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共7篇)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推进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建设节约型机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浪费,是指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进行不必要的公务活动,或者在履行公务中超出规定范围、标准和要求,不当使用公共资金、资产和资源,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损失的行为。
第四条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应当遵循下列原则:坚持从严从简,勤俭办一切事业,降低公务活动成本;坚持依法依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制度的相关规定,严格按程序办事;坚持总量控制,科学设定相关标准,严格控制经费支出总额,加强厉行节约绩效考评;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安排公务活动,取消不必要的公务活动,保证正常公务活动;坚持公开透明,除涉及国家秘密事项外,公务活动中的资金、资产、资源使用等情况应予公开,接受各方面监督;坚持深化改革,通过改革创新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长效机制。
第五条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负责统筹协调、指导检查全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建立协调联络机制承办具体事务。地方各级党委办公厅(室)、政府办公厅(室)负责指导检查本地区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
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宣传、外事、发展改革、财政、审计、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依法依规履行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相关工作的管理、监督等职责。
第六条 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加强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的组织领导。党政机关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负总责,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对职责范围内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1]
第二章 经费管理
第七条 党政机关应当加强预算编制管理,按照综合预算的要求,将各项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部门预算。
党政机关依法取得的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收益和处置等非税收入,必须按规定及时足额上缴国库,严禁以任何形式隐瞒、截留、挤占、挪用、坐支或者私分,严禁转移到机关所属工会、培训中心、服务中心等单位账户使用。
第八条 党政机关应当遵循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严格执行预算,严禁超预算或者无预算安排支出,严禁虚列支出、转移或者套取预算资金。严格控制国内差旅费、因公临时出国(境)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会议费、培训费等支出。预算执行中不予追加,因特殊需要确需追加的,由财政部门审核后按程序报批。
建立预算执行全过程动态监控机制,完善预算执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增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提高预算执行的准确率,防止年底突击花钱等现象发生。
第九条 推进政府会计改革,进一步健全会计制度,准确核算机关运行经费,全面反映行政成本。
第十条 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会议、培训等工作特点,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格水平,制定分地区的公务活动经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
加强相关开支标准之间的衔接,建立开支标准调整机制,定期根据有关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格变动情况调整相关开支标准,增强开支标准的协调性、规范性、科学性。
严格开支范围和标准,严格支出报销审核,不得报销任何超范围、超标准以及与相关公务活动无关的费用。
第十一条 全面实行公务卡制度。健全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党政机关国内发生的公务差旅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会议费、培训费等经费支出,除按规定实行财政直接支付或者银行转账外,应当使用公务卡结算。
第十二条 党政机关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公平竞争、诚实信用原则。
政府采购应当依法完整编制采购预算,严格执行经费预算和资产配置标准,合理确定采购需求,不得超标准采购,不得超出办公需要采购服务。
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程序,不得违反规定以任何方式和理由指定或者变相指定品牌、型号、产地。采购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应当进行公开招标,确需改变采购方式的,应当严格执行有关公示和审批程序。列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范围的,应当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并逐步实行批量集中采购。严格控制协议供货采购的数量和规模,不得以协议供货拆分项目的方式规避公开招标。
党政机关应当按照政府采购合同规定的采购需求组织验收。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逐步建立政府采购结果评价制度,对政府采购的资金节约、政策效能、透明程度以及专业化水平进行综合、客观评价。
加快政府采购管理交易平台建设,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1]
第三章 国内差旅和因公临时出国(境)
第十三条 党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国内差旅内部审批制度,从严控制国内差旅人数和天数,严禁无明确公务目的的差旅活动,严禁以公务差旅为名变相旅游,严禁异地部门间无实质内容的学习交流和考察调研。
第十四条 国内差旅人员应当严格按规定乘坐交通工具、住宿、就餐,费用由所在单位承担。
差旅人员住宿、就餐由接待单位协助安排的,必须按标准交纳住宿费、餐费。差旅人员不得向接待单位提出正常公务活动以外的要求,不得接受礼金、礼品和土特产品等。第十五条 统筹安排因公临时出国计划,严格控制团组数量和规模,不得安排照顾性、无实质内容的一般性出访,不得安排考察性出访,严禁集中安排赴热门国家和地区出访,严禁以各种名义变相公款出国旅游。严格执行因公临时出国限量管理规定,不得把出国作为个人待遇、安排轮流出国。严格控制跨地区、跨部门团组。
组织、外专等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出国培训总体规划和监督管理,严格控制出国培训规模,科学设置培训项目,择优选派培训对象,提高出国培训的质量和实效。
第十六条 外事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因公临时出国审核审批管理,对违反规定、不适合成行的团组予以调整或者取消。
加强因公临时出国经费预算总额控制,严格执行经费先行审核制度。无出国经费预算安排的不予批准,确有特殊需要的,按规定程序报批。严禁违反规定使用出国经费预算以外资金作为出国经费,严禁向所属单位、企业、我国驻外机构等摊派或者转嫁出国费用。
第十七条 出国团组应当按规定标准安排交通工具和食宿,不得违反规定乘坐民航包机,不得乘坐私人、企业和外国航空公司包机,不得安排超标准住房和用车,不得擅自增加出访国家或者地区,不得擅自绕道旅行,不得擅自延长在国外停留时间。
出国期间,不得与我国驻外机构和其他中资机构、企业之间用公款互赠礼品或者纪念品,不得用公款相互宴请。
第十八条 严格根据工作需要编制出境计划,加强因公出境审批和管理,不得安排出境考察,不得组织无实质内容的调研、会议、培训等活动。
严格遵守因公出境经费预算、支出、使用、核算等财务制度,不得接受超标准接待和高消费娱乐,不得接受礼金、贵重礼品、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
第四章 公务接待
第十九条 建立健全国内公务接待集中管理制度。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国内公务接待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第二十条 党政机关应当建立公务接待审批控制制度,对无公函的公务活动不予接待,严禁将非公务活动纳入接待范围。
第二十一条 党政机关应当严格执行国内公务接待标准,实行接待费支出总额控制制度。
接待单位应当严格按标准安排接待对象的住宿用房,协助安排用餐的按标准收取餐费,不得在接待费中列支应当由接待对象承担的费用,不得以举办会议、培训等名义列支、转移、隐匿接待费开支。
建立国内公务接待清单制度,如实反映接待对象、公务活动、接待费用等情况。接待清单作为财务报销的凭证之一并接受审计。
第二十二条 外宾接待工作应当遵循服务外交、友好对等、务实节俭的原则。外宾邀请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安排接待活动,从严从紧控制外宾团组和接待费用。
第二十三条 有关部门和地方应当参照国内公务接待标准,制定招商引资等活动的接待办法,严格审批,强化管理,严禁超规格、超标准接待,严禁扩大接待范围、增加接待项目,严禁以招商引资等名义变相安排公务接待。第二十四条 党政机关不得以任何名义新建、改建、扩建所属宾馆、招待所等具有接待功能的设施或者场所。
建立接待资源共享机制,推进机关所属接待、培训场所的集中统一管理和利用。健全服务经营机制,推行机关所属接待、培训场所企业化管理,降低服务经营成本。
积极推进国内公务接待服务社会化改革,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为国内公务接待提供住宿、餐饮、用车等服务。
第五章 公务用车
第二十五条 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合理有效配置公务用车资源,创新公务交通分类提供方式,保障公务出行,降低行政成本,建立符合国情的新型公务用车制度。
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执法执勤、机要通信、应急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及按规定配备的其他车辆。普通公务出行由公务人员自主选择,实行社会化提供。取消的一般公务用车,采取公开招标、拍卖等方式公开处置。
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不得以车改补贴的名义变相发放福利。
第二十六条 党政机关应当从严配备实行定向化保障的公务用车,不得以特殊用途等理由变相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不得以任何方式换用、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车辆,不得接受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赠送的车辆。
严格按规定配备专车,不得擅自扩大专车配备范围或者变相配备专车。从严控制执法执勤用车的配备范围、编制和标准。执法执勤用车配备应当严格限制在一线执法执勤岗位,机关内部管理和后勤岗位以及机关所属事业单位一律不得配备。
第二十七条 公务用车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应当选用国产汽车,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
公务用车严格按照规定年限更新,已到更新年限尚能继续使用的应当继续使用,不得因领导干部职务晋升、调任等原因提前更新。
公务用车保险、维修、加油等实行政府采购,降低运行成本。
第二十八条 除涉及国家安全、侦查办案等有保密要求的特殊工作用车外,执法执勤用车应当喷涂明显的统一标识。
第二十九条 根据公务活动需要,严格按规定使用公务用车,严禁以任何理由挪用或者固定给个人使用执法执勤、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领导干部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因私使用配备给领导干部的公务用车。
第六章 会议活动
第三十条 党政机关应当精简会议,严格执行会议费开支范围和标准。党政机关会议实行分类管理、分级审批。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制定本级党政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从严控制会议数量、会期和参会人员规模。完善并严格执行严禁党政机关到风景名胜区开会制度规定。
第三十一条 会议召开场所实行政府采购定点管理。会议住宿用房以标准间为主,用餐安排自助餐或者工作餐。会议期间,不得安排宴请,不得组织旅游以及与会议无关的参观活动,不得以任何名义发放纪念品。
完善会议费报销制度。未经批准以及超范围、超标准开支的会议费用,一律不予报销。严禁违规使用会议费购置办公设备,严禁列支公务接待费等与会议无关的任何费用,严禁套取会议资金。
第三十二条 建立健全培训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培训数量、时间、规模,严禁以培训名义召开会议。
严格执行分类培训经费开支标准,严格控制培训经费支出范围,严禁在培训经费中列支公务接待费、会议费等与培训无关的任何费用。严禁以培训名义进行公款宴请、公款旅游活动。
第三十三条 未经批准,党政机关不得以公祭、历史文化、特色物产、单位成立、行政区划变更、工程奠基或者竣工等名义举办或者委托、指派其他单位举办各类节会、庆典活动,不得举办论坛、博览会、展会活动。严禁使用财政性资金举办营业性文艺晚会。从严控制举办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和各类赛会。
经批准的节会、庆典、论坛、博览会、展会、运动会、赛会等活动,应当严格控制规模和经费支出,不得向下属单位摊派费用,不得借举办活动发放各类纪念品,不得超出规定标准支付费用邀请名人、明星参与活动。为举办活动专门配备的设备在活动结束后应当及时收回。
第三十四条 严格控制和规范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实行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审批制度。评比达标表彰项目费用由举办单位承担,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相关单位和个人收取费用。
第七章 办公用房
第三十五条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应当从严控制。凡是违反规定的拟建办公用房项目,必须坚决终止;凡是未按照规定程序履行审批手续、擅自开工建设的办公用房项目,必须停建并予以没收;凡是超规模、超标准、超投资概算建设的办公用房项目,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限期腾退超标准面积或者全部没收、拍卖。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应当严格管理,推进办公用房资源的公平配置和集约使用。凡是超过规定面积标准占有、使用办公用房以及未经批准租用办公用房的,必须腾退;凡是未经批准改变办公用房使用功能的,原则上应当恢复原使用功能。严禁出租出借办公用房,已经出租出借的,到期必须收回;租赁合同未到期的,租金收入应当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三十六条 党政机关新建、改建、扩建、购置、置换、维修改造、租赁办公用房,必须严格按规定履行审批程序。采取置换方式配给办公用房的,应当执行新建办公用房各项标准,不得以未使用政府预算建设资金、资产整合等名义规避审批。
第三十七条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应当按照朴素、实用、安全、节能原则,严格执行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单位综合造价标准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符合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要求。党政机关办公楼不得追求成为城市地标建筑,严禁配套建设大型广场、公园等设施。
第三十八条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项目投资,统一由政府预算建设资金安排。土地收益和资产转让收益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不得直接用于办公用房建设。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维修改造项目所需投资,统一列入预算由财政资金安排解决,未经审批的项目不得安排预算。
第三十九条 办公用房建设应当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监理和审计监督。加快推行办公用房建设项目代建制。
办公用房因使用时间较长、设施设备老化、功能不全,不能满足办公需求的,可以进行维修改造。维修改造项目应当以消除安全隐患、恢复和完善使用功能、降低能源资源消耗为重点,严格履行审批程序,严格执行维修改造标准。
第四十条 建立健全办公用房集中统一管理制度,对办公用房实行统一调配、统一权属登记。
党政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本单位“三定”方案,从严核定、使用办公用房。超标部分应当移交同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用于统一调剂。
新建、调整办公用房的单位,应当按照“建新交旧”、“调新交旧”的原则,在搬入新建或者新调整办公用房的同时,将原办公用房腾退移交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统一调剂使用。
因机构增设、职能调整确需增加办公用房的,应当在本单位现有办公用房中解决;本单位现有办公用房不能满足需要的,由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整合办公用房资源调剂解决;无法调剂、确需租用解决的,应当严格履行报批手续,不得以变相补偿方式租用由企业等单位提供的办公用房。
第四十一条 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应当按照标准配置使用一处办公用房,确因工作需要另行配置办公用房的,应当严格履行审批程序。领导干部不得长期租用宾馆、酒店房间作为办公用房。配置使用的办公用房,在退休或者调离时应当及时腾退并由原单位收回。
第八章 资源节约
第四十二条 党政机关应当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提高能源、水、粮食、办公家具、办公设备、办公用品等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统筹利用土地,杜绝浪费行为。
第四十三条 对能源、水的使用实行分类定额和目标责任管理。推广应用节能技术产品,淘汰高耗能设施设备,重点推广应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使用节水型器具,建设节水型单位。
健全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政策,严格执行节能产品政府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制度。
第四十四条 优化办公家具、办公设备等资产的配置和使用,通过调剂方式盘活存量资产,节约购置资金。已到更新年限尚能继续使用的,不得报废处置。
对产生的非涉密废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废旧物品进行集中回收处理,促进循环利用;涉及国家秘密的,按照有关保密规定进行销毁。
第四十五条 党政机关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应当统筹规划,统一组织实施,防止重复建设和频繁升级。
建立共享共用机制,加强资源整合,推动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降低软件开发、系统维护和升级等方面费用,防止资源浪费。
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行无纸化办公,减少一次性办公用品消耗。
第九章 宣传教育 第四十六条 宣传部门应当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重要宣传内容,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媒体作用,重视运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通过新闻报道、文化作品、公益广告等形式,广泛宣传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品德,宣传阐释相关制度规定,宣传推广厉行节约的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倡导绿色低碳消费理念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第四十七条 党政机关应当把加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教育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融入干部队伍建设和机关日常管理之中,建立健全常态化工作机制。对各种铺张浪费现象和行为,应当严肃批评、督促改正。
纪检监察机关应当不定期曝光铺张浪费的典型案例,发挥警示教育作用。组织人事部门和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应当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四十八条 党政机关应当围绕建设节约型机关,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便于参与的活动,引导干部职工增强节约意识、珍惜物力财力,积极培育和形成崇尚节约、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机关文化,为在全社会形成节俭之风发挥示范表率作用。
第十章 监督检查
第四十九条 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建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监督检查机制,明确监督检查的主体、职责、内容、方法、程序等,加强经常性督促检查,针对突出问题开展重点检查、暗访等专项活动。
下级党委和政府应当每年向上级党委和政府报告本地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情况,党委和政府所属部门、单位应当每年向本级党委和政府报告本部门、本单位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情况。报告可结合领导班子考核和工作报告一并进行。
第五十条 领导干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情况,应当列为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并接受评议。
第五十一条 党委办公厅(室)、政府办公厅(室)负责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的督促检查。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专项督查,并将督查情况在适当范围内通报。专项督查可以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年终党建工作考核等相结合,督查考核结果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送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作为干部管理监督、选拔任用的依据。
第五十二条 纪检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的监督检查,受理群众举报和有关部门移送的案件线索,及时查处违纪违法问题。
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巡视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对有关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情况的巡视监督。
第五十三条 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党政机关预算编制、执行等财政、财务、政府采购和会计事项的监督检查,依法处理发现的违规问题,并及时向本级党委和政府汇报监督检查结果。
审计部门应当加大对党政机关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的审计力度,依法处理、督促整改违规问题,并将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移送有关部门查处。
第五十四条 党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信息公开制度。除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要求须保密的内容和事项外,下列内容应当按照及时、方便、多样的原则,以适当方式进行公开:
(一)预算和决算信息;
(二)政府采购文件、采购预算、中标成交结果、采购合同等情况;
(三)国内公务接待的批次、人数、经费总额等情况;
(四)会议的名称、主要内容、支出金额等情况;
(五)培训的项目、内容、人数、经费等情况;
(六)节会、庆典、论坛、博览会、展会、运动会、赛会等活动举办信息;
(七)办公用房建设、维修改造、使用、运行费用支出等情况;
(八)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的审计结果;
(九)其他需要公开的内容。
第五十五条 推动和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法严格审查批准党政机关公务支出预算,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通过提出意见、建议、批评以及询问、质询等方式加强对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的监督。
支持人民政协对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的监督,自觉接受并积极支持政协委员通过调研、视察、提案等方式加强对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的监督。
第五十六条 重视各级各类媒体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方面的舆论监督作用。建立舆情反馈机制,及时调查处理媒体曝光的违规违纪违法问题。
发挥群众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铺张浪费行为的监督作用,认真调查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
第十一章 责任追究
第五十七条 建立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浪费的,应当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负有领导责任的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领导干部实行问责。
第五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一)未经审批列支财政性资金的;
(二)采取弄虚作假等手段违规取得审批的;
(三)违反审批要求擅自变通执行的;
(四)违反管理规定超标准或者以虚假事项开支的;
(五)利用职务便利假公济私的;
(六)有其他违反审批、管理、监督规定行为的。第五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
(一)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铺张浪费、奢侈奢华问题严重,对发现的问题查处不力,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
(二)指使、纵容下属单位或者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浪费的;
(三)不履行内部审批、管理、监督职责造成浪费的;
(四)不按规定及时公开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有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信息的;
(五)其他对铺张浪费问题负有领导责任的。
第六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浪费的,根据情节轻重,由有关部门依照职责权限给予批评教育、责令作出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或者调离岗位、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处理。应当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获得的经济利益,应当予以收缴或者纠正。违反本条例规定,用公款支付、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应当责令退赔。第六十二条 受到责任追究的人员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向有关机关提出申诉。受理申诉机关应当依据有关规定认真受理并作出结论。
申诉期间,不停止处理决定的执行。
第十二章 附 则
第六十三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可以根据本条例,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有关职能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制定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国有企业、国有金融企业、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参照本条例执行。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按照军队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十四条 本条例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第六十五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97年5月25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同时废止。其他有关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规定,凡与本条例不一致的,按照本条例执行
2013年12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公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该《规定》共26条,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6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予以废止。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国内公务接待行为。
本规定所称国内公务,是指出席会议、考察调研、执行任务、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公务活动。
第三条
国内公务接待应当坚持有利公务、务实节俭、严格标准、简化礼仪、高效透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
第四条
各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完善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制度,制定国内公务接待标准。
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本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指导下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
乡镇党委、政府应当加强国内公务接待管理,严格执行有关管理规定和开支标准。
第五条
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加强公务外出计划管理,科学安排和严格控制外出的时间、内容、路线、频率、人员数量,禁止异地部门间没有特别需要的一般性学习交流、考察调研,禁止重复性考察,禁止以各种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禁止违反规定到风景名胜区举办会议和活动。
公务外出确需接待的,派出单位应当向接待单位发出公函,告知内容、行程和人员。
第六条
接待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国内公务接待范围,不得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国家工作人员不得要求将休假、探亲、旅游等活动纳入国内公务接待范围。
第七条 接待单位应当根据规定的接待范围,严格接待审批控制,对能够合并的公务接待统筹安排。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一律不予接待。
公务活动结束后,接待单位应当如实填写接待清单,并由相关负责人审签。接待清单包括接待对象的单位、姓名、职务和公务活动项目、时间、场所、费用等内容。
第八条
国内公务接待不得在机场、车站、码头和辖区边界组织迎送活动,不得跨地区迎送,不得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得安排群众迎送,不得铺设迎宾地毯;地区、部门主要负责人不得参加迎送。严格控制陪同人数,不得层层多人陪同。
接待单位安排的活动场所、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应当有利于公务活动开展。安排外出考察调研的,应当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得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第九条
接待住宿应当严格执行差旅、会议管理的有关规定,在定点饭店或者机关内部接待场所安排,执行协议价格。出差人员住宿费应当回本单位凭据报销,与会人员住宿费按会议费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住宿用房以标准间为主,接待省部级干部可以安排普通套间。接待单位不得超标准安排接待住房,不得额外配发洗漱用品。
第十条
接待对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自行用餐。确因工作需要,接待单位可以安排工作餐一次,并严格控制陪餐人数。接待对象在10人以内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超过10人的,不得超过接待对象人数的三分之一。
工作餐应当供应家常菜,不得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和用野生保护动物制作的菜肴,不得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不得使用私人会所、高消费餐饮场所。
第十一条
国内公务接待的出行活动应当安排集中乘车,合理使用车型,严格控制随行车辆。
接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使用警车,不得违反规定实行交通管控。确因安全需要安排警卫的,应当按照规定的警卫界限、警卫规格执行,合理安排警力,尽可能缩小警戒范围,不得清场闭馆。
第十二条
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加强对国内公务接待经费的预算管理,合理限定接待费预算总额。公务接待费用应当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单独列示。
禁止在接待费中列支应当由接待对象承担的差旅、会议、培训等费用,禁止以举办会议、培训为名列支、转移、隐匿接待费开支;禁止向下级单位及其他单位、企业、个人转嫁接待费用,禁止在非税收入中坐支接待费用;禁止借公务接待名义列支其他支出。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价格等实际情况,按照当地会议用餐标准制定本级国内公务接待工作餐开支标准,并定期进行调整。接待住宿应当按照差旅费管理有关规定,执行接待对象在当地的差旅住宿费标准。接待开支标准应当报上一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
接待费报销凭证应当包括财务票据、派出单位公函和接待清单。
接待费资金支付应当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务卡管理有关规定执行。具备条件的地方应当采用银行转账或者公务卡方式结算,不得以现金方式支付。
第十五条
机关内部接待场所应当建立健全服务经营机制,推行企业化管理,推进劳动、用工和分配制度与市场接轨,建立市场化的接待费结算机制,降低服务经营成本,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逐步实现自负盈亏、自我发展。
各级党政机关不得以任何名义新建、改建、扩建内部接待场所,不得对机关内部接待场所进行超标准装修或者装饰、超标准配置家具和电器。推进机关内部接待场所集中统一管理和利用,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第十六条
接待单位不得超标准接待,不得组织旅游和与公务活动无关的参观,不得组织到营业性娱乐、健身场所活动,不得安排专场文艺演出,不得以任何名义赠送礼金、有价证券、纪念品和土特产品等。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本级党政机关各部门和下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国内公务接待规章制度制定情况;
(二)国内公务接待标准执行情况;
(三)国内公务接待经费管理使用情况;
(四)国内公务接待信息公开情况;
(五)机关内部接待场所管理使用情况。
党政机关各部门应当定期汇总本部门国内公务接待情况,报同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财政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备案。第十八条
财政部门应当对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经费开支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审计部门应当对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经费进行审计,并加强对机关内部接待场所的审计监督。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应当会同财政部门按组织公开本级国内公务接待制度规定、标准、经费支出、接待场所、接待项目等有关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条
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将国内公务接待工作纳入问责范围。纪检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国内公务接待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严肃追究接待单位相关负责人、直接责任人的党纪责任、行政责任并进行通报,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积极推进国内公务接待服务社会化改革,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为国内公务接待提供住宿、用餐、用车等服务。推行接待用车定点服务制度。
第二十二条
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应当依照本规定制定本地区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
地方各级政府因招商引资等工作需要,接待除国家工作人员以外的其他因公来访人员,应当参照本规定实行单独管理,明确标准,控制经费总额,注重实际效益,加强审批管理,强化审计监督,杜绝奢侈浪费。严禁扩大接待范围、增加接待项目,严禁以招商引资为名变相安排公务接待。
第二十四条
国有企业、国有金融企业和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10月29日召开会议, 审议并同意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会议指出, 近年来, 一些党政机关讲排场、比阔气、大手大脚、奢侈浪费现象时有发生, 广大干部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制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就是要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 切实遏制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纪违规违法现象。
会议强调, 各地区各部门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和职责任务, 坚持从严从紧原则, 抓紧制定实施细则和配套制度, 尽快形成立体式、全方位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体系。
【创新试题】
1.《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 例》对“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 (境) 、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 公用房、资源节约”作出事无巨细的全面规范和明确要求。下列选项中支持这一做法的是
1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2一切为民者, 则民向往之3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4天下难事, 必成于易
A.12B.14
C.34D.23
2013年10月2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北京召开。回答2~3题。
2.会议指出, 中央历来强调, 各级党政机关要大兴艰苦奋斗之风, 带头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近年来, 一些党政机关讲排场、比阔气、大手大脚、奢侈浪费现象时有发生。这说明事物的发展
A.前途是光明的
B.由主观能动性决定
C.不具有普遍性
D.道路是曲折的
3.会议要求, 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 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确保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落到实处。这个要求体现的哲学关系是
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主次矛盾的关系3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4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A.12B.34
C.13D.14
4.中央纪委提供的数字显示, 中共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出台以来, 截至2013年5月, 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2665个, 给予组织处理和党政纪处分2290人次, 党政机关的奢侈浪费确实减少了。可见, 确保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落到实处关键在于
1机关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制度的完善和严格执行3监督有力、惩戒从严4党政机关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
A.12B.14
C.23`D.34
5.历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告诉我们
A.文化对政治具有决定作用
B.国家的兴盛根源于优秀文化
C.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D.政治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文化
6.某班组织收看了2013年10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新闻后, 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1) 甲同学认为: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就是要将权力牢牢关进制度的笼子。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用政治生活“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的知识说明理由。
(2) 党政机关通常指是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部门、机关和人大、行政、政协、审判、检察机关所属的部门、机关以及其他民主党派、社会团体、部分被授予一定行政权力的事业单位的总称。
乙同学提出了疑问:中共中央政治局是党的机构, 会议通过的条例适用的范围应该是“党的机关”, 为什么是“党政机关”?请你用政治生活的知识为这位同学解疑释惑。
7.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2012年12月, 中共中央 政治局会议 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2013年1月, 中央发布“六项禁令”, 严禁用公款搞相互走访、送礼、宴请等拜年活动, 严禁向上级部门赠送土特产、严禁超标准接待、严禁违反规定收受礼金、礼品等。
2013年6月18日, 习近平在北京召 开的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 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集中解决这“四风”问题, 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
2013年10月2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同意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抓紧制定实施细则和配套制度, 尽快形成立体式、全方位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体系。”
(1) 新一届党中央反对奢靡之风的努力体现了哪些辩证法原理?
(2) 请用哲学和政治生活的知识, 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角度, 说明党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一系列措施的重要意义。
8.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商务部统计, “十一”黄金周期间各地高端餐饮仍较 清淡, 而大众餐 饮火爆。各地大众餐饮企业推出优惠套餐、美食节等活动, 生意红红火火, 四川海底捞、杭州知味观、长沙火宫殿等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5%、49%、24%。多地数据也显示, 高端餐饮持续遇冷, 如青岛中高档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下降6%, 而多家大众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均增9.8%。福建省经贸委监测数据则显示, 国庆期间福建省13家大型饭店营业额同比下降18.1%, 形成对比的是6家快餐类企业同比增长14.7%。
———《中国消费者报》
材料二“六项禁令”使礼品市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从去年春节开始, 各种花店、土特产店、高档礼品店等停业的消息就屡见不鲜;“贺卡禁令”, 让不少广告公司、印刷厂的“旺季”骤然冷清了下来;禁止公款送月饼的规定, 致月饼礼盒厂家订单大幅缩水, 尤其是往年红火到一券难求的高端月饼市场, 更是备受冷落。
———《人民日报·海外版》
(1) 有位同学看到这些信息后,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党中央大兴勤俭节约之风, 政治意义重大, 但从经济 上说, 不利于扩 大消费和 经济发展。
你对节约“不利于扩大消费和经济发展”的观点认同吗?请用消费的有关知识 阐述你的理由。
(2) 高端餐饮企业能否在“冰火两重天”中实现重生, 考验着经营者的智慧。请你用所学经济生活关于企业经营的知识, 给高端餐饮企业提几点建议。
材料三中纪委 晒出的一 份“成绩单”显示, 2013年1月至8月, 仅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自身, 落实八项规定以来, 全国性会议最短仅用时20分钟, 机关公文种类精简56%, 机关会议费下降84.06%, 招待费下降52.07%, 培训费下降37.87%, 印刷费下降13.49%……
———《京华时报》
(3) 认真落实“八项规定”对树立党政机关的威信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1.B事无巨细的全面规范, 反映出党中央从细小的事情抓起, 从易做的事开始, 加强党政机关作风建设, 是小事情与大目标的关系, 故23不合题意。
2.D材料说的是遏制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纪违规违法现象紧迫性和长期性, 故D可选, A不符合题意。C实质是否定了遏制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纪违规违法现象的可能性, 故错误。B本身错误。
3.A题干讲 的是实践 问题不是 认识问题, 不是给事物定性, 故3不符合题意。题干讲的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体制机制中各个实体部分的关系问题, 不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故4不合题意。
4.C题干讲的是严格执行八项规定的效果, 故14不合题意。
5.DA、B本身错误, 题干讲的是文化对国家存亡与发展的作用, 故C不合题意。
6. (1) 同意。
1权力是把双刃剑, 权力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 否则贻害无穷。因此要对权力制约和监督, 关键是要健全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这个体系, 一靠民主, 二靠法制。
2靠法制制约和监督权力, 就是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及其细则的制定和执行, 就是要靠完善的制度规范党政机关的行为。
(2)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是执政党, 审议并同意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规范党政机关的公务消费行为, 是政治领导, 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政策的领导的体现。
7. (1) 1制定实施细则和配套制度, 尽快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体系, 中央的这一要求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和系统优化的方法。
2从“八项规定”到反对浪费条例的出台, 体现出党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认识逐步深化, 措施更加具体, 体现了发展的道理。
3为有效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党中央既注重思想教育活动, 又注重制度建设, 坚持了全面的观点。
4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和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方法。“四风”问题是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就抓住了主要矛盾, 坚持了重点论。解决“四风”问题为解决党内其他一些问题创造条件, 则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
(2)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这就决定了党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奢靡之风、铺张浪费, 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 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符合人民群众利益, 是人民的期待, 是民主执政的体现。
2依法执政是中国 共产党执 政的基本 方式, 通过法定程序把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反对浪费条理转变为国家意志是各地区各部门制定实施细则和配套制度的应有之义。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 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党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一系列举措, 是上层建筑的变革, 也是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 符合这两个普遍规律的要求, 是科学执政的体现。
总之, 党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一系列措施表明, 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 主执政、依法执政, 不断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提高执政能力。
8. (1) 不认同。
1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节约是要反对浪费, 不是要少消费, 更不是不 消费, 与扩大消 费不矛盾。
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 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 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节约之风旨在引导科学合理的消费, 有利于优化消费结构,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带动产业结构乃至整个经济结 构的优化, 推动经济 发展方式转变。
3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 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利于消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最大限度的实现生产的目的。
4节约是科学合理的消费, 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 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 1立足新形势, 调整经营战略努力实现战略转型。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 形成自己的竞争新优势。
3更加注重诚信经营, 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4高端餐饮企业之间或者与大众餐饮企业实行兼并与联合, 以优带劣, 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
(3) 1会议时间缩短、公务费用下降, 提高了党政机关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效率, 有利于树立高效、廉洁的党政机关形象。2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努力, 有利于规范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行为, 树立党政机关依法办事、审慎用权的形象;有利于培养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良好的德行操守, 使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践行者。
关键词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责任
中图分类号 C931.2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8项规定;2013年1月,中央颁布了6项禁令;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9月,中央出台38项公务接待禁令;同年10月,中央制定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密集的规定和禁令的出台,彰显了党中央对整顿党政机关浪费(奢靡之风)的决心,也是对十八大会议精神的具体落实。
近年来,媒体曝光了多起学术造假和违反科研经费管理规定的典型事件,科研人员用大量虚假发票列支科研经费、挪用科研经费及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大反响,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根据农业部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和2013年给予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财政拨款分别是1,996,469.86万元和2,509,936.21万元,5年间,国家对农业给予的财政拨款增长了26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作为农业部下属预算单位,承担了国家农业科研发展的重任。在国家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三令五申中,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需要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在确保科研重任的前提下,努力争取用最节约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能显得尤为重要。
1 主要存在问题
1.1 制度不完善,可操作性低
一是没有一套完整的经费管理制度,比如项目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针对项目全过程操作有明确细致的规定;经费使用绩效考评制度不完善,某些单位制定的绩效考评制度形同虚设,要么可操作性低,要么考评结果出来后无相应的奖惩措施,未起到积极的作用。二是未及时更新国家对重点治理内容的管理制度,如三公经费管理制度、会议费管理制度等,使得单位对经费的执行存在随意性。
1.2 经费预算执行不规范
由于个别项目负责人在预算编制环节未对项目执行进行充分的论证,盲目进行测算,编制出的预算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导致执行时部分预算费用无法正常开支,最终为了完成项目预算而增大了其他费用支出。
1.3 财务核算不严谨
一是财务审核不严谨,给超额经费预算或无预算支出开绿灯;二是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办理业务习惯按照老办法老思维,未能准确判断业务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合规性。
1.4 国有资产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某些科研单位内部资产不共享,存在谁购买谁使用的现象,或者为了私欲用科研经费购买其他设备,实际科研工作所需的设备又很短缺,造成一些设备闲置一些设备短缺的配置不均的现象。
1.5 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一是没有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浪费现象的的发生;二是发现浪费现象后无具体的惩罚措施[1]。节约只靠自觉而无制度约束,导致浪费无所谓的心理,这也助推了浪费现象的持续发生。
1.6 日常管理松散
很多科研单位存在随意购买办公用品、实验材料等浪费现象;办公室和实验室无人也经常不分白昼地开着灯,实验过程中用水用电随意性很强,无人或无人愿意管理。
1.7 节约意识较弱,管理不到位
个别部门的节约意识仍需加强,日常办公用品无统一管理制度导致浪费严重,如个别部门存在办公用品使用和管理较乱,导致部门办公用品费用增大;一些部门日常资料复印 、打印未选择在单位内部文印室而选择外部文印店,这也是导致近年来印刷费较大的一个原因。
2 加大贯彻落实条例力度的几点建议
2.1 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
一是要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将项目任务与国家重点发展方向联系起来,结合国家最新政策,遵从项目任务的特点,从项目立项、申报、批复、执行和验收、项目绩效考评等方面制定最科学的项目管理制度;要完善项目经费管理制度,编制科学、合理、精细的预算,需要对项目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实事求是地进行测算,只有符合实际的预算,才能保证科研任务的顺利进行,而且又不浪费项目经费;要完善项目经费审批管理制度,建立项目负责人制度,项目负责人要对项目经费进行统筹管理,并对项目经费支出进行审批。二是要制(修)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中对“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办公用房等关键字方面的管理制度,根据财政部的最新要求执行。三是要建立健全的绩效考评制度,将厉行节约作为绩效考评的内容之一,完善绩效惩戒措施,提高绩效评价的可操作性,将绩效考评结果与相关人员年终考核挂钩,将部门预算执行绩效纳入部门年终考核指标之一,提高个人、部门对厉行节约重要性的认识。
2.2 加强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要对经费使用进行全程跟踪管理,事前加强预算的科学编制,事中严格预算执行,事后认真进行绩效考评,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下一步工作指明方向。二是要将审计内容由单纯收支审计向绩效与财务收支转变[1],对成本效益进行分析,结合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综合分析产生的效益,把部门发生的可控成本比例过高等问题列入审计重点,并及时公示审计结果,跟踪整改情况。三是将绩效考评制度落实到位。绩效考评是对经费使用全过程的效益检测,要想提高经费效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学预算是基础,厉行节约是关键,提高管理是保证,降低成本是手段。
2.3 严格财务核算,保证资金安全
一是要提高预算执行的准确性,禁止随意变更预算。因为科学的预算、准确的执行,既能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又能将经费用到实处。厉行节约不是一味地追求低成本,原本10万的经费,能办10件事,现在能办15件事,或者5万的经费办完了这10件事,不见得就是好事,要对这些事办成的效果进行考核,才能确定经费使用的效益。厉行节约是手段,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才是目的。二是要严格财务审核,财务审核是重要关口,要严格遵守无预算不支出、超预算不支出的原则,把好财务审核关;对手续不齐全的材料不予报销,不能做“老好人”;财务审核不仅要审核材料的形式要求,还要从审计的角度,分析支出的合理性、合法性、合规性,降低不必要、不合理、不合规费用支出的可能性,达到反对浪费的效果。三是要严格遵守公务卡报销制度,提高公务支出的透明度,加强财政监督,减少现金支出,保证财政支出的安全性。
2.4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发挥资产最大效益
一是要充分利用现有资产,合理配置资产标准,减少资产闲置浪费与短缺并存的现象。二是要建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购置。建立“资源共享”的长期有效机制,将厉行节约落实到国有资产使用中来。
关于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至关重要,要想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落到实处,就要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资产效益。
2.5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内部监督力度
一是要建立健全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将各部门业务联系起来,建立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评价的机制,防止各管各的、井水不犯河水的局面。二是要加大审计监察力度,内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扩大检查内容,例如对项目执行情况的检查、对合同履行情况的抽查、对基本建设项目的现场监督检查等。
农业科研单位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和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可以及时发现浪费的苗头,防止浪费滋生蔓延。
2.6 加强日常管理,杜绝浪费
加强日常管理,坚持3个“抓”:抓具体、抓落实、抓深入,坚持日常抓、长期抓。一是要严格“三公”管理:(1)严格公务用车管理,公车未改革到位的农业科研单位应统筹管理公务车辆,集中调度,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安排用车,注重节约,建立加油卡管理制度,对车辆加油实行额度管理,严禁公车私用、私车公用,严禁超标准配置公务用车;(2)严格出国(境)管理,要严格履行出国审批手续,严肃处理超天数出国事件,严禁持因私护照出国执行公务,因私出国不得使用因公出国证件,非出国期间对护照及通行证实行统一保管;(3)严格公务接待管理,接待只提供家常菜,严禁由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和野生保护动物制作的菜肴上桌,禁止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杜绝使用私人会所、高消费餐饮场所,严格遵守陪餐人数规定,防止因增加陪餐人员而提高报销额度。二是要加强会议管理,严禁召开无实质内容、可开可不开的会议;会议费用应严格按照标准报销,严格会议召开地点、天数、规模;会议费支出不得超标准报销。三是要加强对专用材料及日常用品领用的登记制度,统筹管理,履行出入库登记,并定期公布领用情况;在实验室及办公室中,要做到人走灯灭,人不在空调不开,随手关水龙头。四是要推行网络办公[2],控制公文数量,减少纸质文件的浪费。
2.7 加大宣传,树立节约观念
节约费用支出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节约成为习惯,防止出现应付检查的不良现象;要积极发挥网络、报刊等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传播勤俭节约的正能量[3];要认识到资源是有限的,勤俭节约才是硬道理,摒弃“中国地大物博”的错误观念,要时时讲节约,处处要节约,事事重节约,要使节约观念深入个人、家庭、部门、单位及国家。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提出,是对农业科研单位提高综合管理水平的具体要求。要想将厉行节约落实到位,不仅需要从制度上进行刚性约束,还要从意识形态、管理理念、经费使用效益、审计监督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更新和提高,这样才能紧跟形势,真正做到反对浪费。
参考文献
[1] 王克群,史乐铄. 增强行政成本意识 厉行节约[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2),4-6.
[2] 马德林,赵竹明.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如何有效开展厉行节约工作[J]. 办公室业务,2013(7):22,35.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实行为了进一步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推进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建设节约型机关,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需注意集合实际,不能走极端。应当遵循下列原则:坚持从严从简,勤俭办一切事业,降低公务活动成本;坚持依法依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制度的相关规定,严格按程序办事;坚持总量控制,科学设定相关标准,严格控制经费支出总额,加强厉行节约绩效考评;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安排公务活动,取消不必要的公务活动,保证正常公务活动;坚持公开透明,除涉及国家秘密事项外,公务活动中的资金、资产、资源使用等情况应予公开,接受各方面监督;坚持深化改革,通过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长效机制。
主要措施有:加强经费管理,特别是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对国内差旅和因公临时出国(境)加强审评监管制度,按照综合预算的要求,
将各项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部门预算。 党政机关应当遵循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严格执行预算,严禁超预算或者无预算安排支出,严禁虚列支出、转移或者套取预算资金。 严格控制国内差旅费、因公临时出国(境)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会议费、培训费等支出。年度预算执行中不予追加,因特殊需要确需追加的,由财政部门审核后按程序报批。这对有效控制变相旅游,借会议、培训大肆挥霍,控制机关单位接待大吃大喝,公车私用,超标配置等一系列问题具有强力保证。
公务接待方面,要求对无公函的公务活动不予接待,严禁将非公务活动纳入接待范围。 严格执行国内公务接待标准,实行接待费支出总额控制制度。 接待单位应当严格按标准安排接待对象的住宿用房,协助安排用餐的按标准收取餐费,不得在接待费中列支应当由接待对象承担的费用,不得以举办会议、培训等名义列支、转移、隐匿接待费开支。 建立国内公务接待清单制度,如实反映接待对象、公务活动、接待费用等情况。接待清单作为财务报销的凭证之一并接受审计。
公务用车方面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合理有效配置公务用车资源,创新公务交通分类提供方式,保障公务出行,降低行政成本,建立符合国情的新型公务用车制度。 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执法执勤、机要通信、应急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及按规定配备的其他车辆。
普通公务出行由公务人员自主选择,实行社会化提供。取消的一般公务用车,采取公开招标、拍卖等方式公开处置。 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不得以车改补贴的名义变相发放福利。
党政机关应当从严配备实行定向化保障的公务用车,不得以特殊用途等理由变相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不得以任何方式换用、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车辆,不得接受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赠送的车辆。 公务用车保险、维修、加油等实行政府采购,降低运行成本。
加强监督检查,做到有违规,就有责任追究,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建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监督检查机制,明确监督检查的主体、职责、内容、方法、程序等,加强经常性督促检查,针对突出问题开展重点检查、暗访等专项活动。建立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浪费的,应当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负有领导责任的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领导干部实行问责。使得厉行节约能够有规可循,这样才能使得厉行节约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次实实在在地行动。
从历史的经度刹住“舌尖上的浪费”。“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历史上商纣王酒池肉林、隋炀帝骄奢淫逸、宋徽宗穷奢极欲,终致社稷崩溃,江山改色,最后难逃灭亡的厄运。反观之,毛主席一生粗茶淡饭,生活极为简朴。经济困难时期,主动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周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是为楷模典范。人世沧桑,世事诡谲。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给了我们教科书式的答案。
用文化的维度消弭“舌尖上的浪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耳熟能详;“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言犹在耳;“君子以俭德辟难”,是为警世恒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民祖辈生生不息深深植根于灵魂血脉的精神基因,是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最朴实的情感,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文化瑰宝。传承好、发扬好优良传统,我们责无旁贷,要努力做到“以文化人”,让勤俭节约、反对浪费在社会蔚然成风。
以全民的纬度对待“舌尖上的浪费”。“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对我们每个集体、所有人都有借鉴意义。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公职部门和公务人员率先垂范义不容辞。社会的每个阶层、每个细胞,大到集团、企业,小到家庭、个人都要积极投身到这项有意义的行动中来。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要从娃娃抓起,告诉他们“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觉践行“光盘行动”,提倡“N-1”点餐模式,实行半份菜和小份菜,鼓励剩饭剩菜打包带走。通过大家踊跃参与,在全社会掀起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餐桌新风,努力形成全党全社会厉行节约的良好风尚。
在法律的高度叫停“舌尖上的浪费”。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就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八项规定”是一味“猛药”,坚决清理整顿了“舌尖上的浪费”“酒桌上的应酬”等干部群众深恶痛绝的突出社会问题。《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更是从条例法规的层面画出“圈圈”、定下“规矩”,有效遏止了公务活动支出消费的各种违规违纪违法乱象,较好地让舌尖上的浪费腐败在朗朗乾坤下无处遁形。中央到地方在不断完善反对奢侈浪费之风的相关法规文件,刚性约束力、严格执行力、强大监督力必将不断显现。
2017宁夏事业单位面试热点: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
例
2017年事业单位考试进入面试备考阶段,宁夏事业单位考试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考试科目比以前增加了许多,相对应的考试难度也有所增加,在这里中公教育专家整理了一些相关备考资料分享给各位考生,希望对各位的考试能有所帮助。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面试热点话题之《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面试水平,顺利进军事业单位面试考试。
近年来,一些党政机关讲排场、比阔气、大手大脚、奢侈浪费现象时有发生,广大干部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同意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将反浪费从一般性党纪政纪提升为党内法规,使得反浪费有法可依。会议指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共的优良作风。中央历来强调,各级党政机关要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带头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中公点评】
制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就是要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切实遏制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纪违规违法现象。“经费管理、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中公教育·最全汇总>>>宁夏公务员历年真题
>>>历年宁夏公务员职位表
《条例》用12个章节、65个条款打造出反浪费的制度之笼,既是对过去反浪费成果和经验的制度化总结,也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的有力呼应。
对于普通公众来说,反浪费属于道德行为;而对党政机关而言,反浪费则是政治行为、法律行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践行节约反浪费中,必须牢固树立模范旗帜意思,以身作则,躬亲表率。因此,将反浪费从一般性党纪政纪提升为党内法规,折射出的是党和国家的治理方向,其中既有对公与私边界的厘清,也有对权力行使的规范制约,更是对现代政党和现代国家的深刻理解。
《条例》的一大特点是理念引领:坚持从严从简、坚持依法依规、坚持总量控制、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公开透明、坚持深化改革,这“六个坚持”,都指向了两句话: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把公款关进制度的保险箱。围绕“六个坚持”的制度设计,比如建立预算执行全过程动态监控机制、建立健全公务接待集中管理制度、坚持市场化社会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等这些举措,本质上回答的都是“如何约束权力”的命题,体现的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
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制度细化成为《条例》另一鲜明特点。无论是健全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还是建立公务接待清单制度,都非常细致具体,而对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更是连用几个“凡是”杜绝例外。这种不打马虎眼、不笼统模糊的制度设计,必然大大减少钻空子、打擦边球的机会。
立法是一种决心,执法则是一种能力。正如总书记指出的,落不到实处,还不如不做。《条例》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全党动手、全社会动手。比如条例中提出的“十面中公教育·最全汇总>>>宁夏公务员历年真题
>>>历年宁夏公务员职位表
监督”,既表明了动真碰硬的决心,也是防止“破窗效应”的关键。擦亮监督的“眼珠子”,才能盯住政府的“钱袋子”;监督无死角,惩治不留情,才能真正树立“例外即破坏”的观念,建立对浪费“零容忍”的心理,才能走出“中央强调抓一下,强调过后放一下,出了问题紧一下,形势好了松一下”的浪费周期律。
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宁夏公务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中公教育宁夏公务员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公考大战中拔得头筹!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推进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建设节约型机关,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甘肃省〈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实施细则》,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市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浪费是指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进行不必要的公务活动,或者在履行公务中超出规定范围、标准和要求,不当使用公共资金、资产和资源,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损失的行为。
第四条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应当遵循下列原则:坚持从严从简,勤俭办一切事业,降低公务活动成本;坚持依法依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制度的相关规定,严格按程序办事;坚持总量控制,科学设定相关标准,严格控制经费支出总额,加强厉行节约绩效考评;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安排公务活动,取消不必要的公务活动,保证正常公务活动;坚持公开透明,除涉及国家秘密事项外,公务活动中的资金、资产、资源使用等情况应予公开,接受各方面监督;坚持深化改革,通过改革创新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长效机制。
第五条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指导检查全市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建立协调联络机制承办具体事务。各县(市、区)党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负责指导检查本地区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宣传、文化、外事、发展改革、财政、审计、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依法依规履行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相关工作的管理、监督等职责。
第六条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加强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的组织领导。党政机关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负总责,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对职责范围内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
第二章 经费管理
第七条党政机关预算编制必须规范管理、公开透明。按照综合预算的要求,将各项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部门预算。完善部门预算编制,细化支出内容,保证预算的完整性,全面准确反映公务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增强预算透明度和调控力。
财政部门对部门预算项目的合规性、预算经费的合理性从严审核,强化预算约束,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第八条党政机关依法取得的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收益和处置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彩票公益金等非税收入,必须按规定及时足额上缴国库,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以任何形式隐瞒、截留、挤占、挪用、坐支或者私分,严禁以任何形式转移到机关所属的工会、培训中心、服务中心、活动中心、基金会、协会等单位账户使用。
第九条党政机关应当遵循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加强预算编制管理,严格执行预算,严禁超预算或者无预算安排支出,严禁虚列支出、转移或者套取预算资金。
党政机关应当从严从紧编制支出预算,严格控制和压缩国内差旅费、因公临时出国(境)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会议费、培训费等支出。预算执行中不予追加,因特殊需要确需追加的,由财政部门审核后按程序报批。
建立预算执行全过程动态监控机制,完善预算执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增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提高预算执行的准确率,防止年底突击花钱等现象发生。
第十条推进政府会计改革,进一步健全会计制度,准确核算机关运行经费,全面真实反映运行成本。党政机关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应真实、完整。
第十一条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会议培训等工作特点,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格水平,制定分地区的公务活动经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
加强相关开支标准之间的衔接,建立开支标准调整机制,定期根据有关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格变动情况调整相关开支标准,增强开支标准的协调性、规范性、科学性。
严格开支范围和标准,严格支出报销审核,不得报销任何超范围、超标准以及与相关公务活动无关的费用。
第十二条全面实行公务卡制度。健全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党政机关国内发生的公务差旅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会议费、培训费等经费支出,除按规定实行财政直接支付或者银行转账外,应当使用公务卡结算。
第十三条党政机关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公平竞争、诚实信用原则。政府采购应当依法完整编制采购预算,严格执行经费预算和资产配置标准,合理确定采购需求,不得超标准采购,不得超出办公需要采购服务。
财政部门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公务活动需求,及时完善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向社会公布。
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程序,不得违反规定以任何方式和理由指定或者变相指定品牌、型号、产地。采购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应当进行公开招标。确需改变采购方式的,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执行有关公示和审批程序。列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范围的,应当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并逐步实行批量集中采购。严格控制协议供货采购的数量和规模,不得以协议供货拆分项目的方式规避公开招标。国内货物、工程和服务能够满足需要的,不得进口采购。
第十四条党政机关应当按照政府采购合同规定的采购需求组织验收。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逐步建立政府采购结果评价制度,对政府采购的资金节约、政策效能、透明程度以及专业化水平进行综合、客观评价。
第十五条加快政府采购管理交易平台建设,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对所有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项目,统一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交易。
第三章 国内差旅和因公临时出国(境)
第十六条党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国内差旅内部审批制度,从严控制国内差旅的时间、内容、路线、频率和人员数量,严禁无明确公务目的一般性学习交流、考察调研、重复性考察等差旅活动,严禁异地部门间无实质内容的学习交流和考察调研,严禁以公务差旅为名变相旅游。
第十七条国内差旅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乘坐交通工具、住宿、就餐,费用由所在单位承担。
国内差旅人员应当按照职务等级选乘交通工具,有多种交通工具可选择的,在不影响公务、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选乘相对经济便捷的交通工具。未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的,超支部分自理。
国内差旅人员出差住宿,按照财政部门统一发布的相关地区住宿费限额标准执行,市级住单间或标准间,其他人员住标准间。
国内差旅人员出差就餐,按照财政部门统一发布的相关地区伙食费限额标准执行。国内差旅人员自行用餐,凡由接待单位协助安排的,必须按标准缴纳伙食费。
第十八条国内差旅人员应当严格按规定开支差旅费,不得向下级单位、企业或其他单位转嫁,不得向接待单位提出正常公务活动以外的要求。不得接受礼金、礼品和土特产品、会员卡、有价证券、支付凭证、购物卡、加油卡等。
第十九条 党政机关应当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因公临时出国的有关规定,统筹安排因公临时出国计划,坚持因事定人,不得安排照顾性、无实质内容的一般性出访,不得
安排考察性出访。严禁集中安排赴热门国家和地区出访,严禁以各种名义变相公款出国旅游。
党政机关严格执行因公临时出国限量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出国团组数量、规模、行程和在外停留时间。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单位县处级及以下国家工作人员1个任期内因公临时出国不超过2次或2年内不超过1次,分管外事、商务工作的党政干部严格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党政机关因公临时出国团组人员总人数不得超过6人。严禁通过组织团外团、拆分团组、分别报批等方式在代表团正式名单外安排无关人员跟随或分行。不得把出国作为个人待遇,安排轮流出国。严格控制跨地区、跨部门团组。
第二十条组织、外专等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出国培训总体规划和监督管理,严格审查培训主题、内容和行程。严禁安排与业务不符、与拟前往国家或地区优势不符、与境外培训机构专长不符的培训。严格控制出国培训规模,科学设置培训项目,择优选派培训对象,提高出国培训质量和实效。
第二十一条外事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因公临时出国审核审批管理,对违反规定、不适合成行的团组予以调整或者取消。
加强因公临时出国经费预算总额控制,严格执行经费预算先行审核制度。无出国经费预算安排的不予批准,确因执行外交外事特殊使命、应对海外突发事件、对外交往宣传等需要的,按规定程序报批。严禁违反规定使用出国经费预算以外资金作为出国经费,严禁向所属单位、企业、我国驻外机构等摊派或者转嫁出国费用。
加强对因公临时出国团组的经费核销管理,严格按照批准的出国组团人员、天数、路线、经费预算及开支标准核销经费,不得核销与出访任务无关的开支。
第二十二条出国团组应当严格执行酒泉市因公临时出国有关规定,按标准安排交通工具和食宿。不得违反规定乘坐民航包机,不得乘坐私人、企业和外国航空公司包机,不得安排超标准住房和用车,不得擅自增加出访国家或者地区,不得擅自绕道旅行,不得擅自延长在国外停留时间。出国期间,不得与我国驻外机构和其他中资机构、企业之间用公款互赠礼品或者纪念品,不得用公款相互宴请。
第二十三条党政机关应当严格根据工作需要编制出境计划,加强因公出境审批和管理,不得安排出境考察,不得组织无实质内容的调研、会议、培训等活动。
严格遵守因公出境经费预算、支出、使用、核算等财务制度,不得接受超标准接待和高消费娱乐,不得接受礼金、贵重礼品、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
第四章 公务接待
第二十四条各级党政机关要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和《酒泉市市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办法》,按照务实周全、节俭简朴、安全规范、高效透明、尊重民
族风俗习惯的原则,实行统筹对口接待。
第二十五条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负责建立健全公务接待集中管理制度,统筹、协调、管理、指导全市党政机关公务接待工作。
第二十六条党政机关应当建立公务接待审批控制制度,依据公函安排接待,对无公函、未经审批的公务活动不予接待。对能够合并的公务接待统筹安排。严禁将国家工作人员休假、探亲、旅游等非公务活动纳入接待范围,不得超规格、超标准接待,不得组织和公务活动无关的参观,不得组织到营业性娱乐、健身场所活动,不得安排专场文艺演出,不得赠送任何形式的礼金、礼品。
第二十七条 党政机关应当严格执行国内公务接待标准,实行接待费支出总额控制制度。接待单位应当严格按标准安排接待对象的住宿用房,协助安排用餐的按标准收取餐费,不得在接待费中列支应当由接待对象承担的费用,不得以举办会议、培训等名义列支、转移、隐匿接待费开支。
第二十八条 确因工作需要,接待单位可安排1次工作餐。陪餐人数要严格控制,接待对象10人以内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接待对象超过10人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接待对象人数的三分之一。工作餐以家常菜、地方菜为主,不得上高档菜肴,不得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不得使用私人会所、高消费餐饮场所。
第二十九条 建立公务接待清单制度,如实反映接待对象单位名称、人员姓名、职务职级,公务活动项目、人数、时间、场所以及接待费用等情况。接待费报销应当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必须把接待清单、财务票据、派出单位公函作为财务报销凭证,并接受审计。
第三十条外宾接待工作应当遵循服务外交、友好对等、务实节俭的原则。外宾邀请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外事接待管理工作的规定安排接待活动,从严从紧控制外宾团组和接待费用。
第三十一条 商务部门应当参照本市公务接待标准,制定招商引资等活动的具体接待办法,严格审批,强化管理,严禁超规格、超标准接待,严禁扩大接待范围、增加接待项目,严禁以招商引资等名义变相安排公务接待。
第三十二条 党政机关不得以任何名义新建、改建、扩建所属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内部食堂、文体活动中心等具有接待功能的设施或场所。不得对内部接待场所进行超标准装修或者装饰、超标准配置家具和电器。
建立接待资源共享机制,推进机关所属接待、培训场所的集中统一管理和利用。健全服务经营机制,提高服务水平,推行机关所属接待、培训场所企业化管理,降低服务经营成本。
积极推进国内公务接待服务社会化改革,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为国内公务接待提供住宿、餐饮、用车等服务。
第五章 公务用车
第三十三条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合理有效配置公务用车资源。创新公务交通分类提供方式,保障公务出行,降低行政成本,建立符合市情的新型公务用车制度。
第三十四条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取消的一般公务用车采取公开招标、拍卖等方式公开处置。由财政资金购买的公务用车处置收入,扣除有关税费后全部上缴国库。
第三十五条保留必要的执法执勤、机要通信、应急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及按规定配备的其他车辆,由所在单位统一集中管理。
第三十六条党政机关应当从严配备实行定向化保障的公务用车,不得以特殊用途等理由变相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不得以任何方式换用、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车辆,不得接受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赠送的车辆。
严格按规定配备专车,不得擅自扩大专车配备范围或者变相配备专车。
从严控制执法执勤用车的配备范围、编制和标准。执法执勤用车配备应当严格限制在一线执法执勤岗位,机关内部管理和后勤岗位以及机关所属事业单位一律不得配备。
第三十七条普通公务出行由公务人员自主选择,实行社会化提供。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发放范围和标准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相关规定,不得以车改补贴的名义变相发放福利。
第三十八条公务用车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应当选用国产汽车,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公务用车严格按照规定年限更新,已到更新年限尚能继续使用的应当继续使用,不得因领导干部职务晋升、调任等原因提前更新。公务用车保险、维修、加油等实行政府采购,降低运行成本。
第三十九条除涉及国家安全、侦查办案等有保密要求的特殊工作用车外,执法执勤用车应当喷涂明显的统一标识。
第四十条建立健全公务用车管理制度,实行公务用车集中管理、统一调度。严格公务用车使用登记和回单位停放制度,严格登记用车时间、事由、费用等信息,节假日期间除特殊工作需要外应当封存停驶。根据公务活动需要,严格按规定使用公务用车,严禁以任何理由挪用或者固定给个人使用执法执勤、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领导干部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因私使用配备给领导干部的公务用车。
第六章 会议活动
第四十一条党政机关应当精简会议,严格执行会议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会议
开支范围和标准。党政机关会议实行分类管理、分级审批。完善并严格执行严禁党政机关到风景名胜区开会制度规定。
第四十二条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级党政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从严控制会议数量、会期和参会人员规模。
完善会议费报销制度。会议费报销必须提供会议审批文件、会议通知及实际参会人员签到表、定点宾馆等服务单位出具的会议费用原始明细单据、电子结算单等凭证。未经批准以及超范围、超标准开支的会议费用,一律不予报销。严禁违规使用会议费购置办公设备,严禁列支公务接待费等与会议无关的任何费用,严禁套取会议资金。
第四十三条会议召开场所实行政府采购定点管理。会议住宿用房以标准间为主,用餐安排自助餐或者工作餐。会议期间,不得安排宴请,不得组织旅游以及与会议无关的参观活动,不得以任何名义发放纪念品。
第四十四条党政机关应当建立培训计划编报和审批制度,每年第一季度将培训计划报送组织、人社、财政部门备案。严格控制培训的数量、时间和规模,严禁以培训名义召开会议。
培训计划根据经费来源实行分类审批,党委、政府批准的培训,经费由财政部门核拨;培训主管部门批准的培训,经费从部门预算中列支;部门自行批准的培训,经费从本部门预算或业务费中列支。
财政部门应当制定培训费管理制度,明确培训费开支标准和支出范围。培训费实行综合定额标准,分项核定、总额控制。综合定额标准是培训费开支的上限,各项费用之间可以调剂使用。严禁在培训经费中列支公务接待费、会议费等与培训无关的任何费用。严禁以培训名义进行公款宴请、公款旅游活动。
在开支范围和标准内,优先选择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培训基地等培训机构承担培训项目。
第四十五条未经批准,党政机关不得以公祭、历史文化、特色物产、单位成立、行政区划变更、工程奠基或者竣工等名义举办或者委托、指派其他单位举办各类节会、庆典活动,不得举办论坛、博览会、展会活动。严禁使用财政性资金举办营业性文艺晚会。从严控制举办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和各类赛会。
经批准的节会、庆典、论坛、博览会、展会、运动会、赛会等活动,应当严格控制规模和经费支出,不得向下属单位摊派费用,不得借举办活动发放各类纪念品,不得超出规定标准支付费用邀请名人、明星参与活动。为举办活动专门配备的设备在活动结束后应当及时收回。
第四十六条按照严格审批、总量控制、合理设置、注重实效的原则,严格控制和规范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市、县(市、区)原则上不再单独设立评比达标表彰项目。以市、县(市、区)名义开展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由省委、省政府审批。评比达标表彰项目费用由
举办单位承担,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相关单位和个人变相收取费用。
第七章 办公用房
第四十七条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应当从严控制。凡是违反规定的拟建办公用房项目,必须坚决终止;凡是未按照规定程序履行审批手续、擅自开工建设的办公用房项目,必须停建并予以没收;凡是超规模、超标准、超投资概算建设的办公用房项目,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限期腾退超标准面积或者全部没收、拍卖。
第四十八条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应当严格管理,推进办公用房资源的公平配置和集约使用。凡是超过规定面积标准占有、使用办公用房以及未经批准租用办公用房的,必须腾退;凡是未经批准改变办公用房使用功能的,原则上应当恢复原使用功能。未经批准严禁将办公用房随意调整给下属企事业单位或其他单位使用。严禁出租出借办公用房,已经出租出借的,到期必须收回;租赁合同未到期的,租金收入应当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在机构变动中转为企业的,所占办公用房应予腾退,确实难以腾退的,经批准可租用原办公用房或按规定程序转为企业国有资本金。
第四十九条党政机关新建、改建、扩建、购置、置换、维修改造、租赁办公用房,必须严格按规定履行审批程序。采取置换方式配给办公用房的,应当执行新建办公用房各项标准,不得以未使用政府预算建设资金、资产整合等名义规避审批。
第五十条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应当按照朴素、实用、安全、节能原则,严格执行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单位综合造价标准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符合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要求。党政机关办公楼不得追求成为城市地标建筑,严禁配套建设大型广场、公园等设施。
第五十一条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项目投资,统一由政府预算建设资金安排。土地收益和资产转让收益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不得直接用于办公用房建设。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维修改造项目所需投资,统一列入预算由财政资金安排解决,未经审批的项目不得安排预算。
第五十二条办公用房建设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监理和审计监督。加快推行办公用房建设项目代建制。
第五十三条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因使用时间较长、设施设备老化、功能不全,不能满足办公需求的,可以进行维修改造。维修改造项目应当以消除安全隐患、恢复和完善使用功能、降低能源资源消耗为重点,严格履行审批程序,严格执行维修改造标准。
第五十四条建立健全办公用房集中统一管理制度,对办公用房实行统一调配、统一权属登记。
党政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本单位“三定”方案,从严核定、使用办公用房,超标部分由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秘书长(主任)联席会议商定统一调剂。
新建、调整办公用房的单位,按照“建新交旧”、“调新交旧”的原则,在搬入新建或者新调整办公用房的同时将原办公用房腾退移交,统一调剂使用。
因机构增设、职能调整确需增加办公用房的,应当在本单位现有办公用房中解决;本单位现有办公用房不能满足需要的,由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秘书长(主任)联席会议优先从存量办公用房中调剂解决;无法调剂、确需租用解决的,应当严格履行报批手续,不得以变相补偿方式租用由企业等单位提供的办公用房。
第五十五条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应当按照标准配置使用一处办公用房,确因工作需要另行配置办公用房的,应当严格履行审批程序。领导干部不得长期租用宾馆、酒店房间作为办公用房。配置使用的办公用房,在退休或者调离时应当及时腾退并由原单位收回。
第八章 资源节约
第五十六条党政机关应当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建立健全日常节约能源资源管理制度,从规划设计、配备使用、运行维护、改造提升等方面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提高能源、水、粮食、办公家具、办公设备、办公用品等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统筹利用土地,杜绝浪费行为。
第五十七条 对能源、水的使用实行分类定额和目标责任管理。健全能源消费计量制度,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区分用能种类、用能系统,实行能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计量。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等节能技术产品,淘汰高耗能设施设备,重点推广引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使用节水型器具,建设节水型单位。
第五十八条党政机关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国有土地管理有关规定和标准,科学编制用地规划,节约集约用地,做好国有土地产权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等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第五十九条健全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政策,严格执行节能产品政府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制度。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采购办公设备。
第六十条优化办公家具、办公设备等资产的配置和使用,通过调剂方式盘活存量资产,节约购置资金。已到更新年限尚能继续使用的,不得报废处置。
对产生的非涉密废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废旧物品进行集中回收处理,促进循环利用;涉及国家秘密的,按照有关保密规定行进销毁。
第六十一条党政机关党务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实行统筹规划,统一组织实施,防止重复建设和频繁升级。
建立共享共用机制,加强资源整合,推动重要党务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
业务协同,降低软件开发、系统维护和升级等方面费用,防止资源浪费。
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行无纸化办公,减少一次性办公用品消耗。
第九章 宣传教育
第六十二条宣传部门应当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重要宣传内容,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媒体和公共宣传资源的作用,重视运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通过新闻报道、文化作品、公益广告、主题教育等形式,广泛宣传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品德,宣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甘肃省〈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实施细则》及本办法的重大意义,阐释相关制度规定,宣传推广厉行节约的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倡导绿色低碳消费理念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第六十三条党政机关应当把加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教育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融入干部队伍建设和机关日常管理之中,建立健全常态化工作机制。对各种铺张浪费现象和行为,应当严肃批评、督促改正。
纪检监察机关应当不定期曝光铺张浪费的典型案例,发挥警示教育作用。
组织人事部门和党校、行政学院应当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六十四条党政机关应当围绕建设节约型机关,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便于参与的活动,引导干部职工增强节约意识、珍惜物力财力,积极培育和形成崇尚节约、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机关文化,为在全社会形成节俭之风发挥示范表率作用。
第十章 监督检查
第六十五条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建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监督检查机制,明确监督检查的主体、职责、内容、方式、程序等,加强经常性督促检查,针对突出问题开展重点检查、暗访等专项活动。
下级党委和政府应当每年向上级党委和政府报告本地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情况,党委和政府所属部门、单位每年向本级党委和政府报告本部门、本单位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情况。报告可结合领导班子考核和工作报告一并进行。
第六十六条领导干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情况,列为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作风的重要内容并接受评议。
第六十七条市、县(市、区)党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开展
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的督促检查。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专项督查,并将督查情况在适当范围内通报。专项督查可以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年终党建工作考核等相结合,督查考核结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送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作为干部管理监督、选拔任用的依据。
第六十八条纪检监察机关应当充分发挥执纪监督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各地各部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的监督检查,受理群众举报和有关部门移送的案件线索,及时查处违纪违法问题。
第六十九条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党政机关预算编制、执行等财政、财务、政府采购和会计事项的监督检查,依法处理发现的违规问题,并及时向本级党委和政府汇报监督检查结果。
审计部门应当加大对党政机关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的审计力度,依法处理、督促整改违规问题,并将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移送有关部门查处。
第七十条党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信息公开制度。除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要求须保密的内容和事项外,下列内容应当按照及时、方便、多样的原则,以适当方式进行公开:
(一)预算和决算信息;
(二)政府采购文件、采购预算、中标成交结果、采购合同等情况;
(三)国内公务接待的批次、人数、经费总额等情况;
(四)会议的名称、主要内容、支出金额等情况;
(五)培训的项目、内容、人数、经费等情况;
(六)节会、庆典、论坛、博览会、展会、运动会、赛会等活动举办信息;
(七)办公用房建设、维修改造、使用、运行费用支出等情况;
(八)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的审计结果;
(九)其他需要公开的内容。
第七十一条推动和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法严格审查批准党政机关公务支出预算,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通过提出意见、建议、批评以及询问、质询等方式加强对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的监督。
支持人民政协对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的监督,自觉接受并积极支持政协委员通过调研、视察、提案等方式加强对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的监督。
第七十二条重视各级各类媒体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方面的舆论监督作用。建立舆情反馈机制,及时调查处理媒体曝光的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回应社会关切。
发挥群众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铺张浪费行为的监督作用,认真调查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
第十一章 责任追究
第七十三条建立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本实施办法造成浪费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负有领导责任的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领导干部实行问责。
第七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一)未经审批列支财政性资金的;
(二)采取弄虚作假等手段违规取得审批的;
(三)违反审批要求擅自变通执行的;
(四)违反管理规定超标准或者以虚假事项开支的;
(五)利用职务便利假公济私的;
(六)有其他违反审批、管理、监督规定行为的。
第七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
(一)本区域、本部门、本单位铺张浪费、奢侈奢华问题严重,对发现的问题查处不力,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
(二)指使、纵容下属单位或者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造成浪费的;
(三)不履行内部审批、管理、监督职责造成浪费的;
(四)不按规定及时公开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有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信息的;
(五)其他对铺张浪费问题负有领导责任的。
第七十六条违反本实施办法造成浪费的,根据情节轻重,由有关部门依照职责权限给予批评教育、责令作出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或者调离岗位、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处理。
应当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十七条违反本实施办法获得的经济利益,应当予以收缴或者纠正。用公款支付、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责令退赔。
第七十八条受到责任追究的人员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向有关机关提出申诉。受理申诉机关应当依据有关规定认真受理并作出结论。申诉期间,不停止处理决定的执行。
第十二章 附 则
第七十九条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市直各部门单位,可以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意见。纪检监察机关及组织人事、宣传文化、发改、财政、商务、审计、外事、机关事务管理及会议管理等职能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制定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市属国有企业、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参照本办法执行。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推荐阅读:
应用文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06-22
党政机关调研11-26
党政机关工作汇报10-21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要求05-25
党政机关晚会主持词12-23
鄂尔多斯党政机关06-15
党政机关竞争上岗问题探讨09-27
党政机关服务中心半年总结10-14
党政机关团体个人工作总结10-25
党政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暂行办法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