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服务型政府建设(精选8篇)
江南大学 李猛
指导老师 杨宝国
摘要:政府公信力体现了政府的信用能力,反映了公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清楚认识政府角色定位、强化政府信用行为、巩固升华行政文化,以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和民主政治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稳固的公信力也是一种执政资源。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存在着地方政府的权威流失、公共政策的执行乏力、腐败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及政府信息缺少透明度等问题,提升政府公信力应从理念转变、制度完善、职能转变、政策制定、流程优化五个层面着力。从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关键词 政府公信力 信任危机 重塑
一、政府公信力的基本理论
(一)政府公信力及其主要特征
(二)政府公信力的价值定位
(三)政府公信力的评价标准
(四)政府公信力的效应分析
二、目前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目前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
(二)目前我国政府公信力流失的问题分析
三、重塑我国政府公信力的对策思考
结论 参考文献
【1】唐铁汉.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信用政府[J].中国行政管理,2005(3).【2】崔光胜.我国政府诚信问题研究[J].公共行政,2005(1)
【3】高卫星.试论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流失与重塑[J].中国行政管理,2005(7).【4】唐铁汉.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信用政府[J].中国行政管理,2005(3)
【5】朱光磊、周望,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提高政府公信力.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3 【6】吴晓峰,近年来政府公信力研究综述.中国行政管理,2008.05.一、政府公信力的基本理论
(一)政府公信力及其主要特征
所谓“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依据于自身的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度。它体现的是政府的信用能力,反映的是公民在何种程度上对政府行为持信任态度。因而,这一概念事实上囊括了政府信用与政府信任这两者的全部内容。具体地说,政府公信力这一概念包含以下三个要素:
第一要素:理念。理念是一种向导,它告诉人们如何从事。正确的理念自然引导恰当的行为,这说明理念具有指导性。政府公信力不仅与政府自身表现有关,而且与信任投入者密不可分。众所周知,现代政府的产生基于人民的授权。有了政治合法性,便有了政府的行政资格。合法性“是对统治权力的认可”,是国家公民对现政府的认同与遵从。这种认同和遵从是建立在一系列条件基础之上的:被统治者的首肯是合法性的第一要求;第二要求则涉及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认同,但认同需要社会满意度;第三要求与法律的性质和作用相关联。在马克•夸克看来,如果上述因素能够很好地结合,那么政府在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合法性带来的将不仅仅是秩序和效率,还有司法的公正。[3]由此看来,政治合法性是政府公信力的第一要件。人民至上理念是政府题中应有之义。政府能否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关系到它的政治合法性与公信力。
第二要素:行为。行为根植于理念。而行为愈正当,行为主体获得的信任值就愈高。较之于统治行政阶段和管理行政阶段,更高一级的公共行政阶段才是迄今为止我们追求的、最理想的状态。政府的职能已不再是统治,也非管制,而是服务。政府提供的是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是治理而非统治。治理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通过不断地满足国家公民的利益需求,将权力和威严升华为能力和威望,从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第三要素:结果。政府管理效率是政府管理行为的必然结果。政府管理效率是指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的有效性。政府的非赢利性及产出的公共性与服务性,决定了政府的职责只能是满足社会公众的合理需求。政府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这种需求,是社会公众审视政府能力与表现,乃至政府公信力的一个主要尺度。效率高低决定结果好坏,而结果好坏又决定政府公信力的强弱。
(二)政府公信力的价值定位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有商鞅立木为信,推动变法,一统六国。“千金一诺”、“君子一言”、“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信守不渝”等成语比比皆是,言犹在耳。然而,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诚信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假证、假药、假奶粉、假学历、假老虎”等事件不一而足,社会诚信、政府诚信不断受到拷问。
那么,何谓“诚信”呢?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意思是说,诚是天和人的最高原则。“诚”就是真实不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信”是遵守诺言,实践成约。古代先哲们认为,诚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和道德修养的前提,无诚则无德。诚也是一个人为学和立业的根本,无诚则事难成。而信以诚为基础,以义为准绳。诚信要求人们守信履约,不弄虚作假,不欺诈为恶。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诚信又意味着什么呢?在经济建设方面,诚信意味着公平与效率,彰显的是企业文化和市场竞争力。在政治建设方面,诚信意味着公信力,意味着政府的影响力、号召力,彰显的是政府的执政效能和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理念。在文化建设方面,诚信意味着不浮夸,不虚构,不作假,科学发展,实事求是,我笔写我心,我行无愧我心。在社会建设方面,诚信意味着道德和风貌,彰显的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精神实质。
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诚信概念上,政府的诚信是基石,是基础,是带动社会诚信、企业诚信和个人诚信的排头兵和先锋队。因为政府是社会秩序与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政府不守信用,将会破坏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在打造诚信政府、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问题上,诚信不仅仅是呼吁公民或者公务人员个人的诚信观念。政府公信力的建设是在执政过程中,与企业、团体、公民等多方力量在政治、社会和市场等不同领域通过互惠、习俗、强制、行为等博弈活动逐渐形成的。公信力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公信力的形成非一时之力,非一事之功。
首先,公信力的建设要以法律为准绳,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这里有一个公权力的问题。毫无疑问,公权力本身来自于人民,人民赋予政府公权力,政府又把权力授予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行使。在整个过程中,为规范公权力的使用,法律以其震慑性、权威性、强制性划定了一条刚性的制约红线。作为政府,建设公信力,最核心的任务是建设法治政府,弘扬法治观念,杜绝执行过程中的公权力异化滥用、执行不力、越位缺位错位等现象,真正实现依法治权,职权法定,越权无效,从而在公权力的制约和规范运行中提升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其次,公信力的建设要以制度为保障,坚持按章办事,照章执行。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是工作中实践经验的理性归纳和运行规律的科学
总结。规章制度以其权威性、严肃性、稳定性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规范管理提供了一个比较科学公正的框架。但是,规章制度毕竟不是万能的,规章制度的质量受到制定时的客观环境制约,再好的规章制度随着时间的流逝、客观环境的发展也必然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或片面性。这就使规章制度成为公信力建设中一道柔性的屏障。在执行的过程中,既要保持制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要与时俱进,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和实际需要对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从而保持制度的实效性。最后,公信力的建设要以坦诚为基础,坚持信息公开,坚持沟通与交流。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政府的坦诚、政府与民众间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尤为重要。因为坦诚是信任的基础。没有沟通,没有交流,何来的信任?更何况理解与合作。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勇者和诚者。没有沟通与交流的信息公开,是被动的、机械的信息公开,至于信息公开的及时性、有效性,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镜中花、水中月罢了。因此,要建设政府的公信力,就要着力打破“神秘”政府观念,打破“潜规则”,大力倡导信息公开,因地制宜,因时因事及时做好信息公开,从而保障民众的知情权,维护政府的公信力。
诚信是一种美德,是个人品质、思想道德的升华,更是政府、企业、公民间协调相处的一种机制,一个体系,一道刚柔相济、相辅相成的防护网,对公务人员是规范,是约束,是保护,对于广大的人民群众则是实打实的维护和保障。只有秉承客观、公正、科学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求真务实,坦诚相待,树立由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神秘政府向透明政府、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利益政府向利益中立政府转变的现代政府理念,大力推行制度创新,增强政策的透明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才能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三)政府公信力的评价标准
对于政府公信力的评价标准,应该从政府的诚信程度、服务程度、依法行政程度及民主化程度四个方面对政府公信力进行评价。[4]也有研究者为政府公信力设计了更为具体、可测量的评价指标,如熊光富将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因素划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行政主体、体制因素、政府实力和绩效、管理因素等,每一因素均设置了相关的具体衡量指标。
(1)政务公开与透明
按照现代国家理论,政府是由社会公众授权而承担管理社会的职责的,作为代理人的政府有必要及时向作为委托人的社会公众提供自身能力及所代理事务等方面的信息,当公众满意之后,政府与社会公众间的这种委托代理关系才具有存续下去的依据。基于此,政府及时对政务进行公开,使其透明化是取信于公众的重要方式和举措。因此,政务的公开和透明化是对基层政府公信力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这一标准可细化为基层政府决策听证情况、政务网站建设情况等。(2)依法及廉洁行政
法治政府的建设是我国政府建设的重要理念及目标之一,其基本要求是建立完善的宪法和法律体系,做到行政过程中“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行政氛围。违法行政的政府无诚信可言,因为它首先违反了最基本的社会规范。对于基层政府而言,它更多担任着执法者的角色,它是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与社会公众进行对接的端口,基层政府对法律的执行状况,将直接影响着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作为对基层政府公信力的评价指标之一,依法及廉洁行政在实践中具体可细化为,政府行为是否有合法的依据,执法是否到位,行政人员是否清正廉洁等。
(3)科学及民主决策
决策是基层政府各类行政行为的起点,而决策的质量、效率及效果将会对自身的公信力产生直接影响。合乎民意、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决策将增强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而一个不科学的决策则会损害公众的切身利益,进而降低其对政府的信任。决策的科学和民主体现了决策的确度和广度两个维度,前者用于表示决策的准确性,即该决策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所要面对的问题,后者用于表示决策的民意来源,即该决策能够代表多大范围内的声音。作为基层政府公信力的评价标准,它在政府实践中体现为决策制度是否健全、程序是否规范、调动下级及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等。
(4)公共服务供给力
政府合法存在的重要理由之一是向公众供给公共服务,既包括国防、治安等 安全类公共服务,也包括教育、医疗等保障类公共服务。基层政府作为政府直接面向群众的重要窗口,能否优质高效地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将直接影响公众对其的评价。这在政府运行的具体环境中,既表现为基层政府的财政能力,又表现为其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运作效率。
(四)政府公信力的效应分析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的公信力整体上处于下降态势。形势比较严峻。近些年来,针对政府的各类群体性事件多次发生,针对政府官员的恶性犯罪案件也不少,民众参与政治普遍冷淡。于此可以看出,政府的形象不再那么光辉高大,其公正性和为人民服务的无私性遭受质疑,其凝聚力和号召力略显苍白。虽然政府和人民保持一定距离,人民对政府存有一定程度的不满和质疑是正常的,适当的民众 独立性可以推动政府建设与时俱进,避免像上世纪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那种运动式社会动员给全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但政府和人民如果始终处于相互怀疑、不信任和敌视状态,最终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只有百弊而无一利,具体来看,各级政府的公信力水平是不一样的。从横向比较看,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公信力一般高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好,政府有财力去为民众提供充足又优质的公共产品,也能够更好地去执行“多予少取”的惠农政策:另外东部地区市场化水平高,市场和社会对政府建设提出了高要求,政府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服务性政府的理念进行改革和建设。通过机构精简优化、政务公开、听证会等拓宽民众参与政治的渠道。获取民众的信任和支持。而在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基层政权财政收入不足,尤其在农业税费改革后,地方财政更加入不敷出,基本成了“吃饭”财政,甚至负债累累。在这种状况下,地方政府不仅不可能去为百姓提供公共服务,有时甚至还挪用上级拨下来的各种款项。再加上政府行政理念落后,行政方式僵化,政府和人民的关系趋于紧张,政府公信力急速下降。从纵向比较看,中央政府的公信力高于省政府,省级政府的高于基层政府的,基层政府的公信力最低。
不可忽视,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有其宏观的社会大环境。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轴的改革开启了中国社会转型。由农业社会、村落文明向工业社会、城市文明变迁,这种整体性社会转型正如邓小平所说的是“第二次革命”。在转型过程中,旧有的社会秩序遭到迅速解构,而新的社会秩序正在慢慢建立,新社会规范因其认同基础薄弱而显得软弱无力,而旧的社会规范正在失去社会基础而对新社会失去足够的效力。整个社会处在新旧因素相互交错、冲突和共同作用情况下,社会容易出现失序和失范。各个领域存在许多不公正和丑恶现象,诸如因政治权力缺乏足够监督导致贪污腐败,市场经济机制扭曲出现坑蒙拐骗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人人自危和自保,彼此信任程度整体下降,这种社会人文环境必然影响和削弱政府的公信力。
政府公信力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但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主要源于政府因素,各级政府应该为公信力下降承担直接的责任。首先,对政府公信力产生致命性伤害的是权力腐败和官僚主义,是形形色色的腐败行为和作威作福的官僚主义作风。其次,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低,无法满足民众生活和发展需要,而公共产品直接关涉到群众利益。低效服务致使政府行政绩效的公信力大幅下降。再者,政府行政的合法、透明性不够,决策中的民主性不高。民众的知情权和参政要求 没有得到尊重,也导致政府行政过程的公信力不够。最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受 各种主客观原因影响,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法律效力,政府官员任免、升迁没有更好地体现民意,政府合法性受到部分质疑导致政府产生的公信力不足。
二、目前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在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的复杂性、开放性和多变性已经很突出,国家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这也构成了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的背景条件。由于新旧体制的摩擦冲突、社会利益分化、价值取向多元化以及外来文化冲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质量和意识,与社会和公民的价值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多种非理性
行政行为的存在,又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行政能力,损害了政府权威, 影响了政府形象,降低了行政效益,使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与公众不断增长的行政需求之间形成了较为严重的矛盾。公民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和不信任感有了相当程度的增长。
时代及社会因素。随着工业化和科技发展,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 如人口膨胀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环境恶化问题,失业问题,健康问题,犯罪问题,交通问题,层出不穷,旧的问题尚未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政府所面临的公共问题的复杂性,动荡 性和多元性环境,导致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另外,社会信用缺失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严峻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成为我国目前经济乃至社会整体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失信行为涉及范围从商品生产者到销售者,从普通老百姓到政府要员,从政治、经济到科学、文化 和艺术,从国内到国外,其足迹可以说是遍及社会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在社会诚信缺失的大环境下,政府信用也必然呈现出下降趋势。
政府因素。第一、政府行为缺乏公开性,透明度差,暗箱操作使行政神秘化。在我国,政府信息的透明度往往被忽略、忽视或有意模糊,恶意封堵政府信息的行为也是屡见不鲜。长期以来,我国的地方政府部门习惯了发号施令,习惯了“关门制定政策”。一些人在维护政府形象的 旗臶下维护着某些地方或某些个人的私利,而臵公共利益于不顾,千方百计封堵真实信息。政府信息渠道的不畅通、信息 不透明带来政府公信力的弱化所付出的代价是极为沉重的。第二,政府职能定位不合理, 经常出现“越位”、“缺位”、“错位”现象。第三,公共行政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 并且责任机制薄弱。一些行政形式理性化的结构要素如“功绩制”原则等被形式化地加以利用, 成为部分官员获取政治机会的工具。至今我国还没有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行政责任追究赔偿制度,在对行政人员的责任追究上,往往只追究其主观过错,而对其客观过错则较少追究或不予追究。法律的惩罚力度太小,失信成本远小于守信成本。尽管目前开始采用行政重大责任的问责制,但制度运行尚不规范, 最终将会导致权力与责任的不对等状况。第四, 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不强,难于应付突发事件。一旦出现危机,政府应该全力解决问题。如果危机爆发后,政府不是全力解决危机, 而是先掩盖问题,隐瞒基本的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这不仅侵犯了公民的知情权,也会加剧公民的心理混乱,甚至引发过激行 为。在危急的关键时期,政府不能有效地号召和引导全社会,必然导致公
众不信任感的蔓延,威胁其合法性基础。
公众因素方面。首先期望过高。公众对政府的期望太高,要求政府解决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求政府承担更多的事情。许多人一方面要求政府削减税收和减少开支,另一方面却希望政府提供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和福利。其次认识不准。受种种因素的影响, 公众很难全面地认识政府,而更多地将目光聚焦于政府的负面,并且夸大了这些负面的东西。
三、重塑我国政府公信力的对策思考 1 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理念
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唯一执政党,其基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国的各级人民政府必须牢记党的基本宗旨,牢固树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理念。唯有如此才能无愧于我们人民政府的称号。各级地方政府的官员,只有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强化公仆意识,才能恪尽职守,做到权为民所用。但遗憾的是,我们有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的主要官员,把党和人民群众赋予自己的权力,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把其变为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贪污腐化,堕落奢侈,严重败坏了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还有一部分地方政府 的主要官员,由于学习不够,不能正确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不能严格依法行政,工作决策主观武断,随意性强,经常造成工作的重大失误;还有一部分地方政府的主要官员,好大喜功,为了制造个人工作政绩,不顾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不惜劳民伤财搞形象工程,搞形式主义,这些都严重败坏了地方政府的形象,损害着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因此,要提升我国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必须要强化各级地方政府及主要官员的服务意识、公仆意识,这是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基本前提。强化地方政府的行政监督力度,提高政务公开度
地方政府应围绕行政行为的规范化、行政过程的监督和制约、政府信息的公开等工作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建设。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高度集中的国家和社会一元化组织结构的经济基础,国家与社会逐渐分离。社会角色中的“公民”与传统国家角色中的“公民”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社会公众对公共事务管理的参与和对政府公共权力的监督。“现代政府的要求给公民更多的发挥影响提供了机会,并引入了制约行政力量的机制。”在这两者之中,社会公众对政府行为监督的作用日益凸显。
在传统政府行政过程中,虽然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内部行政监督机制,并鼓励社会监督,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地方政府内部行政监督机制的有效运作需要加强贯彻落实力度,完善监督机制实施的监督工作,形成制度化,提升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体工具,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积极性,调动社会监督的力量加强对地方政府行政行为的有效监督,切实推进地方政府依法行政。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权力分配
推动政府还权于社会和民众,政府只管大政方针和做好社会服务工作,能够提高社会公众对地方政府的认同程度和信任感。第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下,政府的职能范围有所缩小;第二,公民积极参与社会事物,并能积极影响政府行政行为;第三,从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来看,既要确保政府职能与社会职能有效分开,又要使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一种伙伴关系,能积极产生良性互动,从而有效提升政府的绩效。
同时,随着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推进,理顺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及其他上级政府间的关系,明确各级地方政府的具体职能、权利、责任等问题,成为重中之重。
地方政府是社会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下层政府常常处于非常尴尬的被动状态,一方面上级政府将为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责任给了下级政府,一方面却没有赋予下级政府相应的财权,这样一来造成了下级政府在相关问题上陷入“,自
有余而力不足”的艰难境地,这无疑降低了地方政府在公信力建设方面的成效。下级政府与上级政府间的关系顺畅还需要严格规定各自在地方发展过程中担负的职责,享有的权利,否则很容易造成不同层级间的政府职能交叉重叠,同一事件却多头负责,甚至会造成政府间“踢皮球”的不良后果。基本原则即是要保证下级政府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中职、权、责、利相统一,在服从上级政府指导、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保持必要的独立性。只有划分清楚下级政府的具体职责,地方政府才可能将有限的资源应用到自己所管辖内的事务中去,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才能让社会公众充分感受到一个高效能、负责任的地方政府,才能提高地方政府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从而提高地方的公信力。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要解决政府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问题,首先要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必须将岗位设置标准制度化、规范化。政府工作岗位的设置是有严格规定的,职责也是非常明确的,所以对于考生的具体报考条件限制也应该有统一设置的标准,从源 头上杜绝“因人设岗”和不恰当的条件限制。面试环节的方式方法也应该得到规范。在东部发达地区,公平有效的公务员面试操作己经得到有效实践,即在面试过程中尽力使用回避原则,考官与考官之间应该是互不相识的,考生在面试过程中不能暴露任何个人身份信息。从而确保进入公务员系统的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整体决策能力。
在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同时,应注意对在职工作人员的培训。对在岗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是提高公务员体系整体素质的必由之路。应对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提高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成为极为紧迫的工作,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及时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必须对政府工作人员思想观念、技术技能进行全面的培训。服务型政府建设是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只有让“服务理念”深入工作人员头脑,内化为工作的指导思想,服务型政府建设才可能切实开展;技术技能的提高是建设服务
型政府的技术支撑,工作人员拥有先进的技术技能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顺利完成各项职能,从而有效提高地方政府的公信力。
结论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何谓服务型政府, 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就是为公众服务, 用政治学的语言表述是为社会服务。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 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 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 并通过法定程序, 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以公正执法为标志, 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当前, 我国要汲取美国政府再造的经验, 明确我国政治民主建设的目标, 推进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要重新定位政府的角色, 推进政府治理的观念、结构、方式和方法的根本变革, 使政府的内部组织、运作程序及与外部关系得到重新调整, 从而建构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因此, 我们首先研究西方对于服务型政府的一些研究理论。
(一) 西方关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以西方两大资本主义国家为例, 英国政府自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 开始了以注重商业管理技术, 引入竞争机制, 进行顾客导向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运动, 推行了西欧最为激进的政府改革计划。1987年的《改变政府管理:下一步行动方案》报告, 大力提倡采用最多的商业管理手段来改善执行机构, 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1998年9月, 布莱尔推行“第三条道路”的精神, 在《我们国家的新动力:新的社会契约》的绿皮书中, 工党政府认为新福利制度的原则之一就是:政府的工作重心从发放福利津贴转向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使现代福利制度灵活、高效、便民。在新的福利格局下, 政府凸现公共服务职能, 加强公共服务能力成为政府形态的必然抉择, 英国这种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加强公共服务职能促进福利产品供给的做法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机构改革, 20世纪末美国政府以奥斯本和盖布勒的《改革政府》为理论指导, 于1993年克林顿时期开始了大规模的政府改革———“重塑政府运动”, 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5年内裁减公务员28万人, 摆脱了财政困难;废除了万余页的美国联邦人事管理手册, 放松了内部管制, 激活了人事制度, 政府职能开始从管制走向服务。其目标是创造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政府, 并坚持顾客导向、结果控制、简化程序和一削到底原则, 这场改革的纲领性文献是戈尔所领导的国家绩效评价委员会的报告《从过程到结果:创造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政府》。2004年美国政府在此基础上颁布了《顾客至上:服务美国民众标准》, 主张建立顾客至上的政府。
随后, 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等国家都把顾客导向作为政府改革的重要环节, 掀起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浪潮。西方政府改革的内容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优化政府职能, 推行非国有化政策和自由化政策;二是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 履行制定政策的职能;三是改革政府内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实现政府自身组织结构、人员的优化。
(二) 服务型政府的特征。
服务型政府是指以人文关怀、民主、透明、责任、法制等价值为基础, 在社会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下, 以提供公平、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为标志的政府形态,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征:一是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政府;二是民本和责任相结合;三是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四是廉洁和透明相结合。
二、服务型政府在我国的发展
(一) 服务型政府在我国的提出。
在中国, “服务型政府”类似字眼最早出现在九十年代初, 在当时的学术界没有被广泛接受, 只有人民大学的张康之用“服务行政”的概念论述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 张康之的“服务型行政”有着其特定含义, 主要是从行政价值、行政伦理和行政哲学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的行政现实, 进而试图建构出适合中国大陆本土历史和现实的行政制度框架。
2001年开始, 我国各地陆续开展了有关“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探讨和建设实践活动。2004年2月21日, 温家宝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讲话中, 首次提出要“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同年3月8日, 温家宝在参加全国人大会议期间, 又强调“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 为市场服务, 为社会服务, 最终是为人民服务”。
(二) 服务型政府成为我国改革发展的目标。
服务型政府成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从2005年3月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开始的, 温家宝第一次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正式提出服务型政府的概念,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之后, 2006年3月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 加快建设服务政府。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工作报告中, 进一步强调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建设服务型政府”。可见, 服务型政府作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已为中央所确认。
三、如何构建服务型政府
(一) 政府廉洁化和政务透明化。
“一肩明月, 两袖清风”历来是对从政人员的要求, 是我国传统为政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建设廉洁的政府, 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加强廉政建设, 实践“三个代表”, 深怀爱民之心, 多办利民之事, 坚持依法行政。根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 进一步完善政府廉政勤政实施细则, 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 提高防腐拒变能力, 同时加大财经执法力度, 防止经济犯罪案件的发生。
在政府行政程序上, 公开透明, 建设阳光政府。在政府政务上必须向公众公开, 包括政府组织的使命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常用法规公开以及办事结果公开等。2008年3月29日, 在中央政府网站上发布《国务院2008年工作要点》, 这是国务院下发给各部委的2008年工作安排, 从政府发文这一栏目的内容上看, 这是国务院第一次将年度工作要点在网络上向公众正式公布, 具有历史性意义。温家宝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多次强调的政府应该更透明的观点, 不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空话。
(二) 切实推进公共服务社会化。
公共服务社会化主要是指政府事务的社会化, 即把那些不一定要求政策承担或政府无力承担的公共事务转化为非政府公共事务, 由非政府公共组织来承担和处理, 或政府公共事务引入竞争机制, 实现社会化、市场化经营。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不是一切事情由政府包办代替, 而是要实现政府由“全能”向“有限”转变。政府通过提供公共服务, 调控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安定有序。因此, 要按照公平公正、覆盖广泛、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目标。
(三) 建设电子型政府。
所谓电子化政府, 就是政府有效运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 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 (如电话、网络、公用电脑站等) , 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 在其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 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服务的虚拟政府。
目前, 政府信息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提高其竞争力的关键。电子政务作为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政府职能相结合的产物, 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在“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应用领域中, “电子政府”已被列为第一位。我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强调, 要“推进电子政务, 整合网络资源, 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 构建政务信息网络平台、数据交换中心、数字认证中心, 推动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 网络时代的大潮正以不可抵挡之势扑面而来, 在此条件下我国要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 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提升政府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 就必须加快发展电子政务的进程。
(四) 提高公务员综合素质。
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也对政府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管理学角度出发, 无论是企业组织还是政府组织, 人力资源管理都是其核心管理职能。公务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范围和质量, 因此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首先, 加强公务员的工作主动性及服务意识的树立;其次, 强调公正性, 公务员在具体的施政行为中, 要公平对待所有服务对象, 消除个人的、非理性和感情的因素;再次, 强化公务员竞争激励机制、新陈代谢机制和廉政约束机制。
(五) 现代政府应该是效能政府。
现代政府应该是工作效率、能力高, 清正廉明、全心全意为大众服务, 努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的政府。首先, 要抓执行的责任链条, 加强政府行政执行力建设, 教育和引导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把负责任当成一种信仰, 把负责任作为一种品格, 把负责任看成一种荣誉, 用落实责任去赢得尊重。其次, 重视领导干部的推动作用, 促使领导把抓执行作为自己的硬任务、硬指标, 带动各级行政工作人员齐心协力抓执行, 从而保障决策目标的实现。形成有利于执行的文化氛围。再次, 要强化行政执行力, 建设充满生机活力的行政执行文化。可以积极借鉴企业“执行文化”建设的有益做法, 通过行政执行文化建设, 形成各种有利于行政执行的理念和氛围, 促进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 促进政府行政人员工作作风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张国庆, 《公共行政学 (第三版)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斯蒂芬·P·罗宾斯, 《管理学 (第7版)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3]周三多, 《管理学 (第二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和政民互动交流是服务型政府网站的三大主要内容,也是衡量政府网站优劣的三大指标。目前,我国政府网站乃至整个信息化建设的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由此造成的“数字鸿沟”使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被“边缘化”;就整个政府网站体系来说,公共服务开展不顺畅、政策解读不及时、网民参与不到位、宣传推广力度不强等问题普遍存在,制约着政府网站提供实用、便利服务的功能。
服务型政府网站应该如何定位、如何优化、如何服务,并最终成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行政手段之一,这成为政府网站应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服务型政府网站的三大定位
政府网站不是为自娱自乐,也并非为取得领导认可,又不同于新浪、搜狐等商业性网站,它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为大众提供跨越时空的公共服务。服务型政府网站的定位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服务型政府网站是政府由“管理型、管制型”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题中应有之意。而政府网站的建设即是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主要手段。众所周知,网站具有传播范围广、交互性强、针对性明确、灵活成本低、感官性强等特点。政府网站天然的技术优势使信息公开、在线办事、政民互动等服务形式成为可能,是最能体现政府服务性的方式。在这种意义上说,如果政府网站不能提供公共服务,网站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其次,服务型政府网站是政府形象的体现。当今,无论是电子商务网站,还是学术机构的网站都强调网站的功能性和服务性。与之相比,如果政府网站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低下,就会受到网民的排斥,甚至被作为反面案例,给政府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最后,服务型政府网站也是百姓的需求。社会上的每个人都会关心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政府信息,所以,政府网站要提供老百姓欢迎的、用得好、用得方便的有价值的服务——这一点也是我国政府网站最缺少的东西。网站是利用信息来服务的,所以要做好网站,就要做好信息公开,服务型网站的基本特征是以信息公开为基础的,同时,网站作为一个有机体,在线服务和互动能力也很重要。如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政府网站开设了一个“心灵驿站”频道,政府利用网站平台,联合心理机构,专门接待人们心理问题的倾诉,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公共服务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政府不到位
政府网站公共服务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没有到位”,这里面既有意识和能力的问题,也有组织架构和制度法律的问题。
首当其冲的问题是意识。现在,我国政府的转型还处于中间阶段,政府工作人员和窗口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还尽如人意。有些地方即使领导有好的想法,也因为缺乏具体的做事思路或下面办事人员的不理解而被搁浅。
可喜的是,我国地方政府总体来看是鼓励创新、不断接纳新鲜事物的。一旦社会和政府接纳了“创新”,创新很容易被制度化。《信息化建设》杂志社2008年的调查结果显示: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发达地区在政府网站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意识已没有太大差别;国脉互联在调查政府外文版网站建设时得出的结果竟然是西部地区优于东部地区。由此可见,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政府对新事务的接受能力是很快的,而且超越了地理条件的限制。
能力问题是阻碍政府网站公共服务开展的又一问题——政府网站的运营者和应用者的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为应对这一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政府网站的开发和运营都需要与专业机构合作。同时,政府和网站的合作开发商又不能唱“二人转”,必须要有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与意识问题相比,能力的培养需要较长时间。
公共服务难以有效开展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组织架构体系的相关制度不健全。比如,网站的特性要求政民互动的即时性,网民希望问题得到最快速的解决,但是,政府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还达不到这一要求,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力度远落后于网站的发展。
网上办事要以“一表式”取代“一站式”
近些年来,政府网站推出了“一站式”服务模式,需要办事的人只需在同一站点提交相关信息,即可实现“信息跑而人不跑”,省时省力。但是,目前的很多“一站式”服务也存在着弊病——虽然在同一个站点办事,办事人却需要分别填写不同部门的各种表格,表格的很多信息是重复的,甚至一个部门可能需要几百张表格的下载和填写。这种“基于部门的表格下载”依然是按照原有的政府部门的工作方式进行,没有进行政府流程的重组。
真正有效的网上办事应该是“一表式”的——即办事涉及到的几个部门进行统一的流程梳理,经过协商改动内部的部分办公系统,实现各部门之间的资源整合,优化政务流程。目前,我国的网上办事服务还停留在“一站式”的方式上。尚无“一表式”的服务模式。其实,在技术层面上说,“一站式”、“一表式”服务都可以实现,但是难点在于系统的流程梳理会触动现有的法律制度。如企业注册登记时,法律有明文规定,完成工商系统的登记后,必须持企业登记的原件到税务部门报到,办事人只能上门办事。
在实际工作中,政府信息公开最大的难点在于逻辑分类不合理。政府信息资源数量庞大,公开的信息并非严格标准化的信息,不能建立起统一的服务模板。目前,很多政府部门的通行做法是按照部门进行梳理,这一分类标准方便了政府部门,但是对于一般老百姓却存在诸多不便。信息公开不是目的,让百姓知情、使用才是目的。在依部门信息分类的基础上,经过信息技术的改造使信息公开变成一项新的面向业务、具有咨询性质的信息服务业务,让老百姓能够真正参与进来。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摘要:服务型政府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把为社会、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的、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是在社会本位和公民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着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责任的政府。本文从服务型政府内涵出发,阐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障碍,以及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实际情况而言服务型政府是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之上的,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以服务社会、服务公众为基本职能的政府模型。建立服务型政府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服务型政府主要是针对我国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大包大揽和以计划指令、行政管制为主要手段的管制、主导型政府模式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现代政府治理模式。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含义:
第一,从理念上看,服务型政府要求各级政府和官员必须认识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让渡的那部分权力,政府为人民服务是天职,政府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人民、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政府还必须从一味强调按章办事和死守体制、官本位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充分考虑公众的具体情况和需求,以人民群众和社会的需求为向导,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二,从政府的职能范围来看,管制型政府是适应计划经济而建立,因此对市场和社会的介入是无孔不入,政府职能也无限膨胀,职能设置上的不合理使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而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职能是有限的,政府要还权于社会,还权于市场,做市场和个人不能做、不愿做或做不好的事情。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宏观经济的调控:政府从国民经济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出发,从宏观上引导国民经济的的发展,并且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切实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2、对市场的监管:切实做好市场秩序的维护,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让每一个社会主体公平竞争,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3、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方面管理,还有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关心扶住弱势群体等。
第三,从政府运行机制来看,管制型政府向来只从便于自身控制、管理出发,整个社会运行都由政府在主导推动,政府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以及怎样提供服务,都是政府独断和一厢情愿的强制性提供,而较少的考虑社会公众的愿望和多样化需求,公众只能被动的接受。而服务型政府则不同,他要求政府的施政目标必须以人民群众为导向。同时必须经过一定的民主法定程序,即要公民参与到决策的过程中,由民众和政府通过双向的交流互动,达成一致来决定。
第四,从政府服务方式看,在管制型政府状态下,政府不仅机构臃肿、职责不清,各种审批环节繁杂,效率低下,政府管理手段也主要是单一的行政手段。服务型政府则要求政府必须优化工作流程、使用现代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本着方便、快捷、高效、亲切的原则为民服务。让民众在接受服务的同时,有享受服务的主人意识。
服务型政府也就是为人民服务、为公众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政府。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
如上所述,服务型政府与人本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高效政府是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要求,前者是后者的综合体现。
二、当前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障碍
政府管理模式的改变不是单纯的机构增减,也不只是管理手段的简单转换,而是政府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态度的转型。在这个艰难的转型过程中,原有政府管理观念、管理体制及管理方式的存在已成为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巨大阻力。
(一)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 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官本位,政府本位思想在许多官员脑海中可以说是根深蒂固。政府及其官员视自身为中心,追求无限权力,倾向于将企业、社会组织视为政府的从属物。他们认为政府的职责就是“管”,就是管人,管企业,管市场,重管制而轻服务。因此,以管制为基调的全能型政府伴生了庞大而冗长的政府机构。在政府主导的社会,一切都围绕政府而展开,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社不分,完全忽视企业的社会主体地位。在官本位理念的指引下,政府的职能没有清晰边界,并且毫无责任意识,自觉或不自觉的干预市场运行,介入企业微观经营管理,忽视社会组织的自主治理。政府官本位管理压抑了社会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限制了社会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活力,从而造成什么事都找政府,政府承担无限责任的管理模式。因此,政府官本位思想与市场经济条件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二)原有管制型政府的体制的束缚
从行政体制方面看,政府与其他社会主体关系不顺,政府职能不清。政府对社会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对社会事务实行统包统揽,微观管理功能太强而宏观管理太弱。这种体制性惯性导致政府管理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目前,政府与市场关系尚未理顺,政企不分,政社不分的现象还广泛存在,具体表现在:
1、政府过多干预
这实际上是政府介入了自己所不擅长,不应该介入的领域,结果是政府违背了服务于市场的要求,同时市场丧失了对资源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地位。如盛行的地方保护主义:许多地方政府以各种形式限制市场准入,直接干预市场,造成不公平竞争、市场的分割,阻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最终只是保护了落后的生产力。
2、政企不分
政企分开在我国己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还有很多束缚。政企分开,就是确立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明确政府和企业在社会经济体制中的不同地位,在经济运行中实行国有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简言之,政企分开就是把“政府”和“企业”分开,即“横切一刀”。政企不分使企业不能成为自主决策和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不能灵活应对市场的风云变化。如果企业没有自主的经营管理权,就谈不上接受政府的服务,因此政府对企业的服务必须以企业自主独立及企业的内在需要为前提。
3、政社不分。
政社分开就是政府从社会组织中退出,放开对社会组织在人事权、财政权等方面的控制,给予社会组织发展的主动权。“政社分开”作为行政改革中的一项重要议题,是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管理新模式的内在需要。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合作以达到良治,这要求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各自作用领域,有适当的分界。但实际上,我国的许多社会组织都与政府存在或明或暗的关系,都具有一定的官方色彩。这导致社会组织缺乏充分的自主自治性;同时也使政府陷入管理社会琐事泥潭中,更甚至影响公众对社会组织的信任度。政社不分使得政府和社会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进而使得政府还权于社会流于形式。
4、政事不分
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的分开简称政事分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事业单位的改革十分滞后,事业单位管理与运作模式还带有强烈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征。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政府大包大揽,不仅要办企业,还要办事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公共事业都由政府一手操办。这些事业单位隶属于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其人、财、物也都由政府部门直接管理。这种旧体制之下形成的“大政府”,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政事不分使得事业单位的生存能力极低,对政府的依赖极其严重,无法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
(三)行政管理方式严重滞后
在市场化、信息化条件下,原有政府管理方式难以解决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的社会事务,具体表现在政府重行政而轻法治,重人工行政而轻电子政务。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它不仅要求公民个体、企业和社会组织守法,更要求政府守法。政府行政管理习惯于直接用行政手段,而忽视经济和法律手段,这实际上是行政权侵蚀公民权,政府行政重管制轻服务,是服务型政府不能认同的。信息时代要求政府采取相应举措,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途径
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政府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进而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社会管理制度。
1、建设服务型政府,其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要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当前冗长的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民众对于建立一个高效政府期待已久。当前我们要加快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要进一步合理界定和调整政府职能范围,集中政府力量做好经济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坚决把不该由政府管的事交给企业、市场、社会组织。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取消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发挥作用的审批事项,积极主动为企业提供到位、高效的服务。
2、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执政之根本在于为民,行政之要义在于依法。坚持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根本要求,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由之路。各级政府机关都要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善于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和其他行政事务。要加强行政立法,完善行政法规,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改善行政执法,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要继续坚持各种行之有效的民主监督制度,确保公共行政权力的公正、有效运行。要强化政府机关问责制,树立责任政府形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3、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把健全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放在主要位置。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发挥政府在公共服务体系中的主体作用,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加大财政支出中用于社会公共服务项目的比重,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首要之举。在我国,公共服务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共服务发展滞后,总量供应不足,公共投入短缺,分配不平衡。解决政府在社会公共领域的缺位问题,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一些公共服务职能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和私人部门甚至社区,改变完全由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局面,实现公共服务提供主体的多中心。市场化的核心是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国家对公共服务领域的垄断,在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主体间,形成有效竞争机制,从而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4、建设服务型政府,还要渐进地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我们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使政务公开成为各级行政机关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贯穿行政权力运行的全过程。要逐步形成和完善干部人事管理的法律法规,形成阳光下的选官制度,做到操作透明、平等竞争、刷选公开、全面监督。要将政府的重大决策及时向社会公开,并且决策过程透明化,加强人大的监督与公众的参与。在信息化时代,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改善政府管理结构和方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及时有效地把政府信息反馈给民众,从而提高政府在民众心中的信任度。
建立服务型政府,要求我们树立“权为民所用”的理念,从意识形态上摒弃官本位的思想,真心实意把工作重心放在为人民,为社会、为企业主体服务上。强化“为市场服务”的政府角色定位,市场经济下深刻认识到政府负责“掌舵”,而不是“划桨”。同时探索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以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与服务积极性。
当前我们要着力建立高效政务服务体系,继续完善各级政府及部门的“政务大厅”,推行“一站式服务”,在基层建立“政务超市”等一系列民众与社会评价良好的举措。同时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更加重视行政规划、行政指导和行政合同在政府管理中的作用,探索政府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新途径。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更广泛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
参考文献: 胡锦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胡象明:《应对全球化:中国行政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胡象明:关于公共部门的界定与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兼谈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关系《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
一、什么是服务型政府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1.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理念。
2.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3.形成有效制度安排。
4.改进政府管理手段和行为方式。
(二)、服务型政府的特征
1、服务型政府是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
(1)公民需求是政府工作的起点。
(2)公共政策应该是公民需求的反映
(3)公民有权参与政府公共政策的执行
①公民作为执行主体之一直接承担公共政策的执行任务。
②公民作为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监督者来参与政策的执行。
(4)公民是否满意是评估政府绩效的主要标准
2、服务型政府是有限政府
3、服务型政府是责任政府
二、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发展历程及必要性
(一)人类社会经历的三种政府治理模式
1、统治型政府
2、管理型政府
3、服务型政府
(二)、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历程以及必要性
三、更好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途径
(一)实现权力主体的多元化
(二)打造有利于社会自主发展的法律制度环境
1.完善行政立法和监督机制,坚持依法行政。
2.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3.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和制度。
(三)为社会自主发展制定各种有利的政策导向
1.加快政务流程再造。
2.建立科学绩效评估体系。
3.积极引导公民有效参与。
论服务型政府建设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服务型政府作为一个核心概念,引起了西方各国的关注。它们掀起了一股行政改革的浪潮,转变过去以“权力”为导向到以“服务”为导向。现在构建服务型政府之风已经吹遍世界。在我国,也不例外。本文在界定服务型政府概念和特征,在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历程基础上,总结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经验,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讨了改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途径。
关键词:
服务型政府 概念 特征 建设途径
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无所不能、无所不包、无所不办,这种政府体制和控制型行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社会和公民发生了碰撞。各级地方政府为了优化发展环境,对自身的改革提出了要求,这就需要有一个新型的政府形象取代旧有的控制型的政府形象。
一、什么是服务型政府
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把政府职能归结为四个方面: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服务型政府,是一个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项比经济体制改革更为艰巨的任务,要求政府从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实现根本性转变。服务型政府的内涵至少应包括四个层面。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1.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理念。政府的管理理念决定着政府的行为。树立为人民服务理念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前提条件。各级政府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政务活动中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做到保障民权、尊重民意、关注民生、开发民智。
2.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政府职能问题是政府管理的核心问题。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明确并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向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这应成为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核心职能。
3.形成有效制度安排。没有制度保证,“服务”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要通过制度设计,加快形成政府服务运行机制。严格依法行政,维护法律的尊严,依法规范和约束行政行为。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政务公开机制、群众监督和参与机制。
4.改进政府管理手段和行为方式。政府应成为经济发展方向的指引者、经济关系的协调者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做“精明的导航员”、“公正的裁判员”和“忠实的服务员”。整合行政资源,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二)、服务型政府的特征
1、服务型政府是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
这是服务型政府最本质的特征,也是我们判断一个政府是不是服务型政府最根本的标准。也就是看政府与公民的关系,究竟是官本位还是民本位?究竞是政府本位还是社会本位?究竟是权力本位还是权利本位?以公民为中心就是实现“政府本位”向“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的转变。具体来说“以公民为本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
(1)公民需求是政府工作的起点。
公民的需求就是政府工作的指针,政府要从事什么工作、向公民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不是从政府一厢情愿认为公民需要什么的服务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而是以公民的需求为依据,公民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政府才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公民不需要的服务,政府不能强制使其接受。这就要求政府要深入地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全面掌握社会的真实情况,广泛了解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意见和建议,真正了解公民的需求是什么。
(2)公共政策应该是公民需求的反映
这是公民本位在决策环节的体现。政府作为社会服务的领航者,应当致力于制定有利于公共利益以及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政策,而不应图利特定企业、利益集团,不能只做政治正确的事,而忽略政府责任与道德的实践。这就要求公共政策的达成,必须是在公民广泛参与的基础上,通过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互动而制定出来的。政府必须为公民自由、充分的表达其利益需求提供畅通的渠道和采取有效的途径,整合公民的各种服务需求,并确保最终达成的公共政策符合最广大公民的根本利益。
(3)公民有权参与政府公共政策的执行
公共政策制定出来之后,公民有权参与公共政策的执行。公民对执行行为的参与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公民作为执行主体之一直接承担公共政策的执行任务。这也是新公共管理提出的公共
管理主体的“多元化”观点和治理理论提出的“共治”思想在服务型政府执行过程中的体现。
②公民作为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监督者来参与政策的执行。在各种执行方式中,政府都应该为公民监督提供必要的条件,即使在那些由政府独自承担的政策执行中,如宏观调控、市场监管、执法监督等,也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向公民公开,以接受公民的监督、评价等参与活动。为此,要求政府要就各种政策的执行情况、程度以及在执行中所遇到的各种有利或不利条件等向公民及时、全面地公开,公民可以就执行情况发表意见、实施监督。
(4)公民是否满意是评估政府绩效的主要标准
这是公民本位思想在评估环节中的体现。服务型政府作为一个以服务为主要职责的政府,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为公民提供令他们满意的服务,因此,是否为公民提供了他们满意的服务就成了考核政府绩效的主要指标。这也是我们党一贯主张的做法,如邓小平就认为“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江泽民同志更明确地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现在的关键是要落到实处。
2、服务型政府是有限政府
政府既不具备充分的理性,也不具备完备的德行,它不是一个全知全能的超人。如果没有被有效控制,政府必然利用对公共产品的垄断来提高费用、扩充机构、增加人员、增加支出,导致官僚主义,诱发财政赤字,甚至为了政府自身的特殊利益偏离或侵害公共利益,妨碍社会公平与正义,引起社会矛盾。服务型政府中,政府权力和职能受到法律,民意和社会的限制,不再是无所不包,无所不能,而只是对市场和社会功能缺陷的弥补,共同推进公共服务的社会化与多元化。通过市场、社会组织与政府三者之间的制约与合作,对复杂多元的社会利益进行协调整合,共同承担起社会管理的职责,形成良性互动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
3、服务型政府是责任政府
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发展是政府的责任,这是有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基本关系决定的。履权必负责,滥权必问责。责任政府行为承担政治上,法律上,行政上和道德上的责任,实行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缺乏完善的责任制约机制,会导致政府管理过程中责任的丧失、效率低下,以及各种寻租、腐败现象的出现,直接损害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最终导致公共利益受损,使社会不和谐。只有责任政府才能积极应对社会和公民的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公正、有效率的实现公众的需求和利益。
二、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发展历程及必要性
(一)人类社会经历的三种政府治理模式
纵观历史长河,人类社会经历了三种政府治理模式:统治型政府,管理型政府,和方兴未艾的服务型政府。
1、统治型政府是前工业社会、在自然经济主导下一般国家普遍采取的政府治理模式。统治型政府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维护阶级统治,从而防止社会在剧烈的矛盾冲突中走向衰败,导致国家灭亡。因此统治型政府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如何更好实现阶级统治展开的。政府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但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也向社会和人民提供一些服务,但都不是从社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因为“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
2、管理型政府管理型政府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期,但最终形成于l9世纪末20世纪初。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由自由竞争走向垄断,政府不能仅仅充当职责主要限于维持公共秩序,处理国防,外交事务的“守夜人”的角色了,这就对加强政府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型政府的主要特征是社会本位、公民本位、注重管理、适度干预。从传统行政到公共行政、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等几次大的政府改革运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先后经历了“守夜人” 到“干预者”、“划桨人”到“掌舵人”等发展阶段,形成了具有小政府、大社会等基本特点的有限政府、法治政府。
3、服务型政府是管理型政府的进一步发展。它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主化浪潮开始由政治领域向行政领域转移,公民的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越来越多地主动积极要求参与到公共行政中来,不再甘心做一个消极的被管理者,这就要求政府的管理模式必须对这种需求做出回应。服务型政府把公民本位确立为自身的指导理念,正是对民主实践发展需要的一种积极回应。在《政府属于我们》一书中,作者提醒不要忘记政府是属于它的公民的,“当我们急于掌舵时,也许我们正在淡忘谁拥有这条船。公民不仅是船上的乘客,而且更是船的真正主人”。《新公共服务》一书也提出:服务,而不是掌舵。这都意味着政府需自省,调整自己职能。
(二)、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历程以及必要性
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服务型政府作为一个核心概念,引起了西方各国的关注。它们掀起了一股行政改革的浪潮,转变过去以“权力”为导向到以“服务”为导向。现在构建服务型政府之风已经吹遍世界。在我国,也不例外。
2000年《行政论坛》第4期上刊发的《限制政府规模的理念》一文,首次使用服务型政府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与统治型、管理型相对的 一种行政模式。显然,这是从政府治理模式的角度定位的。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我国不能不与世界的惯例接轨,政府的功能、结构和行为也必须要有相应的转变,因此,建立服务型政府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成了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外在驱动力。2003年,非典的爆发,暴露了我国政府职能在公共服务方面的严重缺失,它成了一个催化剂,引起了全社会对我国政府职能的 重新认识,加深了我们对建立服务型政府必要性的认识。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因此,建设服务型政府现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
二十多年来,我们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的 问题。如地区差异日益扩大;大量的失业人口;社会保障严重缺失;农民增收困难、负担过重、生活困难;犯罪活动日益严重;政府官员的腐败难以抑制等,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安全,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我国政府必须进行根本变革,来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三、更好地实现服务型政府的途径
建立一个能够满足我国公民公共需求的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治发展中一个不可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一项深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施政理念的变革、政府职能的转变、服务能力的提升、服务行为的规范化等多方面因素。中国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一)实现权力主体的多元化
政府并不是国家唯一的权力中心,各种机构只要得到公众认可,就可以成为社会权力的中心。在公共行政管理系统中也应由政府单一化管理转向由政府、公民、社会、中介组织和市场主体共同治理的多元化治理模式。在公共服务的运作过程中,委托代理、中介行为、自愿者参与以及社区活动等均可广泛介入。要注意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吸纳政府以外的市场主体、社会主体积极参加政府公共活动,实行公共服务主体的多元化。这有利于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关系,逐步改变政府角色越位、错位、缺位的现象,为更加合理地界定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中的职能,更有效地发挥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奠定良好基础。
(二)打造有利于社会自主发展的法律制度环境
1.完善行政立法和监督机制,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官而非治民,是依法治权而非治事,其实质和重心是对行政权力加以规范和约束。当前,应特别重视界定行政立法主体的立法权限和约束条件,防止个别部门以“法”扩权或越权谋取集团利益。同时,完善政府行为的监督机制。政府公共权力的行使要透明,形成政务公开的制度性框架,发挥审计、监察部门、媒体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2.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通过对行政审批的运 作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索,实现制度创新,建立一套新的、有效的行政管理模式和管理办法,是实现政府职能 转变的有效途径。改革行政审批的实质是对权力的一种下放。在权力下放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就必须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以此为契机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实施行政许可法 中的新问题、新情况,真正做到严密审批程序、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使审批过程规范化。
3.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和制度。在现代社会,公 共财政是公共体系运作的血液,是政府提供有效公共服 务的基础。目前,我国的财政支出格局还带有比较浓厚的 “建设财政”特点,财政支出被大量用于那些本该由市场 发挥作用的领域,经济建设支出过高,公共服务支出偏 低。因此,要发挥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主体作用,必须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加大财政支出 中用于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公共服务项目的比重;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建立规范化、法制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三)为社会自主发展制定各种有利的政策导向
1.加快政务流程再造。
目前,政府的管理正在经历从宏观到微观,从表层到深层,由粗放向专业化转变的一个过程。服务型政府并不是大刀阔斧通过大部制改 革就能够实现的,而是一件“细活”。必须不断优化管理的层次,提高管理的效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政务流程再造可以利用电子政务的相关技术,按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流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的建设来加强对社会的管理,从而达到缩短管理层级、细化管理内容的目的。
2.建立科学绩效评估体系。
由于我国大部分地方的公共服务都缺乏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体系,因此,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很难“量化”。政府应当推进以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评估,进行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的测量。公共 服务绩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济绩效,主要表现在经济持续发展上,国民经济不仅仅在量上扩张,而且在结构的合理前提下有质的提升;二是社会绩效,是指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社会全面进步,其内涵丰富,包括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普遍改善和提高。三是政治绩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绩效最经常表现为制度的安排和制度创新。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政府绩效评价,把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落到实处。
3.积极引导公民有效参与。
在现代社会,单靠政府自身的结构调整,而没有公民的参与,政府的改革就不能取得突破。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全社会的成员共同努力铸就的。在强调公民参与时,也要注意,由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组织不完善,不能一味的强调公民参与的广泛性和深入性,要根据公民的特点和议题的性质,理性考虑公民参与的梯次发展与有序参与的问题,并改进参与方式,建立激励机制,让全社会的公民都能够投入到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燕继荣主编.《服务型政府建设:政府再造七项战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珍尼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5.
3、王春霞,刘维.《服务型政府——21世纪中国政府改革的方向》,《兰州学刊》,2004年第4期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最重要的是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进一步规范政府权力。这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该取消的审批项目坚决取消,该下放的项目尽快下放。
三、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要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在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才能使整个社会既充满活力又保持安定有序。
四、加快健全市场体系,发展和规范民间组织。积极支持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通过建立政府与各类社会组织分工协作的社会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新型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更好地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五、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是政府调控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有效手段和机制。
六、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和制度。在现代社会,公共财政是公共体系运作的血液,是政府提供有效公共服务的基础。要发挥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主体作用,必须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加大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公共服务项目的比重;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建立规范化、法制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 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要求建立与之相应的社会主义法制, 我国依法行政也得到重视和迅速发展。
1984年, 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彭真同志提出:国家管理“要从依政策办事逐步过渡到不仅依靠政策还要建立健全法制, 依法办事”。
1993年, 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依法行政, 严格依法办事”, 确立了依法行政原则。
1997年,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 自此依法行政准则基本确立。这标志着建设法治国家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之一。中国适时地开始了由“法制”向“法治”的迈进。依法治国要求国家是法治国家、政府是法治政府。
1999年, 《宪法》修正案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一项宪法原则, 赋予了依法治国方略以宪法地位, 使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获得宪法性的根本保障, 加速推进中国法治建设。
1999年底, 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法治的关键在于治权, 而治权的重点则在于行政权的控制, 鉴于依法行政在法治国家中的关键地位, 出台了《决定》, 试图推动国务院自身及其治下的所有行政机关的法治建设。此后, 各级政府和行政机关开始加强制度建设, 严格行政执法, 强化执法监督, 依法行政的能力有所提高。
2002年, 党的十六大把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一条基本经验, 同时明确这是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十六大报告指出, 要做到“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要“加强立法工作, 提高立法质量, 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 推进依法行政”。
2004年3月, 国务院出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这是具有行政法制建设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件, 它结合我国法制建设的实际, 对改善行政管理、推进法制革新、建设法治政府提出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要求。《实施纲要》提出建设法治政府的奋斗目标和具体要求, 明确各级人民政府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 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即到2014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但《实施纲要》只是在体制、机制、法制和领导干部观念等方面作了原则性表述, 而至于法治政府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符合哪些指标体系才是法治政府, 并未细化。
2004年9月,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三大目标, 明确依法执政是党执政转型的三大目标之一, 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依法治国理论的进一步探索和深化, 是从依法治国出发对党执政转型提出的必然要求, 是党执政方式的历史性跨越。“依法执政”是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丰富和发展, 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注入了新的活力, 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2006年5月17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世界银行在京联合主办了“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际研讨会”, 在这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中国要“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
2006年9月4日, 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题为《加强政府建设, 推进管理创新》的重要讲话, 强调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 深入开展反腐倡廉, 防止行政权力滥用, 提高行政效能, 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这是贯彻《实施纲要》的重要举措。
2007年,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推进依法行政”;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要“加强政法队伍建设, 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2008年1月15日, 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国务院关于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 对截至2006年底的行政法规进行全面清理, 进一步健全省、市、县、乡“四级政府、三级备案”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体制, 促进地方各级政府依法行政。
2008年, 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决定》指出, 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基础, 提高市县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紧迫任务。规定了改革行政执法体制, 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争议协调机制, 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切实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等内容。
2010年, 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这是继2004年3月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来, 配合《实施纲要》出台的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的具体意见, 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又一重大举措, 再次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步伐。这份意见从配合《纲要》入手, 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作法, 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要全面推进依法执政, 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防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的现象发生, 要求行政机关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 用权受监督, 侵权要赔偿”, 以此切实保护公民权利和民众利益, 充分体现法治和法治政府建设的本质就是“治官”和“治权”。
2012年12月4日, 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大会上, 习近平提出, 领导干部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他指出, 宪法的权威和生命在于实施, 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 宪法的根基在于广大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要树立法治思维, 就必须信仰宪法和法律、相信法律,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
2012年,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了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指出,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如果没有一个法治政府, 到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是不可想象的。反过来说, 法治政府建设也是小康社会建成的保障。十八大报告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小康社会建设的一项内容、一项新要求提出来, 这是一个全新的高度, 这不仅意味着法治政府建设的速度将要加快, 且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心将从“规范执法”行为转向“规范决策”行为,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移。十八大报告把法治政府建设放在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框架下, 超出了国务院在2004年提出的建设法治政府的立足点, 法治政府建设的地位和政治依据也发生了变化。自此之后, 法治政府建设成为党的号召, 成为治国理政的目标, 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它已经是全党、全国都要做的事情, 而不再是行政机关内部的事情。”
十八大报告还指出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这四个方面的能力;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继续推进行政执法创新和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十八大报告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也为法治政府建设输入了一些精神和原则层面的内容, 如公平、平等、公正、法治、民主等, 法治政府建设的制度价值取向更加清晰。
2013年年初, 习近平总书记在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问题上的一个重要批示中, 首次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为法治建设的新目标。
2013年3月23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 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的主体, 要带头严格执法, 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 执法者必须忠实于法律, 这是习近平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关论述的进一步重申。习近平还指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是一个新的观点。意思是说, 在国家层面上, 通过依法治国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执政党层面上, 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依照宪法执政, 介入或影响国家政权, 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领导;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地依法行政, 到2020年实现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 所以要把依法行政放在整个国家法治建设的进程中, 来共同推进、一体建设。这是运用全局思维、战略思维, 对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关系以及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一次新的解读。
2013年11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建设法治中国”正式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并确立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改革方向和工作方向。它是自党的十五大以来, 有关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国版、升级版和综合版:是将法治的共性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是对自党的十五大以来依法治国方略的升级, 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综合体。而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则构成了建设法治中国的两大重要支柱和改革内容。
综上, 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经过30多年的发展, 从“和尚打伞, 无法 (发) 无天……宪法有什么用, 我们用文件治国就够了” (毛泽东语) , 到现在的依法治国;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老十六字方针“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16字方针到十八大的新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从依法行政到依法执政, 再到“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三位一体;从“2014年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新目标;从法治政府建设到法治中国建设;从法治政府建设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位一体建设。中国用60多年的时间建立起别国几百年建立起来的法律体系,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用30多年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而且基本适应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参考文献
一、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始终牢记宗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来源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谋利益。这充分表明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市委书记林铎同志提出,2013年我市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主旋律和主基调,持续不断地办好利民惠民的实事好事,使群众生活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这是市委市政府的爱民情怀和庄严承诺。只有始终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我们才能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亲情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只有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我们才能用一项项扎实的举措筑牢根基、畅通血脉、壮大力量;只有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管理和发展的着力点放到“服务”人民上,我们才能切实增进人民福祉,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每一个哈尔滨人为实现中国梦释放能量,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坚持依法行政
执政之要在于为民,行政之要在于依法。坚持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根本要求,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由之路。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格局。《韩非子》有云:“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里描述了依法办事所带来的纲纪严明。领导干部是确保“法之所加”的关键。习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工作上要大胆开拓,用权上则要谨慎而行,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哈尔滨市委要求各级政府要树立法治思维,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善于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和其他行政事务。要强化行政问责,加大行政监督,为我市改革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这是市委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有效举措,是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必然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树立正确权力观,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才能增强行政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合法性,才能切实提高政府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与长治久安。
三、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转变工作作风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良好的作风是成就一切事业的重要保证。是心系群众、服务人民,还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是衡量领导干部作风是否端正的试金石。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的要求。这充分表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打铁必须自身硬”。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面对竞相发展的大潮,面对跨越赶超的艰巨任务,我们唯有以更加扎实的作风去推进各项建设,才能使哈尔滨科学发展的步伐更大更快,才能为哈尔滨的繁荣振兴打牢基础。市委书记林铎同志强调:“要从政治、全局和战略高度看待作风建设,切实增强自觉性、坚定性、紧迫感,科学把握干部作风建设的着力点,真正把作风建设的成效,体现在推动科学发展新跨越上。”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转变作风的“八项规定”,市委提出党员领导干部在“俯身抬头”中蕴新风的倡议。我们坚信,优良的党风政风一定能够孕育和激发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只要党员干部甘愿当好人民公仆,真心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就能够赢得民心、集中民智、凝聚民力,为建设繁荣幸福文明和谐的哈尔滨,为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加速实现集聚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强大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哈尔滨市委讲师团
【试论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荐阅读:
试论服务型政府07-07
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对策11-08
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法治建设12-02
创建服务型政府09-12
工商服务型政府11-10
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06-22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研究综述09-21
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工作要点06-23
政府职能:管理与服务06-26
政府购买服务协议范本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