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年级所有语文古诗

2024-08-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七八年级所有语文古诗(精选5篇)

七八年级所有语文古诗 篇1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全解

01

[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鉴赏品析

1.主题概述。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意气昂扬的豪迈感情和开阔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2.品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一句。

此句是写观沧海时所见的全景。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这两句相互映衬,动静结合,显示出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两句诗在写法上有何突出的特色?试分析。

这两句写的是虚景,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更加宏伟的境界。寥寥十六字将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沧海之景描绘得蔚为壮观。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合理的夸张,展现了一个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不仅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与远大的政治抱负。

默写考点

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远大抱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0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鉴赏品析

1.主题概述。

诗作中诗人选取了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听说友人被贬时的惆怅与同情,并给予友人关切与安慰。

2.品析“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

这句是景物描写,杨花飘落、子规啼鸣,点明时令。景物独取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既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切合当时情事,又融情于景,表现出诗人对好友的关切和同情。

3.请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这两句诗紧承上文,集中抒发了诗人对好友被贬的同情和挂念。诗人发挥想象,把明月想象成寄托“愁心”的载体,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明月成为自己的化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起到边远荒凉的地方去,生动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真挚而强烈的感情。

默写考点

1.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诗中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离愁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诗中写景兼点时令,含有漂泊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杨花落尽子规啼,而“

闻道龙标过五溪”一句写闻讯,暗含悲痛之意,表现旅途艰难。

03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鉴赏品析

1.主题概述。

本诗写舟行江中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描写长江雄奇壮阔的风景,抒发了旅途之中的思乡之情。

2.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这两句炼字讲究,意境开阔。“平”“阔”“正”“悬”四个字用的极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春潮涌涨,江水浩渺,风帆鼓吹,船上人的视野也因此开阔,诗的意境也由此显得恢弘壮大。

3.请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当残夜还未消退的时候,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升起;旧年还未逝去,江面上已经显露出春意。这两句中,诗人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真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旧事物终将被新事物取代。这两句诗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默写考点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次北固山下》蕴含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未来必定更加美好的哲理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04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鉴赏品析

1.主题概述。

这首小令寓情于景,通过描绘一幅苍茫萧瑟的夕照秋景图,表现了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凄苦、惆怅之情。

2.这首小令前三句写了哪些景物?你认为这样写有何好处?

前三句共写了藤、树、鸦、小桥、流水、人家、道、风、马这九种景物,景物名称之前冠以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它们带上了鲜明的个性。一系列名词组合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这些景物,极力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烘托出一个长期漂泊异乡之人的惆怅之情和内心的悲戚之感。

3.《天净沙·秋思》中作者是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在写景时运用白描的手法,不尚华丽,务求朴实,将九个意象构成一幅苍凉寂寥的秋景图,表现出浓烈的思乡之情,尽管全篇作者不着一个“哀”字,但是悠悠哀愁在这样萧瑟苍凉的暮景中显露无疑。

默写考点

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这首小令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05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鉴赏品析

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依依惜别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全诗五个地名连用有什么作用?

五个地名连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默写考点

1.《峨眉山月歌》一诗中,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李白《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3.《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06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鉴赏品析

1.“寻常”“几度”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诗人与乐师李龟年当初正值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2.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落花时节”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这两句诗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繁华时代的无限怀念和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以及对自己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默写考点

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言过去之盛,为下文做铺垫的两句是: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3.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流露诗人无限沧桑之感的诗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07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鉴赏品析

1.“强欲登高去”中的“强”有什么表达效果?

劈头一个“强”字,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的心态体现,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

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默写考点

1.写自己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等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等渴望的诗句是: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2.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也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的句子: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08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鉴赏品析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环境?

前两句写夜晚登城远望,但见大漠似雪,月华如霜,边城夜色,凄神寒骨。这样的宁静如果不被打破,也许诗人可以沉浸其中,体味大漠那亘古的苍茫。

2.从全诗看,前三句与第四句是什么关系?

从全诗看,前两句写的是景色,第三局写的是芦笛声,末句抒发心中所感,写的是思乡之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做烘托和铺垫。

默写考点

1.《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2.《夜上受降城闻笛》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09

秋词(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鉴赏品析

1.诗人认为“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

秋天天高云淡,爽朗明快,在诗人看来更易获得灵感和激情,使人产生积极奋发、昂扬向上的精神气概。这一说法蕴含着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2.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人展现了一幅晴空中鹤飞冲天的动人图景,表现了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豁达情怀,体现了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默写考点

1.诗中能够表现诗人昂扬奋发的创作精神的句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诗中体现诗人一反前人的悲秋之作而具有独创新视角的句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3.诗中运用鲜明的对比来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4.诗中描写秋天美景的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5.诗中热情歌颂秋天的句子:我言秋日胜春朝。

6.白居易有诗云:“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断肠是秋天。”极言秋之悲凉,本诗中与之情调相反的句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7.诗中能够表现作者推陈出新,赋予秋天新内涵的句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鉴赏品析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以及离别的痛苦。

2.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两句诗既写出空间的殊异,又写出时间的变迁,还从空间、时间的变化中写出了人的悲欢离合,丰富地展示了今日彼此相思之意。

默写考点

1.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表达诗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设想未来相逢景象,表达深沉离情的句子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盼望有朝一日与友人相聚的欢快场景的语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诗中蕴含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鉴赏品析

1.“夜阑卧听风吹雨”中的“风吹雨”一语双关,请指出其两层含义?

“风吹雨”既指眼前风雨肆虐的现实环境,又含有象征意义,象征南宋王朝风雨飘摇的处境。

2.诗人是如何将“风雨大作”与“卫国战争”联系起来的?

“风雨”和“战争”二者之间本来并无必然的联系,但因为实现祖国统一是陆游梦寐以求的强烈愿望,所以一场突然而起的暴风雨触动了他的情思,那窗外呼啸的风声,噼啪的雨声,在梦境中化为战场上铁骑奔突之声,若不是诗人曾在战场搏杀过,若不是诗人怀有强烈的爱国热忱,是不可能写出如此具有感染力的诗句的。

默写考点

1.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直接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的诗句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2.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触景生情,把现实与梦想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感情等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写诗人睡梦中仿佛正在战场上激烈拼杀的句子: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明作者身闲志不闲,壮志不移的语句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由现实转入梦境,表现作者对朝廷统治者的统治隐隐担忧和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写诗人虽年老体衰,仍愿守卫边疆保家卫国的句子: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潼关

[清]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鉴赏品析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潼关怎样的特点?

孤高突起、寂寥辽远。

2.诗人借吟咏潼关,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这首是体现了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默写考点

1.表现作者渴望冲决落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等句子是: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全解

01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鉴赏品析

1.主题概述。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之感。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联系作者的生平,说说你对诗作思想感情的理解。

这首诗中间两联主要写景,描绘了诗人薄暮时分于东皋所见的田园风光。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放牧的人赶着牛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

诗歌首联“徙倚”二字,点明作者徘徊无依的孤独心境。颔联和颈联写的都是恬淡自然的田园景物,但因作者心绪的原因,都染上了一层忧郁、孤独和清冷的色彩。尾联抒发感情,田园生活的静谧和安闲冲淡不了诗人的忧郁,他感觉自己并不能融入这诗一般的田园山水,只好从先贤那里寻找慰藉。诗人的彷徨、孤独和苦闷,可能是因为仕途的不得志,感觉前途渺茫,所以他三仕三隐,寄情于诗酒。

默写考点

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02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鉴赏品析

1.主题概述。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上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吊古怀乡之情。

2.此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黄鹤楼》前两联,均是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则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首联从神话传说落笔,起笔高远,回到现实情境,又仿佛黄鹤从天而降一样,神秘莫测。颔联先写黄鹤之杳然不见,在远望天际,寻觅黄鹤踪影之时,顺势转换为对天际白云的描绘,转换自然,毫无痕迹。从句中两个“空”字,可以体会到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情感。

3.全诗以“愁”字收篇,有什么作用?

全诗以一“愁”字作结,点出了全篇的主旨。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意境相照应,从而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了缠绵的乡愁

默写考点

1.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2.崔颢用对偶的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

03

使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鉴赏品析

1.主题概述。

诗作叙述了诗人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2.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的含义,这两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诗人去国离乡,感情总是复杂万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情势,还是像本诗中所写的因为负有使命。大约诗人这次出使塞上,本已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汉司马相如初得武帝青睐,出使西南夷那样的威风、气派。诗人以“蓬”“雁”自比,这两句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3.《使至塞上》的颈联被誉为“独绝千古”,清人黄培芳认为其妙处在于“‘直’‘圆’二字极锤炼,亦极自然”。你怎么理解这一说法?你觉得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绘画一样的构图,空间阔大,层次丰富;其次,它有绘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了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最后,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鲜明,落日、大漠、黄河、烽烟,各有色彩,引人想象。

“直”“圆”二字的“锤炼”之处就在于构成壮美的画面,富有视觉感;其自然之处,在于符合塞外现实的情境。“烽烟”多用狼烟,有轻直、聚集的特点,是“孤烟”,不会相互纠缠,故在无风的时候,能够“直”冲云天;苍茫的大漠背景下,“落日”即将没入地平线,显得又大又圆,这也符合我们日常观察落日的视觉感受。“自然”之处还在于,这两句诗所写的独特景象,是长期生活于内地的人刚进入塞外很自然地就会捕捉到的。

默写考点

1.《使至塞上》叙述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的诗句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采用对比手法,点明时间,表现诗人失意情绪和飘零之感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不仅显示了大漠景象奇特,而且巧妙的把自己孤寂情绪融化在自然之中的句子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4.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5.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

6.由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句子“长烟落日孤城闭”。

7.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8.《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奇特雄浑壮美景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9.《使至塞上》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出战事频繁的句子是: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04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鉴赏品析

1.主题概述。

此诗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对故乡无限眷恋的真挚感情。

2.细读诗作,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景色,注意写景视角的转换,体会诗人心境的变化。

诗人乘舟东下,随着船只的移动,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展开、变换。颔联以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地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山岭本是静止的事物,却如影随形,竟至于消失,这里作者化静为动,使景物富于动态;江水本在河道中奔涌,却仿佛流入辽远无际的荒原,显得视野辽阔,境界高远。颈联则以静止的视角,描摹江上的美景,宛如两幅图画。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写朗月映照下的夜景,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写出江水的澄净明澈。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写黄昏时的景象,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这两联的景物,或天高地远,气象阔大,或风物灵动,景色优美,正是作者喜悦开朗心境的展现,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表现出作者远游异乡、闯荡世界的兴奋心情。但随着离乡越来越远,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就越来越浓,最后一联则转入思乡之情的抒发。

默写考点

1.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2.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4.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渡荆门送别》比喻描写楚地江水澄澈水雾弥漫(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或用比喻描写水中月、天上云的美丽景象)的句子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05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鉴赏品析

1.主题概述。

诗作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之情。

2.赏析颔联中“争”“啄”两个字的妙处。

这两个动词极富表现力,细致传神地刻画出了一幅早莺争着飞向朝阳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3.同是春天,初春、仲春、暮春的景物各有不同。《钱塘湖春行》写的是初春景色,诗中哪些词语透露出这一点?

《钱塘湖春行》一诗围绕初春来写,描绘了西湖明媚的春光。很多词语都能看出初春景象来,如“早莺”“新燕”自不必说,“几处”说明早莺尚少;“争暖树”说明是乍暖还寒时候,早莺争夺向阳的树木;“谁家新燕”说明燕子始回,尚未筑巢。“乱花渐欲迷人眼”说明花儿还未盛放,但盛放可期;“浅草才能没马蹄”说明芳草才生,尚未长高。

默写考点

1.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动物)的优美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植物)的优美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一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6.(通过花草来体现西湖早春生机勃勃)运用拟人,化静为动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7.写出诗人观景的处所,写出初春湖面水天相接美景的句子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06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鉴赏品析

1.主题概述。

诗作描写诗人辞官归田后的心境和生活情趣,表明诗人避开尘世的喧嚣后,在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中获得了自由和恬静的心境。

2.诗作中“心远”一词应当如何理解?

该词统摄全诗,不仅对前三句进行了总结性的说明,而且开辟了后面几句诗的境界,正因为“心远”,无世间事物缠身,所以诗人能够在东篱下悠然采菊,于闲暇中望山,欣赏群鸟在夕阳中还巢的美丽景色。大自然的和谐,倦鸟还林的情景,给诗人以感触。诗人能够陶醉其中,是因为他的心灵超脱尘俗,融于自然。

3.关于陶渊明《饮酒(其五)》,苏东坡这样评述:“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你怎么理解苏东坡的这段话?说说你的想法。

苏轼认为,陶渊明在东篱采菊,无意间一抬头,南山映入眼帘,一个“见”字写出了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与全诗营造的闲远散淡的氛围是吻合的;而“望”相比于“见”,更有目的性,更像是有意为之,破坏了诗歌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意境,因此说“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默写考点

1.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本文的主旨句)的诗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陶渊明《饮酒(其五)》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4.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饮酒(其五)》中与“可意会,不可言传”

(表现心与物遇,进入物我两忘境界)意境相似的句子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7.表明诗人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8.富含哲理,写出人生际遇实际只是人的一种感受的句子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9.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07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鉴赏品析

1.主题概述。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阳春三月所看到的沦陷中的长安城的破败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思亲的思想感情。

2.试赏析千古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前句写花,写所见,是感伤国事;后句写鸟,写所闻,是感伤家事。花鸟本是赏心悦目、无限美好的事物,诗人却观花落泪,闻鸟惊心,以乐景衬哀情,突出了诗人忧国思家之情的深沉。

3.诗作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前四句重在绘景(山河、草、木、花、鸟),但景中有情(破、深、溅泪、惊心),而且景中有意(感时、恨别);后四句重在抒情,是借事抒情(断“家书”、搔“白头”),情中有景。诗中的景物有声有色,构成了有纵深感的多维艺术空间。这空间是诗人的主观意识和客观景物融合的具体表现,是精神内容和物质形式的统一。

默写考点

1.写出望中之所见,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承上启下,表明诗人作者移情于物,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无疑引发了诗人的优国和思亲之情:感时花施泪,恨别鸟惊心。

6.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且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7.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感时花施泪,恨别鸟惊心”。

08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鉴赏品析

1.主题概述。

这首诗歌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极力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

2.李贺作诗,工于设色,陆游就曾说他的诗“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结合《雁门太守行》中表现色彩的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呈现的画面。

敌军滚滚而来,黑压压一片,犹如乌云翻腾,几乎要摧毁城墙;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肃杀的秋色中,响亮的角声震天动地;寒夜里,边塞将士的鲜血凝成暗紫色。带着半卷的红旗,援军赶赴易水;天寒霜重,鼓声也像是被寒气所逼,郁闷低沉。

3.结合本诗具体说说作者是如何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的。

一般说来,描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色彩浓艳的词语,而李贺的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如黑色、金色、胭脂色和紫色等,不仅鲜明,而且浓艳,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诗人就像一个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而不只是勾勒轮廓。

默写考点

1.诗中写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诗中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3.诗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4.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5.“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6.“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09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鉴赏品析

1.主题概述。

这首咏史诗借对赤壁之战的评述,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还曲折地表现了诗人报国无门的郁闷。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

作者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3.“以小见大”是《赤壁》这首诗主要的写作特点,诗中是如何具体表现出来的?

诗人由一支小小的、沉埋于泥沙中的“折戟”想到了历史往事,想到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赤壁之战及当时风云人物,可谓想象力丰富,含蓄而别致。

“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尤其精妙,诗人没有正面直言假使“东风不与周郎便”之后吴国灭亡的局面,而是以“二乔”的命运来暗示战争的结局,以小见大。这种写法很能发人深省,既有情味,又有韵味。

默写考点

1.借古物兴感慨的诗句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2.运用议论手法诗中隐含作者独特的见解,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情绪以小见大,借二乔的命运反映赤壁之战重大影响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在《赤壁》中,作者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评判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杜牧在《赤壁》中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着笔,仅以二乔命运代表东吴命运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杜牧在《赤壁》中借物兴感,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杜牧的《赤壁》一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作者夸大东风的作用,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赤壁》中表现杜牧一反传统的看法,抒发奇想,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像的两句诗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渔家傲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鉴赏品析

1.主题概述。

这首词记述了梦中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暗含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表达了词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2.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自身才华、命运的哪些认识?

作者借梦境中与天帝的对话,表达了对自己空有一身文学才华却屡遭丧乱,甚至连个人的安定幸福都无法保障的不满。

3.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一句反映出词人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她在社会现实中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又没有安定的生活环境,所以只能把希望寄托于缥缈的仙境,梦想有机会乘风而起,到那没有纷争、远离尘世的地方去。

默写考点

1.词中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并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的句子: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2.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以及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不满的句子: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3.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瘼的天帝。“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

4.李清照在《渔家傲》中,“我报路长嗟日暮”一句用路途遥远而时光易逝来比喻理想难以实现,写出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

5.李清照的《渔家傲》中“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达了词人决心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乐观地寻求幸福的理想与愿望,也是本诗的主旨句。

6.词中运用屈原《离骚》诗句典故,词中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句子是: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鉴赏品析

1.从全诗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有什么作用?

卒章显志,点名诗旨;升华情感,令人回味。

2.体味这首诗的写作手法。

全诗因人感物,由物写人,抒写情思,通篇不离“奇树”,篇幅虽短,却有千回百折之态,深得委婉含蓄之妙。

默写考点

1.《庭中有奇树》中描写叶绿花盛的春日佳景的语句是: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2.《庭中有奇树》中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表现对远行人的思念的诗句是: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3.《庭中有奇树》中抒写女子执花在手无法相赠的愁苦的语句是: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4.《庭中有奇树》中表达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点明全诗主题的句子是: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龟虽寿

[汉]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鉴赏品析

1.诗的开篇写“神龟”“腾蛇”有什么作用?

诗人以“神龟”“腾蛇”为喻,说明世上一切事物有生必有死,有盛必有衰的客观规律。

2.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两句笔力遒劲,蕴含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表现了曹操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以及统一天下的抱负和雄心。现常用来表示一个人虽然年纪大,却胸怀大志,意欲有所作为,因而能够激起有识之士的感慨和共鸣。

默写考点

1.作者用比喻的方法,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慨叹生命苦短的诗句(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2.曹操的《龟虽寿》: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龟虽寿》一诗中,表现诗人虽近暮年,仍然老当益壮,雄心不减的诗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作者认为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其自然,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就能延年益寿,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的诗句: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赠从弟(其二)

[东汉]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鉴赏品析

1.诗作颔联连用两个“一何”,各突出了风声和松枝的什么特点?

第一个“一何”突出了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

2.这是一首咏物诗,标题却是“赠从弟”,有何用意?

本诗貌似咏物,实为言志,赞扬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表现诗人坚贞自守的品格,也有对堂弟的劝勉之意。

默写考点

1.刘桢的《赠从弟》中以山风的猛烈反衬松枝的刚劲的诗句(描写风狂的反复句)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2.与陈毅诗中写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意境相似的句子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3.《赠从弟》刘桢:诗中集中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的诗句是: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4.诗中展示松柏意态从容、坚贞志节的诗句: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5.《赠从弟》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主旨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6.《赠从弟》中一问一答揭示松柏耐寒不凋、坚贞不变的本性的诗句是: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梁甫行

[三国魏]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鉴赏品析

1.诗作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诗歌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民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残破荒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2.“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两句在是各种有什么作用?

这两句环境描写衬托出边海人民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他们的恐惧与凄楚,承接前文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感慨,深化了主题。

默写考点

1.《梁甫行》一诗中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的句子是: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2.《梁甫行》中描述海边的人民在荒野草丛林木中生活,表现自己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的句子: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3.《梁甫行》写出了边海人民衣不遮体、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的句子是: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4.《梁甫行》中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的句子: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浣溪沙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鉴赏品析

1.这首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因今思昔,追忆难忘的欢聚,感叹流光易逝;下阕写落花、归雁,抒发伤春怀人之情。

2.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是伤春,“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伤别。该句景物与人事联系在一起,景中寓情,赋中有比,含蓄地抒发了伤别怀旧之情。

默写考点

1.晏殊的《浣溪沙》中,词人由景触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3.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抒发惜春伤时之情并给人以哲理性启迪的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晏殊《浣溪沙》词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旧”的对比,下片构成“来”“去”对比的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追忆难忘欢聚,感叹流光易逝的句子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7.表现诗人沉思形象的句子:小园香径独徘徊。

8.时光流逝,不能倒流,人们无力挽回,经常用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诗表示慨叹。

采桑子

[宋]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鉴赏品析

1.这首词上阕出现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出现了轻舟、短棹、绿水、芳草、长堤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湖水绵延,芳草满堤,清丽活泼的春日西湖美景图。

2.词的下阕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抒发了词人什么感情?

动静结合的手法。一、二句写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而西湖愈显幽静。动静相衬,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抒发了词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默写考点

1.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的句子是: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2.词中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的句子是: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3.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写出风平浪静的句子是:无风水面琉璃滑。

相见欢

[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鉴赏品析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表现了词人渴望早日收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且偷安,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2.赏析词的下阕。

一个“乱”字,概括了中原沦丧的现实;一个“散”字,揭露出统治阶级无心抗敌的心理。“几时收”的发问,既是痛切的质疑,也是无望的感叹。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词人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吹过大江,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充满无限悲慨。

默写考点

1.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并为全词奠定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的句子是: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2.回忆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国土恐难收复的担忧、无奈、沉痛之情的句子是:中原乱,簪樱散,几时收?

3.朱敦儒的《相见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的诗句是: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鉴赏品析

1.试赏析“惊起一滩鸥鹭”中“惊”字的妙处?

“惊”字既暗写船行速度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2.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这首小词仅用三十余字就讲述了一个如此曲折的“故事”,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和欢快的旋律,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欢畅心情和清雅逸趣。

默写考点

1.《如梦令》中景色迷人,乐不思“宿”的句子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2.李清照的《如梦令》: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3.翠绿的荷花和旭日中,嫣红的荷花,给人以凉爽幽静,清香扑鼻的感觉,诗人杨万里赞其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词人李清照却在《如梦令》中嗟叹: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4.写回舟迷路的句子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九年级上册古诗词全解

01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鉴赏品析

1.主题概述。

诗作通过对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变化的描写,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愤慨和不平,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

2.诗中引用了哪些历史典故?有什么作用?

诗中借用了姜尚垂钓在碧溪,伊尹梦舟过日边等典故,寄寓了诗人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古人那样为统治者重用,建立伟业的愿望。

3.《行路难(其一)》以浪漫的笔法抒写了作者的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首先,在结构上,本诗采用跳跃式的结构,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变化复杂。其次,本诗开篇就以夸张的手法领起,极写宴会的丰盛;“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句巧用比兴手法,以“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同时,作者还巧用典故,引用姜尚、伊尹、宗悫等历史人物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悲愤与苦闷,同时又执着理想的情感。最后,诗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不懈追求的坚定信念是本诗的主旋律,这是本诗浪漫笔法的重要体现。

默写考点

1.诗中通过“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

2.诗中形象生动地描写“行路难”的句子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3.诗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句子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0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鉴赏品析

1.主题概述。

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用典(闻笛赋、烂柯人)。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3.诗人被贬官在外多年,回京路上怀想往事,展望将来,心绪难平中又有刚健昂扬之气。这种复杂的情绪是通过哪些意象表现出来的?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中,诗人以“沉舟”和“病树”来比喻久遭贬谪的自己,而“千帆”“万木”比喻在诗人被贬他乡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这两句本是感叹身世的愤激之语,但在客观上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默写考点

1.诗中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怒的句子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2.诗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句子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03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鉴赏品析

1.主题概述。

这首词借中秋赏月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怀念,抒发了自己政治失意的苦闷,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旷达的胸襟。

2.“高处不胜寒”有怎样深刻的含义?

这句词不仅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还包括不愿回朝廷做官,厌恶朝中的党派相争、钩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含义。

3.这首词句句扣住“月”来写,情感多次起伏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有感情地朗读,结合具体词句。梳理作者的情感的变化轨迹,说说其中表达了他对人生怎样的思考。

这首词开篇饮酒赏月,“明月几时有”的发问,表现出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今夕是何年”的发问,作者想象月宫今夕的情景,“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回答含蓄地流露出作者在现实中苦闷难遣,欲求解脱的情绪。“何似在人间”则表现出作者积极乐观的心态。“照无眠”“何事长向别时圆”是作者在借月表达对亲人的怀念之情,其中暗含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点明这是人生和自然的规律,表达了词人乐观、旷达、豪迈的胸襟。末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词人把对兄弟的情感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乐观向上、追求美好生活的人生态度。

默写考点

1.词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词中“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所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一定能回归祖国。

4.词的下阕开头描写月光流转的名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初中语文(chuzhongyuwen100)编辑整理

04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鉴赏品析

1.结合全诗,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

2.“月是故乡明”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诗人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是最明亮的;明明是自己的心理感受,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这种以幻作真的写法并不使人觉得不合情理,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微妙的心理,突出其对故乡浓浓的思念之情。

默写考点

1.诗中似是概括叙述,实为触景生情,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的句子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2.诗中运用对仗,抒发怀念家乡之情的千古名句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诗中概括叙述兄弟分散,沉痛抒发手足情的句子是: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4.诗中概述**后果,抒发痛惜之情的句子是: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05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鉴赏品析

1.本诗颔联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

颔联通过对“人去后”“日斜时”的“秋草”“寒林”这些景物的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清、寂寥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2.诗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借古伤今,借贾谊被贬长沙之事,表达了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强烈的控诉。

默写考点

1.诗中写诗人独自寻觅在斜阳之下的荒草寒林间,四野无人,渲染出一片萧条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秋景图的句子是: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2.诗中描写宅前徘徊,暮色更浓,秋色更深,抒发放逐天涯的哀惋叹喟的句子是: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06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鉴赏品析

1.赏析“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首联写自己被贬的原因,不卑不亢,磊落坦荡。“朝奏”而“夕贬”可见获罪之快,“九重天”可知君心难测,“路八千”体现出路途遥远。

2.颈联借景抒情,是千古传唱的名句,请简要分析一下它好在哪里。

诗人把情感寄托在眼前的景物上,渲染了悲壮的气氛,表现出崇高的牺牲精神。一句四顾,一句瞻前,不独系念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家何在”中,有诗人的血泪;“马不前”里,流露出“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的无穷感慨。苍凉的景色,雄阔的境界,悲惨的现实,诚挚的感情,共同酿造出醇似美酒的一联,千古传唱。

默写考点

1.诗中诗人陈述自己因直言进谏而“朝奏夕贬”的句子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2.诗中表达了诗人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但还是愈老弥坚,使人见到他的刚正不阿的气概的句子是: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3.诗中借物寓情,情景完美统一的句子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07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鉴赏品析

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做简析。

晨起早行,故乡渐远,其中的艰难与愁苦可想而知。但诗人的感情是含蓄的,他暂且不去想旅途之苦,转而关注眼前的景物,用精炼的词语、绘画一样的技法,捕捉到最真实的感受。纯然写景,不说辛苦愁思,而意味自在其中。

2.从全诗看,尾联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内容上,表达思乡之情,反映了诗人留恋故乡的真挚感情,诗人才离开家乡不久,便在夜里梦到自己家附近的池塘,其中凫雁来回游动,自得其乐,而自己却在离家远行的路上;结构上,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相照应。

默写考点

1.诗中点明“早行”的典型情景,引起旅行者感情共鸣的句子是: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2.诗中把早行情景写得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3.诗中描绘诗人刚上路所见的景物的句子是: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08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鉴赏品析

1.“一上高城万里愁”中的“愁”字有什么作用?

愁,思乡,怀古。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以“愁”开篇,其后交代“愁”的缘由,引起下文。

2.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颈联写城楼下近景,虚实结合。强调过去的深宫禁苑,现今只是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蝉不识兴亡,依然如故。今昔对比,沧桑的世事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默写考点

1.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世事的变化沧桑,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的句子是: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2.现在常用于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的千古名句是: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09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鉴赏品析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千古名句,请简单赏析。

这一联以浅显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的双关(谐音),写对爱情的至死不渝,语言摇曳多姿,精彩感人。

2.尾联中的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蓬山”是神话中海上的仙山,这里借指所思女子住处;“青鸟”是神话中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这里指信使。第一个典故表明两人见面很难,第二个典故则是期待双方互通音讯。

默写考点

1.诗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句子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诗中寄托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句子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3.诗中写男女离别后的担心,含有两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的句子是: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行香子

[北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鉴赏品析

1.这首词以什么顺序展开景物描写?词人笔下的景物具有哪些特点?

以词人的游览顺序展开景物描写。词人笔下的景物具有色彩明丽、生机勃发的特点。

2.这首词的白描手法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简要分析。

这首词通篇用语流转自然,给人以明快之感。上阕结句写花,下阕结句写莺、燕、蝶,画面一动一静,互相呼应,使全篇结构匀称,回环往复,意趣盎然。诗人用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醉人的田园春景。

默写考点

1.词中描写词人乘着温和的春风,兴趣正浓地信步漫游村庄,欣赏着春天的风光,表现词人喜爱农村景色的句子是:倚东风,豪兴徜徉。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南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鉴赏品析

1.这首词中词人通篇言“愁”,你是如何理解词人的各种“愁”的?

词中的“愁”,有词人无病呻吟之闲愁,有词人忧国忧民之忧愁,还有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哀愁。

2.下阕以“却道‘天凉好个秋’”结尾,有何作用?

“却道‘天凉好个秋’”生动地表现了词人遍尝辛酸之后无可言说的复杂况味。结尾这句形式轻佻洒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词人之“愁”的深沉博大。

默写考点

七八年级所有语文古诗 篇2

一、诵读在低年级古诗教学中的价值取向

1.诗之本:字正腔圆

南宋朱熹对于古诗诵读的看法是:“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 只要多诵数遍,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也就是说, 在古诗诵读中首先是要读正确, 做到字字落实, 不可将字读错, 也不可随意地加字、漏字、换字。其次, 是要读准字音。这里的字音包括语调和语音。语调准是指四声调咬准、咬到位。例如在教学《春晓》时, “晓 (xiǎo) ”字为第三声上声, 读的时候要读得圆润饱满, 如果读时只读一半, 韵味就缩减了。语音准是指要读准字的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例如在教学《小池》时, “露”和“柔”两个字的声母是学生经常弄混的边音“l”和翘舌音“r”。教师带着学生做手势, 念顺口溜:舌头平平露露露, 舌头翘起柔柔柔, 接着又让学生给字组词, 这样学生区分这两个字时便有了发音上的意识。所以说, 诵读古诗时, 读得字正腔圆是基础。教师应该把好“严”字关, 做到字字饱满响亮, 读准读通。

2.诗之韵:朗朗上口

古典诗歌, 讲求韵律节奏, 其声、韵按一定的规则组合形成韵律, 构成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效果, 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美。这种音乐美本身是诗人复杂多样的情感在诗中的自然流露, 是“音乐和有趣的思想的结合”, 它能直接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缓急疏密等韵律节奏传达出极为丰富的情感。

从低段开始, 教师在教学古诗时, 应该让学生学会大体地把握古诗的朗读停顿, 渗透不同格律诗的节拍规律, 引导学生读出节奏, 读出韵味。《宿新市徐公店》中运用了七言诗的“2221”式停顿:篱落/疏疏/一径/深, 《小池》中则运用了“2212”式停顿:树阴/照水/爱/晴柔。又如五言诗中的“221”式——春眠/不觉/晓, “212”式——举头/望/明月。每一首古诗都像闻一多先生所说“带着镣铐”在跳舞, 明确的停顿不仅划分了词组, 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也增加了诵读时的韵味。

古代的私塾先生经常带着学生们摇头晃脑地诵读古诗, 其实是在用一种体态语言给学生们打拍子, 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采用多种手段来帮助学生感受节奏。师生可以采取“接龙读”和“对读”的方式, 还可以通过拍手、摇头等身体语言来展开诵读, 来感受古诗的断词顿句。在学生能背诵古诗的情况下, 要求他们能模仿老师进行“平声长, 仄声短”的吟诵, 有时还可以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 这样一来, 学生自然能对诗词如歌的音律有“如鱼饮水, 冷暖自知”的真切体验。

3.诗之魂:有声有色

朱光潜先生曾说:“写在纸上的诗只是一种符号, 要懂得这种符号, 只是识字还不够, 要在字里, 见出意象来, 听出音乐来, 领略出情味来。”可见, 诵读古诗最高的境界是将诗的画面美、音乐美和情感美融合在一起“读”出来。低年级学生很难去具体地表达诗人的心境, 也很难身临其境地去想象诗人深层次的内涵。但他们能够在不断的诵读中, 抽丝剥茧一般慢慢地靠拢诗人的情感, 即便这样的情感是似懂非懂的, 但在诵读中这样的情感是能够得以渗透的。

二、在古诗教学中促进诵读的有效策略

低年级古诗的诵读教学虽然有一定的步骤可循, 但细数人教版一、二年级所选的古诗, 我们却发现15首古诗各有千秋, 整理归纳所有低年级古诗, 可以大致分为三个类型:写景类古诗、叙事类古诗、抒情类古诗。如何根据不同类型的古诗, 有效地进行诵读教学呢?

1.写景类古诗——读在“境”中

写景类的古诗就像一幅画一般, 记录着诗人眼里看到的旖旎美景。这一类古诗大多有丰富的意向和多彩的颜色, 仿佛浸润在山水画中一样。例如杜甫《绝句》中的黄鹂、白露、青天、万里船、千秋雪为我们打开了一幅江南的秀丽画卷;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则将庐山瀑布的气势恢宏描绘得淋漓尽致;杨万里笔下的《宿新市徐公店》让我们感受到了乡村春天的黄花飞蝶……在教学这一类古诗时, 要充分利用图片与音乐的资源, 让学生尽情地想象品读。例如在教学《山行》一诗时, 为了解决“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两句诗, 可以巧妙地运用插图:让学生读前两句诗, 看看插图中还少了什么, 然后指导老师把远山、白云、房子等补画上去。当学生通过插图理解了诗歌的意思后, 诵读时便有了很高的积极性。除了通过课文的插图激发学生的诵读外, 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诗中的景物自己动手画一画。在边画边理解的基础上, 学生读起来会更加有滋有味。

2.叙事类古诗——读藏“事”中

叙事类的诗歌好像浓缩的小品一般值得玩味。诗人用最简洁的字数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人物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一个表情, 一句话语, 一个动作都处处透露着诗人的思想与情感。在教学这一类诗歌时, 要让学生产生换位思考的情感, 发挥内心真实的情感, 从而读出诗的味道, 品出小品里的精彩。如袁枚的《所见》向我们描述了一位牧童和一只蝉之间有趣的故事。教师设计了“抓蝉”的情境, 让学生用“诵读”的网兜去抓, 生动活泼, 富有创意:

师:小牧童太喜欢这只蝉了, 特别想把它捉回家, 于是, 就马上停止唱歌, 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谁来读一读? (一生大声地读“歌声振林樾”)

师:哎呀, 蝉儿飞跑了, 你太大声了, 能再读一读吗? (生进入情境小声地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注意, 可千万别把蝉吓跑了。 (生齐声轻轻地读)

细细咀嚼这个教学片段, 看着教师带着一群学生快乐地抓蝉, 就感受到了学习古诗的乐趣。这位教师在抓蝉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了学生诵读这句诗的方法, 也真正地带着学生进入到了情境中, 感受到了牧童与蝉之间的动静关系。

3.抒情类古诗——读蕴“悟”中

抒情类的古诗对于低段学生而言是三类古诗中最难的一种。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对于年幼的他们来说过于深奥。所以在教学这一类古诗时, 更要关注学生的“ 不求甚解”。也就是说, 不需要让学生彻底弄清楚诗人究竟怀抱怎样的情感, 只要让学生能够懵懵懂懂地明白诗人的意思即可。

(1) 了解诗人添感悟

一首古诗, 诗人在创作时, 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在欣赏这一类抒情诗时, 要适时地给学生补充一些关于诗人写这首诗时发生的故事和背景。例如教学《赠汪伦》时, 教师补充了汪伦如何用“九百里桃花酒”的传说将李白骗来, 并成为好朋友的故事;教学《赠刘景文》时, 补充刘景文的相关背景, 让学生明白苏轼和刘景文之间深厚的友情。

(2) 发挥想象增体悟

想象是低年级古诗教学的重要手段。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 虽然不能够深层次地理解诗人的意思, 但却能在教师的引导下, 体会到这一类抒情古诗中景的美, 语言的美, 并从这些美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化为一声声稚嫩的诵读之声。例如在教学《春晓》时教师旁白:那是一个春天的早晨, 你躺在暖暖的被窝里, 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 想起昨夜风声紧, 雨声潇潇, 闭上眼睛的这会儿,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还想到了什么?在教师如诗如画的语言中, 学生展开了充分的想象, 有的学生说好像听到了小鸟们在枝头互相打招呼的声音, 有的学生说看到了春风将花瓣带向了远方, 看到了枝条抽出了一片新绿……在有了这些想象后, 教师再请学生读一读这首诗, 学生们便渐渐地读出了味道。

七八年级所有语文古诗 篇3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晴蜓蛱蝶飞。

(南宋)尤袤 睡觉不知雪,但惊窗户明。飞花厚一尺,和月照三更。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偶成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日积月累:

月光如水

日新月异

日月如梭

星光灿烂 斗转星移

星罗棋布

三言两语

七上八下 四面八方

七嘴八舌 五颜六色

十全十美

繁花似锦

绿草如茵 五彩缤纷

青松翠竹 桃红柳绿

千姿百态

名言警句、谚语:

1、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英国)

3、真理的太阳一出,谎言的冰雪全消。-----契科夫(俄国)

4、说假话而想取得人信任,是梦想。

-----艾青

5、贪心的人想把什么都弄到手,结果设么都失掉了。

---克雷洛夫(俄国)

6、只有为别人而活着,生命才有价值。

---爱因斯坦(美国)

7、山有高低,谁有清浊。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谚语

8、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莎士比亚(英国)

知识窗:

1、我国的四大发明: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2、迪斯尼和米老鼠:迪斯尼是美国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在年轻的时候,曾给教堂画画。有一天,他看见一只老鼠仔地板上跳跃,就拿了一些面包屑给他吃。渐渐地,他和老鼠混的很熟。有一次,那只老鼠竟大胆地爬到他的的画板上,并且有节奏地跳着,他就在一旁瞪大眼睛细细地观看,直到老鼠跑走为止。不久,他失业了。正当他穷困潦倒的时候,突然想起了那只会跳舞的老鼠,便立刻画出了它的轮廓,《米老鼠》卡通片就这样诞生了。

3、四季的的花:

一年四季,我们都能看到五颜六色的鲜花。春天开的花有迎春花、玉兰、樱花等。夏天开的花有荷花、茉莉、牵牛花等。

冬天开的花有腊梅、水仙、山茶花等。

4、京剧脸谱:

脸谱是我国戏曲中某些角色脸上画的各种图案,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征。京剧中常见的脸谱有红脸、黑脸、花脸、白脸等。红脸表示忠勇,如关羽;黑脸表示公正无私,如包公;花脸表示忠厚勇猛,莽撞而讲信义,如鲁智深;白脸表示阴险奸诈,如曹操。

5、国际盲人节:

每年的10月15日是“国际盲人节”。它是国际盲人组织为了使盲人能够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心,充分享受自己的权利而设立的节日。每个人都应当用爱心去帮助盲人,给他们送去温暖。

二年级下学期:

一、古诗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长歌行(节选)

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惜时

无名氏 三春花事好,为学须及早。花开有时落,人生容易老。

二、日积月累

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绿草如茵 描写山川湖泊的词语: 山川秀美

高山深谷 山势险峻

悬崖峭壁 群山环抱

湖光山色 水平如镜

碧波荡漾 波涛汹涌

奔流不息

专心致志

独立思考

熟读精思 刻苦钻研

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凝神注视

一心一意

惊天动地

舍生忘死

柳暗花明 取长补短

积少成多

争先恐后 小题大做

早出晚归

南征北战

大公无私

损人利己

先人后己 自私自利

光明磊落

自以为是 闻过则喜

见利忘义 俗语: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只要人后恒,万事都可成。人心齐,泰山移。人多计谋广,柴垛火焰高。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歇后语: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纸糊的窗户---一捅就破 麻杆儿打狼—两头害怕。纸里包伙---瞒不住。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读读背背,体会其中道理。

1、处处留心皆学问。

2、运用一分知识,需要十分积累。

3、用心思索不会徒劳,早上的疑难晚上就能开窍。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质疑。

5、功到自然成 名言警句:

1.我们要像海绵一样吸收有用的知识。--加里宁(苏联)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俄国)

3、要成就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列宁(苏联)

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5、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宋)

6、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

三、知识窗

1、我国的著名江河、高山、湖泊、阁楼; 四大江河: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

五岳: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

五大湖泊:洞庭湖、潘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

2、成语“专心致志”形容做事一心一意,注意力非常集中。

3、▲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落下,就可以知道秋天到来的消息。▲一物降一物:一种事物,总会有另一种事物能制服它。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指下棋时,一步棋走错,一局棋就会全输。比喻关键的一件事没办好,就会导致全局的失败。

4、茅以升:茅以升是中国桥梁专家、教育家。著有《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中国古桥与新桥》

5、《天鹅、梭子鱼和虾》寓言:

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克雷洛夫写的一篇寓言。这则寓言讲了一个故事:天鹅、梭子鱼和虾这三种动物要拉动一辆大车,可是天鹅往天上冲,虾向后拖,梭子鱼往水里拉---各朝一个方向使劲,结果大车移动也不动。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相互配合,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6、徐悲鸿与《奔马图》

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豪气勃发的意态。

《奔马图》作于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秋季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长沙被日寇占领。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办艺展募捐的徐悲鸿听到这个消息,心急如焚他连夜画了这副《奔马图》。徐悲鸿画的这匹马成为正在觉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五年级语文培优第七八讲 篇4

习作空间站

家庭富裕了,家庭生活更丰富多彩了,其间一定有许多趣事令我们回味无穷.本篇作文要求我们围绕“趣”做文章,以表现家庭的温馨、和睦和关爱。

1、立意要深。无论写什么事,都要表现家庭的和睦和温馨,表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表

现我们对家庭的热爱。

2、选材要新。家庭趣事的作文很多,但写出新意的不多。我们作文选材时,要注意材料的新颖性、时代性、趣味性。

3、构思要巧。例如介绍家庭成员时,可用全家福照片来一一介绍,也可运用电视直播的方

式来介绍。。。

叙事时,可采用总分总的横式结构,即:头尾点题、照应、做到首尾呼应,中间选择一件趣事突出主题;还可采用层次深入的纵式结构,即;全文写一件事、从头到尾依次叙述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结尾画龙点睛、深化主题;还可以采用 冰糖葫芦的结构,即:围绕线索,利用小标题的形式、将文章串成一串,以全面地突出主题。

七八年级所有语文古诗 篇5

1.读读背背(写景对联)

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2.读读记记

雷声大作

倾盆大雨

阳光灿烂

随风舞动

芬芳扑鼻

黑白相间

太阳高照

群山环绕

风光秀丽

树木茂盛

湖水碧绿 名胜古迹

隐隐约约

点点灯光

蒙蒙细雨

夜幕降临

华灯高照

金碧辉煌

灯光闪烁

银光闪闪

光彩夺目

绚丽多彩

焕然一新

从天而降

千方百计

3.读读背背(互相帮助格言)花要叶扶,人要人帮。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诚心能叫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4.《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4.读读背背(勤学格言)

知识是我们飞向天空的翅膀。

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年轻一代。第五册:

1.读读背背P32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列宁)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宋庆龄)2.读读背背P49《笠翁对韵》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秋月白,晚霞红,水绕对云横。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3.读读背背P64 正月菠菜才吐绿,二月栽下羊角葱;

三月韭菜长得旺,四月竹笋雨后生; 五月黄瓜大街卖,六月葫芦弯似弓;

七月茄子头朝下,八月辣椒个个红; 九月柿子红似火,十月萝卜上秤称;

冬月白菜家家有,腊月蒜苗正泛青。4.《论语》(选段)P69 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5.读读背背P98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前山后处处梅。(王安石)6.读读背背P114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人无完人,金无足赤。7.读读背背P131《三字经》(选段)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第六册

1.读读背背(诗句)P32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2.读读背背(谚语)P49 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

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

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3.读读背背(时间格言)P55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4.读读背背(气象谚语)P104 日落胭脂红,无雨必有风。

夜里星光明,明朝依旧晴。

今夜露水重,明天太阳红。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5.读读背背(友谊格言)P12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汪洙)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无名氏)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邢俊臣)6.读读背背(歇后语)P137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第七册

1.日积月累P19(对偶)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2.日积月累P38 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黄,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冬月水仙供上案,腊月腊梅雪里藏。3.日积月累(对联)P98 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北京颐和园月波楼)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大明湖)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江苏苏州沧浪亭)4.日积月累(名人警句)P141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刘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5.日积月累(名言警句)P158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

在新的科学宫里,胜利属于新型的勇敢的人,他们有大胆的科学幻想,心里燃烧着探求新事物的热情。(阿.费尔斯曼)

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郭沫若)第八册

1.日积月累P16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王士禛)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2.日积月累P33 言必行,行必果。《论语.子路》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3.日积月累(气象谚语)P50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4.日积月累(名言警句)P97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巴金)

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爱因斯坦)5.日积月累(古诗词)P117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

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驾)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

6.日积月累(歇后语)P161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早开的红梅——一支独秀

砌墙的石头——后来居上

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第九册

1.日积月累(名人名言——读书)P18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2.日积月累(思乡诗句)P37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杜甫)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袁枚)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

3.日积月累(四季之风)P55-56(春)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夏)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秋)秋风杂秋雨,夜凉添几许。飕飕不绝声,落叶悠悠舞。(冬)冬风似虎狂,书斋皆掩窗。整日呼呼响,鸟雀尽潜藏。4.日积月累(格言——刻苦)P74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5.日积月累(歇后语——谐音)P79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6.日积月累(名言警句)P112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7.日积月累(诗词)P154【作品】 《卜算子.咏梅》【作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第十册 1.日积月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传家宝》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偶成》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2.日积月累(经典对联)

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回文联)

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数字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叠字联)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顶针)3.日积月累(歇后语)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4.日积月累(名言警句)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德国)歌德

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雪莱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印度)泰戈尔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心焦,也不要烦恼,阴郁的日子里要心平气和,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就会来到。——(俄国)普希金 第十一册

1.日积月累(古诗词)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造物无言却有请,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

白)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

稹)2.日积月累(名言警句)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修作。(巴金)3.日积月累(格言)轻诺必寡言。《老子》

民无信不立。《论语》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袁氏世范》

4.日积月累(格言)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5.日积月累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

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许广平《欣慰的纪念》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门外文谈》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致颜黎民》

6、《马诗》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第十二册 1.日积月累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墨子》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传习录》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 2.日积月累(名人名言)

正直是道德之本。——(埃及)迈哈福兹《平民史诗》 眼泪无法洗去痛哭。——(冰岛)拉克司内斯《冰岛之钟》 最伟大的见解是最朴实的。——(英国)戈尔丁《蝇王》

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苏联)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印度)泰戈尔《飞鸟集》 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危地马拉)阿斯图里亚斯《玉米人》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

唐、宋、元、清

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白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孟浩然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杜牧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贺知章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杜甫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林杰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李商隐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唐 刘禹锡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唐

张志和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 籍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吕岩

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杨万里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舟过安仁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苏轼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

叶绍翁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宋

朱熹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 陆游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

翁卷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宋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宋 王安石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 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平乐(yuè)?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高鼎

村居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袁枚

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清

纳兰性德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诗经?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白朴

天净沙?秋

上一篇:软件开发部门管理办法下一篇:宿命美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