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2024-07-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车辆工程专业就业方向(精选7篇)

车辆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篇1

培养目标:培养能从事铁道车辆运用、管理、检测和维修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工程力学、机械基础、电工与电测、电子技术、车辆工程、车辆制动装置、车辆检修工艺、客车电气装置、客车空调装置、车辆运用与管理、红外线检测技术、车辆运用与检修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检测技术专项技能训练、车辆故障分析与处理专项技能训练、职业技能鉴定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就业方向:铁道车辆专业毕业生80%以上在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广州地铁、深圳地铁、海南铁路公司、香港地铁、中铁建电气化局等大型轨道交通企业就业,从事铁路接触网检修与施工、变配电所值班员、电气设备高压测试、变电设备检修与管理、电力调度、电力及机电安装施工维护等工作。

车辆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篇2

关键词:人才培养,就业方向

民以食为天, 粮油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的营养素。中国不仅是个人口大国, 同时也是一个粮油作物生产、加工和消费大国。“十一五”时期, 全国各类粮食经营企业共收购粮食131569万吨, 占同期全国粮食总产量的50%以上, 粮食期货合约交易量约6.7亿手, 交易总金额近30.3万亿元。蒸蒸日上的粮食行业不仅为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也增加了对粮食专业人才的需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粮食工程专业应运而生。各高校通过开设粮食工程专业, 培养优秀的粮食人才, 推动国家粮食行业发展。

一、粮食工程专业背景

粮食工程是为了适应新时期粮食行业发展, 提高粮食的质量和产量, 加强粮油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培养优秀的粮食人才, 依托国家建设东北粮食物流基地这一强烈的行业背景组建起的特色专业。随着粮食行业的发展, 社会对具有较高综合索质的粮食工程专业人才需求旺盛。现如今, 粮食工程专业已朝着多元化发展, 不仅对粮油作物的生产, 粮油的制取, 后续加工等方面加强研究, 更对粮油机械、现代化生产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粮食工程专业是一个永不衰落的行业!

二、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粮食工程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知识面宽, 基础扎实, 动手能力强, 综合素质高, 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掌握粮食工程和粮食科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方法, 具备基本的设计能力和初步的研究开发能力, 能在粮油食品领域内从事粮食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充分认识粮食行业的特点, 准确定位, 培养出具有社会竞争力的毕业生, 直接关系到粮食工程专业的发展前景。粮食工程专业具体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如下:

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工程学等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粮食工程及相关学科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粮食和油脂生产技术管理、粮食和油脂安全控制和检测、粮食和油脂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内外粮食工程发展相关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三、粮食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自强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粮食问题, 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 因此粮食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广阔。

(1) 就业方向:粮食高新技术产业与粮食有关的研发中心;各级粮食、粮油购销储运公司、粮食储备库;粮食加工厂、焙烤食品加工厂、植物油脂加工与大豆蛋白企业;淀粉与变性淀粉生产企业;从事行政和企业管理、产品品质检验、营销等工作, 以及从事生产技术、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等工作, 与专业相关的公务员岗位。

(2) 就业需求:辽宁省为农业大省, 各大企业对粮食人才有着巨大需求, 就业前景广阔。因此, 加强我省粮食工程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建设, 加强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变得日益迫切和重要。

1.“五港通粮”, 粮食大省产生的人才需求

辽宁是粮食的主产区, 大豆、玉米、高粱的优质产地。辽宁的大连港、营口港、丹东港、葫芦岛港、锦州港都设有专用的现代化的粮食专用码头, 是东北地区粮食的五大贸易窗口。由于港口的贸易特征, 粮食的中转性储藏及储藏期间的管理技术已经形成了港口的核心业务之一, 这些业务的完成需要大量的粮食工程专业技术人员。

2. 经济增长点, 规模效益产生的人才需求

辽宁“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产业之一是辽宁农副产品的加工业、储藏业及质量检测与控制业, 在“十一五”期间新投入的粮食行业占总投入的9%。此外, 中粮、益海两大粮食集团公司近日都将在沈阳地区投建制米、制油企业。届时, 福临门、金龙鱼两大品牌的油脂、大米将在沈阳生产与销售。如此之大的规模化生产、储藏与贸易, 必须有足够的专业人才来支持正常的运营。

3. 科技含量高, 岗位专业化产生的人才需求

粮食产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粮油制品深加工的不断推广, 产品质量与产率要求的日益提升, 使粮食产业的岗位技术性、专业性越来越强, 诸多产品研发岗位、品控岗位、工艺调试、程序设计等岗位, 均需要一大批高级专业人才。

就辽宁省粮油产业专业技术队伍和粮油行业的发展态势来看, 大力培养粮食工程专业的学生是必要的;就市场对粮食工程高级人才的需求来看, 迫切需要文化底蕴深厚, 专业技术扎实, 实践能力突出的专业人才。因此, 粮食工程专业有着丰富的发展前景, 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国家粮食局关于印发《全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1]国家粮食局关于印发《全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2]白岩.粮食工程专业建设及改革的方法和途径.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11 (1) [2]白岩.粮食工程专业建设及改革的方法和途径.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11 (1)

车辆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篇3

关键词:劳动关系;就业;专业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6-4;G642

引言:本文结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的劳动关系专业的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加以分析,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方法以及对比研究方法等主要方法和手段来深入研究劳动关系专业的就业前景,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专业近五年就业率及就业情况分析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将“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做好细节,关注质量”作为院校的指导思想,通过成立的专门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毕业生的就业和择业,本部分采用定量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来研究劳动关系专业就业前景。

图1 近5届劳动关系专业应届毕业生的总体毕业去向统计

注:计算公式--近5年(2011~2015届)毕业去向各项人数/近5年(2011~2015届)应届总人数

据图所知,近5届毕业生就业去向比例分别为:出国3.4%,待分0.8%,二分30%,考研8.8%,派遣57%。派遣及二分人数比例占主要地位,大部分学生最终还是選择直接工作方式。但是,经过深入研究可知,虽然劳动关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几乎达到100%水平,但是近两年的专业对口率仅为62%左右。

结合劳动关系专业近五年就业情况来开,劳动关系专业毕业生基本维持较高的就业水平。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专业就业率呈现出下滑的趋势。究其原因,既有市场需求情况因素,还有课程设置、其他院校增设劳动关系专业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二、劳动关系专业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劳动关系专业对于解决社会关系,特别是生产、经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的劳动关系专业就业情况而言,还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专业就业率偏低

我国各高校劳动关系专业为满足多元化就业形势,培养目标更倾向于国家公务机关及相关事业单位岗位。无论是名牌院校还是地方普通高校多形成培养公务员这一思维定式。上述情况严重背离了劳动关系专业的专业特点,国家机关能够提供的相关岗位较少也进一步拉低了专业就业率。国内部分院校在扩招过程中也增设了劳动关系专业,这种缺乏调研的盲目增设、扩大招生的情况进一步拉低了专业就业率。

2、专业认可度较差

我国就业市场对劳动关系专业认同度较低。这种情况主要源自两个方面:其一,劳动关系专业缺乏相应的职业规划,方向性的欠缺导致报考学生未能将自身情况与专业更好地结合起来。其二,政府与社会对于劳动关系专业缺乏必要的认识和理解,突出表现于人才招聘单位提供的劳动关系岗位少之又少。

3、就业方向不明确

通过分析国内各高校就业信息可知,我国劳动关系专业定位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培养方向为经济学,主要侧重于劳动经济学方向;其次,培养方向为社会学,主要侧重于劳动法规与社会保障学方向;第三,培养方向为公共管理,主要侧重于培养劳动(社会保障)方面的领导与协调能力。由于就业方向各不相同,造成用工单位与就业学生对岗位认识存在较大偏颇,毕业生无法更好地与就业岗位相结合。

目前,高考学生填报志愿时受到就业率、高校知名度、高校所在地域等主动因素影响。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例,很多学生受到该院校在北京,属于部位直属院校的影响。这些学生填报志愿时忽视了院校的专业特点以及就业方向的深入分析。

4、自身素质有待完善

由于劳动关系专业不仅需要较强的理论基础,还需结合相应的社会实践。因此,专业院校需重视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培养。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还需提升学生的领导、组织、合作、沟通等能力的培养。同时,各院校应加大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只有通过更多工作实践才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不断完善综合素质。

5、课程设置系统性不足

我国本科院校设置劳动关系专业较晚(2005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最早设置了劳动关系专业本科教育课程),由于该专业设置时间较短,所学课程缺乏足够的系统性。

三、劳动关系专业就业前景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相关举措

通过调查法对国内设置劳动关系本科专业的八所国内院校,以及国内十多所设置劳动关系专业的职业院校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该专业就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1、专业招生受阻

受国内院校扩招及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格局短期内无法缓解。另外,近几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成为院校与报考学生拥趸的方向,作为该专业的分支专业,劳动关系专业受到较大冲击。根据推测,这种负面影响还将在未来几年内不断增加。

2、就业呈现出先抑后扬的发展趋势

目前,劳动关系专业就业呈现出逐渐下滑的态势,且专业就业率也随之下降。受多种原因影响,这一格局短期内无法根本发生转变。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复苏与市场环境不断规范的进展,劳动关系仍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各界对劳动关系专业认识的深入,各专业院校不断重新塑造专业工作的深入开展,劳动关系专业将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较为热门的专业,就业趋势将从晦涩走向光明。

解决上述客观存在的问题需从多角度入手,教育主管部门、相关院校、学生个体与社会等多方位的参与才能有效地解决相关问题: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对于没有相关师资力量的院校加大劳动关系专业方面的投资,以此保证劳动关系专业学生专业性较为突出的优势。

其次,院校应根据专业特点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弱化劳动关系理论教育,强化实践操作水平的提升。如:通过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优秀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也会被企业认可,进而提升专业就业率可能性。同时,院校应结合专业特点,引入教育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发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完善教育体系。

再次,我国各专业学生中有较大比例生源在入学前对专业认知度较低。入学后会因为心理落差造成对专业的抵触。院校应适当调整入学后学生跨专业的可能性,同时针对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工作。这样有助于新生对专业有足够的认识,并对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

最后,专业院校可单独或组成相关的专业协会,并借助网络、媒体等多种媒介不断宣传劳动关系专业的特色、优势,以此提升相关用工单位对该专业的认识。如条件允许,还应在一定范围内组织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机关大内、国内知名企业进行学术探讨。这不仅能为劳动关系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思路,还能以此实现专业的对外宣传。

通过个案法我们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就业指导加以分析。针对上述不利因素,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不断开辟出更好的就业指导思想,这也将影响着该学科的良性发展。首先,做好毕业生出口工作。通过积极的外部联系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通过QQ、微信、电话、飞信等现代化通讯方式将就业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其次,发掘专业优势。目前,我国很多管理类专业多存在“大而全、广而浅”的共性缺点。很多毕业生看似就业面非常广泛,但其专业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相距甚远。因此,劳动关系专业应充分发挥专业特点,努力打造出具有开创性、实践性、理论性的专业。再次,注重以实践为中心的综合素质培养。实践数量与质量直接影響着毕业生与社会的融入效果,优质的实践不仅能让毕业生进行“软着陆”,还能快速得到用工单位的认可,让就业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单位和社会的认可。同时,劳动关系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组织、危机处理等各方面的能力。学校会针对入学伊始的新生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通过四年的时间让学生有一个质的变化,蜕变为更加接近社会,更加接轨于岗位的可用之才。

结论:

本课题明确了几个重要研究观点:以通用和专业能力为培养重点、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导向、专业就业率有待提升。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具有较强的推动价值、平衡大学生的专业就业率,并奠定了劳动关系专业就业理论,对劳动关系专业的教育理论有长足的影响。本课题结合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大量数据,研究成果对我国劳动关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具有实践意义。

本文还提出了以就业为龙头,以开发专业优势为主线索,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保障的专业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常凯,等.劳动关系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56—57.

[2]丁沧海.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8),23-24..

[3]王秀娟,徐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就业分析[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01-08.

[4]石晶瑜.浅谈大学生就业与专业就业指导[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2009(07):109-110.

[5]朱晓妹,丁通达,连曦.大学生就业预期的影响因素研究回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4):58-62.

车辆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篇4

可能谁都认识”车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明白它的确切定义.其实车辆是所有车的总称,也就是说,凡是陆地上依靠轮子滚动行驶的交通工具都能够称为车辆,比如汽车、火车、自行车甚至马车都能够称之为车辆.由此,便不难理解”车辆工程”这专业了.

车辆工程是一门讲究细节、追求精确的专业,要想精通,就得将工程数学、车辆系统动力学、车辆振动噪声分析及控制、车辆电子技术、车体结构设计与计算、车辆自动变速理论、车辆动力传递系统控制与优化、车辆可靠性与安全性等主干课程学精.有些课程看似深奥,其实都是与现实中车辆的相关性能紧密相连的.如车辆系统动力学,主要研究车辆行驶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力的相互作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车辆的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整车安全性.学习时配以真实的图片、视频资料,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此外,车辆工程并不局限于轿车的设计制造,机车、拖拉机、军用车,各种特种工程车、作业车都是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的资料,只但是不同院校的侧重点不一样而已.因此,大家报考的时候必须要认清所在院系,专业设置等信息.一般来说,国内院校的车辆工程设置在”汽车学院”或者”机械工程学院”,所以一般所指”车辆工程”就是”汽车工程”,也就是以汽车构造和设计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专业.有一些院校将”车辆工程”独立成系,或者设置在”机车车辆院(系)”,比如西南交通大学的”车辆工程”就设置在”机车车辆系”,其主要研究方向不是汽车,而是铁路、公路交通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火车、矿车,或者其他有轨车辆)的设计制造.

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汽车市场,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已有各类生产企业6000多家,总资产已超过万亿元,直接从业人员近220万人,相关从业人员已达3500多万.在这一趋势下,优秀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据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秘书处副主任汤海山所述,”车辆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多年来供不应求,目前我国此类人才缺口达50万.”

当然,每个行业都有它的客观现实.汽车行市场需求很大,但从业者间存在较大的收入差距,在大公司工作的,如上海大众、长春一汽这些企业的月薪可上万元,但也有从业者月薪~3000元.不同的区域的薪资水平也不一样,总的来说,在经济发达的城市,月薪都比较高,在中小城市稍低.

从造车到买车再到售后服务,”人性化的服务”是当今时下最前沿的汽车服务理念,也是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很多汽车品牌企业都意识到这一重大趋势,纷纷都把汽车服务当成售后服务的重中之重的工作来做.自然,顺应汽车发展的需要,培养从事汽车技术服务及市场营销的应用型人才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火热也该在情理之中.

,教育部开始鼓励高校开设这个专业.当年第一个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亮相于武汉理工大学,近年来又陆续有其他一些高校开办.芮松(武理届汽车服务工程毕业生,现工作于一汽大众)笑言,当年自己简单地将该专业学生理解为”汽车维修工”是武断的,因为与汽车修理厂里满身油污的工人相比,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的技术含量和专业指数要高出许多倍.这个专业致力于打造的高级人才,不但具有扎实的汽车产品及技术基础以及必要的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理论知识,还具有必须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知识,具备”懂技术,善经营,会服务”的潜力素质,能够在汽车产品设计服务、汽车生产服务、汽车销售服务、汽车技术服务、汽车运输服务等多个领域施展才华,游刃有余.

国内汽车服务是新兴行业,属于第三产业,就目前市场的发展程度来看,前景还很广阔.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汽车服务人才,单是学习汽车维修、检测还远远不够,还务必对汽车构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因此,本专业还开设了诸如汽车服务系统规划、汽车营销与策划、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力求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汽车服务界的全才.

除了维修,汽车服务工程还涉及保险与理赔、评估等方面,所以也会有相应的辅修课程,像汽车产业政策法规、汽车服务企业管理、汽车工业经济学基础、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国际贸易等.

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带给的数字显示,目前国内的维修人才缺口达80万,在未来的5年内汽车人才全面紧缺,包括汽车研发人才、汽车营销人才、维修人才、管理人才等.与此同时,全国设置汽车服务专业的高校还不多,规模也不大,再加上中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这类人才十分重要,缺口十分巨大.

金融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篇5

金融工程专业课程

主要课程

车辆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篇6

1 当前社会独立学院会计毕业生就业形势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专业是供需两旺的热门专业。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内、外资企业和政府部门及各类中介机构从事会计工作,也可在学校和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目前,我国人才市场急需会计专业人才,但普遍存在着无经验或经验少的会计毕业生,这样使得当前市场出现了高级人才和初级人才失衡的现象。

2 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科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社会调查方法,对独立学院会计毕业生目前就职情况进行调查,最终共有313位用户参与调查,有效问卷309份。

2.1 性别对薪酬高低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由于专业性质问题,往往女会计就业率更高,被调查的女性占60.84%,是总体的3/5,她们比男会计做事更有耐心、踏实,更善于处理一些烦琐的事务,但一些企业由于带薪休产假等问题不愿意招未婚女性,这使得不少女性毕业生在找工作时被企业拒之门外,而男会计更能适应不固定、流动性大的工作事项,相对而言,男性将会有较好的会计就业前景。

2.2 工龄对薪酬高低的影响

俗话说“会计越老越值钱”。调查结果显示,工龄在1年以下的跨级毕业生工资薪金1800元左右;工龄在1~3年的会计毕业生工资薪金在3000元左右;工龄在3~5年的会计毕业生在5000元左右。随着工作年龄的增加,他们对会计行业更加了解,专业知识懂得越多,人际关系越稳固,且随着他们工作深度的加大,个人职位越来越高,获得的职称越来越高,在不断升职的条件下,工资薪酬也就越来越高。

2.3 工作地区对薪酬高低的影响

由于工作地区的局限性,不同城市所得薪酬也有所不同,在调查数据中,一线城市的会计毕业生占总体的18.12%,现薪酬平均是7000元;二线城市的会计毕业生占总体的52.10%,现薪酬平均是5000元;三线城市的会计毕业生占总体的29.78%,现薪酬平均是3000元。城市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一线城市企业在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更多,随之招聘到更多会计专业毕业生,薪酬也会有所增加,而在二线城市甚至三线城市的会计毕业生会因为工作地域受城市发展水平的限制,薪酬也不太乐观。

2.4 单位性质对薪酬高低的影响

我国目前的单位主要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事业单位、外资企业等。调查结果显示,在民营企业工作的会计毕业生最多,占总体的37.86%,最低的是国家行政机关,只占总体的7.78%。这一现象表明,更多的独立学院会计毕业生选择在企业单位,这是由于独立学院在教学方面偏向实践与用脑,所以他们在企业单位更能适应新的环境,而在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工作的会计毕业生,工资薪酬虽不多,但员工福利较好,工作较稳定。

2.5 职业证书和会计职称对薪酬高低的影响

会计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会计人员深入研究,顺应时代,考取职称就等于拥有进门的钥匙,它是必需品。考证和评职称都需要体现自身能力,但往往对于独立院校的会计毕业生来说,他们能力较薄弱、缺乏创新。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专业证书和会计职称越多的会计毕业生,就业率越高,会计职称等级越高,工资薪酬越高,可见证书职称这些硬性实力不可或缺。

3 独立学院会计毕业生就业现状原因分析

3.1 会计专业毕业生自身原因

如今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教育”的阶段,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涌向市场,但市场仍缺乏高级人才,所以,毕业生必须有强硬的综合素质,才能占领自己的地位。据调查,独立学院大部分毕业生在校时专业知识掌握能力和社交能力普遍一般,由于只能考取较低级的执业证书和会计职称,只达到了毕业生找工作的最低要求,因此,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高级人才的需要。此外,他们常常忽视对自身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3.2 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

3.2.1 独立学院成立较晚,社会认知度不足

由于大部分独立学院是1999年之后成立的,发展时间不长,其教育质量、教学水平、毕业生的素质等很不完善,不容易被社会认可。独立学院作为新生力量,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远远无法与传统高校相比,有些单位几乎不了解独立学院,这无疑增添了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的压力。

3.2.2 教学专业特色还不明显

许多独立学院的发展依托母体的优势,依靠母体高校的优质资源,在课程和专业设置方面也借鉴母体高校。引进的教师大都是年轻人,缺乏深厚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如果独立学院只依赖母体学院开设子专业,不考虑当代经济市场发展状况对人才需求上的变化,就完全缺乏了教学特色,因而没有优势可言。

3.2.3 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不够系统化

独立学院由于办学时间不长,导致就业指导制度不健全,就业指导工作没有系统化,缺乏了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许多独立学院负责就业指导的老师是学校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或主任,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培训能力。而现有的就业指导课程单一、枯燥,无疑为毕业生的就业之路添上一道障碍。

3.3 社会原因

3.3.1 社会竞争激烈

会计学是供需两旺的热门专业,几乎每个企业都需要会计岗位。在2010届本科专业失业人数排名中,会计学以0.73万的失业量排第5名;但有关报告显示,在2010届主要专业就业率排名中,会计学排第25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1.2%。“双高”现象的存在显现出会计专业毕业生人数之多,就业竞争之激烈。

3.3.2 供需不均衡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结构性矛盾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经济发展不平衡体现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几乎每天都有很多应聘者,求过于供;经济发展较落后的边远贫困地区却长期招收不到会计专业人才,求大于供。

3.3.3 企业招人眼光挑剔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由于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因此许多企业青睐于工作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熟练的会计人员,这给会计专业应届生带来不利。而且许多企业会根据自身工作岗位对应聘者提出要求,如吃苦耐劳、能经常出差、担任过学生干部或学生班主任等。

4 独立学院会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4.1 会计专业毕业生自身方面

根据调查可知,独立院校会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人才市场拥挤,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而要真正解决好就业难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毕业生、高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4.1.1 认清自我,做好定位

当代毕业生一定要有自我认识,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由于父母、同学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他们在踏上找工作之途后,很容易陷入这样的状态:前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中期,找工作碰壁后丧失信心,开始降低期望;后期,乱了阵脚,失去方向。认清自我,做好定位,是一件举足轻重的事情。

4.1.2 扎实专业知识,加强社会实践

据调查,会计专业受人瞩目是因为其强大的应用性,因而无论何时何地,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及丰富的实践经历都将成为找到一份好工作的阶梯。会计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对毕业生来说,步入社会仍需学习,具体体现在:阅读财会方面的报刊、浏览经济方面的论坛、参加会计专业类的交流会等。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才能鹤立鸡群。

4.1.3 考取专业技能证书,增加就业筹码

职业技能证书是会计专业的敲门砖。随着我国人才市场逐步规范,很多岗位都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下,进行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增加了获取工作的机会。这些证书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职称、高级会计职称等。不论是处于什么阶段的会计毕业生,都应该居安思危,勇于超越自我,给自己制定更高的目标,努力向注册会计师看齐,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创造更好的就业条件。

4.1.4 提升自我综合素质

独立学院的会计毕业生可充分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查询更满意就业信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拓展自己的眼界。如今社会各界都偏爱复合型人才,所以,如果能够多涉猎一些与自身岗位相关的知识,不仅能让自己在工作中如鱼得水,更能让领导和同事刮目相看。

4.1.5 多方向选择岗位,注重提升空间

由于会计工作岗位的特殊性,许多会计毕业生初入职场时,被安排做出纳工作,出纳虽处于基层岗位,但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将来可选择的职位涉及成本类、税务类、主管类等。同样,会计毕业生不能着眼于现在的工作职位,应多方向拓展,可涉猎证券、银行等,无不更好地发展自己。

4.2 学校教育教学制度方面

4.2.1 加强学校品牌建设,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

独立学院的建校历史不长,社会对独立学院的认识和了解有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要达到完全被社会和用人单位认可还需要再努力。所以,学校应增加其与社会的接触和交流,强化学校的品牌建设,利用媒体效应,及时宣传学校在教学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亮点,有助于社会及时了解独立学院,同时也让独立学院有更多的机会与企事业单位合作,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

4.2.2 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很多用人单位反映,独立学院会计毕业生能力不足,实际上是指实践教学偏少,而会计专业是个与实际紧密联合的专业,在设置会计专业课程时,应注重实践课程的设置,多次指导学生课程设计,业务处理应真实模仿各个行业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切合实际。强化专业课程的学习,主动贴近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注重手工与电算化能力,通过合理的会计实验培训,让学生投入到实践活动中,进行应用能力的培养。

4.2.3 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完善毕业生跟踪反馈体系

要创建严格的教育监控体系,打造专业化的(下转P167)(上接P165)就业指导队伍,增加就业心理辅导、就业技能培训、就业信息收集、就业政策咨询等一系列课程,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同时,应加强独立学院与企业的联系,及时了解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经常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获取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建立贯穿整个大学生生涯的系统化就业指导体系。

5 结论

尽管独立学院会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强大的就业压力,但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只增不减,通过对独立学院会计专业就业现状和原因进行探析,提出对策,能较好地促进独立学院会计毕业生就业,与社会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纪东富.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3(3).

[2]戚建基.委托合同任意解除权的限制[J].时代经贸,2014(7).

车辆工程专业解析 篇7

1956年7月14日,吉林长春的第一汽车制造厂总装线上驶下了第一批共12辆“解放牌”载重汽车,至此,新中国结束了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民族汽车工业随之开始蓬勃发展。回顾往昔,汽车制造人才缺乏是制约当时汽车工业发展的一大“瓶颈”。随后,国内众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培养汽车人才的相关专业,车辆工程专业也就应运而生了。

大学里的车辆工程专业隶属于工科,众所周知,相较于文科而言,工科的课程多、任务重,学生学习比较辛苦。具体到该专业而言,它要求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以及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它的主干学科包含了力学、机械工程和车辆工程。至于要学的课程那就更多了,有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计算机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程基础、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试验学、汽车设计等。

看了上面的一大段文字,是不是有些头晕,感慨要学的东西太多?当然,汽车领域作为一个门槛和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两高”行业,自然需要更好的“敲门砖”才能“放行”,这就要求学习该专业的学生最好要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或者这方面的天赋,学起来才会比较轻松。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学里的车辆工程只是一个大的专业领域,里面还细分出了若干具体专业方向。如果把车辆工程比作一个大的防守地堡群,它的各个专业方向就像是一个个小的地堡。那么,作为该专业的学生,一般都要有选择地去攻克其中的一个“堡垒”。各高校对于车辆工程专业方向的划分不尽相同,但也大同小异,概括说来,主要分为汽车系统动力控制、汽车设计以及汽车电子技术等几个方向。

汽车系统动力控制方向主要培养汽车发动机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汽车设计方向的学生则兼学工程与艺术;汽车电子技术则是一个更为“宽口径”的方向,重在培养熟悉汽车电子电器、电控系统故障诊断和维修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由此可以看出,车辆工程专业所学内容几乎涵盖了车辆制造的各个方面,从该专业毕业的学子们,将来无疑是汽车生产制造领域的生力军。

除了学习理论知识,车辆工程专业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也很高,实践是必不可少的“配餐”。该专业一般的教学实践环节包括金工实习、汽车驾驶实习、汽车拆装实习、汽车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这些实地的操作和演练,能够有效的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让学生在今后的求职和工作中,更添一份胜算!

经过四年潜心刻苦的学习,“满师”时的你应该已经修炼得“一身技艺”:比较系统地掌握了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具有制图、计算、试验、测试、计算机应用、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同时具有车辆工程领域必要的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当然,对于你所选择的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更应精通。

毕业后,学生可以选择就业,在汽车及交通运输行业的研究院、大中型企业、合资企业、高等院校等从事汽车和机械类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制造、试验与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在当今汽车工业“全线飘红”的形势下,该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十分吃香,尤其一些来自重点大学的学生,更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当然,考研也是不错的选择。由于该专业所学内容比较宽泛,除了本专业外,毕业生还可以跨专业报考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微机电系统及纳米技术、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相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

开设院校: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

上一篇:以家为话题的作文初一下一篇:吃饭快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