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安全教育制度

2024-11-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某学校安全教育制度(通用12篇)

某学校安全教育制度 篇1

1.总则

安全教育是提高全体员工安全生产素质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安全教育可以提高全体员工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知识水平和增强安全技能,掌握安全管理常识和重要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形成公司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2.员工安全教育

2.1 三级安全教育

2.1.1 新入公司员工来公司参加实习培训人员、岗位调整人员必须经过公司、部门、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1.1 公司级安全教育由综合办、技术质量安全部组织实施。时间为8-16学时。教育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及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公司安全生产特点,危害因素及特殊危险区域分布情况;通用安全技术、劳动卫生和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识,公司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及状况、劳动纪律和有关事故案例等项内容。

2.1.2 部门级安全教育由部门负责人组织实施。时间为16-24学时。教育内容包括本部门概况、职能范围、业务流程、劳动安全卫生状况和规章制度、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安全事项、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措施,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项内容。经考试合格后部门方能任用,不及格者应补考,补考不及格者,部门有权退回人事部门重新安排,因故未受教育者必须补课。

2.1.3 班组级安全教育由班组长组织实施。时间为16-24学时。教育

内容包括本岗位的任务和作用、生产特点,生产设备情况和安全措施,本岗位防护器材及消防设施的具体使用方法,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卫生事项,典型事故案例,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等项内容。经考试合格后,在指定的指导人带领下参加操作,未经指导人许可不得独立操作。受教育面必须达到100%,因故未受教育者必须补课。

2.1.4 员工离开岗位6个月以上(含)重新上岗时,必须进行部门级和班组级安全教育。因工伤伤愈上班前必须进行部门级和班组级安全教育。员工变换工种必须进行部门和班组安全教育。

2.2 特种作业人员教育

2.2.1 对接触危险性较大的特种作业人员除进行常规安全教育外,还应进行专业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并经严格考核合格,取得社会职能管理部门颁发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后,方能准许上岗操作。

2.2.2 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电工;焊工;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操作工;锅炉工;计量检定员;驾驶员等。

2.2.3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年龄满18周岁;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符合相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它条件。

2.2.4 由公司统一安排人员参加国家有关部门特种作业培训的,取得的证书公司保管,相关费用给予报销。自行参加培训的,原则上费用不予报销。

2.2.5 取得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应按国家规定进行复审培训。对于未按规定参加复审者,不得从事特种作业。

2.3 日常性安全教育

2.3.1 公司各部门(车间、班组)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要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包括班前布置、班中检查、班后总结,使安全教育制度化。重点设备或装置大修,应进行停车前、检修前和开车前专门安全教育。对重大的危险性作业,作业前施工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必须按预定的安全措施和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否则不能作业。

2.3.2 公司在实施新技术、新工艺或采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必须对有关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

2.3.3 每年应对员工进行至少1次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培训,使员工掌握基本的消防技能。

2.3.4 每年要进行1-2次事故应急预案专项教育,开展预案演练活动。

2.3.5 基层班组应经常组织员工进行案例教育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教育。

3.管理人员安全培训

3.1公司领导安全培训有控股公司组织实施,培训内容包括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工伤保险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企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知识及安全文化,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项内容。

3.2 安全管理人员应参加由地市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认可的单位或组织进行的安全培训,由劳动行政部门发给任职资格证。内容包括国

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劳动安全卫生标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劳动卫生知识、安全文化,工伤保险法律、法规,职工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及调查处理程序,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项内容。

3.3 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由公司分管安全副总(总工)组织实施。培训内容主要为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安全技术知识及安全生产责任制等。教育时间每年不少于8学时。

3.4 公司专、兼职安全管理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有安全管理部门(技术质量安全部)组织实施,主要内容为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劳动卫生知识、工伤保险、职工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及调查处理程序、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方案等,教育时间每年不少于8学时。

4.安全教育方式

4.1 三级教育尽量采取集中教学的方式,教材应相对固定。

4.2 特种作业人员参加地方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条件允许可集中到单位进行。

4.3 公司安全责任人安全教育,地方政府部门有要求的应按要求进行。

4.4 日常性安全教育可采取广播、板报、展览、电影、录像、讲座、知识竞赛、考试等多种形式进行。

4.5 事故现场教育:不论发生任何事故,都必须按“四不放过”原

则进行事故处理,找出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制定整改措施,处理事故责任人,进行事故现场教育,总结教训,提高认识,避免类似事故发生。

5.附则

5.1 本制度由安全部负责解释。

5.2 本制度自2009年10月1日开始试行,试行期

某学校安全教育制度 篇2

而现实中,农村学校安全工作尤为令人担忧,这急需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视。而农村学校在安全教育方面也存在着先天的不足。教育形式化、各方面重视不够、隐患多、家庭教育的缺失……因而,农村学校还应根据学校所处的环境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一、要有真正的安全管理落实机制

对于安全工作,学校应于全体教师间形成安全无小事的共识。学校应成立由校级领导担纲的专门的安全工作小组。学校要制订完善的安全工作排查制度、行政值周制度、导护制度、安全演练方案、应急处理预案、规范教育制度,与班主任科任教师签订安全责任状。只有做到有章可循,严格督查,才有可能落实到位。然而,安全管理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也不是挂在墙壁上的。这一切的关键是要真正的落实。我们知道从上而下层层都有许多规章制度,但并非都能很好地发挥领导作用,真正地使这些措施落实到位。因此我们还应有一套可操作的奖惩机制。对管理人员做到令行禁止,做到有错必纠、有错必罚的高压态势。校领导也应有连带的责任追究制度,使得每个人从意识上高度对学生负责,对家长、社会负责。只有强有力的奖惩措施,才能使得挂在墙上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并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应有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

每个学校的安全制度,可以满满地挂上一面墙壁,措施也很完整。然而,我们回到头来看看我们的这些制度,还只是停留在制度上,我们按着制度实施着制度,然而我们是否想过这些制度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安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我们制订的制度是否有缺失……

南平实验小学规定学生七点半到校,校门也只是在七点半才打开,提前到校的学生只能在校门口等待。这就是学校的制度,我们不可否认有规矩才能成方圆。因此大家就按规定办事,而那些早到的学生只能在寒风中等待。因为这是制度。但我们的学校在制订制度时想过没有,有多少家长也有自己的工作,他们要为自己的家庭生活起早摸黑。假若家长是七点上班,也只因早半个小时顺便把孩子送到学校,这应是可以的吧!那就只能在校门口等着。因为这是学校的制度,不到七点半校门不开。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让早到的学生进校园?因为制度规定的。如果在这时学生在校园里出了什么情况,谁负责?

这是学校的懒人管理方式,也是制度的弊端及缺位。因此,在安全管理上,我们应以学生的利益为前提,而不是以学校的方便管理为前提,学校应处处为学生着想。那么我们管理上就会有更好措施。我们得重新审视现在的规章制度所存在的漏洞。

三、落实政府责任,消除安全隐患

除了制度的缺失外,我们管理者的安全意识也比较淡薄。现阶段,我们的教育体制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因此,学校最重要的不是给孩子们上安全课,而是如何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应试能力和提高成绩的方法。还有现在学校的经费困难,城里的学校应该不会为经费发愁,而广大的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完小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因此,消除校园安全隐患,也就只能走走过场。即使发现了问题,也因经费原因只好写在纸上,层层汇报。还没汇报完,安全事件可能就发生了。

农村学校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学校的各种设施有许多已经老化,但由于经费等方面原因,特别是农村完小,有许多学校存在安全隐患,但学校却对此无可奈何。这些问题应是政府真正负起责任,检查不走过场,该政府做的,政府就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旧的设施和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整改、清理。如,对门窗玻璃的更换,对旧电路、旧电线换新改造,对体育设施进行加固、更新。学校也应树立起对每个学生负责的态度,不应付了事,而是应根据学校的实际,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每两周进行一次安全工作排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四、及时有效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升学校的安全意识

小学生在心智等各方面还不成熟, 他们对事物及所存在的安全认识还不是很清楚。而农村孩子在安全管理方面有其先天的不足。农村中有许多小溪水塘,交通也不是那么的规范……从家长到社会对安全的认识也不是那么到位。特别是现阶段有许多留守儿童,他们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也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隐患。这就要求学校应根据学校实际真正做好各种安全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如,开展交通、游泳安全等专项教育。可以结合课堂及活动进行教育。如,春秋游及其他活动时引导学生在活动时要注意安全,在马路上不能追逐打闹,不随便横穿公路,过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线……显然,课题中蕴含着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教育内容。将教材进行延伸,学生在无意中接受了安全知识。在活动课中渗透,结合班队活动、课外活动进行有机穿插渗透安全教育。

也可进行自我体悟的教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你听你忘记了,你看你记住了,你做你学会了”,一句中国寓言,一条外国谚语,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实践出真知。如,我们可以及时把在家乡及报刊上报道的有关溺水事故的事件作为极好的场景教育,我们时时地抓住这样时机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能给学生以震撼,让学生心存敬畏。

做好卫生和安全知识讲座,每班每学期授课两节以上,主要内容是:防中毒、防火灾、防触电、防溺水、交通安全、活动安全等,使学生远离危险。教会孩子在事故和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求生的简单技能。学会正确使用和拨打110、119、120电话,以及不和无关的社会人员来往的教育。

五、加强日常常规安全制度的落实

学校安全无小事,这些都体现在我们平常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我们只有切实做好日常常规的管理落实,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做好行政值周制度。学校行政领导每周轮流值周,主抓安全教育工作,发现、纠处安全隐患和不良倾向,并及时在每天的晨会上通报公告,在教师例会上及时告知教师问题的存在及整改意见,使各种安全问题能及时发现并化于无形之中。做好导护工作。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每天导护工作应及时到位,行政人员及导护教师要求在一天中做好早上、中午的巡视制度。巡视学校各项设施寻找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督促学生午间的学习;按时做好关、开校门的工作,严禁校外闲杂人员入校,同时不允许学生无故离校。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落实晨会报告、教育制,进行安全通报及教育工作;利用各种活动形式加强对师生进行安全防患教育……使安全这根弦时刻绷在师生的思想中。

高校资金安全与学校内部制度建设 篇3

【关键词】 高校 资金安全 内部控制 制度 建设

一、前言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高校得到迅速的发展,建校规模及学生人数规模都在不断地扩大,高校出现较大的变动,这些巨大的变动必然牵动到高校的财务工作,给高校的财务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并逐渐暴露出高校财务工作中的诸多漏洞,高校面临着诸多资金安全风险。如何降低资金安全风险,确保资金的良好运转,是高校财务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内部控制工作是高校财务工作的核心环节,对高校的资金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在高校内部控制工作中,内部控制制度处于关键地位,它是高校内部控制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高校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不断加强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不断提高其资金安全管理水平。

二、高校资金安全管理及内部控制现状

1、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出现挪用公款及贪污现象

内部控制制度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指南。新会计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内部控制制度在防范资金安全风险方面的重要作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但由于缺乏对高校实际情况的考虑,其内部控制制度通常停留在理论层面,具备较强的原则性,但缺乏合理性及科学性,因此操作性比较低,无实践意义。部分高校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误将一些涉及到财务方面的政策法规当成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而这些政策法规通常只涉及到内部控制的部分内容,未能全面、客观、科学地反映高校的内部控制工作,因而也就无法真正地指导高校的内部控制工作。一些高校甚至缺乏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因此在内部控制工作中难以形成自我约束及自我防范的良好机制,致使高校财务管理出现诸多的漏洞,高校财务工作出现混乱的局面,进而降低高校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给高校中一些品德败坏之人的非法行为提供可乘之机,在高校内部控制工作中,出现挪用公款及贪污等多种非法现象,不仅影响高校的名誉,而且影响和制约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给高校带来一定的资金安全风险,阻碍高校各项教育工作的顺利进展

2、对资金的控制不到位,存在“小金库”现象

会计工作人员在财务工作中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截留或者侵占单位收入,单位所获得的收入未能及时地列入财务会计账本中,未能纳入单位的预算管理,出现私存私放单位资金的现象,称为“小金库”现象。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发展迅速,资金来源渠道呈现多元化,涉及的资金也越来越庞大,但因为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部分高校的一些资金的财务报告及会计核算并未真正地纳入高校的财务报告体系,因此极易出现会计信息失真及不完整的现象,高校的部分预算收入出现体外循环的现象,因此在高校财务工作中,出现“小金库”现象,给高校带来一定的资金安全风险,严重影响和制约高校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进展,阻碍高校各项教育工作的良好运转。

3、内部控制制度实效性不高,缺乏会计监督

目前,大部分的高校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都制定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仅停留在口头上和文件上,其实效性不高,无法真正地落实到财务实践中,在内部控制工作中,即使出现问题,也总是忽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存在,将大事化小,进而小事化了,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同时,在内部控制制度中,缺乏行之有效的会计监督,致使在内部控制实践中,即使出现违法收支现象,也难以进行有效的监督,给高校留下诸多的财务漏洞,阻碍高校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发展,增加高校的资金安全风险。

三、提高高校资金安全管理水平,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1、完善高校内部控制环境,提高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

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的要素之一,高校内部制度的建设,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环境,良好的内部环境是高校加强其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保障之一,也是高校内部控制开展的基础条件,因此,高校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不断改善其内部控制环境。首先,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其文化建设,塑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通过校园文化,影响内部控制人员的思维方式,规范内部控制人员的会计行为,使其树立起内部控制观念,形成内部控制精神,在高校内部控制工作中自觉地将各项工作做好,将高校的资金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处,提高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水平。其次,应加强高校内部控制人员的控制意识。内部控制人员是高校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者,其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影响到高校内部控制度的发展,作为高校内部控制人员,其必须不断提高内部控制意识,在内部控制工作中,应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制度中的相关准则和要求,不断规范自身的会计行为,尽可能减少会计差错,杜绝违法违纪行为的产生,维护高校的资金安全。

2、完善高校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在高校资金安全管理及内部控制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高校资金安全管理及内部控制工作的主要依据,一个科学、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地降低高校的资金安全风险,促进高校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发展。因此可以说,内部控制制度是高校资金安全管理及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不断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高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实效性。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高校内部控制人员的会计行为,明确高校内部控制工作中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责任,使高校内部控制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顺利地进行,将高校的资金安全风险降低至最低处。同时,高校内部控制制度还应包括相应的会计监督制度,通过行之有效的会计监督,减少内部控制人员工作中的差错,避免内部控制人员出现舞弊或非法的行为,进而达到降低高校资金安全风险的目的。高校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其中事前控制是基础的内容,事中控制是核心的内容,事后控制是辅助的内容,只有通过事前、事中及事后的全面控制,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高校的资金安全风险,促进高校财务工作的健康、稳定及快速发展,为高校各项教育工作的良好运转提供必要的财务基础。

3、提高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管理水平

目前,虽然越来越多的高校不断加强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管理,但整体来看,我国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管理水平依然比较低,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实效性不高,无法真正地应用于财务实践中,因此高校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管理水平。领导重视是高校提高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高校财务部门领导是其内部控制工作的核心与权威人物。其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到高校的资金安全管理,影响高校的内部控制工作。只有领导充分认识到高校面临的资金安全风险,认识到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高校财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才能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财务工作,组织和领导员工充分发挥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实效性。在高校内部控制工作中,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高高校的资金管理水平,规范相关的会计行为,减少或者避免挪用公款及贪污等多种非法行为的产生,确保高校的资金安全,使高校内部控制工作有章可循,即使在工作中出现问题,也能参照制度,及时地进行处理,降低高校的资金安全风险,使高校内部控制工作能够健康、稳定快速地发展,促进高校各项教育工作的顺利发展。

4、建立健全会计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工作是高校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高校资金安全及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合理、科学的会计内部审计制度,因此高校在加强资金安全及内部控制工作中,必须建立健全会计内部审计制度。首先,高校应肯定内部审计在学校资金安全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授予内部审计部门适当的权力以确保其独立履行审计职责,同时应不断提高内部审计职能在高校中的地位。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设,应区别于其他的职能部门,与被审计部门相互独立,且应高于被审计部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突出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其次,内部审计部门应备有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使高校的内部审计职能能够独立的进行。再次,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应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进展情况实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在检查过程中,相关的内部审计人员对高校内部控制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高校目前存在的资金安全隐患及时、客观地反馈给主要的负责人,同时可以提供解决问题的措施,使主要负责人能够更好地整理出修改的方案,降低高校的资金安全风险,促进高校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发展。

四、结语

高校资金安全管理及内部控制不仅仅存在以上几个问题,提高高校资金安全管理水平,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也不仅仅有以上几点,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在财务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总结、分析,不断地改进,促进高校各项教育工作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新农等:内部控制视角下的高校财务风险探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 郑萍:高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基于某省36所普通高校内部控制状况的分析[J].财会通讯,2011(5).

[3] 陈爱东、唐静:论高校内控制度的完善和财务风险的管理——基于内部治理的视角分析[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4).

学校安全教育制度 篇4

1、加强领导。建立由校长任组长,由副校长、班主任为成员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校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工作。

2、教育学生饮水饮食要注意卫生,预防食物中毒。

3、教育学生右侧通行,走人行道,路上不抢道,不玩耍打闹,注意交通安全。

4、各班主任要教育学生课间活动不追逐打闹,不违反规定在楼梯处乱跑,不在楼上扒窗外望。不玩有危害他人的玩具,不准在校园内燃放鞭炮。

5、安全教育的时间可确定在校、班会、晨会中,可在集体组织的活动之前,也可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6、财产管理确定专人负责,财务档案由主管会计负责,现金由出纳员负责。各个办公室的资料、物品、设备均由各个教研组长或办公室主要负责人负责。教室一切物品、设备由班主任负责。

7、后勤处设有校舍、设备检查记录,每月检查一次,若发现有危险应及时停用或维修,特别是夏季汛期,要提前做好防洪、防涝工作,确保师生安全。

8、放学时各班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提前和托后放学,且以班级为单位站队放学,由值日者组织,一律通过学校正门。

9、严禁学生学骑自行车或摩托车上路。

10、值日教师要认真负责,非学校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学校。非本校及本校人员的机动车辆未经允许不得进入或穿行学校。经许可进入学校的车辆要按规定路线行驶,不得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活动。

11、不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学校周围从事有毒、有害和污染(包括噪声)环境的生产经营活动。

12、不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依傍学校围墙或房墙构筑建筑物。不允许在学校门前和两旁设置停车场、摆摊设点、堆放杂物。

学校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学校党政一把手必须时刻绷紧“安全重于泰山”这根弦,认真贯彻关于“安全防范”的有关文件精神。部署落实有关工作,每学期开学初制订好有关工作计划,排好行事历,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

2、对在校师生员工每学期集中培训两次,使安全防范工作在全校人人清楚要点,个个明白职责。

3、安全保卫领导小组成员,每月培训一次,以作报告、看图片录像、外出参观、实际操作演练、请专家开讲座等形式,使所有成员既是安全工作战斗员又是技术员。

4、各班利用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安全校本课程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知识灌输。

5、每学期组织全校师生员工进行一次安全防范模拟演练。

6、认真总结经验,写好自己的工作总结或心得体会一份上交。

1-28学校安全教育制度 篇5

为确保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制定本制度。

1、学校要及时传达上级有关安全方面的文件精神,并结合本校实际,做好统一部署。

2、学校每周召开的教师会议,以及班主任的每次班会都要根据校内外环境和季节的变化对师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交通、消防、社会治安、食品卫生及传染病预防教育,自然灾害安全、防触电、防溺水、防煤气中毒、校内外安全教育及生活中各类安全教育为内容的安全教育。

3、体育教师在教学某些课程,如单杠、双杠等,在课前要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预防工作,同时要有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实验教师在上实验课的过程中,如果涉及到化学药品如硫酸等危险物品或涉及电源等,也要在课前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预防工作,同时要有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

4、学校每学年要对全体师生进行至少一次的法制教育,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提高教师依法执教意识,有效杜绝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5、学校在节假日和各种大型活动前要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预防工作,并有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

驾驶学校安全教育例会制度 篇6

一、为了加驾校的安全工作和推进安全管理,特制定本制度,每月中旬、每周一召开安全生产例会,进行安全教育、学习。

二、组织管理人员,教练员认真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法则和本公司的有关规定,传达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的文件,会议精神和指示。

三、分析检查驾校安全工作状况,总结经验教训,提出防范措施,布置安全工作任务。

四、安全工作例会的参加人员不得缺席、迟到、早退,参加人数须达到95%以上,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的,须会前主动请假,并在会后主动补课。

五、每年组织管理人员、教练员进行岗位培训,积极开展业务技能比武竞赛,并对优胜者给予一定的表彰奖励。

某学校安全教育制度 篇7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教育体制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与审美素质的学科。但是目前我国的社会情况复杂,因为各个地区所处的地理环境、经济水平和风土人情等都有很大差异,因此,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各个地区也有很大差异。尤其是农村地区因其地理位置的偏僻性、经济水平的不发达性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落后性,大大制约了农村地区音乐教育的发展。本文就以陕西省某农村学校为例,分析目前陕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陕西省某农村学校目前基本情况

1. 学校师生情况

此学校目前在校学生有104人,小学85人,初中19人。一到六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共六个班级。初中有七八年级,共两个班,该学校目前没有九年级。学校共两名音乐教师。

2. 音乐教学设备情况

钢琴一架、音乐舞蹈教室一间(教室里有多媒体设备,包括电脑一台、音响设备一套、投影仪一台)、手风琴三把。

3. 音乐课程设置情况

小学一年级音乐课每周三课时,二到六年级每周两课时。中学各年级每周音乐课一课时。每个年级每周35个课时,一年级的音乐课占据总课时的8.57%,二年级到六年级音乐课时占总课时的5.71%。七八年级音乐课时占总课时的2.85%。而语文、数学、英语分别占据总课时的28%、20%、40%。

按以上数据分析,此学校每个音乐老师每周每人7.5个音乐课时,音乐教师的课时量不大。每个班级人数又少,教师教起来会很轻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质量应该会比较好,但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二、该学校目前音乐教育表现出的问题

1. 音乐课教学内容存在问题

音乐课成为唱歌课,音乐课的主要内容为学习唱歌,小学的唱歌内容多为少儿歌曲或爱国歌曲。初中少部分唱爱国歌曲,更多的是唱流行歌曲。还有少量一部分时间用来学习跳广场舞,主要学习的是近一两年比较流行的小苹果和小水果一类的。学生对于音乐课的认识就是唱唱歌或者跳跳广场舞。

2. 音乐教师专业能力不足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校的乐器闲置,教师上课时大多采用让学生跟着多媒体设备学习唱歌,有时会给学生范唱。学校的钢琴与手风琴几乎没有派上用场,并且学校的两名音乐教师不会弹钢琴,也不会拉手风琴。

3. 音乐教材难度大,不符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

因为经济条件落后的原因,此学校学生的音乐基础比较差,几乎没有学生认识五线谱或者简谱。更没有学生会任何乐器,但音乐教材是按照统一要求配发的,教材的内容除了学习唱歌外还包括各种多声部合唱和视谱唱奏、器乐曲欣赏等内容。因此,音乐教材就如同废纸,对于学生来说毫无用处。

以上几个问题严重阻碍了该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国家对中小学进行音乐教育所要求的目标完全没有达到。

三、该学校音乐教育出现以上问题,其根源在于重视程度不够

1. 音乐教师本身对音乐课的不重视

音乐课上课内容单一主要是因为音乐教师自身不重视,音乐教师没有要对学生进行音乐审美培养和音乐知识提高的想法。中小学开设音乐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不是只为了让学生学习唱歌,但是显然音乐课并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

2. 学生家长对音乐课的不重视

因为家长本身的文化素养不是很高,所以他们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认为只有学好文化课才有前途。音乐课不参加考试,不会影响考试成绩。他们的思想还一直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因此,家长根本不重视音乐,认为这门课程只是供学生娱乐的课程,没有必要在音乐课上花费精力。

3. 教育体制对音乐课的不重视

音乐课受到学生本人、学生家长、音乐教师以及学校领导等各个群体的不重视,其根源在于教育体制的不重视。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中,中小学音乐不会影响学生的成绩,也不会影响教师的考核,更不会影响升学考试,这样对学生来说音乐课没有考试,所以,无考试压力。因此,教育体制的不重视导致了学校领导、音乐教师、学生家长和学生本身共同的不重视。

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都在推广素质教育,这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必经之路,农村这个汇集了中国大部分人口的地区更是素质教育要推广的重要领域,因此,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一定要加快步伐,大力发展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

参考文献

某学校安全教育制度 篇8

关键词:《高等学校会计制度》;高职院校;成本核算;问题;对策

一、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成本核算意识不足。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培训所需经费都是由国家政府财政部门一手包办的,这为高职院校教育经费的来源解决了后顾之忧,使筹措经费问题成为了政府相关部门需考虑和解决的问题。许多高校在这种惯性思维的影响下,完全不考虑由政府发放的教育经费能否在高校中得到合理的适用,其使用、支出项目是否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也无人关心。这就使得许多高校在应用教育经费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主动开展教育成本核算的动力与意识,教育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逐渐降低。这方面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高校领导多出身于科研、教育专业,缺乏与成本核算相关的财务方面的知识储备,对开展教育成本核算的重要意义以及方法认识不足。二是,高校大多数教职工认为教育成本核算是高校领导层的事与自己无关。

(二)成本核算基本内容研究有待完善。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对教育成本核算具体对象的确定上,相关研究学者存在一定的争议,于是就出现了教育成本核算对象难以明确的现状。其次,当前教育成本核算的具体范围尚不明确。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大致范围主要应与培养和教育相关的财政支出和费用有关,但由于高职院校与此有关的费用支出项目较多主要分为学生的助学金和奖学金费用、后勤保障费用、教师的离退休费用、教育科研费用四类,具体哪些费用应被划入教育成本核算的范围存在一定的争议。最后,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成本核算方法。当前大多数高校在对其教育成本进行核算时,只是将相关的财务数据进行简单的整合与堆集,并没有形成一套统一、有效、规范的成本核算方法。

(三)受旧会计制度的影响较深。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指的是2013年制定实施的全新的会计制度,在此之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核算长期以来主要受到旧会计制度的影响。《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这三大与高职院校会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密切相关的制度,都没有针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核算设置与之相关的报表、账簿、会计科目。且高职院校旧的会计制度在教育成本管理与核算方面并没有为高校提供具有可操作意义的指导意见。此外,旧的会计制度还要求高职院校将收付实现制作为其主要的会计核算制度,由于这一成本核算方法,在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上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因此这也是导致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新制度下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优化对策

(一)强化教育成本核算意识。在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影响下,高职院校应在充分认识到成本核算对高校发展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在全校范围内为教育成本核算努力营造一种良性的外部环境,从学校领导层到普通的教师提升学校全体员工教育成本核算的意识,将成本核算管理变为一种文化,在高职院校中进行培育和发扬。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在坚持对现行教育成本核算工作进行改革创新的基础上,努力朝着教育成本的科学评价和有效控制方向奋进。

(二)明确教育成本核算内容。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内容的明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对成本核算的具体对象进行明确。由于高职院校主要以为不同类别、专业、层次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为主,因此,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对象应是国家统一、正规招收的专科生、本科生以及硕博研究生。其中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等学生由于教育成本花费较单一,且只是高校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因此不应被包含在教育成本核算的对象范围内,应在高职院校的账务上给予单独的体现。其次,对教育成本核算的具体范围进行明确。由于高职院校的后勤保障费用以及教师的离退休费用与学生的培养教育关系不大,因此不应被包含在教育成本核算的范围之内。科研费用由于种类较多,且目的不同,因此应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到学校教育成本核算范围之内。学生的助学金、奖学金则全部归入到成本核算范围内。最后,对成本核算的具体方法进行明确,主要的核算方法为成本核算法、会计资料转换法、调查统计法,这三种核算方法都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可用于不同的成本核算情况,对这三种核算方法的合理运用能够大大的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准确度。

参考文献:

某学校安全教育制度 篇9

2008-06-20 09:11:12|分类: 论文 |标签:学校安全教育教育论文|字号大中小 订阅安全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发展安全是基础,没有安全的校园环境,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就没有根本的保证,更谈不上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初中阶段是学生安全高危阶段,加强初中学

校安全制度建设,细化学校安全教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学校安全网络

首先,要建立完善学校安全工作常规管理制度。学校对教育教学工作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提出要求,并对校内安全防范重点环节和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加强管理,预防和消除教育教学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建立和完善《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防震安全预案》、《寄宿生管理制度》、《门卫制度》、《值班制度》、《巡逻制度》、《学校安全工作检查制度》等安全管理规

章制度,使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依,有规可循。

其次,学校要层层夯实安全责任,切实做到层层有目标、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要明确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辅导员在学生安全管理和教育方面的职责,细化“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要求,使全体教职员工都承担起校园安全管理和教育的责任;同时按照岗位要求,把教职工履行安全管理和教育责任的情况纳入工作考核内容和作为责任追究的依据。学校勤杂人员也要夯实安全责任,确保校园用水、用电安全,尤其是要加强学校门卫工作,按照学校规定查验来访人员身份证件,严格履行登记手续;防止非教学用的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物品和管制刀具等危险品进入校园;开展校园巡逻,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犯罪活动。全体教职工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安全工作规定,进一步明确责任,忠于职守,履

行职责,树立“在其位,谋其职”的良好风气,切实抓好各项安全制度的落实。

二、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工作,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隐患险于明火”。学校要加强对校舍(含食堂)、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实验室等进行全面检查,特别在开学前、大风大雨前后,更应加强重点防范,杜绝事故发生。每学期初都要对学校的设施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进行整改后的回查。大检查要覆盖防火安全、饮食卫生安全、校舍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等各个方面,要查到易发安全事故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对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包括围墙、门窗、防护设施、消防设施),对厨房设施、餐具和食品、水源,对报警求助、应急处理设备、安全通道进行了全面检查,对每一处安全隐患均要登记造册,能立即解决的要立即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要制定整改计划,并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确保安全。

三、加强安全和法制教育,提高师生防护能力

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要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通过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教育和训练,不断提高

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第一、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确定各年级安全教育目标,努力形成层次递进教育。七年级学生学习处理日常生活中危急情况的办法,接受成人有关安全的提示,学会避开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学会保护自己。同时树立安全观念,了解学校和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安全知识,熟记常用的报警、援助电话,具备初步的分辨安全与危险的能力,掌握紧急状态下避险和自救的简便方法。加强交通法规教育,加强乘车安全教育,路近的学生提倡步行上学。八年级学生树立安全观念,自觉遵守安全法规,保护公共安全设施;熟悉学校、家庭、社会中须知的安全知识,掌握事故发生后请求救助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危险判断能力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九年级学生树立安全观念、法制观念和公德意识,自觉维护公共安全,懂得运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掌握紧急状态下自救自护的基本方法,具备

一定的抵御暴力侵害的能力。

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学校安全教育要渗透到教学、社会实践、日常活动、节假日及种种活动中。要利用班会、团队活动、活动课、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地震、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宣传工具或进行专题讲座、安全征文与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宣传。通过致家长公开信,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要组织全体学生进行不同情况紧急事故疏散演练,提高全体教职工和学

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三、学校积极推行周安全提醒,学校利用周前会议和周一升旗活动时间,小结上周安全工作,强调安全事项。

四、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一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咨询和疏导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配备、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设等相关工作,大力开展珍惜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健康咨询、辅导、跟踪、干预等机制。学校发生的学生自杀事件,都是心理健康的问题。学校要高度重视,引以为戒,生命的教训不要再用生命去验证。要认真做好心理有障碍学生的排查摸底和疏导工作,建立档案,对心理疾患的学生要逐个分析研究,提出针对性教育、防范措施、落实工作责任人,以避免不测事件的发生。

二要关注毕业班学生的思想动态,临近毕业,学生出走、滋事生非等问题突出,学校要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及时做好疏导工作,将事故消除在萌芽之中。同时要努力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压力;要把学生珍惜生命教育列入德育内容,教育学生体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走好人

生之路。

五、加强师德教育,确保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要强化师德师风,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坚决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学校因体罚学生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很多,教训是惨痛的、深刻的。要积极地把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作为一个重要工作来抓,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广大教育工作者常怀一颗爱心,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自己生命的一个部分。

要做好“学困生”、“后进生”的帮教工作。做到“四定”,即定人、定时、定内容、定责任,要求教师人人都当后进生的促进者,把转化一个后进生作为比培养一个优等生更重要的工作来抓,在工作中多给后进生一份关心、一份爱护,为他们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转化环境。在校内进一步建立班级、年段、教导处、校长室四级帮教转化制度、定期召开座谈会制度、家访与家长联系制度等,尽最大可能防止学生因成为流

生而滑向犯罪的深渊。

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作,只有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居安思危,警钟长鸣,才能做到防微杜渐,确保安全。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机制,以预防为主,创新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开创学校安全工作新局面,为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和快速发展创造更加安全和谐的环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选朝等.《中小学安全管理》.陕西:三秦出版社,2007.4

某中职学校寝室卫生检查制度 篇10

为了提高寝室管理效率,增强同学们在寝室建设方面的自我监督,培养主动打扫并保持卫生的意识,同时更好地体现检查的公平公正性,特作以下规定:

一、要求:

1、每天学校相关人员在每天早上8:10开始对寝室进行检查;

2、所有寝室在班主任及寝室长的带领下制定寝室值日表,其他成员按要求执行;

3、寝室每天做好两扫一保制度--早晚打扫一次,中午要保持寝室卫生干净整洁;

4、对于卫生不达标寝室,学校将在每天的早操时间利用广播进行播报;

二、寝室卫生检查分三种形式,第一种为每天早上检查,每天的卫生检查由学生科及总务科联合组织实施,检查

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每天早上8:10;

第二种为,每周五卫生大扫除,由学生会组织各班级人员进行评分,为每周五的下午2:50开始,各班级分别出一名卫生评分人员,统一由学生会管理,按要求评分。

第三种为每周不定期检查,主要由学校行政值班人员检查,每天不定期对寝室卫

生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当天的行政值班纪律本上面。

三、具体检查人员安排

1、每天早上检查人员具体安排为

周一:查付平周二:王业明周三:卞军周四:窦正寅周五:徐兴华

2、每周卫生大扫除寝室检查人员为:

学生会生活部部长徐金海负责,所有班级各出一名评分人员,按时到达检查

地点。

3、寝室卫生抽查,由学校行政值班人员完成,时间为每天一到两次,时间不固

定。

四、评优

1、学生会将行政人员每天的检查结果,进行汇总,每个月汇总一次,获得好评

最多的寝室为文明寝室。

2、每周五大扫除,两周成绩求平均值,最高的为星级寝室,由学生科颁发奖品。

3、学校行政人员检查的结果,在第二天的早操期间进行播报,卫生情况比较差的,学生科将采取必要措施给予一定的处理。

五、每次检查的结果都在学校宣传栏公布。

****** 学 生 科

总 务 科

某学校安全教育制度 篇11

这项期限为3年的行动计划提出在3年内职业院校管理状态“大数据”初步建成,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自我诊断、反馈、改进机制基本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等多方参与学校评价的机制更加健全,职业院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逐步完善。

行动计划强调:要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立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把学习者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作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强化人才培养全程的质量监控,完善由学校、行业、企业和社会机构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全面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加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与分析,充分发挥数据平台在质量监控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质量年度报告制度,逐步提高年度报告质量和水平。

行动计划要求实施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包括诚信招生承诺活动、学籍信息核查活动、教学标准落地活动、实习管理规范活动、平安校园创建活动、财务管理规范活动。

根据行动计划,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本地区职业教育质量统筹监管的力度,建立和完善质量预警机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的审核,编制并发布省级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教育部定期组织质量年报的合规性审查,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

某学校安全教育制度 篇12

五年制高职实习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是学校实习管理与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职业安全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建筑类专业的高职生顶岗实习期间在一线施工现场工作,具有很高的安全隐患,加强有效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能够降低安全风险,避免职业危害和职业伤害等安全事故的发生。鉴于此,本文在南京某建筑类专业五年制高职实习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职业安全健康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找出学校和企业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1 建筑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职业安全健康管理 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对象为南京市某高五年制高职校2010级建筑类专业高职实习生和与学校进行校企合作的建筑类单位。

1.1 职业危害普遍存在,管理机制缺乏

通过调查,多数建筑工程类公司存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具体包括生产过程中的许多化学物质和生产性粉尘、异常气象条件、异常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等。事故也时有发生,尤其是火灾、电力事故和机械事故。同时,部分企业存在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过度精神或心理紧张,劳动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长时间不良体位,劳动工具不合理等。意味着建筑类专业高职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职业安全健康危害因素普遍存在。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学校方面,多数高职校缺乏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前、 实习期间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学校安排的实习指导老师仅仅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实习生活进行指导和帮助。企业方面,虽然多数企业有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管理和实施方案,但仅针对于发生事故后的应急处理,多数企业没有专门的职业安全健康部门具体负责,缺乏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和教育。

1.2 缺乏安全防护设备,疏忽安全义务

调查发现,由于在施工中要大量使用各种动力机械,要进行挖掘、打洞、搅拌,要频繁地运输材料和构件,从而产生大量噪声,而一部分企业未给实习生配备防护耳罩,而有些企业配备了防护耳罩,但是没有严格规定实习生佩戴,因此噪声污染的问题普遍存在。少数企业未给实习生建立健康档案,未给实习生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比如防尘护具,如防尘安全帽、送风头盔、送风口罩、安全帽等。少数企业还存在不合理的加班制度等损害学生职业安全健康合法权益的行为,疏忽了作为企业的保障劳动者安全的责任与义务。

1.3 注重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操作

虽然职业院校越来越重视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各个学校在学生实习前开设《职业安全健康》课程,但是由于学校教育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实际操作实践,致使学生只停留在书本“知”的层面,未能进入实践“用”的层面,比如如何佩戴安全帽、防护口罩、使用灭火器等,学生记住了方法和步骤,但是很少有学生能够在实习单位正确佩戴或使用,缺乏操作能力[1]。

1.4 校企脱离,孤立开展管理工作

调查显示,多数高职校开展了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多数企业也比较重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学校出于教育的目的,偏重于学生的理论知识教育,而企业履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责任建立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企业偏重于学生的实践管理,责任边界不同,但是教育管理过程孤立开展,缺乏连续性,严重影响了管理的实效性。

2 建筑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职业安全健康管理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企业管理意识淡漠

大部分企业比较重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但是仍然有少部分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意识淡漠,他们认为将时间、精力与金钱花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供防护用品上,不如花在提高员工、企业利益上,只看重眼前利益,未考虑企业的长远利益。

2.2 学校教育资源缺乏

一方面,学校对学生职业安全健康教育的场所主要在教室和校内实训室进行,缺乏相应的真实环境和实际操作工具供学生使用和模拟,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之后,很难对这些技能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另一方面,师资队伍不足,大多数高职校的《职业安全健康》 课程划分到德育课的范畴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而德育老师缺乏对建筑类专业技能的认识和实际操作经验,很难教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技巧。

2.3 缺乏校企合作机制

学校和企业希望开展职业安全健康教育的愿望强烈,但是这种合作却缺乏相应的合作制度保障,学校和企业分别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和管理体系,包括安全健康的要求、实习的内容、考核的标准等,导致校企脱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缺乏效果。

2.4 缺乏监督机制

绝大多数高职校在校企合作中对企业的评价方面,没有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这项内容的评价,对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实习情况也没有全程跟踪了解情况,因此缺乏对企业的制度约束,导致部分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做出了损害学生职业安全健康合法权益的行为,疏忽了作为企业的保障劳动者安全的责任与义务。因此单靠企业的自觉性不足以保障实习生该项教育的推进。

3 加强顶岗实习期间建筑类专业学生职业安全健康 管理的措施

3.1 健全组织机构,增强管理意识

企业作为用人主体,应在实习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方面发挥积极主动作用,五年制高职校应该主动与企业联系,通过宣传、沟通、共同协商的方式让企业主动承担高职学生培养的社会责任,增强企业的管理意识[2]。校企应共同健全组织机构,学校成立职业安全健康领导小组,由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长担任组长,由各系主任担任副组长,班主任、实习指导教师构成组员,企业也成立职业安全健康部门,由企业相关负责人和企业培训教师负责。明确各人员的具体职责、职责边界与主次关系,相互配合作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安全健康技能

学校除了对学生在顶岗实习前进行理论教育以外,还要对学生进行职业安全技能的训练。把安全健康观念的培养和具体的技能融合起来,从而发挥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可以通过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的形式进行学生顶岗实习前的安全健康教育,比如可以由合作企业提供建筑材料、防护用品等进行校内实践,包括辨识安全隐患和危险源;消除安全隐患或降低危险性;自觉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作业;了解实习企业避险逃生预案和安全设施;掌握个人防险避险方法[3]。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将建筑类专业课的老师也纳入到顶岗实习前的在校教育中来,由德育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组成教师队伍,并定期组织培训,提高教师技能,同时聘请相关专业领域的高级技术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授,参与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3.3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管理机制

学校和企业针对缺乏合作机制的问题,必须共同制定明确的安全要求、具体的实习内容、客观的考核标准和严格的长效管理制度,保障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职业安全健康。

具体通过学校成立的职业安全健康领导小组和企业职业安全健康部门共同完善顶岗实习期间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引导、跟踪调查、监控防范、应急处理、考核评价等制度,包括制定翔实的实习大纲计划及管理制度,结合实习企业实际校企互相配合编写安全健康的实习手册。职业安全健康手册应包含各种安全管理规范、安全知识以及各种安全操作规程及事故的应急处理等。

3.4 建立监督机制,做好全程管理

学校和企业应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职业安全健康的全程管理,及时作好跟踪巡查与指导工作。跟踪巡查,指的是学校职业安全健康领导小组定期到相关企业巡查,实习带队教师对学生较为集中、安全管理有代表性的实习单位的学生实习安全情况进行跟踪巡查,了解学生的实习安全状况,联合企业安全培训人员,现场解决安全问题。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归纳总结学生实习安全管理过程中的经验得失,从而确保管理质量。

在安全检查过程中,学校和企业还要注意现场指导,实习指导教师与企业培训人员都有责任向学生现场讲解岗位的生产原理、设备名称、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参数指标和安全隐患等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和组织分析生产故障及应对措施等。在进行实践操作前,安全负责人应要求学生填写安全培训记录表, 确认学生已经掌握这些规程[4]。

在实习期间和结束后,学校和企业要根据实习大纲的要求及时对学生安全工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要从出勤、态度、安全操作技能等方面对学生的安全工作进行考核评价。评价体系应包括老师评价、师傅评价、班组长评价、同学评价及学生自评等方面。

摘要:文章通过对南京某五年制高职校建筑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职业安全健康的现状调查,分析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筑类专业学生实习期间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改进措施,以期加强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规范性,提高实习生职业安全健康意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促进用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奠定基础。

上一篇:网络应用管理工作总结下一篇:主办会计竞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