人不得担任首席代表)。
三、协商代表职责。依据集体协商有关规定,协商代表应履行以下职责:
1、参加集体协商,真实反映本方意愿,维护合法利益。
2、接受本方人员质询,及时向本方人员公布协商情况并征求意见。
3、提供或汇集与职工工资集体协商有关的真实情况和资料。
4、参加集体协商争议的处理。
5、及时向本方全体人员公布生效的集体合同或工资协议。
6、监督工资专项协议的履行。
7、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其他职责。
四、设立协商工作小组。集体协商工作小组是启动协商程序的工作机构。由协商双方共同商榷组成,小组成员人,设组长1人。
工作小组负责涉及集体协商事宜的前期筹备工作,具体职责是:搜集、索取、汇总协商事宜的相关资料;组织开展协商前的信息传递与沟通;按程序规定筹备有关文字材料;根据协商记录起草合同或协议文本草案;完成双方各位首席代表交办的有关协商事宜工作。
五、互发“要约”与“要约”回复。凡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管理制度、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事项,协商双方任何一方均可以书面形式提出协商意向(要约)。对方应自接到协商要约书之日起20日内书面答复。
双方根据已签订的《集体合同》或《工资集体协商协议》期限,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满前60日内互发“要约”提出协商续签要求。拒绝回复方,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工会法:53条第四项、集体合
同规定:32条、54条)。
六、召开协商会办法。协商会议应按照《要约》规定的时间、地点和内容,遵循双方代表人数对等的原则召开,并由双方首席代表按协商议程轮流主持。每次协商会议各方至少3名代表参会,且双方代表不得相互兼任。
其中:签订《集体合同》的协商会议三年一次;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协议》的专项协商会议一年一次。本企业每年第×季度为协商续签工资协议时间。
七、注重工资协商。职工是企业效益的直接创造者。乙方要为落实职工应得劳动报酬的分配权利,主动开展工资协商“要约”行动,推动本企业建立和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甲方应遵循职工工资随着企业效益增长同步增长的市场规则,认真倾听乙方诉求,并结合企业发展和创收实际与乙方进行工资协商。
八、坚持依法办事。本企业认真执行协商内容、协商行为和协商结果不与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政策相抵触的原则。协商结果按提交职代会审议的法定程序办理。
九、合同报审、公示与履行监督。经职代会审议通过的《集体合同》或《工资集体协商协议》双方签字盖章后,十日内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备案。经审查同意或收到后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合同(协议)即行生效。双方于5日内以适当形式向本方人员公布。乙方负责组织协商代表对合同(协议)的履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向职代会报告。
十、协商资料保存与管理。协商资料作为双方的原始凭证须妥善保管与存放。收集汇总的主要资料包括:上级文件、会议记录、相
关表格、相关制度、职代会文件、合同文本和备案通知等。相关资料双方各持一份,存档管理期为×年,并由专人负责防丢、防毁、备查保管。
十一、本制度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后执行。
年 月 日
篇三: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一)国有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
国有企业试行工资集体协商办法要坚持工资总额增长低于实现利润增长的原则,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试点企业要首先建立企业基本工资制度,进行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经同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签批列入工资集体协商试点后试行。工资协议以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和建立企业基本工资制度为基础进行协商。具体内容包括:
1、基本工资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
2、企业工资支付办法和特殊情况下各类人员工资支付办法、各种假期工资待遇;
3、企业主要经济效益应当达到的目标和工资增量;
4、职工当年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
5、绩效工资、奖金、津(补)贴等分配办法;
6、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支付、最低工资保障措施等规定;
7、工资协议的期限和终止条件及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
8、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
9、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
参阅文件:
《关于规范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通知》(2002年6月13日 冀劳社办[2002]134号)
(二)非国有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
非公有企业都应积极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工资分配办法应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保障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协商内容包括:
1、工资支付标准、支付办法、支付日期;
2、工作环境及律补贴分配办法和女工保护及假期工资待遇;
3、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支付和最低工资保障措施:
4、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及增长幅度:
5、工资协议期限和终止条件;
6、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
7、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
参阅文件:
《关于规范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通知》(2002年6月13日 冀劳社办[2002]134号)
(三)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制度
河北省建立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制度。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制度,是做好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高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质量的重要措施。具体规定如下:
1.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的选拔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从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总工会、企业家协会、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长期从事劳动工资工作的人员中选拔。每个设区市本级30人左右,每个县(市)10人左右。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实行聘任制,由省劳动保障厅、总工会、企业家协会培训考核颁发培训合格证书后,同级劳动、总工会、企业家协会培训考核颁发培训合格证书后,同级劳动、总工会、企业家协会聘任,担任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
2.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应具备的条件
(1)熟悉企业工资法律、法规和政策,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和文字、语言表达能力;
(2)了解企业财务制度,熟练掌握企业工资帐务处理业务;(3)政治可靠,作风严谨,办事公道,责任心强,勤政廉洁。
3.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的职责和义务
(1)接受劳动保障、工会、企业家协会或企业的委托,依法指导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2)负责对企业劳资双方协商代表进行业务培训,规范工资集体协商程序,帮助企业拟定工资协议草案;
(3)认真执行国家收入分配政策,坚持原则,维护资产所有者、劳动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4)对企业工资协商中产生的矛盾,认真负责地进行调解,避免突发性事件和冲突事件发生,并及时向上级组织报告,维护稳定;
(5)严格为企业保守商业秘密,不得泄露与协商有关的事项;
(6)尊重企业的工资分配自主权,不得以任何上级组织和部门的身份,对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施加影响;
(7)主动接受劳动保障部门、总工会、企业家协会的业务指导,定期汇报工作情况,积极参加业务培训。
4.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的管理
(1)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对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进行统一管理,登记注册,指导他们开展工作。
(2)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受托对企业进行业务指导,要在培训合格证书上进行记载。
(3)不能履行指导员的职责和义务、未能参加培训等人员,由劳动保障部门取消其指导员资格,注销聘任证书。
解读工资协商制度:可以协商什么?如何定工资?
2007年06月13日
2000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合同并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的有52万多份,涉及6000多万名职工,约占中国职工总数的一半。
保障职工对工资有发言权才是根本
近几年,我国各地相继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在探索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有较大比例的非公有制企业没有开展这项工作,开展这项工作的地区发展也存在不平衡。2006年,这项制度写进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是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
法律依据是什么
目前,我国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条件已基本成熟。我国的劳动法第三十三条对劳动者就劳动报酬、保险福利等事项与企业进行协商确定的权利从法律角度作了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
2000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的《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确立了工资协商的操作规程、内容以及其他有关要求。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的《集体合同规定》中也有相关规定。
可以协商什么
按照《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工资集体协商,是指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已订立集体合同的,工资协议作为集体合同的附件,并与集体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包括:工资协议的期限;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工资支付办法;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等内容。
谁能当协商代表
按照《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工资集体协商代表应依照法定程序产生。职工一方由工会代表担任。未建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民主推举代表,并得到半数以上职工的同意。企业代表由法定代表人和法定代表人指定的其他人员担任。协商双方各确定一名首席代表。
同时,还规定协商双方可书面委托本企业以外的专业人士作为本方协商代表。委托人数不得超过本方代表的1/3。协商双方享有平等的建议权、否决权和陈述权。其中专门规定,职工协商代表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企业不得对职工协商代表采取歧视性行为,不得违法解除或变更其劳动合同。
政府职责是什么
按照规定,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对工资协议的条款内容和签订程序等进行审查。
有修改意见,应将修改意见在《工资协议审查意见书》 中通知协商双方。双方应就修改意见及时协商,修改工资协议,并重新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同时,按照《集体合同规定》,如果集体协商发生争议,而不能协商解决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同级工会和企业组织等三方面,共同协调处理集体协商争议。(曹亚慧)工资协议
工资协议是指专门就工资事项签订的专项集体合同。依法订立的工资协议对企业和职工双方具有同等约束力,双方必须全面履行工资协议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和解除工资协议。
发文字号1:___________________
发文字号2:___________________
全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内部分配决定机制,保障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甲乙双方决定工资时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劳动权利与义务相统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正常工作秩序,保持和谐稳定的原则。
第二条 本协议制定的工资条款对本公司全体员工有效。员工个人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关条款,不得低于本协议制定的标准。
第三条 本协议自依法生效之日起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
第四条 公司实行_________工资制度。
第五条 公司员工月工资额不得低于_________市政府公布的当最低工资。
第六条 公司实行工资月度发放制度。以人民币发放员工工资,每月发放一次。工资发放约定日为每月--日。如遇到休息日,工资发放可以提前或顺延。
第七条 员工加班工资计算标准以本人的工资标准(包括基础工资、岗位工资、工龄工资)为基数。
按平时、休息日、法定休假日加班分别支付150%、200%、300%工资报酬。
第八条 员工病假、事假工资支付办法_________。
第九条 奖金、津贴、补贴分配形式_________。
第十条 根据政府公布的--年工资指导线和上本企业员工平均工资水平,及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经协商,确定本员工工资增(减)_________%。员工增(减)工资具体办法是_________。
第十一条 每年_________月为甲乙双方集体协商,确定下一工资协议内容的时间,协商前企业代表要向工会代表通报企业上年的经营情况和工资执行情况。
第十二条 本协议对公司和全体员工具有同等约束力。双方必须全面履行本协议的规定。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本协议。
第十三条 甲方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乙方工资,否则,除在规定时间内全额支付乙方工资外,还应加发相当于员工工资25%的经济补偿金。
第十四条 乙方违反有关规定,给甲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应负赔偿损失的责任。
第十五条 本协议期满自行终止。在协议履行期间发生不可抗力因素,经双方协商可提前终止。
第十六条 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方各执一份,劳动行政部门和总工会各存一份。
甲方(签章):_________ 乙方(签章):_________
劳资双方,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有对立面,也有共同利益所在。员工不努力,公司没效益;公司效益上不去,员工福利也不能提高。
为使员工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企业的部署,公司坚持每月开一次共同早会,集中全公司员工,由总经理通报上月经营状况及本月公司安排。为切实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工会定期组织员工座谈会,分别听取不同岗位、不同层级员工对公司经营的建议和意见,并在劳资恳会上向公司反映解决。
民主协商内容丰富
据介绍,该活动旨在引导各级工会紧紧围绕为广大职工营造一个“物质逐渐富、智慧能用武、文化在满足、生态有进步、幸福挡不住”的创业创新环境,以民主协商制度完善、职工工资合理增长等为重点,动员、组织和代表职工,与对应协商主体开展民主平等协商。
具体内容为:镇总工会在镇党委的领导下,代表和组织职工,通过镇政府联席会议、镇总工会代表大会年会等形式,就全镇经济社会协调推进、企业健康发展和职工合法权益维护等重大问题,进行镇级层面的民主协商;各村(社区)、行业性联合工会,就本区域、本行业企业经营者和广大职工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民主协商;各企事业单位工会围绕本单位健康发展大局开展民主协商,保障职工的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权益等落到实处。
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企业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厂务公开、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平等协商等制度。
企业还可以采用民主恳谈会、劳资协商会、职工议事会等形式,开展民主管理活动。
关于建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体系的思考与建议
《江苏工人报》(2012年10月17日 03版)焦霞
南京某企业由于在出卖土地过程中未能告知职工,而是想通过成立新的公司,使职工身份平移到新公司,从而达到出让原国有企业土地的目的,结果引起职工的强烈不满。职工为争取知情权、参与权、决定权而自发集体停工,造成职工堵厂门、堵马路的群体事件。近年来,职工群体事件的频发,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些企业不重视职工民主管理,职工缺乏知情权、参与权、决定权而引起群体事件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因素。
“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扩大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实践也证明,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工作,是促进企业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实践,企业民主管理已是形式多样、制度健全、内容丰富。如何促进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深化,有效促进企业职工政治、经济、劳动和文化权益的落实,有效整合企业民主管理的各种制度资源,从而最大化、最优化地发挥企业民主管理的综合作用,是我们面临的现实课题。
为了更好的贯彻今年年初中共中央纪委、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察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联合下发的《企业民主管理规定》,结合江苏省总工会提出的建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以厂务公开、集体协商、职工董事监事等为重要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体系,实现“制度联建、实施联动、功能互补、效果叠加”的工作思路,从进一步深化企业民主管理的发展要求出发,结合基层实际,笔者试就建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体系作如下思考和建议。
一、建构制度体系要突出职代会的中心地位
职代会作为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要在民主管理制度体系中发挥基础性、支撑性和引领性作用。要始终坚持把职代会制度作为维护职工民主权利和经济利益的重要制度,作为职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平台,作为职工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的畅通渠道,作为开展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等维权工作的程序保障,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一是在职代会建制上,要突破所有制界限,明确所有企业都应依法建立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二是在职代会职权上,要坚持凡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方案、规章制度、分配办法不经职代会审议通过不执行。如:“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方案”提交职代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三是在职工代表作用发挥上,要创新活动载体。如建立职工代表监督检查制度、职工代表特派观察员制度、职工代表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职工代表厂长助理制度、职工代表物价监督员制度、职工代表与总经理对话制度等,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四是在职工代表组成上,要强调一线职工代表不得低于50%的代表组成要求,职工代表中农民工代表的比例要与企业职工成正比。五是在对职代会管理上,要强化职代会的规范化程序,强化对基层职代会报告制度的管理,形成会前、会中、会后督察、督办的监督制度。使职工参与权、共决权、知情权、审议权、监督权真正得到落实。
二、建构制度体系要突出厂务公开与职代会的互动实施
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知情是前提。要以推进各类基层企事业单位普遍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为目标,以职工关注的企业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以制度创新带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运作水平。一要畅通渠道明确公开内容。坚持把职代会作为厂务公开的主渠道,把公开栏、集体协商作为厂务公开的重要渠道。明确企业规章制度、劳动合同、集体合同、职工收入分配、职工社会保险费缴纳、安全生产、职工奖惩及解除劳动合同等六个方面情况必须提交职代会,并实施公开。二要着力构建厂务公开机制建设。重视各级厂务公开领导小组的组织建设,建立起领导小组成员替补制度、工作例会制度、工作分工制度、经费保障制度。促进企业坚持厂务公开工作责任制,实行目标化管理,坚持厂务公开工作考核制,激发公开内动力;坚持厂务公开责任追究制,推动真公开;坚持工作报告制度,提升监督程度。使厂务公开有程序、有过程、有结果,保证了厂务公开的真实性、有效性和严肃性。
三、建构制度体系要坚持集体协商与职代会的互动实施
重视集体协商制度与职代会制度建设的互动实施,是提高企业民主管理质量和成效的关键。一要建立职工协商代表公推公选制度。明确职工协商代表必须经职代会或职工大会选举产生。二要建立集体协商议题征询制度。规定职工协商代表可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职工、分(子)公司工会负责人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不同岗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职工意见,据此确定集体协商的重要内容、目标和策略。三要建立协商情况通报制度。规定在工资协商准备阶段、在协商过程中以及对原定协商方案做出重大让步或重大调整的,都应通过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向职工通报,说明情况。四要健全集体合同(草案)经职代会审议制度。规定集体协商取得一致后,工会要认真筹备和组织召开职代会,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对集体合同草案进行审议表决。五要实行合同公布与监督检查制度。定期组织职工代表对集体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每半年向职工公示一次集体合同履行情况,每年至少向职代会报告一次集体合同履行情况。
四、建构制度体系要突出职工董监事与职代会的互动实施
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制度是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延伸和发展,是职工源头参与管理、参与决策和监督的重要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在与职代会制度互动实施中,一要坚持职代会选举制度。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必须依照《公司法》规定,由本公司职工(代表)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获得应到会职工代表的半数以上同意才能当选。二要坚持征询制度。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应当经常或者定期深入到职工中听取意见和建议,在董事会、监事会研究决定有关工资、奖金、福利、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变更劳动关系、裁员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和事项前,要广泛征求职代会代表的意见,同时请职代会代表分头召开职工座谈会,让职工们建言献策。三要坚持述职制度。职工董监事每年至少一次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其履行职责的情况,报告内容或者提纲并提前一周告知职工(代表)。四要坚持评议制度。在职工代表听取职工董事、职工监事述职的基础上,并对职工(代表)提出的质询予以答复后,职工董事、职工监事接受职工(代表)的民主评议。评议结果形成书面材料。五要坚持奖惩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对职工董事、职工监事进行考核,实施必要的奖惩。对履行职责好的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给予表扬奖励;对不称职或者有渎职行为的职工董事、职工监事,进行撤换或者罢免。
区总周远青:浅谈非公企业职工民主管理的内容和形式
发表时间:2005-10-27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非公企业发展迅速,由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连续四年排名全国百强县(市)之首。今年1-6月,顺德实现工业总产值936.53亿元,增长28.3%。非公企业已成为顺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顺德常住人口115万人,非公企业从业人员近90万人,这部分职工在职工总数中已占三分之二。在非公企业从业的职工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他们的劳动权益受法律保护,他们参与企业管理的民主权利同样需要依法得到尊重和保护。
企业要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就必须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一点不论是公有企业还是非公企业都是一致的。但不可忽视,在一些非公企业中劳动关系矛盾和问题较为突出,尤其是在工资、社会保险、劳动安全和人身保障等职工的合法权益上存在着侵权现象。一些非公企业经营者民主意识差,企业没有民主管理的渠道,职工的一些最基本、最起码的利益和权利时常受到损害和侵犯。如果这些职工的利益和权利得不到应有的维护,一方面与顺德经济建设不相适应;另一方面也将影响职工队伍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非公企业民主管理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由于非公企业在资本构成、领导体制、管理方式、分配形式、运行机制等方面与公有企业不同,决定了非公企业民主管理在形式、内容及程序上,必须符合非公企业的特点,形成一套具有特色、方法灵活、内容丰富的民主管理工作格局。
一、非公企业民主管理的形式
在非公企业民主管理的形式上,应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实行民主协商会议制度与职工代表联合大会制度、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相结合。非公企业民主管理,与公有企业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有所不同,在借鉴公有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同时,要积极创新其它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逐步形成既有单一,又有复合并存的形式多样的民主管理方式。就顺德而言,非公企业民主管理的主要形式有两类:
一类是工会代表型。即民主协商会议制度,企业工会代表职工定期或不定期与企业经营者就员工权益、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等重大问题进行平等协商,实行民主协商会议制度。会前选举好职工代表,征集协商议题,召开工会委员会议确定协商议题,提前与经营者约定协商会议的时间和要求,做好准备工作。召开会议时,双方就收集的议题进行平等协商,做好会议记录。经双方协商一致的,会后向全体员工公布,工会监督落实。民主会议协商制度任期与基层工会同步,企业工会每年至少召开3-4次民主协商会议。顺德企业转制较早,到1996年已基本完成。为进一步完善转制企业、非公企业民主管理工作,1997年顺德工会制定下发了《顺德私有经济为主体企业民主管理暂行规定》,实行民主协商会议制度。这一制度实施以来,企业经营者较能接受,企业工会也容易操作。到目前为止,顺德已有7861家非公企业建立起民主协商制度。实践证明,在非公企业实行民主协商制度,有利于稳定劳动关系,共谋企业发展。
二类是职工参与型。即区域性职工代表联合大会制度、厂务公开制度,主要是通过直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达到企业经营者与全体职工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的目的,从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增强企业凝聚力。目前,顺德伦教霞石村、容桂容山居委已建立起有区域性职工代表联合大会制度,100多家非公企业实行民主管理过程中推行职工代表联合大会、厂务公开工作。
二、非公企业民主管理的内容
在非公企业民主管理的内容上,应坚持职工利益与企业发展相统一的原则,实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促进企业发展相结合。非公企业民主管理要做到企业发展与职工利益相互兼顾,一方面要照顾职工情绪,侧重职工的经济利益和人格尊严,把职工民主管理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紧密结合起来。非公企业的厂务公开是公开有关职工权
益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企业制订的规章制度;辞退和处分职工的情况及理由;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金的缴纳情况;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情况;集体合同及工资集体协议的签订、修订、续订、履行情况;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的其他事项;企业经营者和工会经过协商同意公开的其他事项。另一方面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职工代表通过一定的形式,定期听取和了解企业重大决策、生产经营管理情况,包括企业的发展规划、计划、重大改革、重大技术改造方案、经营方向以及实行厂务公开和履行集体合同情况;协商并审议通过涉及职工劳动时间、工资分配、休息休假、保险福利、职工技能培训、劳动安全卫生等事项的规章制度、集体合同草案;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活动等。充分发挥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稳步发展。
三、非公企业民主管理的程序
在非公企业民主管理的程序上,应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非公企业在资产运营、企业管理、劳动用工等方面均与公有、集体企业不同。因此,民主管理也应考虑其特殊性,做到既依法办事,又简便易行。在非公企业实行民主协商会议制度、区域性职工代表联合大会制度要把好三个环节:
一是会前准备。要通过各种形式来征求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把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作为民主管理的重点,为召开民主协商会议、职工代表联合大会奠定基础。
二是开好会议。非公企业职工代表联合大会不能简单照搬公有企业职代会的做法,在会议中要行使好职权:①知情权。包括对企业资产变更、经营方向调整等重大决策在内的触及职工根本权益的内容,职工享有了解、提出咨询建议、与经营者沟通的权利;②共商权。包括对涉及职工工时、薪酬、休息休假、福利、劳动安全卫生、劳动保险、技能培训、职工聘用和解聘等重大决策,职工享有听取职工代表意见以及举行民主协商,共同决策的权利;③监督权。包括对由法律、法规、政策和企业章程规定的其它事项职工享有审议、通过和决定的权利。
三是会后落实。非公企业职工民主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产物,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因企制宜,注重实效。对于在民主管理工作中职工提出符合政策法律规定,符合企业实际的意见和建议,要通过职工代表巡察、厂务公开栏等形式抓好落实、整改和反馈,以激发广大职工的参与热情,充分发挥职工民主管理的效应。
行办法》的通知
2011/8/24 10:11:49 点击 284 次 评论 0 条 收藏 打印 关闭
穗工发〔2011〕17号
各区、县级市总工会,各产业、直属单位工会:
省总工会近日下发了《广东省总工会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管理暂行办法》(粤工总〔2011〕91号,以下称《办法》),对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的选聘、职责和工作制度等进行了规范,现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要求,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制度,是做好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高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质量的重要措施。各级工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切实把加强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推进“两个普遍”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要按省统一确定的名额和要求,抓紧选聘一批熟悉法律、懂得政策、精通业务、善于协商的人员担任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指导员队伍。
二、各市级产业工会、各直属单位工会应参照《办法》,选聘指导员1—10人不等,也可结合单位实际,按一定比例选聘。各产业、直属单位所属企业工会超过三家的应选聘2名以上。原市总工会聘任的工会协理员经培训后可直接聘为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
三、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由选聘单位(区、县级市总工会和各市级产业工会、各直属单位工会等)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各选聘单位要切实加强指导员的日常管理和工作考核,为他
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四、省总从今年起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列为工会重点工作对各地市进行单独考核,并下发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考核方案,其中指导员队伍建设是考核的重点之一。市总将按照省的要求,加强工作指导,并把此项工作列入工会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同时将参照省的做法,每年表彰一批表现突出的工资协商指导员,颁发“年度广州市工会优秀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
荣誉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五、各级工会要在10月底前完成工资协商指导员选聘工作,并填写《广州市工会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推荐表》和《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名录库》,于11月30日前送市总工会基层工作部。以后每年4月份各选聘单位要将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的名录库、新选聘指导员聘请表及调整情况送市总工会基层工作部备案(名录库、聘请表样式见附件)。
六、为了统一全市工会工资协商指导员聘书编码,市总工会按照省的编码规则,进一步细化,确定了广州市工会工资协商指导员聘书编号规则,请各区、县级市总工会按要求填写。各产业、直属单位工会聘书编号由市总工会进行统一编码。
见
为深入贯彻《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更好地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经县委、县政府、县政协研究,现就加强县党政有关部门单位与县政协专门委员会对口联系、协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要求和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精神,明确联系对象,规范联系方式,健全工作机制,推进县党政有关部门单位与县政协专门委员会的对口联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畅通知情明政、沟通交流、建言献策渠道,为县党政有关部门单位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依法履行职责、改进工作作风和县政协专门委员会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提供有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领域相近、工作相关,合理确定对口联系对象,确保对口联系工作的针对性、稳定性和长效性。
2.坚持双向互动、互促共进,县党政有关部门主动为县政协专门委员会知情明政、履行职能创造条件,县政协专门委员会积极为县党政有关部门改进工作议政建言、献计出力。
3.坚持发扬民主、加强协商,广开言路、畅所欲言,充分讨论、交换意见,增进理解、凝聚共识。
4.坚持反映民意、维护民利,充分发挥对口联系作为县党政有关部门单位密切联系各界群众的重要渠道作用。
5.坚持规范有序、讲求实效,紧密结合县党政有关部门单位工作实际和县政协履职需要,完善制度规定,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对口联系、协商在汇集民智、改进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对口联系、协商的有关部门单位
县政协提案委员会联系县委办公室、县人大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农办、农委(林业局、海洋与渔业局)、农机局、农业资源局、水利局、气象局、地震局、信访局、工商联等。
县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联系宣传部(文明办、社科联)、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局、版权局)、广播电视台、史志工委、档案局、党校、文联等。
县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联系人武部、教育局(体育局)、卫生和计划委员会、民政局、新闻中心、职教园区等。
县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联系发改委(经信委、物价局、中小企业局)、财政局(国资办)、金融办、国税局、地税局、审计局、统计局、商务局(粮食局)、招商局、科技局(知识产权局)、科协、供销总社、公管办、行政审批局、烟草专卖局、盐务管理局、供电公司、石油公司、各金融保险单位等。
县政协城乡建设、社会法制委员会联系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规划局、建管局、旅游局)、交通运输局、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市场监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安监局、民族宗教局、团县委、总工会、妇联、法制办、机关事务管理局、人防办、应急办、邮政局等。
县政协委员工作委员会联系纪委(监察局)、组织部(党联办、两新工委、人才办)、统战部、台办、外侨办、侨联、机关工委、编办、老干部局等。
除以上相对固定的对口联系、协商关系外,县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可根据需要,邀请对口单位以外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参与协商;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可邀请对口单位以外的县政协相关专门委员参与协商。
四、对口联系、协商的主要内容
1.县党政部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重要工作,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重要决定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全局性的活动安排情况。
2.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和重大改革方案等情况。
3.全县有关单位制定的有关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规划、长远规划和重要改革方案,以及重大事项的处理情况。4.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5.政协组织开展的专题协商、专题调研、专题视察等重要履职活动;县政协专门委员会,政协委员提出的重要建议、提案以及反映的社情民意的办理情况。
6.县政协机关及各专门委员会需要同党政部门单位相互协商的重要问题。
7.其他需要协商的重要问题。
五、对口联系、协商的主要方式
1.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政协分管副主席主持召集对口联系双方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研究确定年度协商议题,协调解决实际问题。联席会议的具体时间、内容、人员由对口联系双方商定。
2.组织开展协商议政。对口联系双方围绕协商计划,召开座谈会进行协商讨论。对口联系一方认为有必要进行协商的重要问题,可临时提议并经对方同意后,组织开展协商议政。县政协专门委员会应事先做好调查研究,就相关议题提出意见建议。县党政有关部门单位应对意见建议采纳情况,及时予以反馈。协商活动要做好记录,形成书面材料,根据需要报送县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
3.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县党政有关部门单位应定期向对口联系的县政协专门委员会介绍工作情况和征求意见,具体时间由对方联系双方商定。县党政有关部门单位制定重要的规划、政策、计划、措施时,应主动与对口联系的县政协专门委员会进行协商,通报情况并征求意见建议。县党政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受政协邀请出席会议,需要通报有关情况的,会前应认真准备及提供有关资料。县政协专门委员会在制定重点履职工作方案时,应及时与对口联系的县党政有关部门单位沟通。
4.邀请参加有关会议和活动。对口联系单位召开重要会议或组织重大活动,应视情况邀请对方有关人员参加。县党政有关部门单位组织的专项检查、行风评议等,根据需要邀请对口联系的市政协专门委员会派员参加。
5.开展调研视察。县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组织的调研、视察等活动,涉及到对口职能部门工作范围的,有关部门应积极支持、提供方便。对口联系双方对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和重点工作,可组织开展联合调查、研讨、论证,整合资源,合力攻关。
6.走访交流。对口联系双方根据工作需要可不定期进行走访,探讨问题,增进了解。
7.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在遵守保密规定的前提下,县党政有关部门单位下发的文件、简报、资料等,应视情送对口联系的政协专门委员会。县政协专门委员会的有关重要履职动态、意见建议、调研报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应视情送相关党政部门。
六、对口联系、协商的其他要求
1.县委、县政府和县政协各确定一位办公室负责同志具体负责对口协商与联系工作,加强对协商和联系工作的组织领导,适时对协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交流情况、总结经验、推进工作。协商中如涉及重大问题应及时报告县委、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和县政协秘书长,必要时向县政协主要领导同志汇报。
2.县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同县党政相关部门单位要建立健全联系网络,及时互通信息,商办具体事项。必要时由县政协办公室牵头召开相关会议,交流情况,总结经验,以便做好对口协商、联系的具体组织和事务工作。
3.县政协各专门委员会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协商能力、监督质量和参政议政水平,围绕全县重要决策和部门的工作重点,做好协商议题提出和确定、协商活动组织安排、协商成果报送、跟踪反馈等重要环节的工作,不断丰富协商内容,规范工作流程。要组织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对口联系各项工作,利用联系渠道知情明政。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为促进县党政部门单位工作献计出力。
工资集体协商指的是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以集体协商的方式,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的书面协议。根据中国国情,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经营者工资收入,不属于工资集体协商的范畴。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又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了解。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理念,对于当前提出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处理劳动关系的一种基本形式,对有效化解劳资矛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市推行工资集体协商的基本情况
主要做法:
1、党政重视支持,各方合力共推。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工作氛围。
3、健全工作机制,规范协商程序。
4、突出协商重点,注重协商成效。
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法律规定刚性不足。目前我国还没有国家层面系统规范工资集体协商的专门法律法规。
2、协商主体地位不对等。工资集体协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遇到“老板不愿谈”、“职工不敢谈”、“工会不会谈”的窘境。
3、协商程序不够规范。
4、履约监督不够到位。
三、进一步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工资集体协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发挥法律的强制作用
1、提高工资集体协商的立法层次。国家应积极推动<集体合同法>和<工资法>的出台,同时修改<工会法>,强化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另外,国家应加快研究和制定劳动定额、工时工价、工资等劳动基准立法,有效遏制企业规避法律的行为,为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提供依据。
2、明确集体协商谈判中的雇主责任。在我国劳资力量相对失衡的情况下,国家在制定工资集体协商相关法律时,要把选择性的规定变为强制性的规定。明确有关工资福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都要通过工资集体协商决定,明确政府主管部门、企业、职工和工会组织等在工资集体协商中的权利、义务、责任、规范协商主体行为。对拒绝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明确具体的法律责任,并赋予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相应的处罚权。
3、增强法律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完善工资集体协商相关法律法规时,既要明确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目的、意义、内容等原则性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明确工资协商怎么操作、如何要约和应约、怎样提供企业的.真实信息,协商中的争议如何解决,协议如何生效,职工代表的履约监督、具体的法律责任等,细化程序,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真正赋予职工敢于进行协商的“尚方宝剑”。
(二)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和监督管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目前我国更多需要靠政府主导力量来平衡劳资双方利益,引导双方用协商而不是冲突的方式来进行劳资对话。
1、构建政府主导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格局。各级党政要把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列入重点工作去推动落实。要把职工的收入增长机制纳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任务之中,实现职工工资的增长速度与地方的经济增长、财政收入、人均生产总值的增速相适应。要建立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推动、保障机制,明确执法主体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做到工作有实施方案,有联动配合,有节点考核,整合有关各方面的力量,合力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2、合理编制并及时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根据企业劳动用工和劳动管理岗位的需求,以市场合理区间浮动的企业人工成本为基准,合理确定劳动力市场的真实价格,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定期合理编制本地区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及时发布劳动用工管理信息,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为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供依据和参考。同时要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和物价指数等情况,及时调整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落实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
3、发挥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通过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平台,推动行业协会和企业组织在法定的工作时间和均衡的劳动强度内,制定行业劳动标准和企业劳动定额,并有效协调行业内部企业工资分配和集体协商立场,为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打好基础。
4、强化政府履约监督和激励制约措施。推动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纳入人大执法检查和政协委员监督视察内容,督促企业依法协商和履约到位。劳动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监察力度,加强对工资集体协议的审核和备案管理,把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签订和履行情况作为劳动年检的重要内容。要探索建立企业开展工资协商的激励制约措施,对于那些按时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并严格履约的企业,政府可以在财政税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一定的优惠。对未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或虽已开展但履约不到位的企业,除督促责令整改外,暂停政策优惠和评优评先资格。
工资集体协商益处多作用大符祝如方立清(南京市鼓楼区劳动保障局)改善企业内部分配模式,促使分配机制走向市场化工资集体协商可以为企业内部收入制度的改革带来活力。过去企业的内部分配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平均主义色彩较浓,灵活性差,与劳动力市场价位相悖,极大地伤害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协商邀请书】推荐阅读:
工资协商11-28
工资集体协商材料10-02
协商年度工作计划06-16
工资协商会议记录09-10
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09-22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109-29
协商赔偿协议书10-03
集体协商劳动合同书06-23
工会集体协商工作问卷汇总10-26
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