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灵澈教学设计
作者: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yǎo)钟声晚。
荷(hè)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注释]:⑴送灵澈上人:选自《刘随州 集》(《四部丛刊》本)卷一。灵辙上人,唐代著名僧.灵澈(chè)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杨,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后为云门寺僧。上人,对僧人的敬称。⑵苍苍:深青色。竹
五、《塞下曲》其二林寺:在今江苏丹徒南⑶杳(yǎo)杳:深远的样子。⑷荷(hè)笠:背着斗笠。荷,背着。[2] 译文苍苍竹林寺,杳杳(yǎo)钟声晚。
荷(hè)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译文](1)深青色的竹林寺里,远远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你(指友人:灵澈上人)背着斗笠披着斜阳,独自向青山归去,越走越远。(2):竹林寺里林木苍翠,暮色苍茫钟声悠远,你(指灵澈)背着斗笠披着斜阳,独回青山渐行渐远。篇二:经典诵读活动课教学设计
《经典诵读活动课》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品读古诗,给诗配画,给画配诗,体会诗境,感悟诗情。
2、诵读文言经典,积累名句,悟人生哲理。
3、了解名著,体悟人生真谛。
4、赏析美文,提高鉴赏能力。
5、增强对人类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重点
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三、开放式活动
有诗朗诵,讲述表演故事,配乐美文赏读,诗配画,画配诗,配乐唱古诗,抢答。
四: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
1、背诵七年级下册子10首古诗,并为《约客》、《送灵澈上人》、《山中杂诗》《滁州西涧》配画。
2、课下阅读高乐基的《童年》、布封的《昆虫记》
3、熟背《论语》十则。
4、表演学讲《两小儿辩日》故事。
5、感情朗读《我还有一个苹果》,并写出赏析文字(可以从语言、写法、哲理等方面赏析)。
6、学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幻灯片)
灯片
1、经典诵读活动课。
灯片
2、打出古诗《约客》《送灵澈上人》。(加上背景,为诗配画,投影展示学生画)
关于《山中杂诗》《滁州西涧》的画(可以把学生的画投
影显示,为画配诗)
灯片
3、关于《童年》、《昆虫记》的简答题。(走近名著)
(1)《童年》是根据谁的经历写成的小说?主人公是谁?代表作自传体三部曲分别叫什么名字?
(2)《昆虫记》被誉为什么?作者是哪国的谁?(昆虫史诗 法国 法布尔)
(3)《童年》中你最欣赏谁?请说明理由。灯片
4、为美文〈我还有一个苹果〉配背景音乐。(美文欣赏)灯片
5、为《水调歌头》配背景音乐。
五、活动过程:
(一)师导课: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经典文化。诵读经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今天让我们在动眼看,用心想,联手做的经典诵读活动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艺术魅力。(先打出灯片1)
(二)主持人:我叫**,今天由我们两人来主持这次经典诵读活动。
(三)主持开始:
1、主持人1: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
流长。古诗词在中华文明史上划上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下面请听第1、第2组为大家带来的诗朗诵《论诗》、《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背诗)
2、主持人2:我们说“诗情画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下面我们做个小练习。
出示灯片2,让学生配画(看诗展示画。)
出示灯片2,指名2人为画配诗。(投影展示学生画)
3、主持人
1、古典诗歌这道风景让我们眼前一亮,文言经典让我们心灵受到启迪,下面请听第3组和第4组给我们带来的《论语》十则。(学生齐背诵)。
4、主持人
2、孔圣人的言行一致,身体力行。下面请看第5组表演的小故事《两小儿辩日》(表演后让主持人2让学生说出这个故事符合《论语十则》中的哪一则内容)。
5、主持人
1、圣人的话让我们受益匪浅,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古今中外名人辈出,让我们走近名人,名著,体悟生活,请同学们抢答下列问题。(出示灯片3)
6、主持人
2、优美的诗篇,蕴含哲理的古文,反映生活的名著,陶冶了我们的情操,下面再让我们欣赏第6组,第7组配乐美文诵读,感悟人生真谛。(放灯片4)
7、主持人
1、第6组、第七组这感人肺腑的美文,让我们心灵为之震撼,从中悟出人生真谛,下面请谈谈你的收获,(可以是写作方法,语言,人生哲理等)(可以先写好再讲)
8、主持人
2、古诗韵调优美,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还可以谱上词、曲唱出来。下面请欣赏第8组为大家带来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打出灯片5)
9、主持人
1、这动听的歌声引领我们走上了琼楼玉宇的广寒宫。主持人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我们带着这美好的祝愿 主持人1、2(合)踏着青春的节拍,一同走完这难忘的初中三年。
10、主持人
1、下面请老师为本次活动作总结。
师:同学们在这次用眼看,用心想,联手做的活动中,提高了独立思考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感受到了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收获一定很多。课后请把你活动后感受写下来。
作业:
每人写一篇活动感受(300-500字)主持人1、2(合)今天的经典诵读活动到此结束。篇三:说 教案
晨曦文学社五月讲堂
汉字,神奇的精灵
课型设计、执教者:江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简单了解汉字的发展与演变及几种简单的造字法
2、通过拆分汉字体会汉字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通过拆分汉字体会汉字的深刻含义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点拨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授时间:2014年5月27日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课程导入:
上个世纪50年代,印度总理尼赫鲁曾对他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地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今天,我们在汉字这个精灵的王国里,不妨依着它们的翅膀,作一次理想的遨游。
二、图片欣赏
1、汉子变形图,反映汉字的本义:哭笑写壶雨
2、汉字艺术图:快乐王子
4、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以印章作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文”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
5、biang字图
三、篇章一 汉字的演化与发展
1、甲骨文 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 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2、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
3、楷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
4、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
5、草书,是为了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四、值得探究的汉字
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许慎
意思是仓颉初造文字,是按照物类画出形体,所以叫做“文”(文的本义是纹理、花纹);随后又造出(会意字)、形声字,以增益文字的数量,这些文字就叫做“字”(“字”的本义是生孩子的意思)。也就是说“文”是最初的象形字,“字”好象这些象形字所生的孩子。孳乳:繁殖,派生。浸:逐渐。浸多:越来越多。
1、汉字的造字方法
(1)象形字 人、山、羊、齿、燕、网 摩其状,象其形,可谓象形。亦有表实物相关的概念。
(2)会意字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用会意法造出的字是会意字。
苗、采、囚、从、林
2、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即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这个方式。
(1)“栗”字说文解字
栗树的果实呈球的形状,上面密密地长着刺,正像甲骨文字形所描绘的那样。果实成熟后,在有刺的外壳里面,就是黄色光滑的果肉,这就是我们平常所吃的栗子了。栗子一般煨在火里爆裂后食用,栗子煨熟、外壳突然爆裂,带给人以惊骇,故有“栗骇、“战栗“等词,表示惊惧、害怕的意义。
(2)“杳”字说文解字
由木、日两个字组合而成,日上树梢表示明亮,日落西山则表示幽暗,“杳“字以太阳在树底下表示天完全黑了,用来指昏暗、幽暗的意义。如杳冥、杳杳、杳无音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诗“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中,杳杳,深远的样子。
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诗“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中,杳杳,深远的样子。
崔颢写有著名的《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后来就用成语“杳如黄鹤“来比喻一去不见踪影。
(3)白 “身死而名弥白 ” 意思是(指君子)穷困时名声也不会被埋没,而发达时名声会显赫,死了以后名声会更加清白高洁。——《荀子-荣辱篇》
(4)保
(5)安
五、篇章三 值得把玩的汉字 中国的方块字以其独特的构造、深远的意境而特立独行,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不加以深入的学习探讨,也难领略其神韵和精髓。,所以中国人喜欢在文字上做点功夫。
1、神奇的同音字
(1)施氏食狮史
语言学家赵元任偶一为之的语言实验,其文如下: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同一个字音,声调不同,文字不同,巧妙地组成了一个能让学生觉得兴味十足的夸张的传奇故事。
(2)从前,有个纨袴子弟,自幼好吃懒做,不好好念书。长大以后,常因写错别字闹笑话。
有一天他妻子说想吃枇杷。他随手拿出一张纸,挥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写完后便招呼仆人去买枇杷。他妻子接过纸来一看,噗哧一声笑了。原来上面写的是“买琵琶五斤”。他妻子看过后,在后面题了一首打油诗:
枇杷并非此琵琶,只怪当年识字差。
倘若琵琶能结果,满城箫鼓尽飞花。
这个纨袴子弟看过妻子的题诗,羞了个大红脸。
2、国字的演变与意义
(1)远古诸侯纷争,分分和和,国无定形,故而国字无边框。(玉)
(2)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国字变有了边框,但国内战争不断,故国字里边有戈。(國)(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才真正成了方正威严的泱泱大国,国泰民安,玉居其中,乃富强之相。(国)(4)有人侵吞国家财产,还自我安慰,说国家不差这一点,岂不知国家少了这一点,国将不国。太平天国之所以未成气候,不是只差这么一点么?
3、汉字家庭的趣味对话
(2)(2)“茜”对“晒”说:出太阳了,咋不戴顶草帽?(3)“兵”对“丘”说:看看战争有多残酷,俩条腿都炸飞了!(4)“王”对“玉”说:该丢弃一点,你就舍不得!所以,啥时候也成不了王!
4、汉字趣解(随字会意,意随字生):
中国的方块文字智慧灵秀,奥妙无穷。每一个汉字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信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许多汉字还闪烁着哲理之光,给人以睿智、启迪和教益。解析汉字,可以领略她独特的神奇魅力和深邃哲理。
富——一半是福,一半是灾
矗——群体都是正直的,自然会高耸直立了。
悲——心头想入非非,结果必然可悲。
赖——懒汉不用心,不思进取,只想不劳而获
趣:走过了一段旅程,才能取得成果,这也是一种乐趣。
债,欠了别人的就要偿还,这是做“人”的“责”任。
嫁,女人长大了,要出“嫁”,就组成了自己的“家”。值,正“直”做“人”,应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忌:心中已被“己”占得满满,哪还能容得下别人呢?
衅——形体告诉人们:挑衅,引起争端,多“半”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诱——秀美的身影,动听的言辞,温柔的陷阱
虽然有点不太严肃的调侃意味,但不失生动、形象、风趣吧?
六、写作体验 biáng biáng 面的传说
传说,一位集怀才不遇愤世疾俗贫困潦倒饥寒交迫于一身的秀才来到咸阳,他路过一家面馆时,听见里面“biang——biang——”之声不绝,一时饥肠辘辘,不由得踱步进去。
只见......秀才一声大喝:“笔墨伺候!”只见他笔走龙蛇,一面写一面歌:“一点飞上天,黄河两边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长,东一长,中间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推了车车走咸阳。”一个字,写尽了山川地理,世态炎凉。秀才写罢掷笔,满堂喝彩。
从此,“biangbiang面”名震关中。
1、创作要求:
1)根据给出的开头和结尾,请同学们合理发挥想象,补写故事的主体部分。2)请大家端正态度,绝对原创。
2、创作提示:
1)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传神地表现人物。2)点缀细节描写、景物烘托,丰富人物形象。3)情节合理,大胆创作。篇四:落日的幻觉教学设计 20 落日的幻觉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亲眼所见,就一定是事物的本质吗?科学告诉我们,大自然许多现象都不以其真面目示人,比如朝霞满天、晚霞灿烂就是人们的一种幻觉。《落日的幻觉》这篇科学小品,作者用精彩的语言描写了日落时的景象,用科学的语言解释了日落背后的科学道理,告诉我们,科学无处不在。1.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提炼信息语句。2.明确文章的说明内容、方法、顺序等。3.正确对待文学欣赏与科学理论,明白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培养善于观察、探究身边自然现象的能力。
一、新课导入
二、自学指导
(一)——预习与交流 1.熟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绮(qǐ)丽 殷(yān)红 日薄(bó)西山 气息奄奄(yǎn)....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的意思。
绮丽:颜色美丽,多用来形容风景。
殷红:带黑的红色。
日薄西山:意思是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即将死亡或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薄:迫近,靠近。
气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出自唐李商隐《登乐游原》,意思是虽然夕阳无限美好,可惜的是已接近黄昏时刻。
三、自学指导
(二)——合作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1.欣赏落日图片,快速默读课文,试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
【交流点拨】文章介绍了落日的幻觉这类自然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交流点拨】这篇文章介绍日落时一些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一篇事理说明文。3.落日的幻觉集中在哪段?落日的幻觉具体有哪些?产生这些幻觉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点学生朗读课文,其它同学拿起笔,画出有那些幻觉,注意抓住关键词。然后完成思考题。组内交流,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4.从表格来看,文章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交流点拨】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5.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交流点拨】本文是一片科普文章,介绍了日落时一些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启发人们要用科学的精神对待周围的一切,求一切事物之实,求一切事物之真。6.本课中,同学们认识到了落日给我们产生的各种幻觉,那么,生活当中你还遇到过其他幻觉吗?知道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交流点拨】(1)坐在行使的车上,会觉得车外的树木、建筑物迅速地往后倒去,这也是我们的幻觉。这是我们把车当做“静止”的参照物造成的。(2)在沙漠中或是在海边,有时会看到“海市蜃楼”。这是光从不同的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光速的传播路线会发生改变的道理。
(二)说明方法
本文在说明过程中也运用了一些说明方法,请说说下列句子各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全天无云,不要忘记回头,你会发现背后的天空中现出神秘的蓝灰色暗弧,暗弧外面还镶有明显的亮弧。” 2.“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两倍半到三倍半,就像一个很大的玉盘远挂天边。”
【交流点拨】列数字、打比方 :运用数字增强其科学性,打比方使得说明语言更加形象生动。
3.“一般来说,黄昏时空气中的烟尘要比清晨多,因此,落日颜色又不同于旭日。”
【交流点拨】作比较:将黄昏时的空气与清晨的空气进行比较来更清晰的阐述落日与旭日颜色不同的原因,更具说服力。4.“落日下缘接近地平线时,折射使落日的高度和宽度之比为20.5:32,观赏者眼睛里的太阳自然就是扁的。”
【交流点拨】列数字:运用数字增强其科学性,使得说明更具说服力。
(三)说明语言
课文讲的是科学知识,讲的通俗易懂,这是显而易见的,我们重点研究“生动形象”,请大家朗读全文,并试着品析下列语言的表达效果。1.“人们都喜欢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
【交流点拨】用双重否定句,强调了人们的赞叹。2.“可惜这种美丽的紫光并不多见。”
【交流点拨】用“可惜”更表现了人们对美景的依恋。
【教师小结】说明文的语言可以是平实的,也可以是生动的。为了增加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说明的内容更加通俗易懂,作者通常采用生动说明,其方法有:(1)多用描写性语言。(2)善用各种修辞。(3)巧用富有感染力的词。
四、板书设计
变扁:落日时光速变慢,折射使落日高度 1.形状变化之因和宽度之比发生不均变化
变大:科学证明没变大(作为疑问)
深黄、殷红:光线通过大气层时发生散射,因红、黄光穿透能力大,所以呈深黄、殷红
色彩变化之因底层光线强度衰减
暗弧地球影子
亮弧:高层大气密度小,光的散射弱
紫光:红色光与蓝色光叠合的产物
五、拓展延伸
关于落日,我们还能想起哪些诗词名句?
【交流】(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
(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黄鹤楼》
(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登乐游原》
(5)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唐.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6)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唐.刘禹锡《乌衣巷》
(7)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明.杨慎《临江仙》
(8)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宋.王禹偁《村行》
(9)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10)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宋.李觏《乡思》篇五:经典诗文背诵教案
《经典诗文背诵》教案
师范学院中文系 1 胡伟
经典诗文背诵
背诵篇目 1.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 2.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 3.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 4.氓(氓之蚩蚩)《诗经》 5.静女※(静女其姝)《诗经》 6.离骚(节选)※(节选:从“帝高阳之苗裔兮”到“来吾导夫先路”)屈原 7.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屈原
8.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9.长歌行(青青园中葵)10.江南※(江南可采莲)11.陌上桑(日出东南隅)12.木兰诗※(唧唧复唧唧)13.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14.敕勒歌※(敕勒川)15.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16.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17.龟虽寿※(神龟虽寿,尤有竟时)18.七步诗※(煮豆持作羹)19.饮酒※(结庐在人境)20.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21.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22.咏鹅※(鹅,鹅,鹅)23.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24.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2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26.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27.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28.鹿柴※(空山不见人)29.竹里馆※(独坐幽篁里)30.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泡轻尘)3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32.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33.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34.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35.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36.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37.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38.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人吴)39.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40.游子吟※(慈母手中线)41.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42.春晓※(春眠不觉晓)4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44.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
汉乐府 汉乐府 汉乐府 《古诗十九首》 北朝民歌 曹操 曹操 曹植 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 骆宾王 贺知章 贺知章 王勃 王之涣 王之涣 王维 王维 王维 王维 王维 王维 王维 王翰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 高适 孟郊 贾岛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 2 《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 《玉台新咏》 45.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孟浩然
46.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渡)孟浩然
47.黄鹤楼※崔颢 48.秋浦歌※
【送灵澈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传统教学设计和逆向教学设计07-22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0-08
招贴设计教学设计07-24
识字二《菜园里》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0-17
《系统与设计》教学设计09-13
欢庆教学设计设计意图10-02
界面交互设计教学设计10-08
字母教学教学设计07-15
《找骆驼》教学设计(互联网搜索教学设计)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