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山学校有感

2024-08-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夏山学校有感(精选11篇)

夏山学校有感 篇1

从众多来自网上的,以及书上,我认识了一个新的学校,该学校是一所完全让孩子们追求快乐和自由的学校,它就是夏山学校,对于这所学校我感触很深,下面我来说说自己所知道的那些。

夏山学校,是summerhill school 的译,由尼尔于1921年创办,它是按照 “创造一个不是让孩子们来适应学校,而是适应孩子的学校”的理念,它以追求快乐,自由为主,让孩子们自由的成长,这因为它采用的是民主和自由的教育方式,它被称为“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

正因为它的快乐与自由,我开始向往,像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当代的大学生们都是按照一切从课本出发,本本教学,他们都失去了追求自由和快乐的权利,只要是学生,所承受的就很大,小学生从小开始就被迫上音乐等艺术课程,甚至开始牺牲自己的宝贵的周末时间来学习,然而应试教育更使得初高中学生更加头痛,压力伴随而来,大学生更不用说,面对自己以后的出路,焦头烂额。对于这种现象,我们深知,夏山学校与我们国家的教育差距源于两种不同的教育体制,一种是自由快乐的,一种是迫不得已的,从心态的角度,夏山学校就更胜一筹,从结果看,我们只不过是时代的奴隶,它要我们怎么做,我们就得如何,如考试,如工作。

再来说说夏山学校的教育目标,其是在适应个别儿童需要来培养学生的自动学习的能力,就是这样,他们认为与其培养一个不快乐的学者,不如培养快乐的清道夫,对于这个看法我很是看同,因为存在在我们国家很多的学生都是被迫

学习,所以他们不快乐,甚至走向极端,如自杀,犯罪,这些都是教学体制上没有完善。

我很羡慕,夏山学校的自由,快乐,毕竟自己一路走来,艰辛自己知道,周边陪自己走过来的人,他们也很辛苦,如果有那么一所学校,我宁愿自己向老师说的,我也想去上学,因为每个人都有追求快乐的权利。

夏山学校有感 篇2

一夏山学校的教育理念值得学习的几点

了解了夏山学校的百年故事后, 笔者受益匪浅, 作为教育工作者有必要结合学校和教育对象实际吸取其中能对教育工作产生积极影响的教育思想, 改进教学方法和更新教育理念。现将个人的感受总结如下。

1教育者自身素养对其教育对象有着深远影响

夏山学校的老师们对教育事业怀有极强的责任心, 对待其教育对象有慈母般的爱心和耐心, 学校的创始人尼尔先生更是一位极具责任心、爱心、耐心和包容心的教育大家。身为校长, 在学生遇到问题时他都身体力行地解决, 他还花大量时间和孩子们呆在一起, 了解他们, 关怀他们, 孩子们淘气时, 他仍然耐心地、和蔼地和他们沟通, 在他的眼里, 孩子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对的, 都是可包容的。他的博大胸襟感染着夏山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 正是有着一批批像尼尔先生这样富有人格魅力的教育工作者, 夏山学校的发展才能得以延续至今。

2教育形式和内容跟随学生的发展而变化

夏山学校的教育形式和内容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其教育形式伴随着学生的发展而改变, 教学内容则以服务学生、满足学生成长需求而设置, 但是无论教学形式和内容如何改变, 始终是围绕孩子们自由发展的。以尼尔先生的个别辅导课 (尼尔先生称之为“个别谈话”[2]为例:这门课的初衷是为了解决那些交往比较困难或不快乐的孩子们的疑虑, 通过一对一地与这类孩子进行心灵上的沟通, 不断释放这些孩子们的精神压力, 经过一段时间辅导后, 他们的心里障碍逐渐被扫除,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能重新回到了自信快乐的生活轨道上。多年以后, 尼尔发现那些没来上个别辅导课的“问题孩子”的问题也被化解了, 孩子们总能以自己的方式寻找到快乐的源泉。他认为, 是夏山学校快乐自由的大环境释放了这些孩子的心里压力, 治愈了孩子的不快乐, 所以在上了几年个别辅导课后, 他停止了这门课程。

3管理模式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导

尼尔先生认为, 要是学生们没有管理自己日常生活的权利就没有真正的自由可言, 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理念充分体现在夏山学校的管理模式中。夏山学校的所有与学生相关的集体和生活事务, 包括学生违反规定的相关处罚等, 都是由孩子们成立的自治会组织在星期六的学校全体会议上投票决定的。事实证明, 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不仅能激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学校事务的积极性和锻炼孩子们的管理才能, 还能更好激发孩子们主动遵守学校相关规定的自觉性, 因违反规定受到相应处罚的孩子们也能欣然接受并自觉改正错误。反观目前我们国内的大部分学校, 学生的自我管理只体现在学生会这样的组织中, 其作用也只是起到辅助学校管理和组织一些社会活动, 学生的参与程度十分有限, 即便如此, 我们也不难发现, 当过学生会干部的学生步入社会后的适应能力也会更强。因此, 如何提高学生们自觉遵守学校规定的主动性, 如何提升学生们的管理才能, 诸如此类的问题, 夏山学校的自我管理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4以尊重学生的天性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夏山学校的自由主义教育理念的出发点就是要充分尊重孩子们向往自由的天性, 给孩子们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权力, 其思想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尼尔先生用“能否使人快乐的工作和积极地生活”作为教育是否成功的衡量标准。他认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寻找快乐[3]。我们马不停蹄地学习知识是为了什么呢, 腰缠万贯、衣食无忧你就能感觉到幸福吗。其实我们都很清楚幸福是一种满足, 是一种心态, 如果我们认为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就会感到幸福。夏山学校的孩子们是幸福的, 他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 在这里他们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他们自然而然地会彼此关心, 就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他们在确定自己人生方向以后会主动选择感兴趣的课程, 认真学习, 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 然后去追求他们想要的生活。

教育方式上充分尊重孩子们的天性。对孩子而言, 玩耍是他们最快乐也是最重要的事情[4]。夏山学校的教育方式处处体现了以玩促学的特色, 以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 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孩子们的想像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夏山学校的游戏不同于那种在竞技场上有规则的游戏, 而是靠孩子们自己的想象创造出来的, 可以说, 孩子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这种以玩促学的教育方式保存了孩子们固有的天性, 不失为一种寓教于乐的好方法。可是这个看似简单、合理的教育方式在中国现行的教育氛围中实施起来却并不容易。出于对孩子前途的担心, 部分家长常常剥夺了孩子们玩耍的权利。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总把家长的期望强加到孩子身上, 在孩子很小的年龄就开始为他们报各类学习班, 占用本属于孩子们自由支配的时间。或许他们会认为孩子还小, 不懂得选择, 以为为他们安排好一切就是爱他们的方式, 就能给他们更为光明的未来。而实际情况会如他们所期望的那样吗, 社会现实已经说明了一切。

尼尔先生用他六十年的教学实践, 向世人展示了孩子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我们爱孩子就该尊重孩子自身的想法, 过多地介入孩子的成长过程, 过多的“所谓引导”实际上就是低估了孩子们的能力, 结果往往会破坏孩子的天性, 反而会使孩子迷失了方向。

二夏山学校的教育理念对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启示

夏山学校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 至今仍享誉世界, 其教育思想和方法必有其独到之处。夏山学校的百年故事, 给笔者带来许多思考。

1教育者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应该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当什么角色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教育对象未来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 是一个我们要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夏山学校的教育者与其说是孩子们的老师倒不如说是孩子们的引路人, 这与我们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只注重传授知识, 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想法有着本质不同。时代呼唤着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人才的不断涌现, 教育者也应当跟随时代发展需求重新寻找其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笔者认为, 对于不同年龄层的学生, 理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幼儿时期, 不妨借鉴夏山学校的教育模式, 加强游戏在教学任务中所占比重, 重点塑造孩子们的良好人格, 为今后的生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该时期教育者的角色应侧重于为孩子们提供适合其自然成长的环境, 引导孩子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中学阶段是吸取科学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 该阶段教育者更应侧重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定位,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 增强个人文化修养, 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这一时期教育者的主要任务, 目的是为高校教育发现各类拔尖人才, 为高职教育发现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提供人才储备, 教育者在中学阶段应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和专长, 为学生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大学阶段, 学生对于今后的发展目标已有了基本方向,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机会。

2夏山学校的教育模式并不完全适合于中国国情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 夏山学校招收的人数也只从三四十名增加到八十多名, 显然无法大面积推广。而中国是人口大国, 国内的九年义务教育、大学教育仍是目前可操作、不可替代的教育模式。

由于尼尔先生从小所生长的环境过于压抑, 他在建校之初就倡导完全自由开放的教育方式, 在一般人看来不好启齿的诸如孩子们的“性压抑”之类的话题[5], 在他看来却和谈学习、谈玩耍一样可随性畅谈, 这与他个人成长经历、成长环境有关, 在中国目前的大环境下显然是不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

教育不是万能的, 即便是尼尔先生的自由教育也不能解决所有孩子的成长问题。他坦言也有孩子因不适应学校过于自由的环境而中途离开学校。

因此, 教育工作者在学习先进教学思想、模式时, 在积极学习借鉴的同时应当发展地、辩证地看问题, 形成一套适合国情、校情的教育模式。

三夏山学校的教学思想对我们教学工作的借鉴意义

夏山学校的模式和具体的教学方法, 并不可能全套照搬到任何公立学校上来, 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夏山的教育理念及其背后所影射的哲学思想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熟知, 并被合理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当下, 各大院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 首当其冲的就是教育工作者思想的更新。对于一线教育工作者而言, 我们应当结合自身实际, 吸取先进教学理念, 完善我们的教学体系, 笔者认为,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实践。

1树立与学生关系平等的教育理念

教师授课期间, 如果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态, 只会阻塞与学生互动交流的途径, 无法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也无法及时获取第一手课堂反馈信息, 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2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比如, 对于某门课程, 学生若是表现出厌学, 作为任课老师需要加以引导, 而不能简单地批评指责, 即便学生真的没有兴趣, 也应该予以理解, 并且适当地降低考核标准。其实学习的目的是使人快乐, 如果真的没兴趣, 强压也无用, 要求其满足基本要求即可, 把更多的精力用到感兴趣的课程上去。

3结合所授课程的性质进行教学改革

在教学中贯穿“做中学”, 寓教于乐, 探索性地创造教学新模式。侧重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学校的成长, 使学习本身变得快乐。

4结合培养对象的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如对于职业教育, 可把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上, 培养教育学生走向社会后能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岗位能手的基本素养。

总之, 把好的教育思想渗透到实际工作中, 虽然不会一夜见成效, 但只要努力, 一定会见成效, 这样我们的教育之树一定会更加枝繁叶茂、不断壮大。

参考文献

[1][2][5]A·S·尼尔.夏山学校[M].周德, 译.北京:京华出版社, 2002:1-5, 25, 144-164.

[3]卢春平, 韦伟.让学校适应孩子——夏山学校的教育哲学[J].科教导刊, 2012年12月 (中) :11, 16.

夏山学校读书笔记 篇3

一、书籍数据:

王克难(译)(1994)。A.S.Neil着。夏山学校(Summerhill)。台北

市:远流。

二、背景简介:

本书作者A.S.Neil(1883-1973),出生于苏格兰的人文主义教育家,1921年在英国创办夏山学校,注重人性与创造潜能的发展,使学生自我实现。教学方法重经验学习、主动探索、角色扮演与自我创造;课程强调师生共同设计、解决问题,以及开发多元化的教材,其教育理想是希望藉由一个更自由、更尊重人性、经验、人人平等及对生命充满热望之情,培育一个德、智、体、群、美五育皆健全发展的个人。1Neil终身致力于落实「让孩子自由发展,永远站在孩子这一边」的教育信念。出版过多本关于夏山的书,坚持对生命、爱与自由的尊重,谦称自己是「实践者,而非深刻的思想家」。

2三、内容评析:

第一篇:夏山学校

在阅读有关学校办学的文献时,往往有相当篇幅在讨论学校的日课表。夏山学校中完全没有这样的安排,甚至连地位序阶和公共管理,在这间学校里也是不存在的。Neil认为,这么做是让孩子不生活在恐惧之中3。然而,去除权威、避谈纪律之后,会形塑出一个怎么样的学校呢?Neil在第一篇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是一位五岁的孩子,认为他没有邀请Neil参加他的生日会,Neil也欣然离开。第二个是学校议会选举没有结果,有学生以打破窗户表达他的不满,Neil没有阻止,那孩子也愿意赔偿。从这两个例子看来,这间标榜自由的学校,究竟是造就奔放不受拘束,并且没有恐惧的理想世界,还是沦为纪律紊乱的无政府之境,还得检视更多文件来一一验证。1

2卢美贵。夏山学校评析(台北市:师大书苑,1995),2。A.S.Neil原著,王克难译。夏山学校(台北市:远流,1994)。

3A.S.Neil原著,王克难译。夏山学校(台北市:远流,1994),20。

Neil对夏山儿童的辅导,颇有独到之处。他的理念是藉由「个别谈话」,解除孩子们(包括小偷、恋家、逃学等问题孩子)的心房来帮助他们。这样的做法,与今日学校辅导室的作用,或有些许雷同,然而,在学校气氛完全不一样的前提下,也很难说国民小学的辅导老师用的就是Neil那一套。书中描写的孩童,多半能与Neil对谈并在行为上有所进步。

夏山学校很大一个特色,是他们师生代表权等值的自治会4。这个自治会的存在,也为前一段提到的纪律问题提供说明。也就是说,夏山学校并不是无政府状态,而是由全体师生共同订定规则,指定赏罚。Neil对于他给予儿童的自由有极大的自信,也强调大会惩罚多为犯过者接受5。这些话的用意,是为了彰显自治会的功能(当然他也承认它并非总能发挥功能),他更认为剥夺这群学生自由是不可想象的事,Neil认为自由就是完全的自主。相对之下,或许Neil应该重新检视,夏山学校的孩子们,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权享有自由,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权在自治会中担任主席、提供意见。更重要的一点是,这群孩子,是不是都能珍惜他们手中的自治权,做出为自己负责的决定。

第二篇:儿童的教育

夏山学校强调自由,要学生能不受英国传统礼教拘束,养成自律的特性。然而,文中却有一点是我难以接受的。Neil认为道德是对人不必要的规束,他也对传统教育以道德约束儿童纪律和品性的方式非常反感。但是,不提道德是一回事,极力的去除道德,似乎就有问题了。其例之一,是客人参观夏山学校时,因为听到有人骂脏话而厌恶的离去。Neil为他失去学生(与学费)而不忍,向学童们提出抱怨。他认为,这是个「经济问题」而非道德问题。其例之二,是当Neil看到青年学子男女幽会,又以「经济问题」为由,劝他们不要生小孩。有关纪律(说脏话)和性教育的探讨,Neil都有在别处说明,但我认为,若一切言行都把经济的考虑置于道德之上,只是以自由教育为名,行反教育之实。如果Neil处处表露出这种思维,我真的不会相信夏4A.S.Neil原著,王克难译。夏山学校(台北市:远流,1994),50。A.S.Neil原著,王克难译。夏山学校(台北市:远流,1994),54。

山学校毕业的学生,能够因为体现自由的真义,而在人格发展上不致扭曲。

然而,Neil还是有些观点值得省思。他的许多立论基础,都带有Freud学派的影子,或许也是这个缘故,我们发现他更能精确的看出人们内心阴暗的一面,而应用到教育情境中。例如,他一针见血的指出,大人对于财物的重视,往往胜过对儿童的爱,大人会因为儿童弄坏东西大发雷霆,这正好表现出人性自私脆弱的一面;大人会因为儿童的不礼貌而生气,他们生气的原因往往不是担心儿童的不良言行,而是他们的自尊受到侵害。Neil能够和夏山的孩子们打成一片,虽然偶尔也会因为物品被破坏等原因而生气,但从文中可以看出,他是真正能和孩子们站在一块儿的人。

这章的内容里,仍有些值得存疑的部分。Neil认为,去除不当压抑,儿童们就能自动改过。这样的观点非常理想化,也太过简化教育的复杂程度。使人不敢置信的是,他文中的范例也是如此。自动把自己清洗干净、自动戒去说谎的习惯、自动除去偷窃的癖性。Neil的描述相当主观,也讲得太过一厢情境。他的出发点(去除不必要的拘束)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但若真如他所言,能这么快就改掉儿童的积习,岂不让其他的教育工作者汗颜?我想,原因之一是他的主观立场,让他难以看到全貌(例如,孩子只是一次不说谎,就被他大书特书)。第二个原因,就是他为了宣扬理念,而将夏山学校过度美化。我想,若是要做严谨的学术研究,想必仍得参考其他史料,而非仅凭Neil的著作就了解夏山真正的办学情境。

第三篇:性

对性的态度,Neil认为去除不必要的欺瞒是正确的,也赞成父母师长应该对孩子们开诚布公,自然而然的教导他们正确的性观念。我相信在做法上,Neil对儿童自由绝对的信仰,所能接受的尺度早已超过当时社会能够容忍的底线。先不论夏山的儿童,是否都因此拥有正确的性别观念,在如英国般保守且过度压抑的社会中,能有这样的想法和做法,确能让人好好喘口气,重新思考何谓正确的性观念。

然而,阅读本篇,较令我讶异的,是Neil对待同性恋的态度。Neil

崇尚自由、思想基进,却仍然无法接受同性恋。当我读到「夏山学校的学生都很健康,所以都没有同性恋」时,却也对他所提倡的自由打些折扣。Neil尽量避谈道德,宗教界、卫道人士也常以道德为由歧视同性恋。那么,Neil究竟是以什么立场,认为同性恋「不健康」?这里更发人深省的问题是,Neil认为自由的环境下,能有健康的儿童,健康的儿童才不会变同性恋。那么,他所谓的自由,是不是只是一种获致所欲道德结果的「手段」?换言之,他和传统教育者信奉同样的道德价值,差别只在他认为应以自由的情境加以促成罢了。6

第四篇:宗教与道德

西方世界对于宗教的看重与狂热,是身处东方社会的我们难以想象的。欧洲人会为了宗教打仗,学校也常常在宗教问题上有所争执。那么,Neil的反(非)基督教观点,在保守的英国社会,想必也受到许多阻力。英国曾立法提倡宗教中立,但Neil摆明反对基督教的论点,在当时的情境脉络,想必是惊世骇俗的。尤其是他在文中提到,孩子们戏剧表演时,对于宗教表现出的剧谑态度。就这方面来看,我想仍有值得商讨的必要。让孩子们认清宗教的本质是好事,但字里行间表现出的轻蔑态度,是否会养成自大、唯我独尊的心态呢?然而,Neil对于宗教的批评,却又这么难以使人驳斥。只是他的字词未免太过强烈,这会使他与那些笃信宗教价值的人难以沟通。

至于道德的问题,其实前面已经谈到很多。也就是,他反对道德教条,其心理学立论强调早期环境的重要,而他的理想环境,是不要给予孩子太多约束。本篇末尾提到读物审查的部分倒是相当有趣。文中尽管没有讲明,仍可看出Neil期昐对孩子的读物,先做某种程度的筛选。只是,正如文中所说,色情与否反倒是其次,孩子的心是纯正的,太过禁止反而会激起他们想看的欲望。就这点而言,或许经历过禁书年代的人会有更深的体会。Neil认为更重要的,是要对会惊吓孩子的恐怖书籍或电影更为小心。我想如果Neil生在今天,他会仔细考虑要不要买哈利波特给孩子们看。A.S.Neil原著,王克难译。夏山学校(台北市:远流,1994),196-198。

第五章:孩子的问题

这篇内容中所指的「问题」,其实都是相当头痛的管教问题。然而,除了表明儿童自我中心的倾向之外,Neil的理论和前几章比较起来,并没有太多新意。这里值得延伸讨论的一点,是Neil的人性观。阅读前面章节时,或许会认为Neil是个性善论者。但在本章内容中,他有引述心理学的观点,说人性也许是非善非恶的。另外,他也不只一次表明,儿童都是自我中心的(换个角度讲也就是自私),既然如此,去除道德、彰显自由,是否是好的教育方式呢?儿童会不会在自由的情境下,让内心的阴暗面「自然的」显露出来?如果Neil的人性论并非性善观,那他人性观点能否与他去除道德与强制规范的理念结合呢?显然未能处理这些深一层的哲学问题。

这篇提到朗荷马的「小共和国」,Neil以前在那里工作过,他的教育理念也深受影响7。我想,Neil继承的,是善心、感化的一面。这是管教问题少年不能缺少的要素。但是,纪律、安静的生活,不也是使人内心沉淀,矫治犯罪的方式吗?小共和国中的少年犯们,过着自己自足的生活;Neil的夏山学校里,又有没有让儿童在劳动中,体现生命的价值呢?

第六篇:家长的问题

Neil所信奉的自由,算不算对孩子过度宠爱?从本书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到Neil所透露出的教育爱。无论是对性情多么乖张、行为多么偏差的孩子,他都能拉下身段和他们相处。要让大人解除心房做到这一点,没有对孩子完全的爱与付出,是绝对做不到的。但是,当他在这一篇里头批评家长或社会,常常宠坏孩子,并使孩子在未来的生活备受挫折时,是否有想过他经营学校的方式,是否也会流于纵容;他所彰扬的教育爱,是否会让孩子无法接受外在社会的拘束?

尽管如此,我想,这一章的内容,其实也有许多有关亲职教育的课题。或许对Neil而言,面对学生(无论个性多么顽劣),还比面对家长来得轻松。在这一章里头,他所提到的许多观念,诸如不要刺激孩子的嫉妒心,以及谈到婚姻质量对儿童品行的影响等等,其实都是7卢美贵。夏山学校评析(台北市:师大书苑,1995),39-43。

他办教育多年后的深入观察。然而,从他所描写的文字里(相信他已经尽量掩饰),也可以看出他与家长之间的角力。当家长们对夏山学校的预期与当初不同(通常是被太过度的自由给吓到),便会开始与学校方面争执。这一点在当今社会仍屡见不鲜,孩子夹在其中,非但没有自主,也常常成为最被牺牲的一方。Neil的理念鲜明,他与家长的歧见想必也不会小。然而,他是真正能站在儿童那一方思考的人,在这个前提之下,带给儿童的痛苦,相信也可以减轻许多。

四、结语

Neil在这本书里所阐述的,偏向教育实务本身,Neil的理念和办学方式,完全是出自于对儿童的热爱。本书虽没有深奥的理论陈述,却不因此减损它在教育史上的地位。Neil所提到的理念、型态和教育方式,虽然有许多无法直接应用于一般国民小学教学现场,但里面的想法和观念,还是给人许多启发与参考价值,更何况Neil以实例为主,偶尔加入理论分析比较,读来生动有趣,毫不乏味,是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参考文献

《夏山学校》读后感 篇4

《夏山学校》讲的是英国的一所名叫夏山的学校,这本书的作者也即是夏山学校的创办人“A。S。尼尔”,尼尔先生所创办的这所学校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而且也不能够多,毕竟这种学校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和我们现在进行的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在夏山,孩子们是被高度尊重的。创办者尼尔和他的妻子共同的办学理念是“创造一个不是让孩子们来适应学校,而是去适应孩子的学校。”。

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往往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具有很高的期望值,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翻过的错再犯就要惩罚等等,老师的压力很大,孩子的内心也一直很焦虑,甚至对工作学习产生了恐惧感。父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剥夺了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体会去享受的权利,更培养出一个个没有个性没有自我的木偶人,他们失去了快乐自然的天性,他们永远在那个的真实的自我和被扭曲的自我两者中间做各种冲突和斗争。他们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生命质量,并会带给下一代。

教育孩子不是为了迎合社会,而是让他们自由地按其本性去发展和生长,要他能真诚的面对生命的本质,快乐地享受生命的乐趣,积极实现他自我的价值!每个人对成功有不同的定义,我想被父母和学校的模型塑造出来的孩子,可能有好工作高收入高学历受人尊敬就是所谓的成功。但我想对那些顺应其生命发展规律自然生长起来的孩子来说,快乐真诚心中充满爱做他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就是他的成功。电影《天使爱米丽》中的那个餐厅服务员Amily尽情的享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自己喜欢的事,给他人带来快乐,努力的寻找真爱,她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她自由快乐的心纯洁得就象天使一样在天空飞翔。

在孩子面前,我们要怀着一颗谦卑的心。只有我们身体里的道义和真理是高高在上的,但我们是平等于孩子们的,甚至要以仆人的身份来“服侍”好他们。我要向他们学习,我们要和他们一同学习和成长。

夏山学校读后感 篇5

我们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各种我们认为是洪水猛兽的问题:小到大小便、大到性教育,书里都有了很细致的陈述。每个仔细读过的父母应该都能从中吸取适合自己的养分。

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像一些小感冒一样,如果父母明白了感冒的机理,就能知道吃药不吃药都要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过去。明白感冒是怎么回事就是父母自我学习的结果,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学习就是学习一些能缓解感冒不适症状的方法,帮助孩子缩短病程并增强免疫力。

魏文静《夏山学校》读后感 篇6

沙口路小学魏文静

《夏山学校》,这是一所学校的名称,也是一本书的书名。《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巴学园便是以夏山学校为原型而创。

夏山学校创办于1921年,位于英格兰东萨佛克郡的里斯敦镇,距离伦敦约有一百英里。起初是尼尔与妻子一起开办的一所实验学校,但今日的它已不是实验学校,而是一所革新的学校,成为现代教育史上最著名的学校之一,是因材施教的典范,充满了无穷的活力,被誉为“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1960年《夏山学校》出版后,迅速在全球掀起持续不断的“夏山热潮”,各个国家、各种肤色的儿童纷纷前往夏山就读。《夏山学校》仅在美国就被600多所大学指定为教育必读书。实践自由发展,见证爱的教育!

当我读到《夏山学校》这本书之后,我对教育的理解,有了一种“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在夏山学校,教育已经达到了一种“大爱无形”的境界。尼尔认为:“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他用60年的时间,在夏山学校实践了快乐教育的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并让每个孩子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实践了这个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理想!

快乐是生活的目的,衡量成功的标准,在于“工作愉快与生活积极”,因此学校应该使儿童学习如何去生活,而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夏山学校是一所让孩子们能真正自由生活的场所,完全舍弃训练、命令、要求、道德与宗教教育。尼尔主张孩子们的本性是善良的,而且 1

聪明、实际,大人只需让孩子们依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照自己的能力去发展,也就是依自己的才能、志趣,想成为学者便去做学者,而适合当清道夫的,也可成为清道夫。夏山学校就是基于这种理念去教育学生,尼尔的一句名言便是:“与其培育不快乐的学者不如培育快乐的清道夫。”

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的夏山学校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世界上最快乐的学校,每一年都有世界各地的孩子来到这里,接受最好的教育,度过最幸福的童年。来夏山之前,这些孩子厌学、自卑、叛逆,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儿童”;来到夏山后,他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发自觉地学习,独立自主地生活,充满自信,也懂得了爱己爱人,每个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多年后,他们成为了杰出的艺术家、音乐家、设计师、演员、科学家和数学家!

其实,在夏山学校里所体现的一切和我们现在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一切为了孩子”,“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爱是教育的主旋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教育不仅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还需要技巧。对待学生要实实在在付出自己的真心,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成长。读着这本书,头脑中浮现着孩子们自由成长的画面,感动于尼尔对于孩子的发自内心深处的爱——那种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真理的渴望、探寻。没有这样爱的驱动是不可能给孩子那种自由的!

夏山学校有感 篇7

《夏山学校》的作者是A.S.尼尔,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誉满全球的夏山学校创始人。夏山学校创办于1921年,作为现代教育史上最著名的学校。被誉为“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因材施教的典范”,充满了无穷的活力。

尼尔认为孩子需要自由,因为只有在自由的气氛下他们才可以自然发展,向好的方面发展。这句话不由让我想到《小象巴颂》的故事,刚开始进入大象学校的巴颂,学习的劲头、才能十足;但,无休止的训练与惩罚,让学习失去了快乐时,巴颂对学习也就失去了兴趣,开始拒绝学习,甚至伤人……聪明可爱的小象巴颂,究竟为什么变得如此暴躁、凶残呢?《小象巴颂》结尾一针见血地指出:学习应当是快乐的;当学习被降格为苦役时,它极有可能成为一个学生堕落的开始。

可是让孩子自由,过他们自己的生活,说来简单,但在现在社会中,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很难做到。因为我们担心一旦风筝断线,就会跑得无影无踪;一旦没有灯塔,航船就会偏离方向;一旦……总之我们不能对孩子的一切熟视无睹。于是“你不能、你不可以、你应该”常常挂在我们嘴边,而这些字眼让孩子们非常仇视,因为过分的溺爱、过多的管束、过重的压力让孩子们窒息、喘不过气,甚至是厌恶。于是,当我告诉女儿某件事情的做法时,她会说“这是你的想法,又不是我的”;当我为女儿的错误行为喋喋不休时,她会说“你说的这么多,我就是记不住”;当我为女儿不愿好好弹琴而发怒时,她会说“这又不是我要学的”,我真想把钢琴劈了!”当我……最后女儿告诉我“我有我的生活,我知道我该怎么做。”看来填鸭式的、无谓的反复说教,在孩子面前显得是那样的苍白。

对于学校教育,尼尔认为:“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他用60年的时间,在夏山学校实践了这个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理想。当然夏山学校的自由发展并不是随心所欲,并非是无限制的自由。例如:在学校自治会上若干有关生命安全的规章由学生订立,经校长认可予以批准。正如英国督学报告书上提到的:学校制度旨在鼓励学童自动自发、善尽职责与正直不阿。细细品味,夏山学校的自由发展与我们倡导的以人为本,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他们都是倡导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自己去体验,自己去感悟……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说:“夏山学校给孩子几乎无限的自由,而正是这些自由,唤醒了孩子美好向上的心灵。确实如此,夏山学校的孩子在自由发展中建立了自信。如17岁的杰克应聘工作时的镇定自若、绝对自信让他从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一名非常成功的工程师。

夏山学校的孩子在自由发展中享受平等。在夏山学校里,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力,如在学校大会上,孩子的投票和校长的投票一样有效,学生和教职员一样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有表决权。孩子们经常受到鼓励,一视同仁。在夏山学校里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所以他们没有恐惧,而有自己的想法。孩子的创造力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而这种旺盛的创造力恰恰是当前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孩子缺失的。夏山学校的创始人尼尔说:”我相信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幸福,在于寻找兴趣。”因此夏山学校的孩子在自由发展中寻找兴趣。如汤姆5岁进夏山,17岁离开。一堂课也没上,所有的时间是在工艺室里做手艺,但他需要某些知识时,他会去看书,他会去请教尼尔。而这完全是自觉自愿的行为,现在他已是一名出色的工艺专家。在夏山学校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孩子们在自由发展甘露的哺育下健康地成长。

读蛋糕学校有感 篇8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蛋糕学校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读了一本书叫蛋糕学校,触动了我,令我感到难忘。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一个叫雅格的小男孩,怎么也想不到,在他打开了烤箱的大门的一瞬间,踏入了蛋糕学校,同时,他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因为做糕点,他的生活变得更加舒心;因为做糕点,他学会了朗读,他开始读懂文字;因为做糕点,他甚至能闻到词语的味道;因为做糕点,原本憎恶数学的他,变成了一位心算大王;因为做糕点,他交到了亲密的好朋友,也一样享受到了和朋友分享到了快乐,也同时学会了和一班初中的坏学生斗智斗勇,成为一名多才多艺的学生,在这过程中也让他认识到许多的道理。

因为这本书的书名,引起了我的`读书兴趣,从中感受到许多乐趣,由此可见,这是一本具有趣味性的一本书,但也不失告诉我们许多道理,使得我们明白怎样与别人相处,怎样分享人与人之间的快乐。

学校更名有感 篇9

鉴于上级有关校名不予使用党派名称的指示精神,经校董事会领导的深思熟虑,决定将原福建省九三技术学校现更名为福建省鸿源技术学校。经上级批准同意,已于近日正式行文通过。

“ 鸿”意寓鸿鹄之志,出自《史记,陈涉世家》一书,指志向远大的人,“源”乃根基、能源动力之意。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中感恩思想的具体体现。

用“鸿源”冠名为校名与校训:“明德、明志、明学、明事”可谓珠联璧合,交相辉映。展示了学校未来的发展愿景,体现了校董事会领导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坚定信念,努力发展党的职业教育事业的雄心壮志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近年来,学校在校董事会的正确指挥下,坚持把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教育摆在学校建设、管理的首位,高度重视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高度重视规范常规教学管理,高度重视学生的培养成长,把文化、专业理论基础教学和技能训练、企业用人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目前,学校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学校呈现一派生机勃勃、与时俱进的大好景象。学校知名度、家长信任度、学生成长度、社会满意度、不断攀升。这正是:

旭日东升展鸿图,和谐校园树英才,喜看鸿源创新篇,桃李争芳源运长。

参观学校有感 篇10

我们早就对前景学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有所耳闻,4月12日,我们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全国教育专家指导中心科研与培训部讼樯主任的带领下来到了昆山市前景学校学习参观。

上午10点左右,我们到了前景学校。刚刚下车,热情直爽的张董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经过简单的交流后,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带着好奇的目光走进了前景学校的课堂。

这是一堂原滋原味的家常课。授课教师提前没有做任何准备,而且是我们临时安排的。据任课教师介绍,这是一堂汇报展示课。综观整节课,我们发现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学习情绪高涨――尽管听一课的老师在教室里走来走去,但是这里的孩子始终旁若无人,丝毫不受外界影响。更让人惊异的是孩子们在课堂上生成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资源,整整三块大黑板全部写满了来自各小组的学习成果:有词语积累、有顺口溜、有自编诗歌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他们自编自导的课本剧。无论是表演还是小组汇报或是小组互评,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学习带来的快乐与自信,而老师除了课前布置任务之外,其余时间基本处于“隐身”状态,就是偶尔出来评价几句也是站在学生中间。见此情景,我突然想起了刚刚在该校楼梯口处看到的一句口号:“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在我看来,这句话用在眼前的课堂是再合适也不过了!

听完课后,张董准备了丰盛的午餐接待我们。席间我们不知不觉中又与张董聊起了有关高效课堂的话题来。张董侃侃而谈,言辞之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对高效课堂的独到理解。尤其是他对学生立场的全新解读更是让我们感到耳目一新,与传统的观念产生极大的冲击。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把学生立场浓缩为四句话即:“相信学生是最高师德、解放学生是第一使命、利用学生是核心方法、发展学生是最终目的。”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了张董的这几句话,我们对他以及他办的前景学校又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让我们对“学生立场”有了更直接、更全面、更丰富的解读,“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更是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下午,我们带着激动而又喜悦的心情满载而归。而张董对我们讲的一席话,还有我们前景学校课堂中的所见所闻不时在我的脑海中闪现。如何构建适合本校学情的高效课堂?我开始陷入了沉思……

参观学校有感 篇11

2月18日,开学第二天。行知小学六年级的全体学生冒雪前往十三中举行开学典礼。我们排成两路,向十三中进发。一路上,我想象着这所优秀的初中――可能是我将来的母校会是怎样的一所学校?终于我们到达了十三中。进门就看到一座巨大的雕塑,刻着八个字:团结、和谐、宽容、大气。这时正是下课时间,教学楼上的学哥学姐们都好奇地看着我们。他们都穿着统一的校服:白色的校服,肩上缀着一点蓝色配着黑色的校裤,显得十分简洁大方。进了礼堂,杨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十三中,特别介绍了这里丰富有趣的社团活动:球之魂棒球社、龚自珍文学社、UP摄影社、ET电脑社……令我们心驰神往。

学哥陈驰睿向我们介绍了十三中的多彩生活:科技节、英语节、艺术节,几乎每月都有活动。接着是互动环节。同学们都踊跃地向杨老师和陈驰睿学哥提问:“据说十三中有‘尖子班’?请问是怎样分班的?”、“初中与小学相比会增加哪些课程?”、“十三中作业多吗?一般要做多久?”杨老师和学哥一一作答。杨老师提到,十三中的学习方式很特殊,分成小组共同讨论问题,这样就锻炼了他们的合作能力。最后,我们参观了校园。十三中的操场很大,我透过大雪隐约看到操场边高耸的杉树。

我们经过了一些教室,发现学长学姐们四人为一个小组正在讨论,桌子也拼在一起。我们离开了十三中。我望着高大的教学楼,在心里暗下决心:这是我在小学的最后一个学期了,我要更加努力学习,以更好的面貌迎接全新的初中生活!

上一篇:二年级《没头脑和不高兴》导读课下一篇:在首届青年创业论坛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