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音乐教学计划(共8篇)
二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音乐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乐课都被他们期待着。
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小学生守则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在上课的时候他们都比刚来时做的更好了。在歌唱,舞蹈方面也许是以前经常锻炼,表现非常好。
二年级的小朋友有一小部分虽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但是模仿能力比较强,而且也能熟练掌握。大约占整体学生的30%—35%左右。50%的小朋友还可以,20%的小朋友唱歌时,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较差。
其中主要原因是没有接受过长期的训练,还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性格内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乐课及课外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打好基础是当前首要任务之一。
二、教材分析
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
本册教材内容有: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律动,创编等。要求如下:唱歌:学习用正确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学习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演唱方法,能够很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欣赏:欣赏优秀的歌曲、乐曲、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了解人声的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乐家。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器乐:认识各种打击乐器,并学会正确的演奏方法。渐渐培养儿童的音乐创造力和协作能力。律动:要求学生配合音乐,跟老师示范,在技能训练上,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2、本学期教材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和响板。“ⅩⅩ”和“ⅩⅩⅩⅩ”,感受音的长短,并且学会正确的演奏方法。
2、通过学习歌曲,理解歌曲所包括的小知识。
(二)、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歌唱。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
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初步学习演奏方法。
3、通过音乐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4、通过声音创编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创造思维。教学难点:审美情操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能力。
五、教学的措施
1、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并按教导处统一备课格式,认真写好教学详案。
2、充分作好课前准备。
3、认真按照教案上课,上课坚持说普通话,在课上多给学生自我表现和发问的机会。
4、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放第要求,防慢教学进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投影仪、录象、录音机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于教科书的资源性特点,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大力开发课程资源的同时,有部分教师走入了一个误区:忽视最核心课程资源———教科书资源的开发使用。表现为教师忙于搜集各种教科书外的教学资源而不在教科书的钻研上下工夫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投学生所好,播放流行音乐,学生根本无心顾及教科书。这些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音乐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背离新课程改革的初衷。全面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固然重要,但绝不能以“教科书不是唯一课程资源”为由,否定教科书在课程资源中的基础作用。新课改提出课程资源这一重要概念,并不是抛弃教科书,削弱教科书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科书属于课程资源中最重要的核心资源。因此教师必须正确对待教科书,充分发挥教科书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执教《中国功夫》一课时,笔者在认真阅读分析教科书之后 ,针对《中国 功夫》三个 子目的特 点 ,笔者以“整 体—部分—整体”的教学设计思路,形成听《中国功夫》—唱《中国功夫》—评《中国功夫》的主线,加入课程资源,经过笔者精心预设,形成新的三个教学主题。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围绕三个主题提出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分别是歌曲由几大部分组成? 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有什么特点? 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教学中,笔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学生为了能够回答好三个问题,就会回归课本。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学观与学生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选取有用、有趣的素材重组教材,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取知识与形成技能,经历体验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过程。这样,音乐课程才能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
二、适当选择音乐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接触到的音乐,有音乐教材上学到的,有从电视、广播里听到的,有从网上下载的……获取的渠道很多。老师要做个有心人,多收集一些优秀的音乐教育资源,挑选一些学生喜爱的素材,这样能极大地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音乐素养。课堂教学过程以三大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媒体为主,有机融合教学环境、人的情感、人际关系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构成的系统工程。系统论开放性原则告诉我们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编者、作者之间平等的多元对话过程。一个对话主体也不能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是影响教科书的最重要两个因素。 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老师主导地位不符合系统论整体性原则。
在执教《中国功夫》一课时,笔者发挥自身资源、学生资源、多媒体资源、课桌等资源收到良好效果。在导入环节,为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笔者播放了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中太极拳表演,在幻灯片的背景上,笔者精心选取一幅武僧练武的剧照作为背景,突出了主题。为了给《中国功夫》加入新的表现元素,增强歌曲表现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自身会弹奏古筝的优势, 加入古筝伴奏, 让古典民乐与中华武术相结合,并请武术兴趣小组的同学上台表演。
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弥补了课本教材的局限性, 为学生终生学习和音乐审美素质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值得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努力实践与研究。
三、巧用其他学科资源,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音乐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冲击,教学方法不当等原因,中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大多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在新课改背景下, 中学音乐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要在内容和方法手段上进行创新。
《中国功夫》一课充满积极向上的情感 ,是宣扬中国武术文化,放大正能量的好例子。在课堂教学的后半部分,为了拓展课堂教学的高度与深度, 笔者抛出一个问题:“当代青少年学习武术的真正意义”,有的同学回答强身健体,有的同学回答保卫家园、见义勇为,有的同学回答帮助弱小把中国的武术文化发扬光大。为了启发学生思维,笔者展示了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武”的写法,对“武”字形的解读“止戈为武”。通过前一段解说,学生纷纷发言,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笔者用九个字展示课堂教学主题:“少年志、武术魂、中国梦。”
每一位音乐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都应重视课程意识从细微处着手,做个细心人。从教科书中深挖课程资源,通过不同媒体展示资源,从扑朔迷离的信息中提炼课程资源,多了解学生需要, 尽可能拉近课程资源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经验间的距离。逐步提高利用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资源和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让身边的音乐资源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课堂就会发生“静悄悄的革命”。
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音乐教育工作者改变了过去对音乐课程资源研究的忽视态度,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音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音乐课由狭变广、由静变动,音乐课不再局限于学习课本知识,而是师生积极开发和利用音乐资源的展示平台。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以初中音乐《中国功夫》一课为例,从深挖教科书资源、适当选择音乐媒体资源、巧用学科资源三个方面谈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江苏省泗阳县众兴中学 李新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积极参与,感受音乐的旋律特点。
2、自信地演唱歌曲《弯弯的月亮》,体会流行歌曲的风格特点,了解歌曲结构,正确表达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积极自信地参与演唱。
2、解决音准的问题,在其基础上通过参与、感受、模仿解决节奏的问题。
3、B段“嘟„„”的演唱,借助假声引导学生科学用嗓,唱出流行歌曲的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思乡曲》作为背景,创设情境,谈话式导入新课。
师:现在同学们听到的这首钢琴曲,旋律优美,略带忧伤,作者想表达什么呢?这首曲子名为《乡愁》,也被译作《思乡曲》。古今中外,思乡之情人皆有之,思乡之作举不胜举,很小的时候,大家都会吟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亮仿佛成了思想的代名词,久别家乡的游子,仿佛能从月亮里看到家乡亲人的笑脸,看到自己童年的情景。月儿总是故乡明,无论身在何地,离开故乡的游子都会时刻挂念自己的家乡。今天的音乐课我们就来学唱一首带有思想情绪的歌曲《弯弯的月亮》。
已知单线谱线上的音符唱“re”,你能推算出其他音符的唱名么?跟琴视唱声曲谱。
二、歌曲教学
1、初次聆听《弯弯的月亮》。
2、学生在老师钢琴的引导下,并用lu体会悠扬的思乡之情。
3、出示刘欢剧照,分别介绍李海鹰、刘欢的相关资料。
4、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并让学生思考: 响板、碰盅、沙锤怎么运用?
5、示范演唱歌曲《弯弯的月亮》。学生整体感受,完整体会歌曲情绪。
加入了其他的乐器,并且由教师演唱时同时演奏,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注意关注音乐的段落、强弱、节奏特点等。
6、师生接龙演唱歌曲A段,并给予及时的纠正。
7、出示歌曲B段及间奏的四行曲谱。观察对比曲谱,听唱法学唱歌曲。教师指挥学生注意副歌部分的高音演唱,尤其注意气口的呼吸。分句重点练习。
8、连贯演唱AB两段。
二、歌曲巩固
1、观看《中国好声音》袁娅维演唱的《弯弯的月亮》。【设计意图:旨在让学生体会最新的音乐动态,并体会歌曲不同风格背后的音乐元素。】
2、请学生说一说,这首歌曲,和我们学唱的有何不同。
3、结合视频,回忆教师示范演唱时,响板在第二和第四拍出现的特点,结合黑人布鲁斯向学生介绍流行音乐的特点。
4、根据其特点,让学生试着律动身体,并在第二第四拍拧响指,或者演奏乐器,结合这样的律动感,再来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音乐风格。并将自备的响板,横排风铃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演奏,合作演唱歌曲《弯弯的月亮》【设图: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们乐于参与,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
三、拓展
1、观看青奥会主题曲《青春》(动画MV),体会流行歌曲的特点,并引导学生,随音乐放松身体,随之舞动,感受流行歌曲中律动的美。
2、再次感受流行歌曲的同时,实时地要求学生关注音乐中的节奏特点,以及横排风铃在音乐中的使用,用所学的知识,进一步体会音乐特点。
四、小结
教学内容:
1.童谣诵读:拉大锯 2.欣赏:捏面人 3.我的创编:捏面人 教学目标:
1.通过童谣诵读《拉大锯》,进一步巩固四分节奏所组成的节奏型,在诵读中感知两个八分音符所组成的节奏型,并结合童谣的内容进行巩固认读。2.听赏说唱歌曲《捏面人》,能饶有兴趣地投入到童谣的表演活动中,能做出与音乐韵律相符的动作;能围绕主题创编一两句简单的童谣儿歌,并以一定的节奏念出来;在童谣游戏、表演及创编活动中与同学友好合作,共同体会童谣带来的快乐。
3.了解说唱歌曲的形式,对生动活泼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并有表现与表演的热情。教学重点:
《捏面人》的综合表演 教学难点:
《捏面人》的歌词创编,并用相应节奏读出来。教学过程:
一、《拉大锯》游戏导入:
1、老师要跟小朋友玩个游戏。看我的动作是在干什么?还要发出声音。拉大锯会发出什么声音:出示GA ZI 让学生加上动作
2、边念童谣《拉大锯》,边跟学生手拉手做律动。
3、轮流三次,让学生一起念儿歌,两两做动作。分两组合作,一组念儿歌、一组念GA ZI。
二、创编儿歌
1、引出《西游记》中的人物。
儿歌里唱到看了什么大戏啊?宝莲灯、西游记
2、老师特别喜欢看《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可厉害了。
学生自由发言,3、创编儿歌:加上响板伴奏。
我要用童谣来念:西游记,真好看,孙悟空,打妖怪。
你也来编编看,学生尝试:
西游记,真好看,猪八戒,吃西瓜;
沙和尚,挑箩筐;
唐僧,骑白马。
三、《捏面人》欣赏律动:
1、有个厉害的老爷爷,也特别喜欢《西游记》,你们想看看这位老爷爷是干什么的吗?
视频播放
2、谁来说老爷爷是干什么的?
简单介绍面人
3、用彩色的面团捏了哪些人物啊?
自由讨论,教师小结,出示。
4、我们也来学一学,捏一捏面人
有节奏的念白。教师示范,学生练习。随音乐节奏念一念。
5、在刚刚看得视频了,除了念白,还有什么呀?(唱)
听一听唱了什么。播放歌曲
6、简单学唱歌曲
歌里面唱了啥?跟老师一起夸夸老爷爷怎么样? 边做动作边演唱。
7、老爷爷这么厉害,猜猜他是什么地方的人?我们去听听老爷爷的家乡戏去了解一下吧。
找一找歌曲中类似的句子,放音乐。
对”你说是啥就是啥”重点练习,并加上动作。
8、听一听,这句话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 分别在哪里?
9、揭示结构:
唱——念——唱
像这种既有说又有唱的歌曲叫说唱歌曲。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说唱歌曲的名字叫《捏面人》。
10、整体练习表演,要求动作声音的配合。
四、拓展创编:
1、老师发现老爷爷这么厉害,就去找老爷爷给我做我喜欢的面人了,可是老爷爷说;你只有根据节奏,点东西才可以,于是给老师出了个题目。你们会吗?
出示节奏:捏一个小白兔,蹦蹦跳。
2、想要什么就把它们带入节奏,先请一些同学说。
3、同座讨论,记下自己想要的东西。
4、跟伴奏,加入想好的物品。
自由选择响板、碰铃等打击乐器为自己伴奏。
5、整合几位同学的创编,加入歌曲中,整体表演。
捏一个小猴翻跟斗;捏一只小狗汪汪叫;捏一只小鸟叫喳喳;捏一个苹果红彤彤„„
6、小朋友也像老爷爷一样,特别厉害。下了课,我们也可以用橡皮泥来捏一捏,然后编到歌里唱一唱。
7、说唱歌曲补充《数鸭子》
教学反思:
《捏面人》这个活动是一个说唱歌曲,当我们唱起来的时候,朗朗上口,很有特色。其中念白的内容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这是一年级孩子非常感兴趣的人物形象。歌曲中加上念白部分体现了教育的开放性原则,学生可以根据所想到的即兴创编歌词,使他们既有成功感,又不破坏歌曲的完整性。此外,捏面人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已经离我们的孩子越来越远,通过这一活动让孩子萌发对民间艺术的一点热爱。
1、用童谣游戏《拉大锯》引起学生的兴趣,配合简单的两声部练习。为有节奏的练习歌曲中的念白部分做准备,也是比较重点的部分。把这个难点前置,为后面的整体说唱打下基础。
2、通过教师范唱、角色表演、角色变化等方式学习歌曲的前一部分。介绍了一位厉害的老爷爷,让学生在变化、新鲜有趣的感觉下练唱不觉得枯燥乏味。使课堂气氛活跃欢快,孩子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3、将节奏图前置,帮助学生打节奏,掌握好节奏。
4、创编歌曲的念白部分,是本节课的重难点,通过前面的铺垫,为学生提供素材,给予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培养了他们的创编能力和大胆表现的能力,逐层让学生不断接受新的挑战。
5、最后为幼儿留下想象的空间,同时带着问题“还可以编什么故事呢?”,还有哪些说唱歌曲呢?
1、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及伴奏。
2、歌曲《快乐的小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为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作即兴表演和伴奏,继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增进学生表现音乐的__与能力,并继续从中培养热爱集体和自己合作的精神。
2、学会《快乐的小舞曲》的歌词及歌谱。
教学过程:
1、跟着老师的琴声复习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复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节奏型。
双响:__ __ │ __ __ │ ____ X │
碰铃:X X │ X X │ X X │
三角铁:X — │ X — │ X — │
铃鼓:X X │ X X │ X〃 — │
响板:__ __ │ __ __ │ __ __│
注意事项:①必须先学会拍对各种节奏短句。
②先用手模仿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③在一起演奏时一定要控制力度。
3、师生共同为歌曲3、4两句设计伴奏,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并写出伴奏谱。
二、伴奏。
1、学生学习完整的伴奏谱,一起为歌曲伴奏。
2、分组学习几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动作,(教师指导)并讨论如何表演:对形、角色难得分配等)
三、学习。
1、四张图片导入新歌《快乐的小舞曲》教学。
2、老师带领学生按节奏朗诵歌词,要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楚。
3、跟着琴学唱歌曲。
4、听唱与跟唱相结合,学会歌谱,并要求背唱歌词与歌谱。
四、作业:
1、为歌曲《快乐的小舞曲》选择几种打击乐器。
教学内容
听:“月亮月光光”“望月亮”“二泉映月”(1)(2)
唱:“好月光,你走得这样静悄悄”“愉快的梦”
吹:竖笛学升4音,吹“愉快的梦”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二课时《好月光,你走得这样静悄悄》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演唱《好月亮,你走得这样静悄悄》,并进行歌词创编。
2.对音的高低及组成的旋律有感受和体验,进行三度音程下行训练。
3、想像地去欣赏《月亮月光光》,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4、唱唱、做做“音乐游戏”
教学重难点
感受歌曲的意境,在歌唱中身体可以随音乐律动;唱好歌曲二声部。教学过程
一、听赏《月亮月光光》
1.导入新课:
①教师展示歌曲内容(田野、房屋、月亮、木床、糖果)的图片 ②完整地听一遍童声二重唱的《月亮月光光》
③要求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安静地听,一边想像从歌曲中听到的景像。
2、教师将歌词的大意讲解一下,尤其是其中的闽南方言:
起厝田中央──在田中间盖房子。亲像水花园──好像美丽的花园。
3.老师在放第二遍音乐之前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
①歌中所唱到的一些景物应在什么位置?
②歌曲的情绪是什么?
4.听完第二遍音乐,学生可以上讲台将老师的图片作一摆放,以符合歌词描绘的情景,或将基本的摆放方位解说给同学们听。
5.请同学回答歌曲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情绪,是优美还是欢快?
二、学唱歌曲
1、导入:讲有关月亮的故事,朗诵描写月亮的歌谣,唱有关月亮的歌曲,2.教师提问:谁能讲一个有关月亮的故事?朗诵描写月亮的歌谣和唱有关月亮的歌曲?
3、进行三度音程下行训练,用柯尔文手势。
4、听赏澳大利民歌《好月亮,你走得这样静悄悄》
5、视唱歌曲旋律二声部
6、朗诵歌词
7、学唱歌曲,先唱一声部,再唱二声部,最后两声部合唱。
三、才艺表演
1、分小组进行表演、比赛,看哪一组讲、唱、诵的同学多,给予奖励,以鼓
励发扬集体协作精神。
2、教师小结,并对大胆上场表演的同学当众表扬,以表示对其有主动性和自信心的赞扬。
四、唱唱做做
1、教师向同学们解说这一活动的基本做法及要求,并将写有d r m f s唱名的小红灯笼挂在钉有小图钉的小黑板上。
2、老师指着小红灯笼上的“d r m f s”教唱,注意熟记各个唱名及其音高。
3、当同学们都熟记并知道怎样唱唱名以后,教师将红灯笼按一定的音高和走向排列成组,请同学用手势表现出来,并有节奏、有音高地唱一唱。如挂出,就请大家集体或者个别用手势表示,并有节奏有音高地唱:“mi mi mi mi mi”、“mi mi mi mi mi”。
4、请一位同学上台在小黑板上把写有唱名的灯笼排列出多组旋律线,如:sol mi mi mi do,mi do do do mi等,其余同学在下面有节奏地、有音高地唱出来,并辅以手势。
5、老师按书上所列四种组合,分别用钢琴弹奏出来,同学们尽快用手势作出反映。
6、教师小结:通过这一练习,我们了解了唱名,并知道按一定的音高可排列出优美的旋律线。
五、小结
第三课时《愉快的梦》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感受日本歌曲《愉快的梦》,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使学生受到中日友谊的熏陶和感染。
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创新能力。
3、欣赏动画片《宝莲灯》插曲“望月节”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创新能力;创编歌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放动画片《宝莲灯》插曲“望月节”,教师带领学生律动走进教室,激情导入:在这美好的夜晚中,给我们带来了愉快的梦,请听赏(放背景音乐《愉快的梦》)
2、师:同学们,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日本小朋友邀请咱班同学到日本去做客,你们想不想去?生:想。
3、师:好,下面就请你们闭上眼睛,老师带你们坐宇宙飞船到日本去,跟老师一起倒计时:10、9、8、7、6、5、4、3、2、1,(一位女生穿着和服走到讲台前)到了,快睁开眼睛看看,下面老师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的日本小朋友惠子同学,她的中国话讲得非常棒,下面我们就来邀请惠子同学来给我们做导游吧!
4、惠子:(鞠躬)おはようござぃます(早上好)
二、(CAI出示大屏幕)
惠子:(边指大屏幕边介绍)这是富士山,是我们日本的象征,由于富士
山海拔很高,所以山顶终年积雪。这是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我们来到了东京的服装商城,看见了各种各样漂亮的和服,和中国唐朝的服装有点象。对了,我听说中国的国粹是京剧,我们日本也有国粹,我们日本的国粹是歌舞伎,有时间我会带你们到剧院去观看歌舞伎。今天晚上,日本小朋友为了欢迎你们的到来,特地在东京小学举办一场联欢晚会,也请你们也准备几个节目。(到老师耳边告诉老师一个悄悄话)
师:あリがどぅござぃます(谢谢你)刚才惠子告诉我,他们今晚要和我们演唱一首歌曲,对,就是这支歌,快帮老师听听,它是几拍子音乐?生:(听了一会儿举手回答)6拍子音乐。
2、师:对,是6/8拍音乐(师同时作6/8拍的肢体动作)。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生:强弱弱次强弱弱。
3、师:听了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感受?生:(找几名同学谈感受
三、审美实践
1、师:这首歌曲是日本歌曲《愉快的梦》(出示大歌片),下面就请老师范唱歌曲吧!(师演唱歌曲,同时播放CAI动画)
2、师:下面老师唱一句,你们学一句。(教唱两遍)
师:我们齐唱一遍歌曲。
3、师:同学们,你们哪一句不会唱?(学生说)谁能帮助他?(学生指出难点,学生解决)
师:下面我们齐唱歌曲的同时用6/8拍肢体语言伴奏。
4、师:我们邀请惠子同学演唱一遍吧!惠子:声情并茂地演唱。(同学们听了热烈地鼓掌)
5、师:谁能再演唱一遍?我们视唱一遍曲谱。
四、审美提高
1、师:同学们,刚才学习了日本歌曲《愉快的梦》,我想同学们心中也有梦想,那么就用这首歌的曲调来唱出你心中的梦想吧!下面我们先在小组内先说一说、唱一唱。(CAI显示充满幻想的图片,为学生的创造创设情境)生:(小组内讨论创编歌词)
2、师:哪一组代表先来唱?生:(五名同学分别唱自己的梦想,下面听课的老师热烈地鼓掌)
3、师:同学们的梦想真好,只有有梦想的人才是新生活的创造者,让我们为早日实现梦想而努力吧!同学们,老师知道咱班的同学多才多艺,而且是我们董家沟小学乐队的主力,那么你想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表现这首歌曲呢?想表演的同学可直接到前面来表演。
生:(同学们通过舞蹈、管乐、打击乐、歌唱等形式表现歌曲,场面热烈,使教学进入高潮)
4、师:同学们的表演真精彩,祝你们今晚和日本小朋友演出成功,下面就让我们和惠子同学一起带着这愉快的梦想飞出教室去参加联欢会吧!
第四课时欣赏《二泉映月》
教学目标
1、欣赏《二泉映月》,了解我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悠久历史,培养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懂得继承和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的意义。
2、了解《二泉映月》的乐曲结构,二胡的基础知识及音色。
3、学习并演唱《二泉映月》主题旋律。
4、竖笛学升4音,吹“愉快的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前面几节课里,我们学习、欣赏了中华民族民间音乐中的古代音乐、民歌、京剧音乐、曲艺音乐这几种类型的音乐作品。从这一节课开始,我们来欣赏、了解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另一个大的类型——民族器乐曲。这节课里,我们着重欣赏《二泉映月》这首乐曲。
二、新课
1、乐器知识:二胡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乐器,它是胡琴类乐器的一种,也是胡琴类乐器中形状、制造工艺最为完善,流传范围最广的乐器之一。
二胡的音色柔和优美,演奏技巧多样,表现力相当丰富。现代的二胡不仅是戏曲、曲艺、民间歌舞及器乐表演中的主奏、伴奏乐器,也是最常见的独奏乐器
2、作者及作品介绍:1)这首乐曲是我国江苏民间艺人华彦钧(阿炳)作于30年代,是其留给后人的六首代表曲目之一。可以说这首乐曲是作者一生坎坷、凄切悲惨的生活写照。2)华彦钧生于1893年,其父为道士,自幼随父学习演奏琵琶、二胡、笛子等乐器,1928年双目失明,流落街头,常见他肩负琵琶、笙、笛等乐器,手里拉着胡琴,沿街行走,卖艺为生,故人们称他瞎子阿炳。《二泉映月》就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
3、巩固新课:1)练习演唱《二泉映月》的主题旋律。
2)说一说,你喜欢二胡还是钢琴,并说你的理由。
三、竖笛学升4音,吹“愉快的梦”
教学年级:一年级
教学内容:湘版教材第一册第三课 教材分析:
《打掌掌》是一首江西童谣,旋律欢快跳跃。歌曲根据儿童游戏打掌掌描绘了花儿朵朵的优美意境。歌曲的2/4拍3/4拍混合拍一段体结构,更增添了音乐游戏的乐趣。教学目标:
1.能用身势动作参与歌曲表现。2.能唱学会演唱歌曲《打掌掌》。
3.能跟着歌曲《打掌掌》的节奏玩打掌掌的游戏。
4.能唱准3、5、6 三个音的音高,并借助柯达伊手势唱准三个音的音高。教学设计意图(理念):
1.通过读童谣熟悉歌词内容,同时在无意识的恒拍律动中,建立2/
4、3/4 拍的节拍感。2.通过师生打掌掌游戏反复感受3/4拍与2/4的不同,解决变换拍子的难点。3.3、5、6的音高是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之一,通过游戏在柯达伊手势的帮助下建立音高概念。4.在音乐中找伙伴玩游戏,通过游戏中动作的变化感受变换拍子,培养聆听的耳朵。教学设计亮点:在多样的游戏中学会歌曲并体验2/4,3/4的节奏。教学重点难点:能够快乐的与同学参与音乐游戏《打掌掌》 教学准备:钢琴 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随音乐摆动身体《幸福拍手歌》 师:我们的小小手儿可以用来干什么? 生:
师:其实,我们的小手还可以用来表现音的高低。今天,张老师带你们一起来认识几位音符朋友吧。(出示教具3、5、6)
师:我们来做一做手势动作,和这三位朋友打打招呼吧。(师示范柯达依手势)1)
师:3的小手在哪里?生:3的小手在这里。(腰间)
5的小手在哪里?生:5的小手在这里。(胸前)6的小手在哪里?生:6的小手在这里。(嘴边)2)跟旋律问答 3 3 3 3 3 3 0 | 3 3 3 3 3 3 3 0 ||(师)3的 小手 在哪 里 ?(生)3的 小手 在这 里。5 5 5 5 5 5 0 | 5 5 5 5 5 5 5 0 ||(师)5的 小手 在哪 里 ?(生)5的 小手 在这 里。6 6 6 6 6 6 0 | 6 6 6 6 6 6 6 0 ||(师)6的 小手 在哪 里 ?(生)6的 小手 在这 里。
3)找朋友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现在老师要来和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了。老师会在这会将音符小朋友藏在你们中间,请拿到老师唱到的那个音符的孩子起立,边做动作。(师走到一位孩子旁示范)
33 33 3---1 师:33 33在哪里?生1 举起卡片3 左手举卡片 右手做手势 唱33 33 在这里
2、我们的小手可以表示音符的高低之外,生活中还可以干什么? 生:拍手
师:是的,我们还可以用拍手的方法来表扬别人。老师觉得你们刚刚表演的很棒,我们来拍手表扬一下他人和自己吧。师:(示范)表扬他。表扬我。(节奏)
3、出示儿歌
1)师示范念童谣打掌掌。(边打边念)手腕、手心 2)学生模仿拍掌、拍手心 3)听音乐,分组来拍一拍。
4、听音乐,师画图 1)脚掌(教具)
师:一个大圆2个小圆在什么地方? 生:
师:开在 什么 边?开在 什么 上?(按节奏)边读边做脚
2)师:你还有什么动作表现大圆吗? 生:踩脚(脚掌、脚尖)听音乐,男、女生各一次
5、学唱《打掌掌》 1)听老师弹琴,生跟唱
2)听琴自己唱(带表情,高兴地)3)听琴,边唱边做动作。(手脚同步)
6、集体舞展示
1)师:我们还可以这样玩(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老师玩)2)学生练习和同桌玩(放音乐)
3)师:如果我还想和更多的人一起玩,可以吗?怎么玩呢?(4人一组玩)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三年的音乐学习,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自己的见解。这时对今后学习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阶段的学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两个班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的音乐素养方面还是很不错的,我要抓住这个有利条件,让他们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我要巩固学生上学期学习的知识,并做好本学期的学习,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感情。
二、教学分析
四年级的音乐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要求学习的乐理知识比较多,学生开始视唱曲谱,这是为今后的学习做准备。在对他们的教学上,我要注意采取趣味性、知识性并重的原则。教学中,我会一些小的音乐游戏,加大对乐理知识的学习。在讲解知识时,要注意用充满趣味的语言来讲解枯燥的知识,用丰富多彩的小游戏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巩固,另外,注重课堂内容的延伸,与时俱进,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2014年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全新出版的,它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并提出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四年级上册共编成八个主题单元:《五彩民歌风》、《丰收之歌》、《雨中交响》、《飞翔的翅膀》、《浪花里的歌》、《山谷回响》、《难忘的歌》、《铃儿响叮当》。基本内容包括:听、唱、动、奏、认,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五、教学进度计划
周 次 单 元 内 容 课 时 1——3 第一单元 五彩民歌风 四课时 3——5 第二单元 丰收之歌 三课时 国庆放假
6——7 第三单元 雨中交响 三课时 8——9 第四单元 飞翔的翅膀 三课时 10——11 第五单元 浪花里的歌 三课时 13——15 第六单元 山谷回响 三课时 15——17 第七单元 难忘的歌 四课时 17——18 第八单元 铃儿响叮当
三课时 19 期末复习两课时 20 期末考试 两课时
第一单元 五彩民歌风 教学内容:
听:《花儿与少年》《月光下的凤尾竹》 唱:《我的祖家是歌乡》、《跳柴歌》 歌表演 律动 竖笛:《阿西里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乐句连接的练习,让学生体验音乐的流动与终
2、能准确演唱《我的祖家是歌乡》的乐谱和歌词;
3、用清晰明亮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这首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发声练习1=C 2/4 5 3 4 2 1 2 3 4 5 3 4 2 1 — ni no ni no ni no ni
二、乐句连接
1、认唱旋律短句 1)请学生打好拍子,注意附点音符的节奏。
2)自己练唱,想一想如何连接比较好听。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唱。3)把排列好的乐句来唱一唱。
三、欣赏《花儿与少年》
《花儿与少年》(民乐合奏)由作曲家吕冰(1930—)创作于 1956 年,系根据青海传统歌舞《四季 调》改编而成。《四季调》又名《四季歌》,流传于青海地区。写的是姑娘与阿哥去踏青及谈情的故事。语言生动,旋律优美而欢快,给人以美的享受。全曲为 ABA 三段式结构。A 段的旋律欢快活泼,二四拍,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交织而成;B 段与 A 段形成对比,旋律优美抒情,三四拍;第三段再现第一段 的旋律。
欣赏多种表现形式的《花儿与少年》,学生感受歌曲中二拍子三拍子的变化,体会其变化带来的韵律 感,为给去分段,并随着歌曲中的旋律片段唱一唱,尝试用歌声和动作表现出来。
四、新授课
(一)情境创设
1、师:同学们喜欢听歌吗?喜欢听什么样的歌呢?今天老师见到你们特别高兴,所以我们来听两首欢 快活泼的歌,好吗?
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 播放高山族民歌《我的祖家是歌乡》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下载券 317人已下载
下载
还剩3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我要定制简历
学生通过对比聆听歌曲片断,听后交流感受。(歌曲的情绪、流传地域等)
2、导入:中国地大物博,五十六个民族繁衍生息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我们去过美丽的新疆,也到过 古老而神秘的“世界屋脊”——西藏,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到祖国的东南沿海去看看,去领略 那里特有的椰风海韵,我们的第一站便是--台湾。(二)感受体验
1、欣赏:在背景《我的祖家是歌乡》音乐声中,欣赏台湾风光。
2、师:我们刚才听的两首歌曲都是高山族的民歌,高山族主要都集中在台湾。你们知道高山族有什么 特点吗?
3、欣赏:高山族舞蹈《杵舞》(三)唱歌表现
1、教师范唱
师:高山族人民是能歌善舞的,他们有首歌名字就叫《我的祖家是歌乡》,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 来把这首歌曲唱下。欣赏歌曲回答问题:
(1)、该歌曲表现了怎样的内容?(2)、音乐的情绪如何? 再次欣赏歌曲,思考:怎样才能把歌曲唱的更好听?
2、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3、视唱曲谱。师:曲谱作为音乐的一种技能,我们还是要学习的,虽然我们现在是会唱歌了再唱曲谱,但是,你 学会唱曲谱后,没有老师你也能学会新歌。(四)高山族的民歌主要有四类。其一为劳动歌。它产生于(其中也有一部分用于)农耕、狩猎、捕鱼等生产活动。其二为生活歌。它包括了情歌、舞歌、酒歌和儿歌等。其三为仪式歌。它多用于婚礼、葬礼及各种祭祀活动。其四为叙 事歌。它多以传说、故事为歌唱的内容。在上述四类民歌中,除了单声部歌曲外,还有丰富多彩的多声部歌曲。《我的祖家是歌乡》是流传 在台湾高雄、台东一带的排湾支系民歌。它属于舞歌类的“欢乐舞曲”。这首歌通过赞美祖祖辈辈喜爱 唱歌的风俗习惯来表现高山族人民憧憬美好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我 的祖家是歌乡》为 C 羽调、2/4 拍,小快板速度,单乐段结构,由四个乐句组成。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带有舞蹈性。(五)实践表现
1、播放音乐,教师拍手为歌曲伴奏。
师:大家今天表现真不错,我不禁要为大家鼓掌了,可是我的掌声可是有节奏的,请大家听好了!
2、请学生放慢速度练习拍手。
3、请一半学生唱歌,一般学生伴奏。然后调换。
4、自评,互评。
5、集体演唱并伴奏。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跳柴歌》,指导学生运用气息的控制,做有弹性的歌唱和力度与速度的变化,来表现歌曲轻 快、欢悦的情绪.2、根据歌曲创编动作,跟着音乐跳一跳,感受海南民族的风族特点。
3、学吹竖笛加拿大民歌《红河谷》。
教学重点、难点 :独立自信的唱好歌曲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2、精彩三分钟,模仿各地方言。
二、练一练,我的创造(p29)
1、按不同的排列顺序唱一唱; 2 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3、哪一组旋律最通顺、流畅?
三、教学新歌
1、谈话:同学们,现在老师给大家听赏一首海南民歌《跳柴歌》,听完后请告诉我你们想干什么?想跳 一跳,那我们先来学唱歌曲。
2、模唱全曲;用柯尔文手势视唱旋律。
3、朗读歌词,注意咬字、吐字。
4、跟琴唱词。
5、小组合作唱词至熟练。
6、歌曲艺术处理。1)小组交流意见; 2)小组练唱,在分组展示;
3)选择打击乐,自由创编节奏为全曲伴奏。
四、扩张延伸
1、欣赏《百鸟朝凤》
2、介绍:这首乐曲曾获第四届青年联欢节民间音乐比赛银质奖,近年来我国艺术家在国外演奏民族器 乐作品时受到热烈欢迎。
3、参与表现: 1)展示你创作的动作,并教给大家。2)分组活动表现歌曲。
A、舞蹈组 b、演唱组 c、跳竹竿组。
4、各组展示,评价。
五、小结:听曲出室。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
教学重点: 欣赏葫芦丝曲《月光下的风尾竹》。
教学难点: 感受葫芦丝的音色特点及乐曲所表达的情绪。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
1、利用网上资源自主探究,了解竹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加深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2、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增进民族感情。(二)认知目标:
1、初步认识部分乐谱。
2、了解葫芦丝的构造,感受葫芦丝特有的音色,并能够 吹奏简单乐曲。
(三)技能目标:
1、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感受乐曲情绪并能跟着音乐哼唱主要旋律和部分歌 词。
2、能根据音乐即兴创编与乐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教学过程:(一)导入:(二)说竹,交流课前研究成果,激发学习兴趣
1、师:同学们在课前大家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研究竹子的活动,我看到有的同学从书上查找资料,有 的同学到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老师很想看看,愿意向大家展示并介绍一下吗?请你们说一说竹与人类的 密切关系。
2、给同学们 3 分钟的时间,并试着先介绍一下。
3、指名介绍,学生交流课前研究的竹与人类密切关系的初步成果。3师:中国是竹的故乡,有毛竹、紫竹„„从古至今,竹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许多大画家、大诗人 都以竹为题材作画作诗呢!人们还用竹来比喻那些具有高尚品质的君子。(三)走进竹乡——西双版纳 师:走进这片如海的竹林,你听到了什么?(生回答初听时感受。)
揭示课题: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的片段,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完整欣赏。(四)完整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
1、完整欣赏葫芦丝演奏的《月光下的凤尾竹》。(无画面)
(1)完整欣赏这首乐曲之后,在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师简介乐曲:《月光下的风尾竹》原是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所作的一首节奏舒缓、优美缠绵、富有傣 族风情的歌曲?? 师:你能说出演奏的乐器吗?(2)葫芦丝的由来 2学唱主要旋律。
出示《月光下的凤尾竹》简谱
3、欣赏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4、再次聆听
(五)知识拓展
让学生搜集有关竹子的歌曲、乐曲,下节课分享。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能听出最具特色的民族音乐
2、掌握圆滑线和延音线的区别
3、竖笛练习:彝族民歌《阿西阿里》
4、视唱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二、成长的足迹
1、听一听,下列音乐片段分别是哪个民族的?选择你喜欢的一首和同伴合作表演一下。
2、下面两句旋律中的连线分别属于哪一种类型?选一选,唱一唱,分清楚圆滑线和延音线
三、竖笛练习----彝族民歌《阿西阿里》
1、师示范演奏
2、讲解mi的演奏指法
3、学生练习,注意吸气符号
六、欣赏“落水天”
1、听赏“落水天”歌曲,并跟着哼唱,体会歌曲的情绪 讨论:1):在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 ? 2):请你随着音乐做动作。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学唱歌曲《捉泥鳅》。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我们可以“学习”泥鳅的本领。
二、认识四四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
三、欣赏《落水天》。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活泼地心情演唱好《捉泥鳅》歌曲; 教学过程:
一、欣赏《落水天》
播放歌曲《落水天》 带领学生读读歌词,感受歌曲的情绪。跟着录音哼唱,体会歌曲的情绪。唱唱广东方言版的歌词。
二、音乐引入 学唱歌曲
1、同学们我们放着风筝来到了田野,你们瞧,一群小朋友在干什么?——捉泥鳅;你们捉过泥鳅吗? 捉起来容易吗?请你们听他们是怎样捉泥鳅的。
2、教师范唱
3、用声势感受歌曲旋律
4、师:这首歌曲是几几拍?四四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
5、视唱歌谱,感受强弱次强弱规律师
6、按节奏朗读歌词
7、跟琴学唱歌曲
三、创编动作
1、观赏玻璃瓶中的泥鳅的动作
2、根据歌曲集体创编泥鳅动作,创设情景进行表演。
四、学吹竖笛《落水天》
1、视唱“旋律,感受换气处。
2、学吹高音 ri 3 学吹歌曲“
四、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听赏《雷鸣电闪波尔卡》 通过听《雷鸣电闪波尔卡》,感受打击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培养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难点:
打击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和情绪上的作用。教学准备:多媒体、玻璃瓶、一次性塑料杯若干、沙子、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节音乐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宝贝(出示箱子)谁来猜猜,里面会装些什么 宝贝呢?(生猜 3—4 个)
(1)看来让大家猜,是有些困难,还是让老师取出来给大家看看吧!(出示玻璃瓶、报纸、装有 沙子、豆的杯子)现在大家知道老师箱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了吧!
(2)哇!你真厉害哦,真有件这样的东西。他们能发出声音吗?(能)在老师看来,能发出声音的这些东西都是宝贝。
不信,大家仔细听:(师吹出空玻璃瓶,发出呼呼的风声)发挥你的想象力,说说,这声音像什么?(生说)你能像老师这样,吹出呼呼的风声吗?好,你上来试一试(演奏)。风呼呼的吹着,不一会就下 起了蒙蒙细雨,象沙沙的雨声吗?谁也来演奏一下这沙沙的雨声?(生演奏)听那,雨是越下越大了,也请一位同学来演奏(生演奏)。雨落在树叶上,发出了哗啦啦的声音,拿起你们手中的书,摇起来,听听象不象哗啦啦的树叶声(生感受)。突然,一阵春——哦?该敲打什么来表现春雷呢?(生说,师 评价)那我们就用这些声音来表演一段“春雨雷电”的交响乐吧!(分角色演奏)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到出都是这样的宝贝,用他们可以来表演很多声音故事,怎样,神奇吧!
二、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
1、整体感知 那现在我们来聆听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雷鸣电闪波尔卡》管弦乐吧,听一 听音乐大师是怎么来表现“雷鸣电闪”的?当你在乐曲中听到“雷鸣电闪”时,赶快捂起你的耳朵!这是一个夏日的清晨,草地上,一群欢乐的人们正在庆祝丰收,载歌载舞。听,天气好象发生了变 化——雨是越下越大,可人们的兴致却是越来越高,他们仍然继续欢歌,继续舞蹈。
2、认识打击乐器 乐曲中的“雷鸣电闪”的地方还真多,那作曲家是用什么打击乐器来表现的呢? 介绍定音鼓和钹
3、片段欣赏 那我们再来欣赏其中两个片段,感受定音鼓和钹在其中的作用。在片段一中你好象看到了一幅什么画面?(生说)(雷声隆隆、倾盆大雨的景象)片段二中,给你什么感受呢?
4、小结:乐曲逼真的表现了电光闪闪,雷声隆隆的景象,但人们仍然兴高采烈、纵情起舞。再来 欣赏下,用语言来描述一下你的感受,当然可以随着音乐通过动作来表现。那我想,现在大家可以完成书上的表格了!
三、实践创作 我们感受了大师所创作的“雷鸣电闪”,现在我们也来创作,用这些宝贝来表现下面的四个主题。(1、雷雨;
2、清晨;
3、课间十分钟;
4、厨房交响曲)请小组长将宝贝拿回去,要迅速的选择一个主题,充分发挥这些宝贝的作用,来表现你所选题的声 音。想一想,这些声音可以用哪些宝贝来表现。评价:你知道他们表演的是什么吗? 在这个主题中,这个声音是通过??来表现的!真棒!观察的真仔细!这些宝贝在你的手里真是发挥的淋漓尽致!
四、总结下课 大家欣赏、表演的都很好!通过自己平时对生活的仔细观察,模仿出各种声音,相信大家积极的观察,寻找生活中的声音,去创造,也能成为像“约翰•施特劳斯”一样的音乐大师。
1、出示课件(乐器图片)学生观察各乐器的外形特点并描述。
2、出示课件,聆听各乐器的音色特点。
五、歌表演《水乡歌儿多》。
六、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竖笛练习:美国童谣《小事情》
2、成长的足迹:奏一奏旋律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二、成长的足迹
听一听,下列音乐的旋律?选择你喜欢的一首和同伴合作表演一下。选择下面的节奏进行接龙游戏。你还能编创出哪些节奏?
三、竖笛练习--美国童谣《小事情》
1、师示范演奏
2、讲解演奏指法
3、学生练习,注意连音线 第六单元 山谷回响 教学内容
听:《朝景》《火车向着韶山跑》 唱:《太阳出来喜洋洋》、《亲爱的回声》 露一手《山谷的回声》 竖笛:《亲爱的回声》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
1.通过乐句连接的练习,让学生体验音乐的流动与终止。2.能准确演唱《太阳出来喜洋洋》的乐谱和歌词。3.用清晰明亮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4.欣赏《火车向着韶山跑》。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发声练习: 1=C 2/4.5 3 4 2 1 2 3 4 5 3 4 2 1-ni no ni no ni no ni
二、乐句连接 认唱旋律短句:
1)请学生打好拍子,注意附点音符的节奏。2)自己练唱,想一想如何连接比较好听。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唱。3)唱一唱排列好的乐句。
三、欣赏“火车向着韶山跑” 1.导入: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大家搭乘火车,跟着音乐,感受这辆火车把我们带往哪里?
2.听赏音乐“火车向着韶山跑”,边听边模仿开火车的动作。3.这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四、新授课 1.导入新课
师:火车把我们带进了韶山。我们听到过各种民歌,也学唱过一些民歌,大家都知道民歌分为山歌、小调、劳动号子。我们听过的《落水天》、《对鸟》都属于山歌。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首山歌,请你们听一听,想一想,这首山歌是人们在什么时候演唱的? 2.听音乐:指导学生边听边轻声哼唱。3.讨论分析歌曲 生:是人们上山打柴时唱的。
师:是啊,你听出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了吗? 生:很神气,很高兴的(乐观的)。再次听音乐,注意旋律。师:你发现了什么?.生:有“ ”记号。
老师解释“波音”:从本音出发向上波动一个音再回到本音。学生唱一唱。4.学唱乐谱
1)根据音高来模唱旋律。2)齐声划拍轻声唱旋律。3)师生接口唱乐谱。
注意:波音的演唱,跨小节切分音的节奏。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准确演唱乐谱。
4)分小组来演唱歌谱,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组唱得最好!5.学唱歌词 1)先听音乐 2)再跟琴轻声演唱歌词。注意:衬词的演唱。3)学生来排练这首乐曲,想想可以用什么样的演唱形式来演唱? 提示:可采用齐唱、领唱、分组唱、轮唱等形式。
4)请学生自己选择演唱形式来试一试,看看表演效果如何。5)再在歌曲前加上引子:“2 3 2 1 2-” 太阳 出来 啰 学生自己进行排练,并进行表演。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的:
1、知识:通过相关图片(或电影录像)及音乐的欣赏,学习演唱歌曲《送别》 情感:能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开阔学生的视野,体验多种音乐表现同一主题的乐趣
2、能力:并尝试用电子琴的丰富音色来表现,引导、培养和激发学生对音乐之美的欣赏能力和感悟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对乐曲意境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
三、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歌曲曲谱等
四、教学过程:
1.讨论:同学们,你们看过哪些电影、电视?其中哪首影视歌曲(或器乐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2.教师简要介绍影视音乐的几种类型。(主题歌、插曲、情节音乐、背景音乐、片头曲、片尾曲等。)
3.请学生唱唱他们所熟悉的影视歌曲(人数可根据时间灵活掌握)。4.教师:同学们,让我们听一听下面这首歌曲,听完后说说它的歌名?(生:《送别》)
5、多媒体展示图片 背景音乐:《送别》
师:能不能告诉大家,这首动听的歌曲,是出自哪里?(多媒体展示《音乐之声》片断,背景音乐《雪绒花》)
师:你知道吗?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送别》也是出自一部老电影——《城南旧事》
6、师结合多媒体图片或者是电影片断,简单介绍电影《城南旧事》
影片《城南旧事》获1982年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它以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小英子为主人公,纪录了她的所见、所闻、所感。小英子天真纯朴,世界对于她来说本应像海跟天那般美好单纯,然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她的身边发生着许多惨烈的现实,但这些并不妨碍她结识许多朋友。只是,与他们相交相识成为朋友后,又因种种外在原因,避免不了一个个的离别、分手。歌曲《送别》就是在这样一幕幕的场景中响起。
7、李叔同一生迄今留存的乐歌作品70余首。编作的乐歌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大多为借景抒情之作,填配的文辞依永秀丽,声辙抑扬顿挫有致,意境深远而富于韵味。加上他具有较为全面的中西音乐文化修养,选用的多为欧美各国的通俗名曲,曲调优美动人,清新流畅,词曲的结合贴切顺达,相得益彰,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因此,他的乐歌作品广为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喜爱,像
《送别》、《忆儿时》、《梦》、《西湖》等,特别是《送别》,先后被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成功地选作插曲或主题歌,已成为了一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学生或知识分子思想感情的象征。由他自己写的词谱曲的《春游》,则是我国目前可见的最早的一首合唱歌曲。
8、欣赏FLASH《送别》
师:深情感人的歌词,是出自李叔同(弘一法师),而优美动听的曲,是来自美国的J.P.奥德韦(John Pond Ordway)。原曲的名字是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梦见家和母亲),表达的是游子对家乡和母亲的怀恋,而弘一法师的《送别》表达的是亲人或者友人的离愁别恨。两者在词义上没有直接的关联,但我们不难在情绪上、心灵上品出他们都是相通的。
9、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歌谱吧。(多媒体展示)请问,这首歌曲是几几拍的?(生答:4/4拍)
10、学生跟琴视唱全谱
教师提出注意点:二分音符,全音符,及附点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时值把握
11、请同学们学唱这首歌。
12、请同学们讨论歌曲的结构特点。(生讨论)
13、师总结
歌词以长短句结构写成,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邃。歌曲为单三部曲式结构,每个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三乐段完全相同,音乐起伏平缓,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也寂静冷落的气氛。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第二乐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情绪。这些相近甚至重复的乐句在歌曲中并未给人以繁琐、絮叨的印象,反而加强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赋予它一种特别的美感。“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听来让人百感交集。
14、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15、全班完整地演唱这首歌
16、多媒体展现 在《送别》的优美旋律中结束此课。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竖笛练习:舒伯特《鳟鱼》片段
2、成长的足迹:唱一唱旋律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二、成长的足迹
1、唱一唱下面的音乐旋律,注意唱准三连音。
2、看着老师的手势,唱一唱。
三、竖笛练习----舒伯特《鳟鱼》片段
1、师示范演奏
2、讲解演奏指法
3、学生练习,注意速度 第八单元 铃儿响叮当 教学内容
听:《雪橇》《冬天的故事》 唱:《踏雪寻梅》《铃儿响叮当》 竖笛练习
(八)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铃儿响丁当》,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美国民歌的音调。指导学生全曲要唱得活泼、欢畅,给人以欢快向上的感觉,鼓励学生热爱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节奏感及二部节奏的配合能力。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演唱及音乐的艺术表现;二部节奏练习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礼仪问好。
二、歌曲教学:
1、用打击乐器(双响筒、铃等)形象地模仿马儿奔跑时的马啼声、铃铛声,引出课题《铃儿响丁当》。2、录音欣赏,提出问题:
(1)歌曲的节奏是欢快活泼的还是优美舒缓的?
(2)描写了“我们”坐在雪撬上怎样的心情?学生回答,老师加以肯定、小结。3、复听音乐、强调每段歌词字数不同,根据减时线的提示演唱,轻声跟唱。4、练唱第一段歌词。
5、讲解、分析节奏,划拍视唱,唱准音程、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6、练唱第二、三段。
7、请几个同学用打击乐器伴奏,全班同学齐唱。(要求用明亮、欢快、有弹性的歌声来演唱)。
8、复习巩固、进行歌曲的演唱处理。第一段全班齐唱,第二段由老师用英文演唱,第三段的第一部分由男、女生分乐句轮唱,第二部分全班齐唱。
三、创造与活动。
1、节奏创编:给出几种节奏,请每位同学创编1—2小节节奏。请四个同学展示作品,选出两组进行二部交换练习。
2、老师给出两个节奏,进行单声部、二声部节奏练习。3、讲解三连音,进行三连音二部节奏练习。
四、听赏“雪橇”(钢琴独奏)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生动地演唱《踏雪寻梅》
2、巩固学生对拍号的理解和运用;培养演唱二声部曲谱的能力。
3、听赏《冬天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歌曲《踏雪寻梅》中的断音是歌曲教学的重点。后半拍起的乐句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思路:
《踏雪寻梅》是一首简短而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多听的方式,代替以前教师一味地教唱歌曲,学生在欣赏歌曲时,在不知不觉中就已掌握了歌曲。通过提示力度的对比,能用不同演唱方法生动地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3/4 30 20 10 ︱ 30 20 10 ‖ mi mi mi ma ma ma 学生保持正确姿势做断音练习。三.节奏游戏:
放《踏雪寻梅》的录音,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四.导入新课《踏雪寻梅》
1、简介歌曲,放录音。
全歌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神情。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声。
学生欣赏歌曲,想象一幅画面,并把它画下来。
2、歌曲教学:(1)齐读歌词。
(2)理解“霁”就是雪后放晴。“坝桥”就是有扶手的石板桥。(3)再次欣赏歌曲。(4)学唱歌曲。难点处跟唱。(5)巩固几遍。(6)请个别唱得好的同学独唱歌曲。
(7)歌谱教学:听琴声逐句唱歌曲的谱子。整体连起来唱一遍,注意要正确的唱好断音。(8)全体同学唱歌曲,个别同学打击乐器伴奏。
3、歌曲处理
(1)学生分别用断音和连音唱法唱歌曲,自己对比,体会不同情绪、情感的表达。
(2)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连音和断音)生动地演唱《踏雪寻梅》。
五、听赏《冬天的故事》
六、总结本课教学情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竖笛练习:彼尔彭特《铃儿响丁当》
2、成长的足迹:选择合适的音完成旋律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二、成长的足迹
1、选择合适的音完成下列旋律
2、听辨、说出下列旋律片段的节拍
三、竖笛练习--彼尔彭特《铃儿响丁当》
1、师示范演奏。
2、讲解演奏指法。
【苏少版音乐教学计划】推荐阅读:
苏少版八年级上册音乐10-19
苏少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05-25
苏少版八年级上美术10-02
苏少版三年级美术教案09-11
六年级美术上册 画人物教案 苏少版09-08
苏少版美术第七册教案11-16
苏少版五下美术第12课《综合版画》教案07-10
五年级美术上册 梦中的远航教案 苏少版11-20
湘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英语的教学计划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