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的认识(精选8篇)
首先,什么是3D打印?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 打印技术出现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实际上是利用光固化和纸层叠等技术的最新快速成型装置。它与普通打印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近年来,随着打印设备和打印材料的不断研发,该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现阶段,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大致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快速成型层面,这个层面的应用主要是根据数字影像资料打印出立体三维模型,帮助医生分析病情,拟定手术方案。另外,立体三维模型便于医生与患者沟通交流,这方面的应用在技术上已逐渐成熟。二是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辅助手术工具或 器 械。由于每台手术 的独特性,需要特定的手术工具或器械以满足医生的特定需求,3D 打印技术为满足个性化的手术器械提供了技术保障,可以制造出个性化的手术器械用于某例特定手术。三是3D打印技术可直接打印出植入体内的修复体,即快速制造层面。在这个层面上打印出的个性化修复体可以植入到人体内,更好地与病人的病灶结合,做到精准医治疾病。四是组织工程生物活体的3D打印技术,可制造出具有生物活性的人体组织和器官,这是目前生物3D打印的研究热点和研究方向。
在快速成型层面,日本筑波大学和大日本印刷公司组成的科研团队2015 年 7 月 8 日宣布,已研发出用3D打印机低价制作可以看清血管等内部结构的肝脏立体模型的方法。据称,该方法如果投入应用就可以为每位患者制作模型,有助于术前确认手术顺序以及向患者说明治疗方法。这种模型是根据 CT 等医疗检查获得患者数据用 3D打印机制作的。模型按照表面外侧线条呈现肝脏整体形状,详细地再现其内部的血管和肿瘤。由于肝脏模型内部基本是空洞,重要血管等的位置一目了然。但由于价格昂贵等原因,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内脏器官模型主要用于研究,在临床上没有得到普及。科研团队表示,他们一方面争取到 2016 实现肝脏模型的实际应用;另一方面将推进对胰脏等器官模型制作技术的研发。
在临床范围,快速制造已被临床医生应用与实例中。2014 年 8 月,北京大学研究团队成功地为一名 12岁男孩植入了 3D 打印脊椎,这属全球首例。据了解,这位小男孩的脊椎在一次足球受伤之后长出了一颗恶性肿瘤,医生不得不选择移除掉肿瘤所在的脊椎。不过,这次的手术比较特殊的是,医生并未采用传统的脊椎移植手术,而是尝试先进的 3D 打印技术。此项手术取得了成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公开宣布,世界首个金属 3D 打印定制 19 厘米人造脊椎植入顺利完成。这也标志着中国 3D 打印技术正式开启人工椎体时代。
3D打印技术的制造的假体植入人体在骨科应用较为广泛,技术较为成熟。3D 打印植入性假体主要包括颅骨、下颌骨、义齿、人工关节、骨小梁髂臼假体等。在颅面外科直接使用钛合金3D 打印的费用很高,因此可先根据缺损颅骨的形状、厚度打印出一个模具,然后运用倒模技术制作一块与缺损部位高度吻合的钛合 金人工骨。据2014年8月28日中新社报道,中国陕西西京医院的外科医生为患者打印了一个3D 钛网植入物,用于治疗其从三楼坠落所致的左脑损伤。张庆福等采用医用钛合金3D 打印技术为1例下颌骨半侧切除患者设计和制作了解剖形态高度个体化仿真的下颌骨植入体,取得了满意效果。吴江等等利用逆向工程软件制作出了全口义齿钛基托的计算机模型,然后利用送粉方式 3D 打印技术(四路送粉装置)制造了全口义齿钛基托。这种方式比传统工艺更简单,而且打印成形后的全口义齿钛基托外形良好。王臻等针对提取的股骨髁关节软骨三维轮廓数据进行了个体化人工半膝关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获得了股骨髁关节的计算机三维模型,然后再将三维模型进行切片分层,使用 LPS600树脂快速成型机打印出三维树脂模型,通过对树脂模型进行修整、抛光得到了个性化的人工半膝关节模型,经过硅胶翻模、制作蜡模、成壳、浇注 后最终获 得了钛合 金 关 节。在 金 属 3D打印口腔假体方面,唐志辉采用金属3D 打印机打印出了与牙齿相同的金属牙,它可取代传统方法制造出的标准种植体,可以完全根据口腔患者的牙齿形状量身定制。
在发达国家,药物与医疗设备的市场份额基本相等,而在中国,医疗器械远低于药品的市场份额,这就意味着中国的医疗设备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3D 打印在骨科医疗行业的应用为中国医疗器械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在新型生物材料和3D 打印个性化植入物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医疗效果被不良媒体夸大、医疗注册许可政策亟待突破、材料成本及种类的限制等。
在临床实践中,心血管疾病与心理问题并存的情况经常发生。如一患者,男性,50岁,高血压(1级),体检发现室性早搏,被诊断为心律失常,医生给予其“心律平”口服,治疗效果差甚至早搏次数增多。病人很紧张,精神压力很大,随即出现了焦虑、睡眠障碍以及明显的胸闷、心悸、气短症状,且愈来愈严重,频繁到心内科门诊就诊。患者有6年的轻度高血压病史,心脏没有明显损害,亦无明显的冠心病表现。建议停用抗心律失常的一切药物,继续抗高血压治疗。经过治疗,早搏数量明显减少,早搏、胸闷、气短等症状亦消失。湘雅医院的杨天伦、沈俐等学者综述了近年全球一些专家学者报道冠心病患者PCI(介入治疗)后常并发的精神心理障碍,以及二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病例。如2011年荷兰Eramus医学中心对715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随访1年发现,合并焦虑症状者占75.6%(576/715),合并抑郁症状者占81.4%(582/715)。澳大利亚一项调查显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合并焦虑症状者达31%。国内对于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调查显示,合并焦虑抑郁情绪障碍者占29.8%。北京安贞医院研究发现PCI患者术前合并抑郁者为25.5%,术后则增加到38.5%。柳红霞[1]报道PCI患者术后合并抑郁者高达42.5%。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在临床中发现,精神心理问题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在对不同人群的社区前瞻性研究中发现,有抑郁病史及通过量表评估为抑郁症状较重者,日后发生缺血性心脏病及冠心病的风险增加,特别是心肌梗死及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较差的预后[2]。目前,冠心病作为一种高发病率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尤其是该病多与精神心理障碍交叉存在,增加了冠心病的复杂程度。患者通常首先是到心血管内科就诊,怎样对患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给心内科医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双心医学”改变了传统单纯的生物医学治疗模式,将其与患者的身心健康服务融合在一起,达到“身心共治”的目的。近年来,胡大一教授大力提倡“双心医学”,努力倡导和推动国内双心医学的步伐。他指出,医生不仅要关注患者的心脏,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帮助他们达到“心身”协调。他强调,双心医学是以规范化诊疗为框架,将关注精神心理卫生作为心脏整体防治体系的组成部分。当代心血管医生应立足于心血管病的学科体系,关注精神心理因素干扰和表现为类似心脏疾病症状的单纯精神心理问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和预后进行必要、恰当的识别和干预。据此,他提出并实施“双心门诊”,将心理科的医师请到心脏科会诊,同时又让心脏科的医师接受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取得相关证书后才能给患者看病。如此以来,由心内科医生和精神心理医生一起面对患者,共同解决患者存在的躯体痛苦和精神心理创伤,同时解决了患者的心血管和心理疾患。“双心医学”得到了广大心血管医师和心理医师的赞同和参与,使患者受益[2]。
目前,学者们力图从更广阔更深层次的领域来干预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冠心病,如提出从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四大健康基石(心理平衡、饮食行为、运动行为和烟酒行为)入手。美国专家Rozanski等[3]提出行为心脏病学,心内科医师应学会早期检测和发现各种心理行为和社会致病因素,并进行危险因素的分层。通过各种途径向心血管疾病患者和具有不同程度危险因素的人群阐明心理疾病的危害性,并应用行为医学的知识和技术进行早期干预,其可比单纯应用传统心血管药物更能有效减少或阻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2011年9月,联合国大会高级特别会议通过并发布的关于控制非传染性疾病的政治宣言中提出,2025年将非传染性疾病所致的提早死亡减少25%。胡大一教授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心血管疾病防控极为关键。心血管疾病所致总死亡,尤其提早死亡在非传染病所致死亡中所占比例大,预防相对容易看到成效。心血管疾病防控可同时降低其他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实现一石多鸟的综合效果。他认为,减少心血管疾病所致死亡的重点在于全民层面的0级预防。通过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构建健康的社会环境和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4]。
胡大一教授指出,对生物技术的盲目崇拜和学历的盲目追求,以经济效益为导向,导致了医务工作者临床经验的积累被忽视。只知有心血管病变,忽略了疾病的全貌,忘记了患病的人。双心医学要求既要治疗心血管疾病,更要关心患病的人,应建立一个健康的医生团队,对全民进行健康教育,为减少因心血管疾病所致的提早死亡的目标而努力奋斗[5]。
摘要:“双心医学”是一门由心血管医学与精神心理医学交叉而成的综合性学科。心血管疾病和心理疾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伴发率高,严重影响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如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双心医学”改变了传统单纯的生物医学治疗模式,将其与患者的身心健康服务融合在一起。目前,心血管疾病是死亡率最高的非传染性疾病,通过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双心医学,心血管疾病,心理疾病,健康促进,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杨天伦,郭兰燕,沈俐.关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精神心理康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7):92-93.
[2]胡大一,丁荣晶.关注心血管疾病患者精神心理卫生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5):89-92.
[3]翁淑观念.行为心脏病学浮出水面“双心医学”广受认可[J].广州日报,2009-11-26.
[4]胡大一.努力减少心血管疾病所致的提早死亡[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11):89-90.
在现阶段,核医学科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核医学是利用标记有放射性核素的药物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学科,也是核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后形成的集诊断和治疗于一体的发展迅速的一门学科。放射性示踪技术是其基本应用技术。
核医学主要包括两大部分:
核素诊断和核素治疗。其中核素诊断包括核素显像、非显像功能检查和体外放射免疫分析。所用仪器主要有:γ相机、SPECT、PET、SPECT-CT、PET/CT、γ免疫计数器、化学发光仪、骨密度仪等。
核医学能检查哪些疾病?
核医学能了解心脏、肾脏、肝脏、胆囊、甲状腺等主要脏器的功能;能了解心肌、脑、肾、骨骼和肺等脏器的血流灌注,能了解脏器、组织的血流和代谢;能了解肿瘤的存在、性质的判定和淋巴、骨转移以及脏器异位等有关信息·同时可以对移植后的脏器是否成活进行判定。根据不同检查目的,选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放射性药物。
核医举能治疗哪些疾病?
核医学能治疗甲亢、甲状腺癌及术后残留、各种类型的血管瘤、瘢痕疙瘩、尖锐湿疣、腱鞘囊肿、骨转移癌及骨痛、癌性胸腹水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
核医学显像与其他影像的关系:
医学影像成像模式大体分为两类:解剖成像和功能成像。前者主要描述人体解剖和形态变化,以X线检查为代表,后者主要描述人体功能、代谢和分子异常信息,以核医学检查为代表。两者具有不同的特点。近些年开发的SPECT-CT和PET-CT是典型的将两种影像相结合的影像设备,用解剖结构清晰的CT对反映功能、代谢的SPECT和PET影像做解剖定位,一次检查同时得到了解剖和功能代谢信息,做到了真正的优势互补。
核医学检查的优势在于:
能早期诊断疾病,检查结果准确,能进行全身快速检查,安全无创。
核医学诊治的安全性:
法医学是医学的一个分科,是运用医学、生物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技术进行研究并解决法律上有关问题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医学。它的任务:一是为侦查、审判案件提供法医学鉴定,协助司法机关审判,加强国家法制建设,二是处理医疗事故及医疗差错,起医疗监督作用,从而保障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我们通过电视剧,电影等影视作品中可以得知,法医学对于案件尤其是刑事案件的帮助是至关重要的。本学期我们法学专业开设了法医学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让我们真实地、详细地了解了法医学在刑事案件侦查过程中的作用。侦破案件作为法医学的任务之一,在实践中法医可以通过自己的技术之能,经验之举,全力去发掘证据,找出犯罪嫌疑人,使得他伏法。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应该是法医学鉴定,法医学鉴定是通过活体或尸体以及来自人体的各种生物性物证、如血液、精液、毛发和各种分泌物、排泄物等进行法医学检查,对案情性质、案件情况和被告是否犯罪,特别是对死伤的原因和时间、作案手段及过程等,作出科学的鉴定。从而,为侦破案件提供线索,为审判提供证据,协助司法机关及时准确地揭露犯罪活动,打击犯罪分子。
在我国《刑法》中明确规定,公安、司法机关办案,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谁绳”,因此对犯罪的立案,需要有充分的事实和证据作为依据,同时我国《刑事诉讼法》也规定,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鉴定意见可以作为证据,鉴定人可以做为证人出庭作证。这些都充分的证明了法医学在刑事诉讼的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等各环节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就法医学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结合案例进行简要阐述:
一、法医学在现场勘察中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刑诉法》第 126条规定:“侦查人员对于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应当进行勘验或者检查。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勘验、侦查。”在这个法条中明确了法医在侦查作用中的合法性。法医在侦查过程中,最基本的,也是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及时确定以下几方面:①案件发生时间;②案件发生地点;③案件涉及人物;④案件作案方式;⑤案件性质。
法医学如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①推测损伤、死亡时间:确认死亡时间是法医学尸体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对凶杀案或死亡情况经过不明的案件,侦查工作要求检查人员尽可能准确地推测死亡时间。②确定案件发生地点:发现尸体的地点很大程度上并非是案发的地点。按照常理来说,案发的地点会保留更多的案件证据,给警方迅速侦查破案提供了条件。
③辨别死者身份:在法医学实践中,需要验明正身的情况是相当多的,如遇见身份不明的活体、尸体、尸骨时,便要辨明该人是谁。这种辨明身份和验明正身的工作,即个人识别。例如对交通事故的遇难者、江河湖海的浮尸等,除按常规检查以鉴定死亡原因和死亡时间等外,必须进行个人识别。④推敲凶手杀人方式:通过对尸体体伤的检验,能够得出凶手所使用的凶器种类以及作用部位。⑤确定案件性质:有时候,仅仅通过法医的鉴定就能决定一个案件的性质。例如,法医通过对一名上吊死者的鉴定,能够判断出此人是自杀还是被他人杀害后伪装成自杀。从而影响案件性质以及公安机关的后续行动。
二、法医学在破案中的作用——应用法医学手段侦破案件举例
例1:某年春节前夕,某市连续发生数起男子深夜入室强奸的案件。为此,该市公安局成立了专案小组,侦察人员虽布下了天罗地网,但罪犯狡猾多变,未能捕获。一次,在作案现场发现了微量“五色纤维”,经化验后,在破案中起到了重大作用,经侦察抓住了罪犯,起初罪犯拒不认罪,经法医化验精斑的报告证实,罪犯低头认罪,受到法律严惩。
例2:美国某地,有位久病的丈夫死后,经过医生检查,开了死亡证明书。举行了宗教仪式的葬礼,尸体已火化,但是联邦调查局接受了死者亲属对死因的怀疑起诉,于是着手清查。在骨灰无法用化学方法测定的情况下,他们采用了“中子活化分析”的新方法,使骨灰接受中子轰击从而产生相应的辐射,由此发现死者生前曾长期受到微量砒霜毒害。在证据面前,死者的妻子不得不承认长时期地在丈夫的咖啡中下毒,待他变得衰弱时将他闷死。
可见,随着科学的进步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法医学作为侦查破案中的中坚力量,也在不断进步,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从理论到实践,有很多实际案例都充分证明了法医学在刑事诉讼中的王牌作用,给公、检、法三机关有效执行各自任务提供了保障。
三、法医学鉴定书在刑事诉讼各阶段的作用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鉴定意见可以作为证据;第145条规定,鉴定人进行鉴定后,应当写出鉴定意见,并且签名。鉴定人故意作虚假鉴定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第146条规定,侦查机关应当将用作证据的鉴定意见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请,可以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可见,刑诉法的修改将以前的鉴定结论给为鉴定意见(在这里不讨论修改的意义),无论怎样称呼,写出鉴定结论或者称为鉴定意见的文章就是鉴定书。法医学鉴定书是法医工作者对亲临现场检验或者将司法机关娇艳的案件材料(人或物)进行检验鉴定后,根据检验、鉴定的经过和结果所写成的书面报告。法医学鉴定书能反应案情检查对象、鉴定事由、科学的检查经过与检查结果的说明等等。它不仅是法
律规定的证据之一,更是一种科学的证据。它在刑事诉讼中的价值是为侦查、起诉和审判提供科学的鉴定证据。
在侦查阶段,公安侦查机关的法医学鉴定为谋杀案件揭露犯罪,为凶杀案件提供鉴定证据,为死因不明者澄清事实,为活体进行损伤鉴定并提供侦察破案线索;在起诉阶段,检察机关的法医鉴定书为批捕、起诉案件认定证据,为自诉案件提供证据,为公诉案件出庭作证,为医疗纠纷、控告申诉案件区别性质。例如,开庭审理时,检察机关的法医宣读法医学鉴定书,协助法庭查清事实,正确认定案件性质,这是对公诉案件的出庭作证。在案件性质区分中,对于控告申诉中涉及人身伤亡等间题,需要检查机关的法医运用医学理论和技术查明死因,澄清事实与性质,及时解决矛盾,防止矛盾的激化和转化,相对减少刑事案件的发案率,做到不枉不纵。另外,检察机关的法医还应该参与各级医疗事故鉴定、司法精神病鉴定等项工作,明确事故原因,分清责任,为诉讼提供科学证据。在诉讼阶段,为活体的损伤程度做出正确盘对,对医疗事故鉴定提供控告证据,对所交物证进行复核鉴定,鉴定人出庭鉴定等等。
法医学鉴定书作为一种书面文件,是法医工作者智慧的结晶,在侦查、起诉和审判各个不同阶段都作为一种证据,使得这三个阶段的工作能顺序下去,最终完成,因此,法医学鉴定书在侦查、起诉和审荆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耍的。
四、法医学鉴定对查明损害事实有重要意义
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是构成人身损害赔偿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只有在损害事实成立的情况下,才能确定赔偿的范围。然而,纠纷过后,双方当事人对损害事实往往各执一词,一些审判人员简单地以医院病历记载和发票得出致伤结论,判决被告承担赔偿责任。
例:文某诉卢某人身损害赔偿一案。文在诉状中称:自己被卢用斧头击伤了头部,造成“脑挫伤”。治疗四个月,花医药费700余元。要求卢赔偿。一审法院根据文提供的医院病历及发票,判决被告卢赔偿原告文450元。卢不服判决,以自己在纠纷中没有打文且其根本没伤为由,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对文的病历记载、CT片、X片进行法医学审查,走访了初诊医生,并请有关专家会诊,发现文病历所记载的“脑挫伤”,除主观症状外,无任何客观阳性体征,目击双方纠纷的证人除与文有利害关系的外,无人证实文被致伤这一事实。且文四个多月的治疗中有治疗窦性心律不齐、上呼吸道感染的记载。据此,法医作出了文某的“脑挫伤”诊断不成立的结论。二审法院根据法医学鉴定,作出了撤销原判,驳回原告文某口和公请求的公正判决。此案如果没有法医学鉴定作为科学依据,错案的发生将不可避免。
法医学作为一门应用医学, 研究并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的医学问题。从法医学的社会需
求及其功能角度, 法医的日常工作性质是研究和解决司法实践中人身伤害案件的有关生物学和医学证据的检验和鉴定问题, 最终以鉴定报告形式提供鉴定意见,作为一类法律证据,为社会矛盾的解决提供证据;从刑事诉讼的角度,在刑事案件的侦查过程中,如果你想发现关于犯人的蛛丝马迹,那么请先准备好足够的法医学常识,然后进行谨慎细致的观察,固定原始记录,将证据本身的特征,周边关系,发现的时间地点,用各种方法予以固定和记录。对证据进行识别,鉴定以后提供案发时间,这对认定作案人是有关键性的作用的。当鉴定人在分析了各种情况之后,先后找出这些证据的逻辑关系,提供案件发生前后经过的资料。这些都可以预防犯罪,并且保证受害者的权益。
医学影像技术的培养模式
按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教高[] 8号)所列的“医学影像学”专业,学制应为五年,授予学位是医学学士。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和医学成像技术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按照这一培养目标:学生就业后,既能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医师工作,也能从事医学影像技师工作。四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是国家为适应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形势的需要,满足医疗卫生岗位对人才的需求而设置的本科专业,按照教育部文件规定,四年制医学影像专业授予学位是理学学士。目前,笔者还没有见到有关权威部门或机构制定的四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但是,根据所授学位类别可以确定培养目标定位在“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成像技术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可以猜测说培养的是医学影像技师;
其次,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版)>的通知》(卫医发(2006)125号)文件十五条之规定,“医学技术类等相关医学类”及“医学专业毕业,但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方向或学位证书证明学位是非医学的”不予受理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这也为四年制医学影像本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定了调”。虽然目前各省、市在执业医师资格报名时政策把握的尺度有所差异,但作为授予理学学士的四年制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目前的专业发展力一同是明确的。
摘要:简要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的结构体系、分类、特点,以及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况,详细阐述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指出了我国先进制造技术与先进国家相比所存在的差距,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概述
引言
制造业是现代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柱,其创造了国民生产总值1/3,工业生产总值的4/5,提供了国家财政收入的1/3。由此可见,制造技术的水平将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发展的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制造技术尤其是先进制造技术将主宰一个国家的命运,因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先进制造技术AMT是制造业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能源及现代系统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和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产品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竟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先进制造技术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是为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和促进国家经济增长而提出。同时,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制造技术的飞跃发展,逐步形成了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
先进制造技术概述
先进制造技术,AMT是中国1995年列入为提高工业质量及效益的重点开发推广项目,该技术广涉信息、机械、电子、材料、能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因此,该技术的发展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就目前世界的经济发展来看,以美国、日本、西欧为代表的工业化国家在AMT上都有雄厚的实力。
随着社会需求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生产规模沿小批量--大批量--多品种变批量的方向发展,以及以计算机为化表的高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引入、渗透与融化,不断地改变着传统制造技术的面貌和内涵,从而形成了先进制造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
目前对先进制造技术尚没有一个明确的、一致公认的定义,经过近年来对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方面开展的工作,通过对其特征的分析研究,可以认为: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不断吸收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加工、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先进制造技术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是一项面向工业应用,具有很强实用性的新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先进制造技术更具有系统性、集成性、广泛性、高精度性。先进制造技术虽然仍大量应用于加工和装配过程,但在其制造过程中还综合应用了设计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管理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比传统的制造技术更加重视技术与管理的结合,更加重视制造过程组织和管理体制的简化以及合理化,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先进的制造模式,并能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
先进制造技术发展中的一些技术的简单概述
快速成形技术又称快速原型制造技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基于材料堆积法的一种高新制造技术,被认为是近20年来制造领域的一个重大成果。它集机械工程、CAD、逆向工程技术、分层制造技术、数控技术、材料科学、激光技术于一身,可以自动、直接、快速、精确地将设计思想转变为具有一定功能的原型或直接制造零件,从而为零件原型制作、新设计思想的校验等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实现手段。即,快速成形技术就是利用三维CAD的数据,通过快速成型机,将一层层的材料堆积成实体原型。快速成形技术的特点
(1)制造原型所用的材料不限,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均可使用;
(2)原型的复制性、互换性高;
(3)制造工艺与制造原型的几何形状无关,在加工复杂曲面时更显优越;
(4)加工周期短,成本低,成本与产品复杂程度无关,一般制造费用降低50%,加工周期节约70%以上;
(5)高度技术集成,可实现了设计制造一体化;
RP技术基本原理
快速成形技术是在计算机控制下,基于离散、堆积的原理采用不同方法堆积材料,最终完成零件的成形与制造的技术。从成形角度看,零件可视为“点”或“面”的叠加。从CAD电子模型中离散得到“点”或“面”的几何信息,再与成形工艺参数信息结合,控制材料有规律、精确地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地堆积零件。从制造角度看,它根据CAD造型生成零件三维几何信息,控制多维系统,通过激光束或其他方法将材料逐层堆积而形成原型或零件。
RP技术的类型
近十几年来,随着全球市场一体化的形成,制造业的竞争十分激烈。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遍和CAD/CAM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RP技术得到了异乎寻常的高速发展,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快速成形技术发展至今,以其技术的高集成性、高柔性、高速性而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快速成形的工艺方法已有几十种之多,其中主要工艺有四种基本类型:光固化成型法、分层实体制造法、选择性激光烧结法和熔融沉积制造法。
RP技术的应用
不断提高RP技术的应用水平是推动RP技术发展的重要方面。目前,快速成型技术已在工业造型、机械制造、航空航天、军事、建筑、影视、家电、轻工、医学、考古、文化艺术、雕刻、首饰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随着这一技术本身的发展,其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RP技术的实际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新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快速成形技术为工业产品的设计开发人员建立了一种崭新的产品开发模式。运用RP技术能够快速、直接、精确地将设计思想转化为具有一定功能的实物模型(样件),这不仅缩短了开发周期,而且降低了开发费用,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先机。
(2)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由于RP技术自身的特点,使得其在机械制造领域内,获得广泛的应用,多用于制造单件、小批量金属零件的制造。有些特殊复杂制件,由于只需单件生产,或少于50件的小批量,一般均可用RP技术直接进行成型,成本低,周期短。(3)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近几年来,人们对RP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较多。以医学影像数据为基础,利用RP技术制作人体器官模型,对外科手术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4)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应用在文化艺术领域,快速成形制造技术多用于艺术创作、文物复制、数字雕塑等。快速成形技术的应用很广泛,可以相信,随着快速成形制造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它将会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推广和应用。
超高速加工的机制及特点 定义
通常将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达到常规机床5~10 倍的切削加工称之为高速切削。也有将主轴转速达到10000 r/ min, 快速进给速度40 m/ min 以上,平均工作进给速度10 m/ min 以上, 最大工作进给速度30 m/ min 以上, 进给加速度0.3g 以上的切削加工定义为高速切削。但是基于对切削速度要求不断提高的发展趋势, 迄今为止, 还很难对高速切削作出得到广泛认同的确切界定。
[4]2 超高速加工的机制
超高速加工的理论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萨治蒙指出:在常规的切削速度范围内,切削温度随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升高。但是,当切削速度增大到某一数值之后.切削速度再增加,切削温度反降低。其中速度值与工件材料的种类有关,对每种工件材料,存在一个速度范围,在这个速度范围内,由于切削温度太高,任何刀具都无法承受,切削加工不可能进行,这个速度范围在美国被称为“死谷”。由于受当时实验条件的限制,这一理论未能严格区分切削温度和工作温度的界限,但他的思想给后者的研究者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如能越过这个“死谷”而在超高速区进行加工,则有可能用现有的刀具进行超高切削,大幅度减少切削工时,并成功地提高机床的生产率。主要特点
生产实践表明, 与常规切削相比, 高速切削加工有以下主要特点。1 材料切除率高, 切削力低 2 热变形小 加工表面质量高 关键技术
高速机床及高速切削刀具是实现高速切削加工的前提和关键。具有高精度高转速主轴, 具有高精度、高轴向进给速度和进给加速度的直线电机进给驱动系统, 具有高性能的CNC 控制系统, 又是高速机床的关键所在。
高速主轴
高速机床主轴是高速切削加工的最重要的关键技术,国外主轴转速在10000~20000r/min 的加工中心越来越普及,转速高达100000 r/min、200000r/min、250000r/min 的实用高速主轴正在研究开发之中。主轴的结构采用主轴电机与机床主轴合二为一的结构形式,即所谓“内装式电机主轴”,电机的转子就是机床的主轴,主轴单元的壳体就是电机座。该结构紧凑、重量轻、惯性小,响应特性好,还可避免振动与噪声,是超高速主轴单元的理想结构,已在高速机床中获得广泛应用。高速切削主轴除保持高转速外,还应满足下面性能:足够的刚性和较高的回转精度、良好的热稳定性、工具装卡可靠、大功率、先进的润滑和冷却系统、可靠的监测系统。
直线电机进给驱动系统
如果采用通常的伺服电机滚珠丝杠副的轴向直线进给系统, 提高轴向进给速度和加速度将受到传统结构的限制,不能满足高速切削加工的要求, 只有采用直线伺服电机高速驱动系统, 它是高速机床设计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直线电机驱动系统可由直线电机直接驱动机床工作台,消除了中间传动环节,提高了驱动系统的进给速度、加速度、刚度和定位精度。满足高速机床进给驱动要求的交流直线电机,按励磁方式分为永磁式直线电机和感应式直线电机两种。美国Ingersoll公司在HVM8 加工中心的轴向进给系统中首先采用了永磁式直线电机, 使进给速度达到76.2m/min,进给加速度达到1.5g。北美GEFanuc Automation与其它公司联合开发的高速机床采用了直线电机进给驱动系统,其进给加速度达到1.5g,当进给速度为38.1~76.2m/min时,工件轮廓尺寸精度达到3~5mm。高速切削刀具
高速切削加工要求刀具材料与被加工材料的化学亲合力要小, 并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抗冲击, 耐磨损。目前在高速切削中常用的刀具材料有单涂层或多涂层硬质合金、陶瓷、立方氮化硼(GBN)、聚晶金刚石等。
(1)硬质合金刀具(2)陶瓷刀具
[5](3)立方氮化硼(CBN)刀具(4)聚晶金刚石刀具(PCD)[6]4 超高速轴承技术
超高速主轴系统的核心是高速精密轴承。因滚动轴承有很多优点,故目前国外多数超高速磨床采用的是滚动轴承。为提高其极限转速,主要采取如下措施:第一,提高制造精度等级,但这样会使轴承的价格成本成陪增长。第二,合理选择材料,陶瓷球轴承具有重量轻、热膨胀系数小、硬度高、耐高温的尺寸稳定、耐腐蚀、弹性模具比刚高、非磁性等优点。第三,改进轴承结构,从而可提高轴承结构的刚性。
超高速加工的发展趋势
航空工业是高速切削加工的主要应用行业。对大型铸锻件、铆接件、组合件需求减少的同时, 现代飞机大量采用轧制的厚铝板作毛坯直接整体加工成形的构件, 有的整体构件材料去除率高达98%, 成品壁厚只有1mm。国外在高速切削加工时, 采用小切削量、高切削速度代替传统大切削量、低切削速度, 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加工时间约减少80%, 而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都达到无须补充光整加工的水平。
军事电子工业也将成为高速切削加工的重点应用行业。据介绍, 在军用雷达产品微波零件的加工中, 如采用小尺寸刀具时, 转速高达7500~10000 r/ min, 进给速度为5~10m/ min, 不仅防止了这类薄壁零件在普通数控设备上加工易产生弯曲和膨胀, 而且工效提高了20 倍以上。
大批量生产的汽车行业面临产品快速更新换代而形成的多品种生产, 柔性生产线(FTL)代替了组合机床生产线, 高速加工中心则将柔性生产线的效率提高到组合机床生产线水平, 如美国Ingersoll公司的HVM800 高速卧式加工中心。
我国对高速切削加工的研究相对较薄弱, 高速加工机床对我国机床行业还是一个巨大的技术课题。但一些航空企业、汽车制造企业及军事电子研究单位通过引进国外设备, 正在开展高速切削加工的应用工作, 解决制造技术难题。
应该说超高速加工技术的前途是光明的,像NC技术出现一样,超高速加工技术也是一项革命性的革新。
激光加工方法的应用与发展
激光加工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它扩展了光为人类服务的领域,加深了人类对光的认识。由于激光加工是不需接触工件,工具不会与工件的表面直接磨察产生阻力,所以激光加工的速度极快、而且工件受热影响的区域小而且不会产生噪音。由于激光束的能量大小和光束的移动均可调节,因此激光加工应用极为广泛。
激光加工在再制造业同样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激光加工用于再制造业是由相变硬化发展到激光表面合金化和激光熔覆,由激光合金涂层发展到复合涂层及陶瓷涂层,从而使得激光表面加工技术成为再制造的一项重要手段。它主要是采用高功率激光器及其系统。但目前我国激光在此领域的应用技术尚不成熟。主要表现为:高档激光加工系统少;主力激光器不过关;微细激光加工装备缺口较大;而这些领域我国的生产加工企业正在积蓄力量稳步进入,国内应用市场有很大发展空间。国内各类制造业接受了激光加工技术,使他们的产品加快产品更新的速度。
1.加工机理:激光由处于激发状态的原子、离子或分子受辐射而发出的光。当工作物质(如红宝石等)受到光泵激发后,便产生受激辐射跃迁,造成光放大,再通过两个反射镜组成谐振产生振荡,由谐振腔一段输出激光,经过透镜聚焦,就产生了激光束。其直径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其能量密度却极其高,温度可达一千摄氏度,因此可在千分之几秒溶化、气化任何材料。
2.激光机工的加工优点:
(1)由于其能量密度高,热作用时间短,热影响区域小,几乎可以加工任何材料。
(2)激光加工不需要切削工具,就不存在工具磨损,不要更换、调整,易于实现自动化(3)激光加工可以聚焦到微米级,实现精密加工,且不必考虑加工应力的问题。适合于精密微细加工。
(4)由于激光可以透过透明的物质,所以激光可以再任何透明的物质中工作,甚至某些液体(5)激光加工不受电磁干扰,所以可以在大气层中进行加工处理。(6)激光除可用于材料的切除外,还可进行焊接、热处理、表面强化、引发化学反应等加工。3.激光的主要应用领域
(1)激光打孔工艺:采用脉冲激光器可进行打孔, 激光打孔是激光加工的主要领域之一。目前比较成熟的打孔方法有复制法和轮廓迂回法。复制法应用较为广泛。它采用与被加工控形状相同的光点进行复制打孔。轮廓迂回就相当于是激光束切割。激光打孔已广泛用于钟表和仪表的宝石轴承、金刚石拉丝模、化纤喷丝头等工件的加工。
(2)激光束切割:激光切割可用于各种材料的切割。如可切割金属,以及玻璃、陶瓷、皮革等非金属材料。在造船、汽车制造等工业中,常使用百瓦至万瓦级的连续CO2激光器对大工件进行切割,既能保证精确的空间曲线形状,又有较高的加工效率。对小工件的切割常用中、小功率固体激光器或CO2激光器。在微电子学中,常用激光切划硅片或切窄缝,速度快、热影响区小。用激光可对流水线上的工件刻字或打标记,并不影响流水线的速度,刻划出的字符可永久保持。影响激光切割的因素主要有:激光功率、光束模式、聚焦光斑、光束偏振和材料性质等。激光的功率核材料的性能主要用于确定切割速度和切割厚度。光束模式和它的聚焦能力有关。焦点位置对溶深和熔池形状的影响很大。辅助气体的作用是 与金属产生放热反应,增加能量;吹掉熔渣;冷却切缝领进区域,减小热影响区;保护透镜,防止污染。
(3)激光焊接:焊接过程属于传导焊接,激光辐射加热工件表面,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导向工件内部传递。和其他焊接方法相比,激光尤其显著的优点,也有其局限性。激光焊接强度高、热变形小、密封性好,可以焊接尺寸和性质悬殊,以及熔点很高(如陶瓷)和易氧化的材料。但激光能量转换效率低,成本高。
激光表面热处理:激光表面热处理是一个研究工作比较活跃的领域。对激光束的模式和聚焦特性没有要求,可采用多模光束。用激光照射材料,选择适当的波长和控制照射时间、功率密度,可使材料表面熔化和再结晶,达到淬火或退火的目的。激光热处理的优点是可以控制热处理的深度,可以选择和控制热处理部位,工件变形小,可处理形状复杂的零件和部件,可对盲孔和深孔的内壁进行处理。激光表面处理的工艺很多,包括相变硬化、涂敷、熔凝、合金化、气相沉淀、增强电镀等。把激光表面强化技术应用于陶瓷、硬质合金刀具具有深刻的研究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4.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状况
(1)在设计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普及化。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的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科研成果的开发和转化,促进传统产业和学科的更新和改造,实现设计自动化,增强企业及其产品在市场上竟争能力,加速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现代化的项关键性高新技术,也是进步向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CAD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我国企业整体的设计水平以及产品开发能力。以二维CAD和产品数据管理为重点,在软件市场和企业应用方而得到充分的发挥。
(2)在应用方面,各种高新技术发展迅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而: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由起步迈向成熟,应用初具规模;精密成形与加工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在汽车零部件、重大装配制造中获得广泛应用;热加工工艺模拟优化技术取得重要进展,使材料热加工由“技艺”走向“科学”;激光加工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有实质性进展,产业应用获得经济效益;数控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国内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现场总线智能仪表研究开发获重要进展,应用已有一定的基础;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研究和应用取得突破,在国际上已占有席之地。
(3)在管理方面,新生产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具有特色,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现代化。通过学习和引进工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采用计算机管理,重视组织和管理体制、生产模式的更新发展,推出了准时生产(JIT)、敏捷制造(AM)、精益生产(LP)、并行工程(CE)等新的管理思想和技术,通过精简机构、减少管理层次和消除各种浪费现象,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益。
5.结束语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和综合国力的基础,被称为“立国之本”。先进制造技术是现代制造业的关键技术,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为提高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制造工业己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和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技术投入相对不足,原有技术基础和研究开发能力薄弱,制造业产品落后,技术水平低,信息含量少,更新换代慢,以及市场营销、经营管理、人才素质相对落后,缺乏国际竟争能力等方而。因此,我国对先进制造技术已引起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培养专业人才,使我国由世界制造大国逐步转变为世界制造强国。
参考文献
[1]杨叔子,吴波.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机械工程学报,2003,39(10):
[2]阳尧璋.21世纪制造技术发展趋势及重点发展方向[J].机械制造,2003(3):
[3]刘晓玲,董平.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关键技术[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8,37 [4]金杰,张安阳.快速成型技术及其应用[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5,33(5): [5]盛晓敏,邓朝晖.先进制造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一、什么是电影批评
“电影批评是指按照一定的观点和标准, 对包括电影艺术家、电影作品以及具体的电影艺术思潮风格在内的电影现象所作的理性的分析、研究和评价。[1]”
“电影批评是指应用人文社会科学原理和方法论以及电影理论, 分析电影作品和电影现象, 指导电影创作的学术性实践活动。[2]”
从以上两种对于电影批评的概念中, 不难看出, 电影批评即是对电影创作、影片、观赏及相关的电影艺术家主题素质和外部条件进行研究和判断。用一种更为简单的话来说, 就是对于一部电影作品中的关键因素, 进行是与非、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的评判。
在人类艺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人们通过对艺术创作实践的不断总结, 逐渐掌握了艺术发生和发展的普遍规律, 并开始运用这些理论来指导具体的艺术创作活动, 而随着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和艺术理论的进步, 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科学精神和独创品格的人文学科。就电影批评的发展历史来说, 它在最开始也是依附于电影作品本身, 随着电影实践和地位的不断提高, 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 许多电影理论家开始摆脱其束缚, 建立自身所独有的理论范式。在国内戴季华的著作《电影批评》中, 明显就体现了这种在理论上的变化。意识形态、精神分析法、女性主义、电影作者论、电影语言、结构主义等各种门派相继创立、各种思想也纷纷而至。
电影艺术并不是单纯的物质存在物, 它的生存语境决定了其物质本质最终服务于其社会属性。这就像所有的艺术批评都是要求对于艺术本身的忠诚, 更要求以虔诚的内心对抗一己的伪善、丑陋和猥琐, 需要一个绝对的价值尺度作为艺术批评的准绳。我们的电影批评要自觉地向着真善美敞开精神自述的大门, 抛弃那些简单的、一线式的方式, 追求一种深刻的、积极的批评方式。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在电影批评中做到现实功性与历史本身的联系性这两点, 所谓现实性, 就是指电影批评要作为导演和观众之间的桥梁, 批评具有把影片中所包含的社会意义传达给观众, 使得观众可以接受影片本身所呈现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同时也可以把观众的观点和想法反过来传达给导演, 使得导演可以在以后的创作过程中注意到这些问题, 并在以后的影片中积极的改正;而所谓的与历史的联系性, 就是电影批评不是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电影, 而是在批评中可以看到整个影片所处的大的历史背景, 以一个客观和历史的尺度确立其电影史中的位置, 看其是创新还是沿袭, 是永恒还是昙花一现, 也只有真正做到这两个方面才真正是一篇合格的电影批评, 也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二、电影批评的对象
我们在平时一谈到批评对象, 就一定会有很好的针对性和执行性。而真正的电影批评, 也总是针对某一具体对象的批评, 建立在对具体的现象和文本的解读基础之上。在做电影批评的时候, 最忌讳的是用一些宏观的、概况性的批评, 或者对电影形势进行的归纳和预言家式的判断。电影批评真的需要的是从电影本体论的探索, 这里所说的本体, 在哲学意义上, 是指世界的本源或者世界的本质。那么, 电影本体就是指构成电影的最根本的元素以及电影的最初本源, 它是我们研究电影的起点。也就是说, 任何关于电影的理论建构和批评, 都不能没有画面、不能没有镜头、不能没有摄像机、不能没有声音、色彩、光线, 总之都是围绕着电影艺术本身来进行研究和批评。
电影批评的对象就是指一部电影作品的全部构成要素, 也可以简单地分为文学性的因素和电影性因素。所谓的文学性因素是指在电影作品拍摄前就已经存在于电影文学剧本中的艺术构成因素, 包括题材、主题、情节、人物等;而电影性因素是指电影剧本中的想象性形象搬上屏幕, 转化成视听性的形象时所使用的影视艺术表演因素, 包括导演艺术、表演艺术、摄影艺术等。[3]因为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 它所包含的艺术内容要比其他艺术多得多, 虽然在我们观看一部电影作品时, 并不能很直观的看出来各种要素, 但是每一种艺术因素都对一部完整作品的成功与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只有在批评的时候既把握作品的整体的形象意义, 又要对其各种构成因素有一定的了解, 只有这样才能进行电影批评。
但在现今的时代背景下, 很多的电影批评者已经把电影批评的本体逐渐放弃, 并没有发挥电影批评对观众和创作的引导作用, 出现花絮多于评论, 炒作多于评析, 其现状令人担忧。所以我们要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去认真思考电影批评, 不能背离电影批评基本原则, 一切从电影的本体出发来进行电影批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重新获得那种心与心的碰撞、精神上对话式的电影批评。
我们一直追溯影像的本源和本质, 电影批评给了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希望。一部真正的电影巨作, 最终是超越电影本身, 是一种永恒, 而电影批评让我们更为深刻的理解这种永恒。电影批评也理应具有一切真正的艺术批评都应该有根本品质, 除了影片本身给我们的启迪外, 我们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和灵魂得到升华。
摘要:在传统的电影艺术研究领域, 通常划分为电影理论、电影史和电影批评三个方面。由于各种原因电影批评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电影创作实践, 本文从什么是电影批评, 电影批评的对象角度进行分析, 以求全面了解电影批评这个基本概念。
关键词:电影批评,电影批评的对象
参考文献
[1]陈卫平.影视艺术的欣赏与批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2]戴锦华.电影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中图分类号:12256.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1-0059-02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而出现烧心、反酸、嗳气、胸骨后灼痛、咽部如有物堵或梗塞感,甚至吞咽不利或有食物溢出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咽喉、气管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的疾病。其内镜下表现可见食管粘膜糜烂、溃疡等炎症病变,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但也有相当部分GERD患者的内镜下无食管炎性改变,被称为内镜下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或称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GERD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目前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研究的热点。祖国医学对该疾病有深刻的认识,在此,本文对其病因病机进行综述。
1祖国医学中与胃食管反流病相关的病名
吐酸、嘈杂、胸痹、噎膈等不同的病名是祖国医学根据症状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不同描述,与胃食管反流病的部位、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等基本一致。
2祖国医学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2.1古代文献研究《素问·至真要大论》最早指出:“少阳之胜,热客于胃,烦心心痛,目赤欲呕,呕酸善饥”,又说:“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首先提出火、热是吐酸的主要病机。金元时期,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云:“气逆冲上,火气炎上故也。”进一步论述了吐酸之病为胃火上逆、炎上之证。本病所及脏腑,大多认为涉及肝与脾胃,如《素问玄机原病式·吐酸》:“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胜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是以肝热则口酸也。”同时还指出感寒初期为中酸,即俗称之醋心,病久则化为湿热,“……或微而止为中酸,俗谓之醋心,……”。《临证备要·吞酸》:“胃中泛酸,嘈杂有烧灼感,多因于肝气犯胃”;《医学正传》认为“肝热则口酸”。《四明心法·吞酸》亦云:“凡为吞酸尽属肝木,曲直作酸也。河间主热,东垣主寒,毕竟东垣是言其因。河问言其化也。盖寒则阳气不舒,气不舒则郁而为热,热则酸也;然亦有不因寒而酸者,尽是本气郁甚,薰蒸湿土而成也,或吞或吐也。又有饮食太过,胃脱膜塞,脾气不运而酸者,是佛郁之极,湿热蒸变,如酒缸太热甚则有酸也。”明确指出了本病的病理属性、病变机理和病变脏腑。古代医家对吞酸、吐酸的论述极为丰富,但均是围绕寒热虚实,所及脏腑来论述,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
2.2后世医家观点 郝娅宁、李坤认为该病病机为胃之通降受阻,而浊气上逆。蒋红玉等认为痰热互结、胃气上逆动膈为其基本病机。江作霖根据《伤寒论》理论,认为该病病机不外乎湿热结于胸膈。李晓华也认为其病机与湿热相关,概括为胃失和降,且津液随上升之气郁结日久,湿中化热,湿热胶结而成寒热错杂、脾虚气滞之证。承伯钢认为肝郁气滞,湿热从生,胃失和降是其病机。涂福音认为病机以为脾胃虚损为本,胃气不降、肝失疏泄、湿热阴伤为标。秦周顺等认为本病乃因胃失和降、气挟湿邪逆冲于上、搏结胸中所致。段国勋、万麟等认为本病病因一为饮食伤胃,二为肝气犯胃,三为脾胃本虚,病机为胃失和降,浊气上逆和痰气痞阻胸膈。黄贤樟等认为本病的病机关键在于胃气上逆,酸水泛滥。与肺肝功能失调相关,认为肺气之肃降、肝气之疏泄条达功能失常与本病的胃失和降关系密切。谭万初等认为本病基本病机是胃气挟热上逆,其病机特点一为逆,二为热,肝胃不和、气机郁滞则导致本病发生,临床上以肝胃郁热者为多见。徐景藩与谭万初观点基本相同,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是胃气上逆,或由胃腑本经之病或由肝气犯胃所致,总之以气病为主,至于反流物为酸味,则因肝郁气滞而化热,热扰于胃所致。刘小北认为本病号情志不调、饮食不节、起居失常密切相关,病机为胃气上逆、气郁化火。单兆伟认为脾胃虚弱,阴火浊邪上逆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病机。李瑶瑶等通过研究认为本病多以实证为主,烧心的病因多为郁热伤阴,或者先天营阴不足。王烯星等把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木乘土,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作为其基本病机;情志不畅、肝气犯胃为其发病关键。蔡淦认为病位虽在食管,但与肝胃密切相关,肝郁脾虚是其基本病机。李勇等认为,无论任何邪气或为湿,或为痰,或为食,皆可因郁而从阳化热,为酸。在发病过程中,肝气失于疏泄,气机郁滞是关键因素。
3总结
【医学影像技术的认识】推荐阅读:
医学影像技术进展12-26
医学影像技术考试试题12-27
1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06-18
医学影像科职责11-21
医学影像专业实习大纲09-16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系统11-23
医学影像求职信12-02
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复习知识点(骨关节)09-28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06-06
医学影像专业学子自荐信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