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化论文

2024-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业化论文(共8篇)

农业化论文 篇1

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汇报

陕西白河方宇药业有限公司中营现代农业生态园位于白河县城关镇中营村,距县城8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越,资源丰富。该项目是响应县委、县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全民创业”号召,推行以工促农战略,于2011年8月由白河县方宇药业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林地)流转筹建成立的一家集绿色种植、生态养殖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县政府确定的6大重点产业示范园之一。中营生态社区是生态园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避灾扶贫搬迁项目的重要示范点。园区建设启动半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建设任务快速推进。

一、园区规划总体目标

白河县中营现代农业生态园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工商资本注入的方式,流转农户的零散土地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将农民转变为农业产业工人,努力打造集绿色种植、生态养殖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依托陕南移民政策,在山下建设宜居生态社区,全力改善人居环境,探索一条陕南山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

《白河县中营现代农业生态园总体规划》文本已委托陕西东西部经济研究院编制,目前文本已经制作完成,正组织县级专家评审。

白河县中营现代农业生态园总面积1.7万亩,核心园区规划面积3000亩,计划种植黄姜1000亩,建成全县黄姜规范化种植种源基地和公司皂素生产原料基地;发展设施蔬菜50亩,种植特色经济作物1000亩,主要解决园区养殖业饲料及部分农副产品生产;建设标准化圈舍2000平方米,年生猪存出栏2000头,林下养鸡3万羽,通过沼气综合利用,形成循环发展模式,打造绿色无公害基地品牌。核心区内的土地整理、园区办公楼房、观光景点和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相继展开,已中种植黄姜500亩,地膜洋芋800亩。近期开始设施蔬菜大棚、养殖圈舍、沼气等农业基础设施设计安装。园区建设周期为2012—2015年,总投资2.5亿元。

二、园区建设进展情况

1、生态园发展现状

自2011年8月份启动生态园建设以来,已流转土地178户3000 亩,林地1.4万亩,投入大型工程机械6台,整理设施蔬菜用地50亩,开挖土石方16万立方米,开通园区产业路1公里,平整园区办公设施用地2000平方米。种植秦芋30号脱毒黄洋芋800亩;抢种节令规范种植黄姜500 亩,目前

现正在多方收购姜种,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园区黄姜种源基地今春留存面积达1000亩。

2、中营生态设区建设情况

生态设区已完成征地215.3亩,其中耕地99.2亩,林地53.4亩,征迁房屋15户64间,门前空场1710平方米。企业全额支付征迁资金272.35万元,已全部兑付到位,房屋拆迁已全面完成。生态设区建设规划方案已完成初稿,进一步的规划设计文本正在加紧编制当中。

截至目前,中营现代农业生态园及安全小区已完成投入1500万元。

三、园区建设的基本运作模式

白河县中营现代农业生态园的运作模式为:政府引导,工商资本介入,流转农户零散土地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变传统农民为农业产业工人,山上建产业园,山下建移民点,探索陕南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

1、以工带农,工商资本介入。陕西白河方宇药业有限公司总是一家以黄姜为原材料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主要生产双烯、沃氏等医药中间体,资产总额9355万元,固定资产2523万元。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白河黄姜产业发展,公司决定新上年产300吨皂素(含水解物)清洁生产线项目,该项目建设面积4万平方米,总投资7000万元,投产后年消耗黄姜8万亩、6万吨,可使全县农民增收1.48亿元,企业达产达效后,实现年产值1.84亿元,税收1000万元,解

决当地用工200人。为解决企业生产的原材料问题,公司决定进驻农村,创办白河县中营现代农业生态园,发展自己的优质黄姜种源基地。

2、流转土地,实行集约化经营。白河县中营现代农业生态园目前已流转土地3000亩,林地1.4万亩,涉及农户178户。耕地100元/年.亩,林地15元/年.亩,流转协议30年,流转费分年支付,每5年上浮10%。国家给予农民的依附于耕地、林地上的一切惠农政策均由原农户享受。企业对流转的零散土地进行土地整理、土壤改良、规模经营、集约管理。

3、工业化管理,变传统农民为农业产业工人。白河县中营现代农业生态园全部聘用当地劳动力,推行工业化管理模式,在当地农民中选聘了6名有一定管理组织能力的代表,作为生态园基础设施建设和种植、养殖业的负责人,公司与其签订阶段性工作任务合同,再由他们组织当地劳动力进行作业,公司为微耕机操作手等特殊工种购买工伤保险。目前已种植的500亩黄姜、800亩地膜洋芋工价为500元/亩,黄姜定产1500公斤/亩,洋芋定产1000公斤/亩,超出部分1公斤奖励0.4元,欠产部分1公斤惩0.4元。土地整理砌石岸技术工100元/天,小工70元/天。生态园建设启动以来,农忙时节每天用工120余人,农闲零散用工每天30余人。截至目前,已向当地农民支付工资157万元,成为当地劳动力稳固的收入来源。

4、建生态社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营村地处城关镇小溪沟流域,该流域有2个村485户3255人,绝大多数农户居住在交通不便的高山。结合陕南避灾扶贫搬迁项目,在中营生态园的山下选择条件适宜的地方建设生态新村,统一规划,设施完善,功能完备,将高山条件不便的农民前任新区,彻底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目前生态社区已完成征地215.3亩,征迁房屋15户64间,企业全额支付征迁资金272.35万元,房屋拆迁已全面完成。生态设区建设规划方案已完成初稿,进一步的规划设计文本正在加紧编制当中。

四、2012年工作计划

由于国家对农村和农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农村产业不断向园区化方向发展,使生态园建设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将牢牢把握机遇,在县委、县政府及各级部门的支持下,紧紧地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扎扎实实推进生态园建设进程。一是认真做好生态园的远景布局规划。邀请省、市专家,进一步充实完善前期规划文本,因地制易,突出特色,打造白河县以及陕南一流的农业循环经济生态生活园区,二是全力推进生态园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园区产业路、蔬菜大棚的土地整理、喷灌设备、养殖圈舍等重点基础建设,使园区面貌发生较大转变;三是切实搞好种养业的发展。去冬已种植地膜洋芋800亩,今春完成了500亩黄姜种植任务,待大棚安装完成后,及时发展适合节令的大棚蔬菜50亩,待养殖圈舍

建成后,选择合适品种,尽快启动生态养殖项目。四是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中营生态社区建设。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参建,群众参与的方式,努力打造优良的人居环境,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丰收成果。

陕西白河方宇药业有限公司

农业化论文 篇2

一、“犁地”的方式给予“拖地”的启示

没有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或许没有亲眼目睹犁地的过程。传统的牛犁地也好,后来的机械化犁地也好,这些犁地方式都给予我们一个启示:实践出真知。不熟悉犁地步骤的人或许以为是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左至右”按部就班一道一道犁过去,殊不知如果按照这样操作由于急转弯太多导致太耗时就大大降低了犁地的效率,所以犁地的过程绝不是按部就班从左至右,而是选择从一侧开始再犁至地块中间然后按近似椭圆形轨道进行,这样不论是牛拉犁还是机器耕作都能非常顺畅的转弯,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犁地的效率。受犁地的启示,我在安排学生打扫卫生拖地时就用上了这一招,特别是在拖走廊和大厅时,地块较大更利于这一操作的实施。这样拖地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避免重复拖地,也避免了前边拖了后面又被脚踩的麻烦。总面积没有增减,工作时间缩短了,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这种方式拖地不仅让学生拖得很干净,也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习得了别样的拖地方法,充分体会到劳动的乐趣。

二、插秧的“打趟子”给予“排列座位”的启示

当秧苗达到一定的秧龄就该移栽到大的田块了。传统的插秧是采取手工作业方式,由于田块较大,要想把秧苗均匀插在水稻田里必须保持一定的株距行距,要基本达到等距离排列还得借助插秧的专业工具———俗话叫“绳筋”。通常是这样操作的:两端各用一根木棍固定好列宽,用比较长的绳子两端拴在短的木桩上,先把绳筋拉直然后用木桩插进水田的两端,两点(两个木桩)之间确定一条直线,沿着这条绳筋先插上一趟秧苗,这就是所谓的“打趟子”。一般大趟子的宽度应该是一个人左右手能把持过来的距离,在这样的“趟子”里面等距离插上几株秧苗就很容易了。受此启发,在我带领值日生在教室排座位的时候用上了这一招。由于我们班学生的书比较多,不到50平方米的教室里摆上七十几张单人课桌已经满满当当的了,倘若只让学生用肉眼去喵线把座位摆放整齐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起初也想过用地上的砖缝、墙壁上的瓷砖作为每排座位的固定位置,但是由于受教室固有的结构限制(不是规则的几何形状),再加上教师讲台的影响要使座位都对齐太难了。突发灵感,秧田式座位何不采取秧田式的管理办法:我让值日生准备的一条“绳筋”,放学后让几个学生在教室前后、左右分别找好点拉直绳筋,再让另一值日生先确定一列或一行座位作为标准,如此简单的操作就可以把教室座位排列的非常整齐。如此操作每次也让我们班的“常规管理”得分在所有班级中崭露头角,因此分管领导也在教师会上表扬了我的这一“土方法”,我的心里还美滋滋的呢,其实,这还不是农村的“土办法”赐予我班级管理上灵感嘛。“打趟子”就是定“准绳”,标准在手,管理不愁,有了规范执行起来就方便多了。

三、“田间管理”给予“教学管理”的启示

秧苗插好并不意味着等待丰收。由于在秧苗的成长过程中除了需要阳光、水分必备的物质依赖条件以外还需要农民的精心培育,倘若田间管理不到位可能会导致作物减产或绝收。不能及时除草、除虫、除病害,那秧苗很难抵挡得了它们的侵害。勤劳的农民会定期施肥、除草、喷药,让秧苗健康成长直至丰收。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未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农民种植庄稼的这种理念真的难能可贵呀!我作为一名教师,我也有我的“责任田”,我的几十个学生就组成我的“试验田”。课堂教学是我播撒知识种子的最佳时机,扎实、高效的课堂容易让知识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种播好了,正如农民的“田间管理”一样我也必须做好我的“课后管理”,从教十五年来我觉得“课后的作业批改”是和“田间管理”最相似的一个环节。从批改作业中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找到学生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采取个性化辅导方案。从学生作业的反馈可以分析错误形成的原因,有的是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有的是思维能力达不到,有的是书写习惯不好导致错误,有的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较差……帮助学生订正、纠错的过程不正是农民除草、除病虫害的真实写照吗?要想取得教学成绩的大丰收,这一过程管理尤为重要。你课上得再精彩,没有课下的常态管理也很难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所以我认为作业批改是了解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及时批改作业找到相应的对策正恰如“锄禾日当午”之效。得益“田间管理”的启示我也多次在教学成绩上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我也像农民一样品尝收获后的滋味。

3S:推进京郊农业“精准化” 篇3

而在日前举办的新农村建设科技成果推介会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两项最新科研成果——“北京郊区农业资源信息平台”和“3S技术在农业资源与农田环境检测上的应用”更让与会者明白:过去那种只凭感觉和经验埋头苦干的田间作业方式将成为历史。

近年来,市农科院积极研究探索以信息化解决京郊“三农”问题的新途径,通过对3S技术(卫星遥感、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应用,建立了北京郊区农业资源信息系统,开发研制了一系列面向农业资源与农田环境监测数字化管理和决策技术。

资源利用的“好管家”

北京山区冷凉气候资源对植物生长不一定有利,但对于闷热夏天生活在城里的人们来说,就是难得的休闲旅游资源。有些特殊的气象和立地条件还是生产出像怀柔西洋参、门头沟核桃、庞各庄西瓜、房山磨盘柿等特色农产品的必要资源条件。“3S”可以为你查清这些特色资源和稀缺资源的空间分布,为发展惟一性农产品生产提供辅助决策服务,成为农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开发利用资源的“好管家”。

乡村规划的“设计师”

有了“3S”技术,城镇乡村规划设计就可以利用地统计学原理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等手段,把那些沉睡在化验室和检测报告上的环境监测“点状数据”,转化为专题图形式的“面状信息”,并且结合专家知识模型,为绿色农产品基地选址、产地安全信息监测以及种植设计做出规划决策,成为农村乡村规划的“设计师”。同时“设计师”还可以从图上找出极少污染的地块安排直接食用的蔬菜瓜果种植,轻度污染但未超标的地块种植粮油牧草,污染超标但植物尚可忍受的种植花卉林木等。目前,该技术已在房山区长沟镇中心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旧村改造和商业街规划建设以及大兴区长子营镇留民营村农业种植布局规划中应用。

农田管理的“好帮手”

在农田管理方面,通过综合运用“3S”技术,并与专家系统技术结合,成为农民和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科学种田的“好帮手”。“好帮手”依据基础地理信息和实时监测的遥感信息帮你制定肥水管理决策,做到节水省肥,环境友好。“好帮手”还能利用遥感技术辅以地面定点观测数据,预测预报作物长势、产量以及部分品质指标状况,并对大面积发生病、虫、旱灾进行监测预警及损失评估。这项技术已在北京郊区顺义、昌平等地以及黑龙江农垦系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南、江苏等地的基地应用。

农情监测的“千里眼”

交通管理因为安装了“电子眼”,人们就不敢乱闯红灯了,可是农业上多年存在的土地、作物等上报面积不清,尤其是遇到补助时面积就长,赶上调减时数量就降的问题一直没能很好解决。“3S”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辅以便携式地面数据采集器,成为农业管理者的“千里眼”。

有了“千里眼”,不仅可以快速完成一些政府补贴项目如种粮补贴面积、生态林补偿面积、设施农业面积等调查作业,避免虚假瞒报和纠纷,有利于干群和谐和乡风文明,而且还可以用来监测评价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生态建设工程质量。“千里眼”还能用来对村容环境治理的效果进行有效监测。大兴区农委已将相关技术纳入到设施农业面积调查中,使统计数据更科学准确。

育林防火的“智囊团”

山区造林和城市绿化如何做到“适地适树”?森林防火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一旦火情发生如何做到及时扑救?“3S”利用遥感、地理信息、卫星定位、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在Internet/Intranet环境中,将GSM短信通信、无线电台通信及自动气象站等硬件设备与应用服务系统有机集成起来,辅以林业专家知识和林业“二类调查”数据,成为造林育林和防火扑火的“智囊团”。

在造林育林方面,“智囊团”集林学、生态学知识和林业专家经验于一体,可根据用户选择的造林地点的地理和气象等信息,做出“适地适树”的植树造林决策;在防火扑火方面,“智囊团”能根据当地地理条件、自动气象站数据和气象预报数据,预测预报火险等级,并将火险等级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定制发给特定的人员。一旦林火发生,迅速根据观察哨定位仪方位确定起火点位置,并在视频上显示。“智囊团”会调用内藏的数据和模型,根据气象因子和系统内调出的起火点小班及周边小班数据,预报火险强度、蔓延速度、火场面积等,再根据火险强度计算一定兵力投入下的扑灭火所需时间,或限定扑灭火时间计算所需兵力等决策。“智囊团”还能在无线电台布网范围内,通过带有GPS定位功能的对讲机,在视频上监控消防岗哨分布到位情况,查看消防车辆行进位置,测量着火后过火面积等。该系统已在房山区林业局得到实际应用。

专家表示,“3S技术在农业资源与农田环境检测上的应用”依托计算机和网络平台,将城市中的科研院所与农村基层、农民连在一起,为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条件。

农业化论文 篇4

摘要:本文介绍了农业生物质能源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的情况,提出了较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作 者:王永明 蒋振山 朱小宁 作者单位:王永明,朱小宁(北京汉坤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38)

蒋振山(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北京,100083)

初中英语作业化、趣味化 篇5

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矿中学 吕晓芹

Tel:0714-361896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无庸质疑,适时、适量、适度的作业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和发展思维。

我们布置的作业既要考虑学生的共性,也要兼顾学生的个性。作业内容应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作业形式应由单一的抄写背诵向丰富多样的任务型活动发展,既要有机械性的操练,也要有探索性的自主实践活动。我们应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让每位学生都能自主选择所要完成的任务。我们应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形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将英语作业实用化、趣味化。

一、有声作业

布置有声作业,也就是把课外学生的听说训练通过录音等手段进行反馈,使听说的作业有声化,具体化和实物化。有声作业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准备一盘空白录音带,把老师每次布置的有声作业录下来。教师在听完学生作业后,还可以录上一些自己的评语,对学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这就无形中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1.因材施教的对话。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学生群体中的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面向全体学生就应该考虑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在完成不同难度和不同数量的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星级”作业。教师可将“星级”作业分为一星、二星、三星三个层次。一星级题“重基础,少变化,走小步”;二星级题“重能力,少综合,多应用”;三星级题“重创造,多变化,促特长”。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作业任务,有能力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做高层次题。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而使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例如,教学生对话后,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三种类型的作业:“一星级”作业――模仿录音,有感情地朗读或表演对话;“二星级”作业――根据提供的信息替换词语,并有感情得表演对话;“三星级”作业――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类似的情景,创编对话并表演。

2.周末用本周所学的内容给老师打电话。

在学习了如何用英语打电话后,为了让学生能充分掌握这些语言知识,我们可以采用师生相互对话的方式来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师生共同探究学习,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根据所学的单元设计适合的、有趣的类似作业。

3.学唱英文歌曲

有些同学对唱歌情有独钟。学唱英语歌曲使他们有了用武之地。一方面,可由他们负责寻找适合学生传唱的英文歌曲;另一方面,可由他们来教大家唱这些英文歌曲。学唱英语歌曲丰富了课外生活,缓解了紧张的学习生活,提高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自编歌曲也是个很受欢迎的作业。比如,在讲授周一到周日的英语名称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选曲子编一首“星期歌”,然后在班会上开个演唱会,比比谁唱得好。

二、无声作业

布置一些精彩的无声作业,不仅能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实用的英语,进一步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布置了下面一系列的个性化的无声作业。

1.收集大比拼

学生初学英语时,总是充满好奇。在学习字母时,可以让学生去找身边的字母,看谁找得最多。学生会发现原来身边有这么多的英语,如CD、WC、CCTV、KFC、NBA、taxi等。此外,教师还可让学生留意收集和摘抄生活中的英语。学生自由组合,自己动手,抄录所见所闻的英语,如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No Somking(禁止吸烟)等。这样的作业让学生感到英语是无处不在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中体验英语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2.英文标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很多英文标签。让学生把生活中的.英文标签剪下来,按不同种类,用英汉两种语言粘贴在一起,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复习单词,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书写能力。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将英文标签贴在相应的物品上,如,TV, computer, board, desk, chair, door, wall, English book, Chinese book, math book, pencilcase, sharpener等。英文标签还可以粘贴在日常生活用品上,如salt(盐)、sugar(糖)、fridge(冰箱)、plate(盘子)、cooker(煤气灶)、table(桌子)、sofa(沙发)等。这类作业不仅可以使学生牢记生活中的实用英语,还可以形成浓厚的“家庭学习型”氛围。

3.英语调查

完成调查任务能够对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的运用起到强化的作用,而且容易操作。譬如,我们学习了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on Sunday?等句型后,让学生对父母对身边的同学朋友作一番调查。调查表如下:

表一:What’s your favorite?

My favorite ____ is ____.

LucyLilyAmyTom

Food

Animal

Fruit

Color

表二: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on Sunday?

NameAction

EddyI’m going to stay at home and do my homework.

JackI’m going to read some books.

RoseI’m going to visit my grandparents.

完成调查任务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改变了以往机械性的抄写背诵。在完成调查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把所学句型用于实际活动,提高了语言水平。

4.单元反思

在学完一个单元后,教师可以请学生反思和总结这一单元学习的收获。学生可自由发挥,通过自编英语对话或短文来补充课外知识。还可以先总结单元重点语法,然后根据列出的语法自己出单元试卷,让学生们相互交换考试,并相互改卷子,相互讲错题,并将自己的错题整理交给老师检查。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感悟知识,加快知识的内化过程。单元反思可引导学生从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反思和总结。

5.编写英语手抄报

经常利用儿童节、教师节、妇女节、母亲节、圣诞节等中西方的传统节日,让学生自己制作英语贺卡。有许多同学定了英语辅导报刊,他们脑袋里装了不少“好东西”。这些同学们非常喜欢把英语辅导报刊中出现的英语智力竞赛题、猜谜语、学习小窍门、韵句和英文歌曲拿到学校与大家分享。遇到不懂的地方,大家共同讨论解决。有些问题连老师们也被难住了。于是我们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分头解决问题,并编写英语手抄报,在同学中相互传阅。首先由教师展示一张设计好的手抄报,分析排版设计思路,让学生模仿着先做一张,随后由教师向学生提供多种设计素材,让他们自行排版设计。编写英语手抄报通常需要3-5个人分工合作完成。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各显神通,想方设法查资料、上网、绘画、排版等,充分发挥了积极性。学生设计出来的手抄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有人用黑板报形式,抄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可每星期出一份。教师也可将这些图文并茂、充满童趣的小报纸贴在教室的醒目位置,让大家都相互欣赏杰作,激发成就感,巩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通过编写英语手抄报,同学们获得了丰富的课外知识。这些知识超越了教材,超越了课堂,甚至超越了教师。同学们不但从中尝到了乐趣,而且对他们的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连平时懒得动手、动脑的同学也跃跃欲试,小试身手。

6.写英语日记

英语日记按内容大致可分为反思性、应用性、实践性和创造性四种。反思性英语日记主要是学生回顾某小节英语课后,写出自己学习英语的心得。这种日记可以用汉语或英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写出自己学习英语的切身体验。应用性英语日记主要写学生根据课堂上学到的句型和对话在模拟情景或真实生活中进行操练运用的过程。如:学了季节、气候和天气的单元后,可以写关于季节、气候或天气等有关的日记。实践性英语日记主要写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运用已有的英语知识解决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况或搜寻到身边的英语信息、资料情况。生活处处皆英语。创造性英语日记主要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描述生活中的事物(eg: My Hobby, My Family, An Unforgettable Day, A lovely Cat)或记录自编的英语儿歌、小诗或同学合作设计的游戏等。

结束语

教师必须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不搞“填平补齐”,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起点上获得最优的发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改变布置和批改作业的方式,设计有趣,活泼的作业,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而且能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能力的舞台,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感悟。

参考文献:

高中生英语家庭作业时间与英语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任宝贵

小学英语作业的转变――――――――――――――――魏利娜

小学英语开放性作业设计――――――――――――――潘伟英

让学生体验新型英语作业的乐趣―――――――――――张婷婷

英语作业个性化评价――――――――――――――――谢月芳

英语作业设计的优化――――――――――――――――钱 峰

吕晓芹,出生于1979年6月, 女,汉族,

湖北大冶铜绿山矿中学,中教二级,教八年级英语,人教版教材,

湖北黄石团城山竹林苑37-103号 邮编:435003

URL静态化还是不静态化? 篇6

9月份,Google站长博客发表了一篇讨论动态网址还是静态网址的帖子,却颠覆了这个说法。在这篇帖子里,Google明确建议不要将动态URL静态化,而是保留那种长长的,带问号参数的动态URL。

从留言和我看到的博客来看,有不少人还真觉得有道理,准备按照Google说的做了。

这是比较少见的,我十分不以为然的,Google给的SEO建议。

Google的帖子有几个要点。

一是Google完全有能力抓取动态网址,多少个问号也不是问题。这一点基本靠谱。

第二,动态网址更有助于Google蜘蛛读懂URL含义,并进行鉴别,因为网址中的参数有提示性。比如Google举了这个例子:

www.example.com/article/bin/answer.foo?language=en&answer=3&sid=98971298178906&query=URL

URL里的参数都有助于Google理解URL及网页内容。比如language后面跟的参数是提示语言,answer后面跟的是文章编号,sid后面的肯定是session ID。其他常用的包括color后面跟的参数指的是颜色,size后面跟的参数是尺寸等。有了这些参数的帮助,Google更容易理解网页。

而将网址静态化后,这些参数的意义通常就变得不明显了。比如这个URL:

www.example.com/shoes/red/7/12/men/

就可能使Google不知道哪个是产品序列号,哪个是尺寸等。

第三,网址静态化很容易弄错,那就更得不偿失了。比如通常动态网址的参数调换顺序,所得到的页面其实是相同的,比如这两个网址很可能就是同一个页面:

www.example.com/article/bin/answer.foo?language=en&answer=3

www.example.com/article/bin/answer.foo?answer=3&language=en

保留动态网址,Google还比较容易明白这是一样的网页,

而经过静态化后,这样两个网址Google就不容易判断是不是同一个页面,从而可能引起复制内容:

www.example.com/shoes/men/7/red/

www.example.com/shoes/red/7/men/

再一个容易搞错的是session ID,也可能被静态化进URL:

www.example.com/article/bin/answer.foo/en/3/98971298178906/URL

这样网站将产生大量URL不同,但其实内容相同的页面。

所以,Google建议不要静态化URL。

但是我还是建议要静态化。原因是:

首先,Google给的建议是从Google自己出发,而没有考虑其他搜索引擎。Google抓取动态网址没问题,并不意味着雅虎,百度,微软等等就都没问题。尤其是中文网站,Google不是老大。

第二,Google所说静态化的坏处,是基于静态化做得不正确的假设上。问题是要做静态化就得做正确,假设会做错是没有什么道理的。有几个人会静态化网址时还把session ID放进去呢?

第三,Google的建议是典型的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用户。带有问号参数的URL可能有助于Google读懂内容,但是显然非常不利于用户在一撇之下理解网站结构及大致内容。看看这两个网址哪个更清晰,更容易读懂,更有可能被点击呢?

www.example.com/product/bin/answer.foo?language=en&productID=3&sid=98971298178906&cat=6198&&query=URL

www.example.com/product/men/shoes/

显然是第二个。

而且长的动态网址,也不利于记忆,不利于在邮件、社会化网站等地方抄给别人。

总之,虽然Google这么明确的建议保留动态网址,我还是建议大家正相反,尽量将URL静态化。

农业化论文 篇7

1.1 农业机械化拥有量

随着近几年中央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 大桥乡农机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特别是小型微耕机增长很快。到2015年底全乡农机总动力达19 091.7k W, 拖拉机75台, 耕整机808台, 排灌动力机械229台, 机动脱粒机408台, 农产品初加工动力机械247台, 畜牧养殖饲草料加工机械2934台, 农用运输车辆77台, 农田基本建设机械2台。

1.2 农机作业情况

到2015年底。农机作业情况:机耕面积547.06hm2, 机电灌溉面积118hm2, 机械植保面积305hm2。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作业情况:脱出农产品总量878t, 机械初加工农产品数量5 700t。畜牧业机械化作业情况:收获饲草标杆总量25 114t, 饲草料加工总量4219t。

1.3 农机服务组织情况

大桥乡现在设有农机服务组织事业单位农机组一个, 财政全额拨款, 主要从事农机监理与农机推广工作。配备事业人员3人, 拥有农机工程师职称的有3人。到2015年底还没有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

2 影响大桥乡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大桥乡是典型的山区地带, 地理环境复杂, 地块小且坡度陡又不连片, 土质结构多样化,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 技术、信息闭塞等, 这些严重地影响着贫困山区农机化事业前进的步伐,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地理条件和经济水平制约农机化发展

一方面, 大桥乡地处山区河谷地, 只有少数丘陵和平坝河谷, 能够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田块小、田块之间高差大, 95%以上的田块不通机耕道, 大、中型农业机械根本无法使用。那些小型的、轻便的农机具虽然能用, 也由于地理条件限制, 存在作业场地狭窄, 农机具搬运转场困难, 还得“小心伺候”。另一方面, 大桥乡经济水平低, 作为农业机械投资主体的农民还很穷, 相应地购买力也就低。两方面的原因从客观上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

2.2 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 农机化水平低

一是结构不合理。现有农机具大都集中在农副产品加工、提灌、运输、脱粒、植保等环节, 机耕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 机播、机收等主要机械化环节还没有起步。二是农艺与农机脱节。由于田块小, 农机很难发挥应有的效益, 很难适应农作物的作业规范。

2.3 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缺少财力支持

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基础性工作。国家实行30%的购置补贴政策解决了一部分购机资金, 适宜大桥乡山区作业的、农民想买的小型价格低廉的农机具, 30%的补贴比例还显偏低。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事实, 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投资农业机械的欲望。二是上级部门专项的推广资金额度小, 在农业投入的份额中比重太低。

2.4 农机化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

近几年乡到村、村到社的道路建设力度加大, 通村道路逐步完善, 但田块之间用于农业机械行驶的机耕道路基本上还是空白, 机械作业场地狭窄、农机具搬运转场困难的现象在短时期还难以改善, 远远满足不了机械化发展需要。

2.5 农机安全监理缺乏相应手段

《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没有明确农机监理人员的道路检查权、违章处罚权、事故处理权, 农机监理工作只能进行静态管理, 不能动静结合。

3 大桥乡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对策与建议

3.1 明确发展思路

一是坚持以“小型为主、户营为主、效益为主”的发展路子, 这既符合丘陵山区的特点, 又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 并且还适应全乡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是要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农业机械化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业, 农业结构的变化将对农业机械化产生巨大的影响, 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扩大, 农业结构也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农业机械化服务也应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作相应变化, 与农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

3.2 提升装备水平

大力推广安全、轻便、操作简单、易于维修、价格低廉的小型多功能农机新机具, 大力推广水稻插秧、土地深松、机耕、机收、脱粒、贮存、秸杆粉碎还田等农机化技术, 在重点农时季节组织开展跨区域的机耕、机播、机收作业服务, 因地制宜地拓展农业机械化的作业和服务领域。

3.3 加大资金投入

要增加购机补贴、农机装备项目和提灌建设、机耕道建设等农机专项资金的投入总量, 并将项目直接下达给农机部门, 解决农机部门靠找项目、挤项目, 靠“分一杯羹”来发展农机事业的现状。

3.4 强化安全工作

近年来, 农业机械的数量与日俱增, 发展势头已有目共睹, 解决监理部门抓农机安全仅局限于静态管理的现实矛盾也应提上议事日程。

摘要:分析和介绍了大桥乡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大桥乡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一些建设, 对今后农业机机械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大桥乡,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思考对策

参考文献

[1]吴赞襄等.拖拉机汽车[M].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 1981:36-49.

农业化论文 篇8

关键词:农业信息服务;信息资源;精准;语义关联;智能诊断

中图分类号:F302.4;S12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7-0475-04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带动了农业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围绕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部门、各地区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信息服务新模式,如中国知网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合作的面向全国农村建设的网上农民科普书屋[1]、湖南省建立的“两端两网、扁平化”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平台[2]、海南省开发的休闲农业手机信息服务平台[3]、黑龙江省农业高校创建的科技信息服务协同模式[4]等,都为农业信息服务的研究与应用作出了有益的实践。但从总体上看,当前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主要以“一对多”的单向服务为主,还存在信息资源整合不充分、信息供需不对称、信息服务手段单一、信息服务效果不明显等问题[5],难以满足Web 2.0和大数据时代广大农业信息用户对信息服务提出的更高要求,亟须面向农业生产决策和生产管理的全过程,集成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针对各类经营主体的多样化需求而开展精准化的信息服务,建立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发挥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和新型生产经营主體发展的助推作用。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以全面提升农业信息资源利用效率和信息用户获取信息的便捷程度为目标,开发建设多通道、精准化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力求通过制定标准、整合资源、开发系统、搭建平台,解决农业信息服务供求不对称、信息获取成本高、信息服务体系与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相互疏离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在北京市大兴区安定镇建立“农业信息服务综合展示示范基地”,在资源整合机制、需求对接机制、人才培养机制、院区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创新,为信息服务平台的应用与推广积累经验。

1 多通道精准化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1.1 平台概述

平台面向移动互联时代农业生产决策与管理对科技服务的多样化需求,立足科研院所在信息资源、品种技术、专家队伍、创新平台等方面的优势,建立集互联网、通信网于一体,基于计算机、电话、手机、移动存储设备等终端而开发系列服务系统、终端及相应产品,实现生产监控、辅助决策、咨询诊断、信息发布、交流共享等功能,提供“随时、随地、随人”和“便捷、互动、个性化、低成本”的农业信息服务,实现对科研院所创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与农业基层推广组织的有效衔接。

1.2 平台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功能实现

平台的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在开发思路上突出应用导向,针对用户在生产决策和生产管理方面的信息需求,围绕计算机、手机、触摸屏、电话、“U农”终端等信息服务载体,进行信息资源的整合组织和相关技术系统的研发。重点完成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建设和知识化组织、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对接和精准化推送、远程教育移动系统开发和个性化自主学习平台建设及农业生产远程监控系统的开发。

1.2.1 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建设与知识化组织 针对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信息资源分散、利用效率低的问题,研究制定了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836—2011《农业信息资源数据集核心元数据》,为农业信息资源的管理、标引、交换、共享及相关农业信息系统的构建提供依据,实现不同来源、不同媒体、不同格式的信息资源的底层融合,建立北京农业数字信息资源中心(http://www.agridata.gov.cn)。在此基础上,应用《中国农业叙词表》和Ontology技术,构建农业知识网格[6],将不同

来源、不同格式的农业信息资源库中的农业知识按照语义关系进行有机连接,实现异构资源在语义层的融合共享;同时创新新词发现机制,采用文本挖掘和智能聚合技术,从网络搜索、用户提问中自动采集新词,解决农业用户自然语言与农业领域专业知识的对接以及农业知识的有效链接问题,极大提高了农业信息资源的检索效率。在资源的利用上,突破以往单一的门户网站在线查询形式,开发了以U盘为介质的“U农”系列信息服务终端,对农业品种技术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并实现导航检索、智能诊断、在线更新等功能,成为服务于农业生产者和技术人员的便捷高效的生产信息帮手。

1.2.2 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对接与精准化推送 开发了农业技术信息智能对接系统和双向视频咨询诊断系统,分别基于数据库和农业专家开展咨询诊断服务。其中,农业技术信息智能对接系统基于Agent(智能代理)技术实现[7],利用Agent技术对信息环境所具有的反应性、交互性、自主决策性、主动感知性等特点,为每个用户生成信息搜索Agent,实现综合、准确、主动的用户兴趣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基于Google API的语义联想技术、基于改进的向量空间模型(modified vector space model,MVSM)的智能对接技术,面向各级农业用户提供关键词联想、知识导航、语义检索、实用技术智能答疑等服务,实现技术信息与用户需求的精准智能对接。双向视频咨询诊断系统采用H.264编码技术、音视频通信捕获和播放技术、数据包通信隧道技术和XMPP通信协议,实现了远程咨询答疑、远程病虫害诊断、远程教学、远程实时监控、网络虚拟会议等功能。在面向计算机应用开发以上系统的同时,基于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的移动终端与服务器数据交互技术开发了相应的手机应用系统。

nlc202309042133

1.2.3 远程教育移动系统开发和个性化自主学习平台建设 建立现代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在基于互联网开展常规远程农业科技培训的同时,开发了移动课程视频直播点播系统和个性化学习管理平台:应用视频编解码技术和无线传输协议,使用户能够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定制、观看、下载教学课程;同时,通过对流媒体点播、智能检索算法、社会性网络服务(SNS)、Web 2.0等技术的集成创新,开发由网上学习、教学答疑、学习社区等12个应用软件构成的个性化学习管理平台,指导用户进行农业实用技术自主学习,从而提高科技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1.2.4 农业生产远程监控系统开发 开发基于物联网的农情监测诊断综合平台,平台采用XMPP及其扩展协议Jingle,实现了农业生产环境因子远程监测、生产现场远程视频监视、远程双向视频咨询诊断等功能[8-9]。平台分为现场数据采集端、服务器端、客户端3个部分[10]:现场数据采集端主要采集环境因子,包括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等及现场视频信息;服务器端主要负责指令的调度和数据的保存;客户端不仅可以实现对环境因子及现场视频的监控,还可以实现与专家进行音频、视频、图片、文字交流,实现远程双向视频咨询诊断,解决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能同步的难题。

2 平台在示范基地的推广与应用

2.1 安定镇示范基地的建设目标

农业信息服务示范基地要实现信息技术展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信息服务、农民信息素质培养等多个功能。安定镇示范基地在建设过程中通过集中展示多通道精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以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升职业农民创新能力和信息素质的目标,同时立足北京、辐射全国,发挥出对各省(市、区)农业信息服务的示范作用。

2.2 安定镇示范基地的建设实践

基地将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与实体信息服务站点建设相结合,依托安定镇农业服务中心建立信息大厅,针对农业生产全过程和用户多方面的科技需求,设立信息查询、咨询诊断、远程学习、农情监测等四大功能区。在信息查询功能区,除设置触摸屏使用户能够在基地通过互联网查询“北京农业数字信息资源中心”外,还重点面向当地职业农民和农技人员推广“U农蔬菜通”“U农果树通”“U农花卉通”“U农家禽通”等信息服务终端产品,使他们能够随时获取各领域农业品种技术信息。

在咨询诊断功能区设置高清摄像头、麦克风、数码相机等音视频及图像采集设备,当地的农民和农技员遇到生产技术问题可以通过农业技术信息智能对接系统进行查询,也可以进一步采集病虫害的图像、视频信息,通过双向视频咨询诊断系统直接向北京市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实时咨询,在进行信息互动过程中,除可通过计算机外,也可安装配套开发的手机应用程序,随时随地与专家联系。

在远程学习功能区建立多媒体培训教室,当地农民可在教室在线点播课程,也可集体参加平台组织的直播培训,同时用户也可建立个人学习管理平台进行课程定制,参与学习社区的讨论交流,并可通过手机观看视频课程。

在农情监测功能区设置客户端的监控设备,并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专家进行网络连接。在应用过程汇总,重视激发农技员在信息服务中的关键节点作用,为其配备3G上网本,使他们通过移动网络随时了解生产现场的实时情况,指导农户进行浇水、遮阳、施肥等农事操作,并可根据环境因子的阈值进行报警,对于突发的病虫害也可通过平台与专家进行会诊。

安定镇信息服务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了科研院所的信息、专家和技术优势,有效对接了农业生产一线的技术需求,切实发挥了信息技术对科技推广的助推作用。自2008年启动建设至今,当地的农技人员和农业生产者累计登录北京农业数字信息资源中心查询信息5.4万次,通过智能对接和专家诊断系统解决技术问题720多个,远程培训农民1.2万人次,推广应用“U农”信息服务终端280个,在20个蔬菜温室示范推广农情监测诊断综合平台,培养当地农技人员和职业农民55人,累计带动农业产业增收1 200万元。

3 平台建设应用的模式创新

平台通过在北京市大兴区安定镇的推广应用,在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在资源整合、需求对接、人才培养、院区合作等方面实现了现代农业信息服务的模式创新。

在资源整合方面,从研发层面上看,平台建立的“北京农业数字信息资源中心”是基于北京市地方标准建立的综合性农业资源数据库,它将与农业生产管理相关的图书、期刊、网站、视频等资源进行内容整合和底层融合,不再是单纯的信息集合,而是形成了互相关联的信息体系;从应用层面看,示范基地不仅通过资源中心获取科研院所的科技信息,同时本地的农技员、乡土人才和职业农民也可通过个人学习管理平台将自身的生产经验进行共享,资源中心也开辟在线互动栏目,来自用户发布的信息已成为中心信息的又一来源。

在需求对接方面,从研发层面上看,首先资源中心通过建立农业领域的轻量本体,实现语义关联,使用户能够根据自身的生产经验和实际的技术需求,通过乡土白话对专业的农业品种技术等信息进行查询,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次,平台的咨询诊断功能,利用技术智能对接系统和双向视频咨询诊断系统分别基于数据库和专家团队为用户提供实时互动的技术咨询服务,用户可使用的终端也包括计算机、手机、“U农”系列产品等,降低了获取服务的成本,也使生产一线的需求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反馈和应答。从应用层面上看,平台所依托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集合下属各所人力资源组建了专职的专家服务团队,包括种养殖专家16人,同时设立了客服专员,随时通过系统解答基地用户的问题,保证咨询服务的持续开展。

在人才培养方面,在平台应用推广过程中重点扶持基地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的建设。在硬件配置上,为来自镇内各村的农技人员发放3G上网本和“U农”系列信息终端,使他们能够及时查询相关生产信息[11],并在田间地头随时与专家取得联系,并互通信息;在软件建設上,基地高度重视对农技人员和职业农民信息技能和科技服务能力的培养,除定期组织相关专题培训外,还以评选科技之星并资助其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形式,为优秀人才成长创造条件。经过几年的发展,安定镇农技队伍已经逐步壮大,在辐射带动当地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nlc202309042133

在院区合作方面,基地所在的北京市大兴区是京郊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重点地区,在科技成果引进和推广方面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保持长期合作。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大兴区政府以院区合作项目的形式给予支持,并针对科技培训、科技咨询、农技队伍建设等工作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下达任务目标;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将来自公益性行业专项、创新能力提升财政专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多个渠道的项目经费集中,保证专家服务、信息更新、系统维护等工作持续开展;此外,安定镇政府在信息大厅开辟农资和特色农产品销售区,以销售收入补贴当地日常科技服务的支出。由此,形成了以政府支持为基础、以科技项目为引领、以信息平台建设为载体、以农服创收为补充,以基地自我发展为目标的院区合作新模式。

4 结论

多通道精准化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在资源建设层面实现了对异构资源的整合,并在数据之间形成语义关联,使用户能够准确地获取有效信息,同时为用户自建、共享数据提供空间;在应用层面,分别针对生产决策和生产管理开发适用系统,使用户一方面能够及时了解农作物生长状况和环境变化,另一方面在发生生产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获得解决方案;在用户层面,丰富信息的传输渠道和服务终端,重点针对手机等低成本信息设备开发应用系统。在平台应用和信息服务的组织管理上,围绕农技推广人员和新型职业农民建立服务网络,在满足其自身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同时,提高其信息素质和科技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其带动辐射作用。

基于以上对平台建设与应用的经验分析,要扭转当前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难接地气的尴尬局面,须要综合应用多种信息传播渠道,集成应用各种前沿信息技术,一方面不断增强信息资源建设的融合性和拓展性,满足用户对大数据时代农业信息的多样化需求,同时提高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能力,为开展智能化信息服务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对于信息的应用,要尽量降低用户成本、简化操作流程、提高系统对复杂信息的处理能力,使用户通过简便的输入就能获取精准的信息和解决方案。农业信息服务的公益性和外部性使科研院所、高校将始终发挥主体作用,如何保证其可持续地参与信息化建设,必须与相关管理部门建立合作机制[10],同时调动受益群体的积极性,使用户参与信息服务的互动和传播,通过实现职业农民和农技人员的自我发展带动地方发展和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顾 君,邹远辉,王吉凤. 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應用现状与发展对策[J]. 南方农业学报,2013,44(10):1746-1750.

[2]廖桂平,李建辉,李锦卫,等. “两端两网”扁平化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模式探索[J]. 情报杂志,2012,31(3):180-184,131.

[3]孟 猛. 基于WAP技术的海南休闲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519-21522.

[4]刘艳霞,李鹏伟,赵文忠. 黑龙江省农业高校科技信息服务协同模式探索[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5):142-143.

[5]陈 诚,袁 玲,吴华瑞,等. 农业信息服务重点、难点、关键点和发展对策[J]. 农机化研究,2014(8):232-236.

[6]李光达,常 春,张峻峰,等. 领域本体可视化构建研究*[J]. 情报杂志,2013,32(9):171-174,127.

[7]魏清凤,罗长寿,贺立源,等. 基于二维向量空间模型的农业技术智能问答系统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7):362-364.

[8]张 卫,于金莹,于 峰,等. 基于XMPP的农业远程监测和诊断平台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1):151-154.

[9]于金莹,张 卫. 基于物联网的农情监测诊断综合平台的研究[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13,34(2):195-198.

[10]王文生.利用3G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层农技体系推广与管理手段[J]. 中国农村科技,2012(3):52-55.

上一篇:bdjava实习生面试题下一篇:构建大学生危机管理机制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