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观沧海》名句赏析

2025-02-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曹操的《观沧海》名句赏析(共8篇)

曹操的《观沧海》名句赏析 篇1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名句赏析】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的运行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那远远的一端伸向大海,好像发源于沧海,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宛若日月星辰的.母亲。这是诗人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诗人创造出这样一个宏伟的意境,也最能表达自己博大的胸襟。

【艺术手法】

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意思又很含蓄。

【中考真题链接】

曹操的《观沧海》名句赏析 篇2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 一望无垠, 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作者虽写观海, 但并不单纯写海。如果只写茫茫无际、波涛汹涌的海水, 即使写得再好, 也会给人以枯寂之感, 所以作者在描写大海时, 又插以山岛草木来点染, 有了山岛草木的点染烘托, 就把大海写得生机勃发, 欣欣向荣, 使人感觉到, 大海不仅浩瀚壮阔, 而且美丽多姿。面对这迷人的海上风光, 作者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像。“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星光灿烂的银河, 斜贯在天空, 它那远远的一端垂向大海, 就好像发源于沧海一样。太阳、月亮和银河可算是自然界最辉煌、最伟大的形象了, 可是诗人觉得它们的运行仍然离不开大海的怀抱, 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这种博大的境界在古人的诗里是并不多见的。

景和情的紧密结合是此诗一大特色。作者通过写沧海, 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 但已是把它蕴藏在了对景物的描写当中。这种抒情方式与古代许多写景诗的抒情方式有所不同。古代许多写景抒情诗是情景分写, 或上文侧重写景, 下文侧重写情。如荆轲《易水歌》上句“风萧萧兮易水寒”, 侧重写风、水;下旬“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写壮士决死的感情。又如杜甫的《登岳阳楼》, 上联“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侧重写景, 气魄也很大;而下联“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则侧重写情。而《观沧海》则完全是把情包含于景, 寓情于景, 其字里行间都洋溢着饱满的激情。诵读全诗, 全篇虽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 但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 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 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 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 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诗里质朴的语言, 丰富的想像, 磅礴的气势, 实有“吞吐宇宙气象”。

《观沧海》曹操赏析 篇3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的诗歌,既有艺术魅力,又含义深刻,给人以积极鼓舞的力量。其风格慷慨悲凉,气魄宏大。尤以四言乐府立意刚劲,语言质朴。

这首诗是诗人《不出厦门行》组诗中的一章,做于曹操北征乌桓凯旋之时。《观沧海》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写景诗,也是一首抒情诗,它通过写观沧海所见的壮丽景色,以浪漫的笔调,写出了大海的宏伟与博大,表现他在政治上的胸襟与抱负,抒发意气昂扬的.豪迈情怀。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意思是有幸登上碣石山,观赏苍茫浩瀚的。诗人起笔交代登临之地碣石山,点明登山的目的是观沧海,平稳而自然的引出下文对观海所见景物的描绘。是诗的开端,是全篇的总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意思是海水波涛激荡,群山、岛屿巍峨、高耸、挺拔峭立。这两句是在写大海雄浑开阔的气象,是远观,是全景。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意思是山上树木郁郁葱葱,芳草萋萋,葳蕤茂盛。秋风吹来,树木飒飒作响,掀起海上万里汹涌波涛。突出其林密草丰的特点和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动态。是近景,是局部,是具体描写。这些描写都是实写眼前景物,有静有动,有远有近,有主有次,最终都是为了写观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是说日月星辰都好像在大海的胸怀中运行,显示大海包容一切的博大胸怀。是虚拟的,是诗人丰富的想象,也是对大海博大胸怀的具体再现,更是诗人的气概和襟怀的真实写照。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意思是庆幸自己有机会用歌唱来抒发对大海的情怀。两句本来是配乐时用的套语,一般与正文意义无关。但在这首诗里却天然浑成,融为一体。

曹操的故事 篇4

孟德献刀、捉放曹、望梅止渴、煮酒论英雄、华荣道、割须弃袍等

曹操少年故事

少时,曹操就机警过人,喜欢飞鹰走狗,围猎比武,不拘礼俗,放荡不羁。他叔父看不惯它的所作所为,经常向他的父亲告状。曹操受不了父亲的斥责,决定寻找机会对叔父进行报复。一天曹操看到叔父走过来,就马上到下,口吐白沫,一副中风的样子,他叔父立刻跑去跟他父亲说,等他父亲慌忙跑过来,曹操却安然无恙,于是问他病是不是好了。曹操说;“我根本就没有病,可能是叔父不喜欢我,所以才诬陷我”。此后,父亲不再相信兄弟的话了。

曹操借刀杀祢(mí)衡

东汉名士祢衡,有才学,而狂傲不羁,但在当时的文人学者中间很有影响。连大文学家、孔子的后人孔融也十分尊重他,说:“吾的朋友祢衡,当世奇人。其才学是我的十倍!”

曹操闻听,很生嫉妒之情,他难能容忍在魏国境内,竟有名声超过他的人!哪怕只在一部分文人范围之内!

于是,曹操便派人把祢衡叫来,想当面侮辱他一 回,打下他狂傲的气焰。然而,在席间狂妄不羁的祢衡却大骂曹操,边击鼓边历数曹操的罪行。

曹操气得七窍生烟,面目青紫,切齿咬牙。曹操怒视祢衡良久,忽然笑了笑:“我马上派你到刘表处,作为我的专使说他来降。你有才华,曹某也最重天下人才。等你完成这个任务回来,我可以让你做公卿,以示我求贤若渴之诚意。”

众人不解,纷纷问曹操:“他痛骂主公,为什么还委以重任,还预封官爵?!” 曹操笑而不答。

祢衡到了荆州刘表处,仍是一派名士风度,狂妄自大,对刘表也讽讥、责骂,一如既往。刘表想道:“侮辱曹操,而没遭杀害,是由于曹操怕影响世人的好感,失去自己成就大业的重要支持。所以想借我之刀杀这狂妄的家伙,让我承担杀贤人、害名士的罪名,而为他出气解恨。我为什么干这傻事呢?!”于是他就将祢衡派到另一个地方军阀黄祖那里任官。

黄祖粗蛮身负,当祢衡对他稍有冒犯时,就大发雷霆,立刻把祢衡砍了。

曹操听到祢衡终于死在黄祖刀下,轻松又轻蔑地一笑:“这迂腐不堪的书呆子是自已找死,根本用不着脏我的刀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痛打恶霸

曹操二十岁那年,当上了洛阳北部尉(管理京城北部治安的官员)。他一上任,就叫工匠做了二十多根五色大棒,悬挂在衙门左右。他立下禁令,谁要是犯了禁,不管他豪门大族,都用大棒责打。

那时候,蹇(jiǎn)硕有个叔父,是个出名的恶霸,依仗蹇硕的权势在洛阳横行不法,谁也不敢惹他。有一次,他在夜里带刀乱闹,触犯了曹操的禁令。曹操不管他来头多大,把他抓起来,用五色棒一阵痛打。那个恶霸经受不起,当场就死了。这件事轰动了整个洛阳。大家都称赞曹操不怕权势,执法严明。宦官对他又恨又怕,后来,把他调出洛阳,去当一名县令。

神医之死

曹操带兵驻在洛阳,自从埋葬关羽之后,每天晚上他一合上眼便见到关羽。有一天,他从梦中惊醒,感觉头疼欲裂。曹操连忙召神医华佗给自己治病。华佗诊断后说:“大王头脑疼痛,是因为患了风疾。痛根在脑袋中。只有请您先喝麻药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就可以除掉病根。”曹操一听,勃然大怒,说:“你要杀我吗!”华佗说:“大王没听说我给关羽治病的事吗?关羽中了毒箭,伤在右臂,我为他刮骨疗毒,关羽一点都不害怕。现在大王只是患了一点小病,为什么多疑呢?”曹操说:“臂疼可以刮骨,脑袋能随便砍吗?你肯定与关羽很熟,想趁此机会报仇。”于是命令左右把华佗关到监狱中,严加拷打审问。十天以后,华佗屈死狱中。后来曹操病情愈来愈重,不久也气绝身亡,死时六十六岁。

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注引《曹瞒传》:有一爱姬陪曹操午睡,曹操枕着爱姬,对她说:“过一小会儿叫醒我。”她见曹操睡得很熟,便没有叫醒他。等到曹操醒来,发现自己睡过了头,便怪罪爱姬,把她活活打死了。

孟 德 传 【宋】苏辙

孟德者,神勇之退卒也。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嘉佑中,戍秦州。秦中多名山,德逃至华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自念:“吾禁军也,今至此,擒亦死,无食亦死,遇虎狼毒蛇亦死。此三死者,吾不复恤矣。”惟山之深者往焉。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一日十病十愈,吐利胀懑,无所不至。既数月安之,如食五谷。以此入山二年而不饥。然遇猛兽者数矣,亦辄不死。德之言曰:“凡猛兽类能识人气。未至百步,辄伏而号,其声震山谷。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须臾奋跃,如将搏焉。不至十数步,则止而坐,逡巡弭耳而去。试之前后如一。”

后至商州,不知其商州也,为候者所执,德自分死矣。知商州宋孝孙谓之曰:“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德具道本末。乃使为自告者,置之秦州。张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

夫孟德可谓有道者也。世之君子皆有所顾,故有所慕,有所畏。慕与畏交于胸中,未必用也,而其色见于面颜,人望而知之。故弱者见侮,强者见笑,未有特立于世者也。今孟德其中无所顾,其浩然之气发越于外不自见,而物见之矣。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

(选自《栾城集》,有删改)译文:

孟 德 传 【宋】苏辙

孟德,是禁军神勇营的逃兵。年少时喜好山林,当了兵,“好山林”的志愿没能够实现。宋仁宗嘉佑年间,戍守秦州,陕西关中名山很多。孟德休掉妻子,把他的儿子也给了人,逃到华山脚下,用他的衣服换了一把刀十个饼,拿着进了山。自己想:“我是禁军的一员,如今到了这里,被捉住也是死,没吃的也是死,遇到虎狼毒蛇也是死。对这三种死,我不再忧虑了,只管向山的深处去呀!”他的饼吃完了以后,采草根树果来食。一天病十次愈十次,呕吐、下痢、腹胀、胸满,全都出现了。数月以后,吃这些如吃五谷一样平安。因此进山二年不饿,然而多次遇到猛兽,也总是没死。孟德说:“凡是猛兽,大都能识别人的气息。离人尚有百步,就伏在地上号叫,声音在山谷中震响。我因为不怕死,没有被它吓住。过一会,它就跳过来像是要与我搏斗,离我十几步,又停下来蹲坐在那里,迟疑不决,终于俯首贴耳地走了。再试之其它猛兽,前后都一样。”后来孟德来到商州,他不知是商州,被哨兵抓住,孟德自料要被处死。商州知府宋孝孙对他说:“我看你不是坏人,像有道之人。”孟德全部说出了事情的始末,就让他作为自首的人,把他安置在秦州。张安道恰巧作秦州知府,孟德自称有病,得以复员为民。至今仍在各山中往来,也没有其它奇异的本事。

孟德可以说是一个有道之人。世上的君子都有所顾惜,所以对有的事仰慕,对有的事畏惧;仰慕畏惧交织心中,虽未必在行动中有所表现,但情绪表现于面色中,旁人一望而知。所以弱者受人侮辱,强者受人讥笑,没有一个是超凡脱俗、独立于世的人。如今孟德心中没有眷念,盛大刚直之气表现在外,自己虽不觉得,但众人却见到了。把这个道理推广开来,即使同天地并列也是可以的,猛兽又何足道哉!

书《孟德传》后 【宋】苏轼

子由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斯言之有无,终无所试之。然囊余闻云安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觗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

(选自《东坡全集》,有删改)译文:

曹操的历史故事 篇5

然而宋代以后,兵变上台的赵匡胤为了统治的稳固,倡导正统思想,开始贬低曹操。批评曹操的言语出来了: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虏之态,污国害民,毒施人鬼。还有的抨击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有篡汉之心。元代以后,社会上对正统的思想逐渐淡泊,没人再提篡汉一说。

曹操嗜色如命?

曹操是英雄,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安阳曹操墓中同时出土有两具女性尸骨,虽然目前尚不确定是否系曹操原配卞夫人或其他姬妾,但光是男女同葬一点,却也可窥曹操的好色一斑。

曹操一共有25个儿子,生有子嗣的后妃达14人之多。当然,这还不足以证明曹操好色,它只能算作古代多妻制度下的一般情况。

曹操年轻时,在男女之事上颇为荒唐。《世说新语假谲》记载曹操早年劫色的故事。有一年,曹操与袁绍听说某大户人家娶亲,新娘颇有姿色,便商定劫持新娘。天黑之时,两人溜至后花园,大喊有贼,调虎离山。当众人离开去捉拿贼人的时候,袁绍在门口接应,曹操冲进新房,持刀劫走新娘。不想新娘呼救,其家人尾追而来。惊恐的袁绍摔倒在路边的荆棘丛中。眼见追者将至,曹操丢下新娘,助袁绍仓皇逃跑,这一次劫色未遂。

曹操年轻时好色,年长更是变本加厉。曹操迎汉帝都许后,风闻以前的老上级大将军何进的儿媳貌美如花,不禁色心大动,将其据为己有。这便是曹操后来的尹夫人。

有其父必有其子

曹操好色,也惠及曹丕、曹植两兄弟。曹植曾为袁绍的儿媳甄夫人作《洛神赋》,把这位美人比喻成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文弱的曹植也许只满足于精神恋爱,但曹丕就不一样了,他对甄氏早就倾心,在曹操攻破邺城时捷足先登,将甄氏迎娶入门。

关于这段故事,《世说新语惑溺》有过记载,曹操率军攻破邺城时令左右速把袁熙的妻子甄氏找来,左右回答:曹丕已经去了。曹操马上改口:今年破贼,正好赏给他做奴。当着众人的面,曹操当然不好意思承认与自己的儿子争女人,送儿作奴是个很好的给自己台阶下的借口。

更有人大胆推测,赤壁之战,也是曹操为美色而发。东吴有绝色大乔、小乔,曹操垂涎不已,于是挥师百万,欲夺得双娇还。不想东风不与曹公便,铜雀无法锁二乔。曹操对女色是否狂热到大动干戈的地步,也许只有他自己才最清楚。

曹操嗜色如命,也颇多情。曹操原配丁夫人被休,二夫人卞氏原为歌姬,曹操尚未入仕之际,于春楼见其颜色不俗,便娶之为妻。卞夫人生下曹丕、曹彰、曹植兄弟,一直在幕后为曹操操持,曹操做了为魏王后,感念卞夫人功德,将她立为王后。曹操不离不弃,破格立贱,封其为后,足见其用情之坚。

曹操的故事600字 篇6

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整顿吏治,用人惟才,不计门第,加强中央集权,使其统治地区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又精熟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擅长诗歌,作品多慷慨悲凉,与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下面是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关于曹操的故事:谯水击蛟曹操十岁那年,有一次在龙潭中游泳,突然遇到一条凶猛的鳄鱼。鳄鱼张牙舞爪地向曹操攻击,但曹操毫不畏惧,沉着地与鳄鱼周旋。鳄鱼无法下口,于是逃掉了。曹操回家后,没有向家人提起鳄鱼的事。后来,有个大人看见一条蛇而恐惧畏缩,曹操大笑,天真地说:“我在龙潭碰到鳄鱼都不怕,你却怕一条蛇,真是可笑!”众人询问,曹操以实相告,无不惊叹少年曹操的胆略。

行刺张让曹操曾私入中常侍张让的府邸试图行刺,张让发觉,派人追捕,曹操挥舞着手戟,从庭堂一路打将出来,张让的卫士无法接近他,曹操且战且退,退到垣墙边时,纵身一跳,逾墙而出。割发代首有一次,曹操率军经过麦田,下令说:“士卒不要弄坏了麦子,有违反的处死!”军中凡是骑马的人都下马,用手相互扶着麦子走,未想曹操的马竟然窜进了麦地,招来手下的主簿来论罪,主簿用春秋的典故应对说:自古刑法是不对尊贵的人使用的。曹操说:“自己制定的法律而自己违反,如何能统帅属下呢?然而我身为一军之帅,是不能够死的,请求对自己施予刑法。”于是拿起剑来割断头发投掷在地上。

给曹操的一封信 篇7

你好!

也许,你会疑惑远隔千年的我会给你这样冒昧的传信,但,我要感谢你,因为是你,让我明白:一个人,在别人眼中会有多个不同的形象。

那夜,举杯独醉,饮尽飞雪,重拾古卷,只为在书中,再次品味,那个被无数人所惑的你……

也许,不会有人知道,短短三国六十载,有多少红颜悴,多少英豪梦碎,又有谁,可以把这苍穹大地一剑尽挽破,斜倚云端千斟掩寂寞,纵使他人痴笑恨嫉亦或不解,依旧可以转身将征袍一挥,剑所指出,千万貔貅并起,誓灭天狼?我想,唯有你!

“水白底,上钩青纹,眉心单点红点,青纹相伴红蟒、玉带、红彩裤、厚底。”这就是起初我眼中你的形象,而看那舞台上时时发出的那种“狰狞”而又无所顾忌的笑声时,那种不怒而威,残暴的奸佞之臣性格便会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我讨厌你,甚至开始怕你。

反而刘皇叔的“俊扮,将巾、黪三、红龙箭衣、大带、黑马褂、红彩裤、厚底”给人以博大,温暖的气息,使人不知不觉间便会钦佩这位仁爱之君。

随着年龄的增长,伴着一遍遍约着这本古韵依存的书,蓦然发现,从前的我是多么的幼稚与可笑,诚然,你,曹操,一枭雄也,但却决不能以奸臣一词所能概论的,岂不见许子将曾言你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是啊,我想,当初的你本就是想成为一名济世之臣的吧。你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郡尉,设五色棒,初到任便以帮责中常侍蹇硕之叔,后值董卓乱权,刺之,未果,便发矫诏举义兵,以正王室。

还曾清楚的记得,你曾说过你的梦想是征战沙场,助汉一扫天下,灭异族,以效卫霍之功,在你死后的墓碑上镌刻的是“汉大将军曹操之墓”而并非为“魏太祖武皇帝之墓”!由此便可知矣。

但当你面对的却是如此破落的局面时,当你看见的原本要一心效卫的万千汉家土被征蹋得支离破碎时,你迷惘了,无助了,心中的信仰在那一刻想必一定倾圮崩摧,你终于清醒而又疯狂的接受了这残酷的现实,所以,你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大汉恢复其昔日光彩,你要用自己的方式让所有汉人的心中重拾“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的骄傲,你的心中燃着烈火,所以你迫切!朝廷上有忤其意者,杀!只是一帮臭儒而已;不降者,杀!不能让敌人增加实力,你要用最快的速度安内然后帮大汉一扫寰宇……所以,你满是刚毅的脸颊上必定沾满了鲜血。但你的眸中,我想一定也藏着无人知道哀伤……

我知道你非常爱惜人才,而且我相信这点是没有多少人能比的。官渡之战时,袁绍手下谋士许攸来投奔曹操,你大喜过望,连鞋子都没来得及穿就冲出去迎接。据汉礼载,你这么做表示了对来客的尊敬。同是官渡时,袁绍的笔杆子陈琳写的檄文中骂了你祖上八代。袁绍战败后,只见刀斧手拥一人至,你视之,乃陈琳也。你谓之曰:“汝前为本初作檄,但罪状孤可也;何乃辱及祖父耶?”琳答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左右劝你杀之;你怜其才,乃赦之,命为从事。

有一段时间,你是很不顺利,因此有很多人背叛了你。但是你还是很自信有一些人不会背叛你的,比如魏种。但意想不到的是魏种也背叛了你。后来在一次战役中,魏种被你俘虏了,众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以为你会以严刑对待他。没想到你却说:“放了吧,魏种是个人才,该当什么官就还是什么官。”,是故,吾亦感你之爱才也。

世人皆悉你之多疑,在我看来,枭雄级别的你是在怕,怕自己身先死而梦想未达,你清楚的明白,这条杀伐之路给你带来何种影响,所以你会怕,怕自己被梦想遗弃,被这世界遗弃……

远方,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旁路,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那红尘,辗烟花繁,我独伫玉楼为你把萧再叹,你仗剑回看,唱:“任他凡事清浊,我命由我不由天,为梦狂,愿一笑间轮回万载……”

待浮花浪蕊俱丧,往事却早已化为一指流沙,一杯前世古苦酒,一颗为你而生的探索之心,伴洒下月华,敬你,谢你!

为你深鞠敬仰的

许泽文

x年x月x日

我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我喜欢他,他是一名主持人,他曾今一个人独闯湖南,做他喜欢做的事情,喜欢他的粉丝都叫他大耳朵,也是一个热爱体育人,他就是一个人见人爱的李响,那个属于我们山东的人,我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喜欢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希望这封信能被李响读到,我只是想知道,作为一名粉丝,是该疯狂的追求,还是该默默地喜欢和祝福。

这么多年来,知道的事情越来越多,也觉得社会越来越黑暗,但是,为了生存下去,总要有一丝希望,一丝幻想,有点值得崇拜的东西,比如说体育音乐和写作,比如说关注一个主持人的喜怒哀乐,关注一个值得喜欢的艺人。

可是,该怎么喜欢才是真正可以得到认可的呢?有些粉丝,我看着都觉得疯狂,有人为见周杰伦一面更加疯狂,有人为见心中的明星一面,堵在机场,成了机场保安的负担,可是,粉丝们有没有想过,到底怎样,才不会被厌烦,作为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我真的觉得疯狂的拥挤到明星附近,只为看人家一眼,或者想让人见看你一眼,那样做,不会觉得烦么?你不觉得自己的行为已经严重阻碍了你喜欢的明星的正常生活了么?这样如同宠物一样被养着,被关注着,像是在笼子里的小丑,既要表演,又要隐藏所有不该有的思想,试想,如果是你,二十四小时被监视,你不觉得别扭么?即使是因为被喜欢,也不想这样的不自由吧,所作所为,都会被指派,没有那个动作,是你自己为了发泄偶尔的心情而做的,所有的生活,都是在表演,没有真实,这样被喜欢着,不觉得已经剥夺了他们的自由么?或许你会说,既然选择成为一个有名主持人,就要知道也许会有这样的命运,而且,当时他们自己也希望是这样的命运,因为他们想成名,可是,这样的日子久了,不会觉得疲惫么?又或者,我所说的一切,都只是身为局外人的我的想法,他们都享受着这样的光环,享受着被簇拥,享受着不用去选择的一切,只要乖乖听经纪人的话,就可以名利双收,既被喜欢,又可以大把大把的赚钱,同时,身为这样的人,也如同粉丝的我们深深地感激对方的存在,感谢我们的喜欢,感谢我们给予他们的祝福,感谢我们时时刻刻的关注,他们,心怀感恩的拥有着一切,觉得在机场,走过保安开辟的道路,路过粉丝们疯狂的叫喊,是一种幸福,一种被喜欢的幸福?没有私生活,偶尔那种偷偷地狂欢,也是他们幸福的来源,然后,被大家喜欢的明星,这样的生活,他们的幸福指数依然很高?

不是明星,所以不了解,你们走在街上,是希望被认出的粉丝们簇拥,还是希望没人出来要你的签名,没人出来打乱你逛街的计划,只希望粉丝们,能在你的主持的节目中尽情为你狂欢,那是身为有名主持人的你们能为身为粉丝的我们准备的狂欢,我总觉得后者更好,试想,逛街时,不小心遇见,但是,身为粉丝的我们知道他的生活,你不该打乱,正如你逛街时,不想被别人阻了你欢乐的路线一样,做一个安静的粉丝,在该出现的时候出现,在不该出现的时候,只装作没有看见,给他们一丝自由的空间。

解读曹操的作文 篇8

在险峻陡峭的碣石山上,一个人捋着胡须,昂首挺胸,眺望着那江水与天的边际。他在想些什么呢?

每当我听到这首名为《观沧海》的诗词时,心中就有种想读懂曹操的欲望。

曹操,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经历是非常曲折的。诚然,正是他的不平凡的经历,才促使他成为一代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

读曹操,首先要读他的`胸襟。人们总是认为曹操嗜杀。但《蜀书》记载:“建安五年,曹公应征,先生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苍厚”。关羽被俘后,曹操对关羽百般示好,答应了关羽“降汉不降曹”的要求,而且派人专门接待和侍候,甚至还赠予赤兔马、锦袍,授予“汉寿亭侯”之爵位。关羽不为之心动,竟自“挂印封金”而去。及关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曹操手下欲追而杀之。他则明确表示:“彼各为其主,勿追也。”这一事例,显示了曹操罕见的大度。司马光说:如果没有成王称霸之人的胸襟和肚量,做事情哪会达到这样的境界呢?

读曹操,不能不读他的文采。《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脍炙人口;《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流传至今。马鸿父说:英雄戎马多慷慨,文采如公更有谁?

读曹操,不能不读他的军事能力。他曾“破黄巾,灭袁绍,平袁术,诛吕布,败张鲁,攻刘表,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切无不表现出曹操的军事能力的卓越。“宁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也不能负我”这便是他的豪情。

正是因为曹操的文韬武略,中国历史上才有了三国这如此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一篇:新闻稿范例下一篇:增值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