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海洋教案(精选8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阅读各类图片和资料掌握海洋资源的种类;认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讨论和探究学习掌握如何正确地开发利用海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与海洋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树立强烈的海洋权益意识和海洋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正确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
2、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如何保护和利用海洋。
【教学用具】:
多媒体平台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
师:在很早的时候呢,人类就已经开始了对海洋的探索,19世纪中后期也就是1872年――1876年,就有一次著名的探索海洋的行动――英国“挑战者”号海洋考察船。那么人类是不是就此就停止了探索海洋的步伐呢?
生:不是
8月26日。“蛟龙号”在我国南海3000米级海上试验取得成功。中国成为继美、俄、日和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具备1000米深度载人深潜能力的国家。
教师设问:为什么各国都纷纷致力于探索海洋的奥秘呢?
承接: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在一些国际战略家眼中,深海海床早已被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比如“大国战略要点”、“未来海底要塞”、“新能源要地”、“科技资源仓库”等等。实际上,或出于政治目的,或着眼经济利益,或本着科研精神,世界强国早已开始了一场关于夺取未来战略制高点的深海暗战。
过渡:
浩瀚的海洋到底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揭开她的神秘面纱――共同探讨本章的第四节内容《人类与海洋》。
〔教授新课〕
一、探索海洋
首先,我们大家一同来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海洋对人类有哪些影响?
海洋对人类有4方面的影响:
⑴生命的摇篮
问:你们知不知道最原始的生命是诞生于哪里的?
讲解:大约30亿年前,海洋中出现了最原始的生命,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正是由于海洋的存在,才创造出了我们现在如此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⑵资源的宝库
问:大家最为熟悉的海洋资源有哪些呢?
生:石油p天然气……
⑶交通的要道
英吉利海峡作为海洋中的重要的交通运输通道,被誉为”世界上最为繁忙的海峡”。
⑷气候的调节器
过渡:海洋对人类的影响归根结底为海洋给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空间。到海洋寻找资源、利用海洋空间,已成为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
读书:46页黄色方框内文字
那么世界为何如此关注海洋呢?
二、世界关注海洋
(阅读课文46――47页思考各国为何如此关注海洋的原因)
⑴海洋面积广大:占地球总水量的97%以上
⑵海洋资源丰富:被誉为“天然的鱼仓”、“蓝色的油田”、“盐类的故乡”、“娱乐的胜地”、“资源的宝库”
47页活动:
在我们的生产或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取之于海洋的?
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主持了慰问活动。国务院研究室、外交部、发展与改革委、科学技术部、财政部等有关部委的领导, 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极地和大洋考察队员代表参加了慰问活动。
在国家海洋局会议室, 李克强通过卫星视频和电话连线, 与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雪龙”号船、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中国北极黄河站、第21航次大洋考察队人员进行了亲切对话。他说, 你们远离亲人, 远离祖国, 工作和生活在冰雪覆盖的南北极和条件艰苦的大洋上, 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你们致以诚挚问候!从你们身上, 我们看到了科学求实、甘于奉献的精神。你们的每一分努力, 都是在谱写极地和大洋考察的不平凡历史, 都是对我国海洋事业的重要贡献。祖国人民感谢你们!
在听取前方考察队员汇报后, 李克强指出, 当今世界,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世界经济全面平衡持续发展、推动健康复苏, 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与此同时, 人类活动由陆地向海洋、极地、太空拓展的进程在加快, 南极、北极和大洋在全球环境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这些地方蕴藏的经济和科学资源越来越为诸多国家所关注。极地和大洋考察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 意义深远, 责任重大。过去的一年, 我国海洋事业持续发展, 大洋和极地考察工作中涌现出许多感人的先进事迹。在新的形势下, 希望科考队员和海洋工作者继续发扬团结、拼搏、创新、求实精神, 大力加强科学考察和研究能力建设, 培养和造就一支热爱祖国、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工作队伍, 把极地和大洋科学考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李克强对考察队员说, 你们在极为恶劣的气候环境中辛勤工作, 不畏艰险, 排除困难, 为我国极地和海洋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希望你们不辱使命, 再接再厉, 再创佳绩。李克强嘱咐有关部门要为极地和大洋科学考察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 关心照顾好考察队员家属的生活, 使前方考察队员安心、愉快、顺利工作。
[关键词]“蓝色批评”;人类中心主义;海洋生态困境
[中图分类号]I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848(2010)05-0105-04
[作者简介]钟燕(1975—),女,湖南衡阳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所博士生,中国农业大学外语系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生态批评和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北京100083)
[收稿日期]2010-05-28
On Anthropocentrism and Marine Eco-crises
ZHONG Yan
Abstract: The deteriorating ecological health of oceans and the increasing tension between human and oceans put ecocriticism going forward to the phase of Blue Study. This paper analyzes, from a perspective of Blue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n-thropocentrism, characterized by humanism and a supreme faith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marine eco-crises,featurde by the loss of marine wildness and the extinction of marine species,exploring a way to survive with the living oceans.
Key words: Blue Study; anthropocentrism; marine eco-crises
生态批评的流行色一直是绿色。一种整体主义的生态观不能忽视占地球表面70%的蓝色海洋。受问题驱动的生态批评,在海洋陷入生态困境的时代开始了从“阅读大地”到“阅读海洋”的转向,整体关照实为“水球”的地球。生态批评的视野因而拓宽,进入“蓝色批评”阶段。①在“蓝色批评”中,人类中心主义与海洋生态困境的关系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我们先来检视一下人类中心主义思维范式的出现及其特点。自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大卫•戈伊科奇,1997:21)这个命题后,古希腊“泛神主义”的有机论自然观开始瓦溃,奥德修斯返乡时盛怒的“波塞冬”逐渐祛魅。中世纪神学把人类中心论建立在托勒密地球中心说的基础之上,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上帝造物造人,人受上帝托付统治和征服地球。近代科学的兴盛,工业革命浪潮的连波风涌让人们以打量蒸汽机、发电机的眼光审视自然。自然不再是神秘不可测的有灵机体,而是有待“万物之灵”的人类去识别、解剖、组合的有规则的机器。随着以人为中心的哲学和科学体系的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人类中心论发展成为一种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从人类的利益出发、人类统治自然的思想和实践。“人类中心主义成为了又一种宗教——对人的盲目信仰的宗教”(赵白生,2002),它相信人的理智与智慧,迷信人的“纯粹理智的产物——科学和技术”(Ehrenfeld, 1981:6)。在这种思维范式的影响下,人们肯定“人定胜天”的必然,否认上帝诸神的存在,甚至否认不可控的偶发性自然力的存在,因为,人们认为科技使人无所不能、无所不控。于是,围海造田、筑堤建坝、海岸开发、拖网搜捕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科技手段真实地催现着人类统领大海的神话。如同陆地的荒漠化一样,海洋会不会也变成“荒漠”?这仅仅是少数海洋生态学家的忧虑,多数人们还沉浸在对自我的迷信、对技术的崇拜,以及对海洋宝库千方百计地掘取的喜悦中。
厄伦费尔德(Ehrenfeld)在《人本主义的傲慢》(The Ar-rogance of Humanism)里说:“我们参与的是一场破坏与保护的惊险拔河赛。破坏具毁灭之力,一锤定音不可逆转;保护有新生之能,生命娇弱易逝,然条件适宜必成长滋衍。如今情势不算有利,平衡的重心已在向破坏与毁灭倾斜。”他紧接着清醒地提出了“我们正失去什么”的问题(1981:255)。海洋在走向荒漠化吗?我们正失去的是什么?2004年,在以“海洋存亡,匹夫有责”为主题的第33个世界环境日,中国国家环保总局提供了几个粗略的数据以作回答与警示:
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0%,地球上90%以上的生物生活在海洋中。由于大量使用化肥等原因导致输入海洋中氮浓度的增加,不少近海海域水质富营养化趋势明显,并已在全球形成了150处小至1平方公里大到70万平方公里的无氧“死亡区域”,同时,赤潮大面积泛滥,鱼类即使没有被毒死,也集聚超量的有害物质,最后转嫁给人类。全球70%以上的海洋鱼类已遭到过度捕捞,不少鱼类已经灭绝。每年,多达100万只海鸟、10万只海洋哺乳动物和数不清的鱼类因误食塑料垃圾而死亡。红树林、珊瑚礁等海洋生物的重要栖息地也不断遭到人类的破坏。目前,全球35亿人口主要依靠海洋获取食物,而这一数字在20年后可能会翻一番。(王敬中,2004)
受厄伦费尔德的启发,我们可以将海洋的生态困境归纳为两点。一是“荒野”的缺失。富营养化②、红树林和珊瑚礁的破坏是造成水中“荒野”消失的主要原因。著名记者科林•伍达德(Colin Woodard)在费时一年半实地考察世界上的各大海洋后写下了《海洋的末日:全球海洋危机亲历记》(Ocean's End:Travels Through Endangered Seas,2000)一书,其中记录了黑海生态系统崩溃,从史诗中阿尔戈英雄寻找金羊毛的富饶之海③变成“死亡之海”的骇人真相。在过度捕捞、油料渗漏、工业废弃物倾倒、养料污染、湿地破坏和外来种群引入等压力下,黑海先是缓慢地恶化,而后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突变崩溃。这一古老海洋的崩溃是一种警告。全球共有74个大型海洋生态系统,如果人类坚持自我中心主义,忽视海洋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黑海之死将是全球海洋系统未来命运的缩影,而海洋的末日也就是我们栖居的这个蔚蓝星球的末日。二是物种和种群的消失。过度捕捞和污染物倾倒导致海洋动植物种群逐渐减少。海底拖网——高效率的工业技术的产物,其实质是谋杀物种的凶器。现代海底拖网船如同巨大的犁耙,所到之处,不仅打捞起所有的“猎物”,还对海洋生物的栖息地造成大规模物理和生态的破坏。绝大多数物种需要几个月或是几年重建本族,还有一些则需要几十年或几个世纪,而贪婪的人类却没留给任何生物那么多时间。海洋生态学家把拖网船捕鱼对海床的影响比作将森林砍光,不同的是,它出现在比森林面积大150倍的海底区域。因此,全球70%以上的海洋鱼类遭到过度捕捞的厄运,不少鱼类已经灭绝。高效大搜捕的典型后症是:海底最大的动物——蓝鲸的数量从1900年的大约20万头减少到现在的最多不超过2000头;纽芬兰大浅滩的鳐消失了,鳕鱼再也没有回来(科林•伍达德,2000:61-103)。珊瑚世界是大海最富诗意的风景。在我们的想象中,美丽仙幻总是与洁净无瑕相连。海洋珊瑚的“适者生存”现状证明了我们想象的真实性:珊瑚礁的形成必须是在温暖、洁净、清浅的海水中,若有沉积和污染,柔弱的珊瑚虫很容易窒息而死。珊瑚礁专家研究发现,全世界约10%的珊瑚礁已经或濒临窒息灭亡,另外有30%在未来15年里将显著衰退。还有许多其他的人为破坏因素。矗立在台湾岛南湾西侧的核能发电厂排出的废水温度太高,使附近的珊瑚先是白化,继而死亡(尹萍,1999:4)。据统计,光是使用炸药和化学药剂捕鱼的技术就毁掉了菲律宾60%以上的珊瑚(Molles,1999:59)。开发、利用和探索可以说是科技时代人类贪婪之心的代名词。在“一个由巨大的技术实力和极度的人类需求所支配着的时代”,“无理性的实力”每年每天都在累计着“对自然的债务”(巴里•康芒纳,1997:237)。
是什么使人类“负债”累累?为什么“自然之死”的阴霾从陆地移袭,笼罩海洋?大海中“荒野”的缺失、物种和种群的消失是海洋的生态困境,从根本上说,更是人类中心主义在自掘坟墓。曾永成认为,“自然生态危机之所以被视为人类危机和人性危机,归根到底就是因为人类和人性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出了严重的问题”。④人类和人性在对待自然时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呢?“主要问题……在于人类自私又自负地否认自身的局限性”(Ehrenfeld, 1981:255),清算人本主义的学者厄伦费尔德一语中的。的确,自私又自负的人类中心主义在人们对海洋的破坏中尤其凸现,它是海洋生态危机的“祸首”。首先,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人本主义,它把人类的利益摆在首位,把海洋当做一个纯粹的资源供应库,人与海洋成为利用者与被利用者的关系。自我价值至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忽略海洋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导致海洋环境、海洋生物的人为干扰和破坏。人类与海洋的关系逐步演化成索取破坏者与供应牺牲者的关系。第二,在对人与技术的盲目信仰中,人类中心主义的盲点——无视自身破坏之害,无视海洋生态价值之重使海洋生态危机愈演愈烈。地球上最重要的区域是海洋,人类活动已经给海洋造成种种生态灾难与困境,但绝大多数人却察觉反省不到这一点,在盲目自信与大肆破坏的同时依然认为海洋可供人类无限索取,这种基于自私与无知的错误意识是最可怕的。生命始于海洋也依托于海洋,与作为地球上一个物种的人类相比,覆盖地球近3/4表面积的海洋对于地球的重要性更大。海洋不是托起人类的土地,但却是地球与人类的血脉之流。可以说,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这一重要系统的资源在一定时段上是很难恢复的、是有限的,对它的破坏将会危及整个地球与人类的生存,这是人类中心主义者必须立即清醒认识到的一点。
2004年末,人类中心主义接受了印度洋海啸的惨痛教训。据报道,泰国气象官监测到了那场引发海啸的大地震,然而,或许是为了维持正处于旺季的旅游业,或是耽于官僚作风,他们没有向国民发出警报。在泰国的许多沙滩上,许多人追逐着预示着狂暴海啸即将到来的退潮浪涛,欢呼雀跃着拾捡搁浅蹦跳的沙滩鱼(Dickerson, 2005: 34,37-38)。本可挽救的许多生命由于人类对于海啸自然灾害的无知与低估被狂涛吞没。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瑞典小女孩蒂莉在印度洋海啸中观察到退潮现象的怪异,想起地理老师所教的海啸常识,及时发出警告,挽救了她身边几百人的生命。蒂莉被英国《太阳报》赞誉为“海滩天使”。⑤人类在大海面前应该谦卑如求知的孩童,怀一份敬畏,努力对海洋了解得更多。一些专家认为,造成10多万人死亡、几十万人成为生态难民的海啸虽是自然天灾,也是“人祸”!人类对海洋周边环境以旅游之名进行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人祸”原因。“这次受灾打击最严重的两个地区——泰国和斯里兰卡,都有因为过度开发而破坏海岸生态的记录。泰国的普吉岛为了发展旅游业,把海岸的红树林砍伐,开发成度假区;斯里兰卡因为过度开发而导致水灾,修复工作尚未在海啸前完成,结果令当地人面对双重打击。相反,10年前不断受飓风威胁的孟加拉国,由于风灾过后重新种植防风林及恢复海岸生态,使海岸得到珊瑚礁及红树林的保护,在这次大灾之时,其人员伤亡在受灾国家中是最轻的。”(韩乐悟,2005)可见,在与海洋的零距离接触中,自我中心、一味索取如同倾巢取卵。只有了解海洋、保护海洋,才会有大海与人类文明的明天。2004年末的印度洋海啸,不仅对当年6月5日的环保主题作了反讽式的回应,而且对自私自负的人类中心主义敲响了震撼心灵的警钟:狂妄索取必吞灾难苦果,海洋存亡,匹夫有责!
“与海共存”是新世纪生态语境里人与自然的共同呼声。
[参考文献]
韩乐悟.2005.反思地震海啸灾难[EB/OL].上海环境热线环境新闻.http://www.envir.online.sh.cn/info/2005/1/15110.htm.
沈国英.2002.海洋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王敬中.2004.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海洋存亡匹夫有责[EB/OL].新华网http://news.21cn.com/domestic/yaow en/2004/06/04/1594425.shtml.
尹萍.1999.海洋台湾[M].台北:台北天下杂志.
赵白生.2002.生态主义:人文主义的终结?[J].文艺研究,(5):18.
钟燕.2005.蓝色批评:生态批评的新视野[J].国外文学,(3):19.
(美)巴里•康芒纳.1997.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M].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美)大卫•戈伊科奇等,编.1997.人道主义问题[M].杜丽燕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美)科林•伍达德.2000.海洋的末日:全球海洋危机亲历记[M].戴星翼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Dickerson, J.,2005. Sea of Sorrow. Time. January 10.
Ehrenfeld, D.,1981. The Arrogance of Human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Molles, M.C.Jr.,1999. Ecolog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Boston.
责任编辑:王俊羑
①长期以来“绿色研究”(green study)、“绿色文化研究”(green cul-tural studies)是生态批评这门显学的别称。20世纪后半叶,海洋生态逐渐陷入危机的现实语境使生态批评走向“阅读海洋”的“蓝色批评”阶段(钟燕,2005)。
②富营养化是指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内湾,引起藻类大量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的现象。海区补充大量营养物质是引发赤潮的物质基础,或者说,海区富营养化的直接结果是可能形成赤潮(沈国英,2002)。
③古希腊人称黑海为Euxine sea,即友好海。伊阿宋和他的阿尔戈英雄们到这里寻求金羊毛。在西方文献里,阿尔戈英雄们的旅行是最早的航海史诗。这次旅行被认为发生在公元前13世纪(科林•伍达德,2000:10)。
④见曾永成《生态论文艺学:本体基础、核心内涵和学科性质》,载《精神生态通讯》,苏州大学文学院生态文艺学研究室主办,2004年第 4期。
上栗镇中学 梁松灵
【教学内容】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的《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的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的最后一个内容《气候与人类活动》。
【学情与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第二章《世界气候》的最后一部分,是本章的知识、能力、情感的一个小结,是密切联系生活,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内容,是体现新课程标准重要理念的关键部分。
【设计思想】
根据《中图版地理新课程标准》,本课题的内容标准是:“举出日常生活中和实例,说出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本节设计时,本节课力求以实例分析的方式,以学生活动的形式,全面地深化对“气候与人类活动”的认识,让学生对气候影响生产、生活的理解更深刻;认识协调人与气候关系的重要性,给合当地气候实例开展教学,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教学准备】
1.学生开展与气候有关的调查,收集素材和处理信息;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举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正确地理解人类与气候的相互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与预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表述自己的观点; 2.通过探究式学习,正确理解“气候与人类”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提高学习兴趣,养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 2.正确理解气候与人类的相互关系,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
【教学重点】
举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全球变暖的原因、危害、措施。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导入:(引导探究)我们一起看看:历届冬奥会举办地的分布图,了解一下这些城市所在地区的特点。
思考:这些城市所在地的纬度有何特点?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地方?(从气候特征考虑)
学生活动:读图(历届冬奥会举办地的分布图),思考。师:(引导分析)中、高纬度地区冬季寒冷,常有降雪发生。
师:你认为这些城市除了纬度较高,还有其他适合举办冬奥会的因素吗?推测一下?
引导分析:海拔高的地形气温低;滑雪等冬奥会运动项目一般在山地进行。
师:通过刚才的探索活动告诉我们,冬奥会选址要考虑哪方面的因素?
生:气候影响;滑雪等运动项目还必须考虑地形因素。
师:(转入主题)是呀,刚才我们已经了解到,人们的活动注意到了当地的气侯特征,气候与人类的活动有哪些关系呢?可以利用吗?如果气候发生了异常,对人类的活动又会有什么影响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地探讨这些问题!
二、讲授新课:
师:人类活动包括人类的生产活动和人们的生活活动两个方面。哪些活动属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呢?(有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不同的层面。)这些不同层面的生产活动有什么差别吗?(从它们的劳动对象看,工业、交通运输的劳动对象主要是机器,而农业生产的劳动对象却是有生命的动物或植物)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虽然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也会受到气候影响,但农业受气候的影响最为显著。
气候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学生活动:
分两人小组讨论农业生产的几个方面与气候的关系
问题设置:
1. 种什么(农作物的种类)?
温度、水分不一样,在有的地区生长良好;有些地区不能生长。
图片资料:苹果、火龙果、柑橘、葡萄等。
2. 收获次数(熟制的差别)?
教师巡视、小结:不同地域,由于气候条件不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也有差别。不同地区农业生产部门不一样,有些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如长江中下游平原;有些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如内蒙古地区;发展种植业的地区农作物种类不一样,如淮河-秦岭以南的地区是水稻的主要产区;此线以北的地区是小麦的主要产区;不同地区的作物收获次数不一样,低纬度地区一年收获3~4次,高纬度地区热量条件差,一般一年一次或二年三次。
师:从上述同学们丰富的阅历可见,气候对人们的生产活动特别是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影响,它对人们的生活有没有影响呢?
学生活动:(七嘴八舌话影响)„„
师:看来,不少的同学都有切身体会哟!请你选择一项进行介绍(衣、食、住、行任选其一)
学生:反映了不同地区„„
师:刚才,同学们介绍了不同地区受气候特点影响人们生活习俗的不同,随着各地文化经济的交流这些差别已经不太明显了,但我们通过各地有生活特色的几个镜头,还是能明显的感觉到差异。
图片资料:高架屋分布的热带地区高温潮湿,窑洞分布在冬冷夏热的黄土高原。师:这些都说明气候对一个地区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影响。气候影响着人类,反过来人类也影响着气候。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气侯,你能从平常所见所闻中举些例子吗?现在全球的气温是升高还是降低?有什么危害?原因是什么?应采取哪些措施?
生:„„
师:全球升温使海平面上升,生活在沿海低地的居民面临家园被毁的危险。人类应理性地控制对气候有负面影响的活动。
三、课堂小结:
㈠、认识自然资源
该节内容分三个层次,由概念-分类-共性特征,重点突出共性特征。教材中资源特征的第一、二两点分别阐述了自然资源的地域性和整体性。关于地域差异性,教材从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个方面说明,水热条件的区域分异,导致某些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不可再生资源尽管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其分布也具有一定规律性。不同地区资源的分布各不相同,而在一定地域的各种资源间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当一种资源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影响到其他资源发生变化。教材以热带雨林和荒漠地区的自然资源为例进行说明。通过对这两个资源特点的了解,使学生明确对资源的利用要有因地制宜、整体的综合的观点。资源特点的第三、四点讲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资源的数量是在限的,但随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途径进一步扩展。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 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惜和爱护自然资源的观念。
㈡、土地资源与人类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生产力条件下,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同的。教材从多个方面对比三个历史时期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使学生学会以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㈢、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导致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恶化。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逐渐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程。教材重点在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该节学习,使学生具有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
二、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特征
2.以土地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使学生学会用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通过认识自然资源数量的奶限性和利用的发展性,使学生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懂得利用自然资源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重点:
①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征 ②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①自然资源的特征 ②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主体分析法
六、学生分析: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可以构建只是网络形成好的体系。
七、课前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等,给学生发学案。
八、课时安排: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让学生看图4-1-1的五幅图片中所反映的内容,哪些属于自然资源?你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与哪些自然资源有关。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生说出自然资源的概念。
㈠、认识自然资源
阅读课本P153图4-1-1的5幅图片中所反映的内容,哪些属于自然资源?
【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
1、自然资源的定义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 物资源和气候资源等。
【学生思考】自然资源有那些基本属性?【见学案】
自然资源的两个基本属性:一是自然属性;二是经济属性。
【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
2、自然资源的分类
a、矿产资源
b、土地资源
⑴依据与人类的关系 c 、水 资 源
d、生物资源
e、气候资源
a、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
⑵依据性质
b、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
只要利用合理、保护得当,能够不断生长和繁殖或能够不断更新、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可以认为是可再生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有些自然资源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和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形成相对于短暂的人类历史来说,可以认为是不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
承转:每一种自然资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特殊的规律性,但作为自然资源的整体还具有一些共性特征。
【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
3、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
a、数量或质量上的显著地域差异
⑴分布的不平衡性 b、可再生资源具有地域分异规律
c、不可再生资源的形成受地质作用的制约,分布一般具有地质规律
⑵资源间的联系性
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种自然资源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性在各种可再生资源之间表现得尤为突出。自然资源的这一属性要求人类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引导学生运用实例予以说明。
⑶数量的有限性
无论是可再生资源还是不可再生资源,其数量都是有限的。前者以石油为例,后者以土地资源为例。自然资源的这一属性要求人类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时,要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
⑷利用的发展性
科技的进步是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性的前提。表现一、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深化;表现二、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功能和用途越来越强;表现三、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综合利用方式越来越广泛。
承转: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下面我们以土地资源为例,共同探讨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长和发展的意义。
㈡、土地资源与人类
【学生阅读课本,讨论完成学案表格】
时期标志人类活动人地关系
采猎文明时期人类以狩猎动物、采集果实为生人类常常随着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而迁移土地数量对人类的影响不大,而土地的质量对人类的影响较大
农业文明时期以种植和养殖为标志人类 能够制造和使用金属工具,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单位面积的食物增加,人口数量增长快,土地肥沃地区成为世界的发源地,土的贫瘠区,人地矛盾突出土地的质量和数量都是影响人类生存的重要因素
工业文明阶段蒸汽机的使用由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和大规模的机器及其新技术的应用,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壮大,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农作物的产量,同时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废弃物。土地的质量和数量将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土壤污染、土地退化越来越严重。
承转:通过土地资源的分析和学习,我们知道土地资源正遭到不断的破坏。那我们又该如何合理的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呢?
㈢、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思考】阅读P85-86,
探究导致某些资源和环境恶化的原因是什么?
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利用
1、可持续发展
【拓展】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有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这样的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
(2)内涵:其内涵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三方面。生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系统。
a、公平性原则
(3)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拓展思考1】人类大量的捕杀野生动物违背什么原则?
公平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拓展思考2】人类过渡的开发和利用导致某些资源匮乏违背什么原则?
持续性原则
【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
2、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⑴适度开发,即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
⑵人类要将眼前利益、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充分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利益。
⑶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力争达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享有更好生存环境的目标。
⑷应充分调动广大公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活动】结合P86表4-1-3与表4-1-4分析总结我国北方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原 因是:人为原因:三过一不合理一不当(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和交通建设不当)自然原因:自然风力条件下沙丘的迁移入侵。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例1:下列地理概念,反映包含关系的是( )
A.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 B.土地??平原??耕地
C.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土地资源D.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林地
分析: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自然环境是指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包含所有的自然地物、耕地、林地都属于土地资源、平原、山地、盆地、高原、丘陵属于地形。
答案:C
例2:下图中A、B、C、D四图能正确表示自然资源、能源、矿产资源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解析:A表示能源完全属于矿产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又都属于自然资源,这是错误的。凡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都称为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能、水能、核能、太阳能、海洋能、地热、沼气……都属于能源。能源不完全属于矿产资源。B图能源完全不属于自然资源更是错误的。D图将能源和矿产资源分开,两者之间没有联系也是错误的,因为能源中的煤、石油、天然气、铀矿也属于矿产资源。只有C图正确表达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矿产资源属于自然资源,能源中的煤、石油、天然气、铀矿也属于矿产资源,一次能源都属于自然资源,二次能源不具有自然属性,不属于自然资源。
答案:C
巩固练习
3. 下列资源中,具用地带性分布特点的是( )
A.水力资源 B.森林资源 C.煤炭资源 D.铁矿资源
4.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C.封山育林, 永不采伐 D.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课堂小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自然资源正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为了人类的长远发展,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因此,本节内容的重点就是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五)发导学 案、布置预习
做学案练习题,预习下一节内容
九、板书设计
童裳亮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洋与生命的密切关系,认识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志趣。、学习本文按事物质逻辑联系及人们的认识规律组织材料,安排说明层次以及综合运用多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写法。
[ 教学重点、难点 ]
1、教学重点:按事物逻辑联系及人们的认识规律组织材料,安排说明层次以及综合运用多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写法。
2、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本文按事物逻辑联系及人们的认识规律组织材料,安排说明层次的写法。
[教学设想] 运用多媒体教学,重点将本文的知识点运用概念图方式进行条理化,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逻辑顺序。
[ 教学内容及步骤 ]
一、导入课文:
上课之前给大家提一个问题:我们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大家都知道是“类人猿——类猿人——猿”,如果再问,猿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可能大部分同学都不知道了。如果再问,我们地球上的生命从哪里来的呢,可能大部分同学都说不清了。今天我们学过这篇文章就能够找到问题的答案。
现在就开始我们的生命之旅——《海洋与生命》
(投影:海洋与生命)
二、作家及背景:
童裳亮,山东海洋学院教授、科普作家。1936年生,浙江临安市人。本文是他为《科学实验》杂志写的一篇科普说明文。
三、课文研析
(一)解题、学习说明文知识
大家从题目上可以看出这篇说明文讲了哪些内容?
课文讲了“海洋”、“生命” 及 “海洋与生命”之间的关系。
我们理解的重点应放在“与”字上,即海洋与生命的关系上。这种说明事物之间关 1 系的说明文,我们称之为“事理说明文”。大家通过阅读第五册知道,依据不同的说明对象,说明文可分为“实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实物说明文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比如《南州六月荔枝丹》、《景泰蓝的制作》,本学期我们学习的是事理说明文。现在大家阅读有关事理说明文的有关知识。(见“单元训练目标”)
好,大家了解了事理说明文的基本知识,现在我们就运用这些理论来分析这篇文章。
(二)课文阅读 学生自读课文
(三)内容研析
这篇文章的结构是十分明晰的,一共有三个小标题,最后还有一段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
问题一:作者为什么写这四部分内容?这四部分内容的顺序能否调换? 先来看这四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内容,最后我们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部分:浩瀚的海洋
问题一:这部分围绕哪个词来写的?(浩瀚)
问题二:这部分从哪些方面来说明海洋的“浩瀚”?(“大”、“深”)问题三:为了说明海洋的“大”和“深”,文章主要用了哪些说明方法?(1、列数字
2、作比较,此外还进行了假设)问题四:“列数字”“作比较”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列数字:能使读者对事物获得具体而确切的印象。但是要注意数字的准确性、真实性,对于一些估计的数字要交代清楚,而且应力接近实际。(见第五册P18)
作比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事物之间的相同与不同,更深刻地理解事物的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还有一点就是能够突出事物的特点。
问题四:文章开头的两段运用了什么叙述方法?
(描述。作用:非常生动,形象,描述了海洋的美丽景象,以人入胜)
总结:总之,这一部分概括说明了海洋的既大又深。那么我们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在这里突出海洋的“大”和“深”呢?这和下面的内容有何关系呢?让我们先看完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生命的摇篮
问题一:这部分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
(“摇篮”。什么是“摇篮”?语的解释是“可摇动的婴儿卧具。常用以比喻事物的发源地”。“生命的摇篮”也就是生命的“发源地”。这一部分是讲生命是如何起源的,那么,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呢?这一部分就回答了我们一开始提出的问题。)问题二:生命是如何起源的?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们分为以下几个小问题来认识。
1、我们的祖先是诞生于陆地还是海洋?(海洋)(§6)
2、生命在海洋中是如何诞生和演化的? 这里需要了解海洋生命诞生和演化几个阶段。海洋“异养生物”——细菌(约32亿年前)海洋“自养生物”——蓝藻(约1亿后)
海洋“动物”和“植物”(动物如“原生动物”、“海绵动物”„„;植物如海洋藻类等)
这个过程是相当漫长的。(以“亿年”记)
3、生命为什么没有诞生于陆地,而是诞生于海洋之中?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知道生命产生和发展的条件。条件一:海洋提供了生物组织必须的“水”。水对生物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陆地上也有水,为什么生命没有在陆地上诞生呢?(陆地上水少,而海洋水多)
条件二:海洋提供了生物必须的养料——“无机盐“。生物诞生和发展除了水,还需要“无机盐”。研究:陆地上也有无机盐,为什么生物不能吸取呢?
(陆地上无机盐原始生命不能直接吸取,而海洋中的无机盐可以毫不费用力地吸取。)
条件三:海洋提供了孕育原始生命的“温床”。
原始生命诞生需要一个比较稳定的温度条件。这一点只有海洋具备,而陆地不具备。科学知识:水的比热大,加之水体浩大,所以温度变化小;而空气比热小,温度变化大。
条件四:海洋为原始生命提供了天然的“屏障”。水能有效地吸收紫外线。
小结:文章从以上四个方面说明了原始生命为什么诞生于海洋的原因。这些条件只有海洋具备,而陆地不具备。
4、高等动植物又是如何诞生的呢?
通过以上的说明,我们明白了生命在海洋中诞生的过程和原因,这还只是说明了海洋中的动植物诞生的过程,但是海洋中的动植物都是低等的,高等动物和高等植物则是在陆上诞生的,因此,还必须说明陆地高等动植物是如何诞生的。
这一部分首先说明了海水由淡变咸的过程,并用我们人体血液是半咸的来作证。其次重点说明高等动植物在陆地上诞生的过程及原因。最后说明部分高级动植物返回海洋。
总结:这一部分首先说明了原始生命在海洋中诞生和发展过程,接着说明了为什么原始生命能够得以在海洋中诞生的原因,最后说明了高等动植物诞生演化的过程,从而说明了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由果及因,条理分明,层次清晰,语言准确、通俗。很显然,这一部分应该是全文的重点所在。
辽阔的海洋,是生命的摇篮。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我们大家也知道了陆地上最高等的动物——人类,其祖先是海洋中的动物。当看到水中自由自在游动的鱼儿,不知大家是否想到,这可就是我们的祖先啊!不知道这些鱼儿将来还会不会也变成人?
海洋诞生了我们人类,可以说是我们人类的母亲。她不仅生育了人类,也养育了人类,正如文章第18小节所说的“辽阔的海洋,昔日是生命的摇篮,如今是天然的牧场”,好,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海洋能为我们人类提供哪些东西。
第三部分 天然的牧场
“牧场”是指哪里?(草原)这里指哪里?(海洋)所以这里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比喻)。
牧场为牛羊提供了充足的草,海洋为人类能提供丰富的资源。这一节是一个过渡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层:写形形色色的海洋动物——人类副食品的重要来源。第三层:写丰富的海洋植物——具有多种作用 海洋真是个宝藏啊!
第四部分 结尾
概述祖国辽阔富饶的海疆,展望祖国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前景。
(四)结构分析
现在我们回到刚开始提出的问题上来:作者为什么写这四部分内容?这四部分内容的顺序能否调换?
第一部分:突出了海洋的“大”和“深”。这是为后文说明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天然的牧场打基础。没有辽阔浩瀚的海洋就不会有孕育生命的环境,也就不会有今天丰富的水产资源。
第二部分:阐述了生命在海洋里得以诞生的原因及其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说明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部分。
第三部分:阐述了海洋对人类的重要作用,从而强调了如今的海洋是生命的“天然牧场”,与生命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四部分:概述我国的海洋情况,展望前景。总之,第一部分为第二、第三部分打下了基础,第二、第三部分分别从过去、现在两个时间维度论述了海洋与生命的关系,最后联系我国海洋情况,并进行了展望。从四部分的关系上看,第一部分是“因”,第二、三、四部分是“果”,“先因后果”。从第三部分来看,先讲原始生命在海洋中诞生的过程,再讲原始生命为什么能够在海洋中诞生的原因,“先果后因”。因此就全文整体来看,就是一种因果关系。这种安排材料的方式我们称之为逻辑顺序,这也是事物说明文常用的一种说明顺序。
(五)说明方法
问题一:从全文来看,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1、列数字:如第3、4节等。
2、作比较:如用海洋的总面积与陆地的总面积比较,用海洋的平均深度与陆地的平均高度比较。
3、打比方:如“原始生命的诞生,像一声春雷,打破了地球的死寂,开辟了地球历史的新纪元”,“巨大的海洋就像天然的‘温箱’,是孕育原始生命的温床”,“天然的牧场”等。
4、举例子:如介绍今天的一些高级海洋动物,举了海龟、海蛇等例子。
5、作描述:如课文开头描述海洋“无尽的碧波在荡漾”,“整个地球表面,海茫茫,水汪汪”,写得生动形象,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又如在“天然的牧场”部分介绍形形色色的海洋植物时,对各种海藻作了细致的描述,有的写颜色,有的写形状,使读者觉得海洋的植物真是“五颜六色,形状万千,无所不有”。
结语:通过本文,我们认识到了海洋对人类的重大作用,正因为如此,早在 2500 年前,古希腊海洋学者狄米斯托克利就预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投影)但是,现在,我们人类在享受海洋提供给我们丰富的资源和宝藏的同时,却不注意保护海洋资源,无节制的捕鱼已使许多海洋鱼类资源濒临灭绝;海洋被作为垃圾清理场,遭受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温室效应已使南极冰川日渐消融,造成海平面日渐升高,未来将有众多的陆地变成海洋,许多沿海城市将被淹没在海中,等等。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海洋,迟早一天将会遭到海洋的报复。请记住:
海洋诞生了我们 海洋也会毁灭我们!
四、课外作业
1、课后练习:三、四、五
人类是如何取火和用火的中外有许多神话传说。古希腊有普罗米修斯的盗火故事, 传说, 普罗米修斯是一位盗火英雄, 从天上把火种偷到人间, 触怒了统治宇宙的宙斯大神, 被绑在悬崖上备受折磨, 但人类从此有了火和光明。我国有广为传颂的燧人氏取火的传说。当然, 这些只是神话传说。人类从何时知道用火谁又是最早的用火者这只有从考古材料来证实。
根据中外考古学家和人类学的最新成果, 证明世界上至今最早用火的古人类, 是我国的元谋人和北京人。
1929年, 我国考古学家裴文中, 在北京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 发现了生活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 在遗址中, 发现了大量的草木炭灰, 还有经烧过的石块、兽骨等。这证明北京人确实已经掌握和使用了火。
1965年, 我国考古工作者, 在云南省元谋县, 发现了170万年前的猿人化石, 称“元谋人”, 这是我国最早的人类。在元谋人遗址中, 发现大量的炭屑、烧骨等, 这一新发现, 把人类用火的历史又推前了一百多万年。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 元谋人是最早使用火的人类。
人类有了火, 从此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生活, 走进了文明的时代。恩格斯曾这样形容人类使用火的作用:“就世界的解放作用而言, 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得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 从而最后与动物界分开。”
现代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开场最重要的仪式, 便是传递与点燃圣火的活动。圣火的活动, 源于古希腊盗火英雄普罗米修斯的神话传说。根据这个神话, 古希腊奥运会在开幕前, 为祭祀普罗米修斯, 由祭司举行隆重的点火仪式, 所有运动员一起向火炬奔跑, 最先到达的3名运动员将高举火炬跑遍希腊, 传谕停止一切战争, 开始四年一度的奥运会。
1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成因、类型及其危害。
2让学生明白诱发自然灾害的种种因素,揭示自然灾害的诱发机制和发生规律,明确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危害,寻求防灾减灾的方法、措施。
教学重点:
使学生明白洪水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教学处理:
通过合理运用图片、文字等资料突破本节的重难点。
布置学生多方面收集有关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危害及防护措施等材料,便于在课堂的探究活动中使用。
教学过程:
[由图导入]教师出示1998年我国百年不遇的洪水图片资料,接着让学生思考问题:我国洪灾频发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引发思考]1通过了解,你们知道什么是自然灾害?
2通常自然灾害都包括哪些?
教师讲述: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需要注意一是在自然界发生的,二是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危害。
[课堂训练]略。
[教师说明]认识洪水和洪灾。
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
洪灾: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形成洪灾。
洪水的危害:有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洪水致灾的两个基本环节:洪水的形成、对人类造成损害。
[板书]成因洪水形成损害
洪水的成因分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课件演示]PPI展示图片、文字资料,学生讨论得出洪水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1文字材料:长江流域自6月11日进入梅雨期后,各地暴雨频繁。7月份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出现的次数最多。长江进入主汛期后,上游和中下游同时出现降雨,洪水并发,洪水量激增。
2出示图片:长江流域水系简图、四川地震堰塞湖。
[教师总结]洪水形成的自然原因:强降水;冰凌、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堤坝溃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炸毁黄河花园口大堤……);还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排水速度有关。
影响排水速度快慢的因素有:地面坡度、土壤含水率、植被覆盖率等。
影响流域排水速度快慢的因素有:河道的顺直程度、通畅程度、纵向坡度等。(通过实例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结论。)
“把庄稼种到山顶上,把水稻栽进湖中央”导出洪水形成的人为原因——破坏植被、围湖造田。
占据河道的建筑物降低河道排水速度,也会形成洪水。
过渡:洪水形成是不是就一定形成洪灾?
发生在无人区的洪水不能形成洪灾。
洪水造成的损失不仅和洪水的大小相关,还与人口和经济有关,人口越密集、经济越发达,损失越严重。
[小组讨论]针对洪灾的形成原因,我们又该采取哪些防治措施呢?
[课堂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探究,我们初步了解了自然灾害的概念和类型,理解洪灾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实践与探索]学生根据上述分析洪灾的方法,探索寒潮、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向父母长辈咨询,当地有没有发生过洪灾,多发生在什么时候?灾情怎么样?近些年来为什么没有发生过洪灾?
教学反思:
学生经过前三个单元的地理学习,对高中自然地理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高中地理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读图能力和分析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的能力,具有简单的地理思维能力,这为现阶段的地理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学生在地理空间概念方面、读图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初中地理基础知识严重缺乏,读图识图的基本方法欠缺。
【人类与海洋教案】推荐阅读:
第二节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教案09-28
人类的朋友教案10-01
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06-16
人类遗传病教案11-09
全球变暖与人类活动10-12
人类与动物感情作文500字10-25
海洋概述教案09-12
地球与人类的对话四年级作文06-01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0-10
陆地与海洋读书笔记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