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进化史》观后感(精选8篇)
关於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各民族都相当丰富,其中有些说法颇为相似,当然不同的也不少,在这些神话里头,很有趣的,我们可以发现有和进化论不谋而合之处。
归纳各种神话,人类的起源可以分为『呼唤而出』、『原本存在』、『植物变的』、『动物变的』和『泥土造的』五种,现就分别叙述。
《埃及神话》说人类是神呼唤而出的。自古以来,埃及一直是个神秘之地,她是所有古老国家中最自我封闭的,她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外在的文明很难对她发生影响,因此她的人类起源的说法也和别的民众不同。
埃及人认为远在埃及於世界上出现之前,全能的神『努(NU)』就已存在,他创造了天地的一切,他呼唤『苏比』,就有了风;呼唤『泰富那』,就有了雨;呼唤『哈比』,尼罗河就流过埃及,他一次次呼唤,万物一件件出现,最后,他道出『男人和女人』,转眼间,埃及就住满许多人。
造物工作完成,努就将自己变成男人外形,成为第一位法老王,统治大地人类,开创安和繁荣景象。
人类原本就存在着的神话,散见於北美印第安人和纽西兰毛利人。印第安人神话中说到神创造天地,然后从地下带领人类上来,生活在大地上。毛利人的神话说『兰奇』和『巴巴』是天和地,是万物源头,当时天和地未分开,四下漆黑,其儿子渴望得到光明,便用力将天地推开,光明於是出现,一向藏在黑暗中的人类便被发现,原来他们也是天地所生。
认为人类是植物所变的为日耳曼神话,它说天神欧丁(ODIN)有一天和其他的神在海边散步,看到沙洲上长了两棵树,其中一棵姿态雄伟,另一棵姿态绰约,於是下令把两棵树砍下,分别造成男人和女人,欧丁首先赋予生命,其他的神分别赋予理智、语言、血液、肤色等,成为日耳曼的祖先。
人类是由动物变的之神话相当常见。在澳洲神话中说人是蜥蜴变的;美洲神话则说人是山犬、海狸、猿猴等变的;希腊神话也说某族人是天鹅变的,某族人是牛变的。
我们由这种『动物变人』的神话中,可以发现很接近进化论的说法,尤其是美洲神话中说人是猿猴变的,就完全与进化论相吻合,这种巧合,很耐人寻味。
我国神话论及人类起源的有数种,比较早的说法是《淮南子精神篇》:『有二神(阴、阳二神)混生,经天营地„„类气为虫(混浊的气体变成虫鱼鸟兽),精气为人(清纯的气体变成人)。』这种说法并未受多大重视。
晚一点的说法则指盘古垂死化为万物之时,身上的寄生虫变为人类。绎史卷一引五运历年纪:『(盘古)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人)。』此种说法也没有流传开来。
另一种说法是指人类由黄帝所造,然后由其他的神上骈和桑林赋予四肢五官,见淮南子说林篇:『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这种说法很有趣,和日耳曼所述的很相似,可惜上骈和桑林是什麽样的神,在其他古籍中并无叙述,徒留一个谜。
在所有神话中,『泥土造人』的说法最多,也最为流传,如纽西兰神话说人是天神滴奇(TIKI)用红土和自己的血制成;美拉尼西亚人也这样说;希腊神话说神从地球内部取出土与火,派普罗米修斯和埃皮米修斯兄弟二神,分别创造动物与人类,并赋予人类种种个性和智慧。北美洲西部的迈都族印第安人认为当初『大地开创者』创造树木鸟兽之后,说『我要造人了。』便取些暗红色泥土搀水,做成一男一女。
在所有神话里,最引人入胜的泥土造人故事,要数我国的女娲和犹太神话(圣经)的上帝。话说盘古开辟天地之后,不知经过多少年,忽然在天地间出现女娲。女娲在这荒凉天地中感到寂寞,有一天,她对着水,照见了自己,心里想要是天地间有几个像自己的,彼此说说话,该有多好,便不自觉的抓泥土,和上了水;照自己的形体捏出泥偶,放在地上,迎风一吹,便成为活跳跳的东西,於是给他起名为『人』。
原先女娲一个接一个继续不停的造人,但进度缓慢,终於感到吃力,心想要如何快速造人,以填补辽阔的大地时,他背靠山崖,顺手摘下藤条,懒懒地在和了水的泥浆里搅着,然后一甩藤条,洒落许多泥点,这些泥点落在地上,经风一吹,都变成了人,於是不停地挥动藤条,大地上的人也不断的增多了。
圣经里的上帝造人故事记载在旧约的创世纪之中。话说上帝花了五日时间创造了大地万物,到第六日他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於是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进人的鼻孔后,就成为活生生的男人,取名亚当。
不久便取下亚当的一条肋骨,造成一个女人,亚当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他为女人。』
在女娲和上帝造人的神话里,可以发现共同之处是都按着他们的形像造人,由此可见女娲和上帝的长相和人相似。不同之处在於圣经描述女人是男人肋骨造的,而不是泥土造的。
现代人类起源的“夏娃”理论--龚缨晏
从20世纪开始,人类一直在寻求人类起源问题的科学答案,并形成了许多理论。最近,国外一些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新的现代人类起源理论,被称为“夏娃”理论,从而引发了一场颇为热烈的讨论。
“夏娃”理论是现代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产物。上个世纪,人们发现了细胞中的线粒体,1963年,又发现线粒体中也有DNA。线粒体DNA在许多方面不同于细胞核DNA。在外形上,线粒体DNA是双线环状,而不是线状;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DNA仅为16569个碱基对,一个人体中约有1016的线粒体DNA分子;线粒体DNA中基因为37个;在高等动物中,线粒体DNA的进化速度比细胞核DNA要快5~10倍;最重要的是,线粒体DNA的遗传方式十分独特,即严格的母系遗传。脊椎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DNA不会进入受精卵,即使个别进入,也会很快分解。所以子代的线粒体DNA只来自母方,父方的线粒体DNA不会遗传给子代。上世纪80年代,人们运用10多种限制性内切酶,确定了人类线粒体DNA的基本顺序(又称剑桥顺序)。人类的线粒体DNA共有441个限制性切点,其中63%个位点是恒定的;37%个位点则是可变的。80年代中,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威尔逊遗传小组研究了世界不同种族居民的线粒体DNA,他们发现全人类的线粒体DNA基本相同,差异很少,平均歧异率为0.32%左右,而线粒体DNA又是严格的母系遗传,因此,从逻辑上说,现代世界各种族居民的线粒体DNA最终都是从一个共同的女性祖先那儿遗传下来的。威尔逊小组通过追溯不同种族线粒体DNA的原型,确定了现代人类线粒体DNA的发展谱系。他们发现,现代人类的线粒体DNA可以分成两大类,第一类仅见于一些非洲人中,第二类则分布于包括其他非洲人在内的所有种族中。而第二类线粒体DNA的最终源头也在非洲人中。也就是说,现代人类的线粒体DNA均来自非洲的一位女性,她是人类各种族的共同祖先。威尔逊等人说:“我们可以将这位幸运的女性称为夏娃,她的世系一直延续至今。”这一理论因此被称为“夏娃”理论。同时,在现代各种族中,非洲人之间的线粒体DNA的差异最大,这表明非洲人线粒体DNA中所积累的突变最多。非洲人是最古老的种族,从而也证明了非洲人是最早出现的现代人类。
威尔逊等人说,当时的非洲也许有几千个男女同“夏娃”生活在一起,但其他女性并没有生下女性后裔,所以她们的线粒体DNA谱系也就断绝了,只有“夏娃”的女性后裔代代繁衍,日益昌盛。威尔逊小组认为线粒体DNA的进化速度(核苷酸替换率)为每一百万年2%~4%,据此推算,这位人类的共同祖先“夏娃”应当生活在14万至19万年之前。大概在9万至18万年之前,她的一些后代离开非洲迁徙到世界各地,最终发展为现代世界各种族居民。“夏娃”及其后代是现代人类(晚期智人),当“夏娃”的后代们来到世界各地时,各地已有许多古人类在生息,如欧洲的尼人,中国的北京人等。威尔逊小组认为,“夏娃”的后代们(即现代人的祖先)来到世界各地后,并没有与当地土著的古人类混合交融,而是“完全取代了”他们。这是因为,如果现代人的祖先与土著古人类混合的话,那些古人类就会将自身的、与“夏娃”不同的线粒体DNA遗传下来,现代居民中也就会出现许多种线粒体DNA。可事实上,现代各种族居民的线粒体DNA是高度一致的,都来自同一个女性祖先“夏娃”,除此之外不存在着其它来源的线粒体DNA。据此推断,那些古人类都灭绝了,被现代人类的祖先完全取代了。世界各地的现代人类不是从当地的古人类发展而来的,而是来自非洲。
“夏娃”理论提出后,在科学界及社会公众中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以密执安大学沃尔泼夫为首的古人类学家坚决反对这个理论,他们说,化石材料表明世界各地区的现代人类是从当地的古人类发展而来的,并不存在着“完全取代”。以华盛顿大学的坦普列顿为代表的一些分子生物学家也坚决反对“夏娃”理论,并指出了其在计算机程序及计算方法上的错误。
面对着来自各方的猛烈批评,“夏娃”论者不断提出新材料论证自已的观点,并修改了某些说法,他们正准备提出更有力的材料。这场讨论至今尚在热烈进行中,无论结果如何,都将有助于更进一步认识人类的起源问题。
人类从那里来,这是一个迷。但是有神话回答,我也不会觉得枯燥。网上有许多关于神创造人类的神话。
我首先查了神创造人类的神话。据说,大约五万年前,一批外星人来到地球,他们具有高度的知识,当他们发现地球的引力因素不适合他们居住时,他们选择了地球上精力旺盛的智力较高的雌猿,注入太空人的心进行杂交,这便产生了地球人。另外,还有普罗米修斯造人的说法。先觉者普罗米修斯降落到地球上,他是神的后裔,他机敏而智慧,他知道天神的种子隐藏在泥土里,于是用河水湿润它们,把它们塑造成人的形状,他从各种动物的心中摄取善和恶,把它们封闭在人的胸膛里,他的好朋友指挥女神雅典娜灵魂神圣的呼唤送给仅仅只有半个生命的生物,然后形成了人。神创造人的深化很多,有的是用土造人,有的呼唤而来,有的天地本来就有人。
接着,老师带领我们又查了人类进化的过程。前7000万—前800万年,人类是古猿,它是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它们开始从不同方向进化。前420万—前100万年,古猿人进化成南方古猿,它是由猿分化出来的最原始的人科代表,具有猿和人的混合特征。这时,南方古猿能直立行走,接着进化成人,它们代表了人类演化历史中的早期猿人的阶段。慢慢的,进化成直立人,万年前的元谋人就是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直立人,稍晚的重要发现有蓝田人,早期智人中最早发现的是尼安得特人,颅骨为扁头型容量为900—1300毫升,人类的进化过程非常复杂,科学家虽已经大概了解推测了,但更多的是让我们这一代的接班人去探索、发现。
负责该项目的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儿科学博士简·吉米称, 新研究首次将人类特有的唾液酸转化为胰岛素和葡萄糖的代谢, 并借此为认识糖尿病的成因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
《美国实验生物学学会联合会杂志》主编吉拉德·韦斯曼博士说, 这项研究以其特有的方式加深了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它告诉我们导致糖尿病产生的一个重要病因, 并为新的疗法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 它也暗示了这是人类进化所产生的一个结果。如果这种变异是人类独有的, 它也可能在早先时候为我们在与其他物种的竞争中提供了某种生存优势。但目前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找到CMAH基因的功能, 从而使糖尿病患者免受微生物、环境压力以及精神因素等致病因子的危害。
科学家对人类基因变异的最新研究成果推翻了以前的假设,即大约4万年前现代人类在非洲出现,从那以后人类几乎没有进化多少。研究数据表明:人类正在迅速进化,在过去的4万年里人类的进化速度加快了,特别是在冰期结束后的1万年里。我们已经不同于1000年前或2000年前的人了。
我们和古人已不同
犹他大学的古人类专家亨利·哈彭丁教授和其他几所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特定人群的基因变异,包括中国汉族人、日本人、非洲约鲁巴人和北欧人等。
我们知道,由于自然选择的结果,地球上的生物群体经历了进化,形成今天的生物世界。这种机制直到今天还在起作用,它引导动植物适应地球的气候变化,并在很多方面改变着人类。科学家通过研究成果发现,不同大陆上的人在基因上差别越来越大,而不是越来越相像。他们的另一重大发现是:人类基因组中有7%的基因正在加速进化。
之前,科学家曾认为,丰盛的食物使人类比以前更加容易生养,因此他们认为人类种族的进化已经停止。但今天的研究却发现,任何适应新环境的基因变异都会在各个族群内部迅速扩散,使那些有益于生存的变异基因传遍整个群体。人类进化速度非旦没有减慢,4万年前已经在加速,过去的5000年内加快了100倍。这意味着全球混血儿在不同的陆地加快步伐。他们不是混合一起的一种基因的同源种族。
今天的我们,与1000年或2000年前的古人有着明显的遗传差异,这或者能够解释海盗入侵者和他们的爱好和平的瑞典后裔之间的差异。过去我们一直被教条告知,这是由于文化影响造成的。但其实,大部分性情特点是受到基因和遗传影响的。
如何判断进化速度
研究小组对过去8万年的270个基因进行分析,来寻找自然选择的遗传学证据——有益的基因突变革命。从而找到那些导致人们疾病的基因,并进而应用于医疗事业。这项新研究仅针对被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PN)的特定的基因变化。这是一种在人群中广泛传播的染色体的单点变化。
什么是SPN呢?我们知道,染色体由DNA组成,DNA是一个缠绕的梯状结构,阶梯的每一级都由一个氨基酸“碱基对”组成,可能是G-C或A-T。在两个人的染色体中,平均每1000个碱基对,就能找到一处不同,这就是SPN。
试验检测的数据显示,在来自4个民族的270个人中,有390万SNP:中国的汉族、日本、非洲的约鲁巴人和北欧。
随着时间推移,染色体随机地打断并重组,从而创造新的染色体。如果出现了一个有益的突变,那么,这个染色体在人群中的复制情况将迅速增加,它将在一段时间内普遍出现在人体中。
研究人员根据这些原理来判断最近染色体是否有所进化。人类有23对染色体,父亲和母亲分别提供23对中的一半。如果一大群人的同一个染色体上有同样的SNP,这意味着这个染色体还没有断裂和重组。如果是很久以前就进化出来的,染色体应该已经断裂并重组了。
通过将观测数据和一个假设人类进化速度恒定的模型进行比较,研究人员发现,人类正在加速进化。相对进化速度恒定的模型的预测,试验发现了更多的SNP。按照今天非洲人的进化速度,如果从非洲在600万年前,人类和黑猩猩开始出现进化差异时算起,到今天,人类和猩猩之间的基因差异应该比实际高出160倍。所以,非洲的进化速度表明加速是近期发生的。
人口越多进化越快
研究人员分析了各大陆的人口变化历史,他们发现,基因突变模式的数据和人口越多进化越快的假设一致,人口巨大增长是基因变异的原因。
随着人口扩大与数量增加,有利于生存的基因发生变化。研究人员认为,过去1万年人体骨骼和牙齿的快速进化,是基因对饮食变化和各种疾病的回应。这些例子包括欧洲人吃的消化淀粉、脂肪酸、乳糖;非洲人身上出现的譬如疟疾、艾滋病、黄热病等疾病的抗体。“总之,过去的4万年里,基因的进化幅度加速很多,特别是冰河世纪未。”哈伯丁说。
与此同时,人类基因还努力进化以适应迅速变化的世界——11000年前,没有人种过地,没有人为家畜挤过奶,没有人在城市中生活过,基因进化帮助人类适应外界变化,而这样的人更有可能大量繁殖,并将这种基因变化传递给后代。例如,消化乳糖的能力到3000年前才变得普遍。现在,德国北方约95%的人具备消化乳糖的能力,同样的基因也在非洲的马赛人和芬兰的拉普兰人身上出现了。研究人员说:“这一进化速度的确十分迅速。”因为,在中国和非洲大部分地区的人当中,只有少数人在成年期可以消化新鲜牛奶。
人类将继续进化以应对新的疾病。抵抗感染性疾病的基因是人类基因中进化最为迅速的基因之一。祖先生活在欧洲城市中的人对天花的抵抗力更强,而生活在撒哈拉南部非洲的人则对疟疾的抵抗力更强。
人类的大脑则很可能在未来出现更大的变化。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大脑中控制葡萄糖代谢的基因是最新进化成的基因。可能正是这种进化使得人类大脑的体积达到我们最近的物种黑猩猩的大脑体积的2倍。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黑猩猩不会得糖尿病,而人类却会。
不会成为种族歧视的理由
2005年发布的一项研究说,德系的犹太人智商超过平均水平。这项研究成果曾引起争议。德系的犹太人是北欧血统,是中世纪欧洲的自然选择的结果。当时这些人迫于压力而从事金融、贸易、管理和税收工作。这些人中的成功者,变得富有而拥有了一个大家庭,从而让自己的基因更好的传递下去。当然,他们的智力也和诸如神经鞘脂贮积症和葡糖脑苷脂沉积病等在犹太人中较多的遗传疾病有关联。
这种研究很敏感。他们的研究,以及所有对人类遗传区别的研究,有人担心可能会破坏人人平等的原则,并引发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其他批评还包括诸如其研究结果在科学上的可信度,以及认为文化影响大于基因影响的争论。
如果人类消失后,大街和农作物不但会消失,乡村道路会被野生植物覆盖,田野中里将杂草丛生,而
且人类建筑也会快速腐烂掉,高楼大厦都会坍塌,人类建造的水坝都会被冲毁,人类留下的重金属污
染数百年后也将逐渐被稀释。 人类从地球上消失后,玻璃和塑料将全部消失,只有放射性物质和很
少几种人造化学污染物会存在得更久。人造化学污染物也将在20万年内土崩瓦解,地球上再也找不到
可以考察到的“人类产品”。
人类的自由和解放最基本的是在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因为人的生存首先需要自然界不断提供所需的物质。因此,这种“自由”和“解放”最基本的是人类在自然界面前获得自由和解放,它包括人类的物质生产力和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等。只有在这方面获得发展的情况下,人类才能从它自身的社会中获得自由和解放,使每个人都过上自由、民主、充满个性的生活。
把握了人类文化史的这个实质,人们就会认识到,人类的整个文化史就是人类追求自由、民主解放的历史,就是人类追求其崇高理想的历史。人类文化史中的各个文化现象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和反映这个实质,它是任何一种文化现象所表现和反映的永恒主题。
人类文化史的主线
文化史就象一条线,贯穿着人类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主导这条线的是什么呢?是人类自身的认识活动,是人类的思维、思想活动。因此,人类文化史的主线是人类的思想史。
文化这个概念包含着许多因素,有认识因素,有情绪上的因素,甚至还模模糊糊地包含着非文化的因素(在许多人的头脑中,‘文化的东西’与‘引起文化的东西’之间总无法区分,因此就使“文化”这个概念模糊不清了)。然而,对文化起决定作用的是认识方面的因素,因为是认识决定和支配着人的情绪,决定着人的情感、热情和兴趣。在文化中,观念总是起着主导作用。人的观念产生于人对周围环境的深切体验和探索,是这种体验和探索在人的头脑中积累沉淀下来的结果,这个结果决定和支配着人的各种行为与习惯。前文曾说过,文化的核质便是人的精神,而每个人的精神都有两方面,一个是知(认识)方面,另一个是情感和意志的方面,前者决定和支配后者,即有什么样的认识,就有什么样的情感或意志,从而就有什么样的精神。在人的各种行动中,认识和思想起实质性的.作用,而人的情感或意志则是一种精神力量,它促进人的行动的进行。因此文化的主导因素是人的认识、人的思想、人的观念和意志。
因此,文化产生于人们对周围事物的体验、探索和理解中,没有这种体验、探索和理解,也就没有什么文化。人类如果缺乏对事物和世界的经验、探索与理解,自己就不可能创造出灿烂的文化来。另外,人类处于什么生存环境,接触什么事物,就具有什么经验和探索,就具有什么观念,也就具有什么文化;这就是各种人类文化的存在和区别的依据。比如,人类对自身服饰现象的探索与经验,会产生出人类的服饰文化。
那么猜忌,嫉妒,怨恨便不断地升级,天真与它们成为了难以逆转的反比。因为这种心计便产生了一个个邪恶的念头,造成了教师中大楼里、学校里一股莫名其妙的气氛。
因为我们已不是小孩子了,心里的那份纯洁也慢慢被世俗所腐蚀,所以有了太多的顾虑,恐怕再这般天真下去便得不到同伴的认可。所以便害怕失去,因此而收敛了自己原有的本色。
于是我们有了隐私,有了谎言,有了掩饰。如果真有一个可以放松自己而不受惩罚的世界,我便能一口气看完所有的动漫,一次性玩遍所有的游戏,甚至几分钟内花完所有的零用钱,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享尽随心所欲的快乐。
但毕竟是说“如果”,所以这是难以,不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吧。类似于林肯的生活已经成为我们人生历史中正书写的一页。
但就因为这样,所以我们会丢失了一个宝贝,一个无价之宝。
在人生漫长的路上,有时会发现有了它就显得不成熟,从而降低甚至是贬低自己的身价,那么因此原本使童年快乐的天真也没了价值,
不过再漫长的人生路上,有时会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用,很幼稚,也渐渐会发现那一点点天真存在于内心的边缘。
如果每个人都天真一点,社会也许就不会那么复杂,也不会有那么多麻烦,更不会有许多琢磨不透的语言。
在林肯的.生活中有的大多数都是天真。
中国科技网讯由中科院动物所、华大基因等单位完成的熊猫种群演化史及适应性相关成果, 12月17日在《自然·遗传学》在线发表。该研究通过基因组学和群体遗传学方法描绘出熊猫完整的演化史轮廓, 并指出人类活动是造成熊猫濒危的主要因素。
科学家依据基因组信息研究发现, 大约在300万年前, 原始大熊猫的食谱结构从肉食发展为以竹为食, “侏儒型”大熊猫出现。当时温热潮湿的环境适合竹林的生长, 从而促使大熊猫种群出现了第一次扩张。大约在70万年前, 大熊猫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到30万年前左右, 出现了第一次瓶颈。在此期间, 中国出现了两次巨大的更新世冰川作用, 寒冷导致体型庞大的巴氏大熊猫替代了“侏儒型”大熊猫。在倒数第二次冰期之后, 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又出现了第二次扩张, 并且在5万—3万年前达到顶峰, 其间大湖期温热的气候可能对大熊猫的繁盛起到很大作用, 而这一时期高山针叶林是适宜熊猫栖息的环境。在末次冰期最盛期, 由于严重的高山冰川作用, 导致大量的熊猫栖息地丧失, 给其种群造成了第二次瓶颈。
说起“缺失的环节”,不得不从19世纪中期的一次考古发现谈起:1856年8月,在德国西北部的尼安德特河流域发现了一个残缺的头骨。这个头骨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因为它看上去非常特殊,是一种未知的古人类的骨骼。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在远古时代的地质沉积物中发现的,而这与《圣经》中记载的人类创世纪的时间相去甚远。因此,它在当时受到了不客观的待遇,被当时的专家们认定为一种普通人类——一种遭受某种异常疾病的人类,并将它命名为尼安德特人。然而到了19世纪末期,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几十年之后,在达尔文主义在大部分科学领域开始盛行的时候,有一些科学家,如法国人加布埃尔·德·莫提里特在对这些化石进行重新检查后,认为现代人类是由尼安德特人进化而来的。此后,在法国、比利时以及德国发现的更多的尼安德特人的遗骸也为此提供了依据。
但是,另一位法国人马塞林·鲍尔却拒绝承认尼安德特人是人类的祖先。尽管鲍尔认可尼安德特人的来源十分古老,但他驳斥说与其说这种屈膝、粗颈、弯背的尼安德特人像人,倒不如说它像猿。它不能与克罗马农人(即现代人,又译成可罗马哥恩人)相比,后者生活于3.5万年前的欧洲,被公认为是最早的人类。大多数科学家同意鲍尔的观点,认为人类不可能由尼安德特人进化而来。但是,克罗马农人与现代人类之间的差别不大,很明显在克罗马农人之前还应该有一种生物,一种介于猿与人类之间的生物。这样,人类进化的“缺失的环节”这个概念诞生了,成百上千的人加入到寻找新的人类化石的队伍中。
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这种寻找一直持续着,并不断地加大这两种学说分歧的距离。在1912年的时候,事情的发展似乎对鲍尔一派更为有利。这一年,英国的青年律师查尔顿·道森发现了一些有意义的东西。他在英国一个名叫苏塞克斯的皮尔顿地区,找到一个明显属于人类但颌却像猿的头骨,并把它命名为皮尔顿人。具体而言,皮尔顿人的脑壳在很多方面与现代人相似,虽然像猿猴一样的下巴看起来有些原始,但他们顶部平平的牙齿更增加了人类的特征。这个头骨的发现引起了轰动,在它通过了顶尖科学家的测试后,被宣布是人类进化中“缺失的环节”。但值得关注的是,没有其他化石在这一地区被发现。因此,有人宣称这是一场骗局,但却无法出示任何有效的证据。
直到1953年,科学家通过显微镜的观察,才发现了牙齿顶部被锉过的痕迹。这样,皮尔顿人的骗局被揭穿,同时关于原始人类进化的“缺失的环节”又不得不被重新修正。这时,被鲍尔讽刺为“多毛畜生”的尼安德特人,就被重新纳入人们的视线。1957年,两位美国的解剖学家威廉·施特劳斯和凯文以一个新的视角重新观察了那个化石,他们注意到的第一件事情是尼安德特人患有关节炎。虽然鲍尔也曾注意到这一事实,但他却忽略了这一事实蕴涵的意义。威廉·施特劳斯和凯文认为,这一事实恰恰解释了尼安德特人的骨骸为何如此扭曲,他们认为一个健康的尼安德特人应该与一个健康的现代人的体形一样。同时,他们做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将一个健康的尼安德特人安放在纽约的一个地下铁道里,并且为他洗浴,刮掉胡子并给他穿上现代人的衣服,是否会比其他人更加吸引人呢?
此后,人们不仅对尼安德特人的外貌而且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了重新评估。根据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C.劳伦·布莱斯的研究认为,新化石的发现证实尼安德特人已经会制造工具、使用火。在许多尼安德特人居住地还发现了遗留下来的经仔细排列的动物骨骼以及尼安德特人自身的骨骸,似乎表明他们曾经进行过某种祭祀活动,其分解的方式暗示着他们之间有着某种相残的行为。
对尼安德特人的研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两次考古发现后达到了顶峰:其一是1971年在伊拉克一个被称为“谢尼达”的洞穴中的发现,从那里的尼安德特人墓道的泥土样本中可以发现一种极高的野花传粉技术,这绝非风吹或动物的脚传递所能达到的。据此,考古学家认定“谢尼达”的尼安德特人曾经在他们的坟墓上放置鲜花作为祭品,同时,他们还注意到埋葬在这里的一个年龄较长的尼安德特人的遗骸表明他的右臂残疾,并且是个瞎子。这些状况肯定会造成他的早逝——除非他的家人或族人细心地照顾他;其二是1983年夏季,在以色列盖夫泽尔的洞穴中发现了一具近乎完整的尼安德特人的骨架。在这次行动中,考古学家在骨架上找到了一块精巧的“U”形舌骨,这意味着尼安德特人能够说话,它是我们人类祖先的最佳候选者。
在20世纪中,我们关于人类祖先和早期人类的知识被大大地扩展了,这应当归功于找到的大量的人类和前人类化石。如1920年的中国北京猿人化石;20世纪30年代后期发现于沙滩下面的爪哇猿人化石;1968年澳大利亚芒戈发现的化石;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的哈达发现的“露西”(它是生活在4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被人类学家称为“现代人类之母”);早些时候雷蒙德·达特在南非塔邦的发现;利基家族(包括路易斯、他的妻子玛丽、他们的儿子理查德和他们的儿媳米芙)在靠近塞伦盖蒂平原的坦桑尼亚北部奥杜韦峡谷的发现。
然而,这些发现又导致了一场全新的论战。通过这些发现已经让这个领域内的所有人承认,原始人类进化到直立人的过程发生于整个非洲大陆。然而,对于人类起源于何处的问题,从一开始就分成了两派。
被称为“出自非洲”派的观点认为:不仅所有的原始人类最初都出现在非洲,而且,人类的先行者——智人最初也是在非洲出现的。他们在100万~50万年前诞生,然后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地。向北进入欧洲,向东穿过以色列和伊拉克进入亚洲,最后乘木筏到了南太平洋诸岛和澳大利亚。
另一被称为“多地区起源”派的观点(或被称为“地区延续”派)则认为,直立人从非洲迁移到世界各地,在他们的基础上在各处独立发展成了智人。由于各地不同环境的影响,这些智人具有不同的种族特征。
对于直立人曾经走出非洲,人们并没有异议。从中国到澳大利亚,他们的遗留物存在于许多地方,并被我们发现。然而直立人能在几千年间穿越全球的事实,并不能证明各地的现代人就是从这个物种进化而来的。“出自非洲”派认为,现代人只是从非洲的直立人进化而来,然后像先前的直立人那样迁移开来,替代了更早的物种以及在某些地方从直立人进化而来的“古人类”。
胜利的天平在南非开普敦海岸的克雷塞斯河口发现智人化石时开始倾斜。几种测定年代的方式被用于判断化石的年代,并显示出他们存活在11.5万年~7.5万年前。在世界的其他地区,还未发现过如此古老的现代人类(即智人)。“出自非洲”派中公正的支持者指出,如此古老的化石也可能存在于中国或爪哇地区,但除非它们被发现,或者说在它们被发现之前,现代人类仅仅起源于非洲的观点仍是最让人信服的。
“出自非洲”理论还有一个吸引人之处:它描述了一条最清晰的进化路线,从350万年前的“露西”和她的族人到10万年前的现代人,都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按照这种观点,“露西”是现代人类的“始祖”,虽然她可能也是其他被湮灭分支的先祖。大约100万年前,我们的直接祖先直立人出现了。在这个过程中,“露西”扮演了在猿和原始人之间的“缺失的环节”,原始人最终进化成了现代人。然而,还有一个“缺失的环节”需要被考虑——一个完全不同的“缺失的环节”。
这里,我们必须返回到尼安德特人的故事中。正如前面提及的,这个原始人种被认为是粗鲁的非人类已经有将近一个世纪,然后在20世纪50年代,对它才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它被尊为我们直接的先祖,居于直立人和我们(现代人类)之间。但这种观点在1987年和1988年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1987年,伯克利的一群生物学家(丽贝卡·卡恩、马克·斯托基和阿伦·威尔逊)计算了人类的线粒体DNA变化的速度,他们对人类的起源做出了新的估计:大约在20万年前。这个假想的人类的母亲被人们恰如其分地称为“夏娃”。这是一个新的人类祖先,与皮尔顿人不同,这不是谎言。如果生物学家是正确的,而且“夏娃”生活在20万年以前,那么现代人类就很可能比先前科学家所预测的早10万年登上历史的舞台,这也就意味着最早的现代人类在尼安德特人消失之前就已经生活得很好了。从利比里亚半岛发现的化石推断,尼安德特人直到2.8万年前还活着。
1988年,在吉夫依沃特低温辐射中心工作的法国考古学家发明了一种新的标定年代的技术——热释光(TL)。利用化石和周围环境的辐射衰减,在20世纪50年代发明的碳标定技术允许考古学家将年代定位到约4万年前。但TL在有些情况下能将年代定位到30万年前。它证明在以色列各地以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某些地方中,现代人类与尼安德特人曾经共同生活在同一地区。并且通过计算,时间可以上溯到20万年以前,这与生物学家关于“夏娃”的家乡在非洲的发现相符合。根据丽贝卡·卡恩、马克·斯托基和阿伦·威尔逊的研究证实,现代非洲人的线粒体DNA与其他人种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解释说,这意味着非洲人有更多的时间去进化,最早的人类一定是非洲人。
在20世纪90年代,上述事实被再次确认,并且认定,与其说是尼安德特人自己发明了复杂的石制工具,还不如说是他们向古人类(智人)学会了这些本领。另外,关于人类在上述地区生活的时间则被提前到9万年以前,并先于尼安德特人。虽然尼安德特人生活在18万年前,但它们的生活时间与人类——克罗马农人的生活时间重叠了好几万年之久,这使得两者只能被看做是两个独立的物种。至于两者之间相互作用有多少,仍不得而知。
因此,根据“出自非洲”理论,人类最早出现在非洲,然后来到中东,最后到达欧洲。在出走的过程中,人类遭遇了尼安德特人,而且像许多与人类发生联系的物种一样,尼安德特人灭绝了。据此,“出自非洲”理论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理论。
关于尼安德特人在人类史前时期的地位的问题,我们仍将继续争论下去,并无法取得一致。但大多数科学家都会赞同这样一个观点:不管尼安德特人与现代人类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两者在时间上而且在地点上曾共同存在过。有可能在非洲、在中东、在欧洲,这两个不同的人种——与今天的人种相比,两者有着极大的不同,然而每一种都拥有一些明显的人类特征——相遇了,可是没有人确切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
尽管我们关于人类进化的知识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仍然不清楚自“露西”以后的350万年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仍然被未知所困惑。虽然新的考古发现可以告诉我们许多信息,但更多的“缺失的环节”仍将存在。这不是只出土一副真骨骸(像“露西”)或假骨骸(像“皮尔顿人”)能解决的,而是要真正了解在原始人进化的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在这么漫长的历史中,他们的进化的确走过了许多的弯路,其中的一些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了解,但却留下我们进化成人。这也许就是最终的“缺失的环节”。
【《人类进化史》观后感】推荐阅读:
文化史读后感03-10
进化09-15
生物进化12-26
欧洲文化史02-24
世界文化史资料09-08
进化心理学应用12-15
西方文化史论文01-05
销售人员的“进化”与“转型”09-29
《球场进化论》阅读答案11-08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反思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