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的悔》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2024-10-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永久的悔》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下册)(通用10篇)

《永久的悔》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篇1

学科 语文 课型 新授课 年级 八年级

课题 永久的悔 班次

教学

媒体 教学

准备 学生预习生字、课文

知识

技能 1、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2、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过程

方法 抓住叙事散文的特点,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并注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探寻尽孝的意义,懂得尽孝。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

教学

重点 1、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2、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教学

难点 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来朗诵唐代诗人孟郊的一首《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母子情深的由衷赞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反映母子情深的散文《永久的悔》。

走进作者

季羡林(198月6日-7月11日)山东清平人。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及中亚古代语文。精通12国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位从事吐火罗语研究的学者之一。著有《天竺新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等。

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本文题为“永久的悔”,它的作者是当代语言学家季羡林老师,写这篇文章时季老师已年近九十,却还在对一件往事耿耿于怀,可见这件事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怎样的地位。那么,让这为九十多岁的老人难忘,始终无法释怀的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事呢?

(一)、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

迎样盈眶简陋俯拾皆是唾手可得模糊懵懵懂懂寄人篱下耕耘孤苦伶仃轮廓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呢?【痛苦、悔恨。】2、课文开头说到“我‘永久的悔’”,结尾又说“这是我‘永久的悔’”作者“永久的悔”什么?为什么悔?悔的表现是什么?

【作者悔的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悔的原因是母亲受尽了苦难。悔的具体表现是第十段。】

3、这个“悔”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悔”字里既包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又包含着因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产生的悔恨。】

4、为什么说它是作者心中“永久”的悔?

【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

三、合作探究

1、作者在第1段用了两个成语“俯拾皆是”和“唾手可得”,它们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这两个成语说明作者后悔的事有很多,但却能不假思索地说出让他感触最深的事,因为它一直在他心中,是作者无法解开的心结。】

2、请学生默读课文。刚才大家都阅读了课文,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大致了解。请大家思考一下,作者这篇怀念母亲的文章是围绕什么展开的?具体写了一些什么?

【全文是围绕吃的东西展开的。具体写了“白的”,“黄的”和“红的”“白的”指麦子面,“黄的”指小米面和棒子面,“红的”指高粱饼。】

3、作者为什么要以吃的为线索呢?这一点作者在文中作了说明,请大家找出来。

【“第一,我作为一个孩子容易关心吃的东西。第二,除了。黄的’以外,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

4、学生讨论,因为孩子最容易关心吃的东西,所以作者对小时候的记忆总与吃的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可以理解。为什么母亲吃不到好东西这件事也会让他想起母亲呢?

【母亲之所以只吃红的是因为她把白的和黄的让给了我,这让我感动至深。母亲艰辛一生,作者儿时无法体会,成人时又无法报答,内心悲凉】

5、我们大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说说你对“永久的悔”这篇文章的看法和体会。

【1、文章语言朴素自然,在平实中饱含深情,在字里行间表达出对母亲的思念,由此突出主题:及早尽孝。2、全文以“永久的悔”为主线展开。开篇点明“永久的悔”,引出对往事的追忆--“悔”的由来,结尾扣题,进一步突出“永久的悔”。条理清晰,主题突出感人至深。】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熟悉了课文内容,明确了文章线索,对第l、2自然段进行了分析,知晓了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初步感受了母亲对“我”的关爱和我对母亲的怀念。

五、课后作业

1、默写本课的生字词

2、熟读课文,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板书

设计

永久的悔

季羡林

永久的悔: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

线索:“白的”,“黄的”,“红的”-----怀恋母亲

教学

反思

后记

《永久的悔》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篇2

湖北省天门市拖市一中国家课题研究组张良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资治通鉴》的有关知识。

2、通过共同探究及讲解,疏通文意,把握课文内容。

3、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层次多变、灵活巧妙的多层朗读、朗读语气探讨、动画故事、自述故事、模拟采访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来实现学生对文本的透彻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明确“开卷有益”的道理,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教学重点】

1、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并能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语调。

2、理解人物对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并努力读书。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朗读录音准备,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将学生分为六组,分组布置预习任务,准备上课时交流展示。第一组:作家、作品介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收集勤学有成的例子。第二组:找出重要的词语句子解释,口述全文大意。第三四五组揣摩人物对话,读出人物的语气神态,解读文本内涵。第六组:模拟记者招待会。

【教学过程】

一、导入“劝学”: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三国演义》吗?(喜欢)那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点击画面播放)一曲高歌,唱不尽三国英雄。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有员虎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他曾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学,这不,孙权又来劝说了,结果如何呢?今天咱们一起来看《孙权劝学》。

二、读“劝学”篇: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简介作家作品:

学生介绍,PPT配合强化三个要点:司马光、《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

(二)粗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

1、PPT显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2、多层朗读:听读课文、自读课文、点读课文、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课文注释七嘴八舌说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的意思。

2、互相提问,落实重点词句。

3、教师提问,查漏补缺,强化重点。

参考问题:

1、通假字:“涂”通“途”,道路“邪”通“耶”,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

2、一词多义:见:见往事(了解知道)见事(认清识别)

3、古今异义:孤:古义:王侯的自称;今义:孤单、孤儿

博士:古义:学官名;今义:学位名

(四)观看动画《刮目相看》,重温故事

三、悟“劝学”理:精读品析,领悟主旨

(一)导入:孙权为什么劝吕蒙读书?孙权又是怎样劝吕蒙读书的?吕蒙读书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下面,我们就围绕这一组问题来展开探讨:

(二)说明:探讨的大致方法为:先分别从文中找出相关重点语句来回答某一问题,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说说这一句应该怎么读,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围绕导入的问题找出相关重点语句或者用自己的话回说,或以读带品,或以品促读,读品结合,达到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三)探讨:

1、孙权为什么劝吕蒙读书?

重点语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如今执掌大权,管理政事,不可以不学习。)

读品:这一句应该读出什么语气?从中可以体会当时孙权对吕蒙什么样的情感?(读出了坚决严厉的语气。孙权是一国之君,吕蒙是他的爱将,他用这种坚决的语气要求吕蒙,既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可见关心、厚望。)

2、孙权又是怎样劝吕蒙读书的?

重点语句(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读品:这两处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从中可以感受到孙权怎样的心情?这里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劝学的?(先请一个同学读,再请一个同学评析。这句的前半部分是个反问句。孙权作为君主劝将军吕蒙学习,吕蒙找借口不学,孙权不高兴了,于是用一个反问句来责备吕蒙。读这句的前部分要读出反问的语气,读出责备的意味,表现出孙权的不高兴。后半部分用了“但当……耳”即“只不过……罢了“这样的句子,语气比前半部分有所减轻,这句是说读书的目的并不要求太高,要吕蒙不要怕读书,带有鼓励期待吕蒙读书的意味。)教师小结(责备之后马上鼓励,可见孙权多么善劝,多么会做部下的思想工作。当然这不是与生俱来的,这也得益于读书。下一句就告诉了我们这一点。)

重点语句(2)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读品:这句应该怎么读?应该读出一种什么语气?从中可以感受到孙权什么样的神态心情?(“卿言多务,孰若孤?”要读出反问的语气,语气又不能太重,要能表现出一种亲切的口吻。“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要读得恳切,注意“常”、“大有”要读得重些。这句要表现出孙权种庄重又语重心长的神态。)教师点拨:孙权以切身经验劝吕蒙读书。

3、吕蒙读书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重点语句:(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读品:这句应怎样读?读出人物的什么神情?(非常吃惊的神情,要体现出鲁肃以前瞧不起“吴下阿蒙”,现在非常佩服才略非凡的吕蒙将军的意味。)

重点语句:(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读品:请学生先读该句,并说说应读出什么神情?(自豪的神情,调侃的语气。吕蒙为自己学有所成而高兴、自豪,对鲁肃以前说自己是“吴下阿蒙”有点小情绪,就用调侃的语气,说鲁肃要刮目相待,“大兄”不要见事太晚了!)

(四)小结:

文中写鲁肃过寻阳,不仅赞叹吕蒙的才略,还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友而别,文中写鲁肃的这些言行有什么作用?(文中写鲁肃的言行说明吕蒙通过学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一介武夫变成了文武双全的将军,说明读书能健全人格,也证明了上文“常读书”“大有所益”。)

四、说“劝学”事:讲叙故事,类比深化

1、提出问题:历史上,勤奋学习,学有所成的例子很多,你能讲一个吗?

2、学生讲述:如,毛泽东冬天读书的时候,为了御寒,经常边吃生辣椒,边手拿书本读书;战国苏秦锥刺股;西汉孙敬头悬梁;西汉匡衡凿壁偷光;晋,孙康映雪;司马光警枕励志: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3、教师小结:本文描写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点明了学习对健全人格的作用,说明了“开卷有益”的道理。

五、访“劝学”人:模拟采访,拓展延伸

1、展示背景::东吴英雄答记者问(PPT展示模拟记者招待会背景)

2、有关说明:①先由第六小组的同学扮演名人并示范采访,然后其他组的同学向他们提出与本课内容相关的问题。②问题提示:如果你是记者,你准备向谁提什么问题?如果你是吴侯孙权、将军吕蒙、将军鲁肃,你要预先考虑记者可能会提出什么问题,你将如何回答。

3、模拟采访:

参考示例:

记者:吴侯,您好!请问:您觉得吕蒙将军通过学习有了惊人的变化,靠的是什么?

吴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靠吕蒙将军自身的努力,当然也有我的功劳,如果不是我善劝,

他可能还是不学习,还是一介武夫呢!

记者:吕将军,刚开始,孙侯劝您读书学习,您以军中事务太多为借口推辞。后来主要是因

为什么原因使您开始读书学习的?

吕蒙:主要是因为孙侯以切身经验说服了我。他的“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的话时常

提醒我坚持读书学习。

记者:鲁将军,您是吴国的名将,文韬舞略非常人所比。吕将军虽然也是吴国的名将,但他

只是一介武夫。后来您怎么与他结为朋友了呢?

鲁肃:正如吕将军所言:“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因为吕将军通过学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已由一介武夫变成了一名儒将。

4、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读“劝学”篇、悟“劝学”理、说“劝学”事、访“劝学”人,懂得了学习对健全人格的作用,明白了“开卷有益”的道理。

六、写“劝学”文:课外作业,总结收获

课外作业:写一篇“劝学”的作文,来激励人们读书。

七、励“劝学”志:老师赠言,巧留余音

结束语:同学们: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在此,我把冰心奶奶的“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的名言赠给大家,希望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扬帆远航,健康成长!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开卷有益

张良西

《永久的悔》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生字生词;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2、反复朗读,把握诗歌的基本思想,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重点分析借物抒情的写法。

3、反复朗读,把握诗歌的中心思想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

4、体会诗人对故乡、祖国的眷恋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月是故乡明,华夏民族是最恋家的民族。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甚至是一抔黄土,都寄托着游子深厚的情感,纵使到了天之涯、海之角,也难以割舍。别离之愁、思归之渴,这种情结如同生命一样古老而常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几千年来,“乡土情结”几乎是游子的普遍心态。一纸乡书、一句乡音,往往让人们激动不已。故乡与游子,似乎是一首永远也唱不完的歌。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是作者人生根基和灵魂的寄托之所。“谣”是歌谣,是对长城的歌颂。

2、“一片槐树叶”是指作者借夹在书中的故国的一片槐树叶,以此为题目点明诗人吟咏的对象,简洁明了。

3、学习生字:

焉之(yān)隘口(ài)歌谣(yáo)蹲踞(dūn jù)山巅(diān)......焚起(fén)敕勒川(chì)荒莽(mǎng)槐树(huái)蝉翼(chán yì)......

4、教师范读全诗,学生自由朗读。

三、指导朗读:

长城谣(席慕容)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写你/不能成篇;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有你/千年的面容;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

敕勒川、阴山下;今宵月色/应如水;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一片槐树叶(纪弦)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故国哟,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四、学生齐声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五、教师小结:

《长城谣》是一首咏物抒怀、反观历史的抒情诗。主体意象是长城,但诗中也有对黄河的思念;抒情的主线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诗中也有对历史的观照和反思。

《一片槐树叶》一诗,作者通过对夹在书中的一片故国的槐树叶的追忆、回想,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长城谣》的作者是席慕蓉。席慕蓉14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以后一直生活在台湾。在诗人心中,长城除了是民族、社稷的象征,还是寄托乡愁乡思的个性化对象。她时刻思念着故乡,遂写成《长城谣》。

二、作者简介:

席慕蓉,1943年生。蒙古族女诗人。蒙古名字全称穆伦·席连勃,意为浩荡大江河。“慕 蓉”是“穆伦”的音译。她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在父亲的军旅生活中,席慕蓉出生于四川。十三岁起在日记中写诗,十四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后又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毕业后任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副教授,举办过数十次个人画展,出过画集,多次获多种绘画奖。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蓉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一年之内再版七次。散文集有《有一首歌》《江山有诗》,其中《一棵开花的树》《山路》《出塞曲》《渡口》等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席慕蓉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清新、易懂、好读也是她拥有大量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细读品味:

全诗共三节:第一节:诗人以历史的视角,凸现长城的沧桑之感;第二节:抒发诗人对长城的依恋和赞美之情。第三节:诗人借梦境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恋之情。

1、第一节写了什么内容?怎样理解“无情”“蹲踞”“冷眼”这几个词的作用? 明确:写一部浩浩荡荡的长城史,抒写了两千多年的争战和杀伐。长城作为历史的证人,历尽沧桑,见证了千古的悲欢离合。

无情:指面对战争,长城屹然不动,成为历史的见证。蹲踞:突出了长城的伟岸身姿。

冷眼:冷静客观的态度,写出了长城面对人世的恩怨、成败荣辱,冷静对待。

2、第二节写了什么内容?关键词是哪些?

明确:抒写诗人对长城的依恋之情和赞美之情。“总”,“一„„便„„”,“唱”,“写”。总:一直,一向,突出诗人日夜牵挂故乡。

一„„便„„:突出诗人心系长城,心系故乡,“万里的躯体”“千年的面容”已经在作者心中留下了烙印,所以一提起“便有烈火焚起”。

3、第三节写了什么内容?哪个词语最有表现力? 明确:写诗人借梦境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恋之情。“不眠”。

应:是诗人的猜测和估计,写诗人想象中故乡夜晚美好的景色,这情景是载不动的深情。

仍然:依旧,写出了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黄河,时时在诗人心中流淌,诗人虽身居异乡,却心系祖国,表达了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流进„„不眠的梦:写思乡难眠,诗人借梦境表达了对故乡的思恋之情。

4、诗人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而且对于故乡,她是“少小离家,大难回” 在诗人的心中,长城仅仅是民族的象征吗?

明确:仅仅是民族的象征,还是一种精神,一种博大的精神,还是诗人寄托乡思乡愁的意象。

5、第一节诗中高度概括长城历史的句子是哪些?

明确: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

6、第一节里用第二人称“你”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把长城看作是历史的见证人,更易于抒发作者的情感。

7、第三节为何以地名“敕勒”、“阴山”、“黄河”抒情?

明确:“勒”、“阴山”是诗人的故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由此可见诗人身居他乡,心系故园。诗人希望有梦,借梦境回故乡,但好梦难成,因为浓浓的思乡情使诗人夜不能眠!

《长城谣》是一首咏物抒怀、反观历史的抒情诗,主体意象是长城。但诗中也有对黄河的思念。抒情的主线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诗中也有对历史的观照和反思。

四、合作探究:

怎样理解《长城谣》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明确:诗人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对于故乡,她是“少小离家,老大难回“。因此在诗人心中,长城除了是民族、社稷的象征外,还是她寄托乡思乡愁的个性化对象。

这首诗富有民歌谣曲风味,意境悠远,感情真挚,语言质朴,毫无雕琢之感,是席慕蓉诗中的佳作。

五、教师小结:

《长城谣》中诗人以长城、黄河为载体,抒发刻骨铭心的乡情。承载诗人浓重乡愁的万里长城一贯被视作中华民族文化或精神的象征,长城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征战与杀伐,曾上演了无数悲欢离合,沉浮起落。英雄的壮举,儿女的血泪,在世人眼里,长城早已成为历史的见证,成为社稷的象征。诗人心系长城,心系故乡,视古老的长城为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之所。千年流淌的黄河同样注入了诗人无尽的情感,它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象征。

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七,板书设计:

长城谣

沧桑长城——一部历史;依恋长城——写不成篇;梦回长城——难以成眠。

————心系祖国、思恋故乡。第三课时:

一、情境导入:

《一片槐树叶》写于1954年,当时诗人纪弦已远离故土6年,思想之情与日俱增。也许是一次偶然翻检旧书,夹在书中的一片槐树叶赫然跳入眼帘,由此触动了诗人感情最敏感的一根弦。诗人的心灵战栗了,他的感情掀起了波澜,于是他借这一片槐树叶尽情抒发了游子怀乡之情。

二、作者简介:

纪弦,1913年生,祖籍陕西,生于河北省清苑县。原名路逾,曾用笔名路易士。1928年春开始发表诗作,1933年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自编《易士诗集》。1934年创办《火山》诗刊。1936年东渡日本,回国后与戴望舒等创办《新诗》月刊。1948年赴台,在台北市成功中学任教二十五年后退休。1976年移居美国。1953年创办并主编《现代诗》季刊,1956年组建现代派。

纪弦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另两位为覃子豪与钟鼎文),在台湾诗坛享有极高的声誉。纪弦不仅创作极丰,而且在理论上亦极有建树。他是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他主张写“主知”的诗,强调“横的移植”。诗风明快,善嘲讽,乐戏谑。他的诗极有韵味,且注重创新,令后学者竞相仿效,成为台湾诗坛的一面旗帜。年近九十,健康良好,写作不辍,被誉为“诗坛上的常青树”。主要有作品集有《火灾的城》《纪弦诗选》《爱云的奇人》《烦哀的日子》《无人岛》《摘星的少年》等。

三、细读品味:

全诗分三节,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时间线索,“现在——过去——将来”;另一条是感情线索,“伤感——回忆——企盼”,两条线同步并行,构成三块伤感过去,回忆过去,企盼将来。

1、第一节写什么内容?如果用一个最简单的陈述句来说,应该怎么说? 明确:写一片“槐树叶”,“这是一片槐树叶”。

2、第一节明明可以用一个简单的陈述句表达,为什么诗人却使用了极其繁复的修饰语?各个修饰语各有什么含义?

明确:意在说明诗人当时睹物生情而又极为复杂矛盾的感情。“全世界”指范围,“最珍奇,最宝贵”指出程度;“最使人伤心,最使人落泪的”指出它背后的故事;“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指出它的形状、颜色。这样的一片槐树叶使诗人睹物生情,伤感之情溢于言表。

3、第二节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写了槐树叶的来历。

4、槐树叶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是诗人作为诗集的书签用的。在文中“一册古老的诗集”有了文化的象征,也许指古老的文化,虽然忘却了它具体的来历,但它肯定是故乡的槐树叶,诗人因此而略感欣喜,因为它使诗人的思乡之情有了寄托,也一下子拉开了诗人浓浓的乡愁乡思之门。

5、三节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怎么写的?

明确:对将来的企盼,表达了游子思归之情。联想的手法,由槐树叶联想到故土的泥土,进而联想到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6、全诗以什么为意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一片槐树叶;思乡盼归。

7、“一片槐树叶”为何是“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明确:它捡自故土,寄托了作者强烈的乡思和沉重的乡愁。

8、请写出第一节诗中诗人的感情变化并简单分析(80字以内)。

明确:诗人初见槐树叶,如回故土,赞叹,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又很快回到了现实,心情变成了伤感;飘零在外,有家难归,伤心而又无奈。

9、你认为一册“古老的诗集”有什么深刻含义?请写出你的理解。

明确:有一定的文化象征意义,也许指古老的中国文化,也许指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和诗人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不变的追求。

10、最后一节中的“槐花香”能否换为“桃花香”等花香呢?为什么? 明确: 不能,是为了呼应标题,写其他就不合文意了。

本以“一片槐树叶”为意象,寄托了诗人思乡盼归的情感,开头以槐树叶起情,结尾以企盼重回槐花飘香的季节收尾,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和上一篇诗歌一样,都使用了咏物抒怀的艺术手法。

四、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一片槐树叶》的第二节?

明确:第二节写槐树叶的来历,追溯过去,揭示槐树叶的历史内涵。诗人纪弦曾在南京、扬州、上海等地留下足迹,行踪遍及大江南北。诗人虽然记不清是从哪里“捡来的了”,但它肯定是故土的槐树叶。这正是诗人为之欣喜的原因。“一册古老的诗集”在这里有一定的文化象征意义,也许是指古老的中国文化,也许是指诗人对故国的眷恋之情和诗人对中华 民族伟大精神的不变的追求。正因为诗人心系故国,继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才使他对一片来自故土的槐树叶情有独钟。那片小小的槐树叶,正如一把钥匙,一下子开启了诗人心中对故乡的深刻的记忆,于是浓浓的乡思乡愁汹涌而出。

2、为什么一片“抱抱的,干的,浅灰色的槐树叶”,在诗人的心目中却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明确:这篇槐树叶是故土的槐树叶。它正如一把钥匙,一下子开启了诗人心中对故乡的深刻记忆,它寄托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五、教师小结:

《一片槐树叶》语言清新,浅显易懂。似在独白,又似在与读者对话,语言明白易懂,然而又寄以深情。诗人偶然发现的书页中的一片来自故乡的槐树叶,触动了他感情的琴弦。他借这片槐树叶尽情地抒发了游子思归之情。

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三。

七、板书设计:

一片槐树叶

伤感现在——见叶欣喜;回忆过去——树叶来历;企盼将来——重温旧梦。

《永久的悔》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篇4

请根据我的描述说出古代诗词作家的姓名。

1、他,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被后人称为“诗仙”。代表作有《静夜思》--李白

2、他,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反映民生疾苦,有“诗史”之称,他的组诗“三吏”“三别”脍炙人口,他本人被誉为“诗圣”--杜甫

3、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散文,并开创了豪放词派,字子瞻,我们学过他的词《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

4、他,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曾在《岳阳楼记》中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壮志。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词,反映边塞生活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渔家傲》,那是一位跨南北两宋的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二、知人论世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历城人(今山东济南),是婉约派的代表。生活在北宋后期和南宋前期,以“靖康之变”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生活幸福美满,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变”,金兵入侵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地度过了晚年。南渡以前,李清照足不出户,多写闺中女儿情;南渡以后,“飘流遂与流人伍”,视野开始开阔起来。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建炎四年(1130)春间,她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有《漱玉词》传世。

三、感知内容

1、读准字音:帆殷勤嗟谩

2、读出节奏

3、哪些词句你读不懂?谁能帮帮他(她)?

4、这首词的内容是什么?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梦)

四、欣赏意境

作者在梦中看到了什么?(用原句回答)

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看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

师:这两句写了哪些景物?

生:写天、云、雾、星河、千帆,

师: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生:瑰奇雄伟

师:在这两句中找出四个动词来。

生:“接”、“连”“转”、“舞”

师:作者在梦中看到了一幅雄伟壮丽的海天相接图,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

师:所谓“星河欲转”,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2、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师: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到哪里?--天国,

师:在天国见到了谁?--天帝。

师: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天帝?

生:态度温和、关心民疾的天帝。

师:“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李清照南渡以来,一直飘泊无依,备受排挤与打击,尝尽了人间的白眼,如今天帝这么关照她,使她感到多么温暖啊!这次竟然得到诉说的机会了。这就引出了词的下片,由她诉说自己的困难和心愿。

3、还看到了自己回答天帝的垂问:“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师:词人有才华吗?

师:你从那句可以看出来?

生:“学诗谩有惊人句”

师:词人有卓越的才华,辛苦求索,但她找到光明的出路吗?

生:没有

师:从哪可以看出来?

师:“路长嗟日暮”,这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生:用典

师:此句出自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者借此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一个“嗟”字,生动地表现出她那徬徨忧虑的神态。下句,“谩有”,是“空有”或“徒有”的意思。

师:谁能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师:对,意思是我告诉天帝,我所要走的路程还很远,现在已到了黄昏,还没有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

师:这一句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所用,有怀才不遇之感同时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二是社会**,文章无用。

4、作者既然有这样苦衷,她希望怎样解脱呢?请看:“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她要象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wòchuò肮脏的社会。叫风不要停止地吹着,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幸福的生活。

师:“九万里风”句,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xǐ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扶摇”,风名。“九”是虚数,是多的意思。这一句,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

师:“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句什么意思?

生:看注释

5、作者为什么梦想到三山中去?是否由于消极的游仙思想在作怪?

答:不是的。从上文的意思来看,是由于她感到“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就是说,尽管她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但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施展,找不到出路,才促使她这样想的。可见她的梦想仙境,正是她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表现。她要回到那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和痛苦的仙境去,正是反映出人间存在着战乱、杀戮、欺诈、孤独、寂寞的现实。所以,她的那种思想活动,并非消极的,而是积极的,有现实意义的。

6、小结:

师:这首词中充分表示李清照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板书)

师:但这种愿望在她生活的时代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她只有把它寄托于梦中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在这境界中寻求出路。

然而在那个时代,一个女子而能不安于社会给她安排的命运,大胆地提出冲破束缚、向往自由的要求,确实是很难得的。而正是这样的一个性格爽直、柔中有刚、不愿受现实生活束缚的人,使这首词显示出浪漫的情调,豪放的风格.这和她的其它词作风格迥jiǒng然不同.

师:好同学们,这首词,“梦归”是关键,全词写梦境,笼罩了一层浪漫主义的色彩。在风格上走豪放一路,为我们创造了开阔的意境。梁启超评价这首词说:“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shù玉集》中语。”

五、拓展延伸:

李清照是一位婉约派的女作家,她的《如梦令》、《醉花阴》、《一剪梅》、《声声慢》等是大家熟悉的名作。这些词多半写闺情幽怨,它的风格是清新、含蓄、缠绵的。其中《一剪梅》还编成了现代流行歌曲《月满西楼》。

杨思立

《永久的悔》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篇5

下面就《细柳营》的教学片段,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情况。

案例片段

师:翻译完这篇课文,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这觉得文中的“将”字都读“jiān馈保没有“jiàn馈闭庵侄练ā#目光齐聚,众目睽睽下,该生脸红了。)

师:能说具体一点吗?

生:文中的“将”字你讲的有两种读法,其中“将以下骑送迎”一句中读的是“jiàn馈保我认为也应该读“jiān馈保』褂芯褪悄愣琳饩浠笆蓖6僖泊砹耍我认为正确的停顿是“将/以下骑/送迎”,可你的停顿是“将以下/骑送迎”,所以你对这句话的翻译也就错了。

师:你是说我不仅读错了,还翻译错了,能告诉我理由吗?

生:你读“jiàn馈保说这里“将”的意思是“将士”,“将以下”与“骑送迎”中间停顿,然后翻译为“(两军营)将士高接远送”,我觉得应该翻译成“将军用下马(行跪拜礼的礼节)送迎”,所以应该是“将”后停顿,“以下骑”后停顿才对。(同学们笑了,另和同学立即举手)

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说法,将军下马行跪拜礼,难道战士们是骑在马上的吗?(同学们又笑了。)

生:根据“直驰入”,应该是将军和战士都下马行跪拜礼才对。所以应该是“将士”而不是“将军”。(众同学点头)

师:这个我是参照的是今年和你们手中的书本同步配发的《教师用书》(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教师用书》展示给学生看),上面是这么翻译的。

生(不服气):老师您不是让我们要敢于质疑吗?难道您那本书就完全对吗?

(同学们以异样的目光投向他。)

师:其实我在备课时也想过这个问题,尤其是对“高接远送”一说有些疑惑,你能详细谈谈你的理解吗?

生:刚才他(那们同学)说了将士们都下马行跪拜礼不假,可这篇文章重点刻画的人物是周亚夫,所以我认为这句话中的“将”就是“将军”,大家想想,将军都下马行跪拜礼了,其他人还敢不行跪拜礼吗?

生:老师,我赞同他的说法了,是应该理解为“将军”,这个句子也应该翻译为“将军用下马(行跪拜礼)送迎”。

师:你赞同了,还有同学认可吗?认同的请举手。(有几名同学举起手来)

师:好!你们今天不仅用我的话来挑战我,还挑战了教材权威。我很佩服你们。但你们得找依据,最好从本文的内容和写法上找到确凿的证据,只有这样,我们的挑战才有意义。请大家去研读课文,看能不能从内容和写法上将证据找出来,然后大家再讨论,看是我和我的《教师用书》错了,还是你们的理解出了偏差。

(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讨论得异常热烈。)

生:老师,我找到了。

师:说说看,后面的“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一句的意思不就是“穿戴着盔甲的将士不行跪拜之礼,请允许我行军礼拜见皇上”吗?这是照应,前面应该有伏笔,可前面除了这句,再也找不到一句有“用跪拜礼”这一意思的。从前后照应上来看应该理解为“将军”而不是“将士”。

师:还有呢?

生:在文言文中,“以下”应该怎么解释,我们没学过,本文也没有注解,而我们只知道“以”可以解释为“用”,这句话中的“以”解释成“用”是完全可以的,反到是“以下”不能解释了,不应该是现代汉语的“以下”吧!这也说不过去呀!

师:大家认为他说得怎么样?

生:好!(众人鼓掌)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因为读音变化,停顿变化,整个句子的意思就完全改变了。祝贺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中拥有了宝贵的质疑习惯和挑战精神……

学习文言文,读顺文是基本,读懂意是关键。一个字的读音,一个句子的停顿会直接影学生对句子的理解。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白话文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必由之路,更是关键环节。作为民族经典、文化瑰宝的文言文,我们是否一定要屈尊教材和教参呢?

案例中的“将以下骑送迎”就是一个典型。无论是非常正版的教辅资料,还是权威的教材和教参,很难找到“将军用下马(行跪拜礼)送迎”之说,到是“(两军将士)高接远送”成了各种版本的标准,就算有些教辅资料有所不同,那也是大同小异,决不会大逆到将“高接远送”改成“下马跪拜行礼”了。

学生能自主的把“将”读作“jiān馈保解释为“将军”;把“以”和“将”分开,且解释为“用”;把“下骑”连一在起,理解成“下马”。这不仅符合古代语法规范,更考虑到了“两相对比”和“前后照应”。在对“将以下骑送迎”一句的探讨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且使我认识到自己备课的不足,更为重要的是:我惊异的发现学生已经长出了特别明显的两条腿--学生身上可贵的质疑习惯和挑战精神,迈出了走向研究性学习的坚实步伐。

《永久的悔》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篇6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墨子及《墨子》一书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学习运用排比、比喻及诱导的说理方式。

2.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把握人物性格,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3.了解墨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理解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有力量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导语设计1: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硕果累累的先秦科技和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为我国古代文明增添了光彩。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影响较大的是墨、儒、道、法四大家,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有一个人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他就是墨子。

导语设计2: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战争是残酷的,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罄竹难书,尤其是那些非正义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更是无尽的痛苦。那么,大家又是否相信在中国古代,有一个人能单凭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勇敢和机智就可以阻止一场不义

战争的发生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近这位“诺贝尔和平奖”的古人,看看他的非凡表现。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 文言知识归纳(1)通假字:

①公输盘不说(通“悦”,高兴)②子墨子九距之(通“拒”,阻挡)③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御”,抵挡)④公输盘诎(通“屈”,理屈)。(2)古今异义词:

①行十日十夜至于郢 到达 ②愿借子杀之 您 ③舍其文轩 彩饰

④虽然,公输班为我为云梯 虽然如此 ⑤吾之所以距子矣 用来……的方法⑥(3)词类活用:

①吾义固不杀人(名词作动词,善良坚持道义)

②公输班九设攻城之机变(形容词用作名词,巧妙的方式)③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守卫、抵挡)

④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名词作动词,入侵)⑤不能绝也(形容词用作动词,杀尽)(4)一词多义:

子:①子墨子闻之 先生

②愿借子杀之 您

说:①公输盘不说(yuè)通“悦”,高兴

②请说之 陈述、解说 已 :①胡不已乎 停止

②吾既已言之王矣 已经 类: ①不可谓知类(事理)②为与此同类(类)

然: ①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这样)②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但是),见: ①胡不见我于王 引见

②于是见公输盘 召见 虽: ①虽然 即使这样

②虽杀臣 即使

为: ①替。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②语气词。夫子何命焉为? ③造。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④作为。子墨子解带为城 ⑤是。必为有窃疾矣

之: ①助词,的。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②代词,这。请说之

③提宾的标志,不译。宋何罪之有

④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以: ①用来。将以攻宋

②认为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2 作者名片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的创始人。相传为宋国人,后来长期住在鲁国。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

3 背景追溯

这篇文章的背景可以从文章第一句话看出来:“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当时楚大宋小,楚强宋弱,而且楚攻宋之心蓄谋已久,要想制止这场战争的发生,是一件极为不易的事。然而墨子对战争的性质看得很清楚,他能明确指出楚攻宋之不义,因而他不辞辛劳,长途跋涉赶到楚国都城,以实际行动去制止战争的发生。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2 教师解说重点词句。3 理清思路,感知大意。

(1)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表现的是哪一位? 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解说:明确文章的主人公、主要内容、情节结构,便于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环节。

【交流点拨】本文对应的双方是墨子和楚国的公输盘、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劝阻楚国攻打宋国。

(2)谈谈你对本文思路的看法。(理清文章思路,形成整体印象。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回点拨。)【交流点拨】

①以“见”字一线穿珠。墨子见公输盘→墨子见楚王→墨子见公输盘

(1~12)(13~16)(17~22)

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②以人物思想、态度的变化为线索组织全文。

(二)深层理解 1 墨子是怎样说服楚王的?

【交流点拨】墨子面对楚王,循循善诱,婉言相劝,以设喻的方式引楚王入彀中,“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诱导楚王沿着他的思路考虑问题,得出“必为有窃疾矣”的结论,接着通过类比,得出“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的结

论,环环相扣,循循善诱,迫使楚王同意他的观点,不得不称“善”。

2 墨子与公输盘演练攻守战术,结果怎样?表现了什么?

【交流点拨】公输盘与墨子各代表一方,公输盘九攻,墨子九距,结果一“尽”一“有余”,充分表现了墨子胸有成竹、有理论、有实践、机智多谋的特点,3 “公输盘诎”,一个“诎”字表明了什么?【交流点拨】一个“诎”字,说明不论在道义较量上还是在战术较量上,公输盘彻底失败了。

(三)走进语言

提问:墨子的劝说技巧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思考讨论,自由发言,合作完成)【交流点拨】

1.说理巧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激怒公输盘,五个“不可谓”,义正辞严;婉劝楚王,三次夸饰楚国,在取悦对方的同时置对方于理亏的境地。(2)逻辑性强。主要表现在劝阻楚王时,巧用类比、对比,环环相扣,无懈可击。(3)先发制人,保持主动。在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中,每一次都是巧妙出击,化被动为主动,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机智善辩。墨子善于陷人于自相矛盾的境地,公输盘的“义”,楚王的“窃疾”均成了墨子制敌的法宝,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公输盘与楚王一“服”一“善”,是多么的无奈和苦涩呀。

2.语言富于表现力。他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他一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既满足了楚王的虚荣心,又使他醒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乃至愚蠢的举动。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打消楚国的攻宋企图的这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义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子勇敢无畏、镇定自若的性格。

(四)走进写法

在辩论中运用逻辑推理,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交流点拨】文中只有少量的叙述文字,大量的则是墨子同公输盘、楚王之间的论辩性对话。在对话中,充分显示了墨子令人折服的雄辩能力。这种雄辩能力主要表现为巧设比喻和运用对比诱使对方讲话造成自相矛盾,置对方于被动地位,然后在迂回论辩中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止楚攻宋是“仁爱”的表现,达到宣传“非攻”思想的目的。论辩一开始,墨子对公输盘说:“北方有侮臣者,愿藉子杀之。”墨子说话有意,而公输盘无意,所以听了“不说”,表示“吾义固不杀人”。这样,公输盘在无意中已经被诱使而走上了墨子为他布设的言论与

行动自相矛盾的轨道。因此,公输盘只好服服帖帖地认输了。墨子在与楚惠王的论辩中,将设喻与对比巧妙地 结合起来加以运用,终于使得毫无思想准备的楚惠王陷入了前后所说自相矛盾的境地。

(五)走进主题

本文详细地描述了墨子用巧妙锋利的言辞使战争发动者理屈词穷,又凭借谋略制止了战争发生的故事,表现了墨子的才智、勇敢和反对不义攻伐的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和楚王的阴险狡诈,从而说明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四、板书设计

墨子

劝楚攻宋

“非攻”

公输

吾义固不杀人--义不杀少而杀众

道义胜(辩才过人)楚王

必为有窃疾也--为与此同类

必取宋--攻械尽,而守圉有余

实力胜(胆识过人)

欲杀之--虽杀臣,不能绝也

五、拓展延伸

请用现代眼光评论一下墨子和公输盘两人行为的意义。

《永久的悔》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篇7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积累文言词汇。

2.整体 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文章写景的妙处。(重点)

3.体会文章贴切新奇的比喻句及其作用。(难点)

4.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朱自清先生的《春》吗?还记得《春》中的春草、春花、春雨吗?在朱自清的笔下,南方的 春是温润的,南方的春是醉人的。那么,北国的春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明代的文学家袁宏道,一起去感受一下燕地满井的初春气息吧!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今湖北公安)人。与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三袁”,因诗文风格相近,时人称“ 公安派”。袁宏道在“三袁”中成就最高,是“公安派”的创始人。代表作品有《满井游记》《虎丘记》《袁中郎全集》。

2.写作背景

明万历二十七年(15),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和拜谒酬答打交道,这使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的袁宏道颇感苦闷 ,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好在他所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本文就写于这一年的春天。

3.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燕地(yān) 花朝节(zhāo) 砾(lì)

鹄(hú)  辄(zhé)  髻鬟(jì huán)

倩(qiàn)  掠(lüè)  罍(léi)

浃(jiā)  夫(fú)能不以游堕(huī)事

4.反复诵读课文,注意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1)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如倩女之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2)始 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3)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4)余之游/将自此始

5.比较下列字词在文中的不同意义和 用法。

明确:(1)乍:波色乍明(始,初)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突然)

(2)鬣:麦田浅鬣寸许(兽颈上的鬃毛)

毛羽鳞鬣之间(鱼鳍)

(3)始:于时冰皮始解(开始)

髻鬟之始掠也(刚刚)

始知郊田之外(才)

(4)而: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表承接)

如倩女之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表承接)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表修饰)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表转折)

6.难句翻译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译:游人虽然还不算多,(但)用泉水煮茶喝的,拿着酒杯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女子,也时时能看到。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译:(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译:能不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的,流连忘返在山石草木之间的,只这个官儿罢了。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文意。

明确:这是一篇写景小品文,文章以清新的笔调写出北京近郊早春时节的秀美景色。第一段写城中“余寒景象”,写了欲游不能的苦恼。第二段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郊游的所见所感。先交待出游日期、天气、同行人物及出游路线;接着写满井春色,先总写满井全景轮廓,后分写山、水、柳条、麦田、游人、鸟、鱼,并点明文章主旨: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第三段交待出游缘由及作记时间,结束全文。

(二)探究文章优美的意境

学生默读课文,想象文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体会文章的意境。

明确:作者用细腻而充满诗情的笔调,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机勃勃 、活力无限的满井春光图:河面浮冰刚刚融化,波光粼粼,一池春水清亮得如同新开之镜;山峦积雪刚刚消融,座座青山秀丽,好像晨妆少女;柳条鹅黄初染;麦苗冬眠初醒;鸟儿晒太阳;鱼儿戏水戏浪。这些富于早春特征的景物组成一幅层冰解冻、波光粼粼、山川氤氲、田野生机勃勃的图画,给人以高度和谐的美的享受。游人相偕出游,作者将品茶、饮酒、骑驴观赏诸画面合为一组镜头,热闹非凡。自然风光与人物活动相映成趣。

一幅满井春光图,显示了早春的蓬勃生机,物我交融,情致盎然。既表达了一种轻快喜悦的心情,又流露了对自然重新焕发生机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三)情感探究

深入研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重在抒写“性灵”。

文章开篇 写城内的枯燥局促,与城外春色春意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得出结论“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这反映了作者对城市、官场的厌弃和投身于大自然怀抱的欣喜之情,暗含着“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式的人生哲理。

结尾“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表明自己和庸俗之人的区别。“能不以游堕事”是对那些热衷仕途功名的官僚而言的。至于作者本人,本无意于在政治上进取,何况他现在只不过是一个 小小的教官,当然可以“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惟此官也”,有不虚此行的满足心情,既是自嘲,也是自傲。他在官场感到孤独,大自然给他以慰藉,山水鱼鸟都成了他的知己。

所以,这篇山水游记,与其说描绘满井一带的二月春色,还不如说作者借游春在抒写性灵,反映了他对官场和对大自然、人生的态度。

(四)修辞探究

比喻贴切新奇,是本文的写作特点之一,试分析下面的比喻句及其作用。

(1)鳞浪层层 ,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明确:把层层鳞浪比作新打开的一面面亮晶晶的镜子,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春天到来时河水“清澈”的特点。“冷光之乍出于匣”贴切地写出了早春水冷的特点。

(2)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明确:山峦被融化的积雪洗得干干净净,就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刚梳过髻鬟一样。这个比喻不仅写出积雪消融,山峦转翠,青山显得格外清新,分外娇艳的特 点,同时还极富美感,充满神韵,表现了春的活力,形神兼备。

(3)麦田浅鬣寸许。

明确:把早春 时节时时拔节长高的 麦田比作兽身上不时生长着的浅浅的鬃毛。比喻联想奇特,不仅写出了早春二月田野麦苗的形态,而且表现出春天是生长的季节这个典型的季节特征。

四、板书设计

春意盎然河水--清澈亮丽

山峦--鲜妍明媚

柳条--柔美婀娜

麦苗--生机勃勃

游人--怡然自乐

鸟鱼--喜气洋洋若脱笼之鹄

五、课外拓展

袁宏道的官职很小,也很清闲,可是他并没有像《小石潭记》中的柳宗元、 《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苏轼那样感到忧愁、愤懑。你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

示例:他并无被贬谪的遭遇;他淡泊名利,鄙弃官场;他的性情比较达观;他真心向往大自然,专情于山水美景;他的思想不够积极,消极遁世等等。

侯晓旭

《永久的悔》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篇8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左传》。

2.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重点)

3.疏通文意,整体感知;理解并背诵第一段。(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知道,在战争中,人心所向、正确的战略是取胜的两个必要条件。毛泽东“敌疲我打”的防御战术就是受到春秋时期“长勺之战”的启发。今天就让我们回到公元前684年,和与孔子同时代的鲁国史官左丘明一起来见证这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左丘明,姓左丘,名明(一说姓丘,名明,左乃尊称),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左丘明世代为史官,并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据有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

2.相关背景

《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是我国较早的一本史学著作和重要的文学著作。相传为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记载了公元前722年以后的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3.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刿(guì) 又何间焉(jiàn) 鄙(bǐ)

弗敢专也(fú)小惠未遍(biàn)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公与之乘(chéng)辙(zhé)

4.词语的特殊含义

(1)词类活用

神弗福也 (名词用作动词,“赐福,保佑”)

公将鼓之(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2)一词多义

故:公问其故 (原因,缘故)

故逐之(所以)

以:何以战(凭借)

可以一战(凭借)

必以信(按照)

必以分人(把)

之:肉食者谋之(代词,代这件事)

公与之乘(代词,代指曹刿)

故克之(代词,代指齐军)

小大之狱(结构助词,的)

公将鼓之(助词,无实义)

(3)古今异义词

又何间焉 (古义:参与;今义:隔开,不连接)

肉食者鄙(古义:目光短浅;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轻视,看不起)

牺牲玉帛(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今义:为了正义事业而献身或放弃一方的利益)

必以情(古义:实情;今义:感情)

再而衰(古义:第二次;今义:又,又一次)

5.重点句子翻译

(1)十年春,齐师伐我。

明确: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来攻打我们鲁国。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明确:有居高位享厚禄的人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明确: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明确: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本文有几条线索?分别是什么?

明确:两条。(1)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2)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2.读完本文,你能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吗?

明确:本文通过齐鲁长勺之战的记叙,重点记录了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生动地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稳重果断的指挥才能。

(二)分析课文第1自然段

1.曹刿的身份怎样?

明确:从“其乡人曰”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份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忧国”。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

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4.“何以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做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明确: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回答的?为什么第三个准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小结:第1自然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四、板书设计

战前见之原因:肉食者鄙

问其准备:取信于民政治远见

五、课外拓展

庄公是“肉食者”,他“鄙”吗?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我认为庄公不鄙。庄公能接贤纳谏,有明君风范。从“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可以看出,他也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之理。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并背诵第2、3自然段。(重点)

2.结合课文,分析曹刿和鲁庄公的形象。(重点)

3.学习本文巧用对比、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曹刿论战》中,曹刿这一人物算是很神秘的了。他虽非肉食者,却能见到鲁庄公,而且能和鲁庄公同乘一辆战车指挥作战,庄公对他言听计从。历史上对他的记载各有不同,曹刿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是值得研究的。在这场战役中,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是显而易见的。那么,长勺之战的胜利仅仅是因为曹刿完美的战术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鲁庄公在这场战役中又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呢?让我们在今天的学习中一起来探究答案吧。

二、自主预习

1.翻译下面句子。

(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明确:鲁庄公和曹刿共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

(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明确:作战,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进军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耗尽了。对方的士气耗尽了,而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能战胜齐军。

三、合作探究

(一)分析课文第2自然段

曹刿把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他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明确:在“彼竭我盈”之时。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二)分析课文第3自然段

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曹刿是如何回答的?

明确:有两层意思:

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竭”)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

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三)分析人物形象

1.“远谋”奠定了全文的基调,文中的战前、战中、战后都是围绕“远谋”进行的,你能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地方吗?

明确:(1)注重战前的准备,强调取信于民,充分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和战略思想;(2)战中采用了“彼竭我盈”和“敌退我追”的战术,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3)战后通过他的论述,既交代了他指挥若定、判断正确的原因,又进一步表现了他的“远谋”。

2.文章是怎样塑造鲁庄公的形象的?

明确:课文集中表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成,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但他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备战见曹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取意见;鲁庄公作战用曹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了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鲁庄公战后问曹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了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四)写作方法探究

1.巧妙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分析下面句子。

(1)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明确: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的政治热忱。

(2)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明确:曹刿和鲁庄公的对比,反映了曹刿的深谋远虑。

2.剪裁得当,详略突出是本文的一个显著特点,你能结合文章说说哪些地方写得详,哪些地方写得略吗?

明确:作者把曹刿在战前启发庄公认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在作战中准确地掌握战机和详察敌情以及在战后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都写得比较详细。其余的事如战争的规模、战斗的情景等一概不提;而对请见、从战、克敌等,则一笔带过,这样写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四、板书设计

曹刿论战伐--战前,民心向背

战--战中,抓准战机

克--战后,有勇有谋

五、课外拓展

刘扬所在的班级举行“我眼中的________”活动,他打算写一段《我眼中的曹刿》,你能帮他想想怎么写吗?

示例:曹刿,作为一介平民,在国难当头,你能忧国忧民,不顾个人荣誉与生命安危,挺身而出,毛遂自荐,向鲁庄公阐明政治上要取信于民的主张,你是好样的!你主动请缨,亲临沙场指挥作战,实施了军事上后发制人的措施,最终帮鲁庄公战胜了强敌,创造了我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我真佩服你!

侯晓旭

《永久的悔》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篇9

师:对王维大家了解多少呢?

生1:了解

师:了解什么呢?

生1:他是字摩诘,他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生2:与孟浩然齐名称

生1:对,与孟浩然齐名人称“王孟”,

师:嗯,好。还有吗?

生1:他是原山西太原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祁县人

生3:他擅长写山水田园诗

师:嗯,对。大家回答得差不多了,老师再补充一点,就是王维人称“诗佛”。读他的诗,往往给人一种超尘脱俗、清新秀雅的感觉。总是描绘出一派恬美,幽静的山水田园风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维山水田园诗中成就最高的一首《山居秋暝》。

听读感知:

师:首先我们来听一下录音,一边听呢一边感受诗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还有诗中的意象,并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意境

(播放录音)

师:好了,听完之后同学们自己朗读一遍,按照PPT上划分的节奏

(生齐读)

师:好了,读得非常好。

思考并回答问题:

师:读完之后呢,我们就来思考一个问题:诗题《山居秋暝》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呢?

生1:他是在山里写的

生2:时间、地点

师:对,时间是什么时候?

生:秋天

师:那是什么季节

生:秋季

师:时间是傍晚,对吧。季节才是秋季。诗题点明了具体时间是在傍晚,“山居”点明了地点,就是在山村里,描绘的是山村的生活图景。那么下面请同学们再来读一遍,这回请同学单独起来朗读,然后他读的同时,同学们就把诗中的意象找出来,并想象一下诗人描绘的画面,就是诗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什么图景。

吴霜同学,请你给大家范读一下

(生读)

师:读得非常好,坐下。首联诗人给我介绍了整幅图的一个基调,那么应该用陈述的语气来朗读;颔联和颈联应该用轻快缓和的语气;尾联诗人表明自己的志向,语气稍微加重一点。那么读完之后同学们可以把这首诗的意象找出来吗?第一句“空山新雨后”有哪些意象?

生:空山、新雨

师:山、雨

生:明月、松间

师:月、松,还有呢?

生:泉、石

师:泉、石,还有呢?

生:竹、浣女

师:竹,浣女不是(意象)啊,

生:莲、舟

师:莲,还有舟。找到这些意象之后,同学们就想象一下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什么图?

生1:山里面的`傍晚图

师:空山新雨图?

生2:空山秋雨图

师:嗯,好,第一幅是空山秋雨图,对,回答得非常好!那第二幅呢?(一边板书)

生:明月松间图

师:明月松间(图),第三幅呢?

生:清泉石上图

师:还有呢?

生:竹林深深图

师:还有吗?

生:莲动渔舟图

师:回答得非常好,那么同学们找到这些画面,想象出这些画面之后,就来思考一个问题:作者对这些画面的描绘目的是什么?也就是作者描绘这些景物这些图画,是要想表达什么?

生1:淳朴安静的生活……

生2:……

师:请一个同学起来回答好吗,张婵。

生:目的是表达诗人想要过那种安静淳朴的生活,远离官场的黑暗,(表达诗人)对归隐自由的渴望。

师:嗯,那你知道这些是从哪句诗得到的呢?

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师:额,非常好!请坐。诗人描绘这些画面的目的,就是要表达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反面衬托出他对官场的厌恶,和对归隐的渴望。“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句可得。那么既然山中“春芳”将尽,是什么吸引诗人留在“山”中呢?

生1:空气

生2:山中的美好的景色,以及空气清新

师:对,清新的空气

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师:对,就是隐居的生活,远离官场。总的就是山中清新的空气、清幽的美景还有自由自在的生活。这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反映了本诗主题,就是诗人远离官场,洁身自好,归隐山林的志向。那么“王孙自可留”这句用了一些典故,这些典故出自什么地方呢?

生:《楚辞》

师:《楚辞》,完整的是叫什么?

生:《楚辞招隐士》

师:好,对。那那句原文是怎么说的?

生:……

师:“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对吧。好了,大家注意一下这个题目,“招隐士”,这个王孙指作者自己,楚辞中讲山中太冷清了,还是出来作官吧!王维反其道而用之,说还是不要作官好。因此前面的写景是为了什么啊?

生:铺垫

师:对,铺垫,为后文做铺垫,那是为了说明什么?

生:山中景色好,适合隐居

师:对,这首诗我们就读懂了对吧!

生:对

师:是不是很简单啊?

生:是

师:好了,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教学反思

批注:整个课流程清晰,问题衔接得好,环环相扣、过渡自然,与学生互动多。但没有深入感知作者是怎么样来描绘这些意象的,这些画面又给学生怎样的感受,没有充分结合字词揣摩,缺少咬文嚼字。

我的授课方式主要是通过问题链来衔接和贯彻整个课堂,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逐步感受到诗歌的魅力,想象到诗歌的画面,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情感,体味到诗歌内在的意蕴。但是我问题设置得不够细,不够精,整堂课下来给学生的感觉很空泛,就是缺少具体细致的对诗歌画面的感受,脱离了文本本身谈感受这是最大的缺陷。下面我对这个缺陷做一个填补。

在学生找出意象之后,想象出一幅幅画面的时候,具体来分析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些意象的,而这些画面又给学生怎样的感受。(以下问题答案皆为课堂预设标准)

(从学生读完后)

师:首联诗人描绘了哪些意象?

生:山、雨

师:那诗人是怎样写山的?

生:空山

师:“空”是什么意思啊?“空山”给你什么感觉?

生:幽静的,“空山”给人感觉山很幽静。

师:嗯,好。“空”字在佛家看来就是任何事物都有其过去和将来,即因和缘。不必在意它存在,也不必在意它不存在,“诸行无常”,一切皆空。因此山与所有事物一样是空的,是为“空山”。“空山新雨后”这句大家想象到的是什么画面?

生:一幅空山秋雨图

师:好,就是一幅空山秋雨图,这样一幅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啊?

生:幽静、清新

师:嗯,就是幽静的山中刚下了一场雨,秋天的黄昏降临了,山里的一切像被洗净了一样特别清晰。接下来看“明月松间照”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什么什么意象?

生:月、松

师:这些意象构成一幅什么图画?

生:明月松间图

师:那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水的月光直泻松间,是什么样的感觉?

生:地上有斑驳陆离的光影,给人一种迷离的美感。

师:那“清泉石上流”一句呢?有哪些意象?描绘的是什么图画?又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意象有泉和石;是一幅清泉石上图;这幅图给我感觉仿佛看见水底的鹅卵石,听到泉水流动的声音在山间唱响。

师:很好,那可以听见水流动的声音证明什么啊?

生:山里很静

师:这里作者用什么手法写山静的?又是为了表达什么?

生:用反衬的手法,以动衬静。为了表达诗人内心的宁静,给人一种“鸟鸣山更幽”的感觉。

师: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啊!我们再继续来看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首先看意象有哪些?

生:竹、浣女、莲、舟

师:这里作者是怎么来描写这些意象的?

生:竹林里传来喧闹声是洗衣的女子回来了,水上的荷叶摇动是渔舟顺流而下。

师:这两句用了倒装的句式,就是“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那给我们展现的是什么画面呢?

生:竹林深深图和莲动渔舟图

师:对。图中没有出现浣女,只有浣女洗衣归来的喧闹声,因为人被深深的竹林淹没了,渔舟也被莲叶遮蔽了。前面的图诗人入画的是景,这两幅入画的却是人,把这些绘景和绘人的图画组合在一起感受,同学们是否明白诗人描绘这些画面的目的是什么?看最后一句写什么。

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写任凭春天的芳香花草衰竭,我自己还是可以居留在山中。

师: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了吗?

生:目的是要表达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反面衬托出他对官场的厌恶和对归隐的渴望。

师:那么既然山中“春芳”将尽,是什么吸引诗人留在“山”中呢?

生:是山中清新的空气,清幽的美景,还有自由自在的生活。

师:那整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呢?

生:表达诗人远离官场,洁身自好,归隐山林的志向。

师:也说明诗人内心是宁静、闲适和恬静的。

“王孙自可留”里用到了一些典故,这些典故出自什么地方?

生:《楚辞招隐士》中“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

师:大家注意题目,‘招隐士’,这个王孙指作者自己,楚辞中讲山中太冷清了,还是出来作官吧!王维反其道而用之,说还是不要作官好。因此前面的写景,不过是为后面作铺垫,说明山林的景色很好,适合隐居而已。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永久的悔》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篇10

主编者:吴志仲 审核人:孙植荣

第十二课时 十五从军征

【教师小结】

这首诗注重以叙述抒发所见所感,用环境刻画人物形象。叙述了一个老兵还乡后才知道家人均已死去,田园故宅成了废墟,自己已无家可归的情状,暴露了兵役制度的不合理,也反映了东汉末年长期战乱带给百姓的深重灾难。【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乐府诗集》的文学常识;理解诗句含义,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2、结合古典诗歌的文体知识与艺术手法,感悟诗意,品味艺术魅力。

3、体会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培养热爱今天幸福和谐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

了解有关《乐府诗集》的文学常识;理解诗句含义,整体把握诗歌内容。【教学难点】

结合古典诗歌的文体知识与艺术手法,感悟诗意,品味艺术魅力。【自主学习】

1、《十五从军征》意思是:十五岁去当兵。标题夸张地写出从军之早,原诗无题目,现标题是编者选用诗章的第一句添加的,这也是区分诗章的惯用做法。

2、《乐府诗集》是宋朝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一部分为文人创作,一部分采集于民间。汉乐府是继《诗经》《楚辞》后的又一种新体诗,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它的叙事性,语言朴实自然。

3、汉朝时,北部边界时时受到匈奴的威胁,战乱频繁。统治阶级大量征兵,兵役沉重,有的人的一生几乎都葬送在服兵役的痛苦生活中。《十五从军征》就写了一个从军老兵回家后的悲苦经历。

4、学习生字:

冢累累()狗窦()雉()舂()羹()贻()......

5、范读,指导朗读。【交流探讨】

谈谈对下列各句的理解:

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2、“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3、“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圣旅谷,井上生旅葵。”

4、“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诉衷情

【教学目标】

1、理解词句含义,品味词的意境。

2、学习对比和用典的表现手法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3、理解作者的爱国情怀,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重点】

理解词句含义,品味词的意境。【教学难点】

学习对比和用典的表现手法及其在文中的作用。【自主学习】

1、《诉衷情》,词牌名。后人更名为《桃花水》《步花间》《偶相逢》《试周郎》等。单调,33字,5仄韵,6平韵。双调正体44字,上片5句3平韵,下片6句3平韵。

2、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陆游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一生作品丰富,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著作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一卷,《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存词130余首。

3、选自《陆游集》,这首词为作者宋淳熙十六年(1189)罢官家居所作。

作这首词时,词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忧民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有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

4、学习生字:

戍()鬓先秋()

5、范读,指导朗读。【交流探讨】

谈谈对下列各句的理解:

1、“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2、“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上片:

3、“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4、“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下片:

【教师小结】

这首词回顾词人自己当年在梁州参军,企图为恢复中原而建功立业的往事,如今壮志未酬,却已年迈体衰,反映了词人晚年悲愤不已,念念不忘世事的愁苦心情。【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选自《稼轩长短句》。本词作于宋开禧元年(1205),当时作者在镇江知府任上。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时,总是触景生情,感慨万千。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4、学习生字:

万兜鍪()()

5、范读,指导朗读。【交流探讨】

谈谈对下列各句的理解:

1、“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上片:

3、“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第十三课时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的有关文学常识,积累名句。

2、反复诵读,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3、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之志。【教学重点】

了解辛弃疾的有关文学常识,积累名句。【教学难点】

反复诵读,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自主学习】

1、“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京口,今江苏镇江。北固亭,在镇江城北北固山上。晋蔡谟筑楼山上,名北固楼,亦称北固楼。有怀,有所怀念。标题点明作词缘由,简洁。

2、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存词六百多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4、“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下片:

【教师小结】

这首词融经铸史,借古讽今。在写作技巧上有三个特点:一是把写景和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起来。二是层次极为分明。三是融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

作者通过称赞孙权为天下英雄,表达了他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强烈不满,也流露出他强烈的爱国情怀。【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满江红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把握词作的主旨。

2、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3、学习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教学重点】

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把握词作的主旨

2、学习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1875年生于绍兴,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生于一个封建家庭,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

2、创作背景: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3、注意《满江红秋瑾》 中的典故:

①“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②“四面歌残终破楚”作者又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③“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极言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交流探讨】

1、概括文章的内容。上片: 下片:

2、思考问题,体会词作感情。

3、用下列句式说话:从词作中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的心情,我是从-----------一句话体会到的。这句话-------------(按照“心情-----句子------分析”的方式回答)

【教师小结】

秋瑾的这首《满江红》词,一方面写出自己挣脱家庭束缚,另一方面表现自己胸怀保家卫国的志向,又恐知音难觅的担忧,即便无奈为“峨眉”,也有着一颗强大的“男儿心”,崇高的志向指引着她,即便有所顾虑也坚定的摆脱世俗,走向革命路的决心。

自从精忠爱国的民族英雄岳飞首创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一词以来,已成为千古不朽的绝唱和杰作,历代文人志士莫不把它当作楷模,仿效学作,但大都是望尘莫及!看过古今许多人写的《满江红》,谁也没有岳飞那种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只有鉴湖女侠的一首《满江红》词,颇有一些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拓展延伸】 中考链接:

1、“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中“终破楚”指什么? 这一句 写出了作者 什么样的心情?

2、“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中“娥眉”指什么?这一句 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第十四课时 朝天子 咏喇叭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王磐和散曲的文学常识;体会散曲中诙谐讽刺性的语言。

2、反复诵读,品味散曲的艺术美,把握散曲的主题思想。

3、了解本曲借物咏怀,体会人民对贪官污吏的痛恨之情。【教学重点】

了解有关王磐和散曲的文学常识;体会散曲中诙谐讽刺性的语言。【教学难点】

反复诵读,品味散曲的艺术美,把握散曲的主题思想。【自主学习】

1、《朝天子》这首散曲选自《散曲丛刊·王西楼乐府》,表面是吟咏喇叭,实际是借物咏怀。朝天子,曲牌名。咏喇叭,散曲题目名。

2、王磐(约1470—1530),字鸿渐,号西楼,江苏高邮人,明代散曲家。他出身仕宦家庭,但不喜豪华,厌弃科举,故未曾做官。他好读书,精通琴、棋、书、画,在寄情山水、吟诗作画中度过一生。其作品多以山水和闲适的生活为题材,间或有同情百姓疾苦之作,《朝天子·咏喇叭》即其中之一。王磐有《王西楼乐府》一卷,其艺术风格骚雅清俊、放逸诙谐,多用民间口语,妙趣横生。

3、背景资料:当时大宦官刘瑾当权,派出大批宦官到各地盘税查矿,搜刮民财,闹得鸡犬不宁。老百姓以及一些小官,听到他们的喇叭声就恐惧万分,作者就以此为题,揭露他们的丑态,在轻俏诙谐中充满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

4、范读,指导朗读。【交流探讨】

谈谈对下列各句的理解:

1、“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2、“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3、“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4、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5、对这首散曲的思想感情应如何理解?

【教师小结】

这首散曲表面是是吟咏喇叭,实际上是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之情。

诵读古诗词,我们可以走进祖国的高山大川,徜徉于故乡的小桥流水;我们可以放眼纷繁的社会,关注多彩的人生;我们可以倾心人际的交往,领略丰富的生活„„我们欣赏,我们体验,我们思考。古诗词犹如那“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提高了我们的修养。

【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这首散曲。

【课堂检测】

一、《十五从军征》理解性默写

(1)更加深刻的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3)表达凄凉破败的景色的句子是。(远景描写)。(近景描写)(4)描写主人公征战回家看到的景象的句子是(5)表现作者家破人亡、孤独悲伤的句子是(7)从别人口中得知亲故凋零的句子是(8)描写家国破败,控诉当时繁重的兵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的句子是

(2)揭露(表现)汉代极端不合理的封建兵役制度的句子是

(6)诗中和贺之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9)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

二、《诉衷情》理解性默写

(10)描写归乡老兵现在的境况(老人孤独处境和心情)

(1)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 的句子是

写作者悲凉沉痛的句子是

(3)词人回忆当年军旅生活的语句是(4)运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的词句是

三、《南乡子》理解性默写

(2)既写出了内心的痛苦和失望也表达了对南宋统治阶级的不满和愤慨的句子是

写作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句子是

(1)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的句子是

(2)化用《登高》中的句子是(4)下阕中写了历史人物的句子是(5)第三次发问,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的句子是 ?

五、《朝天子·咏喇叭》理解性默写

(3)作者看江水东流,发思古幽情的句

(1)写出喇叭“吹”之声音的句子是

(2)写出喇叭“吹”之功用的句子是(4)形象的写出宦官欺压百姓,把百姓搜刮的倾家荡产的句子是(5)用抒情点名主旨的句子是

【课后反思】

上一篇:在全市防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下一篇:全国2014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题型答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