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学简答及计算题

2024-07-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财务管理学简答及计算题(精选4篇)

财务管理学简答及计算题 篇1

2、财务管理的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的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凝聚作用和考核作用。特征:相对稳定性、可操作性、层次性。

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经济效益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权益资本利润率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

第二章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

1、资金时间价值

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资金时间价值是资金在周转使用中由于时间因素而形成的差额价值,即资金在生产经营中带来的增值额。

2、投资风险价值

投资风险价值的概念

投资风险价值是指投资者由于冒风险进行投资而取得的报酬。

概率分布和预期收益投资风险收益的衡量

计算投资风险的程序为:计算投资项目的5、无形资产管理无形资产内容

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商誉。无形资产特点:3条无形资产分类

自创无形自创和购入无形自创、法定无形资产和收益性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摊销无形资产和不可摊销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的计价和摊销

无形资产通常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从开始使用之日起,在有效寿命期限内平均摊销记入管理费用。

无形资产的减值和处置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和投资 第六章 对外投资管理

1、对外投资概述

企业对外投资的种类

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直接投资和间接投(4)假设乙项目年收益率期望值为25%,标准离差为18%,比较甲、乙两项目风险大小。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答:(1)甲项目年收益率的期望值 = 40%*0.3 + 20%*0.5 + 5%*0.2 = 23%

(2)甲项目年收益率的标准离差=

第一年年末净现金流量 = 39+48 = 87(万元)第二至第五年年末净现金流量 =第一年年末净现金流量 = 87(万元)

第六年年末净现金流量 = 87+50 = 137(万元)(3)该项目净现值 = 87* PVIFA10%’6 + 50* PVIF10%’6 –350

= 87*4.355 +50*0.565–

222

40%23%)0.3(20%23%)0.5(5%23%)0.2)

因为净现值大于零,所以可评价该项目可

≈ 12.49%

行。

(3)甲项目年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 =

12.49%/23%≈ 0.54

5.某公司的有关资料为:流动负债为300万元,(4)乙项目年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 = 18%/25%

流动资产500万元,其中,存货为200万元,= 0.72

现金为100万元,短期投资为100万元,应收

0.54 < 0.72,可以判定甲项目的风险较小。

帐款净额为50万元,其他流动资产为50万元。

求:(1)速动比率(2)保守速动比率

2.投资者准备购买A公司普通股股票,该股票

解: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存货)/流动

上年股利为每股2元,假设A公司采用稳定增

负债 =(500-200)/300 = 1

长的股利政策,股利年增长率为5%,投资者预

保守速动比率 =(现金+短期投资+应收帐

期的必要收益率为15%。

款净额)/流动负债 =(100+100+50)/300 =

要求:(1)计算该股票内在价值;

预测收益;计算投资项目的标准离差;计算标准离差率;求投资项目应得的风险收益;预测投资收益率,权衡投资方案是否可取。第三章筹资管理

1、筹资管理概述筹集资金动机

筹资动机有四类:新建筹资动机;扩张筹资动机;调整筹资动机;双重筹资动机。筹资原则

合理确定资金需要量,努力提高筹资效果;周密研究投资方向,大力提高投资效果;适时取得所筹资金,保证资金投放需要;认真选择筹资来源,力求降低资金成本;适当安排自有资金比例,正确进行负债经营;遵守国家有关法规,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筹资渠道

国家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其他单位资金;民间资金;企业自留资金;国外和港澳台资金。第三章筹资管理

1、资金管理概述筹资方式

筹资方式有: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企业内部积累;银行借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商业信用。

2、企业资本金制度企业资本金的筹集

包括筹集资本金的最低限额。筹集资本金的期限。筹集资本金的方式。资本金的评估和验收。出资者的责任及违约处罚。企业资本金的管理原则

包括:资本确定原则;资本充实原则;资本保全原则;资本增值原则;资本统筹使用原则。

第四章 流动资金管理

1、流动资金管理概述流动资金的概念

对流动资金应从构成要素和占用形态两方面来考察。主要构成项目有:货币资金、应收和预付款项、存货、短期投资。

第五章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

1、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固定资产价值周转特点(1)使用中固定资产价值的双重存在。(2)固定资产投资的集中性和价值收回的分散性。(3)固定资产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在时间上是分离的。

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

(1)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无缺。(2)提高固定资产的完好程度和利用效果。(3)正确核定固定资产需要量。(4)正确计算固定资产折旧。(5)进行固定资产投资预测。

第五章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

2、固定资产折旧管理固定资产折旧计划

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范围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范围

计划增加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

计划减少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

固定资产折旧计划的编制

第五章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

资、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对外投资目的(2)若目前该股票的每股市场价格为18元,为

企业扩张需要;完成战略转型的需要;资投资者作出是否购买该股票的决策;

金调度的需要;满足特定用途的需要。(3)若该股票的每股市场价格为20元,计算投

第六章 对外投资管理 资者购买该股票的收益率。

1、对外投资概述

答:(1)该股票属于长期持有、股利固定增长

对外投资应考虑因素的股票,(1)对外投资的盈利和增值水平D(01g)(2)对外投资风险

其内在价值 =(Kg)= 2*(1+5%)/包括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市场风险、(15%-5%)= 21(元)外汇风险、决策风险。(2)因为目前该股票的每股市价18元低于内(3)对外投资成本

在价值21元,即投资者的投资成本低于预期收包括前期费用、实际投资额、资金成本和益,所以投资者应作出购买该股票的决策。投资回收费用。

(3)投资者购买该股票的收益率 =(21-20)(4)管理和经营控制能力 /20 *100% = 5%(5)筹资能力

(6)对外投资流动性 3.某企业投资A项目,计划筹资800万元,A(7)对外投资的环境 项目预期收益率为12%。假设该企业所得税税第七章 成本费用管理 率为25%。筹资方案如下:

1、成本费用管理概述(1)溢价发行债券,面值为250万元,发行价格成本费用概念

为300万元,债券的票面利率为8%,期限为5企业成本费用,是产品价值构成中C+V两年,每年年末支付一次利息,筹资费用率为3%。部分价值的等

(2)发行普通股5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10元,价物;用货币表示就是企业在产品生产经营中筹资费用率为4%。预计第一年每股股利为0.8所耗费的资金

元,以后每年按4%递增。总和。实践中,成本和费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要求:(1)计算发行债券的筹资费用;成本费用作用

(2)计算债券筹资的资本成本(不考虑资金时间(1)成本费用是反映和监督劳动耗费的工价值); 具。

(3)计算普通股筹资的资本成本;(2)成本费用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4)计算本次筹资的综合资本成本(按筹资时市(3)成本费用是推动企业提高生产经营水价比例计算权重);平的重要杠杆。

(5)判断A项目是否可行。(4)成本费用是制定产品价格的一项重要(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依据。

答:(1)发行债券的筹资费用 = 300*3% = 9(万第九章 企业的设立、购并、分立与清算元)

2、企业的购并 Ib(1T)企业购并动机

(2)债券筹资的资本成本 = B(1Fb)= 250*

(1)提高企业效率(1-25%)/[300*(1-3%)] ≈ 64.43%

(2)代理问题的存在 D(3)节约交易成本

c

G

(4)目标公司价值被低估

(3)普通股筹资的资本成本 = Pc(1Fc)

(5)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 = 50*0.8 /[50*10*(1-4%)] + 4% ≈ 12.33%

(6)降低投资风险和避税(4)综合资本成本 = 64.43%*(300/800)+

企业分立动机

12.33%*(50*10/800)≈ 31.87%

(1)满足公司适应经营环境变化的需要。(5)因为A项目的预期收益率12%低于综合资

(2)消除“负协同效应”,提高公司价值。本成本率31.87%,所以A项目不可行。

(3)企业扩张。

(4)弥补购并决策失误或成为并购决策的4.某公司准备新增一条生产线以开发新产品,一部分。

该生产线共需要投资3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

(5)获取税收或管制方面的收益。投资300万元,垫支流动资金50万元,以上投

(6)避免反垄断诉讼。资均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预计该生产线使用

第十章财务分析 寿命为6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使用

4、财务状况综合分析 期满有净残值12万元,同时可全额收回垫支的综合评分法

流动资金。该生产线当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使(1)选定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财务比率。用期内预计每年可获销售收入为125万元,每(2)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确定其标年付现成本为25万元。若该公司的资金成本为准评分值即重要系数。

10%,所得税税率为25%。

(3)规定各项财务比率评分值的上限和下已知:PVIFAl0%’5=3.791;PVIFA10%’6=4.355;限。

PVIF10%’6=0.565

(4)确定各项财务比率的标准值。

要求:(1)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5)计算企业在一定时期各项财务比率的(2)计算项目年营业净利润和各年的净现金流实际值。

量;

(6)计算各项财务比率的实际得分。(3)计算项目净现值,并评价该项目的可行性。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1.甲项目的年收益率及概率分布如下表所示:

答:(1)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300-12)/6 =(1)计算甲项目年收益率的期望值; 48(万元)

(2)计算甲项目年收益率的标准离差;(2)该项目年营业净利润 =(125-25-48)*(3)计算甲项目年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

(1-25%)= 39(万元)

0.83

6.某公司2001年销售收入为1200万元,销售

折扣和折让为200万元,年初应收账款为400

万元,年初资产总额为2000万元,年末资产总

额为3000万元。年末计算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

5次,销售净利率为25%,资产负债率为60%。

要求计算:

(1)该公司应收账款年末余额和总资产利润率;(2)该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解:(1)应收账款年末余额=1000÷5×2-4000=0 总资产利润率=(1000×25%)÷[(2000+3000)÷2]×100%=10%(2)总资产周转率=1000÷[(2000+3000)÷2]=0.4(次)净资产收益率=25%×0.4×[1÷(1-0.6)]×100%=25%

7.某公司年营业收入为50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40%,经营杠杆系数为1.5,财务杠杆系数为2。如果固定成本增加50万元,求新的总杠杆系数。解:原经营杠杆系数1.5=(营业收入-变动成本)/(营业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500-200)/(500-200-固定成本),得固定成本=100; 财务杠杆系数2=(营业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营业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息)=(500-200-100)/(500-200-100-利息)得:利息=100 固定成本增加50万元,新经营杠杆系数=(500-200)/(500-200-150)=2 新财务杠杆系数=(500-200-150)/(500-200-150-100)=3

所以,新的总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

杆系数=2╳3=68.某公司年初存货为10000元,年初应收帐款8460元,本年末流动比率为3,速动比例为1.3,存货周转率为4次,流动资产合计为18000元,公司销售成本率为80%,求:公司的本年销售额是多少?

解:

①流动负债=18000/3=6000元

期末存货=18000-6000╳1.3=10200元

平均存货=(10000+10200)/2=10100元

销货成本=10100╳4=40400元

财务管理学简答及计算题 篇2

一、简答题

1.管理的内涵。3

2.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26

3.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 32

4.管理理论的丛林。34

5.计划工作及其性质。4547

6.目标管理及其优缺点。6775

7.战略的构成要素。82

8.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 89

9.发展型战略及其基本形式。95

10.决策的含义。106

11.德尔菲法的内容。117

12.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利弊。143144

13.组织结构的含义。133

14.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135

15.管理人员需要量的确定的影响因素。157

16.内部提拔管理人员的优缺点。157

17.外部选聘管理人员的优缺点。159

18.领导者的权力来源。174

19.领导者用人的艺术。189

20.合理的领导班子结构。186

21.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198

22.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200

23.激励的主要方法。207

24.管理者解决冲突的方法230

25.沟通含义的理解。214

26.零基预算方法及其优势。269

27.现场控制及实现现场控制的必备条件。239

28.控制及其作用。237

29.全面质量管理及其内容。263

30.控制工作原则。250

二、案例涉及知识点:

民主管理与决策,控制237 242,授权与分权管理(260),计划工作50,战略管理87

135

财务管理学简答及计算题 篇3

1. 劳动关系的法律主要的三个功能?

答:1)保护劳动关系双方的自愿安排并为之提供保护。

2)解决纠纷。劳动法不仅赋予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和保障权,而且还规定了保证这些权利实现的司法机制,这是民主法制的基本要求。

3)确定基本劳动标准。

2.劳动法如何调整劳动关系?

答:劳动法是通过平衡雇员和雇主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达到调整劳动关系的目的,通过规定雇员和雇主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将其行为纳入法制的轨道。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同时,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相对应的。劳动者的权利,即是用人单位的义务,反之,劳动者的义务,即是用人单位的权利。为了强调用人单位的义务,我国《劳动法》第4条特别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3.劳动法的本质是?

答:是指由劳动法内容所反映并决定和影响劳动法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劳动法的主旨是保护雇员即劳动者的利益;二是,劳动法所确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标准,是劳动关系双方所遵循的最低条件和标准。

4.劳动法的特征是?

答:1)是一个不断变革的过程。2)是公法和私法的统一体。3)遵循三方性原则。4)更具有国际性。5)遵循综合调整两种劳动关系原则。6)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统一体。

5.劳动关系的法律类型主要有哪些?

答:1)宪法。2)法律。3)劳动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行政规章6)法律解释7)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

6.简述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

答:1)法律调理机制:劳动关系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对劳动关系进行规范和调整,是各国劳动法的重要任务,也是劳动法产生的社会条件。劳动立法在各国都是调整劳动关系主要机制。

2)企业内部调整机制:主要有:集体协商和谈判机制;工人参与管理机制;重视劳动协约和就业规则的作用,建立合法,完善的企业内部规章;注意对劳动关系双方进行法制、“企业共同体“,”伙伴关系等意识的教育和培育,为劳动关系的稳定奠定良好基础。

3)劳动争议处理机制4)三方协商机制5)惯例调整

7.工资支付的原则?

答:1)协商同意原则2)平等付酬原则3)紧急支付原则4)依法支付原则。

8.劳动法对工资的保障都做了哪些具体规定,其主要内容?

答:1)工资处理不受干涉,指任何人不得限制和干涉雇员处理其工资的自由。2)禁止克扣和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A工资不得扣除B扣除工资的限制C对代扣工资的限制

3)特殊情况下工资的支付: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是指依法或按协议在非正常情况下,由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主要包括:履行国家和社会义务期间的工资;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工资;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支付;停工期间的工资;4)破产时工资之优先权。5)工资的诉讼保护。

8.女职工劳动保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就业权利的保障;2)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3)四期保护;4)保护设施和保健措施。

9.未成年工劳动保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我国劳动法律对未成年工的特点保护作了专门规定,主要内容包括:1)最低就业年龄的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部门需招收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办理。禁止任何单位使用童工或为未满16周岁的小年,儿童介绍职业。2)禁止未成年人从事有害健康的工作,不得安排未所成年人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3)定期体检。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4)实行登记制度。用人单位招收使用未成年工,除符合一般用工要求外,还须向所在地的县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办理登记。

10.伤亡事故处理和报告制度有哪些内容?

答: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进行统计,报告,调查,分析和处理的制度。具体规定:1)伤亡事故的种类:轻伤,重伤,死亡事故,重在伤害事故和特大伤亡事故。2)伤亡事故的报告和调查。伤亡事故发生后,必须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确定事故责任者,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写出调查报告,伤亡事故调查工作,依事故的伤害程序和人数采取不同的方式,由不同的人员进行。3)伤亡事故的处理

11.劳动合同的法律特征?答:1)合同主体的特定性2)主体意志的限制性3)合同履行中的隶属性4)劳动合同的目在在于劳动过程的完成,而不是劳动成果的实现5)劳动合同是通过双方选择确定的6)劳动合同是有偿合同7)劳动合同一般有试用期限的规定8)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

12.劳动合同的种类?

答:一,按劳动合同的期限划分:1)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指明确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合同。2)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指没有明确规定合同终止日期的劳动合同。

二,按照产生劳动合同的方式划分

1)录用合同2)聘用合同3)借调合同

三,按照用工形式划分:1)全日制劳动合同和非全日制劳动合同2)兼职劳动合同和非兼职劳动合同3)农民轮换工的劳动合,学徒劳动合同

13.订立劳动合同原则?答:1)平等自愿,协商一致2)依法订立:包括主体合法,目的和内容合法,程序合法,形式合法

14.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答:1)提议: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劳动者或用人方提出签订劳动合同的建议,称为要约。另一方接受建议并表示完全同意,称为承诺。2)协商:它的内容必须做到明示,清楚,具体,可行,充分表达双方的意愿和要求,经讨论,研究,相互让步,最后达到一致,要约方的要约经过双方反复提出不同意见,最后在新要约的基础上表示新的承诺,在双方协商一致后,协商即告结束。3)签约:在认真审阅合同文,确认没有分歧后,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或者书面委托的代理人代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双方分别签字或盖章,并加盖用人单位印章。订立劳动合同可以约定生效时间。

15.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及处理?

答:一,确认:无效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方订立的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协议。它不具有法律效力,不受法律保护。无效劳动合同主要有:1)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合同2)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合同3)因重大误解签订的劳动合同4)内容显失公平5)有关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低于集体协议。二,处理:1)确定劳动合同是全部无效,还是部分无效。2)分清造成无效劳动合同的责任3)在法律允许和当事人愿意的情况下,可以重新建立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

16,劳动合同的内容和条款?答:一,内容:指劳动关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由于权利,义务是相互对应的,一方的权利即为对方的义务,因此劳动合同往往从义务方面表达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1)劳动者的主要义务2)用人单位的主要义务

二,条款:1)法定条款:是指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双方当事人签订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主要有: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社会保险;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2)约定条款:主要有:试用期;培训;保守商业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其他事项。

17.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答:1)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的;2)劳动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的;3)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条件的4)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死亡的。5)用人单位依法破产,解散的。

18.违反劳动合同应承担怎样的责任?

答:1,用人单位为录用劳动者直接支付的费用。2,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支付的培训费用。3,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4,因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被解除合同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5,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19政府在劳动关系中具体角色?

答1是劳动关系立法的制定者,通过立法介入和影响劳动关系;二是公共利益的维护者,通过监督、干预等手段促进劳动关系的协调发展;三是公共部门的雇主,以雇主身份直接参与和影响劳动关系

20管理方的权利包括那些?答:对员工指挥和安排的权利,这是最重要的管理方权力;2影响员工的行为和表现的各种方式,管理方行使这一权力,比较重要的途径是通过提供大量的资源,增加员工的认同感和工作绩效;3其他相当广泛的决策内容,包括产品的研发设计、对工厂和设备的投资、制定预算,以及其他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与就业岗位有关的决策等

21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性质可以归纳哪四点?答1劳动关系具有平等的性质;2劳动关系也具有不平等的性质 ;3劳动关系具有经济利益或财产关系的性质;3劳动关系具有社会关系的性质

22劳动关系有哪三种类型:均衡型、倾斜型、政府主导型

23影响劳动关系的环境因素归纳为五方面;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政策环境、法律和制度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

24产业关系系统主要由哪四部分组成:主体、环境、意识形态 以及 规划

25西方学者从不同立场和对现象的认识出发,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五个学派:新保守派、管理主义学派、正统多元论学派、自由改革主义学派、激进派

26五个学派之间的主要区别体现在?

答1对员工管理方之间的目标和利益差异的重要程度,人是个不相同;2在市场经济中,对这些差异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3对双方的力量分布和冲突的作用持不同看法,与其是对冲突在劳动关系中重要程度,以及员工内在力量相关管理方是否存在明显劣势这两个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4在工会的作用,以及当前体系所需的改进等方面各执一词

27新保守派认为,具有经济理性的员工与管理方有着不同的利益和目标,但为什么他们能够互相协调这些目标?答1两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完善自由和公平的交换关系;2从长期的观点看,供求双方是趋于均衡的,供给和需要的力量保证了任何一方都不会相对处于劣势;3“效率工资”理论的解释

2819世纪劳动关系的演变规律比较复杂,要全面把握这些规律,需要对以下三种理论逐一分析?

答1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理论;2工业主义劳动关系理论;3工业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理论;资本主义理论:是指将社会经济的性质和发展归因于资本的内在性质,尤其是归因于工作组织的私人所有制特性而工业主义理论将此归因于工业化进程,很少认为与资本本身的发展过程有关。所谓资本主义理论,则是将气归于资本的性质和工业化进程联合作用结果,认为二者对西方市场经济的性质和发展同样重要。实际上,资本主义,工业主义,资本工业主义三种理论,正是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发展保守派在社会性质和经济绩效,以及它们之间关系方面 的思想。

29造成异化这种现象两个主要原因?

答:一是,马克思认为,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基本特征是人的劳物的罪孽、基本特征是人的劳动创造特征,只有通过生产劳动才能使人们认识到自身的能力;异化的第二个原因与工作本身有关。马克思定义了“形式上的奴隶”和实际上的奴隶两个概念前者指工人形式上服从资本家的权威i,但仍然保留许多生产过程中的权利。后者是指工人连这种生产过程的控制权也丧失了,资本家单度决定工人的生产步骤和程序,使异化工人不仅失去了自我,而且觉得工作和生活没有意义,觉得自身无力对自身和环境带来任何改变,于其他人之间的无法沟通。

30阶级之间的贫富两极分化由哪几个原因?答:1大企业更具有经济实力,具有一定的经济规模效应,有能力将小的竞争者从市场上驱逐出去。2工厂规模的扩张使工人向大型所集聚,机器大工业使工人的阶级同一性更加明显。3为实现利润最大化。资本家总是想方设法通过使用资本密集的机器和加强劳动来提高生产率,造成工人内部技术差距日益缩小。4尽管随时间的推移,生产率的提高会带来工人阶级整体生活的上升,但这与资本家从工人身上剥削的剩余价值相比,微乎其微。

31从劳动关系理论背景的角度,我们可以将工业社会理论概括为三方面?答:1传统的“工人”与“资本家”的阶级分类已经过时。2企业的所有者与管理者相分离,所有者越来越分散。3工会与集体谈判制度更加成熟。

32伍德沃德—布劳纳理论成为“后工业化社会”理论基础的组成部分?答:所谓“后工业化社会”,顾名思义,是指我们正在进入“后工业时代”。这个时代,传统意义上的蓝领gon工人或产业工人已经不存在,很多大、集权制的组织让位给小的,有更多的员工参与的组织,这些性组织具有更好的弹性和适应性。在这个社会中,经济中心从生产产品转移到提供服务上;力量和身份的源泉,从资本、财富的拥有转变我对知识、信息的拥有。而且,随着工人对知识和信息的拥有,工人的闲暇时间也在不断的增加,最后,就像曾经接受了家庭、宗教、社会的概念并对他们生产归属感那样,工人也对工作组织和职业协会产生了认同感。33马克思*韦伯和工业资本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答:1精于计算的理性和官僚制的广泛传播;2劳动力市场和雇佣关系;3阶级和积极斗争;4矛盾的结论;5工业资本主义理论的内涵

34韦伯理论中最为著名的是对“精于计算的理性”以及官僚制组织的论述?答:韦伯认为,经济和社会行为的产生,依赖于四种基本因素的影响:1传统或习俗2 价值观或道德观3感受即个人的感觉4理性的计算即在目标给定的情况下达到目标的最为有效的手段。现代资本主义是以最后一种因素,即理性计算的不断增长并成为主要的经济社会行为的支配力量为特征的。

35冲突的根本根源有哪些?答:(1)异化的的合法化;(2)客观的利益差异;(3)雇佣关系的性质;(4)劳动合同的性质。

36冲突的背景根源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广泛存在的社会不平等;(2)劳动力市场的状况;(3)工作本身的经验。

37员工获得满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答:(1)“获得满足”主要建立在工人对雇主的信任基础之上。(2)除了对制度的信任这一原因之外,工人从工作中获得满足的更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工作都有积极的一面。(3)管理方也努力使员工获得满足。38沟通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种?答:(1)就业组织的介绍性质的信息。(2)日常工作情况信息。(3)就业组织政策或组织人员的调整的信息。(4)就业组织的运作的详细信息。

39共同协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答:

(一)共同协商使双方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寻求更大的一致。

(二)共同协商是一种合作的表现形式,也是冲突的一条转化渠道。

(三)共同协商能够部分地调整劳动关系。

(四)共同协商具体作用的多样性。

40影响冲突的变化的非文化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答:

(一)“客观”的工作环境。

(二)工作中管理方的管理政策和实践。

(三)宏观经济环境和政府政策 41劳动关系发展的两条规律是什么?

答:(1)劳动关系发展的历史与该时期的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的背景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各种劳动关系的变化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受这些背景因素变化影响的。(2)劳动关系的发展从总体上讲,是从对立到对话、从冲突到合作、从无序到制度化、法制化的方向逐渐推进的。

42该时期劳动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答:早期的工业化时代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是激烈的对抗,劳动关系处于不稳定和直接对立之中。一方面,雇主或资方通过压低工资、延长工时、威胁压迫工人,以及对恶劣工作条件的漠不关心来获得更多的利润;另一方面,工人或劳动者在争取工资、工时、就业和劳动条件的改善上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但是,这种工人运动总体上处于分散、个别和局部的状态,虽然产生了工会,但这一时期的工会组织还很不完善。因此,在该时期的劳动关系中,资方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政府在表面上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对于劳资源共享纠纷采取不干预的方式,然而实际上,政府的立法和政策倾向于雇主一方。

43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工人运动继续发展,工会组织广泛建立,队伍逐渐壮大,并且形成层次,工人力量开始不断增强。

(2)资方或雇主在不断的工人运动的情况下,开始出现让步,从早期对工人的直接的剥削和压迫变为通过该经管理,增加在工作中科学的分析和对工人的激励,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3劳资矛盾的目标没有变化,仍然是争取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但是其激烈程度有所弱化,表现形式出多元化方向,集体谈判制度的道理确定。4政府的政策发生了变化,从不干预到出台大量法律,建立相应的结构干预劳资关系,劳资关系向更加稳定,有序的方向发展

44行为科学发展中与组织中劳动者中劳动者有关哪些最为重要的方面?

答:1工业心理学的出现,2 霍桑实验 3社会系统理论

45简述三方性原则?

答:三方原则开始出现。最初的形式是,由政府的劳动部门安排雇主和工人代表或工会代表参加会议,共同讨论一些双方都关心的问题。经过逐步发展,已经演变成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主动征求双方的意见,政府参与调整双方关系,使双方的矛盾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三方合作的方式在当时组要有两种:一是在政府的主持和法律约束下,以集体方式处理劳资关系:二是雇主组织工人(工会)组织共同参与劳动法的拟定和实施。第一种三方合作的方式——集体谈判和集体协议制度逐渐在各国兴起第三种三方合作的方式是,在政府制定劳资立法的过程中,政府也从原来听取雇主方的意见转变邀请雇主和工人代表共同与协商。当然,三方性原则在这一时期在 工业企业中还并不普遍和完善。

46.简述现代管理学的发展——“管理理论丛林” 的意义

答:1经验主义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科学阶段侧重于一工作为中心,忽视人的一面;而行为科学有侧重于以人心为中心,忽视同工作的结合;2经理角色学派:经理提高工作效益的方法是:与下属共享信息;有意识的克服工作的表面性;处理好对组织施加影响的各种力量的关系,这些力量:股东、学者、政府工会、公众、职工等。3权变理论学派:权变理论认为,人们加入工作组织的目标和需要是相不同的,他们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也有差别,员工的培训和工作分配、工资报酬和对工人的控制程度等管理政策应该随着工作性质、工作目标等因素而变化;当一个目标达到后,可以继续激发职工的胜任感,使之为新的更高目标而努力

47成熟时期的劳动关系的特征主要表现?

答:1经过前几个时期劳动关系发展的基础,政府不但认识到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性,而且调整手段也已经相当完善,立法体制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保障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为劳资双方有效沟通所提供的各种服务业比较完善;2在政府立法、服务体系的预干,管理方与员工双方都更愿意通过相对缓和的形式来解决冲突,使双方都的道好处,因此从总体上看,冲突的激烈程度在不断下降,和做成劳动关系的主流;3经过长期的发展,“三方格局”员工参与管理的产业民主制度、集体谈判制度等都已相当完善。

48新时期劳动关系的变化发生哪些明显日益变化?

企业制度化管理论述题简答 篇4

结合上述案例,我对企业制度化管理重要意义的理解有以下几方面: 制度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内在体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管理者智慧对企业管理的融入,主要的裁体就是企业管理制度的运用,这已是企业发展实践所证明的不争的事实。

制度化管理是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动力。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一定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的管理制度做为支持,并且这个管理制度是有生命力的,是在不断变化的,是始终符合公司未来发展需要的。

制度化管理是企业未来发展生存的根本,是员工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制度使员工能够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工作时需要达到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的尺度,更好的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演化成为员工自我培训发展的标准和动力。

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企业制度化建设在企业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名高层管理人员,就有效推进企业的制度化管理浅谈看法:

制度重在落实。制度落实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如果制度得不到落实,即使有再好的工作目标、再宏伟的发展前景,一切都是空谈。制定制度的目的就是在于执行与落实,发挥制度的约束力和威摄力。如果制度不能贯彻到底,其效用就会大打折扣。没有破旧立新的改革勇气,没有切实可行的推进举措,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制度的制定是基础,制度的落实是关键,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贯彻执行。

管理干部是规章制度落实到位的根本。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管理干部的率先垂范对于推进制度的落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管理干部带头执行制度也是自身素质的体现。只有各级管理干部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照章办事,坚持原则,做执行制度的模范,给员工树立榜样,做到上行下效,才有影响力、说服力,才能促进各项制度的执行落实,在公司上下形成自觉遵守和执行制度的良好风气。

上一篇:房产销售代表岗位职责下一篇:单位介绍信怎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