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精神学习(精选10篇)
——访团旧址渔阳里
今天参观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这次的参观对我的触动比较大,因为通过这些人物事迹,我重新学习了红色精神。伴随着淅沥沥的小雨,走在石库门之中,学习红色精神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渔阳里团中央旧址纪念馆向我们展示了五四运动以来的33位青年英模人物和群体如张海迪、雷锋、杨利伟、邱少云、董存瑞、罗盛教、黄继光、中国女排等的感人事迹,昭示了各个时期青年英模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张海迪的床的模型,其中张海迪利用镜面反射的原理,把书放在床上,透过镜子的反射,在床上看书。这样的自强不息的精神鼓舞了我,虽然我们会遇到很多的挫折,但是我们应该向张海迪学习,要有乐观向上的心态去克服这些困难。我觉得红色精神中不仅包括了自强不息、奋发向上,还有乐于奉献。看到雷锋的事迹,并不陌生了,但是看到他日记中的只字片语,还是佩服他乐于奉献,做好一个螺丝钉的精神。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融大屏幕投影、动态布景、幻影成像于一体的多媒体情景剧,原以为参观团旧址比较枯燥,但是通过这个多媒体情景剧,我更直观的了解青年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的情景,看的时候也比较有趣。
“刘志丹 (唻) 是清官, 他带队伍上了横山, 一心要共产。”
这首民歌唱的是刘志丹在陕甘边桥山一带的南梁革命根据地闹革命的故事, 歌词中的“横山”, 就是横亘在陕甘两省边界的子午岭桥山山脉, 当时的老百姓把桥山叫“横山”。早在1930年秋天, 刘志丹就来到南梁, 深入考察这里的经济、政治及群众生活状况。在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之后, 刘志丹坚定了在南梁一带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决心。1932年12月, 红军陕甘宁游击队奉命转战至子午岭山区陕甘两省接壤的宜君县转角镇, 在这里正式改编为红二十六军第二团, 全军共二百余人, 杜衡自任军政委兼团政委, 王世泰任团长。此后, 陕甘边的党组织和红军在陕甘边桥山南麓的照金开展创建苏区斗争。
1934年11月1日~7日, 陕甘边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南梁召开, 宣告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 习仲勋被选为政府主席。此后根据地各县区都相继建立了红色政权。广大贫苦农民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 打土豪、分田地、分牛羊, 实行土地革命, 发展农业经济, 支援前线作战, 有力地促进了武装斗争的顺利进行, 使南梁革命根据地进一步得到巩固, 成为武装斗争的坚强堡垒。
苏区地方政府成立后, 紧接着就是“扩红”。1934年冬至1935年春, 南梁根据地和陕甘边苏区开展的轰轰烈烈的“扩红”运动, 使红四十二师扩充到2000余人, 各县游击队扩大到3000余人, 赤卫军增加到5000余人。陕北省苏维埃政府成立后, 谢子长在白庙岔主持将陕北红军各独立团整编为红二十七军八十四师, 杨琪任师长, 张达志任政委, 随后组建了吴堡和神府独立团。谢子长将军终于实现了在陕北建立正规红军武装的夙愿。
陕甘边、陕北苏区政府的成立和两地革命力量的不断壮大令国民党统治者寝食不安。特别是两地联合开展的第一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使敌人极为震惊。1935年1月, 蒋介石调集陕、甘、宁、豫、晋、绥6省7个师计5万多兵力, 准备对陕甘边和陕北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围剿, 企图将新生的革命政权扼杀在摇篮中。2月5日, 陕北特委和陕甘边特委在赤源县 (今子长县) 的周家崄召开联席会议, 正式成立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工农红军西北军事委员会, 统一领导两块根据地和两区的革命武装。会议确定了反围剿的战略方针, 成立了由刘志丹任总指挥, 高岗任政委的前敌总指挥部。
根据《中国工农红军西北军事委员会粉碎敌人二次围剿动员令》, 为集中红军主力到陕北与敌作战, 1935年4月13日, 习仲勋率领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撤离南梁地区转移到陕北甘泉县的下寺湾开展工作。面对强敌的残酷围剿, 根据地人民与游击队密切配合, 把粮食、灶具埋掉, 将牛羊赶入山中, 神出鬼没地袭扰牵制敌人, 针锋相对地与敌周旋, 配合反围剿斗争。以刘志丹为首的前敌总指挥部带领红军主力, 充分利用国民党杂牌军之间的派系矛盾与敌斗智斗勇。经过5个多月的浴血奋战, 先后消灭了井岳秀的一部和高桂滋的两个团等正规军5000余人, 消灭民团地主武装3000余人, 缴获各类枪支8000余支, 相继解放了安定、延长、延川、安塞、靖边、保安等6座县城, 在甘泉、富县等20多个县开辟了游击区或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 发展红军4000多人, 实现了陕甘边和陕北两块根据地的统一。根据地面积达6万平方公里, 成为土地革命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红色区域。同年7月, 红军胜利收复南梁, 第二次反围剿斗争取得全面胜利。12月底, 刘志丹、吴岱峰带领红二团和庆阳游击队、陕甘游击队五六支队, 向陕北挺进, 沿途消灭了安塞县隆安、平桥等民团。
1935年春, 红四十二师骑兵团配合延安、安塞等游击队和宜川、甘泉的“抗捐军”, 扫除民团据点, 形成了一大片敌人统治薄弱的游击区域。为了扩大苏区, 解决给养困难, 刘志丹、习仲勋派马文瑞率领武装工作队, 深入该地区, 建立党团组织, 发动群众, 开辟了陕甘边东区根据地, 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 成立了东地区革命委员会, 马文瑞当选主席。又先后成立红宜、赤川两县临时革命政权, 在北起延长, 南达韩城, 东抵黄河, 西接南梁中心根据地的方圆百余公里范围建立了各级苏维埃政权, 把陕甘边根据地扩大了四千多平方公里。
陕甘边南梁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和发展, 是陕甘边党和红军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陕甘边革命斗争的一次成功实践, 它带来了西北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发展, 为各路红军会师大西北和党中央把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有效地解决了苏区和部队给养困难, 也扩大了战略回旋余地, 使红军出征有了更强有力的后方依托, 客观上起到了连通陕甘边、陕北两块苏区的前奏。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南梁革命纪念馆1986年经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 在华池县南梁乡荔园堡修建, 1987年11月7日正式落成。纪念馆由门楼、牌坊、革命烈士纪念碑、浮雕、清音楼、政府旧址、展馆等部分组成。胡耀邦、陈云、习仲勋以及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工作过的老同志亲笔题词。1994年12月被中共甘肃省委确定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0年5月被甘肃省国防教育委员会确定为全省国防教育基地, 2001年6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04年被列入全国首批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009年被列入全国国防教育基地。2009年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多年来,我们区老促会遵循“传承红色精神,建设崭新老区”的宗旨,经常深入老区,认真倾听老区人民的呼声,及时捕捉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人和事,及时汇报,及时报道,并写出了一些比较有广度、有新意、有质量的文章。近年来,我们先后在《源流》等老区刊物中被采用的有《梅县金柚奏响了老区人民致富乐章》、《金柚时节说三乡》、《梅县—闽粤赣中心县委所在地》、《昔日游击根据地,今朝旅游最美古村落》、《农旅结合、搭起老区农民改富新平台》、《梅县区投入13.5亿元建粤东医院》、《抗日战争中的雁洋人民》、《竹枝词、五赞<源流>杂志》等多篇文章,以及叶剑英纪念园、雁鸣湖、灵光寺、黄泥坑指挥中心,九龙嶂烈士纪念亭等多幅红色旅游、自然风光的照片,为宣传老区、服务老区、传承红色精神、促进老区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为让红色精神不断深入老区民心,促进老区建设的快速发展,我会也十分重视《源流》的订阅发行工作。从2008年起,连续8年荣获全国、广东省老区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仲夏的八月随中环集团组织部赴延安学习,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神奇的窑洞,黄土高坡,还有高亢的信天游这就是概念中的延安,我们心中久仰的圣地。当到了延安完全看不到想象之中黄土高坡的荒芜景象,取而代之的满山的绿色,郁郁葱葱,处处都布满着生气和盼望。延安曾为全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过卓越贡献,老区人民也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做过巨大牺牲。老区的面貌变美了,延安市内也高楼林立,布满了现代化的气息,老区人民的生活改善了。
我们来到了______当年插队的山村梁家河,先后参观了知青故居、村史馆等。梁家河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___自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在这里度过了他永生难忘的七年知青岁月。村民为我们讲解并描述:曾经苦难不堪的梁家河,土地贫瘠、交通堵塞,进展落后。___来到梁家河后,经过“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的历练,带领着梁家河村民打深水井、挖沼气、打坝修田,担当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后,先后又办起了铁业社、代销社、缝纫社。用自己的行动让村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成为现实,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他始终___学习、始终心系群众、始终坚持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家国情怀。如今的梁家河,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家家户户过上了好日子。正如___所说:“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改变,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___进展进步的一个缩影。
走进4000余平方米的延安革命纪念馆,模型、油画、雕塑及场景复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革命纪念馆里那一件件简朴的甚至有些简陋的宝贵历史遗物,一张张黑白的甚至有些残缺的照片,一副副泛黄的甚至有些模糊的文字,仿佛无声的历史,向我们倾诉着它们曾经受过的峥嵘岁月,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革命走向宏大成功的历史里程。中国革命之所以能走向成功,正是全国人民在宏大领袖毛___的带领下,不畏艰险、不怕困难,一步一步将革命进行究竟的结果。我们依稀还能感觉到那个时期水乳交融的党群关系。这里是抗日救国的革命依据地,更是革命先辈在艰苦的条件下制造奇迹的地方。通过参观,我们不难看到,当年的___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和血肉之情是不争的事实,“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闭馆之前我们冲冲赶到枣园,枣园同时也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当年的中南海。放眼望去,环境不错,窑洞很俭朴,设施也很简陋,门前的石桌和石凳给人一种休闲氛围,就是在这里,在这种环境中,我们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为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及解放的中枢和心脏,为新中国的建立供给了不尽的能量和血液。中共___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连续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斗的最终成功,并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___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___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预备。更有幸的倾听了优秀___科学普及名家郝凤年教授的精彩演讲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十三年。十三载春秋南瓜汤、小米饭使一代天之骄子挥斥方酋,使一个个民族精英驰骋疆场。延安承载着民族精神的魂魄,培育了中国革命。用他的一般成就了这一方不一般的圣地。延安是民族精神的浓缩和分散,是近代中华民族腾飞的伊始,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十三年历程的讲解,使我们震撼,使我们感慨。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灵魂,民族的根源,在延安这堂党课上让我们真真实切体验到了我们民族的精髓所在。
曲洋初中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曲洋初中将以此为契机,举办“领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活动,以庆祝建党90周年,深情回顾党的奋斗史,热情讴歌党的光辉业绩,进一步增强全校师生的理想信念,激发他们的历史责任感,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以“立德树人,实现理想信念教育”为主旨,以“领悟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为目标,通过生动活泼的传播方式,积极探索能够承载更多思想信息并能有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去的新型德育范式,更好的将传统精华内化于青少年的心智,外化为青少年的行为,促进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领导小组 组
长:廖峰林 副组长:王贵龙 刘德财
成员:曾金石 张剑 肖毅 杨泽斌 谭爱民 周国霖 何太阳 葛微波及全校语文老师班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何太阳具体负责
三、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将热爱祖国的坚定理想追求培植于心。
2.广泛挖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弘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3.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珍爱生命,乐观向上、健康快乐的生活态度。
4.探索适合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的中小学生道德教育新途径。
四、活动内容和形式 1.营红色氛围
利用宣传栏张贴英雄烈士的头像和事迹介绍,班主任任课老师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成知“红色”晓“红色”讲“红色”的氛围。
2.观革命影片
了解近代中华民族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各班利用班会课或晚自习在多媒体教室观看爱国主义革命教育为主题的红色影片,语文老师布置观后感的写作,让红色文化内化于学生心灵深处。
3.唱红色歌曲
要求每生学唱(2-3)首革命歌曲,学校利用音乐课教唱红色歌曲;课前五分钟大力开展红色歌曲传唱活动。通过红歌演唱,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时代旋律,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展示师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精神风貌。4.讲“红色”故事
各班利用课外时间阅读红色经典书籍,语文老师组织好,有计划地开展讲革命故事活动,从而感受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
5.选“红色班级·红色青少年”
通过抢做“红色班级”、争做“红色青少年”的评选活动,表彰先进、树立榜样。让学生感悟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曲洋初中
我曾读过李星华的《十六年前的回忆》,也曾读过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们的字里行问,留露出的不仅是爱国,更是那种不屈不挠的忠诚。翻开《十六年前的回忆》细细咀嚼,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在眼前展开、显现,我仿佛回到那个久远的年代,切身的感受着李大钊内心的呐感,在家国之间,他是多么想活着陪伴孩子们啊,但他更想让祖国的所有孩子、人民过上幸福和平的生活。他也知道,只有祖国和平了,只有革命成功了,孩子们才能真正幸福快乐,他不能为了一时的安乐而选择逃避,他愿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所有人的平安,我想,这大概就是革命精神吧。大爱中带着小爱,这一份又一份坚持,是他们信念的支撑,他们是值得令人信仰的,令人崇敬的,令人热爱的。
一项项酷刑,痛苦扎根在心中,可又被随即而来的光驱散,李大钊高大的身驱如同钢铁铸成的巨人般从未屈服,他的眼中,是坚毅的火光,从未消退。咬牙撑着,不透露出任何有用的信息,我的眼泪浸湿了眼眶,将睫毛打湿,紧紧地贴着皮肤,传来阵阵酥麻,如小刀刺痛了我。回过神来,双手抚摸着泛黄的书面,如摸在古老的历史上。看着窗下灯火阑珊的城市,灯火璀璨,很美,但我却恍了神,似看到了李大钊面对死亡也依然平静无波的双眸,透过万千时光,我仿若与他遥遥相视,他在我的记忆长河中是那么鲜明,那么的耀眼,如光一般闪烁在我的心间,那是我褪色凌乱的黑白记忆中唯一一抹亮色,是那么鲜艳夺日,红色迅速而剧烈地在我的记忆中渲染开来。原本模糊的革命形象渐渐与李大钊的身影相融合。渐渐地,李大钊的身影模糊了,拨开迷雾,露出了每一位革命者的笑容与坚毅双眸,令人敬崇。
一、坚定信念, 永跟党走
红色歌谣是右江军民开展革命斗争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1926年8月, 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共恩奉特别支部, 右江地区的革命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右江地区到处传唱着表达坚定信念、永跟党走的红色歌谣, 在壮族歌谣《不做革命活不成》中唱道:“当年做马穷苦人, 要想翻身就革命;有共产党来领导, 冲破牢笼见光明。挨打挨骂半生死, 不做革命活不成;当年做马穷苦人, 要想翻身就革命。同样是从娘胎生, 为何忍受人欺凌;有共产党来领导, 冲破牢笼见光明。”[1]104瑶族歌曲《救星共产党》中也唱道:“救星共产党, 是高山的红太阳, 救咱山里人, 翻身得解放。救星共产党, 是瑶家的亲爹娘, 永远跟着你, 瑶山得兴旺。”[1]8这些歌谣把中国共产党看做是穷苦人翻身做主人、“冲破牢笼见光明”的引路人、“救星”、“红太阳”, 表达了右江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信任。
右江各族群众编唱了各式歌谣赞扬邓小平、韦拔群等百色起义的领导人, 把他们比作“大金龙”和“北斗星”。在《邓斌就是大金龙》中唱道:“找龙脉葬祖坟, 葬了百年还是穷。自从来了红七军, 再不信鬼不信神。如今邓斌办共耕, 他是穷人大金龙。”[1]9在《东兰有个韦拔群》中唱道:“天上有颗北斗星, 东兰有个韦拔群。北帝岩里办农所, 魁星楼下立农军。北斗星星照大地, 拔群哥哥为人民。”[1]11歌谣表明了右江民众思想政治上由“找龙脉”、“信鬼”、“信神”到信仰共产党的巨大转变, 道出了真心实意拥护共产党的政治立场。
践行革命, 永跟党走是红色歌谣中最豪迈的语言。壮族妇女韦达英积极支持丈夫当红军, 在《莫到半路转回来》歌谣中表达了支持丈夫“革命到底”的信心和决心:“哥当红军妹送鞋, ‘革命到底’绣下来;要像秤砣落下海, 莫到半路转回来。爬山过岭鞋会烂, 妹话还要记心怀;哥当红军妹送鞋, ‘革命到底’绣下来。动摇缴枪不应该, 当了叛徒妹离开;要像秤砣落下海, 莫到半路转回来。”[1]142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和态度在右江革命根据地随处可见。
二、艰苦奋斗, 百折不挠
右江革命根据地地处祖国西南边陲, 经济极其落后, 加上敌人的长期“围剿”和经济封锁, 右江地区的革命条件极为艰苦, 但右江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百折不挠, 经受住了艰难困苦的考验。在《石板走成槽》 (又名《艰苦奋斗歌》) 歌谣中把农军为革命踏破青山、辗转南北的艰辛表现得淋漓尽致:“鞋哪能不耗, 踏月走通宵;鞋哪能不损, 石板走成槽。大路白匪守, 我把山路绕;鞋哪能不耗, 踏月走通宵。雷鸣雨淋浇, 爬山又过坳;鞋哪能不损, 石板走成槽。”[2]7
1930年11月, 红七军主力北上以后, 右江地区进入艰苦的反“围剿”斗争时期。根据地军民长期钻山林, 睡岩洞, 辣椒当盐, 野菜充饥, 围火过冬, “半截红薯夹草根, 一点一滴甜在心”[3]470, 歌谣中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韦拔群亲自编写了《雾散天会晴》歌谣来鼓舞士气。他说:“穷人闹革命, 众乡亲, 雄心要坚定。今日处境恶, 但相信, 雾散天会晴。想起好前景, 浑身劲, 苦菜也甜心。穷人闹革命, 众乡亲, 雄心要坚定。那时灭土豪, 吃穿好, 饭饱衣又新。今日处境恶, 但相信, 雾散天会晴。”[2]8右江革命军民坚持百折不挠的精神开展武装斗争达20年之久, 直到1949年12月右江地区全境解放。
三、武装革命, 拥护红军
开展武装斗争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有力保证。早在1923年6月至10月, 韦拔群就领导农民武装三次攻打东兰县城。为欢庆武装斗争取得初次胜利, 韦拔群写下了《四面农军齐出动》的歌谣:“四面农军齐出动, 攻打东兰好比虎下山;衙门的贪官土豪魂魄掉, 纷纷逃命一溜烟。孔贤带队夺一路, 各路英雄守重关;四面农军齐出动, 攻打东兰好比虎下山。如果农军不误会, 乌龟王八全抓完;衙门的贪官土豪魂魄掉, 纷纷逃命一溜烟。”[1]152
右江苏区人民把自己的欢乐与幸福、前途与理想同红军紧密联系在一起, 热情讴歌红军的革命精神, 表达了军民之间的鱼水之情。红七军一经成立就受到了右江各族人民的热烈拥护。他们在《金银难买穷人心》歌谣中唱道:“鱼爱水鸟爱林, 人民热爱子弟兵。一山金一山银, 金银难买穷人心。敌人想要红军头, 水中捞月一场空。”[1]26
为巩固革命根据地, 保卫新生红色政权, 动员青年和亲人参加红军也成为右江红色歌谣中的主体内容之一。歌谣深切地表达了许多青年人在亲人鼓舞下, 深明大义, 踏着歌声离父别妻参加红军的动人场面。在《送郎当红军》歌谣中唱道:“送郎当红军, 勇敢杀敌人, 不想发洋财, 只为闹翻身。”[1]31正是有了一心为革命的人民群众的支持, 红军队伍才不断发展和壮大。
四、民族平等, 团结互助
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与互助, 是百色起义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一直以来, 右江地区居住着壮、汉、瑶、苗等各族人民, 壮族约占总人口数的85%, 汉族约占10%, 瑶族约占4%。旧政权执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反映劳动人民受剥削压迫, 控诉地主阶级罪恶的歌谣俯拾皆是。在《谁养活谁》歌谣中唱道:“谁养活谁, 谁人是牛马, 谁个不劳动, 哪里去要粮来食, 压迫我们做工去养大地主。一粒米十粒汗, 剥削我们穷民众, 地主不做工, 粮食却满仓。”[1]39此歌谣揭示了农民反抗、参加红军、拥护革命的根源。
随着右江各族人民阶级意识的觉醒和革命觉悟的提高, 歌谣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在《穷人翻身歌》中唱道:“我们大家都是人, 为何我们这样穷?我们穷来我们穷, 地主剥削使人穷。衣服没有吃不饱, 想起真是很凄凉。我们凄凉有谁知, 谁个可怜我穷人?现在革命得成功, 我们农民要团结。打倒恶霸与土匪, 从此穷人得翻身。”[1]40红色歌谣不再像旧歌谣那样仅仅是在无奈地诉说苦难生活、揭露罪恶、诅咒黑暗社会, 而是以如泣如泪的控诉方式来激发民众的革命热情, 号召民众参加武装斗争。
红色歌谣中还反映了右江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切实保障各民族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利, 注重培养民族干部, 提高各族群众革命觉悟等情况。如《瑶苗壮汉一条心》歌谣中唱道:“千条枪杆劈空起, 瑶苗壮汉一条心, 跟着拔哥生死战, 豺狼虎豹消灭尽。万杆红旗出山林, 枪口对准白匪军, 冲锋陷阵把命拼, 各族人民享太平。”[1]86在红七军和右江地区的工农武装中, 壮族士兵占一半以上, 涌现出韦拔群、陈洪涛、黄治峰等一大批杰出的少数民族干部, 15个县级苏维埃政府中有14位主席是少数民族。军队之中、党群之间、军民之间、各民族之间出现了空前的和谐与团结。
五、心系群众, 务实为民
在东兰农民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 右江农民运动如火如荼开展起来。代表农民利益的农会在右江各地建立起来。右江革命群众创作了许多歌颂农会的歌谣, “农民协会成立起, 我们到老得好处。打倒土豪和劣绅, 我们前途无限好”[4]19的歌谣是当年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壮族民歌, 表明农会是维护农民权益、领导农民翻身做主的重要组织机构。
1929年12月11日, 百色起义胜利当天建立的右江苏维埃政权备受群众称赞。右江各族人民欢唱红色政权的诞生:“苏维埃英明, 领穷人革命;苏维埃掌印, 谋民众利益。”[5]44在壮族歌谣《工农政府真英明》中唱道:“工农政府真英明, 救百姓, 奴隶今日得翻身;镇压土豪和劣绅, 抓大印, 夜夜梦里笑出声。制定新法除旧令, 为人民, 丈田分地给农民;工农政府真英明, 救百姓, 奴隶今日得翻身。不忘邓斌来领导, 率红军, 打败敌人天地新;镇压土豪和劣绅, 抓大印, 夜夜梦里笑出声。”[1]132歌谣赞扬右江苏维埃政府除旧布新、镇压反革命、拯救人民于水火的革命义举。
军民之间互帮互助的鱼水关系也融入红色歌谣之中。东兰县武篆区东里屯共耕社建立后, 恰遇大旱灾。韦拔群发动红军战士帮助群众挑水抗旱保苗, 并亲自测量和组织修建了一条几里长的水渠, 最终战胜了旱灾, 获得了当年的粮食大丰收, 这与以前遇到旱灾统治者不闻不问, 反而克扣盘剥形成鲜明对比。正如歌谣《大旱天时真可怜》中所唱的:“大旱天时真可怜, 十天难耕一亩地, 有人逃荒卖儿女, 有人饿死在路边。”[1]52土地革命开展后红色歌谣反映的却是另外一番光景, 在《同心协力来抗旱》歌谣中唱道:“有党来领导, 不怕自然灾害;同心协力来抗旱, 粮食丰收得归仓。”[1]65
以歌谣传情达意是右江各族人民传统的工作、生活、交往方式。将百色起义革命精神和右江革命根据地建设精神融入右江少数民族歌谣之中, 内容通俗易懂、形式灵活多样, 贴近了右江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 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参考文献
[1]梁文化.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红色歌谣[M].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9.
[2]黄耿.右江战歌[M].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8.
[3]中共河池市委员会, 河池市人民政府.韦拔群精神论[M].解放军出版社, 2009.
[4]广西右江革命文物馆.右江革命文物陈列资料[M].内部资料, 1993.
听,那来自希望田野的呼唤
夜深了,老班长却难以入眠,随身带的青稞面早已吃光,抓到的小鱼也只能让他们过过嘴瘾而已,连胃都到不了就被消化完了。
“怎么才能把两个小家伙带出草地呢?还是根本不可能?”
“不行,我不能放弃,临别前,老指导员专门强调务必要把两名同志活着带出草地,要把这星星之火平安地交给党和组织。”
“坚持住啊!前面不远处就走出草地了,咬牙挺住,我们马上就要到了……”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老班长却因积劳过度倒下,倒在了这片渺无人烟、冷酷无情却又长满“希望”的草原上。
没有对生的渴望、对胜利的向往,红军将士不可能走完这浩浩荡荡的两万五千里,没有战友之间血浓于水的真情,我们革命的星星之火不可能壮大成燎原之势。
长征是一次伟大的不畏艰险,克难致胜的军事大转移,同时又是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伟大实践。
看,大爱无疆的光芒助力战场
一渡赤水后,红军来到走马坝,适逢贫农、周家老母亲卧病在床,由于家境贫寒,家中仅有青菜萝卜,老母亲长期缺乏营养。老人奄奄一息,一家人悲痛欲绝。
得知此事后,住在此地的一位红军营长主动前去看望,当看见老人朝不保夕,营长想起了包中珍藏了许久、准备给自己同样体弱多病的母亲吃的人参,营长当即将人参赠给周家老母亲治病。老母亲服了参汤之后,终于转危为安。
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正是党革命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优良基因。
习主席指出,大局意识是广大中共党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做好各项工作,尤其是领导工作的重要前提,红军营长之所以能带领一个营将士翻山越岭、踏雪山过草地,与他发扬的顾大局意识是一脉相承的。为中国梦奋斗的今天,我们更应树立大局意识,自觉站在党的事业高度,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
冲,永不卷刃的钢刀驰骋四方
红四团到达泸定桥时,发现桥面板全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让人望之胆寒的孤零零的铁链。面对敌人疯狂的叫嚣,团长一声令下“杀!”随即,号手吹起了冲锋号,22位英雄手拿短刀、身背马刀、怀揣手榴弹,攀着铁链就扑向敌人。
突击队刚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千钧一发之际,传来团长的喊话:“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啊……”经过浴血奋战,最终拿下了泸定桥,为大部队挺进打下关键基础。
一位老红军回忆说:是理想信念支撑着我们在艰难险阻面前永不倒下,革命理想大于天!
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是党和红军在长征中攻克强敌、战胜艰险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在面对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面对严酷无情的自然环境,面对绝地断粮等生死考验时,红军指战员之所以能够以顽强的意志、昂扬的斗志和乐观的情绪坦然面对,靠的就是对党的忠贞、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环境再恶劣、条件再艰苦,他们也毫无怨言,坚定地跟着党革命到底。
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的风风雨雨,80年的时代变迁,唯一不变的长征精神,一直是我们党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是全國人民奋勇拼搏的精神动力。
习主席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值此80周年之际,回首长征,缅怀先辈。更多的是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为了已经在路上的新一轮“长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共同创造属于党和民族的辉煌明天。
一代代人民英雄和爱国志士为我们铺就了一条通往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以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托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这种精神力量就是“红色基因”。
“红色基因”的传承,必须依靠每个党员、每个党组织从自身做起,从细微处做起,从为人民服务的每件事做起。
近来,x在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弘扬红色文化的一系列活动:思明区举行“践行群众路线,缔造美丽x”的经典文献讲读会;x市闽粤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与x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组团,赴x“靖和浦”老苏区,“学习老区革命史,参观老区建设发展”;翔安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开设“赞英雄,爱生活,放飞中国梦”为主题的“道德讲堂”,组织干部群众学习核弹专家林俊德院士、彭德清将军的革命精神。这一切,为的是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何谓“红色基因”?一代代人民英雄和爱国志士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铺就了一条通往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以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托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这种精神力量能穿越时空,一以贯之,永不褪色。它就是“红色基因”。
这种“红色基因”是党的生命力之所在,共产党人理所当然要把它融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引领自己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有了“红色基因”的融入,就会信仰崇高,目光远大;就会忠诚人民,爱党爱国;就会信念坚定,无私奉献;就会为了人民幸福、国家富强、世界和平而奋发有为。
对于个人或者基层组织,“红色基因”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通过不懈努力,苦读经典,勤于实践,勇于磨炼,在为人民服务中去传承。但它并非遥不可及、高不攀。无数前仆后继的优秀共产党员,都是群众身边传承“红色基因”的榜样。
时代在前进,“红色基因”的传承方式也要与时俱进,有所创新。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一种具有重大现实作用和历史意义的创新。在活动中,各地方、各基层的党组织,也都在围绕“传承红色基因”,进行党的建设工作创新。例如,6月30日《x日报》报道的:同安区委突出党建品牌创新,打造引领发展的新典型;x市一些基层党组织,举行党员讲述践行入党誓词故事的活动;市公安局政治部开展“扶贫济困”主题党日活动;思明区梧村街道党组织,以党建成果惠民,党员贴心送服务等等。这些创新活动虽然细小,但是实实在在,让人从细微处见精神。
可见,“红色基因”的传承,必须依靠每个党员、每个党组织从自身做起,从细微处做起,从为人民服务的每件事做起。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演讲稿精选模板【二】
红色,是一种信仰,然而他和其他的信仰不同,他不是少数人的信仰,不是个别国家或者民族的信仰。一般的信仰,更多的是教人为自己谋利,讲究的是个人的生前死后、因果宿命。只有红色,从不让人去为自己谋私,从不让人去沉迷于飘渺的虚无。
是十月的一场燎原大火烧出了天空的第一片红,是1921至1949整整28年的抛头颅洒热血染成了神州大地的红,因此,这种红色的信仰绝不是虚无的,而是有无数的前辈用生命去检验、践行的,并且,在一代代的不懈努力中,他成为我们世代相承之意志,只要人们还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我们就决不停止追逐。所以,红色更是我们的基因,我们不能放弃,要好好地传承下去。失去这种基因,我们就会掉进资本主义的陷阱,被历史淘汰,苏联就是这样的例子。
为什么要我们传承红色基因?
这不是上级要求,也不是政府要求,而是这个时代的要求,直接关系到我们这代人能否实现中国梦。当我们沉浸在缤纷繁复的物质世界,徜徉在灯红酒绿之边缘,我们会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迷失。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我们要沿着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那就要让红色血液在全身流通,让头脑清醒,让行动坚定。这种血液的来源靠输送是不行的,要自己长出来才可靠。
近来央视热播的电视剧《十送红军》表现的就是十位最普通的红军战士经过长征的跋涉、战斗与牺牲,以自己的生命,熔铸和诠释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信念的历程。它生动地展示了我党我军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艰苦奋斗、不惧牺牲、自强不息等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凝结一体,就是红色基因。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和发扬这种传统,将之融入血脉中随着生命的延续而延续下去。当然,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传统不是守住炉灰,而是热情火焰的传递。
当代革命军人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内容。我党我军从来都保持着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从一定的层次上讲,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是相同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新时代我们的全新追求,是以中国梦为中心的最高追求。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要求我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秉承先烈之意志,高举红色之火炬,继往开来,走前辈们没有走完的路,走我们这代人特有的路。
其实,我们身边从不缺乏自觉走在时代前列的英雄模范。把研究做到最后一秒的戈壁之花林俊德,心里只装着别人的“当代雷锋”郭明义,不离不弃照顾养母十二年的孝心少女孟佩杰,造林22年永葆公仆本色的好书记杨善洲……
他们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发扬红色精神,用自己的红色基因生长全新的红色血液。这些人无愧为时代的榜样。新时代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越是如此越是应怀如履薄冰之谨慎,坚决听党指挥,围绕强军实践,筑牢军魂。
习近平主席提出广大官兵应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这意味着“传承红色基因”不再是模糊的意识,而有纲领性的精神,意味着我们传承红色基因不再单纯靠自觉,而是受到党和人民的监督。这一转变,正犹如道德自觉向法律约束的转变,有理可依,有凭可持。
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千秋伟业筚路蓝缕。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在风云暗涌的和平岁月里,唯有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力量才能步步稳进、兴盛强大,才能实现中国梦、强军梦!
如此,也足以告慰先烈英灵。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演讲稿精选模板【三】
各位教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日我演讲的题目是《发扬红色精神,立报国之志》。
从1919年5月x城内爆发出那觉醒的呐喊到1949年10月x城内响彻云霄的《义勇军进行曲,从1921年七月x红船上传出的拯救中国的声音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发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从马列主义在中国大地的延续——毛泽东思想的诞生到指引我们在新世纪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法宝——科学发展观的诞生。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中国共产党用红色精神让红色鲜艳的幸福之花开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五月,神圣的五月,多少年前的这个时候,先烈们用他那火热的身躯解放了全中国。青春不会再回,年轮不会再回,历史不会再回,但它永远记在中华民族的丰功碑上,闪着不朽的光辉。
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辈为了革命的胜利英勇牺牲在红军翻阅雪山的途中,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如同敌人般残酷的考验着战士们的意志,寒冷侵袭着每一个人。一位军需处长为了确保行军正常进行,为了长征的胜利,尽量为每一位战士配备棉衣,而自我却身着破旧单薄的军装被寒冷夺取了生命,他倚靠在光秃的树干上,好像一座雕塑,这座雕塑就是红军长征中永远屹立不倒的丰碑,这座丰碑就是红色精神的丰碑,就是爱国精神的丰碑;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铁人王进喜凭借“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的爱国热情投身建设,在x一座座像解放军战士一样耸立的石油钻井,就是“铁人精神”丰碑,就是爱国精神的丰碑。
仰望这座伟大丰碑我感到中华民族正闪耀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并且,也正是这种不去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国从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历史如烟,恍如一部诗篇巨着,以悲壮、以凝重。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这部宏伟诗篇中,爱国主义从来都是一面鲜艳的红旗,指引我们奋发向前!
今日,坐在宽敞明亮教室的我们,沐浴着祖国的春风,成长在幸福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我们,仰望着我们的五星红旗,更应当深刻领悟和继承红色精神,用我们的实际行动,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刻苦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为祖国的社会主义添砖加瓦,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奉献青春。
作为一名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在那里我想和大家一齐重温入团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员义务、严守团的纪律;勤奋学习,进取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在梦想的天空中搏击,用科学知识丰满羽翼、武装自我。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此刻做起,响应时代的号召,弘扬民族精神,挺起我们的民族脊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拼搏!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演讲稿精选模板【四】
小时候,看着有关长征的电视节目,我曾天真地问爷爷:“红军爷爷长征时为什么不喝健力宝,为什么不吃巧克力呢?”爷爷摸摸我的头,只是叹了一口气,说声:“傻孩子!”对于幼小的我来说,长征是一个老外婆的传奇故事。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上了小学,一次小伙伴们在一起又争论起这个话题,一位同学说:“如果我生在那时候,我一定在雪山和草地开许多许多的商店,专门卖健力宝和巧克力给红军爷爷。”当时连老师都忍不住笑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是一首多么气势的壮歌,这又是一个多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啊。
爷爷讲的故事穿越时空,把我带到了七十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
漫漫征程,红军跨越11个省,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红军的热血?长征路上的第一战——血战湘江。红军战士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拼死渡江,牢牢锁住渡口,誓死保卫中央,红军战士死伤过半,8。6万人仅存3万人。生死攸关,痛定思痛,关键时刻,x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从此,红军心存信念,充满了希望,*的军事思想成了红军从一个胜利迈向另一个胜利的制胜法宝。四渡赤水演绎了战争的千古绝唱,红军跳出了国民党*的包围圈,从此长征路上捷报频频: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红军出奇制胜,冲破了蒋介石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终于迎来了“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欢腾。就在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30万红军经过长征,只剩下了3万,而他们活到今天的,已不足300人。但这用无数生命写下的英雄史诗,已成为中国革命和人类历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一段永不磨灭的铁骨精魂的回忆。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的奇迹、世界军事的壮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动地的革命篇章。长征途中,红军不畏征途艰险,跨越雪山草地,克服重重困难,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
爷爷曾讲过在长征中发生的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在当地要饭,听说儿子在部队当官享福,便气冲冲找上山去。队伍正好开饭,老人看到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她流泪了,提起篮子将自己要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就这样,竟成为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为了欢迎这位母亲的到来,战士们演唱了自编的《牛皮腰带歌》:“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这些可亲可敬的战士面前,她怎能不为之动情,为之自豪?还有一次过草地,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白洋,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党费。
茫茫两万五千里长征路,面对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面对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面对险象环生的沼泽草地,所有红军官兵坚守着这样一个铁的承诺,只能攀登,不能停留,只能向前,不能回头,直至牺牲自己的一切。正是有了这种为党救国救民的革命理想信念,在死前的瞬间,在大雪埋身的瞬间,他们依然非常清醒,还念念不忘伸出胳膊指向前进的方向,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他们生命虽然结束了,但他们的精神永生,永远激励着活着的人革命到底。这些震撼心灵的画面,向人们雄辩地证明:世界上的中国红军长征史,就是红军官兵在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下的奋斗史。
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把党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从长江以南奠基于大西北,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前沿的战略任务,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地球上的一条永恒的红飘带;
长征是铭刻在人类历的一部英雄史诗;
长征是中国*在中华民族历谱写的千古绝唱。
70年弹指一挥间,长征已经走进了历史的深处。但时至今日,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造就的不朽精神却依然穿越时空,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生长在改革开放时代的青少年,影响着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着我们这一代人,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听着爷爷讲红军长征的故事、我们唱着长征歌曲,长征精神已从父辈身上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我们的血脉,并且成为我们的人生航标,不断激发着我们潜在的生命能量。
正如臧克家的“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听着爷爷讲的故事,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浮现在我的面前,那一幕幕战斗的场面壮烈在我的身边……也许我无法体会先辈们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的真谛,也许我永远不能走进长征中牺牲将士的英灵,但我明白了什么叫华夏子孙“生当做人杰,死为亦鬼”那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我懂得了中国*那“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英雄气概。
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嘹亮的歌声回荡在我的耳畔,老人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孩子们尽情的游戏……
我已经看见了那飘扬的国旗上,是烈士们的鲜血染红的颜色,是长征点燃的火炬燃烧在中华大地的上空。
最后请让我用歌声来结束我的演讲: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从今走上繁荣富强……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演讲稿精选模板【五】
长征,不光是靠自己的双脚从漫漫征途中走过来的老一辈人的骄傲,也是我们的骄傲,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它不仅载入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史册,在世界史中,它同样也是永远不可忘记的重要一笔?BR>长征的开始,是被国民政府逼迫的。国民政府以各种各样的袭击,使我们的红军伤亡惨重。红军在长征的途中,一路上要面对自然环境变化的考验,更要防备国民党和日本侵略者,使红军有了许多作战经验。特别是在面对着国民党一次又一次的“围剿”,红军立刻掉头,于1935年3月21日至22日晨,神速地再次东渡赤水河。红色政权巍然屹立在中华大地上,同国民党政权对峙。他们强渡大渡河,粉碎__前后夹击合围的阴谋;飞夺泸定桥,实现胜利的第一天。
最后红军长征于1935年10月x会宁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红军长征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中国历史永远保留着,中国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它那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激励着一个有13亿人口的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为了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如同一位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沧桑老人。我透过他的眼眸,站在岁月的肩膀上远眺,而眼前,最耀眼的仍是那一抹鲜艳的红色。那是革命先烈的生命和鲜血,在我心中烙下的鲜红的、炽热的、不可泯灭的烙印。我望着胸前那鲜艳的红领巾,那红色是否一脉相承?它在我胸前跳动,指引着我踏上那条鲜血染红的路,追寻心目中红色的足迹。
许多革命先烈为了中国解放和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让我们一起回忆过去的红色记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前山只等闲„„”是啊,整整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漫长的征途,红军战士又要经历何等的艰难困苦呢?诚然,广大红军基层指战员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一路上披荆斩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自己的血和泪谱写了这二万五千里的动人篇章。面对山高邻秃,朔风凛冽,冰雪覆盖的高山,战士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用超乎想象的毅力和艰辛为部队探索出一条前进的道路。这不仅仅是一条磨炼意志的艰难之路,也是一条生命之路。遇到开阔美丽的草原,本以为有了希望,谁又能想到里面蕴藏着意想不到的困难。很多战士就这样倒下了,没有一句怨言。他们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面对粮食的短缺,环境的恶劣,战士们又何尝不是风雨前进,风餐露宿呢?也许,我们只能从书中或电视上了解这些感人的事迹,但完全可以想象的到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的阶级友爱。
漫漫长征路上,革命烈士倒下了,又有红军站起来,只因心中信念永存!二万五千里长征路,路有多长,红军洒下的汗水就有多长!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精神!他们是英雄,他们是路标,他们是丰碑!可歌可泣的事迹,可赞可叹的信念,可敬可畏的军魂!我能不被他们感动,不被他们震撼吗?他们是永恒的,因为信念永存,长征的精神永存!岁月悄然流逝,可是长征精神却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隐埋,却有越来越深刻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人到长征路上去追寻,去思考。陈树湘为了不让敌人得到情报,用力绞断自己的肠子;何叔衡为了不拖累自己的战友突围,跳崖而死;邱少云为了革命的胜利,烈火烧身一动不动,用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我认识到了共产党的一股正气。还记得夏明翰那浩气长存的就义气诗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在。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江姐„„ 赵一曼 „„血光!倒在血泊中的孩子,但他沉着冷静地把敌人引进埋伏圈,自己却惨死在敌人的刺刀下。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换来了八路军与几千老乡的安全,而他的鲜血洒在了山间,映红了蓝天。“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喊声让我心中怦然一震。五个高大的身影纵身从陡峭的山崖跳向深谷„„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部队主力,把敌人引上绝路,同日寇血战到底,英勇跳崖牺牲。他们对人民和祖国的热爱,他们坚强不屈的声音永远回荡在天地之间„„
正是因为有这些英雄,才有我们幸福的今天,才有让我们回忆无穷 的红色记忆!屈辱的岁月早已远去,在美好的今天,人们其乐融融,共同庆祝着这伟大的胜利。在纪念抗战七十周年庆典上,有一群最耀眼的人,他们是年逾古稀的老红军,抗战英雄。他们经历过枪林弹雨、血雨腥风,终于看到了今天。他们压抑不住对祖国的一片丹心,柱着拐杖,流着热泪,颤颤巍巍地举手敬礼,这是把国家放在自身之上的崇高精神啊!原来红色足迹就在我们身边,从不曾远去。
我看见敬爱的习主席笑容满面地站在城楼上,城墙上挂着鲜红威严的国徽,五星红旗在一碧如洗的天空下冉冉升起。我转过身,那血迹斑驳的道路变成了华丽的红毯,各国领导人踏着红毯徐徐走来。我眼前的一切,不正是最鲜艳、最光辉的红色足迹吗?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我胸前,我不再疑惑,我们一脉相承,我们就是这红色之路的接班人。我们将继续沿着先烈们的足迹,走在这条红色之路上。这是一条必胜之路,美好之路,光辉之路。红色之路指引我们前进,指引着我们走向美好的未来!
60年前,你们的爷爷奶奶远离家乡,登上大陈岛垦荒创业,用青春和汗水培育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正如你们所说,他们是最可敬的人。请代我向你们的爷爷奶奶、乡亲们问好。
你们在信中表示,你们是老垦荒队员的后代,决心牢记爷爷奶奶当年的奋斗精神,好好学习,砥砺品格,长大后报效祖国和人民,我感到很欣慰。希望你们向爷爷奶奶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成长为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新一代建设者,准备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每年“六一”,国家领导人都会以各种方式陪孩子们过节,关注少年儿童的成长。京华时报记者梳理发现,在公开报道中,国家领导人与孩子们共同庆祝节日的地点一般首选学校、少年宫。如果在出访期间正逢儿童节,也会和国外孩子过节。
仅十八大以来的三年间,习近平先后前往北京市少年宫、北京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大朋友”的名义和少年儿童一起庆祝属于他们的节日。
2013年的儿童节,习近平和56个民族的孩子一起过节。当天,在北京少年宫看望来京参加交流体验活动的全国56个民族、革命老区、灾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少年儿童和农民工子女,以及首都城乡少年儿童代表1600多人。他加入到少年儿童们中间共同抖起“欢乐伞”,与移栽人参果苗的孩子交谈,交流对环保的认识和理解,还观看了女孩子练习足球,看望进行手工制作的先天性心脏病治愈儿童,并称赞来自汶川、玉树、舟曲、芦山等灾区少年儿童的创新创造意识。
2013年6月1日,习近平抵达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访问。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特多总统卡莫纳夫妇陪同下,专门会见了特多中学生代表。
【红色精神学习】推荐阅读:
走进红色景区 感悟红色精神12-11
发扬红色精神11-08
红色精神读书报告10-02
传承红色革命精神11-25
红色革命精神是什么06-02
缅怀先烈,追忆红色精神01-12
暑期传承红色精神弘扬先锋精神心得体会06-08
读红色经典弘扬爱国精神10-16
党员讲述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征文07-07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延安精神个人心得感悟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