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决策的教案(精选8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理解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比较概括能力,提高学生参与民主决策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设置情境和问题,启发思考探究,体验网络学习的快捷快乐和参与民主决策的自主自豪,增强学生参与民主决策的意识,提高学生参与民主决策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参与民主决策的意识和政治责任感。
教学重点: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教学难点: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教学方法:
启发式、体验式、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式
第三部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思路 情景设疑
导入新课 展示资料:近年来,一些全国 HTMLCONTROL Forms.HTML:Hidden.1 MERGEFORMAT 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多次呼吁要重视我国现行法定节假日安排存在的问题,建议对现行法定节假日安排进行调整,社会上也有很多类似反映。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是国家政治、 经济、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它的任何变动和调整,都必须十分慎重,需要广泛调研,深入论证,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
播放视频: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网上征求意见(9 月东方卫视)
设疑导入:国家节假日调整由过去政府说了算到网上征求意见体现了国家什么样的决策思路?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两种不同的决策思路 节假日调整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设疑导入启动、激发学生的思维。 情景分析
启动思维 阅读:两种不同的决策思路
问题:假如你是决策者,你会采取哪种决策方式?为什么?
启发:现实生活中有个人(或少数人)独断、主观随意的决策方式,也有民主的、科学的决策方式。怎样的决策才能得到更好的实施呢?即怎样的决策才是受大家欢迎的、被大家理解的、并且是切实可行的呢?
归纳过渡:因为决策是为了实施,只有大多数人想做愿做并符合规律程序的事情和方案才能更好的实施,即只有遵循民主的决策程序才能作出最佳选择。那么,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哪些? 通过阅读与理解,使学生初步了解不同的决策方式会引起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民主决策的内涵,明确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决策方式及其依据,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辨别能力。 师生互动
诱导探究 阅读: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思考:全国人大代表呼吁国家调整法定节假日方案反映了公民怎样参与民主决策?它有什么意义?对我们有何启示?
点拨:全国人大代表对方案的形成起了什么作用?全国人大代表的素质和我们公民有怎样的关系?
回答:公民以间接方式参与民主决策,这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这说明民主选举是民主决策的基础,民主选举影响民主决策,公民应珍惜自己的选举权。
启发:在方案的形成过程中,除了人大代表的呼吁即公民间接参与民主决策外,公民还通过哪些渠道参与了决策?这些渠道有什么共同特点和意义?
回答:还有社情民意反映、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制度。公民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参与民主决策,对科学决策的形成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还有那些方式?
播放视频:降低手机国内漫游费听证会召开。
问题: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发改委为什么要组织这次听证会?第三个方案是怎样产生的?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阅读与思考:社会听证会制度的内容、依据、方式和意义。听证会制度对政府和公民的要求;社会听证会制度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和社会公示制度的关系。
启发:在第三个方案的形成过程中,政府和公民都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公民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反映对听证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归纳:第三个方案是在公民通过各种渠道反映意见和建议、政府汇总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协调各方面利益最终形成。这说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和方式多种多样,新方案的产生离不开政府和公民的共同努力。
播放视频:遗憾的手机漫游费听证会。(优酷网视频)
问题:假如你是这次听证会的组织者应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假如你有机会参加这次听证会,你应该怎样发挥自己在决策中的作用,为什么?
阅读:蓝色虚线框部分的内容。(P21、P22)
回答:消费者代表的比例要适当增加、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允许旁听,邀请媒体参加、做好利益的协调工作等,这样是为了更全面更准确的的反映人民的利益。假如我参加这次听证会(角色模拟):回答要有开放性、创造性。
点拨:这些问题的实质是听证会召开的程序是否科学和民主,否则就会流于形式,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归纳:作为消费者代表应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作为经营商代表要兼顾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作为专家代表应尊重科学和事实,作为组织方的代表要制定科学的程序,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协调好各方利益,做出最佳决策。
展示资料:《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征求意见稿(国家发改委08.7)
重点阅读:第九条听证会人员构成(消费者人数不少于听证会参加人数的三分之一)和第十条听证会参加人员产生方式。
问题:结合视频和文字资料,谈谈你对这次听证会的认识。
思考回答:听证会的召开体现了决策的民主化发展趋势和方向,但还需要政府和公民的共同努力才能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
归纳:这说明社会听证制度的内容和要求包括政府和公民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政府加强制度自身建设,促进公民积极参与,公民的积极参与又推动政府的制度建设,二者统一推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当然,社会听证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与社情民意、专家咨询和社会公示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又是分不开的,它们都是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方式,对推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都有更加积极的意义。
归纳:出示比较表格(教师) 、填写表格(学生)
关键词:军队财务,科学管理,决策机制
一、现实财务决策中存在的不足
(一) 程序混乱, 论证不足
在实际中, 一些单位往往先由决策者提出方案, 各职能部门再去论证方案的可行性。
(二) 不顾财力, 超前消费
有些财务决策者在财务决策中不顾单位财务承受能力, 花钱大手大脚, 崇尚“超前消费”。“家底”经费达标的要花, 不达标的想法设法也要花。有的靠借贷或挪用其他经费, “拆东墙补西墙”来办一些预算外项目, 造成其他项目的经费紧张, 影响单位的全面建设。
(三) 突出政绩, 目光短浅
有些财务决策者为了在任期内突出个人成绩, 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建设任务之间的轻重缓急关系, 只顾搞一些能得到上级领导赏识的项目, 办一些不该办的事, 账外债台高筑, 留给下任去处理。
二、建立科学民主的财务决策机制的对策
科学民主的财务决策的特点是, 以提高整体效益为目的, 以宏观决策为对象, 以系统分析法为手段, 以发挥集体智慧为前提, 以科学管理为中心。
(一) 解放思想, 树立科学民主的财务决策意识
1.实事求是, 财务决策切实符合部队建设的实际需求
深入了解财务工作的实际情况, 掌握第一手的资料, 是实现军队财经科学决策的基本条件。财务决策直接影响的是训练质量和官兵生活, 但最终影响的是的战斗力的生成。决策者通过深入部队基层, 不仅能够掌握部队管理的真实情况, 而且可以认识其自身在财务决策方面存在的问题, 找到问题的症结, 正确处理军队财务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最大限度的减少军事和经济改革给军队财务带来的摩擦和震荡, 为军队财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个健康、稳定、有序的运行环境。
2.以人为本, 财务决策充分反映广大官兵的切身利益
财务决策充分反映广大官兵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是推进军队财务决策民主化得根本所在。通常情况, 军队广大官兵的愿望和要求, 能从整体上反映和体现军队整体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财务决策能集中广大官兵的意志和体现广大官兵的利益, 得到他们的拥护, 就可坚持下去;如果财经决策不能完全代表广大官兵利益, 得不到他们的拥护, 决策者就需要认真思考, 再次进行论证, 找出问题所在。如果是官兵没有正确理解, 就需做好解释和正确引导, 如果确实方案有问题, 就必须对方案进行修正, 使之真正符合官兵的愿望和要求。
3.讲求民主, 财务决策广泛集中全体官兵的聪明才智
广泛集中全体官兵的智慧, 不断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 才能推进军队财务体制改革与创新的进程。要充分发挥军队财经决策咨询机构的作用, 建立领导、专家和广大官兵相结合的军队财经决策咨询机制, 把大家的智慧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建立最佳的军队财经决策方案。财经决策是各级领导班子的重要任务, 领导班子在财经决策中处于关键地位, 是军队财经决策的主体。
(二) 筑牢基石, 建立系统的财务决策信息采集机制
1. 完善信息采集的内容信息是进行决策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财务决策方案的制定、优选, 也都是在掌握足够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方案制定前要采集方案涉及到的所有信息, 广泛征求意见, 为方案的制定奠定基础;方案论证时要对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可能产生的影响, 采集可靠和权威的信息, 为方案的选择打好基础;方案实施过程中, 决策者要加强反馈信息的获取, 掌握具体情况, 及时对方案进行调整, 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
2. 规范信息采集的方式
信息采集方式影响着信息采集的可靠性和完备性。信息采集要突出两个特点:一是“广”, 就是要广泛征求大家意见, 征求各种岗位、各种层次的人, 确保信息的完备;二是要“专”, 信息采集的对象必须包括专业人士, 使得采集的信息有更为科学的依据。这就要求在确定采集信息的人员上, 既要包括决策方案的受益者也要包括未受益者, 可以存在非专业人士但必须包括相关专业人士;在方式上可以采取面谈, 发放调查问卷, 也可以采用写建议信的方法, 目的是信息真正反映出所有人对方案的真实看法、想法。
(三) 铸牢框架, 建立完备的财务决策约束机制
1.决策程序约束机制
决策前要坚持把科学论证作为决策的必经程序, 尽可能咨询相关专家, 并广泛征求广大官兵的意见, 进行不可行性论证, 对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决策中, 要严格执行平等讨论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反复分析、比较, 打分, 排出名次, 确定最终方案;决策后, 对方案的执行情况及时进行检查, 做好信息反馈, 以便及时修正、完善方案。
2.预算约束机制
单位在做出任何一项决策时, 都要考虑到预算的约束, 不能突破预算。这从表面上来看, 是为了“量入为出”, 取得预算收支平衡, 但实际上关系到军队建设的大局和正确处理各级部队、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
3.责任约束机制
为加快我省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山东省政府2013年第4次常务会议确定由山东省发改委牵头组织编制《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送审稿)》。此后,在省领导同志重视支持和各方的协同配合下,最终完成了《规划》的编制工作。
据了解,《规划》是我省第一部综合交通规划,是新一届政府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环渤海地区建设,全省启动编制“十三五”规划和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节点作出的重大工作部署。山东省发改委对此高度重视,深感责任重大,全力以赴开展相关工作。
《规划》由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承担主要编制任务,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积极配合。2013年年底,编制团队完成了5个专题报告和研究总报告,形成了《规划》初稿,全面征求了省有关部门和各市意见,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评审。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作为学校管理核心的校长,决策的成功是最大的成功,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增强决策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校长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民主管理,不仅可以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活动的民主化,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通过人、财、物的和谐配置、制度管理与情感调节的有机结合,教育教学资源的和谐利用等,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最后的集中也要在充分广泛民主的基础上科学决断集中,而绝不武断。
在一所学校,校长就是管理者,如何当好一名管理者,不是容易做到的。管理者抓管理靠的是决策,管理归根结底是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也就是说,检验管理是否有效的标志就是看通过管理,工作效率是否有了明显提高,也就是校长的决策是否正确或者是否妥当,它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在学校,决策贯彻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研究管理就是研究决策的合理性问题,学校管理与其他管理相比,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构成了管理共性的一面。学校管理有明确的目标,有一定的工作程序,同样讲求效率,同样主要不是校长自己去干一件件具体琐碎的事情,而是主要指挥别人去干,很多的工作都要靠制度去约束,都要靠决策去实施。学校面对的工作方方面面,繁杂而又具体,而最终靠的是校长的正确的决策。那么,如何去决策,决策的依据又有哪些?决策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或者遵循的原则又有哪些呢?怎样的决策才能够使学校健康和谐发展呢?这些问题很值得校长们去深思,去研究。
为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推进议事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提高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避免和减少工作失误,特制定红枫五小党支部民主决策制度。
一、民主决策范围
1、党建工作规划、工作计划;党支部重大工作任务部署和重大决策出台;
2、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及职责;
3、目标管理考核评定及党员干部的考评推优与惩处;
4、党支部其他重要事项和上级党组织安排的重大事项。
二、民主决策议事的程序和原则
1、民主决策通过党支委会议或党员大会的形式进行。
2、重大决策会议的举行须由主持人或办公室在会前通知,并原则要求全体班子成员或全体党员参加。应到会的党员实到人数超过半数时,举行的决策会议有效。
3、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重要问题的决策要进行表决。对不同意见,应当认真讨论,必要时暂缓作出决定,经调查研究并交换意见后,待下次会议复议。对民主集中形成的决议,班子成员要共同承担责任,不得推诿、扯皮。
4、会议讨论的内容属于保密事项的,与会人员应自觉遵守保密制度,防止泄密。
5、会议要有专人记录,必要时形成纪要或决议,以便贯彻执行。
三、民主决策表决的方法
党支部委员或党员大会进行民主决策表决时,采取票决制。会上应充分酝酿讨论,再进行表决。表决时采取无记名表决的方式进行。
四、民主决策的实施及监督
1、会议讨论研究和决定的事项要按照决定的意见和分工负责的原则,抓紧落实,在职责范围内独立行使职权。凡是需要协同配合完成的工作或任务,应相互支持、配合,避免各行其是。
2、凡决定事项在贯彻实施中遇到新的情况和问题,并确实对贯彻实施带来难度或因情况有重大出入而难以贯彻实施的,应及时提出复议。
3、坚持群众监督,虚心听取党员和党员干部职工意见。同时,严格实行重大事项决策实施责任制,加强决策实施的督促检查,确保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
4、对来不及集体议决的重大事件和紧急情况,党支部书记可临机处置,但事后应及时向领导集体报告。
5、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落实科学民主决策。
清镇市红枫第五小党支部
第一条 民主决策的主要形式是村党支部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
第二条 村党支部是村级组织和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实施领导过程中,必须带头发扬民主,以保障党员和村民的民主权利。
第三条 村党支部必须坚持集体领导,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凡属重大事项都必须经集体讨论决定。
第四条 村党支部的任期目标,由党支部委员会提出方案,经村党支部大会审议通过。
第五条 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工作,由村党支部或村委会提出方案,经党支部大会讨论后,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第六条 村民代表会议的议事内容有:讨论制定村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讨论通过村级财务预决算、村政发展规划、村内兴办公益事业、新建设项目等重大事项;村委会向村民代表会议做工作报告并接受审议;讨论制定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讨论决定罢免和补选村委会成员;改变或撤销村委会不适当的决定;讨论决定其他涉及村和村民利益的重大问题。
第七条 村民代表会议的议事程序和规则是:由村党支部、村委会根据工作需要和村民代表的提议,研究确定会议议题,并提前书面通知村民代表;由村民代表征求村民意见后再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必须经全体村民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关键词:公民参与权,政府,民主决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改革的进程不断深入, 出现了不同的利益主体, 利益日趋多元化。不同的利益主体决定了其诉求的多样性和负责行性, 如何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 对维护我国社会稳定、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温家宝总理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保障公民参与权, 吸收公民广泛参与政府公共决策是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选择, 是建立法治政府的必然。
一、公民参与权的内涵及其表现
(一) 公民参与权的内涵
公民参与, 从广义上说是“政治参与是指影响或试图影响公益分配的行为”;从狭义上说, 公民参与是指公民政策参与, 即公民致力于影响政策过程的参与行为。公民参与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民主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二) 我国公民参与权的具体表现
我国宪法和法律对于公民参与权利有明确的规定, 总体来说我国公民参与权利的行使主要体现在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等具体环节中。
民主选举。选举权是公民最重要、最直接、最广泛的政治权利。我国宪法和法律中规定的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活动 (即直接选举) 有:县及县以下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城市的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农村的村民自治委员会选举。这些是我国公民通过行使选举权来参与政治的主要方式。
民主管理。人民群众通过民主选举, 选出代表广大人民意志的公民进入决策机关, 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 是公民间接参与决策的方式, 它要求选出的决策者必须代表民意、反映民情、体现人民利益。同时在产生额决策机关中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决策机关实行民主管理。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这是我国公民通过民主管理来参与政治的主要方式。
民主决策。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如公民向国家或者地方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等。专家咨询制度, 如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等, 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论证分析等。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如国家或者地方决策机关将涉及公众利益的各项决策进行公示, 公民在了解有关内容后发表意见, 提出建议。社会听证制度, 如决策机关对同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 倾听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这是我国公民通过民主决策来参与政治的主要方式。
民主监督。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重要的民主权利,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有: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等。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民主监督的新形式和新方法, 如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微博问政等。这是我国公民通过民主监督来参与政治的主要方式。
二、民主决策和内涵及其表现
(一) 民主决策的内涵
民主决策的解释有两种, 一种是采纳群众的意见, 或者使公众需求成为公共决策的源泉;这个解释是自上而下采纳信息的形式, 但是无法体现自下而上的权力制约。上级决策机关提出收集信息的要求时, 下级决策机关提供材料, 而广大公众除了提供信息来源, 对决策机关不提出其他要求和利益诉求。另一种是按照民主的程序进行决策。这种解释是由于代议制民主, 在决策中按照决策机关的民主程序来进行, 按照严格的法律来操作。综合这两种解释, 民主决策可以理解为:在决策中积极采纳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 按照法律规定的决策机关的民主决策程序做出最终的决策。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健全民主制度, 丰富民主形式, 拓宽民主渠道, 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同时胡锦涛同志还指出:“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 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
(二) 我国政府民主决策的具体表现
我国政府的民主决策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时期有不同要求, 政府民主决策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形式。
1、主要领导民主决策。
这是我国政府比较常见的民主决策形式。主要领导民主决策指的是对一些不需要很多人员参加的常规性、程序性的决策事项, 只要求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参与讨论研究并做出决定。这样可以提高决策效率, 保证政府正常运转。主要领导决策体现的是效率原则, 但同时要防止集体决策转变为个人决策。“在一切重大的问题上, 由适当的集体而不由个人作出决定”。“个人决定重大问题, 是必然要犯错误的”。同时, 我国政府机关实行的行政首长负责制规定行政最高首长对决策有最后的决定权。主要领导民主决策与行政首长负责制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忽视, 行政首长负责制不能成为个人决策的制度庇护, 坚持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同时, 仍需贯彻集思广益、共同决策、民主决策的理念与原则, 这样决策才能科学化、民主化。
2、领导集体民主决策。
领导集体民主决策指的是对较复杂的常规性、程序性以及不确定性决策事项采用的民主决策形式。“今后, 一切重要问题 (当然不是无关重要的小问题或者已经会议讨论解决只待执行的问题) 均须交委员会讨论, 由到会委员充分发表意见, 做出明确决定, 然后分别执行。”“会议上的问题, 都必须经过讨论, 允许提出异议。”领导集体民主决策能够在防范和克服决策失误, 保证决策的人民性、公共性, 有效提高决策质量。
3、公务员民主决策。
公务员民主决策指的是对一些更复杂和不确定性的决策事项, 在坚持领导集体决策原则下, 为慎重、全面起见, 允许或者创造条件让广大公务员或者公务员代表参与决策的一种民主决策形式。公务员民主决策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保证决策的政治方向与技术品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政府下应大力使用, 这不仅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 而且有利于融洽并整合政府机关内部干群关系。公务员民主决策, 可以调动广大公务员的积极性, 淡化官本位意识, 实现政府机关民主化。
4、专家民主决策。
专家民主决策指的是非程序性、风险性、不确定性决策采用的民主决策形式, 即行政 (公共) 咨询。政府行政决策是对公众的利益诉求的反映, 因此政府决策的影响是十分广泛的。这种广泛的影响对政府机关科学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科学决策不能只依靠行政领导或局限于行政领域, 应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 以避免由于知识与技术原因造成公共决策不当。专家民主决策, 能更大程度地保证决策质量, 避免决策风险。
5、公众民主决策。
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应该采用的决策形式。“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 凡属正确的领导, 必须是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正确的领导意见只能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 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 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对重大决策事项, 政府机关不能独自决定, 要在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 在尊重人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 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能够参与政府决策。公众民主决策有多种方式, 如讨论会、座谈会、协商会、新闻传播等。公众民主决策是最广泛、最彻底、最全面的民主决策, 可与专家民主决策结合使用。先公众民主决策, 再专家民主决策, 再公务员民主决策, 再领导集体民主决策, 再主要领导民主决策, 最终克服决策独裁, 防范决策失误, 保证公正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三、保障公民参与权对政府民主决策的意义
(一) 保障公民参与权是监督政府依法行政和决策民主化的重要手段
政府内部及相互之间的制约虽然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较好地起到权力监督的作用, 但其明显的弱点是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监督与被监督者容易形成一种利益上的共同体, 从而使监督的效能大大降低。在这种情况下, 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最有效手段, 就是公民的政治参与, 让权力运行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有了公民的参与机制, 政府才不敢目无民众, 滥用职权。公民政治参与作为限制或制约政府权力滥用的重要手段, 具有其他手段所没有的独特优势, 即较强的群众性, 监督的广泛性。公民的政治参与把群众性和广泛性有效地结合起来, 所以在治理政府官僚主义和政府官员腐败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可以使公民获得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使政府公共权力的运行透明化, 将公共权力从授予、分配、执行到监督、矫正、补偿等的各个环节都置于公民的有力监督之下, 从而有效地抑制腐败的滋生、蔓延。政府的公共权力得到了有效的监督, 使得政府必须依法行政, 在具体的政府决策中必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 在决策中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 从而推动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二) 保障公民参与权可以提高政府政策的回应度
政策回应度指的是政策实施后满足特定群体需求的程度。“政策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是一个国家或政治系统维持自己的生存稳定和发展的基本功能”。政府在决策中广泛倾听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 通过民主决策的程序制定出公共政策。政策在实施中, 因为利益诉求的不同, 每个公民对公共政策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公共政策对每个公民所带来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保障公民参与可以让公民直接表达对此项公共政策的感受和政策对自己的影响。公民广泛参与, 才能提高政策出台后的支持度和回应度。
(三) 保障公民参与权可以防止政府决策的失灵
实践证明, 任何国家的政府统治都不是天使统治, 精英由于种种原因和局限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决策失误, 甚至导致政府失灵, 公民参与政策制定有利于减少精英决策失误给人民利益带来的损害。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公民的利益主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利益主体诉求的多元化, 复杂化对政府决策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在具体的决策中不能只是领导集体的闭门决策, 在决策中要充分考虑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 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也是在变化的, 政府在决策中一定要倾听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在决策中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 这样指定出来的公共政策才是满足人民要求的, 才不会是失灵的政策。真正体现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3]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9.
[4]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44号) [N].2004
[6]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8]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N].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民生的需求目录是要靠民主机制来表达的。改革之初,民生需求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解决衣食的问题;现在民生的需求层次提高了,需要解决的是医疗、教育、住房和社会保障问题等高层次的问题。因此,如果没有民主机制,政府官员就不知道老百姓真正需要什么。
民主是必要的,但也是有代价和成本的。
经济成本。民主讨论要开会,就要用会场,就要消费纸张,就要有人工费用,这是小的成本,不可避免。
时间成本。民主讨论需要花费时间,比如说,《物权法》起草于20世纪90年代初,2002年12月提请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到此次2007年3月8日提请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前后已审议5年,但这是必须的,是民主机制所不可避免的。
出错的成本。民主有时也会出错,也要付出代价,也会有“民主失灵”的时候。
决策不仅要讲民主,还需要讲科学
我们不仅要讲决策的民主化,还要强调决策的科学化,以弥补“民主失灵”。
首先,“决策的科学化”,简而言之,就是决策的专业化,就是决策要依靠专业知识,依靠专业人士。
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表达民生的需求方面,则更多地需要依靠民主机制;但是在解决民生的供给方面,在进行制度设计方面,可能更多地需要依靠科学,依靠专业知识,依靠专业人士。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不懂专业的人,是无法找到该领域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的。例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问题,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的模式是令所有人满意的。如果把这么一个极其复杂、极其专业的问题,不是向专家学者求助,而是向全社会征求方案的话,其结果必然是拿不出一个令社会所有人都满意的方案,因为令所有人都满意的方案根本就不存在。并且,向全社会征求方案,还会把老百姓的胃口都吊起来,从而加大改革的难度,结果正如德国前总理阿登纳所说的“期望越高,失望也越大”。
一些人喜欢把我们当前所做的事情与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约翰逊政府时期搞的“伟大社会”建设相比较。的确,我们现在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提出的一些口号和当时的美国非常相似,诸如,教育公平、医疗卫生、人人有住房、社会福利保障等等,我们应当趁着当前经济形势比较好的时候,加快社会安全网建设。但这只是一个方面。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美国在建立“伟大社会”之后,虽然其中的一些社会目标在近期内得到了实现,但是其后遗症是“制造了一个大政府,压抑了社会的创造力”。其结果,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都陷入了严重的“滞胀”危机。在此之前,要么是经济停滞,要么是通货膨胀;二者通常是此消彼涨的关系。而此时却变成了同时并存。人们的生活非但没有改善,反而陷入了更加严重的痛苦之中。此后,经济学界的一些分析认为,美国的“滞胀”危机与此前建设“伟大社会”不无关系,尤其是社会保障、工资上涨等都具有只能上不能下的刚性特征。
这一教训应当引以为鉴,在我们当前解决社会问题的时候,尤其是在制度设计的时候,千万别忘记了经济是基础。现在还有一种倾向,就是只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二者对立起来,甚至相互排斥。其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这一点我们永远都不应忘记。
其次,政策制定还需要科学化分工。现代社会就是分工越来越细,其中一项重要的分工就是将政府政策制定的调研、决策、执行、监督等四个环节实现相对分离。
在国外,前期政策法规的调研工作通常是由审议会、研究会来负责;决策则是由专门委员会来负责;政府部门就是执行机构,最后是议会和社会的监督。我们现在的情况是,政府行政部门既管研究,又管决策,还管执行,还管自我监督。结果是问题越积越多。政府部门搞研究,带着部门利益去搞研究,结果是部门之间打架,打的都是部门利益,没有人去考虑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
另外,我们现在提倡“科学发展观”,同样也应当提“科学决策观”,“科学改革观”。像过去那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模式早已过时了,现阶段的改革必须从一开始就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决策模式。
要建立科学的改革观,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六大机制。
一是要加强实地调研机制。要从实际出发,避免闭门造车、关门订方案的工作方式。二是要加强理论研究机制。没有理论支持的改革容易走弯路,甚至走回头路。三是需要建立协商机制,要建立广大民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四是要完善决策机制。要使有关改革的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五是要建立补偿机制。对于改革中那些利益受损的人,尤其是弱势群体予以必要的补偿,以减少改革的阻力。六是要建立纠错机制。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要及时纠正改革方案中的缺陷和不足。
最后,提出几点建议:
(1)全国人大和政协,应当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供一定的调研费用,并且,鼓励人大代表和政协问题花钱聘请专业人士,进行政策、法律方面的咨询研究。这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提出的议案就能够更加专业化,质量更高。
(2)在人大和政协中,应当提高专业委员会的地位和作用,以便更好地发挥专业代表的作用。
(3)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审议会和委员会制度,实行决策与执行分离。审议会作为半政府机构,应由监管者、被监管者、专业人士代表以及民众代表所组成。而决策环节应由专门委员会进行。
(4)应当在全社会提倡,尊重专业知识、尊重专业人才,并在各项决策中加以落实。
【民主决策的教案】推荐阅读:
科学民主决策制度10-19
民主科学决策制度10-23
县科学民主决策制度执行情况汇报12-13
决策失误的原因07-07
决策的近义词11-21
决策失误的案例分析06-20
领导科学决策的案例07-09
营销致胜的决策是什么10-05
拿破仑的英明决策11-13
游戏中的决策问题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