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接访”引发的思考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接访”引发的思考(推荐8篇)

“大接访”引发的思考 篇1

公安研究2006年第4期

摘 要 公安机关开展“大接访”活动,不仅解决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取得了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效果,更反映出了公安工作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指明了公安工作发展进步的方向,留给人们对公安工作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启迪。

关键词 大接访 问题 启示

公安机关开展“大接访”活动,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带来的效应不仅是化解了一批社会矛盾,解决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密切了警民关系,而且多方位、深层次地反映出公安执法工作和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必将对推动新形势下的公安工作产生深远影响。如果说“大讨论”

重点是解决思想观念问题,“大练兵”重点是解决综合素质问题,那么,“大接访”就是重点解决公安工作发展进步的方向路子问题。事实证明,抓“大接访”就是抓和谐稳定、就是抓公正执法、就是抓队伍建设,是公安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次“大接访”虽然告一段落,但“大接访”给我们带来的启迪和思考是深刻的。

一、“大接访”必然要求执法观念的进一步转变湖北省公安机关这次接处八千多起信访案件,绝大多数信访问题的发生与旧的执法观念密切相关,如疑罪从有、有罪推定、特权思想,执法简单、粗暴、随意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公平正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社会发展使民主法制进程加快,执法思想必须与时俱进。当前应解决好“三个转变”。一要进一步增强人权意识,由简单执法向文明执法转变。由于执法简单、粗暴引发的信访案件占有一定比例。以管人者自居、我就是法等特权思想在一部分民警心中仍占有重要位置。有的对群众诉求敷衍塞责,冷硬横推;有的对行政相对人作风粗暴,吃拿卡要;有的对案件当事人无视人权,行为野蛮。

群众无难不上访。执法是为民谋利的公权,执法者要心系群众,绝不能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当作司空见惯的小事。要在公安队伍中长期进行人权思想、人性理念、人本意识的灌输,使法治文明的思想扎根在每一个民警的头脑之中。二要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由为钱执法向严格执法转变。从“大接访”暴露的问题看,为钱执法带来的执法不公不严不廉的现象突出,必须进一步深化“对法律负责”的理念,把忠于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作为执法准则,切实做到不唯上、不唯利、只唯法。公安机关的主要活动是执法活动,只有忠于法律,才能体现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才能体现执法为民。三要进一步增强诚信意识,由失信执法向诚信执法转变。为什么有些群众信“访”不信“法”,奉行“大闹大解决”的错误思想,主要原因就在于有的公安机关执法不守信。处事不公,伤了群众;开“空头支票”,害了群众;压案不查,误了群众;结案不退赃,失信于民。执法工作中每一个细小的疏漏和不公正,都埋下了当事人日后上访的“种子”。讲诚信,这既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要求,也是法治的内涵。“一次不公正的执法恶果甚于十次犯罪”。对执法,要有根有据,力求公正;对过错,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用实际行动维护公平正义,取信于民。真正践行执法者“法无规定皆禁止”,执法相对人“法无禁止皆自由”,执法者必须守法等现代法治的诚信理念。

二、“大接访”必然要求执法行为的进一步规范公安工作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公正执法上,“大接访”中群众反映的问题也主要集中在执法不公上。执法工作只有在规范的状态下运行,才能做到严格、公正、文明。全国政法机关部署开展的“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找准了“症结”,抓到了“关键”。湖北省公安机关把“接访”与“整改”结合起来抓,针对“接访”中的问题,源头治理,加强制度建设。仅湖北省公安厅就制定了《关于制止公安涉农违规收费的五条规定》、《办理劳动教养案件适用标准规定(试行)》、《公安民警执法资格认证办法》、《信访事项过错责任追究规定(试行)》等十几个规范性文件。目的是:首先用制度保障执法规范。每一项执法行为既要靠制度来体现规范,更要靠制度来保障规范。针对“大接访”

反映出的普遍性问题,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并把实践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制度化。为了减少执法引起的信访问题,湖北荆州、钟祥等地公安机关参照检、法部门的做法,建立了内部执法监督委员会,对案件实行集体审核把关;十堰等七个市全面推行了“网上办案”系统;有的地方与当地检、法部门建立起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疑难信访案件。这些代表着公安机关执法发展方向的好作法,既要推广,更要形成制度。其次是用程序促进执法规范。执法规范的重点是程序规范。“大接访”反映出的程序不规范的问题十分突出。一方面,接处警、扣押物品管理、办证时限等方面缺乏明细规定,民警工作的随意性比较大;另一方面,一些基层单位在执法办案中没有严格执行相关程序规定。没有程序的公正,就没有实体的公正。要从立案、破案、办案到结案都严格规定程序和时限。最后是用监督落实执法规范。执法规范的关键在落实。“徒法不足以自行”。

再好的制度不落实,群众还是看不到效果。近年来,湖北省公安机关把执法质量作为公安工作的生命线,取消全省其他综合性检查评比,在全省坚持开展执法质量考评,先后对21个执法质量基本达标、不达标的市县公安局主要领导集体进行诫勉谈话,并将考核结果通报同级党委政府。对连续两年不达标和发生重大执法问题的,通报党委政府,共调离、免职了4名公安局长,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这是督促执法规范落实到位的一个重要举措,应该长期坚持下去。但从长远看,除了加强内部执法考评、专项督察等监督外,最广泛、最深入的监督还是实行警务公开,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

三、“大接访”必然要求基层执法的进一步加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大接访”情况表明,执法问题主要在基层,82%的信访问题来自派出所和刑侦、交警、治安、经侦等五大警种,派出所占据了整个信访问题的“半壁江山”。这说明基层工作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软、硬件建设要一起抓,而且重在抓好“软件”。首先,在政策导向上要体现“基层优先”。2005年湖北省公安机关专门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派出所建设的实施意见》(鄂公发[2005]11号),从班子配备、经费保障等12个方面对加强派出所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已争得湖北省委省政府支持,每年安排2.4亿元转移支付资金,用于解决县级公安机关的经费的保障;省财政还将用两年时间安排1250万元,帮助解决1O0个无房、危房派出所的办公用房建设。总之要切实做到从政策导向、制度设计、警力资源配置上体现“基层优先”,在晋级晋职、教育训练、从优待警上向基层倾斜,努力把一线阵地建设好、巩固好。其次,在“硬件”建设上要着重解决好“警力不足”

问题。基层警力不足在湖北省较为普遍。为了解决警力总量不足的矛盾,湖北省委省政府同意按全国现有平均水平配备警力,增加编制,分三年逐步到位,重点是充实派出所。同时也要看到,完全靠增编不现实。湖北省公安厅决定从厅机关派百名民警下基层,实行“警力非正式转移”,一年一轮换,形成制度。首期100名民警已于2005年9月份下到了基层所队。以此带动市、县公安精简机关,充实基层。另外,县市以下50岁以上的公安局领导、科所队长不再担任实职,过早休息是个普遍问题。一方面警力严重不足,另一方面警力大量闲置。解决这个问题,湖北省石首市公安局将退居二线的领导反聘为特派员放在派出所调处纠纷,效果很好。第三,在工作重点上要突出“软件”建设。从现在的情况看,基层“硬件”建设近年来进步很大。相比较而言,“软件”建设是“短板”。一些基层领导指出:许多因治安纠纷引起的上访,不是由于“硬件”

不行,而是由于我们出警、调查、取证、调解等工作不及时,工作作风不扎实造成的。因此,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必须把苦练“基本功”,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完善勤务制度,深化素质培训,规范执法办案等“软件”建设摆到突出位置,以基层基础建设年为契机,重点提升“软件”建设水平。

四、“大接访”必然要求执法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大量的信访问题是执法水平不高引发的。

没有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就没有高水平的执法工作。要从根本上解决信访问题,关键是执法者素质的提高。一要在长效练兵机制建设上下功夫。练兵是提高队伍素质的必经途径。湖北省坚持全警“大练兵”,使队伍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出台《关于建立全省公安机关练兵长效机制的意见》,推动全员练兵;还举办了全省命案指挥员培训班、经侦支、大队长培训班,提高专业素质。下一步,还要从实战需要出发,把练兵的重点放在各级领导干部和一线执法人员身上,重点加强基本法律知识的培训和业务素质培训。二要在优化领导班子建设上下功夫。“将帅无能,累死三军”。提高队伍素质,关键在班子,在“一把手”。湖北省公安机关坚持“治警先治长”,督促各地认真选准配强带队伍的领头人。目前17个市州中有16个公安局长由同级党委常委或政府副职兼任,98个县市区局长中,有57个由同级党委常委或政府副职兼任,其余的全部高配。同时,省厅选拔两名45岁以下的年青同志进厅党委班子,选派2名同志到市州公安局任“一把手”。近期厅机关60名处级干部大轮岗,使厅党委班子结构更趋合理,中层干部优化组合,提高了厅机关工作活力。公安基层的头选不好,后果难料,甚至会成为“乱源”。

省公安厅还责成地方对发生严重违法违纪案件的县级公安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和基层所队长及时撤换。同时,加强领导班子成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四个能力”和“两个水平”。

“大接访”引发的思考 篇2

五一假期过后的一个星期一上午, 我开始讲授“大禹治水”一课, 与平常一样上课之前叫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提问, 然后从里面筛选有意义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分析。其中有一位平时不爱说话的男孩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 为什么题目要把‘禹’称为‘大禹’呢?”问题一出, 学生立即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 希望能从我这里得到确切的答案。为什么称“禹”为“大禹”呢?我立刻意识到这个问题看似简单, 实际上包含了好多方面的东西:涉及了中国文化方面的知识, 汉字方面的知识, 由汉字本身的象形义所带来的人们的心理方面的知识, 以及语言词语搭配方面的知识, 等等。对这么一个复杂的包含多方面内涵的问题学生是如何理解的呢?我试着转身对学生说:“这个问题谁来给他回答呢?”一时间教室里鸦雀无声, 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也可能他们没有人想到这也会是一个问题。继而有同学开始拿起笔来写写画画, 有的几位同学凑在一起开始小声议论。过了一会儿, 有几个平时上课发言很积极的孩子试探性地站起来, 一位女孩说:“老师, 是不是用‘大’这个字表示禹在家里是排行老大呀?”她的话音刚一落地, 立刻招来一片不满意的声音:“肯定不是这个意思, 那么说就应该有‘二禹、三禹’了。”又有孩子不同意了, “也可能有二禹、三禹吧, 我们不知道”。见我没有制止他们讨论的意思, 这时候参与的学生逐渐多起来, 你一言我一语, 开始了热烈但有秩序的争论。在同学发言时, 其他同学是那么专注, 那么认真。我在一旁静静地看着, 不愿也不忍打扰这充满活力的课堂。佐藤学老师在《教师的挑战》中谈及“课堂中宁静”的革命时这样说:“侧耳倾听着从由每一个人的经验编织出来的富于个性的发现和思考, 课堂俨然成为彼此切磋的共同体。不同见解连绵不断地切磋形成了张弛有度的和谐格局。”[1]在这里我真的仿佛看到了那样一种课堂, 那样一群共同体。

这时, 一位经常在上课时偷看课外书并被老师批评的女孩站起来说:“我认为‘大’在这里是表示尊敬的意思吧, 表现了大家对这位英雄的尊重之情。”听她这样一说孩子们觉得似乎有道理, 于是讨论的声音逐渐变少、变小。但是声音的闸门并没有关闭, 讨论在继续着。“我同意‘大’的尊敬意义, 我来补充两个例子, 比如人们管别人写得很好的作品叫‘大作’, 在古代还有问候别人姓名时‘尊姓大名’的说法”, 说话的是一位很爱学习的男孩子, 他的回答博得了赞同的响应。

在整个讨论过程中, 我始终微笑地看着他们, 听着他们激烈争论。有几次我想示意他们停下, 要在以前我是不会允许他们在课堂上如此“放肆”的。但是, 今天我忍住了, 我看到了学生们跃跃欲试想说两句的样子;我看到了聚精会神专注倾听别人发言的神情;我也看到了“战战兢兢”害怕我制止这混乱场面的担忧。于是我“放任”了, 我的“放任”使我看到了孩子们别样的一面。可爱的孩子们, 讨论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了, 开始用具体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聪明的孩子们, 讨论的见解越来越独到, 开始挖掘“大“字的深层含义。

此刻, 我再也按捺不住了, 不是叫他们停下来而是使讨论在“合法化”的基础上更加丰富。“孩子们, 一个‘大’字它的意思是非常多的, 我们这节课就来看一看它都有哪些方面的意义?你可以借助工具书, 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 可以小组讨论, 也可以查阅老师以前补充的材料。”要求一说完, 学生立刻着手查阅与讨论。你会听到刷刷刷的翻书声, 你会听到沙沙沙的写字声, 你也会听到小组成员凑在一起七嘴八舌的议论声。等时间差不多了, 我示意孩子们开始交流分享。

首先发言的是“清新小组”, 小组代表说:“以前老师给我们讲过, ‘大’字是个象形字, 像人的正面形, 有手有脚, 它的本义是表示‘大小’的‘大’, 用来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如‘大军’、‘大量’等。”“书法小组”的代表说:“在人们取名时, 有的老人给孩子起名‘大勇’、‘大猛’、‘大刚’等, 我们小组觉得在这里‘大’是‘很’的意思, 体现了老人对子孙后代的期待。”“啊, 真是这样的。”他们的发言立即引来了一片同意的附和声。慢慢地讨论的声音在减弱, 我知道该我“出场”了。我看了看因发言激烈而显得异常兴奋的学生说:“孩子们, ‘大’字的甲骨文是这样写的, 我出示了‘大’字的甲骨文写法及‘大’字字体的演变:

《说文解字·卷十》“大部”认为:

天大, 地大, 人亦大。故大象人形。

“大”字的字体像一个“正襟危坐”的人, 利用姿势和视角表示身份[2]。所以, 在古文献中有时“大”字用在前面表示人的身份, 表示对人的敬称, 对人的称赞。如:

《论语》“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 唯天为大, 唯尧则之。荡荡乎, 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 焕乎其有文章!”

译文:孔子说:“真伟大啊!尧这样的君主。多么崇高啊!只有天最高大, 只有尧才能效法天的高大。 (他的恩德) 多么广大啊, 百姓们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它的称赞。他的功绩多么崇高, 他制定的礼仪制度多么光辉啊!”

同学们听得很认真, 因为, 这个问题他们充分讨论过了, 他们都动脑进行了思考。“同学们, 你们来读一读这两个题目。”说着, 我板书了“大禹治水”和“禹治水”这两个短语, 学生一读立刻有很多小手高高地举起来, 从他们的发言中我意识到他们已经读懂了语言中词语搭配的对称美, 读音上给人的美感这些更深一层的问题。我又让孩子们翻看了词典, 了解了现代意义上的“大”字的意义及例词等, 孩子们会心地笑了。

在这堂课上, 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发表了看法, 我们几乎穷尽了“大”字的意义, 不经意间孩子们涉及了传统文化、字理分析、民俗民风等。

在他们热火朝天的议论中, 我成了一个“多余”人, 课堂是他们的课堂, 他们是课堂的主人, 这不正是我们所期盼的吗?新课改一再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将课堂还给学生。我放手了, 把时间给了学生, 让学生在自由的讨论中尽情演绎精彩。

但是, 放手不等于放纵, 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应该站出来, “教师对学生应起到一种‘拨开云雾中见青天’的效果, 面对学生的各种疑问, 教师要大胆做出评价。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堂的主体”[3]。我们有时是将学生拉回到讨论的话题上, 有时是帮助学生梳理零散的观点, 有时是将学生思维的碰撞提升一个层次。只有合理放手, 适时引导, 学生、教师才能够共同奏响有效课堂的乐曲。

摘要: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大禹治水》阐述了“奉献”这一主题, 塑造了治理洪水、为民除灾的英雄大禹的形象。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 引发了整个课堂的“轰动”, 并引发了一场“唇枪舌剑”的争论。文章介绍了由“在”字引发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大禹治水,“大”字

参考文献

[1]佐藤学著, 钟启泉, 陈静静译.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 2004.

中国县委书记“大接访” 篇3

6月28日下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在全国开展“县(市、区)委书记大接访”活动,全力推进群众信访问题,尤其“事要解决”,“要为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创造良好和谐的社会环境”。

其后,中纪委、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信访局,先后出台《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正式实行信访工作领导“问责制”,16种信访工作中的违纪行为将被追究领导责任。

这是中国第一次就信访工作责任追究作出系统规定,也是近年来第一次对某一领域违纪行为,同时发布党纪、政纪处分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在基层“前沿”,一个县委书记如何解决复杂的信访问题,大接访的效果又如何?7月26日,《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走进了河北省元氏县的现实。

严控非正常进京上访

元氏县是石家庄市23个区县之一,古属赵国,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老县,因为曾是赵国公子元的封地,故名元氏。“农民好习武,民风淳厚、强悍”,是县里一位副处级干部对此地民风的评价。

站在县委大楼8楼办公室,可以看到对面市民广场上有居民带着孩子散步, “不知道哪块云彩会下雨,稍有粗心就可能出乱子。”中共县委书记李义增皱了皱眉头。

进入7月,全市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李义增就再没有回过他位于石家庄市区的家,“吃饭在一楼食堂,上班和睡觉都在8楼办公室”。

“全县几乎把所有的工作重心都放在安保和稳控上了。”虽然远离京城,但奥运同样牵动着这个县级政权的每一根神经。

李义增把全县四大班子的领导全部排班,轮流到信访局接访,除了每月一到两次的接访外,四大班子更多要下到所承包的乡镇去排查“潜在的上访户”。

“每个周末都有人加班,许多下乡排查的干部干脆就住在了乡下。”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王勇军说。

全县久拖难决或多次上访的重点户,李义增都烂熟于心,已派出专门领导包案解决。

但是,不断传来的各地进京上访的简报仍然让他紧张。

6月28日下午3点,中央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召开了“全国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电视会议”,部署在全国开展“县(市、区)委书记大接访”活动和中央国家机关在奥运会期间组织干部下访工作,全力推进群众信访问题“事要解决”。河北省和石家庄市规定,凡发现进京“非正常上访”,相关责任领导须带着“检查”进京接人。

按信访条例规定,上访者不得越级上访,并且要到规定的信访部门,因此相当一部分进京上访者由于不了解这些规定,被作为“非正常”上访者,由当地政府接回。

“从7月10日开始,全省已有十余个县、区因为非正常进京上访而被通报。”李义增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除此以外,河北省还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凡是因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落后或群体性上访后果严重的,相关责任人的“评先”资格将被一票否决。

盯事——元氏县的“稳控”努力

与其他距京较近的市县一样,元氏县也有上访的“传统”。

“村民都很淳朴,但性格很犟,喜欢认死理。”县委办主任王勇军说。从元氏到石家庄有30公里,到北京也只有300多公里,村民花30元钱就可以进京。很多村民“一有事就要上北京说”。

县委书记李义增认为,导致上访的原因,主要是利益调整和资源分配引发的矛盾,“基层干部责任心不够、处理能力差也成了上访的另一促因”。

“只要不是权限不够,村民的问题大部分都能解决。”李义增说,“一些干部处理问题不公开、不公道、不作为、有私心。”

曾担任县信访局长的张月辰说,元氏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土地问题是导致上访的主要矛盾。2004年以前,村民因耕地被占或土地纠纷而上访占总量的40%以上。

“产业园的建设、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的建设也加剧了土地纠纷。”张月辰说,许多占地补偿款被乡镇挪用,或分期偿付,为村民上访埋下了隐患。

同时,随着石家庄市“退二进三”战略的实施,约数十家化工医药产业转移到元氏落户。大批企业的涌入为当地带来丰厚的利税的同时,给环境也带来压力,企业与村民之间矛盾不断。

加上国有企业改制、城市拆迁,2003年左右,元氏县曾一度成为石家庄有名的上访县。高峰时,每年上省进京上访达数百起。

“居民上访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在李义增看来,稳控的精力不是放在盯人上,而是放在盯事上。

从2004年起,元氏县尝试把信访关口前移,实施法制指导员和村民事务代理制,要求县领导负责到村,以求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李义增还立下规矩,县委、政府领导干部每两月至少到信访局接访一次。

据元氏县信访局近三年的统计,从2005年开始,到县信访局上访由557批次下降到去年的372批次。但今年开始,上访再次增加,仅今年1至7月,就有475批次。去年到省市上访共66批次,今年仅上半年就有42批次;去年到北京上访的数字是21批次,今年1到7月份就有9次。

进入7月份,信访量猛增让地方官员们担忧,许多多年前的老事,已平息的旧事又重新出现,成为新增上访案件。

“书记大接访”将上访者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县里,从7月5日到28日,在县信访局登记上访的有97批次。元氏县信访局局长梅庆芳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一倍多,去年7月份的接待量是47批次。

“进京接人”的成本

官员们承认“接人”成本巨大。

“只要是正常到规定的地方登记上访的,比如国家信访局的,一般是不会打电话要求底下接人。”元氏县信访局原局长张月辰说,他们去接的主要是在国家规定的上访登记部门以外,例如天安门广场、新华门、钓鱼台、外国大使馆等地。

曾多次到北京接人的张月辰回忆,北京市南三环的马家楼是他经常去的地方,“一排一排的大厂房被改成上访者‘分流中心,每个省都有一间,凡不到规定的地点进行上访的都会被警方送到这里。”

张月辰介绍,上访者进入分流中心,都会被一一登记,由分流中心通知所在的省或各地驻京办去“接人”。分流中心每天下午五点关门,关门之前还没有被接走的将给予放行。张月辰说,很多时候,他们接到通知赶到时已到了下班时间,而上访的人已被放走,他们只好住下来,“跑遍京城去寻人”。

“一去一回,光过路费和油费就要一千多,期间还不算工作人员在京的住宿费和招待费。”张月辰说,平均接一个人的成本大约是一千到三千元。

上访者只需花50元左右就可以进京“告状”,而地方政府要把其接回来,一个人至少要付出高出其数十倍的成本。

除了“分流中心”,张月辰也经常到北京南站附近“上访村”去接人,有一次他甚至在南二环的桥苑宾馆住了半个月。

三级联动大接访综述 篇4

民意可疏不可堵,自古皆然。西周末年,厉王止谤,致使百姓道路以目,最终导致国人暴动,命丧黄泉,为后人留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经典事例。任何时代,任何社会,英明的执政者都会充分听取和尊重群众的呼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体制下,民意和民生更是我们党和政府关心和关注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程度的提升,人民群众表达诉求的欲望在增强,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成为党和政府施政的重要依据之一,群众反馈的意见和建议也成为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重要抓手。

怎样顺应时代潮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县创造性开展的三级联动大接访活动,也许是最生动、最有效的答案,也是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群众路线最好的诠释和践行。

今年5月份以来,每月10号我县四套班子以及全县各乡镇、各行政村的领导放下手中工作,集中坐下来接待群众来访,切切实实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今天已经是第8个接访日,风雨无阻,从未间断。三级联动大接访活动开展以来,县主要领导已接待来访群众400多批次,很多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重难点问题都得到了很好地化解。昔日熙熙攘攘的信访局大院,如今已是门可罗雀,甚至出现“一访难求”的局面。

三级联动大接访密切了干群关系。大接访活动开展初期,不少群众怀揣着疑虑和欣喜走进接访室,能跟县委书记、县长面对面交流问题,表达诉求,很多人有点不敢相信,表达意见时也不免说一半留一半。经过一月月的坚持,大家不仅打消了疑虑,也一传十、十传百把县领导亲民、爱民的作风传播开去。如今的群众几乎都能畅所欲言,大胆、大方地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有些人还超出自身问题之外,对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提出很多合理化的建议。

我今天来只是想表达一下谢意,没想到我反映的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像杨同朝这样的群众不在少数。和以往不同的是,很多人再次来到信访局并不是重复上访,而只是表达谢意。

没有特别想要反映的问题没关系,谈谈你对我县当前工作的看法也可以——县委书记徐德经常把“看热闹”的群众请上来,和他们拉家常,了解群众内心的想法,听取他们的意见,为进一步改进工作作参考。信访室里不再是以前的争吵与怨艾,时常传出欢声笑语。

三级联动大接访不仅是县委县政府关注民生,解决民忧的一个抓手,也逐渐成为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走进群众、沟通民意、宣传政策的桥梁与纽带,它不仅拉近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也为县委县政府的决策搜集了第一手同时也是最真实可靠的资料。

三级联动大接访转变了机关作风。大接访活动要求全县各级政府把民生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县乡村三级联动,层层把关,各级干部都要成为信访重大案件的督察员、调解员和预报员,在全县领导干部中开启了人人关注民生、时时想着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良好局面,有效治疗了麻木不仁症这一机关“顽疾”。

大接访活动让各级干部提高了为民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口号标语中解脱出来,真正融入领导者的思想中和血液里,表现在工作中。对群众意见的采纳和诉求的思考,成为领导干部决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不仅转变了“拍脑门”决策的工作方法,提高了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也使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鱼水深情逐渐浓厚起来。不管是处级干部、科级干部亦或是村支书、村长,面对来访群众都要低下头来听意见,放下架子与老百姓平等对话,对群众的质疑和提问,都要耐心解释,悉心调解。这不仅逐步转变了长期以来,不少领导干部脱离群众,唯我独尊、颐指气使的官僚主义作风,也让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老爷们”开始静下心来,认真梳理和学习自己的工作职责、业务知识,以免在群众面前无言以对。

总之,大接访活动,改变了不少领导干部的工作方法,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

三级联动大接访提高了信访工作水平。信访局对每一位上访人都建立信访档案,把所反映的问题、涉及的部门和人员以及解决方法、负责人都详细记录清楚,并由专人跟踪解决。确保做到接待一例解决一例,绝不拖拉了事、推诿扯皮,不做表面文章、不留后患。

接待一个,抓住一类。信访局变上访为下访,对群众反映的典型事例和有代表性的问题,主动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绝不就问题解决问题。信访局定期向县委乡政府提交信访建议案,由县政府牵头对面上的问题整体把握,统筹处理,力争从源头上予以解决,同时,对牵涉面比较广的问题,又逐个分解到位,县乡村层层联动,各个击破。

大接访活动开展以来,信访局按照县主要领导指示,总结经验、创新举措,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工作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全县信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近半年来,全县没有一例越级上访案件发生,重复上访、大规模上访案件数量显著减少。

大排查、大接访、大化解实施方案 篇5

驿马乡卫生院

关于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化解”

活动的实施方案

各科室,各村卫生室: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卫生局关于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化解”活动的要求,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问题,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等重点工作,以创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目标,在我院进一步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化解”活动,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的医疗卫生方面的问题,确保社会持续稳定,为我市卫生工作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各科室、卫生室负责组织排查、化解、防控本辖区范围内医疗卫生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纠纷;负责组织排查、化解、防控本单位存在的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隐患。

(二)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关注民生诉求,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加大源头预防和处理力度;预警在前,调解优先,依法按政策解决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努力使矛盾纠纷早解决,矛盾不上交,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体的利益诉求,在正确协调处理利益关系的基础上预防和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

(三)坚持责任追究原则。严格落实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责任制,对影响社会稳定的医疗卫生突出问题实行挂牌督办和复查复核,限期办理。改进和完善工作情况通报、督查督办和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健全权责明确、查究到位的工作责任体系。

(四)坚持分类指导原则。结合我单位的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化解”活动,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重点,细化目标任务,分解落实责任。加强分类指导,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医疗卫生问题。

(五)坚持齐抓共管原则。进一步健全“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维护稳定工作机制,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构筑专群结合、群防

群治的防控网络,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任务目标

(一)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维护社会稳定的领导责任制、单位责任制、责任查究制得到进一步落实。

(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进一步加强,群防群治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基层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资源和力量进一步有效整合。

(三)群众工作进一步加强,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医患关系更加密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群众基础进一步夯实。

(四)信访工作进一步加强,信访渠道更加畅通,群众的合理性诉求得到及时解决,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集体上访和非正常上访总量明显下降。

(五)维护社会稳定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初步形成社会矛盾联调、治安问题联治、邪教活动联防、社会管理连抓、利民实事联办的工作机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医疗有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群体性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不发生在全市造成重大影响的医疗卫生事件和案件。

四、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和排查

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工作动员会议,全面部署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化解”活动;全面开展对矛盾纠纷基础性排查活动,摸清底数,掌握情况,登记造册,分解责任。

(二)全面攻坚

制定全面攻坚计划,集中时间、人力开展攻坚工作,大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以及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领导公开接访和包案下访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患者)信访诉求和信访突出问题;确保重大活动期间稳定安全,突出维稳工作重点,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持续稳定。

(三)检查验收

组织开展“回头看”活动,对影响社会稳定的医疗有关突出问题仍未得到有效化解的,及时改进措施加紧解决;开展对“大排查、大接访、大化解”活动总结和绩效评查工作,评查结果纳入年终考核内容,同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五、工作措施

(一)深入开展“大排查”,全面准确掌握各类社会矛盾纠纷

1、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制度。要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开展矛盾纠纷经常性排查工作。组织排查本区域内医疗卫生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纠纷;组织排查本单位存在的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隐患。每月组织开展一次集中排查,排查的范围包括各种信访突出问题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排查工作要深入到每一个环节,准确掌握各类矛盾问题的情况,逐一登记造册,做到底数清、原因清、症结清。要分轻重缓急办理,制定调处方案,落实调处责任制,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提出解决问题具体措施和矛盾化解时间表。

2、加强对重点群体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要紧紧围绕当前医疗卫

生矛盾纠纷的新情况新特点,及时开展对矛盾纠纷突出领域的排查。重点是:因医患矛盾引发的医疗纠纷;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职业病鉴定和计划免疫不良反应鉴定引发的鉴定争议;因医疗机构改制医务利益分配不公引发的突出矛盾;因预防控制感染性疾病工作不到位和打击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工作不力,群众健康受到损害而引发的矛盾纠纷;因执业医师资格认定、乡镇医疗机构退休人员待遇引发的矛盾纠纷;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产权纠纷;影响公众健康权益纠纷;敌对势力渗透插手上访活动及群体性事件的动向等。尤其在重大活动期间,要集中精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要掌握动态,及时化解。排查化解期间,对久拖不决和处理难度大的卫生信访案件进行督查、督办。

3、加强和改进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方式。要注意把排查工作和信息收集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排查;深入分析社情民意、网络舆情、传媒热点、信访信息等方面情况;要注意把排查与研判结合起来,定期召开矛盾纠纷研判会议,掌握可能引发大规模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苗头,研究落实化解措施;要注意把排查和督导结合起来,通过排查强化督导,确保调处实效。

(二)深入开展“大接访”,切实解决一批信访突出问题

1、严格实行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制度。我们要坚持实行领导公开接访,重点群体下访和重信重访问题回访等多种形式的定期接访制度,及时受理和解决群众的诉求问题。

2、加大对信访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力度。要重视和加强对群众

初信初访问题的解决,切实把应当解决、能够解决的信访问题一次性解决到位,对一时不能解决的要做到沟通疏解到位,最大限度的减少重信重访。要巩固扩大化解信访积案的成果,进一步加大对疑难复杂信访案件的处理力度,列出时间进度表,严格落实领导包案,真正在“事要解决”上下功夫,实现息访罢访。要开展对涉法涉诉案件的集中清理,限期办结。

3、切实加强和改进基层信访工作,要大力开展走访活动,深入维稳工作一线调查研究,切实解决信访群众的合理诉求。

(三)深入开展“大化解”,最大限度地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1、加强矛盾纠纷源头治理。要坚持在市委、市政府、卫生局、乡镇府的领导下,以医疗卫生单位调解为基础,以民为本,注重围绕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利益诉求充分发挥行政调解、积极探索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公平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通过教育疏导,使群众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协议,有效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纠纷。要健全完善社情民意调查机制,解决矛盾纠纷前,统筹协调好相关方利益关系,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

2、大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对新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要采取分案负责、分片包干的办法,全面落实“五个一”(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包到底)和“五包”(包掌握情况、包解决问题、包教育转化、包稳控管理、包依法行政)工作责任制,及时、就地、依法解决,防止形成新的积案。要把因医患矛盾引发的医疗纠

纷、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职业病鉴定和计划免疫不良反应鉴定引发的鉴定争议、因医疗机构改制医务人员利益分配不公引发的突出矛盾、因预防控制感染性疾病工作不到位和打击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工作不力,群众健康受到损害而引发的矛盾纠纷;因执业医师资格认定、乡镇医疗机构退休人员待遇引发的矛盾纠纷;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产权性纠纷;影响公众健康权益纠纷;敌对势力渗透插手上访活动及群体性事件的动向等问题引起的矛盾纠纷作为工作重点,从政策、法律、教育、疏导、帮扶等方面综合施策,妥善解决。

3、积极开展重点矛盾纠纷调处攻坚。中心负责协调、组织实施本单位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把化解矛盾纠纷的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个职工身上,把排查化解突出矛盾纠纷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一把手要负总责、亲自抓,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具体措施,推进排查化解工作深入开展。

4、不断深化“大化解”工作体系建设。要坚持调解优先、调解为主的原则,加快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协调配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更多地通过人文“柔性”调解和法律“刚性”调解相结合的方法化解矛盾纠纷。要积极推进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卫生单位联合调解模式,做到信息联通、工作联动、矛盾联调,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强大动力。

六、具体要求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化解”活动,领导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分管领导要集中精力

抓好整体工作的协调推进,领导班子成员要按照分工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把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化解”活动,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作为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过程,作为共建和谐、争创模范、保障我市卫生系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过程,切实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把制约本辖区本单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解决好,把事关群众健康切实利益的看病问题解决好,把影响社会稳定和突出医患矛盾化解好,夯实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

(三)进一步加强维稳工作一线队伍建设。大力加强维稳工作一线党组织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维稳工作一线干部队伍,不断提升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要把工作力量向维稳一线倾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教育培训,努力提高维稳一线干部执行法律政策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一线,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更加关心维稳一线干部。

(四)进一步强化协作配合意识。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密切协作配合,加强情报信息的交流沟通,研究处理好一些复杂疑难问题,快速联动处置重大突发性群体性事件,不推诿扯皮,不推卸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密切配合、整体作战的工作格局。

(五)进一步健全完善长效机制。要注重调查研究,健全和完善工作制度和实施办法,推进维稳工作长效机制建设。要及时总结好 的经验和做法,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依法维权的意识。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切实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宣传力度。积极引导群众自觉把调解作为解决矛盾纠纷的首要选择,扎实推进排查调处工作体系建设;让群众理解掌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规范,广泛动员人民群众支持、参与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发挥新闻媒体关注民生、疏导民意、舆论监督的桥梁作用,在全院营造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良好氛围,努力推动我单位维护社会维稳工作实现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六)进一步严格实行考评查究。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化解活动的工作情况和成效将纳入年终考评重要内容,严格实行考核考评。要明确和落实排查化解矛盾问题工作责任,把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特别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情况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考核职工的重要依据;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对工作进度迟缓、效果不明显将予以通报批评。凡是因工作不力、责任不落实,对该排查而没有及时排查、该化解而没有妥善化解,以致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和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将按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责任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驿马乡卫生院

开展书记“大接访” (关)文章 篇6

——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的实践和体会

壶关县委书记 关小平

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是党中央从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当前信访突出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是关注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对于进一步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更好地保持民稳、凝聚民心、促进民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壶关县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周密安排,认真落实,初步达到了预期效果。截止目前,县四套班子领导共接待上访群众97批397人次,解决问题42个,其中县委书记公开接访7次,共接待上访群众63批251人次,当场解决问题24个,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在工作部署上,做到了“三个到位”。为确保大接访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从工作一开始就做到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各项工作举措落实到位。具体来讲,一是组织领导到位。6月28日,中央和省、市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电视电话会议之后,我们壶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响应,立即行动,相继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党政联席会议、县四套班子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县的大接访工作,并出台了大接访活动的实施方案,迅速在全县组织开展了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二是责任落实到位。实行四套班子领导包案制度,将群众反映强烈的12个不稳定因素和突出信访问题,逐一落实到县四套班子领导、主管单位和第一责任人头上,做到了“四明确”,即:明确办案领导、明确办案责任、明确工作措施、明确解决时限。目前这12个信访案件已有 个得到解决,其余的正在抓紧办

理。三是督促检查到位。县上专门成立了大接访工作督查组,定期检查各乡镇和县直单位开展大接访工作情况,对重点信访案件全部实行挂牌督办,并要求办案单位每日上报案件进展情况和上访人员稳控情况,确保做到逢访必接、每案必办、即办必结、案结事了,有效推动了大接访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在开展活动上,突出了“三个重点”。围绕大接访活动的开展,我们重点突出了排查、接访和稳控三个重点:一是信访前重点抓排查。组织公安、信访、司法、法院等部门在全县开展了拉网式大排查,建立了排查隐患县不漏乡(单位)、乡(单位)不漏村(科室、班组)、村不漏村民小组、村民小组不漏户制度,坚持日排查、日交办、日报告制度,及时掌握信访动态。如,我县集店乡张某对县法院的判决不服,欲到北京上访,县维稳办得知这一情况后,通过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使他打消了越级上访的念头。二是信访中重点抓接待。按照上级要求,我们从7月1日开始,县委主要领导每周三、县四套班子领导每天轮流在县信访中心公开接待上访群众,进一步畅通了信访渠道,使广大群众能够见得到领导、诉说了冤情。同时,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当场解决的,一律现场给予解决;需要有关部门调查处理的,立即作出批示,当天向有关部门交办;对重大复杂的信访问题,了解核实情况后提交县委、县政府相关会议研究解决。三是信访后重点抓稳控。县上专门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为组长的信访问题解决组和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为组长的信访人员稳控组,对有可能越级上访的重点人员,由包案领导带领乡镇(单位、村)领导和公安、信访等人员深入到上访人家中,宣讲《信访条例》,发放《告知书》,督促上访人员作出不越级上访承诺。

三、在取得成效上,达到了“三个目的”。一是解决了信访突出问题。开展大接访活动以来,全县共解决各类信访问题 个,涉及拆迁补偿、社会保障、工资待遇、干群关系、涉法涉诉、环境保护、就业再就业等各个方面,特别是重点解决了县水利局下属钻井队路东掌等人反映领不到足额养老金、壶化集团职工李秀玲等人反映办理退休手续、百尺镇西柏林村牛水平

等人反映煤矿开采导致房屋裂缝、盲人宣传队张振山等人要求补发生活补助等一批遗留问题,有效地维护了全县社会稳定。二是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结合开展大接访活动,全县各级干部纷纷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听民声、察民情、解民难、办民需,进一步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百尺镇地南头村李国孝夫妇反映其儿子被车撞死一案,经县委书记接访后得到妥善解决,老两口内心非常感动,当场跪到在地,连声说:“谢谢党、谢谢政府,是大接访帮我儿子洗清了冤情。”三是建立了长效工作机制。在大接访活动中,我们先后建立完善了重点部门和单位24小时信访值班制度、信访隐患排查制度、县领导信访接待制度、领导包案制度、集中办案制度、督查通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一整套工作制度,促进了大接访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通过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我们也得到了以下三点体会:

1、信访工作事关党和政府形象,必须以全新的理念来认识。信访工作是一项与群众关系密切的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信访工作做好做不好,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过去,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怕群众上访,担心群众上访给自己找麻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是积极主动去解决,而是消极应付,结果不仅于事无补,使问题越拖越大,矛盾越来越激烈,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降低了党和政府威信。因此,我们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怕群众上访给自己找麻烦的旧观念,牢固树立做好信访工作只能疏、不能堵的新理念,对上访群众不仅不能堵,而且还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接访,耐心细致地做群众工作,这样才有利于使问题得到解决。

2、信访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必须以负责的态度来对待。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反映的问题也往往是千差万别、情况各异,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作为新时期党的领导干部,能否有效化解矛盾、做到与群众沟通、把问题解决、把矛盾缓解,是检验其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对待群众上访,我

们不能简单处臵,不能就事论事,而要掌握上访人的心态,采取针对性的对策,使上访人感到接访人可信赖、可依赖、靠得住、能沟通,这才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我们在办理乡镇供销公司职工李迷保反映要求补发2002年全年退休金问题时,经过调查了解,不给其补发符合政策,补发也能说得过去,但我们考虑到其工作多年、年岁已高、家庭困难的实际情况,遂给其补发了养老金。

“大接访”引发的思考 篇7

[案例描述]

这是四川省达州市某小学的一堂思品课:当教师板书时,突然听到学生们议论起来,教师感到莫名其妙,便问前排的学生发生了什么事情,前排的学生指着地上的一枚一毛钱硬币说:“这个硬币是从你的衣兜里掉出来的,什么时代了还带着一毛钱的硬币,快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吧!”顿时,后面的学生也开始起哄:“快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吧!”在学生的议论声中教师不知所措,“是捡起来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呢?还是把这件突发小事件跳过去继续上课呢?”突然,这位教师微笑着走过去把硬币捡起来,于是便有了下面的对话。

教师:请问人民币有哪些单位?

学生:太简单了!人民币的单位有分、角和元三种。

教师:金钱有什么作用?

学生(男);金钱的作用太多了,有钱就可以买奔驰、买别墅、娶漂亮老婆,还可以去太空旅游呢!金钱是万能的!

学生(女):我不赞成金钱万能的观点。金钱确实可以满足很多需求,但并不能满足所有的需求。金钱不可以买生命,不可以买到真正的爱情、友情和亲情!(教室里响起了一阵微弱的掌声,掌声表明学生似乎对该生的发言有所悟,该生的发言已经有一定的教育效果,但是还不是很明显,需要做进一步的引导,教师应该善于抓住时机进一步引导。)

教师:说得有道理。有了钱可以满足同学们的吃、穿、住、行等需求,但不一定保证你的愿望都能实现,也不一定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除非你是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人。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我们可以追求金钱,但更要合理使用金钱……(教室里响起了掌声,这些掌声似乎说明教师的发言已被学生认可,学生的内心深处已经被触动,教师应该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认识到一毛钱的重要性。)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一毛钱能买到什么物品?(由抽象到具体,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更能激起学生的参与。)

学生:现在超市里基本上就没有一毛钱的物品,一毛钱就没有什么作用!能购买的物品几乎为零。

就是!就是!(其他学生应和道,以这种方式表达了对该生发言的赞同。学生普遍对“小钱”作用认识不足和缺少理财意识。教师应让学生明白一毛钱的价值,进而培养学生的节俭品质,关爱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以及理财意识和能力……)

学生:(忽然间,一名学生站起来了)你们太小瞧一毛钱的作用了,一毛钱能买到的物品确实太少了,因而它的价值和作用往往被忽略。但是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毛钱就像小河中的一滴水,只有无数滴水,才能形成小流,只有许许多多的小流才能汇积成江海。所以说一毛钱的价值和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教室里安静得连掉一根针的声音都能听见,学生们似乎被这富有哲理的发言感染了,他们陷入于沉思之中……心灵的触动是不易的,教师要把学生的心灵触动转化为一种内心的自觉,在学生内心自觉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提升道德品质。)

教师:讲得太棒了,同学们,我们不妨一起来计算几组具体的数字吧!(对学生而言,具体的数字会更具有说服力,还可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记和长久的记忆呢。)

学生:好啊!

教师:如果一个人每天积累一毛钱,一个月是多少钱?一年是多少钱?十年又是多少呢?中国十三亿多人,每人每天积累一毛钱,一年是多少钱?十年是多少呢……(刚开始,所有的学生都沸腾了,紧接着就鸦雀无声了,他们被自己计算出的数字惊呆了,学生一双双水灵灵的眼睛望着这位教师。)

教师:中国还有很多人处在贫困之中,有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需要你的帮助,一毛钱对他们实在太重要了。也许就是你的一毛钱的捐赠而改变他们的命运!同学们,我们还要把一毛钱扔到垃圾桶里吗?

学生:不!不!不!

教师:所以,我建议在班里建个一毛钱爱心捐赠箱,同学们可以通过捐赠行动把自己的爱心播向远方,以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我还建议每个同学在家里建个一毛钱积累箱,把自己多余的零钱储存起来,它既可以树立理财意识和培养理财的能力,还可以培养自己节俭的品质……

[教学思考]

一毛钱的教学突发事件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极其微小的一环,教师对待这种微小的突发事件,如果以无所谓的态度对待和不善于发现突发事件的深层教育价值,那么这种微小的突发事件只不过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留痕迹的瞬间而已。如何才能把偶发性的教学突发小事件转化为具有重要价值的教育资源呢?

一、形成对教学偶发事件的正确认识和树立正确的态度是基础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交流、对话、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一项极其复杂多变的活动,因而,教学过程充满了多变的、不确定的因素,偶发的教学事件是教学过程中正常的教学现象,它具有双重可能,既可能影响教学进度和降低教学质量,又可能为教学提供难得的教育契机,为教学带来意外的收获,从而提升教学过程的价值。因而,需要把教学偶发事件看做教学活动的正常现象,既不能忽视教学偶发事件、或放任自流,也不能面对它时高度紧张、束手无策。应持平和的心态与高度重视的态度科学地、恰当地处理,把教学突发事件纳入到教学环节中去,深化课堂教学活动的内涵和提升教学的价值。

二、立足学生文化世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是根本

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文化体,学生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世界,具有独特的经历、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兴趣爱好、情感倾向等。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必将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教学偶发事件正是学生文化世界在特定教学情境中的表现,教学突发事件既有它的偶然性,也有它发生的必然性。教师要善于通过它的偶然性去发现它发生的必然性,探究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充分认识学生的文化世界,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动机、心理特征、价值观等。一毛钱教学突发事件中,教师掉了一毛钱的硬币是偶然性,而学生对一毛钱的态度和价值观则是该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因素。教师通过偶然性事件发生的根源,为有效处理教学偶发事件提供依据。同时在处理教学偶发事件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中来,从教学偶发事件发生的主体转变为教学偶发事件处理与解决的主体,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敏锐观察、准确判断、果断行动、有效针对是关键

教学偶发事件尤其是小事件让其焕发出大的教育教学价值需要教师敏锐地观察、准确地判断、果断地行动与针对性地有效处理等,方能取得实效。敏锐观察就是当教学偶发事件发生时,通过观察、分析,及时有效地抓住偶发事件的根本症结所在,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对教学偶发事件的整体感觉,并能明确教学偶发事件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准确判断就是对教学偶发事件具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价值、具有多大程度的价值、是什么性质的价值,以及是否需要及时处理或者是否有必要忽视的准确把握。果断行动是指教师一旦认为有必要处理教学偶发事件时就应快速行动,使偶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教学中有许多偶发事件往往稍纵即逝,一旦错过了最佳的处理时机会降低其带来的教育价值,甚至可能再也无法找到解决教学偶发事件的契机,因而,需要教师当机立断,果断行动。有效针对是指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需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目标的指导下,针对具体的偶发事件、具体学生,灵活多样地采取方法与策略,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处理使之达到应有的教育教学价值。

四、遵循启发诱导和循序渐进原则是保障

启发诱导原则要求教师善于利用微小的突发事件去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唤起学生内心的灵动,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发生积极的变化。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求教师要充分遵循和利用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切忌急躁、粗暴,要做到冷静、耐心,使教学突发事件的价值在“润物细无声“中升华。一毛钱教学事件就是在启发诱导和循序渐进原则的指导下,不断地引导学生思维的碰撞和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自我意识,一步步地引导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和价值观的积极变化,最终取得了教育成效。

“大接访”引发的思考 篇8

[摘 要]最高人民检察院对“维稳工作”的总体要求中,接待来访人员工作一直是维稳工作的重中之重,负责维护接访场所秩序的司法警察则是最前线的保障力量。如何定位自己在接访工作中的角色,如何应对接访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如何依法妥善、有效地处置,已成为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在当前形势下,司法警察应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不断加强源头管理,注重工作细节的落实和完善。

[关键词]司法警察;控申接访场所;维护信访秩序

当前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愈来愈受到人民群众的重视和认可,面对纷繁复杂的申诉需求和日渐凸显的各类社会矛盾,检察机关提出了“大接访”制度。“大接访”制度的提出不仅是控申部门内部职责范围的变动,同时也使司法警察这个保障部门的职责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高检院对“维稳工作”的整体部署中,接待来访人员工作一直是维稳工作的重中之重,负责维护接访场所秩序的司法警察则是最前线的保障力量。如何定位自己在接访工作中的角色,如何应对接访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如何依法妥善、有效地处置,已成为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在当前形势下,司法警察应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不断加强源头管理,在维护接访场所秩序工作的更多更细的方面下功夫,笔者就此作以下几点思考:

一、司法警察维护信访秩序工作的职权范围需要进一步明确

司法警察是检察机关内部配备一定警用装备的一支队伍,是国家强制力在检察机关的具体体现,是检察机关严肃执法的重要力量。司法警察参与维护信访秩序与执行一般日常警务有很大不同,法警在维护信访秩序过程中的作为程度和言行将直接影响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尽早出台有关规定,明确法警在维护信访秩序工作中的职、责、权是什么,哪些行为是可为的,哪些行为是不可为的,遇到突发事件如何处置,在什么情况下联系公安警察介入,在什么情况下实施强制措施,以及维稳中的指挥关系等等。应明确司法警察在维护信访秩序工作中规范行使的权力范围,与公安警察行使权力的区别和各自的权力边界,减少执法盲区,避免推诿扯皮。从而使司法警察在维护信访秩序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职责明确,权限清晰。应当充分认识司法警察服务信访工作突出作用,时时警醒干警心存忧患意识,牢记“责任重于泰山”,努力提高防控突发事件能力,服务和谐有序信访秩序。要深化认识,周密部署。对交办的信访接访案件,高度重视,全面了解案情,分析个案特点,制定详实、周密、切实可行的处置化解预案,力求化解最佳方法,做到防控突发事件有计划,有要求,有目标,达到防控效果。其次要讲究策略,注重方法。要坚持“依法治访、文明受理与果断处置”相结合,力促“四到位”,即:诉求合理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思想教育到位,行为违法依法处理到位,生活困难帮扶救助到位。最后要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在信访接访中,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充分利用信访当事人亲缘地缘等各种社会关系,以“法律教育和亲情感化”相结合,耐心做当事人思想疏通工作,达到息诉罢访目的。

二、司法警察维护信访秩序工作的工作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

检察机关维护信访秩序工作,牵涉到控申、业务部门和法警队等多个部门,如何使信访和警务工作顺畅地协调运作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一是要有统一领导。建议由一名院领导统一负责具体的维护信访秩序工作,在维护信访秩序工作中对控申、业务部门和法警队予以全面地指挥和协调。另外,要将维护信访秩序工作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纳入控申、业务部门和法警队的目标管理考核,实行量化管理,建立激励机制,使得司法警察在维护信访秩序工作中同样有职、有权、有责。二是要有统—管理。法警在具体的维护信访秩序工作中接受控申、业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要坚持召开联席会议制度,通报情况,交流经验,共同研究维护信访秩序方案。三是要统一调遣,实行调警令制度。由法警总队对辖区内的法警进行统一调遣,充分发挥法警总队对法警队(支队)的统一领导。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过程中,如遇到警力不足时,可向兄弟院法警队申请调警予以增援。统一调遣机制的建立,能使辖区范围的检察机关法警真正形成一盘棋,协调一致,上下联动。另外,还应该建立与公安警察的密切联系机制,及时得到公安警察及时到位的有力支持。

三、司法警察维护信访秩序工作的执法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司法警察执法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是要规范执法行为。通过建立维护信访秩序工作的各项具体规范标准,使司法警察能按照规定执法,严格每一道执法程序,规范每一个执法行为。履行职责时,要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司法警察参与维稳,有时也容易与控申、业务部门之间形成各自为政的现象,这就需要建立合理的职能履行监督制度来保证执法行为的规范化。另一方面,在规范高效执法的同时还要求做到文明执法,这是新时期对司法警察在维护信访秩序工作中的更高标准。法警队要不断总结经验,摸索规律,形成系统的、周密的、灵活的应对各种情况和问题的预案和措施。面对不同的场面和情势,司法警察要做到遇事沉着冷静,机智灵活地控制事态,协助化解矛盾,避免僵化操作、教条化行事。要善于将执法行为的规范化与实际情况的特殊性灵活结合起来,妥善处理好维护信访秩序工作中的各类事件。

四、司法警察维护信访秩序工作的强制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

强制措施是司法警察参与维护信访秩序工作的重要后盾。在维护信访秩序工作中,遇到当事人有极端行为和险情时,司法警察要敢于冲在最前面,果断采取强制措施,

及时处置,化解险情。对于这方面应有相应的法律规定作保证。特别是当出现重大群访事件时,对于法警队而言,一是要想方设法迅速集中警力,及时取得本院各部门、兄弟院和当地公安机关的支持,有效防止事态扩大。二是要限制人群流向,通过阻拦、劝解、疏导,使集中点汇集的人群散去。三是必要时要疏散人群。对严重危及稳定秩序、公共秩序,不听劝告的密集人员,要根据情况,实施强行驱散,对煽动闹事的带头人员必要时使用警用械具。四是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打击违法闹事者和挑头分子的嚣张气焰,体现司法警察应有的威严。

五、司法警察维护信访秩序工作的业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根据司法警察性质及维护信访秩序的要求,要在司法警察的工作能力与实战技能上加强培训和训练,要重视法警培训课程。第一,要提高积极性、自觉性。在授课过程中,要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讨论来理清思路,澄清误区;在管理工作中,要严格要求,采取军事化管理,用正规化来体现激发出司法警察的职业光荣感;在后勤保障中,要有力度,采取优先保障措施,激发法警做好自我培训的内在动力。第二,要突出实用性、有效性。培训学习课程要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检察检察院的要求,安排车辆驾驶、擒拿格斗、微机操作、警械具使用等技能训练。要立足实战,大力开展涉诉处突的实战演练;大量开展警械具的使用,武器的拆卸、保养及射击的训练;扎实开展警械具的使用,包括佩带、上铐时机及动作、警棍操、强光手电使用规定等内容,及枪械等武器的使用操作。第三,要科学施教,注重心理素质训练,要教育并培养法警勇敢顽强的品质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忘我无畏、顶天立地的气概,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

在各类社会矛盾突出的今天,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复杂的申诉需求,司法警察应不断深入对检察职能的探索,同时也要注重平时实际工作的经验积累,每一次出警工作后都进行适当交流总结,充分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在职能权限基础上,既要做到引导群众通过法定程序表达合法的利益诉求,又要切实保护接访人员安全,维护接访场所信访秩序,充分体现司法警察在维护接访秩序中的重要作用。

上一篇:旅游资源鉴赏与开发教案下一篇: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概念的初步构建与分析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