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通用10篇)
(讲座材料)
双庙子小学
讲座人:刘志刚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门必修课程而开设的。它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态度和正确的信息技术价值观,进而使学生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其他学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工具。由此可见,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当前教育改革浪潮中,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它势在必行,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程,具有深远的意义。
信息技术,是指人们获取、分析、加工、利用信息的知识和能力。它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总称。整合,即综合,是指使分化了的系统的各要素间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的过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指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把信息技术及其所承载的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课程的教学等要素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从以上内容来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与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两种不同的理念,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实质上包含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它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但理念提升,而且范畴扩大。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强调的是整合和融入。它考虑整个课程实施的整体效果,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它考虑整节课甚至整个单元,强调采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来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强调的是辅助,即考虑强化某一个知识点,它考虑的只是促进某个知识点的教与学。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程的教学中的一个因素,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工具以及环境构建的工具。因此,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体、手段和方法来帮助教师或学生解决教或学中的问题,将信息技术既作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要素,又作为自主、探究学习过程的重要要素来支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 改变教学模式,实现人机对话。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粉笔加黑板,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受到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人机对话,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营造生动、逼真的情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乐趣,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可以这样设计课件:打开计算机,屏幕上就出现了一个不断翻动着的地球,牢牢地吸引着我们的目光。《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主要写了人们要精心保护地球的原因。随着学习的深入,计算机屏幕上依次呈现了“范围很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三个主要按钮,按任何的一个按钮进去,屏幕上都会再现课文的有关段落,同时呈现课文中有关的地球知识资料,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学习取向,自主地利用资料库中的信息资料进行观察、思考,或根据计算机课件的要求进行听、说、读、写、议、思等。整堂课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人机对话,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如,《可爱的草塘》一课,课文围绕草塘的“可爱”,描写了草塘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赞美之情。教学这课时,教师也可以设计这样的课件:打开计算机,屏幕上就出现一片美丽的草塘,配上一段悠扬的音乐,让人赏心悦目。通过理解课文,深入学习,学生对草塘有了初步的映象,这时,教师和学生共同打开计算机(学生每人都有一台计算机),屏幕上依次呈现“景色秀丽”“物产丰富”“风光奇特”三个主要按钮,按任何的一个按钮进去,屏幕上都会再现课文的有关段落,同时呈现出草塘的迷人风光,充满无限的情趣,让人不由产生一种赞美,一种自豪,一种喜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上机操作,选择一种画面自读自悟,充分感受北大荒带给他们的乐趣。计算机就像一位称职的老师,或启发学生感情朗读,或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人机对话”,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 借助信息技术,增强动感画面。
动态的事物往往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信息技术的课件,能化静为动,化枯燥为有趣,化无声为有声。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平移、旋转、翻转等方式呈现出生动、有趣的动态画面,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并能直观生动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催化”,有效地诱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学双方始终保持昂扬、亢奋的心理状态。例如:《武松打虎》一课,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详细地记叙了武松打虎的过程。文章配有的插图是静止的,无法表现“打虎”的紧张激烈的场面。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计算机教学软件中的动画场面,生动形象地再现当年武松镇定自若、机智勇敢地与大虫搏斗的扣人心弦的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而武松的英雄形象就会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又如:《草船借箭》一课,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过程,是课文的重点,也是课文的难点。如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是学习这篇课文的关键。课文中静止的画面无法表现“借箭”的扣人心弦,也很难体会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化静为动,通过播放计算机教学软件中的动画场面,生动形象地再现当年硝烟弥漫的战场,诸葛亮是怎样镇定自若地指挥军士擂鼓呐喊,草船借箭。屏幕上诸葛亮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他的一举手,一抬足,无不流露出胸有成竹、从容不迫,与曹操的紧张、害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学生不禁感慨诸葛亮的知天文、识人心在这次战役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课件中动态图象的渲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很快地掌握了本课的教学内容,达到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目的”。
三 创设学习情境,丰富学生感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将探究——这人类的天性和创新的源泉这种高层次认知活动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使学生主动适应。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辅助教学的观点,从课程的整体观考虑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作用。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学生的听觉、视觉都参与感知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发展智力,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从而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
例如:教学《观潮》一文,教师可以通过放映多媒体教学软件,引导学生通过听觉,体会大潮的声音——“好象闷雷滚动”,“如同山崩地裂”;通过视觉,体会大潮非凡的气势。先是“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这是大潮向前推移,通过画面,学生很快理解了“横贯”的含义;在画面中,观潮台上人山人海,与浪潮形成了对比,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作者为什么把浪潮比喻为“白色城墙”;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浪潮汹涌澎湃,铺天盖地地卷来的壮观景象,让学生理解全文的重点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实践证明,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省时、快捷、高效。它可以把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借助于多媒体的优化组合,使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和生活化。不但,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而且大大增加了课堂密度,扩大了信息量,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巧妙利用资源,提高信息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教育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新课程倡导我们教师要有一双发现教育资源的慧眼,善于开发利用隐性资源,将宝贵的教育潜能挖掘出来,帮助孩子拓宽教材时空和知识领域,不断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例如,在进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同时,计算机课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融进其他学科的学习内容,从而实现整合。如在学习“文字处理”时,可以将其与写日记、写作文结合起来;在学习网络技术的相关技能后,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本地的“环境状况调查”综合活动,去收集处理有关信息,并录入计算机进行交流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相应学科的知识能力,同时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合作精神。当前,教学内容主要是以课本为载体,具有封闭性。我们可以将课本内容及其有关资料制作成网页,以建立校园网并接入互联网,使学生的学习资源由单调的文字教材变为信息密集、形式多样、海量开放的资源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在课前将所需资源整理为文件夹或内部网站,让学生访问、选择信息;或教师提供网址、搜索引擎等,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或课后延伸中去因特网、资源库收集信息。这样,教师成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运用网络技术收集和分析信息,成为主动学习的参与者。学习资源也由封闭变成开放。例如:学习完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单元题目:李白,你认识多少?让学生课后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李白的生平、性格、爱好与作品、风格及人们对他的评价等,并把内容及网址记录下来。这样,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五通过交流合作,获得共同进步。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对话过程。交流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在这个过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兴趣在网上开设一些专题或聊天室,供学生利用BBS、聊天室等信息工具进行知识和情感上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仅仅是交流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这就增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时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为学生提供了协作交流、进行合作学习的机会与条件。而合作学习则是培养学生个人竞争精神和集体协作意识的最好形式,它可以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和组内人员之间的协作,有助于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及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培养。在此阶段,教师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的竞争、协作和角色扮演等合作学习方式提供了技术支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各自的特长,相互争论、相互帮助、相互竞争、相互补充。他们通过分工合作,获得共同进步,不仅学到知识与技能,而且在过程与方法上获得收益,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体验。这时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学生生活、学习的协作工具,学习活动已成为学生带有创意的、真实的主体认知活动。学生在自主发现问题、实验操作、问题调查与信息的搜集、处理、交流、发布等探索活动中,获得了知识与技能,发展了情感与态度,培养了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不难看出,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程度的逐步加深,信息技术的作用愈来愈重要,教师灌输“教”的成分愈来愈小,学生主动“学”的成分愈来愈大。学生开始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基本思想有以下几点:
(一 )实施课程教学活动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进行,学与教的活动要在信息化环境中完成,包括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课堂网络和校园网络等,学与教活动表现在网上实施讲授、演示、讨论学习、自主学习、创作实践等环节。
(二 )把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 , 转变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包含三个方面:1.教师开发和学生创作,可以把课程内容转化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电子文稿等,教师用来进行讲授或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源;2.充分利用可共享的信息资源,作为教学资源,整合到课程内容相关的课件和电子文稿中,整合到学习者的课堂学习中;3.将信息资源与课程内容融合直接作为学习对象,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三 )使用信息加工工具 ,重构和创造知识。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为学生以后更好地学习各科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模式
“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与综合性,是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奠定了良好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相对于不同学科的定位,信息技术的利用方式不一样,可以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分为三种基本课程模式。
(一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使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信息技术课不是单纯地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而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学习。这些任务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社会性的问题。在设计任务时要注重灵活创新,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实现其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社会背景、学校环境和教师特长等,创设不同的情境任务进行教学,不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的材料。
(二 )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辅助工具。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体现,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进行教与学,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教师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 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 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信息资料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进行学习评价、反馈。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课程学习内容获取工具、情境探究工具、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知识构建和创作实践工具与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工具,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
研究型课程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 它按照学生认知水平,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实现课程学习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过程,将各学科的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研究型课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过程性。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整个任务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等进行一般性指导。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有利于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在实际教学中, 讲授搜索引擎时,可以和其他学科教师联系,先留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访问教师的网页或课件(局域网)或相应的教育网站,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最后教师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统一总结。这样学生兴趣很浓厚,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了与其他学科双赢的教学效果。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满足学习是以学生、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满足个体需要,学习过程是进行通讯交流的,学习者之间是协商、合作的关系,学习是具有创造性和生产性的基本要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方法包括:1. 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2.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以多媒体呈现,借助内容丰富、具有联想结构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索学习能力;3.利用信息化学习资源,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营造虚拟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精神和科学的研究的方法;4.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 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述观点思想,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5.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信息工具平台,尝试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能力;6.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提供学习者自我评价反馈的机会。通过形成性练习、作品评价等方式获得学习反馈,调整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教学魅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来谈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体会。
一、灵活的教学,使课程更具吸引力
“整合”后的教学能实时、便捷地引入各种多媒体资源,比如视频、图片、动画、网页等,并通过有针对性地组织、展示和控制这些材料,使教学素材更灵活地呈现出来,解决了过去在单一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环境下,课件模式单一、呆板的问题,使教学更具“生成性”和吸引力。如教学教师在几何课上,用视频来展示著名建筑物,帮助学生学习几何中的外形和角度的知识;地理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谷歌地图和谷歌地球,让学生通过自己旋转谷歌地球,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直观了解。根据不同的内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教学过程具有独特的魅力,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在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潜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形成了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特别是对于“学困生”和“后进生”,更能较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笔者班上就有几名“学困生”,通过互动教学的形式,笔者发现这些学生不仅提高了学习的参与性,而且他们的一些基本情况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也能激发学生潜力,不但使教学更具感召力,而且还能再现课堂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们反复理解所学知识,鼓舞学生的自信心。
三、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环境中,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使教学更具启迪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创设一定条件或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独立地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在大量阅读、活动、操作、观察的基础上,充分地感受、感悟出问题,并进一步去发现新的问题,还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感悟,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多渠道、多角度、多样化地获取信息的途径、形式和方法。同时,学生还能初步感受到知识的来源、形成过程以及实践体验,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它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正确地把握它,一定会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有魅力!
参考文献:
[1]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王晓素,师书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研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7).
[3]王海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太原科技,2002,(4).
[4]覃志敏.也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廣西教育,2004,(31).
[5]黄伟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研究、分析[J].中小学电教,2004,(5).
为什么要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整合的意义何在?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或作用。
一.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属于教育教学范畴之中的行为,教育教学的本质就是信息技术整合的本质,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信息技术整合的目的。因此,信息技术整合追求的目的应该是教育教学方面的目的,信息技术应该在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确实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为课程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手段,拓宽了课程设计的范围。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使得教学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二.可以帮助教师教学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学。这似乎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实践中却是一个长期困扰教师们的瓶颈。信息技术到底能够帮助教师干什么?教师自己应该负有什么教学责任?到底如何整合?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关于作为教学工具的作用,一般的观点是学科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备课,可提高备课质量和节约备课的时间。其次学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授课,延长了师生交流的时间,也更有利于学生与教师的深层次的交流与沟通。而且,通过计算机联网,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教师可以从大量的备课和讲课的任务中解放出来,能把较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科研活动中,使教学活动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从而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效率。
任何一种媒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有它的作用,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种替代关系。我们使用信息技术应该把重点放在解决那些传统教学不便解决或无力解决的教学和学习问题上,应该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那些信息社会给我们提出的新问题,信息技术具有支持现代学习和教学的使命,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对。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所谓信息素养是指能够清楚地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确定、评价、有效利只j信息以及利用各种形式交流信息的能力。我们认为信息素养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信息应用的实践力。按照课题和目的应用适当的信息手段,主要包括积极独立地收集、判断、表现、处理和创造必要的信息,按照对方的具体情况发送和传递信息的能力。第二。对信息科学的理解。包括对信息手段特性的理解,对为了评价和改善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在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的所有阶段,批评性地处理信息,在接受信息之前,认真思考信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这些素养的形成不仅仅足通过计算机技术训练的,而且应该是通过加强科学分析思维能力的训练来培养。第三,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对社会生活中的信息与信息技术的作用的理解,思考信息道德的必要性以及对信息的责任,积极地创造性地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要求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与他人共事的精神。
四.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得到了充实,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进行更有效的学习。认知工具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获取和占有信息是处理和应用信息的前提,将信息技术作为信息获取工具,是学生发现和获取信息的一种良好途径。第二,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根据一定的课程学习内容,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开发工具将课程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等方式转化为数字化学习资源,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探究和发现。第三,作为协作学习和交流的通讯工具。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人数、教学内容和课时等因素的限制,协作学习常常无法顺利进行,而信息技术为有效实现协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第四,作为自我评测和信息反馈的工具。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十分高效和准确的学习评测系统,学生可以不断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各种问题,为不断进步打下基础。
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理想的教学和学习环境的支持,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过程之中可以为培养创新能力营造理想的环境。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学生的创造工具。第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理论基础有力支持着创造性能力的培养。第二,基于计算机的课件开发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商觉思维。第三,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对形象思维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第四,基于汁算机网络的“协作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可以对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
六.作为整合多学科的工具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视点。在生物学科的教学中,新教材教学难度增加了,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生物教学课本中涉及的图、文、形、像很多,这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看,去听,去想。信息技术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吸引学生注意,降低理解难度。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可以创新教学模式,增大课堂容量,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能力。本文就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本质、基本原则和途径、方法等做了一定的阐述。
关键词: 生物课程 信息技术 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整合的本质
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是信息时代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是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是提高生物学科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新型教学媒体,当它们与生物课程加以整合,即与生物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时,它们可以体现出许多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极为宝贵的特性,从而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所以研究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教学策略,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
所谓整合就是根据学科教学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工具性功能,使计算机溶入学科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培养具
有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中学生。整合并非是将计算机与生物学科的简单结合,也并不能够解决生物教学中的所有问题,而是从实际出发,寻找最佳结合点,突出教学重点,解决难点,探索规律,启发思维,从而提高生物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转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它强调的是“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教师要运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技术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声等资料,创设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和一个自主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学习环境下,学生主动去收集并分析有关生物知识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生物学问题
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把当前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生物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最终达到当前所学的生物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所以成为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三、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途径、方法
如何将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进行有机的整合是关键问题。我日常教学设计的原则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自主协作学习;分层次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个性化学习,激励学生创新,培养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科学创新精神。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不但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还要特别强调的是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作用,强调师生互动。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1、常用软件做为思维支持工具
思维支持工具不等于就是简单的课件制作工具。常规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往往要为一节课制作一个课件,课件使用的灵活性不大,而且在实施教学前要作大量的准备工作。其实计算机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教学功能,如利用计算机中的图表工具进行数据统计,只要输入相应的数据,计算机在几秒钟之内便自动产生统计图,而且可以根据需要产生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这样可以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对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推断上,培养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实践表明,学生通过整合教学,既达到
了学会看统计图,能根据数据的变化做出适当的分析与推测;又达到了学会用图表工具制作统计图的信息技术教学目标;还激发了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2、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加工能力
强大的信息加工能力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特点。让学生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和再应用,在大量信息中快速提取有用的信息,从而培养信息加工能力和流畅的表达能力,达到对大量知识的内化。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中收集相关材料,包括文字、图片、动画等,然后根据学习目标进行信息筛选,并对选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再进行组合和再创造,最终得到学习成果,有的学生还把学习成果制作成网页的形式。在这里,计算机一方面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扮演“信息工具”的角色,促使他们的信息素养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以“出版工具”的角色出现,帮助他们整理知识,综合应用所学的语文写作、美术绘画和欣赏等多项知识完成研究报告,使知识内化并激活。
3、创设模拟实验的整合教学
当今时代,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的时代。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更为学生的探索和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许多在现实中很难做到的试验,可以通过计算机来模拟,从而给学生以真切感,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例如《减数分裂》一课,本节课所涉及到的知识较为抽象,虽然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分裂的装片,但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只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一个时期的图形,而减数分裂本身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并真正提高应用能力,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模拟试验,设计制作减数分裂中“精子的形成”过程的多媒体课件,整个过程可控性强,让学生自己操作,体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的含义,帮助做出正确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整合,学生真切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和学习方式革命的紧迫性。
4、使用网站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指教师在指导下,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正是一个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发展创新精神,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和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实现协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如: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创设生动的研究情境、大大地扩充协作范围,提高协作的效率、改革学习的方式。
遂然我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验研究中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和探索,但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漫长的、历尽艰辛的过程,只有通过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全体参与和不懈努力,才能使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跃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文件,教基[2000]35号 [2]陆建身.生物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
怎样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讨的课题,不同学科的整合方式也不完全一样。但整合过程中有一些共性的东西,认识并遵循这些共性是做好整合的前提条件。不同学者关于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遵循的原则观点也不同。
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技术专家何克抗认为:
1.要运用先进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思想、教学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的过程决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不仅是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应用推广,它必将伴随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将会事倍而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这里特别强调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作指导,它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思想和教学观念,对于多年来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课堂的传统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是极大的冲击;建构主义理论本身是在九十年代初期,伴随着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日渐普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可以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也就是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当然建构主义并非十全十美,突出建构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因为它对于我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界的现状特别有针对性。
2.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核心来进行整合
新型的教学结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导-主体型”的教学结构,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工作中,密切注意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看看通过自己将要进行的“整合”,能否使各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和传统教学过程相比发生某些改变?改变的程度有多大?哪些要素将会改变?哪些还没有?原因在哪里?只有紧紧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通过最终教学设计所建构的教学模式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的要求,这样的整合才是有意义的。
3.要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这种理论也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求。在运用这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注意的是,对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管是多媒体还是计算机网络),都不能把他们仅仅看作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教具,而应当更强调把它们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要把这一观念牢牢地、自始至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4.要高度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建设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因为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更不可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就难以改变,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既然落不到实处,创新人才的培养自然也就落空。但是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并非要求所有教师都去开发多媒体素材或课件,而是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已有资源,只有在确实找不到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或者找到的资源不够理想)的情况下,才有必要由教师自己去进行开发,并不是要每个教师都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开发课件。 这一点在实践中存在不少的误区。
在整合中要始终注意充分发挥信息化学习支持环境的优势,科学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资源的利用和建设同样重要,科学的利用数字化的资源,为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支持。
5.要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能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教学模式很多,而且因学科而异。每位教师都应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去建构既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 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尤其是低龄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字、图形、动画、音频、视频、投影等技术, 集光、形、色于一体, 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 更具有吸引力。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 一张嘴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形象逼真的屏幕图像和动画能将教师用语言和教具演示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形象化的处理, 使学生更能体会到事物的本质。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主要是教师讲, 学生听和看, 不利于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在信息社会里, 教师不再是学生的知识源泉, 图书和各种信息网络才是学生的获取知识的宝库。因此课堂要适时转变, 学生要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的参与探究, 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多媒体要从演示教具转变为学生探究问题获取知识的认知工具, 让学生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当学生有问题时, 可以及时提出或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同学讨论, 对某个问题有自己的观点时, 也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研讨, 教师提供解答。这样的多向交流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现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思想。信息化课堂, 不仅增大了知识容量, 提高了课堂效率, 而且营造了一种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氛围, 从而丰富了教学内容,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师, 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让他们自己跳起来摘果子, 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出来的, 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 决不暗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同时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应用信息技术, 一方面可对各种教学信息如文字、声音、图片、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进行编辑、控制、传递, 既可以独立进行, 也可以组群式进行, 同时传输和展示, 这种集成式、立体式的信息传输方式, 使课堂信息交流模式从教师讲学生听的单维模式拓展到多维模式。另一方面, 这种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的信息传送方式, 既强化了对课文的感知、理解和巩固, 又丰富了教学内容, 增加了教学密度和容量, 便于学生在短时间内高效地摄取知识, 培养能力。21世纪是信息时代, 更应大力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因而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设法在课堂内向学生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资料及物理学的发展情况, 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为学生创建了良好的认知环境, 为学生掌握新知识提供了捷径。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 物理教学必须改变只着眼于学生知识的积累, 以掌握知识的“量”的多少来判断教学质量的高低, 而忽视使学生从物理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把握物理知识结构的现状。在教学时,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展示知识脉络, 有效地帮助学生完善物理知识结构。
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够扩大师生的信息量, 提高学习质量
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 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教学改革的手段和方法。如今, 计算机网络教学实现了资源共享, 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大量素材, 这在以前的传统教学中都是无法实现和不可想象的。网络时代要求我们引导孩子们融进网络生活。在网络上孩子们可以自由地耕耘、涉猎, 开阔眼界, 丰富知识, 掌握许多终身受益的方法。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效地整合起来,使之与教师已经掌握的传统教学工具融合到一起,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
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和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
现阶段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處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变化和发展,正是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认识的不断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不仅要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对于我们21世纪的学生来说,基本的“文化素养”应包括:
1.信息获取能力
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查找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2.信息分析能力
能够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对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
3.信息创新的能力
在信息处理的时候,通过归纳总结、发散思维等活动,找出相关性、规律性的线索,得出创新的信息。
4.信息利用的能力
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5.交流合作的能力
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与人的交流,以获取更广阔的视野。
明确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需有效的利用学校的设备,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者与实际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整合,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点
(1)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前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可以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以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例如:教师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精心制作“以学为主”的课件或者是构建“资源库”,针对不同情况,如克服重点难点、相关资源、情景模拟、在线讨论、在线测试等设置相关链接或热键,留给学生自主权、选择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各种活动。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积极探索、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学有所成,就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冷冰冰的黑板、一成不变的教室、熟悉的面孔以及源源不断的话语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已经失去了很大的作用。课程整合使得教学的过程中有了计算机的加入,可看、可听、可说、可操作,脑、眼、耳、口、手并用,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上课的效果自然就好了。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对在知网上搜索到的此研究领域的58篇文献进行综述,总结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发展现状,在深刻理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内涵的基础上,归纳了关于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的理论基础与教学模式及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研究中的主流观点,最后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整合 语文 研究现状 理论基础 问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当今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最终将可能影响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是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虽然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起步较晚,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实践的研究逐步深入。语文课程是我国的母语教育。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我国语文课程教育的落后和不足,是深化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也是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第二节 文献具体分析
一、文献总量上的宏观分析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为主题进行搜索,共搜索到58篇与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有关的文献,最早一篇文献是来自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韩艳梅所撰写的,题目为《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动因及质变》,该文指出了21世纪语文课程的发展方向——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有机的融为一体,提出二者整合的三个动因:现代信息技术自身的发展;现代新型人才观的要求;国内外课程改革潮流的推动,由此引发了语文课程在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师生角色、教学过程、教学媒体方面的五大质变。我们可以从这篇文献中看出,我国在21世纪初就已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并且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在这58篇文献中,有1篇文献发表在《电化教育研究》上,发表在《中国电化教育》上的有3篇,有20篇硕士论文,1篇博士论文,剩下的都发表在一般的期刊、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可见,核心期刊上面关于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文献并不多。
二、发表论文的时序分析
笔者根据搜索到的这58篇文献,对每年发表的这方面的文献进行了统计,如下图所示:
图1 每年发表文献统计
*********2011数量
图1的统计结果表明,2004年发表的文献最多,2005、2006年发表的关于这方面的文献也不少,2004-2006年应该是研究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最热的时候,而近两年对这方面的研究却有下滑的趋势。
第三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综观诸多研究文献,笔者归纳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如下: 1994年,由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立项、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领导,何克抗教授、李克东教授等牵头组织的《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把小学语文的识字、阅读、作文教学与计算机教育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做到“识字教学、阅读理解、作文训练、计算机应用”四结合。近十年,已初步建构起了全新的识字、阅读和作文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另外,在此基础上由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领衔开展的《网络环境下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研究》,包括小学语文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研究,它依据儿童发展新论,“力图通过两年左右时间,使中国儿童‘能读会写’——掌握2500—3000以上常用汉字,并能写出800—1000字左右结构完整、通顺流畅的文章”;探索了语文识字、阅读、写作三位一体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活儿童的认知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目前这项研究更多地是从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进行研究,缺少对学生的文化陶冶和人文关怀。
1998年,全国中小学计算机研究中心的有关研究人员第一次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并于1998年6月开始设立“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课题组,并将其列入“九五”重点课题的子课题进行立项。1998 年12月,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向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提出报告,汇报“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项目的理念、进展情况,获得有关领导的认可。
1999年1月,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在北京师范大学组织召开了有数十所学校参加的“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项目开题会,“课程整合”项目开始走向有组织的研究阶段。
2000年10月,陈至立在第一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这是第一次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并由此引发了从政府到民间的全国性“课程整合热”。课程整合与校校通、信息技术必修课、网络教育一样都成为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热点和焦点。
二、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提出课程整合较早的是美国。美国的著名的“2061”计划在较高层次上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大整合”思想。这项计划的目标是要大力提升全体美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即特别强调应具有善于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思想和能力。按照着重培养这类应学会的科学文化知识,重新归纳为“科学本质”、“数学本质”、“技术本质”、“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等12类。
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的第三(2000)报告比较系统、完整地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内涵、方法等三个方面作了阐述,而且就其撰写人的研究水准与资历来说在美国乃至国际上都称得上一流,因此最具有权威性与代表性。该报告指出:“数字化学习的关键是将数字化内容整合的范围日益增加,直至整合于全课程,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当具有明确教育目标且训练有素的教师把具有动态性质的数字内容运用于教学的时候,它将提高学生探索与研究的水平,从而有可能达到数字化学习的目标„„为了创造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培养21世纪的能力素质,学校必须将数字化内容与各学科课程相整合。”这儿的数字化内容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的信息技术。
然而,在美国,小学、中学没有与中国语文课相类似的英语语文课程,英语的学习被融入到世界文化史、世界艺术史、地理、化学、生物等课程之中。一个中学生,一学期下来,需要自己完成一张读书报的设计,包括自己写了五六个表达自己想法的小书评、小简介等文字的编辑和制作报纸的美工插图像等。由此可以看出,美国的这种教学方式给母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十分综合的教育平台,母语的教学实际上被融入到了多学科之中,体现了整合的思想。
德国也是在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开始了课程改革,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新技术,加强教师的培训,希望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去把握信息技术的运用。到90年代德国议会于1996年12月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多媒体法》,为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和保障。
法国于1985年在小学开设“计算机入门”作为必修课。1997年法国开始了一项为期三年的多媒体教学发展计划。到2000年,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开始进行了多媒体学习活动。
日本也于1998年7月,由教育课程审议会发表的“关于改善教育课程基准的基本方向”的咨询报告中指出:“在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的各个学科中都要积极利用计算机等信息设备进行教学(即将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课程整合)。”
第二章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内涵 第一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一、语文课程的特点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是由语言的工具性来决定的,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工具,更是人类存储、传递信息的工具。只有很好地掌握好语言这个工具,我们才能更好地工作、生活和学习。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由语言的情感性、思想性、民族性、文化性与审美性决定的。语言是打开人类心灵深处奥秘的一把钥匙,马克思也曾经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既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又是表达思想和精神的工具,而人的思维和交际无不自然流露出思想和精神。从这一层面上来看,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应该是统一的,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工具性训练时,必须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情操、审美等人文精神的培养,以此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语文课程的作用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曾经说过,中小学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而语文又是基础的基础;小而言之,学好语文可以为学好其他学科打下基础;大而言之,随着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训练,高尚的思想情操,人类文明的精华就流淌到学生的心田,塑造学生心灵,哺育学生成长;语文是民族的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语文课程的重要性。《语文新课标》中也指出,“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它的奠基作用体现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另外,语文还具有多重教育功能,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品德修养教育、审美教育,对学生进行精神的、人格的陶冶与心灵的塑造,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个性品质与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语文教学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也更难以实现语文课程目标。传统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三中心”的状况,即“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这种教学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无法从亲身体验中去学习。这就需要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契机,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实现教师、学生角色的转变,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第二节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内涵
既然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相整合很有必要,那么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真正涵义是什么呢?通过仔细调查和分析相关文献,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内涵,国内外学者都有论及,但是都还没有形成一个标准的描述。陈至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基本点: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
祝智庭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学的效果。
邵娟娣: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 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并成为整体的过程。课程整合理论针对学科割裂知识的弊病,立足于学科内容改革,目的在于建立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
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由上述理念可知: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使得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要求突出人,作为整合的主动因素的的地位,并促进人与信息之间的融合。究其实质,信息技术不是简单的结合,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教学结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并由此引发课程的变革,是信息技术主动的适应过程。
由此我们得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语文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完成相应的语文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第三章 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模式
在深入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现状和内涵的基础上,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依据,它需要一些理论基础来作为支撑,这些理论基础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起着很大的指导作用。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传播学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与思维科学理论。
冯镅:在硕士论文中总结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系统理论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方法论基础,语文教学理论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教育学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重要根据,传播学理论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有力支撑,教学设计理论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核心理论基础,思维科学理论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必要“桥梁”。
李军庭:在硕士论文中总结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系统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传播学理论。
张香竹:总结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石”——学习理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信息论基础——传播学理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桥梁”——思维科学理论。
许蕾:在硕士论文中总结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学习理论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包括:多元智能理论、教学最优化理论。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划分为三种: 1.基于课堂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教师演示型阅读教学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特点等制作或选择符合需要的课件或资源,并在课堂上利用课件演示教学内容,创设语文教学情境,在生动的情境中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这是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基本教学模式,在这种整合模式中,教师控制教学进程,操纵教学媒体,与教学媒体间是强交互,学生主要是接受学习,通过教师与教学媒体产生间接的交互。
2.基于课堂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的学生探索型阅读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所创设的情境,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进行探索性学习。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积极的地位,教师则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协调和监督。信息技术在这一整合教学模式中的作用是学生学习的信息加工工具和协作、交流工具。
3.基于课堂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的网络作文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全自主控制学习进程、使用信息技术来自主写作,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监督者和指导者,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打破课堂和学科教学的界限,只要能够获取信息,学习就能发生。在这种模式中,学生不仅要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信息,通过主动探索完成意义建构,还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来表述自己对某一内容的理解,创造、传递新信息,所以信息技术在该模式中是作为学生学习的信息加工工具、协作工具、研发工具而存在的。
这三种教学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把学生带到某种真实的情境当中,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观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发挥了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第四章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信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1.过分追求信息技术,使其充斥整堂课教学
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感受语言文字魅力的过程,但有些教师往往忽略了这点,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录像视频、录音范读、堆砌的图片、无聊的动画......课件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成了展现教师技术水平的一种手段。这就把信息技术用偏了。对于教学没有实际价值的东西无疑是画蛇添足。
2.教学设计不当,用信息技术图解文本形象,影响学生思维的拓展
一些语文课件往往忽略了语文教学中的文字部分,而将重点放在了选用色彩比较艳丽,画面感很强的图片,这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正常的学习。想象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通过文中那细腻的语言文字,自然而然在各自的脑海中都刻下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图画;而教师提供的画像一出现,往往窒息、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用信息技术把文字转换成图像,学语言变成了看图像,势必影响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3.忽略了学科特点,用信息技术代替了学生的语文实践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语文教学,不能因为应用了信息技术而抹
杀了语文教学的特点。在有的整合课中,教师搜集了大量拓展的内容,又急于在一堂课中把它全部展示出来,造成了信息技术代替学生触摸语言文字的实践机会。课堂上,我们听不到学生对文本的反复诵读,看不见学生对文本的细细体味,也就谈不上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深深体验。
4.师生双向互动不畅,忽视师生情感交流
一些老师在教学中成功地运用多媒体,确实拓展了教学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改变了过去教师一味仅靠书本、教鞭、粉笔传道授业的套路,无疑给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多渠道、最直接的听觉、视觉感受,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我们也要看到, 使用多媒体,为达到光影的最佳效果,需要营造灰暗、柔和的教室环境,课件一放,教师就得时刻注意点击鼠标,仔细搜索,这必然减少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交互活动;教师借助电子平台教,学生通过电子平台学,往往忽视了师生间直接的知识研究探讨和情感交流融会的活动。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
一堂好课不是单纯地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教学就可以了,关键是要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信息技术绝不是解决教育症结、攻破教学难关的万能工具。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整合作为一项科研课题,认真剖析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基本内涵,准确把握整合的实质,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内在价值。2.恰当设计教学过程,找准整合的最佳结合点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是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寻找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在备课时,要围绕学习主题展开,筛选信息,巧妙安排,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给学生有利于完成学习目标的方法和资源,优化教学设计,突破传统教学无法解决的教学难点。3.整合要紧紧把握语文课程特点,为语文实践提供舞台
《语文课程标准》始终关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语文学习“践行” 的场所。现代教育媒体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特点,决定了它能为学生的语文实践提供舞台,交互式的课件为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提供了条件。4.重视师生交流
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自由参与性、平等交互性、虚拟探究性以及客观公正性来打破教师对于知识、技能的绝对权威,通过师生的交流活动来相互促进和启发,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像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比如理论相对滞后于实践的研究、过分依赖于信息技术和忽视师生的情感交流等。然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它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可观的,国家对信息技术也越来越重视,未来的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将会包括以下几个阶段:从学习内容的拓展转向学习功能的延伸,从学习工具的丰富转向学习方式的变革,从单纯的计算机教学工具、教学课件向综合性学习网页网站发展,从个别教师单兵作战走向地区性和全国范围联合。这一系列的变化还可能引发学习方式、教学模式甚至教育体制的真正变革。
参考文献
第一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背景与意义 1.1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化
1.1.1信息技术的内涵与现代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的内涵
定义: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也被定义为感测、通信、计算机和智能以及控制等技术的整体。信息技术“四基元”:
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和智能技术;控制技术 2.现代信息技术
①计算机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②计算机与通信的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革命 ③信息高速公路--现代信息技术的杰作 1.1.2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 1.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新的挑战 ①信息时代要求学习者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②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 ③学习化社会需要学习者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2.信息技术对课程改革的影响
①信息时代的知识爆炸,要求课程要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培养学生能力与应用能力为主; ②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要求要把信息素养作为信息社会的文化基础; ③信息时代要求课程的内容结构、表现形式、实施手段都应符合促进“信息”型认知结构发展的需要;
④信息技术为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的前所未有的手段,使实施个性化的课程成为可能 1.1.3教育信息化概述 1.教育信息化的含义
教育信息化就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2.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
教育信息化既有“技术”的属性,同时也有“教育”的属性。从技术角度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化 从教育角度看,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 信息化教育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七化:
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协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
3.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①基础设施与公用信息平台建设 ②教育信息技术的开发及产业 ③教育资源建设 ④培养信息化人才 ⑤制定信息化政策
1.1.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信息化的核心 第二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理论 2.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2.1.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历程 CAI;CAL;IITC 2.1.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的教与学方式,从而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革。三个基本属性: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2.1.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是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结构,即“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2.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 2.3.1在技术世界里迷航
1、对技术的抵触与盲目依赖并存
2、以课件设计为核心而不是教学过程设计
3、追求高、新技术,忽视传统媒体的作用 2.3.2错误理解学生的主体地位
1、将主体地位绝对化
2、片面地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
3、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4、无效的协作
2.3.3未能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创设情景,过分依赖多媒体
2、重活动形式,轻活动内容
3、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3.4资源建设和认识上的偏差
1、重视硬件资源建设,忽视“软件”资源的提升
2、过分依赖网络资源,忽视其他教学资源
3、重视助“教”资源的建设,忽视助“学”资源的建设
4、教学资源建设缺乏组织领导、总体规划和分工协作 2.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法 1.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作为指导 2.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 3.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方法 4.建设丰富而优质的学科教学资源
5.创建能实现新型教学结构的各学科教学模式 第三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3.1教学结构理论
3.1.1教学结构的定义及其特征
教学结构的定义: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的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特征:依附性;动态性;整体性;层次性;稳定性 3.1.2现行的两种教学结构
1、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
1)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主动的施教者,并且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 2)学生是知识传授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3)教学媒体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
4)教材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
1)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2)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自主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3)教学媒体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协作交流工具;
4)教材不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还可以从其他途径获取大量知识。3.1.3“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1)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
2)学生是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3)教学媒体既可以是辅助教师教的形象化教学工具,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协作交流工具;
4)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本门课程的教师、同学以及社会上的有关专家)和多种教学资源(图书资料及网上资源)获取多方面的知识。3.2建构主义理论 3.2.1建构主义概述
皮亚杰--“同化”与“顺应”说。同化是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观。强调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3.2.2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的理论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2、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3、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①学习的建构性 ②学习的社会性: ③学习的情境性:
4、建构主义的策略观 支架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 随机进入教学 3.3创造性思维理论
3.3.1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
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三方面素质的人,其核心素质--创新思维
3.3.2创造性思维结构及其组成要素
一个指针(发散思维)--用于解决思维的方向性
两条策略(辩证思维、横纵思维)--提供宏观的哲学指导策略和微观的心理加工策略 三种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用于构成创造性思维过程的主体。3.3.3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要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
2、要重视直觉思维的培养
3、要重视形象思维的培养
4、要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
5、要重视辩证思维的培养 3.4多元智能理论 3.4.1多元智能理论简介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
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3.4.2多元智能理论的要点
1、每个人同时拥有这八种智能
2、大多数人是有可能将任何一种智能发展到令人满意的水平的
3、各种智能之间通常以复杂的方式共同起作用
4、每一种智能类别存在多种表现形式
5、存在其他智能的可能性
3.4.3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
1、在课程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多元智能发展的活动平台
2、在课程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为多元智能发展提供/设计丰富的、基于活动的学习
3、在课程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增进学生优势智能的发展
4、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多样化的学习和评价工具--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 第四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 4.1信息化教学环境 4.1.1信息化教学环境概述
教学环境主要由三个要素组成(1)物理教学环境,(2)技术教学环境(3)情感教学环境 4.2“学教并重”教学设计 4.2.1教学设计概述
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何克抗,2001)。大致分为三类: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4.2.2“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略)4.2.3“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
1、教学目标分析 ①教学目标的确定
②描述教学/学习目标时的注意事项 ③从教学/学习目标到学习内容
2、学习者特征分析
3、“发现式”教学分支的设计 ①学习任务设计 原则: “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任务”的解决要具有可操作性。“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
“任务”设计要注重渗透方法,培养学生能力。“任务”设计要注意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统一。“任务”设计要注重学生的体验。②学习情境设计
③学习资源的设计和认知工具的提供 ④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 ⑤协作学习策略的设计
协作学习策略通常有: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竞争、协同和伙伴等五种。
4、“传递-接受”教学分支的设计 ①确定先行组织者 ②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者特征;教学条件。③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
“渐进分化”策略;“逐级归纳”策略;“整合协调”策略
5、评价设计:适时进行教学总结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将自学的、零散的知识系统化。4.2.4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
教学设计方案主要有两种编写格式--叙述式和表格式。4.3信息化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4.3.1信息化学习资源概述
1、信息化学习资源的概念
信息化学习资源广义上讲,它涵盖了上述学习资源的所有方面。加上信息化后即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资源,包括信息化教学教材、信息化支持系统、信息化教学环境。从狭义上理解,是信息化资源的一种,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是“经过选取、组织,使之有序化的,适合学习者发展自身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如:专题学习网站,图书馆数据库,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等。
2、信息化学习资源的分类 素材类、集成型、网络课程。
3、信息化学习资源的特点
处理数字化;存储海量化;管理智能化;显示多媒化;超媒体非线性组织;传输网络化;交互性;教学过程智能化;信息结构动态化;探索性 4.3.2信息化学习资源的应用形态
1、作为获取所需信息的工具
2、作为创设情境和自主探索的工具
3、作为协作学习和讨论交流的工具
4、作为构建知识和创作实践的工具
5、作为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的工具 4.3.3素材型学习资源的收集与加工
1、信息化资源的来源渠道
①网上收集整理②现有资源数字化③购买商品化光盘资料④组织人员按需开发
2、学习资源的收集与加工
①文本素材的收集与加工②图形/图像素材的收集与加工③音频素材的收集与加工④视频素材的收集与加工
4.3.4其他类型信息化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1、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多媒体教学软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它可以用来存储、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能让学生进行交互操作,并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①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分类
根据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内容与作用的不同,又可将它分为几类:
课堂演示型学生自主学习型模拟实验型;训练复习型;教学游戏型;资料、工具型。
2、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①网络课程的分类:授课型和自主学习型 ②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3、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开发
专题学习网站:专题学习网站是指在互联网络环境下,围绕某门课程与多门课程密切相关的某一项或多项学习专题进行较为广泛深入研究的资源学习型网站。①专题学习网站的类型 1)某学科的专题网站; 2)某一知识点的专题学习网站; 3)培养综合能力的专题网站; 4)主题学习网站。
4.3.5信息化学习资源的管理
信息化学习资源的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共享目录管理
优点:操作简单,只要在主机上建好目录,将资源放置在该目录下,设置共享即可,并配置好用户权限,建立过程非常简单,服务器、教师机、学生机都可以。
缺陷:分类属性单一,检索不是很方便,只安全性不好控制,受网络传输和设置的限制。
2、远程FTP管理
优点:配置简单,支持用账号进行权限的控制。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远程访问,不受所处网络的限制。
缺陷:仍然是物理存储的方式;检索不是很方便,只能按照文件夹视图的方式进行查看。
3、专题资源网站管理
专题资源网站中的资源围绕一个核心的“主题”展开,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结构化”呈现,具有“主题集中,组织良构,利于研究”的特点,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
缺陷:管理资源过于独立,同一主题资源是良构的,不同主题间彼此独立,不能相互复用。
4、静态学科资源站点管理 优点:直观、方便,个性化明显。
缺陷:更新难度大,检索很不方便。资源的权限不好控制,缺少双向的共建共享交流。
5、动态学科资源网站管理
便捷的检索工具,可授权的上载机制、灵活的激励机制。
6、教育资源库管理 特点:
1)资源数量庞大,支持大数据量的存储;
2)具备检索接口,资源库纪录了每一个资源的关键属性,针对这些属性的检索非常便捷; 3)提供开放式接口,支持资源的动态上载和更新; 4)能够根据用户的需要,提供多种资源视图。
7、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管理
一种特殊的资源库,如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http://), 教育部教学资源网http://etoe.edu.tw/scripts/learning/index.asp? 更大型的资源仓库,与资源库相比不同点:
1)更广泛的开放性,发布在互联网上允许更多的匿名访问用户;
2)除了资源实体外,还通过链接等方式将各类资源串联在一起,并提供方便的检索; 3)网页形式存在,有更强的交互性,影响面也更广。第五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与案例分析 5.1教学模式概述 5.1.1教学模式及相关概念
1、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应用。
2、教学策略
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取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中。
3、教学方法
广义,教学方法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一切手段、途径和办法的总称,即某种教学理论、原则和方法及其实践的统称。
狭义,教学方法是指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实现既定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原则指导下所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和措施,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如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等。本书所讲为狭义。5.1.2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
都是教学规律、教学原理的具体化,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主要区别:教学模式依据一定的逻辑线索指向于整个教学过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教学策略尽管也以一整套教学行为为表征形式,但其本身灵活多变,一般没有结构性。往往不指向整个教学过程,而指向单个或局部的教学行为。
2、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师生互动的方式和措施,最为具体、最具有操作性,可以看作教学策略的具体化。教学方法是相对对立的,基于教学原则和教学经验,受很少的教学策略的影响。
教学策略不仅表现为教学的程序,还包含教学过程的元认知,对教学过程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在外延上要大于教学方法。
3、教学结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
教学结构处于较为宏观的层次,用于反映一定教育教学理论中四个核心要素在教学中所展开的动态进程(客观的);教学模式则是教学结构在具体的学科领域中的体现,同一教学结构在不同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与教学对象展开,可以衍生出多个用于指导具体教学进程展开的的教学模式(带有人的认识,主观性);教学策略较前者更具体,指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技巧,在某个教学模式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同时一个教学策略也可用于多种教学模式。5.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的概述 5.2.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的分类
1、基于教学过程的整合模式
just in time用于课前课后的辅助教学活动。
WebQuest是一种“专题调查”活动,在这类活动中,部分或所有与学习者互相作用的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上的资源。
课内整合教学模式,由于课堂涉及不同学科、不同教学策略,划分起来比较复杂一些。比如有按照学科的角度来区分的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学科的课内整合模式。按照教学策略分为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演示、讲授、讨论等教学策略的课内整合模式
2、基于技术支撑环境的整合模式 基于多媒体演示教室的整合模式 基于多媒体网络教室的整合模式
3、基于教学策略的整合模式
由于教学策略的不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分为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演示、讲授、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类型。(单一的策略)5.2.2影响教学模式选择的因素
1、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模式
2、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模式
3、根据学习者特征选择教学模式
4、根据教师的自身特点选择教学模式 5.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常用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常用模式主要三类:接受式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模式。
5.3.1接受式教学模式
1、接受式教学模式概述及其操作流程
接受式教学的思想主要来源于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Ausubel)提出的有意义接受学习。
教师的作用体现在: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选择教学内容、选择或设计先行组织者(先导性学习材料)、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习者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有意义的联系;选择和设计适当的自主学习策略和协作学习策略,促进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建构、理解、保持、迁移和应用。
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体现在:积极主动地建立新旧知识间有意义的联系,获得新知识的意义,按照某种认知结构变量关系将新知识“同化” 到原有知识结构中,并掌握相应的自主学习策略。操作流程: a)呈现先行组织者 b)呈现新的学习内容 c)正确运用教学内容组织策略 d)迁移、运用新学知识 5.3.2探究性教学模式
1、概念:探究学习是指通过对教学目标中有关知识点的认真思考、主动探究和协作交流,使学生更好地达到课程标准关于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学习方式。
2、流程图
探究性教学模式通常包括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五个环节。5.3.3研究性教学模式
1、概念: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流程图
研究性教学模式在操作上包括五个环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探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区别
1、教师作用的差别。
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活动性,但学生的活动仍然都是在教师精心安排实施,教师对学习内容的指定。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过程。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研究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以平等参与者身份介入的,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师指导不指令,参谋不代谋。
2、对课题的选定,对学习过程的控制、学生的学习成绩评定方式不同。
3、研究性学习重在过程,探究式学习既重视过程也重视结果。
研究性学习重在学习的过程,评价不以成败论英雄;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通过这样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探究式学习既重视过程也重视结果。
4、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之一,研究性学习可以视作活动课程的延续和发展。研究性学习要求实践与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感受实践过程、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创新。研究性的知识来源教科书中的间接知识以外,学习者还要广泛地获取未经加工的第一手资料--直接知识。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
一、定义: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模式(Resources-Based Thematic Instruction,RBTI),是学习者围绕一个主题,通过充分发掘和利用各种不同的资源,并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规范和步骤而进行的一系列探究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提高问题解决、探究、创新等能力,促使学习者的学科素养和信息素养同时得到提升。
二、概念内涵:
(一)资源指学习资源,是指支持教学活动实现一定教学目标的各种客观存在形态。支持学习的一切的人、物、财和信息的总成。
(二)这里的主题是指整合教学目标的、跨学科的学习内容或学习任务。主题的覆盖面很广泛,只要学习者感兴趣或为教学需要,主题可以是任何事物或任何现象。
1、主题是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的前提,主题开发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学主题开发可以参考以下理念:
①由师生共同开发:教师提供、师生共同开发和学生独立开发。一般教师提供。②具有亲和力:学生感到熟悉、亲切、有趣,要与学生的生活现实和时代发展密切相关。③以“劣构性”问题为主:劣构问题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践能力等。
④跨学科性/综合性:以多学科知识为基础,使学习者将在分科科目学习中学到的知识综合起来,用以解决真实的问题。
⑤具有智力/非智力方面的挑战性:所谓挑战性,即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能力一般稍高于学生已经有的智力/非智力水平。作用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⑥目标整体性:主题应能整合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使学生学习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情感水平。
⑦实践性:关注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该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1、资源利用的广泛性:
2、具有主题性和主题的情境性
3、跨学科性:
4、任务驱动性:
5、探究性:
6、反思递进行 国外整合模式简介
一、WebQuest教学模式
(一)由来与本质
WebQuest是一种“专题调查”活动,在这类活动中,部分或所有与学习者互相作用的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上的资源。
WebQuest是一种以探究为取向的学习活动。其主要方法是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引导,以一定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二)分类
根据完成时间的长短,WebQuest可以分成短周期和长周期两种。
1、WebQuest的构成
①导言:②任务③资源:④过程:⑤评价⑥结论:
2、MiniQuest的构成
一个MiniQuest由情境、任务、成果三部分组成:
二、NTeQ模式
NteQ描述为:基于一个单元或主题,将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合作小组构建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一种整合模式。按照NteQ模式创建课程单元计划包括10个步骤:
①制定目标;②计算机功能匹配;③确定问题;④处理数据;⑤显示结果;⑥设计技术整合活动;⑦设计准备活动;⑧设计结束活动;⑨设计支持活动;⑩评估。第六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评价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评价概述
(一)教学评价概述
1、概念: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
2、功能
①诊断功能②激励功能③调控功能④教学功能⑤导向功能
3、教学评价分类
①按评价基准的不同,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 ②按评价的功能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③按评价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评价的内容 两个阶段:
教学设计阶段的成果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资源教学设计单元包 教学实施阶段:是教学设计的成果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阶段,教学实施是教师、学生、媒体、资源等教学要素充分互动的阶段,其成果表现形式很丰富:现场课、录像课、教学后说课,以及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综合课例。
(二)教学评价的新发展
1、评价功能的发展
①评价过程中学生发展,轻甄别功能。
②评价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会思考,轻对知识的简单重复。
③评价过程不仅体现学生个体的反应方式,也倡导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
2、评价取向的发展
①过程取向评价:强调把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实施以及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全部情况纳入到评价范围内。
②多元主体取向评价:评价还要关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假设的人的因素,教师和学生的情况,评价者和教师、学生共同构成一个完整意义的评价。还要关注,家长、社会人士等。形成一种民主参与、平等协商的多元化评价。
3、评价方法和工具的发展 ①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评价就是收集学生成长过程的各项信息,包括非优秀的但是有代表性的作品,还包括各种作业信息、考试信息、成长反思、论文等,从而反映学生的成长足迹。通过档案袋不仅教师可以对其进行评价,更主要的是档案袋的主人可以从自己的档案袋中发现自己,发展自己。②研讨式评定
将学生的“参与”和“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作为学生评定的一个部分。源于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更有效地思考并为自己的见解提出证据。③学生表现展示型评定 表现展示型评定通过学生实际演示某些结果以说明其是有价值的,并由此证明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些结果。展示内容可以是科学试验、科学展示会、活动、表演、论文、方案设计展示等。④缝补兴评价
是指利用缝补性文本完成对某个任务的评价。这种“缝补性”文本起源于“反思笔记”。这也是一种评价策略,目的是产生和分享学生在进行一个项目的过程中的信息,同时这些信息也为产生最后结果提供基础。⑤电子化评价
计算机及网络应用于评价,解决信息量大、操作繁复、统计信息难以获得、工作量大等问题。目前已有一些电子支持的评估系统在实践中应用。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评价的特征
1、评价地位发生变化
2、评价目的发生变化
3、评价主体发生变化
4、评价观点发生变化
5、评价价值发生变化
6、评价方法发生变化
7、评价标准发生变化
二、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教学设计阶段的成果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教学设计方案:常规教学设计阶段的典型成果;
教学资源:即支持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相关教学素材、课件和网络课程等;
教学设计单元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成果体现,包括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资源、学习工具、评价量表、活动过程模板等。
(一)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
1、完整性和规范性
2、可实施性
3、创新性
(二)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评价
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经济性
(三)教学设计单元包的评价
1、教学设计单元包的定义
定义:教学设计单元包是为实现特定学科单元教学目标,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开发的一套相互关联的课程单元教学规划和支持材料。
2、教学设计单元包的评价
(1)教学设计单元包进行评价时考虑的纬度和内容:
①选题②教学设计方案③教学资源④学生作品范例⑤活动过程模板⑥活动过程评价方法 6.3教学实施效果的评价
主要成果表现:现场课、录像课、综合课例等。对其评价纬度从教学结构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效果、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效果等进行。6.3.1教学结构的转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特征在于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如下图):
6.3.2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效果
优质的信息化课堂教学在学生学习方式和效果方面具有的如下特征: 1.学生采用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 2.积极的情感投入、成就感的获得 3.广泛的认知范围 4.深层次的认知体验 5.创新思维的培养 6.学科知识的有效运用 7.问题解决技能的训练 6.3.3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效果
(一)角色转换
(二)教学设计的落实与调整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四)学习资源与工具
(五)教学组织
(六)学科特点 6.4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研究性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6.4.1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
1、评价过程的全程性
2、评价主体多元性
3、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 6.4.2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内容和实施
1、评价内容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
2)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3)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4)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5)学生的学习结果。
对于上述的评价常用方法:档案袋评价、评价量表、自我反思、表现性评价等。
2、评价实施 ①评价工具的使用:利用评价量表 ②评价结果的表述:等级分+评语 6.5面向学习过程的档案袋评价方法 6.5.1档案袋评价概述
档案袋是指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起来的,可以反映学生的努力情况、进步情况、学习成就等一系列的学习作品的汇集。它展示了学生某一段时间内、某一领域内的技能的发展。主要目的是为了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
2、档案袋评价的类型 1)按照功能分类
①理想型②展示型③文件型④评价型⑤课堂型/教学型 2)按内容分类
根据档案袋的内容,把档案袋评价分为最佳成果型、精选型和过程型。6.5.2档案袋评价的实施
1、典型档案袋的数据基本结构
观察信息的文件:观察记录手册;调查表;师生交谈记录。
考试信息群:简单的评价课题;比较大的场面课题;长期的评价课题。
2、档案袋评价在教学中的实施
简单概括档案袋评价实施的过程:
①目标的确定:目标的确定有三种方式:教师确定目标;学生确定目标;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目标。②作品产生的过程:主要记录学生学习计划的产生过程、编制文件的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反思的记录(包括学生描述自己作品的特征、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进步、已经实现的目标等)、判断作品质量的标准、入选作品的标准等。
③精选作品:精选不同时期的作品,要有详细的注释,以向阅读者解释它的重要性/意义。④展览:把精选出来的作品展现出来,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给教师、同学、家长以及公众进行评价,从而得到反馈信息,调整教学。
⑤会议:参与者教师、学生、家长等。促使教师和学生经常讨论关于创造有价值作品的过程、对尚在开发的作品进行评价的方式等。
3、档案袋评价方法与信息化课堂
有效的评价方式,对过程的评价方式,符合信息化教育理念的评价方式。
4、档案袋评价电子化的趋势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推荐阅读: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的整合09-16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探索06-12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探究10-14
《综合高中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实践》课题研究报告11-07
基于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的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09-22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设计09-21
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有机整合10-04
小学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教学的探索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