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仿写诗歌

2024-12-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乡愁仿写诗歌(精选4篇)

乡愁仿写诗歌 篇1

乡愁仿写诗歌一

小时侯

幸福是一颗小小的糖果

含在嘴里

却甜在心头

长大后

幸福是一本厚厚的同学录

人各四方

真情却浓聚一处

后来啊

幸福是一张和美的全家福

时光流逝

但笑容永铸

而现在幸福是一封暖暖的家书

远在天边

然而温馨眼前

乡愁仿写诗歌二

懵懂时

乡愁是一件温暖的毛衣

穿的人在这头

织的人在那头

上学后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小溪

我站在尽头

母亲在源头

成长中

乡愁是一首悠远的笛乐

他在那头吹

我在这头听

而现在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明月

看的人在这头

望的人在那头

乡愁仿写诗歌三

小时候

乡愁是一个小小的风筝

我在这头

梦想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封长长的书信

我在这头

亲人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座层层的牢笼

我在外头

思想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本厚厚的记忆

我在这头

仿写乡愁写诗歌 篇2

小时候,快乐是溪边一池小小的泥巴。

我趴在里头,伙伴们围在四周。

长大后,快乐是与朋友们一起弹吉他。

我在弹着,她们在唱着。

后来啊,快乐是与同学一起泡在图书馆里。

我在书中遨游,她在笔下沉思。

而现在,快乐是得奖后的喜悦可有人分享。

我站在上头,她坐在下头。

★ 《乡愁》仿写

★ 诗歌:乡愁

★ 乡愁诗歌感想

★ 仿照乡愁写母爱的诗歌

★ 仿写句子

★ 仿写:变色龙

★ 仿写句子大全

★ 陋室铭仿写

★ 匆匆仿写全文

怎样写诗歌 篇3

第一:诗歌的题目

诗歌的题目一般是整首诗歌的灵魂,需要仔细提炼。也可以是诗歌内在的主线,类似小说的主体思想。当然,诗歌的题目也可以是一个简单的代号而已,那是对于诗歌内容相对比较丰富的而言,在这里,并不提倡把诗歌的题目代号化。

第二:诗歌的长度

总体说来,诗歌的长度没有严格的限制,可以长,长到几时行乃至几百行;可以短,短到只有几行,甚至几个字。但是,诗歌本身有一定的语言张力在里面,要根据语言的张力而定,不可肆意缩短和延长。要根据诗歌的语言的张力来定,不能过火,也不可不足,这两者都不是好的选择。

第三:诗歌的立意

诗歌本身可以无立意,可以有立意,但是要根据语言和技巧来定是否需要立意。严格的来说,诗歌的立意同小说的立意不同,但,也可以参考小说的立意来给诗歌立意。诗歌的立意不象小说那样要求严格,诗歌的立意仅仅是一条线索而已,如果要具体的说诗歌的立意是没有办法讲清楚的,因为诗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更不可能谈到写成什么理论性教材。具体的说,诗歌的立意是一个瞬间的事情,脑子中形成诗歌的句子的时候,立意已经产生,可能产生的仅仅是几个字或者几个词,但是,立意跟随的就是这几个字或者词产生。

要是非得将立意说明白的话,可以参考小说的立意去定;但是,还要根据诗歌的题目来定,诗歌的题目本身就是诗歌要围绕的中心,所以,一个诗歌的题目可以简单的认为是诗歌的立意所在。

第四: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运用相当复杂,在这里仅仅讲几个重点。诗歌的语言要求精炼而且要有张力,就是所谓的短小精悍。掌握语言的火候。所谓语言的火候就是要掌握好诗歌的本身对于语言的要求,不能过火,不能可意把主旨拔高,不可肆意的宣泄,但是,也不可不足,不可将主旨压缩,不可萎靡的沮丧。要有内在的音乐感。音乐感,就是写出来的一首诗歌要可以朗朗上口,可以把诗歌用唱的形式唱出来,要语言优美,精炼,不能拖沓,严格的要求不能拖泥带水。一首好诗是可以直接谱曲,可以直接让歌手唱出来的。要有内在的张力。张力就是诗歌的弹性,象小说的语言的弹性一样,不可太长,也不可太短,至于诗歌的长短,要根据诗歌的立意而定,不能拖沓。

如果讲诗歌比喻成河流的话,这条河流无论怎么流,始终在河岸里面流动,始终不会象两岸泛滥。散文则不然,你可以将两岸完全淹没,也可以只在河岸里流淌,这个就是诗歌和散文的相对的区别。所以,诗歌就是一条河流,一条从不泛滥的河流。

第五:诗歌的技巧

诗歌的技巧是最复杂的事情了,但是,总体上来说,诗歌和其他文体的写作基本都要经过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就是:

1,意识流阶段,也就是纯意识的流动性创作,脑子中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一种没有章程的写法。2,运用各种技巧,提纲契领阶段,也就是根据自己的写作的意图、构思和立意去选择自己适合的写法去创作,一般搞写作的人可以从当中看出其写作的意图,和明确的主线,以及准确的立意,是一种循规蹈矩的类似在道路上面看着路标前行的创作阶段。

3,无我的阶段,也就是已经熟练掌握了各种的技巧,可以不用提纲已经可以进行创作,类似技巧跟着你在走的阶段,类似在天空自由飞翔的阶段性创作,已经把各种的技巧融会贯通,不需要再去找什么技巧,技巧自然不自然的就流露出来的阶段。

但是,无论哪个阶段都离不开技巧这两个字。但是,诗歌的技巧比起其他的文体的创作的技巧要相对复杂一点,不过,与其他文体的技巧也有相通之处。

诗歌的技巧之一:丰富的想像力

想像力在诗歌创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句话说:“你没有丰富的想像力可以成为好的小说家,哲理学家,或者政治学家,但是绝不可能成为好的诗人”。这句话很正确,但是,还有一句话说:“诗歌来自胡说”,当然,诗歌不是在胡说,但是,这也恰恰说明了诗歌的创作的形象性,与诗歌的创作的想像力的体现。

丰富的想像力是诗歌创作者所必须的不能摒弃的技巧之一,是有重要作用的。

大气,讲的是要有时代气息,让读者感触到时代的脉搏。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大凡经久不衰的诗歌都有其大气所在。李杜齐名,为什么老杜被称为诗圣,而老李却只被称为诗仙呢?因为从杜圃的诗中可以看出一代大唐的风貌。有划时代意义。李白放荡不羁,尽管诗风飘逸,但随意性大,也就屈居诗仙了。

灵气,指的是表象与内涵的幻化关系。任何灵魂都要有个躯壳做表象,没有躯壳,光有灵魂,是不完美的,那会使人看不到,摸不着。所以,灵魂要通过表象来体现;表象要通过灵魂来塑造。哪吒还要有荷花来化身呢,否则灵魂无所依。在诗歌中,灵魂体现了一种思想,一种意识。但如何幻化就要全凭个人的悟性了。例如郭小川的《选队长》:“年轻的团支书竞聘生产队长/手中的规划图就是立下的军令状/掌声/掌声把小村托了起来/托起来/放在他宽阔的肩上。”后数第三句幻化得就相当好。这里的掌声代表大家的信任。

底气,指的是诗中的内涵(信息)要丰富,传递感情和信息,要多角度,大纵深,多方位的。信息量大,能给人一种汹涌澎湃,震撼心灵的感觉。当然,底气足不是华丽词藻的分行排比,也不是杂七杂八闲情的堆砌,而是丰富知识的内涵通过表象体现出来,经得住推敲。当然,一时一事有所感触也可就事论事成诗,但毕竟单薄,穿透力不强。

至于怎样才能让诗歌朗朗上口,增加美感,尚有“三美”一说则又当别论。属于雕琢范畴。

一、捕捉和创造诗的形象

(一)诗用形象思维写作 别林斯基早就指出:“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这就告诉我们,写诗要用形象思维。所谓用形象思维,首先指的是深入生活时,要对生活进行形象的感受,形象地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进行形象思维,要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善于进行形象的捕捉。艾青指出:“形象思维的活动,在于使一切难以捕捉的东西,一切飘忽的东西固定起来,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象印子打在纸上样地清楚。”因此能捕捉到新颖的形象,也就有了写诗的素材。这就要靠灵感。

(二)诗是“想象的表现”。诗人的想象和科学家的想象不同。培根指出:“诗是一门学问,在文学的韵律方面大部分有限制,但在其他方面极端自由,并且和想象有关系。想象因为不受物质规律的束缚,可以随意把自然分开的东西联合,把联合的东西分开。这就造成了不合法的配偶和离异。”要做一个诗人光凭常人的听觉还不够,还得有诗人变形的眼镜和听筒。所以,我们写诗,既要对生活特征观察得很精确,而同时又不缺乏把这些特征加以变化的勇气。由于变形,诗的形象往往具有象征的意义。

(三)诗歌形象的创造马雅可夫斯基在《怎样写诗》中对青年作者说:“应该使诗达到最大限度的传神。传神的巨大手段之一是形象。”艾略特认为,创造形象就是“寻找思想的客观对应物。”具体方法很多,例如:虚与实转化;人与物转化;物与物转化;内与外转化;大与小转化;远与近转化;少与多转化;部分与整体转化;历史与现实转化;现实与未来转化等。需要强调的是:诗中的诗人形象和景物形象都是为表现情感、情绪、情趣服务的。诗的情感性重于形象性,离开抒情需要去胡乱堆砌形象,只能损害诗歌。

二、巧妙地进行诗的构思

(一)诗的灵感 构思是诗歌创作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阶段。构思是什么引起的?简单的回答是:创作的冲动——灵感的爆发。艾青说:“所谓‘灵感’,无非是诗人对事物发生新的激动,突然感到的兴奋,瞬即消逝的心灵的闪耀。所谓‘灵感’是诗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最愉快的邂逅。” 对于一首诗来说,灵感是因;对于客观世界而言,灵感是果。由客观世界获得灵感,由灵感开始创作。这是诗人写诗的过程。在“灵感”爆发之后,创作就进入具体的构思。

(二)诗的构思诗歌构思十分重要。诗人郭小川在《谈诗》中说:“诗是要有巧妙的构思的。”“你提到了构思,我觉得这是抓住了关键的”。关于诗的构思的内容,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首先关于适合于诗的构思的内容,我们可以马上把纯然外在的自然界事物排除在外,至少是在相对的程度上排除。诗所特有的对象或题材不是太阳、森林、山川风景或是人的外表形状如血液、脉络、筋肉之类,而是精神方面的旨趣。诗纵然也诉诸感性观照,也进行生动鲜明的描绘,但是就连在这方面,诗也还是一种精神活动,它只为提供内心观照而工作。” 什么是诗的构思方式呢?诗的构思方式是内心体验。黑格尔说:“诗既然能最深刻地表现全部丰满的精神内在意蕴,我们就应该要求诗人对他所表现的题材也有最深刻最丰富的内心体验。”“诗人必须从内心和外表两方面去认识人类生活,把广袤的世界及其纷纭万象吸收到他的自我里去,对他们起同情共鸣,深入体验,使它们深刻化和明朗化。”所以,诗人写诗虽然“并不是每首诗都在写自己。但是,每首诗都由自己去写——就是通过自己的心去写”。遵循这个构思方法,在写作抒情诗时,由于抒情的真正源泉就是创作主体(诗人自己)的内心生活,诗人应该只表现“单纯的心情和感想之类,而无须就外表形状去描述具体外在情境”。诗歌构思的过程包括以下的内容:

(1)提炼诗情。就是从一般感受中寻觅显示一般感受的独特感受,从共同感受中寻觅表现共同感受的具体感受。如艾青的《自由》。

(2)选取角度。抒发诗情应选择合适的角度。一般地讲,有两个大角度,一是直抒胸臆,诗人直接站出来抒情,如闻一多的《口供》。用这个角度写诗,应忌空泛,要创造出鲜明的个性化的诗人形象,否则容易直露。另一个角度是象征寄托,借物寄情,借人表意,借景写感。

(3)布局谋篇。诗的开头、结尾怎么写,各部分之间如何组成有机的整体,需要认真考虑。总是以情绪(感情)的变化的层次来贯穿的。”

自编描冬天写诗歌 篇4

想你

在冬的寒冷中

看叶凋谢

一片片

是我年老的回忆

从心头

滑落

悟懂了

没有错

错的

是生命的诱惑

真想告诉你

那落尽了枯叶的树

赤裸着

是一种凝炼的快乐

2、冬雨

多雨的冬季

你在雨中伫立

如春笋

梦里似曾相见

芳姿婷婷

是那般迷人

不知是哪一路鬼神

作了这样的安排

也许,是我们的缘分

也许,是命中的注定

毛毛细雨,正纷纷

四周朦胧混沌

你没有走向我

我没有走近你

却在相遇时

眸子碰着,闪电般

谁也不敢出声

3、遥想当年

遥想当年

有雪花纷飞的山上

你摘一朵梅花

吻于菲红的唇边

只一个浅浅的笑魇

便妩媚了我整个的青春

寒冷的激动和快乐的情节

使我遗忘了时间

你的柔情万种

你的明眸皓齿

恰如冰雪里的松竹

使我总在冬季

深深地怀念

谁说往事如烟

蓦然回首

却发现

青春的经年

是岁月的怅然无言

4、有约不来

有约不来

我就在

寒冷里

徘徊

冷风

已入我怀

窃走了

我心中

上一篇:浅议90后幼儿教师的管理论文下一篇: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