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透镜 教案(精选10篇)
教学目标
1.了解两种透镜的形状,成像特点,对光的作用;会区分两种透镜。2.初识猜想、假设、收集证据等探究要素,分类、比较等思维方法。3.体现学习的乐趣,增进对物理的情感 教学过程 2.1 引入课题
学生实验1:感受凸透镜与凹透镜中间及边缘的厚与薄,使学生悟出凸透镜与凹透镜的定义。
2.2 判别透镜
问题:近视眼镜和老花眼镜的镜片分别是用什么类型透镜做的?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认识到近视镜的镜片是凹透镜,而老花镜的镜片是凸透镜。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判别凸透镜与凹透镜?也即如何区分近视镜与老花镜?
学生实验2:组织学生讨论、猜想,设计实验探索多种方法判别眼镜。学生介绍判别眼镜镜片的方法:
方法①摸:用手直接去摸眼镜的镜片,发现镜片中间薄、边缘厚的则为近视镜;镜片中间厚、边缘薄的则为老花镜。教师表扬学生能活学活用,利用刚学的凸、凹透镜的定义区分眼镜,并及时指出光学仪器一般不允许用手摸。
方法②看:使眼镜靠近书本,透过镜片观察字的变化,发现字变小的是近视镜,字变大的是老花镜。
学生实验3:制作水膜透镜:将铅丝紧绕在透镜的金属柄上,绕成一个封闭的小圈。把小圈浸入水中,取出后小圈上形成一个水膜透镜。用此透镜观察字的变化。有发现字变大的,有发现字变小的,而发现字变大的甩一甩后又发现字变小了。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到成放大像的水膜形成的是凸透镜,成缩小像的形成的是凹透镜。
学生实验4:移动透镜,观察现象。使两种透镜从靠近书本慢慢远离书本,透过镜片观察字的变化。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凹透镜在移动的过程中,总是成正立缩小的像;而凸透镜在移动过程中,既能成正立的像,又能成倒立的像,即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其中有什么规律,鼓励学生课后去研究。
方法③照:用光源对着镜片照,发现近视镜把光散出去,而老花镜把光聚起来 教师结合凸透镜与凹透镜对光不同作用的动画讲解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而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并介绍焦点、焦距的概念。
教师补充判别眼镜的方法:
方法④晃:把两种眼镜放在字前慢慢摇晃,透过镜片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5: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测凸透镜的焦距。(学生一般都能用平行光聚焦法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2.4 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对怎样区分近视镜与老花镜和怎样测凸透镜的焦距的探究,从中可以总结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以区分眼镜为例,怎样判别近视镜与老花镜,这是问题的提出(显示“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讨论、猜想有哪些方法,例如有学生想到“摸”、“看”等方法(显示“设计方案”)。接着用实验去探究这些方法的可行性,及寻找更多的方法(显示“实验探究”)。方法找到后,还要对方法进行交流、评估,如“摸”虽为一种方法,但光学仪器不允许用手摸(显示“交流评估”)这就是人们常用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探究→交流评估。2.5 课题研究
针对上述方法,提出4个课题,鼓励学生学用方法作课后研究。
课题①:为什么凹透镜晃动时像的移动方向与镜片的移动方向相同,而凸透镜则相反? 课题②:平行光聚焦法能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怎样测凹透镜的焦距? 课题③:怎样用透镜组合成望远镜? 学生实验6:用透镜组合望远镜。课题④:透镜与现代文明有什么关系?
演讲:的确,人类自从发明了望远镜,从而认识了广阔无垠的宇宙,也推动了航海业的发展,人类也许正是因为发明了望远镜才加快走进了现代文明。透镜可以组合成望远镜,那么透镜与现代文明有什么关系呢?
点评
在判别凸透镜与凹透镜的环节中,用学生熟悉的老花镜与近视镜等生活常见的物品来判别,用最普通的铅丝、水来做水膜透镜,使学生有亲切感,感到物理课程不是想象中那样枯燥、难以下手。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最后设计课题组合望远镜及研究透镜与现代文明的关系,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1.经历分式的形成过程 ,理解分式的概念 ,能辨识分式 。
2.经历对 “人群密度 、几何面积 、球赛均分 ”等情景问题的探索,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且用于生活。
3.通过有关问题的讨论和例题的解答 , 会求分式有无意义,有意义,值为零的字母的取值。
4.经历 “ 思考 、 辨析 、 小结 ” 等环节的探讨交流 , 初步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及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
分式的有关概念
【教学难点 】
理解并能确定分式何时有意义,何时无意义。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景1:教师出示上海踩踏事件。
在90平方米的区域内有233人,那么该区域的人群密度是多少?
若该区域再进入P人,那么该区域的人群密度是多少? (人群密度=某区域的总人数÷某区域的面积)
TIP:当人群密度每平方米超过5.5人时易发生踩踏事件 。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S平方米,长是5米,那么宽是多少米?
若把这个长方形的长减少x米,那么宽多少米?
3.林书豪在过去的一个赛季中参加了y场篮球比赛,其中投进2分球a个,3分球b个,罚球罚进了29个,则他平均每场得几分?
教师出示上题答案:
设计说明: 通过创设情境, 让学生感受到分式来源于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类比思考,形成新知
请将刚才得到的五个代数式按照你认为的共同特征进行分类,并说明理由?
让学生比较说出这些代数式与过去学过的整式有什么不同? (可能学生只讲出有分母,教师应适当引导。 )
设计说明:让学生自己感悟分式与整式的不同,培养学生的归纳和表达能力。
(板书 )分式 :把这些分子 、分母都是整式且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叫做分式。
(三)辨析练习,巩固新知
做一做:
1.下列代数式中 ,哪些是整式 ? 哪些是分式 ?
2.从1、2、a、b、c中选取若干个 ,组成一个代数式 ,其中一个是整式、一个是分式。
3.填空
同学们在填表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你认为这个问题该怎么处理?
总结得出分式的意义: 分式中字母的取值不能使分母为零,当分母的值为零时,分式就没有意义。
设计说明:通过与整式比较突出对分式概念的理解。 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分式意义的认识。
(四)应用巩固,掌握新知
例1:对分式
(1)当x取什么数时 ,分式有意义?
(2)当x取什么值时 ,分式的值为零 ?
(3)当x=1时 ,分式的值是多少 ?
解后反思:(最好由学生主讲)
(1)因为当分母等于零时 , 分式无意义 , 所以只有当分母不等于零时,分式有意义。
(2)强调当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0时分式的值为零 。
(3)求分式的值的格式 。
设计说明:这是课本中的例题,一则是应用新知,二则是经历解题过程,三则是让学生体会解本题的关键。
练一练:(课内练习1)填空:
(1)当_____时 ,分式1/x无意义。
(2)当______时 ,分式有意义。
(3)当______时 ,分式值是零。
设计说明:给学生展现身手的机会,加强学生对什么情况下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值为零的理解。
做一做:
例2:甲、乙两人从一条公路上某处出发,同向而行,已知甲每时行a千米,乙每时行b千米,a>b,如果乙提前1时出发,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多少时间? 当a=6,b=5时,求甲追上乙所需的时间。
分析 : 此题是行 程问题中 的追及问 题 ,列出分式 。
第二问题是求分式的值,注意解题格式。
想一想:若取a=5,b=5,分式有意义吗? 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当a=5,b=5时 ,分式无意义,它表示甲永远也追不上乙。 )
解后反思:在用分式表示实际问题时,字母的取值一定要符合实际。
变式: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0千米的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的速度为a千米/时,乙的速度为a千米/时,若甲先出发1时,问乙出发后几时与甲相遇?
(五)合作探究,延伸提高
探究题:口袋里装有若干个白球和黑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均相同,设黑球的个数为n,白球的个数为(18-m)个,p表示从口袋中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
(1)你能用关于m、n的代数式来表示p吗 ? 它是哪一类的代数式。
(2)这个代数式在在什么条件下有意义 ?
(3)p有可能为0吗 ? 有可能为1吗 ? 如果有可能 ,请解释它的实际意义。
设计说明: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体会到(1)分式的应用很广,(2)在用分式表示实际问题时,字母的取值一定要符合实际。
(六)谈谈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1.分式的概念 。
2.什么情况下分式有意义 、无意义 ,分式的值为零 。
3.在实际问题中应注意什么 ?
设计说明:为了避免学生毫无目的、流于形式地随意讲, 由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开出清单,可使学生有的放矢。
(七)作业
课后作业题及备选练习或作业本。
设计思路:
课题:第五课第一框
《公司的经营》
一、学习要点:
1、识记企业的含义和基本分类;
2、公司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3、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和特点;公司的组织机构;
3、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4、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含义和意义。
二、学习过程:
(一)复习●预习
1、企业是以 营利 为目的而从事 生产经营
活动,向社会提供 商品或服务 的经济组织。公司是 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的,以
营利为目的的 经济组织。
2、企业分为 有限制任公司
、股份制任公司
、个人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
等不同类型。其中 有限制任公司
发挥着主导作用。
3、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1.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价格.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品牌效应)、3.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4、公司形式有两种,即
有限制任公司
和股份制任公司。
5、公司组织机构由三部分组成: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监督机构。
6、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是 营利。
(二)学习●研讨
1、一个繁忙的市场,各种交易活动紧张有序的进行着。
请问:在这些交易活动中有哪些参加者?在这些参加者中最主要的是什么?为什么?
答:
司。
B、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成立新的有限责任公司。
(2)由于有限责任公司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所以舅舅应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即承担10万。
4、面对服装行业竞争激烈和欧美对我国部分服装出口设限,你认为公司应怎样经营?
答:
A、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根据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质量的产品
B、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C、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5、你爸爸他们公司经营发展势头很好,想扩大规模,但又缺乏资金,而旁边一家有限责任公司时停时开。你能帮他们出个主意吗?
答:
进行企业合并,组建新的有限责任公司,从而达到扩大公司经营规模,加快企业发展,救济经营不善的企业目的。
(三)练习
1、企业需要名牌,因为名牌
⑴能使企业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⑵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⑶能使企业获取超出行业平均利润的利润 ⑷关系到改革和发展成败
主讲人:蒋觅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 2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有什么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不同结构特征,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抓住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究新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师学生双边教学活动,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养成主动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在学生的探究方法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结构特征对光的作用
教学难点
掌握透镜中特殊光线的作图,画出平行光射到透镜的光路图
教具准备
光具座、凸透镜,凹透镜、光源、放大镜、玻璃杯、香烟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
新课引入
由生活中的光学仪器导入 二
教学过程
近视眼镜、远视眼镜(老花镜)的镜片的区别?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3、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求新的直线叫做主光轴
4、光心:主光轴上经过透镜中点的点叫透镜光心
注:通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 实验1
(a)把凸透镜放在桌面上,让光源正对透镜照过去,移动光屏。看到什么现象?
现象:光屏上有亮点
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5、(ⅰ)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再把实验1中的凸透镜换成凹透镜,移动光屏,发现什么?
现象:发现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光屏不是一个亮点。
说明:凹透镜对光没有会聚作用。
那既然凹透镜对光没有会聚作用,那它对光有没有别的作用呢? 实验 2 将无色透明的烧杯放在桌面上,在玻璃杯中放置一根点燃的香烟,再把凹透镜放在烧杯上,形成一个“烟室”,再用光源对准凹透镜射,适当调节光源和透镜的距离,观察现象。现象:通过凹透镜的光相互远离 说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ⅱ)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小结:
作业:P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温度及摄氏温度的规定
(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3)会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
(4)了解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提出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互相协作、积极参与的意识
教学重点
会用实验室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 教学难点
教学仪器
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烧杯、自制温度计、多媒体设备
二、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物体温差很大的两幅图片 教师:同学们看到图片会想到哪些词语?
教师根据学生所用的“很冷、很热、严寒……”等词,引导出:物理学中为了准确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引入“温度”这一概念。(2)进行新课
1、温度
学生小组内完成书P47 的实验,教师强调学生根据课件中的要求完成实验:两只手指先后放入装有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15秒后两只手指再放入同一杯温水中。
学生描述自己的感觉。通过师生交流,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对温度的感觉是靠不住的,引导学生关注温度的内涵。并引出测量温度的仪器——温度计的学习。
2、温度计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教师提前准备好自制温度计。课件:用教师提供的自制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玻璃管内液柱高度的变化。学生小组完成实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师引导:你能否将此装置进行改进,使它测出具体的温度?
你能测出瓶装酸奶的温度吗?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自制温度计进行改进。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实验室温度计的构造:玻璃外壳、玻璃泡、毛细管(内径很细,粗细均匀)、玻璃泡内液体、刻度、符号。
3、摄氏温度
教师:给出当天的气温。让学生播报气温。学生同桌间互相播报温度。
读出下列温度:
1、水的沸点是100℃
2、水的凝固点是0℃
3、人的正常体温是37℃
4、温度的最低值—— 绝对零度是-273.15℃
(让学生练习摄氏温度的读法和书写,这是学生的易错点)、温度计的使用
学生活动:对比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认识其特点,填写表格 想想想议议:温度计测量范围的判断
给出具体场景,让学生对温度计的使用进行判断。引导学生养成使用温度计之前先进行估测温度的习惯。
学生活动: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学生展示如何测温度,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温度计正确使用的要点。
5、体温计
课件: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填空。体温计的“缩口”图片。
思考:为什么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后再读数?让学生试着从书中找到答案。
6、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库伦旗回民小学
杨洪波
教学目标
1.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镜片特点;
2.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是否放大和聚焦的性质; 3.通过教学知道光行进过程中遇到凸透镜和凹透镜时会改变行进路线;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准备
凸透镜、凹透镜、水杯、筷子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仔细观察过放在水杯中的筷子吗?
2.水中的筷子看起来怎么了?在什么地方弯曲了?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3.师: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直线传播的,但当光通过两种不同的透明物体时(这里就是空气和水),传播的方向会在交界面即这里的水面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就叫光的折射。在这里,光的行进路线改变了,也就是发生光的折射现象,所以水中筷子看着像变弯了。根据这种原理,人们制成了透镜。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透镜。(板书:研究透镜)
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特点。1.学生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镜片
师: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两块不同的透镜,再加上你们自己准备的放大镜、老花镜和近视镜,现在请同学们通过目测和手摸,仔细观察比较它们的镜片在外形上有什么特点?你能给它们分一分类吗?并试着画出它们的侧面图。(师表演)用手摸时,因它们是光学仪器,后面我们又要用它做实验,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手摸它们,应隔着餐巾纸摸一摸它。同时注意透镜是玻璃做的,不要用它相互敲击或是敲桌子,以免损坏和划伤手指。
2.学生小组实验,感知,交流,记录。
3.学生汇报,小结:分为两大类,一种镜片中间厚、边缘薄,像放大镜、老花镜;一种镜片中间薄、边缘厚,像近视镜。
4.师:你们能根据它们的形状为它们取个名字吗?(学生回答)5.师总结:(接着学生的回答)
对,一般我们把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叫凸透镜:把中间薄、边缘厚镜片叫凹透镜。根据生活的需要,透镜会做成不同的样子,只要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都是凸透镜,只要中间薄、边缘厚的都是凹透镜。(师板书:凸透镜,凹透镜)
三、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透镜对光的折射现象)1.提问:你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各有什么作用吗? 2.学生讨论、汇报。
3.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 实验1:用透镜观察物体。实验2:尝试用透镜聚光。
实验3:尝试用透镜在纸屏上成像。
提醒学生:千万不要用凸透镜对着太阳看,以防灼伤眼睛。4.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5.提问:现在,你知道透镜有哪些作用?(教师板书)6.师:大家想一想,为什么透镜会产生这些奇妙的现象呢? 7.师生共同总结:是由于光线经过透镜时发生了偏折的缘故。
8.师:通过以上实验,你能解释老师为什么不让你们用放大镜看太阳吗?戴老花镜呢?
四、拓展活动:制作望远镜
1.谈话:大家见过望远镜吗?它为什么能够看到远处的物体?(引发学生思考)现在把凹透镜和凸透镜放在一起看远处的物体会有什么效果?由此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操作实验,交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本章节知识结构的总结,分析和评价,使学生对本章节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2)进一步的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知识结构的观察和分析,并自行得出评价标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加工、应用的能力。(2)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3)通过对成像规律的分析,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成像规律的应用,乐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去探索其中的奥妙。
(2)通过课外知识的引导,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教学难点:
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上节课后,我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大家回去以后预习本章节的知识结构图,大家完成的情况如何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出示相应课件)相应内容:
二、概念的复习一
1.光的折射:(1)、三线共面:(2)、两线分居:(3)、两角不等
2、光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光垂直入射时,反射角为0,入射角为0,折射角为0(1)、凸透镜:中间厚边沿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4、透镜有两种(2)、凹透镜:中间薄边沿厚,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5、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三、课堂练习一
1、当光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以下可以较全面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
2、物理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关于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 ] A.玻璃缸的折射作用 B.激光笔发出的光线木绝对平行 C.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匀的,越深密度越大 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
四、概念的复习二
本章节中最重要的一个知识点是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首先我们来填一个表格。大家研究成像规律。
刚才大家已经对成像规律进行了分析,现在我们思考一个问题:题目一:在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物体从二倍焦距以外向透镜靠近的过程中,所成的像有什么变化?
五、课堂练习二大家对成像规律有了近一步的认识,那么如何将它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几个实际问题!
1、照相机的原理是:
2、幻灯机的原理是:
3、放大镜的原理是:
4、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底片相当于光屏;为了控制曝光量,一是用控制光圈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二是用快门控制曝光的时间。
5、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倒插在架上。
6、(1)问题一:给你一个透镜,怎样用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判断它是不是凸透镜?
(2)问题二:如何让投影仪投在屏上的字更大一些?(方法、器材不限)
五、课堂练习二 课堂练习二:
1、(2005年莆田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2、(2005年湖北省宜昌市)照相机胶片上所成的像相对被拍摄的物体是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虚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2005吉林省)如图所示,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六、小
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对本章节的知识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了解了归纳知识结构的一般规律。加深了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理解。
教 案 设 计
岳西县中关中心学校南岳初中
程 伙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设计
岳西县中关中心学校 程 伙(男 中二 本科)〒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主要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教学难点〓
弄清楚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大致构造及成像性质。〒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使学生对生活中的透镜及其成像情况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也为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探究做好了准备。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能正立放大的虚像,从而知道凸透镜成像的特征有哪些,这样在探索过程中学生也就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
分析,对比实验数据,更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与生活联系尤为密切,很多学生头脑中都有丰富、具体、生动的感性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需适当点拨提醒,学生就能较好地掌握。照相机模型的制作,不仅巩固了其原理,还能提高物理学习的兴趣,也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方法〓
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教具准备〓
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硬纸板、纸筒、凸透镜、半透明塑料薄膜或蜡纸、毛玻璃,多媒体。〒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 第二节 生活中透镜(播放幻灯片1 生活中透镜)『导入新课』
现在的人们每逢过时过节、外出游玩或一些特殊的日子,总喜欢留影作纪念。用照相机拍出喜庆的场面、美丽的风光或特别的时刻,再通过照片来回味。对照相机大家一定不陌生,哪些同学会用照相机或使用过照相机的,请举手告诉我?(学生举手回答)好!我们同学个个动手能力强,了不起!那么照相机为什么可以拍摄出风景、人物呢?你们想了解它吗?
我们通过观察来走近它,认识它。『推进新课』
一、照相机 板书 照相机
1、出示真照相机让同学们观察。
2、请会使用照相机的同学说照相机由哪几部分构成?请一位同学说,老师板书。
板书 照相机由镜头、调焦环、光圈、机箱、快门、胶片等组成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下面通过图片我们一起再来认识一下。
(播放幻灯片2 照相机的组成)
3、请另一位会使用照相机的同学就自己的摄影经验谈照相机照出来的相的特点。
[生]:照出来的相是倒立、缩小的。
4、出示模型照相机,请同学使用,谈谈看到的相的特点。
[生]:呈倒立、缩小的像。
5、这是我的(模型)照相机,你们想不想也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照相机呢?([生]:想!)请大家根据桌面上的器材,按照课本63页中“想想做做”的方法作一台照相机。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快又好!
(学生制做照相机,教师注意指导)
6、请大家用你的照相机给照一张相,说说你看到的像的特点。
[生]:是倒立、缩小的像。
7、再请同学们检查下你的模型照相机的构造,说出它的组成部分。
[生]:凸透镜、纸筒、塑料薄膜
8、(教师引导)比较一下两照相机我们发现:
板书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9、请大家根据模型说出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板书 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10、很好,大家已经正确的归纳出了照相机的原理,了不起!我们再通过光路图来认识一下。
(播放幻灯片3 照相机的原理)
(我们发现照相时物体离镜头比较远,像是缩小、倒立的)
11、同学们,这里面呀我还有一个问题,照相机能把物体的像呈现在光屏上,那它又是如何得到清晰的相片的呢?请大家阅读课本,等一会儿,请一位同学告诉我?
[生]: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被照物体(人、景物)的像,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了。
12、随着社会的发展,照相机也得到了升级,现在有了数码相机。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播放幻灯片4 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用图像传感器替代胶片,把光信号变成电信号,再变成数字信号,由相机内的存储器保存.二、投影仪
板书 投影仪
[师]:教学中常用到投影仪,这节课我们也来学习学习。先请大家观察一下它的结构,想想使用它有什么优点? 学生观察,教师介绍投影仪的结构。
(学生观察中,可找一位同学用眼镜抹布摸摸镜头感受其为凸透镜)
(播放幻灯片5 投影仪)
板书 投影仪由灯泡、投影片、镜头、平面镜、屏幕等组成。【演示实验】
把投影仪上的镜子(反光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正放),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的像,再把反光镜安上,把图案打到屏幕上。
[师]:同学们,请在我操作时,仔细观察,并说出投影仪的特点。[生1]:天花板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生2]: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像反射到屏幕上。[生3]:可以把文字直接书写在投影仪的透明胶片上,使用方便。
……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回答得也非常好。下面我们一起归纳出投影仪的特点。
板书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像。[师]: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光路图再来认识一下,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播放幻灯片6 投影仪的原理)
(投影时物体离镜头距离比较近,成倒立放大的像)
[师]:我们再一起了解下使用投影仪的注意问题。
(播放幻灯片7 投影仪的使用)
(注意解释一下如何才是倒放)
[师]:投影仪中还有一种是实物投影仪它能直接投影实物,形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使用时更方便。
[师]:(拓展)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还会用到另一种仪器——幻灯机,它和我们学习的投影仪相似,也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原理制成。所不同的是幻灯机必须使用幻灯片,另外它是直接投影在屏幕上。
三、放大镜 板书 放大镜
[师]:放大镜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透镜之一,我们的桌上就有放大镜,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它的构造,看看它是哪一种透镜? [生]:凸透镜。(板书)
[师]:很好,回答得非常正确。放大镜顾名思义就是能起到放大作用的透镜,下面我们来体验一下。
(学生实验,用放大镜观察课本上的文字)
[师]:大家刚才都动手了,很好。这里我有一个问题,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怎样的?
[生]:让放大镜贴着书本,再慢慢的拿开,发现字是越来越大。[师]: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同学们,你们刚才在使用放大镜时观察到的像的特点是怎样的?
[生]:呈正立、放大的像。(板书)
[师]:回答得非常好,我们通过幻灯片再看一下。
(播放幻灯片8 放大镜)
[师]:很好。大家在刚才使用放大镜时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利用放大镜观察到的像一定都是放大的么?大家都实验一下。
学生实验后,请同学回答。
[生]:放大镜贴着书本慢慢移开,字是先变大变清晰,但后来变得模糊,看不清,再到后来观察到前方的物体呈现出了倒立、缩小的像。[师]:观察得非常仔细,回答得也非常准确。看来,放大镜要体现其功能,它和物体的距离必须适中。
(顺便介绍后出现的情况是照相机的原理)
四、实像和虚像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平面镜、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等都能成像,但实际上,这些像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有实像和虚像之分。板书 实像和虚像
板书 实像是由实际光会聚而形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师]:(播放幻灯片9 实像和虚像)
如小孔成的像,照相机、投影仪和幻灯机的像等。
板书 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师]:如平面镜成像、“眼睛受骗”、放大镜的像等。
〒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学习了如下重要内容: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和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放大镜是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实像和虚像。〒巩固练习〓
1、见课件
(播放幻灯片10 巩固练习)
2、请同学谈谈你难忘的一张照片。〒作业布置〓
(播放幻灯片11 想一想 做一做)
1、思考题;
2、“动手动脑学物理”中 第1、2、3、4题。(播放幻灯片12)〒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
一、照相机
构造:由镜头、调焦环、光圈、机箱、快门、胶片等组成
原理: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二、投影仪
构造:投影仪由灯泡、投影片、镜头、平面镜、屏幕等组成。原理: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三、放大镜是凸透镜能呈正立、放大的(虚)像。
四、实像和虚像
实像是由实际光会聚而形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
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猜想与假设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重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规律。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生活中的透镜》这一节,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凸透镜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生:有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
师:我手里有个照相机,会使用照相机的同学请举手!请你给一位同学先拍一张全身像、再拍一张较大的半身像。其他同学观察照相机和被照同学的距离有没有变化。
(学生拍照后,教师利用电脑将两张照片展现在大屏幕上。)
师:这两张照片的大小不同,可能是因为刚才拍照时什么发生了改变引起的?
生:被照的同学和照相机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师:我们再做两个实验:请同学们拿起自己手中较大的凸透镜,先靠近本看书上的字,再伸直手臂看大屏幕,观察两次成像情况。
(学生实验后,请一位同学说出这两次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师:刚才实验时凸透镜两次成像不同,可能是由于什么条不同造成的?
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同。
(二)进行新
师: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像距”。
板书:【提出问题】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虚实、正倒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生:可能跟物距有关。
生:可能跟凸透镜的焦距有关。
板书:【猜想】
①可能跟物距有关;
②可能跟凸透镜的焦距有关。
师:同学们的猜想都非常好,我们今天用实验只研究一下凸透镜所成的像跟物距的关系。
板书:【设计实验】
师:我们现在要用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虚实、正倒跟物距的关系,需要哪些器材?
生:需要凸透镜、蜡烛、光屏、刻度尺;
师:实验时你要刻度尺测量什么?
生:测量物距、像距。
师:还要观察什么?
生:观察像的大小、虚实、正倒。
师:要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虚实、正倒跟物距的关系,需要控制什么因素不变?改变什么?
生:控制凸透镜的焦距不变,改变物距的大小。
师:下面请各小组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一下,你们小组准备设计一个怎样的实验方案来探究?
(学生讨论,请一位代表回答。)
师:同学们设计的方案非常好!注意,实验时要想在光屏中央得实像,应将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放在同一条直线上;要先确定物距,再来回移动光屏进行观察,至光屏上获得清晰的像为止。
师:请各小组成员共同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表格,并投影展示,教师指导学生修改、补充。)
凸透镜焦距f=10㎝(A组)
序号
物距与
焦距的关系
物距
u/
像的性质
像距
v/
虚实
大小
正倒
①
u>2f
②
u>2f
③
2f>u>f
④
2f>u>f
⑤
u<f
⑥
u<f
凸透镜焦距f=㎝(B组)
序号
物距与
焦距的关系
物距
u/
像的性质
像距
v/
虚实
大小
正倒
①
u>2f
②
u>2f
③
2f>u>f
④
2f>u>f
⑤
u<f
⑥
u<f
师:这个实验探究的目的是:凸透镜所成的像跟物距大小的关系。各小组的组长负责分工:选两位同学进行实验操作;选一位同学填写实验表格(先将“物距”这一列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设计好具体数值,再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同时所有同学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成像规律。
(学生根据实验表格依次完成6次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凸透镜所成的像跟物距的关系。)
板书:【分析和结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①、像的大小: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②、像的虚实:
当u>f时,成实像;
当u<f时,成虚像。
③、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④、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师:你的猜想正确吗?
生:正确。
(教师展示凸透镜成像现象。)
(三)巩固练习:
①下列三幅动画在生活中分别有什么应用?(展示)
②摄影师用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一位同学照了一张全身像,再想给他照一张半身像,照相机和这位同学间的距离应怎样变化?
(四)归纳小结:
请同学们谈谈这节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靳宇 2017年3月14日
第5课时 凸透镜成像教案
教学日期:3月14
课前:提前下发与本课时对应的基础知识“全品听课手册”。课中:
一、基本知识回顾(约3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结合课前完成的本课时“全品听课手册”看课本上与本讲内容对应的部分。【教师点拨】提醒学生关注本课时的重点内容:
1.透镜的作用及特殊光线的画法;2.探究实验的要点及凸透镜成像规律;3.眼睛的视物原理及近视远视的校正。
二、学案导学(约27分钟)【基础回顾】部分
学生活动(约12分钟):做完【基础回顾】部分的题目。学生展示、教师点拨(15分钟左右):
【基础回顾】
1、2——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结合“【方法阐释】1”和例1,进一步通过提问与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的问题。
【基础回顾】3、4、5——凸透镜成像的探究及规律
通过第3题让学生了解探究实验的要点。强调:⑴高度的调节——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⑵实像和虚像的特点。强调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表格、光路作图等方式加强记忆,引导学生根据条件列出不等式。通过第4题结合“【方法阐释】2中例
2、例3明确“已知焦距、物距判断成像情况”解题方法; 通过第5题明确“如何调节所成像大小”解题方法。【基础回顾】6——眼睛及视力矫正
结合第6题和例5,明确眼睛的视物原理、近视、远视的成像特点以及校正方法。
三、【我的收获】(约5分钟)
1.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三条特殊光线
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4.眼睛的视物原理及近视远视的矫正方法
四、【随堂练习】(约5分钟)
1.[2015·南宁]如图K6-1所示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2.[2015·株洲](多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50 cm处,如图K6-2所示。在蜡烛从10 cm处逐渐移至45 cm处的过程中,烛焰成像的变化情况是()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先成实像后成虚像 D.先成虚像后成实像 3.[2015·济宁] 小夏用图K6-3中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在如图K6-4所示的四个实验情景中,能够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是()
图K6-3
图K6-4 4.[2015·江西](多选)如图K6-5所示凸透镜的应用事例中,所成像的性质完全相同的有()
图K6-5 5.[2015·威海] 荣成烟墩角天鹅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上万只天鹅每年冬季成群结队悄然降临,栖息越冬,这期间有大批的摄影爱好者云集于此,如图K6-6所示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所拍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鹅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天鹅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远离天鹅并将镜头后缩 D.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靠近天鹅并将镜头前伸 6.[2015·长沙] 2014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超级月亮”出现于8月11日凌晨,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 7.[2015·内江] 如图K6-8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丙中,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8.[2015·莱芜](多选)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K6-9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手摸镜时,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镜
B.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镜 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镜 D.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镜
二、填空题 9.[2015·宜昌] 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这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这个放大镜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
10.[2015·长春] 视力正常的小明把凸透镜贴近眼睛,观察远处的房屋,眼前“模糊”,此时来自远处房屋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________(选填“前”或“后”)方。如图K6-10所示,他又伸直手臂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房屋清晰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像的位置在凸透镜的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
三、作图题 11.[2015·内江] 如图K6-11所示是一束菊花的花顶S反射出的三条特殊光线SA、SB和SC。其中,SA平行于主光轴,SB经过光心,SC经过左焦点,请画出这三条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出射光线。
图K6-11
12.[2015·广东] 请在图K6-12中画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和BC的入射光线。
五、【小测验】(约5分钟)
【5.1透镜 教案】推荐阅读:
《透镜》教案07-16
五年级科学下册 凸透镜1教案 青岛版10-30
初二物理透镜知识点05-24
凸透镜成像教学反思07-2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10-26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设计10-05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06-27
《看病教案》教案06-06
经典诵读教案教案06-02
教案送玩具教案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