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的由来

2024-09-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记者节的由来(精选8篇)

记者节的由来 篇1

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明确规定了“记者节”,《办法》对年节和纪念日放假规定这样表述:“其他各种纪念节日如:二七纪念、五卅纪念、七七抗战纪念、八一五抗战胜利纪念、九一八纪念、护士节、教师节、记者节等,均不必放假。”但因为当时没有确定具体日期,因此长期以来中国新闻从业人员一向未过记者节。

199月18日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再一次明确列入了记者节。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协的`请示,同意将11月8日定为记者节。

也是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937年11月8日,以范长江为首的左翼新闻工作者在上海成立中国青年记者协会,这是中国记协的前身。

记者节的由来 篇2

1940年6月27日,汽车史上发生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情:美国政府邀请135家汽车厂,请他们展开竞争,设计生产一种既灵活又结实的全轮驱动军用车。这款车的驱动力是当时同类车的3倍,时速105公里。

这种车的名字叫“GP”,是GEN-ERAL PURPOSE (多用途车)的缩写。它的发音与美国漫画家施格于1937年创作的漫画形象中的一种神通广大的小鸟在飞行时发出的“吉普吉普”叫声很相近,因此,美国士兵把这种小越野车称为“吉普”。

1944年6月,“吉普”车随着美国兵横渡大西洋,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指挥官都是乘“吉普”登陆的。这使得“吉普”名声大噪。

2. 达特桑(DATSUV)纪念创始人

达特桑,是日产汽车公司1932年生产的第一辆小车的名字。这款车经过几十年的换代和发展,已成为声名显赫的著名汽车品牌。在日本车与美国车的竞争中,它立下了汗马功劳。

达特桑有2个含义:一是3名创造人田健沼郎、青山禄郎和竹内明太郎姓名的拼写;二是它在日语中自古有“快如脱兔”的字义。1932年给诞生的汽车取名时,起名“达特之子”(DATSUN),但英文“SOU”的发音在日语中不吉利,于是改为“SUN”。

3. 桑塔纳(CANTAMA)山谷强风

桑塔纳,是德国大众1981年投产的车型。桑塔纳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山谷的名字,这个地方以产葡萄酒而闻名于世。在此山谷中经常刮起一股强烈的风。人们把这股风称为“桑塔纳”。

大众公司之所以用桑塔纳命名新车,想必是希望新车型既能像桑塔纳山谷的葡萄酒一般为人们所爱,又能像桑塔纳风一样强劲。

4. 凯迪拉克(CADILLAC)纪念贵族军官

它是美国通用公司生产的高级轿车。之所以命名为凯迪拉克,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叫凯迪拉克的法国高级贵族军官。据说,这位军官是底特律城的创建人。同时,这款车还选用凯迪拉克家族的族徽——一个缀有7颗闪光珍珠的王冠,来作为凯迪拉克轿车的车标。

5. 旁帝克(PANTIAC)纪念抵御首领

旁帝克轿车生产厂家的前身,是美国通用公司的奥克兰部。轿车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一位印第安渥太华部落的首领旁帝克。据说,他在1763年率军袭击了围攻底特律的英军,并歼灭了一支前来增援的英军,使英军被迫宣布尊重印第安人的领土和权力。

6. 沃尔沃(VOLVO)滚滚向前

VOLVO是拉丁文,本意是“我滚滚向前”。这个词的字母中有2个V和2个O,用它们象征汽车的2个车轮非常醒目,使人过目不忘。所以,瑞典汽车制造厂选用VOLVO来命名其生产的汽车。

7. 赛欧(SAIL)与强手一赛

记者节的由来 篇3

许多中医人常常听到这句话,“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它把“医”与“相”并提,更使人深觉学医责任重大。可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

据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卷十三《文正公愿为良医》记载:

宋代名儒范仲淹,有一次到祠堂求签,问以后能否当宰相,签词表明不可以。他又求了一签,祈祷说:“如果不能当宰相,愿意当良医”,结果还是不行。于是他长叹说:“不能为百姓谋利造福,不是大丈夫一生该做的事。”

后来,有人问他:“大丈夫立志当宰相,是理所当然的,您为什么又祈愿当良医呢?这是不是有一点太卑微了?”

范仲淹回答说:“怎么会呢?古人说,‘常善用人,故无弃人,常善用物,故无弃物’。有才学的大丈夫,固然期望能辅佐明君治理国家,造福天下,哪怕有一个百姓未能受惠,也好像自己把他推入沟中一样。要普济万民,只有宰相能做到。现在签词说我当不了宰相,要实现利泽万民的心愿,莫过于当良医。如果真成为技艺高超的好医生,上可以疗君亲之疾,下可以救贫贱之厄,中能保身长全。身在民间而依旧能利泽苍生的,除了良医,再也没有别的了。”

这就是后世相传“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由来。那些胸怀大志的儒者,把从医作为仅次于致仕的人生选择,正是因为医药的社会功能与儒家的经世致用(即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比较接近。元代戴良说得好:“医以活人为务,与吾儒道最切近”。(良平)

《黄帝内经》的由来

《黄帝内经》是我国古典医籍中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在整个中医的发展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该书中阐述的理论,一直以来指导着整个中医学术的发展,是学习中医不可缺少的一部经典读物,也是现代中医院学生学习中医时必读的医书。

顾名思义,“内经”是讲内科方面的疾病,据《隋书·艺文志》记载,除了有《黄帝内经》外,还有一本《黄帝外经》。这两本书是姊妹篇。看来,《黄帝内经》是针对《黄帝外经》说的。

那么,在“内经”之前为什么要冠上“黄帝”呢?

原来,黄帝是古代的帝王,姓公孙氏,又因他生于“轩辕之丘”,又名“轩辕氏”,再因建国于有熊,又名“有熊氏”。他战胜了蚩尤以后,成为天子,“因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所以称“黄帝”。本书假托黄帝一问,医学家岐伯一答的形式来论述,因此冠以“黄帝”二字。

记者节的由来 篇4

圣诞节的来历

Christmas is a Christian holiday that celebrates the birth of Jesus Christ.No one knows the exact date of Christ’s birth, but most Christians observe Christmas on December 25.On this day, many go to church, where they take part in special religious services.During the Christmas season, they also exchange gifts and decorate their homes with holly, mistletoe, and Christmas trees.The word Christmas comes from Cristes maesse, an early English phrase that means Mass of Christ.The story of Christmas comes chiefly from the Gospels of Saint Luke and Saint Matthew in the New Testament.The history of Christmas dates back over 4000 years.Many of our Christmas traditions were celebrated centuries before the Christ child was born.The 12 days of Christmas, the bright fires, the yule log, the giving of gifts, carnivals(parades)with floats, carolers who sing while going from house to house, the holiday feasts, and the church processions can all be traced back to the early Mesopotamians.Many of these traditions began with the Mesopotamian celebration of New Years.The Mesopotamians believed in many gods, and as their chief god-Marduk.Each year as winter arrived it was believed that Marduk would do battle with the monsters of chaos.To assist Marduk in his struggle the Mesopotamians held a festival for the New Year.This was Zagmuk, the

New Year’s festival that lasted for 12 days.The Persians and the Babylonians celebrated a similar festival called the Sacaea.Part of that celebration included the exchanging of places, the slaves would become the masters and the masters were to obey.The ancient Greeks held a festival similar to that of the Zagmuk/Sacaea festivals to assist their god Kronos who would battle the god Zeus and his Titans.The Roman’s celebrated their god Saturn.Their festival was called Saturnalia which began the middle of December and ended January 1st.With cries of “Jo Saturnalia!” the celebration would include masquerades in the streets, big festive meals, visiting friends, and the exchange of good-luck gifts called Strenae(lucky fruits).The Romans decked their halls with garlands of laurel and green trees lit with candles.Again the masters and slaves would exchange places.”Jo Saturnalia!” was a fun and festive time for the Romans, but the Christians thought it an abomination to honor the pagan god.The early Christians wanted to keep the birthday of their Christ child a solemn and religious holiday, not one of cheer and merriment as was the pagan Saturnalia.Some legends claim that the Christian “Christmas” celebration was invented to compete against the pagan celebrations of December.The 25th was not only sacred to the Romans but also the Persians whose religion Mithraism was one of Christianity’s main rivals at that time.The Church eventually was successful in taking the merriment, lights, and gifts from the Saturanilia festival and bringing them to the celebration of Christmas.The exact day of the Christ child’s birth has never been pinpointed.Traditions

say that it has been celebrated since the year 98 AD.In 137 AD the Bishop of Rome ordered the birthday of the Christ Child celebrated as a solemn feast.In 350 AD another Bishop of Rome, Julius I, choose December 25th as the observance of Christmas.The birth of Jesus had a story: In Nazareth, a city of Galilee.The virgin’s name was Mary was betrothed to Joseph.Before they came together, she was found with child of the Holy Spirit.Joseph her husband was minded to put her away secretly.While he thought about these things, Gabriel, an angel of the Lord appeared to him in a dream and told him did not be afraid to take Mary as wife.And Mary will bring forth a Son, and he shall call his name, Jesus, for he will save his people from their sins.Before Jesus births, Joseph and Mary came to Quirnius was governing

元旦的由来 篇5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上午好,今天是2012年12月29号,星期六,农历十一月十七,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关注我们的《环球快讯》栏目。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元旦”专题报道。首先我们来看看元旦的由来:

欢度元旦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农(夏、阴)历正月初一。“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字代表太阳,下面的一横则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在汉语各地语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在中国,元旦已列入了法定假日。

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中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元旦起源

还有个传说,是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

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一诗里边写到“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2天。自西历传入中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到孙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公历1月1日称为岁首“新年”,但仍称“元旦”。在民国以后虽然定1月1日为新年,当时只有机关、学校以及外国经营的洋行大商号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并不承认,仍延承古时旧习以农历初一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与民间均没有什么欢庆活动。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

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统一使用“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公历1月1日规定为元旦节,并决定全国在此节放假一天。

西方元旦

西元前46年,古罗马凯撒把这一天定为西历新年的开始,为了祝福双面神“Janus”,这位罗马神话中的门神,“Janus”后来也演化为英文一月“January”这个词。原本以为教皇把耶稣诞生年作为公元元年,公元一月一日也和耶稣有关联,事实并非如此。可能依照西方普遍信仰基督教,还应该是12月25日圣诞日为过年,所以西方的新年没有圣诞隆重。

元旦是庆贺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

元旦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的西侧,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而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4]

泰国传统的新年,即“宋干节”(“宋干”是梵语的译音),也叫“泼水节”,是公历的每年4月13日到16日。节日里,人们抬着或用车载着巨大的佛像出游,佛像后面跟着一辆辆花车,车上站着化了妆的“宋干女神”,成群结队的男女青年,身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敲着长鼓,载歌载舞。在游行队伍经过的道路两旁,善男信女夹道而行,用银钵里盛着用贝叶浸泡过的,渗有香料的水,泼洒到佛像和“宋干女神”身上,祈求新年如意,风调雨顺,然后人们相互洒水,喜笑颜开的祝长辈健康长寿,祝亲朋新年幸运、未婚的青年男女,则用泼水来表示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泰国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台、门口端放一盆清水,家家户户都要到郊外江河中去进行新年沐浴。为庆贺新年,泰国人举行在规模的“赛象大会”,内容有:人象拔河、跳象拾物、象跨人身、大象足球赛、古代象阵表演等。[4][6]

日本

埃及人发现当天狼星和太阳一同升起,尼罗河水立时上涨。埃及把尼罗河涨水的这一天作为新年的开始,称为“涨水新年”。埃及的克鲁特人迎接新年,在门口放一张桌子,七八只碟子供着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麦的颗粒,还有好些绿色植物的小芽,这象征丰裕。献给神的东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埃及的新年在秋天,因埃及的农业生产是从秋季开始的。

大约在公元前五万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他们的农业收成与尼罗河是否发生洪水有很大关系。古埃及人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之间大约相隔365天;同时还发现,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城附近的时候,也正好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这是“元旦”最早的由来。[5]

印度

朝鲜和中国一样,在新年也有贴窗花、桃符的习俗。朝鲜人在新年时,家家户户贴对联和年画。有的人家在门上贴上寿星或仙女的画像,祈求上天保佑,驱走鬼魅,赐给幸福。

元旦黎明,人们把一些钞票塞进了除夕预先扎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恶,迎接吉祥福星。黄昏,人们又将全家人一年中脱落的头发烧掉,祝愿家人四季平安。新春佳节,朝鲜的妇女穿戴一新。元旦日少女们头戴一种麻制的帽子,称为“福巾”,身穿带花纹的五色彩衣,进行荡秋千比赛。她们以一处树花为目标,看谁先踢到或咬到为胜。也有在高处挂上铜铃的,以先碰响者为冠军。新年期间,朝鲜人除了享以美酒佳肴外,还必须要做一种用糯米加上松子、栗子粉、枣泥和蜂蜜等,蒸煮成与我国的八宝饭相类似的甜饭食用,以预示家里人丁兴旺日子过得像蜜一样甜。

蒙古

新一年到来,蒙古老人会装扮成牧羊人的样子,穿着毛绒的皮外套,头戴一顶皮帽,手拿一根鞭子,不停地把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响,以示驱邪祝福。

新加坡

新加坡,元旦起个大早,高高兴兴的从长辈那里拿“红包(压岁钱)”。新年里有个社团组成的舞狮、舞龙队沿街表演。男女老幼穿着盛装,带上礼品走访亲友。过年时,人们爱吃油炸糯米和红糖做成的甜年糕。

英国

在英国,公历元旦虽没有圣诞节那样隆重,但在除夕夜和元旦,还是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开展种种庆祝活动,以示送旧迎新。英国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他们不敲门,就径直走进亲友家去。按英国人的风俗,除夕千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的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将遭霉运,会遇上困难和灾祸。除夕在亲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英国的新年庆祝活动大都在除夕火夜举行,“迎新宴会”,便是其中之,这种宴会分“家庭宴会”和“团体宴会”两种,宴会通常从除夕晚上8时开始中直至元旦凌晨结束。宴会上备有各种美酒佳肴和点心,供人们通宵达量地开怀畅饮。午夜时分,人们打开收音机,聆听教堂大钟的新年钟声,钟声鸣响时,人们一片欢腾,举杯祝酒,尽情欢呼,高歌《往昔的日光》。“除夕舞会”则是另一种庆祝活动。由当地的旅馆和舞会,夜幕降临。人们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杰到这些装饰一新的灯光辉煌的舞场,在美妙的乐声中翩翩起舞,成千上万的人群,还云集到各个广场,围绕着广场中心的喷泉和厄洛斯神象,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电视台还在广场做现场直播,让在这家“守岁”的人也共享欢乐。

法国以酒来庆祝新年,人们从除夕起开始狂欢痛饮,直到1月3日才终止。法国人认为元旦这一天的天气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们就上街看风向来占卜:刮南风,预兆风调雨顺,这一年会是平安而炎热;刮西风,有一个捕鱼和挤奶的丰收年;刮东风,水果将高产;刮北风,则是欠收年。

韩国人在元旦这一天,全家除了团聚饭宴外,还要进行祭祀祈祷等活动。男孩子多半去放风筝,女孩子则跳跳板。

坦桑尼亚

美国的除夕之夜,人们在外开篝火晚会。夜十二点,大家一起把旧物扔进火里烧掉,并围火歌舞,狂欢至黎明。

新年是全美各州一致庆祝的主要节日之一。但在美国,新年远不如感恩节或圣诞节那样热闹。美国人过新年。最热闹的是除夕晚上。是夜,各地教堂都举行隆重的礼拜活动。人们聚集在教堂、街头或广场,唱诗、祈祷、祝福、仟悔,并一同迎候那除旧更新的一瞬。午夜12点整,全国教堂钟声齐鸣。乐队高奏有名的怀旧歌曲《一路平安》。在音乐声中,激动的人们拥抱一起,甚至素不相识的人也可以互相亲吻。人们就这样怀着惜别的感伤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共同迎来新的一年。

元旦饮食

中国古代元旦饮食丰富多彩,《荆楚岁时记》的记述就是集中体现。南朝时荆楚元旦拜贺毕,接着是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táng)、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吃一个鸡蛋。其中有饮料、食品,还有药物,一应俱全,各有其特殊含义。

元旦

椒柏酒。在东汉《四民月令》中已经出现。椒是花椒,古人说椒是玉衡星之精,气味芬香,服之令人身轻耐老;柏是柏树叶,古人视为仙药,可免百病。椒、柏可分别浸制酒,也可一起放入酒中饮用。饮椒柏酒可去病长寿。南朝庾信《正旦蒙赉酒》:“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描绘了元旦朝贺受到赏赐椒柏酒的喜悦心情。而唐代武平一《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一诗,以“愿持柏叶寿,长奉万年欢”之句,表达以健康长寿之身服务万年天子的愿望。饮椒柏酒在民间一直流传下来,明代山东历城、浙江嘉兴均有此俗。

桃汤。即取桃之叶、枝、茎三者煮沸而饮,古人以桃为五行之精,能厌伏邪气。制百鬼,故饮之。

屠苏酒。唐人韩鄂《岁华纪丽·进屠苏》记载:“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一药贴,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其人姓名,但日屠苏而已。”韩鄂还在他的另一部著作《四时纂要》中披露了这一预防瘟疫的屠苏酒方:大黄、花椒、桔梗、桂心、防风各半两,白术、虎杖各一两,乌头半分。他说将以上八味切细,装入深红色的口袋里,年三十的傍晚,把它放在井中。初一早上,拿出来连口袋浸在酒里。全家从小到大,依次稍许各喝一些,一年没有病。胶牙饧。隋杜公瞻注释《荆楚岁时记》胶牙的含义是“使其牢固不动”。实际上此俗寄托了长寿的美好愿望,因为牙齿坚固,能吃能喝,自然身体健康。隋注还说“今北人亦如之”,可见此俗的广泛性。自居易《岁日家宴戏示弟侄等兼呈张侍御殷判官》有“春盘先劝胶牙饧”之句,反映了唐代元目的食俗。不过胶牙饧在南宋以后作为送灶的供物,慢慢地从元旦食品中消失。

五辛盘。作为元日食品最早见于吴晋间周处的《风土记》,说元日早晨吃五辛菜.“以助发五藏气”(《玉烛宝典》卷一引)。五辛菜是五种有辛味的菜,《荆楚岁时记》隋注说是大蒜、小蒜、韭菜、云台、胡荽。如《风土记》所说可活动五脏,是祈求健康的东西。《荆楚岁时记》注引《庄子》说:“春日饮酒茹葱,以通五藏。”可见元日食辛菜的传统由来已久。隋唐时代的孙思邈在《食忌》中说:“正月之节食五辛,以辟厉气。”(《岁时广记》卷五

91)而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又说:“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谓之五辛盘。杜甫诗所谓‘春日春盘细生菜’是矣。”这种食辛盘迎新当是晚起的意思。

敷于散。是一种中药,药方出自葛洪《炼化篇》,用柏子仁、麻仁、细辛、干姜、附子等粉碎成末,用干净井水饮服。

却鬼丸。《荆楚岁时记》隋注讲的处方是:武都雄黄丹散二两,用蜡调和,使之像弹丸一般,正月初一早晨,男的佩戴在左臂上,女的佩戴在右臂上。如此鬼便会逃避的。不过《荆楚岁时记》说的却鬼丸是服食的,与注不同,可能佩戴是后起的风俗。南朝梁的文学家庾肩吾《岁尽应制》中有“金簿图神燕。朱泥却鬼丸”之句,说明除夕夜有准备却鬼丸的活动。司空曙《酬卫长林岁日见呈》有“朱泥一丸药,柏叶万年杯”的诗句,反映了唐朝尚有此俗。

各人吃一个鸡蛋的习俗,在吴晋间的《风土记》中已出现。《风土记》说“正旦,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练形是道家用语,指修炼形体,认为可以成仙。生吃鸡蛋是为了长生。《太平御览》卷二九引《荆楚岁时记》说:“梁有天下不食荤,荆自此不复食鸡子,以从常则。”即梁武帝信奉佛教,不再吞食属于小荤的鸡蛋。

汤饼是指古代凡小麦面制品用水煮的食品,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九“饼法”中,讲了“水引馎饦法”,其中“水引”制法:“挼(ruó)如箸大,一尺一断,盘中盛水浸,宜以手临铛上,挼令薄如韭叶逐沸煮。”馎饦“挼如大指许,二寸一断,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极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爱,亦自滑美殊常”。可知水引和馎饦属于同一类型食品,只是水引似今面条,馎饦似今长揪皮。其实宋人说的“年馎饦”是一句概括语,也包括了水引。北宋《岁时杂记》说:“元旦,京师人家多食索饼,所谓年馎饦,或此之类。”(《岁时广记》卷五引)索饼就是前代的长引。长引是说拉长的东西,索饼指像绳索一样细长的饼,两个名称讲的都是形状细长的食物。由上可知,宋代元旦流行吃面条之类的食品。

流传至今的元旦食品要数饺子和年糕了。

饺子。前身是“馄饨”。馄饨是指面食中带馅的食品。北齐人颜之推曾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唐段公路《北户录》注引)类似今天的饺子。明代《正字通》说:“今俗饺饵,屑米面和饴为之,干湿大小不一,或谓之‘粉角’。北人说角如矫,实即饺耳。唐人谓之‘牢丸’。段成式《食品》有‘汤中牢丸’,即今水饺子;其‘笼上牢丸’即今蒸汤饺也。食毕出门拜年,由近及远,元午直到烧灯后。”据此则唐牢丸近似饺子,而且有煮有蒸。宋代食品中出现角子一词.元代把饺子叫做“扁食”,可能出自蒙古语。明代的饺子如《正字通》所说,称饺饵、粉角、水饺子、蒸烫面饺。此外,还有水点心等叫法,清代北京旗人还把饺子称作“煮饽饽”。元旦吃饺子兴盛于明清时期的北方。如明万历年间沈榜《宛署杂记》说,北京郊区的宛平县元旦拜年“作扁食,奉长上为寿”。明嘉靖时山西《曲沃县志》记载:“二日制扁食包金,邀婿争福。”元代扁食一词在民间流传下来。

“七一”的由来 篇6

中国共产党纪念日定为七月一日。1917年俄国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思想传遍我国,经过“五四”爱国运动,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人相继在各地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宣传马列主义,从事工人运动。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帮助下,1921年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代表到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被密探发现后又转到浙江嘉兴的一条船上继续进行。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而党的诞辰纪念日是7月1日。为什么两者的时间不一致呢?为什么7月1日成了党的诞辰纪念日呢?

当时,在延安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人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他们回忆一大是七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楚确切的开会日期。因为缺乏档案资料,一时无法查证,所以就把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七一”作为党的生日,最早见于中央文件是在1941年6月。当时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指示说:“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这是以中共中央名义作出的把“七一”作为 1

党的生日进行纪念的第一个文件。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此后,全党开始大规模地举行纪念党的生日的活动。而“七一”就作为党的生日固定下来。虽然党的诞生纪念日并不是党的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但是,“七一”这个光辉的节日已经深深地铭刻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它成为人们每年进行纪念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成为中国节日文化的一个部分。

《海商》的由来 篇7

有人说,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 上海历史上有五次大发展都与水有关。

700年前, 当沿海的先民们从松江的华亭 (青龙镇) 成功跨过清水溪开发上海滩时, 这片土地就成为演绎中国近现代史的热土。上海的先民们, 开发了老城厢, 形成了十六铺地区的商业集散地。

200多年前, 上海由老城厢外扩, 填埋了洋泾浜形成了延安路, 引进了国际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 形成了南京路、淮海路、外滩的商业中心格局。

150多年前, 上海又开始跨越苏州河, 开发了虹口、闸北、杨浦、普陀、宝山等地区, 形成了上海市的纺织、印染、粮油、面粉、五金、轻工、电力、自来水、钢铁制造加工等产业基地。

30多年前, 上海又跨越黄浦江, 开发、开放浦东, 大胆引进国际资本、人才和技术, 建设成了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张江科技园、外高桥开发区等, 巩固了上海成为我国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

10多年前, 上海又跨越东海, 建设东海大桥, 大、小洋山港, 使上海成为面向东北亚最具竞争力的国际航运中心。这次跨越, 巩固了上海在东亚地区经济贸易的中心地位, 奠定了国际化大都市的基础, 上海的商业开始了面对世界市场的竞争。

700年间, 上海先后跨越了清水溪、洋泾浜、苏州河、黄浦江和东海。上海的每次跨越都带动了城市范围和经济规模的大发展;上海的每次跨越, 都伴随着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的扩张;上海的每次跨越, 都展现了这座城市的美丽、富有、智慧和成功。

上海拥有繁华、高雅、现代的商业设施, 上海汇聚了世界顶尖的商业巨头, 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品牌商品。在这座城市里, 人们可以尽情享受各种美食、购物、消费的快乐, 可以看到最具竞争力的商业业态、商业群体, 可以体验现代商业服务体系的效率。这座城市展现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魅力。

翻开历史, 上海由一个渔村小镇, 演变成国际大都市的过程, 表明上海是一个以商业贸易起家的城市。上海是“依海而生, 因商而市”的城市。

上海在历史上简称为“申”或“沪”。上海的商业理应称为“申商”或“沪商”。但是, 上海商业不同于“晋商”、“徽商”, 它不是建立在我国几千年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商业。严格说来, 上海在形成之初就是一座门户开放的城市, 上海商业的出现更是面对国际化竞争的产物。中国的第一家百货商店、第一家超市、第一家便利店、第一家大卖场、第一家购物中心、第一家奥特莱斯都诞生在上海。上海不仅拥有强大的民族商业, 更聚集了国际上几乎所有的跨国商业集团, 并以上海为基地, 向全国各地延伸、发展。目前, 落户在上海的商业企业, 堪与世界任何大城市相媲美, 毫不逊色。因此, 把上海商业称之为“海商”更为妥当。

商业的功能是“上游可以创造市场, 下游可以创造消费”。“海商”的出现, 使这个城市实现了“交易成本最低, 交易机会最大”, 营造了“海纳百川, 万商云集, 近悦远来”的市场环境。上海开创的大市场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小商品市场、批发市场, 它是一种全新的、组织化程度极高的、包容性极强的、无处不在的、聚集效应和辐射功能强大的现代化的大商业、大流通、大市场。

上海是充满活力的城市, 它的商业环境、商业圈、商业业态、商品门类、服务内容、营销方式等都具备了国际大都市的功能, 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完善的、多层次、多样化、便捷的服务体系。“海商”不仅创造出大量的商业机会和就业岗位, 同时还在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 让上海人的生活水平逐渐达到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

据松江县志记载, 唐代中叶 (约公元751年) , 松江下游航道畅通, 沿海商船多由松江进出。到了宋初, 华亭县改为路秀州 (今嘉兴县) “这时候东南海上贸易日益发展, 华亭以东的海滩, 已成为重要盐场, 人烟浩穰, 海舶辐辏”。宋宣和元年 (公元1119年) 重新疏治松江航道后, 青龙镇又成为水陆交通的枢纽, 有小杭州之称。“青龙镇有三十六坊、二十二桥, 还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烟火万家, 航运贸易亦相当繁盛”。这时, 上海只是华亭县的一个出海口, 居民寥寥无几。青龙镇位于现今青浦区和嘉定区交界处的白鹤镇, 历史上是上海第一名镇, 在唐代就是海防、航运、对外贸易重镇。

大约北宋中期, 由于松江上游日益淤浅, 下游日渐缩狭, 河口已移至今高桥附近。原来沿海船舶已无法朔流直上青龙镇, 便改从江浦合流处向南停泊于上海浦右, 亦即今黄浦区小东门十六铺的岸边。于是, 宋代后期, 约在北宋熙宁年间 (公元1068——1077年) , 青龙镇随着长江口的迁移, 作为主要港口的地位已经结束, 贸易中心逐渐转移到华亭东北一带, 开始形成上海早期居民点。200年之后, 即南宋咸亨三年 (公元1267年) 正式派镇将驻守, 建立上海镇。元14年 (公元1277年) , 上海设立了市舶司 (即管理中外商船和对货物征税的政府机构) , 这时的上海镇已经是“蕃商云集”, 至此, 上海已成为华亭东北的一个巨镇, 与广州、泉州、温州、杭州、庆元和澉浦并列为全国七大市舶司。上海县作为独立行政区的条件已经成熟, 脱离了华亭的统辖关系, 同为江浙行省松江府的属县。从明代开始, 上海地区经济发展更加迅速, 商业贸易日益兴盛, 上海已成为“东南名邑”了。

上海地区经济的形成主要有三大支柱, 一是棉纺织业, 二是内河和海上运输业, 三是商业贸易业。据统计, 宋、元以后, 上海地区人口有半数以上是海洋贸易人士。明末清初, 由于沿海滩涂不断扩大, 人口日益增多, 上海才逐步演变成十个郊县的城市格局。

清康熙二十三年 (公元1685年) , 清政府开放海禁。进一步促进了上海航运业的发展。从此, “往来海舶, 俱入黄埔编号, 海外百货聚集”。上海不仅成为棉布进出口量最大的吞吐港, 也是海上贸易的中转站。清嘉庆年间 (公元1796----1820年) , 聚集在上海的沙船有三千五、六百艘。出口的货物主要是棉花、棉布、丝绸、茶叶等;转口的货物主要是食糖、胡椒、海参、燕窝等;入口的以豆饼、大豆、油、肉、木材、小麦、药材、水果等为主。上海港形成北洋航线、南洋航线、长江航线、内河航线、国外航线等五大航线。鸦片战争前, 上海是以商业贸易为核心, 地区经济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

上海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着国内外的商人追求超额利润的冲动, 同时也使处在上升阶段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虎视眈眈。1840年6月, 英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1842年6月13日, 英军攻占吴淞、宝山, 后又攻占十六铺、老城隍庙。英国用炮火轰开了闭关锁国的清王朝大门, 打着“求索码头, 贸易通商”的幌子, 逼迫软弱而腐败的清政府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从此, 上海沦为英、法、日等国的租界地, 开始了近百年屈辱的历史。

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开埠之初, 上海的城市人口仅有20万。开埠后, 外国商人、传教士、冒险家和殖民主义者纷至沓来。以投资房地产, 开设洋行、银行、轮船公司为重点, 从事掠夺性商业活动。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列强的进入, 上海以往十分兴隆的老城厢逐步衰落, 代之而起的却是租界日渐繁荣。大批的外国商船向上海涌来, 外国的纺织品和鸦片大量输入, 我国的茶和丝等农产品和工业原料也源源出口。据统计, 1844年上海进口货价值50.1万英镑, 出口货价值48.8万英镑。

上海开埠, 恰逢欧洲经济鼎盛时期。1852年, 法国巴黎诞生了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妇女乐园”, 开启了现代商业的先河。上海由旅澳华侨郭氏兄弟创建的我国第一家百货公司“永安公司”, 是1918年建成开业的, 整整比欧洲晚了60多年。

上海开埠后, 国内外的移民纷至沓来, 城市人口迅速上升, 1900年达到100万。从1900年到1930年的30年, 上海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外滩、南京路、淮海路等现代建筑拔地而起, 构筑了上海中心商业区的繁荣。1930年, 上海城市人口达到300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上海城市人口达到546万, 实施城市人口户籍制度。1978年上海城市人口达到1100万。改革开放后, 人口流动加快, 2000年上海城市人口达到1764万, 2010年突破2500万。

上海外滩初期的繁荣, 就是贸易兴市的结果。

开埠, 对于近代中国, 是一个极其痛苦的选择。闻名遐迩的南京路、淮海路从诞生之日起, 就成了殖民主义者掠夺资源、倾销商品、宣传西方文明的橱窗和长廊。英国、法国、美国在上海的租界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程童一先生在他的《开埠》一书中阐述道:“租界算什么呢?既不是东方, 也不是西方;既不完全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属地, 也不是一个完全的殖民地。”租界使上海人遭受了歧视与欺凌, 民族意识常常使上海人异常痛苦与敏感;租界又使上海人接受了东西方文化的冲撞与洗礼, 找到了一条条融合东西文化、理念之路。

旧上海的商业可以说是洋人的野心与中国买办智慧的混合物, 民族商业只能在洋行和官商的夹缝中求生存。

上海滩是一座大熔炉, 无论洋人还是华人在这里都将融汇在一起。租界的马路是一座大学校, 到处都有发财致富的机遇, 随时都可掉下莫名的陷阱。上海的每一座楼房、每一个商店、每一家银行都是一个课堂、一本教科书。旧上海的商业具有明显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色。

上海商业较早地接受了西方文化和交易规则。

上海的租界, 实际上是西方国家利用强权, 把资本主义移植到上海。从19世纪60年代起, 上海的经济进入稳定增长期, 在对外贸易方面, 逐渐取代了广州, 成为我国的贸易中心。对外贸易的发展, 引起了上海经济一系列的变化。“一切外国轮船, 不论其最后的目的地是哪儿, 它都要先开到上海。”英、美、法、俄、德、日等国都先后在上海设立了轮船公司。原有的船舶修造厂已无法满足贸易的需要。从1860年到1864年短短的5年里, 外国在上海新开设的造船厂已多达9家, 上海的洋行已达100多家。贸易的发展促使国外资本流入我国, 力图控制我国的金融和流通市场。19世纪60年代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外国银行进入上海。1847年英国丽如银行在浦江登陆, 1865年4月英国汇丰银行的香港总行和上海分行在两地同时开业。到20世纪初, 上海已有英、法、德、俄、日、美、比、荷、意等9国68家银行落户黄浦滩, 从而为外商在华的经济活动提供金融服务。

上海开埠以后, 随着洋行和外资银行的涌入, 自然出现了一批买办。据记载, 1854年上海有买办250人, 1870年有700人, 1900年有20000人, 发展十分迅速。有人戏称买办是“香蕉人”, 皮是黄的心是白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朱葆三, 他年轻时就到英平和洋行当买办, 从进出口贸易起家, 先后涉足保险、电力、交通、自来水、面粉、丝织等行业领域, 后来当上中国通商银行董事长, 上海总商会会长。中国的买办大多是没钱的时候拚命赚钱敛财, 有钱后就要名, 朱葆三也不例外。客观地说, 买办对沟通东西方文化, 积累原始资本, 延伸中国商人的视野, 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随着西方资本的入侵, 航运、贸易和金融的发展, 同时也带动了我国民族资本的发展。大量进口的机制棉纺织品, 要在上海销售, 同时还要销往内地, 除了外国人自己开设拍卖行、叫庄行外, 还必须依赖华商资本, 依赖华商的销售网络, 依赖华商去批发、零售。

上海的商业资本先于金融资本, 先于工业资本, 也先于航运资本。

19世纪60年代初, 上海已经出现了中国第一代商业资本家。1862年, 在虹口诞生了我国第一家“顺记五金洋货号”, 它的主人是23岁的叶澄衷, 昔日的日用杂货铺学徒。它包揽了一些外国船只修理所需的五金材料、机械零件、汽油、柴油、罐装食品、军需物资等。不久, 叶澄衷又开设了南顺记、义昌成记、新顺记、可炽顺记等商号。可炽顺记是上海最早经营进口煤与铁的商号, 新顺记洋货号是专售进口罐装食品的“吃食五金”店, 义昌成号则经营军需物资。到19世纪90年代, 叶澄衷先后在汉口、九江、芜湖、镇江、烟台、营口等地投资五金店达18家之多。叶澄衷靠五金起家, 靠火油发财, 成为“五金大王”、上海巨富。从1875年到1878年间, 他出售进口小火轮十多艘, 1883年又收购了十多艘沙船, 建立了自己的船队。1890年他投资火柴业, 至1897年成为中国最大的火柴制造商。在这期间, 他在全国各地还开设钱庄108家。叶澄衷与李鸿章同为中国通商银行的创办人、投资者。1899年11月5日上海商界的杰出代表叶澄衷先生病逝。1921年4月, 他生前捐助兴办的澄衷蒙学堂 (今澄衷中学) 在校园内为叶澄衷先生铸造了铜像。

往事如云烟, 逝者如斯夫。今天, 我们循着先人的足迹, 把握历史的脉络, 尚可看到上海最初的创业者在这片滩涂上艰辛跋涉时留下的脚印。

1719年, 吴良才眼镜店在老城隍庙 (方浜路、光启路) 开业。

1852年, 老凤翔银楼在老城隍庙前银楼街开业。

1852年, 邵六百创办的邵万生南货店在虹口外白渡桥堍北开业。

1858年, 五芳斋点心店在南京路开业。

1860年, 祝氏兄弟在九江路创办的老介福绸布店被苏州商人程芦舟收购。

1862年, 正兴馆、老正兴馆、同治老正兴馆及真正老正兴馆成为饭店之王。

1875年, 王星记扇庄从杭州迁到上海。

上海现存的特色专卖店、百年老店还有200多家。随着城市的发展, 有的重组做大, 有的裂变成多, 有的销声匿迹。上海的老店犹如浦江之水滔滔, 在清溪与混浊之中沉浮, 在现代与传承之间挣扎, 孕育着新一代上海商人, 演绎着现代商业的变迁。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对于中国来说曾经有过一次机会。一些志士仁人面对日益衰败的大清王朝, 大胆地提出了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领域进行改革的设想。李鸿章、曾国藩、盛宣怀、左宗棠等人也极力推进“洋务运动”, 然而在当时那种社会环境下只能是无果而终。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 一举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1919年的“五四”运动打出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口号。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贫穷落后的中国露出了一丝曙光。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抬头。

1917年10月20日, 广东侨商马应彪先生投资建设的先施公司 (现上海时装公司、东亚饭店) 在南京路开业。

1918年9月, 郭氏兄弟投资建设的永安公司在南京路开业。

1926年1月23日, 华侨刘锡基、李敏先生投资建设的新新公司 (现第一食品商店) 在南京路开业。

1936年1月10日, 澳州华侨蔡昌先生投资建设的大新公司 (现第一百货商店) 在南京路开业。

这四大公司, 当时都号称“环球百货”。虽然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坎坷, 但他们开创了中国民族零售商业的先河, 成为南京路商业街的脊梁, 至今还牵动着中国零售商业的牛耳。

上海的商业, 一直是这个城市的骄傲, “海商”无疑继承了前辈的精髓。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选择了前苏联的经济模式, 用计划取代了市场。商业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商业企业的市场地位和调节功能日见萎缩。

当时, 商业企业分为批发商和零售商。批发商按供应范围和环节, 分为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零售商又按行政区划分为市公司和区公司、县公司。商业系统的管理部门分别为商业一局 (主管工业品) 、商业二局 (主管副食品、餐饮、旅馆) 、粮食局 (主管粮油及其制品) 、物资局 (主管生产资料) 、供销社 (主管农用生产资料和农村生活资料) 。商业企业行使着政府调控工农业产品“购、销、调、存”的社会职能。商品生产靠计划统一平衡, 商品价格靠政策统一制定, 商品供应靠指标和票证统一分配, 商业流动资金靠银行统一切块供给, 商业利润靠财政补贴包干, 统收统支。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上海拥有七个国家一级采购供应站, 掌控着国计民生重要物资的生产计划、采购、分配大权。

毛泽东主席曾经对商业部门提出过“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 但这只不过是发挥商业部门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补充作用而已。

建国初期, 1952年上海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是15.27亿元, 占当年上海市国民生产总值的42.58%。当时, 上海的第三产业比较发达, 上海市场还相当活跃。但是, 不久上海就面临着“由消费城市向生产城市的转化”。商业、服务业的地位急剧下降。196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是30.80亿元, 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仅为19.45%。三年自然灾害期间, 人民生活必需的粮、油、肉、蛋、菜、糖等主副食品和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棉纺织品等日用工业品严重紧缺, 供不应求。1964年国民经济经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第三产业比重略有提高。

1966年进入“文化大革命”, 极左思潮占据主导地位。“四人帮”主导的极左思潮竟然提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 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把商业、金融、服务业当作资本主义的尾巴来批判, 把市场、商品、消费当做社会主义土壤上的毒草要割掉。其间, 竟有人提出“炮轰南京路”的荒唐口号, 国民经济陷入了崩溃的边缘。197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为29.62亿元, 仅占国民生产总值17.32%。

1976年10月6日, 粉碎“四人帮”, 中国进入了拨乱反正的新时期。直到1978年, 上海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也仅为50.76亿元, 占比仅为18.61%。

毫无例外, 我国经济和前苏联、东欧国家一样, 都陷入了“短缺经济”的困境。由于商品匮乏, 凭票、凭证、定点计划供应, 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几乎等于零, 使得整个国民经济缺乏效率和活力。

1978年11月22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施改革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决定。广东省的深圳、东莞、珠海、中山、番禺、佛山等地率先改革开放, 解放思想, 转换机制, 引进外资。利用“三来一补”等政策优势取得先发效应的广东经济, 令上海人羡慕不已。当时, 市场上出现了“南货北上”的强烈冲击波, 包括上海轻工的“糖果、饼干”也不堪一击。上海市政府, 上海各委办局, 区县政府, 各大企业公司负责人都坐不住了, 纷纷南下学习、取经。这才发现, 上海和广东在思想、观念上的差距之大, 相当于马路上“红灯与绿灯”那样的截然不同。

上海人的头脑经历着激荡、碰撞、冲击, 需要“脑筋急转弯”。

经济转型是痛苦、困难的过程。改革开放使每个企业和个人都面临着既得利益的转移或重新分配。

从1980年起, 我国进入了政府调控下的经济转型期。国家控制的一级采购供应站全部下放给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的商业部、粮食部、物资部、供销合作总社全部合并为新的商业部。各省市地方政府也纷纷效仿, 撤销商业、粮食、供销、物资等厅、局。上世纪90年代, 上海市也先后撤销了商业一局、商业二局、物资局、水产局、供销合作总社。积极推进站 (国家一级站) 、司 (上海市公司) 的合并。同时把区公司从市公司里剥离出去, 下放给区政府。逐渐放开消费品和部分生产资料的市场、价格。彻底改变了“计划生产, 统购包销;计划分配, 统一价格”的商品流通管理体系。

上世纪80年代后期, 消费品市场和商品价格逐渐放开, 实行有计划的市场调节。部分商品价格出现了“双轨制”, 价格“双轨”激化了供求矛盾, 出现轮番上涨的通货膨胀现象。

据上海市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 1980年为106.9, 1985年为128.2, 1987年为147.3, 1989年为205.1。当时的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同志曾经在1988年的北戴河会议上提出“物价闯关”的设想, 没有获得通过。物价涨幅过高, 人民群众承受能力有限, 意见较大。通胀率过高, 已经成为当时束缚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1991年,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决定开发开放浦东, 把上海推向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小平同志语重心长地说:“上海开放晚了, 要努力干啊!抓紧浦东开发, 不要动摇, 一直到建成。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 胆子更大一点, 步子更快一点。”还说:“90年代, 是你们上海最后一次机遇, 这个机遇你们不要放过, 你们要大胆的闯一闯。”

上海没有辜负邓小平他老人家的期望。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率领全市人民, 突破体制、机制障碍, 冲破思想、观念束缚, 在资本、资金、资源、市场、环境多重约束下, 实现了“一年一个样, 三年大变样”。经过连续十多年的可持续、快速增长, 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国际化大都市成功发展之路。

20世纪最后十年, 上海商业在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 在市、区两级政府共同推动下, 以旧区改造为契机, 初步建成了南京路步行街、淮海路专卖特色商品街、西藏路综合服务商业街、四川北路便民商业街、豫园小商品旅游城、徐家汇商圈、浦东新上海商城、新客站不夜城。“四街四城”中心商业区的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同时还建成了静安寺商圈、大柏树商圈、五角场商圈、闽行商圈、七宝商圈、真北商圈、松江商圈、青浦商圈、嘉定商圈;衡山路欧陆风情街、雁荡路休闲旅游街、威海路汽配街;乍铺路、黄河路、云南路小吃街;宜山路装潢五金街、长寿路商业街等特色街。

上海从建设现代化、国际级大都市的目标出发。在90年代, 通过吸引外资、银行贷款、上市融资、企业筹措等手段, 基本建成了中央商务区、中心商业区、区属商业中心、郊区城镇购物中心、特色商业街、专业商业街、社区商业服务中心。构筑了国际大都市十大商圈的框架。

上世纪90年代, 上海商业通过流通革命、引进外资、放开市场, 实现了商业业态变革和结构调整, 上海商业发生了质的飞跃。

1991年曲阳地区第一家联华超市的诞生, 标志着我国的商业业态开始实现国际化接轨。连锁商业的发展势不可挡, 像星星之火燎原起来。到2008年上海共有连锁商业企业网点11300多个, 上海在市外开设的连锁商业网点也有5400多家, 连锁商业的门类、品种近100个, 连锁商业已经成为上海商业运行的主流业态。连锁商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上海的联华超市、农工商超市、华联超市都进入全国的前三甲, 成为上海服务全国的主力军。上海引进的海外军团大多也都是以连锁形态出现的。总部设在上海的家乐福、麦德龙、易初莲花、易买得、大润发、乐购、沃尔玛、宜家家居、百安居、欧倍德、罗森便利等等, 不仅起到样板店的作用, 而且还起到竞争激励的作用。上海的专卖店、专业店不计其数, 大多也是连锁经营。

连锁经营, 是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欧美、日本兴起的。现在世界500强的首位沃尔玛, 就是1964年在美国以连锁经营方式建立起来的食品超市、折扣商店, 经整合而成的大卖场。连锁经营是现代流通产业的重要标志。连锁商业的出现, 迫使具有资本主义典型流通产业的代表“百货公司”成为夕阳产业。

上海连锁商业的出现并取得成功, 是对传统的商业经营方式的革命。

“海商”是上海商业的代名词, 是海派商业的简称。它以当今世界流行的百货业、购物中心、大卖场、超市、便利店、品牌专卖、专营店为代表;以“连锁经营”、“一站式服务”为标志;广泛应用现代管理技术、信息技术、物流技术、供应链整合技术, 衍生出我国商业、服务业现代化的业态。“海商”不仅开创了我国现代商业的先河, 同时还引领着我国商业实现了国际化接轨, 推动了工农业产品产业链的重组, 搭建了链接各类消费者的服务平台, 使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明显提高。

“海商”代表了我国进入21世纪城市现代化的水平、商业市场化的水平、产品组织化的水平、人民生活社会化的水平。“海商”的发展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商业摆脱传统走向现代化实现国际化接轨的辉煌历程。

上海商业在中国这场流通革命中承担着旗手的作用。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曾经五次到上海视察超市、配送中心。国家经贸委、商业部、国家体改委在上海召开了“发展连锁商业专题会”。在这次会上, 市委书记黄菊同志发表了书面讲话, 指出:“发展连锁商业是一项民心工程, 体现了便民、利民、为民的精神。”

连锁商业坚持规模化、规范化、大众化的方向, 市场份额迅速扩大。从1991年起步, 到1997年, 全市出现919家超市门店, 营业面积33万平方米, 销售额突破100亿元, 连锁商业市场占有率达7%。2011年, 上海连锁商业销售额2444.6亿元, 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777.11亿元的36%, 已经成为商业的主流业态。上海人生活中离不开的小菜场、粮店、油酱店、南货店、果品店、烟杂店、日杂店等等, 已经逐步被超市、大卖场、便利店所取代。连锁商业不仅改变了商业经营的业态, 提升了商业信息化、食品卫生、保鲜、运输、仓储、配送能力。还通过强大的集中采购的优势, 提高了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的社会组织化程度, 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习惯。

引领时代潮流的“海商”, 已经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青睐。

上海从90年代起, 还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大型商厦和购物中心:第一八佰伴、东方商厦、虹桥友谊商城、时代广场、正大广场、港汇广场、六百、汇金广场、美罗城、太平洋百货、恒隆广场、中信泰富、梅隆镇广场、久百城市广场、百盛、伊势丹、香港广场、上海广场、新世界、一百世贸商城、莱福士广场、南方商城、百联西郊商城、好美家、好饰家、建配龙、九百家居、月星家居、红星麦凯龙、大拇指广场等等。

2000年香港瑞安集团董事长罗康瑞先生与卢湾区政府合作, 在太平桥地区收购并改造老式石库门旧里。保留传统的中国民宅建筑风格, 注入现代化元素和国际流行的休闲、娱乐、旅游、购物要素。把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时尚、宁静与喧嚣、生活与艺术, 有机融合成“上海新天地”。“新天地”不仅成为国内外旅游观光客的首选, 而且也成功地体现了商业旅游业对周边房地产和经济的带动作用。

如果说中百一店、华联商厦、食品一店、时装公司这四大公司在南京路, 在上海, 在中国已经称雄半个多世纪 (改革开放前, 上海市万米以上的商场, 仅有这四家) ;那么, 上海商业在创造奇迹的十多年中, 共兴建了万米以上商业设施400多幢, 为上海的城市功能顺利迈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行列做出了贡献。

大型购物中心是随着城市现代化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商业。通过实现规模经营、多种经营, 把餐饮、购物、休闲、娱乐融为一体;集百货、超市、专卖、专业店为一炉;利用现代化的商业设施和免费停车等手段, 招揽顾客。改变了以往沿着马路条状发展的商业布局。在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 为顾客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一位法国朋友说, 现在上海是什么都有, 生活舒适、方便, 气候比巴黎还好。

上海的餐饮业、宾馆业, 是最早放开的行业。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期, 很多大学生、研究生到宾馆、饭店去当服务员、当保安、当接待。据说他们的收入比公务员要高出几倍, 还有机会结交些外国朋友。由于宾馆饭店的菜肴、酒类、饮料、服务费等价格全面放开, 客房及服务收费等价格也放开了, 旅游企业在上海最早获得了工资分配的自主权。因而, 聚集了社会上一批优秀的人才。

1949年到1979年, 上海仅有10多家二三十年代建造的老饭店维护门面, 饭店业停滞了30年。

1979年到1999年, 是上海宾馆、酒店业大发展的二十年。上海利用社会力量吸引各种资金, 先后兴建了上海宾馆、华亭宾馆、虹桥宾馆、银河宾馆、锦昌文华大酒店、波特曼大酒店、扬子江饭店、太平洋威斯汀大酒店、静安希尔顿大酒店、新锦江大酒店、花园饭店、建国宾馆、新亚汤臣洲际大酒店、东锦江大酒店、国际贵都大酒店、四季酒店、金茂凯悦大酒店、香格里拉大酒店、南新雅大酒店、明天广场大酒店、瑞杰红塔大酒店、国际会议中心大酒店、国际网球中心大酒店、光大会展中心大酒店、虹桥万豪大酒店等。上海还建成了一批连锁经营的经济型酒店, 如:锦江之星、如家、7天、MTOOL168等。至2004年末, 上海拥有五星级饭店24家、四星级饭店37家、三星级饭店132家、二星级饭店147家、一星级饭店19家。还有大量的区级、街道、工厂、企业开办的各种类型的旅馆、饭店。上海市总客房数已达17.54万间, 总床位数32.04万张, 年接待2070.13万人次。锦江集团以其经营规模和综合实力, 雄踞全国行业领头羊。上海接待各种会议、旅游、商务、展览的能力大大提高了。

上海的餐饮业百花齐放, 竞争激烈。

上海是个移民城市, 上海人大多是来自四面八方, 生活品位不同, 生活习惯不同, 偏好不同, 口味各异, 上海人历来比较注重吃。改革开放初期, 餐饮业以单位请客、会餐、公关为主。到90年代后半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工作节奏加快, 单位宴请大大减少, 朋友和家庭聚餐增加, 饭店里的圆台面逐渐被小方桌和快餐台所取代, 深受市民欢迎。为居民提供日常家庭用餐的有美林阁、小南国、上海人家、避风塘、苏浙汇、红子鸡、小绍兴等餐馆。在上海粤菜、京菜、川菜、苏锡菜、扬州菜、杭州菜、宁波菜、东北菜、晋菜、鲁菜、闽菜、豫菜等全国16个帮派菜系基本齐全。

改革开放以来, 上海商委积极推进“家庭厨房工程”, 实现家务劳动社会化的改革, 努力引进洋快餐, 大力发展中式快餐。

有人说, 看一个城市国际化的水平高不高, 就要看他的生活节奏快不快。如果没有肯特基、麦当劳、星巴克、必胜客、意大利季诺等世界流行的西式快餐, 就不能称其为国际化城市。上海在引进洋快餐的同时, 还吸收西式快餐的管理方式, 结合中式餐饮的特色, 大力发展中式快餐, 如牛肉拉面、东北水饺、永和豆浆、新亚大包等快餐店应运而生。

上海市的中餐、西餐、快餐、简餐, 星罗棋布, 应有尽有, 可以各取所需。餐饮业的“海纳”和“包容”完全体现出“海商”是个全方位开放, 博采众长的商业。

从17世纪开始, 上海就处在中国近代史的前沿, 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前沿, 对外开放的前沿。到20世纪90年代, 邓小平同志又把上海推向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上海的商业工作者在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积极进取, 努力学习海内外商业流通领域先进的、成功的经营管理技术和方法。重塑了具有上海特色、时代特征、与国际化接轨的现代海派商业。

时代造就了“海商”, “海商”引领着我国商业的现代化。

“海商”是继承和发展了的上海商业。“海商”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 市场经济体制对计划经济体制大破大立的产物。“海商”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东西方文化交融过程中, 大量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现代商业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的结晶。“海商”是引进、消化、吸收、包容、创新的结果。“海商”是现代商业的代表、先进商业业态的代表、先进管理的代表、先进技术的代表、先进文化的代表。“海商”代表着中国现代服务业在流通领域的领军地位。

“海商”是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脊梁, 是上海服务全国的生力军。

“海商”的发展, 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指导下, 在历届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关心、直接推动下, 逐渐形成的。我们不妨从历届市长对上海商业的要求中, 可以看出“海商”发展的轨迹和脉络。

汪道涵市长:上海要“海纳百川, 万商云集, 近悦远来”。

江泽民市长:上海商业的发展“没有主渠道不稳, 没有多渠道不活”。

朱镕基市长:上海要“优先发展第三产业, 首先发展上海商业”。

黄菊市长:“根据国际大都市的要求, 完善整个上海商业形态, 从现代化国际级大都市的概念出发, 调整上海城市布局结构, 构建多心组团式都市商业圈。上海商业振兴之日, 就是上海经济振兴之时”。

徐匡迪市长:“上海商业要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不同时期分管上海商业的的副市长裴先白、叶公琦、庄晓天、孟建柱、冯国勤等领导都对上海商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伟大的时代孕育着变革的力量, 变革的时代创造了一代奉献的人。

我是十分幸运的。长期在商业一级站、市公司 (二级站) 、零售店、商业一局、市财贸办公室、市商业委员会工作。经历了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全过程, 经历了商品短缺到市场竞争的全过程, 经历了推动上海商业由传统走向现代和流通产业革命的全过程。从1985年起, 我曾经有机会先后为四届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服务。亲历了上海商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 参与了商业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 并且也是上海商业实现流通革命的亲历者、执行者。每当我想起那激动人心的10年, 想起那些令人难忘的故事, 想起中央领导、中央各部委和上海市领导对我们的关心、指导, 想起市、区县及各有关委办局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帮助, 想起商业企业家们创业的艰辛, 想起近百万商业职工日以继夜地坚守岗位、勤奋工作, 满脸仍然绽放着春风和笑容, 想起我在市政府财贸办公室、上海市商业委员会一起共事的同志和朋友, 总是激动不已。

现在, 我享受退休生活, 过着老百姓的日子。我将尽量用普通人的视角去写曾经亲历的“海商”, 让更多的人认知“海商”, 体味“海商”。

“海商”是时代的产儿, “海商”又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正如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在2004年7月21日召开的“上海商业发展战略工作会议”上, 为上海商业10年发展所下的总结语所说:“上海已经用10年的时间, 完成了发达国家50年的业态革命。初步实现了现代化和市场化, 缩短了与国际商业先进水平的差距, 保持了全国领先水平。目前已基本建成了国际大都市商业框架, 实现了从传统商业向现代化商业的转变。”

迈进21世纪的上海商业, 以其业态领先、管理细腻、供应链长、辐射面宽、机制灵活、规模合理、经济效益好, 而闻名于国内外。上海商业, 海纳百川, 融各家之长, 而又独具一格, 形成海派商业。

上海的市场简直就像一个大舞台。它给现代商人提供了竞争国内、国际大市场的机会, 它给成功商人搭建了对接国内、国际市场的平台。这里正在演绎着一幕幕既有“北方人的粗犷”, 又有“南方人的细腻”, 既有“东方人的传统”, 又有“西方人的开放”的大戏。塑造了上海人特有的精明和高明、诚信和稳健的文化内涵。任何企业只要你一旦在上海取得成功, 那么你就会唱红全国。打开了上海市场, 就是打开了全国的市场。上海市场独具这样的魔力, “海商”就是这个市场上的主角。

“海商”是座大熔炉, 不论你来自“东、西、南、北、中、外”哪里, 不论你是制造商、批发商还是零售商, 只要你在黄浦江的两岸站住了脚跟, 就都会融为一炉, 你就将成为“海商”的一员。“海商”是以市场化为前提, 国际化为背景, 在激烈的竞争中创造出一大批雄霸市场的企业和企业精英队伍。

“海商”是中国近现代史中不断创新的产物, 而不是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 商业的产生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它是人类社会第三次大分工的产物, 把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的环节从工农业生产环节中分离出来, 变为少数人的专门工作, 从而出现了商人。商人所从事的工作, 加速了社会再生产的过程, 节约了用于商品交换和流通的社会劳动成本, 促进了社会劳动生产力的解放。商业的出现才把人类带入了文明社会。

自古以来, 中国人素以善于经商而闻名于世。著名的丝绸之路即涵盖了“草原之路”、“绿洲之路”、“海上之路”三大通道。分别打通了中国和蒙古、西伯利亚、东欧, 西亚、小亚细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 东南亚、斯里兰卡、红海、地中海、欧洲、非洲、日本等大洲、国家和地区的陆路和海上通道。丝绸之路虽然是商贸之路, 但它已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之路。

中国历史上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历代封建王朝都把“士、农、工、商”列为治国之本, 但同时又把商人列为四民之末。祭起一系列“抑商、轻商”的大旗, “无商不奸”的流毒根深蒂固。不能形成贯通全国上下, 运营东西南北中的大商贾。因而造成了我国经济的地域性和割据性特征。著名的晋商、徽商、广商、津商、浙商、锡商等等, 无一不是地方文化特色和地域经济特色所造就的地方商业。

“海商”则不同, 从它诞生之日起, 就打破了地域的界限。

“海商”是引领当代中国商业摆脱传统, 走向现代、实现国际化接轨的领头羊。

“海商”是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 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鼓舞下, 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 带动浦江两岸, 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高潮, 创造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 建设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的产物, 是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产物;也是我国流通体制转轨、碰撞, 迎接WTO挑战, 实现国际化接轨的产物。

“海商”是上海献给21世纪的礼物。

春节吃食的由来 篇8

饺子:饺子也称作扁食或煮饽饽,古时只有馄饨而无饺子,后来将馄饨做成新月形,并在除夕夜,12点钟声敲响时开始吃,因此时正是子亥之交,故称其为饺子(交子),取其新旧交替、子时来临之意。

馄饨:新年时馄饨取其混沌初开之意,传说盘古氏开天辟地,使“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结束了混沌状态,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则取“馄饨”与“浑囤”的谐音,意思是粮食满囤,五谷丰登。

上一篇:工程资料员的工作描述下一篇:认识5以内序数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