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角活动反思
上周学校组织我们前往三园学习参观了他们的区角游戏开展情况。区角游戏开展情况如何能够体现出幼儿园对幼儿发展重视程度和教师的教育能力,观看了三园的区角游戏开展情况后,确实很有很多体会和感受。
观看了一是医院的区角游戏,主要材料有白大褂、医生帽、护士帽、听诊器、体温表、药品、注射器等。二是厨房区角游戏,主要材料是厨房用具,如炉灶、锅、碗、铲、勺、碟、壶、杯子、筷子;各种食物,如蔬菜、食品、水果等。三是理发厅区角游戏,主要材料是理发器材等。他们这些游戏,材料齐全,教师引导认真,孩子也很很好学,模仿能力强,像模像样,可以看出他们对生活的细节很认真。由于他们班孩子数量少,这些游戏很适合他们,每节课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结合我们学校孩子多的特点,这些游戏可能运转起来比较困难,由于人数多、时间紧,可能存在每个孩子不能都参与。
区角活动是一种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探索、操作摆弄的自主活动,是幼儿个别化、自主化的活动方式。小班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非常短,而且从情感上讲也十分需要老师的一对一教育。因此,对于小班孩子而言,这种以个别教育为主的区角活动正适应了这种需要。因而,我们选择贴近孩
子的生活,符合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体验的主题活动内容。作为教师应该重视区角活动,努力创设适宜的区角环境,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自主活动,在比较宽松、随意的氛围中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目前我们学校开展的区角游戏有“快乐大巴”、“动动小手”、“音乐角”、“神奇的隧道”等游戏,每当开展游戏时,孩子都很兴奋,可以看出孩子的好动和探索精神,然而结合本校特点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孩子多、环境小,每个孩子都很积极参与,但是每节课的时间不能保证人人参与,这可能造成有的孩子积极性降低等问题。
我觉得建设好区角游戏,结合本校特点,使区角游戏能够高效的开展,能够让每个孩子积极参与,主要有以下建议:
1、活动的内容
幼儿最熟悉的地方是家庭,最先接触和了解的劳动就是家务活。因此,娃娃家都是角色游戏的中心主题。并由此扩展出以反映社会生活为主题的活动,如餐厅、超市、邮局、工厂、图书馆、火车站、博物馆等。小班的角色游戏区的主题以家庭生活为主。
在产生一个新的角色游戏以前,不妨与幼儿共同讨论,听听他们的想法。也许一位幼儿刚刚去吃过自助餐,就会提出开一家自助餐厅;也许一位幼儿在街上看见过礼品店,就会提出开一家礼品店……这样,角色游戏区的活动将越来越
丰富有趣,幼儿在玩的时候也会很投入。
2、游戏材料的投放
区角活动中,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应的材料,能激起幼儿对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主动观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注重自然资源、废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例如:废旧资源:泡沫、各种纸板、废旧装饰纸、易拉罐等等,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废旧纸箱、废旧装饰纸、刷漆的漆桶等,设计制作了汤锅、冰箱、炸串类、座椅等不同的物种,充分发挥了教师的聪明才智。
3、活动后的整理
为了材料的取用方便,同时也为了养成孩子们良好的习惯,每次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孩子们按照区规的要求整理收拾材料。幼儿园应通过观摩、研讨等方式,帮助教师、家长不断地学习感悟区角活动的教育价值,树立广义的课程观,把开展区角活动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开展区角活动和组织集体教学活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改变重教学轻游戏活动的倾向,不断提升区角游戏活动效益,为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做出不懈地探索和努力。
一、制定明确的活动目标
区角活动是幼儿在自由状态下的自主活动, 在这看似随意的活动中, 蕴涵着一定的教育目标, 而让幼儿能在区角活动中通过自主活动达到教育目标, 就需要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充分认识自己的作用、地位, 时时把握好幼儿主体, 教师主导的关系, 并进行适度的指导。
案例: 大班区角———欢迎光临肯德基
在这个区角活动中, 根据孩子的已有经验, 我们创设了制作组、接待组、消费组、服务组。孩子们都很愿意来这里游戏。接待组的小朋友有的在门口礼貌的招呼客人, 有的在给顾客买单; 服务组的小朋友更是忙得不亦乐乎, 一会给顾客送食物, 一会请顾客品尝“免费”赠送的果汁; 制作组的小朋友则在那里用各种纸制作着食物。可是好景不长, 没有几天, 肯德基突然变得“萧条”了。在活动评价环节, 教师引导孩子们分析原因: 服务组的孩子说: 肯德基不好玩, 顾客买完东西就没事可干了; 制作组的小朋友则反映, 有的小朋友看着别人做啥她就做啥, 造成了某种材料的缺乏; 消费组的幼儿则说游戏提供的“钱币”太少了, 买了一两样东西就花光了……听完孩子的议论, 老师抓住时机, 让幼儿想办法改进区角活动的设置, 并及时地调整了活动目标: 为消费组提供小面额的钱币, 避免简单的换购; 制作组则要求孩子们活动前将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归类, 要求制作出来的食品口味多样, 外形精美。服务组的小朋友为了避免“浪费”, 加入了食品“回收”的环节, 及时将顾客拆下的食品外包装回收送到制作组。一系列的问题, 在孩子们的商讨中得到了解决, 孩子们再一次兴趣十足地投入到了游戏之中。
当幼儿对游戏失去兴趣时, 老师要及时帮助幼儿拓展思路, 深化游戏主题, 明确教育目标, 不断地创新游戏情节, 提高幼儿对游戏的积极性。
二、创设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
区角活动氛围宽松, 形式多样, 幼儿可自由选择玩什么和怎么玩, 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获得经验, 体验成功和愉悦, 因此在区角活动中, 当孩子们真正开始游戏时, 教师要注意充分尊重幼儿, 让孩子们按自己的意愿, 自主选择、自由交换游戏内容, 创设宽松、和谐、自由的活动氛围, 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 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案例: 中班区角———我是小小建构师
积木一直是孩子们的最爱, 我们在小小建构区里投放了大量的各式积木、纸筒。几次活动下来, 孩子们创作了好多得意的作品, 也有了一定的活动经验。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这次活动前老师激发孩子们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 拼搭乐亭美景! 说干就干, 孩子们开始了自己的分工: 有的利用纸筒垒砌广场花园; 有的用扣式积木拼搭路灯、小汽车; 有的两三个一起合作拼搭宽宽的街道……这组小朋友在自由的堆砌中有了重大的发现: 要想堆砌的造型牢固、美观, 一定要按照纸筒的长短有规律的拼搭! 他们用由短到长垒砌出“推不倒”的宝塔, 由短到长再到短堆砌出新型花坛。看啊! 他们居然堆砌出了一个大花轿! 还让长得最小的吕梦奇坐在了里面, 几个男孩子玩起了抬花轿的游戏! 孩子们在这里无拘无束, 找到了属于他们的快乐!
三、做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引导者
幼儿在区角活动的时候, 教师不仅应成为幼儿游戏的好伙伴、好搭档, 还应成为一位细心的观察者, 了解幼儿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在“肯德基”店门口, 老师发现刘好小朋友哭了, “怎么了?”老师轻轻地问。“今天我本来想吃完肯德基再去宝宝理发店理发, 可是, 钱花多了, 现在不够用了, 没法去理发店了! ”刘好一脸的委屈。“那你应该怎样做才合适呢?”经老师一提醒, 刘好明白了, 高兴地跳起来, 挥动着手里剩下的1元钱说: “我有办法了, 等明天再游戏时我吃五元钱的肯德基, 然后去理发店花两元钱理发, 这样我还能用省下的钱去超市买到我想买的彩笔啦! ”在老师的启发下, 孩子增长了合理消费的意识。这个经验, 我想孩子会受用终生的!
此外, 老师还要根据游戏的开展情况参与到游戏中, 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在一次玩“美羊羊超市”游戏活动中, 导购员程婧小朋友觉得很没有意思, 说没有人来买东西。老师故意表现出着急的样子: “没有人来买东西, 这可怎么办? 是不是还有好多顾客不太了解这个小超市啊? 我们能不能给美羊羊超市做做广告啊?”孩子们一听这话, 高兴地说: “好啊, 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于是在自由活动时间, 老师和孩子们开始忙碌起来, 有的在画某件商品的广告画, 有的用硬纸板做起了超市广告牌……有的在商量超市还应该提供什么样的便民服务! 经过孩子们的商量和调整, 美羊羊小超市的生意又兴旺起来了。噢, 服务员陈家航跑进跑出, 他在干什么呢? “他们买了很多东西拿不回去, 我帮他们送货呢! ”原来孩子们又增添了送货到家的优质服务! ———游戏情节在孩子们的游戏中又丰富起来。
总之, 为了延长区角活动的“生命力”, 教师应注重每次活动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注重活动之后的评价和调整; 注重区角之间的有机结合和有效利用, 让区角活动在教师适宜的指导下不断地完善和完美, 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 使精彩的区角活动成为幼儿熟练掌握学习经验、生活经验的快乐平台!
摘要:区角活动是幼儿在自由状态下的自主活动, 在这看似随意的活动中, 蕴涵着一定的教育目标, 而让幼儿能在区角活动中通过自主活动达到教育目标, 就需要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充分认识自己的作用、地位, 时时把握好幼儿主体, 教师主导的关系, 并进行适度的指导。
【关键词】幼儿园 区角 创设
“区角活动”实际上就是活动区教学的一种形式。在幼儿活动中,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求,主动到自己愿意和所需的活动区域参与活动,以满足自己的愿望。这些在区角范围内、以区角作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被称为是“区角活动”。
一、幼儿园创设“区角活动”的意义
首先,“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环境,因其与幼儿之间联系的紧密性应受到最多的关注。尤其是作为幼儿园重要环境的区角,它能够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使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充满兴趣,充满好奇心求知欲。通过参加区角活动,可促使幼儿自己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发展智力,萌发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愿望。
其次,就幼儿自身的特点来说,由于年幼幼儿主要通过自己身体的活动,运用自身感官初步认识外界世界的。集体教育活动中,因为幼儿人数较多,活动空间和活动材料又很有限,不利于幼儿发展,而“区角活动”扩大了有限活动空间的利用率。在区角活动中,丰富的活动材料,多变的环境氛围以及直接与事物的接触,使幼儿在摆弄、操作、观看、触摸、倾听等过程中直接感知事物的属性,通过有趣的操作和直观的感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区角活动之于幼儿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最后,在长期的幼儿园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都面临这样的困惑,即《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面对大班额和有限的教育资源,幼儿园教师很难做到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区角活动一方面通过空间区域上的划分,借助幼儿的兴趣进行人员分流,有效缓解幼儿人数与有限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借助区角环境的创设,幼儿园教学不在教育资源的数量上下工夫,而是将目光放在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资源上面,在利用好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广泛收集并开发新的教育资源。
二、区角活动中的组织与指导
幼儿刚刚进入一个新的集体,区角活动对他们来说是陌生而又新鲜刺激,于是我们常常会看到孩子们在区角里忙忙碌碌的但没有目的性的玩。我们教师初步找了一些针对性的方法:
(一)无声示范的行为艺术
托班幼儿拿到任何一件物品,总是急于摆弄。所以一开始我们并不强求突出区角的功效。而是先将区角开放给幼儿,等他们自主摆弄得差不多了,我们再选择那些最基本、最必须、最主要方式介绍给孩子。由于孩子在前一阶段操作摆弄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因此通过教师的讲解后,孩子就能摆弄得更自如,并且能创造性地运用。例如在“建构区”中,我们投放了大量的积木后,并不急于将拼、插的基本方法传授给孩子,只是让他们先自己探索、操作。刚开始,没有一个孩子知道将积木插起来变成某个造型,他们只是单纯的把这些积塑当做成品玩具进行游戏,把积塑充打仗的游戏或把积塑当成勺子用来喂娃娃吃饭等等,这似乎有别于该区角的设置意图,但也是幼儿创造性的表现,我们给予充分的尊重。几天后,教师参与到了孩子们的打仗游戏之中,故意默默地在孩子面前用几块插塑插漂亮的花,孩子们的兴趣一下被激发,纷纷效仿,渐渐地这些插塑在孩子们的手中变成了好看的“花朵”“煤气灶”“公共汽车”等。
(二)循序渐进地开放区角
幼儿园孩子在得到一种活动材料或玩具后,喜欢通过他们的各种感知觉和身体动作,不断尝试、模仿、操作。加上托班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极短,兴趣非常容易转移,刚开始时我们只开放一个区域就已足够,如果一下子全部开放,对于还没有规则意识、自制力又差的托班孩子情况就会时有发生,不仅会影响活动的组织开展,常规的建立,而且对于孩子相互间的良好交往也有弊端。在建立了基本的活动规则后,就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水平和需要决定开放区域的数量了。
(三)特殊标记引领幼儿的规则意识
每次的区角开放,都会出现某个区角“撞车”事件,而某个区角又会特别的冷清。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老师在区角的进口都会设计小脚丫的形状,有几个小脚丫进几个小朋友。并且初步采取轮流玩的制度,合理的管理区域活动,使每个区角真正发挥它的作用,让每个孩子都留恋“家”一般的区域活动!
三、幼儿园区角创设的几个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区角活动中,幼儿自己是区角中的主人,区角作用的发挥也必须要由幼儿自己来完成。因此,幼儿园区角的创设应注意引导幼儿参与,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二)适应性原则
幼儿园区角的创设必须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否则,再好的区角也不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良好的作用。
(三)安全性原则
幼儿园区角在考虑如何促进幼儿发展的同时,还应考虑避免区角中的不安全因素,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因此,区角创设一定要注意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四)卫生性原则
幼儿园区角中的卫生,主要是指区角材料的卫生和活动过程的卫生。在幼儿园区角中,材料必须是清洁无毒的,尽量选用方便清洗和消毒的材料。
(五)互不干扰原则
由于各班创设的活动区角种类较多,性质各不相同,对环境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教师在创设时,应该考虑到这个问题,注意使各个活动区角做到互不干扰。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重要环节之一,它对幼儿的教育功能也十分明显。我园为了提高区角环境质量,通过区角游戏来同时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效率,于2017年4月25日开展区角创设环境检查评比活动。本次活动对个班级区角工作方面有了督促作用,有力改善了各班区角的内容。本次检查活动中有了以下几方面的感悟和总结:
一、我园区角的现状情况
我园共有小、中、大十二个班级都开设了各种区域活动。其中小中大三个年级组本学期把去教活动与教育教学活动和教研组活动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每班开设了不少于四个区域活动环境,其中美工区和科学区是必须有的,其他区域根据各班自己的需要和特色开设。
二、本次区角检查的感悟
1、部分班级的进区卡没有挂在明显位置而且数量不够。有的班级区角的游戏规则没有及时补上。区角的大名称缺少。
2、检查中发现各班小型玩教具比较充分,但是中型大型玩具缺少。尤其是中大班建构类玩具中大型建构材料少而且只限于纸箱子。
3、分享阅读班级的表演头饰少。
4、美工区的半成品和幼儿作品少,部分班级只有幼儿的绘画作品,而缺少彩泥作品、粘贴作品、剪贴作品、涂色材料等。
5、区角内容与教学活动内容的联系没有很好突出。教学互动延伸到区角的材料没有放齐。
三、对于我园区角现状的改善措施
基于本次检查出来的种种不足,我们教研组长与主任研究讨论做出了以下改善措施:
1、鼓励区角材料不足或不与教学教研相联系的班级的各位老师分工负责区角,一位老师负责一到两个区角填充内容。教室区角内容不充分,也由于班级老师合作不到位推卸责任。所以去交内容分工保证每班每位老师都为区角活动操心。重视合作与分工统筹结合。
2、给教师们提供可以参考采纳的区角材料信息,如玩教具名称图片等,鼓励教师们相互观察其他班级的区角材料,丰富自己班的区角材料。
3、美工区与科学区严查是否与教育教学内容相结合,结合程度低的班级,让负责该学科的老师补起材料。
4、美工区摆放多种材料供有儿操作、重视充分展示幼儿作品。保证有原材料、半成品、幼儿作品和教师范例;保证有涂色材料、水彩笔绘画材料及作品、油画棒绘画材料及作品、中大班水粉颜料及作品。把幼儿的优质绘画作品在区角里展示出来;保证有剪贴材料及作品,剪切粘贴材料及作品并展示出来;可以组织亲子合作完成美工手工材料。
四、检查评比决定与检查意见
通过本次区角检查,我们发现各班区角的材料基本充足,但与教育教学和教研的联系不足。所以我园决定于本月27日再次组织复查后再定评比优秀等级结果。
五、本次区角检查的感悟
此次区角检查主要是考察各班区角材料投放及幼儿活动情况,检查小组在阿丽腾同志带领下依次深入各班,现场查看区角材料填充情况及各类新增材料的使用情况,并对检查结果进行了详细的记载。教研组对本次的检查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后,反馈到各班,认真督促各班教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加以整改和完善。
[摘 要]:“每个儿童都是可造之材,教育应关注每个儿童的发展,为他们营造适宜的环境。”认同这种观点的教育价值观,我们就会发现,比之与集体活动,区角活动提供给孩子更多的个体活动空间,它关注孩子们各自活动的过程,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那么,什么是区角活动呢?很多人都简单地认为区角活动就是形式为自由;室内有间隔;操作有材料。其实这并不完全正确,真正的幼儿区角活动是有明确的目的性,以操作、摆弄为主的自主性学习活动,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师在幼儿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中要重在观察,而其中的指导则是隐性的,要善于用材料本身去帮助、指导幼儿。
[关键词]:幼儿园;区角活动;意义;价值
区角活动时教师利用游戏特征创设情境,让幼儿以个别或小组的方式,自主选择、操作、学习,从而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利用和积累、修正和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在获得游戏般体验的同时,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对幼儿而言,它是一种看开放性的、低结构性的活动,幼儿可以自己的兴趣、需要、意志为导向自主活动,活动的内容、时间、节奏、顺序以及活动的伙伴、规则等都可由幼儿自己决定或与同伴商量、协调,在摆弄与操作、探索与发现、交流与询问等过程中实现和生成活动。对教师而言,它是教师基于对幼儿兴趣与需要的了解,并能反映一定教育价值而组织的活动。教师将自己的主导作用通过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建议、伙伴间的影响来加以渗透。与过去那种“罐头式”的计划活动不同,它需要教师时刻“追随幼儿”,通过观察幼儿活动过程,了解活动结果,调整活动方案,使区角活动的内容和材料更好地定位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上,进而更有效地去推动幼儿的自主学习和经验提升。
一、区域活动为孩子提供了协商、合作的机会
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说一不二,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对孩子进行协商、合作教育十分重要,在幼儿园的集体教育中,教师虽然比较注重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但针对性不强,而区域活动的特殊性恰恰弥补了集体教育的不足。如在理发店游戏中,有三个孩子都想当理发师,可是理发师只能有两个,怎么办呢?孩子们只好自己商量,或者改变角色等;或者采用轮流的方法解决矛盾,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等待,学会了合作,学会了相互协调。
二、区角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常言说:幼儿的智慧在手指尖上。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心理学研究证明,手的动作和思维活动有直接关系,人在动手时有关信息从手到大脑,又有大脑传到手,动手是动脑的外观,动手又能支持脑的积极活动,手巧心灵,心灵手巧,在玩玩做做中幼儿智力得到了开发。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在不断的主动地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得信息积累经验和发展能力,通过做做、玩玩、看看、想想等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实践证明:所有的幼儿都有某种物品通常的使用方法基础上发现的特性和功能,甚至创造出新的作品,幼儿会陶醉于自己的想象之中,对于那些经过自己动手做出来的东西会感到极大的满足。通过区角活动,他们的交往、合作、自信心、想象力、动手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区角游戏发展了幼儿语言交往能力
区角活动是幼儿对现实生活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有助于幼儿学习社会性行为,能帮助幼儿按自己的愿望和想象自由地发展游戏,从而发展其交往能力。例如过家家就是一个区角游戏,参加游戏的幼儿都要担任一个角色,通过语言来完成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交往。从游戏中的对话中不难看出,幼儿是借助言语的交流来丰富和完善游戏的,实现对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准则的模仿和再现,在与其他家庭成员的交往中他们发展了语言,丰富了词汇,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也得以建构和运用。区角游戏把幼儿语言发展与认知探索活动结合了起来,有效地促使幼儿的语言态度、能力和习惯的发展在同一过程中完成和实现。在游戏中教师与幼儿更加亲密,为教师和幼儿创造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做到了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在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时,教师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为幼儿提供自由交谈的机会,扩大幼儿自由交谈的范围,鼓励幼儿积极与人交往,丰富其与人交流的经验,使幼儿在愉快之中获得语言的良好发展。
四、区域活动有利于孩子社会性的培养
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扮演着各种角色,孩子们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学习不同角色的交往方式,想象表现并体会不同的情感,在照顾娃娃时想象表现并体验父母对孩子的呵护;做医生时细心照顾病人,做服务员时耐心热情地接待顾客,做爸爸时礼貌接待客人,学习做菜打扫卫生等等,这些区角活动中角色扮演无形中使孩子增强了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建构区”等区域是孩子们自己的天地,孩子们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感受、发现和创新,自由自在地交往。孩子们十分忙碌,孩子的双手和头脑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孩子们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探索、操作,获得了更宽广的交往天地,精神得到了愉悦。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然而,在实际活动中,尽管我们都认识到了创设区角活动的重要性,都想方设法独具匠心的为幼儿开辟了活动场所。那么,如何才能更加有效的开展区角活动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一、教师给幼儿创设科学、合理、有趣的活动区
幼儿园活动区的设置需要教师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考虑到幼儿的需要,还要考虑到地域性及幼儿园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要让活动区具有本班特色,兼顾有艺术性、教育性、发展性、多样性。作为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活动环境,要让幼儿自主的进入到教师创设的活动区内。在活动中,教师应放手让孩子们大胆地去参加区角活动,并且逐步把集体活动的内容融入到区角活动中,让幼儿和伙伴之间一同探索、一同学习,从而在自己本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有目的的观察活动区中幼儿活动的情况,发现幼儿究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引导幼儿主动的参与区角活动,喜欢区角活动,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二、教师要提供有选择性、有目的性、好玩的活动区材料
教师在创设合理的活动区后,在考虑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基础上,要理解活动的目标后在活动区中有针对性地选择、投放材料,投放那些对幼儿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操作材料。每个幼儿的家庭背景,认知水平、经验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区角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能为不同能力、兴趣的幼儿提供适于其发展的活动环境。因此我们在活动区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真正的有的放矢。投放材料时,要注意提供难度不同的材料,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便于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幼儿适时适宜的指导
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游戏是非常投入的,因此,教师耐心的观察和倾听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能及时地发现幼儿在活动中的情况,从而便于教师及时地加以调整。在观察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兴趣点大多数幼儿喜欢什么区的游戏、喜欢的内容是什么、哪些材料幼儿最为喜欢,游戏中哪些情况需要老师介入等等。
四、教师在活动中要对幼儿进行客观、宽松的评价
由教师组织的评价活动可以有很多种,评价的时机也有所区别。教师引导幼儿参与评价,就能发挥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幼儿之间的互动。在小班年龄段,对于活动的评价形式主要以师生互动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评价活动可逐步增加幼儿的参与机会,增强幼儿评价中的生生活动。
教师在观察的基础上,及时的做好纪录和反思尤其重要。环境创设是否适宜;布局是否合理;材料提供上是否要作调整;游戏中的介入行为是否及时、适时。另外,孩子的兴趣在哪里,游戏中需要幼儿积累怎样的经验,幼儿在游戏中还存在什么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等等。有了分析、反思和调整的记录才能体现观察和指导的价值,帮助教师不断发现区角活动的价值,促进幼儿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区角活动,环境创设,教师指导,幼儿发展
区角活动是这样一种活动形式:教育者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区域,让他们自主选择活动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将整体的活动范围划分成小的活动区域,并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地投放学习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活动区域和活动伙伴,从而促进幼儿的有效的学习和发展。但是,如果没有对区角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指导的话,就会让幼儿的学习变得散漫,没有目的和系统,从而把有效的学习时间变成无效的玩耍和打闹。所以有必要对区角活动进行有效性评价,笔者根据自己在幼儿园的实际观察情况,结合自身的体验,提出从教师、环境创设以及幼儿发展三个方面评价幼儿园区角活动有效性的标准。
一、对幼儿教师的评价
1. 教师是否能够适时地介入、鼓励并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和思考。
区角活动,对幼儿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自由活动、自由游戏,幼儿可以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均可自由选择,充分自主地活动。所以对教师来说,如何适时地介入幼儿的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教师应该能够尊重幼儿的愿望,支持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激发他们进行探索的欲望,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用“瑞吉欧教育理念”里面一句话,“教师应该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并给予回应”。那么在区角活动里面,更重要的就是教师如何去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何时做出回应。这就要求根据自己对孩子的了解和以往工作经验,有效判断孩子什么情况下需要帮助,教师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回应,在既不改变任务难度的情况下,帮助孩子达成目标,获得成就感。所以教师在区角活动中的作用可以形象地理解为“脚手架”,来不断创造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达到更高一层的目标与发展。其次,教师应该了解幼儿的学习进程。材料丰富、新奇多样的区角,自然对儿童有较强的吸引力,孩子可以在区角里乐此不疲地活动。但是这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放任让孩子自我探索,随心所欲地玩耍。相反,教师的任务更重了,她不仅仅只是一位知识的传授者,在区角活动里教师更应是一位观察者和指导者,细心地观察每一位孩子的发展状况和所遇到的问题,适时地给予帮助。这就要求教师在区角活动中所做的工作更多了,不仅要观察,还要写观察记录,对孩子进行有效和必要的指导。再次,教师应该能够促进幼儿间的相互交流。儿童伙伴的作用是教师、家长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替代的。他们的地位平等,有着共同的经验背景和语言,他们之间不存在交流的困难和障碍,而教师只能从成人的角度去对幼儿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处理和分析。那么在区角活动中,伙伴的角色地位表现得就更为明显了。因为在区角活动中,由于空间有限,通常情况下,教师都会规定每个区角里的人数,一般都在2~3个人,或者3~4人左右,那么在这个人数当中,伙伴之间的交流就会容易和频繁,所以教师应该利用这样一个教育契机,来增进儿童伙伴之间的交流和影响。但是由于区角的玩具和空间有限,儿童难免会因为抢玩具和空间引起冲突,所以教师应该防止和避免儿童之间的同伴冲突。
2. 教师是否能够制定相应的合理的区角规则。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说的自由是在有规则下的自由,只有在有规则下的自由,才是真正有秩序合理的自由。所以在区角活动中,就要求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情况,和幼儿一起制定合理的规则。在幼儿选择区角的时候,就应该要求幼儿自选和教师指定相结合,以免幼儿偏区,喜欢哪个区,就仅仅只是在一个区角里面活动。儿童不同于成人,他们的同伴模仿能力特别强,当一个孩子选择进一个大家比较喜欢的区角的时候,其他孩子可能就会“跟风”,这样不仅不利于孩子个人的发展,也会影响班级成员进入该区进行活动。所以,在进入区角的时候,教师在尊重幼儿个体兴趣时,也要顾及幼儿全方面的发展与其他幼儿的需要。对区角里的人数有所规定。因为区角的空间有限,只能容纳2~3幼儿在一个区角内进行活动。那么教师在幼儿选择进入区角的时候,可以让幼儿实行插卡进入,看到人数满了以后自行换一个区角进行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也可以在无形当中学习到相应的数学尝试。在区角活动结束之后,制定相应的整理规则,让幼儿主动收拾区角里的工具和玩具。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从哪里拿就放到哪里去。也可以让幼儿进行协商,共同整理玩具,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最主要的是:区角活动之后教师的总结评价工作。教师应该对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讲解和评价,可以选择让幼儿自我讲评和教师评价两种方式。幼儿自我讲评就是每一次活动之后,教师带领全体幼儿参观学习一下别的区角里的活动成果,让孩子们自己讲讲都做了些什么,有哪些成果和作品,有什么不会的地方,这样做一是让孩子学会关注别人的劳动成果,二是让幼儿自己获得一种成就感,有积极性和热情投入到下次的区角活动中。教师评价是对整个区角活动进行的总结性评价,对于个别表现突出的孩子进行表扬,提出优点和不足,有利于下次区角活动的开展。
3. 教师对幼儿的指导是否具有针对性。
在区角活动中,教师的定位应该是信息的导航者、兴趣的激发者、愿望的支持者、关系的协调者。所以,教师在区角中对幼儿进行指导时,必然要求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发展特点对每一个孩子“因材施教”。全美幼儿教育协会(NAEYC)在2000年出版的《幼教绿皮书》(Development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中指出当前幼儿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对个别差异的关注不够,教育方式仍然无法真正重视个别差异的存在,并配合孩子的差异调整教育方式。近年来,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影响下,人们对智力以及个别差异的理解,有了一定的变化。孩子们的差异有两种:个体之间的发展状况的差异和个体内部独特性的差异。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发展模式各不相同,每个人的家庭背景、气质、性格、学习品质都不尽相同,所有儿童都有自己的长处、兴趣和需要,也都有自己发展不足的地方。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区角活动的指导中,真正地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使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进度符合每一位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水平。在区角活动中,幼儿以个别化的学习为主,教师需根据孩子的发展状况和水平,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二、对区角中环境创设的评价
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皮亚杰认为:知识的获得,既不来源于主体,也不来源于客体,而是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向内协调主体的动作;通过反省抽象形成逻辑数理化经验;其二是向外组织外部世界,以产生认知的内容,即形成物理经验。向内和向外活动,构成同时的双向建构。那么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来解释儿童在区角活动中的学习过程的话,就务必要求教师在区角中准备丰富的、可操作性的、具有挑战性的材料,以供幼儿进行操作和建构。首先,区角的划分是否符合教室空间的合理利用和满足孩子的需求。一般而言,区角都有美术区、益智区、阅读区、建构区、表演区、娃娃家、生活区等,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合理地分配这些活动区域,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遵循一些原则,例如动静的分离、区域大小的搭配等。其次,在材料的投放上要求材料的投放要有:目的性,也就是要求当前材料的投放要符合我们当前的教育目标和儿童发展的特点;层次性,相同内容,不同年龄,不同的发展阶段,材料层次是不同的;自然性,区角活动中的材料要尽量真实,贴近儿童的生活,最好能用儿童熟悉的事物,废旧物品的利用当然最好,虽然儿童具有非凡的想象力,但是材料也要具备可以想象的条件;丰富性,不同区角内的活动材料应该多样,不仅要求数量够用,也应该花样新奇,同一区角内的材料投放也应该种类齐全。
三、对幼儿发展的评价
一是幼儿是否能够自主学习。积极主动的建构学习是区角活动的一个主要特点。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指出:“促进幼儿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发展,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务。”而区角活动则能很大程度地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判断有效的区角活动是否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还要看幼儿是否在区角活动中是积极主动建构的个体。因为在区角活动中,教师给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来决定玩什么,和谁玩,怎么玩,用什么玩,玩到什么时候,可以通过幼儿在区角活动的表现以及他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来判断幼儿是否在区角活动自主的探索中获得了体验,建构了知识。二是幼儿的学习是否具有系统性和可持续性。我们知道,我们中国的课程改革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曲折,从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又到整合课程、活动课程,最近又比较流行主题课程,现在又提出的区角学习,又有学者提出主题课程和区角活动的整合。那么我们比较我们所经历的一次次课程改革,不难发现,每一次都有进步,但又恰恰不完善。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相对以前而言,无论是身体特征还是心理特点,我们对幼儿都已经有了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了解,已经认识到儿童的学习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这就要求,课程的设置和活动的选择必须要尊重满足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基于这样的认识和了解,我们发现活动课程、主题课程以及我们现在所谈的区角活动,都是以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为前提的。但是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难免就会对知识的系统性和学习的可持续性有所忽略。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的学习是同化、顺应的过程,那么这就需要知识之间要有一定的内在关系。如果仅仅只是依照儿童的需要则会造成幼儿学习的不持久、知识的不连贯。此外,在区角活动中的学习,不是“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它并不要求儿童在一次区角活动就可以实现所有的教育目标,而是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水平,适宜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也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适宜性教育”。那么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儿童学习的总体目标,及时地、不断地调整具体活动的目标,以使区角中活动的设计、材料的投放都能更好地定位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上。
总之,区角活动丰富多样,幼儿对区角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较高,如何利用幼儿的这种热情获得最近发展区的发展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所追求的。那么就区角活动而言,对它的评价,应该是一种“过程性评价”,不是“一锤子定音”的事。在活动中对教师、幼儿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评价,从而才能促进区角活动积极有效持续地开展。
参考文献
[1]黄琼.对区角活动的性质、功能及指导方法的再认识[J].学前教育研究,2001,(3).
[2]王梅香.区角活动的改善和指导[J].教学与管理,2002,(9).
[3]邹蓉蓉.浅析区角活动中教师角色定位[J].基础教育,2005,(4).
[4]张丽萍.区角活动的指导与评价[J].幼教园地,2005,(7).
[5]叶颖.区角活动促进幼儿与环境互动的策略探析[J].教育导刊,2003,(8).
关键词:幼儿园区角活动;开展;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130-01
近些年来,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深入,对幼儿教育的自主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实践教学中区角活动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角活动的开展对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重视活动设置的灵活性,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
区角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区角活动是幼儿教育中,集体活动的一个重要补充,对于幼儿教学工作的开展具备重要的补充作用。通过我们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开展,我发现,区角活动的开展能有效促进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孩子通过互相交往,互相合作,共同商讨,提高孩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有效促进了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
区角活动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儿童自主性和主动性发展的最好途径。在区角活动中,幼儿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自主活动,学习环境宽松、自由,在一个半封闭的屏障中,幼儿可以自由地选择、摆弄、操作、探索,通过实践积累和构建自己的经验与感受。此外,区角活动还具有独特的空间和时间特性,它也有助于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在空间上,允许每个幼儿在一定的区域和空间内自由走动、自主选择区角;在时间上,允许每个幼儿按照自己的学习速度进行活动,既可以完成若干种不同的学习材料和内容,也可以同样的学习材料和内容通过若干次活动来操作,这正是幼儿充分享受自主和促进幼儿学会自主学习的重要体现。
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说一不二,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对孩子进行协商、合作教育十分重要,在幼儿园的集体教育中,教师虽然比较注重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但针对性不强,而区域活动的特殊性恰恰弥补了集体教育的不足。如在面包师游戏中,有三个孩子都想当面包师,可是面包师只能有两个,怎么办呢?孩子们只好自己商量, 或者改变角色等;或者采用轮流的方法解决矛盾,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等待,学会了合作,学会了相互协调。
常言说:幼儿的智慧在手指尖上。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心理学研究证明,手的动作和思维活动有直接关系,人在动手时有关信息从手到大脑,又有大脑传到手,动手是动脑的外观,动手又能支持脑的积极活动,手巧心灵,心灵手巧,在玩玩做做中幼儿智力得到了开发。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在不断的主动地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得信息积累经验和发展能力,通过做做、玩玩、看看、想想等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实践证明:所有的幼儿都有某种物品通常的使用方法基础上发现的特性和功能,甚至创造出新的作品,幼儿会陶醉于自己的想象之中,对于那些经过自己动手做出来的东西会感到极大的满足。通过区角活动,他们的交往、合作、自信心、想象力、动手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区角活动是幼儿对现实生活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有助于幼儿学习社会性行为,能帮助幼儿按自己的愿望和想象自由地发展游戏,从而发展其交往能力。例如过家家就是一个区角游戏,参加游戏的幼儿都要担任一个角色,通过语言来完成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交往。从游戏中的对话中不难看出,幼儿是借助言语的交流来丰富和完善游戏的,实现对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准则的模仿和再现,在与其他家庭成员的交往中他们发展了语言,丰富了词汇, 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也得以建构和运用。区角游戏把幼儿语言发展与认知探索活动结合了起来,有效地促使幼儿的语言态度、能力和习惯的发展在同一过程中完成和实现。在游戏中教师与幼儿更加亲密,为教师和幼儿创造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做到了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在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时,教师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为幼儿提供自由交谈的机会,扩大幼儿自由交谈的范围,鼓励幼儿积极与人交往,丰富其与人交流的经验,使幼儿在愉快之中获得语言的良好发展。
总之,区角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区角活动的开展能够激发幼儿学习的能力,提升幼儿思维的发展水平,更好地促进幼儿教学工作的开展。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充分整合教学资源,遵循在幼儿园教学活动开展中的一些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区角活动开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佳艺,李克建.幼儿园区角活动质量与幼儿发展的相关性探索[J].幼儿教育,2015(Z3):7-11.
[2] 陈 敏.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5(1):72-74.
[3] 朱 霞.论幼儿园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3):247.
[4] 庄艳玲,倪宝.幼儿园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谈[J].科技创新导报,2013(30):221.
[5] 杨润娟.浅谈科学教育下幼儿园科学区角环境的创设[J].金田(励志),2012(12):75-76.
[6] 朱耿玲,裴婷婷.浅谈幼儿园区角活动中教师指导时机的把握[J].课程教育研究,2014(16):31.
[7] 徐启丽.区角活动中教师指导方式探析[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4):67-70.
赵洪绯
2016.5 学习性区角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含主题学习的核心经验)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学习活动。
我们必须要明确它的四个特点:以学习为主;以操作摆弄类学习为主;以强调自主、注重过程性模式为主;是以教师预设与幼儿自发生成相结合的学习活动。在区角游戏中,宝宝们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游戏,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操作游戏材料,实现自主学习,从而累积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
根据近两天的观察和观摩,我从区域材料投放上和教师的指导上有所收获,现把想法整理出来。
一、材料提供与投放。1.材料的种类不断更新。
有些园所班级教师能看出游戏材料已经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了,孩子们对材料失去新意,教师没有仔细观察宝宝与材料互动的情况。当宝宝因反复操作对游戏材料失去兴趣时,应该如何做?我觉得应该及时撤旧添新。比如每个小托班都会设置传统游戏“喂小动物吃东西”,我们一开始可以提供大口勺和芸豆,一段时间后必须要将大口勺换成了小口勺,还可以将芸豆换成了蚕豆,等孩子们觉得无趣的时候还可以将蚕豆换成了黄豆。这样递进式地更新游戏材料,让孩子对游戏的兴趣始终不减,每一次都能专注、耐心地进行游戏。提供动态的材料,满足宝宝的操作需要,提升宝宝游戏的专注度。2.材料的数量按需提供。
个别班级教师区角游戏材料混乱,数量少,出现争抢学具现象。我觉得托小班的游戏材料要以份为单位,根据孩子的实际游戏需要来确定材料数量。特别是提供新材料时,考虑到宝宝爱模仿、从众心理强的特点,教师需要多提供几份材料,适当扩大游戏区域,避免出现我们看到的宝宝想玩却玩不了的情况。游戏材料的提供不追求多,但要秩序摆放。否则会使宝宝因选择过多而无从下手,也会造成区角环境的杂乱;追求精,教师需根据宝宝的实际操作情况来调整游戏材料,这其实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需要下功夫真研究和观察调整。3.情境性不够。
观摩中我们看到有些老师们只是简单地提供了单一地场景和材料,如整理衣服、叠衣服、夹衣服等等,没有游戏的情境性。孩子们玩一会儿就转移了注意力,扔下这个去玩别的。说明我们没有考虑到游戏是孩子们活动的主要形式和需要,试想如果我们将它们串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活场景,势必孩子们会更感兴趣。如:为练习宝宝的手部肌肉动作,可以设计“洗晒衣服”的游戏。提供不同形状、松紧不一的衣架、盛放脏衣服的箩筐、自治适用的洗衣机、玩具烫衣熨斗、熨衣板等等,宝宝可以先将箩筐里的衣服放进“洗衣机”清洗,再夹在衣架上晾晒,然后用玩具熨斗熨烫,最后将衣服折叠好。这样的游戏情景会大大增强趣味性和连续性,真实的操作情境,不管宝宝晾晒的衣服是否整齐,折叠的衣服是否服帖,宝宝仍然会玩得不亦乐乎。再如生活区“捞”的游戏,可以将材料设计成“吃火锅”游戏,除了投放乒乓球还可以提供木块、小海绵剪成的碎块代表火锅食材等等,同样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宝宝在捞捞、吃吃中真实地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增加注意持续的时间。4.阶梯型与挑战性不够、材料体现个体差异不够。大多数园所没有关注游戏材料本身的梯度,或者在投放上欠缺阶梯性和层次性。不能满足所有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的需要,让宝宝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体验乐趣,激发宝宝不断探索的欲望。如:我班给妈妈串项链的游戏,形式卡以三原色、四原色、五个颜色的梯度呈现,并放置在不同的星袋里面,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又如某园教师在材料“种小树”中,宝宝可以将“小树”逐个种在泡沫板上,也可以按照不同颜色的组合来种树。教师在第一级别可以提供形式卡照片,便于幼儿选择操作模仿。能力稍强一些的孩子可以让其自由组合。另外,在区域的设置上没有明显的标识让孩子加以区分,教师应该考虑阶梯型学具的操作提示,如我园的几颗星设置,清晰明了,孩子自由选择。
二、教师指导的灵活性。1. 少干预多顺应。
孩子们在学习性区角中通过自主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因此,教师面对宝宝的游戏行为,不要操之过急,要耐心等待,要相信宝宝会带给我们惊喜。在观摩中我们发现有些老师牢牢盯住秩序、规则,没有给予宝宝更多一些自主,如果多顺应一下孩子,他们会玩得更精彩。2. 少指责多建议
游戏中我们发现托班孩子将游戏材料弄乱,与同伴争抢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宝宝玩得兴奋至极,有的宝宝一动不动。面对这些情况,老师应给予更多耐心,多运用肯定、建议的语言鼓励。
3.学习活动前的情绪调整与活动后的交流分享。
白莲乡中心幼儿园----冯颖
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国培计划(2015)”--------湖北省幼教专家巡回讲学项目罗田县讲学点活动,为丰富幼儿园区角活动,促进区角活动的创设和指导,真正发挥区角活动的时效性,2016年5月19聆听了解放军国防信息学院幼儿园程虹园长的“幼儿园区角创设”专题讲座活动,程虹园长图文并茂的讲解获得了在场老师们的阵阵掌声。学前教育负责人、幼教人员、幼儿园园长等1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众所周知,区角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愉悦性与教育目标的统一,对幼儿来说,区角活动的氛围宽松,活动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在整个区角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玩什么,自己决定怎么凭借自己的能力,在能胜任的环境中,自由组合所进行的特定活动。
程虹园长从以下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区角创设应考虑的问题。
作为提供给幼儿的活动,首先必须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区角活动的创设要点。
1、幼儿园课程文化,突出教育性和艺术性。程园长以南京一幼的园所布置,区角布置展开了详细的阐述。
2、结合班级环境,突出特色。
3、区角的分类。
三、区角活动的实施过程:
实施过程是:参观、调查-----讨论、制作------游戏------评价
教师要有目的的观察,指导,并非让孩子做到“不乱就行”,教师要有很强的观察能力,这样才会发现教育契机,使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此外还要给幼儿提出下一步的发展目标,让幼儿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当然必要时还需要教师做一些记录,来分析,思考,为下一步的教育做好准备。
思考我园,首先,我们现阶段的区角活动,每个区角都有,但是材料都不是很丰富,就娃娃家而言。幼儿最熟悉的地方就是家庭,最先接触和了解的劳动就是家务活活,因此,无轮是在哪个年龄班,娃娃家都是角色游戏的中心主题。并由此扩展出反映社会生活的为主题的活动,如餐厅,超市,医院等。小班的角色游戏区主要以家庭生活为主,中班就会相应地出现以反映社会生活为主题的活动,大班角色游戏区的活动则更加丰富多样。然而,我园的娃娃家,从小班到大班都如出一辙,“家里”基本的设施都有,但缺少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特点的材料。谁没有娃娃家吧,倒也有个家的样子,说有娃娃家吧,可里面的材料却很不充分。
【幼儿园区角活动反思】推荐阅读:
幼儿园区角活动设计12-21
幼儿园区角活动方案设计07-27
幼儿园区角游戏活动设计注意事项11-16
利用乡村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区角活动07-21
幼儿园区角学习心得09-11
幼儿园美工区角教案07-02
园区管理10-12
园区交流材料11-17
产业园区筹备方案07-09
园区开发投资协议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