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设计

2024-07-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设计(通用10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设计 篇1

罗森塔尔

执教者

谢秀莲(临湘五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1.体会本篇新闻报道的独特写法; • 2.感受新闻中记者蕴含的感情。过程与方法:

• 1.准确、快速捕捉文章基本信息; • 2.通过合作探究感受新闻的写法和情感。情感价值观:

• 1.教育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 • 2.培养热爱和平的道德情操。【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不同于一般新闻的写法;

2、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领会新闻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的强烈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配乐: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

教师:同学们,老师曾经看过一个这样的故事:在二战中,当一个纳粹士兵举起铁锹凶狠地要活埋一个小女孩时,小女孩扬起天真的小脸,用稚嫩的声音哀求说:“叔叔,能不能把我埋得浅一点,这样,我的妈妈可以很快找到我,”每当看到这个故事,身为人母的我都不禁潸然泪下。多么可爱的一个生命啊!多么无助的一声哀求啊!生命对生命的牵挂,生命对生命的践踏,在那一刻对比是那么鲜明。当无情的铁锹落下去是,我知道,它埋葬的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生命,更是人类残存的最后一丝良知。

(多媒体展示奥斯维辛图片)

教师:可是,这样的故事在二战期间却天天真实的发生,每天都有人被火车大批地运进来,老人、小孩、男人、女人,每天都有无数的生命被戕害,烧死的,活埋的,枪击的,成堆的遗物,成堆的白骨,寄托着一个个冤魂无声的控诉,这个地方就是德国法西斯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

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个地方时,你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最强烈的的情感是什么?如果要将这种感受和情感表达出来,你们会选择什么体裁?

二、展示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1.体会本篇新闻报道的独特写法; • 2.感受新闻中记者蕴含的感情。过程与方法: • 1.准确、快速捕捉文章基本信息;

• 2.通过合作探究感受新闻的写法和情感。情感价值观:

• 1.教育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 • 2.培养热爱和平的道德情操。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理清思路,并标好自然段。2.学生回答。

• 3.展示答案

导语(1-3段)

背景(4-5段)

• 新闻

主体(6-15段)•

结尾(16段)合作探究

• 思考:

• 1.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这篇报道能脱颖而出,你认为理由是什么?

• 标题:别出心裁 • 导语:烘云托月 • 主体:一箭三雕 • 结尾:余音袅袅

• 2.你能从文中读出作者的情感吗?找出你认为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揭露法西斯的残暴; • 祭奠死者的亡灵;

• 提醒人们不要忘了历史; • 呼吁人们珍惜和平; •。。。

(1)教师提问:刚请同学们找出参观者参观了哪些地方,我请一个同学说一下,主要有哪些地方。

学生回答: 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学生一边回答一边板书,如果回答得同学答得不完全,可找一位同学补充。)

(2)教师引导:对!就是这几个地方。同学们都看得很仔细,那大家应该也发现了行文的线索正是由参观这几个地方穿插以来的。(将这几个地方用线连起来),这样行文的脉络就基本清楚了。作者先写布热津卡现在“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样祥和的景象,进而写到当年纳粹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暴行;游人在奥斯威辛集中营重温历史,参观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女囚绝育实验室、长廊上的照片、窒息室等;最后作者再次强调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三、引导学生通过此文独特的新闻视角认知其控诉价值(整体感悟新闻内容)

1、试着将你的眼睛“变”成摄像头,深入这则新闻报道

(4分钟)

教师:消息报道是用文字表述的,它不像影视作品具有可视性。但到21世纪,科学技术用摄像技术为新闻报道开辟了另一种形式,即摄像报道。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假如当时你是跟着罗森塔尔同行的一位摄影记者,你拍罗森塔尔之所见,大家想想看,这部纪录片应该怎么拍摄呢?大家现在再一次深入阅读这篇课文,但是这次你的眼睛是“摄像头”。(在眼前摆摄像头的姿势)

2、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这则新闻独特的新闻视角和写作风格

(1)教师提问:现在大家应该拍摄完了,我现在想请一位同学回答我两个问题: ①在他的镜头中有没有相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呢?啊~张秀丽同学,请你回答一下

学生回答:没有(这一点应该没有疑问的)

(2)教师提问:是的!没有。那么第二个问题②既然没有拍摄到相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镜头中主要拍摄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参观者的反应和神态等等(可以提示引导大家)

(3)教师提问:嗯,大家回答得很正确。除了这两点我们这则新闻报道还有什么独特之处?

学生回答:参杂着许多作者的主观感情成分等等

(4)教师提问:还有一点,我们这则新闻的题目也非常与众不同呢,《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嗯,既然发现了这么多独特之处,我们来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首先:作为一名敏感记者,为什么要写一些不能称为新闻事件的事情呢?他的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否违背了新闻当敏锐地反映最新事件的原则呢?大家平常应该看过《楚天都市报》吧?(PPT显示一则普通的楚天都市报新闻)这里也有一则从楚天都市报上截取的短新闻。比较一下,我们的课文有着怎样的独特魅力?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大家可以就这些问题讨论一下。

(4)教师引导:好的,讨论时间结束。这些问题想必同学们心中都有一个答案。这个答案呢,请大家暂时保存在心中,等课程结束以后,将你们的答案和感想写进你们的课后作业中。提起这个小练笔,我不得不告诉大家,我们的这篇课文可是大有来头。它已经是公认的新闻报道的经典之作,载入了新闻报道的史册。它在1960年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称赞说,这是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所以我们的课后的小练笔,我希望大家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撰写一篇颁奖词。(PPT展示 :

1、简介普利策新闻奖

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自1917年以来每年颁发一次,分为14个新闻奖和7个艺术奖两类。普利策奖每年评选一次,评选结果一般都在4月宣布,5月颁奖。普利策奖每年评选一次,代表美国新闻界的最高成就。

该奖以约瑟夫·普利策的名字命名,他是美国著名的报纸编辑和经营者,先后买下了圣路易斯的《电讯报》和《纽约世界报》,并创立了编辑写作制——即记者采写的材料由编辑润色、整理、综合成稿件见报。这种写作规则,至今仍是整个新闻界的普遍原则。普利策对报纸的经营与编辑独树一帜,强调报纸发表新闻要真实和准确,文字要简洁和通俗,要花力气写好社论。普利策1911年去世,为纪念他的贡献,人们于1912年设立了普利策新闻奖。

2、普利策奖颁奖词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并及时发出警报。

——普利策普利策的颁奖词——

在去年“卡特里娜”飓风期间,《时代花絮报》和《太阳先驱报》坚持对灾情展开勇敢、全面地报道了卡特里娜飓风,给受灾读者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生命线。对卡特里娜飓风灾难进行史诗般、多层次的报道,使得报纸在服务一个水淹城市中深入详细的报道。获得第90届普利策份量最重的公共服务奖:

发挥了非凡作用。)

希望PPT关于普利策奖的相关介绍能够激发大家的灵感。试着去揣着普利策这篇特殊的新闻稿大家赞扬的原因,它的独特的价值在哪里?

(5)教师提问:刚刚我们“拍摄”时还发现了一个问题,作者报道集中营用更多的笔墨写参观者的表现而非与直接写展览本身相比。大家想想这样写所特有的表现力在哪里?(张庆同学回答一下)

学生回答:侧面烘托等等

教师明确: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他的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

比如,参观者心情是沉重的,所以一开始都是“默默地迈着步子”;他们清楚这里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是不知道会碰到什么可怕的景象,所以总是先“很快地望上一眼”,当想像中的场景和眼前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感到震惊,所以“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这就通过参观者的行动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内心感受。

再如,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看到关押女犯人的盒子,有的参观者竟然“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而到了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参观者都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我们无从知道那些房间、那些盒子的具体情况,但我们却能想见当年的残酷景象。

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侧面描写,它对写奥斯威辛的状况有衬托作用。毫无疑问,奥斯威辛集中营,在许多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词了。无需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粘满无辜者鲜血的刑具怎样令人望而战栗,单是参观者所不由自主地显现出的表情、举止以及惊叹,就足以使读者的精神震撼了!

教师引导:还有一个问题,刚刚也有同学提到了,那就是作者在这篇报道中参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作者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即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写法)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正是这种个人情感的渗透使这篇新闻报道如此撞击人心。接下来,让我们来品味一下,作者蕴藏在冷峻语言中的感情。

四、从冷峻的语言中感悟新闻中记者所蕴含的感情

1、体会文中的诸多否定句,理解其中的内涵

(1)教师引导:《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这样的句子在文章还有很几处。我请一个同学找出这些句子,并有感情的朗读出来。(杨露同学请你朗读一下好吗?)

学生朗诵

(2)教师引导:谢谢杨露同学精彩的朗读。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体会。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类似的句子在文章中出现了两次。

PPT显示

1.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2.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第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

第二次是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3)教师提问:“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一出作者的议论更是值得剖析的。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作者的这句话。我请一位同学起来说一下,甘彩霞同学请说你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明确: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2、耐人寻味的细节体现作者的感情

教师引导:在本篇新闻报道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这些细节的描写有什么样的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先看这两组。

PPT显示:

1、“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2、“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教师明确:“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还有,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板书设计: 孩子们追逐游戏、雏菊花怒放、温和的微笑

无论纳粹多么冷血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

PPT显示:

1、开头: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2、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教师引导:开头结尾这两处都写到了孩子们在嬉戏,这两处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首先开头处“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当然不是,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而结尾可能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但老师在这里不妨把它理解成对于和平和美好事物呼吁。在这个奥斯维辛的地面上永远是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追逐游戏这样美好的景象不好吗?

五、教师小结:奥斯威辛是一个尺度:关于时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无法弃置的尺度;即使作家所写的题材毫不涉及战争和杀戮,时至今日,也都与奥斯威辛有关。在这里,奥斯威辛已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虽然属于过去,却向未来敞开。

好,课文讲到这里,希望大家已经记住了一个叫做罗森塔尔的记者,更记住了奥斯维斯这个牵挂世人的地方。当然课结束了大家也不能忘了我们作业。一篇小练笔,一篇颁给《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的颁奖词。或许永远被你们这些后代记住,牢记、反思历史的教训,正是对这篇新闻报道最好的颁奖词!

六、板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无论纳粹多么冷血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

孩子们追逐游戏、雏菊花怒放、温和的微笑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设计 篇2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承载着人类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震撼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根据课文的这一特点, 本教学设计首先以情感体验为突破口, 通过对集中营图片资料的展示, 调动学生走进文本的兴趣。然后, 引导学生在现实与历史的巨大反差中体验作者的情感和使命感。第三, 以师生平等交流为平台, 通过对参观过程的品读和思考, 引导学生从对纳粹罪行的控诉向人性反思的层面深入。第四拓展延伸, 展示当代新闻, 引发学生对现实的关照。

教学目标

1. 阅读文本, 感悟作者的情感倾向和作为新闻记者的神圣使命感, 理解“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深刻内涵。

2.学习作者巧妙地将文学叙事融入新闻写作中, 客观的事实叙述投射主观情感的新闻写作方法。

3.认清纳粹反人类的罪恶, 反思人性, 告诫世人和平生活来之不易, 希望悲剧不要重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去探访一个特殊的地方。

那是一座平静的小镇, 曾经是世界上最恐怖的死亡工厂;那里见证了人性的堕落, 凝结了一个时代的苦难;它是人类历史无法跃过的一页, 它就是奥斯维辛。

2.投影一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图片, 如“焚尸炉”“女囚房”“在毒气室等待死亡的犹太人”“用来做医学实验的孩子”“集中营里的万人坑”等等。 (出示幻灯片)

3.一张张图片向我们讲述了曾经发生在奥斯维辛的血泪历史。1958年,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后的第十四年, 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来到这里访问并写下了一篇新闻。但他却自称这里没有什么新闻, 就是这篇自称没有新闻的新闻, 一经发表便被各大报刊争相转载, 并一举获得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大奖”。这篇新闻到底特殊在哪里, 为什么会有如此恒久的魅力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这篇新闻。

二.思考质疑

1. 新闻标题最讲究四个字, 那就是引人入胜。

那么这篇新闻的标题吸引了你吗?

提示:课文的标题的确引人入胜, 它留下了悬念, 引人思考“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什么新闻”。1958年, 已经时过境迁, 这里早已没有了“新闻”, 有的只是大家熟悉的“旧闻”, 如第五段“从那时起, 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了很多次”, 如第七段“现在, 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

2. 既然没有新闻, 作者为什么要写呢?

提示:见第六段, 这一段交待了作者的写作缘由, 首先是来这里“参观”, 然后引起了“不安的心情”, 进而产生了“非写不可的使命感”。作者究竟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他想告诉读者什么呢?让我们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三.深入分析

1.首先, 我们从参观的起点说起, 作者初到集中营, 看到现在的奥斯维辛是怎样的景象?

提示:见课文一、二段和十六段。 (全班齐读, 出示幻灯片)

2. 两处都写到了现状, 但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请加以比较。

提示:十六段是很平实的记录, 而一、二段带有很明显的感情倾向, 作者似乎很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画面。例如:“居然”带有吃惊、让人倍感意外的语气;“不该有”明显是一种主观意愿, 而且作者一连用了四个“不该有”构成排比, 表现出一种难以接受的情绪;此外作者还用了“可怕”“噩梦”“人间地狱”来形容奥斯维辛。在此, 作者打破了新闻写作“零度情感” (新闻写作时不能加入自己的主观情感) 的原则, 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的愤懑之情, 让读者感到莫名的压抑。 (指导学生带着情感再读一遍)

3. 作者为什么说这里不该有温暖的阳光, 不该有孩子追逐、嬉戏?

曾经的“人间地狱”“杀人工厂”就不该有欢乐的场景吗? (或欢乐的场景为什么让记者不安?)

提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杀人工厂”, 现在快乐的场景容易让人们忘却历史, 忘却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历史的悲剧就有可能重演, 所以作者有种神圣的使命感, 提醒人们要永远铭记历史。正如前德国总理施罗德所说“尽管忘却的诱惑是巨大的, 但我们决不能屈服, 牢记是我们的道义和责任”。 (幻灯片显示施罗德话语)

四.自主探究

1.要铭记历史, 在奥斯维辛,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走进奥斯维辛集中营, 去听去看去感受去思考。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找一找游客依次参观了哪些地方?

提示:游客依次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试验室、纪念墙, 一直到绞刑室。 (出示幻灯片)

2.请同学们自主品读这些段落, 然后选择其中感受最深的一处谈谈你们的感受与思考。

毒气室: (1) “对有的人来说, 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 这是‘小的’, 还有一个更大的。”纳粹用毒气的方式, 成批地、高效率地杀人, 毒气室的存在既是对纳粹残忍罪行的控诉, 也是纳粹人性堕落的见证。

(2)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 雏菊花在怒放。”废墟与雏菊花, 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并置在一起, 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 对生命的戕害却是最恶劣的行径;另一方面, 任凭纳粹刑罚多么残暴, 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 雏菊花象征着生命的生生不息、顽强抗争。

焚尸炉:“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 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 浑身发抖。” (1) “成堆”表明遇难者数量众多, 遇难者中竟然还有婴儿。婴儿多么弱小, 多么可怜, 纳粹连婴儿都不放过, 其毫无人性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2) 本段还描写了参观者的动作、神态, 这正好印证了第五段的一句话“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 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无法想象的”, 参观者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集中营的可怕、恐怖。同时, 记者把自己隐藏在参观者身后, 在看似冷静的记录中抒发着自己的情感, 表达着自己的思考。

女牢房:“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 6英尺宽, 3英尺高, 在这样大的一个地方, 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塞”字写出了牢房的拥挤不堪, 也表明纳粹完全没有把囚犯当人看, 视人命如草芥。“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 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这里运用了反语, 不是不值得看, 而是因为实在不忍心看。

试验室:这一段很短, 只是点出了“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孕试验的地方”。试想这些妇女被摆在手术台上任凭那些“医生”在身上做各种实验的情景, 她们遭受的不仅是肉体上的折磨, 更是心灵上的煎熬, 此刻人的尊严已被无情地践踏。

照片墙: (1) 被囚禁的人们“表情木然”, “木然”说明人们已被酷刑折磨到极致。 (2)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 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 金发碧眼”, 一个如此美丽、鲜活的姑娘, 却在法西斯的集中营中被残忍地杀害, 这不由得激起读者对法西斯的痛恨;另一方面, 这位姑娘“温和地微笑着”, 面对着死亡, 她没有痛苦的表情, 没有凄惨的泪水和恐惧的神色, 这是生命的坚韧、顽强、乐观, 是对生死的超脱, 她在绝境之中仍不泯灭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彰显了一种人性的光辉。

绞刑架:“在奥斯维辛, 没有可供祷告的地方。”奥斯维辛是一座人间地狱, 这里没有上帝, 即使有上帝, 他也会无立锥之地, 他也会对奥斯维辛的悲剧无能为力。这些都表明在这人间地狱, 不仅生命被灭绝, 连信仰也被灭绝, 惨无人道的纳粹哪有信仰可言!

3. 最后一段作者又一次写道“在奥斯维辛, 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为什么?

提示:奥斯维辛沉痛的历史让人不堪回首, “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是希望不要再有新闻, 不要再有悲剧在奥斯维辛上演, 愿奥斯维辛永远阳光明媚, 愿和平之光永照人间!

五.拓展延伸

集中营的可怕、恐怖唤起了我们对于灾难的沉痛记忆, 苦难中生命的顽强、坚韧与纳粹人性的堕落则促使我们对人性进行深刻地反思。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条新闻。

2004年9月1日, 一伙恐怖分子闯入俄罗斯别斯兰市某中学劫持了正在参加开学典礼的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在内的1500多名人质。52小时后, 人质谈判失败, 俄罗斯特种部队采取强攻方式实施营救, 经过激烈的枪战, 危机终于解除。此次危机共造成322人遇难, 其中大部分是孩子。解救人质事件第二天, 俄罗斯《消息报》刊登了解救人质全过程和部分死伤儿童照片。 (出示幻灯片) 请同学们就这一事件, 以记者的视野, 带着对人性的反思写一段话。

提示:反思人性, 真正去尊重每一个人生存的权利, 带着人性的善去面对一切, 就可以超越国籍、种族、宗教的界限, 就有可能从根源上去消除悲剧。

六.课后习题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篇3

我把教学定为以下三个目标。

1.通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研究性学习,进一步了解新闻的特点,加深对新闻价值的理解,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的意识。

2.比较本新闻与一般新闻作品的不同,探讨它写法的独特性;品味精彩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强烈的、饱含爱憎的思想感情。

3.通过阅读、查找、整合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利用有效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交流过程中获得分享的愉悦。

下面是我的教学过程。

一、确定研究话题:

学生阅读文本,发现、提出问题,小组交流,然后汇总、筛选,确定以下研究内容。

1.背景研究:

①奥斯维辛是个什么地方?②新闻的背景材料在文章的哪些段落?③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为什么还要写?

2.写法研究:

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一样?②品味细节描写。

3.价值研究:

①作品获得了怎样的评价?②作品本身的价值在哪里?

二、搜集资料,安排程序:

利用星期六下午阅读课(星期天可继续进行),学生到学校图书馆、电脑室搜集相关资料。课前安排好交流过程,用两节连堂课进行。

三、展示和交流:

1.背景资料展示:

①播放视频《死屋日记》第三集、第四集。

②投影相关数据:

杀死120万~150万人——据英国《卫报》报道,路透社和英国广播公司等机构公布数字显示,历史学家的最新研究结果发现,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存在的4年多期间,先后关押过数百万人。其中有120万到150万人在这里丧生。(关于这一死亡数字,有的历史学家认为是110万人)。

100万犹太人丧命——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为实施犹太种族灭绝政策而建立的,惨死在该集中营的犹太人达100万左右。

逃生20万人——在1940年到1945年期间,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幸运逃生的人总数仅为20万。

1.4万条人发毛毯——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在该集中营中发现了1.4万条人发毛毯。

幸存7650人——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时候,只找到7650名幸存者,其中有130名儿童。

7000纳粹警卫——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担任警卫的纳粹德军人数大约为7000人,其中包括170名女纳粹成员。

每天屠杀6000人——1944年前后,纳粹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屠杀达到了非常疯狂的程度。几乎每天有大约6000人被残忍杀害。

39座集中营的总和——奥斯维辛集中营是党卫军首领希姆莱于1940年4月下令建造的,是波兰南部奥斯维辛市附近39座集中营的总称。

关押者波及30个国家——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关押的大多数是犹太人,此外还有吉普赛人,波兰、苏联等国的战俘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的平民。

7.7吨头发——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时,在该集中营发现了纳粹德军没来得及运走的7.7吨头发。

(结论:奥斯维辛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集中营,“杀人工厂”,“人间地狱”。)

③课后可以放映五集大型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

2.问题探讨、交流:

(1)新闻的背景材料在文章的第四、第五段,介绍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作者到这里访问,“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记者的良知促使了他写作。

(2)与《别了,“不列颠尼亚”》和《语文读本》中的《奥运新闻两则》比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独辟蹊径:它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讲述自己参观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出鲜明而强烈的主观情感,以迫人的力量震撼人心。这种独特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以一些精辟的议论直接表达强烈的愤懑之情。

例如①“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儿童在追逐游戏。”

例如②“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

(“最可怕”、四个“不该有”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让读者感到沉重的压抑。)

例如③“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作祷告,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是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这个“人间地狱”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处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也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

第二,作者通过参观者的动作、表情来揭露纳粹的残暴、恐怖,表达自己的压抑之情。

例如:①第七节“默默地迈着步子……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②第九节“开头,他们表情茫然……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③第十节“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④第十四节“感到窒息……跪地祷告”。

(3)品味典型的细节描写:

例①“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例②“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这是对集中营遗照中人物表情的的特写,这一细节,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

例③参观者表情反应细节的描写,如“张大了嘴巴”(表现参观者的惊惧莫名),“浑身发抖”(表现参观者的怒不可遏),“跪了下来”(表达参观者的诚挚祈祷)等等,这些细节都给读者以立体的视觉形象和强烈的情感震撼。

(4)《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获得美国普策利新闻奖的颁奖词: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奥斯维辛是一个尺度:关于时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无法弃置的尺度;即使作家所写的题材毫不涉及战争和杀戮,时至今日,也都与奥斯维辛有关。在这里,奥斯维辛已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虽然属于过去,却向未来敞开。

(5)作品本身的价值:

新闻史上的贡献——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

社会意义——人性与良知的反思。

最后谈谈我的教学反思

1.新闻真实而及时地反映着社会生活,阅读新闻作品有助于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通过对新闻名作的研究性学习,不仅把学生的目光和思维引向了广阔的世界,也提升了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在整个研究性学习中,从提出问题、查阅资料到展示交流、解决问题,这些农村的孩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他们争唱主角,不再沉默;踊跃发言,时有精彩。课堂成了学生与老师沟通互动的舞台。

3.本次研究性学习突出了对作品的鉴赏、领悟、应用的“过程和方法”,是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实践。

4.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对作品的评价环节缺失。另外,搜集资料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就目前的教学来看,经常性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有困难的。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篇4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江西省余江县第一中学 姜舟斌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独特的叙述角度

2、抓住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本文的写作意图

3、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课前自主查找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背景材料,以辅助阅读。

播放获多项奥斯卡大奖的影片《辛德勒名单》中的片段,迅速将学生引入影片所创设的情境,激起了学生对纳粹分子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的愤恨,以加深学生对作者感情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有一部曾获得多项奥斯卡奖的电影叫《辛得勒的名单》,真实地再现了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我们共同看其中一段。

(播放视频同时教师解说:成批的战俘和无辜的百姓每天从世界各地运送到这里。失去劳动力和没有劳动力的人一下军用火车后,立即被送到集中营里的毒气室成批地杀害。德国兵从屋顶倒下紫蓝色的瓦斯,倒完后立即把气孔封上。不一会儿,里面的人身上发青,血迹斑斑,直到痛苦地死去。二三十分钟后,抽气机把毒气抽掉,大门打开了。尸体被运往焚尸炉烧焚。)

电影是以直观的形式反映奥斯维辛集中营最恶的,本文则是通过记述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访问奥斯威辛的主观感受来解释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最恶的,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著名记者罗森塔尔一起走进奥斯威辛纪念馆,通过访问死难者生前倍受折磨的场所,唤起人们对灾难的记忆。

二、问题探究

1、纳粹的集中营令人恐怖,作者为什么在开头偏偏要描述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样祥和的景象?作者又为什么说这种景象“最令人毛骨惊然”?

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正是这种反差极大的景物描写,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2、本文是一篇新闻,而标题却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否矛盾? 标题吸引人。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很多东西,的确没有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每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讲,这里的臭名昭著的纳粹行径,早已世人皆知,言外之意是这里从来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好事;但是,“没有什么新闻”,“我”还是要写,要继续对纳粹的历史罪行再次予以揭露,以让世人永远不忘!

3、学生可能会认为本文不是一篇新闻,因为与常见的新闻不同? 是新闻。此文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记者自己的情感和判断,只是用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见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或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纯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不同,把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的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更能感染读者。

4、作者报道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写参观者的表现?这样

写什么好处?

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侧面描写,它对写奥斯威辛的状况有衬托作用。毫无疑问,奥斯威辛集中营,在许多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词了。无需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粘满无辜者鲜血的刑具怎样令人望而战栗,单是参观者所不由自主地显现出的表情、举止以及惊叹,就足以使读者的精神震撼了!

好处是为读者勾勒出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使新闻具有准确的客观性和清晰的可视性,令人回味无穷。

5、文章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内部的记叙描写中,大都是毒气室、焚尸炉、装人的盒子等残酷、丑陋、令人窒息的事物,可为什么文章的结尾却写到了“一排照片中间有一张美丽姑娘的照片特别引人注目。”

我们看到照片中的人物是一个二十多岁、可爱而美丽的姑娘。对于其他受害者,作者几乎没有任何正面描写,只有这位姑娘被惜墨如金的新闻记者用了整整一个段落来加以描述,“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用细致入微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关于年轻、美丽、生命力和梦想的故事,这些全都是人类社会中最美好事物的代表,将这些美好因子集于一身的姑娘却被纳粹一手毁灭了,它对人们心灵所造成的巨大冲击力将是极具震撼效果的。就如同在《纪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在众多死难烈士中选取了生前“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刘和珍作为主要人物;在《小狗包弟》中,巴金选取了聪明、可爱、对人忠诚的小狗作为控诉文革、忏悔自责的主要载体和对象„„照片上的姑娘、刘和珍、小狗等等都是人世间一切美好的象征和代表,他们的被毁灭、受折磨才能产生动人心魄的“怜悯与恐惧的效果”,而这正是美学理论中悲剧的最典型涵义。也只有这样的悲剧,才能提醒人们:这样惨无人道、灭绝人寰的事情再也不能在人类的历史中重演了!

6、“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7、作者为什么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向上帝祈祷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祈求上帝保佑和向上帝忏悔以求得宽恕。显然,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德军一手遮天,他们迫害犹太人和战俘的残忍和灭绝人寰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甚至连上帝也无法保护那些祈求保佑的无辜受害的人们免遭涂炭;另一方面,如果德军企图为自己的罪行向上帝忏悔的话,因为他们罄竹难书的滔天罪恶,对无辜而宝贵生命的肆意践踏,使得上帝也不会宽恕、原谅他们的,因此在奥斯维辛,无论是祈求保护还是企盼得到宽恕都是没有用的,这里没有可以祈祷的地方。而这也正是本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个体现。

8、课堂小结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纯客观报道的原则,着眼于感人的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让我们牢记历史教训,珍爱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三、作业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设计 篇5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新闻报导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理解新闻写作中将情感蕴含于叙事之中的写法。

3、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小组探究,理解新闻平实语句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1、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尊重人性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把握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2、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筛选信息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波兰诗人菠萝涅夫斯基的一首小诗《我的故乡》导入,介绍奥斯维辛的历史由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解题:课文题目为什么叫“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既然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作者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了的呢?

请同学们用2分钟的时间默读课文,用文中的语句或自己的话概括。

(三),细读课文,深入感知

1、参观者的感受

我们都知道,新闻的生命是真实性。这篇新闻有没有写那些酷刑是如何实施的?有没有对遇难者的死亡做直接描写?那作者是以什么独特的视角来写的?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一、了解本篇消息报道与一般消息报道的不同。

二、准确、迅速地捕捉基本信息。

三、了解侧面描写的衬托作用。

[教学难点]

一、导入

本文是一则消息报道,发表于1958年8月31日《纽约时报》上。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伯格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埃·姆·罗森塔尔的这篇《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二、简介普利策新闻奖

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自1917年以来每年颁发一次,分为14个新闻奖和7个艺术奖两类。普利策奖每年评选一次,评选结果一般都在4月宣布,5月颁奖。普利策奖每年评选一次,代表美国新闻界的最高成就。

该奖以约瑟夫·普利策的名字命名,他是美国著名的报纸编辑和经营者,先后买下了圣路易斯的《电讯报》和《纽约世界报》,并创立了编辑写作制——即记者采写的材料由编辑润色、整理、综合成稿件见报。这种写作规则,至今仍是整个新闻界的普遍原则。普利策对报纸的经营与编辑独树一帜,强调报纸发表新闻要真实和准确,文字要简洁和通俗,要花力气写好社论。普利策1911年去世,为纪念他的贡献,人们于1912年设立了普利策新闻奖。

三、初读课文,掌握下列词语

毛骨悚然(sǒng)和煦(xù)纳粹(cuì)

废墟(xū)不寒而栗(lì)思绪(xù)

踉跄(liàngqiàng)祈祷(dǎo)呆滞(zhì)嬉戏(xī)

四、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本文共17段,请同学大致复述课文内容。

参考:作者先写布热津卡现在“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样祥和的景象,又说这种景象“最令人毛骨悚然”;进而写到当年纳粹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暴行;游人在奥斯威辛集中营重温历史,参观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女囚绝育实验室、长廊上的照片、窒息室等;最后作者再次强调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2结合本文课后练习第一题,思考本文与一般的消息报道有什么不同。

一般说来,消息写作并不突出强调现场感和大段叙事,尤其不需要文学色彩的描写。比如本题所举的关于美国人口的调查消息,基本上就是消息的规范式样:有导语、主体部分、事件的结果,此外,无过多的文字加工,无修饰,更无描写。

而本文不仅有叙事,有描写,有几处还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文采。比消息给读者的印象要形象、具体而且深刻。借助文采,兼取消息和通讯等新闻形式的各自优点,脉络清楚,没有枯燥感。

3这篇报道首尾都写到奥斯威辛一派和平景象,突出奥斯威辛没有新闻,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讲,这里的臭名昭著的纳粹行径,早已世人皆知,言外之意是这里从来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好事;但是,“没有什么新闻”,“我”还是要写,要继续对纳粹的历史罪行再次予以揭露,以让世人永远不忘!

4纳粹的集中营令人恐怖,作者为什么在开头偏偏要描述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样祥和的景象?作者又为什么说这种景象“最令人毛骨悚然”?

在记者、在亲历过纳粹在这里暴虐地屠戮妇婴和无辜人民的恶行的人那里,文章开头描写的令人惬意的景象仍然是“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在奥斯威辛,在这块曾经血流成河的地方,尽管“太阳和煦、明亮”,但蒙在人们心头的阴霾,依旧难以清除!

5作者报道集中营,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写参观者的表现?与直接写展览本身相比,这样写所特有的表现力在哪里?

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侧面描写,它对写奥斯威辛的状况有衬托作用。毫无疑问,奥斯威辛集中营,在许多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词了。无需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粘满无辜者鲜血的刑具怎样令人望而战栗,单是参观者所不由自主地显现出的表情、举止以及惊叹,就足以使读者的精神震撼了!

五、教师总结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三、了解侧面表现和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认识“印象式报道”的特点。

[教学重点]

一、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了解侧面表现和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认识“印象式报道”的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新闻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通过看报、听广播、看电视获取信息,了解社会。怎么才能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呢?下面,我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请打开课本第41页,用30秒的时间浏览这则新闻,回答以下问题:1、奥斯维辛在哪里?布热金卡在哪里?2、人们访问了哪些地方?

二、背景知识

1、奥斯维辛是波兰南方的一个城市,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在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这是新闻的背景材料,可在3—5段里寻找。(插入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背景资料)在奥斯维辛城附近,建有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最大的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它建于1940年4月,存在的3年半时间内,曾囚禁过24个国家的民众和战俘,共有约400万人在此被杀害。1945年,德军为消灭罪证,炸毁了它,现在人们参观的是经修复后建成的博物馆。

2、人们依次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15段里寻找。这部分叙述人们访问奥斯维辛博物馆的过程。

抓取信息一般看标题和导语部分,进一步在主体里寻找。这是从新闻结构上着眼。重要的信息是新闻事实,阅读新闻时还要分清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而新闻材料除了上述两类外,还包括作者的主观评价,因此重要信息多在陈述部分,要分清陈述和评价。这是从新闻材料着眼。这是获取信息的一般方法,对大部分新闻适用。但是,并不是所有新闻的主观评价都与事实截然分离的。下面,请同学们划出表达作者评价的语句。

三、课文赏析

(以学生划出的语句引导学生认识这篇新闻的特点)这篇新闻最大的特点是写作者的主观感受。这些感受包括所见所闻所感,而且并没有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抒情,但却让人感受到情感波澜的暗涌。请同学们找出最让你印象深刻的句子,仔细体会,说说句子的内涵。

(归纳学生看法,引导他们品句)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几个儿童在追逐游戏。”如此美好、和平的景象,作者为什么觉得可怕?如果这种景象出现在维也纳的多瑙河旁,只会锦上添花。可怕的不是景象本身,而是布热金卡出现了这种景象,布热金卡的历史与此太不相配了,这才有了第二段的四个“不该”。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与它最相配的景象。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作者因此感到“可怕”。无一句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同时在开头给读者造成情感上的震撼和心理上莫名的压抑。

2、“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3、第十三段:被囚禁的人们表情木然、姑娘的微笑

木然:被困难、苦难折磨而产生麻木的表情。(插入资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扇高墙上写着:“来到这里只有劳动,不能有任何别的设想。不想劳动者可以自己触动电网。”集中营的头头在囚犯到来的当天就对他们说明白:“……集中营进得来,出不去,除非从焚尸炉的烟囱里爬出去。”)“木然”及对姑娘的描写揭露了法西斯对美好的摧残以及作者的愤恨之情,暗示人们应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总结以上片段的写作手法)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通过一些饶有意味的场景曲折表达感情,使文章意味深长,这就是借景抒情的手法。这种手法的运用或许能为同学们的写作提供一些启发。

4、(请划出描写参观者的相关语句)“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他们表情茫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7——15段,作者跟随着参观者的脚步,通过外显反应表现参观者的内心感受。(让学生针对相关描写畅所欲言,想象参观者的心理活动)

(重点讲解议论句“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作祷告,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杀人者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行的,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总结以上片段的写作手法)通过参观者的动作、神态,侧面表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和纳粹的残暴。

四、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一般新闻的特点)

2、视角独特。从“平静”中找到新闻。在平淡的事实中,作者感受到平静之下的风暴,那就是每一个参观者心中的感情波澜。他们都受到了震撼,从而更加热爱和平自由。这是善与恶的对立。因此,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景象,而是转而关注人的感受。这一类新闻有别于纯客观报道人和事的新闻,被称为“印象性报道”。

3、多用否定句: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标题就是一个否定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背景材料后(即6段),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说“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很多次了”,所以没有什么新闻,但作者仍感到非写不可,表现了记者的良心,交代了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第二次出现在结尾,呼应前文,突出主题。

五、讨论

这篇新闻的语言富于表现力。思考:最后一段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是对纳粹罪恶的愤怒谴责,还是对和平自由的希望?还是两者兼有?(学生之间互相讨论,选代表发言)

六、总结

作者通过借景抒情和侧面表现的手法传达了参观者们的内心感情,表达了对纳粹暴行的愤怒和对自由和平的向往。

七、布置作业

1、找一则消息,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写一句话新闻。注明新闻的来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设计 篇8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搜集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2、教学难点: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里是一座平静的小镇,也曾经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厂;这里见证着人性的堕落,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这里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这里是奥斯维辛。

2、关于奥斯维辛: 请看网页上的介绍

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看到这些画面的感受(预设:可怕,惨绝人寰,恐怖等等)

刚才是图片给我们带大的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稿沉重的步伐走进布热金卡,用我们富有良知的心灵去碰触那段不忍血腥的历史,看看这篇文章是否也能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

3、写作背景: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二、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感受新闻内容,并思考,作者将主要的笔墨放在哪里? 预设:

参考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过与感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

参观了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2、请找出本文中的导语、主体、结语,并以此为依据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导语(1--3段)主体(4--15段)结语(第16段)

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带 着这个问题,进入文本的学习。

明确:⑴“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

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

⑵为什么又要写――但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此时已经不只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感情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三、细部揣摩:

1、文章开头写奥斯维辛集中营所在地“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结尾又这样写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的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在内容上,以集中营周围明快的景物、欢乐的小孩反衬集中营当年的暗无天日、惨绝人寰。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遇难者的怀念:假如他们能活到今天,就能享受现在的一切。现在却物是人亡,悲上加悲; 在结构上,使文章更加完整,同时也照应了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乃是愤激之言。首尾写平静的景物,暗示着作者内心汹涌澎湃。

2、文章最后一段再次照应首段,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对法西斯残暴行为的愤怒控诉,对受害者的哀悼,对历史的反思,“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呼吁我们要远离战争,珍爱和平。

3、在参观过程中,记者的眼光是落在什么上面的?试从文章中找出参观的主体是谁?记者在参观时,他的注意力是放在什么上面的?

明确:作者并未直接描写集中营那些残酷的遗迹,而是将眼光转移到了其它参观者身上,参观游览的主体实际上是其它游客,记者正是通过观察他们的感受和反应来感染读者的。

4、共同揣摩:细节描写

⑴“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怎么理解这个细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

⑵14段写到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微笑着在想着什么,作者为什么写这个姑娘?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⑶怎么理解14段“在奥斯威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明确:细节有两个作用:一是“推微知著”,从小处看到大的意义……一是“搜间传神”,披求一般人不注意处,即找到好的细节把它写出来起到传神写照的作用。

教师总结:细节描写是耐人寻味的。文章没有阴森恐怖的镜头,没有血腥的画面,只是重现了新闻的事实真相,但透过细节却能引发人们对生命,对人性的思考。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更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

四、拓展延伸: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作品本身的价值在哪?社会价值 又在哪,能不能从这两个角度思考,几人合作试写一段颁奖词?

范例:《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五、课堂小结: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①忘记历史,就会使悲剧重演!②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奥斯维辛,纳粹的暴行使400万人的生命被罪恶地夺去。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

奥斯威辛是一个尺度:关于时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无法弃置的尺度;即使作家所写的题材毫不涉及战争和杀戮,时至今日,也都与奥斯威辛有关。在这里,奥斯威辛已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虽然属于过去,却向未来敞开。

六、作业(二选一):

1、“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

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

2、看了《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两篇新闻后,请课外自己再补充材料,谈谈对此的看法。

板书设计:

重现新闻的事实真相:参观奥斯维辛的经过与感受 细节描写

对法西斯的愤懑,控诉 传达作者的情感

对生命人性的思考,对和平的向往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设计 篇9

【学习目标】

1、品味语言深厚的意蕴,领会作者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的强烈愤恨之情。

2、学习文章突破”客观报道”的框框,直接描写所见所闻的主观性报道的写法。

3、认识纳粹暴行对于人类的戕害,要铭记历史,珍惜现在和平安定的生活。【教学重点难点】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学会分析新闻中记者的感情倾向。

预习案

【知识链接】

1、新闻知识

(1)什么是新闻?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

(2)新闻的特点: ①真:内容真实,事实准确。②短:简明扼要,篇幅短小。③快:要迅速及时,有时效性。④新:内容新鲜,有价值。⑤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3)新闻的结构: ①标题: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

②导语:一般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它用简洁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③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

④背景: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

⑤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要响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2、作者作品

该消息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写下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3、了解奥斯维辛

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4月)于波兰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曾关押多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被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每天都有许多人被运送到这里作为实验品或是屠杀(以犹太人居多),然后被投进焚尸炉焚毁,简直惨绝人寰!

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这里,当时获救的不足7000人,几乎每人都瘦弱不堪,表情呆滞,甚至精神失常。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一个犹太人永远的“噩梦”。

1947年7月2日,波兰会议通过一项法案,将原址辟为殉难纪念馆,并在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以此纪念在灾难中不幸死去的无辜者。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自主学习】

一、标出加点字的读音:

婆娑 噩梦 嬉笑 撰写 步履 废墟 雏菊花 窒息 .........

二、初读文本:

1、看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则新闻,你想提出哪些问题?

2、本则新闻与别的新闻有什么不同之处?

探究案

一、文本探究

1、预习了课文和了解背景资料后,请问大家对奥斯维辛有什么印象?

2、作者有没有直接写集中营是如何残害“囚犯”的?你是怎样体会到它的可怕呢?

3、看看作者带我们参观了哪些地方?并划出参观者的反应。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品读文本:普利策新闻奖曾经这样评价《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请品读文中细节,谈一谈哪些地方震撼了你的心灵? 【知识链接】细节描写

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高尔基说,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

二、小结

我们今天跟随罗森塔尔,走进奥斯维辛,感受了新闻的背景,把握了新闻事实,并且通过品味文中重要语句,体会了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蕴含的强烈悲愤之情。作者突破了“客观报道”的框框,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这段历史,正是这则新闻的魅力所在。

三、拓展练习

假如有一天,你也来参观奥斯维辛,你会在留言簿上写下什么?(50字左右)

四、寄语

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奥斯维辛依旧一派和平景象,没有什么新闻,但是那默不作声的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实验室、绞刑室却在警示着人们为了明媚的阳光、儿童的嬉戏,不再让人们毛骨悚然,请不要忘记历史,珍惜当下。

河北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在蜷伏着,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每天都会迎来许多的参观者,在那里也没有什么新闻,但是那里的一草一木时时刻刻的在告诉我们反对战争,向往和平,以史为鉴,强我中华。

作业案

1、观察身边的新鲜事,写一则短新闻。

2、课后观看一部反映奥斯维辛的电影 《辛德勒的名单》,并写观后感,字数不限,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拓展阅读】

共同慰藉110万亡灵 世界永远记住奥斯威辛

新华社奥斯威辛(波兰)1月27日电(记者邵进)今天,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日,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一道长拜奥斯威辛,共同慰藉110万亡灵,表达后人六十年不衰的哀思、感悟世人六十年不变的希望。

世界上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命运、许多民族的命运都和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奥斯威辛集中营二号营原址布热津卡空旷的原野上,阴云密布、寒风阵阵,突然降临的大雪,覆盖了这里所有的一切。下午2时30分,一列火车缓缓驶入集中营,拉响了汽笛。当年,火车就是这样拉着汽笛,沿着这条“死亡之路”把无数无辜的平民带到人间地狱。二战欧洲战场同盟国和战败国的领导人、打开奥斯威辛集中营大门的苏联红军战士、来自世界各地的近2000名集中营幸存者、许多国家青年的代表,以及波兰各界群众数千人在哀鸣的汽笛声中俯首默哀。

布热津卡集中营是奥斯威辛集中营二号营,也是3个分营中面积最大的。这里的二号和三号焚尸炉臭名昭著,在1942年春夏建成以后,主营的焚尸炉逐渐停止使用,几十万人在布热津卡的焚尸炉被杀害。

一条笔直的铁路线穿过布热津卡二号营大门直通营区,二号和三号焚尸炉废墟赫然立于营区主路的两旁——纳粹德国为掩盖令人发指的罪行,在苏联红军解放前将他们炸毁。铁路的尽头是集中营死难者国际纪念碑,碑文用二十种文字纪念着为自由而遇害的人们。今天的纪念活动就在纪念碑前举行。

奥斯威辛集中营在1940年6月至1945年1月存在期间,关押了大量犹太人、吉普赛人、被侵略国家的战俘、反希特勒的政治犯等,囚犯分别来自欧美、亚洲等30多个国家。集中营还关押过一名中国囚犯,编号是181292。

1940至1945年期间,大约有110万多人在奥斯威辛集中营被杀害。

悼念的人们走在布热津卡营地残留的柏油路上。许多幸存者披挂着象征当年囚服的蓝白相间的三角巾。一名以色列青年悲痛而又语速缓慢地念起一个个遇难者的姓名和编号,营地上空的气氛在他低沉的嗓音中变得更加凝重。年轻人将写有警句的小木牌插在铁路路基上:“不知你是谁,如何来,又如何去。但我知道,没有你,就没有我和今天的生活。”凄凉的语言让人平添无尽哀思。

人们点起白色的蜡烛,为亡灵祈祷的悲戚曲调在寒冬中响起,荧荧烛火沿着幽幽的铁路通向远方,打破了黑暗,告慰死者的在天之灵。

但愿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教训能为人类永远接受。但愿波兰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的讲话成为永远的现实:“年轻人,你们有责任思考未来,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更加美好、没有战争和威胁的明天……”

真诚反省与百般掩饰

1月27日,是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60周年纪念日。美欧各地,从纽约到巴黎,从联合国讲坛到各国媒体,都将这一天作为重要日子加以纪念与评说。24日,联合国为此专门举行了一整天的特别会议,191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纪念活动;25日,国际奥斯维辛委员会在柏林举行了纪念集会,德国总理施罗德等政要出席并讲话。27日,法国总统希拉克、俄罗斯总统普京、德国总统克勒等,都将齐集奥斯维辛参加纪念活动。与此相呼应,联合国的两个展览以及巴黎的“纳粹大屠杀纪念馆”都同时开展。

这些纪念活动有着多重含义。首先是反思历史,总结教训,也就是问一问,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惨绝人寰的历史悲剧。原因很多,如后起的帝国主义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西方列强不惜牺牲小国利益而采取绥靖政策等。但当时德国狭隘的民族主义发酵导致种族主义狂热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西方诸国似应对前者作出深刻反省,而德国则应对后者进行沉痛检讨。纪念活动的另一重含义是,在重温历史的同时,重点似更应放在如何教育后代正确认识这段历史的问题上。要防止类似的人类悲剧重演,教育后代的任务不容忽视,英国小王子身着纳粹军服时的得意形象无疑是给人们提了一个醒。

在这些纪念活动中,德国政府的态度令人欣慰。德国领导人从言到行都表现得真诚、坦荡。德国外长菲舍尔在联大特别纪念会上的讲话中将纳粹当年行径称作“骇人听闻”的“野蛮暴行”。他说,奥斯维辛集中营将作为种族大屠杀和极端蔑视人性的象征而在历史上遗臭万年;而这类暴行永远是德国历史的一部分;德国的过去使德国政府有责任防止并打击各种形式的反犹主义、种族主义等排外行径,对这类行径,德国政府绝不会坐视不管。德国总理施罗德在25日的柏林集会上再次强调要牢记历史教训。他指出,奥斯维辛是德国和欧洲文明史上“最惨痛的一页”,这个历史负担虽然沉重,却是德国必须严肃承担的责任。他说,纳粹意识形态及其暴行完全是一场人祸;尽管今天活着的绝大多数德国人与纳粹大屠杀无关,但“牢记纳粹时期的历史和暴行是一种道义责任,这种责任不仅是对纳粹暴行的罹难者、幸存者及其家人的,而且也是对我们自己的”。

人们当然不会忘记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当年在华沙犹太殉难者纪念碑前下跪忏悔的一幕;也会记得德国前总统赫尔佐克10年前访问波兰时真诚反省、请求宽恕的情景。正是德国历届政府这种直面历史的勇气、真诚悔悟的决心,赢得了欧洲各受害国的原谅与尊重,成为欧洲大家庭里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当人们追忆奥斯维辛的时候,自然不能不联想到同时期发生于中国大地上的南京大屠杀和“三光政策”,那同样是人类历史上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然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个东方加害国非但不愿直面历史,坦然地承担道义责任,反而试图掩饰与推卸。其政府要人和官审历史教科书一再歪曲历史真相,将对亚洲各国的“侵略”说成“解放”;将对邻国的“掠夺”描绘成“共荣”;将赤裸裸的“侵犯”写为“进入”。其领导人连年参拜供奉着战犯亡灵的靖国神社受到指责时,竟还装作无辜的样子说是“不知道这为什么会引起邻国的抗议”。即便是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其领导人也只是吞吞吐吐、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对过去那场战争”(有意避开“侵略”这一定语)带来的“麻烦”和“伤害”表示“遗憾”。而在这些所谓反省用语中,却从来就未曾使用过诸如“侵略战争”、“暴行”、“不人道”、“大屠杀”这类明确的定性词语。

据报道,在欧洲各国和世界主流媒体大举纪念并评说奥斯维辛集中营之际,日本国内却是一片沉寂,既没有政府表态或民间团体的纪念活动,更不见媒体的报道与评论。这一现象似很值得人们深思。因此,当德国领导人敢于直面历史时,东方这个加害国领导人的心态如何,人们也就无从得知了。

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铭刻着一位名叫马丁·尼莫拉的德国新教牧师留下的短诗: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另一个译本。

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

此后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继续不说话;

再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还是不说话;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设计 篇10

一。语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旗帜(zhì)掩映(yìng)展拓(tuó)世人瞩目(zhǔ)....B囚徒(qiū)凝重(zhòng)沼泽(zhǎo)婆娑起舞(suō)....C祷告(dǎo)雏菊(chú)停泊(bó)冉冉升起(rǎn)....D陈迹(jì)接载(zǎi)噩梦(è)交接仪式(yì)....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暮中。B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志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

C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制既将告终。D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

3.下面否定句的感情色彩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B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C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做祷告的地方。

D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4.《别了不列颠尼亚》按时间顺序主要描写了四个场景,下面顺序排列正确的是()(1)中英香港交接仪式(2)末任港督降下港督旗(3)“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4)军营广场降下英国国旗

A(1)(3)(2)(4)B(4)(2)(1)(3)C(2)(4)(1)(3)D(4)(1)(3)(2)

5.参照例句的句式和修辞格,仿写两个句子 .....例句:别了,‘不列颠尼亚’ 仿句:

二。课堂点击 6.1 答:

8.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答:

9.《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答:

10.作者为什么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答:

三。选段在线(课文品读,瞄准重点、难点、常考点)

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这个曾居住过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

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12.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大意。答:

13.“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请结合课文内容,2 体会这句话的深刻涵义。答:

四。延伸拓展(课外熏陶,训练语感、灵感、超越感)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20题。

《暗香》阅读训练

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香味。开始,还以为是某个同事身上的香水味。可一个个挨着猛嗅了一番,却都不是。这时有人提醒:“是桂花香吧?”

我才恍然大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于是,赶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花树旁。果然,一股(1)的幽香沁人心脾,激荡魂魄。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2),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

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暗暗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地凋零。我们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们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3)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

当时,这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到十一点钟后才回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上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一点钟准时就关的,而原来关门的老大爷生病住了院。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望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才醒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个个的嫩黄的桂花,在悄悄地(4)着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来就如此啊!14.文中括号内按顺序填写最恰当的词是()

A(1)浓烈、(2)闪耀、(3)温柔、(4)挥发、B(1)清冽、(2)闪烁、(3)美好、(4)释放、C(1)浓烈、(2)闪烁、(3)温柔、(4)释放、D(1)清冽(2)闪耀、(3)美好、(4)挥发、15.作者在写桂花开放时,有一句十分逼真的比喻,请找出来并仿照写一个比喻句。仿句:

16.文章第四自然段在写作方法上称作什么?起什么作用? 答:

17.文章题目《暗香》,是写桂花的,你能由此写出宋代一位诗人所写的两句著名的咏梅诗句吗?这位作者是谁? 答:

18.作者两次写了“眼睛湿润了”,请找出来,并说说这两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19.本文用《暗香》为题目有什么深刻的含意? 答:

20.下面是根据这篇文章撰写的一副上联,请对出下联。

上联:风送桂花香满四野。下联:新闻两篇

1答案简析:A拓(tuó)应为tuò B囚:qiū应为qiúD仪:yì应为yí ....2答案简析:A夜暮:夜幕 B心志:心智 C既将:即将

3答案简析:A、C、D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B项没有这个意思。4 C 5答案简析:该句子的句式是倒装句,用意在强调谓语“别了”;修辞格是借代,用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代指称坐此游轮的乘客和英国对香港的统制。仿句符合这两点即可 6.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 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8.答案简析: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9. 答案简析: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

10. 答案简析: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12.英国将结束对香港长达半世纪的殖民统治。

13.香港被英国统治的历史将结束,一切将成为历史,就像港督府一样成为历史遗迹。14.C 15答案简析:“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仿写的句子言之成理即可。)

16.答案简析:插叙,为作者借物抒情作了铺垫。

17.答案简析: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18.答案简析:第一次“我的眼睛就湿润了”;第二次“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第一次是“我”被桂花的风格所感动;第二次是“我们”被老人的默默行善的精神所感动。19.答案简析:歌颂了那些像桂花一样的人,他们从不张扬,却默默地奉献自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上一篇:湖北省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分级挂牌督办办法下一篇:市政协提案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