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德育中后进生的转化方法

2024-10-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中小学德育中后进生的转化方法(共11篇)

浅谈中小学德育中后进生的转化方法 篇1

随着时代的发展,整个社会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教育问题与教育本身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其中后进生的教育问题比过去更为普遍而尖锐,在中小学尤为如此。素质教育要求使全体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因此转化后进生,成为现代中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探索切实有效的后进生教育方法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后进生转化工作是一项比较棘手的工作,但必须明确:后进生是可以转化的,古今中外的很多事例都可以证明。作为在育人工作中起统帅和协调保证作用的德育应肩负起这一任务。树立大德育观,将思想观念、政治态度、理想、道德品质、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在实际工作中有机结合,达到育人的目的。许多学校、老师正是从德育入手,用信心、耐心、爱心使后进生转化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作为一名学校德育工作者,在不断的借鉴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认为以下方法能较有效的转化后进生:

一、教育转化方法

教育转化就是用教育的方式对学习成绩或道德品质落后的学生进行帮助、指导并达到转化的目的。传统的教育转化方法就是补课或单独谈话,但这都不是积极的方法,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久了还会有负效应。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的个性是错综复杂的,教育者只有深入调查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了解学生出现问题的实质,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进行教育转化中,以下三法特别值得重视:

(一)真爱育人,促其转化。

有个故事说,在一个冬天里,有一位老人把一棵树看似枯死的树砍倒了。但到了第二年春天那棵被砍去了树干的树头,又从两边长出新芽来了,老人叹息着说:“永远不要在冬天里砍树。”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冬天里砍树情况。有的老师遇到屡教不改学生,就变得急躁和无可奈何,认为这样的学生已“无可救药”。成长中的中小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往往是极不稳定的,如果轻易下结论,也许就会把一个很有希望的孩子当作枯死的树砍掉了。可以说,我们绝大多数教育者都是爱自己的学生的。于是我们常以“恨铁不成钢”来宽容自己教育上的简单粗暴。但巴尔扎克说过:“爱,不只是一种感情,还是一种艺术。”简单粗暴下,学生除了对老师产生恐惧的心理,还会产生对立甚至仇恨的情绪。这不是我们教育的初衷。因此,对后进生的爱应讲求艺术,时刻认识到“转化一个后进生同培养一个优秀生一样重要”。即使对待最差的学生,也要发自内心地爱,无条件地接纳,既看到学生的今天,更关注他的未来。后进生的转化需要用真正的师爱去感动他们,促其转化。

师爱代表宽容。有位优秀班主任说得好:“宽容有时比惩罚更有说服力。”教育需要宽容理解,宽容与姑息迁就不同,宽容中有尊重。许多后进生往往受到周围人不同程度的歧视,从而产生对立情绪,形成逆反心理。对老师的教诲认为是老师故意同自己作对,对老师的关心爱护也认为是别有用心。消除学生的这些不良心理,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动之以情在先,晓之有理在后,情通则理达。“感人者,莫乎情”,教师应毫无条件地对他们进行情感投资,使他们体验到老师的真情实意,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愿意接过老师伸过来的“手”,消除敌对情绪。

师爱代表严格要求。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如果有人问我:怎样能以简单的公式概括我的教育经验的本质时,我就回答说:要尽量多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经受考验。

师爱代表信任和期待,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基于信任和期待。懂得心理学的教育工作者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应很好的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选取适当的时间、角度付出自己的期待和关注,提高转化 工作的速度和效率。

(二)表扬鼓励,目标引导

任何一个后进生即使学习成绩和道德品质都落后的“双差生”也不是一无是处。教育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最差的学生也可能有最亮的闪光点,但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具有淘金黄沙始见金的精神和锲而不舍的毅力。一个优秀教师应该抓住后进生身上微弱的闪光点,表扬鼓励。并以此为突破口,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树立起信心。同时帮助他们设立目标、实现目标。将他们的自信心和热情转移到他的弱势上,在老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形成一种正迁移。设定目标时应注意目标明确,要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时时有向上的动力。但当他们实在达不到目标时,也应适当降低要求,照顾他们的能力,对于他们每一“跳”的成功,教师应即时进行表扬和鼓励,维持他们的良好的心态和追求的热情。当然,表扬也应用之有度,不能助长成功者的骄傲情绪,以免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三)引导后进生自我归因、自我激励、自我教育

1、自我归因是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及后果的因果关系的合理推断。这种归因影响着人们的随后行为。一般来说,后进生对自己成绩落后的归因大致有以下集几种:

(1)学习内容太难,自己理解不了。(2)教师讲得不好,讲解超过了自己的能力。(3)自己的脑子苯,智商低。

(4)自己学习不努力,只要努力是能够进步的。

前两种归因是把学习上的落后归因于外部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把成败归于外因时,认为个人行为的成败取决于外在因素,将使个人推卸责任,这种认识极少对自己的行为起到激励作用。外部归因的后进生缺乏学习的动机和信心,因而常放弃努力。而第三种归因把学习不好归因于智 商低,是一种自卑心理。真正因为智商低而学习不好的后进生占其总数的极少一部分。最后一种归因是一种比较正确的归因,说明学生有信心上进,这将减少转化的困难。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后进生进行正确的自我归因,对落后的原因进行合理的推断,正确的认识自己。当然也不能笼统的排除外在因素而过分自责自怨、自暴自弃。否则,就无法找出真正的原因来有效的提高自己。

2、自我教育 自我激励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使每一个年幼的人,每一个少年都首先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人。我愿一千遍地重复这一点: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他才是你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辨证的统一。如果只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尤其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要转化一个后进生,如果只是反反复复地谈话、说教而没有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教育是很难奏效的。教师的教育只是促进转化的外部条件,学生的转化最终还得靠自我思想矛盾斗争才能成功。教师只有在引导学生自我归因、自我发展的基础上激发自我教育动机,使自我激励、自我教育成为学生的精神需要,以唤起他们要求进步的动机,才能使教育成为真正的教育。

除了上述方法以外,在对后进生转化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帮助后进生搞好人际关系,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发动大多数学生,甚至是整个班级都伸出手来,拉“后进”的同学一把,共同为后进同学创造更多的机会。

二、心理疗法

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对于那些由于心理因素而导致落后的学生,我们应该从他们的不良心理入手,用心理治疗的方法,采用语言、表情、姿势、态度和行为影响,改变他的感觉、认识、情绪、性格、态度、行为,使他们恢复正常,这就要求教育者要选择适当的方式,通过交谈或测量,发现后进生心中的结,然后“对症下药”。

(一)表扬强化,冷遇消退

此法是指当后进生与别的同学一样努力学习并取得一定进步时就给予鼓励和奖励;当他们的行为异常,不合要求时就忽视他们,对他们进行冷处理,以触动他们心弦,促进他们改变。

表扬强化法是指教师按正常的期望,为后进生设计一套由简单到复杂,能够助其形成正常的行为“作业”,然后让其按时按量完成。以达到纠正错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目的。操作过程中,注重坚持。可由难而易,直到行为正常为止。在其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任何一点进步都应给予鼓励,这种奖励就是一种“强化因子”,可以加强道德行为塑造的进程;如果出现行为倒退,借故不愿进行训练,就应加以规劝、强迫甚至适当地惩罚。在奖励与惩罚之间应慎用惩罚而重视“强化因子”的作用。

强化可以使人形成某种行为,与之相反,冷遇也可以消除某种行为。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小孩以哭来引起大人的注意,若大人不予理睬,觉得没意思就会自行停止哭泣。冷遇消退对于转化类似“小孩哭”的品德不良行为的学生很有效。

(二)转换角色,树立信心

此法可用于那些由于缺乏信心、焦虑、紧张等异常心理而导致落后的学生。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总是畏缩不前,不敢参与;有的学生整天心事重重,他们的自信心长期遭受压抑,因而不求上进,学习无动力。转化的具体做法是:帮助学生认识树立自信的可能性和重要性。多总结成绩,慎用批评,即使是微小的优点和特长也要指出增强其自信心。中小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还比较低,他们总是从别人的心态来认识自我,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镜子自我”,这就决定了舆论评价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影响很大。后进生由于某些方面的落后,处于一种角色偏常的心理状态。因此转化后进生的着眼点应放在助其转换角色上。可对后进生进行角色扮演练习,通过角色转换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自信心,认为自己能行,培养良好的学习意志。还可后进生实行“成功教育”,努力为其创造成功的机会。注意不以一把尺子衡量后进生,必要的时候可降低要求,让他们有机会体验进步和成功,从根本上转化后进生的不良心理。

(三)自我探索,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此法的目的是为了使后进生从消极的体验和态度中转化到积极,要成功地运用这种方法,教育者必须做到:

第一步,移情理解,即深入了解后进生的观点和看法,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根据他们的即时情感,摧毁他们消极的防御堡垒。许多后进生的错误认识和消极观点往往隐藏很深,不愿向任何人表露,教师只有无条件尊重、关心,相信他们都具有良好的潜力。而且要表里一致,不能使用操纵和诡计手段。对优点用放大镜来看,使其“闪光点”发扬光大。第二步是帮助后进生树立积极完整的人生态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动机,有的学生之所以变差就是由于缺乏自知自信,不能充分体验积极完整的人生态度所致。在进行这一步时,教师要尽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后进生自我探索的环境,让其充分判断和体验自身的价值,从消极和防御的情感中解脱出来。最后是巩固发展,帮助后进生真正形成积极完整的人生态度,彻底消除其消极落后的观点和看法,树立健康向上的自我形象。

三、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由于后进生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的,转化工作也不能仅仅孤立的进行,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教育转化网络,既转化已有后进生,又预防新后进生的产生。

(一)学校方面

学校要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确立素质教育的正确目标,把后进生转化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对后进生要正确对待,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指导家庭教育,形成后进生教育转化网络。以多样化、多层次、多系列、多开端的教育活动为途径,实现校内教育的整体优化。

(二)家庭方面

家长们要统一认识,共同协助教育子女,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其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和氛围。对孩子的教育应讲求方法,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对待已是后进生的孩子不能一味加压,要给予他们特殊的照顾,使他们感到家庭的温暖。家长要定期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以端正教育思想,提高自身素质,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

(三)社会方面

必须克服当前社会教育盲目自发的状态,避免社会上的消极因素和社会教育缺失造成更多的后进生或妨碍后进生的转化。

1、社会上人人都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给他们提供更多有益的精神食粮。要以战略眼光来抓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工作,使教育、文化、工会、共青团、妇联、少年宫、公安、司法及社会其它部门协调统一,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来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综合教育。

2、社区可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加精神文明建设,有意识对后进生进行针对性教育,配合家庭和学校达到转化的目的。

3、社会各方面够应给某些特殊家庭的子女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遗弃、虐待、摧残中小学生的人严肃处理;对教唆和危害社会的团伙及个人及时打击、依法惩治,以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主编:皮连生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

浅谈中小学德育中后进生的转化方法 篇2

当今社会中存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及不和谐的家庭因素等,对一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素质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乃至发展,这也是形成后进生的重要原因。而教育者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往往更重视智力帮助,却忽视了转化心理品质的作用,以至于工作效率低,而且“容易反弹”。教育者即使注意到了心理因素,往往也只会停留在讲空洞大道理的层面,甚至会出现因为做学生思想工作,不但没有使学生心理放松,反倒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背上了思想包袱,出现继续后进的情况。究其原因,是施教者没有将心理工作放在首位,转化前的准备工作做得不足,实施转化的方式方法过于单一,很多学生虽然当时能“口服”,却难以真正“心服”。

笔者认为,在充分了解学生各方面“后进信息”的基础上,教育者应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及时实施心理疏导,将心比心,以心塑心。在转化心理品质的同时,辅之于智力帮扶;以点滴的进步和成功做心理品质转化的“催化剂”;在转化后进生过程中,把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恒心和爱心作为转化目标的重中之重。

在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真正内涵。的确,对于教育者来说,爱是一种具有强大威力的工具,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我们要乐于施爱且善于施爱。“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了解人”,这也是施爱的前提。在深入了解后进学生的方方面面后,我们就不难发现:成绩差、品质差的后进生,除了个性原因外,往往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周围同学对他们的态度有很大关系。教师过多的责备训斥甚至打骂,同学的讽刺挖苦甚至“敬而远之”,家长的溺爱或放弃,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拉拢、网络“暗流”的“浸泡”,错误价值观的误导等是外因;个人对学习、生活的主流和本质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对学生时期的中心任务及其在人生中的关键地位不明确及有缺陷的个性等是内因。以心塑心的基础就是整理出不同后进生的“内、外因档案”,这需要我们的耐心和细心。

后进生转化中,教育者要以“爱”字当头。教育者帮助后进生树立信心是基本要求。能否真正做到“心中无差生”,是对一位教育者“良心”的检测,更是“爱心”的内在要求。我们甚至可以这样想:一个后进生,他本人开始都是要求上进的,却因为教育者的口中、心中认定他们与优秀生比较是后进的,才会出现后进的情况。后进生不应是教育者的负担,而应该是教育者教育的对象和内容,更是产生比教育者本人更优秀人物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当我们对后进生真正怀有这种激情和爱心时,我们才可以进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教育者应真正尊重后进生,才可能使他们自尊和自信。这就要求教育者真正树立“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念。教育者的热心、真心体现在从后进生的闪光点入手,对学生从不吝惜自己真心的赏识,哪怕是学生在学习、生活环节中的一点进步。这种尊重要让学生感到自然、友好、和谐,那么尊重就成为激励和唤起后进生自我超越的内在驱动力的重要手段。“人的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我们这样做只是遵循了教育的规律。在后进生心理上感受到教育者的尊重同时会找回自尊和产生“新自尊”!

在数年如一日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有更深的体会:学生因为找不到自尊而失去自信,因为失去自信而不再信任他人,与同学格格不入,自甘放弃,尤其对少数优秀学生和后进生更应注意“一碗水端平”。在优秀生和教师面前,后进生的自尊心尤其脆弱,哪怕是无意中对后进生的“冷落”都可能使他们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在后进生取得点滴进步的时刻,要为他们喝彩,让他们感到老师与他们共同收获快乐,有利于后进生及时肯定自我价值,这也是后进生转化的关键和自信心增强的重要一环。教师要耐心地等待后进生每一点成功,就像在前方保护并激励学走路的幼儿的父母一样!

教育者费尽心思地针对后进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是转化工作成功的支点。当后进生因自信而自强,不断地成功和进步时,不正是教育者转化工作不断成功吗?

浅谈中小学德育中后进生的转化方法 篇3

[关键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转化;后进生;方法

一、研究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转化后进生方法的意义

在中学,后进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学校中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差、行为懒散、精神颓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后进生。后进生是相对的,变化发展的,学校没有一成不变的后进生。

根据多年的教育实践和对后进生的观察、研究,我发现后进生并不是无法教育,不想学好,也并不是没有理想或奋斗目标,只是他们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显得信心不足,缺少兴趣。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行动起来,关注后进生,针对后进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经过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努力工作,后进生一定会转化为好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例如,德国大诗人海涅曾经是学校尽人皆知的“后进生”,教师曾骂他对诗“一窍不通”;达尔文读中学时,因成绩差而被家长教师视为“智力低下”的人;我国著名数学家张广厚在中学时曾因数学不合格被留级,但最后却成为了著名的数学家。无数事实证明,后进生可以转化!只要教育得法,今天是后进生,明天可转化为好学生。

目前,后进生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需要不断探讨的课题。强国必先强教,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合格的公民,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基础教育搞不好,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就是一句空话,国民素质的提高不是造就少数的精英,而是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满足和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正因为如此,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目标应该面向全体人民,面向全体学生。学校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育目标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提高每一个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如何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如何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这是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中,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对提高后进生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物理学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础并通过实验的检验,中学物理实验主要包括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理论联系实际符合学习规律,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提供了合作和沟通的机会,通过演示实验和分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因此,运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特点和优势转化“后进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方法

(一)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加强后进生学习自信心

信心不足或没有信心是后进生与好学生的差别之一。造成后进生的原因大多是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多数学生其智商高,反应能力,接受能力强,但是好动且贪玩,在学习上投入时间少,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显得信心不足、缺少兴趣。教师在转化这些后进生的过程中应把加强学生学习自信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主要有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每个人都有操作机会。在物理课的演示实验中,演示主要是教师操作表演实验,有时候也可以请学生充当教师的助手或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讲台上操作实验,如:在讲述大气压一节时,安排后进生中的“大力士”来拉马德堡半球,大家看到“大力士”无法将抽掉空气的马德堡半球拉开,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还可换用两片玻璃,请学生在台上用水把玻璃间的空气排除后,用两手不易掰开两片玻璃,也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这些实验简单易操作同时又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完成实验时,教师须及时给以鼓励和赞赏,让后进生体会到成就感,尝试到成功学习的喜悦,逐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愿望,激发其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二)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激发后进生学习兴趣

缺少学习兴趣也是后进生与好学生的差别之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就有了动力,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就会驶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力的、光的、热的、电的现象精彩纷呈,吸引眼球,刺激感官,震撼心灵,物理课中教师可以用新奇的实验引起学生兴趣,制造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如:讲授惯性定律时,向学生演示惯性实验,在装有水的杯子上放一硬纸板,纸板上放一鸡蛋,沿水平方向迅速击打鸡蛋下的硬纸板,鸡蛋竖直落入杯中,鸡蛋并没有沿水平方向运动,表明原来处于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又如: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一个实验:将一个玻璃杯中装满水,再用一片玻璃平着在杯口处推移,直至盖满整个玻璃杯口,使玻璃杯中无气泡.将杯子倒过来,玻璃片没有掉下来,杯中的水没有洒出,原因是有大气压的存在。

在复习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时,提出悬念:马拉车时同样车也拉了马,两者的相互作用力相等,但为什么车还是向前运动呢?是否说明马给车的力大于车给马的力呢?鸡蛋碰石头,两者的作用力也大小相等,但为什么鸡蛋会碎而石头完好无损呢?这些是否证明了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内容不准确呢?

再比如讲压力作用效果时,讲述“杂技演员躺在钉床上却安然无恙”,类似这些实验和事例比较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班里的后进生非常兴奋,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激发了学习兴趣,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乃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是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优势所在。

(三)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促进教师和后进生的和谐关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讽刺中有爱迪生。”陶行知先生的话给我们很大的啟示,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还要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要有较高的人格素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管教育对象是谁都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教师的教育活动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而且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和学生的交往中。

现实生活中有少数教师忽视尊重后进生,教育过程中经常随心所欲,不假思索地批评、歧视、讽刺和挖苦学生,这样师生之间容易产生对立情绪,不利于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对后进生要尊重,爱护,做到不嫌弃,不厌烦,不冷淡,真诚相待,耐心帮助,教师要放下架子,走到他们中间去,与他们交流沟通,做知心朋友,在中学物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中,可以营造和谐、活跃、民主、平等的氛围,尽量提供机会让后进生自己动手,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测量活动去探索、研究,发现物理规律,获取新的物理知识,从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了教师与后进生构建和谐关系。

(四)开放中学物理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提高后进生综合素质

实验室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开展实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和科学启蒙园地。随着国家和地方对教育技术装备投入的增加,各地中小学校实验室建设大都达到了教育部制定的标准,基本满足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综合实践活动需要。

但是,目前有相当部分学校,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在教学中出现了较多实验教师利用粉笔加黑板或用电子白板做实验的现象,实验开出率有降低的趋势,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减少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实验室规程》明确规定:“有条件的学校要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实验室。”为了能充分发挥实验仪器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实验室规程》精神,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转变观念,在开足开好教材规定的实验以外,中学应向学生开放实验室。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基地——中学物理实验是吸引学生参与物理课外活动的最佳场所,中学物理实验室对学生的开放,给后进生提供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物理实验操作的机会。在向学生开放物理实验室的过程中,学校根据学生的需求合理安排实验教学人员,做好向学生开放物理实验室的各种准备工作,任课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要加强安全管理,不能让学生单独进行有危险性的实验。

開放中学物理实验室要根据中学物理学科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由学生选择,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经过预约进入实验室,遵照实验室的管理规定,自主选择实验内容、实验材料,自主设计物理小实验和其他物理探究实验,进行未完成的“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

开放中学物理实验室,提高后进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后进生的综合素质,为转化后进生作出特殊贡献。

[参考文献]

[1]倪先聘,徐贵申.浅谈后进生转化[J].河北教育;2005年18期.

[2]聂珍云;尊重在后进生转化中的作用[J].湖南教育;2001年15期

[3]冯志成;如何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1期.

[4]张庆琴.“木桶效应”与后进生转化[J].陕西教育;2006年Z1期

[5]张青萍.后进生转化中教师应注意的几点[J].班主任之友;2005年02期.

浅谈中小学德育中后进生的转化方法 篇4

对后进生的管理是当前学校管理中十分棘手而又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转化不力的原因是缺乏对其真正、足够的了解,难以对症下药。因此,我们应首先找出造成后进生现象的四大影响因素,即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自身因素,并分别对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采取应对之策。后进生工作任重道远,尤其是作为班级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后进生的心理特征,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一、对后进生现象的认识

(一)通常观念上的后进生

我们通常所谓的后进生,是指行为表现不佳、学习成绩偏差,进步比较困难的学生,他们是一所学校和一个班级体中客观存在的特殊群体,多表现为思想差、行为差、道德差和成绩差等几种情形。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建人文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如果我们仍然用不变的旧眼光去看待“后进生”,则会产生错误的认识,导致荒谬的行为结果。“后进生”从何而来?说到底,是中华传统教育的结晶。以考分评价学生,把学生划分成优、及格、差三等,这种以考试成绩为尺度简单地把学生分等之举,既不合理,更不人道。古人云:“天下之大,千品万类,六行八道,率各有所长,岂能千人一技乎?”每位学生因受遗传因素,生活环境等的影响,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优劣势表现不一。

(二)正确认识后进生

后进生固然在学习成绩上不如其他学生,但总有好的地方,只要我们用正确的观点看他们,从适当的角度去了解和培养他们,他们同样能为社会作贡献。社会是多层次的,需要有政界、经济界、学术界等各界精英,更需要处于各行各业的不同层面上默默工作的普通劳动者。参天大树固然令人仰慕,难道芊芊碧草就不可爱吗?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后进生,用不同的目标去要求后进生,用不同的方法去浇灌后进生,则无后进生,所以,后进生在某种程度上是教育者蓄意制造的另类。

二、造成后进生形成的因素

(一)学校因素

1、对教育对象不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教学上只注重上等学生,对后进生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甚至视其为包袱或害群之马,这样,本有进取心的后进生将失去进取的信心,甚至产生故意的对抗心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不把爱的阳光撒向这些最需要的孩子,他们怎能茁壮成长呢?

2、教师与学生关系不融洽,学生怕而远之,既远离了学习和纪律,更远离了正常的成长轨迹。

(二)家庭因素

1、绝大部分家长对其子女的行为表现和学习成绩漠不关心,孩子学不学,成绩好不好全无所谓,甚至有的家庭把教育子女的问题全部依赖于学校,而没有尽家庭在孩子成长中的教育责任,使教育出现了较大的残缺或空档。

2、我们农村地区父母大多出门打工,常年在外,对子女学习无精力过问,学生缺乏家庭里关爱和教育。

3、有些家长文化素质不高,无法辅导孩子。

4、部分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尤其独生子女家庭,凡求则是有求必应,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学习上要求不高,对孩子在校犯的错误包容放纵,致使学校与家庭教育脱节以至于相冲突。

5、父母离异,孩子失去温暖,无人关照,对生活掺杂了许多不应有的观念和想法。

(三)社会因素

1、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如赌博、吃喝、腐败、浪费等都会使青少年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社会上非法书刊、录象带、网络等也坏作用不小。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模仿心重,看了那些带有刀枪、棍棒、黄色书刊、录象等,或误出入黑网、暴力网、黄网之后,都想亲身尝试一下,结果一试就步入歧途。

(四)自身因素

1、非智力因素比如学生学习习惯不好,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学习兴趣低,注意力分散,心理素质不好,情绪不稳定等等情况,都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

2、学习目标不明确或无学习目标,缺乏必要的是非观,缺少吃苦精神。是非不明,爱惹是生非,不以为耻,反以为乐,不求进取,甚至抱有破罐子破摔的心态。

3、学习动机不稳定,常常被其它诱因所左右。

4、学习兴趣不持久,特别是缺乏学习中的潜在兴趣。

三、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怎样才能找出对应转化之策呢?我认为,要根据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对症下药,才能遏止和减少后进生的形成,达到有的放矢,“治病救人”的目的。

(1)以情动情、以诚相待。“以情动情、以诚相待”就是指教师应紧紧围绕着对后进生的情感展开工作。以真情去打动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你是真心实意的去帮助他们、关心和爱护他们。

(2)保护自尊,施行优先。后进生在学校工作学习生活中屡遭失败是造成学生自暴自弃、不求进取的主要原因。要排除学生的自卑心态,就应在平时的学习、课余活动中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内在的积极因素,向成功的目标努力,进而不断提高兴趣,增强其自信心。

(3)从生活上关心他们

有过错的学生由于担心受到人们的严厉指责和嘲笑,常常主观的认为,任何人都会轻视,厌弃甚至“迫害”他。为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我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关心他们,信任他们。

(4)注重学法指导、全面转化

浅谈农村小学后进生的转化 篇5

“后进生”,顾名思义,指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多,教育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班里的后进生。下面,我谈谈如何转化农村小学的后进生。

一、善于发现后进生的优点

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独特之处和闪光点,予以必要的肯定,给予妥当的点拨,使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增强信心,进而产生学习兴趣,萌发追求的热情。

四年级后进生陈小明同学在一次班级集体劳动中,表现得非常勤恳,非常积极,劳动结束总结时,我大力表扬了他,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在一次上课时,我发现他发高烧,便亲自带他去看医生,亲自倒开水让他服药,然后送他回家,并悉心询问他的身体情况。自那以后,他消除了对我的对立情绪,肯和我接近了。我抓住机会,多次和他谈心。俗话讲:将心比心,才能心心相印。他向我讲述了他的情况,他家有四兄妹,他是排行最小的,其在家中十分调皮,不听话,经常遭到父母的打骂,得不到家庭的温暖,渐渐地形成了一副顽固的性格,谁也管不了他。我及时找他谈心,分析他这样发展下去的害处,告诉他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也及时表扬了他的长处。最后他含泪惭愧地低下头说:“是我不好,影响了班里的荣誉,给您添了不少麻烦。”我知道他有了认识,就因势利导地教育他,鼓励他努力去学习,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后来我经常接触他,辅导他,帮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他也逐渐地向好的方面转变。

二、赋予后进生爱心

后进生需要的是真情呵护,需要的是表扬鼓励,而不是讽刺、批评式的教育。后进生的心灵很脆弱,自卑心理很重,这就需要班主任用爱去感化他们,关心他们,给他们温暖,从而启迪他们的心灵,使之“动情”,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去年我任教的班上有一个学生叫王俊杰,他随便缺课,经常到游戏机室里打电子游戏,到了学校,就在教室里大声喧哗,影响别人,无心向学。还爱贪小便宜,常偷别人的东西,向别的同学要钱,要物,欺压同学,颇令老师头疼,同学反感。我面对此事,心里当然感到很气愤,但我知道如果大骂他一顿是无济于事的。只有知其根,才能治其本,因而我决定,主动接近他。开始时他对我不理不睬,并对其他同学说:“看她能把我怎样!”我想,对这样的学生,必须做细的思想工作。于是我从关心他入手。他的生活有困难,兄妹多,入学交一些杂费有困难,我就先借钱给他交。在一次同学捐款美化校园活动中,我以他的名誉捐了伍元钱,让他得到学校的表扬和同学的赞许。通过点滴的爱,他被感动了,坚定了信心,从“双差”走向“双优”。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的爱应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它体现在用真诚、平等、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班主任要与后进生建立深厚的感情,交朋友,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消除隔阂,这样才有利于帮助后进生思想和学习的转变。

后进生李春红同学,他的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他自小跟着他外公生活,且生活比较困难,由于缺少父母的关心,他学与不学从没人说他,他也因此产生了厌学的情绪。我了解到春红的实际情况,非常着急,一次次苦口婆心地劝导他,让他感到老师和他父母一样都是在关爱他的。从此,春红改掉了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了努力学习的信心。这样让爱默默地渗透到后进生的心里,使他们感受到“爱”比蜜还甜,他们自然而然就收敛了以往的不良行为习惯,投向了集体的怀抱里。因此,我更坚信,师生关系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后进生转化工作。教师要在学生身上倾注自己爱的心血,以爱暖其心,以情动其容,以德动其行,以导促其学,才能感化学生。

总之,对于后进生的教育,教师要学会尊重,多一些关爱,少一些批评指责。学会发现其闪光点,注重后进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后进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后进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转化后进生,需要倾注老师更诚挚关爱和热切胸怀,更多的爱心,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浅谈如何转化班级中的后进生 篇6

教育是一门艺术,在教育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是对待班级中的后进生时,更需要教师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投入更多的感情和精力,花费更多的时间。后进生往往处在情感危机中,由于成绩差,经常受到学校和家庭的冷遇,甚至他们为了维护自尊,为了发泄心中不平,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和重视,则会“破罐子破摔”、打闹捣乱、行为越轨,以求的畸形的心理平衡。如果任其发展,压抑或指责,则会使他们更加失去信心和勇气,最终成为学习和生活的背弃者。所以,做为一名班主任,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个不可回避的难题,也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作。

那么,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实现后进生转化呢?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的体会是:首先,分析成因,做到胸中有数。通过自己平时细心观察及本班任课教师的反映,摸清本班有哪些后进生,从而多接近后进生,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和他们交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进而分析他们的成因,尤其要特别关注单亲家庭的孩子和父母离异家的孩子。其次,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制定计划是后进生转化工作的行为规范,计划一般包括:转化的指导思想;转化对象及基本情况详细分析等;转化的主要措施,如树立自信及成功意识,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然后在具体开展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应理解和尊重后进生

要作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师在理解和尊重后进生的基础上,首先要认真研究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及形成原因,清楚他们的心理障碍。后进生同其他学生一样都有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和理解,但由于学习成绩差,一时很难达到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值,因而经常受到指责和批评。这样长期以来,他们便渐渐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表现出意志消沉、自暴自弃,形成应付、恐惧、厌学、厌事心理,以消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学习、各种集体活动,从而也就慢慢地走向另一个极端——玩世不恭、“破罐子破摔”,形成明显的怀疑心理、戒备心理、对自己周围人们的态度和言行极为敏感,抱有敌意,用不正确的态度对待老师、家长的善意批评教育和帮助,甚至以恶作剧戏弄师长、欺辱同学、破坏学校教学秩序。

二、教师要关心和爱护后进生

教师的关心、爱护是转化后进生的原动力,是最具效果的伟大力量,它可以使学生克服一切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勇往直前。学生的心灵是最纯真、最敏感的,他们会用心去感受老师的一言一行、一点关心、一点爱护。我对后进生转化的原则是“永不言败,永不放弃。”教师在转化和教育后进生的过程中,要关心和爱护后进生这是首要的前提条件。爱是教育的前提,爱护后进生是帮助他们转化的感情基础,后进生最缺乏爱,最难得到信任。作为班主任,更应主动关心爱护后进生,处处给他们体贴和温暖,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尊重和维护他们的权利和义务、意愿和情感、要求和意见,要信任他们和关心他们;对他们的批评和教育,要多些和风细雨,少些电闪雷鸣;要通过多种

渠道、多种方法与他们沟通,把批评和教育传递给学生的是要自尊、自爱、自强、自信,从而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去了解他们,也就打开了学生的心灵之门。

三、对于后进生教师应善于表扬和激励

教师应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表扬与批评结合,作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得到别人的表扬和赞许,在后进生的心理占有一定的分量,在进步和成绩面前,教师一句表扬和激励的话语,对后进生可能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会影响终生。而且后进生的一种习惯心理,就是把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与对自己的评价联系在一起的,与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和人格价值联系在一起的。作为班主任,要时时细心观察,善于发现他们好的方面,哪怕仅仅是一些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表扬,倍加爱护和扶植,促使发展成为稳定的积极因素。特别是在平时,对他们做对一道题,一次精彩的表演,一次助人为乐等都要在全班同学面前及时地给予表扬。与此同时,班主任也要严格要求他们,真诚地提出他们的缺点,帮助他们克服,切不可一味地适就姑息。这样,通过表扬和激励给予学生的是对自己的肯定,学生获得的是成功感和自信心。

四、抓住时机,运用正确的方法教育

1、深入了解,对症下药

众所周知医生要给病人治病,必须了解病的症结,从而对症下药。一样教师要教育和转化后进生,也要对他们进行深入的了解,了解家庭和社会影响,生理原因,心理特征;不仅要掌握表面的现象,还要

掌握他们的“庐山真面目”。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后进生大都有逆反心理,固执己见;如果对他们动辄训斥,往往压而不服。因此,教师必须立足于疏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让他们得到情感体验,提高自我认识,促使其自我反省、自我悔悟、自我改正。

3、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教师在教育和转化后进生时,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后进生和他们所犯错误的不同情况,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如:针对学习不得法的学生,可侧重学习方法的指导;针对有意破坏课堂纪律者,可以用眼光扫视,给以暗示;针对因教育失误的学生,教师应主动向学生承认,然后循循利导等。

4、给后进生制定适当的奋斗目标

在转化教育后进生时一定要给他们制定适当的奋斗目标,目标不能过高,目标过高也就忽视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会使后进生感到高而生畏,产生恐惧心理;目标过低,又难以达到转化的目的。因此,教育目标的确定,应根据可接受性和发展性原则,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低到高,力求符合各个后进生的实际。

五、认真抓好反复教育,确保后进生转化

在教育、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会遇到他们经常发生动摇、反复的现象,这是符合有关变化发展规律的。因为许多后进生致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意志薄弱,不能持之以恒,容易接受外界不良风气 的影响,坏习气已成为一种顽症,要克服、解决不是一件易事。因此,我们在转化后进生时,不是一次教育或辅导就能奏效的,而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抓好反复教育,决不能因为他们出现动摇、反复,我们就放弃对他们的教育,更不能泼凉水,而应坚持改变他们的坏习惯。另外在教育、转化过程中,学校还应与学生、家庭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只有学校、家庭、班主任三者通力合作,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果。

浅谈中小学德育中后进生的转化方法 篇7

面对今年在校的职业学校学生“苗”较好的先提条件, 摆在教师面前的责任就相对更为艰巨了。怎样做到既落实教育教学目标, 又发展学生的能力, 既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又发展学生的特色技能, 既照顾专业内发展, 又要考虑学生的双学历发展的落实等, 本届学生有承接这些素质和这些能力、去接受更高标准的培养和培训的潜在塑材。这就需要教师队伍建设中, 师资力量的整体框架的稳定与师资水平不断的再提高、再发展;同时, 在校期间的课程设置更合理、更接近企业要求, 是本届学生的成长道路更加顺畅的保障。

一、作为基础教学学科的语文课, 是学生传承知书达理的第一环节

语文课在完成教学大刚教学任务的同时, 肩负着宣传国家正面德育文化教育主角的重任。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课文, 整体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感知中国民族文化的错综复杂, 感知不同历史背景下、不同的人表现出的相同的爱国热情, 等等。这些无不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优势, 这些教学内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对学生一生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语文教师要把握住这个德育教育的有利阵地, 适时地、不间断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为能培养出适应新的历史使命的人才型、技术型、合格的职业学校毕业生铺路搭桥、不断提供足够的精神食粮。

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已然走进了语文教学, 如白板教学的引入, 扩充了教学内容的容量, 不仅仅是直观引领学生快速进入佳境, 避免了干启不发。课内知识信息容量的加大, 弥补了少部分农村学生因经济条件不足及交通不便带来的不能接触更多的外界信息、不能跋山涉水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增长见识的缺憾, 增加其见闻, 补充其心智, 打开其封闭的眼界, 达到了提高学生自身素养及欣赏水平、开阔眼界的语文教学能力教学目标。实际上, 语文课课文的信息量是很大的, 只不过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全展开, 如《我的母亲》一课中该知道的词条“北平德胜门”, 可通过图片展示, 让学生了解一下“德胜门”在原北平和现在北京的位置、始建于什么时期、现在是个什么样子、全国有几处“德胜门”, 等等。并加以补充:这些“德胜门”有的仅限于地名的使用, 而原来的旧址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 在某个城市的改建中被现代化的建筑取代了等文化特点。再如, 几秒钟的图片展示:介绍“流苏”和“狂欢节”。《狂欢节的最后一天》一课, 教师将狂欢节盛大、华丽的、声势浩大的游行场面完全呈现给学生, 比起教师枯燥的语言, 图片的冲击具有表象作用, 而视频播放中画面里人声鼎沸的呼喊声、人们摩肩接踵的拥挤场面、人们随着舞曲一同唱、跳的欢乐愉快、无比陶醉的气氛, 那种势不可挡的冲击力、震憾力, 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而永久的印象, 甚至在许多年后, 再让他们讲给别人听时, 他们也会将这些见闻描绘得栩栩如生, 听者亦如临其境。“流苏”实质上是我们常见花边的一种连续的、有规律的图案链接, 生活中随处可见, 但少部分农村的学生却知之甚少, 通过图片, 可以直观看到流苏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 有的用来装饰围巾的底边, 有的是用来捆绑窗帘的中间部位、对窗帘起着收拢、装饰的作用, 有的用做钥匙链或靴子上的穗坠, 有的作为盖头或头盔上以流线条状样式出现、用以遮挡在面部的装饰, 有的出现在衣角或裙摆的边缘, 等等。这些较为集中的体验使学生直观地明确“流苏”一词的含义, 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和欣赏水平。《狂欢节的最后一天》中母亲失而复得的不是物品而是她最心爱的女儿, 小女孩幸运地回到母亲的怀抱, 全篇课文没有惊天动地的语言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 许多平凡的人在狂欢的队伍里参与了救援行动, 陌生人、绅士、人群, 乐曲、歌曲从演奏着、唱着到完全停止再到重新凑起、唱起, 从马车的缓慢行进到停下再到重新开动, 从母亲的挣扎寻找到绝望的哭喊再到找到女儿、扑过去、不知是高兴还是悲伤的表情等, 无不透射出人性光辉的真、善、美。教师不但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表达技巧:细致的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及动作、神情、心理变化描写及对比反衬, 还可以让学生学会感恩, 学会体谅父母, 学会理解父母为他们所付出的艰辛, 学会安慰父母的那颗看似坚强、实则也很脆弱的、需要安慰的心, 学会从打一个电话报平安开始逐渐与父母沟通, 拉近彼此的距离, 切实有效地落实了德育教育的情感教学目标。《听话与说话》这部分教学内容除书上要求的一些必须掌握的基本原则外, 还需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 让学生在案例的对与错、褒与贬中学会如何听、听懂、听明白、听深入的要求与规律具体有哪些, 该如何做到听的高层次, 学生在阅读、讨论中探究如何运用听话基本原则才是最恰当的做法。

二、语文教师应积极行动起来, 分析德育实际现况, 实施德育教育

语文教师们积极行动起来分析德育实际现况, 实施德育教育, 实现后进生自身的优化重组。

所谓的后进生, 实则是在某些行为、语言上或在思想动向上, 与其他的遵守各种校规、校纪的同学的反差较大, 造成了他们行为举止与其他同学之间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 向来是教师们教学与班主任工作的老大难问题, 科任教师讲课不能避开后进生直接面对好学生, 班主任也绝不会在班级管理中抛开后进生不管去单独抓好学生的班级建设, 后进生总是会交织在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和好学生之间。为此, 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在开展工作中是否应该有所取舍, 是否单抓好学生而放弃后进生, 是否应该更多地拿出时间关注后进生的成长, 是否可以在后进生漫长的进步历程中通过德育教育深情地拉他们一把, 在变废为宝上多下功夫, 多出力气, 共同实现后进生自身的优化重组。

(一) 后进生的心理素质及行为表现的差异

学生思想的方向是教师应该及时掌控的, 尤其是后进生的思想动态更是教师尤为要关切的。后进生的心理素质并不是都像他们表露在外的那样坚毅和刚强, 后进生的外部表象是易冲动, 不加思考, 不计后果, 往往是随着他们的思绪无限量的发展, 没有节制, 有这样情形的后进生对于教师来讲是最棘手的事情。实际上细细地观察, 细细地比较每个后进生的行为表象, 就会发现, 他们都有一个共性, 即内心的脆弱。他们的内心堡垒是极易被摧毁的, 教师完全可以依据每个后进生的外部 (下转第67页) (上接第27页) 表象抓住切入点, 根除他们内心的弱点所致的行为和思想不良倾向的弊端, 帮助他们抓住进步的时机努力从一点一滴改变自己, 获取成功的经验, 找到并到达成功起点的起跑线。

(二) 后进生的行为举止与主观能动性的反差

由于后进生的意志力不强, 行为偏差较为严重, 导致后进生的主观能动性与行为举止的反差太大。他们往往想象每一件事情的最终结果是美好的, 但对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完成既定目标的把握估计不足, 对成功的路上即将发生或产生的矛盾估计不足, 没有充足的理论和相应的技能完善自己行为举止及主观能动性的强烈的反差, 操控不了自己既定目标的方向盘, 也没有相应的标尺作为及时的主观调整, 这样的学生个体往往没有源于自己的较为有益的思想动力。教师在此方面应给予思维定向的指导和技能的补救型的培养, 放手让其去展示他们自己的风采, 让其学会遇到困难要及时进行方案的调整, 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能力范围, 扩大自己成功的机率。

(三) 后进生的矛盾心理与扭曲的行为之间的联系与转变。

后进生的心里矛盾的集合主要体现在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思维论调上, 在别人看来他们的想法和做法明明是有错误的迹象, 这些学生个体自己却体会不到, 也想不到该如何去处理遇到的各种事情, 所以也就做不到自我更正。教师应采取心理疏导、赏识与批评并举的做法。若一味的赏识, 后进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本身就薄弱, 突然有过多的鼓励, 他们并不会适应, 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始终都以被责骂为主要内容, 所以要兼加批评, 使其慢慢适应良言的语言环境, 适应自己的进步给自身带来的新的心理压力。

(四) 后进生的自我认识与行为习惯的提高

后进生中转变路径越小的学生进步得越快。转变较快的这一部分后进生, 慢慢就会在其他后进生中显现出好的与众不同的优点, 进而使自己愿意重新认识自己, 重新定位自己的将来, 重新把握自己的行为习惯的外现效应, 这种外现效应越明显, 后进生的进步越大。

(五) 后进生的自我评价与外人认同的意义与作用

后进生往往非常在意别人是怎样看待自己的, 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非常在意被认同的瞬间, 他们的笑容往往瞬间飘过脸颊, 飞逝而过。教师应有意制造一些可以让后进生得到认可的机会, 场合可以非常随意, 在场的人员也不要有所局限, 尽量放松他们的心情, 放松他们过于紧张的对抗型的神经, 使其成功的喜悦感保持得再持久些、再稳固些。

(六) 后进生由引导选择变为自我选择的区别与重新定位的关系

后进生重新定位自己的理由不只一个, 但最基本的应该是相信自己、相信别人, 这样的彼此信任是不可少的。信任是后进生成功的秘诀, 是后进生成功的必备佳品。教师可以让其相信帮助他, 是所有人发自内心的举动, 是他们自我减压的开始, 是变引导选择为自我选择的开始, 信任与重新定位, 是与进步捆绑在一起的最佳套餐, 缺少哪一项都是索然无味的。

转变后进生和后进生的转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是教师在不断的工作中实践才能彻底区分, 并区别对待的。后进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后进生的转变需要更多的师生细心呵护才能达成, 德育教育首先是教师的“德”字先行教育。

我坚信, 没有绝对的后进生, 多元化的学态变化, 决定了语文课的德育教学与信息化的白板教学有很强的融通关系。学生在进行观感体验的同时, 把观看的各种信息直接转化为德育教学因素, 二者没有完全的分割点, 学生可以在外界信息的不断感召和激励下, 深化、加强推动德育教育的感化点和融合点, 这个点的半径和运转时间越短、越少, 就越能体现白板信息化教学的开发作用。没有了白板教学的声、图、影像的动态配套服务, 就不会有较强的言语交流和精神生活体验。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优势, 这些教学内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对学生一生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语文课在完成教学大刚教学任务的同时, 肩负着宣传国家正面德育文化教育主角的重任。对此, 进行了探讨。

浅谈中小学德育中后进生的转化方法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后进生;转化策略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学龄短,他们往往难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很容易步入后进生的行列。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一直是教师和家长十分关注的问题,而素质教育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实现每个儿童的健康成长。要想改变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学习现状,转化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业成绩,必须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后进生的概念

后进生是指那些在知识、能力、习惯、方法等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缺陷,智力得不到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在这一定义的基础上,本文将小学语文学习后进生定义为:他们是智力在标准以上,但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其知识、能力、习惯、方法等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缺陷,或因后天和外界造成语文学习障碍,达不到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业不良者,是需要经过额外、特殊的帮助或教育才能完成小学语文学习任务,达到大纲要求的学生。我国小学阶段一般为6年制,其中1-2年级为低年级,3-4年级为中年级,5-6年级为高年级,本文研究的语文后进生年龄段为低年级,即1-2年级的语文后进生。后进生是相对的存在者,我们眼中所谓的“后进生”其实并不差,他们或者只是暂时落后于人,或者就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后进生,顾名思义,即后来进步之意,也就是说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通过自身不懈努力也有可能由后进生变为优秀生。那么有哪些教育对策能够帮助后进生更快地提高呢?一切诸果,皆从因起,后进生的成因主要是来自家庭、学校两方面,只有找到了病源,从源头挖起,“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后进生的“教育转化”策略

1. 用爱感化后进生。鲁迅先生曾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是老师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重要前提。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关系中有一种互相回报的倾向,假如你对一个人表现出爱,他也会以爱回报你,反之,你轻视一个人,他也会对你报以敌意,教师与后进生的关系亦是如此。如果教师对学生有着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满怀热情地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爱护他们,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真心实意,让爱成为他们努力学习的动力。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师关注后进生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度的把握,不能使学生产生依赖感,否则后进生会忽视其他同学,同时引起其他学生的不满。教师对后进生的适度“忽略”可以让后进生认为自己是和别人一样的学生,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这种平常心态更有益于他们心理健康的发展。低年级小学生对学习的意义尚没有明确而深刻的体会,但对他们温和、尊重自己的教师却倍加爱戴,我们相信,学生将会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爱他们的老师。爱学生,就要理解学生。小学生虽然年龄尚小,接触的事物还不多,心智还不成熟,但小学生对于事物仍然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有些老师认为学生还小,什么都不懂,从而忽略他们的所做作为。作为老师,了解学生并予引导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师生、同学之间的理解不仅仅是改善人际关系的一种润滑剂,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效益。教师良好的理解心态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智力水平,可以说,理解学生也是爱学生的具体表现。一个不懂得如何关爱学生的教师,是不会理解学生的,更谈不上教育学生。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 教师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道理是讲给人听的,目的是提高人的认识,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人都是有感情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融情于理,恰当地处理情与理的关系。情感是道理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师生关系融恰了,讲道理即使尖锐些,学生也能接受。相反,道理再透彻,学生也可能听不进去。因此,教育人,要尊重人、关心人,使学生先感到教师的一片诚心。这样才能达到“情”通”理”达、“理”直“情”正的境界。

2.培養学习兴趣。理解能力差、对知识和能力感到乏味并且没有兴趣是后进生的共同特点。后进生绝大部分是基础水平很低。为此,教学中要合理控制教学进度,减少难度,降低坡度,循序渐进地教学。语文教学以实用为基础,不像数学可以“举一如例题反三如做训练”、“举少胜多”,而常常是“举十反三”、“举多胜少”。教学中应指明语文学习特殊而具体的目标,要求学困生掌握、运用一定数量的词汇,会说基本的交际口语,会选择能表达真情的话赞赏别人,会写一些常用应用文如请假条、留言条、通知等,使其感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激励,产生学习和实际运用的兴趣。课堂上后进生的表现和练习测试的结果等,都给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反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及深浅度,对后进生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恰当地纠正,并有针对性地辅导答疑,有效缩小后进生数量,这是转后的基础。

3.树立信心。信心是学生成功的基础。教师在对待后进生方面首先要树立起自身的信心。要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要看到后进生不仅有进步的心态,也有进步的渴望。教师只要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与后进生交朋友,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其次,要树立起转化后进生的信心。虽然后进生身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也蕴藏着一些不引人注目的“闪光点”,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适当加以表扬、鼓励、循循善诱,扬起积极向上的风帆。再次,要帮助后进生树立起自信心。后进生对自己的行为缺乏自制力和约束力,想甩掉“后进生”的帽子,将学习成绩搞上去,但常感到力不从心,失败过多更缺乏自信。鉴于他们长期以来心里处于被压抑状态,教师需要不断地向他们传递“你有能力”、“你能取得进步”等信息,善于发现他们的每一点滴进步,鼓励他们每一个人细微的成功之处,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利用他们的优点促使其他方面进步发展,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心。切忌“太差了”、“真笨”之类丧失信心的话语,使后进生真正树立起“自立、自强、自信”的观念,奋力拼搏,逐步“脱后”。

总之,语文后进生转化是一项长期的十分艰苦的工作,我们一定要有满腔的热情,“反复抓,抓反复”, 要用爱心感化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与发展。只要我们常抓不懈,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编:现行教育法规与政策选编「G」.北京:教育科学出社,2002.444.

德育案例 (3用爱转化后进生 篇9

我们当班主任的都知道每个班里都不可能没有后进生,常言说“十个手指头伸出来还不一般齐呢”何况我们每个班都有几十个学生,他们在素质上必然有差异,班级里有后进生是正常的现象,如何来转化后进生这就是问题。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感受到要想转化后进生应该解决的是教师对他爱的问题。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重要的职业道德。它能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并能朝着期待的目标发展。下面我就谈谈我是如何转化我班后进生迟红运的。

迟红运是我班的后进生,由于父母经常去外地打工,家庭教育跟不上,养成了散漫不求上进的习惯,学习成绩也不好。针对他的实际情况,我采取了如下的措施:

一、在生活上关心他

有时候他脸不洗就来上学,看到这种情况我就打来水让他在班里洗脸,同时教育他要讲卫生,不讲卫生易传染疾病的道理。通过这样的小事,他懂得了老师是关心他的,并没有把他当后进生看,就这样他和老师的关系逐渐密切起来,原来的自卑也消失了。

二、让他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活动 学校要开春季运动会了,班级里体育成绩较好的学生纷纷报名当运动员,都想为班级争得荣誉,这是迟红运也争着抢着报了名。有的同学建议说:“迟红运跑的慢,平时体育课都不愿意上。她能给班级得分么?”面对这种情况我就给同学们解释:“迟红运同学是跑的慢,但是他能积极参加,有为班级争光的想法,有参与班级活动的意识,说明他有进步了,我们应该给他这次机会。”就这样他当上了运动员,他很高兴。虽说运动会上他没能取得名次,当他回到班级时同学们也用热烈的掌声来欢迎他。每次班级高活动都让他参加,在活动中他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他和同学的关系也比较融洽了,记得有这样一句话:“爱能复苏最弱的自尊,爱能呼唤最深层的灵性与本能。”这就是爱的力量。

三、发现闪光点要加以表扬

迟红运爱帮助别人这是他最突出的优点。每次他在班级里做了好事后我都能及时表扬他。一次劳动,有一个同学鼻子出血,滴滴答答,很多同学都怕血沾上衣服不好洗,躲开了,而在远处的迟红运却主动帮他去水房洗,这件事在同学中反响很大,为此班上开了一次讨论会:“当班上同学有困难时应怎么办”,同学们在班会上都表示要向迟红运学习。班里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好风气。

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转化后进生 篇10

杨枧小学

朱小云

俗话说:十个手指头有长有短,确实人无完人,在各个领域中都有优劣之分。无疑,学校的每个班级都不可避免存在一定数量的后进生。如何看待后进生是每个教师时刻深思的问题,总想有切实的办法帮助他们得到进步,现就自己所任的学科谈谈后进生转化的一些举措。

我所任教的是英语。英语是一门交际工具,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要求学生大量地反复地模仿训练和应用。因此,一部分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怕吃苦,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多和难度的加深,我们的英语教学中产生了一部分后进生。这些学生上课不能积极参与,课后不能完成作业,给整体教学带来了一些障碍。我想要使他们跟上全班的学习步伐,就要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便尝试了以下的方法。

一、宽容和尊重后进生。英语教学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还取决 于他们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迁怒,不急躁,切忌使用训斥、侮辱人格和伤害自尊的语言,而是主动采取适当的形式去栽培他们,让学习好的学生去帮助他们认读,教他们做作业,时刻叮嘱他们要做到“一抄二读三背”。发现有点进步就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叫他们读写单词、句子,正确了及时表扬,即使错了就说一句继续努力,同样也能达到效果。大量事实证明,教师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轻微的触摸都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二、以点带面,全面提高。英语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开口说、大声读。针对我班大多数学生不开口的毛病,我挑出朗读能力较好的几个学生先在我这读会,然后利用英语早读课和课前5分钟在班上带读,使这部分学生慢慢跟上,及时发现有进步的学生让他们也试着带全班学生读,这样大大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增强了学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三、结对学习,养成习惯。《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良好的习惯和态度是学生学习的保证。高年级的英语教学要进行大量的听说读写的训练,这样抄写和听写又成了后进生的一大压力,因此我采用了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作业,四人一组,成绩好的为组长,相互检查书写的情况并及时纠正。组长要督促他们并与他们合作学习,不懂的地方帮他们弄懂,相互背诵句型、听写单词等。这样对后进生成绩的提高有所帮助。

浅谈中小学德育中后进生的转化方法 篇11

【关键词】小学后进生方法和措施加强转化

小学阶段的教学是学生学习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如果在此阶段的教学之中,老师对后进生的关注不够,对小学生而言,不止是没有学习到知识,还会影响学生终生的发展。鉴于此,小学阶段的老师必须加强小学后进生转化工作,在学生初级学习阶段,让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能力共同发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为学生终生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因此,加强小学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必须从小做起,也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

一、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1、学生自身的因素

每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在小学教学中不对学生给予合理的关心与指导,便会使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渐消退,严重的会出现彻底不学习的现象。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如果老师不对其进行正确学习方式的引导,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态度的培养,会导致学生出现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久而久之,便会自动归入到后进生行列。

2、老师课堂调控的因素

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如果老师没有较强的调控能力,不去平衡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与情感,一味的重视学习成绩优秀的少数学生,便会忽略其他学生的学习。如果老师在课堂中不能够调控好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状态,不能够促使学生们共同发展,缩小两极分化的距离,便会导致一部分学生由于受到老师的不公平对待,而进入到后进生行列。

3、教学方式方面的因素

新时期的教学方式,应该遵循与时俱进的教学原则,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但从目前的教学方式来看,较多的老师并没有从陈旧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延续的还是老师主讲,学生主听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高,没有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这样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以优秀学生为教学中心,成绩稍微差一点的学生由于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久而久之,便会沦落到后进生行列。

二、加强小学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方法和措施分析

1、制定合理的转化计划

每学期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层次都会不同,在进行小学后进生转化工作之时,必须先确定好每一学期需要转化学生的名单。发挥好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的作用,在开学初积极了解每个学困生具体学困的点与偏离学习的行为或者习惯,还要借助社会和家庭的力量进行全面的了解与研究,这样制定出来的转化计划才具有可实施性。在教学之时,各科老师们需要积极的帮助后进生进行学习记录,随时关注其学习动态。还可以定期和后进生进行谈心,了解每个后进生的所思所想,使学习转化和心理健康同时进行。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需要注意一点,对于学生的教育要不间断的进行,不能在后进生有问题之时进行转化,没有问题之时便随波逐流,要真实的将转化计划实施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2、尊重和信任后进生

后进生都有一个普遍的学习心理,即存在较强的自卑心理,总觉得自己不如别的同学,不相信自己能学习好知识,这便是学生严重缺乏尊敬、爱护、信任等造成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之中,老师们不要吝惜自己的关爱,要多给与后进生一些爱。要从思想、品质、学习、生活等多方面对后进生进行关心,使后进生感受到班级的爱、老师的爱、社会的爱,消除与班级、社会的误解。即使当后进生犯了严重的错误,老师在严厉批评之时,要真诚的表露出热忱的关心与期望,不能够采取直接粗暴的教育方式,去嘲讽后进生。比如,有一个比同龄人稍小的女同学,由于父母的离异,导致此学生的心理受到创伤,不信任任何人,其学习成绩也是一滑千丈。对此,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需要尊重学生,主动和学生去沟通交流,循循渐进的打开学生的心扉,当她感受到老师真诚的尊敬、信任和爱护之后,逐渐变得开朗起来,也变得更加热爱学习,当有烦心的事情之后,不再去逃避,而是勇敢的面对,使学生的性格和成绩同时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3、客观看待后进生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后进生和普通学生是一样的,身上也具有较多的闪光点,只是后进生学生身上的缺点比较明显,而优点却容易被老师和学生忽视掉。鉴于此,老师要客观的看待后进生,将原来的不满转变为偏爱,善于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要及时给予肯定,将其不断放大,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树立坚定的学习信心,不断进步。此外,后进生的教育,最主要的便是循循渐进和循循善诱,严中有宽,宽中体现严格,对不同性格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方式,一步一步地提出切合他们实际的要求,并且引导他们切实做到,不能退让,也不得迁就,要消除他们的侥幸心理和懈怠习惯,促使他们一步一步地前进。

【总结】

总之,加强小学后进生转化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班主任和各科老師必须发挥好自己的工作职能,分析出每个学困生产生的原因,进行对症下药,这样学生们才可以从后进生逐渐转化为优秀生。

【参考文献】

[1] 荣秋香,崔琼. 后进生转化的几点做法[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07)

上一篇:谈学生的质疑能力的培养下一篇:2022年企业年度员工培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