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程序培训(精选8篇)
1.有稳定、可靠的经费来源,举办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职业(工种)培训的,固定资产五十万元以上,注册资金一百万元以上;举办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职业(工种)培训的,固定资产三十万元以上,注册资金五十万元以上。
2.有专职校长,校长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三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从事职业教育培训工作五年以上,年龄不超过七十周岁,熟悉国家职业培训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无担任或者兼任其他学校的校长的情形。
3.有与办学规模和办学专业相适应的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专职教师不少于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每个培训职业(工种)配备二名以上理论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聘任的教师应当具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教师任职资格。
4.有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和专业财会人员。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应当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三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有二年以上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经历和教学经验;财务人员应当具有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和出纳不得兼任。
5.有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培训场所和办公用房,办公、教学和实习场地相对集中、独立,且为非危险房屋,有良好的照明、通风条件,能够满足各职业(工种)教学、实习需要,并符合劳动保护、安全卫生、消防环保、房屋质量安全等有关规定。理论课教室建筑面积,属于中级民办职
业培训机构的,不少于八百平方米;属于初级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不少于三百平方米。
初级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由所在区(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审批。
中级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由所在区(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审批。
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行政审批程序:
(一)申请筹设。申请筹设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举办者应向审批机关递交以下材料:
1、申办报告(格式要求见附件2);
2、举办者身份证明(单位办学出具举办者的法人资格证明及复印件,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办学的证明文件;个人办学提交举办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证明和身份证及复印件);
(二)受理。审批机关受理人员应即时审核材料,依据区域内职业培训资源布局的合理性,对申办职业(工种)培训项目进行评估,在30日内以书面形式做出是否同意筹设的决定。同意筹设的,发给筹设批准书(见附件3)。不同意筹设的,应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完成筹设,正式申请设立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举办者应向审批机关提交以下材料:
1、申办报告;
2、《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筹设批准书》;
3、《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审批表》(见附件4);
4、举办者的资格证明材料(个人包括举办者身份证、学历、职称证件、派出所开具无违法违纪等证明;单位包括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5、具有资质的验资机构出具的用于办学的固定资产评估报告、注册资金验资报告和证明;(会计事务所办理)
6、教学场地的产权证明,属于租赁房屋的,并提供房屋租赁合同和住房主管部门的租赁房屋备案证明;利用居民小区公建的,还需提供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同意办学证明。
7、满足教学和技能训练需要的主要设施、设备的清单;
8、学校章程(格式要求见《辽宁省民办学校章程示范文本》,可登录辽宁省民间组织信息管理网下载)、发展规划和各项管理制度;
9、与培训职业(工种)相对应的教学(培训)计划、大纲和教材(教材提供目录及编者)
10.各项管理制度。
11、拟办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董事会、理事会或者其他形式决策机构人员、拟任校长、专职管理人员、财会人员、职工的身份、学历、资格证书等证明材料的复印件;任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及拟聘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学历证书、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者职称证书、教师资格证、居民身份证。
12、拟聘理论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的身份、学历、资格证明材料的复印件。
13.表格17-30由审办者行填写
有关证照、证书、证件、教材等除提交复印件外,还应提供相应原件供审批机关核对。
14.联合办学的,提交经公证的联合办学协议书。
15.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
(三)审查。审批机关受理申请后,应当组织有关专家组成评审小组或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对申请人提交的申报材料和实际办学条件进行评审,并形成专家小组评审意见。
(四)决定。审批机关应当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依据专家小组评审意见,自受理申请后三个月内以书面形式做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并及时告知申请人,不予批准的应当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五)发证。对批准设立的,由审批机关给予正式批复,并发给《办学许可证》正、副本。《办学许可证》正、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正本应放置在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主要办公场所明显位置,副本用于办理相关手续及开展社会活动。
取得《办学许可证》后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应当按规定到民政部
门办理法人登记,同时还应到有关部门办理组织代码证书、税务登记证、银行开户等相关手续。
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招收的各级别学员,不得混合编班培训,应当按各级别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分别组织教学和实习。
(一) 概念。行政处罚中的简易程序, 即当场处罚程序, 是指行政机关或法定组织的执法人员对当场发现的案情简单、事实清楚、违法情节轻微、处罚较轻的行政违法行为, 当场作出处罚决定时所适用的比较简单的处罚程序。当场处罚是国家行政机关或法定组织依法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当场处罚是在发现行政违法行为后当即给予的行政处罚, 这是当场处罚与一般行政处罚最明显的区别, 充分保障了行政机关有效进行行政管理的权利, 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二) 适用条件。
1.有法定依据。行政执法人员在作出当场处罚时, 一定要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不能随意处罚。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 对违法当事人不能给予行政处罚。
2.案件简单、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无须进一步调查取证。这是指轻微行政违法案件, 执法人员当场看到或很容易查明案件事实。《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了处罚范围, 即使有的案情比较简单, 但超出了此范围, 也不能适用此程序。
3.只能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或警告的行政处罚。简易程序并不适用于任何种类的处罚决定。根据《行政处罚法》第33条的规定, 只有两种处罚种类可以当场作出决定, 即警告和罚款;且罚款处罚的幅度也有规定: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罚款, 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1, 000元以下罚款。
4.简易程序的收缴罚款问题。在执法实践中简易程序有两种形式:当场收缴和罚缴分离。《行政处罚法》第47条有明确规定:对公民或法人 (其他组织) 作出20元以下的罚款当场收缴。但是, 对公民作出21元至50元, 对法人或其他组织作出21元至1, 000元的罚款, 没有明确规定是当场收缴还是罚缴分离。通过执法实践总结认为:若行政相对人流动性大、没有固定经营场所, 那么不当场收缴罚款, 事后就难以执行, 所以应当当场收缴并出具本省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若行政相对人有固定场所, 应当罚缴分离, 到指定银行缴纳。
二、简易程序的原则
行政处罚中的原则, 如处罚法定原则、公正公开原则、过罚相当原则、教育与惩罚相结合原则等, 在实施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时也应当坚持。但当场处罚由于其处罚程序的简易性, 所以在处罚原则方面有自己的特点。比如, 当场处罚的特点是程序简化, 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较大, 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又比较弱, 所以当场处罚比一般程序中的行政处罚更容易显失公正。所以当场处罚应当严格遵守以下原则:
(一) 遵守法定程序原则。合法的处罚程序是保证行政执法产生法律效力的必要条件, 如果处罚程序违法, 就必然导致行政处罚的无效或被撤销, 同时也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所以, 《行政处罚法》对当场处罚的程序作出了明确规定。
(二) 保障处罚人行使合法权利原则。在行政执法活动中, 被处罚人处在相对弱的地位, 对他们的合法权利必须给予保障。如这一原则得不到遵守, 实施当场处罚即违法。为此, 《行政处罚法》作出规定, 实施当场处罚时, 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应当告知被处罚人违法事实、处罚依据和理由;当事人的陈述权、申辩权及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三) 效率原则。效率原则是指一切同国家行政管理有关的活动都必须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 用尽可能少的消耗去获得尽可能大的收效。当场处罚制度的建立是效率原则的一个具体要求和反映, 要求实施当场行政处罚的执法人员应具有较高的素质, 并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这样才能高效地完成追究行政违法行为。
(四) 处罚轻微原则。根据我国立法实践, 实施当场行政处罚的适用范围都比较小, 可案件数量又相当多;大多属于案情简单, 社会危害后果不大, 又是容易当场处理的小案件。《行政处罚法》规定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 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1, 0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的, 适用简易程序, 这体现了处罚轻微原则。
三、简易程序在气象执法实践中的具体适用
在气象执法实践中, 遇到最多的是一些情节简单、处罚较轻的行政处罚案件, 在执法过程中, 适用简易程序有利于提高行政执法效率。但在适用简易程序处罚时, 还应注意把握好以下三点:
(一) 简单、便捷并当场作出处罚决定。《行政处罚法》简易程序的设立, 立法本意是要求行政主体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有法定依据的案件, 适用一种较为简单的程序当场作出处罚决定, 以提高执法效率。如果程序繁琐, 不能当场作出处罚决定, 体现不出简单、便捷的原则, 简易程序就失去设立的必要和立法的初衷。
(二) 完善当场处罚事先告知程序。当场处罚也应告知行政相对人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但是, 在目前的气象执法实践中, 事先告知的内容大多是以口头形式作出的, 行政相对人对违法事实有异议, 也是以口头形式提出, 事后发生争议, 难以证明。因此, 即使我们进行了事先告知, 并给予其陈述、申辩权, 也无法以固定的形式将相对人的异议记载下来, 若事后发生争议, 引起诉讼, 我们无法举证事先履行了告知程序。若司法机关以程序不合法为由判决败诉, 我们是没有任何正当理由反驳的, 必然承受不利的法律后果。所以说, 在运用简易程序进行处罚时, 完善好告知程序, 用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 是当场处罚决定书的必要内容。既然事先告知程序事关当场处罚的合法性, 同时又涉及到当场处罚决定的事实认定, 应提高其形式要求, 采用书面形式, 可以在调查取证的过程中, 通过调查笔录的形式将事先告知程序体现出来。在查清相对人的违法事实后, 告知相对人应当依法对其进行处罚, 并告知其有陈述、申辩的权利。对相对人的态度, 也一并如实记录下来。若相对人放弃陈述、申辩, 由其在笔录上签名认可;若相对人对违法事实提出异议或拒绝签名, 执法人员应在现场进一步调查取证, 把相对人的违法事实彻底查清。这样做既可保证相对人的陈述、申辩权, 又可以防止相对人事后提出没有事先告知时我们有据可循。若引起诉讼, 就有证据证明我们的处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若相对人在陈述、申辩时与我们分歧较大, 则转为一般程序案件处理。
(三) 简易程序的方法步骤。在适用简易程序对相对人进行处罚时, 应按如下步骤操作:一是先说明来意, 做到有礼有节;二是出示执法证件, 表明合法身份;三是依法行政, 指出相对人的违法行为, 说明处罚的理由和依据, 应给予什么种类的处罚;应当罚款的, 应当依法给予多少罚款;四是告知事项。依法听取相对人的陈述、申辩和告知其救济途径, 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利;五是当场处罚决定书宣告后, 应当场交付当事人一份;同时, 必须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摘要:《行政处罚法》对简易程序的规定比较原则, 如何在气象执法中适用简易程序, 做到既不违背法律规定, 又简单、便捷, 便于现场操作, 是执法人员在当场处罚过程中应当掌握的。本文就简易程序在气象执法中的适用作一探讨。
关键词:简易程序,气象执法,执法行为,行政处罚
参考文献
【关键词】检察机关;行政公益诉讼程序;民事公益诉讼程序;比较
就当下已经制定并实施的法律法规来看,规定有关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内容极少,体系不完备,不能很好地规范行政公益诉讼。而相比而言,对民事公益诉讼的规制则比较完备,有较为详细的规定。于此,以两者的比较为切入点,从而为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构建提出一些建议。
一、受案范围存在差异
从产生的法律关系来看,民事公益诉讼产生的是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针对的是民事主体的侵权行为导致公益受损而赋予的法定救济权;而行政公益诉讼产生的是行政法律关系,是不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针对的是行政机关的侵权行为导致公益受损而赋予的法定救济权,从这个角度上讲,二者并不存在交叉部分。但现实中并不是这种情况,生活中多数案件法律赋予了当事人一定的选择权,既可以选择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也可以选择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与此同时法律也做出了一定的限制,对于如无效婚姻,父母剥夺未成年子女受教育权等案件,则只能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对于涉及抽象行政行为的案件,则只能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值得指出的是,在进行制度构建时,抽象行政行为理应被包含于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
二、两者的被告及其权利义务不同
从两者的被告主体而言,关于民事诉讼的被告,包括三类主体,即实施侵权行为的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组织;而行政公益诉讼的被告仅限于实施违法的作为或者不作为行为的行政机关。行政公益诉讼,从理论上讲,原告与被告的权利义务是平等的,但现实的情况是,由于其社会地位的不同,双方的对抗力量并不平等,原告的弱势地位明显。民事公益诉讼,理论上讲原告与被告的权利义务也是平等的,在实践中,虽然有一些差距,但双方基本可以形成平等的对抗地位,力量悬殊比较小。
三、诉讼中的第三人不同
行政公益诉讼和民事公益诉讼中有关第三人的制度也有所不同。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第三人通常为与违法的作为或者不作为行为有关的民事主体,典型的例子是香烟广告案中的广告公司。相比较而言,民事公益诉讼中有关第三人的制度较为复杂,可分为两种情形,第一种是涉案主体为民事主体,那么可以以第三人的身份参与诉讼;第二种是涉案主体为有关行政机关,那么不能以第三人的身份参与诉讼。如果想让行政机关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那么需要在制度上加以规制,以保障其参与诉讼的正当性。
四、启动程序的条件不同
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前提是,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不法侵害,而受害人没有提起诉讼或者是很难确定受害人;而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前提是,行政行为侵害了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在侵权行为的认定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如果人想要用民事诉讼的方式作为受损利益的救济方式,那么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即侵权行为,损害结果,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当事人想要用行政诉讼的方式来救济受损利益,那么需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即行政主体资格是否适格,是否与被诉行政行为有直接利害关系。实际上,在行政诉讼中想要胜诉,并非只具备以上两者就可,在审判时还会考量的因素还包括原告的主体适格问题,行为是否合理与合法的问题等。
五、是否具有前置程序不同
与民事公益诉讼相比,行政公益诉讼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必要的前置程序。所谓前置程序,即人民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之前,应当向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提出法律意见或者建议,如果行政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既没有予以纠正,又没有予以书面答复,那么人民检察院便可直接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如果其予以纠正或书面答复,保障了受侵害权利的救济,实现目的,那么人民检察院便不再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如果对作出的纠正行为或者答复行为不满,仍可通过行政公益诉讼来救济权利。
一般情况下,人民检察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需要经过前置程序,给予行政机关自我纠错的机会,但以下几种情形可以不经过前置程序直接提起诉讼。包括(1)明显不属于行政主体可管辖的范围的;(2)如果经过前置程序,公共利益将受到不法弥补的侵害的;(3)不存在事实上的争议,焦点是法律适用问题;(4)行政主体故意不作为或无法救济的;(5)其他通过前置程序不利于维护公共利益的
六、举证责任分配不同
在民事公益诉讼中,依然适用民事诉讼基本的举证责任原则,即“谁主张,谁举证”,作为原告的检察机关自然要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在司法实践中,被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案件通常具备案情伊娜复杂、社会影响较大等特点,案件中的被告在成大程度上可能存在不配合检察机关的调查取证活动,甚至可能会直接干扰相关活动,所以,有必要赋予检察机关广泛的调查取证权和可以采取某些强制措施的权力,从而保障检察机关调查取证顺利进行。同时,应当指出的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权,此处可以借鉴刑事诉讼审前侦查阶段实行的任意侦查原则和强制侦查法定主义,慎用强制力,对强制性调查手段提出必要性审查。
在行政公益诉讼中,依然适用行政诉讼的基本举证责任原则,即举证责任倒置,所以作为原告的检察机关并不需要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其需要证明的只是因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而使得公共利益受到损害或者可能受到损害,而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则需要对其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及合理性提供证据。基于以上考虑,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调查取证的权限理应受到限制。
七、诉讼目的和救济措施不同
从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的目的上分析,前者主要是追究相关主体的民事责任,从而达到民事救济的效果,后者主要侧重于维护社会整体秩序,纠正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从而更好地为民众服务。行政公益诉讼作为一种救济手段,不同的主体通过这种方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存在差异,所以行政公益诉讼的目的呈现多元化的特性。有学者认为,设置行政公益诉讼想要达到的效果是制止行政权的滥用,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也有学者认为设置行政公益诉讼是为了监督行政机关,以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从本质上讲,公益和私益是一致的,社会普遍的利益都没有得到保障,更何况保障每个公民的私益。所以,行政公益诉讼的目的应包含三个方面,即控制行政权,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从以上七个方面对行政公益诉讼与民事公益诉讼做出了比较,由于行政公益诉讼的没有相应的规定,很多都是运用行政诉讼的基本原理来进行判断,从而发现两者的不同之处。因为行政公益诉讼虽然带有公益性,但也应当在行政诉讼的框架内活动,在没有具体规定时,也应当适用行政诉讼的相关规定,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整个法律体系的一致性,也有利于法官做出判断。公益诉讼维护的是公共利益,但民事公益诉讼的存在并不能完全代替行政公益诉讼的地位,行政机关其特殊的地位也决定了在行政公益诉讼中它能够起到民事主体无法代替的地位。所以,借鉴民事公益诉讼的制度构建,从而更好地完善行政公益诉讼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王志颖.行政公益诉讼与民事公益诉讼比较研究[J].河北法学,2004.
[2]柯阳友,曹艳红.论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的关系[J].诉讼法论丛,2006.
[3]柯阳友,冯慧敏.检察机关提起民事抑或行政公益诉讼[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4]张结桥.关于民事公益诉讼与行政公益诉讼的比较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5]朱全宝.论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特征、模式与程序[J].法学杂志,2015.
第一条 为规范农机行政执法,保障和监督农机行政主管部门有效实施行政管理,保护农机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农机行政执法机关实施行政处罚应当遵守行政处罚法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本规定。本规定所称农机行政执法机关,是指具体实施行政处罚的下列部门或机构:
(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农机行政主管部门;
(二)法律、法规授权的农机行政执法机构;
(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农机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委托的乡镇农机管理机构。
第三条 农机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委托符合法定条件的乡镇农机管理机构实施行政处罚的,必须签订《行政处罚委托书》,并由委托的农机行政主管部门向上一级农机行政主管部门统计上报。农机行政主管部门对受委托的乡镇农机管理机构实施行政处罚行为应当进行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受委托的乡镇农机管理机构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农机行政主管部门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但受委托人不得再委托其他人实施行政处罚。
第四条 农机行政执法人员调查处理农机行政处罚案件时,现场必须具有二人以上,并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执法证件;有执法标志的应当同时佩带执法标志。
第五条 农机行政执法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并公正高效。对农机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违法行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农机行政执法机关必须查明事实;违法事实不清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第六条 农机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对农机行政执法机关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七条 农机行政执法机关在作出农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农机行政执法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及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证据成立的,农机行政执法机关应当采纳。农机行政执法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第八条 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且对自然人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警告并责令纠正的行政处罚,可以当场作出农机行政处罚决定。
委托的执法人员实施当场处罚,只能对当事人处以批评教育、警告、责令纠正和二十元以下罚款,需要对当事人给予其他处罚的,必须在委托的执法范围内进行处罚。
第九条 农机行政执法人员作出当场行政处罚决定,必须填写统一编号的《行政处罚(当场)决定书》交付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如不服行政处罚决定,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条 除依法可以当场决定行政处罚的以外,农机行政执法机关对举报、控告、移送、上级交办、主动交待或农机行政执法人员直接发现有违法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均应当填写《行政处罚立案审批表》,报本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或不立案,或制作《案件移送函》移交有关行政部门处理。
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予以立案:
(一)有违法行为发生;
(二)违法行为依法应受行政处罚;
(三)属于本行政执法机关管辖;
(四)属于一般程序的适用范围。
第十一条 农机行政执法机关必须对案件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调查,收集证据;必要时,可依法进行突击检查。
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第十二条 农机执法人员调查案件时询问证人或当事人(以下均简称被询问人),应当制作《询问笔录》。笔录经被询问人阅核后,由询问人和被询问人共同签名或盖章;被询问人拒绝签名或盖章时,由询问人在笔录上注明情况。
第十三条 农机行政执法机关因调查案件需要,有权依法进行现场勘验;对重要的书证,有权进行复制。
农机行政执法人员对与案件有关的物品或者场所进行勘验检查时,应通知当事人到场,制作《勘验检查笔录》;当事人拒不到场时,可以请在场的其他人见证。
第十四条 农机行政执法机关调查案件时,对需要进行鉴定的专项性问题,应当提交给法定或公认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部门鉴定后,应当制作《鉴定意见书》。
第十五条 农机行政执法机关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获取的情况下,经农机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批准,先行登记保存。
第十六条 对证据进行抽样取证或者登记保存,应当有当事人在场。当事人不在场或拒绝到场的,执法人员可以邀请有关人员参加。
对抽样取证或登记保存的物品应当制作《抽样取证凭证》和《证据登记保存清单》,并在七日内作出以下处理决定:
(一)需进行技术检验或鉴定的,送往有关部门检验或鉴定;
(二)依法应予没收的,予以没收;依法不需要没收的,退还当事人;
(三)依法需要移送有关部门处理的,制作《案件移送函》移交有关部门。
第十七条 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案件调查人员应当回避,当事人也有权向农机行政执法机关申请要求其回避。
案件调查人员的回避,由农机行政执法机关的负责人决定;同时负责人的回避由农机行政执法机关领导层集体讨论决定。
回避未被决定前,不得停止对案件的调查和处理。第十八条 农机行政执法人员在调查结束后,认为调查的案件事实基本清楚,主要证据充分,应当制作《案件处理意见书》,报农机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审查。
第十九条 《案件处理意见书》经农机行政执法机关审定后,认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制作《违法行为处理通知书》,送达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内容和事实、理由与依据;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在收到通知书之日起三日内,进行陈述和申辩,符合听证条件的,可以要求农机行政执法机关组织听证。
当事人无正当理由逾期未提出陈述、申辩或要求组织听证的,视为放弃上述权利。
第二十条 案件调查完毕后,农机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应当及时审查有关案件调查材料,当事人陈述和申辩材料,听证会笔录和听证会报告书,对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案件,根据情节轻重作出处罚决定,并由农机行政执法机关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
案情复杂或有重大违法行为需要给予较重行政处罚的,由农机行政执法机关领导层集体讨论决定。
第二十一条 农机行政处罚案件自立案之日起,应当在一个月内办理完毕;经农机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办理期,但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特殊情况下三个月不能办理完的,报经上一级农机行政执法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一年。
第二十二条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在宣告后当场交给被处罚人(即受送达人);被处罚人不在场的,七日内送达被处罚人,并由被处罚人在《行政处罚文书送达回证》上签名或盖章;被处罚人不在的,可交给其成年家属或所在单位负责人代收,并在送达回证上签名或盖章。
被处罚人或代收人拒绝接受、签名或盖章时,送达人可邀请相邻有关人员到场作见证人说明情况,把《行政处罚决定书》留在其住处或单位,并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绝的事由、送达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盖章,即视为送达。
直接送达处罚文书有困难时,可采取委托送达、邮寄送达或公告送达。
邮寄送达的,挂号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公告送达的,自发出公告之日起六十天届满,即视为送达。第二十三条 依照本规定第九条、第二十条的规定,农机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农机行政执法人员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其边区、交通不便地区的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的,经当事人书面提出,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依照本规定第九条的规定,农机行政执法人员可以对依法给予二十元以下罚款和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罚款当场收缴。
第二十四条 农机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市财政部门统一印制或监制的罚款收据,不出具此种罚款收据的,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
第二十五条 对实施暂扣证照或吊销牌证的行政处罚,农机行政执法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的同时,对运输过程中的农用运输机械应当发给当事人相应证明,允许其农用运输机械开往预定或指定的地点。
第二十六条 农机行政处罚决定依法作出后,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而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行政处罚决定不停止执行。
第二十七条 生效的农机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拒不履行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农机行政执法机关应依法采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百分之三追加罚款;
(二)有封存、扣押的财物,将其拍卖抵缴罚款;
(三)制作《强制执行申请书》,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分期缴纳罚款的,当事人可以书面申请,经作出农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批准,给予暂缓或分期缴纳。
第二十九条 除依法应当予以销毁的物品外,依法没收的非法财物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公开拍卖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拍卖非法财物的款项,必须全部上缴国库,任何农机行政执法机关或农机行政执法人员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变相使用。第三十条 农机行政处罚案件终结后,负责案件的农机调查人员应当填写《行政处罚结案报告》,并将全部案件材料按《行政执法卷宗》和《卷内文件目录》的格式立卷归档。
第三十一条 农机执法人员违反本规定,玩忽职守,打击报复,滥用职权,受贿索贿,违法执法,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或辞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张祥君
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检查,是人大行使监督职权的重要方式,也是保障宪法和法律正确实施,保证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
《监督法》系统地规范了人大开展执法检查的程序,把人大执法检查分为检查、审议和处置三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所谓检查,就是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总结执法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为常委会审议和评价法律实施主管机关执法情况提供重要依据。审议,就是通过法定的会议形式,充分讨论,集体行使职权,使执法检查提出的整改意见上升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意志,然后交由被检查机关落实办理,这是发挥人大监督作用的关键。处置,就是由监督主体根据查实的情况,按照法定处置程序提出权威性的要求,责成有关部门落实整改,并进行跟踪监督,直至问题得到解决。这是整个执法检查的核心环节,也是执法检查实际效果的最终体现。
人大常委会在开展执法检查时,应认真抓好执法检查的每一个环节。只有抓好检查环节,才能准确了解执法现状;只有抓好审议环节,才能进一步分析原因,举一反三,帮助执法部门认清自己的工作状况;只有抓好对查出问题的严肃处置,才能真正纠正违法,提升执法者的执法水平的,体现执法检查的效果。
从实践情况看,目前不少地方人大常委会在开展执法检查时,虽然注意把大量精力和时间放在检查和审议上,认真开展了调查研究,进行了会议审议,但检查和审议结束后,没有形成书面会议审议意见或决议、决定,也没有向被检查部门发出整改通知、提出整改要求,更不管其整改情况如何,没有进行跟踪监督,使执法检查雷声大、雨点小,虎头蛇尾,尤其是发现的问题不了了之,冷落了反映问题的当事人,放纵了违法违规的人和事,影响了执法检查的实效,损害了人大的权威和法律的权威。
要讲求执法检查的实效,在整改环节上,一是要建立整改交办制度。人大常委会要对执法检查情况作出决议、决定或综合审议意见,及时转交政府或“两院”办理,提出办理要求,并限期反馈落实情况。对特别重要的问题,经会议审议后,还要以常委会党组文件形式报送同级党委,以争取党委对执法监督工作的支持。二是建立反馈督办制度。“一府两院”对人大常委会转交办理的执法检查审议意见、决议或决定,应认真研究,并按规定时限将改进措施
以及取得的成效向人大常委会作出书面汇报。必要时,由主任会议提请常委会进行审议。整改落实不到位的,要责成有关方面重新办理,直至问题解决、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满意为止。三是建立违法追究制度。人大常委会在执法检查中发现有错案特别是徇私枉法的问题时,要充分运用宪法、法律赋予的权力,依法实行责任追究,使人大的法律监督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程序规定》(交通运输部令 2019 年第 9 号,以下简称“新规”)于 2019 年 4 月 12 日发布,2019年 6 月 1 日起施行。现行适用的《交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交通部令 1996 年第 7 号)和统称为《交通行政执法规范》的 5 个规范(交体法发〔2008〕562 号)同时废止(以下简称“旧规”)。十年磨一剑,新规的施行既是行业去粗取精,更是时代发展要求。新规是指导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宝典”,认真学习新规是每一名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必需修炼的“功夫”。
一、新规顺应依法行政的要求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我国大约 80%的法律、90% 的地方性法规和几乎所有的行政法规都由行政机关执行,行政执法是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直接体现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和法治建设水平。为贯彻依法行政要求,国务院先后出台多项措施,特别是实行“双随机、一公开”和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新规贯彻了上述举措。
新规第 19 条规定了“双随机、一公开”内容,第 3 条对推行三项制度作了总要求,第 22 条规定了执法中出示证件表面身份内容,第 75 条对事后公开行政处罚决定信息作了规定,第 21 条以及第四章对执法过程中进行文字、音像记录作了要求,第 66 条、67 条、68 条对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作了规定,第 69 条、72 条、73 条对行政处罚决定审查批准作了规定,重大执法决定由本单位负责法制审核的工作机构审核并提出书面审核意见。上述规定规范了执法程序、强化了执法监督,有助于提升交通行政执法整体水平和公信力,有助于树立交通执法新形象、提升法治交通建设水平。
二、新规顺应交通综合行政执法的需要
《关于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18〕63 号)明确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通过整合执法队伍、理顺职能配置,将交通运输系统各执法门类的行政处罚以及与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等执法职能进行整合,梳理编制执法工作规程,完善执法程序、改进执法方式、规范执法行为,提升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效能。新规顺应改革要求,为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擘画蓝图,与旧规相比,新规有以下几项重要变化。
一是扩大了规定内容,修订了行政检查、增加了行政强制方面的规定。旧规受出台时间(1996 年、2008 年)所限,着重行政处罚。随着 2012 年《行政强制法》施行,行政强制成为行政执法的重要内容。新规适时调整,对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进行了全面规范。其中,第 2 条明确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包括公路、水路执法部门及其执法人员依法实施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执法行为;第三章、第五章、第七章第二节对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尤其是代履行作出了详细规定,全面规定有助于交通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职尽责。
二是规范了调查取证,明确了各种证据的收集制作、审查认定方法原则。证据对于行政执法至关重要,据以往的经 验事实,证据的收集制作是交通行政执法的薄弱环节,往往 导致行政处罚决定被撤销、行政诉讼败诉等后果,挫伤了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积极性和信心,损害了交通执法部门的威信。新规第四章对交通行政执法中八种证据的收集调取方法、制作固定要求、审查认定原则进行了全面规定,这一方面对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有 助于提升交通行政执法的专业性、权威性。
三是对待定事项作出了明确规定。新规第九章对涉案财物的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第 125 条明确了无主物的处理程序;第 100 条、第 101 条明确了拍卖扣押财物抵缴罚款的规定和要求;第 118 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强制执行申请的,按照结案处理,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完毕后,将相关案卷材料归档;第 25 条明确巡查时可在视线良好、路面开阔地段对涉嫌违法车辆发出停车检查信号,实施检查;文书式样之十六《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增加了救济渠道内容,责令改正作为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三、新规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化、数据化、网络化发展,政府各部门依托“互联网+”出台了很多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同时转变传统工作模式,提升工作中科技化、信息化水平。新规一方面顺应时代发展,增加了电子送达方式(第 17 条)、网上支付罚款(第 95 条)等便民内容;另一方面根据信息化发展趋势,改进执法方式,对非现场执法作出了规定。其中,第 18 条、第 33 条明确交通行政执法部门可以通过技术系统、设备实施电子监控开展行政检查、收集固定证据;第 29 条增加电子数据证据种类,第 49 条明确通过电子监控取得的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的证据效力。这些规定为开展非现场执法提供了依据和指导,规避了现场执法中矛盾激化的风险,提升了交通行政执法智能化、科技化、信息化水平。
消防执法作为当代政府行政范围扩大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入到人民日常生活之中,与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当下,为数不少的消防部门机构为执法力度大不起来、执法不廉不公、频繁的法律纠纷费劲心思。通常,人们会习惯于将这些问题归咎于“法制不健全”、“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群众法律意识淡薄”等因素,却对现行法律制度的程序性、执法工作的人民内在需求等缺少深入的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于2008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同时配套的公安部106、107、108号令在消防监督、备案、审核、验收以及处罚等各执法环节在程序上做出了详尽的规定。完全告别了以前无法可依、条款模糊、权责不清等法律体制上的漏洞。
当期我国多数执法部门均存在“不缺法律不缺条纹,缺的是有效执行”的看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对行政程序制定的各环节、原理理解不透彻,二是中国法律传统、思维惯性与西方法系之间难以融合的错位。
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即:公开、公正、公平,另有概括为:正当法律程序原则、信赖保护原则和比例原则。遵循行政程序有利于改进政府内部运作机制、改善行政效率;有利于事前、事中纠错,避免可能造成的损失;有利于调动公众参与行政行为的积极性。
公开原则是指:政府行为除依法应保密的以外,应一律公开进行;法规、行政政策、规章、执行程序允许相对人查阅、复制;行政会议、决议、决定应允许新闻媒体依法采访、报到、评论。
以行政许可为例,最远可追溯到大禹时期的一条禁令“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行政许可产生的原因有公共利益、市场调控、规制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但其基本原则没有变动,就是公开原则。从大禹时期的昭告天下到现在的公聚场所开业许可、工程设计施工资质等许可的网上、纸质对社会公布,都充分表明了公开的必要性。由于行政许可从本质上就是对所有人普遍禁止下的对少数人放行,由于相关的利益驱动,必然引起涉及其中的部分人的高度关注。行政许可的申请、受理、审查、听证、决定各程序环节都必将受到公众、媒体的监督和评论,这将保持政府权力不被滥用。同时,严格按照行政程序开展行政事务,也是限制执行者自身权力欲望的有效方式。
公正原则是要求行政主体及工作人员办事不徇私情,无个别歧视。首先,不偏私。法律是针对社会整体的,确定的是人们的整体利益,如果行政执法偏离法律办事,就会同样情况给予不同对待,从而出现不公正。其次,不专断。行政机关只有在合理地考虑了各种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做出的行政行为,才可能是公正的。再次,主动回避。要求行政机构在做出行政行为时,有涉及个人、机构本身或有相关利益要予以回避,还应设立独立的裁决机构,处理涉及行政管理的有关争议。最后,不单方接触,不经陈述或申辩不得做出不利的行政行为。行政程序保障了相对人沟通、解释、申辩的权利,且不得单方接触是防止产生偏见甚或腐败的有效手段。
公平原则主要是指平等对待,无歧视,也是“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行政法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公正原则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对偏私,一个对歧视。诚然,平等不是绝对的,行政行为也不可能绝对。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的条款不是歧视,歧视是设定无关的、不合理的条款。
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以礼入法、礼法结合”、“息讼厌讼、崇尚调解”等传统延续了两千多年,影响较为深远的有三方面。
一是德治长期统治产生影响长期存在。一方面儒家法律思想主张“德主刑辅”,“明刑弼教”和“出礼入刑”,强调以道德教化作用为主, 法律强制为辅,主张“礼治”、“德治”、“人治”,轻视了法律的作用。另一方面“以礼入法,礼法结合”,推行法律与礼教相结合,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则行事,培育了人们“忍为尚”、“和为贵”的法律心态,“无讼”便成了一种最佳的社会状态。儒家在礼与法的关系上强调礼治,在德与法的关系中强调德治,在人与法的关系中强调人治。如传统的人治观念、等级特权观念、尊卑有序观念及无讼为有德的惧法厌讼观念等,具有强劲的历史惯性,它们还以各种途径和形式保存和延续,新的思想观念很难在短时期内得到传播和普及。
二是等级特权思想长期存在。虽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一说,但是事实上在漫长的封建传统中贯彻的却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和“准五服以制礼”等等级制度。封建等级体制下,上下尊卑、界限森严,象金字塔似的层层排列。这种封建等级制和等级特权思想与法治国家所要求的平等、民主、权利、自由原则背道而驰,格格不入。
三是人情之法色彩浓厚。我国古代社会的法律以重视人情为特色。君王可以凭借个人的情感制定或修改法律,还会因君王的任性而滥情司法。例如,缇萦代父受刑,大义感动汉文帝下诏废除肉刑。又如唐太宗不分青红皂白怒斩清官而后又立生悔意。这种以个别情感为基础干预法律的作法使法律本身变得捉摸不定,难以预测。其实,通观中国古代法律史,法条的繁简、刑罚的轻重、案件的判决,往往都与君主个人的情感变化有关,其喜怒哀乐之情感的摇摆不定,也导致法律内容的摇摆不定。
上述法律传统在我国根深蒂固,曾长期有效地调整着我们的社会,也必将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影响当今社会。按照从习惯到习惯法再到制定法的发展历程,制定成文法时必须考量这些法律传统,而不能盲目的予以排斥和抵制。
综上所述,一方面是行政程序执行不到位、执法理念得不到贯彻,人民群众参与法治的积极性受到压制。一方面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德治、人情、特权思维惯性,轻法定权利的保护;重法律的宣传、教化功能;轻法律的判断功能,重法官的职权介入,轻当事人的程序主体性。公正合法的行政程序能使公众对权力的运行机制和裁判结果产生认同感,有助于从心理层面上和行动层面上解决争执。我国行政法治建设时间还较短,行政程序建设处于边学边做的阶段,要形成完善的、符合国情的行政法治,仍需要艰苦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姜明安《行政程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关键词:行政公益诉讼 前置程序 检察建议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指在没有适格原告的情况下,检察机关认为行政机关的行为违反了有关法律规定,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依照行政诉讼程序向法院提起公诉,提请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活动。在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前,检察机关需要以检察建议的方式履行前置程序。如果经过诉前程序,行政机关拒不纠正违法行为或不履行法定职责,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仍处于受侵害状态的,检察机关可以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一、案例切入及行政公益诉讼前置程序的内涵
新泰市人民检察院2015年办理的石莱镇大宝集团南官庄养鸭场环境污染案件中,通过启动行政公益诉讼前置程序,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解决了养鸭场环境污染问题,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新泰市人民检察院调查,该养鸭场自2012年投产以来,无环评手续,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动物防疫合格证及经营许可证,也没有取得排污许可证。该养鸭场违法排放污水,造成河水严重污染,影响下游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新泰市人民检察院及时向新泰市环保局发出检察建议督促整改,并积极开展跟踪问效,实地调查回访,确保监督效果。新泰市环保局接到新泰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后,积极监督养鸭场整改。养鸭场新上污水处理设备,确保雨污分离,杜绝污水外流;同时,购买大型罐车定期将养殖棚污水运出利用,厂区卫生条件达标,周边空气质量显著改善,水源地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行政公益诉讼前置程序是指,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前督促有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的程序,检察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控告、举报,以及检察机关自行发现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依法立案、调查取证,查明行政主体的违法事实后,要求行政主体在规定的期限内作为或不作为,以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该前置程序是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前设置的一个程序,通过提出检察建议的形式督促有关行政主体依法履行职责。[1]如果经过诉前程序,行政机关拒不纠正违法行为或不履行法定职责,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仍处于受侵害状态的,检察机关可以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二、行政公益诉讼前置程序的价值
(一)行政公益诉讼前置程序有助于对国有资产流失进行专业评估,精准掌握损失数额
2012年以来,新泰市人民检察院共计办理国有资产流失检察监督案件37件,其中监督国土部门征缴国有土地租金35件,督促收回国有土地租金500余万元,有效规范了国有土地市场运行,保护了国有资产。监督河道管理部门治理非法采砂案件2件,有效保护了当地河砂资源安全。上述案件的办理均是通过发出检察建议的方式进行监督,检察建议要求国土部门和河道管理部门在一个月内进行处理并向检察机关回复,督促行政机关深入一线调查,掌握案件事实、存在问题及发案原因,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流失资产评估和鉴定。事实证明,无论是流失国有土地租金的数额确定还是非法采砂总量的评估,在前置程序的监督下,由行政机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更专业、更准确,有助于解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二)行政公益诉讼前置程序有助于解决社会矛盾纠纷,提高工作效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改革试点方案时,突出强调“检察机关要牢牢抓住公益这个核心”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一要求是因为中国正处在经济的高速转型期,环境污染严重,国有资产不断流失、国有土地被违法流转利用等问题突出,由于这些问题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使他们没有也无法提起公益诉讼,导致违法行政行为缺乏有效司法监督。从行政公益诉讼前置程序的概念可以看出,这种程序设置在法院诉讼之前,如果通过检察机关发出检察建议的形式督促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纠正行政违法行为或者变行政不作为为行政依法作为,达到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合法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目标,那么,这种前置程序极大地提高了检察监督工作效率,有利于社会矛盾的迅速化解。前文新泰市石莱镇大宝集团南官庄养鸭场环境污染案,该养鸭场自2012年投产以来,就存在严重环境污染问题,河水严重污染,影响下游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当地村民多次信访,甚至上访至省环保部门,收效甚微。直至2015年5月,新泰市检察机关收到线索并以检察建议的方式监督环保部门处理,在检察机关的监督下,养鸭场环境问题在一个月内得到有效解决。该案的成功办理证明行政公益诉讼前置程序具备高效化解社会矛盾的优势。
(三)行政公益诉讼前置程序赋予行政机关充分的自主权
根据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权力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遵循职权法定原则,各行政机关应当在法定范围内开展行政执法,其他部门不得代替行使行政权力,出现滥用或超越职权、失职、缺位、错位等问题,应当接受法律监督;另一方面,行政执法具有广泛性、复杂性,行政执法权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裁决、行政确认、行政许可、行政奖励、行政补偿、行政征用、行政征购、行政征收等,[2]涉及司法行政、民政、计生、资源环保、城乡建设、食品、药品、卫生、工商、质检、检疫、税务等方面,包罗万象、纷繁复杂,对行政权力行使的专业性和科学性要求较高,需要法律赋予机关相当的自主权和自由裁量权。
根据《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试行)》第112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提出改进工作的检察建议:……(四)有关单位的工作制度、管理方法、工作程序违法或者不当,需要改正、改进的。”根据上述规定,检察机关有权以检察建议的方式对行政机关的不作为、乱作为进行监督。检察建议这种方式具有行政诉讼无可比拟的优势之一,就是赋予行政机关自主解决问题的时间、权利和机会。检察机关本质是法律监督机关,监督权的行使应当坚持职权法定原则,尊重行政权的运作规律,准确把握监督权的介入时间和程度,不得干预行政权的正常运转,更不能代替行使行政权。行政机关在检察建议的监督下,积极履行法律赋予的行政权,进行科学决策、强化执行力度,完善行政权力运行体系。
(四)行政公益诉讼前置程序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诉讼,降低解决问题的成本
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启动司法程序,一方面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作为诉讼双方当事人需要花费时间、人力和物力调取证据,另一方面审判机关需要组织人员力量审理案件。这些诉讼成本最终会转化为社会成本,由国家财政负担,从而扩大国家机关参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比例,由此相应减少了社会公益配置的比例。[3]行政公益诉讼前置程序遵循了穷尽行政救济原则,在美国的司法程序中就有前置程序的规定。根据美国《联邦水污染控制法》第505条的规定,公民提起保护公共利益的诉讼要受到一定限制,要求公民在将声称的违法事实通知送达到下列人员(包括联邦环保局局长,在其境内发生违法行为的州政府,任何违反该标准、限额或命令的违法者)后60天之内不得提起诉讼;或者联邦环保局或者州政府正在诉讼或纠正违法行为,公民不得另行提起诉讼。[4]上述规定就将前置程序立法化,目的是穷尽行政救济,赋予联邦环保局和州政府充分的自主权,而且能避免不必要的诉讼,降低解决问题的成本。
(五)行政公益诉讼前置程序有助于完善检察监督的方式,充分行使检察权
检察机关的检察监督是由其宪法地位和基本原则所规制和派生的,从全面监督的角度看,行政检察监督包括诉前监督、诉中监督和诉后监督三个方面。随着修改后《行政诉讼法》的正式实施和十八届四中全会各项重大部署的逐步落实,行政检察工作的内涵外延正在发生新的重要变化。在监督方式上,从过去法律规定的抗诉,发展为抗诉、督促起诉、检察建议、提起公益诉讼等多种方式。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立法还要逐步拓展至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行使职权的行为。[5]上述变化要求检察机关在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前,应当做好诉前监督工作,将启动行政公益诉讼前置程序作为必经程序,以完善多元化的监督方式,推动行政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三、行政公益诉讼前置程序的运行
行政公益诉讼前置程序运用的监督手段是检察建议。检察建议是指,检察机关为促进法律的正确实施、督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针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的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向有关单位发出纠正、改正违法行为的建议。[6]
(一)检察建议的法律依据
2009年11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试行)》,以司法解释的形式规定了检察建议的原则、监督对象、内容要点、格式、审批程序以及效果回访等问题,为检察机关开展行政检察监督工作提供了依据。2011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与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发布了《关于对民事审判活动与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若干意见(试行)》,该意见规定人民检察院办理行政申诉案件,发现行政机关有违反法律规定、可能影响人民法院公正审理的行为,应当向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该规定明确了检察建议可以作为诉中监督的方式。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第11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提出改进工作的检察建议:……(四)有关单位的工作制度、管理方法、工作程序违法或者不当,需要改正、改进的”。这一司法解释赋予了检察机关极大的行政检察权,有助于对行政机关开展有效监督。
(二)检察建议的内容要求
根据《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试行)》第4条的规定,检察建议主要包括以下五点内容:一是问题的来源或提出建议的起因;二是应当消除的隐患及违法现象;三是治理防范的具体意见;四是提出建议所依据的事实和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五是被建议单位书面回复落实情况的期限等其他建议事项。据此来看,一份完整的检察建议主要包括:(1)提出检察建议的原因,即针对哪些违法行为以及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2)行政机关的责任归属和定性;(3)建议采取的措施和手段;(4)检察建议提出的事实论证和法律依据;(5)采纳期限和回复要求。对整改期限问题,在行政检察建议中,笔者建议为1个月,以利于行政机关搜集证据,组织专业评估、鉴定,并制定整改方案。
(三)检察建议的效力保障
监督措施只有具备法定效力,才能保障监督效果的实现。监督措施的效力包括基本效力和附加效力,前者是启动相应的制裁违法、纠正违法的程序,后者是暂停执行所检控的违法行为。[7]以抗诉为例,《民事诉讼法》第211条和第206条的规定就是抗诉的监督效力,基本效力是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抗诉书之日起30日内作出再审的裁定,附加效力是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现行法律法规对检察建议的效力规定较少,属于检察建议的短板。
《立法法》第90条的第1款和第2款形成鲜明地对比,第1款规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分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该款规定提出的“审查要求”有强制效力,必然引起有关专门委员会的审查程序。第2款规定:“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有关单位、个人依据该款规定提出的“审查建议”,缺乏刚性效力,不一定引起有关专门委员会的审查程序。本文讨论的检察建议也缺乏刚性效力。如何保障检察建议达到预期效果,需要检察机关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建议从检察建议自身出发,建立检察建议说理制度
检察机关向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目的是进行法律监督,监督的基础不是法律赋予的公权力,而是检察建议具备充分的监督理由,国家公权力只是执行这些理由的手段。为了提高其监督效果,建议建立检察建议书说理制度。一方面,要求检察建议必须严格根据法律规定提出纠正违法的理由,做到“证据分析透彻、法理阐述深入、逻辑论证严密、法律适用准确”,[8]使检察建议具有充分的说服力和很强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增强检察监督透明度,检察建议除了涉及到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应当公之于社会,公开阐明监督事项和监督依据,由社会各界监督检察建议的合法性、合理性、公正性,社会各界对检察机关进行关注和监督的同时,无形中会给行政机关一种压力,这些因素会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有利于检察建议监督目的的实现。
2.检察机关及时组织回访,跟踪问效
监督效果实行从“走完程序”到“跟踪问效”的转变。《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试行)》第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应当及时了解和掌握被建议单位对检察建议的采纳落实情况,必要时可以回访。”检察建议发出后,执法监督工作只是完成了一半,检察机关要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进行回访监督。检察建议的效力虽然弱,但检察建议是法定的监督方式,检察机关有权跟进监督。行政机关对检察建议不予采纳或者违法情形未得到纠正的,检察机关应当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3.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的威慑和保障
我国刑法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规范,有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受贿罪等。行政机关行政执法权的行使应当合法、公正、公开,一旦违法侵犯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民合法权益,应当接受法律监督。行政公益诉讼前置程序的监督就属于这类法律监督,检察机关发出的检察建议虽然缺乏强制力,但也是一种法律监督手段。在行政公益诉讼中,检察建议背后不仅有行政公益诉讼做后盾,更有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的保障。如果行政机关对检察建议不采纳、不整改或者整改措施对违法行为无效果,并且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涉嫌受贿、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行为,情节严重的,检察机关将依法启动刑事侦查程序。
4.增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自觉性、自律性
这一点要求行政机关从自控的角度来约束行政执法行为。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要坚持行政公开原则,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听证权。通过搭建交流平台,征求公民意见,公开行政执法信息,既能保障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又能提高行政执法效率。这种交流平台实质上是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考量,此消彼长、共融共生,有助于避免行政执法的专横,保障公民民主权利的实现。行政执法程序中还设有听证程序,赋予行政相对人申诉和辩论的权利。依法行政的程度越高,对公民权利的保障质量就越高,行政机关要树立法律至上观念,严格公正执法,尊重保障人权,执法为民,文明执法,在执法过程中做到有理、有据、有节。
5.共创遵法、尚法的社会氛围
在全方位建设法治中国的大背景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齐头并进、共同发展。法治社会能为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基础,能提供完善的制度机制。在法治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各级行政机关才能依法行使执法权,保障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实现。在面对检察建议时,也能依法迅速作出反应,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如此以来,公民的权利也往往能够得到更好地保障,人们才可能更多地通过法律来表达权利诉求,从而推进立法、司法、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9]因此,共同建立并维护良好的法治氛围,有助于检察建议效果的实现。
注释:
[1]参见田凯:《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前置程序》,载《人民检察》2011年第9期。
[2]参见程慧:《行政责任机制再认识》,载《理论观察》2011年第4期。
[3]参见傅国云:《行政公益诉讼的法理与制度建构——一个法律监督的视角》,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4]参见郝海青:《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前置程序研究》,载《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5]参见《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通报》2014年第19期。
[6]参见胡睿哲、赵潇:《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理念、路径与规范》,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7]参见孙加瑞:《新民事诉讼法有关检察制度的若干问题》,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8]张媛、徐国胜:《再审检察建议司法公正的“助推器”——江苏省无锡市检察机关运用再审检察建议的实践》,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12期。
【行政执法程序培训】推荐阅读:
行政执法岗位培训心得07-07
2024年全县行政执法培训方案09-16
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行政审批程序06-13
卫生行政执法07-02
防雷行政执法07-06
土地行政执法10-21
行政执法主体10-31
行政执法报告制度06-01
行政执法协作机制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