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军训训练计划

2024-1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军训训练计划(共10篇)

大学军训训练计划 篇1

军训计划(外训配置)

一、军训团编制与职责(参照附件)

1、军训团长:1人(总指挥)

2、军训总教官1人负责全团的军训策划指导及验收工作。

3、军训团下设个营营长名(不带班)统管全营军训工作。

4、军训教官名,负责本班新生军训工作。

5、军训教导员名 负责配合校方开展军训工作和作息制度的落实,以及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

6、军训巡查员:名负责督促和指导军训教官开展工作。承训教官队伍共计:人

教官队伍统一着新式服装,统一发型,统一管理。

二、军训科目(选项训练)

(1)队列训练

1、立正、稍息

2、停止间转法

3、蹲下、起立

4、坐下、起立

5、敬礼、礼毕

6、跨立、立正

7、齐步行进与立定

8、正步行进与立定

9、跑步行进与立定

(2)方队训练

1、男女子队列表演方队

2、男子刺杀操表演方队

3、男子军体拳术表演方队

4、男子应急棍表演方队

5、男女子擒敌拳术表演方队(倒功配合)

6、男子警棍盾牌术表演方队

7、女子(防卫术)匕首操表演方队

8、新生《感恩》手语表演(全体新生)

9、阅兵式方队训练

10、分列式方队训练

三、承训教官队 提供训练器材 清单(外训)

1、对讲机10台

2、大频率音响设备1台套

3、训练木枪60支

4、训练木棍50根

5、训练盾牌50套

6、训练塑料匕首100把

7、军训班旗50杆

四、专业课程讲座:

1、国防教育课

2、消防知识

3、医疗救护知识

大学军训训练计划 篇2

( 一) 我国实行大学军训教育的背景

我国《兵役法》第八章第45条规定: “凡是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在就读期间, 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因为大学军训的宗旨就是要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 从而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风、生活作风以及艰苦奋斗和团队协作精神, 所以大学军训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和标准, 大学军训实行准军事化教育管理, 军训的内容也以队列操练、内务整理和基本军事技能训练为主。

( 二) 我国大学军训教育的意义

首先, 高校对大学新生实施的军训教育可以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其次, 大学军训教育还能培养大学生树立较强的国防意识和依法履行兵役义务; 第三, 大学军训教育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也能为素质教育和教育发展改革提供丰富且重要的素材; 第四, 大学军训教育还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 因此在我国高校实施军训教育对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而言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将拓展训练引入到大学军训的必要性

( 一) 大学军训存在的问题

有效的军训教育不仅能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还能协助学校顺利完成军训任务和实现相关教学目标, 更为重要的是军训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因此各个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新生军训。但是目前的大学军训却呈现出奇怪的现象: 一方面同学们对军训充满了期待, 另一方面同学们又不满意简单枯燥的军训,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 最主要的是因为当今的大学生是生活在多元文化相融合的信息时代, 学生们所接受的是多元文化和教育, 传统的大学军训主要内容是基本军事技能训练, 训练科目和内容又有一定难度, 流于形式的传统军训模式和简单枯燥的训练内容已不适应社会和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加之不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情感体验和现实需求。因此“被军训”使学生们在接受军训教育时容易产生疲劳, 同学们难以体会参与军训的重大意义, 从而消极应付军训教育, 大学军训教育也因此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 二) 将拓展训练引入到大学军训的意义

拓展训练源于二战的军事生存训练, 为了适应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拓展训练由简单的生存技能训练逐渐演变成对参训者的生存、心理和自我管理发展的综合性训练, 拓展训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体验”和“管理”, 训练内容大多以经过精心设计, 且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为主, 参训者参与度较高, 最后反馈的结果也非常好。

因此, 在军训中有机地融入拓展训练不仅能帮助大学新生树立信心, 并尽快融入到大学的新生活环境中, 还能帮助大学生们认识和开发自身潜能, 培养并增强团队意识, 为日后顺利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高校将拓展训练引入到大学军训中能弥补传统军训在形式和内容上缺乏吸引力和灵活性的不足, 还能丰富大学军训和国防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更能使学生乐于为所在团体积极做出贡献, 并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等多方面发展, 最终获得成功体验, 不断创新的军训方式和内容将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和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因此将拓展训练引入到军训教育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将拓展训练引入到大学军训的可行性

( 一) 拓展训练起源于军事训练

拓展训练的许多项目源于最基本的军事技能训练, 而我国高校的军训内容主要就是基本军事技能训练, 所以在高校军训教育时训练方要将教学与实际相结合, 抓住拓展训练与大学军训在训练目标、内容等方面的一致性特点, 是可以在求生技能、心理调节、人格培养以及自我管理等训练内容与当今的大学军训教育找到契合点的。

( 二) 将拓展训练引入到大学军训的可行性项目分析

第一, 因为拓展训练起源于军事训练, 所以军训和拓展训练在训练目标和内容等方面可以做到一致。在军训中开展拓展训练的相关内容不会打破原有军训的教学计划和正常运转, 尤其是德育方面二者都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和协作精神, 都可以强化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因此只要做出合理的判断和设计, 拓展训练中的许多项目是可以直接运用到军训中的。

第二, 拓展训练的对象和队伍编制与大学军训基本一致, 拓展训练的时间可以安排在军训教学之中进行, 并且军训和拓展训练都需要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内进行, 而大学军训可以为拓展训练提供教学地点及器材, 因此在军训过程中可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因地制宜地进行军训教学。

第三, 军训和拓展训练都是通过具有针对性的训练科目来实现教育目标, 拓展训练主要采取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使大学生参与军训, 在训练内容等方面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因此在大学军训教育中引入拓展训练有现实支撑基础。

第四, 大学军训教育和拓展训练在某些科目上都有一定难度, 这不仅可以起到锻炼学员的作用, 还能激发学员相互协作共同解决困难, 因此将拓展训练引入大学军训中有理论和现实的依据。

四、将拓展训练引入大学军训的建议

( 一) 制定完善配套政策、健全保障运行机制, 为大学 生军训提供有力保障

第一, 为了保障军训教育的顺利实施, 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必须有力地加强组织引导和建立健全军训教育保障系统, 在制定大学军训教育政策时要有战略规划的眼光, 并充分考虑学生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个人实际需求等问题。

第二, 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对社会舆论引导时要注重规范和指导, 将制定的有关保障性政策及时予以宣讲, 对社会各界的意见要求及时反馈并调整配套政策, 将所制定的政策和保障性规章制度作用最大化体现。

第三,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和高校还要制定激励措施加强对大学军训教育师资的建设和保障, 将社会和学校优势的教学资源运用到大学军训教育中, 例如引进社会上比较知名的拓展训练机构参与大学军训教育, 保证大学军训教育体系的有效建立和顺利运行。

第四, 政策的制定是从宏观角度对各方予以引导, 保障落实大学军训的有关政策也是非常关键的, 军训有了新内容和新形势还必须强化军训的过程管理, 拓展训练和军训一样都需要有效的执行才能体现出效果, 因此在制定好各项政策后, 各方还必须严格遵守所制定的政策和规章制度。

第五, 要确保大学军训教育的顺利开展, 社会、学校和学生本人要重视军训教育的管理, 训练方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激励在军训中的巨大作用, 将拓展训练中具有激励性的项目和内容引入到大学军训中, 对军训中表现优异的教官、学生和集体从精神和物质层面予以表彰和奖励, 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激励措施为大学军训教育提供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 二) 不断创新并赋予大学军训教育新内涵, 将拓展 训练与大学军训教育有机融合

首先, 作为直接参与军训教育的高校应积极组织协调各方参与军训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制定。尤其是应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军训教育体系和训练方案及内容, 利用教育学、心理学和运动学等多学科知识的优势将军训教育中的拓展训练内容予以丰富完善。各个高校还应在教学保障和教学运行等方面综合考虑, 通过精心设计和规划制定出且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项目, 帮助学生认识和利用自身潜能, 增强自信心和自控力, 从容应对压力与挑战, 将拓展训练应对挑战、磨炼意志和完善心理等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其次, 应根据军训的目的与要求不断完善军训内容, 在军训中引入拓展训练不能简单地照搬拓展训练形式和内容, 要考虑拓展训练与军训和谐相融的问题。例如, 根据社会和学生的需要加入突遇自然灾害避险自救、反恐和消防安全应急疏散演练等科目, 通过类似的训练科目不仅丰富了军训内容, 又满足了训练要求并顺利完成军训任务, 也还收获了突出的军训教育成果。

第三, 虽然军训中可引入的拓展训练项目较多, 但不同性质的学校还是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案, 如: 师范院校女生较多, 参训者就不适宜参加运动强度较大的项目。因此, 在制定军训教育目标和内容上要充分考虑各方意见和心理现实所需, 在军训教育中开展拓展训练时要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

五、结语

大学军训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精神、国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并强化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大学军训中引入拓展训练不仅是一种创新型的国防教育模式, 也是一种创新型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 这种创新型的教育, 因其特定的教育目的而强化了高校国防教育的功能性, 也因其实用性和趣味性得到了参训学生的积极支持和参与, 但不考虑实际盲目地将拓展训练置于大学军训中也欠妥, 因为拓展训练并不等同于军训, 有许多特定的内容和内涵上拓展训练无法做到, 所以要有机地将拓展训练引入到军训中。将拓展训练引入到军训中还属于探索实验阶段, 因此在很多方面还需要总结和完善。

摘要:目前各高校都积极对大学新生开展军训教育, 其中一部分高校为了实现军训教学目标并有效地完成军训任务, 创造性地将时下较为流行的拓展训练引入到大学新生军训中, 虽然这种军训教育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 但这种创新型的军训教育模式为我国的国防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大学军训,拓展训练,建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EB/OL].新华社, 2011-10-29.

[2]李金芬, 周红伟.高等院校精品规划教材:拓展训练[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0.

[3]王和中, 张玉坤.高校国防教育在培养全面合格人才中的地位和作用[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16) .

[4]刘志民.国防教育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7, (6) .

[5]王长权, 高林, 李笋南.论大学生参加拓展训练的价值[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5, (3) .

[6]郑峰, 范晓光.新生军训中引入拓展训练的可行性研究[J].教学与管理, 2012, (6) .

[7][英]柯林·比尔德.体验式学习的力量[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3.

大学军训训练计划 篇3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

2007年教育部启动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大连理工大学是首批入选的60所学校之一。2012年,教育部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基础上,正式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我校随之全面推进该计划。

在“时间上留有余地,空间上保证场所,机制上彰显自由”,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精英人才的指导思想下,我校以强化实践和营造氛围为基调,以兴趣驱动和参与做事为导向,以问题探索和课题研究为核心,以全校普及和水平提升为目标,以自主选题和自主实验为内容,以个性培养和导师指导为手段,以创新激情和团结协作为蕴含,全面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我校围绕“培养创新思维,迸发创造激情,转变教育思想,提供创业平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能力、创业实践,鼓励学生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进行创业训练。

一、提出“创新性、研究性、个性化实验教育”新理念,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大面积推进该计划的实施

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我校提出了“创新性、研究性、个性化实验教育”新理念。通过大面积实施该计划,带动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为了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顺利实施,学校新修订了本科生培养计划,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了个性化课程学分。学校规定,学生承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后计3学分。学校实施大规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具体要求和举措包括:积极引导学生尽早进入科研实验室和学校,接受科学研究的锻炼和学术氛围的熏陶;鼓励学生做教师的科研助手,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实施方案,项目立项应有一定的创新性;引导学生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开展研究性实验,增强学生探究意识;避免多人做同一个实验,提倡个性化。

自计划实施以来,学校每年发布《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指南》,供全校学生选择,教师和学生实施双向选择。立项题目来源于以下四个方面:与课程学习有机结合,从课程学习中引伸出的研究课题;开放式、探索型和综合性实验教学中延伸出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结合教师承担的学科前沿课题、有关重大研究项目,可由学生独立开展研究的子课题;由学生自主寻找与实际生活相关的课题。

二、建立了组织机构、管理模式、实施办法、激励机制,为实施大规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提供长效机制保障

1.建立了主管副校长挂帅,教务处牵头,各部门密切合作的组织机构

2007年,学校成立了以主管副校长挂帅,教务处牵头,各部门密切合作的“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组织协调委员会”。根据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的变化,学校对人员进行调整,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组织协调委员会”。同时,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委员会”。

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行学校和学部(学院)两级管理模式,校级管理由“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组织协调委员会”负责,学部(学院)级管理由“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委员会”负责。

2. 遵循注重“研究过程”而非“研究成果”的原则,制定了一套注重过程管理的实施办法

一是制定了《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办法》。《实施办法》中明确了组织与管理、项目申报、项目评审、项目运行、项目验收、经费管理等制度。

二是制定了《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过程记录册》,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月报、开题检查、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制度。

三是制定了项目结题、学生评价标准。项目结题注重学生是否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设计实验方法、组织设备和材料、实施实验、分析处理数据、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不以是否发表论文等量化指标作为结题验收标准。项目验收以书面总结报告、研讨会报告、学术会议报告、答辩和成果展示等形式进行,阶段报告、论文、专利、产品设计图纸、调查报告、软件、仪器装置、获奖证书等可作为附件,一并提交存档。项目通过验收后,学生可获得3个个性课程学分。

3. 建立了“四个一”制度,确保拥有一支优秀的指导教师队伍

为了强调人才培养是教师的第一学术责任,学校建立了“四个一”制度:每“一”名在岗教授、副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每“一”年至少提出“一”项适合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研究项目供学生选择,至少指导“一”名以上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四个一”制度的出台,一方面为大规模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提供了优质的指导教师队伍;另一方面,促进了将高水平教师承担的学科前沿和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课题资源,转化为优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源。自“四个一”制度实施以来,学校一大批著名教授参与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来,他们亲自帮助学生选题,并指导大学生进行创新性研究活动,充分发挥了高水平、有影响力的学术大师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目前,我校已有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85项,省级项目180项,校级项目5938项,学生受益率近50%。

4. 制定针对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激励政策,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endprint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理念,在“四个一”制度基础上进行了广泛调研,以多种形式了解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和想法,逐步完善了指导教师激励政策。这些政策包括:依据指导项目数量计算工作量;在每年举行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中评选出10名优秀指导教师,优秀指导教师在晋升职称时给予倾斜;指导学生工作及指导质量纳入教师提职、考评体系中;各学部(学院)设定管理组织实施岗位。

学生是创新创业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才能使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不流于形式。学校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激励政策,包括: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纳入培养方案,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后学生可获得3个个性课程学分;建立灵活的选课、免听制度,学生可根据项目需要的知识结构申请优先选学与项目相关的课程,也可根据项目内容、水平及完成情况申请免听相关课程;建立推免研究生优先制度,对在项目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彰,达到免试推荐研究生基本条件的,在免试推荐时给予倾斜。

5. 设立各类创新创业计划专项基金,为大规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可持续发展提供经费保障

为了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学校每年划拨不少于300万元建立专项基金,实行专款专用。

一是创新创业计划基金。每一个立项的项目根据项目级别、研究内容给予不同的经费支持。

二是学术交流基金。鼓励学生在国内外正式期刊上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给予经费支持。

三是创新引导基金。对取得较好成果的项目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并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保证创新项目的创新性和延续性,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四是创业引导基金。对优秀项目给予创业引导,形成“创新成果—创业训练—创业实践”一体化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体系。

学校对市场前景好、能取得经济效益的创新项目加大资助力度,使项目从产品原型向产品转化。为了规避大学生直接创业的风险,保证创新项目的创新性和延续性,学校设立了若干个创业实训实验室,学生创新成果在创业实训实验室进行孵化,待成果孵化成功后,与学校科技园合作,以学生名义成立公司,进行创业实践。

三、构筑以高水平学科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为支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实施大规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提供优质条件保障

1. 建立学科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制度,将优质学科资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

学校在《关于实施精英教育 培养精英人才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根据国家、教育部、省重点实验室以及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规定开放时间、形式和范围,最大限度地向本科生开放,接受学生进入实验室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通过实施本科生早期进入科研平台与课题组制度、研究生导师指导本科生科研制度等,把学校的优质学科和科研资源更加有效地转化为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教学资源。目前,全校已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其他相关实验室向大学生开放。

2. 建立实验教学中心向学生开放的制度,接受大学生在实验室自主地开展创新创业训练

学校要求本科生实验教学中心全部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自由进入实验室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所有实验室免收实验场地费和仪器使用费,为学生创新创业研究提供条件保障。目前,全校已有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1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时间自由进入实验室,包括晚上和周末。

3. 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全开放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为大学生进入实验室自由开展创新创业训练提供条件保障

为了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学校依托创新教育优质资源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全开放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并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全面开放,为学生创造主动性实验的环境和氛围。目前,学校已经建成了校级创新实践基地1个、学院级创新实践基地15个,学生自主管

理,可以自由进入实验室。在这些创新实践基地,学生自拟实验方案、自选实验仪器,参加小组讨论,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创新创业训练任务。据初步统计,学校每年约有300余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创新实践基地完成。

四、搭建“网络+沙龙+论坛+年会”多样化的交流展示平台,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引导性、示范性,扩大学生受益面

为了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交流,学校创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网站,并且建立了创新学术论坛、项目沙龙、创新年会等多样化学术交流机制。学校每年召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启动会,开展宣传周活动;各学部(学院)建立了每个月至少举办1次的“项目沙龙”制度;各学部(学院)设立了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室,展示创新创业项目成果。另外,学校每年定期举办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以来,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拓精神显著提高,学生自我查阅科技文献、撰写科技论文、自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逐渐增强,取得了一批创新创业成果。多个项目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我最喜欢的项目”之十大大学生创新成果、优秀学术报告、优秀论文、最佳创意项目等。70多个项目已转化为创业项目,有6家公司通过孵化成功注册。学生们全学程置身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中,感受到创新创业就在身边,在不断做出创新创业成果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树立了自信心。

我校教师也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指导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教师先后发表有关培养创新人才的论文40余篇,承担相关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30余项,出版了《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等10余本专著和教材。

大学军训训练计划 篇4

9月20日,为期9天、跨越5个校区的暨南大学新生训练营圆满结束。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500多名本科新生参与了训练营丰富多彩的活动。

暨南大学是内地外招生比例最高的高校。自起,该校成为少数几个不对新生进行军训的内地知名高校之一。取而代之的是,该校首创了新生训练营的形式,旨在通过体验教育、知识讲座、体育锻炼、团队活动、集体竞赛、互动交流等方式,培养新生的.纪律意识、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使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融入新集体,结交新朋友,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变。

从20的“蓝精灵”、的“小蜜蜂”、的“小苹果”再到20的“小葡萄”,学校独具匠心的创意服装,让暨南大学每一年的新生都有自己专属的名称。在往年常规项目的基础上,今年的新生训练营增加了不少新的亮点。

与往年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五大校区清晨统一的武术训练中的五步拳换成了16式暨南拳,其取材于广东南拳,由暨南大学体育学院教师以在粤港澳地区较为流行的咏春拳、洪拳、蔡李佛拳等拳种的技法为主创编而成,突出拳法、手法,动作刚健硬朗,气势磅礴。

为了迎接新生的到来,暨南大学今年特别在13日晚举办了大型活动“新生之夜”,以自助餐、社团表演以及设置具有各学院专业特色和创新内容的“暨南印象”主题区等方式,点燃了新生对多彩大学生活的热情与希望。

今年为新生举办的博闻知识系列讲座中,特别增加了“中华传统礼仪文化”讲座,用生动形象的表演节目配合专业的文化宣讲,让新生们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19日晚上,南校区的新生们在南校区体验了个性十足的造型跑,各学院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在绕过四栋宿舍楼期间进行独出心裁的造型设计,最终进行统一展示。

在20日早上的武术汇演上,本部全体新生为迎接暨南大学109周年校庆的到来,摆出“JNU109”的字样;南校区新生集体出“RUNNINGJNU”的造型,寓意为“奔跑吧,暨南人”。

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感想 篇5

——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感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是理论的源泉。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给了我这样的一个实践机会,让我去检验和应用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同时去发现和求知,提出自己的观点,发现新的知识。

诚有幸能在大学里参加这样的研究训练计划,在指导老师的细心指导下成功申请了项目,并交得一帮好的队友去共同完成实验,识得许多热心的学长给予无私的帮忙。

初闻大学是一个开放的地方,能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得到很好的实践锻炼,在参加了研究训练计划之后更是深刻的体会。一开始就抱着很高的热情去申请,并在老师那里获悉了指导老师的研究方向,然后开始大量的阅读相关资料,并选定两个方向,最终结合地区实际、国内外以及本校的研究进展,经多次修缮定下了项目名称。

在项目还未审批下来时,通过老师科学合理的指导我们便开展了预实验,预实验过程中队员积极配合、高效完成实验任务,老师看实验效果很好,决定让我们开始着手论文工作。通过数据分析,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在老师的耐心指导审阅十几次后我们小组率先发表了同一期项目组的第一篇论文。

接下来便是紧张的正式实验,由于人手缺乏寒假期间我留校准备实验工作,并得到父母的支持,家人是我坚实的后盾。寒假期间老师也没有歇着,老师时刻关心着试验站的动态,一有问题立马进行指导。由于实验跨度长,我们又有正常的课程任务,实验进行的比较艰苦。为了尽快完成实验,暑假期间同学们有的晚回、有的早来,进行后期的测定实验和数据分析,但是队友们都没有埋怨和不满,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和责任心。

时间磨砺了队友间感情,就连实验羊都愿意与我们亲近。最不能忘的是师恩,老师对我们的无限关怀,为我们提供实验材料和场地,悉心指导实验进展,充实了我们对相关领域的知识,增长了我们的见识。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篇6

结题材料

项目级别: □国家级 □省级 □校级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项目组成员:

起止年月: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

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格式要求

一、请将项目级别对应选项的“□”打“√”,必须A4双面打印,装订成册。

二、装订顺序

1)封面(本文档第1页)2)目录

3)项目结题申请表 4)项目研究总结报告 5)项目组成员个人总结 6)支撑材料

三、内容

1.报告题目:3号黑体,居中;

2.摘 要: 不超过120个字,五号楷体; 3.关键词:3~5个,用分号隔开,五号楷体; 4.一级标题:四号楷体; 5.二级标题:小四号黑体; 6.三级标题:五号宋体,加黑; 7.正文文字:五号宋体;

大学军训训练计划 篇7

一、开展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目的与意义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教高〔2011〕6号) 和《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 0 1 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 (教高函〔2012〕2号) , 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通过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力求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革新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创新、创业能力训练, 增强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在创新基础之上的创业能力, 从而培养符合创新型国家建设所需要的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学习和科研的结合体, 其开展的关键就是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习, 学习中研究”。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中教, 学生在听讲中学。而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开展与实施过程中, 各种训练成为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 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设计方案, 最后解决问题, 在此过程中形成端正的研究态度和严谨的研究方法, 从而形成一种研究能力和品质。

高校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能够吸引一些积极性高、成绩优异的学生提前进入科研领域进行科研训练, 了解本学科最新的知识, 为继续深造做准备;其次, 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优化配置, 因材施教,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再次, 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得到了提高, 教学相长。

二、滨州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

滨州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践、注重过程、团队合作、突出重点、鼓励创新、培养能力”的原则, 按照“自主选题、自由申报、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程序, 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创业性、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学校成立由有关校领导和各类学科专家组成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指导委员会”, 委员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工作方案提出论证意见;进行项目的中期检查与结题验收;督促和帮助学校开设与创新创业训练有关的创新思维训练、创新方法与手段、创业训练实施和项目管理类等课程。

(一)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的申请

教育部一般是在每年的4、5月份下达通知, 要求高校组织申报国家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项目选题要求思路新颖, 应具有学术性、实用性、探索性、创新性和先进性等特点, 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 特色鲜明, 目标明确, 经费预算合理, 以解决本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某一问题为出发点, 与社会、生产、科研等实际相结合。在申报阶段, 首先动员学生确定选题、组建项目团队, 然后联系指导教师, 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讨论并明确实施方案、撰写申请表, 全程由项目组负责人组织相关活动, 教师参与指导。申请表主要有:基本情况 (包括项目组负责人及成员组成与分工、指导教师简介及教学科研情况、项目简介) 、立论依据 (包括项目的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项目研究方案、项目研究具备的主客观条件、研究年度计划、项目的预期成果、经费预算 (包括支出科目、计算根据及理由、金额) 、审批情况等 (包括指导教师对项目的评价及承诺、系院推荐意见、学校评审组意见、学校意见) 。研究方案是申请表的重中之重, 主要包括:项目的研究目标、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项目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和项目的创新之处等。本文以滨州学院2012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以大学生为主要消费群体的品牌广告表现研究为例, 介绍项目的方案图 (见下图) , 简单快捷地介绍方案原理, 让阅读者对申请人的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有全面的了解。

(二) 项目的过程跟踪与指导

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学生大多缺少科研经验, 独立科研能力较弱。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启发、知识结构的拓展、创新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在创新训练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以及创新能力的形成。教师要及时了解项目的训练进度、研究方案和研究内容实施情况, 帮助学生分析项目进展受阻及缓慢的原因, 必要时对研究方案进行调整。本项目组指导教师认真履行指导职责, 负责全过程指导学生进行创新训练。本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 制定了项目进度表, 并规定每月成员集中2次, 利用课外、周末、假期时间进行训练。项目负责人在团队内部进行有效合理的任务分工, 成员在充分认识及理解整个项目后, 接受任务的分配, 有效完成自己的任务。项目主持人负责整个项目的流程控制, 与指导老师之间进行相关问题的沟通, 监督各项目组成员的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团队合理分工、团结协作、密切交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指导教师不但要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方法的训练, 还要培养学生质疑与探索的能力;此外还要对项目进度进行周期检查, 以保证项目按计划实施。

(三) 数据统计与论文撰写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 论文的重要性或学术性取决于其创新性。因此,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所撰写的论文应力争具有新方法、新结果和新观点。应当指出, 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的撰写是训练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数据整理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 它要求数据准确、实事求是、用词简洁。大多数学生没有写过论文, 指导教师对学生论文写作应充分指导, 让学生自己列出提纲、撰写初稿, 再与学生交流指导, 确定终稿。而不是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等列成提纲, 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想法去做, 无法发挥学生自己的创造力。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结果成文的主要意义在于使学生从对实践结果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掌握学术论文的规范表达方式, 为完成毕业论文和继续深造打下基础。

(四) 项目结题

学生根据“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开展的情况, 适时调整工作的进度, 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相应的研究成果。在“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完成后, 由项目负责人填写项目结题申请书, 提交项目研究报告和相关研究成果 (调查报告、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产品实物及相应的设计说明书、图纸) 等相关支撑材料, 提出结题验收申请;学校聘请相关领域、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专家组统一组织验收, 审议项目研究报告, 进行现场测试和结题答辩, 专家组根据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审, 评审通过后对所有项目进行公示并颁发结题证书。如滨州学院规定, 学生按计划完成项目并验收合格后, 可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学分, 其中创新训练和创业训练项目记3学分, 创业实践项目记6学分。大学生创新创业学分可以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中素质拓展课程学分记入成绩档案。若项目组提出延期, 应提出书面申请报告, 详细阐明延期的缘由, 经指导教师同意、系 (院) 指导小组批准后报学校工作指导委员会和领导小组审批、备案, 最晚要求项目负责人必须在毕业前完成项目。

三、关于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的思考

实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主要宗旨是培养大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应当注重大学生在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比如可以建立学生奖励机制, 把大学生参与创新训练项目活动及其所取得的项目成果作为学生年度评优选先、推荐入党以及贫困补助的重要依据。再者, 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将“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与毕业论文相结合, 如滨州学院规定, 对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创新计划项目, 经学生 (限项目组负责人) 提出申请, 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后, 经系院工作小组和学校工作指导委员会审查, 可作为毕业论文 (设计) 课题继续进行;对于研究成果已经达到毕业论文 (设计) 要求, 经审核鉴定后可代替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参与项目训练的同时, 既提高了科研能力又可以以成果作为毕业论文, 一举两得。为了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项目组指导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所承担的工作, 学校应该予以计算教学工作量, 比如可以参照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 标准计算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量。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赛, 行政主管部门可把教师指导的业绩纳入职称评定和聘期考核条件范畴。指导教师对指导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活动所取得成绩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广大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 使“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走上健康、稳定、良性发展的轨道。

四、结语

江泽民同志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目前的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 更要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接触到了本学科的最新资讯, 学习到了课本之外的知识, 锻炼了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了与人交流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摘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活动的开展与实施, 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滨州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 要求学生自主申请项目, 教师全程跟踪指导, 学生要自主完成训练计划中的数据统计和论文撰写, 并最终提交研究成果。滨州学院不仅规定创新训练项目可与毕业论文相结合, 而且项目组指导教师所承担的工作可计入教学工作量, 充分调动起广大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训练,滨州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 教高函[2012]5号

[2]王春清.浅谈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几点体会[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1 (08)

大学军训训练计划 篇8

关键词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实践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1)03-0036-02

Exploration of Innovative Competence based on Undergraduate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Zi Bin, Li Aimin

Abstract Undergraduate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is an effective and important step in cultivating the innovative competence and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With the aid of 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the students can take part in the chan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and 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e closely. It is not only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boost their abilities of innovational spirit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increase their consciousness of teamwork and responsibility, but also an energetic countermeasure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research supervisor team.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practical teaching;innovative competence

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China 221116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是培养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目前已成为国内外普遍认同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中国矿业大学自2001年开始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1]。中国矿业大学一贯高度重视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积极为学生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完善国家、江苏省、中国矿业大学三级科研训练创新计划体系(国家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江苏省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和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确保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数量、质量和水平不断得到增加和提升。

在大学生参加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科研活动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实践科研的训练,提高大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关注科技学科前沿、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同时促进高校教师科研指导队伍的建设,也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在指导大学生进行科研训练活动时,主要从培养大学生综合训练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促进教师科研指导队伍建设等3个方面进行考虑。

1 通过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

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过程中,学校教务处和学院加强宣传和广泛动员,充分营造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申报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科研训练计划的热情。在此基础上,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参与项目的申报,充分发挥大学生参与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自主提出研究课题,填写项目申请书。评审过程考虑以学生自己提出来的项目优先为原则,严格规范,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在综合考查项目选题意义、难易程度、团队构成、创新性、可行性的基础上,最终遴选出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立项项目。

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让学生尽早进入本专业科研领域,充分了解所在学科的前沿和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把所学理论知识与科研训练课题密切结合以解决问题;其次,指导教师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让学生制定具体科研实施方案、项目进度计划和阶段性成果汇报等,并对学生进展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和监督,从而增强学生的独立创新精神和实践科研素养;最后,对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得出的阶段性成果和结论,让学生以文档资料形式及时总结和撰写,教师进行具体指导,培养学生文字表达和归纳整理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参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如有些学生参加科研训练计划项目主要思想是发表论文,为评选奖学金、保送研究生等创造条件,这是大学生急功近利思想的一种表现。指导教师要重视这个问题,并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端正思想,通过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真正达到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今后工作学习奠定基础。

2 通过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很多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涉及多个学科,而项目团队成员的组成有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这就要求项目团队成员之间保持有效、和谐的合作。因此,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团队协作精神,从各个方面协助学生拓宽项目团队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的渠道,提供科研训练活动的便利,提高学生对科研探索的信心[2]。

学生在参与科研训练计划项目过程中,进行的科研活动可能涉及机构设计、电路硬件制作、软件编写仿真和论文报告写作等具体工作,显然必须要求团队成员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训练目的。因此,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顺利完成,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克服利己主义思想,并且团队协作精神也是大学生今后成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所必备的良好素质。

3 通过科研训练计划项目促进教师科研指导队伍建设

高校教师科研指导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教育和科研功能的实现。因此,具有良好教学能力、科研经验的教师能够将科研经验和知识技能在指导科研训练计划项目过程中传授给学生,并且能够合理地指导科研训练计划进程,增强指导效果。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既是严谨的治学过程,又是良好的教育学习过程,是教学的深化[3]。教师在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但承担着项目指导教师身份,而且也是项目的参与者,而主持项目的学生更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和学生在进行科研训练计划活动过程中的相互交流和研讨也会促使教师和学生共同提高。

教师在指导学生主持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首先必须负责指导学生把握项目申请书的内容和完善科研计划日程表;其次,在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指导时,能够为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提供力所能及的科研条件,保证有足够的指导时间对学生的科研活动、论文撰写等环节进行具体指导;最后,教师在指导学生科研活动中遇到不熟悉的专业知识,也要查资料学习,自己真正掌握吸收了,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因此,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指导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素养直接关系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指导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立项、实施过程和完成项目结题报告,指导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促进高校教师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指导队伍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罗承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2004,22(2):1-3

[2]沈明卫,涂澄海,何勇,等.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实践中的问题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7):133-135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篇9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各位同学大家好,接学院通知,现在由就业促进与互助协会承办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本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者团队(最多5人),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最多5人),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报告撰写成果交流等工作。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中扮演一个或多个角色,通过编写商业计划书、开展可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参与者需要提交具体可行的策划方案,联系导师,获奖者将得到国家和企业的资金创业支持,参与者请在下周三(28日)晚上六点半到七点半将材料交到活动室,这次活动对大家来说意义重大,请认真对待,具体问题请联系就业促进与互助协会刘坤:***.

大学军训训练计划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计划;实践探索

高校作为培养创新技能型人才的核心场所,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未能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培养摆放在更高的指导地位上,特别是经过全球、信息化的持续深入,高校培养高水准的创新型人才,已经被认定是国家可持续建设和发展的现实需求。在此类背景下,教育部全面推广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其作为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将细化出创新和创业训练,以及创业实践三类结构单元,核心动机在于促进高校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方式,尤其是在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的调整上,要时刻利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手段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培养体系的构建速率,其间确保相关实践过程体验的有序强化,最终顺利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技能。

一、我国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遭遇的限制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多样,但缺乏应有的整合和互动特性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可以细化为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等计划内容,主张结合不同学生参与训练要求,进行丰富且实效性较高的创新创业教育手段融合。如今有关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计划制作的单位繁多,包括实践教学控制中心、校团委、就业指导中心等,而制定计划的方式也各有差异,如第一课堂的实验课程和第二课堂的竞赛、讲座等活动。不过透过目前局势观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课程的设置的基础始终在于整合全校资源,不过后续的竞赛和讲座实践项目则需要仰仗于部门的基础支持条件,在资源整合绩效上明显存在落差。

(二)教师训练指导实践经验不够充分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主体主要是本科生,教师的核心任务,便是在其间为学生提供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结合以往实践经验整理论证,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通常需要配备一名专业学科的指导教师,并且要求其具备丰富的研究经历和实践技能,具体负责创新训练的指导、监督和管理事务。力求在确保大学生在明确研究选题和内容之后,锁定重点内容并选用灵活的分析模式,为后续健全样式的实验方案、安全的实验操作、有效的分析处理数据、客观的总结报告撰写等工序流程流畅化衔接,提供保障。确保上述准备工作处理完毕之后,教师就可以进行创业实践项目指导,令学生透过相关课程选修、创业知识汲取和创业技能培训之后,学会像企业家一般思考问题,彰显出未来创业者高尚的素质,如具备全面性的战略眼光、良好的沟通协调、营销和决策能力等。

可现实中,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时间不长,同时面临创业教育师资团队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低下的瓶颈挑战困境,如若长期放置不管,势必令后续创业训练和实践项目拓展工作衍生深刻的滞后迹象。

二、新时代下科学化布置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措施

(一)依靠实践教学管理中心的指导,推进全校创新创业教学资源的整合

作为现代专业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监管机构,实践教学管制中心需要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和学校中的教学机构、管理单位进行深度交流探讨,保证持续有效地整合校内各类创业教育资源,使得不同机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和教学引导信息至此得以全方位整合沿用,令不同类型创新创业课程、培训和讲座、创业竞赛等活动得以顺利布置,在不同教学和实践指导信息及时发布基础上,令参与创新创业培训计划的大学生透过不同类型课外实践和课堂教学指导,彼此协作共同加快创业培训项目的实施效率。

另外,相关规划主体还有必要指导大学生及时观察校内各类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运作流程,同时定期开放国家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际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及各类学科综合研究基地等,争取为今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有序开展,提供专属的研究认证平台。

(二)建立实施完善样式的指导教师培训和激励引导机制

因为指导教师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缺乏深刻的认知,作为专业化监督管理机构,需要在特定时间范围内进行这部分教师培训教育,特别是参与创新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的教师,要及时组织他们进行创业相关理论知识培训,全程赋予该类群体一类自由的沟通平台,借此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开展。再就是邀请一些专家莅临并从事项目的企业导师职务,对于项目开展提供合理的市场化建议,为项目的校内导师提供培训。

当然,为了全面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指导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与,除了正常给予30课时的工作量之外,同时更需要在单位年限项目结题之后组织优质化指导教师评选活动,从中树立典范并且在职称评优中加以适当程度的倾斜,给予合理的物质奖励,进一步打造出一类专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指导教师团队。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管理和实施,原本就是一类系统工程,日后学校必须持续强化过程参与、实践创新应用力度,在各类条件辅助作用下,争取国家、省级、校级项目;强化项目过程管理质量和综合效能,最终提升创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丁莉.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2(06):88-97.

[2]古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析[J].农业网络信息,2011,13(01):104-119.

[3]王艳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03):155-180.

作者简介:

上一篇:小学阳光体育活动方案下一篇:一去二三里古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