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的近义词(精选14篇)
基本解释
(1)指故人的情意;旧情。
杜甫《赠卫八处士》诗:“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2)指有意;存心。
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忆》:“还有一个故意的曲译。”
引证详解
1、旧友的情意。
①《南史・鲍泉传》:“僧辩入,乃背泉而坐曰:‘鲍郎,卿有罪,令旨使我锁卿,卿勿以故意见期。’”
②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③清吴敏树《吴云台哀辞》:“其生平所与交游,始皆与尽欢,后多稍疏,避而去。独余犹以故意遇之。”
2、原意;旧意。
唐温庭筠《张静婉<采莲曲>序》:“侃自为《采莲》二曲,今乐府所存,失其故意。”
3、存心;有意识地。
①明冯惟敏《不伏老》第一折:“都只是虚张声势,止不过故意穷忙。”
②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婆子故意把衣袖一摸,说道:‘失落了一条临清汗巾儿。姐姐,劳你大家寻一寻。’哄得晴云便把灯向街上照去。”
③《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二回:“使者再将书币,送信陵府中,故意泄漏其语,使魏王闻之。”
④蔡东藩《清史演义》第三回:“前时擒住的布占泰,因他降顺,给了他一个宗女,放他回国。嗣后布占泰复被叶赫主煽惑,服从叶赫,叶赫主又故意出攻哈达,令哈达向满洲借兵,唆使半路埋伏,歼灭满军。”
⑤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一:“后来有些好玩笑的人,见了三仙姑就故意问别人‘米烂了没有?’”
一、两者的犯罪构成分析
1. 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
所谓故意杀人罪指的是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概念中强调了非法剥夺他人生命, 这是故意杀人罪的关键所在。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 故意杀人罪的主体仅仅是指已经年满14周岁且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一般主体的自然人;第二, 主体具有杀人的故意是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的第二个体现。这主要包括两种, 一是直接故意杀人, 对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具有主观意愿的成为直接故意杀人;二是间接故意杀人, 对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采取放任的态度的称为间接故意杀人;第三, 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生命权是行使其他权利的客观基础和前提。我们任何人的生命价值都是平等的。本罪的成立不会因为被害人生理以及心理或者身份的变化而变化;第四, 犯罪人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这也是故意杀人罪内涵的关键所在。主要包括既遂故意杀人罪和未遂故意杀人罪两种, 前者是指行为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对被害人造成了死亡这一事实;后者是指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对被害人造成死亡这一事实。
2. 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构成。
所谓故意伤害罪指的是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这主要是强调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 这是故意伤害罪的关键。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构成与故意杀人罪相比, 也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 故意伤害罪的主体仅仅是指已经年满14周岁且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一般主体的自然人 (导致重伤或者死亡) ;已经年满16周岁且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一般主体的自然人 (导致轻伤) ;第二, 主观方面表现为非法伤害他人的故意。也分为直接故意的情况和间接故意的情况两种。前者是指明明非常清楚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造出轻伤还是重伤或者具体怎样的伤害, 但仍然放任其发生这样的后果。而间接故意伤害的情况是指行为人对于自己的行为会造出怎样的后果并不是有明确的认识, 在这种情况下, 造成重伤按重伤罪论, 造成轻伤按轻伤罪论, 没有造成伤害的不予论罪;第三, 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比如砍断别人手脚, 伤害别人器官等等;第四, 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损害他人健康的行为, 主要特征为:伤害行为必须是非法的, 伤害的对象只能是他人。
二、两者的区分分析
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都是非法侵害他人权利, 但两者是不同性质的犯罪, 有着本质的区别。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 侵害客体不同。
故意杀人罪是侵害他人的生命权, 而故意伤害罪是侵害他人的身体健康权。
2. 客观方面表现不同。
故意杀人罪是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而故意伤害罪是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3. 两者内容不同。
这也是两者的根本不同所在, 故意伤害罪是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内容, 故意杀人罪是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内容。
4. 年龄有所不同。其年龄的区别已经在犯罪构成中加以分析。
三、明确掌握两者的界定
两者容易混淆的地方主要体现在故意杀人既遂与故意伤害致死以及故意杀人未遂与故意伤害既遂。
1. 故意杀人既遂与故意伤害致死界定。
故意杀人既遂主要是指行为人希望和达到的结果就是让被害人死亡, 死亡事实是行为人想要并希望得到的结果。而故意伤害致死是指, 行为人不希望被害人死亡, 他只是侵害被害人的健康, 而死亡并不是他的本意。
2. 故意杀人未遂与故意伤害既遂的界定。
故意杀人未遂的故意内容是行为人具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 没有出现死亡这一结果也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故意伤害的故意内容是行为人只有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 而根本就没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
参考文献
①曾宇, 胡君旸.对故意伤害罪主观故意的理解与推定[J].中国检察官, 2009.03.
②王艳雯, 董新春.浅析故意杀人 (未遂) 与故意伤害罪[J].法制与社会, 2009.26.
【摘 要】罪过的形式包括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犯罪故意又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而间接故意是其中比较难界定的一种。对于间接故意与直接故意之间的界限,争议颇多。本文旨在分析比较这两种形式之间的区别。
【关键词】犯罪故意;直接故意;间接故意
1.犯罪故意的分类
犯罪的故意是罪过的形式之一,而间接故意是其中比较难界定的一种。间接故意犯罪形态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
犯罪的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不论行为人是明知危害结果发生的必然性还是明知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只要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的是希望的态度,均系直接故意。
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在司法实践中,间接故意的存在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1.1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发生。
1.2行为人为实现一个非犯罪的意图而放任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1.3在突发性事件中,行为人不计后果,放任严重后果的发生。
2.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虽然犯罪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同属于犯罪故意,从认识因素上看,二者都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从意志因素上看,二者都不否定危害结果的发生。但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又有重要的区别。
2.1 认识因素上的差别。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包含两种情况:一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该危害结果的发生。这种情况下,强调的是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必然性”;二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而希望该危害结果的发生。这种情况下,强调的是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而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只能是行为人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认知。
2.2 意志因素上的差别。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而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放任”。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在这种意志支配下,行为人就会创造条件,排除障碍,积极的实现犯罪目的,造成犯罪结果。而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则不是持希望的心理态度,而是放任的心理态度。放任,即既不希望、不积极追求,也不反对、不设法阻止,而是听之任之、无所谓发生还是不发生的态度。在放任心理的支配下,行为人就不会想方设法排除障碍,也不会积极追求或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阻止危害结果的发生。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第三种意志因素,即“容忍”,认为容忍是介于希望和放任之间的另一种意志因素,即,希望是“一定要这样”;放任是“这样也行”;容忍则是“只好这样”。事实上,放任也包含有“只好这样”的心态,持容忍观点的学者将“容忍”从“放任”中分裂出来,并将其作为意志类型的一种,这是不恰当的。例如,甲欲杀其妻,在其妻碗里投药下毒,没想到其妻将饭分给孩子吃,但因杀妻心切,对其子有可能被毒死之后果采取“只好这样”的放任的态度,导致两人皆被毒死。甲对其子的死亡虽然不是希望其发生,但也没设法避免,而是放任这一结果的发生,因此对其子死亡的结果是间接故意。甲对其妻的死亡结果是持希望的态度,并积极的追求这一结果发生,因而对其妻死亡的结果是直接故意。
2.3行为与结果联系上的差别。直接故意是希望发生某种特定的结果,行为人 采取的积极行动直接导致结果发生,此时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联系。而间接故意行为人基于对某种危害结果发生的不确定的认识,其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则是一种不确定的联系,因而导致危害结果的不特定性。换言之,危害结果与行为是不一致的,某种犯罪结果不是该行为的必然结果。如果有特定的危害结果发生,则成立间接故意犯罪,反之,则不构成间接故意犯罪。行为与结果之间联系上的不必然性,也是区分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标准之一。
3.“放任”的具体理解
“放任”一词,从语义上理解,是指顺其自然,不加干预的意思;从心理学上讲,“放任”不是一种独立的意识,任何放任的心理都不是自发产生的,总是依附于一定的希望意志形成的;从法学理论上分析,刑法理论界对“放任”涵义的认识比较复杂。对“放任”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三种:其一,行为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对于危害结果是否真的要发生不能肯定,行为人虽不希望这种结果发生,但又不设法防止其发生,而是采取听之任之、无所谓发生不发生的态度。其二,在间接故意犯罪的情况下,行为人确实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但是,任何间接故意犯罪,都是以追求某种目的结果为前提的;正是这种目的结果,导致行为人原本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形态产生了本质上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行为人既然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某种危害结果,也不希望这种结果发生,那么,只要停止实施其行为或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加以干涉,危害结果就不会发生。但是,行为人为了追求其原定目的结果,执意实施原定行为。此时,其主观上发生矛盾:既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又想实施会引起这种结果发生的行为。矛盾斗争的结果是决意实施原定行为,于是原有的不希望意志形态转化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抱听之任之的放任意志形态。其三,间接故意犯罪中,行为人对危害结果并不是完全持“听之任之”的态度。由于危害结果是基于行为人积极追求实现目的而发生的,行为人在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这种危害结果的认知下,为了达到其既定目的,仍然付诸行动,这本身就隐含着行为人对所放任的危害结果具有容忍其发生的心理态度。这种心理态度表现为在行为人看来,实现他的既定目的比防止发生危害结果更为重要、更急迫,因而危害结果的发生并不违背行为人的意志。
4.结语
综上所述,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而间接故意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并非独立存在的一种故意犯罪形态,而是与直接故意相依存,刑法中不存在主观上仅由间接故意构成的犯罪。由此可见,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行为人就会想创造条件,排除障碍,积极的实现犯罪目的,造成犯罪结果。间接故意是以“可能性”的认识因素为基础,以“放任”的意志因素为核心,并以危害结果的实际发生为最终成立要件。如果在间接故意犯罪构成要件中,缺乏核心因素和必备条件,则不足以构成间接故意犯罪。因此,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之间虽然有认识因素等因素的区别,但是两者最主要的差别在于意志因素。
【参考文献】
[1]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206.
[2]贾宇.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新探讨.法律科学,1996(2).
[3]赵秉志.简论犯罪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划分.江海学刊,1986(2).
cheng xin1、成心
示例:但是,很多求职者仍然听不进如许的定见,尚有一些人则没成心想到,他们在简历中造假或全面撒网式地投简历会严格陵犯本身的求职远景。
cun xin2、存心
示例:眼下的财富膨胀令富人群落空前壮大,只要存心掘金,不论男女都会有更好的机会,明码标价的结合以及用支票了断的分手越来越多地占据了新闻的头条。
ju xin3、居心
示例:金融危急查询访问委员会的查询访问重点是巴氛关对信用评级公司穆迪的投资,很多议员认为,穆迪在美国房地产热的时间居心给出夸年夜不实的信用品级。
you xin4、有心
示例:她父亲说,如果她真地有心去代表一个好的大学打篮球,如果她真的想获得奖学金,任何东西也不能阻止她,除非她自己没有这个心。
you yi5、有意
示例:你可能会将自己投入到工作项目的空间,以此获得成功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那时你其实已经有意地忽视了生活中的其他领域。
xu yi6、蓄意
示例:关于网上信息,我们首先需要知道的是如何检测“废话”,这个技术名词是我用来描述那些被愚昧所感染的信息,无效的沟通,或者是蓄意的欺骗。
xu mou7、蓄谋
示例:在我看来,无论从什么角度,曝光佛罗里达的这些孩子绝对是应受到谴责的首先,“模仿效应”的危险真实存在着.此类行为发送者一个可怕的讯息:“进行残忍粗暴,蓄谋已久的犯罪活动,宣扬仇恨,伤害和暴力,这样你也可以成为国家电视台节目中的`名人.”
yong yi8、用意
示例:我尽可能少说反对林惇的话;我也没把他父亲的禽兽行为全描述出来--我的用意是,只要我能够,就不想在他那已经溢满的苦杯中再增添苦味了。
xu zhi9、蓄志
示例:今后,信誉卡利用者“歹意透支”将被指控,“歹意透支”被界定为蓄志透支并在银行两次催款三个月后仍未还款者。
you yi10、有益
示例:那些高水平的最优秀的表演者是因为经常练习才取得这样的成绩吗?或者是因为他们高人一等的天赋使得练习如此有益?
故意拼音和解释:
(A)、词语故意的拼音:gu yi;
2、关于网上信息,我们首先需要知道的是如何检测“废话”,这个技术名词是我用来描述那些被愚昧所感染的信息,无效的沟通,或者是蓄意的欺骗。
3、当政府蓄意摧毁货币时,它就是在恣意妄为在伤害无辜的生命和财产。
4、该小组说,尽管科学家们不是蓄意为之,报告正文中也附有必要的警告说明,但这一结果仍是具有误导性的。
5、首先,如果你要蓄意建构紧张感并期待它在笑声中达到高潮,那么停顿将增强紧张感并使笑声更加剧烈。
6、那次衰退,实际上,是联邦储备局蓄意制造的产物,为了控制恶性的通货膨胀,美联储将利率提高到高达17%,导致了这次衰退。
7、第一种方式是最懒散的,并且提供了最好的性能,但是对于蓄意和无意识的失误,它有几个薄弱环节。
8、当然,这里的意外事故指的是无心之失,而非蓄意伤害或者谋杀,后者不属于此类制度保护之列.
9、官员引用部分说法,称机上的男子是在家里发动飞机的引擎。现在官方还在调查男子是否蓄意驾机撞进税收办公室。
10、我没有蓄意去做此事,请相信我。
11、就哈马斯自身而言,它在公交车上和餐厅里蓄意谋杀了数百名以色列平民。
12、科学和趣闻中的证据似乎完全支持深思熟虑的(有意识,蓄意的)练习是杰出表现之源的观点。
13、在欧洲多数国家,法律规定任何蓄意对他人造成性胁迫的挑逗姿势都属于刑事犯罪。
14、这是在媒体聚光灯下的蓄意对抗。
15、谷歌告诉科技资讯网中国政府此次封锁是蓄意的,因为缘由仅仅是软件更新的一个小小的故障。
1.关于共同故意的争论
对共同故意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按照“完全犯罪共同说”的观点, 共同犯罪中的共同故意指的是, 共同实施同一个特定犯罪的故意, 也就是说, 要成立共同犯罪, 行为人必须出于实施同一个犯罪构成要件行为的故意, 即犯罪必须是同一的;而“部分犯罪共同说”继承了“完全犯罪共同说”的理念, 也强调共同故意必须是实施特定犯罪的故意, 只不过, “部分犯罪共同说”认为, 该特定犯罪不必完全相同, 当两种犯罪的故意存在重合时, 可以在轻的犯罪故意的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
而依据“主观主义的行为共同说”的观点, 共同犯罪中的共同故意仅仅指行为人具有共同实施行为的认识即可, 并不要求行为人具有共同实施犯罪行为的认识, 更不要求该犯罪是同一的或者存在重合的部分。同时, 依据该观点, 行为人所认识的他们共同实施的行为也并不要求是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 而可以是前构成要件的或前法律的自然行为;与此不同, 虽然都属于行为共同说, 但“客观主义的行为共同说”关于共同故意的理解与“主观主义的行为共同说”的理解确是大相径庭:按照该观点, 共同故意指各共同者相互间, 于犯罪之实行上, 认识自己所承担之行为, 并认识自己之分担对其他共同者存有相互协力、相互补充之作用而言;简言之, 即“各共同者相互利用、补充他人行为之意思”。①“客观主义的行为共同说”关于共同犯罪中共同故意的理解, 并不要求有共同实施特定犯罪的认识, 只要认识到自己在利用他人的行为从而延伸自己的行为的因果关系即可;同时, 它还强调, 行为人必须认识到其他各参与者也在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实行行为。
而按照共同意思主体说, 成立共同犯罪, 各人主观上必须具有彼此共同的犯罪故意, 各共犯人之间必须先必须具有犯意联络和共同, 然后再将共犯间的犯意融合为一体, 根据这种犯意, 各共犯人彼此分担犯罪构成要件内外之行为的实施。
2.客观主义的行为共同说的妥当性
在上述的各种学说中, 共同意思主体说因为其见解明显的违反近代刑法所坚持的个人责任原则, 所以, 没有多少人支持:按照该说, 别心异体的数人在实现一定犯罪的目的之下结为一体的时候, 该共同体中个人便丧失了自我存在的价值, 而成为该共同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既然如此, 那么, 其中的个人所实施的犯罪就应该是超越该个人存在的意思共同体的犯罪, 即犯罪的主体是意思共同体本身, 而不是其中的个人。但是, 在共同意思主体中的个人犯罪的时候, 处罚的并不是该共同意思主体, 仍然是其中的个人, 这显然违反了近代刑法所坚持的犯罪主体和受刑主体必须一致的原则, 将团体责任转嫁给了个人;因此, 该观点所主张的共同故意的观点也不为大家所接受。
而在我国, 关于共同犯罪的本质, 过去基本上是“完全犯罪共同说”一统天下, 而对于共同故意的理解也和这种观点的主张相似, 在我国的刑法教科书中大多这样表述, “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共同犯罪人经过犯意联络, 知道自己和他人共同实施某种犯罪, 都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 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②虽然近年来, 由于广泛意识到完全犯罪共同说所具有的过于严格地限制了共同犯罪的成立范围, 无法满足处理共同犯罪的司法实践的客观要求的缺陷, 而使“部分犯罪共同说”逐渐流行。但是, 从理论上讲, “部分犯罪共同说”是为了应付“完全犯罪共同说”的致命缺陷而做的一些形式上的调整, 本质上并没有脱离完全犯罪共同说的特征, 所以, 难以避免完全犯罪共同说所具有的先天不足:
共犯在本质上和刑法中所规定的单独犯是一样的, 其成立也要求具备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内容。所不同的是, 共犯在客观方面比单独犯罪的要求要低得多。而共同犯罪原理就是确定共同参与人的行为客观上是不是成立共犯的标准或原则, 还不涉及共犯是不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也就是说, 从近代刑法所坚持的客观危害和主观责任的判断严格区分的立场来看, 共同犯罪的责任大小判断应当属于犯罪构成当中, 表明行为人的行为所具有的社会危害性或者说违法性大小的内容, 其和在确定客观危害之后, 再考虑行为人是不是具有主观责任以及主观责任大小的判断应当分开进行。在犯罪的成立上, 是要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意思内容的。但要注意的是, 这种主观意思内容的考虑, 是在客观危害确定之后的主观责任大小的判断上假意考虑, 而不是在客观的社会危害性的判断当中加以考虑的。而在我看来, 犯罪共同说的致命缺陷也正在于此:其忽视了自身是一个客观归责原则的事实, 在是否成立共同关系的判断中, 混入了作为责任要素的故意内容, 从而将客观归责和主观事实混为了一谈。
而客观主义的行为共同说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该主张之核心就在于, 共同正犯系各共同者为实现各自之目的而相互利用集合体力量之一种社会现象, 于各自犯罪之遂行上, 可能以分工之形态、可能以协同力、可能以精神之强化为之;③在行为共同说看来, 共犯不过是犯罪的一种方法类型, 只有坚持行为共同说, 在共犯领域, 才能彻底贯彻落实个人责任原则和客观主义刑法观。
所以, 依据行为共同说的理解, 共同犯罪中的共同故意, 并不要求是实行特定犯罪的故意, 只要求各共犯者在犯罪之实行上, 认识自己所担当之行为, 并认识自己之分担对其他共同者存有相互协力、相互补充之作用即可;也就是说, 只要行为人在实行犯罪时, 认识到同时在利用他人行为, 从而扩张自己之因果性影响力之范围, 即根据行为之共同, 相互将他人之行为视为自己行为之延长而纳入自己之行为即可。这样, 我们才能将共同犯罪的理论完全还原为其本来的面目, 即共同犯罪仅仅解决客观归责的问题, 并不涉及行为人的主观问题。
注释
1陈子平.《刑法总论》, 352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2贾宇主编.《刑法原理与实务》, 103页.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
站在讲台上,我强压住火,耐心地倾听和欣赏着这位班宝的演出。
小倔瞧我默不作声,更有恃无恐,愈发嚣张起来。全班的目光也紧盯着我的一举一动。
“秋天到了,该是秋后算总账的时候了,小倔你给我站起来。”我厉声言道。
小倔装得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受委屈的样儿,东摇西晃,夹杂着似强非弱的咳嗽声和呕吐的怪样子,缓缓站起身来。
小倔这一招当真厉害,不是硬接,而是软接,不是“顶”老师的令,更不是“唯命是从”,反正上不上下不下就“卡”在中间。表面上,尊重老师,而背后……
眼见咳嗽声越来越大,全班也开始骚动起来。
紧要关头,我当机立断,故意拉长声音,用北方腔调说:“小倔,是不是有了……毛病!”
话音未落,全班顿时哄堂大笑。一向鬼灵精怪,能言善辩的小倔哑巴吃黄连,百口莫辩,急忙说:“老师,我,我,我不是‘有了’,我是有了毛病——感冒喉咙发炎。”
大家伙一听这一辩解,有拍手称快的,有火上浇油的——老师,小倔根本没感冒,喉咙好得很,课前还高声开了个人专场“演唱会”呢!
心想给个台阶下吧,我说:“我相信小倔,但是,以后有病一定要看医生,你知道的,老师一向最关心你了,正所谓‘咳在你身,痛在我心’!”
小倔喜形于色,赶忙回道:“谢谢老师的关心,以后一定改掉爱咳嗽的老毛病。”
‘哎……’我轻叹一口气,‘那一刻我是故意的,我怕你舍不得我,所以我才这样对你,不知道你会不会生气……’每次想起这件事,我的眉头总会狠狠的皱着,心里总会觉得亏欠了她好多,数也数不清,我们做了这么多年朋友,而我却突然和她大吵一架,离她而去,她肯定不好受,将心比心,如果我是她的话,我的心里也不好受……
那是一个小雨沙沙的下午,她不小心将我的钢笔弄坏了,我知道她是不小心才弄断的,但我即将搬家,如果让她知道的话她肯定很伤心,所以,我故意和她绝交,目的就是要让她对我彻底死心,让她恨我,越恨越好,那样在我搬家以后她才不会伤心。
‘对不起,对不起……’她小心翼翼的说。
‘对不起有什么用,你碰坏了我的钢笔,你就是故意的……’我故意装出一幅不相信她的样子,而她一直跟我道歉,我也想原谅她,但如果我在这时候原谅她了,在我走后她会更加伤心。
‘我……我……’她红着脸,支支吾吾的说着,这些话像挤牙膏一样断断续续的挤出。
‘我们绝交吧。’‘好……’我冷冷的说,转身决绝的走掉,从此之后,我们断了联系,不知道谁走漏了风声,她知道了我故意和她吵架,是因为我要搬家,在我搬家的那天,我望着学校,无限的留恋,‘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回来……’远处有个人影,一直对我招手,我抬头,居然是她……
‘你……你怎么来了,我们都绝交了,你这是来干什么……’
‘别这样,我知道你不是故意和我吵架,你怕我舍不得你,所以才和我吵架,让我彻底恨你……’
‘别说了,别说了,我求你别说了……’
她递给我一张纸精致的笔,我笑了笑,缓缓踏上了车,而她,却骑着自行车,追了我很长时间,我向她挥手告别……
大学生故意拖欠学费的心理探析
大学生拖欠学费是我国高等学校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欠费不仅影响到高校正常的办学资金的获得,而且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秩序.本文从大学生拖欠学费的心理出发,以期找到有效的`解决大学生故意拖欠学费的相应对策.
作 者:沙红霞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南校区教学与试验管理办公室 刊 名:教育界 英文刊名:JIAOYUJIE 年,卷(期): “”(22) 分类号:G64 关键词:故意拖欠学费 心理分析 对策解读孩子的心
各位家长如果这样的情境发生在家中,你会怎么做呢?心心老师小的时候也是个常打翻东西的孩子,我的妈妈都常都是大呼小叫的先骂一顿,然后再一边埋怨一边收拾,而我则站在旁边不知所措!想想孩子有好喝的果汁,有好吃的点心,赶快吃都来不及了,怎么会故意打翻呢?所以当孩子打翻东西时,自己的心理一定也是很委屈、生气的,责骂孩子并不能让他下一次不再闯祸,只是增加孩子心理的难过,而且打翻的当下,孩子自个儿也一定吓了一大跳,我们大人通常也会不自觉的大叫一声,那只会让孩子更不知所措,其实只要引导孩子赶快处理他自己所造成的后果,收拾善后,养成孩子的责任感,这会比大人们一边替他善后,一边埋怨来得好多了。
不只是打翻东西,孩子做错事闯祸时,我们也别急了就骂孩子,想想孩子年纪小小,动作不如大人灵活,想法单纯而又直接,我们实在不能以大人的标准衡量孩子。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就是有个孩子拿了水电师傅的一字型螺丝起子,就往电源插座里放,造成整个幼儿园大停电,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哭的泪眼汪汪无辜的说:[我看那个大小差不多,我只是想试试看是不是刚刚好可以放进去啊!]你看,这样的情形又怎么责骂孩子呢?他很有“实验”的精神,但大人没有教过他,那样是会造成电线短路,严重的甚至引起更大的危机,这该是谁的错呢?我实在不忍心再责罚他,因为他自己也吓傻了,更因为触电手疼的大哭,这就已经是他得到惩罚了,我想他永远都会记得这样的教训㈠生活当中,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不论是什么样的情形,都请家长先问清楚原因了,别急着责骂孩子,当然有的时候我们是因为担心孩子会受伤或是发生危险意外而大呼小叫的,但家长正确的表达是很重要的,让孩子了解我们是因为怕他受伤而禁止他的行为,而不是单单只是责罚,否则孩子在不了解的情形下,他下回还是会为了“实验”而闯下各种祸。
了解原因,对症下药
为什么有的孩子一天到晚老打翻东西,不小心又碰碰撞撞的呢?我们还是要从孩子的动作发展和感觉统合说起,孩子在拿取或放置东西时,他需要运用到的发展包含了视觉和肢体动觉的协调,以及空间感的成熟,也就是说,当眼睛看到丁东西(视觉)传达到大脑后,能再准确的转达到手上,手要伸多长(空间概念),要花多大的力气才能拿起或放下(肢体动觉),三种感觉做成熟的统合,才能让孩子顺利的完成动作,假设视觉和空间概念产生了偏差,以为已经把东西放在桌子上了,却只在边缘,那一定是会掉了下来;假设是肢体动作产生了错误,还没有放稳了就松手,或是手伸过头了,结果一样是弄翻丁东西,这种感觉如果要让大人想象一下,就好像是让你去提一个看起来很重很重的东西,但实际上却很轻,在不知道的情况下,猛然用力一提,一定会重心不稳快要跌倒了!对于感觉统合不协调的孩子而言,就很类似这样的情形,所以他们常常会碰碰撞撞,一会跌倒一会打翻东西。
一、间接故意
间接故意中所说的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自身造成的危害所产生的结果既没有积极地追求,也没有加以阻止和反对,而是放任事情任其自己发展,任凭它的出现和发生。
间接故意共分为三种情况:其一是为了追求一个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其二是为了追求一个非法的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其三是在突发性的案件中不计后果,依靠自己的想法随意改变的情形。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
(一)认识因素: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两种情况;而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种情况。
(二)对危害结果产生的意志因素:
间接故意是放任时间的结果发生,就是听之任之、满不在乎,认可、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只是希望结果发生或者是明知道必然发生的情况下任其结果的发生。
(三)行为定罪: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危害结果的不同,对二者故意行为及其支配之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就不同。
(四)主观恶性:直接故意较之间接故意具有较高的主观恶性。
我国关于间接故意是否犯罪主要分为成立和不成立,不同于德国的处理形式,其中包含未遂的状态。当行为人任凭发展的结果没有发生时,依照我国法律构不成犯罪行为,而只有当行为人放任事态的发展从而产生了结果之后,才能对其进行犯罪处罚。简而言之,结果没有发生,无论行为人是否故意,都可视为无罪。依据我国国内规定,间接故意不属于犯罪行为。案件由于属于间接故意的行为而构不成犯罪行为,但可以因为某一轻罪的发生会产生相同的结果所以就会与行为人的间接故意起到承接的现象,这种关于间接故意案件的处理模式可称为“承接模式”。
承接理论来源于我国传统的刑法规范框架,如果行为人因为间接故意产生一定的结果,就会依照轻罪进行处罚,这种处理方式的产生是因为行为人间接故意内容不容易造成的,每当出现有关间接故意的案件时一般会使用这种处理模式。
我国的轻罪处罚的相关规定与德国的处罚结果在本质上没有较大的差异,所以,承接理论的处理模式可以在我国关于间接故意案件上发挥作用。
二、犯罪承接理论的批判性反思
虽然承接理论在我国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但其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承接理论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受到了一些专家的质疑,通过对犯罪承接理论的批判性反思,从而进一步发展间接故意案件的处理效率。
我国国内专家关于犯罪承接理论的批评主要包含两大理论框架:其一是放任自由而产生的必然性结果的间接故意;其二是放任自由而可能产生的结果的间接故意以及未遂行为。
一方面,我国国内专家认为间接故意并不是没有放任自由而产生必然结果的可能性,当然其中不乏有很多不同的主观意见。我国刑法中表示,关于故意和过失理论二者的哲学方法存在着不同,故意行为是指构成事件的事实结果;过失是指有认识的构成事件的事实结果。每个人具有不同的主观认识,认识不同由此产生了不同的主观想法,由此也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另一方面,是关于承接理论批判者的观点,他们认为当行为人放任事态发展而可能产生结果,那么间接故意就属于承认未遂行为,不过,还有另一种观点认为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间接故意也有可能成立未遂行为。关于这方面的探讨,有学者说道:“由于间接故意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行为人放任自由使其结果产生不能等到在危害结果发生以后,才想到是因为间接故意形成的犯罪过程。应该在犯罪结果还没有形成时就及时明白犯罪结果产生的原因是间接故意,即间接故意并不具有未遂行为,只有存在成立和不成立之说。”
很多学者指出承接理论无法完全结局间接故意犯罪案件,现实生活中也存在很多真实案例足以证明承接理论并不是完美的,承接理论的使用仅仅是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另外,承接理论所产生的间接故意案件的结果采用的是一味迁就、向低看齐的模式,从某种方面来说是并不符合现实案件的使用。由于不承认间接故意的犯罪行为而采取较轻的犯罪处罚模式,相反对于一些重罪未遂行为就不会进行处罚了,结果只是按照较轻的处罚标准,这样使我国的处罚轻重的界限变得不明不白,对于案件的处罚不再依靠罪名,而是通过外在的种种因素进行考虑,所以说,基于间接故意而进行的案件判决结果有可能轻,也有可能重。
三、结语
综上所述,犯罪承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间接故意结果的判决,不过却存在一定的不足,无法将间接故意的案件全部概括在里面,需要我们认真处理,间接故意也存在成立未遂的行为,我国应当严肃处理间接故意的案件处理,确保我国在处理刑事案件时确保过程准确无误,防止出现错判、误判的行为发生,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和行为规范。
摘要:如今我国的经济水平较之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如何将促进各领域综合全面发展是我国一直以来的研究目标和方向。我国法律体系日益完善,针对不同的犯罪案件都有指定的法律制度进行裁定,从而保证我国社会秩序保持正常的活动状态。不过,在处理不同案件时,难免会出现错误,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使人民遭到了伤害,应对这一问题的发生,我们应当准确定位每个案件的性质及类型,确保其准确无误。本文旨在介绍间接故意的相关内容以及关于犯罪承接理论的批判性反思,从而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促进我国更为长久地发展。
甲方: 代理人: 乙方: 代理人:
甲乙双方根据各自过错程度经诚恳、友好的协商,一致同意达成和解,并就本次伤害的赔偿等相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1、乙方对自己的行为给甲方造成的损害,深感歉意,请求甲方予以谅解。
2、乙方一次性赔偿甲方各项赔偿金共计人民币xxxxx万元。此赔偿数额为最终和全部赔偿数额。
3、乙方或其代理人应在本协议签订之日起 日内付清上述赔偿款项。乙方或其代理人付清上述赔偿款项后,双方因本次纠纷所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全部终止,甲方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甲方以及人民法院提出任何其他要求。
4、甲方本着化解民间矛盾的态度,对乙方的伤害行为给予谅解,同意并请求公关机关对本案作调解处理,并承诺不再追究甲方的刑事责任。
5、甲方如违反本协议,则乙方有权要求甲方返还全部赔偿金并赔偿乙方其他损失。
6、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或代理人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
乙方:
****年**月**日
****年**月**日
见证方:
2014年2月, 张某接到朋友电话, 要其用摩托车接个人送到90公里以外的景洪市。张某骑摩托车到了指定地点, 其朋友按市场价付了200元车费给他, 随后将要接的人指给张某。张某当时看到要他接的男子手中提着一个纸袋, 但并未多想就送该男子去景洪。途中, 查缉民警当场从乘车男子手中的纸袋内查获6条毒品可疑物。
根据中国刑法三百四十七条规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 无论数量多少, 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予以刑事处罚。张某客观上运输毒品的行为应该如何处理引起争议。一方认为, 张某客观上实施了运输毒品的行为, 已经侵害了中国的毒品管理秩序已经对社会秩序实际上造成了损害, 应当承担运输毒品罪 (未遂) 的责任。但是张某的辩护律师则提出了, 张某没有运输毒品的主观故意, 不应当对运输毒品罪承担责任。
二、运输毒品案件司法现状
在司法实践中, 跟张某类似的案件还有很多, 对这些案件的处理也不尽相同。是司法实践中, 运输毒品案件的主观故意的判断已经成了困扰司法机关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 毒品案件在全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云南省昆明市尤其如此。2005年至2006年, 昆明市两级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起诉毒品犯罪案件3141件4774人, 占全部刑事案件的22%, 而且在这些毒品犯罪案件中90%左右的是运输毒品案件。 (1)
运输毒品罪在主观方面应该是故意犯罪。根据刑法第十四条的规定,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因而构成犯罪的, 是故意犯罪。在毒品犯罪案件中, 行为人的主观如何认定, 会直接影响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成立, 进而影响量刑。一千克鸦片或者海洛因, 如果行为的主观故意认定为运输, 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 有可能会被判处死刑;如果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认定为是持有, 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条规定, 只能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但是如果无法认定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可能还有可能无罪。行为人主观故意的认定直接影响行为人刑罚的差别, 而且还有生与死的差别。如此差异巨大的刑罚后果客观上促使行为人辩称自己不知道自己运输的物品是毒品, 往往是使司法陷入困境。例如在本案中, 张某如果以自己不知道乘客携带了毒品, 那么对于张某的行为应该如何处罚呢?对于运输毒品罪中行为人的主观故意, 特别是行为人是否“明知”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认定是现在毒品案件认定的困境。
三、毒品犯罪主观故意的认定方法
主观故意的认定对毒品犯罪的正确处理十分重要, 但是行为人的主观世界如此复杂, 如何认定就成为了司法难题。美国学者Richard G.Sing说, “我们能够知道别人想什么吗?许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作何想。我们如何认定在刑事指控中被告人的主观故意呢?”在现实中许多行为人就已自己不明知自己所携带的是毒品作为自己的抗辩理由,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认定行为人的主观故意便成为了司法难题。如何认定行为人的主观故意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一) 直接认定。
直接认定就是利用行为人的有罪供述或者相关证人证言直接认定行为人已经明知是毒品仍然实施犯罪。这种方法是可以直接利用行为人同案人等相关证人的证人证言认定行为人的主观故意。但是现在做有罪供述的行为人越来越少, 而且现在毒品犯罪一般都十分隐蔽, 同案人一般还有一定的利害关系, 比如说是夫妻、父子、雇主和工人, 要想直接认定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十分困难。
全国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 (南宁会议纪要) 关于毒品犯罪案件中证据的认定问题中规定“有些毒品犯罪案件, 往往由于毒品、毒资等证据已不存在, 或者被告人翻供, 导致审查证据和认定事实困难。在处理这类案件时, 仅凭被告人口供依法不能定案。只有当被告人的口供与同案其他被告人供述吻合, 并且完全排除诱供、逼供、串供等情形, 被告人的口供与同案被告人的供述才可以作为定案的证据。对仅有口供作为定案证据的, 对其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要特别慎重。”这个规定显示了毒品案件主观故意的判断在司法认定中的困境, 直接认定确实是可行的, 但是证据难以取得。
直接认定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是十分可靠的证明方式, 但是现在能直接认定行为人主观故意的情况越来越少, 这种方法虽然可行, 但是已经越来越少的适用了。
(二) 采用概括性故意的方法。
在没有确凿证据证明行为人主观上有运输毒品的故意是, 认为其既然对有可能运输携带有社会危害性的违法物品的故意, 那么对于运输毒品亦应保护在其主观故意中, 未超过其已有的非法故意, 既行为人对此有概括的故意, 可以认定行为人构成相关毒品犯罪。就是说行为人自称不知道是毒品, 但是根据行为的社会阅历、认识能力、毒品的藏匿方式等综合分析行为人对其所运输的毒品应有概括性认识。
司法实践中, 只要证明行为人“明知的推定达到充分怀疑”程度即可认定行为人对运输毒品犯罪有明知。 (2) 这种观点有利于减轻司法机关的证明负担, 有利于打击和遏制日益增长的运输毒品犯罪, 是司法实践的无奈之举。引入概括性故意来解释运输毒品的行为的主观故意, 是为了在证据不足以认定行为人却只运输的物品为毒品, 但是行为人的行为很可能知道是毒品或者其他违禁品的情况。但是概括性故意的原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指示对侵害的对象范围与侵害性质的认识尚不明确。简单来说, 概括性故意是对行为有明确的认识, “概括”只是行为人对结果的认识。所以在行为人不确知运输为毒品的时候, 不能用概括性故意来解释行为的主观故意。
(三) 采用推定的故意。
对于毒品犯罪中主观故意的认定, 采用推定的方式认定, 即利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推知其是否具有主观故意。在运输毒品罪中, 就是指无法确知行为人明知是毒品仍然运输的时候, 根据行为人的已经查明的具体事实行为推知行为人是否具有运输毒品的故意。
在证据学中, 缺乏证据直接证实A事实是, 基于已经查明为实的B事实, 依据B事实与A事实之间的常态联系, 推定A事实的存在。采用推定的方式认定行为人的主观故意, 并不是直接认定行为人的主观故意, 可以减轻司法机关的证明责任, 但是却对行为人没有很好的保护, 所以在适用是应当是有限制的适用。我们以B事实作为基础事实, 来推定A事实即推定事实是否存在, 推定需要依据A、B事实之间的常态联系, 这种联系必须是有高度盖然或然性联系。作为基础事实的A事实应该有限制:1.众所周知的事实, 自然规律或者定理。2.诉讼上已知的事实。3.在诉讼中当事人自认的事实。4.有证据直接证明的事实。这些限制可以限定基础事实的真实性。同时根据基础事实而求得的推定事实也必须有限制:1.推定事实必须是案件事实。2.推定事实必须是无法获得或者难以用证据证明的事实。3.推定事实无需当事人证明, 但是当事人可以提出反证反驳推定事实的真实性。
2007年11月份高法、高检、公安部下发的《办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就明确了可以采用推定的方法。关于毒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观明知的认定问题, 在走私、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主观故意中的“明知”, 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实施的行为是走私、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并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 可以认定其“应当知道”, 但有证据证明确属被蒙骗的除外:1.执法人员在口岸、机场、车站、港口和其他检查站检查时, 要求行为人申报为他人携带的物品和其他疑似毒品物, 并告知其法律责任, 而行为人未如实申报, 在其所携带的物品内查获毒品的;2.以伪报、藏匿、伪装等蒙蔽手段逃避海关、边防等检查, 在其携带、运输、邮寄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3.执法人员检查时, 有逃跑、丢弃携带物品或逃避、抗拒检查等行为, 在其携带或丢弃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4.体内藏匿毒品的;5.为获取不同寻常的高额或不等值的报酬而携带、运输毒品的;6.采用高度隐蔽的方式携带、运输毒品的;7.采用高度隐蔽的方式交接毒品, 明显违背合法物品惯常交接方式的;8.其他有证据足以证明行为人应当知道的。《大连会议纪要》与《办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相比多了两条推定是明知的条款:“1.行程路线故意绕开检查站点, 在其携带、运输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2.以虚假身份或者地址办理托运手续, 在其托运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其余8条主观推定明知与原来的《意见》完全相同。据此可知,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 是可以用推定的方式来认定行为人的主观故意, 同时行为人也可以提出反证来推翻推定的事实。
四、案件具体分析
结合本案, 张某的行为没有《办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1-4项所列的情形, 张某收的车费是市场价并没有不同寻常的高额或不等值的报酬, 而且张某也没有采用高度隐蔽的方式携带、运输毒品。按照《办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大连会议纪要》的规定, 张某的行为不能被推定为有运输毒品的故意。
律师的辩护意见也指出了张某的行为不符合该罪主观方面的构成要件。理由有两点:1.犯罪嫌疑人张某事前没有与乘车男子有过联系, 也没有向其拿过钱, 接送人是朋友安排的事, 张某不知道乘车男子拿什么物品, 也没有让乘车男子将手中提着的纸袋放到车上藏匿, 而是任其拿在手上, 足以说明张某是在不知道或不认为乘车男子携带毒品的情况下运其到景洪的, 主观上没有故意运输毒品。2.犯罪嫌疑人张某是在不明知或不认为他人携带毒品的情况下用摩托车接送他人的, 其没有故意运输毒品, 不符合运输毒品主观方面的构成要件, 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犯罪嫌疑人张某只收了朋友付给的200元车费, 按照有关双向行程计算属于合理性收费, 张某客观上没有牟取暴力的行为。律师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推定张某没有运输毒品的故意, 是符合常理的, 本案应当撤案处理。
摘要:运输毒品罪中, 行为人主观故意的认定会影响对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的评价, 所以对行为人主观故意应该有一个判断的标准。在该文中, 结合张某运输毒品案, 对运输毒品罪的主观故意提出了一些认定的方法。该文通过对法条和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解读, 认为张某在该案中运输毒品罪的主观故意不成立。
关键词:运输毒品罪,主观故意,概括性故意,推定故意
参考文献
[1]李士勇.运输毒品罪主观要件研究[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3:83-87.
[2]沈曙昆.毒品犯罪中主观故意认定的困境[J].人民检察, 2007, 21:29.
[3]古加锦.运输毒品罪疑难问题辨析[J].海峡法学, 2012 (2) .
林肯觉得这家杂志的广告很有创意,就吩咐秘书为自己订了一份。果然,《智慧》杂志不论内容、编排、版式、装帧、封面设计,还是印刷质量,都称得上是一流,颇受林肯的青睐。林肯处理完一天的业务,拿起一份新到的《智慧》杂志翻阅起来,翻着翻着,突然发现这份杂志的中间几页没有裁开。林肯很是扫兴,顺手将杂志放到一边。晚上,林肯躺在床上突然想起这本杂志的事情:这既然是一份风靡世界的杂志,在管理方面应该是十分严格的,按常理是绝不会出现这种连页的现象。他由此联想到杂志社在墙壁小洞上做广告的事,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新花样?
他翻身下床,找到这本杂志,小心翼翼地用小刀裁开了它的连页,发现连页中的一节内容竟被纸糊住了。林肯想,被糊住的地方大概是印错了。但印错的内容是什么呢?好奇心驱使他又用小刀一点点地撬起了糊纸,下面竟写着这样几行字:
恭贺您,您用您的好奇心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获得了本刊1万美元的奖金,请将杂志退还本刊,我们负责调换并给您寄去奖金。
《智慧》编辑部
林肯对编辑部这种启发读者智慧和好奇心的做法极其欣赏,便提笔写了一封信。
不久,林肯收到新调换的杂志和编辑部的一封回信:总统先生,在我们这次故意印错的300本杂志中,只有8个人从中获得了奖金,绝大多数人都采取了寄回杂志社重新调换刊物的做法,看来您的确是真正的智者。根据您来信的建议,我们决定将杂志改名。
【故意的近义词】推荐阅读:
故意的反义词和造句11-05
故意秋天的作文07-02
关于故意伤害罪的案例05-25
故意杀人罪的辩护词12-03
故意杀人罪二审辩护词10-14
压抑的近义词反义词07-08
承受的近义词05-24
挚爱的近义词05-27
英勇的近义词05-27
附近的近义词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