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的成长》读后感(精选6篇)
心理学有三个主要流派,分别是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疗法以及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界近三十年来崛起的第三势力,它有整体化的时代发展趋势,它抗衡于第一势力精神分析学派与第二势力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人类认识自己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人本学派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而潜能是一种类似本能的性质。人本主义最大的贡献是看到了人的心理与人的本质的一致性,主张心理学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
《论人的成长》是心理学里人本主义代言人卡尔•罗杰斯的著作,这本书发表于其75岁,书的内容以一个通达人性的老者的角度,讲述着他的人生经验和智慧,他慷慨的分享着他的感悟,希望通过--沟通能够让对话的双方都得到成长,避免一些停滞不前的沟通。
由于是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尽管是口语来表述,但翻译之下仍不免显得晦涩,但表达的个人中心取向的概念,与写在封面上的“生命的过程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的话,都让我有内心生出一种认同。
罗杰斯在书中明确表示自己“喜欢被别人倾听”,他由衷地感谢那些给予他体贴、同情和关怀的倾听,他也表示这种高质量的倾听能力是需要不断提高的,如果发现自己根本就没被理解,任何一个人都会十分沮丧。
罗杰斯深以为任何人都需要这样高质量的倾听和需要具有高质量的倾听能力,因为这是解决一切人际冲突、文化冲突、政治冲突、种族冲突的关键。
“如果我以一种带着面具的方式与他人相处,维持一种与内心体验不同的表面的东西,于人于己毫无帮助。”
罗杰斯说:“在我生气和不满时,做出一副平静和友善的样子,是没有用的;不懂装懂,是没有用的;在某一时刻实际上充满敌意,却装作一个仁慈的人,是没有用的;如果实际上既害怕又缺乏信心,却做出非常有把握的样子,是没有用的。总之,当我感到不舒服,却装出一切都好的样子,那毫无益处。实际上,我在个人关系上所犯的大多数错误,我对于别人无所助益的大多数情况,都可以用一个事实来说明,即出于某种自我防御的原因,我的表面行为与自己的实际感受背道而驰。
所以,容许自己去理解他人,具有极大的价值。同时,理解是在以一种双重的方式丰富自己,从这些体验中以各种方式学到的东西可以令自己发生变化,并且使自己成为一个更能与他人共鸣的人。
也许更为重要的事实是,当自己对这些当事人的理解的同时使得他们也发生变化。这种理解使他们接纳他们充满勇气、善良、爱和敏锐感受的那些重要时刻,也能接纳自己的恐惧和稀奇古怪的想法,接纳不幸和沮丧的感受。
论人的自我实现
人的自我实现在本质上是人的自觉存在状态和最高境界.人的自我实现的基础是人的价值.人的自我实现的动力是社会需要与人对社会需要的自觉意识及其相互作用.人的自我实现的程度是社会发展程度的表征.人的`自我实现的评价是社会评价与自我评价的统一.
作 者:马捷莎 MA Jie-sha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5 刊 名:黑龙江社会科学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1) 分类号:B01 关键词:自我实现 人的价值 人的发展 唯物史观阿伦特对世界尤其是人在世界中与他人共在问题的描述得益于海德格尔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在她看来,“除了尼采,海德格尔是第一个最彻底的世界之哲学的创立者。人的存在的关键在于在世界中存在,这里的关键是世界”①。然而海德格尔虽然强调“此在”在世界中的本质是“共在”,但他却把“此在”在日常状态中与他者的联系视为“此在”被“他们”、“常人”所包纳,消散于“常人”中。与之相反,阿伦特认为“在海德格尔那最终显现为‘沉沦’的东西,是所有立足于人与他的同伴生活于世界中这个事实上的人的那些存在样式”②。因此,在阿伦特看来,重要的是我与他者共同存在于其中的日常生活世界,而她也往往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世界”一词的。在此基础上,阿伦特描述了她的世界性和无世界性问题,以及怎样在无世界性当道的现代通过政治判断力重构人之存在的“世界性”( worldness)意义。
很明显,阿伦特“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对[海德格尔的在世存在观念]怀着敬意和推崇”③,她在描述“人之境况”时对人在世界中的存在问题的探讨在很大程度上追随着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此在“在世存在”之结构的分析。阿伦特认为,人们构成这个世界,在世界中的人与人的世界是一个统一体。生活于这个世界中的人们,就像是一个个猝不及防地登临舞台的人一样,未及准备就开始了他的表演,“无论无何,我们构成了世界而不仅仅是身在其中”④。“世界根据每一个人在其中的位置而不同地敞开给每一个人”,因此每一个人都发展着她或他对世界的独一无二的视角或看法-doxa(意见),或“它向我显现”①。这里包含两层含义:首先“同一个世界向所有人敞开”,其次“你和我都是存在于这个世界中的人”。因此,阿伦特强调的是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现实存在的一种互存的、动态的关系的本原性,她用“世界性”一词来标识人的这种存在状态。与人的这种“世界性”相对的是“无世界性”( worldlessness)。
如果说海德格尔在讨论“此在”在世界中与他人共在的关系时,偏重于揭示“常人”的“非本真”状态的话,那么阿伦特则把“非本真的”类型与人边缘化联系在一直,揭示出偏离于交往而存在的事情本身之状态。她认为,这是一种对本原的在世界中与他者一起存在的扭曲。这种“非本真”在她看来就是人的存在的“无世界性”,其所表达的是人因为丧失了与他者一起共享世界的能力而表现出的状态。
在阿伦特看来,共同生活在世界上意味着世界处于共同拥有这个世界的人之间,就如同一张桌子的四周围坐着许多人一样;世界像每一个中间事物(桌子)一样,同时既将人联系起来又把他们分离开来。“世界对我们来说是共同的,并与我们的私人地盘相区别。就此而言,‘公共的’一词指的就是世界本身。”②可见,阿伦特对日常生活世界的理解是把世界的公共性摆在自我与他者共在于世界之中这一根基上,世界之公共性所意指的恰恰是多元共存的他者之本真在场。在日常生活世界中,不仅有物作为对象化的客体来照面,各种各样的他者也以与我的存在方式一样的方式来存在和照面。“世界”作为一个普全境域的意义也由此显示出来。
然而,阿伦特认为,现代人是“无世界性”的,即处于无世界的世界中。在她看来,界定现代性的不是与自我的疏离,而是与人们在其有生之年都要显现于其中的、作为一个共同的公共的空间的世界的疏离。科学世界观的兴起、笛卡尔主义的盛行、在自我中寻找阿基米德点、“先验之物的终结”等,所有这些经验都迫使我们转向我们自身,其结果就是我们不再能相信我们的感觉。虽然人也活在世界上,但这个世界已经不适合“居住”了,世界本身丧失了其作为一个意义境域的意义,不再能给人以一种“在家”感。人是无根的和无家可归的,而无根和无家可归就意味着人“在世界中没有任何位置,被他者所承认和担保”。③就此而言,人们并没有像通常所想的那样被抛回到世界之中,而是倒退回他们自身之中。没有对感觉的信任,世界和现实(reality)~—“一个对象对众多旁观者所呈现出来的所有方面的总和”④——就变成虚幻的。我们不再拥有能为我们的概念奠基的共同经验。换句话说,“我们不再能倒回到所有人共同拥有的本真的和无争议的经验”⑤。正是世界的这种衰落为极权主义创造了条件。在阿伦特看来,极权主义的意识形态之所以吸引人,恰恰是根源于它成了“在一个没有任何人是可信赖的和没有任何事情是能依靠的世界中”⑥的最后支撑。
在此,我们可以通过对阿伦特常用的三个术语及其关系的阐述来说明她是如何描述这种无世界性及其后果的。这三个术语是:(1)“孤立”(loneliness)、(2)孤独(solitude)、(3)隔离(isolation)。
“孤立”是完全不属于世界或无世界性的经验。孤立的人们必然是无能的,因为他们不能与他者一起行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之间的所有契约就都被打破了。成为“孤立的”意味着没有与我们出于一个共同关切而一起行动的那些人们。虽然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制造和创造来保持与世界的联系,但是当我们不再能为我们所共有的世界增加任何东西时,孤立就变得无法忍受。
公开地呈现的孤立总是导致私人领域中的孤独( solitude)。“孤独”本质上意味着独处,但是孤独状态中的人可以与其自我( self)对话,此时,处于“我”之外的他者世界仍然现实地存在着。外部世界的他者以“我”(I)与“自我”(myself)对话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孤独”在阿伦特看来是典型的哲学家的生存状态。孤立不同于孤独之处就在于,孤立之人虽然发现他的四周都是其他人,但彼此之间却无法相互建立关系,甚至无法分辨其周围的人是伙伴还是敌人;虽然与其他人一起存在,但又无法认同他者和与他者取得联系。这种存在状态让“孤立地去存在”成为极权主义之下的人的基本存在样式。此外,“孤独”有着转化为“孤立”的可能性。“孤独”本身包含着他者,这种他者是以另一个“我”的方式显现出来的。如果我抛弃或取消了这个“自我”,不再把自我显现为他者的再现,那么“孤独”就变成了“孤立”,因此孤独之人始终有着退化为孤立之人的可能性和危险。如果人们丧失了孤独中能实现自我的能力,丧失了通过同侪的在场和信任所构建的身份或同一性的能力,其结果必将是人自身和世界之存在都丧失了其现实性。正是在此意义上,阿伦特强调,一个孤立的人既失去自我与思维能力,又丧失了世界以及对世界之经验。
阿伦特认为,处于孤立状态中的人仍然可能与世界有着某种联系,如人们进行制作活动时所处的状态那样;而一旦人和世界被劳动支配,所有人类活动都转变为劳动,即维持生物生命的基本需要的话,“孤立”就变成了“隔离”( isolation)。“隔离”,即完全隔绝了社会交往,无能与他人一起行动。“隔离是人们被驱入的一种绝境,他们的政治生活、他们追求一种共同目的的协同行动都被摧毁。”①事实上,极权主义就是奠基于隔离,“奠基于完全不再属于这个世界的经验上,这处于人的最基本的和绝望的经验之中”。②“隔离”之所以无法忍受,原因在于我们的同一性不可能独自得以确证。“隔离”的存在意味被那些我们不能与之联系的人们所围绕,即使是二而一的(“我”与“自我”)在孤独中的思考都被摧毁了。这是因为虽然我独自一人时我也可以思考,但我需要与他者联系以使我再次思考,“因为我的同一性的确证完全依赖于其他人”。③我们的同一性是相互依赖的。这就是为什么彻底的“隔离”令人如此无法容忍的原因。
此外,“隔离”不仅指失去了他者,即能确证我们的同一性的人,而且还意味着丧失了世界。阿伦特指出,隔离之可能成为极权主义的基础是因为现代大众的无根性和多余性。无根意味着“在世界中没有任何位置,不被他者承认和保证”,多余则意味着“完全不属于世界”。④她把这种“无世界性”定义为与“共通感”的丧失有关,而我们在感觉世界中的经验则依赖于这种共通感。我们的共通感是“调整和控制所有其他感觉的东西,没有共通感,我们每一个人就会被封闭在他自己的感觉材料的.特殊性中,而这种感觉材料本身是不可靠的和危险的”⑤。只有我们具有这种共通感时,我们才能信任我们的感觉经验。因此,共通感是人们为了在世界中生存、经验和理解生存所需要的一种相互保证。换言之,共通感对我们存在于其中的世界而言是本质必须的。当我们处于隔离状态中而同一性不可能得到确证时,我们就不仅丧失了对我们自己的信任,同时还失去了对世界的信任:“自我和世界,思考和体验的能力同时丧失了。”⑥“隔离”的典型表现就是德国纳粹时期的“集中营”这种极端的“无世界性”。
可见,虽然“孤立”、“孤独”和“隔离”都呈现出对与他人共在于世界中这一事实的某种断裂,但其表现方式及所导致人的“无世界性”的程度是不同的。正是在此区划的基础上,阿伦特指出,孤独虽然过去是一种边缘现象,在现代社会却变成了一种日常经验。这种经验摧毁了我们在世界中行动的能力,使我们成为丧失生存根基的人。事实上,这种变化不仅对孤独的个人来说,而且对世界本身来说都是危险的。没有共通感,我们共同生活于世界中这一事实就会处于被化约为私人经验的危险中,这转而又会加强孤独感以及由此而来的隔离或生存根基之丧失。正是在此意义上,t阿伦特认为重新解释我们的判断力——尤其是其中的共通感——的本质内涵,是我们理解与重构世界现象和人的世界性的重要途径。
在阿伦特看来,如果我们陷入孤独中,丧失与他人一起在世界中行动或体验的能力,从而也失去对世界及其中的他人的确证时,至少我们还可以通过判断这样一种思考能力去再现他人,以及由此而来的我与他者共在于其中的世界的意义。
在《文明的危机》中,阿伦特写道:“判断是一种重要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与他者共享世界得以实现。”①换句话说,判断是自我与他者共享世界的一种方式。判断创造了一个共同的空间,而且让意义从这个共同空间中浮现出来。显然,阿伦特关于判断的说明得益于康德的判断力思想,但她又做了发展,明确提出判断乃是政治和人际事务的核心。判断既非完全客观的,也非完全主观的,这种界定来自于通过显示世界这一“主观的普遍性”(康德语)的空间的重要性,以及随之而来的我们对共同存在于其中的世界的理解。
对阿伦特来说,判断是必须的,因为它赋予行动以意义。但是判断之所以重要还有另一个原因,即判断事实上是一种卓越的政治能力,因为它以不依赖暴力的方式把自我与他者和世界联系在一起。判断从本质上来说是世界性的。阿伦特对判断力作了如下描述:在政治判断中,一个决定被做出,尽管这个决定总是受某种主观性限定的,受每一个人都是从他自己的立场来观察和判断世界这个简单的事实决定的,但它同时也“源于世界本身是一个客观的素材,是对其所有居住者都乃共同的东西这个事实。鉴赏活动决定着这个世界——不依赖于它的效用和我们对它的兴趣,即是如何被观看和听闻的,人们在世界中将看到和听到什么。鉴赏就世界之显现和其世界性来判断世界”。②
阿伦特认为“无偏见”( impartiality)“是所有判断的最重要的条件”③。这种无偏见既需要“无利害性”,也需要“一种扩大了的精神”(an enlarged mentality)。在此,她继承了康德在论述鉴赏判断时对这两个概念的规定,并对它们做了政治上的理解。可以说,阿伦特之所以没有把《实践理性批判》看作是康德的政治哲学,部分原因或许在于康德这本著作的核心命题,即绝对命令的基础是一个人不应该与他自身相矛盾这一理念。而阿伦特更看重的则是《判断力批判》的出发点,即一个人只与他自己一致是不够的,他还必须要考虑世界和“从其他所有人的立场上去思考”,即他还必须要有一种“扩大了的精神”,这种“扩大了的精神:恰恰是奠基于在世界中我与他人共在的多元性之上的。在阿伦特看来,思考是与自我的一种无言对话;在作判断时,即使我是孤独的,但我期望着与他者在一起,我也许并不认识这些他者,但我努力与这些他者达成一致意见。为了进行判断,一个人必须把他自己从主观的、私人的境况和特质中释放出来,即为了把其他人的立场、观点考虑在内,一个人必须超越他的个体的限制。显然,在此包含着一层重要含义:即使我们抽离了我们的私人的和主观的环境,我们仍然是从我们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和立场来进行判断的。正如阿伦特所说:“我通过从不同的立场来考虑一个既定的问题,通过把那些不在场的人的观点呈现于我的脑海中而形成一个意见;即我再现了他们。这种再现过程并不是盲目地接受那些位于其他某处的人们的实际观点,因而从一个不同的视角来看待世界;这既不是一个移情的问题——虽然我试图成为某些其他人或像这些人那样来感觉——也不是清点人数和加人多数人的问题,而是以我自己的同一性而在我实际上不在的地方存在和思考的问题……我越能更好地想象如果我处于他们的位置我会如何感觉和思考,我的再现性思考的能力就会越强,并且我最终的结论,我的意见就更加有效。”①
“无利害性”( disinterestedness)是“一种扩大了的精神”的必要条件,它对“无偏见”同样是必要的。在康德那里,无关利害是鉴赏判断的必要条件,“如果有一个东西,某人意识到对它的愉悦在他自己是没有任何利害的,他对这个东西就只能作这样的评判,即它必定包含一个使每个人都愉悦的根据”②。对康德来说,对某事有兴趣或觉得能从中获利,就意味着你想要占有这个事物而不仅仅是注视它。阿伦特继承了康德鉴赏判断中的这种“无利害性”的理念,对其做了扩展并用于对政治的研究。她认为,在政治中的“无利害性”和在艺术中无利害性并非完全相同;无利害性“不可能实现,除非我们能够忘记我们自己、我们生活中所关心的事情、利益和迫切需要,以便我们不会去夺取我们所赞赏的东西,而是让其如其本身之所是的那样存在,如其所显现的那样存在”;这种距离预设了“生物生命的需要已经得到供给,所以摆脱了生物生命的必然性,人们对世界来说是自由的”。③这表明只有当我们对“我们的生活所需要的利益和迫切要求”置之不理时,我们才能进行恰当的判断。在政治上成为无关利害的,即对我们所共同享有的东西保持为无兴趣的、从而无利益上的牵涉,预设了要把私人的(日常生活的兴趣、利益和迫切需要)考虑在内。换句话说,进行判断,尤其是政治判断的能力,以及因此而来的政治一般,都是以一种基本的物质维生水平为前提条件的。这意味着世界并不是完全与私人领域分割开来的,而是与之缠绕在一起的。
在康德那里,鉴赏判断是一种奠基于感觉而非概念上的判断。这一区别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把反思判断区别于鉴赏判断,同时还证明鉴赏的问题是可以被争论的,并且我们可以对这些问题达成一致意见。阿伦特对判断的这些分析与康德呈现出某些差别。在讨论判断力问题时,她主要讨论的是“趣味”( taste)问题,即这种所有感觉里最私人的和最主观的感觉何以可能成为判断能力的手段。或者说,这种如此私密的、私人的且束缚于生命过程的迫切需要的东西如何可能产生出能被他者所理解和接受的东西?阿伦特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和康德一样,即都把想象力看作是核心。一方面,看、听和触摸是直接与诸对象接触,我们对这些对象的感知可以传达、交流或分享,恰恰是因为它们处理的是外部世界。我们可以再现我们的经验,即我们可以把一种景象呈现于我们的精神生活中,即使这种景象是不在场的。另一方面,嗅和尝是内在的感觉,它们是私人的和不可交流的。它们处理的对象在某种意义上是在我们之内的,因而是纯主观的。然而它们的独特性是它们引起了我们的差别对待:“这使我感到愉快”或“这使我不快”的感觉是直接的,这种感觉因为它是直接引起我们的情绪反应的,因而不能受到抑制。
阿伦特在此仍然根据康德叫做:快适的”( agreeable)来思考的。但是一旦我们把我们的直接的鉴赏感觉转化为一种再现( representation),这就不再是一个关于快适的问题。阿伦特强调说,鉴赏判断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印象和判断的“第二步操作”。想象力让我们把内在感觉的对象转化为可以被判断的对象,如一个客观的表象。对康德来说,想象力在鉴赏判断中之所以是重要的,是因为它不受理性的制约,并且仍能继续与知性进行“自由游戏”。对阿伦特来说,想象力对判断来说是核心的,因为它让我们把私人的印象转化为对象。但是这种再现过程同样让我们获得客观感觉——看见、听见和触摸—~的对象,而且它们转化为私人鉴赏感觉的对象。于是,我们就开始去判断客观感觉的再现或表象(如怡人的风景),仿佛它是一个鉴赏的问题。我们不是判断一个对象本身,而是它的再现或表象,即通过想象力被转换为内在感觉的对象。在此,关键的是“转换为一个再现或表象”,因为这意味着对“距离和无利害性”的预设。正如阿伦特对这个过程的描述所表明的,人们“此时谈的是判断而不再是鉴赏,因为尽管它仍然像一个鉴赏问题那样影响人们,但人们现在通过再现而建立起了适当的距离,距离或不关涉或无利害性,这些对赞同和不赞同是必不可少的”①,因此,再现是无偏见和无利害性的必要条件。
然而,阿伦特认为,虽然在想象力把客观感觉的对象呈现为内在感觉的产物后,鉴赏可以选择它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但这里还有着进一步的步骤,即人们此时可以赞同或不赞同一个判断,赞同或不赞同某物是令人愉快的或令人不愉快的这个事实。而这第三个步骤恰恰是她区别于康德的地方。在此,政治判断不需要强迫或逼迫我们,因而与强迫臣服于逻辑判断的“逻辑的暴政”具有本质的区别,后者是应该极力避免的。
在阿伦特看来,我们如何决定我们是否赞同或不赞同一个判断,这个问题要由这个判断的可交流性、可传达性和公共性来决定。与鉴赏判断相似,政治判断是不能用概念来决定的,对政治判断来说,可交流性和可传达性才是本质必须的。保罗·利科就曾明确指出,鉴赏判断对可传达性的需要之所以对阿伦特重要,是因为这与多元性的境况有着一种明显的密切关系。②然而,阿伦特并不对普遍的可传达性的先验基础感兴趣,她在这里所指的是“经验的”可传达性。对阿伦特来说,可传达性意味着判断是在“多元性”中做出的,且能公开地表达出来。用她自己的例子来说,当我发现我们羞于公开地表达我的憎恨的感觉时,我可能不赞同某种关于憎恨的判断;但是我可能赞同我对某人的死亡而引起的悲痛或悲伤的判断,当我发现我可以把这种悲痛或悲伤表达出来的时候。诚然,这并不是说我必须公开地表达我的判断,而只是我能公开地表达出来。这样,可传达性或可交流性是对一个完全成形的判断的验证,因此可传达性是对鉴赏判断的有效性的验证。
当然,交流或传达并不只是表达。交流或传达,在阿伦特的意义上更像是“言说”,它不仅是自我表达的一种手段,还是一种以他者之理解为前提的自我揭示的方式。而“言说”作为一种独特的“行动”方式,在阿伦特对“人之境况”的描述中本质必然的是公共的和多元主体的。就此而言,判断依赖于他人,是“他者定向的”( other-orienting),判断奠基于他者的存在,甚至是需要他者的存在这个事实上的。
三
那么,自我与他者是如何共同构建起世界的呢,或者说人的“世界性”何以可能呢?阿伦特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通过对判断力的另一个本质构成要素,即“共通感”的描述来加以彰显的。
无疑,阿伦特对“共通感”的理解在某种意义上延续了康德的思想。在康德看来,“共通感”是一种共同的感觉的理念,也就是一种评价能力的理念,这种评价能力在自己的反思中先天地考虑到每个别人在思维中的表象方式,以便把自己的判断仿佛依凭着全部人类理性,并由此避开主观私人的东西对判断所产生的影响。“做到这一点所凭借的是,我们把自己的判断依凭别人的虽不是现实的、却毋宁只是可能的判断,并通过我们只是从那些偶然与我们自己的评判相联系的局限性中摆脱出来,而置身于每个别人的地位。”③在此基础上,阿伦特做出推进,她认为“共通感”是我们对现实性的感觉:它是与我们所有其他感觉相适合的感觉。如果没有由共通感所保证的现实性,那么,无论是我们的感觉还是自我与世界的统一就都不会是连贯一致的。④正是在此意义上,阿伦特说“共通感”在现代世界中的衰退并不是导致精神错乱,而是导致了一种无意义和无世界性的状态:没有一个有意义的共同经验——这种经验是由我们的意见和判断而给予和表达的——我们就会被迫退回到我们自己的主观经验和感觉中,似乎只有主观经验和感觉才是真实的事情。另一方面,“共通感”是自我与他者共同存在于世界中的根基,它构建并确保了世界的对“我们”而言的“共通性”。共通感“在世界是一个共通世界的意义上把世界之本性揭示给我们”。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主观的”和私人的五个感官以及它们的材料能“调整它们自身以适合我们与他者共同拥有和分享的非主观的和‘客观的’世界”②的原因。
就此而言,阿伦特把康德的“共通感”变更为一种共同体意识,一种区别于纯粹私人感觉的感觉。每一个判断都诉诸于这种共同体意识以获得其特殊的有效性。鉴赏判断中的“这使我愉快”植根于这种共同体意识,因而是可以交流传达的,当然其前提是想象力把它转化为一种无关利害的表象,并且把其他所有人的立场考虑进去。鉴于此,可传达性和可交流性就取决于“一种扩大了的精神”:只有你能从其他某个人的立场上去思考时,你才能传达和交流;否则,你永远不可能确定你是在以一种其他人也能理解的方式在说话。保罗·利科就此认为,阿伦特的“共通感”“既是构成政治的共同生活的前提条件,也是这种共同生活的结果”③。而这种共同生活的基本方式即是在世界中自我与他者的共同生活,因此我们可以说共通感本身既是人的“世界性”的前提条件,也是其结果。
这是因为,对阿伦特而言,在世界上存在的事物无不预设了一个旁观者,正是这个旁观者见证着它的显现,因此这种显现还意指着世界之构造有着一种交互关系的维度。这就是说,活生生的存在者(人)的显现的基本目的包含着与世界中作为另一个感知者的人的相互关系。“所有活生生的东西都有着一种去显现的迫切性,使其自身与显现世界相适切且不是去显示其‘内在的自我’而是作为个体的它自己的迫切性。”换言之,在世界中,对象和存在者的去显现的倾向指示了对作为一个接收者的旁观者的需要:“在其自身的存在不预设一个旁观者的情况下,在这个世界中就不存在任何东西和任何人……就其显现而言,没有任何东西是独一存在的;所有存在的东西都必然要被某人所感知。”④所以,成为活生生的,就意味着被自我展示的迫切性所占据,而这种迫切性本身即指向着世界与世界中的他人的共同在场,甚至是对世界的确证是通过他人或旁观者来进行的,而“共通感”就是这种确证的充要条件。
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运用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了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从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的提出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内涵,它明确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塑造全面发展的人;素质教育主题的选择要增强国际化意识、加强环境伦理教育、高扬人文主义的旗帜.
作 者:康秀云 田克勤 作者单位:康秀云(东北师范大学,讲师)
田克勤(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长春,130024)
当有一天我们回首往事,回首人生之路时,是丰富多彩还是苍白一片,是辉煌灿烂还是风尘弥漫,这取决于昨天的我们究竟到过什么地方,做过哪些事情,有过什么追求,取得过哪些成绩,明天的我们又将开始怎样的旅程,又回去结识哪些形形色色的人,经历怎么样的月阴圆缺、悲欢离合。
记得一位哲人在给年轻人的忠告中是这么说的,他说:“青年人正‘生在此山中’,一般不识‘庐山真面目’,人一旦到了中年以后,就开始意识到中年以至人到老年,自然会发现:经历不但和自己一生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紧密相关,还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趁着年轻,多出去走走,看看,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于是,那些碎语牵动我那年轻跳动的心,大学那一刻起,我就开始寻梦的踪迹,让每一次成长的点滴快乐飞扬。辗转于城市之间,大连的海边,伴着波涛拍打着海岸的声音,留下在海边走下的足迹和向大海的呐喊;停滞于人海之中,乞丐的面前,多了一个拿着录音笔做问卷的年轻人,而后用手中的笔将乞丐模糊的面纱揭开。人潮人海中开始有一个人的足迹,欢乐、痛苦、鼓励、嘲笑、打击、希望、自由、奖励等等,就像一串串的珍珠,串出一个个同心圆,成就了一个年轻人内心的呼唤,一个年轻人的心声。
或许,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或许,人生只有走出自己的小世界,才会感知真正的世界观。或许,出路、出路,走的多了才会有路。人生的格局和梦想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在我们置身的现实生活中,经历就是财富,有经历就有磨砺,有经历就有经验,有经历就有成长,有经历就有积累„„所有的经历都是人生旅途中的足迹,都是生命过程,都是一种财富。如果说人生是一部书,那么每一次经历就是书中一段故事或一个篇章.它既可以自己翻看,又可供别人参阅,对谁都有启迪、警示的作用。
《徐霞客游记》、《老残游记》、《三毛流浪记》、《鲁滨逊漂流记》、《马可•波罗游记》、以及邓贤的《流浪金三角》、吴士宏的《逆风飞扬》,这些都是将以往的经历以各种形式化作为自己继续更好地经历人生和事业的例子。还有各国军政要人,尤其是美国历届总统的洋洋自传,无不体现了经历的重要性和潜在价值。
任何经历都是一种积累,积累的越多,人越成熟。经历的多,生命有长度;经历的广,生命有厚度。经历过险恶的挑战,生命有高度;经历过困苦的磨炼,生命有强度;经历过挫折的考验,生命有亮度。
有丰富的经历,才有丰满的人生。
生活中,我们时常有这样的经历:因淘气而差点弄断胳膊,因任性而挨老爸巴掌,因贪玩而耽误了学习,因粗心而弄丢东西,因乖巧而备受家长喜爱,因帮助同学,人缘越来越好……这一次次经历,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使我们的情感更加丰富,做事更加理性……可以说,这些经历,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弥足珍贵的财富。(生活中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经历:校园中寻求知识,家庭中感受亲情,社会中奉献真爱。。经历,使我们的大脑更加睿智;经历,使我们的情感更加丰富;经历,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因此,有人说,经历就是一种财富。)
请以“经历的财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导】
一、思路分析
二、审题:把握关系,紧扣“财富”。
“财富”是指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既可以是有形的物质财富,也可以是无形的精神财富。联系话题及材料可知此题中的财富主要指精神方面的,因此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人生体验及经验、深刻的教训等。
三、立意:正反皆可,突出亮点。
正面立意,细心、信念、拼搏合作精神等都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也可反向立意,失败的教训、生活中的挫折、人生中的失意,换一个角度看,也是经验,它可以使人今后少走一些弯路,所以也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以上均可选一点成文。
四、选材:力求新颖,力求独特。
要想使材料新颖独特,一定要在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中,比较选取。例文:
经历是财富
如果你没有大风大浪中晕船的经历,让你写“晕船”,你大概只会写“哎呀,好晕啊!”如果你有过大风大浪中晕船的经历,让你写“晕船”,你就会写出“好家伙,晕得我差点儿把肠子吐出来!”
如果你没有漆黑的夜里走路的经历,让你写“走黑路”,你大概只会写“真是伸手不见五指啊!”如果你有过漆黑的夜里走路的经历,让你写“走黑路”,你就会写出“我就好像掉进了墨汁里!”
原来,“经历过”和“没经历过”是很不一样的。
(一)清楚地记得,小时的我是那么淘气,那么贪玩。夏天即使是大雨滂沱也要在雨中光着脚丫,在大地这架大琴盘上,与雨滴一起击奏欢乐的节拍。冬天,纵然天寒地冻,千里冰封,我也在雪地里与伙伴们掷雪球、堆雪人,鼻尖冻得通红,嘴里哈着热气,脸上溢满快乐。那时的生活虽然有些艰活,所以我觉得我更应该快乐。与他们相比,我不用承担生活的艰辛,却可以享受生活的快乐,他们的微笑时时感染着我,让我体会着生活的美好与甜蜜。
于是,微笑着,真诚地,在风雨中我度过了欢乐的童年。
——这,是我的第一笔财富。
(二)时间老人慢慢地老去,但他没有忘记把我的身体拉长,没有忘记将健康与智慧装入我的头脑。
我不再迷恋于夏天的风雨和冬天的冰雪,开始探寻书本里的奥秘,探雪人生的真谛,撷取奋斗的乐趣,体验成长的滋味。可是生活的风雨真有点让我站不住脚,伤心的时候,我真想趴下,永远不再站起。但我又怕时间老人那严慈的目光。于是,我就像一棵生长在狂风暴雨中的小树,虽左右摇摆但绝不倒下,一旦雨过天晴,我依然追求灿烂的阳光。
于是,我又得到了第二笔财富——乐观、坚强、奋斗不息。(三)我的时间终究会走到尽头,我所能带走的也只有一堆碳、氢、氧、氮的化合物。这也是我的第N+1笔财富。
在第二次与第N+1次之间,我不知道将有什么,但我知道坎坷与痛苦将是大部分。上帝是公正的,他分给每一个人的财富也是公平的。一位哲人这样说道:“上帝造物用了7天,他分给人的各种财富也将是7的倍数,其中有7的1次方次次欢乐,7的7次方次痛苦,7的0次方次死亡……”面对上帝的赐与,我不会抛弃痛苦,逃避坎坷,因为那也是我的财富。有了这些坎坷与痛苦,我的人生才会真正丰富而充实!
经历,就是财富。
碰到喜,你就痛痛快快地喜一次,体验一下“喜”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碰到怒,你就痛痛快快地怒一次,体验一下“怒”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碰到哀,你就痛痛快快地哀一次,体验一下“哀”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碰到乐,你就痛痛快快地乐一次,体验一下“乐”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喜怒哀乐都体验到了,你就有了丰富的情感;有了丰富的情感,还发愁写不出好文章来吗?
去经历吧,经历的越多,你的财富就越多!
2脚印·财富(杨一帆)
脚印是什么?大家都应该清楚,如果说“脚印就是走路的人留下的或深或浅的痕迹”,相信没有人反对;但是如果说脚印是一种财富,也许有人要持怀疑的态度了。
告诉你,脚印就是一种财富,千真万确。
一 脚印是先行者留下的财富。
我们都不是每一个走路的人。我们的面前已布满先行者的脚印。它们有的深,有的浅;有的轻快,有的深重。细细品味,阅读这些脚印,我们走起路来可以轻松些,就可以少走些弯路,就可以快些到达理想的彼岸。
不是吗?不是沿着孙中山这位革命先行者的脚印,中国革命的事业哪能风起云涌巨浪滔天?不是沿着但丁、达·芬奇这些文艺先行者的脚印,欧洲怎么能掀起文艺复兴的浪潮冲破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不是沿着法拉第这位科学的先行者的脚印,人类哪能走进电气时代创造辉煌灿烂的文明?
多留心观察一下先行者们的脚印吧,那是不可多得的珍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车之鉴”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二 脚印是我们正在创造的财富。
我们每天在走路,每天都在“制造”不少脚印,又有多少人能停下来审视一下自己创造的这些财富呢?
人们往往就是如此,匆匆忙忙地往前赶,一下子不小心走进了死胡同,又匆匆忙忙地退出来,再不小心又走进一条死胡同!其实,只要我们留心看着自己的脚印,不就可以不再走进死胡同了吗?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都是如此,静下心来想想,我们有多少错误不是重复再犯的呢?“吃一堑长一智”的智者,正是一位有心的赶路人,他们有时会停下来,整理一下思绪,凝视一阵自己留下的脚印,再轻松地往前走去。
不少人嗟叹自己的财富微薄,其实你的脚印就是一份丰厚的财富——如果你懂得利用,它或许不能保证不再犯错误,但它可以帮助你不再犯同一错误。
三 脚印是我们将要留给后人的财富。
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先生如是说。不难想象,脚印多的就是大路,脚印少的就成了小路。
人们总是希望把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后人。其实最好的东西应该是脚印。当我们用毕生的精力,用脚印走出一条康庄大道时,我们当然可以自豪地对后人说,这路是我走出来的,你沿着它一直走下去准没错。但也有人用毕生的精力,却总在一些羊肠小道上留下脚印,这些小道泥泞,甚至让人一步三滑,却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财富。因为你可以对后人说,我这一辈子没干什么,只是证明了我走的这几条路都不行,你可千万别往这几条路上走。
不管你留下的脚印是在大道上不是在小路上,对后人来说都是财富。当然,留在大道上的脚印自然更为宝贵。因此,走好每一步,不仅为你自己,也为你的后代。
天空没有鸟的翅膀,但我已飞过。这种是无形的脚印,无形的财富。
地上有我的脚印,我确实已走过。这种是有形的脚印,有形的资产。
脚印是一种财富,真的。
逆境有利于人的成长,乃是因为人具有生存的强力意志。人具有生存的强力意志,就可以克服恶劣的逆境对他所产生的种种不利影响,因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身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种生存的强力意志尽管我们的肉眼看不见它的存在,我们的灵魂(心灵)却可以时时刻刻感受到它的存在,并且人无论置身于多么恶劣的逆境之中,这种生存的强力意志都不会被完全扼杀,除非人自行放弃。所以,原始社会的人虽然整日过着茹毛饮血的悲惨生活,在生存的强力意志作用下,却顽强不屈地生存下来,并且从泥潭与黑暗的洞穴之中踏步走到温和的阳光之下,源源不息地繁衍人类的后代。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处于桎梏之中。由此可见,逆境是无所不在的。人无论具有什么样的力量,作出什么样的努力,亦不可避免有朝一日置身于恶劣的逆境之中。如果逆境不利于人的成长,人就不会成为人,社会就不会成为社会。换言之,如果逆境不利于人的成长,有朝一日人置身于恶劣的逆境之中,就会被逆境的洪流所淹没,就不会从逆境的洪流之中破茧而出,继续自身的生存状态,那么,我们的祖先早就在原始社会的时候就完全灭亡了,就不会繁衍出人类的后代,人类的后代就不会构成美好的社会了!那些被逆境的洪流所扼杀的人,乃是自行放弃了生存的强力意志的人。一个人如果自行放弃了生存的强力意志,他置身于恶劣的逆境之中自然会灭亡,他置身于安逸的顺境自然也会灭亡。只要睁开理性的眼睛,我们看到历史上生于忧患,却死于安乐的人比比皆是。
综上所述,我们就顺理成章地得出了我们无可争议的结论——逆境有利于人的成长——这是不容置疑的自然之理!我方认为所谓的成长,指的是一个人在知识、经验,以及能力及人格方面获得增进,所以简单来说,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当人付出的努力,或者他遭遇的困难,高于他自己本身的预期的时候,我们人依然能够从这个过程当中获得了更多的知识上的发展。
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是基于三个理由。第一,我方认为,逆境增长人的理念与知识,当我们发现,这条路我们走错了,我们就多知道一条错的路是怎么走的,所以我们人生的见识以及种种的经验就更丰富了。爱迪生花了20年的时间,做了5万多次的实验,才能够成功地发明了这个简用的电芯,于是就有人问他说,哎,你怎么知道最后的成果一定是成功的呢?爱迪生告诉他说,成功不是惟一的成果,我有了5万多个成果,因为我吸取了5万多次的经验。第二、我们认为逆境拓展了人的视野及格局,当我们发现,这条路比我们想象中走得更困难的时候,下一次我们做的那种预期将会做得更高,我们做得准备将会更多。一个人如果预期他三分钟完成一个问题,结果他花了八分钟的时间,下一次他就会做八分钟的准备。第三,我们认为,逆境有助于刺激我们的潜能,在路上我们有风险,有了挑战,我们才会激发出我们原来自己也想像不到的这种能力。在心理学上来看,孩童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如果老师对他在高于预估的能力上挑战,发展的结果是更美好的。我相信在座每位都看过《西游记》,熟悉《西游记》的人都知道,西天取经其实最重要的不是取经的结果,而是这一路上克服了困难的这种过程。所以我们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谢谢大家!。《阿甘正传》里头不就有一句话吗: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吃下去,你永远不知道它味道是什么?顺利的人有一个特色,就是他永远都吃到他最喜欢吃的那颗巧克力,可是呢,他永远不知道其他巧克力是什么味道,他也永远不知道别的路途会有什么样的风
景。
对方辩友今天告诉我们,所谓的顺境,有三个立意,第一个是在生理上的发展,可是我们要知道,生理上真的是在顺境当中比较容易带来发展吗?我们都知道,人体为什么会产生对病菌的抗体,就因为是我们生过病,才会有抗体的,如果从来就没有生过病,一场病就把你击倒了,这怎么会是顺境的发展呢?对方辩友又告诉我们说,有顺境,身体才会好,可是这跟我们的经历也不一样,一个富翁,有车子,有房子,有仆人这种是顺境吧,他的身体会比农夫来得好吗?其次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他的心智在顺境当中会成长,可是我们就要想想看了,如果我们去念大学遇到两个老师,一个是严格的老师,一个是偷懒的老师,随便课程都让你PASS,随便你交什么作业给你高分,这总是顺境,可你的心智会成长吗?最后我们还想到,有关品格的问题,对方辩友如果我身在一个父母极度宠爱的顺畅环境里,打破花瓶父母说没有关系,捉弄小孩子,没有关系。对方辩友,这样的溺爱品格会正常吗?谢谢大家!首先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其实身处破碎家庭和身处单亲家庭的确身处逆境,但是我们也不否认的要告诉大家,也有人在这样的艰难困苦当中成长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还有英国前首相希斯,他们都来自于单亲的家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单亲的家庭或者家庭暴力就有利于您的成长,同样回应嘉宾的问题,说顺境中也可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成了小皇帝。所以嘛,我们在顺境当中,也应该警醒啊,我们也应该在顺境当中,在家庭的关爱当中,做出我们的调整,但是请注意,这是在顺境当中的调整,有没有人因为看到别的家庭当中,有人因为溺爱而变成了小皇帝,我们作为父母的就要对孩子说,哎呀,为了避免让你成为小皇帝,我还是不要去关爱你了。显然这样子,并不有利于我们儿童身心的发展,所以顺境中,要做出调整,并不能够论证出,逆境比顺境更有利人的成长,谢谢您。
在听完对方辩友的言论当中,对方辩友告诉大家,顺境是等于顺利的境遇,但是她没有告诉大家,到底她谈的是过程中的顺利境遇,还是结果的顺利境遇,所以显然的这一点,我方认为是存疑的。现在我们来理清现在辩题的一个基本的概念,今天我方所指的逆境,其实所指的是一个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当中,他所付出的努力,及遭遇的困难是高于一般所谓的预期。所以如果一个人,他要付出付出三分努力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结果他付出了八分,甚至他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也没有办法完成的时候,我们说,这个人,他面对了一定的逆境,但是当然一这种逆境,不能威胁到他的生命,这种绝境就不是我们今天双方应该讨论的范围。
我方认为所谓的成长,指的是一个人在知识、经验,以及能力及人格方面获得增进,所以简单来说,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当人付出的努力,或者他遭遇的困难,高于他自己本身的预期的时候,我们人依然能够从这个过程当中获得了更多的知识上的发展。
我方说,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是基于三个理由。第一,我方认为,逆境增长人的理念与知识,当我们发现,这条路我们走错了,我们就多知道一条错的路是怎么走的,所以我们人生的见识以及种种的经验就更丰富了。爱迪生花了20年的时间,做了5万多次的实验,才能够成功地发明了这个简用的电芯,于是就有人问他说,哎,你怎么知道最后的成果一定是成功的呢?爱迪生告诉他说,成功不是惟一的成果,我有了5万多个成果,因为我吸取了5万多次的经验。第二、我们认为逆境拓展了人的视野及格局,当我们发现,这条路比我们想象中走得更困难的时候,下一次我们做的那种预期将会做得更高,我们做得准备将会更多。一个人如果预期他三分钟完成一个问题,结果他花了八分钟的时间,下一次
他就会做八分钟的准备。第三,我们认为,逆境有助于刺激我们的潜能,在路上我们有风险,有了挑战,我们才会激发出我们原来自己也想像不到的这种能力。在心理学上来看,孩童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如果老师对他在高于预估的能力上挑战,发展的结果是更美好的。
我相信在座每位都看过《西游记》,熟悉《西游记》的人都知道,西天取经其实最重要的不是取经的结果,而是这一路上克服了困难的这种过程。所以我们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谢谢大家!成长和出人才的本质是一样的,顺境和逆境也都是一个生命的历程,它并不是一个人成功的绝对原因,最重要的是他是否勤奋,是否有正确的观念,强力的意志。那些在逆境中被洪流所扼杀的人,正是缺乏这些。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观念,强力的意志,懒惰,不管他是身处于恶劣的逆境还是安逸的顺境都将同样的走向灭亡。
如果说逆境是犯罪的根源,那处于顺境中的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公主。一个人的成长虽然离不开好的运气和优越的环境,但实际上,从世界的名人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天才的生活道路自古多坎坷少坦途。古语说的好:“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只有经历过生活的磨砺才能绽放出生命中最绚丽的花朵。
一些人因优越的条件而养成了好吃懒做的坏习惯,事事依赖父母,不劳动就可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并认为所得的理所当然。生活的酸甜苦辣是人生路上的必经之路。人只有在逆境中才会毫无保留的激发出他内在的潜能,使他懂得怎样更好的生存下去。那些在逆境中走向成功的名人正是在这样的经历中成长,走向成熟的,而这是处于顺境中的人所没体会过的,所以当他们遇到挫折时不是依赖父母便是不知所措或因心里不堪负荷导的压力导致精神崩溃。
天将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能。
生物学家说,飞蛾在由蛹变茧时,翅膀萎缩,十分柔软;在破茧而出时,必须要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身体中的体液才能流到翅膀上去,翅膀才能充实有力,支撑它在空中的飞翔。
某天有个人凑巧看到树上有一只茧开始活动,好象有蛾要从里面破茧而出,于是他饶有兴趣地准备见识一下由蛹变蛾的过程。但随着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他变得不耐烦了,只见蛾在茧里奋力挣扎,将茧扭来扭去的,却一直不能挣脱茧的束缚,似乎是再也不可能破茧而出了。最后,他的耐心用尽,就用一把小剪刀,把茧上的丝剪了一个小洞,让蛾出来可以容易一些。果然,不一会儿,蛾就从茧里很容易地爬了出来,但是那身体非常臃肿,翅膀也异常萎缩,耷拉在两边伸展不起来。那人等着蛾飞起来,但那只蛾却只是跌跌撞撞地爬着,怎么也飞不起来,又过了一会儿,它就死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任何一种本领的获得都要经由艰苦的磨练,任何投机取巧或妄图减少奋斗而达到目的的做法都是见识短浅的行为,那只飞不起来的飞蛾的经历就证明了这一切:逆境比顺境是更加有利于人成长的!
逆境是人在成材过程中遭遇的外界阻力,又包括困难之境和悲惨之境。
具体地说,第一,人类的历史就是从类人猿克服逆境走出森林开始的,他们是最早的人才;第二,逆境无时无处不存在,要前进就必然会有阻力,人才正是在克服各种阻力中产生的;第三,人的本性便是避难趋易,在顺境中人容易骄傲,容易自满。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有在逆境中人才能把压力变
成动力,推动事业的成功。
我们说逆境出人才而顺境不出人才,人才百分之百来自逆境,这是因为所有人才的成长史确实就是走出逆境、战胜逆境的过程,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却写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爱迪生经历了几千次失败终于发明了电灯,塞万提斯穷困潦倒而写出《堂?吉诃德》,曹雪芹经历过家族被抄的逆境而写成《红楼梦》„„这些例子都说明了逆境出人才。
现在许多国家都在推行挫折教育,不正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吗?
第一,说逆境出人才并不仅仅是一个认识性的问题,而是客观存在,古今中外,哪一位杰出人才不是披荆斩棘从各种阻力中脱颖而出最终取得成功的呢?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在两千年前就指出了成材的必经之路。第二,认识到逆境出人才,就能够在任何困难和阻力面前处之泰然,去克服困难。第三,认识了逆境出人才,才能够重视意志品质的磨练,不再出现象97年中日夏令营那种情况。让我们记住十三世纪波斯洋人萨迪的忠告吧:“你若在困境中也不要慌忙不安,因为往往是从暗处流出生命之泉!”
09高眼1班
【《论人的成长》读后感】推荐阅读:
成长的读后感11-12
成长与独立读后感11-19
《拥抱文明,幸福成长》读后感06-06
《陪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06-17
在奋斗中成长读后感06-29
《与企业共成长》读后感10-06
在反思中成长读后感10-22
终身成长读后感1000字11-29
《红旗飘飘,引我成长》读后感11-27
《参与成长》观后感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