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提高语文素养(共8篇)
唐丽艳
仿写是我们近几年考试中屡屡出现的一种题型,对这种综合考察学生的语感,思维,写作能力的一种题型,是我们必须引起重视的。根据《课标》的要求我们现在的教学是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让学生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促进其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本文就从句子的仿写,自创仿写句和段落的仿写来说说从仿写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模仿和创造力,以及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等各种语文素养。
句子的仿写,可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模仿能力。
一个句子要仿写成功,就要符合原句“明示”和“暗示”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形神兼备,才算仿写成功.仿写并不是抄袭,而是一种模仿学习,一种综合的实践活动。
要让学生仿写出自己的特色,首先要突出一个“多”字,因为“多”是质量的保证.所谓“积之愈厚,发之愈佳”.只有多,才便于鉴别,比较,才可以筛选,才容易让学生自己摸索出此类题目的规律和解题方法,才能生发联想,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要想做到“多”字,就要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深入体验,勤于阅读,勤于做读书笔记,至少也要经常摘抄各类语句,天长日久,方能成为一个材料富有的人.材料多了,心中有点墨了,学生自然能写出好的句子.。
为了激起学生学习仿写的兴趣,也为了考察学生平时的观察和积累,我在平时上课时就会有意识地从生活中找些例子来学.就高一学生而言,我觉得这类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命,感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与生活密切联系的题目在各种练习中就很多。比如:
1,以“摆渡”为话题,仿照例子再写一句话。
(1)作家把读者摆渡到精神的彼岸。
(2)“希望工程”把贫穷的孩子摆渡到求知的校园。
学生一看便知文中的“摆渡”用的是引申义,有桥梁的意思,这是比较浅显的,属“明示”要求,一般的学生都能根据他们的生活,写出自己的句子.有:①老师把学生摆渡到知识的园地.②父母把孩子摆渡到爱的殿堂.③歌手把歌迷摆渡心的港湾。
虽然这些句子没有太多的文采,但它是学生感受生活的真实反映,是学生初学仿写的成功体验.为了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模仿能力,我加大了题目的难度。比如:
2,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刻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刻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刻亢奋了。
面对这样一道有“明示” 和“暗示”要求的仿写题,我没有急于指导而是给予一点时间让他们思考,分析.不一会儿,学生就有了让大家满意的答案。
摘抄两句如下:①这歌声,使凛冽的冷风立刻变得温暖了,使黑暗的天空立刻变得明亮了,使枯燥的心立刻变得甘甜了.②这微风,使火热的阳光立刻变得温柔了,使平静的湖面的立刻变得涟漪了,使烦躁的心立刻变得舒畅了.此外描述“细雨”,“闪电”,“问候”等各种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的都有.我感叹学生的思维反映如此之快,生活的想象,感悟远比我们猜测的丰富多彩.在这些练习中,学生的辨证思维,想象力,分析力,观察力,模仿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锻炼.自创仿写句,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句子的仿写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想法,这时我就让学生自创仿写句,自己把例子和答案都一起写好,然后全班交流看谁写得出色给予表扬.这时的仿写不仅可以引发,拓展学生的思路,还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现把一部分学生的自创仿写写出来给大家看一下.1,音乐使你心情放松,就像在你烦恼时给你的一句问候.仿:花香使你轻松自在,就像在你忧郁时递给你的一杯兴奋剂.2,如果说人生是一曲歌,那么青年是其中最高潮的一段.仿:如果说人生是一首诗,那么童年是其中最耐人咀嚼的一句.3,没有风帆的船,不比死了强;没有罗盘的风帆,只能四处去流浪.仿:没有花朵的花,不比枯萎了强;没有颜色的花朵,只能受尽嘲讽.4,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仿: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粼粼湖水,我饮一瓢最甜的.这些仿写不仅仅是语句的优美,还有些象古诗的对偶一样,讲求工整和意蕴.这就是让学生不断练习,不断积累的硕果.学生们在自创仿写中,把自己平时积累的喜欢的语句都用上了,这样一个展示自己多才,勤学的机会,他们在这活动中拥有了学生羡慕的目光,获得了成就感.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们会更自觉得注重自己的语言积累和语言表达.这就是学生的思维,可以说不断的模仿,最后达到了创新.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自创仿写句,可以充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可以不断赋予新的内容,而且它是一种简单易操作的语文活动,同时也可为学生的写作练习奠定基础,是一种可以推广的语文实践活动.三,段落的仿写,可以综合培养学生的视,听,说,读,写五种语文能力
我们在上课时总会碰到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如果我们能不失时机的加以利用,就能捕捉到学生瞬间闪动的思维火花.比如学了《肖邦故园》中关于有关肖的景物描写,就可以让学生写自己家乡的景物特色,这时你会感觉学生特别注意其中形容词的运用.他们懂得要象作者一样用恰当的准确的生动的形容词来修饰所描写的景物.不仅写景能提醒他们要注意词语的锤炼,加强观察力的培养和语言的表达.写人的文章更能培养他们视,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学了《老王》后,大家觉得文中外貌描写非常有特色,能体现人复杂的心理性格.根据大家的想法,我就让学生适时写,批下来后,果真又涌现出一些出人意料的新火花.其中一男生这样来形容他身边的一个饱经风霜又坚强的老者:
这位穷苦的人,脚上穿着一双破旧的鞋子,几个脚趾头露在外面,似乎早已被这无情的寒风吞噬,但他没有,他迈着艰难的脚步,坚定地走着.一条先前是白色的裤子,现在已成了黑色——由于长时间都穿这条裤子,上面沾满了泥巴.杂乱无章的火一样蓬乱的头发上带着一个破旧的毛线帽,乱而密的胡子把嘴巴劈成上下两半,脸上刻画着饱经沧桑的皱纹,手里拿着根拐杖.他不仅是个穷苦人,还是个盲人,看上去已经受过无数的苦难和折磨了,但是,他给人的唯一印象就是:他负担得起.同样的另一女生又用自己独有的细腻来形容她身边慈祥而严肃的老者:
1.激发兴趣, 奠基语文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需要教师长期培养。 教师要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开发学生的智力,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尊重小学生的情感和需要, 从多个角度发现语文问题, 集思广益, 战胜阅读中的困难。 让学生多读、深思, 尝试自主解决问题, 从而产生成就感, 奠基语文素养。
1.1质疑导入, 激发兴趣。 质疑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从语文认知上产生冲突, 使学生产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欲望。问题应简洁明了、生动形象, 具有强烈的挑战性。对学生有极强的诱惑力, 刺激学生大脑皮层, 促使神经兴奋, 让学生把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到课堂教学中, 引导学生探究文本, 自主学习。 扎实语文基础, 提高语文技能, 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教学《太阳》一课时, 教师运用课件播放广袤的宇宙动画, 让学生感悟宇宙的浩瀚, 体会宇宙的神秘, 继而产生探究宇宙秘密的欲望。 在欣赏宇宙之后, 教师让他们对着太阳质疑:“你们想知道太阳多大么?对太阳提出哪些问题?”学生纷纷质疑, 个个兴趣盎然, 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然后通过自读课本, 找到问题的答案, 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 调动学生自主质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质疑导入为新课作了恰当的铺垫, 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1.2积累古诗, 诱导动机。 古诗是祖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其语言精练, 意境悠长, 让人荡气回肠。 在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 培养语感。 从广度和深度上挖掘那些语言清新、情趣盎然的古诗含义, 在读中品味古诗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 教师为丰富学生的古诗积累, 可以在每天早自习时抽出十五分钟让学生进行古诗背诵, 一周举行一次比赛, 看谁古诗背得最多, 感情最饱满, 也可以指导学生分类背诵, 增强学习动机, 拓展积累。 古人有“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的说法, 道出了语言积累的重要性。 例如:教学《赠汪伦》一课时, 教师在学生熟读古诗后, 引导学生理解诗的飘逸洒脱, 让小学生从生活中悟情。 让学生小组讨论:“李白对汪伦充满感激之情的原因。 假如你就是大诗人李白, 你会怎么说, 又会怎么做? ”让学生表演李白被贬, 受到汪伦热情款待, 体会知遇之恩。 学生想象力丰富, 思维活跃, 兴趣盎然, 从而感知友情无价。 然后引导学生积累杨万里的《宿新寺徐公店》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诗, 拓宽古诗积累, 让学生强烈地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 丰富小学生的语文积累, 奠基语文素养。
2.养成习惯, 提高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养成习惯是小学语文课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主线。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的确, 古今中外各国的教育都非常重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因为人的品德基本上是由习惯组成的。 所以, 好习惯是人走向成功的一把金钥匙, 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就会受益终生。
2.1自主探究, 构建知识。 自主探究是小学语文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 也是小学生理解课文的一种有效途径, 教师必须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 教育家陈鹤琴说:“习惯养得好, 终生受其益, 习惯养不好, 终生受其累。 ”诚然, 小学生的语文习惯主要包括正确的写字习惯, 即书写要端正、整洁、规范;要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分清平翘舌读音;能认真读书的习惯, 会利用工具书自学课文, 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师生共同研究;养成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 把学到的好词好句积累到日记本上, 经常翻阅。 学生只有养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才能开发自身的巨大潜能。 为了今后成长和终身幸福, 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习惯的培养。在理解课文时, 让学生有层次地抓住课文中关键性词语、句子或段落进行深入剖析, 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例如:《丑小鸭》的教学, 教师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品词析句, 体会丑小鸭“被欺负”时的心情升华主题。 第3自然段, 抓住“咬、啄、讨厌”等词语体会丑小鸭被欺负。 学生在讨论时, 认为“孤单、钻出、离开”也能体现丑小鸭被欺负, 教师表扬爱动脑筋的学生。 长此以往, 学生会养成抓住关键词理解词语的习惯, 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完成语文习惯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
2.2品读赏析, 锤炼语言。 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 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品读。 品读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内涵, 使学生辨别是非, 完善人格, 锤炼语言。 “三分诗, 七分读”, 好文章是读出来的。 学生反复品读, 能读得神采飞扬, 酣畅淋漓、兴致勃勃。在读中能使优美词句飘入耳中留于心田, 永生难忘, 语言优美, 想象丰富。 例如:教学巴金的《鸟的天堂》一课时, 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描写大榕树奇美的文字。 初读时, 让学生抓住 “不可计数”、“垂”、“卧”等词体会榕树的形体美;细读时, 让学生理解“一簇”、“颤动”“生命”等词语, 感悟榕树的内在美;品读时, 让学生大声朗读, 丰富联想, 升华榕树的意境美。 品读, 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 养成良好的品读习惯, 能给予学生美的享受。
总之, 要想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必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激发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拓展阅读, 诵读经典, 文化健身。 让学生扎实走好语文学习的每一步, 让学生凭借丰富的语文素养, 放飞梦想。
参考文献
[1]陶立林.快乐阅读, 提升语文综合素养[J].考试周刊, 2016 (10) :35.
[2]冯秀珍.浅谈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 2012 (36) :21.
然而现实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美好,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把握仍然如“雾里看花”,在实际教学中不是“涛声依旧”,就是“面目全非”。而在目前一片繁荣的语文课堂背后,又有多少隐痛呢?部分老师在转变了应试教育的理念后,对“学科综合”、“大语文观”趋之若鹜,在教学中却忽视了语文的基础——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忽视了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重视了语文的“人文性”,而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重视了“情感”教育,而忽视了“知识与能力”;重视了课堂互动,而忽视了语言文字学习,于是把语文的基础知识淡出了语文课堂。
让我们在课改大道上阔步前行的同时,做一次“再回首”,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位。什么是语文本位?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鲁国尧说过:“对‘语文’这个词儿似乎可以有这么几种理解: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52年创办的《中国语文》杂志对‘语文’的定义当是语言文字。作为单独的一门课,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应该主要以语言文字为主;到了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语文教学似乎要有点侧重,就是除了语言外,更注重些文学;进入大学以后,‘语文’的含义该往语言文化靠拢些。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以‘语言文字’为依归。”所以,我认为,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位就是需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运用,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切实落实新课改精神,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我们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1.厚积薄发,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与运用,丰富人文积淀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与否,与他们积累的语言材料的丰富与否有很大的关系。语文的特点要求积累,课程标准更是明确地提出了积累,三个维度中的“知识和能力”就需要积累。
纵观古今中外的名人大家,哪个没有丰厚的积累?我国古代的读书人历来十分重视对语言材料的积累,朱熹曾说:“学者观书,读得正文,记得注解,成诵精读。”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就强调诵读,强调背诵。这多读多记,对于丰富语言材料的积累,提高语文能力,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新课改不应该是照搬外来的模式,它应该根植于民族的土壤之中,应该继承我们传统教育中的合理部分。
积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的积累,强化字词教学。对课内字词的教学主要采取强化预习和检查、强化运用训练的方式进行。新课学习之前,明确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摘录生字词并查字典、词典识记理解,上课检查落实;通过单词造句、选词组段等方式灵活组织运用训练,落实于书面作业余课堂交流活动中;加强对学生作业、作文、笔记中错别字的纠正和语病的修改指导,规范语言。这正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的体现,对提高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大有好处。二是名句名篇的积累,如对美文的赏析,对古代诗文的背诵等,可使学生发现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这也正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体现,对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不无裨益,而且,这也是一个人是否具有丰富的文化积淀的具体体现。
我们强调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内容上要有广博性,过程中要注重应用性,要学会“积累、感悟、运用”变死读书、读死书为活读书、读活书,不断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语言。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留心皆学问,积累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课内课外,文本网络,电视戏曲,口语交流都可以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特别是对一些名家名篇,有意识地熟读成诵,更是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语文素养。
2.严格落实基础知识的传授与检查,强化知识迁移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回归课本,重视教材,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语感培养夯实基础,认真研究文本内容,仔细分析,同时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通过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提高语文知识的迁移能力。做好这方面需要下面几点:
(1)文学文化知识、文体知识、语文概念、修辞句式、文言实词虚词等结合阅读教学清除讲授并严格检查落实。
(2)对语法知识,专门开辟课时进行教学。关于这一点,或许因为这几年语法知识在考试中逐步淡出,甚至在教材中也被列入“附录”部分,有些语文教师便避而不讲。其实,这种做法完全出自于急功近利思想,忽视了语法在语文学习中重要的工具作用,是对现在的课程改革和考试方式的肤浅理解,也是导致学生阅读理解、写作表达,甚至审题解题能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语法知识不能不讲。
(3)精心选题。选择与课内知识相联系的题目,题量适中,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即可。
(4)注重讲评。讲评不是只讲答案,而是点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5)注重单元达标训练,及时巩固,适时提高。
3.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老的一句名言“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经过调查研究,几年实践,我们得出结论: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一条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有利途径。
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自动化的行动方式。学习习惯有优劣之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活动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而低劣的学习习惯将严重阻碍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甚至影响人的一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言:“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殖,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而坏习惯则“是道德上的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够用不断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的创举,并使他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这句话是就道德而言,从学习而论亦然。一个人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则终身受益。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语文学习有巨大作用,当然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包括很多方面,我选择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1.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
笔记是学习的纪录,也是复习和提高的依据。根据语文学习的特点,主要包括预习笔记、课堂笔记和读书笔记。预习笔记和课堂笔记应重点指导和督促检查,然而,由于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学习的规律不同于其他学科,我要求学生采用笔记本和“圈点勾画”加批注的方法进行,即在笔记本上作预习笔记和课堂练习,包括质疑和解答,在课本上用不同的颜色和符号勾画不同的要点并相应的批注,既节省时间,又便于在读书时巩固理解。
2.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沉醉于书本,出声吟咏自古以来便受到推崇。诵读是感悟文本,培养语感的有效方法。不少经验丰富的老师指出:一堂语文课上应该要听到朗朗的读书声。我的常规预习功课中的一项是出声朗读课文2遍。在课堂上,遵循“熟读千遍,其义自见”的学习规律,以学生的多读代替老师的讲解分析。挖掘班级里诵读能力强的同学,鼓励培养,由点带面地营造整个班级的朗诵氛围。
3.勇于提问的习惯
学问学问,有学必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向《问说》),由此可见问之重要。朱熹也主张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还要“善疑”,他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学习中,疑问多是学习深入的标志,疑问少,甚至无疑问,则是学习肤浅的表现。因而越是成绩好的学生越善于提问,能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而提出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而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4.独立思考的习惯
思考能将所学知识连点成线,串线为面,合面成体,构或完整的知识体系。只有思考,所学知识才能复习、巩固,学而不忘;思考又是理解与运用的桥梁,只有思考,所学知识才能提高、升华,学以致用。
习惯的培养不在于广,而在于持之以恒。一个好的习惯,将会使人受益无穷,如果我们能把以上几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坚持做下去,语文素养的提高指日可待。
课题阶段性研究总结报告
四年级语文组
一、课题的提出
读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清楚地提出:“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需要支点,这个支点就是“读书”,我们四年级语文组将“读书”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使他们具备了较广阔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当新的学习内容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就会比别的学生学得好、学得快。由于学生把广泛阅读中积累的大量词汇和写作方法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容易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
二、以课题支点,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切实加强科研队伍建设
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与教育科研活动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以科研带教学,以教学促科研,是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也是真正提高教师个人素质的唯一途
径。我组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到本课题的研究中去,在课题的研究中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和学习,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提高教育能力,使自己的教育实践卓有成效,在实践中明确: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教育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深入开展科研活动,能够在拥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严密科学的方法去认识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
三、以科研促教研,以课题牵动学校的发展
围绕课题,我们开展了许多实实在在而又卓有成效的活动,以科研促进教育教学研究,以课题牵动学校的发展。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开展语文阅读指导课活动,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我们展示了指导学生阅读的步骤及方式方法,我们感受到学生在教师的课外阅读指导中,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活动后我组教师积极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在研讨中明确自己的不足,并撰写教后反思,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开展了“讲故事比赛”“小学生课外阅读知识竞赛”“优秀手抄报展示”等等一系列促进学生喜欢读书,善于读书的活动,使我们的校园处处有花香弥漫,到处是书香气息。我们的孩子已渐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注重阅读方法,关注阅读效率,展示阅读成果。
四、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一)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对新课程的阅读课教学理念、课程标准等有了初步的了解,逐步养成了“勤学习、勤反思、勤实践、勤总结”的科研习惯,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在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中,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较好的维护,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有效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初步构建了小学课内外阅读课教学的操作样式。一阶段的学习和尝试,大家形成了小学课外阅读指导教学应该突出“四个注重”的共识。即,注重激励、注重实践、注重反思、注重实效。初步构建了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的操作样式,及:激发兴趣,推荐书目、教给方法,引导阅读,注重积累,展示成果,积极反思。对提高有效课外阅读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开展课内阅读指导和课外阅读实践平台构建。我们结合学生的课内课外阅读情况,建立了课内课外相结合的规范性、传统性、针对性、系列性和学科性实践活动平台,以“亲身体验”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应用过程,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不同程度提高了。
我们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教师又采用了多种手段加以引导,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而学生又逐步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所以
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每周学校图书室借书时,人人争着借书,课余时间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三五成群围在一起看书或讨论书中的问题。
(五)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一定的提高。
河南省济源市济水西关学校 薛利花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可见,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多么重要。语文素养是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中一点点积累形成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抓好语文教学,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大了对语言积累训练的力度,只有让学生不断的熟悉语言,积累语言,把古今中外的语言精华据为己有,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在诵读中积累语言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教育心理学》也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职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因此,为了,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积累语言,我采取了如下方法:
1、重视课堂的朗读、背诵。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就应该重视朗读和背诵。在语文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在读正确课文的基础上,把每篇课文读出感情,读出体会,另外,课文中要求背诵的篇章、段落、古诗词等,我要求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另外,我们的课本中没有要求背诵的课文,也有许多适合学生背诵积累的片断、句子,并且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写作奠定基础。为此,我鼓励学生从其他优秀课文中挑选妙词佳句积累下来,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并学以致用。
2、背诵教材以外的佳诗名篇。
课程标准的附录中为学生推荐了70篇优秀诗文(1-6年级),而新课程标准也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因此,我定期给学生推荐一篇佳作、一首古诗,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其中的佳句,妙段,从而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放入“仓库”以备写作时运用。
二、在博览中积累语言
新课程标准指出: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博览群书。博览群书,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而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能在此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使大脑中已形成的联系系统更为完整、严密。所以,我便向学生推荐好书,并指导学生更好的进行阅读,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摄取更多的养料,在适当的时候为自己所用。
1、为学生推荐读物。
作为小学生讲,除了语文课本以外,学生没有了的阅读教材,要想更多的积累语言,只能靠课外阅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有责任给学生推荐适合他们读的书籍,陶冶他们的情操,开阔他们的视野。
近年来,学校也在开展轰轰烈烈的读书活动,于是,我便鼓励学生把零花钱攒下来,用来订阅报刊杂志,购买书籍等。另外,在学习完课文之后,我会 向学生推荐相关的书籍,如:低年级的推荐:《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十万个为什么》等;高年级的学生则推荐:《爱的教育》、《红岩》、《在烈火中永生》、《鲁滨逊漂流记》、《草船借箭》、《三国演义》等。学生把自己的课外书放到图书角,大家一起看好书,拓宽了视野,积累了语言。
2、培养学生摘抄的好习惯。
学生在教师的推荐下,阅读了不少的书籍,如果光看不记,时间久了,就会慢慢遗忘,这样的话就起不到积累语言的效果了。因此,我提倡学生在阅读了好的书籍之后,摘抄下对自己有用的好词好句,名篇佳作,有深刻感受的文章,便在本子上或者文章的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见解,这样一来,学生阅读过的书籍就会长久保存在自己的记忆中。
3、给学生展示个性的机会。
经过大量的朗读、背诵、课外阅读,学生一定积累了不少的语言资料,这就要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舞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比如:课前三分钟演讲,班会上的竞选演说,课堂上的朗读大比拚,辩论会,参加作文比赛,办班级手抄报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自主的把自己的语言储备打开,和同学交流,既扩大了知识面,也得到了成功的喜悦,阅读的热情就会更高,语言的积累也会更丰富。
三、在习作中积累语言。
习作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习作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在学生经过大量阅读之后,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信息,这就需要把这些信息梳理、筛选,形成自己的语言,这就需要指导学生进行练笔。
1、上好每周作文课。
在作文课上,指导学生结合单元教学中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在模仿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因此,每次习作之前,我都会让学生先回顾一下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再提炼自己的语言储备,内化为自己的文章。每次习作结束后,我都会对优秀习作进行讲评,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随时记下心中所想。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让学生坚持写日记,记下自己的感慨、见闻,如:学习一篇课文后的感受,一天里发生的特殊事情,心里的想法等,这样,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表达能力,也起到了练笔的效果。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文/陈本勇
摘 要:新世纪的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要求,语文教学既让全体高中生都获得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也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敢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真正发挥学生是学习主体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自主;培养;能力
新世纪的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要求,既要传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又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生都获得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这就使得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而进行语文教学。
我们知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所以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所以,我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老子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经过模仿教师传授的“学习方法”后,进行运用,而后进行创新。
如,我在教授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时,就注重传授学生赏析散文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我在多媒体上显示一段文字:“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学生一看就来兴趣了:“这是我们初中学过的文章!”“这是朱自清写的嘛!”“今天怎么来学这段呢?不是学习《荷塘月色》吗?”……你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都来了吗!我问道:“你们既然学过这篇文章,那么该怎样赏析这优美的文段呢?”学生开始在下面议论起来,但是脸上一片茫然。
我又展示了一张幻灯片:“这是一幅绚烂而迷人的春花图,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和想象的手法,形象具体地写出了春花的各种情态,并且赋予春花以人的情感,显得特别可爱,仿佛让我们置身于美丽的花丛中。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春天及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我让学生朗读一遍。我问道:“这段赏析文字包含了哪些信息?”学生便在下面讨论归纳:一是给画面拟定一个优美的名字;二是从修辞手法入手,并阐述修辞手法的妙用;(www.fwsIr.com)三是从表现手法着眼,用优美的文字描述自己的感受;四是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我在黑板上书写着他们的思想结晶。我还补充出自己的见解:五是文段中运用得很精妙的词语(如动词、形容词、叠词等);六是写景的顺序,如由远及近、从上到下等;七是写景的角度,如视觉、听觉等;八是文章的结构特点,如并列式、层进式、总分式等;九是文章的语言特点,如清新自然、绚丽华美等。学生一边做着笔记,一边念叨着:“我还不知道这些呢!”“这‘菜’好丰富哟,真过瘾!”赏析散文的方法“出来”了!我便布置学习任务了:请同学们模仿老师的赏析示例和依据黑板上的方法,赏析《荷塘月色》第四段。请同学们争取十分钟完成,然后进行展示。
(才华展示)廖玉祝同学赏析:这是一幅优美的.月色下的荷塘图。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彩的荷花,接着写缕缕的荷香,最后写叶子与花的一丝颤动和流水,写作的层次井然,形象精确。从观察的角度看,作者采用由近及远、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来描写月色下的荷塘的静谧美。同时,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荷叶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由此看出荷叶的飘逸与美好;也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写出荷花那种欲开还羞的姿态和含苞欲放的羞涩,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从而也表现了作者对这月色下的荷塘的礼赞之情,这也正是作者想要寻找的“宁静”!
你瞧瞧:学生的语文模仿、创新能力不差吧!这样长此下去,学生的鉴赏能力会怎样就不言而喻了。
二、提供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敢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写作能力的训练:每周写一个周记(600字以上),每月写一个大作文;并且要求每个学习小组必须通过网络给我发一篇作文,发作文的同学一次性加学习分2分。每周我就要用两节课进行作文展示:首先让作者大声朗读完文章,然后让全班同学评议作文的优缺点,其次是我阐述自己的见解,最后让“学生老师”给分数。
比如,以“小人物”为话题的作文,陈红同学的开头一段是:夜深人静,独倚栏楼,望尽天涯路,感慨万千。也许,平凡着,没有峰巅的巍峨,但只要有蓄势待发的种子,埋尽岁月的沃土,也可成为参天大树。也许,平凡着,没有沧海的波澜,但只要有欢滕跳跃的浪花,也可汇为奔流江河。也许,平凡着,没有大鹏的潇洒,但只要有奋斗的羽翼,也可翱翔蓝天。人生便是如此,平凡着,依旧精彩,只要有梦想、拼搏、创造。
学生评议:运用了景物描写,而且改用诗句,给人一种宁静之美,让我们激荡的心境平静了;运用了排比手法,使文章开头很有气势,像一瓶浓烈的二锅头,有味够辣(同学们笑了起来!);语言很优美;能够从写作的事物身上感受到一种昂扬的斗志……同学们在别人的“写”中“说”起来了!真好!
三、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真正发挥学生是学习主体的作用
邓小平同志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陆游诗《冬夜读书示子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为了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语文学习的奥秘。在教授《古代诗歌与散文欣赏(选修)》时,我选取了一个单元的诗歌鉴赏让学生备课、上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争抢着这次难得的实践机会,最后只得在语文课代表处抽签决定。我给上课的学生提出要求:可以模仿我的上课模式,但必须有自己的创新;在上课之前必须将准备的内容与课件拿来与我商讨,纠正不当之处;学生要对上课情况进行点评,评出优秀者,给予奖励(加小组学分5分,物质奖励)。
如,刘雅洁同学(高级1班)在教授李煜《虞美人》一词时,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利用自己唱歌很好的优势,教会了学生歌唱《虞美人》,既在课堂上让学生背诵了该词,又让学生领略了词能吟唱的魅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善于利用教材,灵活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自主权交给学生,真正达到培养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他的言论告诉我,要在新课程改革中做出不一样的业绩,那是要历经茫然、寂寞、困难、挫折、失败的,但成功终究属于敢于去尝试的勇敢者。
一、培养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
少年儿童由于自身认知基础的限制, 对未知事物都有一种好奇心。教师要抓住这一认知规律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大胆质疑。例如, 学习人教课标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七颗钻石》时, 教师课前可引导学生回顾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 并从中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作一下简单的介绍, 引导学生想一想故事的内涵, 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一些关于“爱心”的故事, 使学生保持思维活跃, 带着问题学习, 从小培养探究问题、周密思考的良好学习品质。
二、让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
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 包括自然、生活、社会等各方面, 让他们在观察中亲身体验, 做到有所感悟, 有所发现。例如, 在学习《凡卡》一课之前,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互相采访, 了解各自的童年生活和家庭情况, 了解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 中国少年儿童美满幸福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带着这些感性认识走进课文, 走进凡卡的童年生活世界, 可以唤起学生的同情心, 激起他们对祖国、家庭和父母的无限热爱之情。在教学《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之前, 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到微机室参观, 实地了解一下多媒体的功能, 让学生带着感性认识走进课文, 就更容易理解这类科普性文章的内容。
三、培养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 教师要精心策划, 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个性心理特征, 设置不同的活动, 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学会与他人合作。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 先让学生自学课文内容,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大胆质疑, 用不同的方法扫清词句障碍, 体会课文内容, 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不同的志趣爱好, 设置绘画、生态资源调查、数字神探、佳句评价、环保宣传等五个活动小组, 让学生自由选择, 自由组合, 给每一个小组出示活动要求。
如生态资源调查组, 我要求他们: (1) 充分感悟课文内容, 从客观叙述中获取有关自然资源与生态情况的信息; (2) 能采用实物与文字结合的方法具体说明课文内容; (3) 实地考察学校周围地质环境、矿产资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现状, 获得第一手资料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环保宣传组要与前四组紧密配合, 并集中他们的探索成果, 结合水土流失给人民造成灾难的实际, 办一期环保小报, 并在遭受环境破坏的地方设计警示标语牌。
这下, 学生可就热火朝天地忙开了, 精读课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参观访问、准备资料, 一个个干劲十足, 有条不紊。在接下来的成果展示课上, 绘画组展示的一幅幅体现人们保护自然、保护地球的生动画面, 体现了小画家们纯真的童心。生态资源调查组慷慨激昂的讲演描述了人们对环境的污染, 对矿产资源无节制地开采所带来的地质灾害, 植被破坏所导致的水土流失, 非法猎捕导致生态失衡等, 给学生幼小的心灵敲响了警钟。数学组以准确的数据计算告诉大家, 人类除了地球, 再也不可能奢望有第二个生存环境。佳句评析组列举了课文中精辟的句段, 告诉大家要珍爱地球, 保护地球。环保宣传组更是战果辉煌, 用“你扔下的是垃圾, 我拾起来的是美德”等标语唤起学生从小树立保护家园的环保意识。
这样的教学不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而且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了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 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语文素养;拓展;阅读与创作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标准在语文教学中再次明确“语文教学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刘国正也指出,要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多种渠道将学生的生活和教学相联系,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料毕竟是很有限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知识的延伸,整合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文将以苏教版语文教材为例探讨教师如何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利用好课本的资料,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拓展和延伸教学,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既有知识的丰富,又能得到心灵的净化,在语文素养上得到整体提升。
立足文本,体会文章内涵
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语言的教学,一篇课文可以拓展和延伸的部分非常多,传统的死记硬背文字和课文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教师在讲解一篇课文的时候,关键是要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品味和感悟,能与作者达到心灵的共鸣,领略文章构筑的优美意境,引导学生从内心理解和欣赏文字。
善于在文本教学中“留白”
在苏教版的教材设计中,很多文本选材上都有适当的“留白”,正如著名作家梅里美所说,做诗只能到七分,剩下的三分是作者去补充的。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阅读中拓展的必要。学生基本上很少能主动自觉地发现这些需要体会之后进行补充的“留白”,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将一些可能涉及到的难点和故事情节重点讲解,引导学生大胆地打破传统思维模式,进行思维拓展补上相应的空白。学生在进行补白的过程,就是活跃思维和升华感情的过程。比如在讲解《最佳路径》的时候,可以设计一道拓展题,让学生站在文中各种人物的角度上开始思考文中人物所面临的问题并且解决它,这样就使学生和文章中的人物产生了心灵的共鸣,让文章的主题更加清晰明确。
难点拓展
每篇文章的讲解都有教学难点,也是一篇文章含义深刻之处,如果能在教学难点上进行有效的拓展,就能提高学生对中心的把握。在文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中,为什么要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教学的难点和文章的中心所在,但是不要按照传统的逐字逐句进行分析最后直接将中心揭示出来,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樟树的品质和宋庆龄的品质,必须要进行课外材料的延伸,要将宋庆龄的有关事迹讲述给学生,才能把握樟树的象征意义。
高效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益于课外阅读”。可见,在阅读上进行拓展,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将学生的思维适当地引申到更广阔的外围空间中,增大文学的信息量。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课外阅读的拓展活动,要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设计不同的拓展阅读,实现高校阅读,激发学生拓展阅读的兴趣。
课前阅读
课前的拓展阅读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先了解大量有关课文内容的知识,唤起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期待,课前做好知识能量的储备,能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比如在《永远的白衣战士》中,学生对课文的背景“非典”时期,了解很少,在课前就不必要让学生捧着课文读,而是介绍大量的有关“非典”的材料,让学生充分了解文章写作的大背景,然后在细化到课文中,就能深切感受主人公叶欣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课中拓展
教学进行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答疑解难,就要在课程进行中善于利用课外的拓展阅读材料。比如在《李时珍夜宿古寺》中,要将李时珍在日常生活中对人对事的一些小故事适当地进行穿插,使这些故事成为支撑文章的重要因素,让单一的课文变得丰富多彩,用小故事的衬托,将人物塑造得更真实生动。
课后拓展
语文的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和其他学科一样,学生要在例子的基础上学会举一反三,练就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一篇文章讲解完之后,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文章还没有衰减的热情,及时推荐相关的阅读读物,延续课后的阅读训练和学习,例如在学习完名著的选篇后,要将整本名著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学会从局部到整体的学习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利用现代其他艺术形式对某些文体的改编,激发学生对文章拓展阅读的兴趣。
练习创作,提高语文技能
任何一种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将知识运用在现实生活中。语文的学习重点是语言和文字,教材中都是书面语的表达,要检验学生对于这些书面表达的掌握,除了必要的背诵和默写,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看学生的创作能力是否得到提升。
语文作业都会布置很多作文,但是这样的练习有时候和课本的教学有些脱节,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做到趁热打铁,最好就是在课文的讲解结束后,让学生结合相关的课文学习进行创作。主要的方式有三种:仿写、续写、读后感。无论是何种方式的创作练习,都是建立在深入理解文章内涵的基础之上,所以,创作的拓展练习,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还能将学过的语言文字知识进行运用、练习。同时,创作需要一定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中集大成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布置了创作的拓展练习后,对学生的作品一定要认真地批阅和修改,也可以根据学生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发现自己教学中遗留的问题和教学方式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仿写提高语文素养】推荐阅读:
如何提高语文素养论文09-12
指导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10-16
听说读写童话故事 全面提高语文素养10-31
高三语文怎么提高成绩10-25
高三语文成绩差怎么提高06-20
中考语文作文提高训练一10-05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刍议10-09
高考语文提高写作技巧的方法07-06
高三语文成绩差怎么提高的方法05-25
二年级语文教师个人业务提高计划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