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语文人教版教案

2024-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六下语文人教版教案(通用7篇)

六下语文人教版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

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说全文大意。

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

(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

(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

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

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第一课时

(学习《学弈》)

五、迁移训练、练读古文

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

二、初读课文,梳理学法

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考查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

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

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

三、读熟课文,自学理解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

2.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

3.反复读文,把课文读熟。

4.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

5.按学习《学弈》的方法自学课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四、激励测试,交流感悟

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游:

其:

为:也:

如:此:乎: 始出:小儿:

2.两小儿在辩论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

五、深化感悟,明确寓意。

1.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o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Co C

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

(引导学生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

5.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稍做表演准备)

6.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第四小学 万素丽)

第二课时

(学习《两小儿辩日》)

B案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

介绍孟子资料: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

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1)谁学下棋?(2)怎么学下棋?(3)学得结果怎么样?(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

2.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

3.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

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5.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与”是通假字,同“欤”,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呢”相同;弗若,不如;为是其智弗若与,在这句话里,“为”应读第四声;然,这样。

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学弈》参考译文: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4.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

四、自读思考,体会文中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解答就课题提出的问题

1.谁学下棋?谁是老师?――有两个人学下棋,老师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

2.(这两个人)怎么学下棋?――“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第一课时

3.学得结果怎么样?“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后一个人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解答这个问题后,教师可以追问:是什么原因使“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引导学生理解: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别,而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同――前一个专心致志,后一个三心二意。)

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

(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

六、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1.同桌互相讲故事

2.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全文注释如下:

弈秋(人名),通(全)国之(文言助词,的)善(擅长)弈(下棋)者(的人)也(文言助词)。使(让)弈秋诲(教)二人弈,其(其中)一人专心致志(集中意志),惟(只)弈秋之(文言助词,有提起动词性谓语“为”的作用,从而使句中的“弈秋之为”取消了句子的独立性,成为了“听”的状语。――这一点只对教师讲,之所以提出这个“之”字,使为了和本文其他“之”字含义相区别。)为听,一人虽听之(他,指代弈秋),一心以为鸿鹄(天鹅)将至(原是生丝绳,这里指系着丝绳射鸟用的箭)(到),思(想)援(拉开)弓(弓箭)缴而射之(它,指鸿鹄),虽与(和)之(他,指代另一个学生)俱(一起)学,弗(不)若(如)之(他)矣(文言助词)。为(因为)是(这,指这个人)其(他的)智(智力、智慧)弗若与(文言助词,同“吗”)?曰(说):非(不是)然(这样)也。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请生背诵《学弈》。

2.板书课题: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

3.介绍资料:《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列子》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理解课题,质疑问难:(1)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孩;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两个小孩辩日这件事)(2)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①他们为什么争辩?②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③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教师及时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总结学法,明确目标

1.回顾学习《学弈》一文的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1)理解课题,提出问题。

(2)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4)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2.明确方法,自主学习

第二课时

* 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速要慢,适当停顿,到读通顺为止。

(2)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

*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对照注释,弄懂词句,理解故事的内容。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3)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时疏通点拨。

(译文如下:孔子到东方去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3.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1)两小儿为什么争辩?(太阳是远是近)

(2)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①一小儿的观点是:“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依据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他是根据形状大小来判断的。②另一小儿的观点是: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依据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他是根据温度来判断的。)

(3)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4)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引导学生积极发表看法,保护他们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

(教师适时补充资料供学生阅读:其实太阳早上和中午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的。①远小近大的原因:A、早晨和中午的时候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由于视觉的误差。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同样的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就显得小了。B、同一物体白色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的时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显得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②日初凉、日中热的原因:A、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待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B、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

4.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1)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勇于争辩。

(2)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尽管学识渊博,可是仍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引导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分组表演故事。(学生自由选择使用现代话或使用文言文表演)

(3)学生背诵课文。

(包头市东河区公园路小学 王文儒)

“为”到底应该怎么读?

今天,学习《文言文两则》。由于课前孩子们都进行了自学,所以一上课,我就请了几位同学朗读。(我觉得朗读是学习古文最好、最有效的方法。)这时,问题出现了:当读到“惟弈秋之为听”“为是其智弗若与”“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这几句时,“为”这个字有的同学读二声,有的同学读四声,都坚持自己的读音对。而书中没有明确标注它的读音,只有一个相关解释:为是其智弗若与?为:因为。

那么由此推断,此处之“为”应根据其义“因为”读四声。那其余的应该怎么读呢?因为我去年刚刚带过六年级,对这课还有印象,好像是除此之外都读二声。于是乎,就“下旨”宣布:除“为是其智弗若与”中读四声外,其余都读二声!这样,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晚上回家心里还在打鼓,这个“为”到底该怎么读呢?自己“点”的到底是对是错??上网查查!一查,有答案了;一看,冷汗直冒: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①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②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③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④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⑤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⑥为汝多知乎?”

一、读“wéi”的读音是:①、②

①为:附于单音形容词后,表示程度、范围的加深或扩大;

②为:认为、以为;

二、读“wèi”的读音是:③、④、⑤、⑥

③、④、⑤为:因为。(表示反问语气)

六下语文人教版教案 篇2

师: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周总理工作的“劳苦”?哪些句子写出了周总理生活的“简朴”?哪些词用得特别好? (生看书思考、勾画)

师:从哪些句子能看出总理工作的“劳苦”?

生1:我认为“总理见了我, 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 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这句话体现了总理的劳苦。总理一个晚上要批“一尺来高”的文件, 多辛苦啊!

生2:“他一句一句地审阅, 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 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 有时停笔想一想, 有时问我一两句。”总理审稿是“一句一句”地看, 边看边想, 这么认真细致, 审阅完一尺来高的文件需要很长的时间。

……

师:从哪些句子中能看出总理生活的“简朴”呢?

生3:“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 室内陈设极其简单, 一张不大的写字台, 两把小转椅, 一盏台灯, 如此而已。”“如此而已”用得好, 说明总理办公室内除了这几样东西, 再也没有别的了。

生4:“花生米并不多, 可以数得清颗数, 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总理工作了一夜, 用来充饥的只是一杯茶、一小碟“数得清颗数”的花生米。

……

课后, 我总觉得这节课太顺了。课堂上师生配合默契, 再加上课文选用的完全是生活小事, 而且语言质朴平实, 浅显易懂, 学生发言积极, 气氛也很热烈。但是在这热闹的背后, 学生究竟获得了什么?我像放电影一样回顾着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 认真反思着, 终于发现了症结所在:“找出能表现总理‘劳苦’和‘简朴’的有关句子”这样的问题,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过于简单, 缺乏思维的深度, 所以他们能够张口就答, 没费力气就吃到了“桃子”, 可他们的大脑仍处于低级睡眠状态, 根本没有经过思维冲突。这样的串讲串问, 其实是在浪费时间, 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除理解了课文内容外, 并没有获得什么新知识和技能。得“意”而忘“言”, 这是典型的“教课文”, 而不是用课文来“教语文”。究其原因, 是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不够深入, 对学情的把握不够充分, 因而教学目标定位不准。于是第二次教学此文时, 我改变了策略———

【案例二】

师:通过刚才的初读, 我们知道课文是从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两方面来叙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以“周总理的工作是多么劳苦啊”、“周总理的生活是多么简朴啊”为开头各写一段话。能不能写?

生: (齐) 能!

师:那好, 左边三排同学写“周总理的工作是多么劳苦啊”, 右边三排写“周总理的生活是多么简朴啊”。怎么写?得先把课文读懂了, 读透了, 因为材料就在课文中。好, 开始吧! (学生潜心看书, 思考, 动笔。)

师: (巡视) 写的时候, 除了用上文中的材料, 还可以加入自己的议论、想法。

师:先在小组里交流, 读一读自己写的话。各个小组评出写得最好的一段话, 等会儿在全班交流。 (学生先小组交流, 然后全班交流。)

生1:周总理的工作是多么劳苦啊!你看, 夜幕降临, 华灯初上, 周总理又坐在他那张不大的写字台前批阅起文件来。在他的写字台上, 摞着一尺来高的文件。周总理一句一句地审阅着, 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一边看一边思索, 有时还停笔想一想。夜已深了, 人们都进入了梦乡, 可周总理还在静静地审阅着。就这样, 直到东边的天空都露出了鱼肚白时, 他才审阅完最后一份文件。不只是这一个晚上, 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周总理啊, 您的身体能承受得了这样的劳苦吗?

生2:周总理的工作是多么劳苦啊!他每天晚上都要批阅一尺来高的文件, 而且批阅的时候, 总是一句一句地审阅, 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一边看一边思索。因为太认真太仔细了, 所以审阅完一份文件, 就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等所有的文件都审阅完, 天就快亮了。周总理白天要忙着参加各种活动, 晚上又整夜地批阅文件, 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

生3:周总理的生活是多么简朴啊!在他的办公室里, 没有豪华的沙发、书柜, 也没有珍贵的古玩器皿和名人字画, 有的只是一张不大的写字台, 两把小转椅, 一盏台灯, 如此而已。工作了一整夜后, 用来充饥的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山珍海味, 而是一杯绿茶、一小碟可以数得清颗数的花生米。这样的晚餐, 连我们普通人都不屑一顾!按理说, 周总理的工作那么辛苦, 更应该吃得好一点。可他为什么不呢?

生4:周总理的生活是多么简朴啊!他的办公室虽然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 但里面却只有一张不大的写字台, 两把小转椅, 一盏台灯。我想这可能是世界上最简陋的总理办公室了。工作了一夜, 夜宵竟只是一杯茶、一小碟数得清颗数的花生米。要不是作者亲眼所见, 谁会相信一个大国的总理, 吃的食物会如此简单?

……

这次教学, 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 我设计了一个练笔环节:要求学生以“周总理的工作是多么劳苦啊”、“周总理的生活是多么简朴啊”为开头各写一段话。这一练笔凸显了领悟本课选用生活小事, 以平实的文字表现人物高尚品格的方法的教学目标, 也符合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其妙点有三:一是促进了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因为这个练笔, 必须从文中去寻找相关的信息与材料, 所以学生得先把课文读懂、读透, 知道哪些句子是表现“劳苦”的, 哪些句子是表现“简朴”的, 从而走进文本人物的内心世界, 感悟人物的高大形象。二是训练了学生运用具体事例和细节来表现人物品格的表达能力。有了材料还不够, 学生还得把从文中得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归纳, 从周总理的这些生活小事和细节描写中, 发现这些事情背后共同的本质属性, 抽取出来进行综合概括, 并用准确、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来。三是促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平时在阅读课上, 唱主角的总是那么几个表现欲强的学生, 大部分学生则成了课堂上的旁观者。而现在让学生动笔写, 并且要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每一个学生都会认真地去阅读、感悟、写话。实践证明, 这一练笔是成功的, 因为课堂上学生的精彩发言, 让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教学目标已顺利达成。

六下语文人教版教案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国际理解教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8-041-2

一、学习课文,增进学生对异国文化的理解

国际理解教育相关课文内容,或多或少地含有异国文化内容,比较典型的有姓氏文化差异、生活习俗差异和宗教信仰的差异等。学生需要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教师的讲解或资料的查询,逐步了解异国文化,增进对异国文化的理解。

1.透过姓氏文化差异,增进对异国文化的理解

①熟读,交朋友。

许多国家人名和我国人名有比较大的差别:或者陌生、拗口、不好读,或者人名比较长、难读,甚至中间有停顿。这样势必导致学生一时很难读正确、读流利。我设计“熟读姓名,和异国友人打招呼、交朋友”等办法,一边认识生字、熟读人名,一边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如《半截蜡烛》(第6课)中的伯诺德夫人、小女儿杰奎琳,《夜晚的实验》(第12课)中的意大利科学家拉扎罗·斯帕拉捷等。

②理解,明文化。

教学外国姓名时还可以适当进行异国姓氏文化的介绍。适当穿插介绍一些外国人姓名与中国姓名不同的特征。比如,《莫泊桑拜师(第21课)》中的莫泊桑全名“居伊·德·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在法国,一般都是名在前、姓在后,由二节或三节组成,前一、二节为“个人名”,最后一节为“姓”。按民族习俗,一般在婴儿接受洗礼的时候,由牧师或父母亲朋为其取名,称为“教名”,以后本人可以再取用第二个名字,排在教名之后。这就是说,在莫泊桑的全名“居伊·德·莫泊桑”中,“莫泊桑”是“姓”,“居伊”是莫泊桑的“教名”,“德”是他自己取的名字(“de”也表示他的贵族身份)。

通过姓氏文化的对比,学生很快就能认识到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差异。学生就不会在认识中外差异时,简单地概括为长相不同了。

2.学习外来词汇,增进对异国文化的理解

国际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等日益频繁,许多外来语汇也不断涌入,这些外来语汇有些是新科学、新产品,有些是新文化、新思想,有些是新事物、新变化、新概念……正因为其新,所以这些外来语汇主要是通过音译、意译、音译加意译、意译加汉语语素、直接使用原文等方式汇入汉语语汇的,自然也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如《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中,日本人民称聂将军为“活菩萨”,“菩萨”,梵语bodhisattva,巴利语bodhisatta。音译是“菩提萨埵”,或“菩提索多”,简称“菩萨”。“菩萨”的意思是世上觉悟的并且是最有情、最多情的人。当一个人的心地和行为非常的慈悲,所作所为对社会有极大的贡献,而他完全是忘我的无私奉献,甚至连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样的人,我们就称他为“菩萨”。所以学习这些外来语汇时可以引导学生一边学习外来语汇,一边溯本求源地介绍外来语汇的来源,进而深入了解异国文化。

3.进行人文熏陶,增进对异国文化的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是其重要的教育内容。学生在掌握语言工具性的同时,自然就会受到蕴含其间的人文性的熏陶。而人文熏陶感强的学生,往往学习语言的情味、兴趣等十分浓厚,反过来又有助于他们对工具性的准确把握。因此,对于文中的人文内涵,切不可因现阶段对工具性的重视、强化而对人文性弱化、忽视,两者之间应该是各有特征,互为补充,合为一体的。打个比方来说,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像各国货币的正反两面一样:一面代表了面值,一面代表了国家文化和版权等,两者俱不可偏废。

各国的货币可以通过外汇比率互相流通。同理,国际理解教育教材的人文内涵也是可以互相学习的。引导学生进行国际人文熏陶,有助于增进学生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当然,教学时应结合课文主要内容巧妙进行,尽量不要流露教化的痕迹。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小学语文教材中国际理解教育的人文熏陶主要有以下几类:

关心他人,关爱社会。如《山谷中的谜底》等,这类课文应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后,表达心中的震撼和感受。

反对战争,向往和平。如《半截蜡烛》和《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等,引导学生反战爱国。

相信科学,追求真理。如《夜晚的实验》等,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相信科学,追求真理、坚韧执着的品质。

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如《最大的麦穗》(第16课)等,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好学深思、积极探索的精神。

友情、亲情,至美至真。如《莫泊桑拜师》等,培养学生珍惜友情,敬爱长辈,善待他人,仁爱友善的精神。

二、通过中外人物比较,感受思维方式的异同

1.“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哲学家总是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窥现真理的本象。在这一点上,东西方哲学家似乎都有共同点,本册教材中《最大的麦穗》与《孔子游春》(第23课)就体现了这种神秘的内在联系,古代东西方两位哲学巨人,都把抽象的真理,融入到现实的生活事物中,寓意深刻又生动形象,循循善诱而不空洞说教,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与教育。我们禁不住会由衷慨叹:苏格拉底是一位好教师!苏格拉底的这节人生哲理课是一节好课!好课的教学风格清新自然,不着痕迹,“低碳”高效,“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简约平淡却余音袅袅,给人以深刻的心灵顿悟。到这里我不能不谈起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所谓苏格拉底教学法,就是教师只负责提出问题,然后在讨论与批斗之下,不断地修正观念,所有的答案都必须由学生自己提出来。教师用一连串相关的问题,去激发学生思考,铺成一条探求之路(the way of truth)。教师所扮演的是知识“接生婆”(midwife)的角色,而绝不是“填鸭者”。

2.“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莫泊桑拜师》中,当莫泊桑初次登门求教时,福楼拜“直截了当”地指出:“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这就要肯吃苦,勤练习。”既表现他对莫泊桑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能一眼看出,又表现了他毫无保留,直言不讳,本着真心指点的精神讲话,不愧是莫泊桑精神上的导师!针对莫泊桑第二次求教“没有什么好写的”错误看法,福楼拜首先以三个“不”字毫不留情地予以否定,接着连用了九个问句,既包含了作为老师的严厉,对莫泊桑的轻微责备,而更多的是耐心指导、循循善诱。从“继续说”、“喝了一口咖啡,又接着说”可以想象出福楼拜在指导时滔滔不绝、娓娓道来的神情,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有水平、会指导的老师。不是吗?“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当莫泊桑把老师第二次指导以后完成的作品给老师看时,福楼拜很认真地看了几篇,可见福楼拜是很严谨地对待的。然后福楼拜及时地肯定了学生的进步,但他也语重心长地告诫道:“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然后提出了新的要求——观察时要抓住特点,发现别人未曾发现的独特。为了使自己的主张更容易理解,福楼拜还举了描写篝火和绿树的例子,更形象地说明了自己的看法,使莫泊桑能清楚地理解其中的道理。层层深化,有观点,有例子,非常有说服力,从中,我们再次看到福楼拜悉心指导学生的风范。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六下语文人教版教案 篇4

复习资料.doc “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中不朽的旋律。第五单元教材中,无论是赞美居里夫人卓越的精神品质的《跨越百年的美丽》,还是体现中国航天人勇于探索、团结合作、锲而不舍的《千年梦圆在今朝》,亦或是说明生活中善于观察、不断发问、见微知著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还是强调独立思考、敢于怀疑的《我最好的老师》,“科学精神”是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本单元的教材编排既是低中年级科学故事、科普文章的承接,也是上述单元的发展。

第十八课 《跨越百年的美丽》

1、题目中的“百年”指的是永恒,居里夫人的伟大发现对社会的贡献永恒,她的优秀品质和人格精神永恒。

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是指居里夫人美丽的容貌,还指她伟大的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她对科学执着追求、为科学奉献终身以及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

2、重点背诵2、4、5、6自然段。

3、理解句子:

(1)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是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这项伟大自然发现”是指(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金属元素镭),“人生意义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年轻美貌、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作出贡献,为人类做出贡献。)

(2)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这里的“变”是一种人生价值的提升,生命境界的飞跃,四个“变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以及不朽的功绩)。

4、写作方法: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5、作业本P33造句

(1)这次考试,小明并不是考得最好的人,但他是进步最快的一人。....(2)我的祖国现在并不是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但她是发展最迅速的一个国家。....(3)虽然鲁迅先生身体状况一直不佳,但他一如既往地坚持写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4)最近她身体一直不太舒服,但她却一如既往地坚持锻炼,硬是坚持了下来,....终于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

第19课《千年圆梦在今朝》

1、第四自然段为过渡段,作用:承上启下。

2、本文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第二十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熟读1、2、6、7、8自然段。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课文的主要观点,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课文列举了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代表性事例:一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二是英国的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发明了酸碱试纸;三是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3、写作特色:引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首尾呼应。

4、理解句子:

(1)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

这样写的好处: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打破沙锅问到底”形象表达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精神,“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按收获由小到大排列,也说明平常事情中蕴含着真理,蕴含着伟大的成就,而这些只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才能做到。

仿写:(作业本P36)

善于学习的人,能从学习中获得知识,获得快乐,获得成功。......(3)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见微知著”的意思:看到事物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或问题的实质。这句话用“只要…….就……”的句式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见微知著”,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并“不断探索”。

第21课《我最好的老师》(记叙文)

1、课文讲述了“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老师怀特森先生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科学精神的另一个侧面——独立思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

2、写法特色:一事一议,从一个具体事例发现一个道理。

回顾.拓展五

1、《日积月累》

百炼成钢 发愤图强 坚持不懈 迎难而上 集思广益 群策群力 革故鼎新 标新立异 独出心裁 举一反三 实事求是 各抒己见 不耻下问 触类旁通 精益求精 古为今用

意思相近的词语为: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标新立异——独出心裁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舍本逐末”: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人教六下《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篇5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课文说明: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居里夫人的“美丽”为主线,从对科学的执著追求、为此献身,以及淡泊名利三方面赞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因为她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作者梁衡在纪念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一百周年时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篇文章。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先描写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 将居里夫人的美丽形象和伟大成就展现在读者面前。接下去的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镭而进行的艰苦的研究, 这是课文重点部分,表现了居里夫人坚定执著、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最后两个自然段写了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引用爱因斯坦的话结尾,表现她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和全身心投身科学的忘我精神。课文没有泛泛介绍居里夫人的科学成就,而是将作者对科学家生命的理解融合在一起,使文章显得文采斐然。本文多次对居里夫人的外貌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从而揭示了这一形象背后的坚毅执著的精神。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分析、顽强、侵蚀、隐退、乏力、荣誉、头衔、捐赠、诞生、里程碑、卓有成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4.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教学难点: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教具学具的准备:课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教学过程: 导入

回忆居里夫人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深入品读,感知美丽

1.默读全文,课题的“美丽”除了外表还表现在哪几方面?划出相关语句,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居里夫人的内在美(重点)表现在哪几方面? 成就之美:执着探索、坚定顽强 精神之美:无私奉献、淡泊名利 教师指导点:提取相关语句进行概括 2.交流汇报

内在美。相机出示有关语句。①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重点引导学生感悟居里夫人寻根究源的探索精神。②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皮埃尔不幸早逝„„只是默默地工作。(体会执着探索坚定顽强)③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浑身乏力。直到她身后40年„„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引导学生感悟居里夫人的巨大贡献及其为科学而献身的伟大精神。补充资料,学生谈感受。④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理解人生意义:

就是这闪着蓝色荧光的晶体,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它被广泛的运用:在医学上,它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在军事上,它是参与和反应的主要物质;在生活中,它被制成荧光粉„„,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感情朗读。

⑤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10项 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 16种 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 107个 一如既往 两次埋头工作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被盛名宠坏的人。” 淡泊名利之美。引导学生体会居里夫人一心想着人类的科学事业,视名利如粪土。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居里夫人最美的地方。

三、总结:

1.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含义? 就是居里夫人体现的科学精神。

外在的美是短暂的、易逝的,只有内在的美才会是永恒的,不变的。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表现在她美丽的容颜,更重要的表现在她那坚定执著的信念与追求、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淡薄名利的人格魅力上。所以,她的美丽才会牢牢铭刻在人们心中,才会跨越百年,甚至是永远。

2.写法上的特点:没有泛泛介绍居里夫人的科学成就,而是从具体的实例中领悟。

四、课外拓展阅读,自由进行习作 作业超市,任选一题。

1.继续搜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写一篇有关居里夫人的短文,可以按照原来拟定的提纲写,也可以结合自己阅读《跨越百年的美丽》和爱因斯坦写的《悼念玛丽·居里》后所受到的启发,重新构思并完成作文。

2.搜集其他一些科学家、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仿照《跨越百年的美丽》写一写你心目中最崇敬的一位科学家或历史文化名人。板书设计: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外:美丽端庄隐退

坚定顽强

居里夫人内:执着探索彰显 献身科学 淡泊名利 教学反思:

《跨越百年的美丽》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但是课文中难理解的句子比较多,比较难读懂,因此我在备课时想力求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文章中深刻含义,用有感情的朗读来表达出学生的感悟和体会,进而真正明白“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

1、加强预习环节。预习不仅仅是读课文,还应该包括学生对课文的初步感悟。通过预习,学生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已知”和“未知”,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学生在课堂上得表现可以用充分的预习来改善。充分的预习可以让课堂更加活跃,交流更加生动,理解更加深刻。

2、更加精心备课。不仅仅是对教材的备,还有对学生有所准备。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设置的教学环节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此备课也要有不同的侧重。我们当老师的不仅要注重对教材把握,将教材烂熟于心,还有对学生有所把握,不能让自己的备课成为学生学习的阻力。

3、培养学生的课堂表现力。一节课需要的是师生密切的合作,课堂气氛的好坏与老师平日的常规要求、上课习惯,学生的听讲、发言等细微的表现关系密切。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想说、敢说、能说、会说,要培养每个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要让学生会说。会说需要一段时间的养成,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堂堂课去潜移默化。我希望打造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课堂,是全员参与的课堂。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生动起来,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教学案例:

理解记忆

——从“一清二白”说起

一次课上复习歇后语,老师说“小葱拌豆腐”,学生答“一清二白”。我问“为什么?”学生说“还为什么?小葱拌豆腐就是一清二白。”我追问“要是菠菜拌豆腐呢?要是小葱拌血豆腐呢?”学生无语。但大部分学生陷入沉思„„ “豆腐什么色儿?” “白的” “小葱呢?”

“上面绿色,下面白色” “和在一起?” “一个青的,两个白的。一清二白” “噢!„„”

原来学生并不知道“小葱拌豆腐”为什么是“一清二白”。学习只是机械记忆罢了。于是我在班里开展“追问到底”的活动,“这个字为什么要这样造?”

在讲解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6种造字方法后,力求让学生理解。象形日月山水 指事本上下末 会意比从友朋 形声雾酒寝魇 转注

假借造字数量有限“我”(左耳刀)阜部阴阳险阻(右耳刀)邑部郊郭都郑

(斜玉旁)不说王字旁玦玥珠瑕(两点水)冰冶冰凛寒 页顶须项顔

集中识字:摇瑶窑遥谣 培训总结:

通过此次岗位培训,我明白了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决定一堂课是否有效的关键。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千课一面、叙述空洞,偏重知识、缺乏过程,三维分开、语文缺失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整合课标、教材编写者意图、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等方面的信息,综合确定教学目标,且目标叙述科学合理、层次清楚、可检测。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是上完一节课后学生需要达到且应该达到的要求。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的实施,应该是整个教学的灵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南。通过此次岗位培训,我们重点学习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确定及课堂提问追问。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以语言训练为中心,以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及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基本点。提问设计不要代替学生的理解,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老师提到的素读,我印象深刻。“素读”对我们民族的优秀人才有过怎样的影响呢?远的不说,单是20世纪前半叶的那一代文化人,哪一个不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钱穆9岁就熟背“三国”,除把“四书”全部“吃”到肚子里外,还背熟了《朱子章句集》;杨振宁在初入中学时背诵过整本《孟子》„„

但这种“素读”经典的教育方式被历史废弃了。1912年1月19日,民国政府下令“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五四”运动以后,“四书五经”更是首当其冲被视为封建主义的糟粕而遭彻底批判。此后,入选中小学课本的都是大白话一样的文选,自然不需“念经”似的记诵,以背诵为主要目的的“素读”在课堂上就此式微。

不可否认.废止读经是历史上的进步。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回顾母语教学之路.我们远离经典的脚步是否该有所修正呢? “五四”运动20多年后,朱自清先生已看到了抛弃“素读”经典带来的问题。他在《经典常谈》中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因此,他提出:“读经的废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的废止„„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而钱伯诚先生在给朱先生这本书的再版前言中.旗帜鲜明地提出:“经典训练并不就是恢复读经教育。恢复读经教育是开倒车.这是‘五四’运动早已解决了的问题.但一股脑儿反对读经,走极端,弃之如敝履,造成文化的断层.这是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表现。这却是‘五四’运动未曾解决好的问题。”

足见.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接受本国经典的训练是必须的义务。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血液。

然而,对于尚未具备“相当教育”的中小学生而言.是否也有接受经典训练的必要呢?时下不少人质疑,为什么要读那些距今已经一两千年的经史子集?这是一个宏大的课题,非我这样一个小学老师的三言两语可以说透的,姑且放下不论。但从母语教学的规律来看,答案非常明确:应该读!汉语的发展具有非常强的因袭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母语体系就已经相当完善了,语言的词汇、词性结构、句法结构以及音乐质感等各方面都已相当成熟。每一个读过诸子百家典籍的人,无不被那精辟洗练、生动优美的语言文字所震撼。我们至今仍沿用的格言、成语等经典词句大多数源自诸子百家典籍,汉语言活力的源头就在经史子集的典籍里。单是这些典籍的语言风格,就足为后世的模范。比如有学者论述《孟子》的语言:“后来统治了我国2000多年的标准书面语,在《孟子》那里已经臻于成熟,并成为后世古文家绝好的典范。”我们现在所读的白话文章,就语言文字而言,大都远不及古代典籍那样精炼简约、晓畅准确。正因如此,古代私塾里提倡“素读”就是“背”,是要求忠实原文、一字不漏地背诵。整篇背诵的奇妙功效是不言自明的。唐代诗人杜牧在《答庄充书》中论述:好文章是“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的。任何一篇好文章绝不是字词句段的拼盘,可以随意拆散组合,它是“意”、“气”相连.受“兵卫”呵护而贯穿始终的。我们现在则是常常让学生断章取义地“选择你喜欢背诵的段落”,这种碎片似的记诵缺少整体意境,往往记得不深刻。因而,大多数学生对课文中的字词句都没有多少印象.只是了解内容.而难以达到对文意的深刻感受,更谈不上对作者行文的“气”势参悟了。

再者,单从识字而言,我们知道一个人只要掌握2400个常用字就可自行阅读。可是,我们现在要用6年的时间才让学生学完2500多个汉字。按课时计,平均每天识字才一个多点。最可惜的是,6年后,一个人的阅读兴趣培养期已经错过了,再补就为时已晚了。而古代私塾的“素读”,不追求讲解的精深透彻,学生有足够的诵读时间,在反复的朗读中自悟自得。那时选用的教材都是《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唐诗三百首》等韵文或诗词,每个汉字都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童在大量的诵读中不知不觉熟知了文字的音、形、义,无须独立识字。经口诵心惟的训练,一两年时间就可以认识大量的汉字,为早期的拓展阅读和写作提供了条件。比如一篇《千字文》,不用一个月学生就可背得滚瓜烂熟,文中只有6个字是重复使用过一次的。也就是说,不用一个月背熟它,基本能认990多个汉字.而四字一词的《千字文》每一句都是有具体意境可帮助记忆的,背熟了终生难忘。

如此可见,旧时私塾那种做法的初衷和终极目标都体现为“积累”:在童蒙时期输入大量的经典的完整的文本信息,为言辞行文确立了可效仿的典范,以期达到将来的厚积薄发之功。这是遵循了语文的习得之道。

另一方面,汉语那些“能把种子种在读者身上的作品”.几乎都集中在被我们称为“古文”的典籍里。那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大厦的基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就靠着那些典籍为载体一路舒展到我们眼前,我们怎能舍弃呢? 可见,无论从汉语的习得之道还是从呵护、培养民族精神而言,都决定了我们不可忽视对本民族的经典的学习。我对那张图片印象深刻,说的是小鱼问青蛙奶牛什么样?青蛙就向小鱼描述了:奶牛腿什么样,头什么样,奶长在哪儿,身子什么样,身上花纹什么样„„

六下语文人教版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2、认识“蜻蜓”等带虫字旁的字,会写“蚂蚁”两个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模仿课文编儿歌。

二、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蜻蜓”等带虫字旁的字,会写“蚂蚁”两个字。

3、难点:(1)学编儿歌。(2)解释“宫殿”这个词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夏天快到了,你们喜欢吗?谁来说说夏天有哪些有趣的事?

2、是啊!夏天的确非常有趣,一些小动物也觉得夏天很有趣--出示课件(课文里动物活动的场面)

你们仔细看看,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3、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有位小诗人把它们有趣的活动编成一首儿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识字4》。请大家打开P57

过渡:看到这么美的儿歌,你们一定很想读了。那在读课文的时候,如果碰到不会读的字怎么办?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请你们找出儿歌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小动物?用你们喜欢的符号把它画出来。

3、边提问边贴动物图

过渡:刚才你们读得很认真,不知有没有把字音读准确,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

(三)生字教学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读

2、全班齐读

过渡:要是老师给这些生字宝宝换个位置,你们还认得它吗?(出示课件)

3、看课件读带音节的五个动物名字。

过渡:如果老师把这些字宝宝的帽子摘掉,你们还认得它吗?

4、出示课件--没带音节动物的名字。

过渡:请你们擦亮眼睛,仔细看看有什么发现?

5、让同学说说有什么新发现?(都是虫字旁,都是形声字)

过渡:看来你们的眼睛真亮,一下子就被你们发现了。其实带虫字旁的字很多,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动物,它们也带虫字旁,你们看--出示动物带名字的课件

6、请一个同学带领全班同学读一遍(读完强调同学再查查带虫字旁的字,下节课交流)

过渡:同学们真棒,一会儿就学了这么多字,现在让你们再读读课文,一定能读得更好。

(四)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问:你们在读课文的时候,有没有不理解的?(重点解释“宫殿”这个词)

3、指名读

4、小组读

5、分角色读

6、引读--老师指着课件的动物。如:师读“蜻蜓”--,学生读“半空展翅飞”。

7、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读自己喜欢的动物,想想怎样配上动作,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8、请六个学生带着头饰上台表演读

过渡:看到你们表演得那么棒!老师想当一回记者来采访一下

9、记者采访蚂蚁和蝌蚪:如蚂蚁你好,我是电台的记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蚂蚁?(教育孩子要团结友爱;要爱护益虫。)

10、全班表演读

过渡:这位小作家真是太棒了!能写出这么美的儿歌,要是让你们也来编一编怎么样?如什么动物在那里干什么?

(五)学编儿歌(如果学生不会的话,可让学生先讨论,再交流。)

过渡:看来我们小朋友不输给那位小作家,可称得上是一位小作家了,要是把你们今天编的收集起来,也是一篇很美的儿歌了。

(六)写生字

老师手里有两个生字宝宝,我们不仅要能认识它,还要会写。

问:那怎样才能写好它呢?(看准每个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

1、老师示范,学生书空

那你们在写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强调写字姿势)

2、学生练写(写完同桌互相交流,如果对方写的比你好,你要向他学习,如果写得不好,你可以给他提个建议,哪一笔应该怎样处理,才会写得漂亮)

(七)小结

今天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学会很多带虫字旁的字;课文又读得那么好;还学会了编儿歌,真是很了不起。回去把你们今天编的儿歌写下来,读给爸妈听一听。

(八)板书设计:

识字4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刍议 篇7

国内语文教材的样式基本上是以选文系统为核心,这决定了在教材结构中练习系统的附庸地位。对练习系统的不恰当定位是新课改实施过程中“过程与方法”维度薄弱的根本原因,对练习系统的跨文化比较有助于教师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本文将对比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和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美国语文》(两卷本)二者中练习系统的设置,探究在练习系统中发展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两套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结构分析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练习系统基本是由两部分组成:“研讨与练习”与“读一读,写一写”。第一部分主要涉及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对文章写作手法的体会以及对具体字词句的理解和运用。精读课文一般有三到四个问题,泛读课文有一到两个问题。其中,问题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是说明、再认、评判类问题,分别占到了所有问题的17.3%、11.3%、10%,这说明我们的教材更注重对文本的领悟,知识的积累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而创造类和运用类的问题则分别只占到了8.7%和4%,也就是说,对“过程与方法”这个维度的考察是人教版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中所占比例最小的部分。[1]而创造类问题中的计划类问题更是从未出现,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人教版教材对于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多地停留在对文本的机械记忆和对文本意义的牢固把握上,对于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缺乏足够的重视。“读一读,写一写”版块则是罗列每课重要的生字词,属于词汇的日常积累。而每单元后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则以每个单元课文所属话题为依托对学生进行口语和写作训练,一般由三到四个子话题构成,每个话题附带一个口语或写作题目,最后还会呈现一些补充材料。

《美国语文》的练习系统也是由两大版块组成,分别为“问题指南”和“作品积累”。从数量上看,平均每课有十八个问题,其中最少九道,最多三十九道。[2]其中第一版块为阅读版块,大致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文学和生活,一般考察读者对文章的直观反应,并适当地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做情境迁移;阅读理解,一般考察读者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掌握;思考,考察文章的内在逻辑、作者立场、作品意义,并且在每个问题之后都会标注问题的解决手段,如“比较和对比”、“证据支持”、“评价”、“概括”等等;文学聚焦,考察文章笔法。第二版块为写作版块,由“点子库”和“微型写作课”组成。“点子库”侧重应用性、实践性、创造性的写作,比如编写广告,设计电影剧本,竞赛公告等等;“微型写作课”则侧重从本文出发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并具体设置了腹稿(构思)——写稿——修改三个环节,并且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指导意见。

二、两套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比较与思考

如上所述,中美两套中学语文教材练习系统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虽然这些差异并不必然表示优劣之分,如果考虑到两国无论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乃至具体的教育理念的异质,则这种跨文化比较更有利于双方互取长短,共同进步。

首先,人教版教材的编排受传统的选文中心主义的影响,导致练习系统完全围绕着课文展开。练习系统的这种附庸地位不仅体现在所占教材系统的比重上,更体现在练习系统的设置完全是围绕着课文来展开上。选文本身具有天然的合理性,练习系统是在首先承认选文正确性基础之上来展开设置的。练习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内在逻辑、文章笔法的记忆和掌握,而不是对课文本身所讲内容进行讨论和探究。练习系统对选文的内在指向性过于明显,它预先设置了思考的方向,这方向指向选文本身而不是对选文合理性的追问,有时甚至直接给出思考的结论而不是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这样的练习系统要求学生做得更多的是“论证”而非“探究”。以九年级上册《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这篇课文来说,文章的中心议题就是“创造力源于对于既定答案的好奇和追问”。但“研讨与练习”的第四题是这样设置的:“把课文的最后一段抄在本子上,并选取这段中的某一个观点举出生活中的一两个事例来证明它。”本题的前半句完全是在要求学生机械记忆,后半句则要求学生证明文章结论,这样一篇讨论好奇心如何重要的课文却从没有组织学生对这个已给出的结论进行质疑。思考的过程与方法被省略掉了,学生无须思考,只要领会文章意图然后给出证据支持就可以了,不能不说这与这篇文章本身的内容南辕北辙。而《美国语文》在讲授帕特里克·亨利《在弗吉尼亚州大会上的演讲》这一课的时候,对于学生的演讲训练是这样安排的:“想象你是弗吉尼亚州大会上的一名发言者,你不同意帕特里克·亨利的看法,写一篇演讲稿,反驳亨利的每一个观点。”有的研究认为,我国现行教材练习系统中“你”这个称谓的出现频率增多实践了新课改所提倡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和独立思考的主体地位。但是,如果练习系统对于选文的内在指向性不根除的话,无论在称谓上如何改进,学生都只能是听从无声号令的傀儡而不是独立思考独立行为的主体。

其次,两套教材的练习系统都可以分为两大版块,即阅读版块和写作版块,只不过人教版的写作版块放在每一单元最后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里面,每单元包括三到四个话题,话题主旨与本单元的选文有内在关联,并力求贴近学生生活。而《美国语文》在每篇课文后面都附有写作版块,每个版块两到五个写作任务,任务的性质与课文密切相关。但往往以“职业连线”、“媒体连线”、“健康连线”的方式要求学生从生活中搜集材料,做出行动计划,作品的呈现方式多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计划书、新闻稿、媒体展示材料、研究报告等,并且在“微型写作课”中会详细讲解写作的技巧,并随后分几个步骤逐条引导学生构思、写稿和修改。相比较而言,人教版语文的写作版块貌似与单元选文做到内在主旨的一致,在题目设置上只是做到了话题范围相近。话题是讨论学生的生活,但作品的呈现方式却与学生生活没有太大关系,写作的应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事实上,人教版教材将阅读教材与写作教材混编在一起,合只是形式,本质上仍是分。阅读教材放在前面,写作教材放在后面,而且互不呼应。”[3]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读写结合”流于形式,并且,阅读与写作的互不呼应不仅体现在写作任务的设置与前面阅读任务的设置毫不相关上,而且从所占比重而言,人教版的阅读任务要远远多于写作任务。对写作任务的轻视还体现在对写作的技术指导上。人教版写作任务的习题表述过于含混,不具备实际操作性,并且除了题目之外,没有具体的写作技巧的指导,更不要提引导学生构思和修改了,通篇所见都是“写出真情实感”、“生动形象”等虚无缥缈的词汇。至于如何“生动形象”,怎样“写出真情实感”则语焉不详,全凭学生自己领会。由此可见,人教版初中语文对写作的强调远远比不上《美国语文》。

最后,在练习系统的逻辑序列上,人教版的练习序列逻辑不明显,其编排的随意性既不符合语言的内在逻辑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题与题、课与课之间,单元与单元、册与册之间这种规律性都没有得到很好地体现。叶圣陶老先生很早以前就说过:“语文课到底要包含哪些具体内容,要训练学生的到底有哪些具体项目,这些项目的先后次序该怎么样,反复交叉又该怎么样……现在都不明确,因而对教学的要求也不明确。”[4]这固然有我国对于语文的学科定位尚有争论的原因,但是将只需要机械记忆的“读一读,写一写”放到“研讨与练习”后面,却是明显违背语言规律和认知规律的。即使在“研讨与练习”的诸问题的设置之间,也多见将知识积累的题目放到理解评价题目之后的排序。而《美国语文》的练习系统排序则要科学得多。拿指导文本阅读的“问题指南”版块来说,从首先考察学生整体感知的“文学和生活”开始,过渡到对文章基本内容的“阅读理解”,继之以包括解释、评价、扩展等对文章进行进一步赏析和评论的“思考”,最后以“文学聚焦”来作一个文学上的拓展和延伸。问题与问题之间的排序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将学习策略和方法的引导有计划地融入到练习系统的编排之中,问题之间的梯度排列使得学生不仅得到了知识的积累,更得到了思维的训练。从根本上来讲,练习系统的排序应当向学生传达这样的信息:学习应当是有计划有策略且逻辑明晰的思维发展过程。

综上所述,通过两套教材的对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要想使学生成为学的主体,就必须在练习系统中打破“选文中心主义”的藩篱,将思考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练习系统的制定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知识与积累”、“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之间的平衡,充分考虑阅读与写作在比重和内在逻辑上的并重,充分考虑练习的可操作性和生活中实际应用的可能性,充分考虑语言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等特点。

注释:

[1]王苗苗.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研讨与练习”部分分析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魏洁.中美教材中练习设计的比较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3]刘美英.中美两套中学语文教材练习设计的比较[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4]欧阳凯.关于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思考[J].太原:语文教学通讯,2005,(12):9.

(高天子 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思源实验学校 572800)

上一篇:浙江财经学院文件下一篇:医院年终表彰大会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