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班主任德育教育案例(共16篇)
杨益明
一、学生基本情况
我班的一位同学开学时很调皮,不仅自律性不强,而且经常欺负其他同学,总是弄一些虫子吓唬同学。课堂上也是不能够认真听讲,注意力很难集中。
二、采取的措施
针对这种情况,我先是进行说服教育,说明道理,孩子总是口头上答应了,但每次都是回去了还犯类似的错误。我感觉这样做不妥当,需要进行认真地思考,研究出一个方案,来教育这种类型的孩子。
(1)、以身作则。
用我自己的实际行动让他看到,老师平时都是怎么做的,是如何和其他同学交朋友的,让他从我的行为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2)、学会沟通。
找其他同学侧面了解他的种种错误,知道其他同学是讨厌他哪方面,然后和其他同学沟通,如果他进行了改正,你们还能是好朋友。然后我主动和他沟通,说他哪里是不受欢迎的,这样你就会渐渐地一个好朋友都没有了,让他有一种危机感,自己的心灵受到震颤。
(3)、表扬、批评并行。
经过一小段时间,如果他在这一小段时间里表现很好,就会对
他进行表扬;如果他表现不好,那么在全班同学面前说他这段时间的表现,很不尽如人意,只要他有所改进,大家都会表扬他,鼓励他,成为他的好朋友。
三、教育效果
针对他的情况, 我首先从他的家庭入手, 了解他不好习惯的来源。利用家访的机会, 我与他的家人取得联系。从中得知, 他从小就有心脏病, 前年刚做完手术, 而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 他没上学前班, 现在妈妈一直在陪着他, 只是关心身体和生活, 忽略了孩子的教育。因为他这种情况, 家长处处迁就他, 使他养成了这种性格。和他的家长谈完话, 家长愿意和老师配合, 监督他。现在他完成作业的情况变好了。我在学校经常对他进行思想教育, 上课时多夸他, 教育他等。经过一段时间, 季同学每天坚持完成作业, 书写认真, 学习态度端正。进步的孩子都值得表扬, 在课堂教学中, 我及时表扬他, 班级中的事情尽量叫他去完成, 让他感受到老师在关注他。其次, 充分发挥集体和班干部的力量。我组织几名同学来帮助他, 把品学兼优的班长调去和他同桌, 跟他一起玩, 一起做作业, 让他感受到同学对他的帮助。使他养成课堂上不再讲闲话、遵守纪律的好习惯。为了让他找到自己在班级的位置, 树立自信心, 我决定让他负责教室的开 (关) 灯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 我发现他有了可喜的进步。再次与他聊天的时候, 他告诉我, 现在他在班里很快乐, 因为他觉得老师喜欢他, 自己是班级不可或缺的一员。现在的他, 是我们班里的小明星, 还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班主任如何在班级中与学生相处融洽, 使学生快乐地学习、成长呢?
1.与家长多沟通, 用爱心感化
每个问题学生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对于班主任来讲, 不能因为他难管, 就置之不理。教育学生, 首先要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一座家校连接的桥梁。本案例的家访就是很好的方法, 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 性格的养成, 这样老师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对于季同学这样的孩子, 要多与家长沟通, 敞开心扉, 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对学生“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用师爱去温暖他, 用情去感化他, 用理去说服他, 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2.展开友情攻势, 感化学生
学生在学校相处时间最长的是同班同学, 同学互助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 是建立友谊的桥梁, 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融洽的同学情谊能使学生在学校中快乐地学习、生活。同时, 班主任要在其中起到引导作用, 通过引导同学之间相互教育、感染, 可促进同学间的情感交流, 转变学困生的学习态度, 使其努力积极地学习。
3.在班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班主任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员, 让每个学生都有班级荣誉感。在本案例中, 我让季同学负责灯的开关工作, 既是任务, 也是给他的信任, 这样能使他找准自己在班级的位置, 从而肯定自己。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以赏识的眼光和积极心态看待每一个学生, 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有了老师的信任、尊重、理解, 学生才能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8.
【案例描述】
2009年4月28日,学校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我坐在班级堆里和七、八岁的孩子们聊天。天气有些热,有几个孩子掏出小型电风扇扇了起来,我便随口问班长赵真:“买它需要花多少钱?”“四元。”我很惊讶,据我对赵真家长的了解。他是不会给孩子这么多零花钱的,直觉告诉我这里面一定有文章,我便接着问赵真:“你买小风扇的钱哪来的?”他迟疑片刻说:“是买其它东西中奖得的。”“哦,是吗!可你的钱是哪里来的?”其他孩子忍不住了,七嘴八舌的说:“是杨雪娇给的。她平时身上总装着钱,老在学校门口买零食,还‘请客’呢。”这让我想起杨雪娇好几次“拾金不昧”的事,该不是怕我发现带零钱将被没收,才谎称是自己捡的吧?我听了很震惊,忙把杨雪娇叫到跟前询问:原来她的钱是她小姨给的,她曾主动给赵真和小组长魏子荣给过钱,原因是怕他们向我告密,会少得几颗星。先后给过七、八次,最少一元,最多五元。同时,捡钱交公的事也被我言中了。听后,我的脑子里“嗡”地一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虽然只是“几元钱”,但其性质跟社会上的“贿赂行为”有什么区别?在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十几年里,还未见过此类事情,可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才二年级的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复杂而又灰暗的心理?我又怎么才能把她从“灰暗的一角”拉出来?
【原因分析】
1. 学生本身的原因
杨雪娇是我们班“特别”的学生,平时话少,学习一般,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速度特别慢。总要人时时督促才行,爱买零食,爱表现自己;运动会上总能为班级争光,经常还有 “拾金不昧”的表现。从她的性格上看,她的动机是想少受批评,掩盖学习自律性差,尽可能引起老师、同学的注意,从而达到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自己也是好学生的心理。
2.学校的原因
我在教室内设计 “争星专栏”的意图是为了激励学生不断完善自己,超越别人。另外,考虑到卫生环境及不安全食品,所以杜绝孩子买零食,发现带钱者一律没收。回过头来想,我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学生过于追求“争星”的结果,而不注重其“争”的过程是否正常合理。
3.家庭的原因
人生之初如同一张白纸,家长将在上面留下最早的,也是最重的笔墨。杨雪娇从小一直是跟奶奶过的。隔代教育往往造成过分的溺爱而缺乏必要的品行教育。对于这样一个从小失去父母关爱、重视的孩子,她的内心深处肯定有个自卑的“死结”。“自卑”和“虚荣”结合就很容易使其言语行为失常,使其心理发生畸变,导致其个性发展走入误区。
4.社会的原因
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日益现代化,学生所接受的社会信息容量越来越大,社会上诸如“走后门”“拉关系”“行贿受贿”等不正之风,对涉世不深的学生心理体验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也会造成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
【采取措施】
1. 关爱互助,满足她的心理需求
针对杨雪娇实际情况,我有意安排一名班里最优秀的学生与她同桌,时时帮助她,让她明白自己集中精力是可以加快写作业的速度。同时,我在学习上多鼓励她,当她取得并不是很大的成绩时也不要忽略它,而是及时抓住小进步做大文章,让她获得一点成就感,看到自己身上的智慧和力量,觉得凭自己的实力再加上努力就一定能有所作。
2.帮助孩子对自己的处境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
事后,我找孩子谈话,让他们明白这样的危害性。并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分析了每个孩子的心理特点,让家长在生活上多给予一些关爱的同时,也要教育他们怎样做人。平时,我也经常找杨雪娇谈话,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深入她的心灵,在相互信任的心理氛围中给以关怀和引导,从而使她走出自卑的阴暗的角落,使心境更明亮。
3.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社会现象良莠不齐,我们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来控制学生对社会信息的接受,但如果对学生接受的信息加以正确引导,就能有效地消除其负面影响,增强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分辨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为了达到教育全体学生的目的,在班里特意举行了一次“我看、我听、我说、我做”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社会上看到的、听到的一些不良现象,并谈谈自己的观点、看法,联系实际写写自己今后的做法。平时,我也经常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竞争心理。
【启示】
1、作为班主任,平时应多留个心眼,要加强对学生自我心理修养指导和人际关系指导,帮助学生科学的认识自己,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并指导学生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
2、班级竞争性活动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的差别,重视学生成长过程的进度不一,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健康心理氛围的营造。
2018年1月12日
教师:吴霞莲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性的学科,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审美、育德和启智等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为音乐是以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演唱的情感美来表现其独特的魅力,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所以音乐教学在德育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尤其是当今小学生普遍喜欢音乐课,通过音乐教学,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懂得真善礼孝,常怀感恩之心,热爱祖国家乡等,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具有高尚情操和良好品质。
一、设计构思
现行小学音乐教材内容丰富多彩,版面新颖鲜活,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许多教材内容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如三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这是一首明朗活泼的儿童歌曲。歌词简洁生动,渗透着儿童的行为习惯教育,文明礼貌教育。旋律活泼流畅,说唱结合,演唱形式丰富,是一首具有很好的德育教育意义的优秀儿童歌曲作品。
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要见缝插针,联系实际。本课教学先从有节奏朗读歌
——小学三年级音乐课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词,听听歌中都讲了什么内容,从歌词明白道理。全课通过听、说、唱、演相结合,让学生在快乐的音乐氛围中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最后懂得养成良好习惯,懂得尊老爱幼和文明礼让。
二、德育目标
课标明确指出:“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还特别提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三、德育手段
1.以教材为主要内容,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深钻教材内涵,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每首歌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渗透习惯养成教育,渗透尊老爱幼,文明礼让教育。
2.把握课堂主阵地,进行德育教育。在音乐教学中,德育因素无处不在。它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从歌曲的学习到乐理知识、视唱、律动、节奏训练、欣赏教学、器乐学习等等,随时都可进现出德育的火花,因此要善于发现德育因素,适时进行德育教育。
3.巧设教法,创设情境进行德育教育。结合音乐主题,创设音乐背景、聆听音乐故事、进行律动表演、做游戏等,用故事情境打动学生并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分析,理解每段歌词的感情处理,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4.在比赛评比中进行德育教育。比赛谁的歌声美,比赛那组节奏准,比赛谁最守纪律等等,在比赛中要发扬风格,尽情地品味成功的愉悦。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的集体观念,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奋发向上的精神。
四、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基本练习1.随音乐排队进教,歌声问好。
一、高三学生情况特殊,德育工作要注意重点
要认清形势,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高三年级学生独立性自主性强,学习压力大,情况特殊复杂,德育工作困难大任务重,特别是进入下学期,随着学生成绩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高三年级学生将会相应出现两极分化的两大问题。
二、点燃学生激情
1.于8月高三年级升国旗集中的机会,开展高考300天的系列活动,如做高考动员,学生高考300、200、100天的宣誓活动。
2.各班级准备班级誓言,在高考备考前8个月内,利用早中晚的时间,在班级大声宣读,激励学生斗志,鼓舞学生士气,营造班级氛围。
3.利用学校教学楼的空间,设置巨大的条幅激励标语。
4.利用教室外墙的展板,宣传各班级先进个人和集体,表彰优秀和先进,表彰进步和勤奋。
5.利用教室内空间,鼓励和引导各班级多张贴名人名言,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教室空间。
6.每周年级准备一篇励志文章,在班级自主班会上印发,朗读和交流。
7.继续搞好各班级的竞争活动,每次大型考试结束后,暂时落后的班级给优胜班级送流动红旗,把班级竞争活动坚持下去,且落到实初。
三、班风学风建设
1.加强年纪学风学风建设的重视程度,全体高三年级管委会成员,全体高三班主任和全体教师,齐抓共管,力争高三年级形成班级班风正,学风好的氛围。
2.年级加大对各班常规检查的检查力度,发现任何有影响班风学风的学生,立即采取措施,在不良之风扼杀在摇篮之中。
3.利用高三年级升国旗的机会,大力宣传年级的先进榜样,通过榜样激励,班级竞争等活动,营造高三年级良好的学习氛围。
4.结合教导处开展的班级培优补差活动,促进尖子生上台阶,后进生有进步,抓两头,带中间,进而带动整个年级的学习风气。
四、纪律和安全教育
1.开学后第一周,布置年级的纪律和安全教育任务,加强春节和元宵节期间的安全工作,要求各个班级重视安全教育,严禁将烟花爆竹带如校园,布置两节期间的纪律要求。
2.结合学校政教处开展的有关活动,对学生的头发,衣着服饰进行一次检查,对不符合要求者限期整改,年级组织检查,并纳入班级考核。
3.加强对学校各班级安全隐患的排查,对开学未于报名注册的学生,长期请假的学生和在外学艺术等学生,按要求办理好相关手续。
4.要求各班主任对本班级住读生进行一次认真清理,准确掌握住读生异动情况。
5.加强对学生住宿安全和就寝纪律的教育,重申归寝就寝时间和寝室卫生以及内务要求。
6.在学校美术生归校后,加强美术生的纪律教育,联合政教处对美术班进行严格管理。
五、重视心理安全
1.结合高三学生普遍心理压力大,心理波动大的特点,全年级动员,全体班主任动员,全体高三年级教职员工动员,重视学生的心理安全工作。
2.各班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平时注意观察和排查,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第一时间上报年级和学校有关部门,及早解决。
3.与学校政教处及学校心理咨询室加强联系,鼓励和要求学生有压力有问题的时候,及早与班主任沟通,积极与心理咨询室的老师交流。
4.班主任和班级任课教师要加强团结,不得歧视和忽视后进学生,不得随意在教室和公共场合对学生发牢骚或发脾气,不得侮辱和
体罚学生,重视班级后进生的思想工作。
一、德育为首,全面发展。
班会课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事实证明,班队活动是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途径。平时我更是利用一切机会渗透德育教育,使许多同学改掉了自私的缺点,构成了团结互助的班风。
二、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安全是保证教学工作稳步进行的前提。为保证学生的安全,我时时注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除利用班会课、放学前几分钟时光进行讲解、学习外,还采取了许多安全措施:我每一天到校后都要对教室进行检查,提前排除安全隐患。对学生的行为给予必须的约束,我每一天派几名学生值勤,监督、提醒违纪学生,禁止追逐打闹,教育学生上、放学路上注意交通安全。
三、加强管理,促进学习。
纪律是学习的保证。有了良好的纪律,才能使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因此从开学之初,我就狠抓班风班纪,对违纪学生给予严肃的批评。每周利用必须的时光,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让学生时时检点自我的行为。进行量化管理,使班上的纪律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为了使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持久,我进行了改革,创立了“超级积分表”,让学生在快乐积分的同时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构成了良好的班风,促进了用心的学风。
四、搞好卫生,关心健康。
优美的环境使人情绪舒畅。搞好班级卫生,能够使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还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少生疾病。我专门安排学生监督,做到卫生工作经常化,不留死角。每一天早上一到学校就到教室里去观察有哪位孩子不舒服,课堂上,除了教学,也时时关注孩子的脸色,一旦发现有不舒服的,立刻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解决问题。
典型案例:在笔者所在的班级发生了一件笔者与一位女生争吵的事情。在一个晚自习, 笔者发现某学生戴耳钉, 这是学校禁止的行为, 因而当即让这位女生把耳钉摘下来给笔者, 结果她却不理睬地把耳钉放在桌角。笔者随即就把她叫到门外, 问她是心情不好吗?她说没有, 然后笔者问为什么会以这个态度对待教师, 结果她却很不服气地说自己说话就这样, 后来就在走廊发生了争吵。
案例分析:作为班主任, 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碰到倔强的学生顶撞教师是不可避免的。学生顶撞教师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
第一, 一些比较有个性的学生往往表现出难以驯服的态度, 他们对教师有一套自己的判断准则。当他们觉得这个教师的想法与自己一致的时候会百依百顺, 否则, 便会百般刁难, 甚至对着干。案例中的女生就属于这种情况。事后经过调查得知这名女生与同寝室的同学相处得也不融洽, 和以前的班主任也发生过争吵。
第二, 学生觉得教师太严厉苛刻了, 总是和自己过不去。有的学生觉得教师总是对自己要求很严格, 只批评自己。在受到几次批评后, 就出现了顶撞教师的事件。
第三,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自我形象意识很强, “要面子”, 如果教师不看时机、不分场合地批评, 就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就会造成学生的叛逆与不服。
基于以上原因, 对应对学生顶撞教师事件的策略总结如下。
第一, 注意教育方法, 以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很多情况下, 学生的顶撞行为只是“一时头脑发热”而已, 并没有真的想冒犯教师。因此, 教师除了教会学生有意见要和教师沟通, 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外, 还要讲究策略, 不在众人面前批评学生, 避免事情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第二, 发生顶撞事件的时候, 宜冷不宜热。学生顶撞教师时, 双方情绪一般都很激动。面对学生的顶撞, 教师需要克制、忍耐, 即使学生认错态度不好, 故意顶撞, 教师也要冷静沉着。学生经过冷静的思考后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学生没有主动承认错误, 教师就一定要好好教育, 以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在本案例中, 笔者过后没有找过该女生, 但是一段时间后其他学生告诉笔者, 说这名女生事后很后悔, 觉得不应该那样对教师, 明白教师也是为了她好。
第三, 教师自身的品质和素养是化解一切师生矛盾的最有效的途径。班主任要有宽大的胸怀, 要宽容对待顽劣的学生。俗话说“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每个人都难免会有过失, 因此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原谅的时候。教师要宽以待人, 容人之错。在学生出现过激行为时, 教师要学会制怒, 要冷静地分析与处理问题, 巧妙化解师生冲突。
[关键词]班主任小团体早读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126
案例:冬天来了,谁不想躺在暖暖的被窝里舒舒服服地酣睡?面对早晨5点半的早读,我班里4个男生选择了放弃。我询问原因,他们都说自己学习成绩太差,所以就破罐破摔,不想学了。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迅速寻求方法解决,多次找谈话,他们也是爱答不理,叫家长到学校却被他们认为打小报告。自那以后,他们便更明目张胆了,不上早读的意志更坚定了,4个人俨然形成了小团体。连日来,班级因此被扣了很多分,严重影响了大家的学习劲头。我感到和他们4人之间有火药味了……
一、认识:问题严重,亟待解决
不上早读只是学习动力不足所体现的冰山一角,是消极思想长时间积累的体现。从直接原因来看,考上理想的大学是每一个高三学生的梦想,然而当成绩较差而意志又不坚定的学生看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太大且实现理想的几率渺茫时便会选择放弃,甚至会产生报复心理:我考不上,你们也别想考上。但从案例来看还没有发展到不可救药的地步,问题目前只表现在“上早读”上,如果班主任措施得当,及时挽救,将此事看做一种学习资源,也许会扭转局面,使他们悬崖勒马、调转车头,反而会增加班级凝聚力。
二、反思:理念偏差,管理不慎
1.恨铁不成钢。班主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升学率作为实现自身职业价值的指标,经模拟考试成绩的强化,以成绩“论英雄”就不足为奇了。但案例中的小团体成员自然是班级成绩较差的学生,班主任在平时关注较少,即使关注也常在反面问题教育中出现,致使该团体学生学习信心下降。可见,学生不上早读是班主任教育理念偏差所致,“恨铁不成钢”的高要求令学生难以适应,师生严重脱节。“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终身的生存能力作出贡献”,教师应看到学生今后的发展,并将此理念落实到实际。
2.对高三学生心理摸不透。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高中生已经进入形式运算阶段,逻辑推理过程被运用于抽象概念和具体事物中,思维的灵活性增加,身心发展接近成人。高三班主任要把握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不上早读,既是学生惰性心理的体现,又是错误看待自身当前学习状态的体现。班主任对其心理的把握也不应只存在认识阶段,更应积极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措施因材施教。
三、方法:先情后理,情理交融;多方关注,温暖一家
1.动之以情。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否则无论多么高明的说教,学生听不进去亦是徒然。要学会关怀学生,学生不上早读课,班主任应主动去宿舍嘘寒问暖,看其是否感冒发烧,这当然不是降低身价,而是贴近学生的措施。除了关注早读以外,学生在课堂上及生活上的行为,也应是班主任关注的方面。班主任要通过任课教师及其他与之相近的学生来探知这些学生的动向。必要时以其他方式体现关爱之心,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切实为其着想。从4个学生自身的角度来看,刚开始的矛盾并不是他们与班主任之间的矛盾,而是其自身的矛盾。不上早读是其自身矛盾斗争的结果。只是班主任介入后矛盾发生了转移,整个事件就逐渐转化成班主任与不上早读学生的矛盾。由此看来,用真情去贴近4位学生为班主任与其进行平等对话提供了条件。
2.晓之以理。理性看待事件是班主任处理班级事务的首要态度,感情用事只会导致事件的复杂化。从学校制度来看,班主任的管理符合管理制度,但矛盾双方各不相让结果肯定是学生因此被劝退。既然出现了远离集体型的小团体,就要积极分析其性质,尽力解决,不要造成管理负担。有了爱心的铺垫,班主任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就成为可能,普通大学也有特色之处,要让学生学会以自己的能力来制定合适的目标大学,让他们认识到结果虽然重要,但过程的体验才是最精彩的部分。此外,鼓励他们勇于挑战自己,懒惰不可怕,通过战胜懒惰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能为人生奠基。另外,还要使用一些管理小团体的方法,例如对4人逐个进行教育分析,发挥其“领导”核心人物作用;转变小团体共同认可的消极信条;鼓励其多参与班集体活动等。
3.多方关注,温暖一家。毕竟班主任自己的力量有限也显单调,多人、多方式进行改造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要充分发动学生、家长、任课教师,通过多种方式使他们也参与进来。
四、结果:良性发展,助航人生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教育智慧,以新课程理念关注学生。4人小团体在班主任的多方教育下终于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对之处,这既是班主任努力的结果,也是学生挑战自己的结果。小团体得到了成功的转化,变消极为动力。经过此事件,班集体更加团结了,早读课上又听到了他们4人的朗朗书声。
[参考文献]
[1]朱慕菊.基础教育战略报告摘要:从内涵层面实现教育为学生未来的终身发展做准备[J].教育发展研究,2010(Z1).
[2](美)奥姆罗德(Ormrod,J.E.).教育心理学(上)[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一、指导思想
以《小学德育纲要》为依据,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以养成教育为基本内容,在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跨世纪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要点
(一)抓好德育教育
1、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做好家访工作,提倡上门家访。
2、举办新生家长学校,提出学生在家、在校的学习常规要求,使孩子在家长指导下,加快常规养成。
3、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教育活动,了解家乡变化,感受祖国的腾飞。
(二)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1、组织学生开展好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
2、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线,当前,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十分迫切,我们不仅要告诉学生为什么爱国,更要告诉学生怎样做才是爱国,爱国首先要从爱亲人、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做起。
(三)加强队伍建设
1、班主任之间介绍经验,取长补短。
2、学习《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使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表风范。爱生乐教、勤奋工作、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全面关心、爱护学习困难的学生,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四)加强学生的根基品格教育
联系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深化根基教育的研究,帮助孩子们发展出受益一生的品格,使这些美好的品格记在孩子们的心上,让他们明白:感恩、勇敢、忠诚、接纳等这些最美好的品格,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五)加强养成教育
1、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要抓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创我校的德育特色。围绕学生“知识、能力、魄力”的培养目标,实施“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育人工程。
2、把养成教育有机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
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创造美的过程,设想通过各种学科的教学和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受到美的熏陶,发展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3、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如信息角、争章园、作品展示角、荣誉角等,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
三、具体措施:
1、进行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的规范教育,以落实《学生在校一日常规》为切入点,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以落实学生个人量化积分为主线,以德育系列化活动和“班级十最”等评比表彰机制为动力,扎扎实实地搞好德育工作。
教学内容:求平均数 教学目标:
知识: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景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能力:在已有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情感: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已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教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预习展示,发现问题
1、你会做的练习有哪些?
2、在预习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惑?(小组合作交流,议一议解决的策略)
3、你学会了什么?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谈话并出示投影片。
同学们,你见过或玩过套圈的游戏吗?
2、交流条形统计图中信息。
分别交流男生、女生各套中的个数。
3、出示问题并交流。
问:男生套的准一些还是女生套的准一些?
4、教师引导。
如果我们选取一个数据表示男生或女生套圈的整体水平,那么,就容易判断谁套得准了。这个数据是什么呢?那就是分别求出男生女生平均每人套出的个数。板书课题:求平均数
5、设疑,展开交流。
提问:怎样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准的个数?
⑴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可能的方法有两种)
① 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使每个男同学套中的个数变得同样多。
板书:移多补少
② 先求和再求平均数(注意让学生说明求和之后除以4)
板书:先求和再求平均数
⑵让学生自主探索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
6、解疑,探索结果。
问:现在你能比较男生套的准一些还是女生套的准一些吗?为什么?
讨论:为什么要求平均数?平均数表示什么意思?怎样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指导学生完成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练习,使之进一步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告诉大家好吗?
五、预习布置
一、案例描述
《秋天的雨》这篇文章用了多种修辞把秋雨拟人化。教学伊始我就播放秋天美丽的景色, 让学生直接感受秋天的美好, 随风起舞的落叶、令人垂涎欲滴的水果, 还有那淅淅沥沥的秋雨, 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又给全文的教学作了一个很好的情感铺垫。欣赏完之后, 我问:“你欣赏到了什么?你欣赏了景色之后, 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表达呢?”学生非常感兴趣, 用了很多学过的词语:景色宜人、层林尽染、春华秋实、瓜果飘香、金秋时节、叠翠流金。学生说出了许多描绘秋天的精彩词汇, 让人感觉仿佛秋天真的到了。真是“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感受秋天。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他们借助字典以及以前学过的一些记字方法, 互相指正读错的字音, 不一会儿便把整篇文章读通顺了。
接着, 我来个问句式陈词:“孩子们, 秋天的雨美吗?”所有的学生都说太美了。我接着追问:“美在哪里?”学生们的概括能力都很强, 有的说是颜色美, 有的说是气味香, 有的说是秋的信息美。于是, 我顺着学生的思路, 说:“秋天的雨好美, 带着它那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把颜色都送给了谁呢?”有个学生脱口而出:“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我拿出一片画好的银杏叶, 说:“作者真会观察, 大家看, 这片叶子像什么呀?”学生抢着说:“扇子!”十月深圳的天依然有些热, 我下意识地用银杏叶扇了几下。有个孩子注意到了, 高喊:“老师在扇扇子!”在场听课的老师都乐坏了, 我觉得有点窘。不过, 恰巧为我解释“扇”多音字和“炎热”作了很好的铺垫。于是, 我更用力表演。“是呀, 我用这把扇子用力地扇哪扇哪, 才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学生马上说:“老师, 扇是多音字, 扇子是第四声, 扇了扇是动作, 所以是第一声。”我还没有来得及表扬这名学生, 另一个学生接着说:“夏天实在太热了, 所以‘炎热’的‘炎’有两个火呢!银杏叶不用力扇, 又怎么能把炎热扇走呢!”于是我改变由我出示生字的做法, 随机调出了“炎热”和“扇子”这两个词语, 让学生由声音回归到生字。很多老师在课后对我这点评价很高。
二、教学随感
1. 联系上下文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 课文内容丰富多彩, 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 从秋天的到来写起, 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 秋天的丰收景象, 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课文语言优美, 画面、音乐的渲染很容易把学生带进美丽的秋天。但是课文里有许多新词, 如果都放在第一课时学完, 可能要占去大量的时间, 老师精心设计的新课导入, 刚把学生带入秋天的情境中, 就会被这些对学生来说因为陌生而觉得枯燥的文字拉回到现实中来。学生学习的情绪一旦低落, 学习的效率自然会降低。所以, 在词语教学时, 我采用了分课教学的方法, 联系上下文, 把词语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几乎流于无形。如一开始学道:“秋天的雨, 是一把钥匙。”“钥匙”这个词本意是很容易理解的, 但在这里却是一种把秋雨拟人化的写法。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 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 懂得了它深层的意思。如果单独把这个词拿出来, 可能学生只能体会到它的表面意思。
2. 学以致用
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 通过欣赏录像, 拓宽学生的视野, 让他们对秋天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这时学习课文中的写法, 安排了一个说话练习, 学生很自然地就会运用刚才学会的词语。“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让学生在学到的知识与真正的需要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 学以致用, 把知识运用到平时的说话、写作和日常生活中去, 才能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三、案例点评
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从情境入手, 采用动作、实物等手段, 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美丽的秋天里, 把一个个生字、一个个词语变成秋天的种种色彩、种种信息, 满足了孩子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整堂课上, 学生兴趣浓厚, 课堂效率高。
2. 意境识字, 生动有趣
教学案例
张店区山泉小学田祥福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容易掌握,如果只学课本内容学生会很快失去兴趣,因此,要对课本进行整合、拓展、再构。这样不但可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板书设计
Colours :redgreenyellowblueblack
What colour is it?It’s…
三、新知呈现
1、词汇:这一环节利用变色龙为教具以抢答的形式进行操练,学生乐此不疲,课堂气氛愉快活跃。美丽多彩的画面又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在快乐的活动中学会生词。
2、句型 : 这一步紧接上一环节,课件定格在最后一个画面,教师借机问一句“What colour is it?”引出新句型,并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操练,使之渐趋熟练。虽然课文中没有出现这一句型,但学生学会后对以后的学习会大有帮助。
四、操练
本环节把所学知识进行整合,通过师生互动,把两个句型结合成对话形式,为下一步的生生互动作示范。这是又一开放式环节,同学间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对话,为后面的设计大赛作了铺垫。并有意识地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得到实际应用。
这一“画中学”“画中练”的任务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强化,又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个性和能力的舞台,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所长,大显身手,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发展空间智能。
五、巩固
这是对所学知识的反馈,要求学生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任务,在活动中培养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发展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人际交往智能,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英语学习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这一步把知识巩固与音乐智能发展相结合。以唱彩虹歌结尾,与开头相呼应,整个课堂浑然一体。可以这样做: 各颜色单词用不同颜色表示,可把单词组合成一条美丽的彩虹。
活动案例
活动名称:My Classroom
活动目的:正确、灵活运用句型“It’s„”,结合所学的知识表示颜色的英语单词,介绍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室,培养交际会话能力。活动材料:画纸、画笔。
语言技能:Listening、speaking and reading
语言知识:与颜色有关的词汇与句型
提示词语及句型:
1、必备句型
What colour is it?/It’s…
2、扩展词汇与句型
blackbrownwhitefloorwallbeddeskdoor
Colour the…redblue…I like…very much.操作过程:
1、教师提前准备画纸(一样大小)若干张(做活动时每人一张),学生各自准备好画笔
2、出示景色画面,操练各颜色单词,要求学生做到: ① 看见颜色能正确说出单词; ② 给出单词也能说出颜色,只要求学生认读,不要求拼写。
3、师生对话:
T:What colour is it?Ss:It’s…
要求学生能运用这2个句型进行对话。
4、将铅画纸发给学生,人手一张,学生自由设计自己的教室。教师向学生提供下列单词:地板floor、墙wall、门door、床bed、写字台desk,学生可选择使用,其他细节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发挥。着色时要一边填一边念颜色单词,如填红色时,嘴里念念有词red, red, It’s red.5、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介绍自己的教室,先由作品本人作介绍,如你指着地板说:The floor is yellow and black.I like yellow very much.再进行互相提问:What’s this?What colour is it?It’s„Is it„Yes.No.根据作者的设计,结合回答、介绍,评出小组最佳设计师。
6、教师实物投影各小组最佳设计师设计的作品,并由他们向全班同学介绍各自的教室,其他人可提出问题考考他,最后评出班级最佳设
计师。
7、课后,教师把学生的作品汇编成册,加上制作精美的封面,取名为“My Classroom挂在教室里,既美化了教室,又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活动评述:
寿县迎河中学 杨虎
一、学生的情况姓名: 刘军 性别: 男 年龄: 16岁 班级 高一(1)班
二、问题及行为表现概述
1、行为方面 :对老师、家长不尊重;课堂上爱聊天;经常没做好值日工作;经不起他人的批评;爱欺负弱小,当老大;集体荣誉感不强
2、学习缺乏主动性。经常不能完成作业,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
3、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
4、自束能力较差。经常借故逃学,有依赖和惰性心理,聪明但不爱多动脑。
三、个案生活背景
1、家庭经济较为宽裕,又是独生子女,平时零花钱不缺。
2、父.母文化水平不高,父亲工作较忙少有时间在家,母亲工作之余爱打牌。
3、从小体质不好,常生病,因而家里人都迁就他。
4、在家里从不用帮忙做家务。
5、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完不成,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又借故不上学,致使基础打得不牢,学习成绩差,产生逆反心理,对学习厌烦。
四、个案分析
1、鉴于其父母对他的溺爱骄纵,缺乏一种必要的约束力,凡事随心所欲,使他生活在很松弛的生活状态中,这样容易使其养成懒散
无纪律性,做事随心所欲,不计后果。
2、在班级里,由于学习成绩一般,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肯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在辅导孩子学习上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成绩急速下降后产生厌学情绪,以致害怕上学
3、父亲性格也较暴躁,工作较为繁忙,少有时间耐心管教,常以“拳头”教育,孩子也耳濡目染;母亲对孩子过于疼爱、过度迁就,频繁打牌少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这便成了孩子不尊重她的导火线;被试对象将娇纵性格带来学校,难以接受校规、班规的约束,无法理智接受同学及老师的批评;零花钱多的缘故又使其周围总有“追随者”,进一步膨胀了他“当老大”的念头;同时在家里接受父亲教训后,也将此种做法、情绪施加在同学身上;暴躁的性格加上叛逆期,常使他与老师起冲突;沉迷网络,也使得成绩下降、失去学习兴趣。
五、个案辅导策略
1、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接手该生时,我就先从多种渠道(学生档案,以前的班主任,同学,家长)全面了解他的情况(家庭情况、兴趣爱好、优缺点、身体状况等),努力寻求突破口,便于有的放矢。
2、由于该生的情况较为复杂,在学期伊始,我不以“教师”的权威来使他信服,而是先取得他的好感、信任。找机会趁和他一起去搬桌椅、领课本、作业,先赢得他的认同。
3、采用“情感投资”、“沟通”、“寻找感觉”等方法来打开他的内心,让他明白父母及老师的用心良苦,向他灌输“爱之深,责之切”的道理,这样他在被批评、责骂时也就不易反抗了。
4、借助榜样的力量,为了不让他对学习完全丧失信心、兴趣,安排他坐在尖子生的附近,并交代他们要主动帮助他。时间一长,他对于同学善意的帮助也就不再拒绝,慢慢地融入集体、学习。
5、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从他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处理特定事情,适时地对他宽容。面对老师的理解,他也就越不好意思再去故意犯错误。
6、“呵护那一点点光”,抓住生活、学习中的细节,捕捉他身上的闪光点(周记偶尔写得也很不错、历史、政治学科学得不错、集体劳动时也参与其中、集体比赛也能主动照老师要求做好等),针对他的这些闪光点,在适当的场合以各种不同方式来表扬他(点名表扬、不点名表扬、周记表扬、课间似无意地表扬)。得到老师的肯定后,他也进一步相信自己其实是可以做得更好、更优秀的。
7、尽力取得家长的配合、支持,采用“沟通”、“融洽”法与家长共同商量寻求最佳的教育方法,希望家长尽量用说服教育的方式来教育他,少用暴力。家长教育方式的转变也能让他感受到大家为他的付出。
8、增强责任感,由于他是本校初中部学生升到高级的,对学校情况比同学们都熟悉,让他协助班长处理班级事务,增强他的班级荣誉感。
9、“先礼后兵”,在完全能够把握他后,在他违反班规、成绩下降时,也以严格的态度来教育他,及时指出他的缺点及不足。
10、对于他的厌学,采取文火慢工的方法,从基础着手,采用帮学帮练,多鼓励,多表扬,使他对学习产生乐趣。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
六、教育效果
经过近一年的了解及教育,到学期结束的时候,杜义同学有了一定的进步,身体强壮,学习成绩大有起色,学习态度有大的改善,但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他对教师尊重,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任性、固执得以缓解,办事能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减弱,他现在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对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他会成为坚强、有知识的身心健康的人才。
七、德育心得: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疗治效果。
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
2、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3、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青少年有点儿孩子气是正常的,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一、整体设计目标, 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特殊性
朱老师做到了既考虑学生的“可能起点”, 又考虑学生的“现实起点”。而且在实施过程中, 朱老师做到了关注学习的渐进性——先呈现学生最熟悉的同学和老师的信息, 让学生玩一玩Magic eyes的游戏, 吸引学生的眼, 抓住学生的心, 以最快的速度沉浸到学习中;接着进入词汇、句型的学习;再以完整、典型的阅读教学形式让学生整体感知内容;最后对情感提升作深入的剖析。
二、强调学习过程, 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课例1:
1.Pre-reading
(1) Game:Magic eyes.Ask the Ss:Who’s this?
(2) T:Show Miss Zhu’s family photo, teach the new words and sentences:me, father, mother and This is me.This is my…
(3) Ask the Ss to introduce their father and mother.
(4) Show the photos, ask the Ss:How do you like my family?
2.While-reading
(1) 引出麦克, 预测故事。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Mike’s family?
(2) 呈现故事, 验证预测。
Task 1:Watch and think
How do you like Mike’s family?
Task 2:Read and circle:Who are Mike’s family members?
通过几个小问题, 引导学生了解Mike的家庭成员, 学习单词“brother”“sister”。
a.How many family members are there in Mike’s family?
b.Who are they?
c.What does“brother”/“sister”mean?How do you know?
Task 3:Read and match, then try to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family members.
3.Post-reading
(1) Show a short video, and ask:What is my family?
(2) Read the rhyme together.
以上呈现的是story time的阅读教学板块。
反思:
朱老师呈现了四个流畅的环节:1.接触文本前的自主预测。“你想知道关于Mike一家人的哪些信息?”开放的问题激活了孩子的思维。2.初读文本。通过圈一圈、答一答的方式解决师生交流产生的有价值的问题, 并在这个过程实施中引入新词汇brother和sister的教学。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授学生阅读策略。通过讨论理解brother和sister的意义, 让学生学会根据图片猜测词意的能力;通过让学生连一连线, 让学生建构了图片与文字对应的能力。4.对文本进行整体的朗读, 让学生感知什么叫语段, 在学生的脑海中建构小语篇的意识。在阅读后, 朱老师设计了演一演:怎样来介绍Mike一家人的活动和说一说自己家人的信息, 对整个阅读教学进行了练习和反馈。通过三大步骤、四个精心设计的板块, 很好地推进了教学的开展。
课例2:
Read and imitate:
1.认真听课文录音, 自主标出重读单词。
2.再次听课文录音, 师生共同讨论需要重读的单词。
3.跟录音朗读模仿, 看看谁模仿的最像。
4.齐读课文, 用最优美的语音语调朗读。
反思: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 “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能否用一口流利、优美、纯正的英语进行表达, 最重要的因素取决于教师的指导。这样一篇看似简单的小语段朗读, 不牵涉太多的朗读技巧, 但是朱老师费尽心思设计了循序渐进的几个层次逐一展开。第一层:让学生整体聆听语段的朗读, 自主标出重读的词汇。第二层:逐句播放录音, 师生共同讨论需要重读的词汇。这一层次看似简单, 实则是对学生前面自主思考的检查验证, 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形成朗读的共识。第三层:学生集体跟录音朗读, 这个层次是为了让学生对语音语调有准确的模仿, 进而能够精确地把握。第四层:学生独立朗读, 则是对自我学习的再次检验。在三年级的课堂上, 朱老师舍得花时间、愿意动脑子, 为学生“读”的能力发展铺就了一条平稳、宽广的道路。
三、丰富课程资源, 提升学习情感, 拓展英语学习的渠道
泰州市苏陈实验小学 姚彪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乐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为实现《标准》所提出的各项目标,作为科学课教师,我在科学教学中就十分重视通过自主、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参与和经历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训练和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有的教师还把科学探究机械化地理解为一种流程了,认为探究必须要按照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做计划、设计实验、交流、验证假设这些步骤来进行,教学太死板,不灵活。《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在热热闹闹的活动结束以后,头脑依然是一片空白,他们在知识和能力上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这是为什么呢?“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实践科学新课程以来,常常对这句话有特别的感触。就比如我近期执教的《纸》一课,它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课,在经历了前面单元的各个活动的实践体验后,学生对于怎样运用自己的各种感官、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去研究自己所观察的对象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怎样去拓展、延伸学生的观察视野,挖掘出更多可观察的内容,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实现科学素养的不断积累和提高,是我在教学设计时所不断思索和深思的!
一、导入:在渗透中发散
科学课是以一个个观察活动为主的,在呼唤主体化教育的今天,课堂成了学生建构自己个性化能力和知识的舞台,“放松束缚,顺其天性”的人才培养观念让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了知识的引路人。这时怎样做好一堂课的导入,让我们的学生以最积极的状态投入到一次次的探究活动中,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能够实现它最大的价值,是我所反复思考和探索的。
教学片断1:
师:小朋友还能回想起以前我们观察土壤时研究过哪些东西吗? 生:捏土壤。生:烧土壤。
师:能说得清楚一点吗? 生:土壤颗粒的不同大小。
生:土壤里有活的昆虫和其他小的有机物,土壤有腐烂的动植物的尸体。
生:土壤中间有各种东西——有些有光泽、有些比较昏暗、有的有明显的颜色 „„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可以研究那么多的东西,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补发几个大奖,第一个是大鼻子奖(展示一只卡通大鼻子),给A小朋友,因为他在观察时告诉老师,他闻到了土壤在烧烤时发出了臭味!还有这只大眼睛(展示卡通眼睛)给谁呢?给B小朋友,她发现黑色的土壤,在水里泡的时候,放进一个小块,小块到最后就没有了,并产生一个一个小泡泡。!(分发给小朋友)
师:老师这里还有好多奖品(展示耳朵、鼻子、手等),给谁呢? 在学生纷纷举起手时„„
师:老师今天带来奖品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难题(展示一张白纸),一张普通的白纸,除了它是白的,你们还能观察到些什么呢?
在学生叽叽喳喳时,分发白纸,开始观察 在这个导入中,我一方面在回忆观察土壤时,把观察的内容空间进行了一种开阔化的渗透,发散学生的思维,一方面又以一种激励手段引起学生观察欲望,隐性地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一句话说:学生越没有意识到他在学习,那么他的学习效果就越好。在这里,我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尝试培养学生一种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从教学过程与结果来说,我没有复习怎样去观察,但是在5分钟的观察后,全班小朋友一起讲出了一张白纸十几多个个特点,让我惊喜!
二、教学过程:在开放中前进。
“在科学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索自然的奥秘,树立开放教学观,”、“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课堂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为了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按照自己的想法、目的“自由”地去设计探究活动的方案,使学生有目的地去探索,真正成为探索的主人。
例如在这节课的重要活动“比较纸的不同点”教学环节上,我作了以下的几点尝试: 1.开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教学片断2:
生:我觉得重量也是不同的。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我看的。
生:我用手掂掂看。师:非常好,但是当两张纸的差别很小时,你还能看,还能掂吗?(展示两张相近的纸)„„
师:谁有好方法?
生:是不是可以称称看?
师:是吗?你能不能来试试?(出示一架天平,放在实物展示台下)
学生尝试(结果纸太轻了,结果不明显)
师:这个方法是不是错的?谁能想出改进的方法?
生:找一架再精确一点的秤。
师:行,但老师的秤已经很精确了,可还是称不出来,你能想办法吗? 生:可以用多一点纸。
师:怎么多?你能来试一试吗?(提供两大叠纸)
学生上来后,分别把全部的纸都放了上去,天平倾斜了。师:这就说明这一边的纸要重吗? 生:不是的!(有几个学生在下面激动在喊道)师:怎么不是的
生:说不定那一堆的纸要多,那也不能比的。师:非常好,那么让你来做的话,你会怎么办呢? 生:我会数一数,两堆一样多!„„
接下来在学生提到吸水性不同时,我作了简单演示;在学生提到声音不同时,我用录音机扩大了它的效果,并引导了甩纸时的力度对比,还用1分钟时间让同桌之间互相摇一摇、听一听等等。结果这堂课到后来学生的情绪越来越高涨,思路也越来越开阔,提到的不同点比如:透明度不同、光滑度不同、软硬程度不同等等,远远超过了我的预设。更让我惊讶的是,我想把比较纸的厚薄作为课后的扩展题,结果在学生的相互启发和修正的你一言我一句中,不到两分钟就得出了完全准确的方法!
“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教给学生绝对的方法,不如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路上磕磕碰碰,体验知识获取过程的艰辛与快乐。科学知识获得的途径是广泛的,在科学课堂中,让我们开放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思路,一起去体验新课程带来的惊喜吧!
2.开放的学习空间。
在科学课中,小组合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上《纸》这一课时,我很想在纸的观察这一点上有所探索。针对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我把小组合作的重点放在了观察后的交流上,想让学生通过组内的交流来提高自身的认识。
但其中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没有决定,那就是课桌椅的排放,要不要排成四人小组的形式呢?坐的空间开放了,对学生的学习到底有没有真正价值呢?开始时,我对于这种排放有一种无所谓的心态,因为要交流时我可以让前排的学生往后转,不活动时,学生怎么坐只是个形式的问题,何必去强求呢?
同一堂课我上了三次,也让我对小组合作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因为明明同样的内容,结果排成四人小组的班能的学习效果却明显好于其它班,这只是偶然吗?在我仔细观察、反思后,我发现不是的。我开始把小组合作的概念理解成单纯地小组同学间的交流,试问只有每个学生都知道他们在交流,才是真正的交流吗?一般每一次小组合作前,我都习惯性地讲类似“下面我们在小组交流一下”,这样每个学生都知道在这节课中他们用了合作的方法,但是,有效吗?后来,在这堂课观察一张白纸的活动中,我为每一位学生准备了一张白纸,但只为每一小组提供了一份可供选择的工具。虽然我没有要求学生在组内交流他们的观察方法、结果,但在这一活动的过程中,比如有个学生在无意中讲了他的发现:“我的纸有点透明的!”一下子就把纸的透明度这一信息渗透给了每一个坐在旁边的同学,这比让学生小组交流一下,去学习一下别人的观察方法要有意义地多!
“只有有效的小组学习才是真正的小组合作”,在开放的空间里,表面上好像小组同学间间会叽叽喳喳,在纪律上有一定的问题,但这里面却隐含了真正的、有效的合作理念!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被激活了,学习科学的兴趣又上了一个台阶,同时也为学生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工作、研究,乃至创造发明等打好不可缺少的素养基础。
通过实践发现:
1.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学生科学探究的广阔时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提倡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采用了问题——观察(探究)——汇报交流的形式开展科学探究,学生自主观察、发现、交流,成为学习的主体。但是深究,我们会发现其中深层的一些差异。一般教师在学生观察纸的厚与薄后,马上进行汇报;观察了纸的吸水性后再汇报;对照判断后又汇报。这样整个探究活动被肢解成许多细小的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了一次次汇报,伴随着一次次的汇报,学生的活动是停顿、停顿、再停顿。其根本还是教师在指挥学生,学生随着教师转,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甚至虚假的主体性。而案例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观察分组的材料五分钟;相互交流观察情况八分钟;设计实验研究水的吸水性和抗拉力十八分钟。这样,变小活动为大活动,变孤立的活动为推进的活动。学生在二十一分钟的时间里进行了连续的观察,观察结束后的全班交流,是同学们收集了丰富事实的交流;这样的交流,是能引发思维火花的交流,它真正体现了学习的主体,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平时的科学教学中,我们也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自主的空间,变小活动为大活动,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发展。
2.在教学策略上,发挥结构材料的引导作用,推进学生探究。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很差。当我们把大块时间交给学生后,如何才能保持孩子探究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始终集中在科学探究上呢?
“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有结构材料的有序发放,是学生在逐渐复杂的问题中思维活动步步深入,步步推进,继而给人一种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动力,促使学生进一步发现。在观察纸的实施中,学生观察时,教师没有用语言进行指导,只是在观察学生的行为,根据学生的反应,适时发放材料。活动刚开始时,教师只提供了一些必备的纸张。学生初步观察后,再提供天平和两大叠纸,学生很自然地运用材料大胆猜测、实验。观察过程中,教师没有讲解,而是通过提供材料,化有声的探究指导为无声,却是无声胜有声。教师在活动中不断提供新材料,制造新的兴奋点,学生很自然地随着老师提供的材料,在材料的引导下,逐步开展探究,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探究兴趣。这就发挥了结构材料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持续的探究,在探究中推进。
3.在教学目标上,实现探究活动中外显活动与内隐活动的统一,促进学生科学概念的建立,推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
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活动是外显活动与内隐活动的统一,是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统一,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操作活动,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就是学生思维的发展或推进。要达成这一目的,不仅要“提倡探究式的科学学习方式”,而且“在科学学习中要关注科学概念的建立。”
教师变小活动为大活动,学生的活动是有结构的,连续的,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也是连续推进的。特别是在观察纸的不同活动中,教师通过有结构材料引导学生,在不间断的观察过程中自觉主动地思考,学生作出了基于事实的解释。在这一自主探究过程中,学生对纸的认识,是经过思考内化的。这样做,不仅加深了对科学概念的本质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包括科学思维在内的科学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在我眼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作为班主任,我们有责任让他们都绚丽的绽放,特别是那些“带刺的花蕾”我们更应多一些关爱和呵护。当了十几年的班主任,遇到过很多的“小刺头”,在他们身上,发生过许多令我辛酸也令我感动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给了我永远的鞭策和启迪。
常言道“棍棒出孝子,严师出高徒”,我心想:我面对学生必须严厉点,这样才能镇住他们。于是就想用严厉的面孔、严厉的批评、严厉的惩罚来使学生折服。当时班里有一个出了名的“捣蛋大王”叫张帅,他学习成绩差,经常没事找事欺负同学,搞恶作剧,全班同学都惧怕他。一次,他又打了班里的同学,我不由分说将他揪到办公室,火冒三丈的我对他一顿狠狠地训斥。谁知他居然骂骂咧咧地冲出了办公室。当时我被气哭了,感到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和耻辱。
这件事之后,我对他冷若冰霜。而他上课再也不听我讲课,经常变着花样给我捣乱,导致我在上课时总是发脾气,而对于我的大发雷霆,他根本就无动于衷,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他每天都给我繁忙的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带来更多更大的麻烦。当时,我对这个孩子既恨之入骨,又无计可施。
可后来的故事却改变了他,更醒悟了我。那次,我打开抽屉拿作业本,发现抽屉里有一张字条,上面写道:“老师,你一定非常非常地讨厌我、恨我吧,但我不讨厌你,因为我知道你恨我这块铁不能成钢,可我讨厌你对我毫不留情的训斥。”。课下,我把这张字条读了很多很多遍,内心深处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更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一张字条惊醒了总想给学生“下马威”的我,该是我好好反省的时候了。我决定找他好好的谈一谈。
那天晚上放学,我和这个我一直讨厌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和颜悦色的谈话,这是我第一次非常亲切的和他说话。在谈话中,我首先向他道歉,不该用粗暴的话语伤害他。对着我改变的新面孔,他有些不自在,又好像有点受宠若惊,一改往日那副蛮横的样子,向我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说自己捣乱、欺负同学都是故意的,原因就是对我不满,想对我报复。他很真诚地表示以后不会这样了。还十分诚恳地对我说:“老师,我喜欢今天的你,相信我也会喜欢以后的你。”最后还问到:“老师,我给你惹了那么多麻烦,你还会喜欢我吗?”我当时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
【三年级班主任德育教育案例】推荐阅读:
高中三年级班主任教育工作总结06-03
二年级班主任工作案例10-07
三年级上册班主任总结07-01
三年级学生班主任评语07-06
小学三年级班主任评语12-23
三年级班主任工作交流09-11
高中三年级毕业班主任评语09-17
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年度总结10-10
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工作月总结07-07
小学上学年三年级班主任评语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