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的春节作文

2024-12-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三代人的春节作文(共10篇)

三代人的春节作文 篇1

爷爷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那时候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平时很少有肉吃,大年三十公社会发四五斤猪肉、少量的萝卜和白菜。年夜饭要把肉留下来,过年招待客人,一碗肉端来端去,直到出元宵。爷爷的春节没有新衣服,只是在除夕,把平时穿的衣服洗干净,在火炉边烤干当作新衣服穿;没有电视看、没有鞭炮放,只是听听快板、或者烤上一堆火,家人围聚在一起,聊聊过去、现在和未来,守更待岁。

爸爸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每到过年,家家户户会打冻米糖,熏腊肉,买上两箱红富士苹果、备几样年货,队上再分几斤大草鱼,年味十足。孩子们最期盼的是大人带去买一套新衣服,玩品种多样、色彩斑斓的花炮。春节期间,提着大大小小的礼品走亲访友,孩子们还能获得红包,是压岁钱,也是美好的祝福;还有舞龙、舞狮子,好不热闹呀!

我出生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生活条件更上了一层楼。春节过得非常幸福,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大鱼大肉、各种海鲜美味,应有尽有。人们会把新衣服穿得红红火火、到处都挂上红灯笼、贴上红对联,是为了驱赶传说中凶猛的怪兽年。现在手机、通信、网络非常发达,人们可以通过微信、短信、QQ瞬间联系、网络拜年,还能用来抢红包、扫五福等活动;人们还可以通过5G网络购买各种年货、打高清视频电话、联络春节联欢晚会的各个会场,连线海外的华侨传递新春的祝福,5G网络简直让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

小学作文:三代人的新年 篇2

春节是中国每个人都要过的节日,但年年过的方式都在变化,因为我们的生活在不断的变好。有人说他吃肉都吃腻了,从前有人能吃上一块肉都笑死了。这不是鲜明的对比吗?下面就让大人们自己说说看,说说小时候是怎样过春节的。

首先是我的奶奶,她说:在我小时候,平时我们都吃不饱,穿不暖,可是一到春节就可以穿新衣服。每件新衣服都有两个大口袋,用来放瓜子、花生等好吃的食品。在大年初一早上,到亲戚、邻居家去拜年,邻居就会把自家炒的瓜子、花生、糖果抓一把放在我们的大口袋里。我们一个村里有几十户人家,我们一家一家的拜年。这家拿一点,那家给一点,每次都是口袋装得满满的,我们才开心的离去了。回到家,把它们倒在桌子上,慢慢地品尝。小伙伴之间互相比一比,看谁的战利品多。

然后问我的妈妈,妈妈说,她念念不忘的是,过年时才能吃到的美味??风鸡,现在已经见不到踪影了。

问完了大人再来看看我们自己的新年过得怎么样,我们不仅可以放烟火,还可以出门旅游。每天都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每天都可以吃上鸡鸭鱼肉等,现在的生活,可以说是天天在过年。

三代人的梦想 篇3

我认识一位1944年的老太太,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她几乎大半辈子都忙于生计,苦心经营着全家的生活。那时候实行计划经济,生产实行工分制,老太太全家六口人,家里只有2个劳动力,由于人口多劳动力少,每年年底核算后不仅没有节余,反而漏支,辛辛苦苦一年不仅拿不回一分钱,反而还要给生产队钱,家里的日子很难过。每天的饭菜几乎是老三样:红薯、萝卜、辣椒。早餐,将红薯切成块放在水中煮熟成为红薯汤;中午,就奢侈地享用红薯米饭或者萝卜丝米饭,当家里困难到没有食材时,就将辣椒切碎后混在面粉中,兑上盐,做成“辣椒糊糊”。晚上,经常就吃从村里梨树上摘的梨子。在穿着上,家里根本没有钱买成品衣服,六口人的衣服、鞋子都是由老太太亲手缝制,衣服烂了就打上补丁,哥哥衣服不合身了就给弟弟接着穿。她年轻时最大的梦想就是全家人吃饱穿暖。她就是我的奶奶。她苦了大半辈子,每年最开心的事就是在春节时靠一整年省吃俭用节余的钱买2斤肉包饺子吃。

有一位老头,出生于1945年。在那个积贫积弱的年代,他从记事起就帮着父母干农活,插秧、摘花生、搓玉米……那时候,村民们耕作很艰辛,种田全靠人力,花费大量的汗水和时间。好几个家庭共用一头牛耕地,共用一辆小推车驮粮食。他亲身经历过农活的艰苦,更加懂得食物的可贵。他就是我的爷爷,一位一生简朴的老人。父亲称爷爷很少疾言厉色,最严厉的一次,是父亲读小学时,有几次偷家里的鸡蛋拿到供销点换糖果吃,一个鸡蛋5分钱,可以换10个糖果,爷爷发现后把父亲狠狠打了一顿。原来,家里仅有的鸡蛋是供全家人吃盐的唯一来源。当年顽皮的父亲为了几颗糖果,断送了一家人几个月的食用盐来源。爷爷一生至简,对食物、衣服没有太多要求,唯一遗憾的事是没能学会骑自行车。那是在1982年,家里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爷爷用节余的钱买了一辆137元武汉牌自行车。唉哟,事来了,六个兄弟都抢着要学,大伯说按年龄大小学,轮到父亲学会,已经到第二年了,爷爷由于年龄太大的缘故,学骑过程中摔了几次便不敢学了。直到爷爷去世他也不会骑自行车,这也许是爷爷一生最大的憾事吧!

有一位1969年出生的男子,今年正是知天命之年。他在家中排行第四,由于三个哥哥在读书方面颇有些力不从心,他从小被寄予殷切期望。其实他家里成分不好,邓小平同志上台后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结束了动荡不安的十年,他也实实在在获得了政策的红利,拥有了宝贵的读书机会。年岁渐长,书读的不错,努力考上了师范学校,实现了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心愿,这在当时就叫做“鱼跃龙门”了!成为村里面“别人家的孩子”了!他时常向我感慨,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对书本知识要有敬畏之心。他就是我的父亲,少年时由于物质的.匮乏而生活得卑琐,因为有肉吃而喜不自胜,青年时从书本里获得了精神的愉悦,从而将视野从眼前的小村庄延伸到了都市、绿皮火车、台式电脑、电话、大哥大手机……而现在,他还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教书育人,传承知识。

而我,踩在前人的肩膀上,没有经历生活的磨难,学业顺遂,工作顺心。今年6月份我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取得硕士学位,来到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花山街道办事处,成为一名基层工作者。两个月的时光虽短,却让我感受到基层的温度,触碰到基层的脉搏,我梦想着与花山地区的人民真正融为一体,感他们所感,喜他们所喜,忧他们所忧,成为一名拥有坚实群众基础的好干部。

三代人的春节作文 篇4

——星海实业为建党九十周年献礼

我爷爷开着裁缝店,在集州城龙德渊坐过的县衙旁边。店里出入的人,脸上写着他们的财富和官衔。

爷爷的裁缝店,是高官富商的专卖店!锦绣绸缎,总不在穷人身上穿;

他们远远望望高高的门槛,一脸惊叹,一身寒酸!这是父亲零星记忆中,最揪心的片段; 这是解放前……

我爸爸开着服装店,在城里最热闹的路段。店门内外出现过的张张脸,将街市淡淡装点。挑选服装喜盈盈的笑脸;

扯着不舍的孩子仓皇惭愧离去的愁颜。父亲没有问那有些羞惭的愁颜,腰包到底多羞涩?

父亲只能祝愿他有一天可以让孩子大方进来随便挑选。这是三十年前……

我开着星海服装店,在南门口租金最贵的地段。拥挤的人群中,有当年那个在门外徘徊了许久的孩子。他手里牵着两个孩子,直奔豪华服装前。他似乎不在意那价格很高的标签,孩子们笑容满面。

我好奇地与故事里那个孩子攀谈。他不是高官,不是商贩。他说孩子上学有补助; 自己种地不交税; 养猪还能领补贴; 看病治病报药钱; 农闲打工挣大钱; 日子好过不愁钱!

党的政策条条好,让咱农民腰笑弯,生活讲高档,服装穿品牌,怎么会有愁烦?

三代人的脸,在脑海走马灯似的换。是谁催开百姓的笑颜? 是谁让父亲的愿望终于实现? 是党的恩情,带来这巨变!

这是2011年,你我永远记心间……

我的一爿店,也沐浴在党恩的雨露阳光中,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壮大成为星海实业有限公司。我用服装、家私打扮着百姓的生活,致富不忘报党恩,2008年地震的灾后抢险、重建,有我们星海人流的一分汗。也许力量菲薄,但我深知: 为了故事中的孩子,为了更多的孩子,为了党带来的变迁,三代人的脸,应该牢牢记心田; 吃水不忘挖井人,感恩精神代代传!

春运就是铁路人的春节 篇5

对中国人来说,春节如同写进中国人遗传基因里的密码,时序一到,自然启动,1/5中国人会在短短一个月内构成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迁徙队伍。没有什么比这一数字更能说明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但,在这背后,作为春运的主要交通工具,铁路部门的干部职工承受住了各种压力,用执着、艰辛和奉献为天南地北的人们顺利回家过年做出了贡献。

众所周知,铁路系统是一个大联动机,是由多个岗位、多个工种相互协调、互相配合才完成旅客运输工作的。由此让我们想到了当万家灯火喜迎新春、阖家团圆举杯欢庆的时刻,数万铁路人的家庭却没有享受到这天伦之乐。的确,旅客回家过年不容易,铁路职工回家过年更不容易。春运意味着加班,意味着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意味着春节不能和家人团聚。一个人这样做不难,难的是一个行业200万职工每年都能这样做。这就是行业的力量,是200万铁路职工用坚守和奉献为旅客回家过年贡献的力量,这样的力量铺就了数亿旅客温暖的回家路。

春运对我们来说,只是一次通向幸福终点站的旅程,面对一年一次对幸福的爆发性追求,是一年里铁路职工最辛苦、最繁忙、最劳累的日子。每当万家团圆之时,繁忙的春运背后,总有一群铁路人坚守着岗位。面对不断改写的客流高峰,铁路职工不论白天黑夜,不畏风雪严寒,24小时忙碌在春运的最前线。他们默默无闻,鲜为公众所知;他们举足

轻重,一个手势一句口令,关乎旅客安危;他们做着高难度的工作,数十年如一日。却未曾言苦言累。

别样的劳累,却未曾言苦。苦在其中,累在其中,而又乐在其中。一位在我们站上工作了40年的一位老助理值班员了,算起来有20多个春节没在家过了,一个夜班我曾经问他:‚累吗?困吗?又不能回家过年了啊!‛他说:‚习惯了,我不能回家过年,但是我目送了成千上万的旅客平安顺利回家团聚,别人过的是春节,我们过的是春运,春运就是我们的春节,这就是社会上现在说的‘正能量’!

三代人作文 篇6

那次星期天,我在家里闲的没事干,想去看电影又没人陪,这时我想到了爷爷便来到了书房看见爷爷正聚精会神的看武侠小传。我说:“,爷爷陪我去看电影吧。今天可是播放“牛气冲天”呢。”可爷爷却指了指他手上的书说:“我要看书”。见爷爷不肯,我便撒起娇来。爷爷可经不住这一娇,只好陪我去了。爷爷克

昨天,爷爷上午写了一篇我门是共产党的

小学生作文大全

下午爸爸看起了模特绣,这使爷爷回来拉。见爸爸在看这个,马上关闭了电是说:“你叫孩子学坏呀,你要在看这种电是小心我打断你的手。”爸爸心里想:和老人住一起,只有一个字“难”

爸爸克我

我回到了家,一到家便开了电是,爸爸见了马上关了电视说:“你写完了作业吗”。“没有”快去写作业。哦。

三代人_初三作文 篇7

父亲:去“插队落户”,只能在心里回忆从前听过的音乐。插队的第二年,我有了一台小小的半导体收音机,夜深人静时,打开收音机,有时能收到国外电台的音乐节目,有一次竟听到了肖邦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可惜的是音波飘忽不定,时强时弱,听得我心痒,恨不得揭开收音机盖,把消失的音乐从里面掏出来……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有了收录机,一盘小小的录音带,可以把60分钟的音乐尽收其中,我曾经而感叹人的智慧:“收录机所有的心灵之音,把它们变成长长的胶带,变成永远也流淌不尽的清泉……”

我:赶上了“音乐”的好时代。上世纪90年代,中国有了一大批音乐发烧友,人们对音乐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家里为了我学习音乐,特意选购配置了一组音响设备:功放、激光唱机、扬声器。这套音响,使我家整天回荡着音乐。音乐厅里演奏的古典音乐被如此逼真地再现,使我欣悦,也使我吃惊。我闭上眼睛,让恢宏宽广的音乐把我笼罩,眼前也仿佛出现了庞大的乐队,指挥手中那根小小的指挥棒在空中飞舞,音乐的河流在它的牵引下,汹涌而来。

三代回家路作文400字 篇8

生活质量随着科技进步而不断提高,这点从三代人的交通工具中便可看出。

在那个遥远的时代,爷爷在泥泞的小路上走着,踏着已经掉了鞋跟的草鞋,顾不上脚底的疼痛,也忘了拭去额头上沁出的汗水,一步一个脚印的艰难的走着。在累的想要歇息会时,看见了天边的红霞和残阳,又看见了质朴的小屋中逸出的袅袅炊烟,不禁又加快了脚步,盼望着家中的大米饭。

时光荏苒,改革开放的号角已经吹响!父亲踏着他那珍贵的自行车,在田野里,在宽阔的小路上,缓缓的行驶着。路两旁的稻花在和絮的风中弯下了腰,稻香四面蒸起,八方袭来。父亲悠然的骑行着,嘴中哼着欢快的小曲儿,在回家的道路上留下一串欢快的银铃。

科技的.发展是飞速的,在喧闹的都市中各色各类的车儿争先恐后,生怕等待的孩子们不耐烦了。我坐在舒适的沙发中,看着周围车流如潮,喇叭声此起彼伏,听着父亲讲诉从前的故事,一天上学的劳累全部烟消云散,在感叹于生活的变化同时,盼望着伟大的中国快速发展!

回家作文200字 三代回家路 篇9

等我回到家了以后我的爸爸就问我:“鹏杰,考试考了多少分啊?”然后我就一个个把分数准确无误的报了出来我的爸爸没有打我还说我考的不错继续加油吧!

我听了以后一蹦三尺高感觉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我就说:“爸爸您感觉我考得真的很不过嘛?”我的爸爸就说:“当然了,再说了我也不回答我的儿子啊!”我听了以后我就感觉我的心里更加甜蜜了!

外婆家的三代电视机作文 篇10

外婆家的三代电视机南京市梅山一中七一朱岩外婆家在革命根据地——盐城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每年一放寒暑假,我就迫不及待地要回去,那儿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一片田园风光,是我的乐园。第一次跟妈妈回去,我也就四五岁光景,记得那天刚下过雨,村子里的小路泥泞不堪。走一脚陷一脚,我骑在外婆脖子上开心地看小河里一群群的鸭子、白鹅。到了外婆家,大人忙着说话,我便要看电视。

外婆十分高兴,将我带到电视机旁。我很好奇:那是电视?那电视只像一个灰灰的小盒子,有趣的是上面还长着一根又长又亮的“辫子”后面还有一个圆环。外婆对妈妈啧啧称道:“我和你爸再也不用到别人家去看了!以前你们小的时候,要跑到几里外的人家看《射雕英雄装》,现在咱们也有电视机了,在家就可以看了!”外婆边打开电视机,边转动后面的“辫子”和圆环,屏幕先是条块状的黑白,接着下起了“雪花”终,于电视机稍微清楚了一点,放起了动画片《葫芦娃》,不久动画片“分身”了,变成了好多五颜六色的东西,过一会才恢复正常。

我很快对这台黑白的电视失去了兴趣,干脆不看了,向妈妈抱怨,外婆笑盈盈地安慰我说:“等这两年田地里收成上来,外婆给你买台彩色的大电视,像你们城里的一样!”外婆的话我似懂非懂,也未放在心上,我跟外公巡视稻田去了。田埂上,外公像个老将军,腆着肚子走在前面;我像个小将军,腆着肚子走在后面喊叫,绿色的田地里不时飞起一只只白鸟,比电视里黑白两色的葫芦娃好看多了,有趣多了。八岁那年的暑假,我走在村子里平整的青砖路上,两旁的`大叶子杨在风中拍着巴掌,我愉快地在绿色的小路上骑外婆买给我的小自行车。晚上,吃完晚饭,先和表姐在院子里数星星,把萤火虫捉来放在瓜管里做萤火虫。

接下来看电视,哇!鸟枪换炮,一台25寸的大彩电!外婆笑眯眯给我们调到少儿频道,画质效果十分好,声音清楚,我兴奋得在床上翻起了筋斗。外婆笑着说:“现在外婆种田不交上交款,国家还有各项补贴,买得起大电视了!”外公在一边乐呵呵地唱淮剧。

上一篇:热爱五一劳动演讲稿下一篇:学生与导师的交流心得