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国学经典教案(共4篇)
年级:三年级 主备人:张海燕
1、礼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语感,体会孔子对“礼”的态度。
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简单理解词句的意思,熟悉孔子对于“礼”的态度。
3、简单了解古代射礼及其表现君子风范的裨,并能说出身边、学校、家庭生活中的几种礼。
二、教学重难点
1、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2、感受文言文的语感,认识礼的重要性。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经典引入
教师讲《古代射礼》的故事。
(二)范读,带读《礼》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听课件音频。
(三)内容感悟。
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
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2、乐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孔子对“乐”的评价。
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孔子对《韶》《武》的不同评价及其原因。
3、能举出生活中与乐相关的例子。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孔子对音乐的态度。
2、能说出孔子对《韶》《武》的不同评价及其原因。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经典引入
教师讲《韶》与《武》的故事。
(二)范读,带读《乐》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听课件音频。
(三)内容感悟。
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
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3、为政以德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反复诵读加强对“为政以德”的理解。
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孔子“以德治国”的思想,了解孔子对于“德”“礼”“刑”在为政中作用的看法。
3、知道北辰就是北极星,能举出至少一个以德治国的君主的例子。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孔子对于“德”“礼”“刑”在为政中作用的看法。
2、过反复诵读加强对“为政以德”的理解。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辅助模块“北辰”知识的讲解,引入对第一则的讲解。
(二)识字诵读,带读《为政以德》
1、让学生试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来。
2、让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跟着音频朗读两遍。
(三)内容感悟。
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
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4、为政之法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孔子的为政主张。
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举出几个孔子为政的主张,理解“欲速则不达”“身正,不令而行”包含的道理。
3、知道“千乘之国”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感受孔子的为政主张。
2、简单了解孔子为政的主张、掌握文中出现的成语。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辅助模块“日积月累”中讲解的“千乘之国”的文化知识的讲解,引入对第一则的讲解。
(二)识字诵读,带读《为政之法》
1、让学生试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来。
2、让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跟着音频朗读两遍。
(三)内容感悟。
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
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5、圣人之治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孔子对圣王的赞扬和推崇。
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知道尧舜禹的故事和孔子对他们的评价。
3、能简单讲解禅让制。
二、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在诵读中感受圣人功德。
2、了解孔子对古代圣王的态度,知道尧舜禹的故事。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新课
通过辅助模块“日积月累”中讲解的《禅让》的故事讲解引出课文。
(二)识字诵读,带读《圣人之治》
1、让学生试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来。
2、让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跟着音频朗读两遍。
(三)内容感悟。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6、论《诗》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孔子对《诗》的态度,并背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两句。
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诗经》的内容物质和学习意义。
3、初步了解《诗》三百相关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通过诵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了解《诗经》的相关常识,知道学习《诗经》的意义。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新课
利用“日积月累”部分“诗三百”的知识作为课文的导入。
(二)识字诵读,带读《论<诗>》
1、让学生试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来。
2、让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跟着音频朗读两遍。
(三)内容感悟。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7、子以四教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育读中感受文言文简洁、精当的特征。
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孔子提倡的几项学习内容。
3、对古代“六艺”有初步认识,能说出“功亏一篑”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通过诵读体会孔子的教学特征。
2、了解孔子要求弟子学习的内容,熟悉“六艺”知识。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新课
利用“日积月累”部分“六艺”的知识作为课文的导入。
(二)识字诵读,带读《子以四教》
1、让学生试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来。
2、让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跟着音频朗读两遍。
(三)内容感悟。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8、学而不厌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悟孔子对于学的态度,并背诵课后古诗。
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几种孔子提倡的学习态度,指出这些内容对自己的启发。
3、能简单讲出孔子学琴的故事。
二、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在诵读中感受课文语言的朴素、言近旨远的特征。
2、体悟孔子对于学的态度,并背诵课后古诗。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学习的态度,然后开始讲解孔子对学习的态度,引出新课。
(二)识字诵读,带读《学而不厌》
1、让学生试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来。
2、让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跟着音频朗读两遍。
(三)内容感悟。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9、学而时习之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悟孔子提倡的教学方法,背诵课文后的古诗。
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学习与思考、学习与温习之间的关系。
3、能简单讲述“推敲”的故事。
二、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在诵读中感受文言文的语感。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对自己有用的学习方法。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视频引入新课
用奥运会开幕式“有朋自远方来”的歌舞视频引出新课。
(二)识字诵读,带读《学而时习之》
1、让学生试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来。
2、让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跟着音频朗读两遍。
(三)内容感悟。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10、有教无类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课文后的古诗,读准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
2、能根据教师讲解和课文注释说出课文大概意思,能列举出孔子的几种教学精神。
3、能说出至少一点读书的乐趣,简单了解周代送礼的风俗。
二、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通过熟练诵读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孔子的教学精神。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讨论谈话,引入新课
本课可以首先向学生提问:如果你们是教师,你们觉得自己应该怎么教导自己的学生呢?教师可以利用这个问题和学生进行角色互换,由此进入今天的主题。
(二)识字诵读,带读《有教无类》
1、让学生试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来。
2、让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跟着音频朗读两遍。
(三)内容感悟。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11、立志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课文后的古诗,感受人物的特征。
2、能根据教师讲解说出课文意思,知道孔子、子路、颜渊的理想,能说一说自己理想。
3、知道几种年龄称谓。
二、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在诵读中感受人物的特征。
2、了解孔子和弟子们的志向,知道几种年龄称谓。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讨论谈话,引入新课
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想,作为本课的导入。
(二)识字诵读,带读《立志》
1、让学生试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来。
2、让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跟着音频朗读两遍。
(三)内容感悟。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12、侍坐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课文后的古诗,感受人物的特征。
2、能根据教师讲解说出课文意思,简单说出文中不同人物的志向及孔子对不同志向的态度。
3、知道古代宗庙的意义,能简单说出吴钩、凌烟阁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在诵读中把握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2、了解孔子和弟子们的志向。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讨论谈话,引入新课
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想,作为本课的导入。
(二)识字诵读,带读《侍坐》
1、让学生试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来。
2、让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跟着音频朗读两遍。
(三)内容感悟。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13、子之言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课文后的古诗,加强对夫子语言的感悟。
2、能根据教师讲解说出课文意思,概括孔子的特点。
3、能说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叶公好龙、勇者不惧、怨天尤人、上学上达等成语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把握夫子的语言含义。
2、从本课孔子言语中初步体会孔子的为人。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讨论谈话,引入新课
展示孔子画像,讲述孔子的故事,提出问题: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引出课文。
(二)识字诵读,带读《子之言》
1、让学生试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来。
2、让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跟着音频朗读两遍。
(三)内容感悟。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14、子之行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课文后的古诗,在诵读中感受孔子形象。
2、能根据教师讲解说出课文意思,简单说出孔子平时的行为、表现。
3、知道古代的“趋礼”,能大概说出孔子周游列国的情况。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诵读中感情孔子形象。
2、在熟读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孔子其人其行。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讨论谈话,复习引入新课
上一课我们从孔子自己的话中了解了孔子,这一节课,我们从他的表现和行为中来进一步认识孔子。引出课文。
(二)识字诵读,带读《子之行》
1、让学生试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来。
2、让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跟着音频朗读两遍。
(三)内容感悟。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15、高山仰止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课文后的古诗,感受弟子对夫子的敬仰,并背诵课后诗歌。
2、能结合教师讲解和课文注释,说出其他人是怎么评价孔子的。
3、能简单说出子贡的故事。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在诵读中感受夫子的高大形象。
2、了解颜渊和子贡对孔子的评价及其缘由。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复习引入新课
前两课我们通过孔子自己的语言、行为表现等方式了解了孔子。那么一生以授徒为业的孔子,给弟子们的印象又是如何呢?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引出课文。
(二)识字诵读,带读《高山仰止》
1、让学生试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来。
2、让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跟着音频朗读两遍。
(三)内容感悟。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16、用舍行藏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词作,体会夫子“用舍行藏”的主张。
2、能根据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说出课文大竟敢,能说出孔门的几个弟子和他们的特征。
3、能简单说出子路治蒲的故事,了解苏东坡其人。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来感受夫子“用舍行藏”的思想。
2、大致了解“孔门十哲”的基本情况。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引入新课
讲述“子路引蒲”的故事,引出课文。
(二)识字诵读,带读《用舍行藏》
1、让学生试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声来。
2、让学生听音频范读,然后跟着音频朗读两遍。
(三)内容感悟。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1课
江畔独步寻花
一.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
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2.明确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
3.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4.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2课
雨晴
诵读内容:《雨晴》
二.教学目标:
1.会背《雨晴》
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雨晴》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3课
宿新市徐公店
一.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
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2.明确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
3.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4.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4课
《增广贤文》七
一.诵读内容:《增广贤文》七
二.教学目标:
1.会背《增广贤文》七
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2.明确诵读内容:《增广贤文》七
3.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4.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5课
《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
一.诵读内容:《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
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明确诵读内容:《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6课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一.诵读内容:《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二.教学目标:
1.会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7课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一.诵读内容:《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
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8课
《增广贤文》七
一.诵读内容:《增广贤文》七
二.教学目标:
1.会背《增广贤文》七
2.了解这两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增广贤文》七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9课
绝句四首
诵读内容:《绝句四首》
二.教学目标:
1.会背《绝句四首》
2.了解这两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明确诵读内容:《绝句四首》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10课
三衢道中
一、诵读内容:《三衢道中》
二.教学目标:
1.会背《三衢道中》
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明确诵读内容:《三衢道中》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11课
到京师
一、诵读内容:《到京师》
二.教学目标:
1.会背《到京师》
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明确诵读内容:《到京师》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12课
《增广贤文》九
一、诵读内容:《增广贤文》九
二.教学目标:
1.会背《增广贤文》九
2.了解这两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明确诵读内容:《增广贤文》九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13课
滁州西涧
一、诵读内容:《滁州西涧》
二.教学目标:
1.会背《滁州西涧》
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明确诵读内容:《滁州西涧》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14课
咸阳值雨
一、诵读内容:《咸阳值雨》
二.教学目标:
1.会背《咸阳值雨》
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明确诵读内容:《咸阳值雨》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15课
饮湖上初晴后雨
一、诵读内容:《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教学目标:
1.会背《饮湖上初晴后雨》
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明确诵读内容:《饮湖上初晴后雨》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16课
《增广贤文》
十一、诵读内容:《增广贤文》十
二.教学目标:
1.会背《增广贤文》十
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明确诵读内容:《增广贤文》十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问刘十九
作者:白居易【唐代】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解
1、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2、醅:没有过滤的酒。译文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 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要来啦…… 能否共饮一杯否?老兄!
赏析
意在描写雪天邀友小饮御寒,促膝夜话。诗中蕴含生活气息,不加任何雕琢,信手拈来,遂成妙章。语言平淡而情味盎然。细细品味,胜于醇酒,令人身心俱醉。
酬张少府
作者:王维【唐代】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译文
人到晚年特别喜好安静,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宽解衣带对着松风乘凉,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请听水浦深处渔歌声音。
注解
⑴酬:回赠。
⑵唯:亦写作“惟”,只。好(haò):爱好。⑶自顾:看自己。长策:好计策。
⑷空知:徒然知道。旧林:旧日曾经隐居的园林。⑸吹解带:吹着人宽解衣带时的闲散心情。⑹穷:不能当官。通:能当官。理:道理。⑺渔歌:隐士的歌。浦深:河岸的深处。
终南山
作者:王维【唐代】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译文
巍巍的太乙山临近长安城,山连着山一直蜿蜒到海边。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注解
1.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2.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唐人每称终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3.天都:天帝所居,这里指帝都长安。4.青霭:山中的岚气。霭:云气。
5.海隅:海边。终南山并不到海,此为夸张之词。分野:古天文学名词。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中国境内的地域,被称为分野。地上的每一个区域都对应星空的某一处分野。
7.壑:山谷。“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这两句是说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8.人处:有人烟处
赏析
总起来看,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和优点是善于“以不全求全”,从而收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本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观。
登岳阳楼
作者:杜甫【唐代】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 很早听过闻名遐迩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注解
⑴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中国第二淡水湖。
⑵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在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⑶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坼(chè):分裂。
⑷乾坤:指日、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⑸无一字:音讯全无。字:这里指书信。
⑹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
⑺戎马:指战争。关山北:北方边境。⑻凭轩:靠着窗户。涕泗(sì)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
旅夜书怀
作者:杜甫【唐代】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译文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注解
(1)岸:指江岸边。
(2)危樯(qiáng通“墙”):高竖的桅杆。危,高。樯,船上挂风帆的桅杆。(3)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4)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5)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大江:指长江。
(6)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7)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应,认为是、是。
(8)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月“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月夜
作者:杜甫【唐代】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译文
今夜鄜州月亮,一定同样清圆,遥想闺中妻子,只能独自观赏。可怜幼小的儿女,怎懂思念的心酸?
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
何时才能团圆相见,倚靠薄帷共赏明月。那是一定月色依旧,就让月光默默照干我们的泪痕。注解
⑴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⑵闺中:内室。看,读平声kān。⑶怜:想。
⑷未解:尚不懂得。
⑸香雾云鬟(huán)湿,清辉玉臂寒:写想象中妻独自久立,望月怀人的形象。香雾:雾本来没有香气,因为香气从涂有膏沐的云鬟中散发出来,所以说“香雾”。望月已久,雾深露重,故云鬟沾湿,玉臂生寒。杨慎谓:“雨未尝有香,而无微之云:„雨香云淡觉微和。‟云未尝有香,而卢象诗云:„云气香流水。‟今按:雾本无香,香从鬟中膏沐生耳。如薛能诗„和花香雪九重城‟,则以香雪借形柳花也。梁章隐《咏素馨花》诗:„细花穿弱缕,盘向绿云鬟。‟”云鬟,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饰。⑹清辉:阮籍诗《咏怀》其十四:“明月耀清晖。” ⑺虚幌:透明的窗帷。幌,帷幔。
⑻双照: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泪痕:隋宫诗《叹疆场》“泪痕犹尚在。”
西塞山怀古
作者:刘禹锡【唐代】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译文
王濬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注解 ⑴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洑,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
⑵王濬:晋益州刺史。一作“西晋”。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⑶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王气:帝王之气。黯然:一作“漠然”。
⑷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寻:长度单位。
⑸一片降幡(fān)出石头: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⑹人世几回伤往事: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⑺枕寒流:一作“枕江流”。⑻今逢:一作“从今”。
⑼“四海为家”两句: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
晚次鄂州
作者:卢纶【唐代】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译文
雾散云开远远望见汉阳城,孤舟漂游还要走一日路程。商贾在白日睡觉知道浪静,船夫在夜间说话感到潮生。看三湘秋色两边鬓发衰白,望万里明月思归心意更增。家乡旧业已经被战乱毁尽,哪堪再听见江上鼓角声声。注解
⑴晚次:指晚上到达。鄂州:唐时属江南道,在今湖北省鄂州市。⑵汉阳城:今湖北汉阳,在汉水北岸,鄂州之西。⑶一日程:指一天的水路。⑷估客:商人。
⑸舟人:船夫。夜语:晚上说话。舟人夜语觉潮生:因为潮生,故而船家相呼,众声杂作。
⑹衰三湘:湘江的三条支流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这里泛指汉阳、鄂州一带。衰鬓逢秋色:是说衰鬓承受着秋色。这里的鬓发已衰白,故也与秋意相应。一作“愁鬓”。
⑺更堪:更难堪,犹岂能再听。征战:指安史之乱。江:指长江。鼓鼙(pí):军用大鼓和小鼓,后也指战事。
同题仙游观
作者:韩翃[hóng] 【唐代】
仙台下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译文
在仙台上刚见到五城楼,夜雨初停景物冷落凄清。晓山翠色遥连秦地树木,汉宫砧声报讯寒秋来临。空坛澄清疏松影落水底,小洞清幽细草芳香沁人。何必去寻找世外的仙境,人世间就有美好的桃源。注解
⑴同题仙游观:一本无“同”字。仙游观:在今河南嵩山逍遥谷内。唐高宗为道士潘师正所建。⑵五城楼:《史记·封禅书 》记方士曾言:“黄帝时为五层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这里借指仙游观。⑶宿雨:隔宿的雨。
⑷砧声:在捣衣石上捣衣的声音。⑸闲:一本作“开”。
⑹方外:神仙居住的世外仙境。⑺丹丘:指神仙居处,昼夜长明。
寄李儋元锡
作者:韦应物【唐代】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译文
去年那花开时节我们依依惜别,如今花开时节我们分别已一年。世事渺茫自我的命运怎能预料,只有黯然的春愁让我孤枕难眠。多病的身躯让我想归隐田园间,看着流亡的百姓愧对国家俸禄。早听说你将要来此地与我相见,我倒西楼眺望几度看到明月圆。注解
⑴李儋(dān)元锡:李儋,曾任殿中侍御史,为作者密友;元锡,字君贶,为作者在长安鄠县时旧友。
⑵春愁:因春季来临而引起的愁绪。黯黯:低沉暗淡。一作“忽忽”。⑶思田里:想念田园乡里,即想到归隐。⑷邑有流亡:指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还有百姓流亡。愧俸钱:感到惭愧的是自己食国家的俸禄,而没有把百姓安定下来。⑸问讯:探望。
赠阙下裴舍人
作者:钱起【唐代】
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译文
二月天黄莺鸟飞到上林苑,春天早上紫禁城郁郁葱葱。长乐宫钟声消逝在花丛外,龙池杨柳沐春雨翠色更深。和煦春日也难消穷途遗恨,耿耿胸中永怀着捧日忠心。献赋十年至今仍未得恩遇,如今白发丛生羞对裴舍人。注解
⑴阙下:宫阙之下,指帝王所居之地。阙是宫门前的望楼。裴舍人:生平不详。舍人:指中书舍人,其职责是草拟诏书,任职者须有文学资望。
⑵黄莺:一作“黄鹂”。上林:指上林苑,汉武帝时据旧苑扩充修建的御苑。此处泛指宫苑。
⑶紫禁:皇宫。一作“紫陌”。阴阴:一作“沈沈”。
⑷长乐:即长乐宫。西汉主要宫殿之一,在长安城内。这里借指唐代长安宫殿。⑸龙池:唐玄宗登位前王邸中的一个小湖,后王邸改为兴庆宫,玄宗常在此听政,日常起居也多在此。
⑹阳和:指二月仲春,与开头二月相应。⑺霄汉:指高空。长怀:一作“长悬”。
⑻献赋:西汉时司马相如向汉武帝献赋而被进用,后为许多文人效仿。此指参加科举考试。遇:遇时,指被重用。
⑼华簪:古人戴帽,为使帽子固定,便用簪子连帽穿结于发髻上。有装饰的簪,就是华簪,是达官贵人的冠饰。
望月怀远
作者:张九龄【唐代】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注解
⑴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⑵首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⑶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遥夜:长夜。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⑷怜:爱。滋:湿润。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这里的灭烛怜光满,很显然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此时月光敞亮,就是在现在今天,熄掉油灯仍然感受得到月光的霞美。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⑸末两句: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题菊花
作者:黄巢【唐代】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译文
飒飒秋风卷地而来,满园菊花瑟瑟飘摇。花蕊花香充满寒意,蝴蝶蜜蜂难以到来。有朝一日,我要当了春神,我将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注解
⑴飒飒:形容风声。⑵蕊:花心儿。
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满江红》《少年中国说》诵读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2、诵读文言经典,感悟人生哲理;
3、赏析美文,提高鉴赏能力;
4、增强对人类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重点:
1、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2、开放式活动:有词朗诵、配乐美文欣赏、唱诗词。
三、活动课时:两课时
四、活动准备:
1、学生背诵印发的小册子中的内容。
2、学生背诵《满江红》《少年中国说》
3、学生学唱《水调歌头》。
4、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并精心准备,把握节奏、感情、声音大小。
五、活动过程:
导课: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经典文化。诵读经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1国学经典《笠翁对韵》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笠翁对韵》诵读教案
教学目标 :
1、给孩子们扎下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使孩子们能够植根传统,把国学教育发扬光大,使孩子学习经典化、生活经典化、人生经典化。
2、让学生了解《笠翁对韵》的原文及大致文意。
3、熟练朗诵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涵,学写对仗春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课件出示了有水有轩的地方,老师讲解那个地方叫江心洲,后来叫鹦鹉洲,因为这个故事离我们很远了,都藏在地下了,课件跳动变为“地下文章鹦鹉洲”,同样方法,揭示了“空中事业麒麟阁”。
2、当孩子们理解这两句韵语时,接着继续讲解典故陈后主,隋炀帝,一个喜好音乐,一个喜好游玩,都不是好的君王。出示:“陈唱临春乐yue,隋歌清夜游。”老师出示以上四句后,让学生朗读,让学生猜猜他们各喜欢什么。
3、指出这些语句来自李渔《笠翁对韵》。引入今天的课题。
二、激发兴趣,品读韵诗
1、自读整篇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正音
3、出示整首韵诗,“鱼对鸟,鹡ji对鸠jiu。翠馆对红楼。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虎类狗,蚁如牛。列辟pi对诸侯。陈唱临春乐,隋歌清夜游。空中事业麒麟阁,地下文章鹦鹉洲。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齐读,感觉节奏感。
4、老师出示课件,有关鹡和鸠,翠馆和红楼的图案,让学生理解鹡和鸠都是鸟类,翠馆和红楼是建筑物,鱼对鸟,鱼和鸟都是动物,接着朗读,诵读。
5、这里压的是什么韵?学生——ou韵.老师继续问这首韵诗,哪个字最多——对。那么一个字对的有:鱼对鸟,鹡对鸠;两个字对的有:翠馆对红楼,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列辟对诸侯。五个字对的有:陈唱临春乐,隋歌清夜游。七个字对的有:空中事业麒麟阁,地下文章鹦鹉洲。十一个字对的
有: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
6、继续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背诵。
7、“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七贤,老师解释了七个爱写文章的人,三友,用课件让学生自己练说。“虎类狗,蚁如牛。”好多同学按今天的眼光来分析,最后,由老师说出其中的典故。
8、在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后,从听觉的角度来引出“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播放马儿快跑的声音,学习“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用悠扬婉转的短笛声让学生学习“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
9、韵诗不但有韵律美,还有节奏美,让我们拍着手,再来读一读。
10、我们一起背这首韵诗,老师出示填空题,鱼对,鹡对,翠馆对。
七贤对,爱日对。
虎类蚁如,列辟对。
陈唱临春。隋歌清夜。
空中事业,地下文章。
三、拓展练习
1、出示课件,让学生组成对子
2、找对子
海内存知己— 路遥知马力—— 明月松间照— 生当作人杰— 白日依山尽—— 远看山有色—
四、总结
中华民族的文化渊远流长,除了《笠翁对韵》,还有《三字经》等等,都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能进一步领略带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小学经典诵读方案
横涧中心小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是凝聚着中华古圣先贤无数智慧结晶的文化宝典。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是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为使我校能够继续广泛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打造“书香校园”,特制订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是凝聚着中华古圣先贤无数智慧结晶的文化宝典。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是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同时,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其文明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目标要求
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积累,能够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朱子家训》、《千家诗》等,能够讲述其中古圣先贤发人深省的传世故事,领略感悟受用一生的做人道理。
三、诵读原则
1、模糊性原则:以激发兴趣、陶冶情操为目标,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
2、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不要求程度整齐划一。
3、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4、鼓励性原则:少责备多鼓励,以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四、活动安排
认真做好活动方案的制订及前期准备工作。
1、成立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卢玉理
副组长:张青华
成 员:各班主任、各班语文教师
2、工作分工:
制订活动方案。责任人:张青华
具体实施责任人:各班主任、各班语文教师
3、前期准备工作:做好校本教材的搜集与整理工作
《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朱子家训》注音、注释、校对:各班语文老师。
必背与推荐诵读古诗整理:郭亚军
耿巧
年段诵读目标
一年级:《百家姓》+必背古诗15篇+推荐诵读5篇。
二年级:《三字经》+必背古诗15篇+推荐诵读5篇。
三年级:《弟子规》+必背古诗10篇+推荐诵读10篇。
四年级:《弟子规》+必背古诗12篇+推荐诵读10篇+自选诵读篇目。
五年级:《朱子家训》+必背古诗12篇+推荐诵读10篇+自选诵读篇目。
扎实开展好系列活动
1、评选“诵读星”
年级根据背诵情况,每月评选出“班级诵读之星”。根据学校举行的经典诵读比赛,评选“校级诵读之星”,可每学期期评选一次。
2、继续制作“古诗诵读卡”
卡片可用硬纸板制作,正面为自己喜欢的古诗文名句,反面为诗文配图或诗意解释等,并注明制作人。先在班内交流背诵,然后每班挑选5只卡片至各
班巡展。最后由学校组织评选,评出制作精美的古诗诵读卡。入选者作为参评“校级诵读星”的条件之一。
3、开展古诗文手抄报制作比赛
开展古诗文手抄报制作活动,为诗文配画,要求图文并茂,画面能充分体现诗文意境,内容形式不限。每班至少交5份作品参与校级评比,获奖者作为参评“校级诵读星”的条件之一。
4、举行讲故事比赛
围绕在古诗文诵读过程中搜集到的传世故事,讲故事,并谈谈故事包含的道理,或从中受到的启发。各班在班内预赛的基础上选派代表参加,每学期不少于1次。
时间安排
1、每节早自习和语文课前,老师可组织学生背诵一篇诗文。
2、每天大课间五分钟时间,以诵读为主题,检查诵读情况。
3、班主任充分利用早读、课间操、课前预备的时间让学生诵读,鼓励学生
在课间游戏的时候边玩游戏边诵读,让学生时时能读,处处能诵。4、11月份,举行一次校级经典诵读比赛,评选出“校级诵读星”,每个年级4人,学校予以表彰。
横涧乡中心小学
横涧乡中心小学2016—2016学年上期
经
典
颂
读
活
动
方
案
横涧乡中心小学
2016年9月小学经典诵读方案
小学经典诵读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推动“中华经典诗文的诵读”活动,让学生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 的作用,为加深师生中华文化底蕴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诵读内容:
一年级:第一学期:《三字经》;第二学期《三字经》
二年级:第一学期:古诗23首;第二学期:成语故事,成语积累
三年级:第一学期:中段古诗20首;第二学期中段古诗25首
四年级:第一学期:中段古诗20首;第二学期中段古诗25首
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古诗、对联;第一单元宋词部分及名言
教师自定内容:《龙凤字经》、《疯狂背诵古诗》、《三字经》、《弟子规》、《论语》、课标规定的60首古诗、《成语世界》等资料。
三、测评与奖励
1、测评
自测。各年级各班根据学校规定的必读必背内容,开展平时的诵读活动,并进行自测,自测采用六级三段制。
抽测。期中后各班自测结束,学校将对各班自测情况进行检
测,检测主要采用抽测,在各段抽几位学生进行检测,将他们的完成百分比与各段的百分数相结合,以确定分值,并将检测结果与各班的学科竞赛成绩结合。
检查项目包括诵读时间落实情况、诵读内容完成情况、学生背诵、熟读、诵读达到的程度和数字统计、学生结合诵读抄写或默写情况等。
交流。校内每学期要开展一次集体和学生个人的诵读比赛,评选出优秀年级、优秀班级和优秀个人。
2、奖励
学校将在对各班的诵读活动进行检测及经验交流的基础上开展评选“中华经典诵读优秀指导教师”和“中华经典诵读小名士”活动,附:60首古诗各年段的要求国学经典诵读方案
八年级传统经典诵读教育
实施方案
把国学经典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每天诵读经典,确保诵读内容的落实,八年级组拟定诵读如下经典:
1.归园田居
2.使至塞上
3.渡荆门送别
4.登岳阳楼
5.长歌行
6.野望
7.早寒江上有怀
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9.黄鹤楼
10.送友人
11.秋词
12.鲁山山行
13.浣溪沙
1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5.雨霖铃
16.渔家傲
17.蝶恋花
1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9.清平乐
20.鹊桥仙
21.踏莎行
22.一剪梅
23.满江红
24.卜算子
25.青玉案
26.破阵子
27.一剪梅
28.兰陵王
30.暗香
主要措施:
1.坚持每天20分钟的经典诵读。
读准确读流畅熟读成诵并默写。
2.课前一分钟以背、写的形式抽查经典诵读情况。
3.每学期展示一次经典诵读情况,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采用不同形式开展展示竞赛。
【三年级下国学经典教案】推荐阅读:
一年级国学经典教案06-29
一年级国学经典主题班会12-02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学计划10-20
一年级下国学教学设计06-16
四年级国学课堂教案06-15
国学经典菜根谭教案07-17
五年级读后感200字:国学12-17
国学经典阅读随笔06-19
诵读国学经典致辞06-20
国学经典诵读小结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