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题

2024-1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题(通用7篇)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题 篇1

(C)001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中的主管机关是指_____。

A国家海洋局 B国家海洋污染检测机构 C国家海事主管机构 D国家环保部门

(A)002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①船舶的结构、设备、器材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技术规范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的国际条约的要求;②船舶应取得并随船携带相应 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证书、文书;③中国籍船舶的所有人、经营人或者管理人应当建立健全安全营运和防治船舶污染管理体系;④港口、码头、装卸站以及从事船舶修造的单位应当配备与其装卸货物种类和吞吐能力或者修造船舶能力相适应的污染监视设施和污染接收设施,并使其处于良好状态。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B)003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规定,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或者管理人应当_____.①建立健全安全营运和防治防治船舶污染管理体系;②制定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应急预案,并报海事管理机构批准;③发现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应当立即就近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④港口、码头、装卸站为船舶设置污染物接收装置。A①~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

(D)004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规定,任何船舶不得向___排放船舶污染物。

A海洋特别保护区 B海上自然保护区 C海滨风景名胜区 D.A、B、C都是

(A)005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规定,在我国管辖海域不得违法违规(包括国际公约)或者超标排放____。①船舶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②含有毒有害物质污水;③废气;④压载水。

A①~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B)006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船舶可通过____污染我国海域。①排放油类或含油污水;②排放船舶垃圾;③排放生活污水;④排放压载水。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①②

(C)007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中国籍船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排放污染物时,应符合的相关要求。①相关法律;②相关行政法规;③相关国际条约;④相关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①③④

(C)008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船舶垃圾记录簿使用完毕后应在船上保留____,含油污水、含有毒有害物质污水记录簿使用完毕后应在船上保留_____.A1年;2年 B2年;2年 C2年;3年 D3年;3年

(A)009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应向船舶出具的污染物接收单证应该由____签字。

A船长 B负责的高级船员 C大副 D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负责人

(B)010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船舶在从事____作业活动时,应当遵守相关作业规程,并采取必要的安全和防污染措施。①清舱;②洗舱;③油料供受;④加装载水。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C)011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船舶在从事___作业活动时,应当遵守相关作业规程,并采取必要的安全和防污染措施。①装卸货物;②过驳;③修造、拆解;④打捞。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B)012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船舶在从事___作业活动时,应当遵守相关作业规程,并采取必要的安全和防污染措施。①水上水下施工作业;②污染危害性货物装箱、冲罐;③污染清除作业;④压载作业。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A)013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船舶不符合污染危害性货物适载要求的,不得运载污染危害性货物,码头、装卸站不得为其进行装载作业。

B.船舶不符合污染危害性货物适载要求的,不得运载污染危害性货物,码头、装卸站应根据货物的污染特性,为其进行装载作业。

C.船舶不符合污染危害性货物适载要求的,可少量运载污染危害性货物,码头、装卸站不得为其进行装载作业。

D.船舶不符合污染危害性货物适载要求的,可少量运载污染危害性货物,码头、装卸站应根据货物的污染特性,为其进行装载作业。(A)014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运载污染危害性货物进出港口的船舶,其承运人、货物所有人或者代理人,应当向海事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在未批准情况下——

A.船舶不可进出港口、过境停留或进行装卸作业。

B.船舶不可进出港口,但可以过境停留或进行装卸作业。C.船舶可以进出港口或过境停留,但不可以进行装卸作业。

D.船舶不可进出港口,也不可以进行装卸作业,但可以过境停留。(B)015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载运污染危害性货物的船舶,应当在海事管理机构公布的具有相应安全装卸和污染物处理能力的码头‘装卸站进行装卸作业;②对于货物所有人或者代理人交付船舶载运的污染危害性货物,船方应当确保货物的包装与标志等符合有关安全和防治污染的规定;③对船舶拟载运的污染危害性不明的货物,应由国家海事管理机构认定的评估机构进行危害性评估;④货物所有人或代理人对污染危害性不明的货物,应在交付船舶的同时,申请海事管理机构进行危险性评估。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③(B)016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_____应如实填写燃油供受单,燃油供受单保存______年,燃油样品应妥善保存_____年。

A.船舶 2 2 B.燃油供给单位 3 1 C.船舶 3 1 D.燃油供给单位 2 2(B)017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禁止船舶经过我国_____转移危险货物。A.沿海水域 B.内水、领海 C.管辖水域 D.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A)018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船舶经过我国管辖海域转移危险货物时,应_____.A.事先取得国务院环保主管部门的书面同意,并按照海事管理机构指定的航线航行,定时报告船舶所处位置。

B.事先取得国家海事主管部门的书面同意,并按照海事管理机构指定的航线航行,定时报告船舶所处位置。

C.事先取得国务院环保主管部门的书面同意,并按照船舶的计划航线航行,定时报告船舶所处位置。

D.事先取得国家海事主管部门的书面同意,并按照船舶的计划航线航行,定时报告船舶所处位置。

(C)019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_____的经营人应当在作业前或者进出港口前与取得污染清除作业资质的单位签订污染清除作业协议。

A.载运散装液体污染危害性货物的船舶和2万总吨以上的其它船舶。B.载运液体污染危害性货物的船舶和1万总吨以上的其它船舶。

C.载运散装液体污染危害性货物的船舶和1万总吨以上的其它船舶。D.载运液体污染危害性货物的船舶和2万总吨以上的其它船舶。

(D)020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中的船舶污染事故是指_____。①舶发生油类、油性混合物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事故;②船舶的有关作业活动发生油类、油性混合物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性事故;③船舶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泄漏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性事故;④船舶有关作业活动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泄漏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事故。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D)021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规定,船舶在我国管辖海域发生污染事故后_______________。

A、立即采取措施控制污染 B、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C、尽快向就近的海事主管机关报告 D、ABC都是(C)022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船舶在我国管辖海域发生污染事故,或者在我国管辖海域外发生污染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我国管辖海域的污染事故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1、船舶应当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和消除污染,并立即向船籍港还是管理机构报告事故状况;

2、发现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的,船舶、码头、装卸站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并就近向有关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3、接到报告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立即核实有关情况,并向上级海事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告;

4、海事管理机构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报告有关沿海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A、1—3 B、1—4 C、2—4 D、2,3(C)023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船舶污染事故报告的内容应该包括________。

1、船舶名称、国籍、呼号和编号;

2、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或者管理人的名称、地址;

3、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相关气象和水文情况;

4、事故原因或者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

A、1 , 2 B、1—3 C、1—4 D、1 , 3 , 4(D)024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船舶污染事故报告的内容应该包括________。

1、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或者代理人的名称、地址;

2、船舶上污染物的种类、数量、装载位置等概况;

3、污染程度;

4、以采取的或者准备采取的污染控制、清除措施。

A、1,2 B、1—3 C、1—4 D、2—4(C)025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船舶污染事故报告的内容应该包括________。

1、船舶上污染物的装载位置;

2、污染程度;

3、污染控制情况;

4、救助要求。

A、1—3 B、2,3 C、1—4 D、2—4(D)026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船舶发生事故有沉没危险,船员离船前,应尽可能_________。

1、关闭所有货舱(柜)管系的阀门;

2、关闭所有油舱(柜)管系的阀门;

3、堵塞货舱(柜)通气孔;

4、堵塞油舱(柜)通气孔。

A、1,3 B、2,4 C、2 3 D、1—4(C)027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船舶发生事故沉没的,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或者管理人应当_________。

1、及时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船舶燃油性质、数量、装载位置等情况;

2、及时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污染危害性质货物以及其他污染物的性质、数量、装载位置等情况;

3、及时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船舶压载情况;

4、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清除。

A、1,2 B、2—3 C、1,2,4 D、1—4(D)028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说法不当的是_______。

A.发生船舶污染事故,海事管理机构可以采取清除、打捞、拖航、引航、过驳等必要措施你,减轻污染损害;

B.处置船舶污染事故使用的消油剂,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C.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将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消油剂名录向社会公布;、D.船舶在需要使用化学消油剂是,应向当地环保部门批准或核准。(D)029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1、处置船舶污染事故使用的消油剂,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2、处置船舶污染事故使用的消油 剂,应当在海事管理机构公布的产品名录中;

3、船舶、有关单位使用消油剂处置船舶污染事故的,应当报经海事主管机关批准或核准后才能使用;

4、船舶、有关单位使用消油剂,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有关规定执行。

A、1,2 B、1—3 C、1,2,4 D、1—4(C)030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1、特别重大船舶污染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等部门组织事故调查处理;

2、重大船舶污染事故由国家海事管理机构组织事故调查处理;

3、较大船舶污染事故由国家海事管理机构组织事故调查处理;

4、一般船舶污染事故由事故发生地的海事管理机构组织事故调查处理。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④(D)031 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组织事故调查处理的机关或者海事管理机构根据事故调查处理的需要,可以___。①暂扣相应的证书,文书,资料;②暂扣船舶;③禁止船舶驶离港口;④责令船舶停航,改航,停止作业。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④(C)032 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组织事故调查处理的机关或者海事管理机构根据事故调查处理的需要,可以___。①吊销或者注销相应的证书,文书,资料;②暂扣船舶;③禁止船舶驶离或者进入港口;④责令船舶停航,改航,停止作业。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C)033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①船舶污染事故的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反映情况和提供资料;②船舶污染事故的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不得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以其他方式妨碍调查取证;③组织事故调查处理的机关或者海事管理机构应当自事故调查结束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制作事故认定书,并送达当事人;④发生船舶污染事故,组织事故调查处理的机关或者海事管理机构可以要求检查相关船舶,询问相关人员。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B)034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完全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经过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损害的,免予承担责任___。①战争。②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③负责灯塔或者其他助航设备的主管部门,在执行职责时的疏忽,或者其他过失行为;④船舶机械故障。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D)035 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完全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经过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损害的,免予承担责任___。①共同海损。②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③船舶意外事故。④航标管理部门在执行职责时的疏忽,或者其他过失行为。

A ①~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B)036 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完全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经过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损害的,免予承担责任___。①船员值班时的疏忽; ②船员过失行为;③负责灯塔或者其他助航设备的主管部门,在执行职责时的疏忽;④负责灯塔或者其他助航设备的主管部门,在执行职责时的过失行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④

(A)037 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关于船舶污染事故的赔偿限额规定说法正确的是___。①船舶载运非散装持久性油类物质造成污染事故的,赔偿限额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关于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规定执行;②船舶载运的散装持久性油类物质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污染的,赔偿限额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的规定执行;③船舶载运非散装持久性油类物质造成污染事故的,赔偿限额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的规定执行;④船舶载运的散装持久性油类物质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污染的,赔偿限额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关于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规定执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B)038 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①除1000总吨以下载运非油类物质的船舶外,中国籍国内航行的船舶,其所有人应当投保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者取得相应的财务担保;②所有1000总吨以下的中国籍国内航行的船舶,其所有人可以不投保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者取得相应的财务担保;③所有中国籍国内航行的船舶,其所有人应当投保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者取得相应的财务担保;④所有中国籍国内航行的载运油类物质的船舶,其所有人应当投保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者取得相应的财务担保。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D)039 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①船舶所有人投保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者取得的财务担保的额度应当不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规定的油污赔偿限额;②船舶所有人投保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者取得的财务担保的额度应当不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规定的油污染赔偿限额;③对船舶污染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海事管理机构仲裁;④对船舶污染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②④

(B)040 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对船舶污染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___①当事人可以请求海事管理机构协调;②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③当事人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④当事人可以向检察机关申请诉讼。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 ②~④ ~~~~~(D)041 船舶、有关作业单位违反《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规定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___。A 责令改正;

B 责令停止作业;

C 责令停航、改航、离境、驶向指定地点; D 以上都是

(C)042 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处罚不当的是___。A 船舶未按照规定保存污染物接收证明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

B载运污染危害性货物的船舶不符合污染危害性货物适载要求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处以 罚款;

C 载运污染危害性货物的船舶未在具有相应安全装卸和污染物处理能力的码头、装卸站进行装卸作业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处以扣留或者吊销船舶相关证书;

D 未经海事管理机构批准,船舶载运污染危害性货物进出港口、过境停留、进行装卸或者过驳作业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

(D)043 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处罚不当的是___。

A 船舶发生事故沉没,船舶经营人或者所有人未及时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 理条例》的要求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

B 船舶发生事故沉没,船舶经营人或者所有人未及时采取措施清楚船舶燃油、污染危害性货物以及其他污染物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

C 载运散装液体污染危害性货物的船舶和一万总吨以上的其他船舶,其经营人未按照规定签订污染清除作业协议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

D 载运危害性货物的船舶和一万总吨以上的其他船舶,其经营人未按照规定签订污染清除作业协议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D)044 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违反条例的规定,发生船舶污染事故,船舶、有关作业单位未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的,下列处罚正确的是___。①对船舶、有关作业单位、责任人,海事管理机构可处以罚款;②对船舶、有关作业单位、责任人,海事管理机构可处以罚款、扣留相关证书和文书;③对责任人,海事管理机构可以处以罚款、暂扣适任证书或者其他有关证件;④对责任人,海事管理机构可以处以罚款、吊销适任证书或者其他有关证件的处罚。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 ①③(C)045 违反《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的规定,发生船舶污染事故,船舶、有关作业单位迟报、漏报事故的,___。①对船舶、有关作业单位,由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②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船员的,由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并给予暂扣适任证书或者其他有关证件的处罚;④对船舶、有关作业单位,由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并给予暂扣有关证件的处罚。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①③

(C)046 违反《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的规定,发生船舶污染事故,船舶、有关作业单位瞒报、谎报事故的,___。①对船舶、有关作业单位,由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②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船员的,由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并给予暂扣适任证书或者其他有关证件的处罚;④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船员的,由事管理机构可以处以罚款、吊销适任证书或者其他有关证件的处罚。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④(D)047 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处罚不当的是___。

A.违反《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的规定,未经海事管理机构批准使用消油剂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对船舶或者使用单位处以罚款的处罚;

B 违反《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的规定,船舶污染事故的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未如实向组织事故调查处理的机关或者海事管理机构反映情况和提供资料,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以其他方式妨碍调查取证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对船舶或者使用单位处以暂扣相关证书或者罚款的处罚;

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航行的船舶,其所有人未按照规定投保船舶

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者取得相应的财务担保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

改正, 并可以处罚款;

D.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航行的船舶,其所有人未按照规定投保船舶

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者取得相应的财务担保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

改正,并处以罚款或暂扣证书。

(B)048 船舶、有关作业单位违反《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规定且拒不改正的,海事管理机构可以________。①责令停止作业、强制卸载;②禁止船舶进出港口、靠泊、过境停留;③责令停航、改航、离境、驶向指定地点;④扣留或者吊销相关证书。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D)049 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处罚正确的是_______。①船舶的结构不符合国家有关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技术规范或者有关国际条约要求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②船舶未按规定在船舶上留存船舶污染物处置记录,由海事管理机构给予警告;③船舶污染物处置记录与船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数量不符合的,由海事管理机构给予警告并要求其改正;④船舶未按照规定办理污染物接收证明,由海事管理机构处以罚款。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题 篇2

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被人类称之为“蓝色的宝库”;同时也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 缩短了各国之间政治、经济交往的距离, 促进了地区间的发展。但人类在利用海洋的过程中, 又将其作为排放废物的“垃圾桶”, 导致海洋及其周边环境污染极其严重。

引起海洋大面积污染的主要源头有以下几个 (1) 产业化发展。尤其是一些临海区域范围内的工厂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直接排到海洋中。 (2) 市区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废弃水不经过任何处理就排进内陆河道。 (3) 农业生产。我们祖祖辈辈通过农业活动来获得基本生活所需, 但是同时, 又不断将大量的化学物质埋到土壤中, 破坏了土壤的原有机制, 这些化学物质又随着水土的流失对海洋河道造成影响。 (4) 核电站。在生产运营的过程中对海洋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小觑。 (5) 石油提炼。在石油冶炼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废弃物也会对海洋造成污染。 (6) 油轮泄漏。海洋运输业的发展也是一个一直困扰着海洋生态环境优化的问题。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 会对海洋造成污染的因素有很多, 污染物质类型复杂, 污染的危害性与程度也各有不同。这些因素在对海洋造成破坏的过程中也会对我们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海洋污染的危害

2.1海洋受到污染后, 海水不再清澈, 同时海洋内生存的动植物 (浮游植物和海藻) 无法吸收阳光, 不利于它们的生长。

2.2如果海洋长时间受到一些有机化合物、重金属等物质的融入, 会导致以海洋生物为生存根本的海洋动物大量死亡、患病, 甚至是濒临灭绝, 同时一旦我们食用这些生物后, 也会患上各种疾病, 各类癌症患者的数量也会增加。

2.3当大量石油泄漏到海洋中以后, 在海洋的表面出现的一层隔膜会阻碍海洋与空气之间的接触, 使得一定范围内的海域含氧量大幅度降低, 造成大量海洋生物因为缺氧死亡, 也会对人类自身带来不好的影响。

2.4一些有机物进入海洋后会导致大量海洋生物的灭绝与死亡, 影响到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

2.5海洋污染会导致世界范围内温室效应的恶化。

3海洋污染的防治对策

3.1严格控制经济生产活动, 规范生产活动, 推动绿色清洁经济的发展。有关单位要加大力度进行行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处理, 不断调整整体格局, 通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来降低能源的消耗, 达到资源的有效充分利用, 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做好行业内部的审计工作, 构建一套完整的科学管理体系, 在全国范围内提倡清洁性生产。国内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出色的典型就是深圳市奥威环保清洁公司和绿盾公司。该公司通过对废弃的牛奶、饮料、软体包装的有效利用。彩乐板的广泛使用, 会使得很多可再生, 低污染材料得到很好的利用。上文中提到的环保清洁公司在经过一系列处理之后将潲水油转变成为“生物柴油”达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3.2有关部门要加大力度做好在工业排放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工作, 将排放物的浓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做到“零”排放。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防止因为意外事故而对坏境造成二次污染, 污染海洋生物。

3.3对于海水养殖投放的饲料、药物及排泄物如果控制管理不当也会对海洋造成很大的污染。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要加大力度在控制养殖规模的同时, 还要做好饲料供应检查工作, 尤其是对一些激素药物的使用一定要加大审核力度。

3.4随着海洋运输业的发展, 船只在运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以及装载货物的不小心泄露, 都会对事发海域造成的生态破坏, 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船只、钻井平台使用者的安全教育, 更要从加大技术革新和提高海洋石油开发工作者的环保意识抓起, 摒弃乱排乱放的恶习。

3.5核电站所产生的核辐射对海洋的污染, 当积累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 就会危及到海洋中生存的各类动植物, 而这些动植物一旦被搬上餐桌, 其有可能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是不能想想的以福岛核泄漏为例子, 该事故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排入海洋, 最终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类似的悲惨事故对世界范围内发展核电事业的国家提出了高的标准要求, 必须要提前做好各项评估工作, 采取有效的防御手段, 将任何有可能导致泄露事故发生的因素消灭。3.6加大宣传力度, 帮助广大的民众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观念, 各个单位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 对于任何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御。

3.7将海洋环境保护列入地方政府考核, 在进行海洋污染物预防工作的过程中, 最需要我们做的就是不能一味地追求什么地方国民经济总量的提升, 不能为了政绩, 或者是任何形象工程牺牲环境的发展。地方有关部门必须进行发展观念的调整, 对于传统的政绩要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调整, 确保各项制度方针能够落实到实处, 确保民众能够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在治理海洋污染工作中, 我们首先应该端正态度, 要知道, 这是一项长远而又复杂的工作, 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 攻克各类难题才能取得相应的成绩。在具体的工作中, 仅仅通过被动的防守是远远不够的。国家, 各级有关部门以及社会都应该参与到其中来, 从日常的生产工作出发, 从资金、技术、政策方针上为这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4青岛市防治海洋污染的对策建议

4.1明确治海先治陆的观念, 从污染源头出发, 对陆源污染的总排放量进行有效控制。首先应该对海湾和近岸海域各类污染物含量进行预防性的检测排查, 做好对排污总量标准控制制度的制定工作, 在此基础上确定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治理与防御体系;加大力度对各类大小工厂进行排污量的划分, 根据不同生产类型, 污染物的产量以及造成的危害大小程度来确定污染物处理收费标准, 适当地提高企业的环境成本在企业运营成本中的比例, 对那些会对海洋产生中毒污染的工厂一旦查出, 严格处理;对于该项工作的开展给予政策性的引导与鼓励, 号召绿色生产, 清洁生产,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发挥好教育的引导性作用, 促进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多方面的协调发展。引导企业实现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 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4.2加大研究力度, 不断探索研究, 推动青岛市海洋环保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所谓的海洋环保技术主要是指能够保护海洋生态坏境, 防止海洋生态坏境受到严重破坏的技术。主要涉及到的内容由海洋环境监测预警技术体系, 包括检测工具仪器、数据资料、无人值守站、卫星遥感等;还有就是一些海洋污染物的控制技术措施, 例如一些废弃物排放处理技术、溢油事故处理技术、清洁处理技术, 循环再利用技术, 都能够达到控制污染物排放, 减轻污染物毒害性, 合理利用资源, 变废为宝的目的。

4.3加强环保部监察门监管力度, 改变传统的“先污染, 后治理”的模式, 加强“以防为主”, 在源头上将污染降低到最低, 实行过程监控制度, “治污为辅”。

摘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海洋。但是, 现阶段, 全球范围内大多数海域都因为人类不规范的经济生活而被严重污染, 变成了“蓝色垃圾桶”。文章通过对海洋污染的来源及特点、危害、我国海洋污染现状、海洋污染的防治对策进行调研、分析, 根据青岛市海洋污染状况及特点, 提出对策建议, 现将对策、建议

关键词:海洋环境,海洋污染,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李明.海洋污染来源及防治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 2011 (8) :69-71.DOI:10.3969/j.issn.1009-3788.2011.08.033.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题 篇3

VTS在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中的作用

随着现代航运业及现代石油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路运输已经成为物流运输的重要通道,然而由于船舶交通流量急剧增加,通航环境日趋复杂,恶劣天气频发等因素影响,水路运输带来便捷经济的同时,也给水域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文章从预防交通事故和控制船舶污染的角度,对VTS在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中可以发挥的作用进行探讨.

作 者:郑永春 Zheng Yongchun 作者单位:天津海事局,交管中心,天津,300456刊 名:天津航海英文刊名:TIANJIN OF NAVIGATION年,卷(期):“”(2)分类号:U6关键词:VTS 船舶 污染 监管 作用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题 篇4

【导语】2017各省遴选考试在陆续进行,由于遴选考试信息非常繁多,中公公务员遴选考试网会及时公布最新的遴选考试信息,便于考生查阅。

背景链接

近年来,一入冬雾霾就席卷我国多个地区,给大气环境、群众健康、交通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为此,北京、上海、广州、贵阳、天津、杭州共六个城市实施机动车限购政策,部分地区实施限行政策。但这种限购限行政策遭到了汽车协会和不少民众的诟病,因为汽车尾气仅占空气污染的20%,剩下的80%治理却迟迟不见动静,新一轮尾号限行措施和汽车限购政策对空气污染治理的解决作用并不明显。少开汽车、绿色出行已成为社会共识,每个公民都有责任有义务为减少汽车污染、创造美好环境做出应有贡献,但这并不能成为城市管理者推行限行限购政策的依据。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十九大报告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的每一个时间节点,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都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近年来,中国逐步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制订“史上最严格”《环保法》,树立不可逾越的生态红线,着力改善突出的大气、江河污染等环境问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5.6%和4%,74个重点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9.1%;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1.7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

综合分析

[原因] 一是环境污染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

污染问题既是发展问题,又是民生问题,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同时必须看到,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积累了大量问题,形成了明显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二是环境污染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上个世纪,发生在西方国家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对生态环境和公众生活造成巨大影响。比如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等。当前,我国积累下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比如,全国江河水系、地下水污染和饮用水出现安全问题;一些地区重金属、土壤污染比较严重;北方地区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成为人们心中的阴影,等等。如此严峻的环境问题,阻碍着经济发展,甚至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更满足不了人们对“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的诉求。

三是由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与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突出,这是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过去“盼温饱”“求生存”,现在“盼环保”“求生态”。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来讲,就是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面临的挑战] 中国不愿意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因为我们过去的绿水青山是祖宗留下的,未来美丽的环境是子孙后代应当享受的,当代人要有责任感。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基本国情,除了人口多,还有就是环境承载能力脆弱,我们用世界上不到9%的耕地养活了20%的人口。我们的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没有这个能力去继续走高投入、高排放乃至于高污染的路子。

由于环境污染治理难度大、易反复,部分企业和个人法治观念淡薄,加之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不作为、慢作为、监管缺位,环境保护面临多重困难与挑战,各类环境问题仍处于多发态势。

当前,我国正步入增速换挡、方式转变、结构优化、驱动力转换的经济发展新常态,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常态的重要特征之一。这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绝不仅仅是污染防治,还包括发展方式与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需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统筹谋划、全面布局。

参考对策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人民健康幸福的基础,还是我们留给后人最好的财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就是为了保发展、保健康、保幸福。

一是筑牢绿色政绩观。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绿色成为我国发展的底色。然而在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还是以GDP论英雄,追求短期的政绩。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干部要让正确的绿色政绩观在头脑中落地生根,要树立“抓环保工作就是抓经济工作,就是抓对外开放”的意识,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抓项目、抓工作。要建立完整的绿色政绩考核体系,坚决执行环境保护工作一票否决制,把环境保护工作做为主要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实行环境问题终生责任追究制。

二是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大气、水、土壤污染是污染防治的核心工作。治理大气污染,要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不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将高耗能、高污染的产能比重降下来。水污染直接关系人们每天的生活,直接关系人们的健康,也关系食品安全,政府必须负起责任,向水污染宣战,拿出硬措施,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土壤污染处于“末端污染”,要抓“本”治“源”。不仅要从工农业生产、城乡居民生活污水排放着手,更要管住生产生活“上游”的土地规划、城乡规划。

三是形成多元共治的治理体系。环境问题是重大民生问题,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每个人往往既是污染的受害者,又是污染的制造者。治理污染不仅仅是政府工作,要让企业和公众广泛参与进来,强化企业防治污染的主体责任,让其主动承担防治责任;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保障他们的话语权,群策群力,共治共享,只有形成环境共治模式,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污染防治。

部分来源: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工业噪声污染管理

第三章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管理

第四章 交通噪声污染管理

第五章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管理

第六章 罚则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控制环境噪声污染,保障人们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护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环境保护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的称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生活和人们在社会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影响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本办法所称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排放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妨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等正常活动的现象。

第三条 凡本县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县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声环境质量负责,应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合理规划城市、村镇建设,按功能区合理布局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防止环境噪声污染,保障生活环境的安静。

第五条 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是对辖区内的环境噪声污染控制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并督促、协调其他噪声监督管理部门实施本办法。

第六条 对环境噪声污染的日常管理工作,遵照统一监管,分工负责的原则按以下分工实施管理。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并负责工业、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日常监督管理。

公安部门负责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日常监督管理。

第七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噪声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向环境排放噪声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者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

第八条 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应当使用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机电设备或器械,减少噪声对生活环境的污染。

第九条 凡排放噪声超过规定标准的,应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缴纳超标排污费,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第十条 受到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减轻或排除噪声污染的危害。

各环境噪声监督管理部门应及时受理受害单位和个人的举报和投诉,督促造成噪声污染者减轻或排除噪声污染,采取保护受害人权益的措施。

第二章 工业噪声污染管理

第十一条 在人口稠密区以及在医院、学校、风景旅游区等区域及其附近,不得规划新建和扩建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企业或项目。

第十二条 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设项目必须对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作出环境影响评价,制定防治措施并按照规定程序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使用前,其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拆除或闲置已安装使用的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应当征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第十三条 排放噪声污染实行申报制度。

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工业噪声的单位,应当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登记,提供噪声污染的有关资料,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声,使其符合环境噪声厂界排放标准。

使用通风、排风(气)、降温、发电、锅炉等设备,对周围生活环境可能造成噪声污染的,应当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登记,并按照审查意见,采取措施降低噪声污染。

第十四条 对超标排放噪声,造成严重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责令限期治理。对难于治理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报请县人民政府对其实行关、停、并、转、迁。确因经济和技术条件所限,短期内难于通过治理噪声源消除噪声污染的,必须采用消声、隔音等有效措施,把污染危害减少到最小程度,取得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认可,并与受其污染的居民组织或有关单位协商达成协议,采取其他保护受害人权益的措施。

第三章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管理

第十五条 建筑施工单位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应当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

第十六条 建筑施工单位,应在开工15日前,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说明其工程项目、场所及可能排放的噪声强度和所采取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等。

第十七条 在人口稠密区、学校、疗养院(医院)禁止夜间11时至次日6时进行强噪声建筑施工作业,抢修(抢险)作业除外,但应当及时报告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因生产工艺需要必须连续作业,须经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八条 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建筑施工噪声,超过排放标准,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责令其消除噪声污染,确因经济和技术条件所限,难于通过治理噪声源消除噪声污染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限制作业时间,并由施工单位与受其污染的居民组织或有关单位协商达成协议,采取其他

保护受害人权益的措施。

第四章 交通噪声污染管理

第十九条 凡在本县行政区域内行驶的机动车辆(含过境车辆),应当安装完整有效的消声器和符合规定的喇叭,整车噪声应符合机动车辆噪声排放标准。严禁使用音量超过105分贝的喇叭。

第二十条 设有禁鸣标志的路段和地区,昼夜24小时禁止机动车辆鸣喇叭(执行紧急任务的特种车辆除外)。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根据安全设施和交通指挥标志的完善情况,逐步扩大禁止机动车辆鸣喇叭的路段。

第二十一条 机动车在允许鸣喇叭的路段一次鸣喇叭的时间不得超过0.5秒钟,连续鸣喇叭不得超过三次。严禁鸣喇叭唤人。

第二十二条 特种车辆安装的警报器除执行紧急任务外不得使用。

第二十三条 车站、码头等交通本枢纽使用广播喇叭,应当控制音量,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第二十四条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将机动车辆整车噪声和喇叭噪声的监督管理,纳入新车入户审查和在用车年检,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不予发牌或不予办理年审。第二十五条 城市建设管理和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保持路面平整,消除障碍,降低车辆行驶噪声。

第五章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管理

第二十六条 单位或个人开办有噪声污染的饮食、娱乐、服务业经营项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申报登记的,应首先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噪声污染情况和治理措施,经审查合格后,凭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环境保护申报表,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办营业执照。

第二十七条 饮食、娱乐、服务业经营项目的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声,其边界噪声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噪声排放标准。在住宅楼内,不得兴办产生噪声污染的娱乐场点和加工场。

第二十八条 禁止在商业活动中使用广播喇叭和发出高大声响招徕顾客。禁止在人口稠密区架设和使用高音喇叭,未经公安部门批准禁止使用广播宣传车。

第二十九条 单位或家庭使用家用电器进行娱乐或悼念活动、制作家具、装修(维修)房屋,应当控制音量,禁止夜间10时至次日6时产生噪声干扰他人。第六章 罚则

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文成县环境保护奖励与处罚办法》处理:

(一)拒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监督管理部门现场检查或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

(二)拒报或谎报噪声污染排放资料的;

(三)不按规定缴纳噪声超标排污费的;

(四)未经批准擅自拆除或闲置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

(五)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

(六)不遵守规定的作业时间,对生活环境造成危害的;

(七)有噪声污染的建设项目,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建设或污染防治设施没有建成或未达到规定要求投入生产使用的。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进行强噪声施工作业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可并处1000元至10000元罚款。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机动车辆行驶噪声、喇叭音量超过标准或使用警报器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50元以上100元以下的罚款,没收超过规定标准的喇叭装置,情节严重的可并处吊扣一个月以下驾驶证。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未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其噪声污染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3000元以下罚款,并责令限期整改。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二十八、二十九条规定,危害周围生活环境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可处50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处50元以下200元以下罚款并可限制营业时间。

第三十五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或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六条 噪声污染监督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依法赔偿。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文成县环境保护局解释。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

西安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篇6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环境噪声的规划控制

第三章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

第四章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

第五章 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

第六章 工业噪声污染防治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立法目的】为了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声环境,保障公众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适用范围】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政府责任】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声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及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声环境质量负责。

第四条 【各部门职责】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编制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划,负责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以及商业、文化娱乐等经营场所固定设备产生噪声的监督管理。

城管执法部门负责城市建成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宣传庆典、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活动中,使用音响、抽打陀螺、甩响鞭等方式产生噪声以及临街商业门点使用音响产生噪声的监督管理。

公安机关负责除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之外的社会生活噪声和车辆产生噪声的监督管理。

规划、建设、市政、市容、交通运输、文化、房屋、工商、质监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第五条 【群众性自治组织职责】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环境保护、公安、城管执法等行政管理部门做好声环境保护工作,调解因环境噪声产生的邻里纠纷,开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

第六条 【业主自治和物业服务企业责任】鼓励业主依法制定物业管理区域内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和管理的公约,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共同遵守。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噪声污染行为予以劝阻;劝阻无效的,应当及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公安、城管执法部门报告。

第七条 【宣传和舆论监督】鼓励和支持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科学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意识。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应当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宣传,对环境噪声污染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第二章 环境噪声的规划控制

第八条 【编制噪声污染防治规划】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规划、财政、公安、城管执法、交通运输、建设等有关部门,编制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制定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划时,应当将规划草案向社会公布,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第九条 【编制实施方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依法行使环境噪声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划,分别制定实施方案,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条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划分本市的声环境功能区,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社会公布。区域功能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调整。

第十一条 【专项规划编制要求】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城乡统筹、城市功能与空间布局、城市综合交通等专项规划时,应当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等,提出环境噪声污染技术目标。第十二条 【噪声防护距离】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及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提出划定噪声敏感建筑物与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工业企业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噪声控制要求。

第三章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

第十三条 【公用设施噪声治理】建筑物安装使用空调器、冷却塔、电梯、锅炉、水泵等公用设施,产生噪声、振动等干扰周围环境的,管理者应当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第十四条 【商业经营固定设备噪声防治】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空调器、冷却塔、抽风机、发电机、水泵等产生噪声的设备、设施的,应当按规定配置有效的防噪、防振设施,确保产生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十五条 【商业活动噪声防治】商业经营场所和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加强对经营活动中产生噪声的管理和控制,防止产生噪声干扰周围环境。

在商业经营活动和营业性文化娱乐活动中,不得使用高音喇叭、大功率音响器材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

第十六条 【产生噪声活动的禁止性规定】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不得从事采用机械方式切割、加工金属、石材、木材等材料,以及其他产生噪声干扰居民正常休息的生产经营活动。第十七条 【公众活动噪声防治】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及其附近的街道、广场、公园,二十一时至次日七时期间进行宣传庆典、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活动,不得使用音响、抽打陀螺、甩响鞭等方式产生环境噪声影响周边居民正常休息。在其他时间进行上述活动的,所产生的环境噪声不得超过区域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管理者应当对噪声扰民行为进行劝阻;劝阻无效的,应当及时向城管执法部门报告。

第十八条 【广播器材噪声防治】幼儿园、学校及其他单位使用广播、音响器材的,应当合理安排时间,并采取降低音量等措施,避免对相邻各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

第十九条 【装饰装修规定】进行装饰装修作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或者避免噪声干扰周围环境。

禁止在十二时至十四时、二十时至次日七时之间及高考、中考日全天在居住区内进行产生噪声、振动的装饰装修作业。

第二十条 【室内活动噪声防治】在室内使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娱乐、体育锻炼等活动的,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干扰周边居民正常生活。

第二十一条 【家庭空调器室外机组噪声防治】居民住宅空调器的室外机组应当按照规范合理安装使用,防止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第二十二条 【防盗报警装置安装使用规定】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应当规范安装、合理使用车辆防盗报警装置,防止防盗报警装置产生的噪声干扰周围环境。

第二十三条 【动物经营活动和饲养动物噪声防治】从事动物经营活动或者家庭饲养动物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产生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第四章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

第二十四条 【达标排放】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向周围环境排放噪声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第二十五条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责任】建设单位承担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污染防治监督责任,督促施工单位正常使用噪声污染防治设施,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施工噪声达标排放。

施工单位应当制定包括施工设备使用、施工时段安排、安装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等内容的施工噪声防治方案,报建设单位审定,接受建设单位的监督。

第二十六条 【设备和工艺要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组织推广使用低噪声建筑施工设备和工艺。

施工单位应当使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其他辅助施工设备。禁止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蒸汽桩机、锤击桩机等噪声超标的设备。因特殊地质条件限制确需使用的,应当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规定的地点、时段使用。

第二十七条 【夜间施工作业要求】在城市建成区内,禁止在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

(二)抢修、抢险、应急作业的;

(三)城市道路维修养护作业的;

(四)因道路交通管制的原因需要在指定时间装卸、运输渣土及其他废弃物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具有前款情形之一的,施工单位应当调整施工作业内容,采取有效的环境噪声防治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第二十八条 【夜间作业证明】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特殊需要连续作业夜间施工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作业前向工程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严格审查,对确需连续作业的,在三个工作日内出具夜间作业证明。夜间作业证明应当载明作业时间、内容、方式以及环境噪声防治措施。

施工单位取得夜间作业证明后,应当提前二十四小时在受影响区域的显著位置公布,并按照夜间作业证明的要求进行施工。

第二十九条 【施工单位公布】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公布噪声污染防治方案、负责人及其联系方式、投诉渠道等。

第三十条 【禁止施工的特殊规定】禁止高考、中考前十五日内以及高考、中考期间进行夜间施工作业。

禁止高考、中考期间在考场周围五百米区域内进行施工作业。

在此期间遇有抢修、抢险、应急作业的,应当采取有效噪声防护措施,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五章 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

第三十一条 【道路施工和维护要求】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应当采用低噪声路面技术和材料。

管护单位应当加强对道路的维护和保养,保持道路及其设施完好,降低车辆通行产生的噪声。

第三十二条 【新建城市交通干线要求】新建、改建、扩建城市交通干线确需穿越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建设单位应当采取减振、降噪、隔声等污染防治措施。

第三十三条 【交通噪声污染治理】已建成的城市交通干线产生的噪声对两侧噪声敏感建筑物造成污染的,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市政、交通运输、规划、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制定交通噪声污染治理方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第三十四条 【机动车噪声排放要求】在用机动车辆噪声排放,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噪声排放标准。

在用机动车辆消声器及其他防治噪声污染的设备应当保持正常使用,禁止改装或者拆除。

第三十五条 【禁鸣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同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划定禁鸣区域、路段和时段,设立禁鸣标志。

驾驶机动车辆不得在禁鸣区域、路段和时段鸣放喇叭。

第六章 工业噪声污染防治

第三十六条 【达标排放和噪声消减措施】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向周围环境排放噪声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从事工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合理布局生产设施、改进生产工艺、使用低噪声设备,采取消声、隔声、减振等措施,消除或者减轻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

鼓励采用低噪声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第三十七条 【排污申报】在工业生产中因使用固定设备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工业企业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固定设备的使用及污染防治情况。

第三十八条 【禁止设置工业噪声设施的区域】在下列区域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噪声、振动超过标准的工厂、车间:

(一)居住区和其他人口密集区;

(二)医院、疗养院、学校、图书馆、幼儿园、老年公寓、机关、科研单位所在的区域;

(三)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区域。

第三十九条 【污染企业搬迁】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划的要求,引导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工业企业实施转产或搬迁。

工业企业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

第四十条 【产生噪声产品的规定】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禁止销售、使用和进口不符合国家规定噪声限值标准的产品。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一条 【联动协作机制】环境保护、公安、城管执法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工作联动协作机制,对违反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行为及时进行制止和查处。

第四十二条 【环境噪声监测】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合理设置环境噪声监测网络,逐步在商业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及其附近的广场、公园设置噪声自动监测和显示设施,组织开展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定期向社会公布监测数据和声环境质量报告。第四十三条 【设置标志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及其附近的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设置标志牌,公布区域环境噪声最高限值。

第四十四条 【建设部门监督职责】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民用建筑隔声设计和施工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推广使用降噪、防振的产品和材料。

第四十五条 【房管部门监督职责】房屋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新建商品房建筑隔声设计和噪声污染防治情况的公示进行监督。

经依法批准销售的新建居民住宅可能受到工业、交通运输、住宅小区附属设备等噪声污染的,房地产开发经营者应当在销售场所公示所销售住宅的建筑隔声设计、可能受到的噪声污染情况以及采取的防治措施,并在售房合同中予以明确。

第四十六条 【现场检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行政管理部门有权对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产生环境噪声的现场进行检查。实施现场检查时,应当有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并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被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真实资料,不得拒绝、阻碍检查。

第四十七条 【信息公开】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其门户网站上公开下列信息:

(一)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划及实施方案;

(二)受理举报、投诉的方式和程序;

(三)环境噪声污染违法行为查处情况;

(四)其他应当公开的信息。

公安、城管执法等有关部门应当在其门户网站上公开环境噪声污染违法行为查处情况。

第四十八条 【投诉和举报】环境保护、公安、城管执法和其他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设立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电话,向社会公布。

行政管理部门收到投诉举报后,应当立即对投诉举报内容进行登记。对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投诉举报事项,应当及时处理;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投诉举报事项,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并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有权处理的部门接到投诉举报或者移交处理通知后,应当及时进行处理。

行政管理部门在收到投诉举报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应当将处理结果告知投诉举报人。

受理投诉举报的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投诉举报人保密。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超过国家规定排放标准的,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场界噪声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建设单位未履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污染防治监督责任的,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施工单位未实施施工噪声防治方案的,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规定,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蒸汽桩机、锤击桩机等噪声超标设备的,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六)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未取得夜间作业证明或者未按照夜间作业证明的要求进行施工的,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七)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三款、第二十九条规定,施工单位未向周围单位和居民公布相关信息的,责令改正,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八)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未申报或者未按规定申报的,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第五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的,由公安机关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采用机械方式切割、加工金属、石材、木材等材料产生噪声,干扰周围环境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百元罚款;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未按规定进行装饰装修作业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警告后拒不改正的,处五百元罚款;

(三)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在居住区室内使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娱乐、体育锻炼等活动产生噪声,干扰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警告后拒不改正的,处二百元罚款;

(四)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居民住宅空调器室外机组排放的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警告后拒不改正的,处二百元罚款;

(五)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未按规定合理使用车辆防盗报警装置,产生噪声干扰周围环境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警告后拒不改正的,处一百元罚款;

(六)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从事动物经营活动或者家庭饲养动物产生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处罚。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法予以处理:

(一)违反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改装或者拆除消声器及其他防治噪声污染设备的;

(二)违反第三十五条规定,违反禁止鸣放喇叭和限制通行规定的。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的,由城管执法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警告后拒不改正的,对单位处五百元罚款,对个人处二百元罚款: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喇叭、大功率音响器材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在街道、广场、公园,开展宣传庆典、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活动中,使用音响、抽打陀螺、甩响鞭等方式,产生噪声影响周边居民正常休息的。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的,由房屋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拒绝、阻碍现场检查或者在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第五十六条 环境保护、公安、城管执法和其他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申请应当受理而不受理的;

(二)未按规定处理或者不及时处理环境噪声举报和投诉的;

(三)违反保密规定,泄漏举报人、投诉人信息的;

(四)组织编制城市建设、交通等专项规划,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

(五)违法审批、违法处罚或者违法采取行政强制的;

(六)未按规定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的;

(七)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九章 附 则

第五十七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噪声敏感建筑物,是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二)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是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康复疗养、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的区域。

(三)夜间,是指二十二时至次日六时。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题 篇7

莫树金

一、调查背景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自古以来,海洋为人类发展提供着丰富的资源。海洋不仅是天然宝库,也为大量运输货物提供最经济的方法。海上运输是各国人民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天然的交通大道,随着工业技术极大发展以及人口的快速增长,海上货运量逐年大幅度增长,船舶的吨位和尺度也在不断的增加。但随之而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我们的重视,即海洋污染问题。船舶在营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直接或间接的把一些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以至产生了损害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各种海洋活动,造成了海洋污染。

随着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同时,船舶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不容忽视。

目前,航运事业蓬勃发展,人们利用海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景象。经济发展的同时,因为船舶载运不能保证其绝对的安全,特别对海洋污染不能得到绝对的限制,同时由于船舶本身状况存在不足和公司航运管理有纰漏,给海洋安全利用和船舶管理带来一定难度。船舶污染的趋势有了新的变化。

据国家海洋局1月15日发布的2007年中国海洋环境公报显示,我国近岸海域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持续增高,河口生态环境受损,由大气输入海洋的污染物通量仍呈上升趋势。因此,防止我国近岸海域污染进一步恶化升级已成为沿海政府、企业制定有效措施并强力实施的当务之急,确保近岸海域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为了深入实际了解海洋污染问题,本人于2月份开始在网络及报纸中进行为期1个月的调查。

二、调查结果分析

1、船舶造船污染现状

船舶造船污染主要表现在:

(1)船舶操作污染源,这种污染的产生主要是船舶工作人员的故意或过失造成的。如:有的船舶工作人员故意的将含有有害物质的洗舱污水排入海洋,船舶机舱工作人员故意将含有污油的机舱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海洋,还有的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错开伐门将燃油排入海洋。(2)海上事故污染源,船舶由于发生海上事故,如:船舶碰撞、搁浅、触礁等事故使各种污染物质,主要是燃油外溢、油舱由于事故破裂造成的渗漏对海洋造成的污染。

(3)船舶倾倒污染源;这种污染源的产生,主要表现在,经由船舶故意的将陆地工厂生产所产生的生产废料、生活垃圾、清理被污染的 2 航道河道所产生的带有污染物质的污泥污水,倾倒入海洋。所以说船舶污染是造成海洋污染的原因之一。

2、我国近岸海域污染形势不容乐观

据2007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在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监测的573个入海排污口中,约87.6%的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主要超标污染物(或指标)为化学需氧量(CODCr)、磷酸盐、悬浮物和氨氮等。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显著增加。全国507个陆源入海排污口监测结果显示,84%的排污口超标排放,94%的排污口设置不符合海洋功能区划。

2007年,我国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超过60%的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处于极差状态;海水污染程度加重,80%以上的监测区域海水质量为四类和劣四类;底栖生物群落结构退化,耐污种增多,大部分排污口邻近海域底栖经济贝类难以生存,甚至出现了30多平方公里的无底栖生物区。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缓解,大部分海湾、河口、滨海湿地等生态系统仍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主要表现在水体富营养化及营养盐失衡、河口产卵场退化、生境丧失或改变、生物群落结构异常等。去年,我国因有毒藻类引发或协同引发的赤潮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海洋外来物种入侵现象严重;海岸侵蚀范围和强度仍在不断增大。但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水浴场环境状况良好;海洋倾倒区和海上油气开发区环境 3 质量基本符合功能区环境要求;海洋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约60%的海水增养殖区水质状况能够满足增养殖业水域要求。

2007年,近岸也有局部海域水质略有好转,但污染程度依然严重。近海大部分海域为清洁海域,远海海域水质保持良好状态。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4.5万平方公里,比2006年减少约0.4万平方公里。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黄河口、莱州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域。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依然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渤海海域污染依然严重,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约占渤海总面积的31%,比2006年增加约0.4万平方公里。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缓解,监测的18个生态监控区中,约78%的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主要表现在水体富营养化、生境丧失或改变、河口产卵场退化、生物群落结构异常等。

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继续加大对陆源入海排污口的监测力度,在实施监测的573个入海排污口中,约87.6%的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主要超标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磷酸盐、悬浮物和氨氮等。广西、江苏和浙江超标排放的入海排污口比例居全国前三位。

三、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分析

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恶化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结果。我国多年的环境检测结果表明,近岸海域无机氮与活性磷酸盐普遍超标,且这种污染有加重的趋势,已经成为沿海城市水环境质量的主要问题,上海也不例外。按照中国自然地理分区原则,上海市是包括在东海地区内的,与中国四大海区近岸海域水质相比,东海水质是较差的。

海洋污染物总量的85% 以上来自于陆源污染物,其成分主要是化学需氧物质、氨氮、油类物质和磷酸盐四类,合计占总量的 95% 以上,还有硫化物、锌、砷、铅、铬、挥发酚、氰化物、铜、镉、汞等。陆源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工业三废、城镇生活垃圾、农业养殖使用的化肥、农药和禽畜粪便等。因此,陆地污染源可分为四类: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陆上养殖污染源。

自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给各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极大的活力,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污染也在高速增加。城市化进程急速进行,人口随之急剧增加,但城市总体规划缺乏,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直接或间接排入黄浦江中。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人口密度高,工业体系庞大,排污总量大。加上面源控制措施乏力,工业和旅游污染以及农村养殖业和农村生活区的面源污染,使黄浦江水污染一直处于较重的负荷状况。黄浦江的污水使近岸海域严重污染,鱼类生存环境恶化,近岸海域鱼类 5 资源越来越少,许多海洋生物资源几乎濒临绝迹。目前这种情况还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近海海域海上交通航运、港口业相当发达。港口的发展,船舶的增加所产生的大量的污染物质,包括油类、有毒液体物质、船舶生活污水和船舶垃圾等,则对区域内生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据抽样调查,平均每艘船每年排放舱底含油污水136吨,含油量120mg/L,而在沉船、撞船等重大溢油事故发生时,溢油量可达千吨至几十万吨不等,由此可以导致大范围的生物死亡,甚至是种群灭绝。光从1999年到2003年,上海海域发生的船舶溢油事故101起,溢油量达2319吨,平均每起事故溢油23吨。来自国际油轮船东污染联合会的统计结果表明,海域发生船舶污染事故的频率以及发生灾难性污染事故的概率和该海域的船舶流量、油品、化学品吞吐量密切相关。2006年,上海港集装箱量吞吐量更是一举突破2000万标准箱(TEU),达2171万TEU,成为世界第三大集装箱港,这就意味着上海海域所负担的环境压力随着上海港吞吐能力的提升在不断的加重。

四、港口污染的防治

船舶在港口停留和港口各种作业可能污染港口环境,因此要采取各种预防和治理措施。

1、港口污染可分为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

污染防治的根本方法是在港口规划和设计时对港口的选址、布局,设备的选用等和环境保护作统一的考虑。此外,还要采取以下措施。

2、制定港口防治污染法规

法规要规定出船舶污水、污物的排放标准,工作场所的粉尘含量标准,噪声标准,还应规定防止污染的措施和超过标准排放的处理办法。

国际海事组织对船舶污水的排放规定:在离海岸12海里以内含油量不超过15毫克/升,大肠杆菌每100毫升不超过250个,悬浮固体不超过50毫克/升。国际放射性防护委员会对放射性物质规定的量大容许浓度为10-4 微居里/毫升。

对大气污染浓度限值,工业发达国家均规定有标准。中国1982年公布了国家标准,港口属于三类地区,其大气污染浓度限值如下:

对噪声的容许强度,因场所而异。中国规定,机械工作场所限制在85分贝以内;干线道路两侧,昼间为70分贝,夜间为55分贝。

3、港口污染监测

为了及时发现港口污染,港口通常设有环境监测站。其任务是:①监督船舶排放污水、污物情况,取样分析。②港口水域定点监测,了解水质变化。监测项目有油、氢离子浓度指数(pH)、电导率、悬浮物、化学需氧量(COD)、生物化学需氧量(BOD)、水温,根据情况也可 7 分析酚、氰、重金属含量。③利用大气污染监测仪器经常测试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等的含量。

4、港口污染物的治理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对含油污水的处理。对船舶排放的含油污水通常采用船用油水分离器进行分离。目前使用的油水分离器都是利用油水比重差的原理进行油水分离。为了使小油珠结合成大油珠以加速上浮,常利用机械或化学材料制成粗粒化器;为了提高水质处理效果,有的还使用活性炭或聚丙烯纤维吸附装置。有的港口设有含油污水处理船或处理场。中国设置的含油污水处理船或处理场,按船用油水分离器工作原理,在分离前静置一段时间,分离大块浮油,以减轻以后工序的负担。港口含油污水处理场的处理程序一般是:静置沉淀,使含油量由8000~10000毫克/升降至500毫克/升;用油水分离器分离,使含油量降至20毫克/升;用活性污泥法将油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再沉淀分离活性污泥,含油量降至2~5毫克/升;最后加凝聚剂如硫酸铝或熟石灰,使含油量降至1毫克/升。对水面浮油的处理,首先用围油栅围油,避免扩散,再用浮油回收器、吸油设备回收和吸附浮油,也用人工捞取,不得已时使用化学剂处理,但须经有关部门批准。

② 含毒洗舱水的处理。岸上设污水处理厂,一般采用化学沉淀、离子交换、离子浮选、过滤、吸附、深井注入、密封弃入深海(放射性 8 废渣)等方法处理。

③ 生活污水的处理。在船上设污水处理装置,常用的处理方法有生物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两种。前者是用需氧生物分解污水中有机物;后者是用固体分离、固体消毒后排放。

④ 船舶垃圾的处理。不论固体垃圾或液体垃圾均可在船上设焚烧炉烧掉,一般船用焚烧炉的排气灰尘每立方米不超过4克。对卸货后的大量垃圾,由港口接受站分类处理。

⑤ 粉尘的治理。对于可以洒水控制粉尘的货物,如煤、矿砂等,装卸过程中可在卸船机、带式输送机的皮带交叉处、抓斗等处加设洒水装置,有时辅以密封罩和集尘器。码头面上可用水冲洗,对冲洗后的污水进行处理。在堆场每隔一定时间洒水一次。在工作场所和居民区之间设置林带吸滞粉尘,效果较好。

五、结束语

上一篇:道路交通安全交通工程下一篇:检察档案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