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培训总结

2024-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民族团结培训总结(精选12篇)

民族团结培训总结 篇1

丹寨县城关二小陈培丽

2011年12月4日,我参加了贵州省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教师培训,为期一天的培训,主要针对《中华大家庭》和《民族常识》这两本民族团结教材进行解读。武亚男老师从课程的背景、课程的性质及特点、课程的理念这三大点分别向我们介绍了两本教材,并结合案例深入浅出地解读,为我们今后在上好这门课指明了方向。

武亚男老师在培训中深入浅出地剖析,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思想,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

她说,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兄弟民族。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中华各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根本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作用。今天我们教师有义务和有责任做好民族团结的工作。那就是上好和用好我们的教材。

她特别强调,民族团结这套教材,由于没有规定的大纲和标准,所以不进行考试,这就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希望我们发挥和探究出自己对教材的处理和解读。

通过培训,让我清楚地认识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基础教育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民族团结培训总结 篇2

张文岳在讲话中说, 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我在新疆工作期间, 最重要的体会就是“民族、团结、进步”。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 民族团结是生命线, 是新疆社会稳定、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各民族紧密团结, 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经济社会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张文岳要求, 培训班各族干部要高举各民族团结的旗帜, 做维护民族团结的模范, 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为建设美好和谐的新疆作出积极贡献。

辽宁省委常委、秘书长周忠轩参加了接见活动。培训班学员、维吾尔族档案干部茹仙古丽代表全体学员向张文岳赠送了维吾尔族传统礼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局 (馆) 长吴志强致答谢词。

7月4日至10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局在沈阳市成功举办了第七期档案局 (馆) 长培训班, 来自全疆各地、州、市、县档案局 (馆) 长和区级机关档案协作组长60余人参加了培训学习。辽宁省委省政府对此次培训十分重视, 省档案局 (馆) 为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并进行了精心策划。

写好民族新闻 促进民族团结 篇3

刚进报社,老同志就不止一次地提醒,民族新闻是党的新闻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党的民族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说文字记者有“如刀利笔”的话,那么民族新闻无疑是“一字千钧”:报道得好,是民族的幸事,国家的幸事;稍有偏差,后果不堪设想。那时候就有个想法,如果能有一本书,把新闻学和民族学结合起来,是件多么有意义的事。

令人高兴的是,如今这个想法变成了现实。牛丽红先生的《新闻报道中的西北民族问题研究》一书即将面世,我有幸先睹为快。在这本书中,作者以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为指导,从西北民族的政治、文化、经济、宗教、风俗禁忌、民族关系等方面,论证了新闻报道的原则、方法、传播特点和规避原则。同时为新闻媒体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文化建设、构建合谐社会的角色定位作了有益的探索。

实际上,在民族问题的新闻报道中,由于一些媒体对民族学所知不多,对有关民族的法律、法规、政策学习研究不够,从而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和错误,内容所涉及的大多是宗教、民族习俗和禁忌。这些偏差和错误,伤害了民族兄弟的感情,损害了民族之间的团结,影响了社会稳定,其后果的严重性,每个稍稍有些阅历的新闻工作者都会感同身受。

甘肃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各级党委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从而也形成了甘肃的新闻界尊重民族感情、重视民族团结、关注民族风俗的传统,在民族新闻报道中,违规违纪的事件还不多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此之外可以有丝毫的懈怠。由于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编辑记者在工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敏感的、棘手的情况不知如何处理。对民族新闻掉以轻心、大而化之是不可取的,因为担心出现偏差就视而不见、置若罔闻同样不足为训,同样会影响到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贯彻,不利于各民族间的交流、了解、合作与共同发展。对于甘肃的媒体来说,民族新闻占据相当大的比重,无论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方面还是尊重新闻规律方面,都不应该也不允许漠然置之,关健是写什么、怎么写。媒体不仅要选好角度,还要注意尺度;不仅需要深入挖掘事实,还要把握恰当时机,使我们采写的民族新闻,既有生动的事实,又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既扩大媒体的报道面,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又能全面介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进步。丽红先生站在新闻学的角度,审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特点,找到独特的报道材料;同时站在民族学的角度,思考新闻报道的立场、方法和规避风险的策略,更好地发挥新闻工作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作为采编人员,无论是否专门从事这方面的报道,都不妨一读。

作者曾长期效力于报社,现在大学任教,专授传播学。她以一个记者的敏感和教师的专注,发现了新闻学与民族学之间的联系及其对于作好民族新闻的意义,以此为纲,搜章索据,广引博征,终成一部洋洋几十万言之专著,个中甘苦,不言自明。

民族团结培训总结 篇4

一是开展“心连心?鱼水情”党群连心活动。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每逢“古尔邦节”、“肉孜节”,各民族党员干部相互走访,增进感情,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各民族党员、干部群众之间相互信任,互相尊重,人人讲民族团结,做民族团结的模范!。二是深入榆树沟镇少数民族聚居村,开展“手拉手、兄弟情”结对帮扶送温暖活动,为生活困难干部职工,送去了价值20_元的大米、面粉、和清油,引导各民族群众提高思想认识,鼓励他们自我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三是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尤其是兑现草奖补工作以来,深入排查信访、调处信访案件,不断加大信访问题处理力度,对少数民族观注的草场问题在政策范围内均及时给予答复。四是发挥职能优势、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

优化牧区畜牧业产业结构,特别是在牲畜品种改良方面予以大力扶持,对牧民外购西门塔尔种公牛每,麦盖提肉羊补助费等外购纯种肉用羊,发放补助2022年度民族团结工作总结工作总结。为加快牧区畜牧业规模化发展,对牧区村、集体、合作社和牧民新建的养殖小区,新发生拉电、引水和小区道路建设等

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民模创建与畜牧业工作深入结合

1.将民模创建与实施畜牧业项目相结合。

我局把民模创建与实施游牧民定居项目相结合,不断转变民族聚集地区生产生活方式。20_年,计划继续依托河南援疆项目、国家游牧民定居项目,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益、二十年不落后”的要求,_市牧区的牧民定居点,实现定居150户、600人;同时,按照定居兴牧“五宜两结合”模式要求,开发达坂风景区,实现分散定居45户、180人。

2.将民模创建与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相结合

民族团结活动总结 篇5

根据我校民族团结活动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及主要内容。民族团结是发展和巩固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以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为指导,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增强队员们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全面推进和谐红领巾小学全体师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促进民族大团结的发展。精心营造民族团结教师间,学生间亲密无间的良好人文环境,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

二、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好今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此项工作,根据民族团结活动文件精神,结合我系实际制定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计划安排,并认真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使教育活动做到了早计划,早安排,早部署,扎扎实实,富有成效。

三、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一)我校开展深入学习贯彻实施《民族宗教政策》活动,牢固树立抓‘民族团结教育’,就是抓稳定、抓发展的理念,按照党支部的统一部署,通过动员会、座谈会、讨论会、板报、专栏等多种形式,学习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以强化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思想教育基础,以唱想‘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伟大祖国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人民军队好’为教育主旋律,形成了人人重视民族团结,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的良好氛围。

(二)我校党支部先后3次召开会议,研究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就有关工作提出安排意见,并制定了民族团结活动计划安排,逐一按照计划安排的进度完成各项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三)为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教育,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我校首先召开教师大会,认真学习了有关民族团结的上级文件,向全体教师下发了部分宣传资料,对班级民族团结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要求各班级利用周一班会召开了‘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

(四)本学期开展学习双语活动,全校教职工利用每周下午七、八节课集中学习双语,汉族老师学习维语,维吾尔教师学习汉语,要求所有教职工要能掌握基本的常用语。效果良好。

(五)我校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开展了未成年保护法宣传和学习活动,法治进校园活动,民族团结双语比赛活动等,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民族团结总结 篇6

2015,我站开展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进发展、确保稳定”的大学习、大讨论、大提高活动为统领,认真贯彻上级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政策,以“团结、进步、发展”为主题,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载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好今年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我站十分重视此项工作,及时成立了测站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任组长,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责任制,形成了责任明确化、工作具体化、主管领导亲自抓,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早计划,早安排、早部署。

二、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大力开展“学英雄,见行动”活动,形成了人人重视民族团结,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的良好氛围。以这次教育活动为契机,使民族团结教育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生活,在全系统范围内大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进一步激发了群众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宪法》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学习纲要》的热情,广泛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报告会、座谈会、以及互学语言、互通思想等交流活动,进一步体现了“三个离不开”思想。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营造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良好氛围,扩大民族团结教育月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三、深入开展“四认同”宣传教育 在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期间,我站把民族团结教育月的集中教育同经常性教育结合起来,贯彻实施《宪法》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学习纲要》的热潮,进一步提高各族人民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干部群众牢固树立起“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同时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同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深入开展“四认同”宣传教育以及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扶贫帮困等结合起来。

四、把握主题,落实政策,维护社会稳定

坚持把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和维护稳定工作相结合,积极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和社会环境,切实加大对影响民族团结因素的排查调处力度,确保了单位辖区内的社会稳定。

1、重视民族法制教育 以“六〃五”普法为工作重点,不断加强依法行政组织的作用,对单位全体干部职工进行各种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的法制讲座,深受干部欢迎。目前,干部法制观念得到了明显提高,形成了“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的良好氛围。

2、重视处理民族问题

坚持“团结、教育、疏导、化解”的方针,紧紧抓住民族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问题以及突发事件,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及时调处化解矛盾,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了社会稳定。

五、重视社会稳定

切实加强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的防范网络,以创建“安全文明单位”活动为载体,维护了社会大局的稳定。工作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站将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使工作更富有特色、更富有成效,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引向深入。

2015年依玛帕夏

浅析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 篇7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时代意义

0 引言

近年来,“藏独”、“疆独”势力活动猖獗,打砸抢烧等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不断发生,严重影响到了国家的和谐发展和民族的共同进步。拉萨“3·14”和乌鲁木齐“7·5”事件后,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民委于2009年8月25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至此,民族团结教育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1 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目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现阶段各项事业还不发达,民族问题显得异常突出。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涉及我国长远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切实维护民族团结的任务十分繁重。

在国际上,西方敌对势力看着中国一天天发展强大,对其利益构成威胁,始终没有放弃对我国的敌视态度,并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在西方敌对势力的支持、蛊惑下,境内外“三股势力”相互勾结,不断变换策略和手段,极力挑起事端,制造混乱,煽动民族对立和仇视,妄图从民族关系上达到分裂祖国的目的。民族团结教育事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事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在这个时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显得异常迫切和必要。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通过加深大学生对民族团结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不断提高各族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自觉性、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成功和共产主义社的会实现的伟大目标。

2 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时代意义和内容

2.1 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时代意义

2.1.1 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面对国际新形势的需要

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国内民族问题不断以新的形式出现,并表现出新的特征。历次民族分裂活动事件,都是国际敌对势力和国内少数分裂反动势力阴谋的结果。自然而然地威胁到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发展。鉴于此,加强各族人民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教育中,也要求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空洞的宣传说教上,需要用新的方式进一步深入推进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以获得实际成效。

2.1.2 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我国民族问题现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当前,各族人民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能当家作主,实现平等,拥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地位。但是,由于国家的各项事业发展不平衡,民族问题在经济、文化差异较大的区域间显得异常严峻。由于存在对各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不够了解的问题,误会和摩擦也不断增多。新世纪和平与发展虽是世界主流,但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的政治并不乐观,更不容忽视。其阴险图谋一刻也没有放松,与国内民族分离势力相互勾结,加紧对我国进行反动、破坏和颠覆活动。还有一点,当代大学生在社会转型的复杂环境中,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虽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存在部分大学生对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着不明确化、迷茫的倾向。一些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日益淡化甚至没有,价值观趋向于功利化、物质实用化,存在着严重的信仰危机。因此,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我国民族问题现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2.1.3 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继续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各民族、社会和国家继续发展的共同需要与追求。在新形势下开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所关注的大事。然而,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在国内各种问题上都存在着西方敌对势力直接或间接破坏的阴影。在国内,由于各民族之间因利益关系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差异,而产生了不同的矛盾。同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也日益严重。这都是危害我国民族团结、破坏和平统一的主要因素,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推动我国发展的巨大力量,它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当代大学生作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生力军,我们必须进一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主题。加强民族精神教育,使大学生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2.2 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三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党的民族思想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教育。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理论教育。紧紧围绕当代我国领导人提出的“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和“人人都有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懂党的民族政策,人人都讲民族团结,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好事”的民族团结思想以及“在处理影响民族团结问题的事件中坚持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原则,着重开展“四个高度认同”即祖国的高度认同、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同的教育。三是中华民族团结历史以及民族工作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教育。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三个方面主要内容不是有机联系的整体,所以,要求我们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学习,对当前的教育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全面而深刻的传授给教育对象,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3 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途径

民族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获得实效,必须要有良好的、切合大学生实际的教育途径,因此,我们应当在深刻的认识到教育的意义和内容的时候,着重探讨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但是,教育的主体是各高校的授课教师,要想民族教育具有时效性的途径发挥作用,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下面,我就对几种常见民族教育的主要方式进行简要介绍,以便各高校在进行民族教育过程中,有效的运用。

3.1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要教育作用

民族团结教育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有相应的教学模式作保障,课堂教学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以强化学生维护民族团结意识为主,切实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的融入,以使学生自觉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另外,还可以开依据学校自身情况,适当开设民族团结教育类选修课,将民族常识、民族政策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深入学生头脑。

3.2 高校自主创新,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3.2.1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是文化之都,是师生共有的教学氛围。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依据现有的条件,开展有关民族团结或民族知识的各类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使学生认识到各民族的传统和独特的文化、各民族都为中华文明做出过贡献,并且还在继续做着贡献,从而增进他们对各民族平等和加深民族感情,提高民族团结意识等的认识。

3.2.2 开展广泛可行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了解局势,体验生活,促进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在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各高校更应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可以依据学校情况自定,其中主要包括社会考察调研、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等形式。高校可通过暑期社会实践让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风俗习惯。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将他们自身的认知转化为情感。并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开展的专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增强同学们的民族团结意识。

有了以上的渠道,各高校还应该加强制度保障,使各种教育活动发挥最大作用。任何工作的完成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各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和行政领导应当制订出完善的民族团结教育计划和方案,并且体现在学校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之中。在教学计划、对教师的绩效考核和学生的评优评先中都应有比较详细的量化标准。同时,学校还应抓紧编写出有特色、符合时代和现实要求的有关民族团结教育的学习辅导材料。并且要加大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报刊、广播、互联网等媒体,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宣传与报道工作,大力营造出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浓厚氛围。最后,还应加强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及时对教育成效进行评估,解决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逐步建立并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于一体的民族团结教育网络,推动教育取得实效。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我党始终把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放到“关系国家命运”的高度之上,并通过教育的手段予以保证。在现阶段,要加强民族教育,就不应该盲目,我们应该深刻的理解我国民族问题的现状,清楚民族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时代意义,继而运用切实可行的途径,加强高校民族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与民族团结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都是无可争议的民族团结教育题中之义。作为高校,我们更应该从教育本身做起,从肩负祖国繁荣建设、民族团结使命的高校大学生抓起,使民族团结精神在大学生中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邓小平.关于思想战线上问题的谈话[Z].邓小平文选,1981-07-17.

[2]刘正寅.试论中华民族整体观念的形成与发展[J].民族研究,2000,(6).

民族团结 和谐共荣 篇8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拓宽城市民族工作渠道,构建和谐城市民族关系,更好地促进盘龙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蓬勃发展,盘龙区委、区政府决定在桃源社区创建民族团结示范社区。为此,盘龙区加强了民族工作进社区及创建民族团结示范社区的组织领导,做了新的工作部署。首先以社区党建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主题,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民族团结示范社区创建为载体,以居民满意为标准,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为城市社区各族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建社会主义,努力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构建幸福安康、文明开放、和谐宜居的现代新盘龙。二是明确任务。团结和带领桃源社区各族群众,围绕建设和谐社区“自治好、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的“六好”目标,在社区开展一系列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常性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进单位、进学校、进千家万户活动,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扎根社区各族群众心中,使社区居民都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维护者和建设者,形成珍视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建立维护民族团结的长效机制。

为切实做好民族团结示范社区工作,调动辖区单位和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区委、区政府及时制定了《盘龙区创建桃源民族团结示范社区实施方案》,确定了创建内容、创建活动原则及要求。建立了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区民族宗教局组织协调、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社区承载的创建工作服务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民族团结工作是一项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需要各族各界、各行各业积极参与、支持的综合性工作,需要广泛开展民族政策法规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实际制定桃源社区开展民族法规和民族政策宣传教育计划,每年举办4次民族法规、政策和民族知识、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等学习培训宣传活动。组织召开面向社区全体居民的创建民族团结示范社区宣传动员会,结合社区特点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活动。开展民族团结文明楼组(单位)和家庭创建评比活动,促进和带动社区民族团结、文明进步、共建和谐。

袖珍博物馆是取得的宣传成果之一。仅20平方米大的袖珍民博馆,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了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这是2010年9月底在桃源社区和谐家园内正式开门迎客的云南首个社区民族博物馆。里面有彝族的大三弦、苗族的传统纺车、织布机、苗族的全手工服饰、傣族的象脚鼓、服饰、背篓、还有非遗文化作品——手工风筝等展品70余件,摄影作品80幅,它们不仅撑起了云南省首个社区袖珍民族博物馆,还被誉为是老百姓家门口的“活课本”。

另外,由昆明市盘龙区科学技术协会、昆明市盘龙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盘龙区人民政府鼓楼街道办事处联合筹建桃源社区袖珍科普馆,在这片寸土寸金的地方投资10多万元建成的科普馆是云南省首个在社区建立的科普馆。袖珍科技馆科技氛围浓厚,二十多件科学器材摆放有序,五十八件科普宣传画图文并茂,科普馆对社会免费开放,成为广大市民及中小学生开展科普教育和认知科学原理的理想园地。

只有充分发挥民族团结示范社区在构建和谐社区、和谐民族关系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才能真正起到了“示范引路”的工作成效。几年来,在民族工作特别是民族团结示范社区建设中,桃园社区取得了许多成果。盘龙区委、区政府坚信,只要始终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就一定能够促进各族群众“共建、共享、共发展”,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深入和发展。

2009民族团结总结 篇9

关于民族团结工作开展情况的总结

今年5月,是自治区第29个民族团结教育月。为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团结教育月精神,我局结合气象行业业务职能,周密安排,精心组织,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在全市气象行业系统深入扎实地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较好地发挥了气象行业系统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职能作用,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将创建活动摆上重要日程

认真结合工作实际,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认真传达学习文件,提高思想认识,进行全面动员部署。要求全市气象行业系统充分认识做好民族创建活动的重要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严格履行气象行业各项职能,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二是认真制定实施方案。结合气象行业业务职能,就活动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措施和组织领导作出了具体安排,提出了明确要求。确定全市气象行业系统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进一步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在全区公民特别是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中重点宣传《宪法》、《刑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宗教事务条例》和民族宗教方面的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全市公民的法律素质;积极开展依法治区、依法治乡镇(街道)等活动,为促进全区各民族团结进步,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围绕影响民族团结的不安定因素,组织全区人民调解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发挥法律服务机构职能,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及时、便利的法律服务。

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认真开展民族创建宣传教育工作

搞好学习宣传教育,深化思想认识,是做好民族创建活动的基础。我局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党的民族宗教理论和民族宗教政策学习宣传教育工作。一是突出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健全了局机关中心学习组学习制度,加强对班子成员的学习教育。二是突出学习重点。重点学习了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民族宗教政策、全国及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宪法、宗教事务条例等重点内容。三是注重学习效果。采取专题辅导、座谈讨论、撰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举办学习园地等灵活多样的方法开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截止目前,局机关共组织集中学习2次,干部职工集中学习4次。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教育,使干部职工普遍受到了一次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再教育,“三个离不开”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三、积极开展普法依法治理,营造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法制氛围

一是以法制宣传为先导,努力营造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良好氛围。结合林西县的维稳情况,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广泛深入地开展了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法制宣传活动,共组织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法制宣传活动2场(次),张贴标语、横幅30余条,制作黑板报、宣传展板20余块,印发《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法制宣传学习资料》等500余份。二是以加强普法教育为重点。加强对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普法教育,全局共举办法制讲座3场,三是以提高法律素质为重点,加强街道法制宣传教育。

四、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紧紧围绕影响民族团结的不安定因素,大力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职能作用。

五、坚持求真务实,努力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

局系统深入少数民族结。运用典型案例教育少数民族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发挥法律服务职能优势,协助健全居民委员会自治制度,广泛开展依法治区、民主管理等活动。从解决基层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努力为基层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今年我局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做到了“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局党政领导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认真安排,精心组织。二是学习宣传到位,在全机关干部中广泛开展“五观”教育,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四个高度认同”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民族团结好”主旋律,做到了个个通晓、人人皆知。三是活动落实到位,通过民族教育月以活动为载体,使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丰富多彩。

XX县气象局

民族团结半年总结 篇10

一、坚定立场,筑牢思想根基。坚持每周五的政治学习制度。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同文明创建、同水利业务工作相结合,贯穿水利工作始终,筑牢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信心和决心。

二、完善机制,常态化开展活动。建立完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工作机制,明确活动的目标、任务,实现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建立联系档案和台账,每月填写一次活动记录,确定活动常态化开展,并落到实处。

民族团结的先行者 篇11

中外古代历史上,许多国家大多是由不少小王国或是大部落组成,有时候结成较为松散的联盟形式,以达到相对稳定的社会局面,以利各自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经济较为发达的王国或与执政当局人员的个性,在出现内部民族矛盾,经济产生失控的情况下,常常不免发生与邻国土地的争端和摩擦,以转移内部的矛盾,由此开始了扩展势力,展开种种外交活动,以解决矛盾纷争。统治者以女性联姻,作为政治交易,以便达到国家稳定或民族安定的形式,多有个例。在我国,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西施和貂蝉,至于汉族公主出嫁最早的却是刘邦将的女儿汉武帝的姐姐嫁给了君臣时匈奴单于,使得他带领众多悍将重兵归降。后来东汉的王昭君以宗室女身份出嫁为王妃。

到唐朝,就先后有弘化公主、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固安公主、永乐公主、太和公主等十八位公主和宗室女远嫁给外族部落王国的君主。有的是吐谷浑、有的是吐蕃、有的是契丹、有的是回纥,以解决和缓冲国家或部落之间的当前矛盾。那时儿女婚姻只有媒妁之言、父母做主的年代,皇家公主的终身大事也由不得自己,由皇帝说了算的时候,更没有什么爱情可言,于是有的公主虽以大局为重,她们并非有爱,甚至还有“仇”异,她们没有办法抗争,只好忍气吞声地去远嫁了,实际上却是做了爱情的无谓牺牲。但有的公主因为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就了一番民族团结的大事业,如像文成公主,留下了千古美名。但留下了美名,且具有远大政治胸怀的,首位是唐太宗时期,公元640年远嫁吐谷浑君主的弘化公主。弘化公主是民族团结的先行者。由于她们的聪明才智和远见卓识,不仅使烽火连天的民族纷争,化解为友善领邦,并且留下民族和谐的基因,最终使之这些少数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亲兄弟。

在国外,也有如罗马帝国强盛时期的,西班牙的建国,奥匈帝国及法兰西帝国拿破仑时代,都曾有过女性联姻的政治策略。历史无法重来,但我们可以通过对历史事迹的筛选,挖掘开发历史细节,编撰出具有历史事实依据的故事,来进行创作,为现代社会服务。

《弘化公主西行》的构想

既然《弘化公主西行》剧定位为历史故事剧,那么它的主要情景就是为了戏剧矛盾冲突的需要,作者进行了创作,不必拘泥于历史事件发生本身时间逻辑,并有了许多的剪裁安排。比如人物,弘化公主和她的夫君诺曷钵、弘化公主的父亲送亲专使李道明与之相对应的吐谷浑丞相宣王、卫跋堤、松赞干布等,实际是简化了烦杂人物,集中突出了主要人物的矛盾冲突。比如事件,历史中也并非就那么点事儿,在史料中尽管记载的不是太多,为了故事需要,必须要创造性地拓展剧情细节,达到生动再现的效果。其中,在诺曷堤向唐太宗请婚请求一位大唐公主建立政治联盟时间,是比较长,而事情过程也比较繁缛。最为重要的事件是,当时的吐蕃王松赞干布,为了实现自己东扩的野心,并不相信大伦绿东赞的分析意见,而是轻信了吐谷浑丞相宣王的错误判断,可以轻易拿下吐谷浑首府,推翻诺曷堤政权,由宣王取而代之。最终,使他们没有意料到的是,聪明睿智的弘化公主,在吐谷浑国王支持下,解除了最为险要的谋杀计划,消弭了松赞干布的疑虑,并在弘化公主的努力下,使松赞干布获得了文成公主,达到了大唐与吐蕃联姻的结果。中外古今重大战争爆发的起因,大多是看似较小或不经意的事儿。从历史事实看,松赞干布开始向大唐太宗请婚遭到了拒绝,为此产生了嫉恨。戏剧故事结果是以大团圆告终,这也是历史故事剧中的一类,皆大欢喜。

《弘化公主西行》的戏剧特点

戏剧的特点,无非是要具备“现场性”、“时空交融”和“假定性”三个根本的要素,《弘化公主西行》基本上包含了这几个主要特点。《弘化公主西行》一剧,它的现场感十分强烈,交代得却是十分简洁明了。如剧本所描写的:“这是吐谷浑都城伏俟城的一部分。街内红灯排列,彩旗飘扬,一派喜庆景象。远处可见蓝天、白云、草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幕启,一群群男女先后抬送酒坛、手捧哈达、高举红灯笼、舞动彩旗有序过场。”从序幕的场景安排和群众人物的活动环境开始,立即让我们观众进入到千百年前的大唐时代的吐谷浑都城伏俟城。并且预示出这里将会有一场重大的喜庆活动开始。

《弘化公主西行》一剧,从序幕开始到结尾,前后共九场戏,如果要详细演绎那么一段重大的历史故事,在两个小时的舞台上显现,那是绝对不可能,要是像现在的电视连续剧,编剧和导演就会拉拽成为40多集。但是,剧本只有打破时空,将历史事实中几个月甚至几年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情节和细节,巧妙紧凑地有机结合,让观众跟随戏剧情景的跳跃,前前后后的场景的安排与衔接,唱词与道白的合理交代,最终明白了戏剧所呈现的故事,反映的重大历史及其内涵的深邃意义。如吐谷浑重臣宣王出场,心事忡忡地唱道:“……诺曷钵亲汉靠唐做可汗,又要娶弘化公主在身边。想谋去可汗位更加遥远,我只得靠吐蕃相助成全。”从这段唱词,可说是宣王自己表白了他反对吐谷浑与大唐交好、企图篡夺王位的祸心,早已有之,他依靠吐蕃势力来达到阴险的篡逆之意,也是早已有之。又比如,松赞干布拥兵吐谷浑边界时,在仪式亭所唱:“我吐蕃速崛起宏伟大展,无匹敌骏马铁甲镇高原。吐谷浑不知趣向我挑战,唐廷前阻我请婚造事端。”这段唱词,也是极为简洁地陈述了吐蕃在他的统一强盛下,开始东突略地,准备消灭吐谷浑国的野心,但又看到大唐的强大优势,想与大唐结盟,请娶唐王公主的意愿。这一心态的表白,亦是打破了时空界限,将多年政治目的压缩在了这一舞台空间。

至于《弘化公主西行》的假定性,由于这出历史故事剧戏剧结构所限,作为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戏剧程式化传统模式的限制,又要结合现代观众的欣赏水准,进行探索与创新,剧本在此难点中,就须在依据基本历史事实的前提下,处处都要抓住戏剧假定要素,做大胆的尝试与取舍,需要编出步步深入,吸引观众的故事情节,由此达到戏剧的完美。这一特点,主要是将《弘化公主西行》一剧主要矛盾冲突集中表现在了第五场,即年轻的吐谷浑王和美丽机智的弘化公主的洞房花烛夜这场戏。国王公主美好甜蜜的情爱展现和袒露以及相互欣赏心扉的内心刻画,与宣王卫跋堤阴谋和血腥相交裹的矛盾冲突的假设情节,将戏剧推向了高潮。如(在追光下宣王和卫跋堤着黑衣,指挥着一队手持兵器的黑衣人,辗转前进……),其实,这两个自以为聪明,布局严密的阴谋者,已经落入了弘化公主等设计好的陷阱,结果在忠臣威信王的协助指挥下,一举将叛贼等捕获。虽然宣王逃向了松赞干布陈兵的边界,但弘化公主劝威信王不要先杀卫跋堤,提出“国家之争,不可意气用事。”此人在与吐蕃的较量中还有用处。进一步塑造了弘化公主大度超凡的勇气和智慧,还留下了下一步与吐蕃王斗智的伏笔。

总之,《弘化公主西行》词汇富有诗意,基本上符合了当时吐蕃、吐谷浑民族的语言特点,并给导演和演员留下了再创作的空间时空,以及旋律的运转。

《弘化公主西行》的现实意义

民族团结,并不是一句空话,是一个国家多民族大家庭的美好梦想。她的实现,往往是由一些历史人物代表人们所崇尚的理想,通过他们的才能和权力,高瞻远瞩地执行时代现实的需要和符合人民群众心声的政策,方可顺利完成。中华民族的成因,中国人民时代的进步,何尝不是如此。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人们只看重男性人物,轻视女性的社会作用,形成了男尊女卑的变异形态。但在汉代,王昭君的北上和亲,使当权者男性,开始认识到女性的政治作用。到了唐代,人们从弘化公主的远嫁和亲,进一步认同具有才能的女性,可以化干戈为玉帛,这是唐朝几百年中,为实行和亲政策下嫁少数民族君主的第一位公主,进而又有了著名的文成公主和亲的故事。作者通过《弘化公主西行》,让我们更加了解到由于弘化公主的雄韬胆略,远见卓识,不仅化解了大唐与吐蕃,吐蕃和吐谷浑之间的政治军事矛盾,同时也缓冲了大唐内部南方叛乱,腹背受敌的危机。并且,弘化公主在青海草原及河西走廊生活居住了58年,在她的努力协调下,边界相对稳定,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吐蕃、吐谷浑、汉族及其周边民族之间,相互取长补短,既传播了中原文化和先进的农耕科技技术,也增补了中央亟需的马匹、香料和畜产品,增进了少数民族的文明程度,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从《弘化公主》中,可以彰显弘化公主治乱安邦的重要作用。我们现在通过《弘化公主西行》,从中吸取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教训。我们要牢记:民族和,经济兴,民族大团结,中华梦才可实现。

《弘化公主西行》与编剧

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途径初探 篇12

一、保证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主体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

毛泽东曾经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 干部就是决定因素。”[1]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主体主要指高校承担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任务的老师包括校领导、政教主任、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相关学科教师等等。他们在整个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主导和支配着民族团结教育的客体、介体和环体等等因素。马克思指出:“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2]毛泽东也强调“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 “因为他们是教育者, 是当先生的, 他们就有一个先受教育的任务。”[2]教育主体把自身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进行自我改造、自我提升, 才能用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满足大学生们求知和发展的需要。因此, 我们探究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者的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的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具体而言应该通过开展岗前培训、教学研究、集体备课、集体教研、教学竞赛和教学经验交流, 有计划地组织优秀教师考察学习、参加学术会议、调查研究等途径提高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1. 坚定、正确的政治思想素质。

作为一个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当具备正确的世界观、祖国观、民族观和宗教观;坚信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坚信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坚决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马克思的民族理论。

2. 广博精深的知识结构。

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从事这项教育工作的每一个教育者, 都应该通过学习和锻炼, 掌握丰富的知识, 达到较高的水平。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构成。首先需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具体体现为具备有关中华民族概况、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系统理论知识;其次需掌握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 民族团结教育涉及到语文、政治、地理、历史等学科的知识, 做学生思想工作又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知识, 因此高校民族教育工作者对于这些相关学科的知识懂得越多, 对工作越有利。

3. 多种能力素养的提高。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广博精深的知识结构, 还必须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首先, 思想宣传能力, 这主要是指需具备较强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 讲话能抓住要领、突出重点, 富有鼓动性和说服力, 对待学生要热情、耐心、细致, 能够理解人、关心人;其次, 调查研究能力, 这主要是指教育工作者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 善于接触、观察、了解、分析教育对象和社会环境, 并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以达到教育目标的能力;最后, 运用现代化手段的能力, 现阶段的民族团结教育再也不是以往单一的谈话教育, 在教育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的运用, 例如, 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等, 所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学会熟练运用这些现代化手段, 要学会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及时地与人沟通, 快捷有效地完成教育任务。

二、全面调动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客体主动性和主体性

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客体即各类高校的大学生。他们与一般的物质客体不同, 作为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人, 他们在接受教育时, 不是完全被动的, 而是具有主动性。当然这种主动性是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主动性, 而不是教育的主动性, 全面调动他们的主动性, 可以有效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但是大学生在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主动性的调动, 要求我们对他们的身心特点、思想特点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首先, 大学生的生理发展特征:中国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2岁左右, 生理发育已全面接近或达到了成年人的水平, 人体各器官的功能已趋于完善和成熟, 进入相对稳定期。这意味着他们有从事复杂的思维活动, 能够独立学习比较复杂而高深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的生理基础。其次,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大学生们智能发展迅速, 记忆力、观察力、理解力、思维能力、想象力显著提高;求知欲强, 但辨别力低;感情丰富, 并不断社会化, 情感活动的强度大, 但还不够稳定, 不成熟, 情感的表现形式上不断间接化, 情感的持续时间更长;自我意识和独立意向不断增强;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逐步完善, 理想与信念逐步稳固。最后, 大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 大学生们处在思想意志的形成时期, 头脑中固有的东西少, 思想活跃, 不易保守, 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信息, 更容易观察到时代的变化, 能够较快地同时代精神产生共鸣。但同时他们并不是总能准确无误地把握住时代精神, 容易迷茫, 甚至迷失方向;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大学生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参与实际的社会生活, 并对社会的发展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群体成员的互动性, 大学生的集体性生活使得他们在思想上互相认同, 在行动上互相模仿, 特别是在涉及共同利益和要求时互相激励、强化和支持。大学生的这些身心特点、思想特点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两个关键问题:

1. 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 教育者与大学生的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双向互动的。

这种关系要求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者在传递民族团结的信息和内容时不能持居高临下、单向施教的错误观念, 应该是在坚持平等的基础上, 全面了解大学生们各自的思想特点用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共同参与、积极互动、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教学相长, 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民主团结教育过程中大学生们应该从他教他律转向自教自律。

大学生是从依赖走向独立, 从非成人变为成人, 从别人对自己提期望到自己对自己提出期望的转变时期;是自我意识、自我发展、责任心不断增强的关键时期, 单纯的进行灌输式的教育不能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中, 有时甚至会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不教育”。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 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由此,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者应该利用疏与导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法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 让他们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达到民族团结教育中的本真状态———自教自律。

摘要: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是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 必然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从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主体、客体两个方面深入研讨如何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 切实保障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不流于形式, 不走过场。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性,主体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526.

上一篇:促进社会和谐九年级下一篇:我的三个身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