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廉洁教育的关键

2024-08-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是廉洁教育的关键

教师是廉洁教育的关键 篇1

按照县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检查指导组的安排部署,县教育局积极行动,组成四个专题调研组赴各学区和基层学校进行调研。我于2009年4月8日-4月13日对全县的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开展了详细具体的调研,与基层校长和一线教师进行讨论,相互交流,广泛听取了各方面意见。

近年来,我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城市转型包括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文化转型和生态转型,教育作为文化转型的一部分,也有个转型的问题。教育转型就是实现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教师由经验型向专业化转变,办学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教育结构由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向职、普、成教协调发展转变,学校布局日趋合理。从我县讲,教育转型就是要全面提高教育服务城市转型的能力,着力突出队伍建设、质量提升、布局调整三个重点,坚持教育走均衡发展的路子,学校走内涵发展的路子,学生走全面发展的路子,教师走专业发展的路子,基础建设走布局调整的路子,职业教育走集团发展的路子,努力促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调研中,大家普遍认为,教师是教育转型的关键,说到底教育要转型首先教师要转型,教师转型重点要在“转”和“型”上下功夫。“转”,就是要转变教育思想,转变管理方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型”就是要把广大教师培养成为“学习型、创新型、专家型”兼而有之的教师。通过调研,对全市教师的概况、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了较深了解,并对今后教师的发展作了深入探讨,现报告如下:

一、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调研中发现,近年来,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点工作来抓,教师的学历水平全面提高,培训工作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加强,教科研活动积极开展,部分教师的工资待遇得到有效解决,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升,有力地开创了教育工作新局面。但在调研中发现,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仍然是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新课改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状况令人担忧。一是教师队伍入口标准偏低。农村学校大部分教师是民转公教师、县聘教师和代课教师,虽然他们在农村教育发展中做出了一定贡献,但他们中间大部分学历较低,专业能力差,思想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二是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反差较大。经过多年来的成人高考、自学考试和电大等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使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有了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大部分教师在学历进修中都选择了易通过的中文、政教等文科专业,使得教师学非所教的问题十分突出,造成了大部分教师学历虽然达标,可实际教育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并没有得到同步提高。三是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不高。随着学龄结构的变化和扩大高中段教育的需要,初中学生入学进入高峰期,高中普遍扩招,教育资源特别是师资不足的矛盾凸显出来。四是缺乏教师专业发展整体规划。目前,各学区、学校非常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教师也很关心自己的专业发展,但是各学区、学校都没有制定教师专业发展整体规划,也没有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倾斜政策与配套制度。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缺乏政策支持和引导。

(二)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目前,部分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现象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段结构不合理。由于学校布局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大部分小学

教师已接近超编;初中教师数量相对饱和或缺编;而高中、幼儿园教师需求大增,缺口很大,严重缺编。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全县小学40岁以下教师占55%以上,初中40岁以下教师占70%以上,教师队伍高度年轻化,有些学校中青年教师几乎占了学校师资队伍的80%以上,且大部分中青年教师是县聘教师、代课教师或非师范院校毕业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学科专业水平不高。老校老龄化新校青年化难题很突出。三是学科结构失衡。教非所学现象依然存在,学科教师结构不均衡。在部分学校,数学、语文等学科教师占了大多数,而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和计算机等学科教师却很少。这造成大部分学校音乐、美术和计算机等专业教师远远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由于编制紧张,学校也难以配备这方面的教师,只能以非专业的兼职教师代替,以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三)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失严重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中十分突出的问题。由于农村生活条件艰苦、文化生活单调,客观上造成大多数教师不愿呆在农村学校,想到城市和人口密集区,解决他们成家和子女上学的现实问题。同时,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与城市差距较大。这造成一部分优秀骨干教师流向城市或中心镇,小学骨干教师流向初中,初中骨干教师流向高中;一部分教师从生活条件差、待遇较低的学校流向办学条件和福利待遇较好的学校。教师流失的加剧,后备力量的薄弱,进一步加剧了教师聘任过程中的拔高使用,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四)师德师风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总体看,全县广大教师的工作作风和道德修养是好的,但少数教师的思想和作风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不注重政治理论学习,不钻研教学业务,法制观念淡薄,服务意识不强,教学态度不端正,教育教学水平较低。二是教育方法简单,行为粗暴,讽刺、歧视、挖苦学习成绩不良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三是忽视家庭教育,与家长沟通方式不当,接收学

生或家长财物,以教谋私、不尊重学生家长。搞有偿家教或节假日补课,乱办补习班、辅导班,获取不正当经济收入,为教不廉。四是在教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存在抄袭剽窃等违背学术规范的行为,侵占他人劳动成果。五是组织观念淡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借故经常请假,不团结同志,不尊重领导,闹纠纷,我行我素。

代课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原因,地方经济困难是代课教师存留的主要原因。在我县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中,尤其在农村,代课老师对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从整体看,代课教师队伍素质仍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不能适应新课改要求。基于这种情况,按照国家规定,必须对代课教师进行辞退。

三、措施及建议

面对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机遇和挑战,解决好当前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发展,是教育转型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县各学区、学校要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中心,重点在以下六个方面下功夫、求实效。

一要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上下功夫。教育的发展需要一支专业化水平很高的骨干教师群体,需要优秀的、有自己教育优势和特色的骨干教师引领整个教师队伍的成长。一是教师要树立自主发展的意识。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教师不应是专业发展的“被动接收器”,应是自身发展的积极建构者。“自觉”、“自主”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词。教师要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要自觉地对过去和当前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并按照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努力实践,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二是要发挥教师团队精神。要提倡教师集体备课,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酌情加减、课后反思”的原则,坚持自备、复备、完善等三个备课环节。此外,要加强集体评课,以课堂教学范例为载体,通过对课例的点评和分析,提炼出平日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完善,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三是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各县区教研室要实现学段学科教研员齐全,市县校形成教研网络,常规工作呈现联动状态。要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注重过程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全年省、市课题立项、鉴定分别不少于100项,研讨、竞赛、评估等活动要有针对性、指导性、有效性。

二要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上下功夫。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教育转型的关键。一是强化师德教育。通过举行座谈会、研讨会、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把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引向深入,使广大教师充分交流经验,畅谈体会,从思想深处认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在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工作者培训制度,对学校班主任、辅导员等德育工作者进行师德教育专题培训。二是大力表彰先进,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各级教育部门和各学校要以庆祝教师节和表彰优秀教师为契机,积极开展师德标兵评选表彰活动,对获奖者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要注重挖掘师德先进典型,广泛宣传模范教师先进事迹,着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是严格考核管理。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制度,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职务聘任和评优奖励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对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要及时劝诫,经劝诫不改者,要进行严肃处理,不断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三要在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上下功夫。教师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进行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创新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核心。一是观念创新。更新观念是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的前提。广大教师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立创新意识,努力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学生能力的培养者、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者。只有热爱

学习,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不断更新知识,才能使学生站得高、望得远,才能使教学工作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二是教学模式创新。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不仅要树立现代教学理念,还要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教学新模式。广大教师要通过教学研究,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参与知识构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达到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三是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广大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要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民主讨论式教学、大思路教学和引导式教育,坚决废止一言堂、满堂灌和保姆式、管家式的教育,此外,要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化教学,扩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激情。

四要在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上下功夫。严格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完善教师选聘机制,新进教师队伍要以本科生为主。探索教育硕士、特设岗位计划、师范类本科生免费教育相结合的新机制,吸引重点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推动师资队伍结构更加合理、更加专业化。建立和完善支教活动制度,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教师是廉洁教育的关键 篇2

一、教育的道德素质

教师职业的第一重要素质就是要有正确的政治观点。教师是教育人的人, 教师的立场、观念、政治态度、思想境界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 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加强政治学习, 做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 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二、文化知识和能力素质

教师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 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必须首先要有一桶水。因此, 教师必须系统地掌握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了解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系, 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

作为一名现代教师, 要培养未来的人才, 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 使自己成为21世界“完整型”、“全能型”的高学问、有教养的楷模, 具备富有成效的教学和学习指导能力、理解和把握学生心理的能力、独立钻研教材的能力、胜任教学工作的能力、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 对教育的影响进行传到的能力和组织管理的能力等。因此, 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 充实和完善自己, 提高能力, 树立终身受教育的思想。

三、教师的个性与心理品质素质

教师的个性品质是指教师的兴趣、爱好、意志和性格等。教师的个性品质对教育的成败有着重大的影响。教师如果能具备良好的个性和心理品质, 那么他就有可能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 有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

四、教学艺术和教育科研素质

教师要以独特有效的方式方法, 创造性地将知识与审美想结合, 把知识高效率地传授给学生, 这就需要教与学的艺术。它是教师聪明才智和丰富经验的结晶, 能使教学成为一门艺术的展现。教育史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学, 教师要结合实践进行科学研究, 特别是开展教材教法和学生思想的研究, 这也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途径。

拓展优质教育资源的关键是教师 篇3

编者按:今天,中国的高等教育迎来了大众化时代,而且在规模上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然而,大国不等于强国,中国距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强国还有不小的差距,还缺少一批能与世界一流大学平等对话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此,中国的大学领导们一直没有放弃过对于变革的坚持和对于世界的关注。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进军的过程中,她不仅面临和其他学校相同的问题,而且遭遇独特的挑战,即如何传承教师教育和教育科学的优势特色,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新形势下的教师教育改革。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教育学部从提出到成立,都引起了我们的关注。这是北京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改革方面的一次重磅出击,力图通过资源整合和学科融合,将原来的教育管理学院、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院等单位组合起来,打造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航母,使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科实现在全球教育学科格局中的比较优势和领先地位。

为进一步理解这些变革的实施背景和运转现状,我们对北京师范大学钟秉林校长进行了专访。尽管钟校长一再谦虚地表示自己在教育基本理论方面还比较薄弱,但多年的高等教育管理经验却使他拥有许多科班教育学学者所不具备的有利条件。比如,钟校长对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方面的热点问题比较敏感,能够关注和提出一些有反思价值的问题;同时,因为出身理工背景,他对于教育问题的系统化分析和逻辑性建构,以及探索教育科学研究时体现的一些新思路,也着实令人叹服。

记者:教育部2007年统计数字表明,中国已经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在收获越来越多的高水平人力资源时,全社会都在关注一个问题,即如何思考并规划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质量观、人才观及其与精英教育之间的关系,对此您如何看待?

校长:美国的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一个理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属精英化阶段,大于15%小于50%为大众化阶段,大于50%为普及化阶段。根据这一标准,中国目前正处于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与精英教育阶段相比,其质量观和人才观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出现了对于多样化的强烈诉求。社会本身是一个功能结构复杂的大系统,它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分层次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既需要学术型和精英型人才,也需要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职业在不断变化,大学的学科专业也在不断调整。因此,人才的内涵必然会随之变化,应该树立富有时代特色和符合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的人才观,重构符合市场多样化需求和不同类型学校特点的多元化的质量观。在大众化教育阶段,用一种标准、同一个尺度去考量所有高校的质量,从而得出质量很高或质量滑坡等结论,是一种很不科学的做法。在中国,人才观的内涵其实一直是在不断变化的。传统的人才观更看重知识的掌握;上世纪50年代,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关于面包和猎枪的经典论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人才观,即学校应当提供给学生一把“猎枪”,而不是面包与水,所谓“猎枪”是指扎实的基础知识与正确的学习方法。这体现了人才观从一维向二维的转变,即从过去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转向同时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各大学都在讨论、探索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提出要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和共同提高,从而形成了三维的人才观。总之,对于当前大学的人才培养和其他方面工作的评价,应该以多样化的人才观和质量观为基础,才会比较科学、合理。

至于大众化高等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关系,首先我认为,根据毛入学率划定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和培养精英人才是性质不同的两个概念;其次,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同样需要精英教育,即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因此,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应该有一批学校,如“985”大学和相当数量的一批“211”大学,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精英人才上,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高质量的高端人才的需求。

记者:当前,中国一些知名高校都在争建世界一流大学或知名高水平大学,能否结合北京师范大学的相关思考及实践谈谈您的看法。

校长:我个人认为,不管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还是知名高水平大学,其关键是在确定学校的定位、发展目标和制定战略规划时,要体现出一流的意识。我从来不认为建设一流大学的提法是少数几所学校的专利。从国外的情况看,研究型大学可以成为一流大学,教学型大学同样可以成为一流大学。美国每年都会公布一个非官方的大学综合排名,每年都会有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教学型大学进入排行榜前50名,如达特茅斯大学(Dartmouth College)等。这说明,不管哪个层次的大学,只要定位准确,并且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具有特色,都可以建成一流大学。未来,中国的高职高专院校甚至民办高等院校也同样可以出现一流大学。中国的大学在办学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科学定位,在正确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在实事求是和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自己学校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资源分布、优势特色,以及国家和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最终确定其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我们在百年校庆前后通过教育思想大讨论确立了学校的定位和发展目标,解决了制约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瓶颈”问题;在去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试点活动中,通过教育创新大讨论,这一定位和发展目标再次得到确认,并在校内干部师生中形成了高度共识,在社会上得到了更大程度的理解和支持。尽管在具体办学实践中还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和困难,如教师队伍、体制机制、办学空间、办学经费等,但我认为,只要全校师生团结奋斗,坚持科学发展,不断深化改革,学校的发展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北京师范大学确定的建设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目标有其明确的内涵和实现策略。所谓“综合性”和“研究型”,在学科建设方面,是指在文、理为主的学科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有选择地发展,形成文、理、工、管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布局,并高度重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在人才培养方面,是指构建科学的专业体系和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将人才培养层次适当上移,从过去以本科教育为主,发展到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重,同时进一步营造综合化的育人氛围;在科学研究方面,是指从过去的以基础研究为主,发展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努力为社会作出全方位的贡献。所谓“有特色”,是指巩固和强化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的优势和特色。特色是大学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的重要载体,这是北京师范大学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无论如何都不会丢掉的。例如教师教育,首先,这一优势特色的形成已经有107年的悠久历史,并已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以及生命力所在;其次,全国有巨大的教师教育市场和广泛的社会需求;因此我们不应该,也没有理由放弃;当然,强化特色也要与时俱进,要在学科综合和高学术水平的平台上构建多元化的教师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的研究型教师。

坚持内涵发展是实现北京师范大学发展目标的主要途径,即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突出特色、自主创新的发展思路,把重心放在对学校的学科结构、专业设置、院系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上,放在提高质量和效益上,而不是外延扩张,白手起家,盲目追求所谓“大而全”。比如,我校在地理学、生物学、化学等文理优势学科的基础上,结合社会需求,发展起了环境科学与技术这个工程学科,由于学科建设起点高,因此能够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进入全国前列。又比如,我是学机械制造专业的,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有人建议在北京师范大学也建设相关学科,但我并不认同。因为一个学科的发展,除了研究团队、科研项目和经费、实验设施之外,还要有其他学科的支撑,机械学科最重要的支撑学科之一是力学,而北京师范大学却没有力学这个学科,如果发展机械学科,很可能若干年后还是排在全国的后面。我不主张采取这种低效益的外延式发展路径。

还应着重指出,北京师范大学的发展得益于其非常厚重的人文底蕴和优良的办学传统,以及多任老校长在任期间对办学使命的把握。上世纪30年代的老校长李蒸曾说过:“师范大学对于国家负有双重的使命:(一)为实施教育专业训练培养中等学校师资、教育行政人员及研究教育学术专才;(二)研究高深学术,探讨文理教育各科之真理”,即培养教师和发展学术并重。后来,陈垣老校长又提出要坚持教学和科研并重。改革开放之后,学校提出建成“两个中心”,即教育中心和科研中心的办学思路。百年校庆之际,学校提出建设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这既是历史的传承,也是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的创新。

加强学科建设,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并不是要削弱甚至放弃教师教育,而是要与时俱进,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教师教育和教育科学的优势和特色,借助于学科综合和高学术水平的平台,瞄准社会对教师的高端需求,培养学科基础宽厚、教育基本理论和技能比较强的高素质教师。在我看来,所谓学术性与师范性,或综合性与有特色,或强化办学特色与实现综合发展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综合化的学科优势和学术氛围,为进一步强化办学特色提供高水平支撑平台;另一方面,只有突出特色,才能形成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战略发展目标。强调综合化发展,把北师大建设成为综合性大学,就是要藉综合化的学科平台和学术氛围,进一步强化社会最认可的北师大的教师教育和教育科学的优势特色,提升教师教育的水平和层次。我校办学目标中所提出的“综合性”,不是简单指学校规模的扩张和学科数量的增加,而是要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强调学科间的多元互补和交叉融合,强调营造培养创新型人才所需要的综合学术氛围,实现学校办学效益的最大化。

记者:在您的上述分析中,加强学科建设无疑是促进北京师范大学向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进军的一项重要举措。最近,北京师范大学又在酝酿并实行对教育学科进行改革,成立了教育学部,请介绍一下其成立的初衷和意义。

校长:近些年,北京师范大学一直试图对教师教育学科进行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体现为构建开放多元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这主要包括:第一,招收免费师范生,在校期间享受国家优惠政策,毕业之后承担相应义务,去基础教育战线做教师;第二,推行双学位制度,学生可以辅修教育学学士学位,毕业之后去做教师;第三,对全校学生开设教师教育模块课程,修满规定学分,包括参加教育实习实践之后,可以拿到结业证和教师资格证书,毕业以后可以当老师,目前还有不少硕士研究生选修这个模块;第四,探索 “4+2”教师培养模式,把本科四年和研究生两年打通培养,本科按照学科培养,学生可以获得文学士、理学士或是工学士学位;乐教、适教者通过考核进入教育学院学习两年后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毕业之后到重点中学工作,这一模式已经实行七年了,就业率100%;第五,传统的课程教学论方向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这种多样化的教师培养体系的实质是尊重学生的选择,注重发挥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教育学部的成立是学校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历经三年酝酿、半年筹建,教育学部已经在今年6月28 日正式成立。过去,在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布局中,师范专业是针对中学课程开设的,各个院系基本上都涉及教师培养。本世纪初我们曾做过一次调整,把几个系和研究所合并组建了教育学院,同时还相对独立地保留了教育技术学院和教育管理学院。这次改革是在上一次整合的基础上,对学校的教师教育资源和教育学科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整合。今后所有涉及教师教育、教育学科研究方面的各种资源都将集中在教育学部。我个人认为这有几个方面的意义。第一,这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科长期以来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新形势下也存在着人力资源相对分散、学术管理水平不高、政策研究敏感性不强、研究方法有待创新等问题。顺应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进一步整合教育学科资源,促进教育类相关学科的融合和互补,将为提升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研究政策服务水平和教师教育质量搭建更加宽广的平台。第二,这是强化办学特色、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重大举措。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艰辛探索、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北京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等方面形成了突出的优势和鲜明的特色。进入新世纪,学校确立了建设“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了“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突出特色、自主创新”的发展思路。在实现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学校借鉴教育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通行做法,不失时机地在整合教育类二级学院和系所的基础上组建教育学部,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和院系布局,在学科综合和高学术水平的平台上创新教师教育培养体系,这将有助于整体提升教育科学综合实力和教师教育水平,形成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第三,这是改革校内管理体制、改善学校管理效能的重要尝试。国外大学内部的学院设置数一般在10个左右,而中国大学则达到20个左右,甚至30、40个以上。大学内部二级实体院系设置过多、管理跨度过大,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校级权力过分集中、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失衡、决策力和执行力削弱,以及“行政化”、“官本位”等现象。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观念的更新和体制的创新。教育学部的组建以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为核心,依托二级学科建设实体学术机构,根据重大需求建设综合交叉平台,通过专业化的行政体系建设提高管理服务能力,力求建立起教师培养培训、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文化产业一体化的新机制。学校将把更多的管理权下放到教育学部,学部内部将做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既有分离、又有渗透、各司其职。行政管理方面的职能,由学部行政部门统一行使;学术方面的事务,则完全以教师为主管理;担任学部行政领导职务的人员,不能再担任学术机构的职务;学术机构负责人通过竞争产生,不设行政级别。这将为学校优化治理架构、探索扁平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益积累宝贵的经验。

记者: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虽只寥寥数语,却点透了大学与大师的密切关系。对此,您有什么体会?今年两会已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一方面说明国家和政府对于中国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这一工作还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对此,您认为应从哪些层面进行突破,能否预测一下未来教师教育的发展走向。

校长:首先,我非常赞同这一精辟论断。大学的核心是学术,而学术发展的根基在于教师,包括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教师个人的素质能力和他们的学术造诣。一所大学要想实现可持续、高水平的发展,关键是要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其次,梅贻琦先生关于大学与大师的论断,是在大学具备基本办学条件的前提下的深入分析。我们现在强调大师的重要性,关键是如何培养大师、稳住大师。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上大学的确比过去容易多了,但高等教育面临的压力却依然很大。一方面,老百姓接受高等教育的心理预期值变化很快,社会公众迫切需求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即要上好学校、好专业;另一方面,中国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好大学、好专业太少,这就构成了目前的主要矛盾。怎么去解决,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多办好大学、好专业。然而,尽管这是治本之策,但由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其特点之一就是需要积累、周期性长,提高质量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实现。诚然,如果经费充足并规划得当,可以很快地改善硬件条件;全校干部教师团结拼搏,也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提升管理水平;除此之外,一所大学的人文底蕴,优良的传统和校风学风的形成也非常重要,这绝非一二十年或者二三十年可以形成。因而我认为,社会公众要求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主要矛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要存在,以至出现了“下移”的现象。为了让孩子上好大学,就要上好高中、好初中、好小学,甚至竞争从幼儿园就开始了。隐藏在择校风、辅导热、“条子生”等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家长和学生们对于好学校、好教师的认可和追求。

教师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出台了很多重要举措,但仍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解决。比如,如何确定教师职前培养阶段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如何平衡学科课程和教育学课程、理论要求和实践能力要求?如何对毕业生进行入职教育、职后培养和培训?当前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第一,教师教育的大学化。今后绝大多数教师都要在大学培养,要求他们具有高素质、高学历。第二,教师来源多样化。过去,教师是由200多所师范院校培养,采用的是单一型、封闭式的培养模式;现在,不仅师范院校可以培养,综合性大学也积极参与教师教育,形成了开放性的竞争格局。这是大势所趋。第三,教师职前职后培养一体化。以前,师范大学主要承担教师的职前培养,而职后培训主要由地方教育学院负责,今后要由分离走向衔接,大学应承担有计划、系统性的教师职后培养培训任务。第四,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既要具有符合要求的学历学位证书,也要具有通过认证的教师资格证书,这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前两个趋势,欧美国家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就基本实现了,至于后两个趋势,我个人认为也是当今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走向。

记者:今年3月20日,您出席了“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北京)”成立仪式暨高层论坛。在会上,您和与会的其他校长都认为大学校长的工作面临许多挑战,能否具体谈一下您目前遇到的最大挑战?

校长: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谈一下我对大学校长基本素质的认识。作为校长,除了诸如政治素质、人文素质等最基本的素质以外,还需要具备四个重要素质。第一,规划能力。大学是一个学术机构,校长需要和领导班子成员一起,在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明晰学校定位、确定发展目标并制定发展战略规划,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第二,管理或组织协调能力。大学与政府机关、企业不同,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并存。学术权力是以教授为代表的,保证大学特性和教授治学的一种自下而上的松散性权力;行政权力是以科层制为特点的,保证学校整体高效运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权力。两种权力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作用,如何平衡这两种权力,对大学校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第三,社会活动或社会公关能力。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学校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它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已经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大学校长应该通过社会活动让政府和社会了解学校的定位和发展目标以及现实困难,求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为学校争取更多的办学资源。第四,学术造诣。具备一定的学术造诣,可以使校长与教授及学生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在学校做行政决策以及平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时有更多的话语权,从而提高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

其次,谈一下我对大学基本功能的认识。目前,大家公认大学有三大基本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我个人认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平行的。《高等教育法》中有三个条款分别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不可否认,大学的发展需要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需要发挥大学的辐射功能,主动服务社会;但与科研院所不同,大学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还承载着人才培养的功能。比如,大学的科研过程也是让学生介入以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学生已经成为大学科学研究的生力军。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本科教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在这些问题上往往是知易行难,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重论文、轻教材,重学术、轻管理等现象,其原因之一是教学工作周期较长,成果显示度低。因此,要把科研资源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如把科研项目、经费、成果等转化为教学过程中的教材、课程、实验等,需要在管理、政策、激励机制以及教师考核制度等方面予以导向和倾斜,调动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建设的积极性。

在明确了上面两个认识之后,再谈一下当前遇到的主要挑战。第一,观念上的挑战。即如何坚持与时俱进、探索创新,注重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并力图使办学理念、发展定位、战略目标等在全校干部教师中形成高度共识,凝聚人心,这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二,发展上的挑战。即如何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近些年,通过坚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在北师大1 600多名教师当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已经超过78%,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今后的重点是优化学缘结构和培养领军式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学缘不同的教师一起共事,不同学术思想之间碰撞和交锋,有助于学术创新。在学生层次结构上,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的比例已经调整到42:48:10,今后的重点是改善培养质量,并进一步提高留学生中学位生的比例。第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即如何将优秀人才和研究成果推向世界,增加国际话语权,不断提高国际声誉。当然,制约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空间和办学经费问题也是重要的挑战。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和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有关。众所周知,每一所大学校训的形成,其背后都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和诸多生动的人物和故事,您认为应如何让学生切身体察先辈们构筑的精神?

校长:一所学校的文化建设非常重要,学校办学历史越长,人文积淀越深厚,办学传统、校风学风也就体现得越突出,有些内涵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就像北京师范大学总结的十六字办学传统:“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并不是学生读了之后就可以做到,他需要体验一种生活,在生活中接触学校的教师以及校园环境,接受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这不是单靠说教或灌输就可以实现的。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启功先生在上世纪90年代对北京师范大学校风和学风的一个总结,主要蕴含了做学问和做事情两方面的内容。所谓“学为人师”,是指知识、能力和素质应该成为后学的师表;所谓“行为世范”,是指思想和行为要成为社会的楷模,这个校训归纳得非常精辟,且最后两个字紧扣师范。此外,这一校训还与我们“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密切联系、相得益彰。后者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高深的学问和良好的自我修养,还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总之,不管是办学传统、校训还是育人理念,都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凝练出来的,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访谈人物简介

钟秉林,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和东南大学教授,英国卡迪夫大学名誉副校长。1969年北京四中毕业后去延安插队,1977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为东南大学),1987年于南京工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1994年于英国威尔士大学获博士学位。学成回国后任东南大学副校长,1996年调任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司长,1998年7月起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2001年4月底,经国务院批准,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对于钟校长而言,进行高等教育研究,已从最初的工作需要(担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需要对高等教育进行宏观指导,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则需要明晰并研究办学规划、理念、思路以及高等教育政策、管理等方面),逐渐转变成一种兴趣。虽然并非教育学科班出身,但自上大学以来,钟校长就一直没有脱离过高等教育领域,已在高等教育和教师教育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多成绩。

教师是廉洁教育的关键 篇4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其中过程公平是教育公平理念的核心,它既是起点公平的延续,又是结果公平的必要前提。从微观层面来讲,教育过程公平主要是指同一层级的不同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是否享受到了同等质量的学校教育。

2、教师流动机制的重要意义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学校教育活动过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不同的受教育群体在学校教育活动过程中享有的教师资源状况是教育公平的核心要素。尽管从客观上看,不管是教师的群体之间还是个体之间,素质的差异是永远存在而且是永远不可能消除的,不同学生享受到完全相同的教师资源是不可能的。但是,立足于教育公平,应该通过一些制度化的举措,努力使不同的受教育群体享受到尽可能同等质量的教师资源,尤其是不能人为地使本来已经存在的教师资源质量上的差异进一步扩大化。

四、如何合理有序的教师流动机制的构建

义务教育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通观各国教育发展的历史,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国家都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

1、建立新型经费管理机制,缩小地域差距

根据目前义务教育投资主体上移的国际趋势,在条件成熟的适当时机,可考虑建立中央财政直接负担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体制,或由省级统筹、中央和省级财政负担为主的保障机制。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结合税费改革的需要,建立科学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新机制—“中央与地方分担,分级管理,按比例适度增长”。

2、实施城乡一体化工程,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切实改变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布局调整工作,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深入开展科技、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养,提升农民的生活品味。建立城乡衔接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保证农村教师在医疗、再教育和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市民待遇。

3、加快薄弱学校改造步伐,促进学校标准化建设

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对办学条件低于基本要求的薄弱学校,通过采取名校兼并弱校、名校与薄弱学校结对等新的办学模式限期改造。同时要建立薄弱学校投入保障机制,给薄弱学校政策倾斜,加大薄弱学校的经费投入,因此,要统一办学标准,加快学校的现代化、标准化建设,使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的校舍、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班额等均达到规定的办学要求,减少义务教育学校硬件建设中的差距。

五、结语

建立和完善教师流动机制,对于解决当前教师队伍结构失衡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施科学合理的县域教师流动机制,不仅有利于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且还能够最大化满足教师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04)——变革中的教师与教师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58—259。

[2]马永成。均衡教育视野下的教育机制创新[eb/ol]。中国课程与教学网,2008—12—7。

[3]刘平。中小学教师流动的文化解读[j]。中国教师,2005,(11)。

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是非常关键的 篇5

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是非常关键的。所有的教师都会对他们所教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一些影响,而某些教师会持续地产生更大和更积极的影响,他们似乎与学生相处更融洽,在教授知识方面更成功。这种教师称之为“有效的”教师。有效的教师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有效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合规律性,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有效教学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有效教师,有许多共性的人格特征。

首先,表现出热情。如果你对教学满怀激情,那就展现出来吧!让学习变得有趣。你对教学的热情将影响你学生的学习动机。热情是会传染的,它将帮助你在课堂之外,建立一种团队精神。

其次,搞好组织工作:高效有序的组织,能够让你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学生身上。建立一种处理日常事务的方式——收集学生的作业,分发教学资料,公布作业,交换班级新闻等等。这种建立好的程序能够帮你把班级工作纳入了轨道,可以给你更多的时间用来教学以及参与学生活动。

教师是廉洁教育的关键 篇6

近日《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重要文章。习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术”“学”“道”,不仅是对思政教师讲好思政课的要求,基层干部要做好基层工作,也应当念好“术学道”三字经,更好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念好“术”字经,以创新的工作方法,争做基层“小能手”。习总书记指出,“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如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照本宣科、应付差事,那‘到课率’、‘抬头率’势必大打折扣。”这就要求讲好思政课要有“术”。同样对于基层干部,面对不同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对象,要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才能把事情办得又好又快,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里,成为基层办事的“小能手”。然而有些基层干部在工作中模板思维严重,尤其在年轻干部中。不可否认,合理地运用“模板”可以起到有效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对提高工作效率大有裨益,但运用尺度一旦“越线”,就会产生懒政怠政的“拿来主义”之嫌。因此基层干部在工作中应该念好“术”字经,切忌“惯用方法”走天下。

念好“学”字经,以勤学的工作态度,争做基层“小能手”。习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师要有知识视野,除了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之外,还要广泛涉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知识。”“学问勤中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无数古语启示我们,要想知识视野广,必须得勤学,这不仅仅是习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出的要求,也是基层干部应有的工作态度。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世界日新月异,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等高科技技术应运而生,基层干部一定要保持勤学的工作态度,在思想和行动上与时俱进。考上公务员是上岸了,但上岸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牢记习总书记所说的,“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增加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在新的起点保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工作态度,才能做好基层工作,成为基层“小能手”。

念好“道”字经,以探索的工作精神,争做基层“小能手”。“道可道,非常道”。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道”最核心的解释就是客观规律。习总书记强调,“讲好思政课,一定要分析矛盾、把握规律,既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思政课建设,又要始终把握持之以恒的内在因素”。作为基层干部面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琐碎又繁重的基层工作,要以探索的工作精神,洞察出“上面千条线”存在的规律,抓住主要矛盾,化繁为简,才能更好地成为“多面手”“全科医生”,成为基层干事创业中的“小能手”。

教师是廉洁教育的关键 篇7

关键词:高职教育,能力本位,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是教学和教学改革的主体,从教学的设计到具体教学的实施都离不开教师,高职教师除了培养学生获得相应的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外,还要发掘学生的各种潜能。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施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关键在于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教师队伍。所以从教师教学活动的工作过程出发,从以下几方面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实现高职教育能力本位培养目标的关键。

一、提高职业道德教育能力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的真谛是要首先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因此,职业道德教育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前提。教师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做到全面育人与和谐育人。

二、提高教学认知能力

教学认知能力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组织实施教学的基础。教学认知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和办学规律、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习者特点、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及教学情境的分析判断能力。在教学能力结构中,教学认知能力是基础,它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准备的水平,影响到教学方案设计的质量。

三、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特征。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除了要有硬件设备的支撑外,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在实践教学现场的示范和指导,把自身的实践能力转化为学生的操作技能。这种转化过程的完成,既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更依赖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

四、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教学研究能力是一种源于教学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能力。当前,高职教育正经历着重大变革,提高质量是重点,改革创新是主题。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任务,围绕当前职教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中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积累工作经验,为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五、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过程的实质是在教学选择的基础上,整合各种教学因素,确定教学实施的目标、内容、策略和方法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能力、教材选择能力、教材解读能力以及教学内容的加工和创新能力。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来自实践,应与企业的工作任务紧密相关,教师要善于接受来自行业中的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善于捕捉来自岗位上的新情况、新现象、解决新问题的新办法,能将行业职业知识、能力和态度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市场调查、市场分析、行业分析、职业及职业岗位群分析,调整和改进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六、提高教学组织能力

教学组织能力是指教师在安排好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媒介和渠道有效组织教学的能力。它包括语言组织能力、对话能力、学习指导能力、课堂协调能力、多媒体操作能力以及运用科研成果的能力。其中,语言表达和多媒体操作是组织教学的传统与现代的两条重要渠道。此外,由于大学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的同时还有一定科研任务,将诞生于实践的最新科研成果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是组织大学教学应该具有的特色。

七、提高教学评价能力

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也就包括学生学习评价能力、课程评价能力和自我教学评价能力。学生学习评价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其发展作出合理、正确的价值判断的能力。课程评价能力是指教师在调查与描述的基础上对学校课程满足社会与个体(主要指学生)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对学校课程现实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以期不断完善课程,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能力。自我教学评价能力是指教师对自身的教学主要包括教学选择、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进行检讨与反省,并且运用教学评价结果来改进教学品质的能力。

八、提高教学资源建设与利用能力

教师要依托教学资源建设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水平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方面。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教学资源包括专业建设的资源、课程建设资源和实训环境资源。高职教师需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并积极开展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与行业企业合作,积极进行教学条件特别是实训实习条件的建设,注重对传统教学仪器设备的改造和二次开发。

九、提高面向社会能力

高职教育是一种开放式教育,与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联系密切,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开发、职业技能鉴定、顶岗实习等教学活动都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市场、离不开企业,因此,高职教师既要进行校园内的交往与协调,又要主动的走向社会,与企业、行业从业人员交流沟通,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充分利用社会起源,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十、提高教学创新能力

教学创新能力是指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包括从教学准备开始到教学实施再到教学评价中体现出来的应变能力和研究能力,以及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的能力。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具体表现为: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创造性处理教学内容的能力、创造性设计教学过程和变革学习方式的能力、机智幽默的教学应变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等。实际上,教学创新能力已渗透于前四项能力之中,但前四项能力又不能完全包含教学创新能力。教师如果缺乏教学创新能力,就不能成为一个与时俱进的具有个性的和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因此,学者罗树华教授认为教学创新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最高境界”。

综上分析,针对当前职业教育培养模式,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具备以上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否则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也只能是一句口号,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参考文献

[1]郝理想、秦素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及本土化实践变式研究[J].职教通讯,2010(6)2007(4).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李学锋.具有中国特色高职课程开发的探索[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4]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Z].教高[2000]2号.

教师是廉洁教育的关键 篇8

关键词:素质教育;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095-01

人民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促进者,是社会新风的倡导者、引导者,是人才成长的引导者。步入新世纪,我国要建立健全社會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改革步伐,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实施素质教育是明确的作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师肩负着神圣的责任和光荣的使命感,所以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提高人民教师的素质。

一、教师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

教师是教育学生的引导者,教师的立场、观点、政治态度、思想境界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加强政治学习,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同时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明确肩负着的责任,把自己的工作同培养和造就“建设者和接班人”联系起来,同我国的命运和长治久安的未来结合起来。为此,应做到:

(一)依法治教。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

(二)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修养。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和行为。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遵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树立优良的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理念,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五)团结协作。尊重同志,互相关心、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六)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七)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八)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注重自教。

二、教师应具备渊博的科学文化素质

教师应加强学习,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是学生心智的开拓者。教师要不但学政治,明确方向,学习业务,增本领,而且要学习教育理论,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事迹,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只有和风细雨,才能春色满园。

三、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指导能力

教学能力和指导能力是素质结构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教师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

(一)教学工作能力。能够熟悉教材,了解教材特点,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并能恰当地制定教学计划,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有效地把握教学活动,并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

(二)教学研究能力和探索能力。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认识教育规律,然后联系教学内容,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勇于探索教材改革、课堂结构、教学方法、班主任工作等一系列比较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敢于未研究成功的课题,这样的教师才能不断创新,从而推动教学向纵深方向发展。

四、要有高度的奉献精神

教师是为人师表典范,是学生的楷模,如果教师斤斤计较,如何谈素质教育呢?如何使学生健康发展呢?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应该永远做一名人民的公仆。

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上一篇:abaqus学习课件课件下一篇:教育机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