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小艇教学反思

2024-08-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威尼斯小艇教学反思

威尼斯小艇教学反思 篇1

《威尼斯的小艇》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文句,展示了瑰丽的异国风情与小艇的独特作用。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是对学生进行“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训练的好例子,同时字里行间体现出了作者对威尼斯独特风情的钟爱。

《威尼斯的小艇》这课的教学,虽然仍不够完美,但细想回味,收获较丰盛。

一、借助“多媒体”启发,激起学习兴趣

威尼斯,异国他乡的地理风貌,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陌生的。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课件欣赏威尼斯水城,并配以音乐和威尼斯的特点介绍;在听觉,视觉等感官的多角度激发了学生求知全文的冲动。

二、抓住重点段落,巧妙落实朗读训练

课文中的第二自然段——小艇样子的描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

一。教学中我是这样训练朗读的:(1)指名生读,生互评;(2)画出直接体现小艇特点的词,练读这些;(3)师以手势动作带学生读好重点词;(4)带着感觉读文;(5)学习用比喻的方法写小艇的特点;(6)填空记忆内容,试背本段。这样从理解到记忆,直观、形象、简洁、扎实。从读到背,引导的方法既讲究有序,又讲究多变。学生的朗读训练就在这循序渐进中得以落到实处。

威尼斯小艇教学反思 篇2

片段一:(设疑导课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到威尼斯去游览了一下,威尼斯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呢?

生1:威尼斯是个水上城市。

生2: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小艇。

生3:威尼斯的人们离不开小艇。

生4:威尼斯的小艇很多。

……

(学生各抒己见,情绪高涨。)

师:是啊!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太特别了,仅仅去一次还不过瘾,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威尼斯,去欣赏那个特别的城市。请同学们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师: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1:威尼斯是个水上城市。

生2: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

生3:小艇是大街上的汽车。

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只小艇,并在船肚里写上“主要的交通工具”几个字。

师:课文的哪些自然段体现了小艇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找一找。

(学生迫不及待地阅读课文,一时读书声此起彼伏。)

片段二:(动手实践———学习小艇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生:课文第5、6自然段体现了小艇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读5、6自然段,合作完成你们手上的调查表。

(学生看了看调查表,一边读课文一边填调查表,此时有读书声,有讨论声,有沙沙的写字声,学生个个积极踊跃。)

师:拿出自己的调查表贴在黑板上,与同学们一起检查调查表的完成情况。

片段三:(发挥想象、个性创新、发展口语交际)

师:青年妇女乘着小艇会去干什么?

生1:青年妇女乘着小艇去商场买化妆品。

生2:她们乘着小艇到亲朋好友家玩。

生3:青年妇女乘着小艇去公园散心。

生4:青年妇女乘着小艇去茶馆打麻将。

……

(全班学生开动小脑筋,联系生活,发挥想象。学生的想象五花八门。)

师:除了以上这些人会乘小艇去干各自的工作。想象一下,还会有哪些人会乘小艇去工作或学习呢?

(学生再一次进入大胆的想象之中,不一会,班里小手如林,学生争相发言。)

生1:叔叔乘小艇去公司上班。

生2:爸爸带这全家乘小艇去旅游。

生3:星期天,小朋友们乘小艇去溜冰场溜冰。

(此时学生兴趣盎然,发言再次进入高潮。)

师:是啊!这么多的人都乘小艇去干各自的事,同学们,这些都说明了什么?

生1:说明了在威尼斯,小艇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生2:说明了小艇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师:小艇与人们的关系密切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话。

生1:因为威尼斯是水上城市,所以它与人们的关系密切。

生2:因为威尼斯是水上城市,所以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学生争相发言)

教后反思:

1.设疑导课,激发学习兴趣。当代教学设计理论家和教学心理学家梅里尔教授提出,教学必须以问题为中心,要围绕激活、展示、应用和整合这样一个循环圈展开。即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经历探索思考的过程。在教学一开始,我便设置疑问巩固了已学知识,使学生对威尼斯有更深的印象。一句简单而有意义的问话也激发了学生兴趣,使学生很快地投入学习的高潮中。其次,在以下的教学中也设计了一些关键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把知识归类进行跳跃式学习。在设计本课时,我大胆尝试了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换序和整合。由于此课第一自然段讲小艇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而第5、6自然段是写人们与小艇的密切关系。因此,在学习了第一自然段后,用“小艇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从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可以看出?”这样一个问题很自然地导入了5、6自然段的学习中。这种使知识结构完整化的学习,既节约了时间,又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小艇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3.动手实践,学习文本。新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本节课关注的是师生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教学模式,设计了师生、生生交往、合作学习的活动场景。5、6自然段虽然文字浅显,如果采用单调的读和问,则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为此,我采用小组合作完成调查表的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变无味的阅读为有趣的调查,有趣的调查能让学生投入到读书活动中,从而达成共识,达到共享。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篇3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这座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特有的风光。课文首先交代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接着详细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和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最后写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是本文表达上的特点。

[设计理念]:

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高超和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水上名城威尼斯独特的风光。导入新课时,首先欣赏一段优美的威尼斯风光短片,然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简单介绍威尼斯这座城市。紧紧抓住“小艇的样子奇”、“船夫的驾驶技术好”理解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感悟,在欣赏水上名城迷人风光的同时,陶冶审美情趣。

课题:26.《威尼斯的小艇》

教学目标:

1.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及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

2.通过阅读体验水城风情,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3.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异国风情的愿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及船夫高超驾驶技术。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设想:主要让学生在朗读感受、理解课文。

教学用具:1、威尼斯风光视频资料 2、PPT课件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 朗读感悟法 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拓展延伸:1、欣赏与威尼斯有姊妹之称的苏州风光图片。

2、用一段话写一写家乡的某一处景物。

板书设计:26.威尼斯的小艇

小 艇: 长、 窄、 深、 翘

坐————————舒服

有 趣: 望————————情趣

船 夫: 驾驶技术好 操纵自如

教学活动设计: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威尼斯风光短片。

游览古老的威尼斯,你们都看到了些什么?

2、出示补充资料。

3、现在,我们来学习课文《威尼斯的小艇》,补充课题,齐读课题两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a.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b.思考:课文围绕威尼斯的小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指名汇报交流,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

三、细读感悟,合作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1)这里所说的“大街”指什么?“汽车”是指什么呢?

(2)想一想:这段话中前半句与后半句之间是是么关系?

2.集体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思考:威尼斯的小艇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呢?

2、出示小艇示意图:观察后用自己的话描述小艇的样子。

3、出示对比句段,感受语言精妙。

A.小艇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轻快灵活。

B.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4、小组内讨论交流:看看哪一段写得生动?为什么?

5、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梳理总结。

6、集体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7、教师小结:作者用了比喻的方法,把小艇比作独木舟、新月、水蛇,写出了小艇优美的外形和行动灵活特点,小艇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作者马克·吐温观察得非常认真细致,他不仅观察了小艇的外部,还观察了小艇的内部。

8、指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思考:假如同学们是坐在小艇里的一名游客,坐在这样的小艇里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9、领会写法:作者把小艇的样子写得美观有趣,你认为他是凭借什么方法把小艇描述得这么精彩?

(多方面细致观察 抓特点具体描写)

(三)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想一想:这段话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

2、船夫驾驶技术好体现在哪里?指名说,学生相互补充。

3、完成课堂练习。

4、这段话中那个词语最能说明船夫的驾驶技术好?

请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说一说 “操纵自如”什么意思。

5、同学们,假如你来到古老的威尼斯,乘坐美丽舒适的小艇荡漾在河面上、目睹着一个个操纵自如、驾驶技术特别好的船夫,你想对那些船夫说些什么?

6、集体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再次体会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和作者精彩的描述。

四、拓展回顾,畅谈收获

1、出示:介绍东方威尼斯图文资料。

2、谈谈你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课后练笔

请同学们用一段话,写一写家乡的某一处景物或某个物,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特点来。

补充内容:石桥、星罗棋布的古建筑、从横交错的水道、小艇 (小艇样子;船夫驾驶技术好;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因果关系: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反思 篇4

《威尼斯小艇》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语言优美,层次清晰,结构紧密的文章。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语句展示了异国风情和小艇的重要作用。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抓住事物特点描写是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经过教学,我深切体会到,教学设计的思路对于课堂气氛及学生学习、精神、思维的状态,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上课伊始,我以复习直接导入学生对文本的了解,简单、明了,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而且我以此贯穿整个教学环节,我自己感觉教学环节流畅,学生思路清晰。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我重视了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掌握方法的能力,主要表现在:

一、对于小艇的特点描写中,我利用图片和教师的讲解,使学生认识了什么是“独木舟”,什么是“新月”,这样一来,既解决了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又使学生认识了事物。

二、在引导学习“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的段落教学中,明确“主体”地位和训练“意识”,给出时间,进行活动化教学,让学生边读边悟,船夫的驾驶技术到底好在哪里?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逐渐加深。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让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读出了惊叹的语气。在学习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时,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 一说,青年妇女乘小艇干什么,学生们发言踊跃,去看戏、走亲戚、购物、接送孩子……众说纷纭。并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人也要用小艇做交通工具去干什么?

三、在最后一段的教学中,注重情境的创设,课堂上呈现出威尼斯夜寂静的美的氛围。这里面,教师侧重对学生情感的启动。首先,启发学生:欣赏着这样的风景,你们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在理解精彩语句的过程中,不断突出其“静”的美。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如夜晚的威尼斯是寂静的,那威尼斯还有哪些地方也是寂静的等等,然后让学生怀着这种种美妙的感受一起朗读。这是在朗读教学中情感启动前的理解,让学生去体会所朗读的语句的情感。但情感的启动不是一激而就的,有个情感变化、逐渐深入形成的过程。在朗读效果没有凸现之时,教师引导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威尼斯。”这两句话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让学生领悟小艇与夜之寂静的关系,并放威尼斯夜景图片,配上悠扬、深沉的音乐,让学生有感情地试读。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威尼斯小艇在人们生活中重要作用----艇停城静,艇动城闹,威尼斯古城的热闹与静寂是与小艇的动与静密切相关的,艇不动了,人们也就停止了活动。

一节课结束后,我感觉自己、学生和文本融为了一体,觉得时间过的真快。然而,经过认真地反思,我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还存在片面性,不能达到整体的提升;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反思 篇5

《威尼斯的小艇》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重点训练项目,我把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四点:

1、识记“小艇、船艄、船舱、保姆、祷告、停泊、威尼斯、纵横交叉、操纵自如、手忙脚乱”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

3、感受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威尼斯的兴趣的愿望。

教学中,我设计了五个环节:

一、直接导入,初步了解威尼斯。

二、落实字词教学,理请文章思路。在总体了解威尼斯情况后,让学生带着 “课文围绕小艇写了什么”这个问题去初读文章,理请了文章思路,为下面环节的学习作好铺垫。

本人认为虽然到了高年级,但字词教学还是必不可少的,这个环节也落实了字词教学。

三、品读2、3自然段,理解小艇样子

本环节,我让学生看图口述小艇的样子,通过品读“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这段话,知道作者是从不同角度用了不同的比喻把小艇的样子写生动写具体。再通过去掉打比方部分比较两段意思一样的话,探究体会原句的精妙之处。我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体会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好处,在用读的方式表示对小艇的喜爱。发挥想象,体会情景——如果你也乘上了这样的小艇,饱览着威尼斯水城两岸秀美的风光,你会有怎样的感受?会产生哪些新奇的想法?有了这个前提,在请同学们带着这美好的感觉一起朗读他们就很容易的读出了“坐在小艇里的情趣”。在实际教学小艇的样子时,由于担心学生不能自己归纳,自己做了小结。我想如果让学生自己归纳作者到底是怎样把小艇的特点写具体的(从三个不同角度的比喻来写),这样就既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又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阅读文章的写作方法。

四、自我探究,学习船夫的驾驶技术。

本来在教学设计中预设了让学生扮演船夫介绍自己的技术,让学生扮演乘客夸夸船夫,以此训练口语交际,但在实际教学时,因顾及时间,没有落实,感觉学生体会船夫的驾技不够深刻。

五、小结,布置作业。

让学生课后去阅读法国作家乔治·桑的《威尼斯之夜》,与本文比较一下,两篇文章在写法上的异同,为下一节课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写练笔做铺垫。

课文《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反思 篇6

在教船夫的驾船技术一段时,先让学生找出这段的中心。(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然后想想课文围绕中心句从哪几方面写的?(速度极快、操纵自如)在讨论作者是怎样写船夫驾船时操纵自如时,让学生抓住拐、挤、穿这几个动词刻画的特写场面来体会驾船人的身手。然后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采用引读的方法,我读船夫遇到的情况,学生读船夫的动作,这样能让学生在脑中再现船夫游刃自如的驾船画面。

小艇的作用一段,作者经过细心观察,根据人物的不同特点,抓住每一种人的瞬间行为,再加上作者的联想,如速写一般对四种人作简明的刻画。我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者的联想?

填好表后我对学生说:平时写好一篇作文不仅需要仔细观察事物的特点,还需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这样一来,在阅读中渗透了写作指导,做到了读写结合。

文章的结尾是写威尼斯的夜,为了让学生明确作者这样安排结尾的用意,我让学生讨论一个问题:课文为什么用宁静的夜结尾?学生通过讨论回答:半夜,小艇停泊不动,威尼斯也就沉睡了,由此结尾反衬了艇的作用大,人们的活动离不开小艇。因此,小艇就成了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相当于街头的汽车。

最后,在分析完课文后我运用电教手段,放一段威尼斯小艇的录像,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深化认识,录像那丰富多彩的画面,娓娓动听的解说,以及对威尼斯有多少条河、多少座桥、小艇的又名、形状、作用的详细介绍,使学生不仅领略了意大利著名水上城市威尼斯的风光,还使学生对这座水城的重要交通工具小艇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威尼斯小艇教学反思 篇7

文本解读:

《威尼斯的小艇》是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感受异域风情, 开阔学生视野, 了解多元文化。文本笔触轻松自然, 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游记散文, 选择威尼斯独特的物、事、人、景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物——作者选择小艇作为威尼斯这个城市最亮丽的名片, 因为小艇在水城相当于马路上的汽车, 角色独特, 样子也够奇特。事——奇特的船由“操纵自如”的船夫驾驶, 并不时“上演”各种高难动作, 游客对这事的感受一定更独特。人——作者从威尼斯男女老少、各色人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抓住特点, 简单几笔就勾画出威尼斯人独特的生活情趣。景——作者选择威尼斯半夜景色, 动静对比描写, 静谧宜人。这样就将威尼斯这座水城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是对学生进行“抓住事物的特点写”训练的好例子。

设计理念:

《威尼斯的小艇》语言轻松明快、意境深远。怎样引领学生探寻这美丽文字的言说秘密, 理解和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呢?笔者发现, 作者行文的第一个特点——在写实的同时展开了鲜明的想象, 形神兼备。再者抓住事物特点来写。从文章整体看, 是通过抓小艇来表现威尼斯水城的特点。从文章的局部看, 抓小艇的样子、行动等旨在描写小艇的特别;抓“特殊情况”下的行船是写船夫的驾驶技术高超;抓商人“匆匆”、青年妇女“高声谈笑”、孩子“郊外玩耍”、老人“庄严祷告”为的是展示威尼斯人紧张、闲适、快乐、庄严的风土人情。我们抓住文本表达的这些特点进行教学, 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体悟文本语言文字的运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 感受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2.正确、流利朗读全文, 背诵积累第二至第六自然段。

3.领会游记散文“写实”与“想象”结合, 把文章写生动的特点。

4.学习并运用抓住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完成课后小练笔。

教学过程:

一、听说结合, 初识威尼斯小城

1. 出示威尼斯的地图, 观察。

(1) 谁对这个城市有所了解?

(2) 看来大家对这座城市比较陌生, 那我来说, 你来听, 看看你能从中捕捉到哪些信息。

师述:威尼斯是意大利的一座古城, 位于欧洲亚德里亚海滨, 周围被海水环绕。威尼斯有401座桥梁, 横跨在117条水道上, 连接着118个小岛, 有“水城、桥城、百岛城”之称。

(3) 交流听到的信息。教师评价。

2. 威尼斯是一座独一无二的城市, 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游览后, 却单单对威尼斯的小艇情有独钟, 写下一篇文章《威尼斯的小艇》。“艇”是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 和老师一起写:左表意, 右表音。

(1) 威尼斯的小艇有何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作家?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看看马克·吐温先生写了小艇的哪些独特的魅力。

(2) 学生读书圈画批注。

【评析:语言文字的运用在教学中一般指向学习时的听说读写等活动。本环节的“听、说”实践活动设计, 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威尼斯这座城市特点的同时, 也训练了其迅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二、赏读比较, 亲近威尼斯小艇

1. 交流小艇样子的独特。

出示: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 又窄又深, 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 像挂在天边的新月, 行动轻快灵活, 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1) 朗读思考:小艇样子都有哪些独特地方?

(2) 交流梳理:外形:长窄深翘;行动:轻快灵活。

2. 比较品读, 关注表达。

出示: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 又窄又深,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 行动轻快灵活。

(1) 这一节文字如果改成这样, 与原文比较, 你感觉怎么样?

(2) 引导学生领悟文本表达的特点:事实描写和想象描写相互融合。

(3) 接读感悟:作者由小艇深窄这样的事实, 联想到了熟悉的事物——独木舟;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这样的事实联想到了熟悉的事物——挂在天边的新月;由行动轻快灵活这样的事实联想到了——田沟里的水蛇。

(4) 教师小结:我们在描写事物时, 通常只注重对事物的事实的描写, 而作者在描写事实的同时加上了自己的想象与联想。这样就能使读者在读的时候也能够根据熟悉的事物想象出小艇的样子。看, 这样就把小艇写活了。

3. 朗读课文, 积累语言。

(1) 就让我们想象着小艇活灵活现的样子来读。我读事实描写部分, 大家读作者的想象部分。

(2) (出示图片) 看, 这就是威尼斯的小艇, 跟你想的是不是一样?我们图文结合, 介绍一下小艇, 要突出小艇的特点。

出示: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 又_____又______, 有点儿像_______。船头和船艄_________, 像_______。行动_______, 仿佛________。

(3) 背诵积累。

【评析:在阅读感悟文本言语特点时, 钟老师设计三个层次的读:探究读, 立足把握小艇的特点, 理解文本的内容;比较读, 关注言语表达, 学习语言运用;图文结合读, 丰富积累语言。通过读, 不仅很好地处理了言语内容 (表达了什么) 和形式 (怎样表达的) 的关系, 还使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交融在了一起。】

三、品读“操纵自如”, 夸一夸威尼斯的船夫

1. 浏览课文, 想想除小艇的样子奇特外, 还有什么地方也很独特?

2. 研读船夫的驾驶技术。

(1) 如果让你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描述船夫的驾驶技术, 你选择哪个词?

(2) 联系下文, 具体说说怎么就叫“操纵自如”。领悟:“操纵自如”就是在船很拥挤时,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操纵自如”就是遇到极窄的地方时能平稳地穿过, 还能作急转弯。

(3) 据资料说明, 威尼斯的河道最窄的地方只有1.4米, 在此情况下, 船夫的操纵自如应是怎样的情形?

(4) 引读:就是这样, 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 他总能——还能——

(5) 你看, 作者列举出了两种特殊的情况, 就将船夫的驾驶技术写出来了。多精彩呀!我们再读读这些文字。

3. 创设情境:自夸和他夸。

(1) 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 男同学扮演船夫, 夸自己的驾驶本领高超;女同学扮演游客, 夸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

(3) 同学们, 真诚的赞美是发自肺腑的, 我们能不能不看书, 一起来夸赞夸赞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

【评析:这一环节, 教师先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 借助相关资料, 研读关键词语“操纵自如”的表象和内涵;再通过创造性的阅读定向, 让学生在读中深切领悟作者的独特表达——通过列举几种特殊情况表现船夫驾驶技术高超;最后进行角色扮演——“自夸”与“他夸”, 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融为一体, 不仅增加了学习的情趣, 更提高了语言实践的品质。】

四、写一写, 走进威尼斯人的生活

1. 我们说到威尼斯的船夫, 就会想起威尼斯的人, 也一定想了解一下威尼斯人的水城生活。

(1) 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思考作者写了哪些威尼斯人生活的场景?并在阅读的基础上填写表格。

出示: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 匆匆地走下小艇, 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 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 夹了圣经, 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2) 完成填写。

(3) 根据所填写的表格内容, 师生交流总结:威尼斯人的生活离不开小艇。

(4) 威尼斯的小艇就相当于马路上的汽车。想来乘着小艇出行的人该有许多。但是, 在马克·吐温的笔下, 形形色色的那么多人, 作者为什么仅仅写了这四种人?

(5) 设想一下, 还会有什么人乘着小艇去做什么?

(6) 再看表格, 哪些场景是作者看到的真实的场景?哪些是根据所见产生出的联想?

(7) 师生合作朗读, 进一步感受文本事物与联想相结合的表达方法。

(8) 教师总结:看, 简单的几个人物形象, 加上丰富恰当的联想, 威尼斯的风土人情就像一幅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

2. 仿写。

这是威尼斯人白天的生活, 那么威尼斯人在夜晚会有哪些活动?

出示:半夜, 戏院散场了, 一大群人拥出来, 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

仿写:还可能有什么人, 在什么情况下, 乘小艇回家?

提示:抓住人物特点, 在描写事实的同时展开联想和想象。

3. 交流。

4. 指导朗读:读出威尼斯动

与静结合的静谧之美, 感受小艇与这座水城息息相关的独特风情。

【评析:本环节设计基于对文本表达的深入细读, 通过聚焦几种人物和不同的生活场景的描写, 感悟作者精当的表达——抓典型人物和适切的联想, 表现基于水城特点和小艇特色的各种生活。引导学生由理解到学习表达, 由读学写, 凸显了“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的学科性质。】

五、回望威尼斯, 学习运用表达

1. 聆听着马克·吐温轻松的叙说, 我们陶醉在威尼斯那独特的风情中。一路走来, 你有哪些收获? (引导学生从内容感悟、阅读方法、文本表达等方面总结)

2. 作业:从家乡的景、物、人、事任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点, 抓住特点, 介绍给大家, 尽量写得生动有趣。

坐在威尼斯的小艇上会翻船吗 篇8

课前,我大量收集资料,掌握她的风情,信心十足地带着孩子准备一览其独特的美。故上课伊始,我出示课题《威尼斯的小艇》后,就从题目入手,问孩子:“看了这一课题,你们想了解什么?”

有的孩子想知道,威尼斯这城市是个怎么样的城市。有的孩子想知道,威尼斯小艇是怎么样的。有的孩子想体会,坐在威尼斯小艇上的感觉是怎么样的。而这时一个孩子却说:“我想知道坐在威尼斯小艇上会不会翻船?”

他这担心一问引来了全班学生的哗然,学生纷纷议论起来。看这个孩子笑嘻嘻的样子,似乎为自己提的问题引来这么大的反响而得意。此时,我灵机一动:好,今天我就从他担心的问题入手,让孩子们从课文中找找证据,看看这种担心是不是多余的。

孩子们的积极性来了,学生一眼就找出了“船夫的技术特别好”这个最直接的证据。可他们无论如何就是无法再找出第二个证据,任我怎么提醒他们。我说:“根据我们搜索的材料知道,威尼斯是世界有名的水上城市,再看图中,房子与房子之间是什么?”可孩子们还是显得茫然。看来这些孩子书都没细看,囫囵吞枣的,像只无头的苍蝇——瞎撞!我只好再提醒孩子们静下心来,再細读课文,看在哪自然段从侧面给我们作了提醒。终于有个学生细细声地、不敢肯定地回答:“威尼斯是世界上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是呀,在威尼斯,小艇是他们的主要交通工具,其实也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他们的大街就是河道,他们的汽车就是小艇!再加上有驾驶技术这么高超的船夫,你说还担心翻船吗?”这一点,孩子们茅塞顿开,脑袋瓜都开窍了,纷纷找出了更多的有力证据,连刚才那孩子都和大家一起忙碌起来。

孩子们发现威尼斯人的生活与小艇息息相关,我再借机让孩子们列个表,看看威尼斯的人们平常都用小艇做些什么。

威尼斯小艇教学反思 篇9

一、激趣导入

师谈话: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桥梁姿态各异,小艇轻便灵活,等于大街上的汽车。威尼斯充满了异国情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前去游览欣赏。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威尼斯,去细细感受这座水上城市的独特风味。

请齐读课题:(生齐读)

师谈话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课文是从三个方面来写小艇的,它们分别是:(学生答,师板书:样子、技术、作用)威尼斯的小艇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去课文中找一找。

二、品读探究,合作交流 【小艇的样子奇特】

请同学们自学“小艇的样子”的段落。

师:你认为这段中哪些句子写得精彩?大声地告诉同学们。

生汇报句段: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航舟。船头和船尾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用田沟里的水蛇。

师引导: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小艇分别比作(生答)。这3个比喻句分别写出了小艇的什么特点?请到句子中找一找。生:第一句:把小艇比作独木舟,写出了小艇长、窄、深的特点。

师:小艇有多长?(二三十英尺长)也就是6—9米,好长的小艇。再看第二句。生:把小艇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

师:请看新月(师点击)多美啊!小艇就有这么美(师点击小艇的外形)。谁来说第三句?

生:把小艇比作小蛇,写出了小艇行动轻快灵活的特点

师:马克﹒吐温观察细致,描写时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加上比喻的巧用,把小艇的样子表现得淋漓尽致。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小艇的样子表现出来?(抽生读),谁来评价一下?

师:老师给你们一点小小的建议,把表示特点的词重读,就可以了。(生齐读)师:通过朗读,小艇的样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奇”)师指导背诵:你记住样子奇特的小艇了吗?:现在我们可不可以不看书,把小艇的特点回忆出来,准备。

【船夫的驾驶技术好】

1、师过渡:造型别致的小艇,人坐在里面舒服极了,还别有一番情趣呢!但千万别忘了驾驶小艇的船夫,别忘了他们的驾驶技术。那作者如何精彩地描写船夫的驾驶技术呢?请大家自由读第4自然段

2、你们觉得船夫的驾驶技术怎么样?(生答,师板书:好)师:书中能找到这句话吗?读给大家听听,齐读 师:你们认为哪些句子在精彩地描写船夫的加强技术? 生:汇报

3、出示重点句子: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多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变。理解重点词语:极快 操纵自如 挤 极窄

4、师:这一段中还有没有精彩的句子,请汇报。

相机出示重点句:两边的建筑物飞一般的往后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师:说说理由。师引导:真的是建筑物在飞一般的往后退吗?而是船在(生接答)更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你能把这飞一般的感觉读出来吗?老师相信你行!抽生读 【小艇的作用】

1、师:“大家看,有了这样轻快、灵活的小艇,又有了驾驶技术这样好的船夫,难怪小艇会成为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同学们,就让我们搭乘着轻快的小艇,在操纵自如的船夫的带领下去看看那里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思考:什么人坐着小艇干什么去了?

2、小艇和人们的生活联系是多么密切,商人、妇女、小孩、老人,他们都离不开小艇。小艇的作用真大呀。那么,在威尼斯,除了课文中写的一些人,需要用小艇做交通工具外,还有哪些人也要用小艇做交通工具去工作、去学习呢?(邮递员,教师,学生,医生,市长,旅游者,坐着小艇做各种各样的事。)

师:刚才从整体介绍了人们白天的活动,同学们如果让你写这篇文章,下来你想些什么了呢?晚上

3、组织学生谈体会,重点感悟下列描写:

这时候水面上渐渐沉寂,我们只看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大建筑物矗立在前面,残破的桥梁横在水上,岸边的船都停泊着不动。静寂笼罩着威尼斯。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①仔细读这段话,你体会到了一种怎样的气氛?“静” ②哪里让你感受到了“静”

正因为小船停泊了,我们才看到——(生接读)月亮的 我们才注意到——(生接读)高大的 我们才注意到——(生接读)古老的

③小结:“是的,在水城威尼斯,只有当小艇停泊不动、靠岸休息的时候,城市才会静下来,才会沉沉地入睡。这时候,朦胧的月光、残破的桥梁、古老的建筑、还有那一艘艘停泊不动的新月一般的小艇,就构成了一幅独特而迷人的水城画卷。请大家带着这样的感受和体会,齐读

五、小结:

从黎明到夜深人静,我们可以看到小艇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威尼斯的小艇一出动,城市就怎么样?(喧闹,充满生机和活力);当小艇一停泊,威尼斯就(静寂、沉静,入睡了)。一静一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威尼斯热闹充满活力的白天和静寂而又迷人的晚上。!

三、拓展延伸:

师谈话:多么奇特的异国风光,多么难忘的威尼斯小艇啊!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以及小艇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精彩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了水城威尼斯特有的风土人情。你知道吗?世界上有很多号称“威尼斯”的城市,我们来看看吧,“东方威尼斯--苏州”,“亚洲威尼斯--曼谷”,“北欧威尼斯--斯德哥尔摩”等等。孩子们,世界是美的,生活是美的!美的地方何止就这几个地方,我希望大家能投入生活,热爱生活,那么你就会感到生活充满了快乐。

四、作业:

五、板书设计

威尼斯的小艇

(主要交通工具)

样子

技术

威尼斯小艇教学反思 篇10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现在我们再到威尼斯去,感受那里独特的风土人情。

学习课文节一段时,我们知道威尼斯的水上城市之称,还知道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那么,你喜欢威尼斯的小艇吗?你喜欢小艇的什么?请你用自己的方式,如朗读、画画、表演,小组合作探究等等这些方式来学习和表示你对小艇的喜爱之情。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样子一段

1、看到同学们这么投入,老师知道你们是非常喜欢小艇的。谁愿意说说你喜欢小艇的什么?你是用什么样方式表达的?

把你的画展示给同学们看一看,好吗?(投影小艇)

2、你们觉得这只小艇画得漂亮吗?看到这位同学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用画画的方式,表达我对小艇的喜欢之情,你们愿意给老师这个机会吗?(板画小艇)

3、刚才你们各自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你们知道威尼斯的小艇有哪些特点吗?

4、这只小艇有这些特点了吗?谁愿意到这儿指着小艇说说哪些地方体现了长、深、窄、翘这几个特点?

5、威尼斯的小艇真是与众不同,作者是用什么修辞手法来写小艇的呢?大家一起说(比喻)作者把小艇比作什么?(板书:像独木舟、像新月、像水蛇)

6、同样是写小艇,作者却用了三个不同的比喻句(出示比例句、点红)这三个比喻写出小艇的什么特点?(板书:长、深、窄、翘、灵活)

7、三个比喻句把小艇的样子写得又奇又美观,你能不能读出意味来表达你对小艇的喜欢之情?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2名)(3)他读得有意味吗?有没有流露出对小艇的感情?

(4)那老师不定期试试看行吗?

(5)老师读得怎么样?

(6)谁再来读一读?

(7)这个小组的同学像他这样读一读?还有同学想读吗?

(8)这么多同学想,那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吧。

(二)学习船夫一段

1、小艇行走时仿佛田沟里的水蛇,除了因为它的造型奇特、灵巧外,还有什么样原因使小艇如此轻快灵活呢?(还有因为船夫技术好。出示船夫板画船夫)

2、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我出最能展示船夫技术好的一个词语。(板书:操纵自如)

(1)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是怎么样理解“操纵自如”这个词的?

(2)船夫的操纵自如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合作学习,学好的小组要派代表举手。

(3)出示船夫技术句子、点蓝。

3、请同学们一边读句子一边想象船夫驾驶小艇的动作。

4、现在,请同学们站起来同桌合作或找到伙伴合作,一个人读句子,一个人演一演船夫的动作。

5、好,现在,我们来看看威尼斯的船夫叔叔是怎样驾驶小艇的?(视频)

6、讲述:小艇的样子真奇特,加上船夫的驾驶技术这么棒,所以人们坐在船舶里感觉又舒服又有情趣。(板书:舒服情趣)因此,威尼斯的人们可喜欢欢乐坐小艇啦。现在请大家一边快述默读最后两个自然段,一边展开想象,哪些人会来小艇去干什么?

(三)学习作用一段

1、现在,把你想象到的填到这张练习卡(出示练习卡)

2、(发练习卡)这张练习卡,你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主同学合作完成。

3、巡视,抽样自读,(投影练习卡)

4、还有许多同学填写得很好的,课后大家再互相交换练习卡交流。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几张图片。(出示图片)

放大介绍:A、人们可以在小艇上做生意。

B、白天,人们乘着小艇去办事。

C、晚上,人们乘着小艇去娱乐、游玩。

5、由这张练习卡和这些图片,我们可以知道小艇在威尼斯起到什么的作用?所以说小艇是威尼斯的(板书:主要交通工具。)

三、总结、迁移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大作家马克、吐温通过细致观察抓住小艇的特点进行精彩的描写,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堂特有的风土人情。

学习作者的写法,写一写家乡的某一处景或者物。

教学反思

《威尼斯的小艇》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异国风情。文章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是对学生进行“抓住事物特点写”训练的好例子。

教学设计以学习作者怎样抓住事物特点写具体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主线,通过对重点段的读、想、说,班级讨论交流,并进行活动化教学,在自主和谐的氛围中突破重、难点。

教学成功之处

1、课件展示,激发情感。

威尼斯异国他乡的独特地理风貌,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用课件辅助教学,为课文提供信息,成为理解内容与激发情感的工具。

2、自读自悟,启迪思维。

在引导学习“小艇的样子”“船夫技术特别好”的段落教学中,明确 “主体”地位和训练“意识”,给出时间,让学生想象画面、欣赏画面,感受和内化课文语言和积累运用课文语言,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逐渐加深。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3、注重情境的创设

在最后一段的教学中,注重情境的创设,课堂上呈现出威尼斯夜寂静的美的氛围。这里面,教师侧重对学生情感的启动。

4、课外延伸,探究迁移。

完成教学训练重点后,话锋一转,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威尼斯与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苏州的比较。播放苏州图片展,并出示课后实践题:“课下搜集关于苏州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写一份调查报告”、“根据这节课所学的写作方法写一种交通工具。”从课后学生的作业看,学生的仿写作品比较成功,迁移训练效果很好。

不足之处:

1、在学生体会小艇跟威尼斯人的密切关系时,本来教学设计中预设了让学生想象的一个环节,即让学生展开想象,猜一猜还会看到什么人,并让学生照着书上的句式说说还看到谁也来了,以此激活学生思维,训练口语交际。但在实际教学时,因顾及时间,没有落实,感觉学生体会小艇的作用不够深刻。

《威尼斯的小艇》教师教后反思 篇11

《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游记,文字简洁,笔调轻快活泼。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作者的欣赏与喜悦。表面看来,作者似乎只在介绍小艇,其实,小艇只是威尼斯的一张“名片”,一张不可复制的“名片”。通过小艇,作者巧妙的向读者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的独特风情以及威尼斯人的生活。如何让学生获取这些知识,我在教学时分三步进行:了解威尼斯的小艇(文本的品读)――小艇是威尼斯的?(文本的拓展)――小艇与威尼斯的关系(文本的提升)。 回顾整个活动的始末,从初接任务时的困惑,到课的设计,到课的教学,让我对小语教育又有了新的认识。通过本课的教学,反思如下:

1、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广阔的知识视野和深厚的人文根基。教师自身知识的储备决定对教材有无深入的、有创造性的理解。有了丰厚的知识积淀,面对各种体裁的,我们才不至于茫然无从、手足无措――我离它还有很远,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太多太多。

2、教师不能仅止于对教参的照本宣科,更多的是我们的内心深处要有鲜活的理念与实践智慧。(我不敢说我已有了高深的.教学理念,但我分明感觉我的内心、我的头脑中,有某种东西正逐渐的清晰,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一定能识得它的“庐山真面目”。)

3、教师只有在确定“教什么”的前提下,才能确定“怎样教”。我以为:一个教师只有吃透了教材,心中有了明确的方向,“怎样教”都能达到预设的效果。《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我认为最大的成功就在于定好了“教什么”,既有独特的见解,也有所创新,更有较高较深的认识。

4、本课的教学形式很朴实,没有任何华丽的东西,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较强。几乎是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师只是在关键处巧妙的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当然,语文课堂从来都是带有遗憾的。

《威尼斯的小艇》一文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1、因为前面的时间花得较多,在最后的提升部分,教师显得有些急噪了,使学生的主体性有所削弱。教师在此处,若能从容对待,学生有了前面的奠基,完全可以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的。

《威尼斯小艇》教学设计 篇12

有关威尼斯风光的图片、录像带或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作家马克·吐温和威尼斯的资料。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多媒体出示一组世界名胜风景图:巴黎爱菲尔铁塔、比萨斜塔、泰晤士河等。引出著名水城威尼斯并板书。带着刚才的了解,我们一起走进这座水城。(播放威尼斯风光的录像)这座小城给你影响最深的是什么?引出课题——小艇学生边欣赏边抢答。

学生介绍收集到的有关意大利水城的资料。威尼斯又名水城,因其由100多个岛屿组成,又称岛城;还因其有100多条河道,400多座各式桥梁,又称桥城。展示收集到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二、初读课文。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想想围绕着小艇写了哪些内容?

质疑小艇的特点、行驶、作用,默读课文,拿起笔在文中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作标记。

根据所提的问题回答,如“祷告”等不牵涉到整篇文章理解的,可由学生自己回答。如“操纵自由”等利用上下文或涉及文章重点的便可顺势放到文章的讲读中去。

三、精度课文(前后顺序机动处理)

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文中哪一自然段写了小艇的外形?指导自学;交流自学体会。

假设老师就是一名记者,要对大家进行采访。“请问你使用什么方法自学的”“能读给大家听听吗?”“从它的朗读你听出了什么?”“从哪些地方你感受到了美”

采访一位画画的学生“你们看他画得像吗?”“什么地方像”“为什么这样画就像呢”“你从文中哪个地方知道的”“如果你画要抓住它的什么特点呢?”坐在小艇上有什么感受?哪句话告诉我们的?“小艇的行驶有什么特点呢?”带着问题用自己习惯的方式来学习这一自然段,喜欢读就读,需要画就画。

学生自学

向上翘起/像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场里的水蛇。/顺势打出新月图,水蛇滑行图及弯弯的小船。

形象的感受美。加上自己得想象把这段读一读。所说这样的小艇好驾驶吗?哪段写了这方面的内容?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一下小艇。

第二课时

一、朗读全文,回归整体。

上节课我们乘坐了小艇游览了这座著名的水上城市。下面请同学们把整篇课文有感情地读一读,再次体会一下这美丽的异国风情。组内自由读

二、品味语言,学习表达。想想作者是怎样把看见的、感受的写出来的。

自读自悟;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1、作者在写小艇的样子时,抓住了它的特点,运用比喻把它写得活灵活现。

2、作者在写作用时,运用对比,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3、作者在组材上,先介绍它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接着具体写了它的样子和重要作用。这样写条理非常清楚,值得我们学习。

4、文章语言优美,感染力强。

背诵积累:上节课我们看威尼斯风光片时,大家都很陶醉,通过学习,我们更深地了解了它的风光。现在,我们就在音乐的陪伴下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作者介绍: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他的创作以幽默讽刺见长,语言简洁生动,多采用民间口语。代表作有《镀金时代》、《王子与贫儿》,上高中后,我们将要学习他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四、布置作业、课外拓展人们习惯把我国苏州称为东方威尼斯。威尼斯是意中两国人民友好使者马可·波罗的故乡。1980年3月,威尼斯和我国苏州结为姊妹城。请大家课后收集有关苏州的图片文字资料,比较一下两个城市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板书设计

13威尼斯的小艇

样子——小巧玲珑

驾驶——高超

上一篇:光棍节笑话下一篇:班级活动之篮球赛羽毛球赛策划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